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清散曲》用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全清散曲》67位北曲作家作品、206位南曲作家作品的分析比较,考察出清代北方语音同南方语音的基本情况,即清代南北方音各有十三个韵部。同时还比较出南北方音的异同及在语音史上的地位,并得出以下五个结论:一、《全清散曲》中的南北曲用韵系统反映出了清代北方话和南方方言的韵部情况。清代前中后三个时期直至民国时代,南北方言各韵部独用通用情况皆有变化。北方方言中,萧豪、歌戈、姑模等韵部在四个时期变化较少,独用与同用情况相对稳定。而支回、庚青、真文、先山部变化较大。至于入声衍化问题,入声经历了宋以来逐渐并入各阴声韵,清代的原入声韵字已经很少独立押韵了。南方方言中,支鱼、庚文及天欢部包含的各韵的通用比例随四个时期逐渐增加。清代南曲用韵的特殊形式:(一)开闭口韵通押不分,(二)入声以两种形式押韵。二、语言的发展变化与国家政权的变迁、文化的交流息息相关。三、清代的南北方言差异大。南曲用南韵,北曲用北韵。四、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是依着由繁到简的规律发展。五、戏曲语言与实际语音是有差别的。
     本文在共时层面对清代南北方言韵部系统进行描写、比较,揭示南北方言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且通过对清代和民国四个时期南北方言内部进行历时层面的比较和分析,归纳出清代南北方言各自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这些结论将对汉语音韵史、汉语语音史乃至古代散曲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This paper attempt to make a through study of 67 Northern Opera writers, 206 Southern Opera writers in Opera of Qing Dynasty,and draw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opera systems which is every 13 rhyme categories.From the researching on rhymes in Qing Dynasty,it has five conclusions that: 1 The opera's rhymes reflect the sounds of Qing Dynasty.They have some differences when in Qing Dynasty and Min Guo.From the northern dialect,we can see that it has small change in Xiaohao.Gege and Gumo rhymes and so on.But Zhihui.Gengqing.Zhenwen.Xianshan rhymes have some large changes.Ru Sounds had use with other sounds.In the southern dialect,Zhiyu Gengwen and Tianhuan rhyme current proportion are added with the times go on.The rhyming of Southern Opera has some especial forms.First,the open and down sounds are confused.Second,the Ru Sounds use by two forms.2 The rhymes ara involved with politics and cultures.3 The southern sound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northern them.4It can be changed by the voice.5The opera rhymes are not the same as speaking languages. The paper make use of comparing the rhymes in the same time or the same section so that we can see the sounds changing rules.It has been pointed out that research on Opera in Qing Dynasty can be intensified at wider fields,so as to supply with informations for study the linguistics and rhyme history,even the opera history.
引文
[1]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2]梁扬《曲的起源新探》,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三期。
    [3]赵义山《元散曲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4]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41页。
    [5]明王世贞《曲藻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曲藻》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1]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2]梁扬《曲的起源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三期,第81页。
    [3]梁扬《曲的起源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三期,第80页。
    [1]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2]明王世贞《曲藻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曲藻》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3]梁扬《曲的起源新探》,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三期,第81页。
    [1]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页。
    [2]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1]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页。
    [2]同上,第205页。
    [1]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页。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1年2月版,第184页。
    [1]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一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74页。
    [3]同上,第210页。
    [4]同上,第211页。
    [5]同上。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一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74页。
    [2]清毛先舒《南曲入声客问》,《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1]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第206页。
    [1]马重奇《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年5月版,第368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44页。
    [2]马重奇《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年5月版,第369页。
    [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9页。
    [2]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9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44页。
    [2]王明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3]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21页。
    [1]王力《曲律学》,2004年12月版,第49页。
    [2]同上,第49页。
    [3]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4]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311页。
    [5]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
    [1]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页。
    [2]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
    [3]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66页。
    [4]马重奇《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年5月版,第367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年版,第244页。
    [2]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301页。
    [1]俞为民《曲体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8页。
    [1]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982年版第四册,第25页。
    [2]同上,第27页。
    [3]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982年版第四册,第180页。
    [4]同上,第56页。
    [5]同上,第112页。
    [1]同上,第110页。
    [2]周维培《曲韵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3]同上,第336页。
    [1]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2]同上,第314页。
    [1]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第244页。
    [1]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982年版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第113页。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2]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6页。
    [3]董同龢《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版。
    [1]清毛先舒《南曲入声客问》,《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982年版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第130页。
    [2]同上。
    [3]同上。
    [1]清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982年版第七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第168页。
    [2]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页。
    [3]项远村《曲韵易通》,中华书局1963年4月第1版,第112-121页。
    [1]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2]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页。
    [3]同上,第67页。
    [1]董同龢《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版,第59页。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6页。
    [1]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页。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一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75页。
    [1]王爱平《从王骥德到李渔: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一条主线》,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96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第38页。
    [2]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第38页。
    [1]以上三段引文皆出于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第38页。
    [2]赵诚《中国古代韵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页。
    1、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2
    3、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
    4、李新魁.汉语等韵学,中华书局,1983
    5、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出版社,1986
    6、李新魁.古音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7、李新魁.中原音韵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8、马重奇.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
    9、马重奇.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0、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11、邵荣芬.中原雅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12、林焘,耿振生.音韵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4
    13、宁忌浮.洪武正韵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4、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5、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16、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17、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
    18、邵荣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9、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56
    20、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1992
    2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22、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
    23、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4、凌景埏、谢伯阳.全清散曲.齐鲁书社,1985
    25、赵义山.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6、齐森华.曲论探胜.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27、沈兼士.广韵声系.中华书局,1985
    28、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共十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9、俞为民.曲体研究.中华书局,2005
    30、张树铮.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1、赵义山.元散曲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2、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3、张明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4、李葆嘉.当代中国音韵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35、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6、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7、叶宝奎.明清官话音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8、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
    39、兰拉成.清代散曲研究(博士论文).2006
    40、赵景深.曲论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华书局(陆志韦、杨耐思校),1978
    2、清·沈乘麟著.欧阳启名编.韵学骊珠.中华书局,2006
    3、清·江永.古韵标准.中华书局,1982
    4、清·戈载.词林正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明·词隐先生编著 鞠通生重定.南词新谱.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6、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1、李新魁.近代汉语全浊音声母的演变.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1991
    2、张玉来.元明以来韵书中的入声问题.中国语文,1991(5)
    3、黎新第.明清时期的南方系官话方言及其语音特点.重庆师院学报,1995(4)
    4、马重奇.1998-2003年汉语音韵学研究综述,福建论坛,2004(12)
    5、张静.《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新论.黄山学院学报,2005(2)
    6、杨载武,元散曲的用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1)
    7、赵维江.散曲研究的通观视野.中国文学研究,2004(1)
    8、张正学.元代套曲、曲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
    9、赵山林.南北融合与古代戏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6)
    10、马建春.元代西域散曲家论述.西北民族研究,1997(2)
    11、梁扬.曲的起源新.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12、黄蝶红.论王维新的散曲.广西大学学报,1997(4)
    13、宁希元.王恽散曲系年小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3)
    14、门岿.论《红楼梦》的散曲.红楼梦学刊,2002(1)
    15、杨东甫.散曲辑佚.阅读与写作,2006(9)
    16、王丹.论词、散曲与六言诗之渊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17、赵义山.明永乐至成化间散曲文学衰微探因.学术月刊,2004(12)
    18、李昌集.我们为什么研究散曲.中国文学研究,2004(1)
    19、赵义山.明散曲兴盛年代论.学术研究,2003(6)
    20、赵义山.论词场才子之曲与明中叶散曲之复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21、赵义山.二十世纪元散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2001(2)
    22、赵义山.近几年来散曲研究的新进展与相关问题思考.文学遗产,2006(3)
    23、赵义山.元明散曲比较论略.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5)
    24、赵义山.“散曲”名实辨述略.文史知识,2001(8)
    25、赵义山.元散曲发展分期述评.东南大学学报,2000(2)
    26、赵义山.明散曲发展历程之重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7、吕薇芬,拓展散曲的研究领域.中国文学研究,2004(1)
    28、徐朔方、孙秋克,明清散曲的创作与发展.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9)
    29、韦金满.冯惟敏北小令 用韵之探讨.中国韵文学刊,2005(6)
    30、杨栋、赵晓龙.20世纪明散曲学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31、王金星.第八届散曲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6(3)
    32、杨栋.卢前对近代散曲学的贡献.东南大学学报,2000(5)
    33、王宁.王骥德《曲律》之散曲理论探略.文艺研究,2000(5)
    34、任孝温.王骥德《曲律》之南曲格律论,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3)
    35、欧阳江琳.试论明代南曲北调与北曲南腔.中国韵文学刊,2002(1)
    36、宁俊红.论当代古典戏曲理论研究体系得建立及其内涵.兰州大学学报,2004(6)
    37、魏慧斌.宋词韵-m韵尾消变考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 1)
    38、欧明俊.晚明散曲漫议.中国韵文学刊,1998(1)
    39、杨东甫.被偏见淹没的珍珠.广西师院学报,1994(1)
    40、蔡际洲.南北曲形成的文化生活.中国音乐学(季刊),1993(1)
    41、敬晓庆.王世贞《曲藻》戏曲理论初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2)
    42、许莉莉.论明清时期文人曲词对南北曲曲牌定腔的影响.齐鲁学刊,2007(1)
    43、谢伯阳.明人散曲作者互见考(十九).江海学刊,1994(4)
    44、黎新第.百年来中国近代语言研究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回顾.重庆师院学报,2003(1)
    45、张竹梅.南曲“入派三声”问题初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3(2)
    46、周维培.《太和正音谱》及其裔派北曲谱.曲谱研究,1999
    47、周维培.中原音韵三题.语言研究,1987(2)
    48、王曦.明代江浙南曲用韵研究综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49、马重奇.清代吴人南曲分部研究.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
    50、马重奇.元人小令 用韵研究.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
    51、马重奇.《南音三籁》曲韵研究.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
    52、马重奇.晚明施绍莘南曲用韵研究.汉语音韵学论稿.巴蜀书社,1998
    53、刘扬忠.20世纪散曲史研究与专著评述.东南大学学报,2002(4)
    54、廖奔.北曲的缘起.中国文化,2001(17)
    55、吴书荫.论二十世纪戏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6、肖文辉.《中原音韵》无入声证.和罔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5)
    57、金欣欣.《中原音韵》无入声说代表观点论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
    58、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着自选集.首都师大出版社,1993
    59、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
    60、谢伯阳.清代散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2(2)
    61、李云霞.《施绍莘及其散曲之研究》.硕士论文
    62、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
    63、竺家宁.台湾四十年的音韵学研究.中国语文,1993(1)
    64、杨耐思.元代汉语的浊声母.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1988
    65、张光宇.论闽方言的形成,北京:《中国语文》,1996(1)
    66、吴瑞霞.《中原音韵》与《曲律》声律体制异同之辨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5)
    67、宋洪民.也谈《中原音韵》“寒山”“桓欢”分立的依据.古汉语研究,2006(1).
    68、周世波.引声辩字理腔——我国传统声乐教学理论述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03)
    69、程华平.沈璟曲律理论的成因与评价.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70、王卫民.曲律文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上)——论吴梅的《霜匿三剧》戏曲艺术,1990(4)
    71、王文胜.吴语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分合.台州学院学报,2007(4)
    72、流沙.魏良辅的生平及其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73、刘祯.论魏良辅与昆曲艺术的本体革新.戏曲艺术,2004(3)
    74、俞为民.魏良辅——与《南词引正》.东南文化,1990(4)
    75、孙书磊.明清之际传奇用韵二题.中国韵文学刊,2007(2)
    76、岑玲.简论沈汤之争中王骥德的本色论.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994(1)
    77、黄季鸿.论王骥德在《西厢记》研究上的贡献.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3)
    78、潘莉.王骥德“本色”、“当行”曲论的内涵及成因.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79、谢柏梁.王骥德及其影响下的晚明剧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80、俞为民.南戏流变考述——兼谈南戏与传奇的界限.艺术百家,2002(1)
    81、张增元.王骥德在曲论上的贡献.天津社会科学,1990(2)
    82、陈鸿.《南曲谱》阴声韵用字研究.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3).
    83、滕振国.明代剧坛本色说的派别及其形成.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3)
    84、戴和冰.明代弋阳腔“错用乡语”及其官语化.文艺研究,2007(10)
    85、王曦.明代江浙南曲用韵考研究综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