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氏荆南史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氏荆南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九国之一,存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北宋乾德元年(963),前后57年,共历四世五主。其疆域始有荆州一地,前后迭有变化,入宋时辖荆、归、峡三州,是南方诸国中地域最为狭小的割据政权。服从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目的,高氏荆南始终未称帝建国,并一直以藩镇体制作为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政权内部略已显现的王国体制则处于从属地位,从而形成一种不太对称的双轨制政治架构.与政治上藩镇体制的主导地位相呼应,高氏荆南的军事体制以唐末五代的藩镇兵制为特色,以亲军和牙军为军队骨干,诸兵种中尤以水军力量至为突出。为免遭强邻吞并,高氏荆南外交的重点在于奉行事大政策,称臣于中朝,同时亦注重实施睦邻政策,交好邻邦,由此构建出彼此牵制、相互制约的外部环境。而在辖境以内,高氏荆南能重用人才,注重军事防御工程的修建,壮大军事实力,并切实采取措施以休养生息,又力行通商、征商政策。正是得益于内政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高氏荆南人口增长迅速,其速度并不逊色于盛唐时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亦能反映出其时经济发展所达到的高度。活跃于该政权中的文臣武将,则是高氏五主至为倚重的幕僚,亦是高氏荆南多次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延及五季宋初,伴随着统一浪潮的日益高涨,分裂割据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逐渐丧失,高氏荆南无可避免地成为赵宋王朝实施统一战略的首选打击对象。乾德元年(963)二月,宋军以假道之计袭据江陵,高继冲纳降于宋,高氏荆南就此灭亡。
Jinnan kingdom ruled by emperor Gao is one of the nine kingdoms in the South China betwee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It had been built up in the first year of Kai Ping(907)in Hou Liang and annexed to the Northern Song on the first year of Qian De(963).The regime lasted for fifty-seven years and had five monarch.At first,its domain is only Jing Zhou,but it had great changes during the fifty-seven years.At last, it got Jing Zhou,Gui Zhou and Xia Zhou.Jinnan kingdom ruled by emperor Gao is the most narrow geographical segmentation of the nine kingdoms in the South China.Jinnan kingdom had never established a state for surviving. It always kept military governorship as the basic organized of regime. The military system Of Jinnan kingdom is characterized by military governorship between late -Tang and Song dynasty.The Qin Jun and Ya Jun were the mainstay of army,especially Shui Jun.The internal regime has been slightly appear in the realm of the subordinate status of the system, thus forming a kind of too symmetrical two-pronged political structure. To avoid annexing by neighbor,diplomacy of Jinnan kingdom focused on pursuing central dynasty,and also focus on promoting friendship with neighbor.In the territory,Jinnan kingdom could use talent,buil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defense projects,expand military strength.It also took measures to recuperate from war,and to develop trade.Due to the intern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pulation grew rapidly. Its speed is not inferior to the Tang Dynasty,or even better than.It also refle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at time achieving a high degree.The bureaucrat helped the Jinnan kingdom escaped from the crisis many times.At the beginning of Song Dynasty,along with the tide of reunification,Jinnan kingdom inevitably become the preferred targets by Song.On February in the first year of Qian De(963),the army of Song made a surprise attack on Jiang Ling.Gao Jichong was forced to give in. Jinnan kingdom ruled by emperor Gao was doomed to extinction.
引文
1[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第1453页。
    2[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728页。荆州,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唐五代荆州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市、当阳市以南,枝江县、松滋县以东和潜江、石首二市以西地区。峡州,治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归州,治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辖境相当今湖北秭归、巴东、兴山三县地。
    1 熊德基:《五代史略·序》,见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 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
    2 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3 《五代史略》,第177页。
    4 《五代十国史研究》,第11页。
    5 王赓武:《长江中游地区在唐代的政治地位》,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第1本。
    1 曾国富:《五代南平史三题》,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 《五代史略》,第177页。
    1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4页。
    2(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载《历史与地理》1910年第9卷第5号,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日)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载《宫崎市定全集(第二卷)》,岩波书店1992年版,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另,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可参见(日)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载《暨南学报》2001年第1期;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张国刚等:《“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张国刚等:《“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1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9页。
    1 《新五代史》卷58《司天考二》,第711页。
    1[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五·荆州》,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1年版,第304页。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8《湖广四·荆州府》,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版,第3652页。
    3 《读史方舆纪要》卷75《湖广一·湖北方舆纪要序》,第3484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5,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十一月,中华书局点校本1954年版,第2075页。
    5[南朝]沈约:《宋书》卷51《刘义庆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477页。
    6[唐]魏征:《隋书》卷53《达奚长孺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351页。
    7 《隋书》卷47《韦世康传》,第1267页。
    8[宋]欧阳修:《新唐书》卷64《方镇表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759页。
    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1《田承嗣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3838页。
    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6《宣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818页。
    2 参见王力平:《唐肃、代、德时期的南路运输》,载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第331-345页。
    3 《旧唐书》卷49《食货志下》,第2117页。
    4 《资治通鉴》卷219,唐肃宗至德元年九月,第7009页。
    5 襄州,治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辖境相当今湖北襄樊、老河口、襄阳、南漳、宜城、谷城等市县地。
    6 《资治通鉴》卷221,唐肃宗乾元二年十月,第7080页。
    7 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今山西永济、临猗、闻喜、万荣、芮城等市县地。
    8[清]董诰:《全唐文》卷336,颜真卿:《谢荆南节度使表》,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版,第3405页。
    9 《全唐文》卷686,皇甫湜:《荆南节度判官厅壁记》,第7029页。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益州,即其后之剑南道,治今四川成都市,本辖益、彭等25州及昆明军,约当今四川中部地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分为东川、西川两道。东川,治今四川三台县,
    领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等12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
    流域以西、沱江下游流域及剑阁、青川等县地。西川,治今四川成都市,领成都府及
    彭、蜀、汉、眉、嘉、邛、简、资、茂、黎、雅以西诸州,约当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其
    以北、以西和雅砻江以东地区。
    
    1 《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道》,第1552页。《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亦载:“荆南旧统八州”。胡三省注:“荆、归、硖(峡)、夔、忠、万、澧、朗,共八州。”第8680页。[清]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5《荆南》同此,中华书局点校本1980年版,第679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虽未列州名,仍言“荆南旧统八州”。第1428页。按,[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曰:荆南“本朝时管荆、澧、朗、硖(峡)、归、夔、忠、万、涪等州。”所言州数为九,较前多出涪州。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3998页。《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太祖乾化四年正月:《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均有“夔、万、忠、涪四州旧隶荆南”之语,是为佐证。分见第8781页,第1430页。《新唐书》卷67《方镇表四》则记荆南下辖十州,即在八州之外,别有郢、复二州。第1870页。《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云:“荆南节度十州。”第856页。《资治通鉴》卷262“唐昭宗光化三年九月胡三省注”,又有荆南领十州之说。第8533页。以上三说,荆南所辖州数不侔,有待考究。兹从八州之说。澧州,治今湖南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澧县、临澧、安乡、石门、慈利、张家界、桑植等市县地。朗州,治今湖南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市及汉寿、桃源县地。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辖境相当今重庆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市县地。忠州,治今重庆市忠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忠县、丰都、垫江、石柱等县地。万州,治今重庆市万州市,辖境相当今重庆万州市及梁平等县地。
    2 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市地。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长沙、株州、湘潭、益阳、浏阳、湘乡、醴陵等市县地。衡州,治今湖南衡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衡山、常宁、耒阳间湘水流域。郴州,治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和蓝山、嘉禾、临武、宜章等县地。永州,治今湖南永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州、东安、祁阳和广西全州、灌阳等市县地。邵州,治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市以南资水流域。道州,治今湖南道县西,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新田、宁远、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连州,治今广东连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地。
    3 江南西道,治今南昌市,较长时期领有洪、饶、吉、江、袁、信、虔、抚八州,相当今江西省。
    1 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重庆长寿、垫江、万县和陕西紫阳、石景、宁陕等县以东,河南泌阳、桐柏和湖北随州、京山、沔阳和洪湖等县市以西,秦岭、伏牛山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2 鄂岳镇,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等州,相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赤壁等市县以东,河南淮河以南,湖南洞庭湖、汩罗江以北地。后曾改为武昌军节度使。
    3 鄂州,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约相当今湖北赤壁市以东、阳新县以西,武汉市长江以南,幕阜山以北地。
    4 《资治通鉴》卷244,唐文宗太和三年十一月,第7867页。
    5 郁贤皓:《唐刺史考》卷195《山南东道·荆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350-2365页。
    6 出镇荆南的7位宰相分别是赵宗儒(任职时间为808-811年,下同)、袁滋(814-816年),崔群(829-830年)、段文昌(830-832年)、李石(838-843年)、李德裕(846年)、郑肃(846-849年)。《旧唐书》与《新唐书》本传有载,兹不一一出注。
    7 李文澜:《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0页。
    1 泰宁军,治今山东兖州市,辖沂、海、兖、密、徐五州,相当今山东胶州湾以西、高密、安丘、莱芜、泰安以南,济宁及江苏丰县以东,南至安徽怀远、江苏沭阳。
    2 淮南镇,治今江苏扬州市,长期领有扬、楚、滁、和、寿、庐、舒等州,一度领有泗、濠、宿等州。相当今江苏、安徽两省江北、淮南地区的大部分。
    3 复州,治今湖北天门市,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天门、洪湖三市和监利县地。
    4 《资治通鉴》卷256,唐僖宗光启元年正月,第8319页。
    5 《新唐书》卷186《陈儒传》,第5424页。
    6 《资治通鉴》卷257,唐僖宗光启三年十二月,第8372页。另,《新唐书》卷186《陈儒传》载:“城遂陷,(张)瓌死。”第5424页。兹从《通鉴》(《资治通鉴》简称,下同)。
    7 《新唐书》卷190《成汭传》,第5484页。
    8[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7《成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第229页。
    9 华州,治今陕西华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三县市及渭南市北部、临潼县东北部一带。
    1 《资治通鉴》卷257,唐僖宗文德元年四月,第8378页。
    2 《新五代史》卷40《韩建传》,第434页。
    3 《旧五代史》卷17《成油传》,第229页。
    4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四月,第8607页。
    5 武安节度使驻潭州,即今湖南长沙市。
    6 武贞节度使驻朗州,即今湖南常德市。马殷建楚,取朗州,改名武平节度使。
    7 按,《新五代史》卷41《雷满传》称:“满袭破江陵”。第445页。而《资治通鉴》卷262“唐昭宗天复元年十二月”载:是月,武贞节度使雷满薨,其子彦威自称留后。第8566页。据此可知,天复三年(903)五月,袭据江陵者并非雷满。《新史》(《新五代史》简称,下同)所载有误。
    8 忠义节度使驻襄州,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
    9 《新唐书》卷186《邓处讷传附雷满传》,第5423页。
    1 泉州,治今福建晋江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两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
    2 福州,治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县北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古田、屏南、福安、福鼎等市县以东的地区。五代时期辖境西南部缩小。
    3 建州,治今福建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
    4 威武军,治今福建福州市。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改为彰武军。
    5 钦化军,治今湖南长沙市,领潭、衡、永、邵、道、郴、连七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改名武安军。
    6 辰州,治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县以南沅水流域地。溆州,治今湖南溆浦县,辖境大致相当今溆浦县境。
    7 《新唐书》卷186《邓处讷传附雷满传》,第5421页。
    1 《新五代史》卷41《雷满传》.第445页。
    2 《资治通鉴》卷254,唐僖宗中和元年十二月,第8261页。另,《新唐书》卷186《邓处讷传附雷满传》载:“诏授朗州兵马留后”。第5421页。《新五代史》卷41《雷满传》则称:“昭宗以澧、朗为武贞军,拜满节度使。”第445页。其说不一,兹从《通鉴》。
    3 《资治通鉴》卷254,唐僖宗中和元年十二月,第8261页。
    4 《资治通鉴》卷256,唐僖宗光启元年正月,第8319页。
    5 《资治通鉴》卷261,唐昭宗光化元年七月,第8516页。
    6 《资治通鉴》卷262,唐昭宗光化三年九月,第8533页。
    7 《新唐书》卷186《邓处讷传附雷满传》,第5423页。《资治通鉴》卷262“唐昭宗天复元年十二月”同此。第8566页。按,《旧五代史》卷17《雷满传》载:“及(雷满)死,子彦恭继之”。第237页。今从《新书》与《通鉴》。
    8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五月,第8609页。
    9 《新唐书》卷186《邓处讷传附雷满传》,第5423页。
    10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五月,第8701页。
    1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八月,第8613页。渝州,治今重庆市,辖境相当今重庆江津、壁山、永川等市县地。
    2 《新唐书》卷10《昭宗纪》,第301页。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市,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南部五峰、建始等县以西地。
    3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十月,第8619页。
    4[宋]路振:《九国志》卷6《前蜀·王宗寿传》谓“锁峡”为“以铁锁断夷陵江”。见 五代史书汇编本(第6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3283页。
    1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宣帝天祐三年十月,第866页。
    2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宣帝天祐三年正月,第8657页。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1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祐三年十月胡三省注,第8663页。
    2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第8680页。
    3 按,[元]脱脱等:《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称:“自高季兴据有荆南、归峡之地,传袭三世五帅,凡四十余年。”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第13955页。此载“三世五帅,凡四十余年”,均与史不合,今不取。
    4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保勗传》载:“保勗,季兴之幼子也。”第1754页。《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保勗字省躬,从诲第十子也。”第860页。[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有“荆南节度使高保勖寝疾”之载。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版,第75页。《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有“保勗字省躬”之语。第13953页。可知“保勗”与“保勖”系同一人。
    5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从诲十五子,长曰保勋、次保正,保融第三子也。”“保勗字省躬,从诲第十子也”。第859、860页。《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亦云:“从诲生保融”,“保勗字省躬,从诲第十子,保融同母弟也。”第13952、13953页。按,以从诲之子命名方式而言,此说近实,当采信。另,《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保勗传》称:“保勗,季兴之幼子也。”第1754页。当误,无足为信。
    6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季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第855页。按,李七郎与李让或为一人,前者呼以排行,后者以名相称,其改名“友让”,乃因养子之故,朱温遂取其原名,另依真子命名之法而致。
    7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所述 文字不同,但内容大致同此。第855页。另,关于高季昌投身军旅的经过,也有不同说法。[宋]周羽翀:《三楚新录》卷3即称:“幼好武而有胆气。乾符(874-879)末,所在冠贼兢起,时梁祖为元帅,专征伐,潜有飞扬跋扈之志,思得义勇者与之同力。时季兴潜察之,乃谒梁祖于郊,寻拔为制胜军使。”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6327页。据此,季昌幼年时即尚武好勇,其从军乃缘于朱全忠为壮大势力而召募勇士之时,自愿投奔。《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则糅合以上三书,叙述季昌早年事迹。第1427页。兹从《旧五代史》(简称《旧史》,下同)与《新史》。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5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同此。第1427页。另,季昌起初所任军职,《三楚新录》卷3亦称为“制胜军使”。第6327页。
    2 《旧五代史》卷2《梁太祖纪二》,第31页。《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记季昌之语为:“天下豪杰窥此举者一岁矣,今岐人已疲,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吾师,此可以诱致之也。”第855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同于《新史》,第1427页。
    3 《旧五代史》卷132《李茂贞传》,第1740页。
    4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页。
    5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按,此事另有不同记载。《新五代史》 卷69《南平世家》称:“明年,拜宋州刺史。从破青州,徙颍州防御使,复姓高氏。”第856页。又《资治通鉴》卷263“唐昭宗天复二年九月”载:“(朱)全忠表季昌为宋州团练使。”第8582页。《九国志》卷12《北楚·武信王世家》载:“天复三年(903),拜宋州团练使,徙颍州防御使。”第3369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云:“明年,拜宋州团练使,从破青州,徙颍州防御使,复姓高氏。”第1428页。据此,季昌破青州前或任“宋州刺史”、“宋州团练使”。《旧史》不载,姑识于此,俟考。青州,治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青州、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昌乐、潍县、昌邑等市县地。宿州,治今安徽宿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固镇、泗县、灵璧、濉溪等市县地。颍州,治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阜南、颍上、太和、凤台、界首、临泉等市县地。
    1 《新唐书》卷10《昭宗纪》载:“九月……戊午,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叛附于全忠。”第301页。《旧五代史》卷2《梁太祖纪二》同此。第33-34页。《旧唐书》卷20上《昭宗纪》记为“十一月丁酉朔”。第777页。兹从《新书》与《旧史》。
    2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十月,第8621页。
    3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宣帝天祐二年八月,第8645页。
    4 唐州,治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唐河、方城、社旗、桐柏等县地。邓州,治今河南邓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南阳二市及南阳、新野、内乡、西峡、淅川、镇平、南召等县地。郢州,治今湖北钟祥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京山二市县地。随州,治今湖北随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北随州、枣阳二市境。均州,治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东旧均县城,辖境约当今湖北丹江口、十堰二市和郧县地。房州,治今湖北房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竹山、竹溪、保康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北部地。
    5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祐三年十月,第8663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 一·武信王世家》同此。第1428页。另,[宋]陶岳:《五代史补》卷2《高季兴据荆南》载:“(高季昌)为太祖裨将,出为郢州防御使。时荆南成油征鄂州,不利而卒,太祖命季兴为荆南留后。到未几,会武陵土豪雷彦恭作乱,季兴破之,遂以功授荆南节钺。”五代史书汇编本(第5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2489页。按,此段记载错讹之处颇多,如郢州为不附朱全忠的山南东道所辖,高季昌并无可能任职于此,“郢州”当系“颍州”之误;再者此载系时与史实出入甚大,明显与他书不合。故不取。
    1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
    2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第8680页。
    3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2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六月,第8683页。
    3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九月,第8685页。
    4 《北梦琐言逸文》卷2《高季昌推崇梁王》,见[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第402-403页。
    1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五月闰,第8758页。
    2 《三楚新录》卷3,第6327页。
    3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
    4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5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二月,第8764-8765页。
    6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九月,第8776-8777页。
    7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贞明三年五月,第8815页。
    8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1 《三楚新录》卷3,第6327页。
    2 《北梦琐言琐言逸文》卷4《高季昌论唐庄宗》,见《北梦琐言》,第448页。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4 《三楚新录》卷3,第6327-6328页。
    5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6 《资治通鉴》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第8910页。按,孔勍,《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作“刘训”,当误,训于同光三年(925)始镇襄州,见《旧五代史》卷61《刘训传》,第820页。另,《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载:“夏,请放归藩,高季兴促程而去。至襄州,酒酣,谓孔勍曰:‘是行有二错:来朝一错,放回二错。'”第1752页。考其时事势,高季兴当不至以此语言之于孔勍,今从《通鉴》。
    7 《五代史补》卷4《梁震裨赞》,第2516-2517页。按,“刘训”系“孔勍”之误。
    8 《三楚新录》卷3,第6327页。
    1 《资治通鉴》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第8910页。
    2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另,《北梦琐言琐言逸文》卷4《高季昌论唐庄宗》记其语为谓梁震曰。见《北梦琐言》,第448页。
    3 《资治通鉴》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第8910页。
    4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5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3页。
    6 涪州,治今重庆涪陵市,辖境相当今重庆涪陵、长寿、南川、武隆等市县地。
    7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1 《册府元龟》卷420《将帅部·掩袭》,第5008页。
    2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80页。
    3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及胡三省注,第9375-9376页。
    4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第9002页。
    1[宋]李石:《续博物志》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7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974页。
    2 《读通鉴论》卷29《五代中》,第1058-1059页。
    3 《三楚新录》卷3,第6327页。
    4 《旧五代史》卷60《李袭吉传》,第805页。
    5[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2《五代幕僚之祸》,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75页。
    6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7 《北梦琐言》卷7《梁震无禄》,第167页。
    8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79-8980页。
    9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79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66《韦薛轻高氏》,中华书局断旬本1961年版,第2087-2088页。
    2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3 《资治通鉴》卷271,后梁均王龙德元年十一月,第8871页。
    4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5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司空薰传》,第1460页。
    6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五月闰,第8758页。
    7 《资治通鉴》卷271,后梁均王龙德元年十一月,第8871页。
    1 《资治通鉴》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九月。第8704页。
    2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第9005-9006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亦载,略与此同。第1435页。
    3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六月,第9031页
    4 《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
    1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论曰》,第1438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
    3 《九国志》卷12《北楚·文献王世家》,第3369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载:“武信王有九子,而从诲其长子也。”第1439页。[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22《宴游门》亦称:“荆南高从诲字遵圣,季兴嫡子也。”人民文学出版社点校本1987年版,第239页。按,《五代史补》卷5《高从诲母梦》则云:“高从诲,季兴之庶子而处长。”第2515页。两说相异,俟考。兹从《九国志》。
    4 《五代史补》卷5《高从诲母梦》,第2515页。
    5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另,《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从诲,“季兴时,入梁为供奉官,累迁鞍辔库使,赐告归宁,季兴遂留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第858页。濠州,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辖境相当今安徽蚌埠、定远、凤阳、明光等 市县地。
    1 《旧五代史》卷9《梁末帝纪中》,第134页。
    2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十二月,第9026页。
    3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4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5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6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5页。
    7 《诗话总龟·前集》卷25《感事门下》,第266页。
    1 《诗话总龟·前集》卷34《诗谶门下》,第338页。
    2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1页。
    3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2页。
    4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5[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0《物异考十六·讹言》,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考2431。
    6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3页。
    7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8 《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
    9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10 《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胡三省注,第9337页。
    1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2 《册府元龟》卷166《帝王部·招怀四》,第2007页。
    3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五月,第9030页。
    4 《旧五代史》卷40《唐明宗纪六》,第551页。
    5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六月,第9030页。
    6 《资治通鉴》卷277,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三月,第9040页。
    7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5页。
    8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1页。
    9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
    2 《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及胡三省注,第9337页。
    3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1页。
    4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1页。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
    2 《资治通鉴》卷280,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四月胡三省注,第9141页。
    3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胡三省注,第9376页。
    4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9376页。
    5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臣光曰”。第9135-9136页。
    6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论曰》,第1464页。
    7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85页。
    1 《读通鉴论》卷29《五代中》,第1058-1059页。
    2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第1753页。
    3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第1446页。
    4 邺都,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三年(925)改东京为邺都,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旧府城)。明宗天成四年(929)罢都。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改兴唐府为广晋府;三年(939)复以广晋府为邺都。后汉高祖乾祐 元年(948)改为大名府。后周太祖显德元年(954)罢邺都为天雄军。
    5 天雄军,即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县东。
    6 参见拙文:《后周太祖郭威内政改革琐论》,载《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另可参阅唐启淮:《郭威改革简论》,载《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刘永平;《郭威改革述论》,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 关于后周世宗的改革,参见徐明德:《论周世宗的改革及其历史意义》,载《杭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唐兆梅:《简论周世宗》,载《文史哲》1984年第3期;单子敏:《论周世宗改革》,载《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赵永春:《周世宗改革的历史经验》,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黄晓华:《周世宗柴荣改革琐议》,载《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另可参酌拙文:《后周太祖、世宗惩治官员考析》,载《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10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关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成果众多,无法一一列举,述之甚详者,尤推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3页。
    2 兖州,治今山东兖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曲阜、泰安、莱芜、汶上、宁阳、泗水、邹城等市县地。
    3 昭义军,治今山西长治市。长期领有泽、潞、磁、洺、邢五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内丘、隆尧以南,巨鹿、丘县、肥乡以西,涉县、邯郸市以北,山西浊漳河、丹河流域及沁水、阳城两县地。
    4[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杯酒释兵权》,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年版,第11页。
    5[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3《历代州域总叙下·宋二十三路》,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12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28页。
    6 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载《燕京学报》1948年第34卷,收入氏著:《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张其凡:《五代政权递嬗之考察--兼评周世宗的整军》,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收入氏著:《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 以上引文俱见[宋]王溥:《五代会要》卷12《京城禁军》,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78年版,第206页。
    2 《宋史》卷140《兵志一·禁军上》,第4571页。
    3 《册府元龟》卷613《刑法部·定律令五》,第7363页。
    4 《资治通鉴》卷293,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五月胡三省注,第9569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太祖建隆三年二月,第62页。
    6 《宋史》卷199《刑法志一》,第4961页。
    7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第1529页。
    8 《旧五代史》卷128《王朴传》,第1679-1680页。
    9 莫州,治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任丘二市及清苑、文安等县地。瀛州,治今河北河间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市、博野县以东,肃宁、泊头、沧州、 盐山等县市以北,大清河以南地区。易州,治今河北易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安新、满城以北,南拒马河以西。
    1 《资治通鉴》卷293,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十二月,第9576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九国志》卷12《北楚·贞懿王世家》,第3370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第1446页。
    3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保融传》,第1753页;《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2页。另,[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二载: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八月,“荆南节度使、兼中书令、南平王高保融谥正懿。”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1652页。
    4[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65《荆湖北路·江陵府下·碑记》,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版,第2236页。
    5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0页。
    6 《北梦琐言逸文》卷3《孙光宪异梦》,见《北梦琐言》,第413页。
    1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2 《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景物上·北海》,第2203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载其事为:显德元年(954),“王修江陵大堰,改名曰北海。”第1447页。今从前说,以其时为“显德二年(955)”。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太祖建隆元年八月,第22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太祖建隆元年八月,第22页。
    5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1页。按,《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保勗传》载;“保勗,季兴之幼子也。”当误,今不取。
    6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0页。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太祖建隆元年八月,第22页。
    8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1页。
    9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0页。
    10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0页。《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同此。第13953页。按,《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记作“皇朝建隆四年(963)春卒”。 第1754页。今从《新史》。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0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继冲世家》同此。第1451页。按,《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作“字赞平”。第13953页。今从《新史》。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页。
    3 按,《新五代史》卷69《南平史家》载:“保融第三子也,不知其得立之因。”又载:“其从叔从义谋为乱,为其徒高知训所告,徙之松滋而杀之。”第859页。因缺乏其他材料佐证,难以判断此两段文字是否与王位传承有关,但从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来看,高氏荆南的王位传袭并无太多异常之处。
    4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第1446页。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0页。
    3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第1446页。
    4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第1448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太祖开宝八年十一月,第350页。
    6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0页。
    7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0页。
    8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二年九月,第53-54页。
    1[宋]王稱:《东都事略》卷23《孟昶传·论》,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7年版,第405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二年九月,第53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1页。
    2 《宋史》卷257《李处耘传》,第8961页。
    3 《宋史》卷255《康延泽传》,第8926页。
    4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5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6 《宋史》卷257《李处耘传》,第8959-8960页。
    7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2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3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1-82页。
    3 《宋会要辑稿·兵》七之二三-二四,第688页。申州,治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地。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商水、太康、西华、沈丘等县及周口、项城二市地。澶州,治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县及濮阳县东北、范县西北各一部分地。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移治德胜城(今濮阳县东南五里)。后周徙治今濮阳县。孟州,治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河南孟县、温县、济源等县市及荥阳市部分地。 毫州,治今安徽毫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毫阳、涡阳、蒙城及河南鹿邑、永城等市县地。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光山、新县、固始、商城等县及安徽金寨县西部地。淄州,治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及博兴县西南部,高青、邹平两县东部地。
    1 《三楚新录》卷3,第6329页。
    2 以上引文俱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页。
    1 以上引文俱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85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三月,第86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三月,第86-87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三月,第85页。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三月,第84页。
    1 《宋史》卷257《李处耘传》,第8961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2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13955页。黄州,治今湖北黄州市,辖境大致包括今湖北黄州、武穴、麻城三市及黄陂、红安、新洲等地。合州,治今重庆合川市,辖境相当今重庆合川、铜梁、大足及四川武胜等市县地。巴州,治今重庆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渝北区以南,江津以东,涪陵以西地区。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1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继冲世家》,第1450页。
    4 《宋史》卷481《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5页。《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五一,第1403页。《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九,第2034页。
    1 《宋史》卷276《张平传》,第9405页。单州,治今山东单县南,辖境大致包括今山东单县、成武、鱼台及安徽砀山等县地。滁州,治今安徽滁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市和来安、全椒二县地。贵州,治今广西贵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太祖开宝九年十月,第381页。
    3 《宋史》卷4《太宗纪一》,第61页。
    4[金]成无巳注:《伤寒注释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34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203页。
    5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基础》,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166页。
    6 钱超尘:《高继冲及其所献(伤寒论)考略》,载《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第1期。
    7(日)冈田研吉、郭秀梅:《高继冲本(伤寒论)与(永类铃方·伤寒)》,载《吉林中医药》1995年第1期。
    8 怀州,治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沁阳、武陟、获嘉、修武、博爱等市县地。
    9 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县市地。
    1 光化军,北宋乾德二年(964)置,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
    2 以上引文俱见《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5-13956页。
    3[宋]楼钥:《攻媿集》卷73《跋金花贴子绫本小录》,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页8-1。
    4 《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八之一-二,第3141-3142页。保平军,疑为“保宁军”之误。保宁军,治今四川阆中市,后废。兴元,即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东,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勉县、城固等县地。三泉,即三泉县,治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北宋升为大安军。
    5 《宋史》卷7《真宗纪二》,第138页。
    6 《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七五,第2326页。
    1 《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一四,第4268页。
    2 《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八,第4400页。
    3 《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七五,第2326页。
    4 《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七五,第2326页。
    5 《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七五,第2326页。
    6 《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七五,第2326页。
    7 《宋史》卷119《礼志二十二·宾礼四》,第2798-2799页。
    8 沈起炜;《五代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1 《五代史略》,第177页。
    2 宋嗣军:《五代时期南平立国原因浅析》,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第3期。
    3 曾国富:《五代南平史三题》,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4 《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第407-408页。
    5[宋]陶榖:《清异录》卷3《陈设门·绰禊台盘》,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版,第226页。
    1 《新五代史》卷36《义儿传·序》,第385页。
    2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3 《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第9334-9335页。郑州,治今郑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荥阳、新郑三市及中牟、原阳等县地。
    4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二月,第8752页。
    5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五月,第8986页。
    6 《旧五代史》卷135《刘陟传》,第1808页。
    1[宋]史温:《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本(第9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5007页。
    2 《资治通鉴》卷266,唐昭宗天祐元年十二月,第8638页。
    3 《旧五代史》卷136《王建传》,第1819页。
    4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十月,第8619页。
    5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八月,第8784页。
    6 《读史方舆纪要》卷75《湖广一·湖北方舆纪要序》,第3486页。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页。
    3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页。
    4 《钓矶立谈》,第5011页。
    5 《资治通鉴》卷277,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三月,第9040页。
    6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1页。
    7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司空薰传》,第1460页。
    1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四月,第9222页。另,《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其事曰:“襄州安从进反,结从诲为援,从诲外为拒绝,阴与之通。晋师致讨,从诲遣将李端以舟师为应,从进诛,从诲求郢州为属郡,高祖不许。”第858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亦载:“天福五年(940)春三月,晋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谋叛,王阴与之通。”“天福六年(941)夏四月,晋安从进反,求援于我,王遗从进书,阳为拒绝,从进怒,诬王以他事。王用行军司马王保义言,具奏其事于晋,且请助兵讨之。”第1442页。两说不同,兹从《通鉴》。
    2[宋]洪迈:《容斋续笔》卷12《贻子录》,见《容斋随笔》,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版,第377页。
    3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五月,第9019页。
    4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七月,第9226页。
    5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五月,第8758页。
    6 《资治通鉴》卷271,后梁均王龙德元年十二月,第8871页。
    7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8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6页。
    9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0页。
    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1页。
    11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
    1 《十国春秋》卷112《地理表下》,第1622页。
    2 《读史方舆纪要》卷77《湖广三·承天府·潜江县·高氏堤》,第3591页。
    3 《宋史》卷85《地理志一》,第2093页。
    4 《资治通鉴》卷291,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四月,第9509页。
    5 《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二》,第1529页。
    6 《资治通鉴》卷293,后周世宗显德三年七月,第9558页。
    1 《五代史略》,第294-298页。
    2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407页。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0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二年九月,第53-54页。《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孙光宪传》载其语为:“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况圣宋受命,真主出邪!”,第1463页。
    5 《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景物上·三海》,第2202页。
    6[唐]房玄龄:《晋书》卷34《杜预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030页。
    7 王赓武:《长江中游地区在唐代的政治地位》,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第1本。
    1 《旧五代史》卷133《世袭列传·史臣日》,第1775-1776页。
    2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论曰》,第1454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太祖建隆元年八月,第22页。
    1 《太平寰宇记》卷148《山南东道七·归州》,第321页。
    2[唐]杜佑:《通典》卷183《州郡十三·古荆州》,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版,第4859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道》同此。第1554页。
    3 《通典》卷183《州郡十三·古荆州》,第4859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道》同此。第1553页。
    4 《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山南道》,第1028页。
    5 《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第728页。
    6 《十国春秋》卷112《地理表下》,第1623页。
    1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第86页。
    2 杨光华:《前蜀与荆南疆界辩误》,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3 《五代史略》,第175页。
    4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8页。
    5 杨伟立:《前蜀后蜀史》,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6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6页。
    7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第8680页。
    8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二月,第8691页。
    1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正月,第8781页。
    2 《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790页。
    3[宋]句延庆:《锦里耆旧传》,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6037页。
    4 《九国志》卷6《前蜀·王宗寿传》,第3283页。
    5 《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月,第8942页。
    1 《新五代史》卷58《司天考二》,第711页。
    2 《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九月,第8937页。
    3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7-8988页。
    1 《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月,第8942页。
    2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8页。
    3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8页。
    4 《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第3998页。
    5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6 《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记其事为“三月”,第3998页。今从《旧史》。
    7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8页。
    1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7页。
    2 《新五代史》卷28《豆卢革传》,第303页。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4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7页。
    5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二月,第9013页。
    6 《新五代史》卷25《西方邺传》,第275页。
    7[清]邵晋涵:《旧五代史考异》,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233页。
    1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二月及胡三省注,第9013页。
    2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九月及胡三省注,第9024页。
    3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六月,第9030页。
    1 《旧五代史》卷6《晋高祖纪二》,第1003页。
    2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2页。
    3 《旧五代史》卷103《汉隐帝纪上》,第1352页。
    4 《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一》,第1552页。
    5[宋]陆游著,蒋方校注:《入蜀记校注》卷6,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1[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8《归州》引《秭归志》,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版,第1025页。
    2 《方舆胜览》卷58《归州》引[宋]杨辅《乞归峡甲兵司奏状》,第1025页。
    3[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0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867页。
    4 《方舆胜览》卷29《峡州》引《荆渚记》,第518页。
    5 《方舆胜览》卷29《峡州》引[三国吴]袁崧《宜都山川记》,第518页。
    6 《资治通鉴》卷69,魏文帝黄初三年五月,第2202页。
    7 《资治通鉴》卷69,魏文帝黄初三年五月胡三省注,第2202页。
    8[宋]欧阳修:《居士集》卷42《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见《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断句本1986年版,第292页。
    1 《资治通鉴》卷80,晋武帝泰始十年七月,第2537页。
    2 《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第3998页。
    3 《读史方舆纪要》卷6《历代州域形势六·唐下附五代九国》,第262页。
    1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正月,第8782页。
    2 《锦里耆旧传》卷6,第6037页。
    3 《九国志》卷6《前蜀·王宗寿传》,第3283页。
    4 《九国志》卷6《前蜀·王宗寿传》,第3283页。
    5 《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790页。
    6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正月,第8781-8782页。
    7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0页。
    8 《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一月,第8942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同此。第1433页。
    9 《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第3998页。
    1 《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第3998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3 《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一月,第8942页。
    4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8页。
    5 《旧五代史》卷33《唐庄宗纪七》,第460页。《册府元龟》卷435《将帅部·献捷二》误系其时于“二月”。第5168页。
    6 《册府元龟》卷338《宰辅部·贪黩》,第3998页。
    7 《旧五代史》卷36《唐明宗纪二》,第501页。《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六月,第8987页。按,关于归、峡二州的讨论见前揭,此处仅以夔、忠、万三州为考察重点。
    8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9 《旧五代史》卷37《唐明宗纪三》,第508页。
    1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4-1435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3 《旧五代史》卷67《韦说传》,第886页。
    4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第9002页。
    5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6 《册府元龟》卷123《帝王部·征讨三》,第1474-1475页。
    7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六月,第9006页。《旧五代史》卷38《唐明宗纪四》载其事云:天成二年(927)七月,“夔州刺史西方邺奏,杀败荆南贼军,收峡内三州。”第525页。
    8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第536-537页。
    2 《五代会要》卷20《州县分道改置》,第332页。《旧五代史》卷150《郡县志》,第2019页。
    3 《资治通鉴》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五月,第8845-8846页。《十国春秋》卷2《吴二·烈祖世家》同此。第52页。另,《九国志》卷1《吴·李简传》称:杨吴武义(919-921年)初年,镇西大将军李简,“袭复州破之,俘知州鲍唐以献。”第3219页。《十国春秋》卷100亦云:“(李)简入复州,执其知州鲍唐。”第1431页。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西,为江南西道治,辖境东起今江西永修、南昌、进贤诸县,西有铜陵、修水等县,南至上高、万载县,北至武宁县。南唐升为南昌府。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地。抚州,治今江西临川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以南抚河流域。南唐以后又有缩小。信州,治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辖境相当今江西贵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
    1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鲍唐传》,第1461页。
    2 《十国春秋》卷67《楚一·武穆王世家》称:“(李)简入复州,执知州鲍唐”。第941页。可知,复州知州鲍唐为马楚所任。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4 《资治通鉴》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七月,第8714页。
    1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二月,第8764-8765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6页。
    3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页。
    4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贞明三年五月,第8815页。
    5 《旧五代史》卷30《唐庄宗纪四》,第413页。同书卷92《姚顗传》同此,第1214页。
    6 《旧五代史》卷74《窦廷琬传》,第972页。
    7 《册府元龟》卷825《总录部·名字二》,第9798页。
    8 按,此载以玉沙为五代复州之属,于史不合,当系宋人之误。据《舆地纪胜》卷76《荆湖北路·复州·玉沙县》载:玉沙县,“本监利、沔阳二县地,后梁开平四年(910)分汉江南为白沙征料院,隶江陵县。皇朝乾德三年(965)升为玉沙县,隶江陵府。”第2508页。另,《三楚新录》卷3叙其事时,系其时为天成(926-929)初。亦误,今不取。
    9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1 《旧五代史》卷32《唐庄宗纪六》,第436页。
    2 《册府元龟》卷435《将帅部·献捷二》,第5168页。
    3 《三楚新录》卷3,第6329页。《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亦称:“至文献王立,擢为大校,承制授归州刺史。已又领复州团练使,仍掌亲军。”第1469页。
    4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六月,第9030页。
    5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6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1 《册府元龟》卷485《邦计部·济军》,第5799页。
    2 《新五代史》卷60《职方考》,第744页。
    3 《舆地纪胜》卷76《荆湖北路·复州·州沿革》,第2507页。
    4 《太平寰宇记》卷144《山南东道三·复州》亦载:“晋天福五年(940)为防御州。”第294页。
    5 《旧五代史》卷95《吴峦传》,第1267页。《新五代史》卷29《吴峦传》亦有是载,第325页。
    6 《旧五代史》卷124《白延遇传》,第1635页。
    7 另,《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二》、《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道》、《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山南道》,所载皆同于此。分见第535-537页、第1549页、第1033页。
    8 《文献通考》卷319《舆地考五·古荆州·江陵府》,考2506。
    1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2 按,此处以“玉沙”为县,有误,前已辩明,兹不冗。
    3 《三楚新录》卷3,第6329页。按,此载所云“天成(926-929)初”、玉沙县,均误,皆见前揭,不赘。
    1 《通典》卷183《州郡十三·古荆州》,第4859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道》同此,第1552-1553页;
    2 《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山南道》,第1028页。
    3 《十国春秋》卷112《地理表下》,第1622-1623页。
    4 《舆地纪胜》卷76《荆湖北路·复州·玉沙县》,第2508页。
    5 《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山南道》,第1548-1549页。
    6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
    7 《旧五代史》卷80《晋高祖纪六》,第1062页。
    8 《旧五代史》卷81《晋少帝纪一》,第1071页。
    9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1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第1753页。
    2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六月及胡三省注,第9368页。
    3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页。
    4 《旧五代史》卷101《汉隐帝纪上》,第1346-1347页。
    5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
    6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页。
    1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2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十二月,第9026页。
    3 《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第1305页。
    4 《五代会要》卷19《县令上》,第314页。
    5 《五代十国史研究》,第49-50页。
    6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7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7页。
    8 《册府元龟》卷178《帝王部·姑息三》,第2143页。
    1 《北梦琐言逸文》卷1《僧怀浚书吉凶》,见《北梦琐言》,第383页。
    2 《旧五代史》卷103《汉隐帝纪上》载:后汉高祖乾祜元年(948)十二月,“荆南节度副使、检校太傅、行峡州刺史高保融起复,授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渤海郡侯。”第1352页。《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与《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三·贞懿王世家》均载:“开运(944-946)末,领峡州刺史。”分见第13952页、第1446页。
    3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
    4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5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高保衡传》,第1458页。
    6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
    1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康张传》,第1467页。
    2 《读史方舆纪要》卷7《历代州域形势七·宋上·荆门军》,第306页。
    3 参见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4 《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河东道》,第1485页。
    5 《五代会要》卷24《军》,第387页。
    6 《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山南道》,第1028页。
    1 《方舆胜览》卷29《荆门军》引朱震《图经序》,第526页。
    2 《宋史》卷434《陆九渊传》,第12881页。深州,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始治今河北深州市西旧州村;天宝元年(742),改为饶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9),复为深州。北宋太宗雍熙四年(987),迁治今河北深州市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深州、安平、饶阳、辛集等县市地。
    3 《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五·荆门军》,第310页。
    4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6页。
    5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6 《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五·荆门军》,第311页。
    1 《旧五代史》卷90《陆思铎传》,第1189页。
    2 成德军,治今河北正定县,较长期领有恒、冀、深、赵四州,辖境相当今河北沙河、滹沱河下游以南,献县、阜城、景县以西,临城、柏乡、南宫、枣强以北地。
    3 《旧五代史》卷40《唐明宗纪六》,第552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太祖开宝五年正月,第279页。
    5 《宋会要辑稿·方域》六之三七,第7424页。按,此载所记“元祜三年(1088)复为军”,与《宋史》卷88《地理志四·荆湖北路·荆门军》同。第2198页。另,[宋]欧阳态;《舆地广记》卷28《荆湖北路下》则称“元祜元年(1086)复置”。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版,第816页。《太平寰宇记》卷146《山南东道五·荆门军》,同此。第310页。兹从《宋会要辑稿》与《宋史》。又,《宋史》卷88《地理志四·荆门军》称“熙宁六年(1073),废军”,不同于《宋会要辑稿》之“熙宁五年,军废”。两说时间不一,俟考。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0,神宗熙宁十年正月,第6850页。
    1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
    2 《唐代藩镇研究》,第182页。
    3 《三楚新录》卷3,第6327页。
    1 《册府元龟》卷178《帝王部·姑息三》,第2143页。
    2 《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
    3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2页。
    4 《册府元龟》卷129《帝王部·封建》,第2143页。
    5 《唐代藩镇研究》,第182页。
    《荆南三·孙光宪传》亦称:孙光宪“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第1463页。
    1 《五代会要》卷25《幕府》,第396页。
    2 《全唐文》卷430,李翰:《淮南节度行军马厅壁记》,第1939页。
    3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1 《旧五代史》卷76《晋高祖纪二》载:天福二年(937)六月,“诏摄荆南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太保、归州刺史王保义加检校太傅,知武泰军节度观察留后,充荆南行军司马兼沿淮巡检使。”第1003页。《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四月”载:安从进谋反,“求援于荆南,高从诲遗从进书,谕以祸福;从进怒,反诬奏从诲。荆南行军司马王保义劝从诲具奏其状,且请发兵助朝廷讨之;从诲从之。”第9222页。《旧五代史》卷102《汉隐帝纪中》载:乾祜二年(949)四月,“以荆南行军司马、武泰军节度留后王保义为检校太尉,领武泰军节度使,行军如故。”第1357页。按,据前引可知,王保义任行军司马时间甚长,始任时间当在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直至后汉隐帝乾祜二年(949)四月仍领此职,长达27年。另,《北梦琐言逸文》卷3《孙光宪异梦》有“光宪请行军司马王甲判之”一语,“王甲”恐即为“王保义”。见《北梦琐言》,第413页。
    2 另见《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三月,第9026页。又,同书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六月一七月,第9030页。又,《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太祖建隆元年八月”载:保融寝疾,“以其子继元幼弱,未堪承嗣,命其弟行军司马保勖总判内外军马事。”第22页。
    4 《北梦琐言逸文》卷2《薛韦轻高氏》,见《北梦琐言》,第410-411页。
    1 《旧唐书》卷145《董晋传》,第3937页。
    2 《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六年十二月胡三省注,第6888页。
    3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第94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页。又,《入蜀记校注》卷4亦云:“又有周显德中荆南判官孙光宪为知归州高从让所立碑。”第224页。
    5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第211-213页。
    6[五代]齐己:《白莲集》卷4、卷6,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分见页8-1、页8-2。
    7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十国春秋》卷102《荆南四·王崇范传》载:“王崇范,.事继冲为支使”。第1468页。
    8 《资治通鉴》卷260,唐昭宗乾宁二年十二月胡三省注,第8480-8481页。
    9 《全唐文》卷543,令狐楚:《荐齐孝若书》,第2438页。
    10 《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年二月胡三省注,第6905页。
    11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第212页。
    1 《太平广记》卷266《韦薛轻高氏》同此。第2088页
    2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与此同。第1434页。按,《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18《别集类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43页;《宋史》卷483《孙光宪传》,第13956页。皆谓光宪始见于从诲时,均误。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二年九月”载有“记室孙光宪”。第53页。可知孙光宪此时仍为掌书记。
    3 按,《宋史》卷1《太祖纪一》载:建隆二年(961)九月,“荆南节度使高保晶遣其弟保寅来朝”。第10页。据此可知,保寅任掌书记即应在此时或稍后。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载:“继冲遣延嗣与其叔父掌书记保寅,奉牛酒来犒师,且觇师之所为。”第85页。《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载有“节院使保寅”。第13954页。
    1 《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年二月胡三省注,第6905页。
    2 《资治通鉴》卷225,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十二月月胡三省注,第7254页。
    3 《资治通鉴》卷228,唐德宗贞元二年十月胡三省注,第7357页。
    4 按,《北梦琐言逸文》卷3《孙光宪异梦》又称:“掌节吏严光楚”、“节院将严光楚”。见《北梦琐言》,第413页。
    5 《资治通鉴》卷278,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十一月,第9080页。
    1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载:“从诲亦遣神牙刘知谦奉表内附,自称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进赎罪银三千两。”第1439页。按,“神牙”当系“押牙”之误。另,《册府元龟》卷178《帝王部·姑息三》载: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七月,“荆南行军节度司马高从诲遣都押衙刘谦巳进赎罪银三千两。”第2142-2143页。结合两处记载,可知,高氏荆南幕职中“都押衙”与“押衙”似无分别,而“刘谦巳”与“刘知谦”当为同一人。
    2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四月胡三省注,第8783页。
    3 按,《旧五代史》卷9《梁末帝纪中》载:贞明四年(918)五月,“以荆南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高从诲领濠州刺史。”第134页。《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载:“从诲,初仕梁,历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右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领濠州刺史,改归州刺史。”第1752页。《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从诲字遵圣,季兴时,入梁为供奉官,累迁鞍辔库使,赐告归宁,季兴遂留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第858页。据此可知,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牙内都指挥使与马步军都指挥使,实为同职异称。
    4 参见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载《学术界》1995年第1期。
    1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载:“俄迁都指挥使。”第1460页。另,《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十月”,称“其将倪可福”,未言其为“牙将”。第8685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称:高季兴“遣牙将倪可福会楚将秦彦攻朗州”。第1428页。《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载:“武信王爱其勇,使隶戏下为亲校”。第1460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亦载:高继冲以“军旅、调度委衙内指挥使梁延嗣。”第84页。
    3 《九国志》卷12《北楚·李景威传》,第3371页。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记作“兵马副使”。第84页。
    1 《资治通鉴》卷294“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正月”载:“高保融遣指挥使魏磷,将战船东下会伐唐,至于鄂州。”第9578页。《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魏磷传》载:魏磷“事贞懿王为指挥使,勇略绝伦。”第1467页。
    2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晶世家》载;宋太祖“诏江陵发水军三千人赴潭州,继冲即遣亲校李景威将以往。”第1451页。
    3 《册府元龟》卷729《幕府部·辟署四》,第8681页。
    4 《北梦琐言逸文》卷1《僧怀浚书吉凶》,见《北梦琐言》,第383页。
    5[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2,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版,第25页。
    6 《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风俗形胜》,第397页。
    7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梁震传》,第1461页。
    1 《五代会要》卷25《幕府》,第295页。
    2 《宋史》卷483《孙光宪传》,第13956页。
    3 参见冯培红:《唐五代归义军节院与节院使略考》,载《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1期。
    4 吴丽娱:《试论晚唐五代的客将、客司与客省》,载《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3 《资治通鉴》卷267,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六月,第8724页。
    4 《旧五代史》卷133《马殷传》,第1755页。
    1 《资治通鉴》卷277。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十一月。第9052页。
    2 《资治通鉴》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二月,第8880页。
    3 《新五代史》卷71《十国世家年谱》,第873页。
    4 《资治通鉴》卷277,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三月,第9066页。
    5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61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继冲世家》,第1450页。
    1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2 《诗话总龟·前集》卷22《宴游门》,第239页。
    3 《宋史》卷263《窦俨传》,第9097页。
    4 《诗话总龟·前集》卷22《宴游门》,第239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五月,第91页。
    6 《诗话总龟·前集》卷22《宴游门》,第239页。
    7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8 《宋史》卷142《乐志十七·教坊》,第3347-3348页。
    1 以上引文俱见《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第9005-9006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所载略与此同,第1435页。
    2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四月,第8694页。
    3 《旧五代史》卷40《唐明宗纪六》,第551页。《册府元龟》卷166《帝王部·招怀四》,第2007页。另,《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六月”亦记其事为“六月”。第9030页。
    1 《资治通鉴》卷289,后汉隐帝乾祜三年十二月,第9444-9446页。
    2 《钓矶立谈》,第5011页。
    3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祜元年十二月,第8638页。
    1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2 《册府元龟》卷178《帝王部·姑息三》,第2143页。
    3[宋]陆游:《南唐书》卷1《烈祖本纪》,五代史书汇编本(第9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5465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1页。
    4 《资治通鉴》卷280,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四月胡三省注,第9141页。
    5 《资治通鉴》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6页。
    1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二月,第8764页。
    2 《资治通鉴》卷268,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页。
    3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第9002页。
    4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5 《宋史》卷263《窦俨传》,第9097页。
    1 《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9页。
    1 可参酌陶懋炳著,张其凡、曾育荣增补:《五代史》第八章第二节“藩镇兵”,人民出版社待版。
    2 《旧唐书》卷19上《僖宗纪》,第653页。
    3 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磁县、成安县以南,河南内黄县以西,汤阴县以北,林州市以东地。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南乐、清丰、范县、河北馆陶,山东冠县、莘县等市县地。博州,治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等县。卫州,治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浚县、淇县、滑县、新乡等市县地。贝州,治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县、山东临清市及武城、夏津等县地。
    4 《旧唐书》卷181《罗弘信传附子罗威传》,第4692页。
    1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祜三年十月,第8663页。
    2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860页。
    3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六月,第9020页。
    4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高从嗣传》,第1456页。
    5 《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6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高保绅传》,第1457页。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页。
    8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第1460页。
    9 《九国志》卷12《北楚·李景威传》,第3371页。
    10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页。
    11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高从诜传》,第1456页。
    12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高保逊传》,第1458页。
    13 《旧五代史》卷101《汉隐帝纪上》,第1348页。
    14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
    1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五月,第91页。
    3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860页。
    4 分见《册府元龟》卷413《将帅部·召募》,第4918页:《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十一月,第8687页;同书卷265,唐昭宣帝天祜三年九月,第8862页。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区及所辖通县、房山区、大兴县和天津市武清县,河北易县、永清、安次等县。
    5[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篡:《嘉泰会稽志》卷4《军营》,宋元方志丛刊本(第7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版,第6775页。
    6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1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正月,第8782页。
    2 《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月,第8942页。
    3 《旧五代史》卷90《陆思铎传》,第1189页。
    4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十二月,第9230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2页。
    6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九月,第8776页。
    7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五月,第8980页。
    8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三·文献王世家》,第1442页。
    9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李景威传》,第1468页。
    10 《五代会要》卷12《军杂录》,第207页。
    11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
    1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六月,第9020页。
    2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梁延嗣传》,第1469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4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0页。
    5 《册府元龟》卷169《帝王部·纳贡献》,第2038页。
    6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8页。
    7 《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及胡三省注,第9337页。
    8 《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却贡献》,第2029页。
    9 《北梦琐言》卷10《非意致祸》,第218-219页。另《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记其事为高保融。第1447页。兹从前说。
    1 《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却贡献》,第2029页。
    2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五月,第8758页。
    3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1页。
    4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9页。
    5 《资治通鉴》卷271,后梁均王龙德元年十二月,第8871页。
    6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7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6页。
    8 《旧五代史》卷61《刘训传》,第820-821页。《册府元龟》卷438《将帅部·无功》与此大致相同,第5200页。
    9 《旧五代史》卷38《唐明宗纪四》,第524页。
    10 《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景物上·三海》,第2202页。
    11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记其事为:后周太祖显德元年(954),“是时,王修江陵大堰,改名日北海。”第1447页。按,此载系其时为“显德元年”,与《舆地纪胜》不同。今从《舆地纪胜》。
    12 《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侍中保晶世家》,第1450页。
    1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2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祜三年十月,第8663页。
    3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正月,第8781-8782页。
    4 《居士集》卷42《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见《欧阳修全集》,第291页。
    5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第1752页。
    6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十二月,第9230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1页。
    2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十月,第8685页。
    3 《资治通鉴》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八月,第8716页。
    4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一月,第8764页;同书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正月,第8765页。
    1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四月,第9222页。
    2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十二月,第9230页。
    3 《资治通鉴》卷294,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正月,第9578页。
    4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13954页。
    5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一月,第8764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页。
    2 《宋史》卷483《梁延嗣传》,第13956页。
    3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宣帝天祜三年十月,第8663页。
    4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第1460页。
    5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第1460页。
    1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第1460页。
    2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倪可福传》注引《江陵志余》,第1460-1461页。
    3 《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鲍唐传》,第1461页。
    4 按,《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王保义传》以其为“江陵人”。第1459页。今不取,从上引《旧史》与《册府元龟》所载。
    5 涿州,治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涿州市、雄县及固安县地。沧州,治今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静海县及河北青县、泊头市以东,东光及山东宁津、乐陵、无棣以北地区。
    6 《北梦琐言逸文补遗》之《王氏女》,见《北梦琐言》,第453页。
    1 参见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2 《旧五代史》卷133《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第1754页。
    3 《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
    4 《北梦琐言逸文补遗》之《王氏女》,见《北梦琐言》,第453页。
    5 《旧五代史》卷76《晋高祖纪二》,第1003页。
    6 《旧五代史》卷102《汉隐帝纪中》,第1357页。武泰军,治今重庆涪陵市,所辖即唐末黔中道地域。
    7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四月,第9222页。另,《十国春秋》卷102《荆南三·王保义传》亦载此事。第1459页。
    8 《北梦琐言逸文》卷2《赵生王舍人颜云迁诞》,见《北梦琐言》,第407页。
    9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魏磷传》,第1467页。
    1 《九国志》卷12《北楚·李景威传》,第3371页。
    2 《舆地纪胜》卷73《荆湖北路·峡州·人物·李景威》,第2443页。
    3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13954页。
    4 《三楚新录》卷3,第6329-6330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6页。
    6[宋]何焯:《义门读书记》卷29《五代史》,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0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397页。
    7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王延范传》,第1467页。
    8 《宋史》卷280《王延范传》,第9510页。
    9 泰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后治今山西河津市西,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津、万荣等县地。
    1 江南东道,治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福建二省以及安徽歙县、绩溪、休宁、祁门、黟县与江西婺源、玉山等县地。
    2 《旧唐书》卷20上《昭宗纪》,第763页。
    3 《十国春秋》卷1《吴一·太祖世家》,第16页。
    4[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8册《江宁庐安》,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页32-1。
    5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祜元年三月,第8630页。
    1 《资治通鉴》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月,第8903页。
    2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祜二年二月,第8640页。
    3 《新五代史》卷66《楚世家》,第822页。
    4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九月,第8776-8777页。同书卷269,后梁均王贞明三年五月,第8815页。
    5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第9005页。
    6 《资治通鉴》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六月,第9020页。
    7 《资治通鉴》卷263,唐昭宗天复二年九月,第8583页。
    8 《资治通鉴》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七月,第8847页。
    1 《资治通鉴》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八月,第8849页。
    2[宋]马令:《南唐书》卷1《先主书》,五代史书汇编本(第9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5264页。
    3 《资治通鉴》卷290,后周太祖广顺二年二月,第9475页。
    4 《读通鉴论》卷30《五代下》,第1071-1072页。
    5[宋]马令:《南唐书》卷1《先主书》,第5264页。
    6 《钓矶立谈》,第5010页。
    1 《钓矶立谈》,第5011页。
    2 《资治通鉴》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四月及胡三省注,第9221-9222页。
    3 任爽:《南唐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4 《钓矶立谈》,第5009页。
    5[宋]陆游:《南唐书》卷2《元宗纪》,第5484-5485页。
    1 黔中道,治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重庆彭水、纂江,湖北利川、建始等县市以南,湖南沅陵、溆浦等县以西,贵州铜仁、思南、遵义等县市以北地区。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号为武泰军。
    2 《旧五代史》卷136《王建传》,第1819页。
    3 《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787页。
    4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九月,第8685页。
    5 《旧五代史》卷136《王建传附王衍传》,第1820页。
    6 《旧五代史》卷136《王建传》,第1819页。
    7 《资治通鉴》卷265,唐昭宗天祜元年七月,第8634页。
    8 《资治通鉴》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十月,第8619页。
    9 《资治通鉴》卷269,后梁均王乾化四年八月,第8784页。
    1 《资治通鉴》 卷282,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四月,第9222页。
    2 《新五代史》 卷64 《后蜀世家》,第805页。
    3 《新五代史》 卷66 《楚世家》,第824页。
    4 《资治通鉴》 卷265,唐昭宗天祜元年十二月,第8638页。
    5 《新五代史》 卷66 《楚世家》,第823页。
    6 《资治通鉴》 卷269,后梁均王贞明二年十二月,第8808页。
    7 《资治通鉴》 卷274,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一月及胡三省注,第8946页。
    1 《旧五代史》 卷133 《马殷传》,第1755页。
    2 《资治通鉴》 卷277,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十一月,第9052页。
    3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三月,第9015-9016页。
    4 《读通鉴论》 卷29 《五代中》,第1050页。
    5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胡三省注,第9005页。
    6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7 昭州,治今广西平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县及恭城瑶族自治县地。
    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钟山、富川等地。
    梧州,治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地。
    蒙州,治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县地。
    龚州,治今广西平南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
    富州,治今广西昭平县,辖境相当今昭平县地。
    8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九月,第8704页。《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1429页。
    9 《资治通鉴》 卷290,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十一月,第9468页。
    10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1 《资治通鉴》 卷260,唐昭宗乾宁二年二月,第8464页。
    2 《资治通鉴》 卷264,唐昭宗天祐元年四月,第8632页。
    3 《新五代史》 卷67 《吴越世家》,第839页。
    4 《资治通鉴》 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第8676页。
    5 《资治通鉴》 卷269,后梁均王贞明二年七月,第8803页。
    6 《旧五代史》 卷133 《钱缪传》,第1771页。
    7 《资治通鉴》 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八月,第8849页。
    8[宋]钱俨:《吴越备史》 卷78 《吴越二·武肃王世家》,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6218页。
    9 《资治通鉴》 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九月及胡三省注,第8849页。
    10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二月,第8880页。
    11 《旧五代史》 卷133 《钱缪传》,第1768页。
    12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十二月,第8997页。
    1 《资治通鉴》 卷277,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三月,第9066页。
    2[民国]钱文选辑:《钱氏家乘》,上海书店影印本1996年版,第141页。
    3 《资治通鉴》 卷277,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三月,第9066页。
    4 《资治通鉴》 卷277,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三月,第9066页。
    5 《旧五代史》 卷133 《钱鏐传》,第1768页。
    6 《资治通鉴》 卷263,唐昭宗天复二年九月,第8584页。
    7 《十国春秋》 卷1 《吴一·太祖世家》,第26页。
    8 《资治通鉴》 卷274,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第8971页。
    9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九月胡三省注,第8717页。
    1[清]王昶:《金石萃编》卷125,钱昱:《福州重修忠懿王庙碑》,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版,页12-1。
    2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九月,第8716-8717页。
    3 《新五代史》 卷68 《闽世家》,第847页。
    4 《资治通鉴》 卷266,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六月,第9072页。另,《新五代史》 卷68《闽世家》载其语为:“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鏐皆为尚书令,今皆已薨,请授臣尚书令。”第848页。稍异于《通鉴》。
    5 《资治通鉴》 卷278,后唐明宗长兴三年正月,第9081页。
    6 《旧五代史》 卷48 《唐末帝纪下》,第658页。
    7 《新五代史》 卷68 《闽世家》,第850页。
    8 《金石萃编》 卷125,钱昱:《福州重修忠懿王庙碑》,页11-2。
    9 《资治通鉴》 卷269,后梁均王贞明二年十二月,第8808页。
    10 《资治通鉴》 卷270,后梁均王贞明四年七月,第8833页。
    11 《资治通鉴》 卷278,后唐明宗长兴四年正月,第9081页。
    1 《旧五代史》 卷135 《刘陟传》,第1807页。
    2 《资治通鉴》 卷269,后梁均王贞明元年十二月,第8799页。
    3 《旧五代史》 卷135 《刘陟传》,第1808页。
    4 《资治通鉴》 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三年十月,第8821页。
    5 《旧五代史》 卷135 《刘陟传》,第1808页。
    6 《资治通鉴》 卷283,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四月及胡三省注,第9236页。
    7 虔州,治今江西赣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西赣县以南的赣江流域。
    8 桂管,唐岭南五管之一,为岭南西道桂管经略观察使简称,领桂、梧、贺、连、柳、富、昭、蒙、环、古、思唐、龚十四州,辖境相当今广西东部地。
    9 《资治通鉴》 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十月,第8777页。
    1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月,第8903页。
    2 《新唐书》 卷111 《王廷凑附绍鼎传》,第5962页。
    1 《资治通鉴》 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第8675页。
    2 《北梦琐言逸文》 卷2 《高季昌推崇梁王》,见《北梦琐言》,第402-403页。
    3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页。
    4 《旧五代史》 卷3 《梁太祖纪一》,第52页。
    5 《资治通鉴》 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二月,第8764页。
    1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第8910页。
    2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第9005-9006页。《十国春秋》 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亦载,略与此同。第1435页。
    3 《旧五代史》 卷38 《唐明宗纪四》,第527页。
    4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六月,第9020页。
    5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7页。
    6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五月,第9030页。
    7 《册府元龟》 卷166 《帝王部·招怀四》,第2007页。
    8 《旧五代史》 卷40 《唐明宗纪六》,第551页。
    1 《册府元龟》 卷166 《帝王部·招怀四》,第2007页。
    2 《旧五代史》 卷40 《唐明宗纪六》,第552页。
    3 《资治通鉴》 卷277,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三月,第9040页。
    4 《资治通鉴》 卷280,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四月,第9141页。
    5[宋]陆游:《南唐书》 卷1 《烈祖本纪》,第5265页。
    6 《唐代藩镇研究》,第178页。
    7 《资治通鉴》 卷289,后汉隐帝乾祐三年八月,第9426页。
    8[宋]陆游:《南唐书》卷2《元宗本纪》,第5482页。
    1 《资治通鉴》 卷294,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六月,第9599页。
    2 《旧五代史》 卷133 《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第1753页。
    3 《资治通鉴》 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胡三省注,第9337页。
    4 《资治通鉴》 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页。
    5 《旧五代史》 卷101 《汉隐帝纪上》,第1346-1347页。
    6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8页。
    7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页。
    8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页。
    1 《旧五代史》 卷101 《汉隐帝纪上》,第1348页。
    2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9页。
    3 《旧五代史》 卷118 《周世宗纪五》,第1569页。
    4 《资治通鉴》 卷294,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月,第9588页。
    5 《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第218-219页。
    1 《唐代藩镇研究》,第166页。
    2 《唐代藩镇研究》,第171-176页。
    3 《宋史》 卷483 《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
    4 《旧五代史》 卷32 《唐庄宗纪六》,第442页。
    5 《读通鉴论》 卷28 《五代上》,第1010-1011页。
    6 《资治通鉴》 卷28 《五代上》,第1023页。
    1 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318页。
    1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页。另,《三楚新录》 卷3称:“拜江陵尹,兼管内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第6327页。
    2 《旧五代史》 卷40 《唐明宗纪六》,第553页。
    1 《册府元龟》 卷178 《帝王部·姑息三》,第2143页。
    2 另,《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 载:从诲,“季兴时,入梁为供奉官,累迁鞍辔库使,赐告归宁,季兴遂留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第858页。
    3 按,《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 载:“唐加从诲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江陵尹。”第1440页。恐将“检校太傅”误作“检校太尉”,今不取。
    1 另,《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贞懿王世家》 载:“周加保融兼中书令,封渤海郡王”。第1446-1447页。今从《旧史》。
    2 又《册府元龟》卷129《帝王部·封建》 载:显德元年(954)正月,“以荆南节度使、荆归峡观察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江陵尹、渤海郡王高保融封南平王。”第1557页。《十国春秋》卷101《荆南二·贞懿王世家》同《旧史》。第1447页
    1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第9002页。
    2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页。
    1 《资治通鉴》 卷268,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十二月,第8764-8765页。
    2 《资治通鉴》 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九月,第8776-8777页。
    3 《资治通鉴》 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五月,第8845页。
    4 《资治通鉴》 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页。
    5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9页。
    6 分见《资治通鉴》 卷294,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六月、十月,第9585、9587页。
    1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三月,第9004页。
    2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第9005页。
    3 《旧五代史》 卷39 《唐明宗纪四》,第527页。
    4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四月,第9017页。
    5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六月,第9020页。
    6 《册府元龟》 卷178 《帝王部·姑息三》,第2142页。
    7 《资治通鉴》 卷277,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三月,第9040页。
    8 《资治通鉴》 卷280,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四月,第9141页。
    9 《全唐文》 卷129,马希广:《请发兵击朗州奏》,第1299页。
    10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胡三省注,第9005页。
    1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三月,第9015-9016页。
    2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四年五月,第9030页。
    3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均王贞明二年五月,第8803页。
    4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9页。
    5 《资治通鉴》 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及胡三省注,第9375-9376页。
    6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0页。
    7 《旧五代史》 卷103 《汉隐帝纪下》,第1369页。
    8 《读通鉴论》 卷28 《五代上》,第1014页。
    1 《资治通鉴》 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页。
    2 《资治通鉴》 卷288,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5-9376页。
    3 《资治通鉴》 卷28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八月,第9376页。
    1 《资治通鉴》 卷270,后梁均王贞明五年五月,第8845-8846页。
    2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三月,第9004页。
    3 《旧五代史》 卷133 《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第1753页。
    4 《资治通鉴》 卷280,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四月,第9142页。
    1 《册府元龟》 卷123 《帝王部·征讨三》,第1475页。
    2 《旧五代史》 卷61 《刘训传》,第820-821页。《册府元龟》 卷438 《将帅部·无功》所载大致相同,第5200页。
    1 《居士集》 卷39 《夷陵县至喜堂记》,见《欧阳修全集》,第269页。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 卷232,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年版,第2556页。
    3 《全唐诗》 卷674,郑谷:《峡中寓止二首》,第7712页。
    1 《吴船录》卷下,第865页。
    2 《入蜀记校注》 卷6,第222页。
    3 《旧唐书》 卷60 《李孝恭传》,第2348页。
    《册府元龟》 卷678 《牧守部·兴利》,第8101页。
    4 《旧唐书》 卷39 《地理志二·山南道》,第1552页。
    5 《旧唐书》 卷131 《李皋传》,第3640页。
    《新唐书》 卷40 《地理志四·山南道》,第1028页。
    6 《资治通鉴》 卷253,唐僖宗乾符五年正月,第8195页。
    7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7-469页。
    8 参见李伯重:《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 期:林立平:《唐代主粮生产的轮作复种制》,载《暨南学报》1984年第1期。
    1 参见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陈钧等:《湖北农业开发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2 《全唐诗》 卷160,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第1658页。
    3 《全唐诗》 卷298,王建:《荆门行》,第3385页。
    4 《全唐诗》 卷440,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第4913页。
    5 参见张家炎:《复合农业--认识中国传统农业的新视野》,载 《农业考古》 1995年第3期。
    6 《全唐诗》 卷236,钱起:《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第2615页。
    7 《新唐书》 卷197 《韦宙传》,第5631页。
    《北梦琐言》 卷3 《韦宙相足谷翁》,第54页。
    《太平广记》 卷499 《韦宙》,第4095页。
    8 《全唐诗》 卷26,李白:《荆州乐》,第358页;又卷163,李白:《荆州歌》,第1692页。
    9 《全唐诗》 卷297,王建:《荆州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第3366页。
    10 《全唐诗》 卷480,李绅:《过荆门》,第5462页。
    11 《全唐诗》 卷298,王建:《荆门行》,第3385页。
    12 《全唐诗》 卷848,僧尚颜:《赠村公》,第9602页。
    13 胡戟:《李皋与江陵创造的唐代粮食单产记录》,载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第151页。
    1 西汉江陵亩产数估记,引据游修龄:《西汉古稻小析》,载 《农业考古》 1981年第2期。
    2 《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第259-260页。
    3 《全唐诗》 卷87,张说:《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第949页。
    4 《太平广记》 卷415 《崔导》,第3382页。
    5 《全唐诗》 卷26,李白:《荆州乐》,第358页。
    6[唐]元稹:《元稹集》 卷23 《织妇词》,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260页。
    7 《北梦琐言》 卷5 《成令公和州载》,第107页。
    8 《资治通鉴》 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五月,第8609页。
    9 《全唐诗》 卷361,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中》,第4082页。
    10 《全唐诗》 卷232,杜甫:《江陵望幸》,第2560页;同书卷221,杜甫:《最能行》、《客居》,第2335、2331页。
    11 《清异录》 卷1 《么麽门·腹兵》,第56页。
    1 《通典》 卷6 《食货六·赋税下》,第122页。
    2 《太平寰宇记》 卷148 《山南东道七·归州·土产》,第319页。
    3 《宋史》 卷88 《地理志四·荆湖北路·归州》,第2196页。
    4 《通典》 卷6 《食货六·赋税下》,第120-121页。
    5 《新唐书》 卷40 《地理志四·山南道》,第1027页。
    6 《全唐诗》 卷47,张九龄:《登郡城南楼》,第567页。
    7 《全唐诗》 卷229,杜甫:《峡隘》,第2506页。
    8 《全唐诗》 卷465,杨衡:《送王秀才往安南》,第5283页。
    9 《旧五代史》 卷3 《梁太祖纪三》,第52页。
    10 《太平寰宇记》 卷146 《山南东道五·荆州·土产》,第306页。
    11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路·北路·江陵府》,第266页。
    1 《旧五代史》 卷43 《唐明宗纪九》,第595页。
    2 《宋史》 卷330 《李参传》,第10618-10619页。
    3 《宋史》 卷88 《地理志四·荆湖北路》,第2201页。
    4 《旧五代史》 卷133 《高季兴传附高从诲传》,第1753页。
    1 《宋会要辑稿·番夷》 七之二,第7840页。
    2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9页。
    1 《北梦琐言》 卷5 《成令公和州载》,第107页。
    2 《资治通鉴》 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九月,第8776-8777页。
    3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80页。
    4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8页。
    5 《十国春秋》 卷103 《荆南四·魏磷传》,第1467页。
    6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贞懿王世家》,第1448页。
    7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 卷4 《山剑滇黔区·荆襄驿道与大堤艳曲》,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7年版,第1039、1045页。
    1 王力平:《唐肃、代、德时期的南路运输》,载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第331-345页。
    2 《方舆胜览》 卷27 《湖北路·江陵府·形胜》,第479页。
    3 《舆地纪胜》 卷65 《荆湖北路·江陵府下·四六》 引 《南平高王神道碑》,第2247页。
    4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九月,第8704页。
    5 《资治通鉴》 卷275,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五月,第9005-9006页。《十国春秋》 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 亦载,略与此同。第1435页。
    6 《册府元龟》 卷933 《总录部·诬构二》,第11005页。
    7 《十国春秋》 卷67 《楚一·武穆王世家》,第936页。
    8 《十国春秋》 卷67 《楚一·武穆王世家》,第937页。
    1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8页。另,《资治通鉴 》卷288记其时为“九月”。第9415页。兹从 《新史》。
    2 《舆地纪胜》 卷64 《荆湖北路·江陵府上·景物上·三海》,第2202页。鼎州,治今湖南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汉寿、沅江、桃源等县地。
    3 《全唐诗》 卷229,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2508页。
    4 《全唐诗》 卷361,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中》,第4082页。
    5[宋]苏轼:《苏轼诗集》 卷28 《荆州十首》,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第62页。
    1 《宋史》 卷94 《河渠志四·白河》,第2345页。
    2 沈起炜:《五代史话》,第109页。
    3 《宋史》 卷88 《地理志四·荆湖北路》,第2201页。
    4 《宋史》 卷181 《食货志下三·会子》,第4412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4,太祖乾德元年七月,第99页。
    2[宋]佚名:《宋大诏令集》 卷185 《蠲归峡州秋税诏》,中华书局排印本1962年版,第674页。
    3 《宋大诏令集》 卷185 《蠲归峡州秋税诏》,第674页。
    4 《旧唐书》 卷118 《杨炎传》,第3421页。
    5 《五代十国史研究》,第171-172页。
    6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76,真宗大宗祥符四年七月,第1728页。
    1[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卷下 《事志》 引 《图经》,江苏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1999年版,第78页。
    2[宋]郑獬:《郧溪集》 卷12 《论免丁身钱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7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223页。
    3 《宋史》 卷174 《食货志上二·赋税》,第4202页。
    4 《册府元龟》 卷338 《宰辅部·贪黩》,第3998页。
    5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9-860页。
    1 《文献通考》 卷19 《征榷考六·杂征敛》,考186。
    2 《文献通考》 卷3 《田赋考三·历代田赋之制》,考45。
    3 《宋史》 卷186 《食货志下八·商税》,第4541页。
    4 《资治通鉴》 卷273,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二月,第8953页。
    5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1445页。
    6[宋]王溥:《唐会要》 卷83 《嫁娶》,中华书局排印本1955年版,第1535页。
    7 《三楚新录》 卷3,第6327页。
    8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1页。
    9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6页。
    10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3页。
    1 参见鲁西奇、潘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2 《宋史》 卷88 《地理志四·荆湖北路·江陵府》,第2193页。
    1 《舆地纪胜》 卷64 《荆湖北路·江陵府上·县沿革·潜江县》,第2193页。
    2 按,《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载:“乾德三年以汉江县地置潜江县,……以白沙院置玉沙县”,第266页。
    《宋史》 卷88 《地理志四·荆湖北路》称:“升白伏巡为县”,第2193页。
    《文献通考》 卷319 《舆地考五·古荆州·江陵府》载:“梁以复州监利来属。宋乾德三年(965)升白秋巡为潜江县,白臼巡为建宁县,万庾巡为万庾县,白沙院为玉沙县。万庾寻废。”,考2506。
    3 《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第196页。
    4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倪可福传》,第1460页。
    1 《天下郡国利病书》 第24册 《湖广上·水利·荆州府·江陵县·堤五》,页54-1。
    2 《读史方舆纪要》 卷78 《湖广四·荆州府·江陵县·寸金堤》,第3662页
    3[清]穆彰阿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345 《荆州府二·堤堰·寸金堤》,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第17455页。
    4[清]迈柱修,夏力恕纂:《雍正湖广通志》 卷20 《水利志·江陵县·寸金堤》,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31册),上海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688页。
    5 杨果:《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4页。
    6 《十国春秋》 卷112 《地理表下》,第1622页。
    7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1445页。
    8 《舆地纪胜》 卷64 《荆湖北路·江陵府上·景物上·漕河》 引 《郡县志》,第2205页。
    1 《舆地纪胜》 卷64 《荆湖北路·江陵府上·县沿革·潜江县》,第2193页。
    2 按,《宋史》 卷88 《地理志四·荆湖北路·江陵府》 记为“升白湫巡为县”,第2193页。兹从上引《舆地纪胜》所载。
    3 《宋史》 卷274 《卢怀忠传》,第9352-9353页。
    4 《旧五代史》 卷133 《高季兴传》,第1751页。
    1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2[宋]洪迈:《容斋三笔》 卷10 《朱梁轻赋》,见 《容斋随笔》,第541页。
    3 《旧五代史》 卷107 《王章传》,第1410页。
    4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6,太祖乾德三年五月,第154页。
    5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12,太祖开宝四年七月,第268页。
    6 《资治通鉴》 卷283,后晋齐王天福八年十二月,第9259页。
    7 《新五代史》 卷67 《吴越世家》,第843页。
    1 《宋史》 卷483 《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1 《全唐诗》 卷407,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第4530页。
    2 《全唐诗》 卷231,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第2541页。
    3 《全唐诗》 卷364,刘禹锡:《荆州歌二首》,第4103页。
    4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九月,第8704页。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8-1429页。
    《新五代史》卷66《楚世家》载其事为:“荆南高季昌以兵断汉口,邀殷贡使,殷遣许德勋攻其沙头,季昌求和,乃止。”第823页。
    5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六月,第9020页。
    6 杨果:《宋代的沙头市与草市》,中国宋史第八届年会未刊论文,1998年,银川。
    7 《资治通鉴》 卷242,唐穆宗长庆二年十月胡三省注,第7822页。
    8 《资治通鉴》 卷266,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四月及胡三省注,第8694页。
    9 《资治通鉴》 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九月,第8684页。
    10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公安县》,第266页。
    11 《资治通鉴》 卷266,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四月,第8694页。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卷2 《壶史》,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页18-2。
    2 《文献通考》 卷319 《舆地考五·古荆州·江陵府》,考2506。
    3 《资治通鉴》 卷276,后唐明宗天成三年三月及胡三省注,第9015页。
    4 《太平寰宇记》 卷146 《山南东道五·荆州·江陵县》,第307页。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江陵县》,第266页。
    5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公安县》,第266页。
    6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石首县》,第266页。
    7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监利县》,第266页。
    8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松滋县》,第267页。
    9 《元丰九域志》 卷6 《荆湖北路·江陵府·长林县》,同书同卷 《荆湖北路·江陵府·当阳县》,第267页。
    1 《十国春秋》 卷67 《楚一·武穆王世家》,第936页。
    2 《十国春秋》 卷67 《楚一·武穆王世家》,第937页。
    3 《十国春秋》 卷103 《荆南四·王处士传》,第1470页。
    4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 注引 《江陵志余》,第1444页。
    5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侍中保勗世家》,第1450页。
    6 《宋会要辑稿·食货》 一六之一三,第5079页。
    7 《十国春秋》 卷101 《荆南二·文献王世家》,第1444-1445页。
    8 《宋史》 卷483 《高氏世家》,第13954页。
    1 《宋会要辑稿·食货》 一六之一三,第5079页。
    2 《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第290页。
    3 《资治通鉴》 卷253,唐僖宗乾符五年正月,第8195页。
    4 《资治通鉴》 卷253,唐僖宗乾符六年十月,第8218页。
    5 《旧唐书》 卷19下 《僖宗纪》,第705页。
    6 《资治通鉴》 卷257,唐僖宗光启三年十二月,第8372页。
    7 《旧五代史》 卷17 《成汭传》,第229页。
    8 《北梦琐言》 卷4 《成令公为蛇缠身》,第82页。
    9 《新唐书》 卷190 《成汭传》,第5484页。
    10 《资治通鉴》 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四月,第8606页。
    11 《资治通鉴》 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五月,第8609页。
    12 《资治通鉴》 卷264,唐昭宗天复三年五月,第8608页。
    1 《旧五代史》 卷3 《梁太祖纪三》,第56页。
    2 《旧五代史》 卷133 《高季兴传》,第1752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4,太祖乾德元年三月,第87页。
    《宋史》 卷85 《地理志一》同此,第2093页。
    4 冻国栋曾言及于此,认为南平入宋时的14万余户,较之唐末有所增加。参见氏著:《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1 已有学者对此予以梳理,参见何忠礼:《宋代户部人口统计考察》,载《历史研究》 1999年第4期;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赵瑶丹:《宋代户籍制度和人口数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期。
    2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3 程民生认为,宋代北方户均人口约9人,南方户均人口约6人,参见氏著:《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此处仍沿袭“一户五口”之说。
    1 《三楚新录》 卷3,第6327页。
    2 《资治通鉴》 卷271“后梁均王龙德元年十二月”载:“高季昌遣都指挥使倪可福以卒万人修江陵外郭。”即为其证。第8871页。
    1 《舆地纪胜》 卷64 《荆湖北路·江陵府上·风俗形胜》,第2200页。
    2 《宋史》 卷3 《太祖纪三》,第42页。
    1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2页。
    2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3 《太平广记》 卷266 《卢程》,第2090页。
    4 《北梦琐言》 卷4 《破天荒解》,第81页。
    1 《资治通鉴》 卷265,唐昭宗天祐二年五月,第8642页。
    2 《资治通鉴》 卷265,唐昭宗天祐二年五月,第8643页。
    3 《北梦琐言逸文》 卷2 《薛韦轻高氏》,见《北梦琐言》,第410页。
    4 《旧五代史》 卷60 《苏循传》,第810页。
    5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司空薰传》,第1460页。
    6 《北梦琐言》 卷7 《梁震无禄》,第167页。
    7[宋]赞宁:《宋高僧传》 卷30 《齐己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版,第752-753页。
    8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8页。
    9 《三楚新录》 卷3,第6328页。
    10 《新五代史》 卷40 《韩建传》,第434页。
    11 《新五代史》 卷62 《南唐世家》,第765页。
    1 《新五代史》 卷46 《郭延鲁传》,第516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2,太祖建隆二年五月,第46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3,太祖建隆三年十二月,第76页。
    4 《旧五代史》 卷98 《安重荣传》,第1302页。
    5 《廿二史札记校证》 卷22 《五代幕僚之祸》,第475-476页。
    6 《旧五代史》 卷10 7《杨邠传》,第1408页。
    7 《旧五代史》 卷107 《史弘肇传》,第1405页。
    8 《旧五代史》 卷107 《史弘肇传》,第1405页。
    9 《旧五代史》 卷107 《王章传》,第1410页。
    1 《北梦琐言逸文》 卷2 《薛韦轻高氏》,见《北梦琐言》,第410-4111页。
    2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十月,第8705页。
    3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梁震传》,第1461页。
    4 《十国春秋》 卷103 《荆南四·王惠范传》,第1467页。
    5 《宋高僧传》 卷30 《齐己传》,第752-753页。
    1 《十国春秋》 卷103 《梁延嗣传》,第1469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5页。
    3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60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4-85页。
    《十国春秋》 卷103 《荆南四·李景威传》,第1468页。
    4 《北梦琐言逸文》 卷3 《郑起空宅梦异》,见《北梦琐言》,第415页。
    1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9页。
    2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司空薰传》,第1460页。
    3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论曰》,第1438页。
    4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司空薰传》,第1460页。
    5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第8910页。
    6 以上引文俱见 《资治通鉴》 卷274,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一月及胡三省注,第8946页。
    1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孙光宪传》,第1463页。
    2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梁震传》,第1462页。
    3 《北梦琐言》 卷7 《梁震无禄》,第167页。
    4 《五代史补》 卷4 《梁震裨赞》,第2516页。
    5 《资治通鉴》 卷267,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十月,第8705页。
    6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梁震传》,第1461页。
    7 邛州,治今邛崃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市县地。
    1[后蜀]何光远:《鉴诫录》 卷9 《改名达》,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第5941页。
    2 参见房锐、苏欣:《梁震生平事迹考》,载《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 《北梦琐言》 卷7 《梁震无禄》,第167页。
    4 《唐方镇年表》 卷5 《荆南》,第704-706页。
    5 岑仲勉:《登科记考补订》,见[清]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第15页。
    6 《十国春秋》 卷102 《荆南三·梁震传》,第1461页。
    1 《旧五代史》 卷3 《梁太祖纪三》,第50页。
    2 《北梦琐言》 卷7 《梁震无禄》,第167页。
    1 《读通鉴论》 卷28 《五代上》,第1014页。
    2 《读通鉴论》 卷28 《五代上》,第1015页。
    1 《全唐诗》 卷762,梁震:《清台道院》,第8659页。
    2 《白莲集》 卷9 《寄梁先辈》,页1-1。
    3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36页。
    4 《十国春秋》 卷100 《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29页。
    5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月,第8902页。
    6 《三楚新录》 卷3,第6327页。
    1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月,第8903页。
    2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第8910页。
    3 《新五代史》 卷69 《南平世家》,第857页。
    4 《资治通鉴》 卷272,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一月,第8907页。
    5 《资治通鉴》 卷274,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一月,第8946页。
    6 《五代史补》 卷4 《梁震裨赞》,第2517页。
    1 《资治通鉴》 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2 《资治通鉴》 卷297,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3 《资治通鉴》 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4 《三楚新录》 卷3,第6328页。
    5 《五代史补》 卷4 《梁震裨赞》,第2517页。
    1 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第五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2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39页。
    3 《资治通鉴》 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1 孙光宪:《北梦琐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1年版,第1页。另,文中凡未予以特别说明者,《北梦琐言》引文均出自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2 庄学君;《孙光宪生平及其著述》,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
    3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3页。
    4 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香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5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2-5页。
    6 郭庆藩:《庄子集解》,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28页。
    7 《北梦琐言》 卷9 《王给事刚鲠》,第201页。
    8 《宋史》 卷483 《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6页。
    9 《舆地纪胜》 卷150 《成都府路·隆州·贵平县·风俗形胜》 引何(?)《仁寿县记》,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1年版,第745页。
    10 《舆地纪胜》 卷150 《成都府路·隆州·贵平县·风俗形胜》引韩驹《进士题名记》,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1年版,第745页。
    11 剑州,治今四川剑阁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梓潼等县地。
    12 资州,治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四川资阳市以南,内江市以北沱江流域。
    13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8页。
    14 《北梦琐言·序》,见《北梦琐言》,第15页。
    1 孔范今主编:《全唐五代词释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分见第1194、1199页。
    2 《五代十国史研究》,第88页,
    3 《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787页。
    4 《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九月,第8685页。
    5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79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4页。按,房锐认为,有关记载中称唐时孙光宪即为陵州判官之说,不妥。参见氏著:《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10页。
    6 《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4页。
    7[宋]张唐英著,王文才、王炎校笺:《蜀梼杌校笺》卷1《前蜀先主》,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175页。
    8 《资治通鉴》卷274,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二月,第8951页。
    1 《北梦琐言逸文》卷1《马处谦谈命奇验》,见《北梦琐言》,第380-381页。
    2 嘉州,治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峨眉山、峨边等市县地。
    3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第65-66页。
    4 《北梦琐言逸文》卷4《湫龙会亲》,见《北梦琐言》,第434页。
    5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79页。《十国春秋》卷100《荆南一·武信王世家》,第1434页。
    1 《三楚新录》卷3,第6328页。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6《公荐》,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00年版,第1631页。
    3 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31-232页。谭兴国:《蜀中文章冠天下--巴蜀文学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张兴武:《五代艺文考》,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8页。
    4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载:“判官孙光宪叱之曰:……”,第860页。《宋史》卷483《孙光宪传》载为“节度判官孙光宪”,第13954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载:“刑政、赋役委节度判官孙光宪”。第84页。即为其证。
    5 《白莲集》卷4、卷6,分见页8-1、页8-2。
    6 《唐代文学丛考》,第405页。
    1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第213页。
    2 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第98页。
    3 《三楚新录》卷3,第6327页。
    4 《册府元龟》卷178《帝王部·姑息三》,第2143页。
    5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2页。
    6 《册府元龟》卷129《帝王部·封建》,第2143页。
    7 《全唐文》卷900,孙光宪:《白莲集·序》,第9390-9391页。
    1 孙光宪:《北梦琐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1年版,第1页。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第243页。《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第232页。
    2 参见《唐代文学史》中贺中复之判断,第746页。
    3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16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17《表忠观碑》,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版,第499页。
    5 《资治通鉴》卷274,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十一月,第8946页。
    6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均王乾化三年九月,第8776-8777页。
    7 《资治通鉴》卷275,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第8980页。
    1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2 《诗话总龟·前集》卷22《宴游门》,第239页。
    3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胡三省注,第9135页。
    4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第9135页。
    5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潞王清泰二年十月“臣光曰”,第9135页。
    6 《资治通鉴》卷293,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三月,第9524页。
    7 《新五代史》卷69《南平世家》,第859-860页。
    8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3页。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二年九月,第53-54页。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第81-82页。
    1 《资治通鉴》卷286,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胡三省,第9337页。
    2 《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风俗形胜》,第2198页。
    3 《舆地纪胜》卷64《荆湖北路·江陵府上·风俗形胜》引《高武信王神道碑》,第2199页。
    4 《宋史》卷483《孙光宪传》,第13956页。
    5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
    6 《唐代文学丛考》,第403页。
    7 《宋史》卷483《孙光宪传》,第13956页。
    1 《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第25页。
    2 《宋史》卷446《忠义传·序》,第13149页。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太祖乾德元年二月,第86页。
    4 《三楚新录》卷3,第6328-6329页。
    1[清]姚令仪篡修,李元续篡修:《仁寿县志》卷4《宋人物》,嘉庆八年续修刻本。
    1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王贞范传》,第1466页。
    2 《北梦琐言》卷1《驳杜预》,第23页。《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王贞范传》所载与此同。第1466页。
    1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王惠范传》,第1467页。《三楚新录》卷3亦载。第6328页。
    2 《北梦琐言逸文》卷3《孙光宪异梦》,见《北梦琐言》,第413页。
    3 《北梦琐言逸文》卷3《郑起空宅梦异》,见《北梦琐言》,第415页。
    1 《诗话总龟·前集》卷34《诗谶门下》,第338页。
    2 《宋史》卷483《荆南高氏世家》,第13954页。
    3 《十国春秋》卷103《荆南四·康张传》,第1467页。
    4 《白莲集·序》,四部丛刊初编本,页1-1-2-1。
    5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9《齐己》,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3-174页。
    6 《宋高僧传》卷30《齐己传》,第752页。
    7 《宋高僧传》卷30《齐己传》,第752-753页。
    8 《十国春秋》卷103《僧齐己传》,第1471页。
    1 参见邓跃新、刘杼:《齐己(白莲集)与中晚唐诗禅境界》,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清]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卷8《齐已》,此三字作“乎篇咏”。人民文学出版社点校本1989年版,第328页。
    3 《五代诗话》卷8《齐己》,仅作“冷峭而格高”五字。第328页。
    4 《全唐文》卷900,孙光宪:《白莲集·序》,第9390-9391页。
    [1][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2][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
    [3][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版。
    [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
    [5][唐]陆羽:《茶经》,中华书局点校本1991年版。
    [6][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景印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15册),上海古籍书店2003年版。
    [7][唐]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
    [8][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26年版。
    [9][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10][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1年版。
    [11][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12][五代]何光远:《鉴诫录》,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13][五代]齐己:《白莲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26年版。
    [14][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2000年版。
    [15][后蜀]张唐英撰,王文才等校笺:《蜀檮杌校笺》,巴蜀书社1999年版。
    [16][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排印本1955年版。
    [17][宋]王溥:《五代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78年版。
    [18][宋]陶榖:《清异录》,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版。
    [19][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
    [20][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2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22][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断句本1986年版。
    [2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版。
    [24][宋]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
    [25][宋]佚名:《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排印本1962年版。
    [26][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断句本1961年版。
    [2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版。
    [28][宋]陶岳:《五代史补》,五代史书汇编本(第5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29][宋]路振:《九国志》,五代史书汇编本(第6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30][宋]史温:《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本(第9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31][宋]句延庆:《锦里耆旧传》,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32][宋]马令:《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本(第9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33][宋]郭允蹈:《蜀鉴》,巴蜀书社影印本1985年版。
    [34][宋]钱俨:《吴越备史》,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35][宋]周羽翀:《三楚新录》,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0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36][宋]郑獬:《郧溪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7][宋]苏轼:《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
    [38][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版。
    [39][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年版。
    [40][宋]王称:《东都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7年版。
    [41][宋]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版。
    [42][宋]陆游:《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本(第9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43][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版。
    [44][宋]陆游著,蒋芳校注:《入蜀记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宋]范成大:《吴船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6][宋]李石:《续博物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7][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版。
    [48][宋]钱易:《南部新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49][宋]楼钥:《攻媿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26年版。
    [50][宋]佚名:《爱日斋丛钞》,宋代笔记小说本,河北教育出版社影印本1995年版。
    [51][宋]何焯:《义门读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2][宋]潘自牧:《记纂渊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30-93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3][宋]佚名:《宝刻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版。
    [54][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9年版。
    [55][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
    [56][宋]沈作宾修,施宿等撰:《嘉泰会稽志》,宋元方志丛刊本(第7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版。
    [57][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版。
    [58][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1年版。
    [59][宋]欧阳态;《舆地广记》,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版。
    [60][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1年版。
    [61][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版。
    [62][宋]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点校本1987年版。
    [63][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4][宋]陈振升:《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7年版。
    [65][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66][金]金成巳注:《伤寒注释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67][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
    [6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69][明]曹学俭:《蜀中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5年版。
    [70][明]李贤等:《明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72-47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71][明]薛刚纂,吴廷举续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版。
    [72][明]曾储修,童承叙纂:《嘉靖沔阳志》,民国十五年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校刻。
    [73][明]郑天佐、李徵纂:《万历承天府志》,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版。
    [74][明]徐学谟纂修:《万历湖广总志》,万历刻本影印。
    [75][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76][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35年版。
    [7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年版。
    [78][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
    [79][清]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
    [80][清]陈梦雷编纂,蒋锡廷校订:《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影印本。
    [81][清]吴任臣:《十国春秋》,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
    [82][清]孔自来纂:《顺治江陵志余》,清顺治七年刻本。
    [83][清]刘焕修,朱载震纂:《康熙潜江县志》,清光绪五年传经书院刻本。
    [84][清]张尊德修,王吉人等纂:《康熙安陆府志》,清康熙八年刻本影印。
    [85][清]迈桂修,夏力恕纂:《雍正湖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6][清]潘锡恩、穆彰阿等纂修:《大清一统志》,景印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13-624册),上海古籍书店2003年版。
    [87][清]穆彰阿等纂修:《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88][清]姚令仪纂修,李元续纂修:《仁寿县志》,嘉庆八年续修刻本。
    [89][清]恩荣修:《同治荆门直隶州志》,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1年版。
    [90][清]王士祯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点校本1989年版。
    [91][清]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点校本1980年版。
    [92][清]邵晋涵:《旧五代史考异》,五代史书汇编本(第1册),杭州出版社点校本2004年版。
    [93][清]董诰:《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3年版。
    [94][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年版。
    [95][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96][清]王昶:《金石萃编》,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版。
    [97][民国]钱文选辑:《钱氏家乘》,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年版。
    [98]陈尚君辑校:《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韩国磐:《柴荣》,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
    [3]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
    [4]马继兴:《中医文献学基础》,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5]沈起炜:《五代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6]姜方锬:《蜀词人评传》,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
    [7]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9]杨伟立:《前蜀后蜀史》,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郁贤皓:《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2]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13]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4]郭庆藩:《庄子集解》,中国书店1988年版。
    [15]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17]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8]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诸葛计、银玉珍:《吴越史事编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0]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版。
    [21]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22]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陈钧等主编:《湖北农业开发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24]周祖撰:《中国文学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25]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2年版。
    [28]任爽:《南唐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梅莉:《两湖平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0]吴庚辉、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97年版。
    [32]诸葛计、银玉珍;《闽国史事编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3]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第五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35]孔范今主编:《全唐五代词释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李文澜:《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9年版。
    [38]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香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40]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杨果:《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3]杜文玉:《南唐史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谭兴国:《蜀中文章冠天下--巴蜀文学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武建国:《五代十国土地所有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张兴武:《五代艺文考》,巴蜀书社2003年版。
    [52]任爽:《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版。
    [53]鲁西奇等:《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罗庆康:《马楚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6]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
    [59]徐晓望:《福建通史·隋唐五代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61]任爽主编:《五代典制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
    [62]何忠礼:《宋代政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另,论文中古今地名对照,主要依据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谨此说明。
    [1]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载《燕京学报》1948年第34卷,收入氏著《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游修龄:《西汉古稻小析》,载《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3]李伯重:《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4]徐明德:《论周世宗的改革及其历史意义》,载《杭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5]林立平:《唐代主粮生产的轮作复种制》,载《暨南学报》1984年第1期。
    [6]唐兆梅:《简论周世宗》,载《文史哲》1984年第3期。
    [7]张其凡:《五代政权递嬗之考察--兼评周世宗的整军》,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8]王赓武:《长江中游地区在唐代的政治地位》,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第1本。
    [9]钱超尘:《高继冲及其所献(伤寒论)考略》,载《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第1期。
    [10]庄学君:《孙光宪生平及其著述》,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1]朱巨亚:《浅析荆南政权存在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12]唐启淮:《郭威改革简论》,载《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13]王力平:《唐肃、代、德时期的南路运输》,载《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14]胡戟:《李皋与江陵创造的唐代粮食单产记录》,载《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15]孙继民:《关于唐代长江中游人口经济区的考察》,载《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16]单子敏:《论周世宗改革》,载《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7]宋嗣军:《五代时期南平立国原因浅析》,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8]刘永平:《郭威改革述论》,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9]赵永春:《周世宗改革的历史经验》,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20](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21](日)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22]杨光华:《前蜀与荆南疆界辩误》,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23]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载《学术界》1995年第1期。
    [24](日)冈田井吉、郭秀梅《高继冲本(伤寒论)与(永类钤方·伤寒论)》,载《吉林中医药》1995年第1期。
    [25]黄晓华:《后周世宗改革琐议》,载《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6]张家炎:《复合农业--认识中国传统农业的新视野》,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
    [27]曾国富:《五代南平史三题》,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8]杨果:《唐、五代至北宋江陵长江堤防考》,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29](日)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
    [30]何忠礼:《宋代户部人口统计考察》,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1]冯培红:《唐五代归义军节院与节院使考略》,载《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1期。
    [32]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初探》,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33]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载《暨南学报》2001年第1期。
    [34]赵瑶丹:《宋代户籍制度和人口数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期。
    [35]田道英:《齐己行年考述》,载《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3期。
    [36]吴丽娱:《试论晚唐五代的客将、客司与客省》,载《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7]曾育荣:《后周太祖郭威内政改革琐论》,载《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8]曾育荣、葛金芳:《后周太祖、世宗惩治官员考析》,载《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10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40]赵晓兰:《孙光宪江南、湖湘之行考述》,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1]邓跃新、刘杼:《齐己(白莲集)与中晚唐诗禅境界》,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2]房锐、苏欣:《梁震生平事迹考》,载《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3]张国刚等:《“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44]张国刚等:《“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45]曾育荣、张其凡:《谈谈高氏荆南国史研究》,载《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6]曾育荣:《五代十国时期归、峡二州归属考辨》,载《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