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铁勒历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铁勒是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活动于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突厥语族部落的统称。铁勒之称始见于《魏书·高昌传》,回纥汗国建立后,基本上从汉文史籍中消失。铁勒与狄历、丁零、敕勒(高车)等有着渊源关系。唐初,铁勒在漠北主要有十五部。在蒙古高原上,他们有时成为霸主,有时则左右某个政权。
     漠北铁勒史在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史和古代民族关系史角度看,又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铁勒史仍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有一些问题还需要系统研究或商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全面、系统地考察唐代漠北铁勒十五部的历史,对一些尚未深入的问题进行大胆尝试,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缺或不足,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
     全文正文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辨析铁勒基本史料。中外史学界研究铁勒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难达成共识或难以深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史料的认识有关。不言而喻,汉文文献关于铁勒的记载是研究铁勒历史的主要史料。然而汉文献在记述有关铁勒的事迹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多寡不同、史实各异的情况。可以说,辗转抄录,充实增补,以讹传讹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非汉文史料中,也有少量有关铁勒的记载,但不能因少而轻视。正是这些极为珍贵的记载可以纠正或补充汉文传世文献中的误载或漏载,甚至对订正某些史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界有些观点主要是依据辗转抄录的汉文史料或轻视非汉文史料而得出,其说服力当然不够。为此,本章专门辨析了铁勒基本史料,目的是为论文铺垫牢固的基础。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铁勒族名、族源及其早期历史。国内外史学界至今对铁勒族名、族源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关于铁勒族源,研究者多据现存史料,主要从铁勒名称入手。在汉文史籍中,出现在不同时代的铁勒族名往往有它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也有它演变的历史原因。这些不同称号,有些是用汉文按照当时的发音或某个地区的方言音译,即同名异译;有些是汉语语音变化或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差别或同一个语族部落的方言差别所致;有些是随着某个北方民族内迁,把自己对铁勒的称谓带入了中原;有些则是汉族史家直接沿用了北方民族对铁勒的称谓。此外,铁勒之称的演变和传布,与他们的实力盛衰和迁徙历史有着密切联系。不考虑这些因素,仅从某个角度出发,或一味地等同和分割这些不同称号都得不到科学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分析和考证了漠北铁勒诸部的名称、居地及其迁徙等。以往的研究由于史料缺乏等原因,多不涉及漠北铁勒部落名称考释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发掘突厥文、回鹘文史料和穆斯林史料等,对考释铁勒诸部名称有了可能。准确运用汉语音韵学和掌握北方民族语音特点,对铁勒部落名称考释很有帮助。以往的研究者对漠北铁勒诸部居地考证的过于狭小,对他们的历史变迁没有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把这些部落按个案来考察,探索他们的历史变迁,对研究其他民族的构成问题即新共同体的形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章主要叙述了唐朝时期漠北铁勒诸部的历史。以前主要是受史料所限,经常把漠北铁勒诸部历史以被统治者的角色去研究。其实,漠北铁勒有时成为蒙古高原上的主人,有时则成为推翻某个政权的主干力量。我们有必要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应该与其他民族一样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去研究他们的历史。这样,就会对问题的研究有些新的启发,有利于正确评价漠北铁勒与其他政权之间的关系。
Tiele act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period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t takes a great impact on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c-speaking tribes collectively.
     The saying of Tiele was firstly found in the book ---the Biogrophy of Wei.Gaochang.But after the found of Huihe khanates,it was basically disspeared in the Chinese -written books.Tiele has some deep relations with Dili,Dingling,Chile(Gaoche).At the beginning of Tang Danasty,there were 15 tribes on Mobei.Sometimes it would be the hegemon,and in other hand ,it would control certain regime on the Mogolia Plateau.
     The history of Mobei Tie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Northern Peples.From the point of the reginal history and acient national relationship,i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ing of Chinese acient history.On the cas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the studying of the history of Tiele is a little bit weak,we had better make a systematically reearch and discussio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udyings of the predecessors and tries to inspect the history of the 15 settlements of Tiel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 in order to cover the vacancies and inadequence and oppose our new academic idea ,we will have a bold attempt to some questions and oppose our new academic idea.
     The paper ha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is the basic historic materials of Tiele .Chinease and foreign scholars get a nortable fruit of the studying of the history of Tiele ,bu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make an agreement about some questions ,and the main reson is the kownledge of the historic materials .Everyone knows ,the chinease -written literature related the Tiele is the main historical material.But they have some disadvantages,such as the contents are more or less,the historical realities are true or not .We can say the reason that all these happened is that when people record the history of Tiele ,they will add or delete the facts,nobody can catch the realities ,romour to romour.We can't neglect the limited records about the history of Tiele in unchinese-written literature because these precious records can correct the wrongs and ommitions.We can also say that they can revise some truly facts.It is un-believed that the scholarship get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Traveled reproduces and neglections of the un-chinese written books.So ,this chapter analysises the basic historic materials of Tiele so that it can make a solid prepairations for th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talks about,the nation name ,the nation source and the previous history of the Tiele .History scholars in China and abroad have sharp different oppinions towards the upper questions.According to the exciting historic materials,they know about the nation souce based on the name of Tiele.In the chinese-written literatures, different names of Tiele tribes in different eras have 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It also has the historical cause of being evoluted.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neglect this point. For this different callings,some are trans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pronunciation or a dialect ,that is, the same name, different translation;Some are influnenced by Chinese voice changes or a 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 or language differences caused by tribal dialects;some are changed with inland imigration of some Northern Nation,so they bring the saying of Tiele to Central Plains;Some history scholars use the name of Tiele directly.Else,the calling of Tiele has a tight link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strength and the history of movement.If we do not take thes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or think from a one-sided point of view,or blindly Segment and equical these different titles.we won't get sentific result.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ises the names of every tribes and their history movement. Because of lack of the rearch materials,multi-examination of the name does not be involved .Recently,multi-examination of the name becomes possible for the scholars have developped Turkic, Uighur ,Muslims culture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good use of Chinese phonology and master the phonetics of nothern nations.The previous rearchers do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history movement and widen the habbitat of each Tiele's settlements.In fact,putting all these sole cases together and exploring their changes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search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communitity.
     The la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bes of MoBei Tiele and their neighbourhood.long before ,we always research Tiele as being ruled.In fact,it sometimes becomes the master of Mogolia Plateau,and also it will be the backbone to overturn some regimes.We should change our views towards Mobei Tiele ,research it based on the equal role as other nations.In this way,we will get inspir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ele and other regimes.
引文
[1]魏征《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2]《资治通鉴》卷181,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页5461。
    [3]《隋书》卷83《高昌传》,页1847。
    [4]参见钱伯泉《铁勒国史钩沉》,载《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
    [5]《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07。
    [6]参见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后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1]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大词典》(共三卷),汉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
    [2]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校仲彝主编《<突厥语词典>研究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1]耿世民译《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页12。
    [2]韩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收入《韩儒林文集》。
    [3]对于《蒙古秘史》的流传及其史料价值,详见亦邻真《<元朝秘史>的流传与价值》,收入《亦邻真蒙古学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4]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年。
    [5]小泽重男《元朝秘史全释》(上中下),風间书房,东京,1984年、1985年、1986年;《元朝秘史全释续考》,風间书房,东京,1987年、1988年、1989年。
    [1]舍·乔玛(sarab-iyin coima)《<蒙古秘史>、罗藏丹津<黄金史>原文比较研究》,新蒙文(karil usug),蒙古国大学出版社,乌兰巴托,2002年。
    [2]阿尔达扎布译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额尔登泰、乌云达赉《<蒙古秘史>校勘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4]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1]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页166。
    [1]《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07。众所周知,《魏书·高车传》原缺,此据《北史·高车传》补成。《北史·高车传》中脱“劫勒,诸夏以为”6字,后世史家根据诸史书记载已补入。
    [2]周伟洲《敕勒与柔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3-9。
    [1]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观堂集林》卷13。
    [2]段连勤前引《北狄族与中山国》,页2。
    [3]以上所引史料见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8、9。
    [4]王国维前引《鬼方昆夷猃狁考》。
    [5]转引自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收入《川大史学·蒙文通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488。
    [6]见《资治通鉴》卷33绥和二年胡三省注,页1065。
    [7]《太平寰宇记》卷35丹州风俗。马长寿认为,白室乃白窒之讹。见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155。
    [8]周建奇《鬼方、丁零、敕勒(铁勒)考释》,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页32。
    [9]“威”、“畏”二字古音为影母微韵,同音字;“卫”是匣母月韵:“屋”是影母屋韵;“九”是见母幽韵。由此推测,这些不同汉字可能音译于词首为零声母或带喉音、塞音的辅音,元音为圆唇,而且有可能是闭音节词。本人怀疑这个“鬼”姓应与后面所提到的酋长名Hor有关?(详见后文)
    [1]《通典》卷200鬼国条,页1085。
    [2]《通典》卷200驳马条,页1085。
    [3]丁国范《唐驳马简介》,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期,1977年7月。
    [4]参见吉谢列夫著《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汉译,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年,页54-152;周伟洲前引书第10-12页。
    [1]《山海经》卷18《海内经》。《尚书大传》中也有关于丁零的记载:“北方之极有丁零,北有积雪之野……。”(清陈寿祺《尚书大传辑校》、《洪范五行传》)对此,学者们指出,此恐系后人辑入者,未足为信史也。见王日蔚《丁零民族考》,原载《史学集刊》1936年第2期;后收入林幹前引《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2]《史记》卷110《匈奴列传》,页2893。
    [3]《史记》卷54《苏武传》,页2463。
    [4]《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02、203。
    [5]《通典》卷199都波条,页1081。
    [6]《通典》卷200结骨条,页1085。
    [7]《元史》卷63《地理志》,页1574。
    [1]马长寿前引《北狄与匈奴》,页5、6。
    [2]《后汉书》卷90《乌桓传》:“及王莽篡位,欲击匈奴,兴十二部军,使东域将严尤领乌桓、丁令兵屯代郡,皆质其妻子于郡县。”(页2981)
    [3]《资治通鉴》卷94成和五年(330):“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国,至是入朝于赵;赵以斌为句町王。”(页2977)
    [4]《宋书》卷95《索虏传》,页2357。
    [5]《魏书》卷82《常景传》,页1803。
    [6]《梁书》卷54《末国传》,页814。
    [7]《魏书》卷181《高昌传》,页2243。
    [8]《南齐书》卷59《芮芮虏传》,页1025。
    [1]周伟洲前引《敕勒与柔然》,页8。
    [1]《魏书》卷4《世祖本纪》,页79。
    [2]《魏书》卷24《邓渊传》,页635。
    [3]《魏书》卷7《高祖本纪》,页184。
    [4]《魏书》卷19《任城王传》,页469。
    [5]《通典》卷199铁勒,页1080。
    [6]《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载:“(357年)遣其抚军慕容垂、中军慕容虔与护军平熙等率步骑八万讨丁零敕勒于塞北,大破之。”(页2838);《魏书》卷4《世祖纪》载:“(430年)癸卯,云中、河西敕勒千余家叛。”(页75)
    [7]《南史》卷79《高昌传》,页1983。
    [1]《周书》卷14《贺拔胜传》,页225。
    [2]《魏书》卷18《广阳王传》,页430。
    [3]《周书》卷15《于谨传》,页244。
    [4]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1060。
    [1]片山章雄著,章莹译、吴大山校《关于Toquz oγuz与“九姓”的几个问题》,载《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
    [2]华涛《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101-123。
    [1]白鸟库吉《匈奴起源考》,载《史学杂志》,1923年第18期。
    [2]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中华书局,2004年,页19。
    [3]羽田亨《九姓回鹘と Toquz oγuz との关係を論ず》,载《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卷历史篇),同朋舍出版部,昭和五十年。
    [4]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662。
    [5]前揭周建奇论文。
    [6]对此,韩儒林先生也有说明。见韩儒林《关于西北民族史中的审音与勘同》,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3期,1978年12月。
    [7]参见韩儒林《蒙古的名称》,收入《韩儒林文集》,页117。
    [1]小野川秀美《铁勒考》,载《东洋史研究》,1940年第5卷2号(王恩庆汉译,载《民族史译文集》,1978年第6期);马长寿前引《北狄与匈奴》:周伟洲前引《敕勒与柔然》;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
    [2]此形体拉丁文转写依据于耿世民前引《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第57-59页,以后也是,故不作另注。对于元音的转写则说明一下:A代表a、a音;I代表i、i音;O代表o、u音;U代表o、ü音。在辅音符号右上方带“1”的是与后元音搭配的辅音,而带“2”的是与前元音搭配的辅音。
    [3]汤姆森《蒙古之突厥碑文导言》(韩儒林译),收入《韩儒林文集》,页451。
    [4]《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368。
    [5]关于汉字古音构拟,主要依据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等,故以后不作详注。
    [1]马长寿指出,“狄”对音Tu-,“历”对音-rk。(见马长寿前引《北狄与匈奴》,页19。)假如“历”音译自-rok或-ruk,似更有说服力。
    [2]亦邻真《畏吾体蒙古文和古蒙古语语音》,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535。
    [3]伯希和《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页48-53。
    [4]王国维前引《鬼方昆夷猃狁考》。
    [5]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1044。
    [6]参见亦邻真《起辇谷和古连勒古》,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752。
    [7]如段连勤认为翟称来源于鸟名,因为翟族崇拜的图腾是一种鸟。段连勤前引《北狄族与中山国》,页3。
    [1]转引自前揭王日蔚《丁零民族考》第28页。
    [2]伯希和著、冯承钧译《吐火罗语与库车语》,《吐火罗语考》,中华书局,1957年,页79。
    [3]《史记》卷110《匈奴列传》,页2885。
    [4]马长寿前引《北狄与匈奴》,页19。
    [5]伯希和《库蛮》注14,载前引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二编)。
    [6]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124。
    [1]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1983年。
    [2]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页112。
    [3]参见马长寿前引《北狄与匈奴》,页19。
    [4]《周书》卷50《突厥传》,页907。
    [5]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1044。
    [1]《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119。
    [2]周一良《崔浩国史之狱》,载《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页342-350。
    [3]张久和前引书第28页。
    [4]《魏书》卷7下《高祖纪》:“(495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页177)
    [1]《魏书》卷7下《高祖纪》:“(495年)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页178)
    [2]《魏书》卷7下《高祖纪》:“(496年)遣使者以太牢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页179)“(497年)丙戌,遣使者以太牢祀汉帝诸陵。”(页181)
    [3]《魏书》卷1《序纪》,页1。
    [4]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载《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页217-243。
    [5]段连勤认为“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中的“高车”和“丁零”是从属关系。他还引《魏书·崔浩传》的一段话,认为“北方”是指居于云中、平城地带的拓跋人,“诸夏”是指居于云中、平城以南淮河以北的汉人。他所引的是神瑞二年(415)崔浩劝太宗拓跋嗣之语。前已说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北魏状况迥异。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规定迁居至洛阳的拓跋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这次随孝文帝迁徙而来的应该是皇室贵族,他们已居住于黄河以南地区。对此,我们不可能把黄河以南地区也称之为“北方”。另外,拓跋人把云中、平城地区称为“代北”地区,把居于此地的人称之为“代人”。
    [6]《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08。
    [7]转引自岑仲勉《突厥集史》(下),页1118。
    [1]李树辉《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有关问题考辨》,载《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
    [2]《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36。
    [3]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著、罗贤佑译《突厥世系》,中华书局,2005年,页15。
    [4]《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370。
    [5]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8《康里氏先茔碑》,四部丛刊本。
    [6]亦邻真《额济纳·阿拉善·杭锦》(蒙文),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186、187。
    [1]最早把“高车”和“康居”认为相同部族的是洪钧。(洪钧前引书)岑仲勉先是赞同洪钧说,但他后来反对其说,认为“高车”和“康居”不是同族。(见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17。)
    [2]С.г.克利亚什托尔内,罗致平、李佩娟译《嗢昆河碑文中的康居民族地名考》,《民族史译文集》,1978年第6期,页74。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24。
    [4]耿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中华书局,1985年,页93、245。
    [5]《元史》卷130《不忽木传》,页3163。
    [6]《唐会要》卷72诸蕃马印条,页1308。
    [1]#12
    [2]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
    [3]张久和前引书第29页注②。
    [4]《魏书》卷113《官氏志》,页3005。
    [5]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页9、21。
    [6]括号里的字是根据周伟洲《南凉与西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所加。
    [7]《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页2318第24校勘记。
    [8]张久和前引书第25-35页。
    [1]张久和前引书第28页。
    [2]《旧唐书》卷199下《室韦传》,页5357。
    [3]哈密顿著、耿昇译《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载《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4期、1984年第1期。
    [4]华涛前引《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页101-123。
    [1]前引《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卷历史篇),页353。
    [2]韩儒林前引《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页484-487。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39。
    [1]前揭哈密顿论文(1983年第4期)第133页。
    [2]《旧唐书》卷67《李勣传》,页2485。
    [3]前引《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卷历史篇),页341:冯家舁、程溯洛、穆广文编《维吾尔族史料简编》(内部刊物),1955年,页11: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一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页149;林幹、高自厚前引《回纥史》,页16;等等。
    [4]前揭片山章雄论文。
    [5]同上。
    [1]《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124。
    [2]《突厥世系》,汉译,页10。
    [3]以上诸说见李树辉《论乌古斯和回鹘——乌古斯与回鹘研究系列之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前引耿世民译《乌古斯可汗的传说》,页14。
    [2]《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33。
    [3]沙畹前引《西突厥史料》,页221。Ogor之后即括号中的ouigour,是否原文就有,或沙畹所加,不得而知。汉译时根据此把Ogor音译为“回纥”,这值得商榷。
    [4]上引《西突厥史料》,页225。
    [1]《通典》卷200乌落侯,页1084。
    [2]《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121。
    [3]《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37。
    [1]也有的学者认为,汉文史料中的“乌揭”、“呼揭”等亦是Oγuz之汉译词。《汉书》卷94《匈奴传》中记载,黄龙元年(前49年)匈奴郅支单于西逃时,“因北击乌揭,乌揭降。发其兵西破坚昆,北降丁令,并三国”。(页3800)同传又载:“西破呼揭、坚昆、丁令,兼三国而都之。”(页3800)由此得知,乌揭即呼揭。“乌”字上古音为影鱼切*a:“揭”字上古音为溪月切*kiat;“呼”字上古音为晓鱼切*xa。按突厥语方言特点,有些地方读词首元音时常带喉音h。(详见下文)由此看来,“乌揭”和“呼揭”指同一个部落是说得通的。但他们是不是音译自Oγuz,或Oγuz之称真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就不清楚了。
    [2]《隋书》卷84《铁勒传》,页1879。
    [3]转引自前引《韩儒林文集》,页497注11。
    [4]《唐会要》卷100,页1785。
    [5]《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07。
    [6]前揭森安孝夫论文;陈俊谋汉译,载于《西北史地》,1983年第2期,页118。
    [7]《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10。
    [1]《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120。
    [2]《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36。
    [3]亦邻真《畏吾体蒙古文和蒙古语语音》,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520。
    [4]前引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页93(复原说明)。
    [5]韩儒林译《蒙古之突厥碑文导言(译文)》,收入《韩儒林文集》,页456。
    [6]《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60。
    [1]《隋书》卷84《铁勒传》,页1879。
    [2]韩儒林前引《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页477。
    [3]《魏书》卷102《西域传》,页2268。
    [4]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547。
    [5]前揭王日蔚论文。
    [6]《汉书》卷54《李陵转》,页2457。
    [1]《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页2950。
    [2]《三国志·魏志》卷30注引《魏略·西戎传》,页863。
    [3]《三国志·魏志》卷30注引王沈《魏书》,页837。
    [4]《三国志·魏志》卷30《乌桓鲜卑东夷传》,页832。
    [5]《魏书》卷1《序记》:“二十六年(363)冬十月,帝讨高车,大破之,获万口,马牛羊百余万头”;“三十三年(370)冬十一月,征高车,大破之。”(页15)
    [6]《魏书》卷1《序记》,页16。
    [7]《魏书》卷2《太祖纪》:“四年(389)春正月甲寅,袭高车诸部落,大破之”(页22);“五年(390)春三月甲申,帝西征,次鹿浑海,袭高车袁纥部,大破之,虏获生口、马牛羊二十余万。”(页23)
    [8]《魏书》卷2《太祖纪》,页34。
    [1]《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08。
    [2]同上。
    [3]周伟洲前引《敕勒与柔然》,第27页注⑦。
    [4]《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09。
    [5]《魏书》卷103《蠕蠕传》,页2293。
    [6]《魏书》卷103《高车传》,页2310。
    [7]冯承钧《高车之西徙与车师鄯善国人之分散》,收入前引林幹《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8]《魏书》卷69《袁翻传》,页1541。
    [9]《周书》卷50《突厥传》,页908。
    [1]转引自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554注①。
    [2]沙畹前引《西突厥史料》,页95。
    [3]马长寿《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48;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667。
    [4]亦邻真上引文:耿世民前引《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页109。
    [1]《旧唐书》卷199《铁勒传》,页5343。
    [2]有关古突厥文碑铭文材料皆引自耿世民前引《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以后不作详注。
    [3]《册府元龟》卷984,页11562。
    [4]《通典》卷199薛延陀条,页1080。
    [5]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页373。
    [1]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695;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295。
    [2]姚薇元前引《北朝胡姓考》,页32。
    [3]韩儒林《突厥官号考释》,收入《韩儒林文集》,页506;丁国范前引《唐驳马简介》,页31-33;周清澍《读<唐驳马简介>的几点补充意见》,收入《元蒙史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314-316;亦邻真《额济纳·阿拉善·杭锦》(蒙文),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183-185。
    [4]《通典》卷200驳马条,页1085。
    [5]韩儒林前引《突厥官号考释》,页507。
    [6]上引亦邻真《额济纳·阿拉善·杭锦》,页183。
    [7]《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63。
    [1]《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44。
    [2]如拉施特所说的坤汗长子Qayi即《大词典》中的Qayiγ,次子Bayat即Bayat,三子Alq(a)rauli即Alkaboluq,四子Q(a)rayauli即Qaraboluq;爱汗长子Yazr即Yazγir,次子Duk(e)r即Tuger,三子Durdarqa即Tutirqa,四子Yaparli即Afxar;余勒都思汗长子Augir无对,次子Qiziq无对,三子Bikdili即Bektili,四子Qarqin 无对;阔阔汗长子Bai(a)ndur即Bayundur,次子Bie(i)neh即Pecenek,三子Zheuldur即cuwuldar,四子cibni 即cebni:塔黑汗长子Salur即Salqur,次子Yimur即Eymur,三子Alaiuntki即ulayundluγ,四子Aurqiz即uregir;鼎吉思汗长子Bikdir即Igdir,次子Bukduz即Bugduz,三子Yiweh即Iva,四子Qiniq即Kinik。
    [3]转引自前揭森安孝夫论文第28页。
    [4]《突厥世系》,汉译,页26。
    [5]前揭森安孝夫论文第28-30页。
    [6]《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65。
    [7]《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6。
    [1]《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5。
    [2]《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65。
    [3]《唐会要》卷72诸蕃马印,页1305。
    [4]《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9。
    [5]《通典》卷200驳马条,页1085。
    [6]《通典》卷200流鬼条,页1084。
    [7]《通典》卷200拔悉弥条,页1084。
    [1]《册府元龟》卷961,页11312。
    [2]周清澍《元朝对唐努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收入《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476。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65。
    [4]参见王洁《黠戛斯族名、族源及地理位置探讨》,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魏书》卷1《序纪》,页10、11。
    [6]《魏书》卷2《太祖纪》,页20、21。
    [1]田余庆《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收入《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页62-76。
    [2]《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3]马长寿前引《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页50注①。
    [4]《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1]《唐会要》卷96,页1726。
    [2]《唐会要》卷96,页1728。
    [3]《册府元龟》卷964,页11337。
    [4]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65。
    [5]刘美崧前引书第108页。
    [1]《册府元龟》卷985,页11573。
    [2]《册府元龟》卷985,页11574。
    [3]《新唐书》卷2《太宗本纪》,页47。
    [4]《旧唐书》199下《铁勒传》:“永徽元年,延陀首领先逃逸者请归国,高宗更置溪弹州以安恤之。”(页5349)
    [5]《唐会要》卷96:“总章二年十二月,延陀部落余众扰乱,诏发突厥进击,至乌罗德健山,大破之。”(页1726)
    [6]《资治通鉴》卷202开耀元年,页6402。
    [7]《册府元龟》卷974,页11444。
    [8]《新唐书》卷106《崔敦礼传》:“招抚辑回纥、铁勒部姓,会薛延陀寇边,与李勣合兵破之,置祁连州处其余众。”(页4044)
    [9]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272。
    [1]《册府元龟》卷443:“会延陀部落西行诣伏念,遇怀舜军,乞降,怀舜等虽不获伏念,而喜得延陀,遂按兵而旋。”(页5255)
    [2]岑仲勉《外蒙于都斤山考》,载《突厥集史》(下),页1076-1090。
    [3]以上诸说参见刘义棠《突回研究》,正中书局,1978年,页499-500。
    [4]冯承钧原编、陆峻岭增订《西域地名》,中华书局,1982年,页72。
    [5]薛宗正前引《突厥史》,页132。
    [6]《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年胡三省注,页6238。
    [7]《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148。
    [1]以上诸说见前引岑仲勉《外蒙于都斤山考》,页1087。
    [2]阿扎提·依佐拉《试谈古代突厥语otukan一词词源》,载《语言与翻译》,1996年第2期,页64-67。
    [3]《周书》卷50《突厥传》,页910。
    [4]参见《周书》卷50校勘记[13],页923。
    [5]伯希和《中亚史地丛考》,载前引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页122。
    [1]《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2。
    [2]《史集》(第一册第一分册),汉译,页207。
    [3]前引岑仲勉《外蒙于都斤山考》,页1077。
    [4]前引伯希和《中亚史地丛考》,页123。
    [5]张穆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蒙古游牧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51。
    [6]前引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正文页29(第48节)注①。
    [1]宝音德力根《成吉思汗葬地“大斡秃克”及相关的几个问题》,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页29-35。
    [2]同上。
    [3]《隋书》卷84《西突厥传》,页1876、1877。
    [4]《辽史》卷68《游幸表》,页1039。
    [1]前引岑仲勉《外蒙于都斤山考》,页1083。解释“野”字:一、“野鸟”之二合音为“于”;二、“野”得为yer(地)之对音,古突厥文碑铭上有otukan yer;三、“野”字或为衍文,否则“野”下夺“及”字。
    [2]《王国维遗书》卷13《圣武亲征录》,上海古籍书店,页87。
    [3]同上书页17、49、50。
    [4]李志常著、党宝海译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页38。
    [5]上引党宝海书第41页。
    [6]王小甫《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37页注14。
    [7]塔拉、陈永志、张文平《千里踏查游牧文化—中国首次蒙古国考古行动》,载《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14期。
    [1]《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8。
    [2]《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页6114。
    [3]《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页1148。
    [1]《通典》卷199契苾羽条,页1081。
    [2]《唐会要》卷72,页1306、1307。
    [3]马长寿前引《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页48。
    [4]《魏书》卷74《尔朱荣传》,页1643。
    [5]《唐会要》卷73,第1314页。
    [6]《册府元龟》卷974,页11444。
    [7]《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154。
    [8]《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33。
    [1]转引自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33。
    [2]刘迎胜上引书第42页。
    [3]前揭森安孝夫论文第3页。
    [4]《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31。
    [1]刘迎胜前引书第37页。
    [2]《突厥大词典》(第三卷),汉译,页161。
    [3]前揭片山章雄《关于toquz oγuz与“九姓”的几个问题》,页50。
    [4]刘义棠前引《突回研究》,页751。
    [5]《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2。
    [6]丁谦《新唐书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1]《隋书》卷84《铁勒传》,页1880。
    [2]参见钱伯泉《铁勒国史钩沉》,载《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
    [3]《隋书》卷83《吐谷浑传》,页1844。
    [4]《隋书》卷61《宇文述传》,页1465。
    [5]《隋书》卷83《吐谷浑传》,页1844。
    [6]《隋书》卷65《薛世雄传》,页1533。
    [7]《隋书》卷3《炀帝本纪上》,页73。
    [8]《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页6257。
    [9]《旧唐书》卷199《铁勒传》,页5344。
    [10]《隋书》卷83《高昌传》,页1848。
    [1]《旧唐书》卷194下《西突厥传》载:“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又移庭于石国北之千泉。其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税。”(页5181)
    [2]《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载:“其酋歌楞自号易勿真莫贺可汗,弟莫贺咄特勒,皆有勇。”(页6142)据岑仲勉考证,《新唐书·回鹘传》记载有误,莫贺咄特勤不是歌楞弟,而歌楞子才对。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86。
    [3]《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页3291。
    [4]《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页1641。
    [5]《旧唐书》卷198《吐谷浑传》,页5298。
    [6]《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页3292。
    [7]《册府元龟》卷136,页1645。
    [8]《新唐书·回鹘传》载:“永徽四年(653),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隶燕然都护。”查《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等相关史料,没有置贺兰都督府的记载,却在《契苾明碑》上多次出现“贺兰州都督”的记载。疑《新唐书》所说的贺兰都督府,应是原来的在凉州界的贺兰州。可能于642年契苾部叛唐后废弃,至此重置贺兰州。
    [1]参见《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
    [2]《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9。
    [3]《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页181。
    [4]《旧唐书》卷103《王君(?)传》,页3192。
    [5]《旧唐书》卷104《歌舒翰传》,页3213。
    [6]马驰《铁勒契苾部的盛衰与迁徙》,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页112。
    [7]《旧唐书》卷17《文宗本纪》,页544。
    [8]《旧唐书》卷161《刘沔传》,页4234。
    [9]《旧唐书》卷161《石雄传》,页4235。
    [10]《旧唐书》卷19《僖宗本纪》,页692。
    11 《旧唐书》卷19《僖宗本纪》,页710;《旧唐书》卷158《从谠传》,页4171。
    12 《旧五代史》卷52《李嗣昭传》,页704。
    13 《新五代史》卷51《安重荣传》,页584。
    14 《册府元龟》卷974,页11444。
    [1]参见沙畹前引《西突厥史料》,页194注①。
    [2]《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页6048。
    [3]前揭片山章雄《关于Toquz oγuz和“九姓”的若干问题》,页50。
    [4]《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73。
    [5]前揭羽田亨《九姓回鶻と Toquz oγuz との关係を論ず》,页331注⑤。
    [1]《册府元龟》卷986,页11587。
    [2]《新唐书》卷225上《安禄山传》,页6415。
    [3]上引羽田亨论文第359页。
    [4]《册府元龟》卷974,页11444。
    [5]在此笔者怀疑《魏书·高车传》中的“异奇斤氏”可能是Izgil之音译,而《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所记九姓乌古斯首领Baz可汗应与汉文史籍中的“阿布思”有关。但对此没有找到一些旁证史料,所以不敢断言,只是在此提及而已。
    [6]丁谦《新唐书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7]丁谦《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刘义棠前引《突回研究》,页754。
    [8]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73;刘美崧前引书第155页;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22。
    [9]《册府元龟》卷986,页11578。
    [1]《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页4141。
    [2]岑仲勉前引《外蒙于都斤山考》,页1081。
    [3]《册府元龟》卷985,页11565。
    [4]《旧唐书》卷83《张俭传》,页2775。
    [5]《唐会要》卷72,页1307。
    [6]《隋书》卷51《长孙晟传》,页1335。
    [7]《册府元龟》卷985,页11565。
    [8]《旧唐书》卷83《张俭传》,页2775。
    [9]《新唐书》卷39《地理志》,页1006。
    [10]《旧唐书》卷39《地理志》,页1483。
    [1]上引皮路思论文第4页。
    [2]何秋涛《朔方备乘》卷32。
    [3]丁谦《新唐书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4]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71;刘美松前引书第113页。
    [5]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19。
    [6]《通典》卷199,页1081。
    [7]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71。
    [1]《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49。
    [2]虞集《高昌王世勋碑》,《道园学古录》卷24,四部丛刊本。
    [3]欧阳玄《高昌偰氏家传》,《圭斋文集》卷11,四部丛刊本。
    [4]《元史》卷122《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页2999。
    [5]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汉译、翁独健校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页62。
    [6]以上诸说见华涛《<世界者服者史>中的畏吾儿祖先传说》,载《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页675-677。
    [1]上引华涛论文。
    [2]《突厥语大词典》(第二卷),汉译,页293。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27。
    [4]田卫疆《“卜古可汗传说—一把打开高昌回鹘史研究之门的钥匙》,载《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5]韩儒林前引《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收入《韩儒林文集》。
    [6]上引田卫疆书第123页。
    [1]《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页3477。
    [2]前揭片山章雄《关于Toquz oγuz和“九姓”的若干问题》,页50。
    [3]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71;马长寿前引《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页53。
    [4]《通典》卷199同罗条,页1080。
    [5]《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0。
    [6]《唐会要》卷72,页1306。
    [7]前揭何秋涛文;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21。
    [8]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663。
    [9]丁谦《新唐书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10]刘美崧前引书第126页。
    11 《通典》卷199,页1080。
    12 《唐会要》卷72,页1306。
    [1]关于仆固部的历史变迁,薛宗正有专文探讨,见薛宗正《仆固部的兴起及其与突厥、回鹘的关系》,载《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2]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280。
    [3]《册府元龟》卷970,页11397。
    [4]《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页53。
    [5]《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页176:《旧唐书》卷93《王(?)传》,页2988。据考古发现,东受降城位于今托克托县蒲滩拐子村,中受降城位于今包头市西郊,西受降城位于今巴颜淖尔盟五原县境内。见杜弋鹏《内蒙古发现唐代东受降城》,载《光明日报》2002年3月26日;石俊贵、刘燕《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出土的唐代墓志与东受降城的地望》,载《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1。同罗人以英勇善战而闻名于世。《阙特勤碑》北面第7行载:“在tonga tigin墓地,包围杀死了同罗一个氏族勇士(tonga bir oγus alpaγu)和十个人。”《毗伽可汗碑》东面第31行载:“在tonga tigin墓地,包围杀死了一个氏族同罗勇士(tongra yilpaγuti bir oγusuγ)。”在此出现的alpaγu或yilpaγu(勇士),应该是《新唐书·回鹘传》中的“曳落河(健儿)”,即“曳落河”应音译自突厥语alpaγu、yilpaγu。
    [2]《旧唐书》卷121《仆固怀恩传》,页3477。
    [3]《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会昌三年(843),回鹘尚书仆固绎到幽州,约以太和公主归幽州。”(页5214)
    [4]马长寿前引《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页48。
    [5]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61。
    [6]《通典》卷199斛薛条,页1081。
    [7]《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5。
    [8]刘义棠前引《突回研究》,页754。
    [9]沙畹《西突厥史料》,页88。
    [10]刘迎胜前引《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页34。
    [1]丁谦《新唐书回纥等国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2]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39;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20;刘义棠前引《突回研究》,页754。
    [3]《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1。
    [4]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39。因为岑仲勉不相信此条记载,所以他考证漠北铁勒诸部居地时,唯独没有考证浑部居地。
    [5]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20。
    [6]《唐会要》卷72,第1308页。
    [7]《隋书》卷51《长孙晟传》,页1335。
    [8]《新唐书》卷110《执失思力传》载:“会颉利败,太宗令思力谕降浑、斛薛部落,稍亲近。”(页4116)
    [9]《旧唐书》卷185上《崔知温传》载:“麟德中,累转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有浑、斛薛部落万余帐,数侵掠居人,百姓咸废农业,习骑射以各之。”(页4791)
    [1]1993年在宁夏固原市发现了铁勒墓葬,墓主女性,病死于皋兰州。(路程《考古信息》,载《历史教学》1993年第10期,页38。)2004年,钟侃先生无意间又发现了此墓之墓志文,证实了这是铁勒夫妇的合葬墓(可惜墓志文至今还未刊载)。唐朝在浑部居地设置了皋兰州,此墓主有可能是铁勒浑部人。如是,浑部南迁之后居于宁夏固原市一带。
    [2]参见《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所附浑条;《新唐书》卷135《哥舒翰传》。
    [3]《通典》卷199阿跋条,页1081。“阿跋”应“阿跌”之讹。
    [4]《隋书》卷84《铁勒传》,页1880。
    [5]《通典》卷199,页1081。
    [6]《唐会要》卷72,页1306。
    [7]转引自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72。
    [8]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一),中华书局,2003年,页165。
    [9]丁谦《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1]《辽史》卷94《耶律化哥传》,页1381、1382。
    [2]刘迎胜《辽与漠北诸部》,载《欧亚学刊》(第三辑),中华书局,2002年,页214。
    [3]《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5。
    [4]《唐会要》卷72,页1307。
    [5]耿世民前引《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页217。
    [6]《通典》卷199,页1081。
    [7]《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5。
    [8]丁谦《新唐书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1]《唐会要》卷100结骨国条,页1785。《册府元龟》(卷996,页11691)也有与此相关内容,可能亦参考了此段记载。
    [2]《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120。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36。
    [4]《突厥世系》,汉译,页14。
    [1]刘义棠前引《维吾尔研究》,页14、15。
    [2]《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91、94、419。
    [3]《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188;(第二卷),页262。
    [1]见前揭哈密顿《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1984年第1期)。
    [2]参见刘义棠前引《维吾尔研究》,页19-44。
    [3]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26上畏吾儿地。
    [4]丁谦《元经世大典图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
    [1]《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页6111。
    [2]《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5。
    [3]《隋书》卷84《铁勒传》,页1879、1880。
    [4]刘义棠前引《维吾尔研究》,页35。
    [1]前揭周清澍《元朝对唐努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页471。宝音德力根《喀尔喀巴尔虎》(蒙文),载《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页3、4。
    [2]亦邻真《额尔古纳·巴尔虎·布特哈》(蒙文),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页174。
    [3]前揭哈密顿《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1983年第4期),页132。
    [4]前揭森安孝夫论文第6页;片山章雄论文第50页。
    [5]前揭亦邻真《畏吾体蒙古文和古蒙古语语音》,页528。
    [1]《通典》卷199拔野古条,页1081。
    [2]刘迎胜前引《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页13。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98。
    [4]上引亦邻真《额尔古纳·巴尔虎·布特哈》,页173。
    [1]刘美崧前引书第123页;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23。
    [2]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72。
    [3]《唐会要》卷72,页1305。
    [1]前揭周清澍论文第471页。
    [2]《隋书》卷84《铁勒传》,页1879。
    [3]《通典》卷199拔野古条,页1081。
    [4]《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页59。
    [5]《通典》卷199拔野古条,页1081。
    [6]《册府元龟》卷986,页11578。
    [7]《阙特勤碑》东面第34行。
    [8]《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73。
    [9]《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页176。
    [10]前揭森安孝夫论文第27页。
    [1]《册府元龟》卷975,页11458。
    [2]《铁尔痕碑》北面第3、4、6行。
    [3]黄盛璋《敦煌干阗文p.2741、ch.00296、p.2790号文书疏证》,载《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4]刘迎胜前引《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页14。
    [5]转引自周清澍前引《元朝对唐努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页472。
    [6]《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198。
    [1]前引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页8(第9节)注②。
    [2]《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05。
    [3]《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泽,页202。
    [4]前引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页180。
    [5]上引《<蒙古秘史>词汇选释》,页318。
    [6]前引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页81(第115节)注①。
    [1]《突厥语大词典》(第二卷),汉译,页6。
    [2]《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57注⑥。
    [3]冯·加班著、耿世民译《古代突厥语语法》,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336。
    [4]《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30。
    [5]前引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页101注②。
    [6]《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04注②。
    [7]《突厥语大词典》(第二卷),汉译,页50-52。
    [8]本人甚至怀疑此Qur与第二章中所说的Hor之称很可能有联系,亦与回纥汗国或蒙元时期的“古儿汗(gur qan)”也有联系。但这只是推测而已,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9]《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4。
    [1]耶律楚材撰、向达注《西游录》,中华书局,1981年,页4。
    [2]张星烺前引《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页1661。
    [3]张久和前引《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页133-140。
    [4]《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9。
    [5]《元史》卷63《地理志》,页1574。
    [6]刘迎胜前引《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页13。
    [1]《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45。
    [2]《册府元龟》卷970,页11403。
    [3]韩儒林《唐努都波》,收入《韩儒林文集》。
    [4]上引韩儒林论文;前揭周清澍《元朝对唐努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页468。
    [5]《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译,页57。
    [6]前引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页7(第8节)注①。
    [7]《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汉译,页200。
    [1]《唐会要》卷100都播国,页1784。
    [2]前揭韩儒林《唐努都波》,页558。
    [3]前揭周清澍《元朝对唐努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页468。
    [4]《新唐书》卷217下《黠戛斯传》,页6148。中华书局点校本把“弥列哥、饿支”点较为“弥列、哥饿支”。对此,韩儒林先生利用丰富的古突厥文墓碑材料,指出“弥列哥、饿支”才是。(见前揭韩儒林《唐努都波》,页558:《唐代都波新探》,收入《韩儒林文集》。)
    [1]《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2]《唐会要》卷96,页1726。
    [3]《唐会要》卷94,页1689。
    [4]《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1]《册府元龟》卷964,页11337。
    [2]《旧唐书》卷68《张公谨传》,页2507。
    [3]《新唐书》卷2《太宗本纪》,页30。
    [4]《通典》卷197,页1070。
    [5]《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页6034。
    [6]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296-298。
    [1]《册府元龟》卷970,页11397。
    [2]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182。
    [3]《册府元龟》卷985,页11565。
    [4]《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5]刘锡涛、盖金伟《唐代薛延陀的几个问题》,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页30。
    [7]《册府元龟》卷970,页11397。
    [1]《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2]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66;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03。
    [3]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下),页767。
    [1]《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6。
    [2]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205。
    [3]《唐会要》卷96,页1728。
    [4]《旧唐书》卷199下《靺鞨传》,页5358。
    [5]张久和前引书第79页。
    [6]《旧唐书》卷199下《室韦传》,页5357。
    [7]《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35。
    [1]《旧唐书》卷38《地理志》,页1384。
    [2]沙畹前引《西突厥史料》,页95注④。
    [3]《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页5181。
    [4]《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38。
    [5]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211。
    [6]《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65。
    [1]《旧唐书》卷109《阿史那社尔传》,页3289。
    [2]沙畹前引《西突厥史料》,页160注③。
    [3]《旧唐书》卷109《阿史那社尔传》,页3289。
    [4]《唐会要》卷94,页1689。
    [5]《旧唐书》卷199下《契丹传》,页5350。
    [6]《旧唐书》卷65《李靖传》,页2477。
    [7]《册府元龟》卷991,页11637。
    [1]《唐会要》卷94,页1689。
    [2]《册府元龟》卷985,页11565。
    [3]《旧唐书》卷67《李勣传》,页2485。
    [4]《旧唐书》卷67《李靖传》,页2479。
    [5]《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页39。
    [6]《旧唐书》卷67《李靖传》,页2479。
    [7]《唐会要》卷94,页1689。
    [8]《册府元龟》卷655,页7847、7848。
    [9]《旧唐书》卷67《李勣传》,页2485。
    [1]《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三年,页6147。
    [2]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34。
    [3]《旧唐书》卷198《高昌传》:“是时薛延陀可汗表请为军向导,以击高昌,太宗许之。令民部尚书唐俭至延陀,与谋进取。”(页5295)
    [4]《唐会要》卷94,页1690。
    [1]《旧唐书》卷38《地理志》,页1414。
    [2]《旧唐书》卷198《高昌传》,页5294、5295。
    [3]《唐会要》卷94,页1690。
    [1]《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传》,页6136、6137。
    [2]《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
    [1]《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4。
    [2]《册府元龟》卷964,页11338。
    [3]《册府元龟》卷970,页11398。
    [4]《唐会要》卷96,页1726。
    [5]岑仲勉、刘美崧认为,颉利苾和曳莽不是同一人。见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216;刘美崧前引书第109页。
    [6]《册府元龟》卷985,页11569。
    [7]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473-478。按:颉利苾即颉利发,即iltabar。
    [8]《唐会要》卷96,页1726。
    [1]《册府元龟》卷991,页11640。
    [2]同上。
    [3]《唐会要》卷96,页1727。
    [4]《唐会要》卷100葛逻禄载:“车鼻人渐盛,葛逻禄率其下以归之。及高偘之经略车鼻也,葛逻禄相率来降。”《唐会要》卷73单于都护府载:“永徽元年(650)九月八日,右骁卫中郎将高偘,执车鼻可汗献于武德殿,处其余众于郁督军山。”(页1309)《唐会要》卷73安北都护府又载:“(永徽元年)至十月二十日,以新移葛逻禄在乌都鞬山者,左厢部落置狼山州,右厢部落置浑河州,并隶燕然都护府。”(页1315)由此可见,《唐会要》单于都护府所记“处其余众于郁督军山”者是指葛逻禄部众。
    [1]《太平寰宇记》卷49云州云中县。
    [2]何天明《唐代单于大都护府探讨》,载《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3]《册府元龟》卷986,页11578。
    [4]同上。
    [5]同上。
    [6]《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7、5198。
    [1]《册府元龟》卷986,页11578。
    [2]《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页2781。
    [3]《册府元龟》卷452,页5360。
    [4]《册府元龟》卷520,页6211。
    [5]《册府元龟》卷135,页1627。
    [6]《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页3293。
    [7]《唐会要》卷73,页1315。
    [8]《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8。
    [1]岑仲勉《突厥集史》(上),页281。
    [2]《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页5349。
    [3]《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页6114。
    [4]《阙特勤碑》东面第14、15、16载:“(14)在右边(南方)唐人是敌人,在左边(北方)Baz可汗及九姓乌古斯是敌人,黠戛斯、骨利干、三十姓鞑靼、契丹、奚,都是敌人。我父可汗(作战)这样多(次)\\\\(15)他出征了四十七次,参加了二十次战斗。由于上天保佑,使有国家的失去国家,使有可汗的失去可汗,征服了敌人,使有膝的屈膝,使有头的顿首(投降)。(16)我父可汗这样建立了国家、法治以后就去世了。为纪念我父可汗,首先把Baz可汗立作杀人石。依法制,我叔(在上)即位为可汗。”《毗伽可汗碑》东面第12、13、14行记载与此相同。从此我们清楚地看到,Baz可汗和九姓乌古斯被“父可汗”所征服,“父可汗”即后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骨咄禄可汗。
    [5]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397。
    [1]《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72。
    [2]《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页6048。
    [3]转引自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395。
    [4]《唐会要》卷73,页1317。
    [5]《旧唐书》卷38《地理志》,页1416、1417。
    [1]《旧唐书》卷99《张嘉贞传》,页3090。
    [2]《毗伽可汗碑》东面第29~31行亦记载了此事。《阙特勤碑》所记第二、三次战争,《毗伽可汗碑》只记为“战于Antarγu”,其余相同。
    [3]参见马长寿前引《突厥人和突厥汗国》,页69;段连勤前引《丁零、高车与铁勒》,页407。
    [1]《册府元龟》卷974,页11444。
    [2]《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73。
    [3]毗伽可汗四十岁,即723年。这与事实不符,可能是误刻。
    [1]《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页5173。
    [2]《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页176。
    [1]《新唐书》215下《突厥传》,页6054、6055。
    [2]《新唐书》卷217下《拔悉密传》,页6143。
    [3]此碑又称《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九姓回鹘可汗碑》等。我国学者王静如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译注、研究了此碑。(王静如《突厥文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译释》,收入前引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此后,耿世民对此碑作了拉丁文转写和汉译。(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本文所引用此碑内容,均参考自此二人的著作。
    [4]前揭王静如论文第680页。
    [5]贾敬颜《民族历史文化萃要》,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页34。
    [1]《册府元龟》卷986,页11587。
    [2]《册府元龟》卷986,页11586。
    [3]《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九年胡三省载:“《考异》曰旧传云:‘左杀自立为乌苏米施可汗。'唐历、新传皆云‘判阙特勒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天宝初立':今从之。”(页6844)据《磨延啜碑》记载,乌苏米施可汗是被回纥部击败后才立为可汗,因此,左设杀登利可汗后自称乌苏米施可汗的说法靠不住。《考异》的说法较为正确。
    [4]转引自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458、459。
    [5]《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页215。
    [1]岑仲勉《突厥集史》(上),页465。
    [2]《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页218。
    [3]《册府元龟》卷965,页11349。
    [4]《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8。
    [5]《唐会要》卷100葛逻禄,页1788。关于阿史那施的下场,汉文史料中有两种说法,一是奔北庭,一是被斩。由于史料缺乏,对此无法进行详细考证。(参见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467。)
    [6]《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页5198。
    [1]前揭王静如论文第683页。
    [2]岑仲勉前引《突厥集史》(上),页473。
    [3]《册府元龟》卷975,页11458。
    [1]司马迂:《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5]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6]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7]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8]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9]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10]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
    [11]魏收:《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
    [12]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13]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14]魏征:《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15]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
    [1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
    [17]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
    [18]宋濂:《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19]李林甫等:《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20]杜佑:《通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
    [2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22]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点校本,1955年。
    [23]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
    [24]乐史:《太平寰宇记》,光绪八年金陵刊局本。
    [25]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26]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
    [27]《圣武亲征录》,王国维校注本。
    [28]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王国维校注本。
    [29]耶律楚材:《西游录》,向达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年。
    [30]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8《康里氏先茔碑》,四部丛刊本。
    [31]欧阳玄:《圭斋文集》卷11《高昌偰氏家传》,四部丛刊本。
    [32]虞集:《道园学古录》卷24《高昌王世勋碑》,四部丛刊本。
    [33]张穆:《蒙古游牧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本,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34]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耿世民:《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36]#12
    [37]卡哈尔·巴拉提、刘迎胜:《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回鹘文碑文之校勘与研究》,《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八期,1984年5月。
    [38]马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
    [39]《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
    [40]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41]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2]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汉译本,中华书局,2005年。
    [43]《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耿昇、何高济汉译本,中华书局,1985年。
    [44]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朱杰勤校,中华书局,2003年。
    [45]薛宗正:《突厥稀见史料辑成——正史外突厥文献集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1]岑仲勉:《突厥集史》(上、下),中华书局,2004年。
    [2]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华书局,2004年。
    [3]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年。
    [4]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中华书局,2004年。
    [5]岑仲勉:《唐史余沈》,中华书局,2004。
    [6]刘美崧:《两唐书回纥传回鹘传疏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7]亦邻真复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年。
    [8]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9]韩儒林:《韩儒林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10]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林幹:《突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林幹:《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7年。
    [13]林幹、高自厚:《回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14]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
    [15]杨富学:《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与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0]吉罗:《东突厥汗国碑铭考释》,耿昇译,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4年。
    [21]克利亚什托内尔:《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中亚西亚史原始文献》,李佩娟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22]伯恩什达姆:《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东突厥汗国和黠戛斯)》,杨讷译、郝镇华校,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23]校仲彝主编:《<突厥语词典>研究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小泽重男:《元朝秘史全释》(上中下),風间书房,东京,1984年、1985年、1986年;
    [25]小泽重男:《元朝秘史全释续考》,風间书房,东京,1987、1988、1989年。
    [26]舍·乔玛(sarab-iyin coima):《<蒙古秘史>、罗藏丹津<黄金史>原文比较研究》,新蒙文(karil usug),蒙古国大学出版社,乌兰巴托,2002年。
    [27]阿尔达扎布译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29]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校勘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30]丁谦:《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新唐书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中华民国四年校刊(1915)。
    [31]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
    [32]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马长寿:《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段连勤:《北狄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6]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段连勤:《隋唐时期的薛延陀》,三秦出版社,1988年。
    [38]周伟洲:《敕勒与柔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周伟洲:《南凉与西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华涛:《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1]沙畹:《西突厥史料》,冯承钧译,中华书局,2004年。
    [42]羽田亨:《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下),同朋舍出版部,昭和32年(1957)。
    [43]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56年。
    [44]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46]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47]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62年。
    [48]冯承钧:《西域地名》,陆峻岭增订,中华书局,1980年。
    [49]伯希和:《吐火罗语考》,冯承钧译,中华书局,1957年。
    [50]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1]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1983年。
    [52]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53]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
    [54]冯家升、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1955年。
    [55]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56]周清澍:《元蒙史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57]刘义棠:《维吾尔研究》,正中书局,1975年。
    [58]刘义棠:《突回研究》,正中书局,1978年。
    [59]党宝海译注:《长春真人西游记》,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0]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哈台汗国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61]田卫疆:《高昌回鹘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62]田虎:《元史译文证补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63]冯·加班:《古代突厥语语法》,耿世民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
    [64]贾敬颜:《民族历史文化萃要》,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65]安部健夫:《西ウイグル国史の研究》,中村印刷株式会社出版部,1955年。
    [66]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方壮猷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
    [67]巴托尔德:《中亚突厥史十二讲》,罗致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68]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9]伯希和:《卡尔梅克史评注》,耿昇译,中华书局,1994年。
    [70]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
    [71]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72]郭平梁、刘戈:《回鹘史指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73]何秋涛:《朔防备乘》,光绪七年刻本。
    [74]胡雅夫:《古代トルコ民族史研究》,山川出版社,1980年。
    [75]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典元代汉语》(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6]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历史室,1980年。
    [77]路易·巴赞:《突厥历法研究》,耿昇译,中华书局,1998年。
    [78]内田吟风:《北ァジァ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同朋舍出版部,1975年。
    [79]#12
    [80]松田寿南:《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81]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大学出版社,1988年。
    [82]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83]照那斯图、杨耐思:《蒙古字韵校本》,民族出版社,1987年。
    [1]钱伯泉:《铁勒国史钩沉》,《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2]牛汝辰、牛汝极:《古代突厥文<翁金碑>译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3]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本<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叙记>文书介绍(附译文)》,《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2期。
    [4]王日蔚:《丁零民族考》,原载《史学集刊》1936年10月第2期;后收入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5]周连宽:《丁零的人种和语言及其与漠北诸族的关系》,原载《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后收录于《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6]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川大史学·蒙文通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周建奇:《鬼方、丁零、敕勒(铁勒)考释》,《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8]丁国范:《唐驳马简介》,《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期,1977年。
    [9]丁国范:《唐代的北海与小海》,《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2期,1978年。
    [10]片山章雄:《关于ToquzOguz与“九姓”的几个问题》(章莹译),《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另有邢玉林、刘世哲译,《民族史译文丛》1986年。
    [11]白鸟库吉:《匈奴起源考》,《史学杂志》1923年18期。
    [12]韩儒林:《关于西北民族是中的审音与勘同》,《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3期,1978年12月。
    [13]小野川秀美:《铁勒考》,《东洋史研究》1940年第5卷2号;王恩庆汉译,《民族史译文集》(第6辑),1978年。
    [14]周一良:《崔浩国史之狱》,《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
    [15]李树辉:《论乌古斯和回鹘——乌古斯与回鹘研究系列之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2期。
    [16]李树辉:《回纥的构成及其发展——乌古斯与回鹘研究系列之四》(上、下),《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2001年第3期。
    [17]李树辉:《回鹘西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乌古斯与回鹘研究系列之五》,《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2001年第9期。
    [18]李树辉:《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有关问题考辨》,载《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
    [19]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期。
    [20]哈密顿:《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耿昇译),《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4期、1984年第1期。
    [2l]冯承钧:《高车之西徙与车师鄯善国人之分散》,原载《辅仁学志》1942年12月;后收入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22]冯承钧:《辽金北边部族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中华书局,1957年。
    [23]周清澍:《元朝对唐努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
    [24]王洁:《黠戛斯族名、族源及地理位置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5]阿扎提·依佐拉:《试谈古代突厥语otukan一词词源》,《语言与翻译》,1996年第2期。
    [26]伯希和:《库蛮》,《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二编)。
    [27]伯希和:《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二编)。
    [28]伯希和:《中亚史地丛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五编)。
    [29]宝音德力根:《成吉思汗葬地“大斡秃克”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0]宝音德力根:《“喀尔喀巴尔虎”的起源》(蒙文),《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31]王小甫:《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2]塔拉、陈永志、张文平《千里踏查游牧文化—中国首次蒙古国考古行动》,载《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14期。
    [33]马驰:《铁勒契苾部的盛衰与迁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
    [34]黄盛璋:《敦煌于阗文书中的河西部族考证》,《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
    [35]黄盛璋:《敦煌于阗文p.2741、ch.00296、p.2790号文书疏证》,《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36]陈庆夫:《思结请粮文书与思结归唐史事考》,《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37]田卫疆:《“卜古可汗传说”史实解析—一把打开高昌回鹘史研究之门的钥匙》,《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38]杜弋鹏《内蒙古发现唐代东受降城》,《光明日报》2002年3月26日。
    [39]石俊贵、刘燕《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出土的唐代墓志与东受降城的地望》,《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40]皮路思:《<史集·部族志·札刺亦儿传>研究》,载《蒙古史研究》,第4辑。
    [41]刘迎胜:《辽与漠北诸部》,《欧亚学刊》(第三辑),中华书局,2002年。
    [42]华涛:《<世界征服者史>中的畏吾儿祖先传说》,《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3]薛宗正:《仆固部的兴起及其与突厥、回鹘的关系》,《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44]薛宗正:《柔然汗国的兴亡——兼论丁零、铁勒系族群的西迁与崛起》,《西域史地》1995年第3期。
    [45]薛宗正:《丁零——铁勒的西迁及其所建西域政权》,《喀什师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6]薛宗正:《高车与西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7]王静如:《突厥文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译释》,原载《辅仁学志》1938年12月;后收入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48]刘锡涛、盖金伟:《唐代薛延陀的几个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49]何天明:《唐代单于大都护府探讨》,《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50]巴托尔德:《加尔迪齐著<记述的装饰>摘要》(王小甫译),《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
    [51]程溯洛:《释汉文<九姓回鹘毗伽可汗碑>中有关回鹘和唐朝的关系》,原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2期;后收入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52]陈世良:《敕勒非丁零考辨》,《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
    [53]段连勤:《我国丁零族的原始居地与北迁》,《西北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54]段连勤:《汉魏丁零同商周鬼方的关系》,《西北史地》1985年第3期。
    [55]段连勤:《我国历史上的高车及其反抗柔然汗国统治的斗争》,《西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56]段连勤:《关于高车副伏罗部起义西迁的背景与时间问题》,《西北史地》1986年第2期。
    [57]段连勤:《匈奴国家时期的丁零》,《新疆社会科学》1987年第7期。
    [58]段连勤:《高车与丁零的关系——兼论高车非源于康居》,《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59]段连勤:《高车与铁勒的源流关系》,《喀什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60]段连勤:《高车的经济、社会制度与风俗习惯》,《西北史地》1987年第4期。
    [61]冯继钦:《霉与白霫新探》,《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
    [62]耿世民:《回鹘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63]黄文弼:《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复原并校记》,1964年第2期。
    [64]姜伯勤:《高昌文书中所见的铁勒人》,《文物》1986年第12期。
    [65]李符桐:《铁勒部族考》,原载《沈阳博物馆筹委会汇刊》1947年10月;后收入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
    [66]李吉和:《铁勒在西北地区的迁徙与影响》,《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67]林梅村:《新疆佉卢文书释地》,《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68]林梅村、陈凌、王海城:《九姓回鹘可汗碑研究》,《欧亚学刊》(第一辑),中华书局,1999年。
    [69]周锡娟:《从<世界境域志>看唐末五代时西域突厥诸部的分布》,《中亚研究资料》1983年第3期。
    [70]蒋其祥、周锡娟:《九至十三世纪初突厥各部的分布与变迁》,《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71]胡锦州、田卫疆摘译,周锡娟校:《马卫集论突厥》,《中亚研究资料》1984年第3期。
    [72]刘正银:《A·P·马尔丁奈兹的<葛尔迪兹关于突厥的两章>》,《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73]穆广文:《从公元前3世纪末的丁零到公元6世纪的铁勒》,《民族研究论集》第1集,1981年。
    [74]穆广文:《公元四世纪至七世纪初的高车、敕勒和铁勒——维吾尔族的起源和居地考》,《民族研究论文集》第2集,1983年。
    [75]芮传明:《铁勒部族新考》,《甘肃民族研究》1991年第1-2期。
    [76]荣新江:《唐代河西地区铁勒部族的入居及其消亡》,《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1991年。
    [77]王新民:《麴氏高昌与铁勒突厥的商业贸易》,《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78]王义康:《阿布思考略》,《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3期。
    [79]王治来:《<世界境域志>及其所记载的中亚史地》,《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年3月铅印本。
    [80]魏良驶:《高车和高车国》,《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
    [81]卫永锋:《唐与薛延陀的和亲及薛延陀的平定》,《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
    [82]吴松弟:《唐代铁勒诸部内迁》,《西北史地》1994年第1期。
    [83]钟兴麒:《丁零、高车、柔然、敕勒和铁勒考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84]张玉玮:《铁勒浑部与唐代浑氏家族世系》,《文博》2005年第6期。
    [85]张方:《铁勒同罗部的盛衰和迁徙》,《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6]卡哈尔·巴拉提:《多罗郭德回鹘文碑的初步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87]志田不勤磨:《敕勒の内徙に就いこ》,《蒙古学》第一册,昭和十二年(193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