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新青年》到“新青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即在描述五四青年的阅读生活的基础上,探讨阅读是如何塑造五四青年的。
     《新青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它对五四时代的社会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阅读实现的。阅读能成为一种力量,是近代中国媒介发展、出版繁荣以及新读者崛起的结果。
     新读者的主体是五四青年,它也是《新青年》杂志的主要阅读者。《新青年》通过大量的“青年论述”,阐释了青年的性质;而五四青年通过对《新青年》的阅读,也产生了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就是“青年崇拜”,即认为“青年”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但实际上,“青年”有代际之分、新旧之分、激进与理性之分,这些分别决定了“新青年”的形象。
     首先,《新青年》是一个划分时代的刊物,在塑造时代精神,产生知识分子的共同感上,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新青年》在读者中既形成认同,也造成了分化,形成了代际冲突。代际冲突决定了五四青年叛逆的性格。
     其次,《新青年》也是在五四时代新刊物的代表。五四青年将阅读《新青年》视为“新青年”的标志。但是新与旧,并不能截然区分。因为刊物虽然有新旧之分,但阅读者自身往往新旧交织,甚至发生新旧转换。
     最后,《新青年》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次“政治转向”,即从关注思想和文学,到关注政治和革命。相应的,《新青年》的读者五四青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激进化的过程。五四青年的激进性来自于伦理生活的体验。通过对《新青年》的阅读,五四青年走上了由反抗家庭到改造社会的道路。
The central issue of this thesis is reading activity on the NewYouth. It describes reading life of young people of the May Fourth Era, and researches how reading activity moulded the Youths of the May Fourth Era.
     The NewYout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gzines in China in 20th century. I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May Fourth Era, just through reading activity. Reading became a power,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media development of mordern China, prosperity of publishment and appearance of new readers. The Youths of the May Fourth Era is the main body of new readers and the readers of The NewYouth aswell. The NewYouth,through abundant Youth Discourse, interprates the nature of the youths; the youths, by reading The NewYouth, bring out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elf-consciousness results in youth worship, which means that“youth”itself represents value. Actually,“youths”are diferent, they are of diferent generations,and they are new or old, radical or rational, and these diference decides what the Youths of the May Fourth Era are like.Firstly, The New Youth is an epoch-making publication, and i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moulding the spirit of the era and giving rise to shared feeling of intellectuals. However, the magzine results in approval as well as breaking up, and so the generational conflict comes into being which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 of the young people to rebel.Secondly, The New Youth is also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publication during the May Fourth Era. Young people take reading the magzine as a symble of being a new youth. But, old or new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as black and white,because old readers can also be new ones, although magzines are diferent as old or new, and the two status of readers even can transform .Fanally, during development, The New Youth has taken a political turn on its interest , from thoughts and literature to politics and revolution. Correspondingly, readers of the magzine, the Youths of the May Fourth Era, becaome more and more radical , fromand their radicalism stems from their experience of moral life. It is by reading The New Youth that the Youths of the May Fourth Era take onto the way from rebellling family to reform society.
引文
①蓝慧:《蒋介石曾用心读马列》,《亚洲周刊》第21卷第39期,2007年10月7日。
    ②史哲:《蛰伏:蒋介石1911至1925》,《南方人物周刊》第61期,2006年8月11日。
    ③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125页。
    ④周世钊:《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8页。
    ①李宪瑜:《〈新青年〉杂志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未刊。
    ②胡适:《与高一涵等四位的信》,《努力周报》第75期,1923年10月。
    ③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
    ④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0页。
    ⑤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胡适的声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⑥周作人:《〈扬鞭集〉序》,《谈龙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⑦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①潘力山:《论新旧》,《新青年》7卷1期,1919年12月1日。
    ②《新青年》季刊未能按期出版,计1923年6月出版第1期,12月出版第2期,1924年8月出版第3期,12月出版第4期;而《新青年》不定刊于1925年4月出版第一号,6月出版第二号,1926年3月出版第三号,5月出版第四号,7月出版第五号。目前能看到的以到这一期为止。参见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第28~29页。
    ③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07页。
    ①陈万雄将《新青年》第1卷列为“同仁杂志时期”,见《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第1章第1节,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李宪瑜将《新青年》4至6卷列为“北京大学的同人杂志”,见《〈新青年〉杂志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未刊;而陈平原则将1至9卷的《新青年》全都称为“同人杂志”。这些划分不是太严就是太宽,本文更倾向将3~7卷列为同人杂志时期,陈平原本人也承认3~7卷的《新青年》“致力于思想改造与文学革命,更能代表北京大学诸同人的趣味和追求”,见《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9页。
    ②比如,陈平原认为,“1923~1926年间陆续刊行的季刊或不定期《新青年》,作为中共机关刊物,着力介绍列宁和斯大林著作,自有其价值;但已经与此前的‘同人杂志’切断最后一丝联系,应另立门户加以论述”。《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9页。
    ③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后又补充规定“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全国性的“五四青年奖章”、“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年龄上限是40周岁,“青年歌手大奖赛”规定的年龄上限则是35岁。
    ①“五四时代”,往往又被称为“五四运动时代”、“五四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等等。尤其是“五四时代”与和“五四时期”,常被混用,其实就英文来说,前者应该是the May Fourth Era,后者是the May Fourth Period,一个强调“时代”一个强调“时期”,但是两者基本上没什么不同。由于胡适是从“杂志”与“时代”的关系立论的,所以本文采用“五四时代”这一提法。
    ②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探讨,参见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③胡适就认为五四运动包括1917年和1918年以及五四事件后的几年里所开展的新思想运动,参见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曹聚仁也认为五四运动“不是政治性,外交性的,而是文化性、社会性的”,《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114页。
    ④周予同认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两个运动,前者只是为后者创造了条件,参见《过去了的五四》,《中学生》(1930年5月4日,上海)。这种观点后来演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代替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官方说法。
    ⑤国内学者多援引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提到的“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与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是五四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以及五四以后“一部分人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是共产党人和若干党外马克思主义者所做的工作”等言论,作为“五四”去政治化的支持;80年代末至90年代,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以及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等海外著作的相继引入,对国内学界的“五四”论述也产生过不小的冲击。
    ①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这个“主流”,傅斯年认为是重新估价传统,见傅斯年:《“五四”二十五年》,《大公报》,(1944年5月4日,重庆)。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③比如林毓生就认为1915~1927年是“五四运动时代”或“五四时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④有些学者,比如格里德认为,“新文化运动前后大约是十二年,即从处于政治分裂和军阀主义边缘的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二七年,这一年中国至少名义上重新统一在自称为早期革命继承者的国民政府之下”,《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这样,“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这一时期里就基本是一致的了,“新文化运动”往往被称作“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说明了这一点。
    ⑤1915年,出于对政论的失望,黄远庸在《甲寅》最后一期说,“愚见以为居今政论,实不知从何说起,……至根本救济,远意当从提倡新文学入手……”,《甲寅》一卷十号“通讯”,第2页;同年9月,尚留学美国的胡适也有感而发:“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
    ①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①王余光:《关于阅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图书情报知识》,2001年第3期,第8页。
    ①美国《人文》杂志社编:《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代前言”,宋念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页。
    ①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15页。
    ②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43页。
    ①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②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新民丛报》。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版,1933年,第49页。
    ③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朱庆葆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95页。
    ④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8页。
    ⑤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
    ①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14页。译文稍有错误,已作修改。
    ②这其中包括:1914年的《出版法》、1914年的《著作权法》、1916年的《修正审查教科书规程》以及1914年的《报纸条例》、1915年的《新闻电报章程》和《修正报纸条例》等。
    ③“据1901-1908年间历次报刊调查统计,华资民办均占很大比重。如《大公报》1905年的调查表共列中文报刊302种(含已佚150种,该刊21种),其中标明商、官、外资(包括教会和外商)的各为189、17、95种,在继出版的152种报刊中,则分别为98、11、43种,华资民办者占2/3。”桑兵:《论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38页。
    ④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第2页。
    ⑤颜浩:《民间化:现代同人杂志的出版策略——20世纪20年代的〈语丝〉杂志和北新书局》,《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87页。
    ①汪原放曾经回忆起《甲寅》遭禁时的情形:“记得是第九期,发表章行严先生的《帝政驳议》。厨师把杂志送到邮局去,过了半天,把邮件一齐车回了,脸上很气恼,说:‘不寄!禁掉了!’原来因为反对袁世凯被禁了。这是我们出版的第一种遭禁的期刊。真好比浇了一杓冷水!邮政局寄不出,零卖还没有到禁止的地步罢?果然总算平安无事的过去了。”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②胡适:《1924年9月8日胡适致高一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组编:《胡适往来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③据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回忆,“一般营业当然是资本愈多愈好,规模愈大愈好;可是像亚东图书馆这样小规模也有好处。那些大出版家不免畏首畏尾,我们胆子就比较大些。”汪孟邹:《我与新书业——答萧聪先生》,《出版界》第46期;《大公报》,1947年8月24日。
    ④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①铃木将久:《三十年代上海的媒体与文学》,东京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未刊;转引自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33~34页。
    ②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04页。
    ③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卷1期,1919年10月30日。
    ①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15页。译文稍作调整。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38页。
    ③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在1928年企图作一次人口普查,根据16个省和特别自治区的“报告”和该部对17个省的推测,得出了一个人口数为474787386的估计。出处同上。
    ④小林善文:《平民教育运动小史》,同朋社,1985年,第12页;转引自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⑤铃木将久:《三十年代上海的媒体与文学》,东京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未刊;转引自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⑥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陶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5页。
    ⑦许欢:《民国时期大众阅读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
    ⑧许欢:《民国时期大众阅读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
    ①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陶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5页。
    ②许欢:《民国时期大众阅读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
    ③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页。包括那些或多或少受过教育的人,教师、学者、大中学生、新的士绅阶层及其他专业人员,记者、作家、艺术家和律师。
    ①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2页。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3页。
    ①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陶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34页。
    ①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8~49页。
    ②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71页。
    ③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④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71页。
    ①《考师范之笑话》,《时报》(上海),1913年7月1日。
    
    ①朱务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3月5日。
    ②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125页。
    ①胡适:《归国杂感》,《新青年》4卷1期,1918年1月15日。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③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5页
    ④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页。该书目实收图书124000种,占民国时期实际出书总数的90%。
    ⑤桑兵:《论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36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②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08~211页。
    ①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②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③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77年,第317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③陈福康:《一九二一年的泰东图书局》,《中国近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第400页。
    ④郑振铎:《一九一九年的中国出版界》,《新社会》,1920年第7号。
    ①祝均宙:《中国近现代中文期刊概述:发展脉络及特色》,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95页。有些数字有出入,比如据第一届世界报纸大会纪录所载,1921年中国杂志有579种。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77年,第318页。
    ②祝均宙:《中国近现代中文期刊概述:发展脉络及特色》,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97页。
    ①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
    ①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②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③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④也有例外。有的学者指出,明代新儒学的“王阳明学派”的知识分子已经表达过一种与14世纪欧洲社会中的“孩子崇拜”相类似的观念。
    ①梅家玲:《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与晚清“少年论述”的形成》,陈平原等编《晚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4~65页。
    ②陈独秀:《实庵自传》,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年,第34页。
    ③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清议报》第三十五册,1900年2月10日。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1卷1期。
    ②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04页。
    ①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②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③《清季重要报刊目录》,张静庐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第77~85页。
    ④张於英:《辛亥革命杂志录》,张静庐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二编),第97~103页。
    ⑤戈公振:《民国初期的重要报刊》,,张静庐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第301~313页。
    ⑥静:《一九一九-一九二七年全国杂志简目》,张静庐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甲编),第86~102页。
    ⑦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代期刊介绍》,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①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②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06页。
    ③魏建、毕绪龙:《〈新青年〉与“新青年”》,《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①章士钊:《〈李大钊先生传〉序》,《章士钊全集》(第8卷),第82页。
    ②《社告》,《新青年》1卷1号。
    ①陈独秀:《答王庸工》,《新青年》1卷1号。
    ②杨琥:《民初上海进步报刊“通信”栏与五四时期社会文化互动》,郭太风、廖大伟主编《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7页。
    ③金国华主编:《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①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②杨振声:《回忆五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60页。
    ①巴金:《觉醒与活动》,《巴金选集·谈自己》(第10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5页。
    ②“大学生更看重张爱玲巴金作品尚未完成经典化”,“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10/18/content_9077366_2.htm),2007年10月18日。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章。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章。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章。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章。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①巴金:《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②巴金:《关于〈家〉》。
    ③巴金:《我的幼年》,《巴金选集·谈自己》(第10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4页。
    ①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②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7页。
    ③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8页。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章。
    ②路耀东:《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81~382页。
    ②周世钊:《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8页。
    ③毛泽东:《恋爱问题——少年人与老年人》,《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35~437页。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章。
    ②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章。
    ①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5章。
    ①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98页。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0页。
    ①刘小枫:《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30~131页。
    ①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②陈独秀:《独秀文存·自序》,《独秀文存》,第1~2页。
    ③参看周作人:《两个鬼》。
    ④参看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每周评论》31、35期。
    ①贺照田编:《殷海光书信集》,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95~197页。
    ①Kar Mannheim.“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
    ②刘小枫:《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页。
    
    ①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②林·亨特:《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2年。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胡适:《与高一涵等四位的信》,《努力周报》第75期,1923年10月。
    ②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
    ③梁启超:《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饮冰室合集·专集》第2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④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①李宪瑜:《〈新青年〉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未刊。
    ②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0页。
    ③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胡适的声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周作人:《〈扬鞭集〉序》,《谈龙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⑤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⑥潘力山:《论新旧》,《新青年》7卷1期,1919年12月1日。
    ①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5年,第95~104页。
    ②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转引自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196页。
    ③鲁迅:《〈呐喊〉自序》。
    ①许欢:《民国时期的大众阅读》,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
    ②陈独秀:《实庵自传》,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年,第34页。
    ③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冯进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④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108页。
    ①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5年,第101~105页。
    ②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3页。
    ③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195页。
    ④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⑤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5页。
    ①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自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0~11页。
    ②蔡元培:《我在五四运动时的回忆》。
    ③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第291页。
    ④梁漱溟:《忆往谈旧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⑤夏衍:《当五四浪潮冲到浙江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31页。
    ①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②朱寿桐:《作为鲁迅“思想故乡”的〈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五期,第32页。
    ①艾芜:《五四的浪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962~965页。
    ①李小峰:《新潮社的始末》,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补卷·上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②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①俞平伯:《回忆〈新潮〉》,《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327页。
    ②本杰明·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③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6卷238页。
    ④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①鲁迅:《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新潮》1卷5号,1919年5月。
    ②傅斯年:《答鲁迅》,《新潮》1卷5号,1919年5月。
    ③傅斯年:《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1卷1号,1919年1月1日。
    ④顾颉刚:《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年报》“序”,转引自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69页。
    ⑤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2卷4号“附录”,1920年5月1日。
    ①傅斯年:《新潮之回顾前瞻》,《新潮》2卷1号“附录”,1919年10月30日。
    ②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③关于“《新青年》同人分化”的研究,参见李宪瑜《〈新青年〉研究》“第四章”,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第二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三期;饶爱民:《对后五四时期〈新青年〉同人“分裂”问题的认识》,《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叶宗宝:《〈新青年〉角色转换与“五四”同人的分裂》,《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03期;杨建辉:《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看〈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1期。
    ④黄日葵:《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演进中的北大》,《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刊》,1923年12月17日。
    
    ①许德珩:《为了民主与科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第83页。
    ②《国民日报》,1919年5月21日。
    ③《国民日报》,1919年5月21日。
    ④杨早:《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一期,第144页。
    ①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74~75页。
    ①①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参见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洪仁玕:《英杰归真》。
    ③严复:《原强》。
    ④“咸与维新”语出《尚书·胤征》:“旧染污俗,咸与维新。”原指对一切受恶习影响的人都给以弃旧从新的机会。鲁迅小说《阿Q正传》曾借来讽刺辛亥时地主官僚投机革命的现象:“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但也可从侧面见出“维新”风气在一般民众中之散布。
    ⑤汪叔潜:《新旧问题》,《新青年》1卷1期,1915年9月15日。
    ①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07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
    ③潘力山:《论新旧》,《新青年》7卷1期,1919年12月1日。
    ④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4卷5期,1918年5月15日。
    ⑤新派中如胡适并不认为新(西)旧(中)势不两立,李大钊最初也抱此种想法。
    
    ①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
    ②汪叔潜:《新旧问题》,《新青年》1卷1期,1915年9月15日。
    ①梁启超的观点,五四时在杜亚泉那里有所承继。
    ②傅斯年:《破坏》,《新潮》1卷2期。
    ③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4卷5期,1918年5月15日。
    ④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7页。
    ⑤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页。
    ⑥鉴于胡适将“新思潮”理解为“一种评判的态度”,当时即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胡适对“新思潮”的理解“似乎偏重思想和方法一方面,不能算文化的完全界说。思想和方法,固然在新文化里面占很重要的位置;而人生和社会方面的新倾向,也是新文化里面的一种真精神。所以我解答这问题的意思,分两方面:一、是人生的新倾向;二、是思想的新方法;合起来,才是新文化的真精神。”陈启天:《什么是新文化的真精神》,《少年中国》2卷2期,1920年8月。
    
    ①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第4期。
    ②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4卷5期,1918年5月15日。
    ③钱理群等:《王瑶和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①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②《保护眼珠与换回人眼》,《新青年》5卷6期,1918年12月。
    ③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①《北京大学新旧之暗潮》,《申报》,1919年3月6日。
    ②《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
    ①《辟北京大学新旧思潮之说》,转引自《每周评论》第19号,1919年4月27日。
    ②《特别附录: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一)、(二),《每周评论》第17、19号,1919年4月13日、27日。
    ③吴虞:《吴虞日记》(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0、309页。
    ④台静农:《〈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读后》,《台静农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56页。
    ①冯友兰:《新学生与旧学生》,原刊《心声》创刊号(1919年),《冯友兰全集》卷13,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19~623页。
    ①杨振声:《回忆五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60~261页。
    ②俞平伯:《五四六十年纪念往事十章》,《战地增刊》(1979年6月),转引自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③李霁野:《五四时期一点回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820~821页。
    ④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卷1期,1919年9月。
    ⑤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⑥何思源:《五四运动回忆》,《五四运动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①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3页。
    ②罗家伦:《今日之杂志界》,《新潮》1卷4期,1919年4月1日。
    ③如今关于“新”和“旧”、进步与保守、《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得失,当然是另一说。
    ④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第33页。《东方杂志》的最高销量是1.5万份。
    ①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五四时期湖南人民革命斗争史料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5~306页。
    ②《文化书社社务报告》第2期,见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64页。
    ③《吴虞致胡适》(1920年3月21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87页。
    ④《吴虞日记》(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1页。
    ⑤《新青年》的全年定价是2元。
    ⑥《吴虞日记》(上),第551页。
    ①李小峰:《新潮社的始末》,转引自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补卷)(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②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亲历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61~62页。
    ③曹聚仁:《我和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12页。
    ④罗仲言:《回忆“五四”前后的北大》(1979年1月,未刊稿),转引自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①汪静之:《爱情诗集〈蕙的风〉由来》,王训昭编选《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92页。
    ②周世钊:《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8页。
    ③《新青年》6卷3期,《通信》。
    ①艾芜:《五四的浪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962~965页。
    ②川岛:《五四回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321页。
    ①夏衍:《当五四浪潮冲到浙江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32页。
    ②施复亮(施存统):《五四在杭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54~755页。
    ③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第4期。
    ①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93页。
    ②罗家伦:《生命的意义》,《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学林出版社,2000年。
    ③以下关于《东方杂志》的相关资料,参考自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小说月报》1920年才改版为新文化刊物,吴虞这里所看显然是改版前的《小说月报》。
    ②吴虞:《吴虞日记》(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72~273页。
    ③吴虞:《吴虞日记》(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5页。
    ④吴虞:《吴虞日记》(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98页。
    ⑤吴虞:《吴虞日记》(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8页。
    ⑥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31~32、445~446页。
    ⑦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263页。
    ⑧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50、128、149、287页。
    
    
    ①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
    ②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439页。
    ③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483页。
    ④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528页。
    ⑤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624页。
    ⑥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5~21页。
    ⑦郑超麟:《怀旧集》,上海: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165页。
    ①张国焘:《我得回忆》(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39~40页。
    
    ①苏雪林:《我的生活》,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第102~103页。
    ②罗常培:《自传》,《学人自述》,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8页。
    ①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58~60页。
    ①以下观点,参考自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7~89页。
    ②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到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71)(台湾),第247页。
    ③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④刘再复:《在痛苦中找自己的路——百年来中国三大意识的觉醒及今天的课题》,《联合报》(台湾,1996年12月21日),第37页。
    ⑤张灏:《一条悲剧的道路——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联合报》(台湾,1996年12月21日),第37页。
    ⑥关于“《新青年》同人分化”的研究,参见李宪瑜《〈新青年〉研究》“第四章”,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第二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三期;饶爱民:《对后五四时期〈新青年〉同人“分裂”问题的认识》,《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叶宗宝:《〈新青年〉角色转换与“五四”同人的分裂》,《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03期;杨建辉:《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看〈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1期。
    ①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17页。
    ②《新青年》1卷1号。
    ③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第106页。
    ①黄翠、徐迎红:《在“排他”与“包容”间行走——〈新青年〉中的“读者论坛”栏目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9月。
    ①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15页。
    ②《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参见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
    ③鲁迅:《致胡适》,《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1页。
    ④《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参见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7页。
    ⑤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32页。
    ①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①以上相关全部引文参见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63~168页。
    ①施复亮:《五四在杭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54~755页。
    ②张秀熟:《五四运动在四川的回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878~879页。
    ③李霁野:《五四时期一点回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822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36~39页。
    ①金国华主编:《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②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到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71),第61~71页,转引自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③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9~121页。
    ④常惠:《回忆鲁迅先生》,柳亚子等《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32页。
    
    ①王任叔:《我和鲁迅的关涉》(《文艺》2卷2期,上海,1938年10月25日)。
    ②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
    
    ①谭正壁:《回忆我和鲁迅先生的一段往事》,柳亚子等:《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①丁玲:《鲁迅先生于我》,《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
    ①丁玲:《我的创作生活》,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数,1982年,第109页。
    ①聂绀弩:《读〈在酒楼上〉的时候》,《聂绀弩全集》(第4卷),武汉出版社,2004年,第148~151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5~126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7~128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1页。
    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125页。
    ②周世钊:《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主席在湖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8页。
    ③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人民日报》,1981年7月16日第1版。
    ①许钦文:《五四时期的学生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984~985页。
    ①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新青年》、《新潮》
    
    
    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
    巴金:《巴金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巴金:《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蔡元培:《蔡元培自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
    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曹聚仁:《我和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陈平原等编《晚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独秀:《实庵自传》,上海:亚东图书馆,1947年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冯进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冯至:《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冯友兰:《冯友兰全集》(卷13),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格里德:《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郭太风、廖大伟主编《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贺照田编:《殷海光书信集》,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版,1933年
    胡适:《胡适的声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五四时期湖南人民革命斗争史料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陶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金国华主编:《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刘小枫:《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梁漱溟:《忆往谈旧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路耀东:《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罗家伦:《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学林出版社,2000年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美国《人文》杂志社编:《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代前言”,宋念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聂绀弩:《聂绀弩全集》(第4卷),武汉出版社,2004年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补卷·上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台静农:《台静农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年
    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王余光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训昭编选:《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吴虞:《吴虞日记》(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朱庆葆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余英时等:《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9年
    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数,1982年
    
    恽代英:《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77年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代期刊介绍》,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组编:《胡适往来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 979年
    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
    
    
    李宪瑜:《〈新青年〉杂志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未刊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许欢:《民国时期大众阅读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