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宗师,荀子其人与《荀子》其文因思想的博大与深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解读荀子“乐论”思想,对其“乐论”美学的渊源、理论基础以及审美特征进行深入发掘和系统性整理。全文共分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主要对四个问题予以说明:一是荀子的生平及其著作;二是本文的选题依据;三是关于荀子及其“乐论”美学的研究现状;四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荀子生平及著作无疑是研究其思想的基本材料,但相关的历史学争议使得这些基本材料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对于研究其乐论美学思想无疑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为避免因此所造成的误读和误解,本文力求在信史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表述。
     若要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审美关系,尤其是探讨荀子的乐论美学思想,首先当然要从中国古代的“乐”谈起。“乐”因其本身内涵的丰富性,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性以及现行学说的纷繁性而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性状。但作为本文的着眼点,我们还是在美学的框架下对其本身以定性的分析,并进而将其与乐论思想建立关联。现今的学术界对于荀子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或是从整体性上予以评价,或是从哲学概念和范畴上进行研究,或是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集中探讨至今仍是薄弱环节。即便是九十年代以后关于荀子的硕、博士论文对于其乐论美学思想的探讨也多限于某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在“乐论”的整理审美研究方面能有所贡献,通过纵向的历时研究、横向的平行研究,具体的内部研究和外在的比较研究,从中国古代乐文化历史的宏观视角中对“乐论”进行历时性把握和对相关美学范畴的关联性研究,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荀子的“乐论”美学思想。
     第一章着重探讨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荀子的思想产生于战国末期,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上古及先秦诸典都可能成为培养它的土壤。而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也使得荀子集诸子之大成成为可能。《尚书》、《周礼》、《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祖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以及美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所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思想几乎都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或多或少、或清晰或隐晦的线索,荀子的乐论思想自然也不会是个例外。虽然上述典籍对于“乐”只有间接的片断记述,但我们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对于“乐”的起源、结构、功能等各方面深刻的理解以及与荀子“乐论”思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之相比,荀子“乐论”思想与孔孟儒家乐论思想的渊源则显得直接而明确。对孔子乐论思想的系统总结和发展,对孟子乐论思想批判性的扬弃构成了其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的主体,也成为荀子虽博收诸家学说但终归宗于儒家的佐证。尽管道、墨、法诸家学说不同,但在批判先王乐教这一点上却是相当一致的,而诸子“非乐”思想的出现则成为荀子“乐论”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因。其《乐论》篇以墨子“非乐”为批判的标靶,既是对先秦儒家乐论思想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其他各家乐论思想的集中整合。此外,作为考古学重要发现的郭店楚简,其中所记录的思想内容与荀子“乐论”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这无疑进一步丰富了对于荀子“乐论”美学思想渊源及其流变的考证。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的理论背景,即《荀子》一书的基本思想,这是荀子“乐论”美学的思想基础,并对其基本思想与乐论思想的关系作了概括性的分析。首先是“天人之分”的天道观。在对“天人关系”这一先秦哲学的基本命题的阐释中,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以及“制天命而用之”的哲学思想,这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天命神学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朴素唯物主义的解说,突出地强调了人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其礼乐教化的理论前提,为其“乐论”美学思想做了铺垫。
     而作为荀子社会思想基石的,也是后世争议最大的是其“化性起伪”的性恶论。“伪者,为也”,即“人为”的意思。荀子“化性起伪”的性恶论就是要人通过后天的有意识的自觉努力之“伪”改造人先天的自然本性之“恶”,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利益规范的“礼义”、“辞让”、“忠信”等品性之“善”,从而使自然的人成为道德之人、社会之人、审美之人。这是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文化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荀子整个“乐论”美学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性伪合”思想,更是确立了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的理论原则。
     至于荀子的礼法观,其思想基础虽是性恶论,但“礼”在荀学中占有极为特殊且重要的地位,是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荀学的标志,因此将其作为荀子的基本思想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尤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更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荀子思想中“礼乐”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对于儒家治世的目的而言颇有殊途同归的意味。
     通过对荀子思想的分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其思想体系的逻辑性:天道观明确了“天人之分”,且以论“天”为主;人性论承接了天道观未详加阐释的论“人”的部分,明确地提出了“性伪之分”,且以论“性”为主;礼法观则又承接了人性论中“伪”的部分,提出了以“礼”为基础的“隆礼重法”的治世原则。其思想体系文理连贯,条理分明。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仅就逻辑性而言,荀子无疑是个中翘楚。
     第三章阐释了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的理论内容。荀子“乐论”美学思想尽管并非其基本思想,但却是其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首先是在“性恶论”的基础上阐释了“乐”的产生机制,并指出乐是情的载体,情感愉悦是乐的本质特征。这一论述奠定了荀子“乐论”美学的理论基点,同时也是荀子论乐之审美教化和审美实现功能的理论前提。在乐的审美教化实现途径上,荀子提出了“乐合同、礼别异”的主张。“礼”作为荀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分”与“养”的功能一方面“制礼义以分之”以维护等级有序的社会群体秩序,另一方面又在“度量分界”的前提下使个体的欲求和审美需要得到充分、合理的尊重和满足。与“礼”相对,“乐”则承担着“养情”、“导欲”的功能,对人的自然性情加以引导、陶冶,由内到外的使之自然而然的与“礼义文理”相融合,这样二者结合,共同实现“和亲”、“和敬”、“和顺”的“天下之大齐,中和之纪”的目的。在乐之审美教化的实现功能上,荀子从个体人格修身和社会教化两个方面提出了美善的要求。人一方面具有先天禀赋的自然情性,通过“化性起伪”的途径,充分发挥心智的自觉能动性,就能够通过“礼义文理”的引导和教化,使得人的自然情性走向“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聪目明,血气和平”,走向“积善成德”,实现内外一致、知行合一的“全”“粹”的成人美,这也是荀子“化性起伪”在人格修养上的最终目的。这一点不同于孔孟,但与儒家修身的境界要求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在社会审美教化上,荀子深化和发展了周代以来多侧重道德、伦理等层面的乐教传统,但荀子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伦理的教化,而是实现了超越政治、伦理以致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的和谐的理想境界。荀子在更高层次上追求“乐”,以“审一以定和”的标准极力推崇符合儒家标准的“雅乐”、“正声”,也就是“和乐”,把“先王立乐之术”发展提高为“莫不和敬”、“莫不和亲”、“莫不和顺”的“中和之纪”,这样就自然的促进社会从上而下各个阶层在情感上逐渐趋向和谐一致,“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从而最终实现美学意义上的“中和”的审美境界。
     荀子“乐论”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乐论》专篇中,同时也贯穿《荀子》全书。荀子所作《乐论》篇是儒家乐论思想的第一篇专门性的理论文献,其“乐论”美学思想是中国乐论美学传统与荀子美学思想的交叉,是对先秦儒家乐论美学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继承和总结,并为后世乐论思想的传承铺平了道路,因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四章重点说明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地位。荀子“乐论”美学思想最直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催生了汉代的《乐记》。《乐记》一书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最为系统的乐论美学著作,是对孔子以来儒家乐论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着重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乐论”美学思想,围绕着“乐和同,礼别异”的命题,将以“乐”为主题的礼乐置于“天地之道”的崇高地位,代表了儒家乐论美学思想的最高成就。《乐记》在整体上超越了荀子的《乐论》,虽然学术界对其作者尚存争议,但这一代表儒家乐论思想最高峰的经典之作是汉代儒家乐论美学的集中体现,无疑是孕育于荀子《乐论》之中的。荀子的《乐论》及其“乐论”美学思想,对汉代乐论思想的影响是直接且深入的,正如汪中《荀卿子通论》所言:“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而且伴随着《乐记》的广泛影响,荀子“乐论”思想在中国美学史,尤其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具有深远的意义。荀子对于“乐”所做的基础性的贡献对后世儒家而言几乎是不可超越的。此外,荀子的“乐论”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和论美育观”这一儒家以至中国古代美育观的基础。尽管随着时代的不同,文学艺术不断发展,审美趣味不断变化,但“中和论美育观”的基本观念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思想传统。荀子从价值层面肯定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肯定了美感的存在,并把乐教作为教育内容之一,彰显出其在后世艺术美学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这对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全文的第六部分,在全文思想的基础上,力图阐释荀子“乐论”美学思想对我们当代的审美教育建设,以及对完善当代审美教育体系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结语。
As the last most famous Confucian in Pre-Qin, Xun zi and his magnum opus Xun zi have made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later time because of its profound and abundant thoughts. This thesis tires to analyse the Yue lun aesthetic theory of Xun zi completely and deeply, explai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 basics of its great Yue Lun aesthetic thoughts. The whole thesis includes six parts as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part answers four questions: Xun zi' s lifetime and works, the soul of Yue and basic contents of Xun zi ; contemporary situations about the research on Yue Lun thoughts and aesthetics research on Xun zi; Major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research used in this thesis. We take the Xunzi' s works Xun zi as the basic material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But historically, there are always full of uncertain evidences and historical disputation all the time, thus we will try to make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true history.
     If we want to research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ncient society, we have to do the research from the origin of the phrase "Yue" . Yue is a complicated soul in Chinese ancient time. It isn' t an only deep and wide word, but also a compositive and complicated conception. From the point of aesthetics, we try to analyze this kind of concept and category, research every single question among the organic and systemical angle, and make clear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Yue Lun theory. Through the portrait contrast, transverse parallel research, particular interior and exterior research, introduce Cultural humanics and socialogy to observe Xunzi Yue lun aesthetics theory omnidirectionally.
     Chapter one what to discuss is the theory origin of Xunzi' s Yuelun aesthetics. Xunzi' s thoughts were produc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fore that time many great works appeared in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especially in Pre-Qin Dynasty times. Accordingly, all these great historical works such as Shang Shu , Zhou Li , Zuo Zhuan , Guo Yu and so on, provided abundance soil for Xun zi . They were the authority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even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 Owing to these works, we can find a succession of clu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Yue" with the Yue lun in Xunzi from the aspects in origin, structure, function and many others. Among these, Xunzi' s Yue lun aesthetics theory is traceable from Kong&Meng Confucian Yue theory directly and distinctly. What' s more, from the angle of archeology, Guo-Dian-Chu-Jian, as an important discovery i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 ca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with Xunzi' s Yue lun thoughts. Besides this, all kinds of theories came into being in Warring Period, opposing viewpoints coming cross with each other, Xunzi concluded and aggregated Bai-Jia-Zhen-Ming, to summarized into his Yue lun theory systematically and completely.
     Chapter two what to discuss is indicate the whol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Xunzi thoughts, mean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Xunzi Yue lun aesthetics theory. Firstly,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Tian Ren Xiang Fen" and the motile quality of human being. These provided an important basic precondition for Xunzi' s Yue lun thoughts. This point view of Philosophy is the solid foundation on which Xunzi' s Yuelun aesthetics theory came into existence completely and systemically.
     As to the basic foundation stone is that Xunzi saying "Hua-xing-qi wei" , here "wei" just means individual to do something. In Xunzi' s opinion, human being nature was born vice. Xunzi believed human being would change this kind of nature of vice by doing "wei" subjectively and consciously, to form the moral manners of "Li yi"、"Ci rang" , loyalty of "Zhong xin" , and some other kin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 Just because of this point, people can turn normal, social and aesthetical naturally. Furthermore, Xunzi' s Yue lun aesthetics theory started from this important theoretical point.
     In addition, Xun zi brought forward the category "Li" , and took it as a necessary role in the whole theory system. Xunzi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traditional thoughts about "li" in the Confucianism, and he even alway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li" , making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latter time.
     Chapter three what to discuss is to indicate and research the basic contents in Xunzi' s Yue lun aesthetics theory thoughly and comprehensively.
     Firstly, Xunzi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ducing mechanism of "yue" was the natural feelings of human being. Xunzi said, Yue meaned feel joyful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feelings, especially jovial feeling was the origin of "yue" .This statement became the precondition of Xunzi yue lun aesthetics realizing function. And this point became a kind of tradition theory in the after time of Chinese history in literature, music even are fields. Besides above statements, Xunzi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ideas on the approaches of realization: "yue he tong" , "li bie yi" . He explained further that Yue could channel the all kinds of feelings of individual into harmony "he" . It can lead people from impoliteness into peace spontaneously and consciously. By contrast, "li" meets different desires or demands of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du liang fen jie" , to maintain system of the whole society , even the whole country. Thus, "Li" and "Yue" both exert their influence in the civiliz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and positively, to achieve the "zhong he" harmonious ideal together, to reach the most realm of "Mei Shan Xiang Yue" , that is on half of a kind of harmony and aesthetic realm.
     Chapter four what to discuss is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and the historical status xunzi yuelun aesthetics took in the latter time and in the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history. Above all, xunzi and his yue theory affected Yue Ji directly and virtually. Just because that yueji inherited from xunzi, it coule become the most authorial and most systemically woks on Confucian aesthetics. Although, Yue Ji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art of aesthetics , exceeding the xunzi yunlun, but we still cannot neglect the far-reaching influence from xunzi Yuelun. Xunzi Yuelun aesthetics theory made important basis foundation for the Confucian aesthetical, even for the whole Chinese aesthetics history. As to the education of aesthetics about "zhong he" , Xunzi took it as the basic approach of education firstly. From this point,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Xunzi Yuelun aesthetics theory, especially in our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ystem. And it indicates great reference and significance to present mortality and aesthetics construction.
引文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亦云“年五十为十五之讹”,胡适等学者皆持此说。(参见《中国古代哲学史》第十一篇,第一章。)
    [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2]《荀子》各篇章作者仍有争论,尤其是近代疑古之风盛行时,荀子各篇屡屡遭受伪作之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荀子》一书大多数是荀子亲自所写,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也是其弟子记载的荀子言论,并不与荀子的思想相左,基本上可以说是荀子思想的反映,本文的乐论研究也是在这个前提下展开的。
    [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1]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2]关于音乐的起源,近代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见解:异性求爱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在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此说,在当时轰动一时。他认为人类的音乐天赋是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史前动物们以鸣声追求异性,并以此作为雌雄择偶的手段,声音越优美则越越能吸引异性,其中鸟类的鸣声已经具有节奏性的乐音音节。达尔文再次基础上联想到音乐的起源,认为声音就是语言以前的音乐,原始民族中有些部族的歌就是鸟鸣啁啾动人。模仿自然说。这是在求爱说发展而来的一种起源说。英国的音乐出版家克罗维斯特(Frederick Crowest,1850-1922)认为自然界天然的声音诸如风声水声、虫叫鸟鸣等等,都给人们创作音乐以启迪,人们也正是从这些自然天籁中得到了灵感。犹如《吕氏春秋·古乐》所言:“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劳动起源说。奥地利音乐学家瓦勒谢克(R·Wallascheks,1860-1917)在其1893年出版的著作《原始音乐》中认为,非洲原始民族有关战争、狩猎时的舞蹈以及强烈节奏的伴奏促成音乐的产生。另外有西德的经济学者布赫(Karl Bacher,1847-1930)在其1896年出版的著作《劳动与节奏》中将音乐的起源总结为人类的集体劳动,并且有系统的收集了希腊从古代到现代的歌谣以及南洋原始民族的各种劳动歌曲以研究劳动与节奏的关系。另外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主张音乐源于巫的巫术起源说,本文从此说。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99页。
    [2]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六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57页。
    [1]也有学者否定这一广泛的说法。认为收入《甲骨文编》之中的“巫”字,均为十字的四端各加一道半封闭的短线,作“壬”形,再《金文编》里,也还是这个字形,它与舞字或舞蹈形象并不相干。笔者对这一说法存而不论,从前者说法。(见王之光《“舞”与“巫”的字形》,《音乐学丛刊》,第一辑)
    [2][苏]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页。
    [3]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4][苏]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9页。
    [5]冯洁轩:《“乐”字析疑》,《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
    [1]郭沫若:《青铜时代·公孙尼子及其音乐理论》,《郭沫若全集》 卷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2页。
    [2]吉联抗:《音乐与乐》,《民族民间音乐》,1985年第2期。
    [1]金维诺:《舞蹈纹陶盆与原始乐舞》,《文物》,1978年第3期。
    [1]《成相》、《赋》是荀子在吸收当时社会民歌形式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种词赋作品,“相”即是指一种鼓乐的形式,敲打时发出有节奏的类似于舂米的声音,说唱是以“相”来伴奏的。
    [1]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1][日]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学派之哲学》,东京富山房1903年版,第528页。
    [2][日]今中宽司:《徂徕学之基础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69年版,第144页。
    [3]具体的日本荀子研究可参见佐藤将之:《日本二十世纪荀子研究的回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国际荀子研究专号》,2003年12期,11:39-84。另见:Masayuki Sato,2001,“Confucian State and Society of Li:A Study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Doctoral Dissertation,Sinologial Institute,Leiden University.Masayukl Sato,2003.05,"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Xun Zi's Political Thought",Leiden:Brill.Masayukl Sato,2002,"Xun Zi in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of Early China:Replies to Perspectives of European Scholars." Ⅱ AS News Letter,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Asian Studies,Leiden),No.27 and No.28.
    [1]其中,栗原圭介《中国古代乐论之研究》一书(大东文化大学东洋研究所1979年版),对于中国早期音乐有较广泛的论述。
    [2]参见[韩]郑宰相《韩国荀子研究》,《汉学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第183-220页。
    [3]1990年10月在山东临沂召开了首届全国荀子学术研讨会,推动了整个荀子研究。详见张松智《首届“荀子研讨会”纪略》,《齐鲁学刊》1990年第6期。1993年,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威海召开,提高了荀学研究的国际性。
    [1]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2]刘师培:《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7页。
    [1]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书总目提要》称:“然以汉人所说左丘明为近”,本文从此说。本文所录《国语》文字据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版本。
    [1]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本文暂以《中国通史》为准。
    [1]阎布克:《乐师与“儒”之文化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8-140页。
    [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六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57页。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第132页。
    [1]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1]杨伯峻:《论语译注·试论孔子》,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页。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1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195页。
    [2]《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87页。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朱熹:《论语集注》,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上,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33页。
    [1]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下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2页。
    [2]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排印版,第55页。
    [3]依照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中《论语》之版本。
    [4]《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65页。
    [1]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时期楚国墓葬(后定名为郭店一号墓)出土了一批以战国楚文字书写的竹简,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间整理、识别,这批楚简图版以及释文已于一九九八年五月由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简》为名出版。考古学家根据郭店一号墓的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随葬器物纹样等方面的研究确定,该墓下葬年代应属战国中期偏晚,约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郭店楚简的发现与《郭店楚墓竹简》的出版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巨大轰动和反响,楚简以儒家传统文献为主,并且均早于《孟子》,因而对孔子之后的入学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信的资料。李泽厚则认为“竹简各篇年代不一,内容兼容并包,参差不齐,并不完全一致,但主题仍属于入学的不同倾向或派别的文献,早者或可与孔子同时或稍前后,也不排除其中有孔子本人的论著或语录在内,而全体则均应早于孟子,……毋宁更接近《礼记》及《荀子》”。(李泽厚:《初读郭店楚简印象纪要》,《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03页。)另参见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第36-74页。本章着重探讨郭店楚简的儒家文献中所见的礼乐思想,即把他们作为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儒家美育思想资料来研究,并对孔子以后儒家乐论思想的发展脉络试作考察,以期探寻其与荀子“乐论”思想的渊源关系。
    [2]本文所引郭店楚简儒家文献,除个别有较大争议之处另加注释外,其他均参照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8页。
    [3]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第140页。
    [1]蒋孔阳:《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8页。
    [1]许多学者评价荀子的哲学思想为“天人相分”,细读全文,可察荀子自己并没有“天人相分”之语,而只有“天人之分”(《天论》),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并不等同。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荀子说:“故明于天人之分,则谓至人矣。”(《天论》)在这里,荀子所强调的是天、人各自的名分、职分,这里的关键是在于“天人之分”的“分”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作为分别、区分讲的动词,而是作为名分、职分讲的名词。“明于天人之分”中的“分”字的正确读法,应该是第四声,其义是职分、本分、名分等,不是读作一声“分开”的动词之“分”。近年出土的湖北郭店楚简记载:“又(有)天又(有)人,天人又(有)分。口(察)天人之分,而智(知)所行矣”(《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此处的“察天人之分”,与荀子所言“明于天人之分”几乎完全一致。另见湖南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上信无事,则万物周扁(遍),分之以其分,而万民不争。”(《黄帝内经·道原》)此处所引帛书《黄帝内经》的写作年代,据唐兰先生考定在战国中期前段,其中所言“分之以其分”中,前者是作为动词,后者是作为名词的,但在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中,“明”字显然是作为动词的,诸如荀子它篇中“明分使群”《富国》,“明礼义以化之”(《性恶》),“立君上,明礼义”(《性恶》)等,都是明察之义,并且都用作动词,按照古汉语用词的通例,其后所接的都应该是名词,不可能为动词。所以说,“分之以其分”之第一个分为动词,而其后则是名词。同样,荀子所讲的“明于天人之分”之明乃明察之意的动词,其后所接“分”字当做名词职分、名分之意才能讲得通。今人梁启雄在《荀子简释》中对“故明于天人之分”的注释说:“《礼记·礼运》注‘分',犹职也。”可见此处之“分”应作为“名分”、“职分”、“本分”之意为妥。本文从此说。另有其他学者也对“天人相分”持反对意见,诸如《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一期载王举忠、于世君《“天人相分”论质疑》;另见晁福林《论荀子的天人关系说》,《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等。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全集》 第2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172页。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1]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第217页。
    [2]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14页。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陈炎主编,廖群著 《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页。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21页。
    [2]据日本学者久保爱所见之宋本 《荀子》,此句系 《正名》 篇佚文。参见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上),《三松堂全集》 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4页。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三松堂全集》 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
    [1]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63页。
    [2]胡晓明,傅杰:《释中国》(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8页。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第10-11页。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版,第14页。
    [1]据日本学者久保爱所见之宋本 《荀子》,此句系 《正名》 篇佚文。参见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上),《三松堂全集》 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
    [1]《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15-516页。
    [1]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7页。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1]《礼记击解》 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33页。
    [1]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412页。
    [2]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探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1][日]青木正儿:《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王俊瑜译,人文书店1934年版,第87页。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1]吴文璋:《荀子“乐论”之研究》,台湾宏大出版社1992年版,第188页。
    [1]本文所用 《乐记》 文字参考阮刻 《十三经注疏》 之 《礼记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3]《乐记》 一书据传有二十三篇,其中收入到 《礼记》 与 《汉书》 中的十一篇保存至今,另有其余十二篇篇目可见刘向 《别录》,可参见[清]马国翰著 《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郭沫若:《青铜时代·公孙尼子及其音乐理论》,《郭沫若全集》 卷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第158页。
    [3]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4]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支持此说的另有叶明春《<乐记>作者以成书年代论证书评》 一文,参见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第5期。
    [1]具体论证可参见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210页。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页。
    [1]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6页。
    [1]孙希旦:《礼记集解》 卷三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2]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第225页。
    [1]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第228页。
    [2]吴文璋:《荀子“乐论”之研究》,台湾宏大出版社1992年版,第184页。
    [1]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探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1]李衍柱:《世界轴心时代的诗学双峰--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峙的荀子<乐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页。
    [2]王利器先生说:“陆贾之学,盖出于荀子。”(《新语校注·前言》,中华书局1986年版。)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中指出:“贾谊还深得荀子一派儒学的教养,荀子的人性论和修养论对贾谊有直接影响。”
    [3]刘向:《叙录》 转引自马积高 《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9页。
    [1]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 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356页。
    [2][清]魏源:《默角爪·学篇一》,《魏源集》 上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页。
    [3]以上引文皆出自李志钧注 《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 卷22,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9页。
    [2]范福春:《理性之维--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1]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学派之哲学》,富山房1902年版,第528页。
    [2]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岩波书店1973年版,第206页。
    [3]荻生徂徕:《荻生徂徕全集》 第一卷,河出书房新社1973年版,第229-331页。
    [1]曾繁仁:《美学之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9页。
    [1]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早期文论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5页。
    [1]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1]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2][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45页。
    [3]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1]《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2]《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
    [3]曾繁仁:《美学之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550页。
    [4]《海德格尔选集》 上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9页。
    [1]修海林:《“人”与“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两种体系的启示》,《音乐研究》,1994年第2期。
    [2][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19页。
    1.[清]阮元校刻 《尚书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清]阮元校刻 《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清]阮元校刻 《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清]阮元校刻 《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清]阮元校刻 《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7.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8.骆瑞鹤:《荀子补正》,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黄克定:《荀子今译》手稿,著于1970-1978年,未出版。
    10.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
    11.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12.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1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
    16.[汉]刘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7.[汉]班固:《白虎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8.李志钧:《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9.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
    20.[宋]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
    2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22.[宋]周敦颐:《周濂溪集》 中华书局1985年版。
    23.[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4.[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6.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7.骆瑞鹤:《荀子补正》,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年版。
    29.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0.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31.钱穆:《庄老通辨》,三联书店2002年版。
    32.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4.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卷三),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7.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38.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39.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0.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41.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2.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4.汝信、曾繁仁主编:《中国美学年鉴2003》,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4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8.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
    49.孔繁 《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0.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1.高春花 《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53.蔡尚思 《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5年版。
    55.刘纲纪 《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6.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7.修海林、罗小平 《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58.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59.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版。
    60.范希春:《理性之维--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刘蔚华:《儒家中和哲学通论》,齐鲁书社2001年版。
    62.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3.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
    64.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65.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6.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8.吴文璋:《荀子的音乐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69.吴文璋:《荀子“乐论”之研究》,台湾宏大出版社1992年版。
    70.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三松堂全集》第2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6.胡晓明,傅杰:《释中国》(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7.玄峻:《联想与印证:对中国思想的重新理解》,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78.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
    79.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80.祁海文:《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版。
    81.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3.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下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
    85.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版。
    86.刘师培:《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
    87.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8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9.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0.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1.曾繁仁:《美学之思》,山东大学2003年版。
    92.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3.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5.曾繁仁主编:《中外美育思想家评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97.[苏]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三联书店1987年版。
    98.[日]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学派之哲学》东京富山房1903年版。
    99.[日]今中宽司:《徂徕学之基础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69年版。
    100.[日]栗原圭介:《中国古代乐论之研究》,大东文化大学东洋研究所1979年版。
    101.[日]青木正儿:《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论》,王俊瑜译,人文书店1934年版。
    1.马征:《荀子美学思想研究》,《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
    2.杨太:《荀子文艺美学思想综论》,《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6期。
    3.王安庭:《论荀子的文艺思想》,《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
    4.旷丽贞:《化性起伪:荀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5.范明华:《荀子“性伪论”的美学意蕴》,《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6.张节末:《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荀子美学再检讨》,《文史哲》,1998年第4期。
    7.王长华:《荀子美学思想述评》,《河北学刊》 1989年第6期。
    8.虞圣强:《荀子“性恶论”新解》,复旦学报1996年第4期。
    9.张巍:《论<荀子·乐论>中中和美的思想》 《甘肃高师学报》 2001年第4期。
    10.王志成:《荀子音乐美学思想辨析》,《艺术百家》 2004年第3期。
    11.陈四海:《论荀子的音乐思想》(《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赵士林:《“礼”的诗化:从宗教情感到审美情感--荀子美学新解》,《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3.张源旺:《乐合同,礼别异----荀子<乐论>中礼乐关系之美学内涵》,《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4.金满锡:《关于墨子与荀子“乐论”的一下思考》,《当代韩国》 2003年春夏合刊第1期。
    15.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探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6.杜寒风:《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邢台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17.张慧:《试论先秦儒家的礼乐观》,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8.王志成:《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特征》,齐鲁艺苑2004年第1期。
    19.黄柏青、孙利军:《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之“和”及其三个维度》,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20.张义宾:《<乐记>中的两种音乐美学观---<易传>和<荀子>对<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阴山学刊》2004年第1期。
    21.李衍柱:《世界轴心时代的诗学双峰---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峙的荀子<乐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2.赖欣阳:《论荀子“摄美归善”的美感价值判断及其审美观点》,《鹅湖月刊》第二九卷第一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