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宗教界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基于宗教情怀和动机进入社会公益领域的组织,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组织身份的难题。组织身份是组织成员集体性地对组织核心、持久以及与众不同特性的理解与认同;它通过组织的符号、结构与行动呈现,并被组织外部行动者所感知,用以评判组织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组织身份对组织具有引导与约束功能,这是由组织身份同既存的制度化行动领域相联系之特征决定的。本文考察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组织身份建构的动因、结果以及条件,揭示了具有宗教背景的组织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时,所面临的身份难题来自不同领域合法性的差异性要求所形成的压力;组织通过身份建构使合法性的来源与类型发生变化,从而有效整合不同领域的规范性要求,缓解合法性压力;身份建构得以进行并获得一定效果的条件是行动领域的多元化与制度化。这一过程对组织自身的影响,是形成了与宗教组织以及传统宗教慈善组织不同的非营利组织新类型—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非营利组织。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宗教因素在世俗性公益事业领域中的存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架构基础,可以在清晰的制度规范所塑造的组织身份约束与引导下,汇集包括宗教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与当前宗教组织主要在宗教领域内部开展的社会服务一起,共同增进社会福利。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分析了人们对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组织身份略显混乱的界定,引出本文探讨的主题。在文献回顾部分,概述了当前宗教公益事业研究所反映的一个共同现象:宗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合法性压力时采取的不同组织形式是影响宗教社会公益参与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章根据组织身份与组织合法性理论,提练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从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纵向历时性的角度,考察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不同阶段应对合法性压力进行组织身份建构的条件、过程与结果。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在总结了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身份建构过程以后,又对当代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参与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化形式作了进一步探讨。
The role of religious circles in social commonweal enterprises is now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ut the organizations with religious passion and motivation which enter into social commonweal field will inevitably be faced with the dilemma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generally.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s what is central, distinctive, and enduring about an organization, collectively comprehended and identified by the members, presented outward by organizational symbols, structure, and activities etc., perceived by actors outside and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n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guides and constrains organizations. This capacity roots in the character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at it relates to the established institutionalized action field.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consequence and condition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of Shanghai YMCA in different periods, reveals that the organizations with religious background which engage in social commonweal enterprises are under the pressure arising from the difference of the legitimacy requirememts in different fields; organizations build identity to change the origins and forms of legitimacy, which integrants different requirements effectively and relieves the pressure of legitimacy; pluralistic and institutionalized action field is the condition that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can progress and be successful. A new typ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e.faith-based NPO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ligious organization and traditional religious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is created from this progress. Faith-based NPO offers a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frame relying on which religious factors exist in the secular social commonweal field. Being Constrained and guided by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based on clear institutional norms, faith-based NPOs can collect plentiful of social resources including religious resources, and contribute to social commonweal enterprise together with the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now engaging in social services mainly in religious field.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rives the topic from analyzing those confused descriptions of Shanghai YMCA's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 common phenomenon revealed by the studies of participation of religion in commonweal field is summarize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religion under the pressure of legitimac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ir participational effect. In this chapter a primary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offere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Chapter Two、Three、Four and Five are the main parts of this thesis. In historic dimension the dynamic, consequence and condition of Shanghai YMCA's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under the pressure of legitimacy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in these chapters.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and farther discussion. After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of Shanghai YMCA,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modern religion adopting which to participate in Chinese social commonweal enterprises are discussed.
引文
1 这种类型的组织在各种文献中有着不同的称谓,如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志愿组织、独立部门、第三部门、免税部门、非政府组织等等。这些称谓有时含义完全相同,有时又根据不同的语境而有所区别。例如,慈善组织强调为救济弱势者提供慈善服务;志愿组织强调组织成员以志愿人员为主;独立部门强调团体虽然由政府和企业所支持,但其特性与贡献是独立的;第三部门强调这一部门是相对于政府、市场部门而存在的第三种社会力量,其本身兼有市场的弹性与效率,以及公共部门的公平性和可预测性等多重优点,同时,它又避免追求最大利润与科层组织僵化的内在缺失;非政府组织强调这些团体并非政府的组成部分;免税部门强调了这些组织的税收优惠地位。这些不同的称谓实质上都指在政府与企业以外的那部份社会组织,表明了不受政治和市场逻辑支配的那部分社会活动空间以及在此空间内活动的社会组织。而我国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组织性质上大体与上述组织类型相对应,同时,在学术研究中也以“民间组织”来指代这类组织。虽然严格说来,不同的名称强调了这部分社会组织特征中的不同方面,各有其涵义,基于本文的主旨以及目前学界对这类组织共同拥有的基本特征已具有一定共识,本文对这类组织的内涵与类型不再作出进一步的区分,也不再对这类组织的性质、类型作更深入地辨析和探讨。
    2 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非营利组织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总体上保持着迅速发展的态势。
    3 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参见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东南学术》,2003年第3期);万江红、张翠娥:《近十年我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唐斌:《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蔡磊著:《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章第2节。
    6 如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吴建荣在一篇文章中的呼吁:“应给予宗教文化背景的公益性社团一视同仁的‘公民待遇'”。吴建荣:《建构培育爱心的慈善文化(上)》(《上海青年》2005年第2期)。
    8 引自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2005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9 研讨会论文集《参与·分享》由李亚平、吴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12 《少林寺和尚富了,普事却为什么少了?》来源:中新网: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lD=1&ID=1256563&page=1
    20 顾子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二十五周年》,载《中华基督教会年鉴》,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1921年第6期,第202页。
    21 《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第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干事大会报告》,1947年10月
    22 转引自陈秀萍:《沉浮录—中国青运与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第2页
    23 美国宗教社会学家托马斯·F·奥戴(中文版1990,118-120)根据德国神学家特洛尔奇关于现实社会中宗教的教会-教派类型学思想,进一步对宗教类型作了区分与阐发。教派(sect)的核心特征是:1,把自己看作上帝选民的团契,看成是真正信仰者的化身:2,鼓励其成员表现宗教自发性,包括广泛的群体活动;3,不强调组织性,而力求在非科层制结构中维持各成员之间最大限度的民主参与;4,规模通常较小;5,利用平信徒作为领袖,通常是兼职的,很少或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神学训练,忠于群体所倡导的原则被认为比“书上的学问”更重要,具有卡里斯玛因素是这些领袖共同的特点;6,强调教义的纯洁性,并且通常要求回到最初的宗教教义去;7,强调传统的伦理原则,并力求使自己的成员遵循一种行为规范;8,倾向于把注意 力集中于彼岸世界的问题(拯救、末日审判断、天堂和地狱).而同时却忽视或贬低对现实的关心,甚至它们在强调伦理原则时,其重点也在于说明它与彼岸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教派主要是通过人们的皈依获得新的成员;10,教派大多是从社会较低的阶层中产生出来。
    24 《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第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干事大会报告》,1947年10月,第24页
    25 在最初的表述中,强调的是“青年男子”,即“……联合同道青年男子,……协力推广天国于青年男子之间者。”粱小初在为纪念上海青年会三十五周年所撰文中所引本旨即作此表述。其后由于允许女性入会。群众基础扩大,故而舍弃性别的限制。
    26 《美国青年会全国协会委员会之两种重要决议案》,载《同工》杂志,1935年第138期,第15页
    27(德)特洛尔奇著,朱雁冰等译:《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28 同上,第195页。特洛尔奇指出,信仰教会把受到福音力量的激励而复苏过来投入基督之精神活动领域的一切都归入信仰教会,尽管它们也许属于天主教会,甚至不属于任何团契。对教会的信仰在这里是指对福音之神奇的孕生和革新力量的信仰。因此,教会无所不在,不论在教会的律法团体之内还是以外,只要有福音在行使其革新力量,将人们统一在对基督的信仰之中的地方,使有教会存在.在基督教的观念里,信仰的教会,是指“基督之神奇活动领域”,被认为是真正的拯救尚未来临之前,基督徒集合起来所组成的圣洁者群体,更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整体的力量。在天主教中,信仰教会同“教士-圣事的拯救机构之极端集中化了的教皇教会”是一致的。天主教认为,“在这个机构之外,不可能有拯救;除了这个机构以外,也不可能存在着其他具有拯救力量的教会组织。”而在基督教新教中,“可以承认作为教会工具的一切形式的教会律法组织,只要其中存在着福音,只要其中保持着纯然作为特殊的话语表现形式的圣事。最终,在任何一种教会中,哪怕存在着种种混乱,只要握有《圣经》就包含着一丝福音,所以,信仰教会也就有可能延伸,甚至进入最腐败的律法教会之内。”当然,现代天主教会已承认了其它教会在拯救中的意义与重要性,这种态度的转变体现在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的几项宪章与教令中。参《基督教理论与现代》第195-200页;以及[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段琦、朱代强译:《基督教会史》第十九章相关内容。
    30 粱小初:《青年会与世界青年运动——为上海青年会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而作》,《上海青年》,1935年总第124期
    31 全国协会民国二十四年事工报告》,引自《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年鉴》,青年协会书局1935年出版
    33 关于基督教学生同盟与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关系与互动,可参见粱家麟著《基督教会史略》(香港更新资源有限公司1999年第二版)第九课“穆德与普世合一运动”。
    34 《全国协会事业概况》,引自《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年鉴》,青年协会书局出版,1935年
    35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宗教教育社简章》,载《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
    36 《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干事大会报告》,1947年。
    37 《上海青年会第三十五届征求大会特刊》,1935年
    38 谢扶雅:《谢扶雅晚年基督教思想论集》。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P186
    39 《现阶段中青年会组织与对内对外关系的改进》,引自《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干事大会报告》,1947年,第41页
    40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十九年度会务报告》,上海档案馆档案,Y3-1-172-3
    41 左芙蓉:《社会福音、社会服务与社会改造》,第191页
    4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江苏古藉出版社,1994,第54页
    43 这在五十年代初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总结中可以窥见端倪:“过去传道人联谊会认为青年会从事非传道,不欢迎我们参加做他们的会员……由于我们过去和教会的隔阂,因而造成一般教会对我们的印象是态度高傲,宗教生活较不注意,虽然通过最近一二年的接触与活动,他们已逐渐消除了一些对我们的成见,但是我们自己也要更注意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宗教生活。经常参加自己礼拜堂的礼拜,同时又要热心参加教会的一切活动”。见《1953年6月至12月上海青年会各部总结》,上海档案馆档案,C31-2-1142
    44 刘廷芳:《青年会对于教会的贡献》,《上海青年》1935年,35(39),第6页
    45 同上
    46 罗锺瑞:《读了“青年会还能成为基督教的吗”之后》,《同工》1934年总第133期,第46页
    47 Zald,M.N.,Denton,P.(1963):From Evangelism to General Service: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MCA.Administrative Science Ouarterly.8(2):214-234 “所有神道与教政等问题,均不在本会范围之列……关于其他各事,本会职权处顾问地位,惟得代表各该合作教会及宣教会执行其公认事务……本会既确定为顾问性质,顾问云者,思想计划,调查研究,提倡鼓吹,或代表执行而已(李则灵,1925:89)。”基督教男、女青年会以各自的全国协会为代表,自续行委员会开始就一直是这个跨宗派基督教组织的团体会员,主要以其社会服务的专业特长参与“协进会”的工作。在“协进会”下设的几个工作委员会中,基督教男、女青年会是工业、家庭以及拒毒这三个以社会事业为目标的委员会之成员:“协进会”的宗教类事务则由布道事业与退休会委员会、乡村教会与农民生活委员会、本色教会委员会三个机构承担,基督教青年会并不是这三个委员会的成员。
    49 《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第27页
    50 骆传华:《中国青年会之劳工事业》,《同工》,1933年总第121期,第5页
    51 《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第30页
    52 《上海青年会第三十五届征求大会特刊》,1935年,第9页
    53 《上海青年会第三十五届征求大会特刊》,1935年,第24页
    54 《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第11页
    55 《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第27页
    56 《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第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干事大会报告》。
    57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民国十九年度会务报告》,上海档案馆藏,档号U120-0-88-1
    59 顾子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二十五周年》,载《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1年第6期,第202页。上海,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
    60 梁小初:《青年会与世界青年运动——为上海青年会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而作》,《上海青年》,1935年第124期
    61 梁小初:《青年会与世界青年运动——为上海青年会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而作》
    62 粱小初:《青年会与世界青年运动——为上海青年会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而作》
    63 林启武(广州青年会):《读了“青年会还能成为基督教的吗”之后》,载《同工》,1934年总第132期
    64 刘廷芳:《青年会对于教会的贡献》,《上海青年》1935年,35(42),第3页
    65 刘廷芳:《青年会对于教会的贡献》,《上海青年》1935年,35(42),第4页
    66 刘廷芳:《青年会对于教会的贡献》,《上海青年》1935年,35(39),第2页
    67 刘廷芳:《青年会对于教会的贡献》,《上海青年》1935年,35(39),第6页
    68 粱小初:《青年会与世界青年运动——为上海青年会三十五周年纪念特刊而作》
    69 关于普益社发展为谦心堂的史实,在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830-831页有简短介绍。
    70 罗镭瑞:《读了“青年会还能成为基督教的吗”之后》,《同工》,1934年总第133期,第46页
    71 《上海青年会第三十五届征求大会特刊》,1935年,35(10),第8-9页
    7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江苏古藉出版社,1994,第55页
    73 《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第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田干事大会报告》,1947年10月
    74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年鉴》,青年协会书局出版,1935年,第13页
    75 《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第28页。
    76 《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第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于事大会报告》,1947年10月,第24页。
    77 罗冠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片断》,载《上海文史资料选辑》1996年第三期:《上海的宗教》,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年,第270页
    78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181页。
    79 《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5月,第14页
    80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6页
    81 《青年团中央关于协助基督教青年会贯彻全国总干事扩大会议精神的通知(1954年12月31日)》。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75
    82 《上海市政权系统、地方军事系统、统一战线系统、群众团体系统组织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4页
    83 《60年青年会管理及经费的问题》,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183;《关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105
    84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干事座谈会记录》,上海档集馆档案U120-0-33-1
    85 《关于男女青年会工作座谈会上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和我们的意见》,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212
    86 关于男女青年会工作座谈会上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和我们的意见》,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212
    87 《关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105
    88 1953年6月第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报告:《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载:《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5月,第185-186页
    89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182页。括号内文字为原文所有。
    90 《中共中央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一九五0年八月十九日)》,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08页
    91 《邓颖超大姐的讲话(1962年9月15日上午)》,上海市档案馆档案C31-1-323
    92 《青年团中央关于协助基督教青年会贯彻全国总干事扩大会议精神的通知(1954年12月31日)》,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75
    93 在大约1962年的一份未落款的汇报材料中,汇报人指出“现福州、厦门、南京、广州等地青年会所搞基青工作包括相当多的学生和部分职业青年,这是不妥当的。建议各地青联在领导男女青年会这方面工作时,应把基督教青年限于社会青年中的基督徒”。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212
    94 《张执—付部长在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纪要)》,上海档案馆档案,C31-1-323,
    95 《关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情况》,上海档案馆档案U120-0-113-1,
    96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56年度分务情况报告》,上海档案馆档案,B50-2-226
    97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干事座谈会记录》。上海档案馆档案U120-0-33-1
    98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56年度会务情况报告》,上海档案馆档案,B50-2-226
    99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56年度会务情况报告》,上海档案馆档案,B50-2-226
    100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工作情况的综合汇报(1962年)》上海市档案馆C31-2-1139
    101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一九五三年度工作情况及我们的初步意见》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54
    102 《一九五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女青年会各部总结》,上海档案馆档案C31-2-1142
    103 《一九五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女青年会各部总结》,上海档案馆档案C31-2-1142
    104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一九五三年度工作情况及我们的初步意见》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54
    105 《一九五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女青年会各部总结》,上海档案馆档案C31-2-1142
    106 《关于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情况(1956年9月)》,上海档案馆档案,C23-2-107
    107 《关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情况(1955年)》上海档案馆档案U120-0-113-1
    108 《全国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工作座谈会计划》,上海档案馆档案,C31-2-1139
    109 上海市档案馆档案,B22-2-325
    110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工作人员学习班工作总结(1957年)》上海市档案馆档案C31-2-1139
    111 《全国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工作座谈会计划》上海市档案馆档案,C31-2-1139
    112 《张执一付部长在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纪要)》,上海市档案馆档案,C31-1-323
    113 1954年11月,国务院在宗教事务处基础上成立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为国务院属机构之一。1951年政务院指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省辖市与专署及县建宗教事务机构,列为各级政府的直属机构之一,不设宗教工作机构的市及县要指定专人负责宗教工作。1952年底,有39个省、直辖市及省辖市成立了宗教事务处。1955年7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指示,北京、上海、天津及宗教工作繁重的省,改宗教事务处为宗教事务局,增加相应编制。要求大城市中宗教工作繁重的区与省属县设宗教事务科。至此,从省到县的宗教工作机构基本建立起来,大体适应了这一时期的宗教工作需要(段启明,1999)。
    114 当然,共青团和妇联作为社团组织。并不属于政府行政部门。但实际上具有政府机构的地位,在此不作具体的分析。
    115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宗教事务局关于对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工作的分工管理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海市档案馆档案,B22-2-325
    151 李亚平、吴铎主编:《参与、分享—1996年YMCA社区服务国际研讨会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编者的话”,第3页。
    150 有关罗山市民会馆的创办经过以及运作模式,详见杨团主编:《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154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理事会会议记录,2002年12月21日
    155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2003年度工作总结》
    156 见张霞、张智河、李恒光主编:《非营利组织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21页
    165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理事会会议记录(2002年12月21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档案室
    U120-0-113-1,C23-2-107,C23-2-54,C31-1-323,C23-2-183,C23-2-105,C23-2-75,B50-2-226,U120-0-33-1,B22-2-325,C23-2-212,C31-2-1139,Y3-1-172-3,Q400-1-1926,U120-0-88-1,C31-2-1142
    [1]《上海青年会第三十五届征求大会特刊》,1935年,35(10)
    [2]《同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出版,1933年,121期;1934年,132、133期
    [3]《上海青年》,1935年第124期,1938年第12期
    [4]《上海青年·年度报告专号》,1934年
    [5]《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特刊》
    [6]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档案室1998-2006年度各项工作档案
    [1]《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1、1924、1925年
    [2]《基层建设与青年会干事:九届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干事大会报告》,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7
    [3]《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年鉴》,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5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94
    [6]《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7]《上海市政权系统、地方军事系统、统一战线系统、群众团体系统组织史资料》,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9]《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三期)》,上海: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
    [1]谢扶雅,谢扶雅晚年基督教思想论集[M],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
    [2]罗竹风,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3](美)T.帕森斯,梁向阳,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岫,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陈秀萍,沉浮录——中国青运与基督教男女青年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5](美)托马斯·F·奥戴,刘润忠,宗教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方向新,刘林平,万向东,人性因素.生存环境—组织社会学(沪版)[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7](美)威利斯顿·沃尔克,孙善玲等,基督教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美)约翰·斯通,尹今黎、张蕾,社会中的宗教——种宗教社会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9]罗竹风,陈泽民,宗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0](英)戴维·米勒 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1]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2]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13]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4](德)卢克曼,覃方明,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M],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
    [15]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6]李亚平、吴铎,参与、分享——1996年YMCA社区服务国际研讨会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7]瞿海源,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分析[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
    [18]刘创楚、杨庆堃,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
    [19]康晓光,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M],广西: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李猛、李康,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2]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第二版)[M],香港:更新资源(香港)有限公司,1999
    [23]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4](美)S.肯德里克,P.斯特劳,D.麦克龙,王幸慧等.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5]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6]孙立平、晋军、何江穗、毕向阳,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7]王顺民,宗教福利[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9
    [28]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9]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0]郑志明,宗教与非营利事业[C],台湾:南华大学宗教中心,2000
    [31]王顺民,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M],台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32]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4]杨团,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5]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6]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7]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8](美)W.理查德.斯格特,黄洋等,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9]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2
    [40]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1]何光沪,月映万川—宗教、社会与人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1]
    [43](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杨风岗,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4]毕监武,社团革命—中国社团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5]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6]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上海市民族和宗教—2003年度调研报告集)[C],内部资料,2003
    [47](德)特洛尔奇,朱雁冰等,基督教理论与现代[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8]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49]左芙蓉,社会福音、社会服务与社会改造[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50]李峰,乡村基督教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结构性位秩—华南Y县X镇基督教教会组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1]张霞、张智河、李恒光,非营利组织管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2]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53](美)林南,张磊,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4]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5]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6]李汉林等:《组织变迁中的社会过程》[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1]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1)
    [2]路风,中国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11)
    [3]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杨善华、林彬,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4]何光沪,中国宗教改革论纲[J],东方,1994(4)
    [5]钟福山,宗教与社会生活[C],见:宗教论述专辑(2):社会教化篇,台北:“内政部” 编,1995
    [6]罗冠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片断》[C],见:《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三期)》,上海: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
    [7](法)让一马克·思古德,王雪梅,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J],外国法译评,1997(2)
    [8]郭尚鑫,论美国社会福音运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2)
    [9]焦文峰,国家介入社会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7(4)
    [10]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J],世界宗教研究,1998(2)
    [11]李利安,试论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宗教研究,1998(3)
    [12]段启明,中国政府宗教工作机构的历史沿革[J],中国宗教,1999(3)
    [13]景跃进,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J],江苏社会科学,1999(6)
    [14]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J],学术月刊,1999(12)
    [15]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6]杨红,教会在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记录—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宗教资料介绍[J],档案与史学,2000(5)
    [17](美)J.L.费尔南多、A.W.赫斯顿,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非政府组织[C],见: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8]张世雄,志业主义、自愿主义、专业主义与管理主义:从宗教慈善到非营利事业[C],见;郑志明,宗教与非营利事业,台湾:南华大学宗教中心.2000
    [19]周庆华,宗教“现代”化的社会福利事业方向[C],见:郑志明,宗教与非营利事业,台湾:南华大学宗教中心,2000
    [20]顾忠华,“公共”的宗教?宗教性非营利组织与公共领域[C],见:郑志明,宗教与非营利事业,台湾:南华大学宗教中心,2000
    [21]郑赞源,非营利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对宗教组织定位、策略与管理的意函[C],见:郑志明,宗教与非营利事业,台湾:南华大学宗教中心,2000
    [22]周思玉,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动因与过程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1(1)
    [23]叶小文,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中国宗教,2001(2)
    [24]朱又红,第三部门中的社会创新[C],见:杨团,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5]叶小文,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篇章[J],中国宗教,2002(1)
    [26]李陵,基督教青年会落户长沙原因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7]余孝恒,宗教政策与宗教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宗教学研究,2002(3)
    [28]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一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5)
    [29]周秋光,曾桂林,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1895-1949)[J],史学月刊,2002(11)
    [30]张兆曙,系统结构分化:中国社会分化研究的新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3(2)
    [31]李向平,本土化与社会化:“海派基督教”及其社会化历程[J],上海大学学报,2003(3)
    [32]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03(3)
    [33]陈洪波,唐兴霖。论中国非营利组织合法性危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34]龚常,高义强,当代社团发展的问题与路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35]王秀玲,中国内地基督教会服务社会的新探索[J],中国宗教,2003(12)
    [36]卓新平,《中国教会与中国社会》[C],见:卓新平、萨耶尔,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7]石衡潭等,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北京教区社会服务与实践[C],见:卓新平、萨耶尔,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8]左芙蓉,主流与边缘:北京YMCA社会服务角色的历史考察[C],见:卓新平、萨耶尔,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9]华尔德·佛尔斯特,从公益的角度看宗教/教会与政府机构之间合作的前景及困难[C],见:卓新平、萨耶尔,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0]刘继同,香港基督教会社会服务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C],见:卓新平、萨耶尔,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1]胡宝平,大力发展教会自养事业,积极带领教徒致富[J],中国宗教,2004(3)
    [42]陈定通,参与社会服务拓展自养渠道[J],中国宗教,2004(3)
    [43]胡剑锋 王晓,论现代社会的组织多元化及其结构优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4(4)
    [44]田凯,非协调性约束与组织运作——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45]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开放时代,2004(6)
    [46]刘军,富萍萍.组织认同的心理基础剖析[J],经济界,2004(6)
    [47]万江红、张翠娥,近十年我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J].江汉论坛,2004(8)
    [48]石洪喜,作光作盐,荣主益人[J],中国宗教,2004(10)
    [49]赵黎青。论中国非营利部门意识的形成及其意义[J],学会月刊,2004(11)
    [50]任剑涛,社会的萎缩与重建一转型中国国家与社会互动状况的分析[J],见:张一兵、周晓虹、周宪,社会理论论丛(第二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1]潘明权,上海宗教工作法制建设的调研与思考[C],见:吴孟庆,罗伟虹,宗教问题探索2003年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2]徐立志,“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结社政策[C],见:吴玉章,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3]吴玉章,“政府管理社团”模式及其效果[C],见:吴玉章,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4](美)保罗.迪玛乔,沃尔特.鲍威尔。组织领域中的制度同形性与集体理性[C].见: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5]傅先伟。“施比受更为有福”——上海基督教社会服务事工的实践[J],天风,2005(1)
    [56]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57]王彦斌。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J],天府新论,2005(2)
    [58]吴建荣。建构培育爱心的慈善文化(上)[J],上海青年,2005(2)
    [59]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
    [60]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
    [61]唐斌。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5(7)
    [62]Lauren B Homer。宗教组织非崇拜活动的组织与筹资[J],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宗教学理论(研究参考),2005(8)
    [63]刘继同。积极适应与服务社会:中国基督教会慈善服务现状与政策框架研究,http://www.chinasocialpolicy.org/PAPERS/%7BBE523E31-D888-4458-BF4C-D6D8713EFB06%7D_2025.doc,2005
    [64]傅先伟。基督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功能[A],内部文稿,2006
    [65](日)田岛英一:《“爱国主义”时代的中国宗教性团体》,未发表之工作论文,2005
    [66]靳环宇。中国民间慈善组织的历史嬗变[J],中州学刊,2006(2)
    [67]赵晓阳,基督教会与劳工问题—以上海摹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为中心[C],见:陶飞亚,性别与历史: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8]钮圣妮,1904—1933: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劳工事业[C],见:陶飞亚,性别与历史: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9]李向平、黄海波,从公益团体到宗教团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C],见:陶飞亚,性别与历史: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0]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
    [71]彭立红,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社会改造[D],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0
    [72]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
    [73]马超,非基督教运动中的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以1922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大会为个案[D],上海:上海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3
    [74]李信福,基督教组织治理机制之研究—以财团法人台北市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例[D],台北:台湾真理大学宗教学硕士论文,2004
    [75]吕纳,法人行动者的行动逻辑——以上海青年会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2004
    [76]吕明霞,民间妇女组织的资源动员过程研究——以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2005
    [77]王波,非协调约束下的社团运作与制度创新——以上海青年会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论文,2005
    [1]Ashforth,B.,Gibbs,B.W.(1990):The Double-Edge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1(2):177-194
    [2]Brinton,M.C.,Nee,V.Ed.(1995):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Chambre,S.M.(2001):The Changing Nature of "Faitn "in Faith-based Organizations:Secularization and Ecumenicism in Four AIDS Organizations in New York City.Social Service Review.Sep:435-455
    [4]Chaves,M.(1999):Religious Congregations and Welfare Reform:Who Will Take Advantage of "Charitable Choi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4(8)36-46.
    [5]Chaves,M.(2002):Religious Organizations:Data Resource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5(10):1523-1549
    [6]Chaves,M.,Tsitsos,W.(2OOI):Congregations and Social Services:What They Do,How they Do it.and With Whom.http://www.nonprofitresearch.org/usr_doc/Tsitsos%20
    [7]Deephouse,D.L.(1996):Does Isomorphism Legitimat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9(4):1024-1039.
    [8]Dutton,J.E.,Dukedch,J.M.(1991).Keeping an Eye on the Mirror:Image and Identity in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4(3):517-554.
    [9]Ebaugh,H.R.,Chafetz,J.S.,Pipes,P.F.(2005) Faith-Based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 Funding:Data from a National Survey.Social Science Quarterly,86(2):273-292
    [10]Ebaugh,H.R.,Pipes,P.F.,Chafftz,S.,Daniels,M.(2003):Where's the Religion? Distinguishing Faith-Based from Secular Social Service Agencies.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42(3):411-426
    [11]Gioia,D.A.,Schultz,M.,Corley,K.G.(2000).Organizational Identity,linage,and Adaptive Instabi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5(1):31-63.
    [12]Green,J.C.,Sherman,A.L.(2002):Fruitful Collaborations:A Survey of Government-Funded Faith-Based Programs in 15 States.Charlottsville,VA:University of Akron & Hudson Institute.
    [13]HalI,P.,Taylor,R.(1996):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XLIV(5):936-957
    [14]Harquall,C.V.,King.A.W.(2003):Organizadonal Identity and Embodied Cognition:a Multi-level Conceptual Framework.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1-6
    [15]Hatch,M.J.,Schultz,M.(1997):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identity and imag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31(5/6):356-365
    [16]Ingrain,P.,Clay,K.(2000):The Choice-Within-Constraints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ty.26:525-546
    [17]Jeavons,T.H.(1998).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us" organizations:An exploratory proposal.In:N.J.DemerathⅢ et.al.Ed.In Sacred compaaies:Organizational aspects of religion and religious aspects of organizations.New York: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Jeavons,T.H.(2002):The ambiguities of government funding for faith-based organizations and philanthropy.New Directions for Philanthropic Fundraising.37
    [19]Jeavons,T.H.(2003):The Vitality and Independence of Religious Organisationa.Society.40:27-36.
    [20]Johnson,B.,Tompkins,R.B.,Webb,D.(2002):Objective hope: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aith-based organization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hiladelphia,PA:Center for Research on Religion and Urban Civil Society a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1]Massey,E.J.(2001):Managing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Organizations in Crisis.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35(2):120-134
    [22]McKinney,R.,Kahn,H.(2004).Lottery Fund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the UK Voluntary Sector.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15(1):1-19
    [23]Nagel,A.(2OO6):Charitable Choice:The Religious Component of the US-Welfare-Reform---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on "faith-based-organizations" as Social Service Agencies.Koninklijke Brill NV.Leiden.53:78-111
    [24]Oliver,C.(1991):Strategic Responses to Institutional Process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6:145-179
    [25]Pipes,P.F.,Ebaugh,H.R.(2OO2):Faith-Based Coalitions,Social Services,and Government Funding.Sociology of Religion.63(1)49-68
    [26]Pfeffer,J.(2003):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Palo Alto,CA,US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7]Pratt,M.G.,Foreman,P.O.(2000):Classifying Managerial Responses to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Identit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Beview.25(1):15-42.
    [28]Ravasi,D.,Rekom,J.V.(2003).Key Issues in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fwation Theory.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6(2):118-132
    [29]Saperstein,D.(2003):Public Accountability and Faith-based Organizations:A Problem Best Avoided.Harvard Law Review.116(5):1353-1397
    [30]Scott,R.W.(2OO4):Reflections on A Half-Century Of Organizational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agy,30:1-21
    [31]Suchman,M.C.(1995).Managing Legitimacy: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3):571-610
    [32]Tschannen,O.(1991):The Secularization Paradigm:a Systematization.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30(4):395-415
    [33]Williams,R.H.(2003):Religious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Public Sphere:Organization Ideology and Activesm.In:M.Dillon,Ed.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15-330
    [34]Wood,R.L.(2003):Religion,Faith-based 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the Struggle for Justice Activesm.In:M.Dillon.Ed.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Woodward,D.G.,Edwards,P.,Birkin,F.(1996):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and Stakeholder Information Provision.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7:329-347
    [36]Wuthnow,R.(2004):Saving America? Faith-Based Services and the Future of Civil Socie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7]Wuthnow,R.,Hackett,C.Hsu,B.Y.(2004):The Effectivenes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Faith-Based and Other Service Organizations:A Study of Recipients' Perceptions.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43(1):1-17
    [38]Young,D.R.(2001).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12(2):139-157
    [39]Zald,M.N.,Denton,P.(1963):From Evangelism to General Service: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MCA.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8(2):214-234
    [40]Zimmerman,M.A.,Zeitz,G.J.(2002):Beyond Survival: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7(3):414-4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