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风筝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意义,成为具有官方色彩的有章法、有规范的风筝体育文化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它不仅被广泛地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大踏步地跨入艺术的殿堂,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艺术品、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然而,与蓬勃发展的风筝实践活动相比,当前学界对风筝艺术的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只是将风筝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注重对这一艺术作品自身包括其源流、造型、体裁、绘画、制作技艺等方面的研究,或者只是从某个方面、某个地域涉及风筝艺术与民间社会生活的联系,而缺乏整体上的对风筝艺术作为生活的民艺的研究,从而割裂了风筝艺术与自然、经济、社会的联系,缩小了风筝艺术的时空张力。另外,虽然风筝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已有成果对于今天如何去保护和开发利用风筝文化涉及不多。随着风筝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及其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凸显,急需对风筝文化的内涵及其保护利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理论上的提升,以进一步弘扬和传播风筝文化。本文采用文化生态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对风筝艺术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研究,以较全面地把握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和开发措施,从而深化对风筝文化的理论研究。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论的思想应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在生态学完成了它的人文转向和文化学为了适应研究需要而借鉴生态学方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反映了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由分立、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把系统论思想引入对文化的研究中,注重研究文化事项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并通过这种研究探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生态学的整体观和共生观、多样平衡观、动态开放观、层次结构观对风筝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文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优势。
     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风筝文化进行研究,在思维逻辑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风筝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是广义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各种人工创造的文化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环境等;二是风筝文化如何与系统协调,持续发展下去。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对风筝文化的研究。
     首先是风筝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风筝的历史演变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形态由飞行器到带有巫术性质的娱乐工具,再到纯粹的文化、体育、娱乐器具,主要功能从实用到娱乐,再到产业发展载体,都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风筝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不是平面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展开的。在纵向的时间延续传承中,风筝依靠家族传承和谱诀传承两个体系实现其代代相继;在横向的空间延展传播中,由于各个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风筝的各个流派。不同的地域环境导致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及社会制度的不同,使中西方风筝形成不同的发展轨迹,在艺术特点上也迥然有别。风筝在民间文化系统中产生、发展、传承、传播,与民间文化系统中的相关要素如民俗、民间文学、民间绘画等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特质,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感。以系统的观点来看,风筝自身各个要素也反映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是使风筝具有独特品格而不同于其他民艺品物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风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平衡与失衡理论,今天风筝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已发生改变,风筝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才能使风筝文化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使之得以传承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对风筝各文化因子的保护达到文化的多样化共存共生,通过开发利用使文化获得更新再生,最终使各文化因子在协调状态下传承下去并达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认识风筝文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发展中保护、整体文化生态保护的原则,从理念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分别制定相应措施对风筝文化加以保护。遗产的开发利用永远是为遗产的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开发利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风筝文化的开发利用是风筝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手段。对风筝的开发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现代风筝制造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现代文化产业是风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本文的结语部分将文化生态学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相对比,提出两者之间的契合关系,并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角度出发,将风筝文化思想总结为“四合”,“四通”,既是对全文的内容总结和理论升华,又揭示了以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风筝文化的内在依据。
From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along with the China's opening policy and the frequency of cultural contacts with the outside world,kite culture,with its peculiar charm and significance,has become a kind of regular sport culture with official color and a culture-oriented tourism project.It is not only used broadly in many activities, such as in flying,competition,entertainment,but also treated as work of art, collection,tourism souvenir,beautifying our living.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vigorous kite practice activities,research on kite art from academic aspect nowadays is still relatively weak.The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arried out either treats the kite as a kind of art work,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kite itself,such as its origin,sculpt,subject, brushwork,technique,etc.or deals only wi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t and popular social life in some aspects or some regions,regardless the kite art as one part of people's life.As a result,the research at present have cut apart the connections among the kite art with natural world,economy and society,have reduced the space-time tension of the kite art.Besides,although the technique of kite making has already been listed in the first group of count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rectory, its research at present pays no more attention to its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As tourist culture resources,the kite art's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func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we therefore need urgently to do further research in theory about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its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o as to further expand and spread this culture.This thesis adopts cultural ecology which is one of newly developing intersect subjects as basic theory,carrying out a kind of entire,systematic,dynamic research on kite culture.In this way,we can grasp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kite culture entirely,thus we are able to find out the sustainable ways about it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so as to deepen kite culture study.
     Cultural ecology offers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study of kite culture.It is a new intersecting subject which applies the ecology theories and systematic theories to culture research.It emerges under such background that ecology has finished its humanity change and the science of culture is seeking for a new kind of theory,its emergence reflects the trend in 20th century medium term which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ies changed from separation,resisting to fusion.Cultural ecology leads system thought into the culture research,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e and its living environment,and seek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of kite culture.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cultural research,cultural ecology,being superior in theory and method,shows mainly the concept of viewing the situation as a whole and the concept of intergrowth,varied equilibrium,dynamic open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Ecology theory and method applying concretely to the kite culture studying includes two aspects,one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kite culture and its living environment which is a broad concept,including not only natural environment,but also all kinds of man-made cultural environment,such as politics,economy,culture 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etc.The other is the ways about kite cult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hesis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kite culture and its living environment first.Kite'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not isolated.Its existing formation transformed from aerocrafts to entertainment tools with sorcery character to pure culture,sports, entertainment appliances again;and its main function transformed from pragmatic to entertainment to industrial carrier,but contacts closely with social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mentality.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kite culture is not a flat surface,but being spreading out in certain time and space environment,In longitudinal continuum,the kite culture was deliver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rough two systems—clan inheritance and score and formula inheritance;in lateral extension space,all kinds of kite schools formed due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n nature and environment.Different environment leads to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basis,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 social system,which cause the great differences on art styles between Chinese kites and western kites.The kite creates,develops,inherits and spreads in folk culture system,the kite and the key element of folk culture system, such as folk custom,folk literature,folk drawing etc,has interacted and interwove mutually.They compose Chinese folk culture particularity commonly,and reflect life attitude and thought emotion of Chinese public.Regarding on systematic viewpoint, each key elements of kite itself form an organic system,which reflects not only the unification of science and art,but also the unification of truth,good and beauty.These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make the kite art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 and be different from other folk works of art.
     Secondly,the thesis studies the roads of kite 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ecology system balance and unbalance theory,all folk culture ecosystem factors that kite today relies on have already changed,the kite 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also with that.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developing measures must be adopted to make kite culture adapt to the new living environment,also make it inherit and develop forever.We should remain the kite culture factors diversification coexistence by protecting measures,should renew and regenerate them by utilization,so that we can make the kite culture factors g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harmonizing state.On basis of realizing the protecting necessity in the kite culture,we should abide by some protecting rules which a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le,protection with development rule,overall culture ecosystem protection rule,and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protecting measures separately in thinking tier face,managing tier face and operating tier face.The heritages exploitation is subordinate to its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former is not purpose,but means,so is the kite culture heritage.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the exploitation to the kite culture mus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road,change culture value to economic value.The modern kite manufacture industry,tourism industry and modern cultural industry are important kite development fields.
     The concluding part of the thesis contrasts the basic thought of cultural ecology with Chinese tradition ecology thought,points out the agreement relation between the both.Furthermore,it also summarizes the kite culture for "four rounds" and "four fits" from the angle of Chinese tradition ecology thought,which not only sum up the content to full text and promote the theory,but also reveal the inherent reasons that we adopt cultural ecology to study the kite culture.
引文
[1]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余未人:《社会转型条件下民间文化遗产的命运》,冯骥才:《守望民间》,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2]冯骥才:《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上的讲话》,冯骥才:《守望民间》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这十大志书包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间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器乐集成》、《中国戏典志》、《中国民间曲艺志》。
    [1]曹雪芹在《红楼梦》之外,还有一部不太为世人所知的著作《废艺斋集稿》,这部著作分为八册,分别讲述各种手工技艺,包括讲刻制金石图章的《蔽芾馆鉴印章金石集》,讲风筝扎、糊、绘、放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讲园林布置艺术的《岫里湖中琐艺》、讲饮食烹调方法的《斯园膏脂摘录》,还有讲编制工艺、脱胎手艺、织补和印染、雕刻竹制品和扇股的,具体名字不详。不知什么原因这本书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孔祥泽及朋友想方设法描摹下其中的第二册,即《南鹞北鸢考工志》。《南鹞北鸢考工志》主要是讲风筝“扎、糊、绘、放”四艺的。除风筝图谱和制作歌诀外,还有曹雪芹的自序、董邦达序、曹雪芹论风筝的残文和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由这部著作而形成的“曹氏风筝”流派,对北京风筝艺术的风格有很大影响。参见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曹雪芹风筝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同上,第24页。
    [1][美]L·A·怀特著,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6页。
    [2][美]斯图尔特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9-50页。
    [3]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学的三个基本程序是:(1)必须分析文化的技术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文化如何有效地利用可获得资源为其民众提供食物和房屋?(2)必须分析与文化技术相联系的行为模式。文化成员如何从事他们为了生存所必须从事的工作?(3)必须确定那些行为模式与文化系统其他方面的关系。人们为了生存所做的工作如何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观点?他们的生存行为如何与他们的社会活动和他们的个人关系相联系?参见[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1]董欣宾 郑奇:《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2]英国人类学家阿兰·巴纳德在《人类学历史与理论》中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学中进化论有四个广义的分支:单线进化、普遍进化、多线进化和新达尔文主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属于多线进化论。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页。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唐家路博士论文:《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绪言,2006年,第7页。
    [1]参见林建华:《物缘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2]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06页。
    [3]向维凌、黄晓京:《当代人类学概要》,浙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1]《艺风》(影印本)民间专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1]“原生态”通常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的文化或艺术形态,反映一种艺术或文化的是初面貌,与产生这种文化或艺术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血肉相连。本文借用“原生态”这个概念指代风筝的最初形态,并用“继生态”、“新生态”的概念指代风筝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而依次产生的新形态。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1页。
    [3]《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2页。
    [4]刘志群:《藏文化特性论探》(上),参见http://info.tibet.cn/info/cuiture/t20050225_11271_2.htm。
    [1]这种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但被很多学者认可和采纳,可参见柴茂智著《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云中天编著《永远的风景:风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另外于培杰认为“草帽飘飞现象”为风筝的创造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斗笠,树叶说类似。参见于培杰:《风筝起源之我见》,《民俗研究》1997年第4期,第65-71页。
    [3]参见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3]郭伯南在《中国风筝及其风俗探源》中持这种看法,《民俗研究》,1990年第1期,第24-30页。
    [4]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5]陈澔注:《礼记·曲礼上》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6]参见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1]这种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但被很多学者认可和采纳,如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云中天:《永远的风景:风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3]王存玉:《风筝溯源》,《山东画报·潍坊新千年新视点》,2000年4月增刊。
    [3]刘敦愿:《试论中国风筝之始见与始作问题》,《民俗研究》,1990年第1期。
    [4]这幅图是1977年中国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上的画面,被称作“弋射图”。
    [1]李在泉:《风筝与巫术》,《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第12期,第46-47页。
    [2]梁启雄:《韩非子浅解》(下)第三十二篇《外储说左上》,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3页。
    [3][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2页。
    [4]杨伯峻:《列子集解》卷五《汤问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1页。
    [1]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出版《曹雪芹风筝艺术》,2004年版,第133页。
    [2][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十七《岁时风俗门》,正统九年序刊本,第4页。
    [3]参见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1]王健吾、金铁盦在《风筝谱》中谈到这个记载时认为,“羊车儿疑非人名,因在当时宫禁之中,本有以羊驾牟之俗,称曰羊车。羊车儿者,恐系驾驭羊车之人,与隋宫羊车小吏同。”参见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第2页。
    [2]王云五主编、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二·询刍录》,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版,商务印书馆,第184页。
    [3][清]徐柯:《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064页。
    [4]黄晖:《论衡校释》卷八,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65页。
    [1]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2]张道一:《张道一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318页。
    [3][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下)《墨子附录一卷·墨子佚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6页。
    [4]同上,《鲁问》篇,第442页。
    [5]安在车轴末端的挡铁,用以挡住车轮,不使脱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1页。
    [1][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页。
    [1]参见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138页。
    [2]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3]参见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4]同上,第58页。
    [1][唐]李冗:《独异志》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
    [2]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页。
    [3]瞿宣颖纂辑:《中国社会史料众钞》(甲集)(上),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页。
    [4]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315页。
    [5]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第2页。
    [6]王鸿勋、徐淑燕:《中国风筝》,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1][英]詹·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美]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编译:《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04页。
    [1]王鸿勋、徐淑燕:《中国风筝》,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2][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第99卷下,《王莽传》第69卷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55页。
    [3]云中天:《永远的风景:风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
    [2][唐]李冗:《独异志》卷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其记载如下:“梁武帝大清三年,侯景反,围台城,远近不通。简文与太子大器为计,缚鸢飞空,告急于外。侯景谋臣谓景曰:‘此必厌胜术,不然即事达人。'令左右射之。及堕,皆化为禽鸟飞去,不知所在。”
    [3]《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
    [4]《新唐书》卷二百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1]《金史》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2]《太平御览卷七五二·工艺部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37页。云中天,9页。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的发明》,参见http://www.china.com.cn/tech/txt/2006-12/13/content_7499503.htm。
    [4][明]王逵:《蠡海集》,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总866册,《子部172》杂家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5]清刻本。参见http://www.lantianyu.net/pdf18/ts076061.htm。
    [1]参见http://www.lantianyu.net/pdf18/ts076061.htm。
    [2]参见http://www.chinabbz.com/qita/hqbq/2006-10-20/1160.shtml。
    [1]《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九《小儿诗》,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430册,《集部369》总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47页。
    [2]《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有鸟二十章》,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427册,《集部369》,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70页。
    [3]《文苑英华·赋》卷一百三十八,中华书局,1966年版。
    [4]同上。
    [5]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第58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1][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5页。
    [2][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348册,《集部287》总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23页。
    [3]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4][宋]孟元老撰、伊永之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57页。
    [1]《挥塵录·后录》卷一。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038册,《子部344》,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412页。
    [2]参见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3]《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二,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总822册,《子部128》,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534页。
    [4]王鸿勋、徐淑燕:《中国风筝》,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5][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一,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362册,《集部301》,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432页。
    [6][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7]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页。
    [2]同上,第114页。
    [3]学界对雁形风筝无异议,但对蝴蝶形风筝有不同看法。如汪玢玲认为不是蝴蝶,应是“两头忙”——伏羲女娲缠身交尾图像。汪玢玲:《放风筝纹铜镜考释及其他》,《汪玢玲民俗文化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页。
    [1]云中天:《永远的风景:风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五,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1页。
    [3]《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六《风俗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总499册,《史部257》,1975年版,第275页。
    [4]《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卷七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441册,《集部380》,1975年版,第729页。
    [1]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6页。
    [2]朱绍华、王翔:《僭礼逾制:明清江南市民生活的潜流》,《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七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总625册,《史部38》,1973年版,第676页。
    [4][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5][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卷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页。
    [6]转引自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7]《平度州志》卷十《风俗》,道光二十九年,第3页。
    [8]《邹县续志》卷二《风俗》,光绪十八年,第21页。
    [9]《宁津直隶州志》卷二《风俗》,乾隆五十年,第43页。
    [1]《即墨县志》卷一《风俗》,同治癸酉年,第30页。
    [2]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3][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1][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2]柴茂智:《中国风筝三大流派的风格特点》,载于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3]徐艺已:《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4]《曹雪芹风筝艺术·前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出版,2004年版,第3页。
    [1]于培杰:《漫话风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2]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风筝谱序》,中西书局总社,民国二十五年版,第5页。
    [1]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页。
    [2]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3]孙立荣:《风筝情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539页。
    [2]1973年国务院批转外贸部、轻工业部《关于发展工艺美术生产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参见http://china.findlaw.cn/fagui/jj/26/127339.html
    [3]孙立荣:《风筝情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2]颜昌峣:《管子校释·轻重甲》,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01页。
    [1]南京艺术学院许平博士论文:《物承文化论——民间艺术的文化本质探讨》,1991年,第141页。
    [1]钟敬文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上层社会文化——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和底层社会文化——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参见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自序,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1]蒋青海:《中国风筝》,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10页。
    [1]《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并出版,1982年版,第205页。
    [2]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1]《潍县志·卷一·风俗》,乾隆二十五年,第30页。
    [2]张殿英:《杨家埠风筝的形成与发展》,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3]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4]同上。
    [5]有学者认为是三个分支流派:杨家埠风筝、国画风筝和象形风筝,但笔者认为象形风筝只是在国画画法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倾向而已,不足以称为一种流派。参见刘镇等:《风筝与国际风筝会》,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1]张殿英:《杨家埠风筝的形成与发展》,载于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2]孙立荣:《风筝情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刘慧、古易前编著:《民间风筝》,河北少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2]南通板鹞艺术博物馆负责人吉华语。
    [1]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第22页。
    [2]《广西通志》卷十五,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5册,《史部323》,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95页。
    [3]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参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21),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42页。
    [4][清]吴绮:《岭南风物记》,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2册,《史部350》,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827页。
    [1]参见刘镇等:《风筝与国际风筝会》,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2]同上,第78页。
    [1]参见东南大学罗军硕士论文:《从由通风筝看民艺功能的发挥》,2001年。
    [2]参见何治中:《享誉中外的南通风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3]参见东南大学罗军硕士论文:《从南通风筝看民艺功能的发挥》,2001年。
    [1]参见《潍坊文化通鉴》,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沈泓《杨家埠年画之旅》,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250页。
    [2]齐鲁滨:《潍坊风筝——不仅是关于一个区域性文化符号的思考》,郑金兰主编《风筝的学问》,第49页。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281页。
    [5][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1页。
    [1]李约瑟著、李彦译:《中国古代科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参见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3][台]陈世贤编著:《fun风筝》,[台]木马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6页。
    [4]于云汉、李在泉:《中西风筝发展的分流与趋同》,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1]参见刘忠:《异国风筝》,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1][日]和辻哲郎:《风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5页。
    [2]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页.
    [3]于云汉、李在泉:《中西风筝发展的分流与趋同》,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页。
    [4]在这期间,西方人的著作中出现过有关风筝的记载,但都是自然科学著作,如英国民俗学家克利·哈特的航空学著作《飞行之梦》,1405年出版的柯兰特·卡扎的军事技术著作,1589年詹伯迪斯达·丢勒·波尔达的《自然的魔力》,1634年约翰贝伊德的《自然与技术的神秘》等,其实质都是研究风筝的飞行原理的。参见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90-95页。
    [1]参见南通风筝博物馆介绍资料以及刘镇等:《风筝与国际风筝会》,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1]成中英:《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28页。
    [2]同上,第29页。
    [3][英]W·C·丹皮尔:《科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6页。
    [1]周昌忠:《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6-227页。
    [2][西德]M·玻恩著、李宝恒译:《我的一生和我的观点》,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7页。
    [3][西德]W·海森伯著、范岱年译:《物理学和哲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1页。
    [4]刘明武:《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重新认识道器并用的中华元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1][明]张介宾:《类经》卷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版,第68页。
    [2]林建华:《物缘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3]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序,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
    [4]参见张彤编译:《中国历代科学家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版;沈渭滨:《近代中国科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潘吉星:《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导言。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66页。
    [3]刘明武:《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重新认识道器并用的中华元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1]《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9-181页。
    [1]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29页。
    [2]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引言第2页。
    [1]所谓“文化突变”,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特质或要素通过接触、结合产生新文化结构的飞跃过程。参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1]《汉书·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
    [2]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3]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4]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1]郭春梅:《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沧桑》2005年第1期。第42-43页。
    [2]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第22页。
    [1]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第24-25页。
    [2]同上,第23页。
    [1]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第22-23页。
    [1]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卷七《精神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41页。
    [2]《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2页。
    [3]赵杏根、陆湘怀:《实用中国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诗》,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744页。
    [5]《广西通志》卷十五,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5册,《史部323》,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95页。
    [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参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21),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42页。
    [2]林建华:《物缘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2]南京艺术学院许平博士论文:《物承文化论——民间艺术的文化本质探讨》,1991年版,第158页。
    [3]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4]张道一:《中国民间艺术的美学特征》,参见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4页。
    [1]吴存浩:《吉祥物古今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7-56页。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1][清]王先谦撰:《释名疏证补》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6-27页。
    [2]王树村:《中国民问西画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103页。
    [1]徐渭诗参见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3页。
    [2]同上,第38页。
    [1]《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金诗》,《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439册,《集部378》总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4页。
    [2]《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六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438册,《集部377》别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528页。
    [3][唐]元绩:《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4][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赋》,中华书局,1966年版。
    [1][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袁枚全集·小仓山房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12页。
    [2]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3]同上,第40页。
    [4][宋]陈起:《江湖小集》卷七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总1357册,《集部296》总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598页。
    [5]《明清情歌八百首》,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78页。
    [1]于培杰:《漫话风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144页。
    [1]于培杰:《漫话风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2]同上,第152页。
    [1]对于这些方法,前人解释道:“所谓提者,在带掺之时,持线作上提之势,使风筝上升也。所谓带者,即举手肩上,引线向后,使风筝受力以上升也。掖是横行之法,如风筝向左倾斜,即持线向左掖之,使右方多受风而吃重,左方可乘机而起,而平其势。其右倾者亦然。掺与抽,乃频频颤动其线之意。盖频频颤动则风筝多受风力,必凌云而直上上也。”参见刘镇等:《风筝与国际风筝会》,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2]同上,第183页。
    [3]张道一、唐家路:《心灵之扉——张道一论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唐家路博士论文:《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2006年,第122页。
    [2]同上,第120页。
    [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唐家路博士论文:《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2006年,第121页。
    [1]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2]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1]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4页。
    [2]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3]同上,第51-52页。
    [4]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第118-120页。
    [1][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页。
    [1][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06页。
    [1]参见http://xintongzhoukan.blog.sohu.com/59075839.html
    [1]张文勋、施惟达等:《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2]冯骥才:《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上的讲话》,冯骥才:《守望民间》,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www.unesco.org
    [2]清华大学黄艳博士论文:《城市广场文化生态设计研究》,2003年,第7页。
    [3]清华大学黄艳博士论文:《城市广场文化生态设计研究》,2003年,第7页。
    [4]刘明武:《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重新认识道器并用的中华元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5]张道一:《张道一·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1]虞重干、张基振:《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载于《体育科学》2006年第1期。
    [2]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3]同上。
    [1]参见潍坊国际风筝会档案资料,存于潍坊档案馆。
    [2]同上。
    [3]参见潍坊国际风筝会档案资料,存于潍坊风筝博物馆。
    [4]Bob Mckercher(加)、Hilary du Cros(澳)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发行,民国25年版,第11页。
    [2][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巴蜀书社,1991年版。
    [3][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4]王健吾、金铁盦:《风筝谱》,中西书局发行,民国25年版,第112页-118页。
    [5]同上,第111页。
    [1]山东省风筝协会主办:《风筝——鸢友交流天地》,2005年第4期。
    [2]同上,2005年第1期。
    [3]中国风筝协会会刊:《中国风筝》,2003年第3期卷首语。
    [4][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六十四,岳麓书社,1998年版。
    [5]柴茂智、刘忠:《风筝的制作与放飞》,台北:国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1]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1][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174页。
    [2]联合国科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版),2003年。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版),2003年。
    [1]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第91-95页。
    [2]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1]Bob Mckercher(加)、Hilary du Cros(澳)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山东大学王巨山博士论文:《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2007年,第95-96页。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富于人性的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和新途径》,《装饰》,2005年第1期。
    [2]参见http://www.ccmedu.com/bbs51_54165.html。
    [1]参见http://www.ccmedu.com/bbs51 54165.html。
    [1]参见http://www.huaxia.com/zt/whb1/05-089/2005/00379466.html。
    [1]林和生:《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陶立璠、樱井龙彦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1]虞重干、张基振:《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体育科学》2006年第1期。
    [1]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史志编纂委员会:《寒亭区志》第二编《杨家埠风筝业》,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3页。
    [1]《寒亭区志》第二编《杨家埠风筝》,第10页。
    [1]陈南江、吴月照:《略论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
    [1]参见 http://news.sinawf.com/Html/sz/2007-6/28/103107609.shtml。
    [1]顾兴全、于可红:《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前景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第10期,第89页。
    [2]吴肖恩:《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1]张晓明、胡惠林:《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汉]刘向:《说苑·指武篇》。
    [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王莽传》,《汉书·地理志》。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杨伯峻:《列子集解》卷五《汤问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
    黄晖:《论衡校释》卷八,中华书局,1990年版。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鼎祚:《周易集解》,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
    [元]何犿注:《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颜昌峣:《管子校释·轻重甲》,岳麓书社,1996年版。
    杨伯峻:《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列子集释》卷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卷七,中华书局,1998年版。
    陈拱:《文心雕龙本义》,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李冗:《独异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
    《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
    《新唐书》卷二百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九,卷四百二十。
    [宋]陈起:《江湖小集》卷七十六。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十七。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一百三十八。
    [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十四。
    [宋]孟元老撰、伊永之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三,中华书局,2006年版。
    [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一。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巴蜀书社,1991年版。
    《挥麈录·后录》卷一。
    《太平御览》卷七五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
    《金史》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二。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卷七十八。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七十九。
    《剑南诗稿》卷六十四。
    [清]宋开书:《周易要义》,齐鲁书社,1988年版。
    [清]徐柯:《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第四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袁枚全集·小仓山房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明清情歌八百首》,巴蜀书社,1988年版。
    王云五主编、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二·询刍录》,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商务印书馆。
    刘侗等:《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
    《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并出版,1982年版。
    《平度州志》卷十《风俗》。
    《邹县续志》卷二《风俗》。
    《宁津直隶州志》卷二《风俗》。
    《即墨县志》卷一《风俗》。
    《潍县志》卷一《风俗》。
    《广西通志》卷十五。
    《寒亭区志》第二编《杨家埠风筝》。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选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2页。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英]贝尔纳著、伍况甫译:《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法]奥·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出版社,1963年版。
    [英]W·C·丹皮尔:《科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西德]M·玻恩著、李宝恒译:《我的一生和我的观点》,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美]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编译《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美]L·A·怀特著,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斯图尔特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西德]W·海森伯著、范岱年译:《物理学和哲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美]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英]詹·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日]和过哲郎著《风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Brian Lies,Hamlet and the Enormous Chinese Dragon Kite,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4.
    Chen Jiang Hong and Boris Moissard,The Legend of the Kite:a Story of China,Norwalk,Conn.:Soundprints,1999.
    Tom Tucker,Bolt of Fate:Benjamin Franklin and His Electric Kite Hoax,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3.
    Mark Q.Sutton and E.N.Anderson,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Walnut Creek.CA:AltaMira Press,2004.
    王健吾、金铁盒:《风筝谱》,中西书局总社出版,民国25年版。
    张彤:《中国历代科学家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版。
    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瞿宣颖纂辑:《中国社会史料众钞》<甲集>(上),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向维凌、黄晓京:《当代人类学概要》,浙江出版社,1986年版。
    潘吉星:《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
    蒋青海:《中国风筝》,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沈渭滨:《近代中国科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版。
    刘镇等:《风筝与国际风筝会》,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高基民、傅冰甲:《历代风筝诗歌赏析》,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
    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徐艺乙:《风筝史话》,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潍坊文化通鉴》,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
    王鸿勋、徐淑燕:《中国风筝》,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何治中:《享誉中外的南通风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周昌忠:《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张文勋、施惟达等:《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于培杰:《漫话风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道一:《张道一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吴存浩:《吉祥物古今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锐:《中西文化的震荡与循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董欣宾 郑奇:《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张道一、唐家路:《心灵之扉——张道一论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柴茂智、刘忠:《风筝的制作与放飞》,台北:国家出版社,2001年版。
    刘忠:《异国风筝》,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冯骥才:《守望民间》,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
    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台]陈世贤:《fun风筝》,[台]木马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富于人性的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版),2003年版。
    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曹雪芹风筝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刘慧、古易前:《民间风筝》,河北少年出版社,2004年版。
    林建华:《物缘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晓明、胡惠林:《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赵杏根、陆湘怀:《实用中国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沈泓:《杨家埠年画之旅》,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刘明武:《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重新认识道器并用的中华元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云中天:《永远的风景:风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孙立荣:《风筝情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山东省风筝协会主办《风筝——鸢友交流天地》。
    中国风筝协会会刊《中国风筝》。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历年潍坊风筝会档案资料
    韩民青:《论文化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人文杂志》1996年第6期。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郭伯南:《中国风筝及其风俗探源》,《民俗研究》,1990年第1期。
    王存玉:《风筝溯源》,载于《山东画报·潍坊新千年新视点》,2000年4月增刊。
    刘敦愿:《试论中国风筝之始见与始作问题》,《民俗研究》,1990年第1期。
    李在泉:《风筝与巫术》,《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第12期。
    王进龙:《风筝历史探源》,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汪玢玲:《放风筝纹铜镜考释及其他》,《汪玢玲民俗文化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朱绍华、王翔:《僭礼逾制:明清江南市民生活的潜流》,《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柴茂智:《中国风筝三大流派的风格特点》,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张殿英:《杨家埠风筝的形成与发展》,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齐鲁滨:《潍坊风筝——不仅是关于一个区域性文化符号的思考》,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于云汉、李在泉:《中西风筝发展的分流与趋同》,郑金兰:《风筝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成中英:《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郭春梅:《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沧桑》2005年第1期。
    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理论学刊》2004年第10期。
    虞重干、张基振:《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体育科学》,2006年第1期。
    王存玉:《话说风筝都》,《山东画报·潍坊新千年新视点》2000年4月增刊。
    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和新途径》,《装饰》,2005年第1期。
    林和生:《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陶立瑶、樱井龙彦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陈南江、吴月照:《略论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
    顾兴全、于可红:《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前景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5年第10期。
    吴肖恩:《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2年第10期。
    许平博士论文:《物承文化论——民间艺术的文化本质探讨》。
    唐家路博士论文:《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罗军硕士论文:《从南通风筝看民艺功能的发挥》。
    王巨山博士论文:《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
    黄艳博士论文:《城市广场文化生态设计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