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以前的中国,依据其自身的逻辑,长期维持着农业社会形态。农村教育依托私塾等传统学校进行,农村学校教育制度依赖于农村社会环境。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国家与个人都置身于一个不断变革的环境之中,并为了各自的持续发展进行着搏击与探索。农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来自于优势阶层意志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压力迅速转型,并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乡之间走出了一条兼收并蓄、中西融合的发展道路。民国时期是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不仅延续了近代以来以促进农村人口素质提升来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思路,而且积累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促进农村学校普及与革新的经验,奠定了20世纪中期以后农村学校发展的基础。
     论文以历史的视角对民国时期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变迁进行考察,并上溯至晚清。论文从各时期制度的内容入手,以文本化的制度规范所描绘的应然发展状态为依据,结合全面与局部的调查统计和时人的议论与回忆,并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发现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
     论文主体分为七章,其中前五章根据时间的先后和农村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特征,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后两章则从主体的制度选择和学校的社会功能角度,探讨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革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第一章通过对现代学制建立以前的农村学校考察发现,农村学校始终从属于民众的个人本位取向,其对周围社会环境存在较高依赖,制度化程度较低。而清末民初统一学制的建立,加速了全国范围内农村学校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一些旧式学校改换新的面目,而从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的更新还十分缓慢。而这也奠定了民国时期两套学校体系在农村地区并立的格局。
     第二章主要以清末民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农村学校教育制度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国家的义务教育追求对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影响,证明义务教育目标设定与农村有限接受新式学校之间的矛盾,促使了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新式学校的变通与传统学校的改良,以及二者的并举,成为民国时期普及农村学校的必然选择。而农村学校形式的丰富,为改变僵化的学校发展思路创造了条件。
     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对1930年前后农村学校发展状况的分析,认为之前农村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举措,有利于农村学校及教育普及,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制度因素进行破除,采取简易化、短期化、多样化、弹性化等多种创新举措,以法制化手段加速新式学校的本土化和传统学校的现代化,增强农村学校对民众个别化需求的适应。事实证明,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加快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以40年代国民教育体制下的农村国民学校体系作为考察对象。成人补习教育正式被纳入到农村国民学校体系之中,以补充因义务教育短期化所带来的教育程度不足;农村学校与地方行政系统相结合,以统制的方式巩固农村学校业已取得的成绩。但由于灵活性降低,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取向,加之战争的影响,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并未因此获得实质性进展。
     第六章考察了近代以来农村教育权力格局演变对农村学校教育制度选择的影响。认为国家和民间对于不同学校的偏好,是维持新旧学校并存的基本力量,而他们对于农村学校的控制程度,直接决定了农村学校教育制度的走向。民间力量通过维持传统学校来捍卫自身的传统领地,通过接受新式学校的方式表示对国家妥协的认可,通过促成新旧制度的融合,来展现自己在农村教育领域的存在。
     第七章从农村学校与民众、国家的关系入手,提出在传统制度环境下生成的农村学校“去农化”效应,在近代以后被学校与农村的诸多不契合因素放大。新式学校系统通过吸纳、隔离和筛选,将农村知识群体以升学和就业的方式导向城市,在满足国家和部分个体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从根本上抑制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
     结语指出,社会系统变迁是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农村学校教育制度的具体变革,不仅受到来自于国家层面的导向,而且受制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客观现实和利益结构,受系统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对当代农村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具有多重启示。
Chinese society had long been maintaining as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according to its ownlogic before entering into modern period. Rural education relied on traditional private schooland traditional school provided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maintain stable agriculture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ir reproduction. Rural schooling system had depended on ruralenvironment for a long time with a slow process of evolution. However, in modern times,Chinese society has undergone dramatic changes, the state and individuals being in acontinuous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fighting for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schools in this context, under pressure from both top and bottom, transformed rapidly, anddeveloped in fusion pat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local andforeign.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most dramatic period in terms of a rural schoolsystem changing as well 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period on attention toward the rural schools.During this period, the changes of rural school system not only carried on modernizationidea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population but also accumulated experience in a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rural schools,which laid the basis of rural school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d rural schooling system and its changes in late Qing Dynasty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In this study various researchmethods are used, based on text of the rural schooling system, standardized date andmemories at that time, in order to depict an actual status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Bycontrasting between ideal and actual,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problems of rural schoolingsystem in Republic of China and to interpret the current unreasonable phenomena are thepurpose of this study.
     Main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five chapters also divided into fourstag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rder, and the last two chapters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ofrural schooling system and society from institutional selection and the school’s function.
     Chapter I: Before modern times, rural schools were always subordinate to the personalstandard orientation; there was a high dependence on its surrounding social environment, thelow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From late Qing rural schooling system, the system began tomodernize. The old school had a new look, but the updating was still very slow. This also laidthe new pattern, in which two school systems exist side by side in rural areas in theRepublican period.
     Chapter II: From late Qing to1920s, contradiction between goal-setting of compulsoryeducation and limited acceptance of new schools was the main external cause to promote thedivers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chooling system. New schools modifications and traditionalschools improvements to retain beca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opularize rural schools.These changed the rigid ideas about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s.
     Chapters III&IV: During1930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ingsystem, the reform of schooling system were helpful to popularize rural schools, but therewere many limiting factors,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On this basis, the Nanjing governmentcontinued to implement compulsory education, broken unfavorable factors, took simplified,short-term, diversification, flexibility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o accelerate thelocalization of new schools and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schools, and gave legitimacy toevery methods, mobilized local and private initiative, through schooling system debugging toenhance the individualized demand of rural people. It had proved that this series of initiativesto effectively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Chapter V: In1940s,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ormally incorporated the adultremedial education and children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short-term ofcompulsory education; while rural schools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s were combinedtogether to re-establish control of the school system in rural areas. However, due to reducedflexibility, too much emphasis on community-based orientation were raised, and harm theinterests of the grassroots people, the impact of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of teaching staff werecombined with the effects of war, thus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only made progress on someindicators, still fell far from the goal.
     Chapter VI: In modern times, the evolution of power structure impacted the choice ofrural schooling system. That the State’s and civil preferences for different schools were madeto maintain the coexistence of the basic forces of old and new school, and the controllingdegree for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directly effect on their retaining or updating. Schoolsnationalization met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resistance from the private body. Local forcesmaintained traditional schools to defend their traditional territory, accepting new schools torecognize state’s compromise, led by the fusion of old and new systems to show theirexisting.
     Chapter VII: De-ruralization of the rural schools was amplification because of ruralschools didn’t match with the rural areas. In the new schools system the rural children wereabsorbed, insulated, screened, guided into city through further education andemployment-oriented. Although the state and some persons were satisfied for the result, butthe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human were overlooked.Rural schooling system was away from the function and value, resulting in shrinking ruralareas, thus inhib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s.
     Conclus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form of rural schooling systemis based on social reform. Rural schooling system reform are impacted by state guiding, thereality of rur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benefits structure. The changing of ruralschooling system has multiple revelations for nowadays.
引文
①郭人全.新中国建设中之农村教育[J].教育杂志,1930,22(1).
    ②丘学训.中国农村教育的危机[J].教育杂志,1930,22(2);陈耿光.中国农村与教育改造[J].教育杂志,1930,22(11).
    ③蒋锡恩.民众教育在都市的重要性[J].教育杂志,1935,25(4).
    ④杨效春.中国农村复兴与教育改造[J].教育杂志,1934,24(1).
    ⑤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3-4).
    ⑥陈东园.中国教育之历史及其遗蜕[J].教育杂志,1929,21(9).
    ⑦尘因.中国教育之病症及其治疗[J].教育杂志,1934,24(3).
    ①王倘.乡村教育视导问题[J].教育杂志,1935,25(1).
    ②张鸣.教育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③张表方.教育精神的独立自由化与教育制度的贫民化[J].教育杂志,1930,21(7).
    ④侯鸿鉴.论社会大势与今后之教育[J].教育杂志,1916,8(1).
    ⑤刘伯明.普及教育与社会教育[J].教育杂志,1921,13(1).
    ⑥孟森.地方自治与教育[J].教育杂志,1909,1(3).
    ⑦傅宝琛.我国乡村小学课程的几个缺点[J].教育杂志,1931,23(2).
    ①薛玉琴,刘正伟.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义务教育的兴起[J].历史教学,2003,(1).
    ②申培轩,陈士俊.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对农村的适应及其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5,(8).
    ③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J].教育杂志,1916,8(1)
    ④梁漱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J].教育杂志,1922,14(3).
    ⑤李石岑.中国教育与西洋教育之异点[J].教育杂志,1924,16(5).
    ⑥朱文叔.中国现代教育之两重桎梏[J].教育杂志,1929,21(11)
    ⑦胡稷咸.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J].教育杂志,1927,19(1).
    ①刘薰宇.教育的现状——教育漫谈[J].教育杂志,1926,18(6).
    ②卢海珊.农村教育施行的商榷[J].教育杂志,1923,15(10).
    ③黄启明.中国农村教育不振之原因[J].教育杂志,1928,20(7).
    ④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⑤邱椿.中国小学教育之过去的错误与今后的出路[J].中华教育界,1931,19(3).
    ⑥简冠三.由经济的立场观察中国的近代教育[J].教育杂志,1930,22(10).
    ⑦舒新城.愿全国教育家反省[J].教育杂志,1925,17(4);唐珏.我国今日所需要的中学校[J].教育杂志,1925,19(6).
    ⑧庄泽宣.中国的经济状况与今后教育的扩充[J].教育杂志,1928,20(10).
    ①古楳.中国教育背景与中国教育改造问题[J].中华教育界,1934,21(7).
    ②古楳.现代中国及其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6.
    ③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中华书局,1938.
    ④王造时.中国社会原来如此[J].新月,1932,3(5-6).
    ⑤陶希圣.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J].教育杂志,1929,21(3).
    ⑥雷沛鸿.现代中国教育的两宗疑案下[J].教育与民众,1932,3(3);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四)[J].教育旬刊,1934,1(1).
    ⑦吴擎华.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J].学理论,2009,(21).
    ⑧郝锦花.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①左松涛.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6,46(2).
    ②熊贤君.中华民国时期私塾的现代化改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③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
    ④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29(1).
    ⑤田正平,杨云兰.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
    ⑥刘招成.私塾教育的现代化转换:清末私塾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1(4).
    ⑦柳琴,左松涛.略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私塾改良[J].历史档案,2002,(2).
    ⑧罗玉明,汤永清.三十年代南京政府对私塾的改造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3).
    ①蒋纯焦.职业变迁与教育转型——从塾师阶层消失看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3).
    ②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J].理论月刊,2005,(3).
    ③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④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⑤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⑥徐辉,等.中外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⑦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⑧陈遇春,等.民国初年农民教育观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2(4).
    ⑨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
    ①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
    ②童富勇.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轫兴盛及其意义[J].浙江学报,1998(2).
    ③李传宇.略论乡村教育运动及其现实启迪[J].高等农业教育,1999(7).
    ④王雷.关注农村社会教育——近代乡村教育试验活动的回顾与启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5(6).
    ⑤赵晓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
    ⑥曲铁华,袁媛.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现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
    ⑦李继星.抗战前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与当今的社区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3).
    ⑧刘静.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梁漱溟和他的乡村学校[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2).
    ⑨崔效辉.乡村建设运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本土来源与贡献[J].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2).
    ①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5).
    ②苗春德.论20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
    ③张海英.“县政改革”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演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3).
    ④王先明,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的县政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五个县政建设实验县为基本分析样本[J].史学月刊,2003(4).
    ⑤郭人全.新中国建设中之农村教育[J].教育杂志,1930,22(1).
    ①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A].李长莉,左玉河.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①明庆华,程斯辉.发展我国农村教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1-4.
    ②翟海魂,孙志河.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再思考——2003年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综述[EB/OL].http://202.206.100.3/chu/hbzjs/study/lt07.htm,2013-6-12.
    ③参见:曲铁华,樊涛.历史视角下“农村教育”含义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94-99.
    ①左松涛.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6,46(2).
    ②转引自:田正平,杨云兰.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
    ①[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8.
    ②参见:舒新城.舒新城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9-37.
    ①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81.
    ②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34.
    ①王日根.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56-57.
    ①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87.
    ②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57.
    ①根据1930年李景汉主持的定县调查,每村平均有847人;根据1933年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进行的江苏、浙江、河南、陕西4省农村调查,各省每村平均人数最高为713人,最低为102人,4省平均为250人;根据1934年陈翰笙在广东38县152村的调查,每村平均903人。这些都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进行的调查,可以认为代表了
    20世纪30年代土地兼并和人口聚集程度加深之后的状况,因此,反推至近代以前,村庄的人口规模可能更小。
    ②[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
    ③唐鉴:《兴立义学示》,《唐确慎公集》卷五。
    ④[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4.
    ①杨文鼎:《义学定章》,河北《光绪滦州志》卷十二《学校下》。
    ②[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53.
    ③唐鉴:《义学示谕》,《唐确慎公集》卷五。
    ④唐鉴:《义学示谕》,《唐确慎公集》卷五。
    ⑤《粤东启蒙义塾规条》,《得一录》卷五。
    ⑥[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54.
    ⑦[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8-69.
    ⑧[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52.
    ①[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2-63.
    ②[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53.
    ③[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5.
    ①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71.
    ②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281.
    ③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1-273.
    ④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学林出版社,1995:2.
    ⑤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谕于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
    ①钦定蒙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0.
    ②钦定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
    ③钦定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
    ④钦定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
    ①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00-301.
    ②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14.
    ①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19.
    ②奏定学务纲要[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07.
    ①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3.
    ①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9.
    ①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谕于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
    ②浙江省分年份书院改学堂状况表(1901-1911).《浙江省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志[M/OL]. http://zjtz.zjol.com.cn/tiptai.web/BookRead.aspx?bookid=201212082628,2004/2013-7-19.
    ①这一数字根据民国初年浙江省县数推算而来。参见: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82-88.
    ①直隶教育杂志,1905,(1):33,35,40-41;(2):21,24.
    ①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4-135.
    ②李搢荣调查武清县东北两路各学堂报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J].直隶教育杂志,1909,(13):53-64.
    ③宣统元年(1909)浙江松阳县各学堂调查表[J].浙江教育官报,1909,(8):43-47.
    ④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教育志[M/OL].http://www.hnsqw.com.cn/sqsjk/hnsz/jyz/,1993/2013-7-19.
    ①钦定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
    ②奏定学务纲要[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95.
    ①学部咨行各省强迫教育章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8-39.
    ②学部奏复陈普及教育最要次要办法折(并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8.
    ③中央教育会议及其决议案[A].朱有瓛,戚名琇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79-181.
    ④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61.
    ⑤教育部拟定强迫教育办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78.
    ⑥钦定蒙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0.
    ⑦钦定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
    ⑧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00-301.
    ①学部咨行各省强迫教育章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8-39.
    ②京师实行强迫教育之为难[J].教育杂志,1909,1(2)记事.
    ③南通州教育普及之计划[J].教育杂志,1911,3(5)记事.
    ④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46.
    ①特定教育纲要[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59.
    ②教育部呈拟具义务教育施行程序呈请核示施行并批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80.
    ③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
    ④贾佩珍.兴县教育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32-35.
    ⑤宋震寰.山西乡村教育概况之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97-102.
    ⑥这一数字可能仅是指男童的入学率,解释见第三章。
    ⑦转引自: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2.
    ⑧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83-584.
    ①教育部.订定分期筹办义务教育年限[J].教育杂志,1920,12(5)记事:2.
    ②参见:袁希涛.民国十年之义务教育[J].新教育,1922,4(2):215-220;陈宝泉.我国义务教育之经过及进行[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91-793.
    ③第十届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有关决议案[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29.
    ①教育部致国务院豫省请停办高初小学关系非细希仍令该督等斟酌财力切实筹办文[J].教育杂志,1914,5(11):专件1-4.
    ②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46.
    ③教育部训令各省力筹普及教育[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6.
    ①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61.
    ②教育部训令各省力筹普及教育[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6.
    ③教育部训令各省力筹普及教育[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6-487.
    ①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01.
    ②江苏教育总会呈学部请变通初小学堂章程文[J].教育杂志,1909,1(5).
    ①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54.
    ②学部奏复陈普及教育最要次要办法折(并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8.
    ③学部奏改订两等小学堂课程折[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59.
    ④沈颐.论改良私塾[J].教育杂志,1910,2(12)社说.
    ①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筹设单级教授练习所文(附简章)[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57-558.
    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41.
    ①俞子夷.单级、复式、二部教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20.
    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42-345.
    ①学部奏拟订单级教授二部教授办法折[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7-78.
    ②学部奏拟订单级教授二部教授办法折[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8-79.
    ③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03.
    ①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10-311.
    ②学部通行京外给事中刘学谦奏设半日学堂片稿文[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79-580.
    ③湖南巡抚端方晓喻阖省绅商士民筹设半日学堂示[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
    [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7-168.
    ④光绪三十年四川泸州半日学堂招生广告[J].四川官报,1904,(29)演说:1.
    ①教育部公布半日学校规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7-488.
    ②学部奏遵拟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折[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80-581.
    ③宣统二年正月十一日顺天府奏筹设顺属简易识字学塾办理情形折[J].学部官报,1910,(121)京外奏牍:2-3.
    ①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61.
    ②学部通咨各省督抚推广厅州县简易识字学塾文[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3-64.
    ③陆尔奎.论简易识字宜先定为义务教育[J].教育杂志,1909,1(5)社说:63-66.
    ④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4-166.
    ⑤庄俞.论简易识字学塾[J].教育杂志,1910,2(3)社说.
    ①学部通饬札饬提学司简易识字学塾招收学生以年长失学者为限文[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9-70.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G].北京:中华书局,1979:86.
    ③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3-294.
    ④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51.
    ⑤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04,816.
    ①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51-752.
    ②教育部通饬各省酌办露天学校并转发露天学校简章及暂行规则[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95-996.
    ③庄俞.论学部之改良小学章程[J].教育杂志,1911,3(2).
    ①奏定学务纲要[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97.
    ①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92.
    ②转引自: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35.
    ③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决议案:请变更初等教育方法案[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
    ④教育部电各省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06.
    ⑤教育部拟定强迫教育办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78.
    ①教育部视察各学区学务总报告[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38.
    ②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1.注:另外一表中,5-6年级高小女生数为15人,与此矛盾,疑有误。
    ①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十二年之逐年学生数[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928-929.
    ①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49.
    ②特定教育纲要[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61.
    ①国民学校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90.
    ②预备学校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90,797.
    ①湖南省教育会提议改革学校系统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51.
    ②沈颐.论改良私塾[J].教育杂志,1911,2(12)社说.
    ①学部通行京外学务酌定方法并改良私塾章程文(附章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1.
    ②钦定蒙学堂章程[A],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0,301.
    ①上海私塾改良总会章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51.
    ②光绪三十年九月——三十四年十二月京师改良私塾一览表[J].学部官报,1909,(91):2-7.
    ③直隶提学司通饬各属实行改良私塾文[J].直隶教育杂志,1908,(7):27-28.
    ④袁世凯.奏办山东大学堂折[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
    ⑤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24.
    ①学部通行京外学务酌定方法并改良私塾章程文(附章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9.
    ②学部通行京外学务酌定方法并改良私塾章程文(附章程)[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9-63.
    ①学部通行京外凡各私塾应按照本部奏定变通初等小学简易科课程办理文[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
    ②转引自: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教育志[M/OL].http://www.hnsqw.com.cn/sqsjk/hnsz/jyz/,1993/2013-7-19.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12.
    ①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51.
    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23.
    ③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51.
    ④教育部训令各省民政长整顿教育[J].教育杂志,1914,6(2):11-12.
    ⑤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63.
    ①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63.注:缺3个县的数据。
    ②沈颐.论改良私塾[J].教育杂志,1911,2(12)社说.
    ③淳安县教育会.取缔私塾之决议[J].教育周报,1915,(90).
    ①教育部视察各学区学务总报告[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40,544.
    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71,572,575.
    ③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A].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72-573.
    ①万树庸.黄土北店村社会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86.
    ②房福安.城府人口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7.
    ③陈达.社会调查的尝试[J].清华学报,1924,1(2).
    ④伍锐麟,黄恩怜.旧凤凰村调查报告[J].岭南学报,1935,4(3).
    ⑤蒋旨昂.卢家村[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21.
    ⑥江国权.安徽省芜湖县第四区第三乡农村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01.
    ⑦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0,177.
    ①傅林祥,郑宝恒.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6.
    ①顾树森.对于改革现行学制之意见[J].教育杂志,1920,12(9).
    ②庄启.对于新学制系统表之意见[J].教育杂志,1922,14(号外:学制课程研究号).
    ③俞子夷.新学制系统草案应修正的的几个要点[J].教育杂志,1922,14(号外:学制课程研究号).
    ①教育部实施新学制中小学校进行及补充办法[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12.
    ②转引自: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34.
    ③大总统颁布施行之学校系统改革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08-1009.
    ①大总统颁布施行之学校系统改革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09-1010.
    ①张镜予.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0-23.
    ②张镜予.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3.
    ①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1.
    ②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3.
    ③扩充小学之经济法[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9.
    ①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7,248,268,280,461-462.
    ②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26.
    ①转引自: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05-506.
    ②转引自: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75.
    ③南京政府时期的各项教育统计中普遍采用“年度”的概念。“年度”系“学年度”的简称,指当年8月1日至次年
    7月31日。如1929年度系指1929年8月1日至1929年7月31日。以下使用均同此,不再注明。
    ①教育部.第一别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70-171;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3.
    ②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61.不同的统计中初等教育机构的含义略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幼稚园和其他各类机构上。根据本处所引数字可以看出,幼稚园及其他机构数量约占初等教育机构总数的4%左右。
    ③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65.
    ①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92,94.
    ②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64.
    ③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65.
    ①陈国樑,卢明.樟林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064.
    ①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498.
    ②李景汉.五百一十五农村家庭之研究[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6-27.
    ③李景汉.农村家庭人口统计的分析[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44.
    ④万树庸.黄土北店村社会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81,83.
    ⑤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55.
    ①刘容亭.山西阳曲县西村二百四十个农家调查之研究[J].新农村1934,(19).
    ①张折桂.定县大王耨村人口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44-45.
    ②房福安.城府人口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7.
    ①冯紫岗,刘瑞生.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72.
    ①转引自: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6.
    ②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七十九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一)[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9:137.
    ③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69.
    ④乡村小学充实儿童学额办法[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17-218.
    ⑤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乙编199.
    ⑥江苏省教育厅改进及发展乡村教育设施要点[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
    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74.
    ①教育部公布各级学校设置免费学额及公费学额规程[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86.
    ①庄泽宣.对于实施义务教育方案的几点意见[A].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320-322.
    ①立法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第九编教育[G].上海:中华书局,1934:64.
    ②立法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第九编教育[G].上海:中华书局,1934:64-76.
    ③立法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第九编教育[G].上海:中华书局,1934:277-288.
    ①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75.
    ②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87.
    ①改进全国教育方案[A].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132-133.
    ②改进全国教育方案[A].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125.
    ③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国民教育专章)[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7.
    ④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320.
    ①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333.
    ②吴研因.三年来之中国初等教育[J].江苏教育,1935,4(1-2):127-131.
    ③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319.
    ①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丙编487-488.
    ②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89.
    ③江苏省推行义务教育计划大纲(1934年12月)[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
    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653.
    ①吴研因.三年来之中国初等教育[J].江苏教育,1935,4(1-2):131.
    ②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7.
    ③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5.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31-240.
    ②小学法[A],小学规程[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39,264,265.
    ③扩充小学之经济法[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9.
    ①杜元载.革命文献第五十八辑抗战时期教育[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2:27.
    ①小学规程[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64.
    ②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乙编176.
    ③江苏省各县义务教育实验区实施办法[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
    [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658.
    ④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订定简易小学办法应行注意之点[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97.
    ⑤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56-1457.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56-1457.
    ②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320-322.
    ③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301-306.
    ④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56-1458.
    ①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98-302.
    ②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02-303.
    ③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306-307.
    ①二年制短期小学暂行规程[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3-305.
    ①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七十九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一)[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9:318.
    ②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333,334.
    ③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7.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56-1457.
    ②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7.
    ③市县划分小学区办[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94.
    ④实施巡回教学办法[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98-299.
    ①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三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65.
    ②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332-336.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81.
    ②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四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98.
    ①转引自: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44.
    ②南京特别市市政府教育局私塾设立暂行条例[J].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1927,(4):14.
    ③安徽改进私塾暂行规程(1928年9月17日)[J].安徽教育周刊,1928,1(25):2.
    ①乡村小学充实儿童学额办法[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17-218.
    ②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丙编467.
    ③立法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第九编教育[G].上海:中华书局,1934:64-76.
    ④立法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第九编教育[G].上海:中华书局,1934:147-154.
    ⑤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24.
    ①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乙编179-180.
    ②张志智.福建教育之过去与现在[M].福州:福建省小学教员训练所,1938:49.
    ③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乙编167.
    ④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8.
    ⑤湖北省各县改良私塾暂行办法[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676-677.
    ①曲铁华,梁清.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3.
    ②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24.
    ①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68,78-79.
    ②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8.
    ③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292.
    ①改良私塾办法[A].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0-303.
    ②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9.
    ①陈国樑,卢明.樟林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055.
    ①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第一二五班.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74.
    ②陈桂生.教育文史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2-243.
    ③鲁贤文.离离原上草——我的自述(1934-2011)·私塾启蒙[M/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cc35f0100sefc.html,2011-05-18/2013-3-23.
    ①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第一二五班,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74.
    ②王炳照.王炳照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①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第一二五班.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74.
    ①鲁贤文.离离原上草——我的自述(1934-2011)·私塾启蒙[M/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cc35f0100sefc.html,2011-05-18/2013-3-23.
    ①陈桂生.学校实话(增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1.
    ②陈桂生.教育文史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3-244.
    ③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A].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0.
    ①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301-306.
    ①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5.
    ②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5.
    ③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5-76.
    ①王克仁.学校人员数目问题的研究[J].教育杂志,1926,18(11).
    ②辛润堂.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5.
    ①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292.
    ①张镜予.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0-21.
    ②民国十八年度至二十七年度全国义务教育概况统计表[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674-675.
    ③农村人口增长率参考本文89页侯杨方给出的参数。
    ①全国初等教育概况总表(1936年)[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
    [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79.
    ②全国初等教育概况总表(1936年)[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
    [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79.
    ①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320-322.
    ②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117-118,148-149,198-199.
    ①刘容亭.山西阳曲县西村二百四十个农家调查之研究[J].新农村1934,(19).
    ②蒋旨昂.卢家村[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24.
    ③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衡山师古乡社会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851.
    ④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第一二五班.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70.
    ⑤伍锐麟,黄恩怜.旧凤凰村调查报告[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312.
    ⑥陈国樑,卢明.樟林社会概况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064.
    ⑦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279-280.
    ⑧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J].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专刊,1935,(1)
    ⑨湖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调查队.武昌凯字营蓬户教育实验区概况[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97.
    ⑩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衡山师古乡社会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853.
    11蒋杰.京郊农村社会调查[J].乔启明校订.中华农学会报,1937,(159).
    ①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第一二五班.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A].自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73-974.
    ②武寿铭.太谷县贯家堡村调查报告[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301.
    ③刘容亭.山西霍县安乐村五十一个农家之调查[J].新农村,1934,(15).
    ④刘容亭.山西定襄县史家岗村一百三十三个农家之调查[J].新农村,1934,(17).
    ⑤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55,157.
    ①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通过普及教育案[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
    [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604.
    ②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戊编150.
    ③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111-112.
    ①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1.
    ②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431.
    ③韦善美,马清和.雷沛鸿文集下[G].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
    ①广西省初等教育概况(1933-1937年)[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
    [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92.
    ②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72.
    ①江西省保立小学暂行办法[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575-578.
    ②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32.
    ③李柳溪.赣县七鲤乡社会调查[R].南昌:江西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1941.
    ④剿匪区内实施教育方案[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1132.
    ①江西省剿匪区内特种教育实施计划[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1134-1138.
    ②闽赣皖鄂豫五省推行特种教育计划[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1143-1152.
    ③湖北省特教处林牖明视察黄安、麻城两县中山民众学校办理状况的报告(1935年6月)[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1222-1226.
    ④江西省特种教育二十六年度工作计划[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
    [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1175.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83.
    ①教育部订定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21.
    ②教育部订定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23.
    ③教育部订定之乡(镇)中心学校设施要则[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
    (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36-440.
    ①国民政府公布之国民学校法[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41-442.
    ②教育部订定之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规则[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
    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45-447.
    ③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49.
    ④李涛.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334.
    ①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期工作概况的报告书(1943年1月-1945年12月)[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533.
    ②安徽省国民教育实施概况(1942-1944年)[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
    (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530.
    ③江苏省政府关于三十四、三十五年度初等教育述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404.
    ④边疆初等教育设施办法[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6-7.
    ①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11.
    ②教育部.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1937-1945年)[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
    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322.
    ①教育部.教育法令[G].上海:中华书局,1947:313-316.
    ②全国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次五年计划[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157-159.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79.
    ②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65,1467.
    ③国民教育设计委员会教导组讨论纲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一)
    [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185-187.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55.该统计中含有幼稚园数量。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56.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644.
    ①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顾树森关于三十二年实施国民教育工作总检讨呈稿(1944年3月18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546-547.
    ②教育部.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1937-1945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299.
    ①教育部关于办理三十三年度国民教育概况的报告书(1945年7月10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554-555.
    ②后方十九省(市)三十四年度实施国民教育成绩简表(1945年)[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569-570.
    ③以1949年农村人口比例代替。1949年的统计显示,全国人口乡村人口(相对于市镇或城镇)比例为88.5-89.5%左右,参见: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中国人口年鉴1985[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11;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85-486;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④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Z].南京:中华年鉴社,1948:97-98.
    ⑤见本文第99页关于30年代初等教育中农村学生比例的计算。
    ①上海市立乡村民众教育实验区情况报告[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
    (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455-456.
    ①上海市立乡村民众教育实验区情况报告[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
    (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404.
    ②邵祖德.浙江教育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23.
    ①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0.原表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长春市、辽西省数据有误,已剔除。
    ②东北地区在30年代初便开始脱离民国政府控制,1945年以后北满很多地区成为中共统治区域,因此东北地区农村教育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完全是民国政府教育政策所使然。
    ①[英]贝磊.教育控制:集权与分权问题及其张力[J].教育研究,2006,(6).
    ②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8.
    ①赵振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3.
    ②[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10.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
    ④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225-226.
    ⑤萧公权.调解纠纷——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和解[A].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萧公权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848.
    ⑥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
    ⑦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68.
    ①[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52.
    ②[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1.
    ①胡庆均.论绅权[A].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17.
    ①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11.
    ①学部奏陈各省学务官制折[A].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
    体[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7.
    ①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57.
    ②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68-669.
    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G].北京:中华书局,1979:725-727.
    ①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44.
    ②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47.
    ①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略[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664-666.
    ①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次开会纪略(广州)[A].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46-247.
    ②大总统公布县教育局规程令[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2.
    ①徐秀丽.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196-208.
    ①魏光奇.官治与自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0.
    ①确定各省厅县局间指挥权限办法[A].徐白齐.中华民国法规大全[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41.
    ②剿匪省份各县政府裁局设科办法大纲[A].徐白齐.中华民国法规大全[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41.
    ③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88.
    ①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之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13.
    ②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之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14.
    ③杜元载.革命文献第五十八辑抗战时期教育[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2:52.
    ①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国民教育法规汇编第一辑[G].重庆:正中书局,1941:131-136.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86.
    ②徐秀丽.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219,221.
    ①徐秀丽.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236,240.
    ②李涛.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241.
    ①县各级组织纲要[A].徐秀丽.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219,221.
    ①乡镇组织暂行条例[A].徐秀丽.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235,239.
    ②教育部订定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23-424.
    ③教育部订定之乡(镇)中心学校设施要则[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
    (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37.
    ④保国民学校设施要则[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40.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G].北京:中华书局,1961:151,152.
    ②秦孝仪.革命文献第八十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二)[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9:249.
    ③秦孝仪.革命文献第八十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二)[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9:257-258.
    ①申晓云.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55.
    ②杜元载.革命文献第五十八辑抗战时期教育[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2:221.
    ③国民学校法[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442.
    ④该统计中学校总数约为1944或1945年度国民学校及小学总数的80%左右。但该统计某些省份校长专任和兼任的学校数量之和大于1944或1945年度该省国民学校及小学数量总和,疑并非所言的截至1944年度,或更以前。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89.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12.
    ①转引自:雷国鼎.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M].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3:380.
    ②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89.
    ③教育部训令各省从速恢复教育局[J].教育部公报,1947,19(2):29.
    ④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89.
    ①Green. A.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 France and the USA. London:MacMillan,1990.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58.
    ①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30.
    ②[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99-100.
    ①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12.
    ②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06.
    ③[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78.
    ①[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36-37.
    ②[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99.
    ①[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7.
    ②[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5-66.
    ①参见: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5.
    ②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30.
    ①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25-526.
    ①钦定蒙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0.
    ②钦定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9.
    ③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00-301.
    ①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87.
    ②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06.
    ③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J].教育杂志,1912,4(6).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63-64.
    ⑤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1.
    ①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87.
    ②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6.
    ③参见: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05-208.
    ①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A],教育部公布高等小学校令实施细则[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04,812.
    ②参见: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79,382-383.
    ③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79,382.
    ①参见: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41,75.
    ①陈桂生.教育文史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3-244.
    ①转引自: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142-143.
    ②蒋旨昂.卢家村[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26-227.
    ③[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60.
    ①宋震寰.山西乡村教育概况之调查[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113-114.
    ①蒋旨昂.卢家村[A].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27.
    ①童润之.我国中等学校乡村化程度的调查[J].教育杂志,1936,26(10).
    ②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28.
    ③参见: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41;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丁编142-143.
    ①王炳照.王炳照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
    ①王炳照.王炳照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21.
    ②王炳照.王炳照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
    ①中央农业试验所1935年对全国22个省农民离村原因的抽样调查显示,求学者仅为2.9%。转引自: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G].北京:三联书店,1957:892.
    ①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8-19.
    ①参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66.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98-399.
    ①参见: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17-319.
    ①[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7.
    ①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1]陈侠,傅启群.傅葆琛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中、下)[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杜元载.革命文献第五十八辑抗战时期教育[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2.
    [4]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G].福州: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史志研究室,1992.
    [5]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G].北京:中华书局,1979.
    [6]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7]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8]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
    [9]黄季陆.革命文献第五十五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
    [10]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
    [11]教育部.教育法令[G].上海:中华书局,1947.
    [12]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3]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三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
    [14]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四辑[G].重庆:正中书局,1939.
    [15]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16]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料——教会教育[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17]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8]李国钧.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19]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0]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1]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2]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社会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3]李彦福等.广西教育史料[G].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24]立法院.中华民国法律汇编[G].上海:中华书局,1934.
    [25]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6]秦孝仪.革命文献第八十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二)[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9.
    [27]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九十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
    [28]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七十九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一)[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9.
    [29]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0]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1]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3]宋恩荣.晏阳初文集[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4]宋恩荣等.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5]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6]韦善美,马清和.雷沛鸿文集[G].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37]徐白齐.中华民国法律大全[G].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8]徐秀丽.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4.
    [3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G].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G].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4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4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G].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46]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7]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中国人口年鉴1985[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8]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Z].南京:中华年鉴社,1948.
    [4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50]朱有瓛,戚名琇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93.
    [52][澳]布莱恩·克里滕登.父母、国家与教育权[M].秦惠民,张东辉,张卫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3][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4][美]费正清.中国的思想与制度[C].郭晓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5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6][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57][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M].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58][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59][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60][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1][瑞典]胡森,[德]波斯尔思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62][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3][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6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66]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67]陈桂生.教育文史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8]陈桂生.学校实话(增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9]陈国樑,卢明.樟林社会概况调查[R].广州: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1936.
    [70]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1]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M].台北:中华书局,1969.
    [72]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73]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
    [74]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5]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76]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77]陈志华.张壁村:中国古村落[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8]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9]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0]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1]丛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2]丁钢.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83]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4]丁钢.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5]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86]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87]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88]董建波,李学昌.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9]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90]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9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3]冯崇义.走出轮回——农民意识与百年中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94]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5]冯紫岗,刘瑞生,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R].上海:黎明书局,1934.
    [96]傅林祥,郑宝恒.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97]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8]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
    [99]古楳.现代中国及其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6.
    [100]古楳.乡村教育[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101]谷忠玉.中国近代女性观的演变与女子学校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02]顾复.农村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103]顾复.农村社会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104]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05]郭人全.农村教育[M].上海:黎明书局,1934.
    [106]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7]郝锦花.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8]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9]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教育志[M/OL].http://www.hnsqw.com.cn/sqsjk/hnsz/jyz/,1993/2013-7-19.
    [110]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1]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2]黄济,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3]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14]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5]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变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16]黄炎培.断肠集[C].上海:生活书店,1936.
    [117]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18]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9]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120]贾佩珍.兴县教育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12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22]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3]雷国鼎.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M].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3.
    [124]雷通群.中国新乡村教育[M].上海:新亚书店,1932.
    [125]李长莉,左玉河.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6]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7]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28]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9]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30]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1]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32]李明伟.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3]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
    [134]李锐等.农村教育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35]李少元.农村教育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36]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37]李水山.农村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138]李水山.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139]李涛.浙江近代乡村教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140]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4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142]廖泰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汶上县教育研究[M].北平:燕京大学,1936.
    [143]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44]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145]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89.
    [146]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1-1950)[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47]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8]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萧公权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49]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50]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51]刘正伟.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52]鲁贤文.离离原上草——我的自述(1934-2011)·私塾启蒙[M/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cc35f0100sefc.html,2011-05-18/2013-3-23.
    [153]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4]罗廷光.教育行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55]马凤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56]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157]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158]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59]马小泉等.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60]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61]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6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163]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64]潘公展,祝其乐.乡村教育研究及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165]庞守兴.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6]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67]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68]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9]曲铁华,梁清.日本侵华教育全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70]曲铁华.新编中国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71]曲铁华.中国教育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72]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73]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174]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觉醒(1840-1921)[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75]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76]容中逵.传统与现代的交锋——百年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实践表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77]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178]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79]商丽浩.政府与社会:近代公共教育经费配置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80]邵祖德.浙江教育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81]申国昌.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182]申晓云.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83]舒新城.舒新城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184]舒新城.中国教育建设方针[M].上海:中华书局,1931.
    [185]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M].上海:中华书局,1931.
    [186]司宏昌.嵌入乡村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87]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平民教育家晏阳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188]苏云峰.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9]孙邦华.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90]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91]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92]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93]邰爽秋.乡村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北平:教育编译馆,1935.
    [194]汤茂如.定县农民教育[M].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学校式教育部,1932.
    [195]唐松林.中国农村教育教师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96]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197]田正平,陈胜.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198]田正平,肖郞.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99]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0]田正平.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01]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02]王炳照.王炳照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03]王炳照.中国传统教育[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04]王炳照.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05]王广义.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06]王楷元.辛亥革命前后的私塾生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207]王科.控制与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乡村治理变革——以江宁自治实验县为中心(1933-1937)[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08]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09]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0]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11]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12]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3]王强.美国农村教育发展史[M].银川: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14]王日根.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15]王守中,郭大松.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16]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体系:西方之鉴于本土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17]王先明,郭卫民.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18]王先明.近代士绅——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19]王晓毅.血缘与地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2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21]王衍康.乡村教育[M].上海:正中书局,1935.
    [222]王有亮.《教育杂志》与近代教育考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23]王玉贵,娄胜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224]魏光奇.官治与自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25]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226]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27]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28]吴修申.中国共产党私塾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29]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30]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31]吴雨农.定县牛村的平民教育[M].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9.
    [232]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33]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34]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35]熊贤君.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思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36]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37]徐辉,等.中外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8]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的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39]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M].南京:中国农村复兴研究会,1934.
    [240]薛木桥.中国农村问题[M].上海:大众文化社,1936.
    [241]薛人仰.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1939.
    [242]杨才林.民国社会教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43]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44]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5]杨国安.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46]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47]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清末民初东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1)[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48]杨效春.乡村教育纲要[M].上海:中华书局,1934.
    [249]杨效春.晓庄学校与中国乡村教育[M].上海:爱文书局,1928.
    [250]叶哲铭.底层视野:现代学校教育与乡村民众生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51]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52]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53]余家菊.乡村教育通论[M].上海:中华书局,1934.
    [254]余家菊.中国教育史要[M].上海:中华书局,1934.
    [255]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56]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57]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8]俞庆棠.民众教育[M].南京:中正书局,1935.
    [259]袁希涛.义务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60]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61]张彬.从浙江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62]张福记.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根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63]张厚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4]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65]张镜予.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M].上海:沪江大学,1924.
    [266]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67]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68]张书丰.山东教育通史近现代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69]张志智.福建教育之过去与现在[M].福州:福建省小学教员训练所,1938.
    [270]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71]张宗麟.乡村教育[M].上海:世界书局,1932.
    [272]赵家骥,杨东.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73]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74]赵振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75]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76]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7]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7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九三○年代的中国[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79]周慧梅.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80]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81]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82]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M].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
    [283]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84]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85]朱宇.中国乡域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86]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287]祝其乐.国家主义与中国乡村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25.
    [288]庄俞,贺圣鼐.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289]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中华书局,1938.
    [290]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9.
    [291][英]贝磊.教育控制:集权与分权问题及其张力[J].教育研究,2006,(6).
    [292]薄运玲.新中国成立前后河南农村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
    [293]尘因.中国教育之病症及其治疗[J].教育杂志,1934,24(3).
    [294]陈东园.中国教育之历史及其遗蜕[J].教育杂志,1929,21(9).
    [295]陈耿光.中国农村与教育改造[J].教育杂志,1930,22(11).
    [296]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97]陈杏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述论[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2).
    [298]陈友松.战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一)[J].教育杂志,1947,32(4).
    [299]陈遇春,等.民国初年农民教育观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2,(4).
    [300]程其保.中国教育经费问题[J].教育杂志,1924,16(8).
    [301]程斯辉.由被忽视到受关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农村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5,(6).
    [302]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303]崔效辉.乡村建设运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本土来源与贡献[J].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2).
    [304]单中惠.学校变革与社会变革——基于西方教育历史的诠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
    [305]邓亦武.袁世凯的教育理念及政策[J].绥化师专学报,2003,23(1).
    [306]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4).
    [307]樊涛,曲铁华.教育现代化初期农村学校的“去农化”效应及其形成机制[J].教育科学,2013,29(5).
    [308]樊涛.清末民初中国基层教育权力格局的重构及其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
    [309]扶小兰.论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原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
    [310]傅宝琛.我国乡村小学课程的几个缺点[J].教育杂志,1931,23(2).
    [311]傅宝琛.乡村平民教育大意[J].教育杂志,1927,19(9).
    [312]傅宝琛.乡村平民教育实施方法的商榷[J].教育杂志,1926,18(10).
    [313]高耀丽.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及其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3).
    [314]耿云志.论传统[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5).
    [315]古楳.中国教育背景与中国教育改造问题[J].中华教育界,1934,21(7).
    [316]郭人全.新中国建设中之农村教育[J].教育杂志,1930,22(1).
    [317]郝锦花,王先明.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
    [318]侯鸿鉴.论社会大势与今后之教育[J].教育杂志,1916,8(1).
    [319]胡稷咸.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J].教育杂志,1927,19(1).
    [320]黄德正.小学教育与集合学校[J].教育杂志,1926,18(2).
    [321]黄启明.中国农村教育不振之原因[J].教育杂志,1928,20(7).
    [322]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J].教育杂志,1916,8(1).
    [323]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J].抗日战争研究,2006(2).
    [324]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29(1).
    [325]贾丰臻.民国四年之教育如何[J].教育杂志,1915,7(2).
    [326]贾丰臻.师范学校论[J].教育杂志,1913,5(2).
    [327]贾丰臻.吾国最近教育之变相[J].教育杂志,1915,7(4).
    [328]贾学政.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J].理论月刊,2005,(3).
    [329]简冠三.由经济的立场观察中国的近代教育[J].教育杂志,1930,22(10).
    [330]江问渔.农村改进与农村教育[J].中华教育界,1934,(10).
    [331]蒋纯焦.职业变迁与教育转型——从塾师阶层消失看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3).
    [332]蒋锡恩.民众教育在都市的重要性[J].教育杂志,1935,25(4).
    [333]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四)[J].教育旬刊,1934,1(1).
    [334]雷沛鸿.现代中国教育的两宗疑案下[J].教育与民众,1932,3(3).
    [335]李传宇.略论乡村教育运动及其现实启迪[J].高等农业教育,1999,(7).
    [336]李国强.关于苏区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6,(1)
    [337]李继星.抗战前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与当今的社区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3).
    [338]李石岑.中国教育与西洋教育之异点[J].教育杂志,1924,16(5).
    [339]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力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5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40]梁漱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J].教育杂志,1922,14(3).
    [341]刘伯明.普及教育与社会教育[J].教育杂志,1921,13(1).
    [342]刘静.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梁漱溟和他的乡村学校[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2).
    [343]刘克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师范学校[J].天中学刊,2008,23(3).
    [344]刘薰宇.教育的现状——教育漫谈[J].教育杂志,1926,18(6).
    [345]刘招成.私塾教育的现代化转换:清末私塾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1(4).
    [346]柳琴,左松涛.略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私塾改良[J].历史档案,2002,(2).
    [347]卢海珊.农村教育施行的商榷[J].教育杂志,1923,15(10).
    [348]罗玉明,汤永清.三十年代南京政府对私塾的改造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3).
    [349]孟森.地方自治与教育[J].教育杂志,1909,1(3).
    [350]苗春德.论20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
    [351]谯黎明,蒋蓉蓉.乡村教育的文化困境[J].四川教育,2002,(10).
    [352]丘学训.中国农村教育的危机[J].教育杂志,1930,22(2).
    [353]邱椿.中国小学教育之过去的错误与今后的出路[J].中华教育界,1931,19(3).
    [354]曲铁华,慈玲玲.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与内在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
    [355]曲铁华,袁媛.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现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
    [356]曲铁华.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357]曲铁华,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理论标本价值探析[J].教育科学,2010,(6).
    [358]曲铁华,樊涛.历史视角下“农村教育”含义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59]商丽浩.近代学堂收费制度的形成[J].教育与经济,1997,(2).
    [360]申培轩,陈士俊.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对农村的适应及其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5,(8).
    [361]史宁中,柳海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5,26(6).
    [362]舒新城.愿全国教育家反省[J].教育杂志,1925,17(4).
    [363]苏泽龙.1941——1949年的山西冬学与乡村社会——以文化变迁为视角的区域社会史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8,(2).
    [364]唐珏.我国今日所需要的中学校[J].教育杂志,1925,19(6).
    [365]陶希圣.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J].教育杂志,1929,21(3).
    [366]田正平,杨晓.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浙江大学学报,2002,32(1).
    [367]田正平,杨云兰.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
    [368]田正平、李江源.教育制度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1).
    [369]童富勇.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轫兴盛及其意义[J].浙江学报,1998,(2).
    [370]童润之.我国中等学校乡村化程度的调查[J].教育杂志,1936,26(10).
    [371]王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流”:一个尚未实现的教育史之梦[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深圳:深圳大学师范学院,2013.
    [372]王雷.关注农村社会教育——近代乡村教育试验活动的回顾与启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5(6).
    [373]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374]王如才.我国乡村师范学校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J].江西教育科研,1992,(3).
    [375]王倘.乡村教育视导问题[J].教育杂志,1935,25(1).
    [376]王先明,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的县政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五个县政建设实验县为基本分析样本[J].史学月刊,2003,(4).
    [377]王怡柯.乡村教师救国论[J].教育与职业,1933,(141).
    [378]王造时.中国社会原来如此[J].新月,1932,3(5-6).
    [379]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8,(3-4).
    [380]吴洪成,丁倩.试论晏阳初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381]吴洪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382]吴洪成.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述评[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83]吴擎华.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危机与乡村教育[J].学理论,2009,(21).
    [384]吴研因.三年来之中国初等教育[J].江苏教育,1935,4(1-2).
    [385]熊贤君.论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困扰与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1996,(5).
    [386]熊贤君.中华民国时期私塾的现代化改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387]薛玉琴,刘正伟.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义务教育的兴起[J].历史教学,2003,(1).
    [388]阎广芬.试论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师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389]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
    [390]杨建华.晏阳初的农民教学原则及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通讯,2003,(2).
    [391]杨天平.简论晚清至民初的教育宗旨[J].教学研究,2002,25(4).
    [392]杨效春.中国农村复兴与教育改造[J].教育杂志,1934,24(1).
    [393]于述胜.论民国时期教育制度的评价尺度及其发展逻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394]余子侠.国民政府抗战教育政策的形成及其决策心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2).
    [395]虞箴.小学教育之紧要问题[J].教育杂志,1919,11(5).
    [396]袁希涛.民国十年之义务教育[J].新教育,1922,4(2).
    [397]张表方.教育精神的独立自由化与教育制度的贫民化[J].教育杂志,1930,21(7).
    [398]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5).
    [399]张海英.“县政改革”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演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3).
    [400]张继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和国家——一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01]张鸣.教育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402]张延华.蔡元培与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
    [403]张元隆.民国教育经费制度述论[J].安徽史学,1996,(4).
    [404]赵冈,陈促毅.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J].食货月刊,1983,13(3-4).
    [405]赵晓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
    [406]周谷平,陶炳增.20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
    [407]周晶.现当代中国农村教育思想的历史脉动[J].中国农业教育,2005,(1).
    [408]周逸先,宋恩荣.试论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教育探索,2002,(1).
    [409]朱秉国.战后县级地方教育的整理和推进[J].教育杂志,1947,32(4).
    [410]朱德生.传统辨[J].北京大学学报,1996,(5).
    [411]朱汉国.一份可资借鉴的遗产——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412]朱文叔.中国现代教育之两重桎梏[J].教育杂志,1929,21(11).
    [413]庄泽宣.中国的经济状况与今后教育的扩充[J].教育杂志,1928,20(10).
    [414]左松涛.晚清民国私塾与塾师的“权势”问题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6,46(2).
    [415]Anonymous.Rural Educators Share Research and Insights[J].International Educator,2005,14(5).
    [416]David Snedden.Vocational education[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0.
    [417]Emily Robison.Vocational education[M].New York:H W Wilson Company,1921.
    [418]Green. A.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France and the USA[M]. London: MacMillan,1990.
    [419]Han, Dongping.The unknown cultural revolution: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their impacto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M].New York: Garland Pub,2000.
    [420]Jonathan.D.Spence.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M].New York·London:W. W.Norton&Company,1990.
    [421]Joseph Schimmel Taylor.A handboo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M].New York:TheMacmillan company,1914.
    [422]Kung-chuan Hsiao.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423]Postiglione, Gerard A.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inequality in a marketeconomy[M].Armonk, N.Y.: M.E. Sharpe,2006.
    [424]State Council Resolutions on Further Strengthening Rural Education[J].ChineseEducation&Society,2005,38(4).
    [425]William A Link.Rebuilding the Rural Southern Community: Reformers, Schools, andHomes in Tennessee,1900-1930[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2000,8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