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舆论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科学定位和明确规定,这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推进和完善政府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客观地说,政府治理理论是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创新的成果,其缘起具有鲜明的西方背景,因此,应该在客观介绍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全面探寻其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紧密结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探寻其功用,从而探究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的前提是首先必须准确界定政府治理的含义,即作为在行政型政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管理模式,政府治理的实质在于实现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等所有主体在公共生活上的合作与协调。
     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重大的实践课题,必须注意吸收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也要吸取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治理的经验教训,更要切合时代趋势和社会生活实际。显而易见,作为当今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网络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而网络舆论则是其最有力的手段和最主要形式。重视舆论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治国经验,而舆论也是历史范畴,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在当代,舆论主要是指社会公众或社会组织机构对客观社会所表达的意见,与之对应,网络舆论就是网民在互联网上形成的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各类问题的意见或言论的总和,载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主体的匿名性和多元性、客体的广泛性和环境的复杂性是网络舆论的四个主要特点,而一个完整的网络舆论过程一般包括议题出现期、议题存活期、议题聚合期和议题消散期等四个阶段。
     必须看到,现阶段,在政治维度,网络舆论对中国的政府治理产生了多维多元多样的影响。在治理的社会基础方面,既能提升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水平,也可能导致网络公共领域的失衡;在治理的权力方面,推动了公共权力结构、权力组织结构和公共权力监督形式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变形和走形的风险;在政府权威方面,网络公共舆论危机既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也创造政府巩固权威的新契机;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对制定过程和制定效果也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因此,网络舆论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治理,首先要转变治理理念,就是在科学判断转变的内因外由的基础上,从垄断性治理理念转向协同性治理理念、从官本位意识转向公民本位理念、从管制理念转向服务理念、从效率理念转向责任理念;其次要探寻治理模式,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参与”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参与式治理理论和协商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网络舆论背景下的“协商—参与”治理模式,在当代中国,这种治理模式是可行的、有现实基础的、且有很强现实效用的;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电子治理就必然成为网络舆论背景下中国政府治理的基本形态,重点是在分析理论必然和实践实然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科学路径,即确立“顶层设计”与地方积极性相结合的电子治理发展模式、实施网络舆论与电子治理互动的保障性措施、强化电子治理的核心运行机制并拓展电子治理的实现路径。
Following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bility are, from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th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and specific regulation of overall goal of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ch promotes and further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importance, and urgency to improve govern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theory of governance is the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of W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whose origin has distinct Western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issues related to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be explored after the objective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points of it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heory and full exploration of its innovativ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le sticking to Marxism political views and keeping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when exploring the function of theory. The premise of the problem is, first, accurate definition of governance, that is, as the new management model evolves from the administration-oriented government, the substance of governance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n public life among governments, civic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Governance issu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not only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but a major practical one. We should draw on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untries, learn lessons from the governance of Chinese government at different times, as well as be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our times and actual social life.Obviously, as an important way of life,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thinking and learning, network is an unavoidable existence in people's lives nowadays.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dium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and the online public opinion is its most powerful tools and major form. Public opinion falls into the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the public opinion is the common concern of ancient and modern politics, with diverse focus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Contemporarily, public opin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views on social reality expressed by the public or community organizations.Correspondingly, online public opinion is the confluence of opinions or statements on various economic,polit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expressed by cyber citizens on internet. Accessibility and interactivity of the network media, anonymity and diversity of participants, universality of the object and complexity of the environment are its four main features. A complet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generally undergoes four stages:emergence, survival, aggregation, and dissipation.
     We must see that at present, in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the online public opinion has a plural multi-dimensional influence on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aspect of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 foundation, not only does i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 public areas, but also causes imbalances in the field; In the power of governance, it promotes the public power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power supervision; In the aspect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risis can led to a decline in the government's credibility, which may also become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nsolidate authority; In terms of public policy, it may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policy making.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first change concerning Chinese governance i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after the scientific judgment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autocratic management to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from official standard to people standard, from control to service, from efficiency to responsibility;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mode, that is,"negotiation-participation" governanc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governa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eople's participation" theory of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as well as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and negotiable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governance model is feasible and has a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a strong practical ut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work, the electronic governance will necessarily become the basic form of Chinese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opinion online. The empha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necessity, must be laid on choosing scientific path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establishment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op-level design" and local enthusiasm,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guard measures on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between network public opinions and electronic governance, strengthening the core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 and opening up new ways of the realiza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
引文
① 《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2/0727/c209170-18615454.html
    ① 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7期,第12页。
    ① 臧志军:《治理:乌托邦还是现实?》,载《反思与超越——解读中国语境下的治理理论》,《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3期。
    ② 李景鹏:《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载《中国离“善治”有多远——“治理与善治”学术笔谈》,《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
    ③ 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7页。
    ① 《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光明日报》,2014年02月28日01版。
    ①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①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① 李娜、曾维和:《从公民参与到公民治理——公众崛起时代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创新及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71页。
    ② 徐君:《公民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街政改革的启示》,《学海》,2007年第3期,第133页。
    ③ 曲丽涛:《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④ 朱新现:《国内外电子治理研究文献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0期,第101页。
    ① [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① [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② [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① 史伟锋:《政府治理理论研究综述》,《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S1期,第19页。
    ② 参见曾维和:《当代西方政府治理的理论化系谱——整体政府改革时代政府治理模式创新解析及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① 陈水生:《新公共管理的终结与数字时代治理的兴起》,《理论导刊》,2009年第4期,第98-101页。
    ① [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Diana Leat,Kinbery Selter,Gerry Stoker.Towan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NewYork:Palgrave,2002,p39.
    ① Awdhesh K.Singh,Rajendra Sahu. Integrating Internet Telephones,and Call Centers for Delivering Better Quality E-governance to All Citizen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8(25).
    ② Pradip Thomas,Bhoom, Gyan Ganga. E-governance and the Right to Information:ICTs and Development in India.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9(2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62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66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28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②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华书局,1977年。
    ① 梁启超:《国风报叙例》,《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九册第二十五卷(上),第19页。
    ② 《辛亥革命前十年时间论文选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77年,第627页。
    ③ 刘建明:《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① 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② 廖永亮:《舆论调控学:引导舆论与舆论引导的艺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③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④ 李广智:《舆论学通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⑤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⑥ 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⑦ 胡钰:《新闻与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13页。
    ⑧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52页。
    ⑨ 秦志希、饶德江:《舆论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①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② 林秉贤:《社会心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90年,第330页。
    ③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④ 徐向红:《现代舆论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第171页。
    ⑤ 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 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189页。
    ① 李漫:《网络舆论的二重性》,《青年记者》,2009年第22期,第11页。
    ②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① 崔蕴芳:《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7-77页。
    ② 之所以没有选择1999年网络舆论概念的形成这一年作为网络舆论研究的起始年,是因为虽然自1999年起,网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借助论坛中的意见表达参与社会事件,但从总体趋势来说,网络上是一个“舆论中国”,传统媒体上则是另一个“舆论中国”,网民被称为“草根”,“草根”再怎么在网上折腾也是草根自己的事情,主流舆论还是由传统媒体的报道来表达,传统媒体对网上讨论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但是这种情况在2003年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刘涌案”、“宝马案”、“孙志刚事件”等一系列社会事件中,网络舆论与主流舆论之间开始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网民的公开意见表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实际影响力上都有了阶段性的变化。
    ③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的行为如何受广义的他人存在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郑瑞泽,1982:11)同时,受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将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探讨社会因素和个人意见形成的互动过程。舆论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参考团体(Reference Group)精英(Elite)、初级团体(Primary Group)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刻板印象(Stereotype)知觉(Perception)等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词汇。正是由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更接近于个人意见形成的客观实际,因而便成为后来舆论研究借鉴的主要理论框架。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⑦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3页。
    ① [英]R.A.W.罗茨:《新的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第42-49页。
    ① [美]詹姆斯·N·罗西瑙著,张胜军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② [美]詹姆斯·N·罗西瑙著,张胜军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③ [瑞士]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61页。
    ④ [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9页。
    ⑤ [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9页。
    ⑥ 参见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第37页。
    ①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第43页。
    ② 唐娟:《政府治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8-29页。
    ① Andrew Heywood,Political Theory:An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2004,p65-66.
    ① 张成福:《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75页。
    ② 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前沿》,2006年第10期,第141页。
    ① 俞可平:《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笔谈)——作为一种新政治分析框架的治理和善治理论》,《新视野》,2001年第5期,第37页。
    ① 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 Hardwood L.Childs, Public Opinion:Nature Fomation and Role,Nostrand Company Inc.,1965,p14-2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①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描绘的是“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行进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出的主观主义模型就会增强这一进程”的制度变迁现象。参见[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32页。
    ① 参见韩舒立、张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逻辑:困境与重塑》,《电子政务》,2013年第5期,第18页。
    ② 夏燕:《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从“维稳”到“维权”》,《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1期,第115页。
    ③ 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第77页。
    ①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译者前言第3页。
    ② 周道华:《论网络舆论与政府的互动》,《社科纵横》,2007年第12期,第66页。
    ① 邓晓霞,王舒怀:《对“网络暴力”说“不”》,《人民日报》,2007年8月10日第16版。
    ①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23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9页。
    ②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37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
    ④ 《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4-195页。
    ⑤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第323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3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①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1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9页。
    ④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第371页。
    ⑤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01版。
    ⑥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yishixingtai/content-3/detail_2013_08/20/28828185_0.shtml
    ① [印]因德拉吉·罗伊:《公民社会与善治之关系的再思考》,转引自何增科,包雅均:《公民社会与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59页。
    ② 布莱尔,施罗德:《欧洲:第三条道路/新中间派》,转引自陈林,林德山:《第三条道路》,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③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第172页。
    ① [德]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②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39页。
    ③ 刘波亚、郭燕来:《提升与强化:网络公共领域与中国当代市民社会》,《理论月刊》,2012年第8期,第149页。
    ① Garnham,Nicholas,"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in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MA:MIT Press,1992,p360-361.
    ①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94-295页。
    ③ agora,指古希腊贸易及集会用广场,《大英汉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第32页。
    ② 刘波亚、郭燕来:《提升与强化:网络公共领域与中国当代市民社会》,《理论月刊》,2012年第8期,第151页。
    ① 胡宁生、魏志荣:《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生态治理》,《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98页。
    ① 胡宁生、魏志荣:《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生态治理》,《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98页。
    ② 汪旻艳:《网络舆论视域下网络公共领域与政治生态的互动与对接》,《领导科学》,2013年第11期,第7页。
    ③ 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5页。
    ④ 陈发桂:《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探析》,《行政论坛》,2009年第2期。
    ① 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② 汪旻艳:《网络舆论视域下网络公共领域与政治生态的互动与对接》,《领导科学》,2013年第11期,第9页。
    ③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45页。
    ④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项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5-37页。
    ⑤ 张国庆、曹堂哲:《权力结构与权力制衡:新时期中国政府优化公共权力结构的政策理路》,《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74页。
    ① Margery S Berube.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1983.
    ① 张国庆、曹堂哲:《权力结构与权力制衡:新时期中国政府优化公共权力结构的政策理路》,《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77页。
    ② 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62页。
    ① 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② [美]蒂利希:《政治期望》,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3页。
    ③ 罗佳:《论微博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理论导刊》,2012年第3期,第47页。
    ④ 秦章:《关于“互联网政治”的一些资料》,《当代思潮》,2000年第6期。
    ⑤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3-244页。
    ①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3-244页。
    ②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69-270页。
    ③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2页。
    ④ 喻国民:《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⑤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54页。
    ⑥ 陈顺清:《论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41页。
    ① 参见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9页。
    ② 参见郭莉:《权力制约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法理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第23页。
    ③ 谭双、张韦:《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权力与权利的博弈》,《电子政务》,2011年第12期,第44页。
    ① 《媒体还原“表叔”杨达才落马事件》http://www.jstv.com/s/text_zt/zgzz/text/text3/201212/t20121220_1265334.shtml
    ② 《媒体赞表叔事件中反腐网民:社会正能量》http://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2008/ggkf30zn/201212/t20121231_8046644.htm
    ③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0页。
    ① 李涛:《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合法性的构建》,《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97页。
    ② 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4-225页。
    ③ 曹淑芹、曾珍:《网络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制约的新途径》,《前沿》,2011年第3期,第136页。
    ④ 郭莉:《权力制约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法理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第23页。
    ① [美]埃瑟·戴森:《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① 李斌:《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探究——基于政府公信力视角》,《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51页。
    ② 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
    ③ 重庆天涯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45-1481472-1.shtml
    ① 郝继明:《政府公信力危机: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唯实》,2012年第10期,第44页。
    ② 孟财、杨宁:《网络化背景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的重构与提升》,《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62-63页。
    ① 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②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① 杜骏飞:《危如朝露:2010—-2011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0-81页。
    ② 徐国亮:《政府权威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13页。
    ① 张治忠、廖小平:《解读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维度——基于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 [美]麦兰克顿·史密斯语,引自O.C麦克怀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③ 李有思:《权利·义务·权力》,《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第44—45页。
    ②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6页。
    ①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②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③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④ Larry N.Gerston.Public Policy Making:Process and Principles.New York:M.. E.Sharpe Inc., 2001:52.
    ① [美]杰佛里·庞顿、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张定准,黄卫平,夏家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② 唐菡:《微博参与下的议程设置过程》,《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第107页。
    ③ 参见李雪芳:《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0期,第184页。
    ① 刘祖华:《网络民主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年第5期,第22-24页。
    ② 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第12-21页。
    ③ 黄芳娟:《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决策的正面效应》,《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82页。
    ①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5页。
    ② [美]卡斯·H·桑斯坦:《网络共和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③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83年,第504页。
    ④ 周晓丽:《公共领域的延展与公共决策》,《行政论坛》,2012年第6期,第48页。
    ⑤ 刘祖华:《网络民主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年第51期,第22-24页。
    ① 《第32次互联网报告:网民属性》http://tech. sina. com. cn/i/2013-07-17/11598548357.shtml
    ② Owen E. Hughes.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3rd. Sydney,AUS:Palgrave Macmillan,2003:227.
    ② 燕志华:《“媒介治理”时代的社会管理风险》,《传媒观察》,2011年第10期,第27页。
    ① 杨清华:《协同治理:我国治道变革的一种战略选择》,《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85页。
    ① 靳燕凌:《群体性事件与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第19页。
    ② 杨清华:《协同治理:我国治道变革的一种战略选择》,《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85页。
    ③ 蒋瑛:《人民本位:政府职能演进中的电子政务》,《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54-58页。
    ① 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2页。
    ① James C.Davies,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27,No. 1,1962,pp.5-6.
    ② 徐炯:《网络群体事件成因及政府治理路径探析》,《新闻知识》,2010年第9期,第49页。
    ③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① 杨琳:《网络舆情飙升背后》,《瞭望》,2009年第7期。
    ② 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① Jeffrey Luke,Catalytic Leadership.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8:124.
    ① 欧阳英:《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哲学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42页。
    ② 杨清华:《协同治理:我国治道变革的一种战略选择》,《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85页。
    ③ 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9页。
    ① 李景鹏:《关于行政权力的自律与他律》,《新视野》,2002年第1期。
    ② 宿玥:《“官本位”思想对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消极影响及纠正》,《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5期,第53页。
    ③ 李景鹏:《关于行政权力的自律与他律》,《新视野》,2002年第1期。
    ① 周志忍:《当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3页。
    ② 公共部门的公共性质体现在各个方面:公众设立,公共拥有,主要从公共财政获取资源,以提供公共物品为职责,以公共服务而非盈利为目标……。不论从设立的初衷还是从理论上看,公共部门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它应该具有最大的公众亲和性。然而在实践中,公共部门的表现往往不尽人意:自我服务、漠视公共需求;工作效率低下,浪费公共资源;固守成规,缺乏创新;服务意识薄弱,态度傲慢……。没有必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即使同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性机构相比较,公共部门在经济、效率、创新、公共服务态度、水平和质量等方面往往相形见绌。这种期望、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和鸿沟,我们可以称之为“公共悖论”,……是公共管理中的世界性难题。参见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③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31-135页。
    ① OECD. Government of the Future.June 2001.
    ① 刘亚亮,张学泽:《公民本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思考》,《行政论坛》,2004年第11期,第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
    ① [美]珍尼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① 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② 参见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4页。
    ③ 参见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4页。
    ① Robert B.Denhardt,Janet Vinzant Denhart,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e Stee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November/December 2000 Vol.60,6.
    ① 刘熙瑞:《切实加强积极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和建设》,《新视野》,2004年第2期。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9页。
    ①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②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① 赵勇:《政府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效率观及其启示》,《前沿》,2008年第10期,第48页。
    ① 张成福:《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76页。
    ② 参见杨国栋:《论网络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十大取向》,《新疆社会科学》,2010第6期,第7页。
    ③ 韩志明:《公民问责: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第1期,第63页。
    ① 赵纪梅:《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参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39页。
    ④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
    ⑤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0页。
    ⑥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3页。
    ⑦ 庞超:《参与式治理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方式》,《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②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推荐序言”(胡伟),第8-9页。
    ③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1页。
    ④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0页。
    ⑤ B.Barber,Strong Democracy:Partcipar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Berkeley,1984,pp.117-135.
    ① 赵光勇,陈邓海:《国内“参与式治理”研究综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第8期,第96页。
    ② 路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5页。
    ③ 王锡锌:《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第7页。
    ④ 赵灿:《参与式治理——社会转型治理的新视域》,《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31页。
    ⑤ 陈剩勇、赵光勇:《“参与式治理”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8期。
    ⑥ Archon Fung,Erik Olin Wright:Deepening Democrac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New York:Verso,2003.
    ⑥ 王继权:《参与式治理:臣民政治的终结》,《社区》,2007年第5期。
    ① Beate Kohler-Koch.Does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Hold its Promises?.CONNEX Final Conference Efficient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a Multi—Level Europe, Mannheim, March 6-8,2008.
    ② Eran Vigoda.From Responsiveness to Collaboration Governance:Citizens,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 62,No.5,Sep/Oct, 2002:p527-540.
    ③ Steven Friedman.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and Citizen Action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Geneva,Discussed paper series No.164,4-8 2006.
    ① 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行政论坛》,2008年第6期。
    ⑤ Andrea Cornwall,Engaging Citizens,Lessons from Brazilps Experiences with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InfoChange News & Features,December 2006.
    ② 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⑦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United Nations,New York,2008.
    ① 王浦劬:《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第16页。
    ② Jon Elster Edited,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98,p.63.
    ③ Maeve Cooke,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Studies,2000, Vol.48, pp.947-969.
    ② 高建、佟德志:《协商民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6页。
    ⑤ S Benhabib ed.,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p.56, p.57, p.77.
    ① David Miller,"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ed.by 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p.201.
    ② Jorge M.Valadez,Deliberative Democracy,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USA Westview Press,2001,p.30.
    ① 当代协商民主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是西方竞争性民主的一种修正,笔者认为,这种协商民主是作为一种成熟形态的民主的一种修正。即在原来西方竞争性民主基础上,通过对更多群体的开放,对话协商,以弥补西方民主政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② 常士訚:《协商治理与民主建设——以东亚国家民主巩固为背景》,《晋阳学刊》,2013年第1期,第107页。
    ③ 张敏:《协商治理及其当前实践:内容、形式与未来展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第72页。
    ④ 全钟燮:《前言》,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和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① 赵光勇、张领:《参与式治理与地方政府改革》,《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4页。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44页。
    ① 李凡主编:《温岭试验与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② 周红云:《社会资本与社会治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227页。
    ③ 路阳、庄虔友:《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7页。
    ④ 张敏:《协商治理及其当前实践:内容、形式与未来展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第77页。
    ⑤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页。
    ⑥ 张敏:《协商治理及其当前实践:内容、形式与未来展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第77页。
    ① 王浦劬:《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求是》,2013年第10期,第36页。
    ② 王浦劬:《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求是》,2013年第10期,第37页。
    ③ 郑慧:《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第24页。
    ① J.Cohen,A Fung,"Radical Democracy,"Swi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4.
    ② B.Arckerman and J. Fishkin,Deliberative Da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pp.289-301.
    ③ 郑慧:《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第25页。
    ④ [南非]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①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84页。
    ② 美国学者谢尔·阿恩斯坦(Sherr Arnstein)根据政治体制演进和公民参与自主性的关系提出了“公民参与阶梯论”(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阿恩斯坦认为,公众参与从低到高,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经历8个层次,并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政府操纵和教育性治疗,被称为“非实质性参与形式”。这一阶段公众实际参与程度很低。第二个阶段包括给予信息、政策咨询、安抚3个阶梯,被称为“象征性参与形式”。这个过程公众学会参与和自主管理,建立公民意识,政府与公众制度化的互动关系也逐渐形成。第三个阶段包括合作伙伴关系、授予权力和公民自主控制3个阶梯,被称为“完全型公民参与形式”。在这个阶段,公民享有合法的实体性权力与程序权力,他们以积极的公民角色,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
    ③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7-229页。
    ① 路阳、庄虔友:《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18页。
    ② 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88页。
    ③ 许江桥:《公民能力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第81页。
    ④ 彭邦银:《民主政治建设的理性抉择:从网民参与到公民参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第18页。
    ① 韩舒立、张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逻辑:困境与重塑》,《电子政务》,2013年第5期,第17页。
    ② [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75页。
    ④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99页。
    ① [美]查尔斯·林德布罗姆:《决策过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② 阿尔蒙德把公民能力又划分为公民的主观能力和客观能力。所谓公民的主观能力,是指公民对自己影响和参与政府决策、参与行政的能力和认知、情感、态度。对于一项政府决策,“如果他相信自己能够行使这样的影响,那么他就是有主观能力的,如果他认为自己孤立无援,无能为力,那么他就是没有主观能力的”。公民的客观能力是指公民影响和参与政府决策、参与行政的实际能力。通过政治参与和行政参与,对于一项政府决策,“如果个人能够行使这样的影响,我们即认为他是有政治能力的”。
    ③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40页。
    ④ 齐卫平、陈朋:《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理论探讨》,2010年第5期,第133页。
    ①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② 侯保龙:《风险社会语境下公民参与式治理探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第41页。
    ③ [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
    ④ 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① Burns, James MacGregor,Leadship,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8.
    ⑥ [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① [美]阿尔蒙德:《公民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② 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第110页。
    ③ 齐卫平、陈朋:《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理论探讨》,2010年第5期,第134页。
    ④ 侯保龙:《风险社会语境下公民参与式治理探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第41页。
    ① 陈东冬:《网络民主的伦理困境与秩序重建》,《领导科学》,2011年第4期,第13页。
    ② 周兴茂、丁益:《网络伦理的现状、基本德目及实践对策》,《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27页。
    ③ 周兴茂、丁益:《网络伦理的现状、基本德目及实践对策》,《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27页。
    ④ 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政策法规栏http://www.cnniclcn/index/OF/indexlhtm
    ① 陈相雨:《公民社会构建中网络舆论监督效用的理性研判》,《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2页。
    ② 齐卫平、陈朋:《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理论探讨》,2010年第5期,第134页。
    ③ 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第6页。
    ① [美]塞缪尔·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② 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第5页。
    ③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① 姚远、任羽中:《“激活”与“吸纳”的互动——走向协商民主的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45页。
    ② 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第6页。
    ① 周道华:《论网络舆论与政府的互动》,《社科纵横》,2007年第12期,第66页。
    ②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作为未来的过去——与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对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③ 谢金林:《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理念、策略与行动》,《社科纵横》,2010年第2期,第9-10页。
    ① 徐殉:《网络民主:公共协商与制度创新》,《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44页。
    ① 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92页。
    ② 赵刚印:《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一项对中国与印度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0-201页。
    ① 化建琼:《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第30页。
    ②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③ 化建琼:《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第30页。
    ① 吴太胜:《话语民主理论与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探索——以浙江基层民主政治创新为例》,《长江论坛》,2010年第5期,第53页。
    ② S. Verba, H.N.Norman and J. Kim, The Mode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Berkeley Hills,Calif.:Sage Publication,1971.
    ③ 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学习月刊》,2009年第23期。
    ④ 姚远、任羽中:《“激活”与“吸纳”的互动——走向协商民主的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45页。
    ①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53页。
    ②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78页。
    ① 陈祥荣:《信息社会的电子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公务创新专刊,第69-70页。
    ② Michiel Backus, "E-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CD Research Brief,No.1,March 2003.
    ③ 王浦劬、杨风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期,第75页。
    ④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6-217页。
    ① 王慧军:《善治视角下的电子治理》,《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4期,第57-58页。
    ①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正能量”》http://www. intha.cn/News_View.asp?NewsID=18779
    ① 王友奎:《联合国发布2010年全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中国测评网,http://www. cstc. org. cn
    ② 《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排名第一》http://www. 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690391.html)最后登录为2013年6月24日。
    ① 《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http://www.ccidgroup.com/gzdt/3662.htm
    ① 董礼胜、刘作奎等:《发达国家电子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99-205页。
    ① 李平:《地方电子政务研究》,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① 叶战备、向良云:《电子治理:电子政府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2007年第3期,第55页。
    ② 曹红柳、张延林:《我国电子政务面临数字鸿沟瓶颈的发展对策》,《企业经济》,2011年第1期,第142页。
    ① 孔繁玲:《构建电子治理运行机制探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第71页。
    ② 汪玉凯:《政务公开,不是一种简单的施政方法》, 《光明日报》,2011年8月11日第14版。
    ① 王婷:《精简与整合中国政府网站的构想》,《现代交际》,2011年第6期,第99页。
    ① 张建光、张少彤、张向宏:《政府网站互动参与渠道的建设与成效》,《电子政务》,2009年第1期。
    ② 廖杰、王芬:《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的探索实践》,《信息化建设》,2011年第6期,第31-32页。
    ① 《国内主要网站网络监督专区受到广泛关注》http://news.sina.com.cn/c/2013-05-08/175527063885.shtml
    ② 查伟诚:《Web2.0时代政务微博:从“政能量”到“正能量”——以“南京发布”为例》,《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20期,第102-104页。
    ①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第31页。
    ① 朱琳:《上海政务微博“上海发布”的发展研究》,《电子政务》,2012年第11期,第17页。
    ① 蒋忠波、邓若伊:《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阈》,《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第100页。
    ② 陈显中:《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0页。
    ③ 徐华西:《网络舆论引导之思考》,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92301/192359/192362/15320774.html
    ① 姜胜洪:《运用政务微博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未来与发展》,2013年第2期,第20页。
    ①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①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光明日报》2014年2月18日01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上海:三联书店,1984.
    6.毛泽东文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文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毛泽东文集(第6—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刘少奇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周恩来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9.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1.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2.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5.孔德元.政治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6.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7.王爱冬.政治权力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28.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9.廖永亮.舆论调控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0.程世寿.公共舆论学[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2.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3.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4.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5.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6.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7.刘邦凡.电子治理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8.蒋劲松.责任政府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9.刘晔.理性国家的成长——中国公共权力理性化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0.韩运来,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1.沈荣华,金海龙.地方政府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2.顾丽梅.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3.唐娟.政府治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4.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5.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6.徐国亮.政府权威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47.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8.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9.马运瑞.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50.李传军.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1.汪向东,姜奇平.电子政务行政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2.菅从进.权利制约权力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3.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4.王名.中国民间组织——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55.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56.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7.崔蕴芳.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8.顾丽梅.政府创新与政府治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9.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0.李海青.权利与社会和谐--一种政治哲学的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61.傅耕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审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62.石路.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3.陈国权等.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4.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5.刘建明,纪忠慧,王立丽.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6.黄鸣刚.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67.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8.欧阳英.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哲学阐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9.张国庆等.典范与良政——构建中国新型政府公共管理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0.赵刚印.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一项对中国与印度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1.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2.王强.政府治理的现代视野[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73.李明强,贺艳芳.地方政府治理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74.唐冰开,刘雪峰.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75.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6.原宗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7.何增科,包雅钧主编.公民社会与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8.王浩斌.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79.陈芳.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基于多层次制度分析框架的检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0.蒋淑媛.网络社会功能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8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82.杜骏飞.危如朝露:2010—2011中国网络舆情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3.敬乂嘉.网络时代的公共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4.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国视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5.邹军.看得见的“声音”:解码网络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86.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87.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88.杨光斌、寇健文.中国政治变革中的观念与利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9.杨道田.公民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基于市级政府绩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90.余秀才.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1.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2.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93.董礼胜,刘作奎.发达国家电子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4.赵光勇.政府改革:制度创新与参与式治理——地方政府治道变革的杭州经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95.[美]阿尔温·托夫勒.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
    96.[美]约翰·奈斯比特.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97.[美]罗伯特·达尔.王沪宁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8.[美]查尔斯·林德布罗姆.竺乾威等译.决策过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99.[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00.[美]蒂里希.徐钧尧译.政治期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01.[美]尼葛洛庞帝.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10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3.[美]约翰·布洛克曼.汪仲等译.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4.[美]埃瑟·戴森.胡泳等译.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5.[德]哈贝马斯.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06.[美]汉娜·阿伦特.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7.[美]约翰·罗尔斯.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08.[美]肯尼思·阿罗.钱晓敏,孟岳良译.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09.[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余逊达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0.[美]迈克尔·麦金尼斯.毛寿龙译.多中心治理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1.[美]B·盖伊·彼得斯.吴爱明等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2.[美]詹姆斯·N·罗西瑙.张胜军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3.[美]凯斯·桑斯坦.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114.[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115.[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6.[美]格罗佛·斯塔林.陈宪,王红等译.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17.[美]珍尼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8.[美]卡罗尔·佩特曼.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
    119.[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陈家刚等译.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20.[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等译.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1.[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22.[美]尼尔·波斯曼.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3.[美]萨拉蒙等.陈一梅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4.[美]弗朗西斯·福山.黄胜强等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5.[美]理查德·斯皮尔洛.李伦等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6.[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傅小兰,严正译.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7.[美]塞缪尔·P·亨廷顿.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8.[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孙迎春译.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9.[英]戴维·赫尔德.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8.
    130.[美]杰伊·布莱克等.张咏华译.大众传播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31.[英]伯特兰·罗素.储智勇译.权威与个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2.[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3.[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34.[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亚伯拉罕·卡普兰.王菲易译.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35.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J].江海学刊,1999,(4)
    136.汪玉凯.电子政府: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J].中国机构,2001, (3).
    137.童星.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1,(5)
    138.俞可平.作为一种新政治分析框架的治理和善治理论[J].新视野,2001,(5).
    139.李景鹏.关于行政权力的自律与他律[J].新视野,2002,(1).
    140.王洛忠.构建电子政府若干问题刍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2,(12)
    141.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42.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2003,(3)
    143.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144.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J].求是学刊,2003,(7)
    145.赵红梅,王明波.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146.毛寿龙.以人为本与政府治理理念[J].决策咨询,2004,(1)
    147.汪玉凯、杜治洲.电子政务对中美两国政府治理模式影响的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148.王来华等.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2004,(5).
    149.王来华等.舆情的主客体关系与突发性群体事件[J].社科纵横,2004,(8).
    150.曾盛聪.中国现代化与公民社会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5,(1)
    151.王浦劬、杨凤春.电子治理: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5,(1)
    152.周志忍.当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2005,(3).
    153.陈祥荣.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154.蒋瑛.人民本位:政府职能演进中的电子政务[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4).
    155.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6,(4).
    156.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J].前沿,2006,(10)
    157.刘邦凡,覃思思.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J].电子政务,2007,(Z1)
    158.黄旭.网络时代政府权力扩张趋势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7,(2)
    159.叶战备,向良云.电子治理:电子政府发展的必然选择[J].探索,2007,(3)
    160.陈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3)
    161.向良云.电子治理的主体选择:网络治理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162.刘祖华.网络民主与公共决策[J].党政论坛,2007,(5)
    163.张国庆,曹堂哲.权力结构与权力制衡:新时期中国政府优化公共权力结构的政策理路[J].湖南社会科学,2007,(6)
    164.陈祥荣.信息社会的电子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公务创新专刊).
    165.王柏松.解读网络政治学[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66.苏礼和.浅析现阶段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67.刘尚哲.论政府权威与权力制约[J].法制与社会,2008,(1)
    168.徐国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强化政府权威[J].江西社会科学,2008,(4)
    169.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170.孙柏瑛,李卓青.政策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途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5).
    171.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6)
    172.刘远柱.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J].学习论坛,2008,(9)
    173.刘良.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J].长白学刊,2009,(1).
    174.张建光等.政府网站互动参与渠道的建设与成效[J].电子政务,2009,(1).
    175.陈发桂.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司法民主化进程探析[J].行政论坛,2009,(2)
    176.易学志.善治视野下政府治理能力基本要素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77.骆勇.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问责:一种新型民主形态的考量[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7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179.王乃圣.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6)
    180.王来华.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9,(7)
    181.刘太刚.问责风暴的非理性倾向及对策思考[J].领导科学,2009,(10)
    182.彭邦银.民主政治建设的理性抉择:从网民参与到公民参与[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12).
    183.储峰,高宏星.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1).
    184.王玉宝.组织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0,(2).
    185.蔡林慧.拓展我国公民监督路径的载体分析[J].理论探讨,2010,(3)
    186.吉亚娟,李梦瑶.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政府的应对[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3).
    187.昌灏.论信息分化与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3).
    188.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89.杨文.网络舆论与政府的引导调控[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4)
    190.刘学民.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J].政治学研究,2010,(4)
    191.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92.黄芳娟.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决策的正面效应[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4)
    193.王新华,柴勇.论政府网络舆论干预的边限与模式选择[J].长白学刊,2010,(5).
    194.王锡锌.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J].法商研究,2010,(5)
    195.张勇,郑曙村.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5)
    196.周志平.近年网络公共领域研究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6).
    197.金太军.电子政务:实践错位及其化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9)
    198.谢金林.控制、引导还是对话——政府网络舆论管理理念的新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9)
    199.胡东生,朱斌.网络民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合法性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200.徐武生.政府—社会—公民的良性互动: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善治 之道[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
    201.罗亮,黄毅峰.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J].求实,2011,(1)
    202.郭保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应对[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
    203.陈相雨.公民社会构建中网络舆论监督效用的理性研判[J].新疆社会科学,2011,(1)
    204.方曙光.网络公共领域:现代公民社会建构的契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05.李斌.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探究——基于政府公信力视角[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206.邵宇.论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岭南学刊,2011,(2)
    207.王文科.网络问政:民意的舆论诉求与政府的规制供给[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2)
    208.方付建等.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系列化呈现”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1,(2).
    209.张海等.网络民主视域中的舆论监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2)
    210.金太军等.西方电子民主研究及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
    211.叶冰莹,赖帝水.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
    212.李辉.治理时代:政府改革的新挑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213.张艺华.电子治理:网络化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范式选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214.袁建军,金太军.参与民主理论核心要素解读及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
    215.涂章志,刘丽文.论地方政府在舆情应对中的网络问责[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216.魏星河,邹海斌.我国公民网络参政与政府治理改善[J].新视野,2011,(5)
    217.寇大伟.双向互动机制: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18.李宇.群体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管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5)
    219.李涛.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合法性的构建[J].陇东学院学报,2011, (5).
    220.赵灿.参与式治理——社会转型治理的新视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6).
    221.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1,(6)
    222.燕继荣.变化中的中国政府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223.金太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J].学术月刊,2011,(9)
    224.王艳.社会包容视角下政府治理探析[J].社科纵横,2011,(9)
    225.孟庆国.网络问政的意涵、形式与特征[J].电子政务,2011,(9)
    226.周亚越,韩志明.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227.辜胜阻.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J].电子政务,2011,(9)
    228.李晓莉,李郁芳.西方学者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2011,(10)
    229.张秀敏.网络舆论主体社会影响力刍议[J].前沿,2011,(10)
    230.史达.电子治理的概念解析及基本框架研究[J].电子政务,2011,(10)
    231.李传军.重构电子政务模式:从电子政务到电子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1,(10).
    232.李文峰.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意蕴[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10)
    233.史成虎.从政策网络视角分析新阶层政治参与的效度问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34.郭莉.权力制约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法理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10)
    235.诸葛福民等.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信息公开问题——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利益博弈[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236.唐明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引导:经验与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237.黄建.善治视阈下我国政府改革的策略选择[J].领导科学,2011,(11)
    238.戴建华,杭家蓓.国内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1,(11).
    239.赵越.权威的来源及其合法化问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40.官盱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经验与启示[J].求 实,2011,(12)
    241.刘谭双,张韦.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权力与权利的博弈[J].电子政务,2011,(12).
    242.何显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功能与前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43.郭艳英.政策网络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44.罗佳.论微博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J].理论导刊,2012,(3)
    245.陈显中.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5).
    246.燕继荣.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可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47.王浦劬.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248.胡宁生,魏志荣.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生态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2, (8)
    249.郑天鹏.地方政府网站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建议——以吉林省为例[J].中国信息界,2012,(8).
    250.刘波亚,郭燕来.提升与强化:网络公共领域与中国当代市民社会[J].理论月刊,2012,(8).
    251.段忠贤.网络社会的兴起:善政的机会与挑战[J].电子政务,2012,(10).
    252.郝继明.政府公信力危机: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J].唯实,2012,(10)
    253.廖晓明,奉婷.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作用机理和条件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254.朱琳.上海政务微博“上海发布”的发展研究[J].电子政务,2012,(11).
    255.郑慧.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11).
    256.李晓非,厉云飞.网络时代影响政府权威的因素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1).
    257.常士訚.协商治理与民主建设——以东亚国家民主巩固为背景[J].晋阳学刊,2013,(1)
    258.杜仕菊,曹娜.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实践:可能、机制与限度[J].晋阳学刊,2013,(2)
    259.王浦劬.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J].求是,2013,(10)
    260.汪旻艳.网络舆论视域下网络公共领域与政治生态的互动与对接[J].领导 科学,2013,(11)
    261. James C. Davies, 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 27, No.1,1962.
    262. Carole Patema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263. Jane Mansbridge, 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 New York:Basic Book, 1980.
    264. Margery S Berube.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1983.
    265. Benjamin Barber, Strong Democracy:Partcipar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4.
    266.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2, Trans. T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1987.
    267.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second edi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268. Jeffrey Luke, Catalytic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1998.
    269. Keith Faulks, Political Sociolog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9.
    270. Havtmut Schneider,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for Poverty Reduction, Journc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ec.11,1999.
    271. Robert B. Denhardt, Janet Vinzant Denhar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e Stee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2000 Vol.60,6.
    272. Larry N. Gerston. Public Policy Making:Process and Principles. New York: M. E. Sharpe Inc.,2001.
    273. Eran Vigoda. From Responsiveness to Collaboration Governance:Citizens,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62, No.5, Sep/Oct,2002.
    274. Archon Fung, Erik Olin Wright:Deepening Democrac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New York:Verso,2003.
    275. Owen E. Hughes.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 3rd. Sydney, AUS:Palgrave Macmillan,2003.
    276.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s,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77. Andrew Heywood, Political Theory:An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278. J Cohen, A Fung, "Radical Democracy", Swi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4.
    279. Amit Ray.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Addressing the Problem of Rising Groundwater Level in Cities. Journal of Human Ecology,2005,18 (2)
    280. Andrea Cornwall, Engaging Citizens, Lessons from Brazilps Experiences with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InfoChange News& Features, December 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