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主不仅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政治价值理念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复合系统。因而民主建构既包括制度建构,也包括文化建构。民主制度作为民主的“硬件”,必须有民主文化这个“软件”与之配合。民主文化是一种深层的民主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一方面维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规范着日常的政治和行政活动。如果缺少民主文化的支撑,再完美的民主制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真正落实。虽然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也达成了民主共识,但民主建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度的建立只是民主建构的开始,民主的巩固和发展才是民主建构的真正主题,在此过程中,民主文化是否发育成熟,成为决定民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民主建构在中国已有百年历程,但由于中国民主文化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中国民主化的实际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但中国目前的民主政治现实与社会主义的民主理想之间还有较大距离;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时代,西方民主输出又对社会主义民主构成新的挑战。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理想,并积极维护好中国民主意识形态安全,关键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
     历史、现实和未来总是有着内在的割不断的联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及其未来走向,只能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追根溯源。所以论文的主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一项文化史的考察,力图厘清民主文化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生成与嬗变的脉络。论文通过历史梳理、思想阐发和理论分析,把主流民主文化发展、非主流民主文化影响与大众民主文化培育研究统一起来,把“解构”研究与“建构”研究结合起来。从中国民主思想和民主运动的发端及其历史演变、语境转换中去总结反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揭示其成长规律,并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中,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向。
     论文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经验研究”这一主题,依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内容结构上,将研究问题分解为彼此紧密联系的六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通过对民主建构的文化自觉,来研究民主建构中制度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突显民主文化在民主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彰显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演进与发展过程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民主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界定论文的核心概念,为中国民主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点和依据。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沿着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历史足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内容分别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孕育与萌芽、初步建构与曲折发展、重构与发展三个阶段,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较长的历史时段。在每个阶段总结和梳理出民主文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及其主要内容,并揭示出民主文化的自觉程度及其对民主建构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通过考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民主文化发展的影响,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机遇、挑战,在比较宏观的视域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时代定位,并揭示其在新世纪的创新发展及其成果。
     第六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的总体反思,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深远意义;这也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理论总结。
Democracy is not only a systematic problem, but also a cultural issue. It is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political values and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of democracy as a democratic "hardware" must work with the culture of democracy---the democratic "software". Democratic culture is a deep sense of democracy, values and code of conduct. On the one hand, it sustains people's ideology and the social order;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onditions the routin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emocratic culture, the so-called perfect democracy can only be a castle in the air and is really hard to be implemented. In today's world, democracy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in most of the country'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our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political value have reached the state of consensus. But the history of the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process. To establish the democratic system is the beginning of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real theme of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the democratic cultur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determining quality and level of democracy.
     Democracy in China has been under construction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Ow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culture in China has been heavily lagged behind, the actual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eatly affec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gradually picked u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But there is still great gap between the reality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socialist democratic ideals. Meanwhile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 the output of Western democracy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To achieve the values of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actively maintain democratic ideological security of China, the key is to develop vigorously the culture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grasping the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istory, reality and future will always be inherently related. To study the essential features and 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its future direction, the only way to search through the history for its root and origin. An examination of cultural history of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theme of the thesis, in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thread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culture in past hundred years. The following paper, through historical combing, ideological elucid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tegrates mainstream democratic culture development, non-mainstream democratic culture effects, and mass democratic culture foster research system, and combines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deconstruction"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through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emocratic ideology and democratic campaign in China, and context conversion. Its law can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germinati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democra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probed into through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Paper tightly revolves around the subject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basic empirical research of socialist democracy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closely connected seven chapters on the basis of its inherent logic.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research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and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through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to highligh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democratic culture in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also to show out the meaning of researching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through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democratic culture,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following paper can be defined, which provides theory basis points and pursuant to the research of democratic culture in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third chapter, and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 the history practice process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ong history footprint of culture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China. The content involves three stages, including breeding and bud, preliminary formation and twisting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covers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ime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imes, and the new era of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up. Landmark theory morphology and the major expressed content will be summed up and teased out in each phase, and the conscious level of democratic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will be revealed.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democratic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 It also considers th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ternational democratization wave on Chinese democratic culture development in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democra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rasp accurately its era positioning and reveal it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ults in new century.
     The sixth chapter seeks to reveal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mainly through overall reflecting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also a theoretical summary of the entire paper.
引文
① [美]罗伯特·达尔著,朱德米译:发展和民主文化,《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8期。
    ①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尤正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5页。
    ① 姚桓《民主也是一种文化》,载《北京支部生活》,2008年第1期。
    ② 刁康《论作为文化的民主》,载《求实》2006年第1期。
    ③ 李秋学《政治民主文化简论》,载《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④ 李金《民主文化与中国的民主建设》,载《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
    ⑤ 刘志颐《从民主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载《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第1期。
    ① 罗福惠《从“五四”谈到民主型政治文化》,载《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② 袁聚录《过程民主文化思维论略——一种新的中国民主文化思维方式的内涵、框架和依据》,载《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③ 周怀红《试析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基本取向》,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④ 参见刘晓庄《中国民主文化的演绎与阐释》,载《光华时报》2012年2月24日。
    ⑤ 参见范晓燕《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意义及现代转换》,载《学海》2001年第5期。
    ① 参见孙兰英《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主文化建设》,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① [美]阿伦·利普哈特:《多元社会中的民主——一项比较研究》,刘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6-507页。
    ③ [加]贝淡宁:《超越自由民主》,李万全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页。
    ④ [英]罗德·黑格、马丁·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张小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0页。
    ⑤ 詹得雄:《西方看不懂中国的民主》,载《参考消息》2012年8月15日。
    ⑥ [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韦恩·贝克:《文化与民主》,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⑦ [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娄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② 彭漪涟:《概念论:辩证逻辑的概念理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③ [英]戴维·米勒编《开放的思想和社会》,张之沧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②Keith Graham:《The Battle of Democracy》, wheat sheaf Books Ltd1986, P1.
    ③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页。
    ①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③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④ [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李宏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页。
    ① [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②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③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页。
    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1页。
    ① 张汝伦:《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649页。
    ② 鲍勇剑:《共识——一种民主的文化》,《探索与争鸣》,1988年第6期。
    ③ [美]F·马约尔:《民主》,哲学译丛,1997年,第82页。
    ④ 刁康:《论作为文化的民主》,载《求实》,2006年第1期。
    ① 李鹏程:《对民主概念的文化合理性的哲学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③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443页。
    ④ 徐大同、高建:《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 石作斌:《民主文化: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视阈》,《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② 李秋学:《政治民主文化简论》,《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③ 姚桓:《民主也是一种文化——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视角》,《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9期。
    ④ 王忠武:《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功能及其建设方略》,《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⑤ 李金:《民主文化与中国的民主建设》,《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
    ⑥ 包心鉴:《现代民主文化论纲》,《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卢晓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① 鲍勇剑:《共识——一种民主的文化》,《探索与争鸣》,1988年第6期。
    ① 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② [美]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 刘京希:《民主文化: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文化方向》,《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② 张爱军:《论民主文化对其制度建设的意义》,《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44页。
    ④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参见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白皮书)。
    ① [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文化与民主》,载[美]亨廷顿、哈里林:《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②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390页。
    ③ 刘淑那、胡海波: 《文化自觉:当代中国人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资源》, 《理论前沿》,2007年第2期。
    ④ [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1页。
    ① [日]猪口孝著,朱哲莹译:《日本文化变迁与民主发展:经验与反思》,《文化与民主》,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八辑。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② “自然演化说”认为现代社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过程,它同特定地域中的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和价值准则密切相关;这些制度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大多数是属于“本源的制度”,其他许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都是由它们派生出来的;而“人为设计说”则认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运用理性能力和知识经验来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进行理念创设、规则安排和价值选择;这些制度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大多数是属于“派生的制度”,是从本源制度中逐步生长、演化和发展出来的制度。(参见文军:《制度建构的理性构成及其困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0页。
    ①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① 价值理性是一种主观合理性,是关于不同的价值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和判断。在社会行动上,价值理性表现为行动者的行动是由纯粹的信仰所决定,与能否成功无关;工具理性是一种客观合理性,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判断,表现为行动者只考虑手段对达成目的的可能性。(参见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① 任伟、麻海山:《制度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前沿》,2007年第8期。
    ① 姚恒:《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载《新视野》,2008年第1期。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③ 陈尧:《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巩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① 包心鉴:《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运行要素》,《东岳论丛》,1998年第3期。
    ②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6页。
    ① [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页。
    ② 徐友渔:《启蒙在中国》,载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部上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页。
    ②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2页。
    ③ 张君劢:《中西印哲学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第877页。
    ④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① [美]拉里·戴蒙德:《民主的精神》,群言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②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③ 陈独秀认为:“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参见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载《新青年》第6卷第2号,1919年2月15日。)
    ④ 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⑤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① 参见吕元礼:《民本的阐释及其与民主的会通》,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② 亨廷顿认为,现代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扎根于社会多元主义、阶级制度、市民社会、对法治的信念、亲历代议制度的经验、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的分离以及对个人主义的坚持,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千多年以前的西欧开始出现的。在十七和十八世纪,这些传统激发了贵族和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要求政治参与的斗争,并造就了十九世纪的民主发展。这些要素也许可以在其他的文明中找到其中的一二个,但是,作为总体,它们仅存于西方之中。(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序言,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21页。
    ② 《郭嵩焘日记》(光绪三年十一月十六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页。
    ③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86页。
    ①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36-537页。
    ① 王艳娟:《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 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页。
    ①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载《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41页。
    ②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近代文献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0页。
    ③ 何嗣焜编:《张靖达公奏议》卷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559页。
    ① 张之洞:《劝学篇·正权》,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20页。
    ② 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
    ① 王枝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页。
    ② 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载《戊戌变法》(2),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553页。
    ③ 梁启超:《办报馆有益于国事》,载《时务报》第1册,1896年8月9日。
    ④ 梁启超:《学校余论》,载《时务报》第36册,1897年8月18日。
    ①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页。
    ② 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载《努力周报》第75期,1923年10月9日。
    ① 胡适:《建国问题引论》,载《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11月19日。
    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6页。
    ③ 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9页。
    ① 孙中山:《复谭人凤及民立报馆电》,载《孙中山全集》地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0页。
    ②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③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①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37页。
    ② 章太炎:《革命之道德》,载《民报》第8号,1906年10月8日。
    ③ 张东荪:《行政与政治》,载《甲寅杂志》第1卷6号,1915年6月10日。
    ④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载《言治》季刊第三册,1918年7月1日。
    ⑤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载《新青年》第5卷第5号。
    ⑥ [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 [以].L.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参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8-589页。
    ③ 陈独秀曾在《新青年》发表宣言指出:“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我们虽不迷信政治万能,但承认政治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生活;而且相信真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全体人民”。(参见陈独秀:《新青年宣言》,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④ [德]埃内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⑤ 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页。
    ① 胡适等:《争自由的宣言》,载《东方杂志》第17卷第16号,1920年8月25日。
    ② 胡适等:《我们的政治主张》,载《努力周报》第2期,1922年5月14日。
    ③ 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载《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10日。
    ④ 胡适:《这一周》,载《努力周报》第41期,1923年2月11日。
    ① 罗隆基:《什么是法治》,载《新月》第3卷11号,1932年1月。
    ②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载《观察》第2卷第2期,1947年3月8日。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② 潘功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载《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1921年2月25日。
    ① 中共第一个政治纲领宣称:“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② 委员会认为“民主政治当然由民主派掌握政权,但所谓民主派掌握政权,绝不是在封建的军阀势力之下选一个民主派人物做总统或是选几个民主派的人物组织内阁的意思,乃是由一个能建设新的政治组织应付世界的新环境之民主党或宗旨相近的数个党派之联合,用革命的手段完全打倒非民主的发动派官僚军阀,来掌握政权的意思。”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6页。
    ③ 二大宣称中共的任务是“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64页。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21页。
    ② 中共六大曾提出“力争建立工农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这是引进广大的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国事的最好办法,也就是实行工农民权专政的最好的方式”。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70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464-46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264页。
    ②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大不相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8、65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1页。
    ③ 谢觉哉:《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与议会制度》,载《新中华报》,1940年7月16日。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页。
    ①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1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6页。
    ③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9-400页。
    ④ 刘少奇强调:“现在必须放手地扩大我们党内的民主生活,必须实行高度的党内民主,同时,在实行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党的领导上的高度集中。”(《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1页。)
    ⑤ 参见《林伯渠文集》,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83页。
    ⑥ 《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8-359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①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载中共中央北方局《党的生活》第35期,1941年4月15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2页。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 《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页。
    ③ 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4)1981年,第132页。
    ④ 《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2日。
    ⑤ 毛泽东:《与中外记者团的谈话》,《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⑥ 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08页。
    ⑦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940.2.20),《解放》周刊,第101期。
    ⑧ 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10.12-14),《解放》周刊,第57期。
    ⑨ 毛泽东:《与中外记者团的谈话》(1944.6.12),《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① 郭沫若:《民主战争与民主文化》载《时事新报》1944年1月1日第七版。
    ② 毛泽东认为,人民民主专政不是推翻一般资本主义,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与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版,第158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1478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① 王立洲:《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自觉:动因探析与根基构筑》,《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①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10页。
    ② 在西柏坡时期(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157页。
    ② 《徐立群文集》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① 这时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联合政府,是由国民党主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它党派共同参与的不完备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形态。
    ② 《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136页。
    ③ 在当时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① 邓小平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取得了公认的伟大成绩,社会主义改造搞得很成功,很了不起。《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薄一波也认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新中国完全以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制度、新的形象、新的力量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页。
    ② 指在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在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③ 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自己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应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决定。
    ① 即逐渐建立起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①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通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更广泛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②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形成的历史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现在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① 毛公宁、王铁志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52-254页。
    ② 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版,第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9-640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2-1083页。
    ③ 转引自陈晋的《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改造》,载《中央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④ 毛泽东认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82页。⑤ 《陆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1页。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17页。
    ① 刘少奇曾指出:“没有充分的民主,就不能集中;没有充分的民主,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充分的民主,就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编:《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716页。
    ①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 因而邓小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做某一项决定,可以立即实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人民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各级人代表要代表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则可以把社会各界团结起来,发挥他们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的作用,为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这一制度所彰显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特点,与具有“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特点的西方政党制度相比,明显具有中国特色。
    ① 王立洲:《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自觉:动因探析与根基构筑》,载《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① 毛泽东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他要求党政机关要抓好“统一战线工作,使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得到改善,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6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3页。
    ③ 《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2页。
    ④ 毛泽东指出:“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因此有必要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① 他认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12页。
    ② 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由,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有了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自由,就没有劳动人民不受剥削的自由。有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民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1页。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3页。
    ① 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2、508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① 冯友兰:《发挥知识分子的潜在力》,《人民日报》,1956年1月15日。
    ② 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③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页。
    ④ 《陆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97页。
    ⑤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讲话中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讲,哪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5页。
    ① 钱伟长:《“百家争鸣”必须有共同的基础》,《光明日报》,1956年5月25日。
    ② 华罗庚:《独立研究,努力成“家”》,《光明日报》,1956年5月28日。
    ③ 《在文学领域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6号。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8页。
    ⑤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行推动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⑥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⑦ 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① 《胡绳全书》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5页。
    ① 他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由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压迫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314页。
    ③ 《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8页。
    ① 参见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① 《机关枪和迫击炮的来历及其他》(1959年8月16日),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② 他说“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种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国外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国内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建国以来中央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1页。
    ② 《1957年夏季的形势》,《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3页。
    ③ “一大二公”的“大”就是规模大,“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当时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增产增收。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216页。
    ② 由于当时党内高级干部对形势和问题的看法还很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会议采取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做法。来自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围绕讨论和修改刘少奇1月27日向大会提交的书面报告,畅所欲言,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④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3页。
    ① 而发动“文革”的主观愿望是为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等现象,防止国内资本主义复辟,并为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寻找一条途径。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要论点包括:“一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这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评<五一六通知>》,载《回首“文革”》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② 《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
    ③ 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动中,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遭受批判和斗争,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知识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打击和排斥。一些投机分子和野心家被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1967年2月,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人在碰头会上,对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批评。然而这次抗争却被诬称为“二月逆流”遭受压制。
    ④ 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42页。
    ①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人民日报》,1966年6月1日。
    ① 宪政,是根据宪法规定所产生的,以法治为基础、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能够有效协调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现代民主制度。宪政的主要特征为:(1)宪政的基本精神在于限制国家权力。宪政要求限制一切绝对权力,防止民主误入歧途。(2)宪政的集中表现是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3)宪政建立的基本途径在于宪法的实施和实现。宪法的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宪政建立的过程。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
    ② [美]胡安·J.林茨等:《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孙龙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 闾小波:《从对抗到和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两次转轨》,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① 王立洲:《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自觉:动因探析与根基构筑》,载《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①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② 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③ 他针对“两个凡是”首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不能不问讲话的具体场合和针对的特定对象,孤立地照搬毛泽东的只言片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七九)》(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39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4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①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3页。
    ②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135页。
    ③ 他说:“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5页。
    ① 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159页。
    ① 邓下平说:“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清楚民主问题。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与民主有关。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人民的民主同对敌人的专政分不开,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也分不开。我们实行的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的不够,……但是我们在宣传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区分开来,……如果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抽象地谈论民主,那就必然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0-162页。
    ② 他说:“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3页。
    ① 参见《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2-287页。
    ② 林尚立:《复合民主: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① 1986年,邓小平多次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他说: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参见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85页。
    ② 按照党的十二大的决定,要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员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
    ① 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
    ② 他说:“搞自由化,就会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搞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
    ③ 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④ 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① 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89年6月28日。
    ② 在民主建设方面,注重把民主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制度和基层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王立洲:《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自觉:动因探析与根基构筑》,载《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③ 邓小平在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行工作交接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① [美]拉里·戴蒙德:《民主的精神》,张大军译,群言出版社2013年版,第174页。
    ② 正如邓小平指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
    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① 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③ 他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① 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④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⑦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① 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② 参见民政部编《中国民政工作年鉴·1999》,中国社会出版社。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② 即“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长期稳定。”《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2页。
    ③ 王沪宁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切实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使社会成员作为主体在一个有利的社会氛围内实现主体精神的民主化。”王沪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生态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① 邓小平在反思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认为,造成我们工作种种失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混乱和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给民主以准确的定位,仅仅把民主当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手段,没有看到民主还是一种目的,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李良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④ 郑永年:《中国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8页。
    ⑤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⑥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⑦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0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③ 他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不是削弱、更不是要取消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93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235页。
    ⑤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⑥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54页。
    ①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律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2页。
    ② 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8-29页。
    ③ 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① 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② 许纪霖: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 参见汪晖《预言与历史: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文学评论》1989年第34期。
    ② 参见罗岗、倪文尖编《九十年代文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 早在1902年,严复就翻译了《国富论》,1903年,他又翻译了《论自由》。严复高度评价了个体自由的价值,尤其看重言论自由。他推崇西方立宪民主,倡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页。
    ② 他认为:“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也。”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①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381页。
    ② 参见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① 他们把支持改革与宪政民主的自由知识界看作是“右翼主流”,呼吁通过类似“文革”的群众运动,来恢复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参见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02页。
    ② 就理论认识而言,中国当代改革的学术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学术角度上对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不够,因而理论解释能力相当贫乏。
    ① 参见甘阳《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读书》1999年第1期。
    ①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42页。
    ② 韩毓海:《在自由主义姿态的背后》,《天涯》,1998年第5期。
    ③ 参见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④ 刘军宁:《当民主妨碍自由的时候》,见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① 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 《如何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人民日报》,2014年1月13日。
    ②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通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6日。
    ① 他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② 俞可平:《积极实行增量政治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动态》,2003年第1595期。
    ① 参见朱光磊、郭道久:《非国家民主形态: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② 参见佟德志:《从党内民主和村民自治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合力效应》,《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4期。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 [德]马蒂亚斯·霍尔茨:《未来宣言:我们应如何为21世纪做准备》,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 江泽民:《在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
    ② 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7页。
    ① 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总序第5页
    ②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页。
    ③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 [英]克里斯·布拉莫尔:《走出黑暗——中国转型之路》,《现代中国》2009年7月号。
    ① 俞可平:《中国政治发展30年(1978—2008)》,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② 卢先福:《当前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理论动态》2001年6月30日,第1531期。
    ① 柳伍氏:《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面临的五大障碍》,《求实》,2005年第2期。
    ① [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② 陈炳辉:《当代中国的民主条件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③ 颜世颀《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① 列宁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8.
    ② 刁康.论作为文化的民主[J].求实,2006,(1)
    ① 侯铁虎,黄召才.建设新农村中的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理论探索,2006(2):116.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②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1页。
    ③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而且逐步形成了多元文化、多种政治模式相互冲击、相互交融的局面,各国都在努力增强自己的政治文化特色和政治优势,民主观念、权利、自由、平等和对话交往等正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政治价值和政治评价标准。”孙兰英: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主文化建设,《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① 李鹏程:《对民主概念的文化合理性的哲学考察》,《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② 马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探析》,《领导科学》2013年第35期。
    ① 转引自《参考消息》2012年8月13日。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人民日报》,2003年10月15日。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4页。
    ②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
    ③ 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10页。
    ④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27页。
    ② 《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① 《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② 《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①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3页。
    ①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① 王立洲:《马克思主义民主建构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②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载俞可平主编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③ 正如科恩所说:“如果连对立的报道和意见都听不到,所有渠道仅提供一种看法,提出批评性评价的兴趣就会降低,相信错误难免的风气也将消沉下去。”[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5页。
    ④ 参见顾听、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开放时代》,2006年第5期。
    ⑤ 田改伟:《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美]罗伯特·D.帕特南: 《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 正如普京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有人批评俄罗斯民主进程倒退,压制新闻自由”的问题时,他尖锐地说:“我首先要问这些人他们是怎样理解民主概念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你们国家,对民主这个词的直觉是什么?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但是,人民的统治在现代世界、在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是什么意思?……在你们美国,总统并非通过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通过选举团制度产生。在俄罗斯,总统由人民通过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所以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哪种制度更加民主呢?是你们的还是我们的?”参见王辉:《中国日报特刊》,2006年7月15日。
    ①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9页。
    ② 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① 包心鉴:现代民主文化论纲,《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① 转引自拉里·戴蒙德:《民主的精神》,张大军译,群言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① 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1页。
    ②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①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24页。
    ①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390页。
    ① 孙嘉明、王勋:《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①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2页。
    ② 参见王立洲:《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自觉:动因探析与根基构筑》,《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 马德普:《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二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168页。
    ① 王立洲:《马克思主义民主建构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②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79-38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8日。
    ① 徐显明:《有一种追求叫正义》,《人民日报》,2011年3月7日。
    ②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① 王立洲:《核心政治: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与保障》,《理论观察》,2011年第1期。
    ① 王立洲:《马克思主义民主建构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① 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如果公民对民主的观念、价值和实践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一种稳定的民主的前景就更加光明;如果这些信念和倾向落实到国家的文化中,并且大部能够在代际之间传承,这就是最可靠的支持。换言之,就是国家拥有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尤正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5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① 参见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 参见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①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2011年1月在英国《金融时报》曾撰文指出,美国人以宪法的制衡原则为自豪,制衡原则是基于不信任中央集权政治的政治文化。这种体制确保个人自由和私营部门充满生机,但现在却变得两极分化和思想僵化。美国民主可能拥有其内在“合法性”,但如果政府内部出现分裂,无力治理国家,那么它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模式。
    ② 佟德志主编《比较政治文化导论——民主多样化的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页。
    ③ [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文化与民主》,载亨廷顿、哈里林:《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① 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社科司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第106期,第11页。
    ② 参见[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李宏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 参见[美]阿伦·利普哈特:《多元社会中的民主——一项比较研究》,刘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④ 参见[德]奥特弗利德·赫费:《全球化时代的民主》,庞学铨等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② 参见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7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
    22.《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23.《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4.《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6.《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2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七九)》(上),中 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1.《林伯渠文集》,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
    32.《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4.《陆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4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4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4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44.王振亚:《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6.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8.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9.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0.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1.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版。
    52.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律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4.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55.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56.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57.李铁映:《论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9.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60.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1.佟德志:《比较政治文化导论——民主多样化的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2.高建、佟德志主编《协商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3.高建、佟德志主编《法治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4.高建、佟德志主编《中国式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5.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66.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7.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68.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李华兴:《民主与近代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70.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1.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梅丽红:《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探索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张小平:《中国之民主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4.徐久刚、冯进成、刘润民:《中国民主政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5.张汝伦:《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76.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7.孙嘉明、王勋:《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郑永年:《中国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9.徐大同、高建:《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0.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8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部上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83.毛公宁、王铁志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新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4.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85.全燕黎:《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6.吴苗著:《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7.陈尧:《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巩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8.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载《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1983年版。
    89.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近代文献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90.张君劢:《中西印哲学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
    91.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92.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3.何嗣焜编:《张靖达公奏议》卷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94.张之洞:《劝学篇·正权》,上海书店2002年版。
    95.王枝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96.王栻主编:《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97.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载《戊戌变法》(2),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98.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981年版。
    99.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00.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0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02.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3.[美]拉里·戴蒙德:《民主的精神》,张大军译,群言出版社2013年版。
    10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5.[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6.[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07.[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8.[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9.[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10.[美]亨廷顿、哈里林:《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1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2.[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11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4.[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尤正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5.[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6.[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7.[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18.[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19.[美]马库斯.拉斯金:《民主与文化的反思》,周丕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20.[美]阿伦·利普哈特:《多元社会中的民主——一项比较研究》,刘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21.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庄晨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2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4.[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25.[希]塔基斯·福托鲍洛斯:《当代多重危机与包容性民主》,李宏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6.[德]奥特弗利德·赫费:《全球化时代的民主》,庞学铨等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
    127.[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28.[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9.[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0.[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3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2.[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3.[以]L.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5.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136.[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7.[德]马蒂亚斯·霍尔茨:《未来宣言:我们应如何为21世纪做准备》,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8.[美]胡安·J.林茨:《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 孙龙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9. Keith Graham:The Battle of Democracy, wheat sheaf Books Ltd,1986.
    140. Arend lijpart:Democracy in plural societiecs:A Comparative Explor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0.
    141.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on, Cambridge:Har Vard UniversityPress 1999.
    141. Mark Lichbach:15 Rational Choiee Theorey All of Soeial Seeine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3.
    142. Inglehart R: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43. G. M. Mara:Socrates Discursive Democrac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144. Robert Pearon and Geraint Willian:Political Thought and Public Policy in the 19th Century, London,1984.
    145. Pierson, C:Marxist Theory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6.
    146. Anthony H. Birch: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Modern Democracy. London and New York:Roultledge,1993.
    1.王沪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生态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2.陈炳辉:《当代中国的民主条件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3.何丽君:《政治文化的历史足迹:由专制向民主的嬗变》,《学术探索》,2007年第6期。
    4.罗福惠《从“五四”谈到民主型政治文化》,载《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5.周怀红《试析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基本取向》,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6.李金:《民主文化与中国的民主建设》,载《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
    7.包心鉴:《现代民主文化论纲》,《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8.李鹏程:《对民主概念的文化合理性的哲学考察——对三类民主概念的探讨》,《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9.鲍勇剑:《共识——一种民主的文化》,《探索与争鸣》1988年第6期。
    10.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1.孙兰英《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主文化建设》,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12.王振亚、张志昌:《超越二元对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新型关系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袁聚录《过程民主文化思维论略——一种新的中国民主文化思维方式的内涵、 框架和依据》,载《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4.贾绍俊:《民主文化视角:对认识民主内容和价值意义的再探》,《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1期。
    15.姚桓:《民主也是一种文化——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视角》,《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9期。
    16.袁聚录:《社会经济形态转型视阈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
    17.周怀红:《试析中国民主文化转型的基本取向》,《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18.韩保来:《西方现代民主文化成因的历史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8期。
    19.王世荣:《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0.刘京希:《民主文化: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文化方向》,《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1.颜世颀、华学成、陈新:《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2.郭健彪:《民主的政治文化意蕴及对中国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3.刁康:《论作为文化的民主》,载《求实》2006年第1期。
    24.李秋学:《政治民主文化简论》,载《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25.刘志颐:《从民主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载《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第1期。
    26.姚桓:《民主也是一种文化》,载《北京支部生活》,2008年第1期。
    27.[美]罗伯特·达尔著,朱德米译:发展和民主文化,《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8期。
    28.石作斌:《民主文化: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视阈》,《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9.王忠武:《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功能及其建设方略》,《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30.王振亚:《关于村民自治理性化的若干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1.任伟、麻海山:《制度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前沿》,2007年第8期。
    32.姚恒:《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新视野》,2008年第1期。
    33.刘丽瑛:《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意蕴》,《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
    34.包心鉴:《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运行要素》,《东岳论丛》1998年第3期。
    35.吕元礼:《民本的阐释及其与民主的会通》,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
    36.佟德志:《从党内民主和村民自治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合力效应》,《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4期。
    37.王艳娟:《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8.俞可平:《积极实行增量政治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动态》,2003年第1595期。
    39.转引自陈晋的《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改造》,载《中央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
    40.陈奎元:《认真学习江泽民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1.汪晖:《预言与历史: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文学评论》1989年第3-4期。
    42.甘阳:《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读书》1999年第1期。
    43.韩毓海:《在自由主义姿态的背后》,《天涯》,1998年第5期。
    44.王立洲:《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自觉:动因探析与根基构筑》,载《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45.王立洲:《马克思主义民主建构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46.顾昕、王旭、严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开放时代》,2006年第5期。
    47.田改伟:《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8.刘淑那、胡海波:《文化自觉:当代中国人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资源》,《理论前沿》,2007年第2期。
    49.王立洲:《核心政治: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与保障》,《理论观察》,2011年第1期。
    50.马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探析》,《领导科学》2013年第35期。
    51.卢先福:《当前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理论动态》2001年6月30日,第1531期。
    52.柳伍氏:《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面临的五大障碍》,《求实》,2005年第2期。
    53.范晓燕《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意义及现代转换》,载《学海》2001年第5期。
    54.王立洲:《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重建》,《求实》,2011年第4期。
    1.《如何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人民日报》,2014年1月13日。
    2.江泽民:《在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8日。
    4.徐显明:《有一种追求叫正义》,《人民日报》,2011年3月7日。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
    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与20日。
    6.刘晓庄《中国民主文化的演绎与阐释》,《光华时报》2012年2月24日。
    7.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白皮书)
    8.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社科司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第106期。
    9.冯友兰:《发挥知识分子的潜在力》,《人民日报》,1956年1月15日。
    10.钱伟长:《“百家争鸣”必须有共同的基础》,《光明日报》,1956年5月25日。
    11.华罗庚:《独立研究,努力成“家”》,《光明日报》,1956年5月28日。
    12.《在文学领域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6号。
    13.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载中共中央北方局《党的生活》第35期,1941年4月15日。
    14.毛泽东:《与中外记者团的谈话》,《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1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940.2.20),《解放》周刊,第101期。
    16.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10.12-14),《解放》周刊,第57期。
    17.毛泽东:《与中外记者团的谈话》(1944.6.12),《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18.郭沫若:《民主战争与民主文化》载《时事新报》1944年1月1日。
    19.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载《新青年》第6卷第2号,1919年2月15日。
    20.梁启超:《办报馆有益于国事》,载《时务报》第1册,1896年8月9日。
    21.梁启超:《学校余论》,载《时务报》第36册,1897年8月18日。
    22.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页。
    23.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载《努力周报》第75期,1923年10月9日。
    24.胡适:《建国问题引论》,载《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11月19日。
    25.章太炎:《革命之道德》,载《民报》第8号,1906年10月8日。
    26.张东荪:《行政与政治》,载《甲寅杂志》第1卷6号,1915年6月10日。27.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载《言治》季刊第三册,1918年7月1日。
    28.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载《新青年》第5卷第5号。
    29.陈独秀《新青年宣言》,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30.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载《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10日。
    31.胡适:《这一周》,载《努力周报》第41期,1923年2月11日。
    32.罗隆基:《什么是法治》,载《新月》第3卷11号,1932年1月。
    33.储安平:《中国的政局》,载《观察》第2卷第2期,1947年3月8日。
    34.潘功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载《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1921年2月25日。
    35.《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2日。
    36.《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的公报》(1962年9月2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