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颓废时代的艺术意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雅明作为20世纪初的德国犹太思想家,他的思考集中反映了那个黑暗时代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他的多种立场和多重身份,也让后来的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不过,本雅明首先将自己看作是文学批评家,他是从对文学的批评中发掘时代的真相的。因此,本文将从本雅明的文学批评入手探讨他的思想关怀。对于本雅明来说,他的核心关切就是:在祛魅的现代,在神离去之后的世俗历史中,人的处境和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传统瓦解,意义崩溃,整体性坍塌为碎片,象征的光辉沦为寓言的废墟。确定性的真理丧失,与此同时却是各种神话对人们的魅惑和蒙蔽。人们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因此也就丧失了对真相的感知,而正是这种无知麻木的状况助长了神话的暴力,使人陷入神话的摆布,更加难以得到拯救。在这种情况下,本雅明主张重新认识往昔、认识自己、认识真相。他要冲破神话暴力和虚假的整体性诱惑,坚持从碎片中探究真理、获得觉醒。这就是他的认识论,他的世俗的启迪,同时也是他的救赎之道。在本雅明看来,虽然神已经隐匿,总体性的真理已无法直接把握,但是通过对具体的经验现象的研究却可以有助于真理的显现。他进行的那些对过去的挖掘和自然史的重建,无不是为了趋向真理,为救赎做好准备。可以看到,本雅明对真理本身的存在依然抱有信念,对弥赛亚的救赎仍怀有期待。但是,由于神之真理已然溃散,弥赛亚的到来也遥遥无期,本雅明深知这种信念终究只是一种绝望中的守望。对此,本雅明认为我们必须直面无神的废墟,通过对意义的沉思和对真理的追寻来坚守自身、朝向救赎。这就是身处这个颓废时代所应具有的意志,也是在这个神已拂袖而去的世俗世界生活所需怀有的英雄气概。
     如果要在本雅明的诸多暧昧不明的立场中确定他的位置,本文认为,本雅明持有的是一种勇敢的现代立场。一方面,他直面祛魅的此世,承认灵光消逝的碎片状态,而不是逃向一个虚假的整体性的安慰;但另一方面,他对于真理的坚守又拒绝了后现代的虚无,始终保有对于超越的追求。这种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具有贯通心灵的现实意义。
Benjamin was a German Jewish thinker in early20th century. His thoughts reflected the crisis of that dark age. People often confuse about his conflicting standpoint and his multiple professions. While Benjamin considered himself as a literary critic, who discovers the truth through the literature works. So 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Benjamin's thoughts by exploring his critics. We could see that Benjamin's major concern is how human being is and what they should do during the secular modern time without God.
     In modern society, tradition collapsed, with which the significance lost. The totality ruined, and the world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llegory instead of symbol. The assured truth disappeared, meanwhile mythic deceived people. People lost memories of the pas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existence,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reality. It was this ignorance that encouraged the mythic power, and made themselves under the mythic control, hard to be rescued.In this case, Benjamin proposed to re-recognize the past, people's own self, and the truth. He wanted to resist the mythic power and the trick totality, and insisted to search truth form fragments. This is his epistemology, his profane illumination, and his redemption. For Benjamin, although the divine had hidden, and the ideals can't be grasped, we still could research the phenomena. If we do so, truth might emerge itself. In this sense, Benjamin's research was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truth and redemption, in which Benjamin still had the faith. However since the divine truth had disappeared, and Messiah was also out of sight, this faith was after all a hope in despair. So Benjamin actually meant that we must confront the ruins without God, think and search strenuously in the hopeless hope. This is the will in the period of so-called decadence, and the heroism in this secular world. Among those ambiguous appearances of Benjamin, this paper deems him a modernist. On the one hand, he admitted bravely the absence of God and the status of ruin in the modern time, without escaping to a false totality; on the other hand, his insistence on the pursuit of truth distinguished him from the nihilism, keeping a belief for transcendent. This attitude still has significance for us today.
引文
1 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第174页。
    2 迈克尔·罗维:《马尔库塞与本雅明——浪漫的维度》,见郭军,曹雷雨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与语言的种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3 参见李工真:《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及李工真:《德国现代史专题十三讲——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4 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第228页。
    5 哈贝马斯:《瓦尔特·本雅明:提高觉悟抑或拯救性批判》,见郭军,曹雷雨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与语言的种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6 汉娜·阿伦特所编的本雅明文集《启迪》(Illuminations)的导言,见《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23页。
    7 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惊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1页。
    8 关于本雅明的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在知网和万方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能查到的分别有:1.曹雷雨:《历史的观念——本雅明的批判之维》,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文艺学博士。2.刘志:《思与诗的张力——本雅明批评思想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文艺学博士。3.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解读本雅明的<哲学论纲>》,浙江大学2007年外国哲学博士。4.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从艺术转型角度来阐释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与文化美学思想》,复旦大学2009年文艺学博士。5.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南开大学2010年英语语言文学博士。6.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黑龙江大学201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相关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也已达57篇之多,其都从自己的角度对本雅明思想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这里不一一赘述。
    9 张旭东:《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见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本雅明文选》中译本代序,三联书店,2008年9月。
    10 郭军在博士论文《语言与回归——本雅明的文化批判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目前在数据库中查不到)之后又陆续发表多篇单篇论文:《世俗的启迪》,载于《外国文学》,2001年4期;《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8期;《本雅明的关怀》,载于《中国学术》,2004年第18辑;《关于<拱廊计划>》,《瓦尔特·本雅明:卡巴拉传统中的阐释学》,收于汪民安主编:《生产》丛书(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本原就是目标:本雅明的思想地形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并且与曹雷雨合作编译了国外关于本雅明研究的论文合集《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与语言的种子》。
    11 于闽梅著有《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一书,另有相关单篇论文《从<小世界>成为畅销书谈起》。
    12 如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见《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13 王利平:《从悲剧观看禁欲主义——本雅明悲剧观与韦伯科学学说的对比研究》,见《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思想与社会》第六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
    14 秦露:《文学形式与历史救赎——论本雅明<德国哀悼剧起源>》,华夏出版社,2005年3月,第208页。
    15 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2月,第 13页。
    16 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修订版导言,第33页。
    17 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第137页。
    18 Walter Benjamin:"Curriculum Vitae(Ⅲ)", 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2) 1927-1934,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and Others, Edited by Michael W. Jennings, Howard Eiland, and Gray smith.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78
    19 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4页。
    20 本雅明在分析荷尔德林的两首诗《诗人的勇气》和《羞涩》(后者是前者的修改版)的文章中就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拥抱。本雅明指出,在第一个版本中,诗人虽然鼓起勇气想要与周围的人们和世俗的生活建立联系,但那对他来说始终还是一种陌生的世界秩序,因此诗人的歌唱显得软弱,没有力量,没有气魄。但到了后一个版本中,这种联系已经是非常积极的了,“难道你不认识那诸多生者?难道你的脚不是像在地毯上一样,在真理上行走?所以,我的天赋,请自由地走进生活,不要忧愁!”本雅明的这篇文章其实是献给他的朋友海因勒的。一战的爆发导致了青年人中的迷茫和创伤,本雅明的朋友海因勒及其未婚妻双双自杀。这件事情深深地刺伤了本雅明,也更加促使了他对于战争的反思。在伴随着战争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所导致的沉默之后,本雅明写了这篇论诗人的勇气的文章。面对政治现实的不幸,本雅明让同伴们不要害怕,而是勇敢地投身生活。以此作为对逝者的安慰和对生者的鼓励。
    21 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第1页。
    22 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第3页。
    23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83页。
    24 “不由自主的记忆”和“有意的追忆”,在张旭东译本里也被分别译作“非意愿记忆”和“意愿的记忆”。
    25 此处本雅明关于两种经验类型和记忆模式的论述见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84-192页。
    26 国内学界通常将Erfahrung译作“经验”,将Erlebnis译作“体验”。为了避免内涵的混淆,本文采取了说明性的译法,并同时标出了英译本中对这两个词的翻译。见Walter Benjamin:"On Some Motifs in Baudelaire",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4),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313-355.
    27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92页。
    28 Simmel:"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by Donald N. Levin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p325.
    29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93页。
    30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96页。
    31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96页。
    32 波德莱尔:《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钱春绮译,转引自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1页。刘北城的译文中对波德莱尔的诗歌采用钱春绮的译本,此处注出译文稍有改动。
    33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01页。
    34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09页。
    35 如今的工厂亦普遍将工人分作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前者拥有某项专业的技能,而后者需要做的只是在流水线的一个环节上重复单一的动作,因此不具有任何技术含量,不需培训,亦不分行业和工种。这不得不说是对人的能力的最深的贬黜。
    36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14页。
    37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14页。
    38 波德莱尔:《赌博》,《恶之花》,钱春绮译,转引自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15页。
    39 波德莱尔:《感应》,钱春绮译本。
    40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18-219页。
    41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17页。
    42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0页。
    43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0页。
    44 波德莱尔:《虚无的滋味》,钱译本。
    45 波德莱尔:《虚无的滋味》,钱译本。
    46 波德莱尔:《忧郁之三》,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09页。
    47 波德莱尔:《忧郁之四》,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10页。
    48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2页。
    49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65页。
    50 见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95-118页。
    51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99页。
    52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03页。
    53 此处aura王斑译作“气息”,为保持一贯,本文译作“灵韵”。见Walter Benjamin:"The Storyteller: Observations on the Works of Nikolai Leskov",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3),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Howard Eiland,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162
    54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88页。
    55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6页。
    56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65页。
    57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68-69页。
    58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6页。
    59 见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07页。
    60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29-230页。此处本雅明举了波德莱尔《警告者》中的“让你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半人半羊的林妖或水妖”,以及《你要把整个世界……》中的“你的眼睛炯炯发光,就像商店橱窗/又像节日里被灯火装饰的紫杉/凭着借用的权力而蛮横嚣张。”
    61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31页。
    62 在《光环丢了》一文中,波德莱尔描写了诗人在穿越大街的慌乱中不小心将头上的光环掉到了柏油路的泥潭里,“我没有勇气把它拾起来。我觉得丢掉我的标志比起粉身碎骨来不那么难受。我对自己说,对某些事情而言,不幸是好事。现在我可以隐姓埋名地走一走,像普通人一样干些卑鄙的勾当,过过放荡的日子。”——见夏尔·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2月,第141页。
    63 本雅明:《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234页。
    64 见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98页。
    65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见同名文集《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54-255页。
    66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40页。
    67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42页。
    68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18页。
    69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19页。
    70 转引自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86页。
    71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87页。
    72 波德莱尔:《稻粮食神》,见《恶之花·忧郁和理想》,郭宏安译。这首诗描写了心灵的诗神“为了挣得那每晚糊口的面包,/你得像那唱诗童把香炉轻摇,/唱你并不相信的感恩赞美诗,//或像饥饿的卖艺人做尽手脚,/以博得凡夫俗子的捧腹大笑,/君不见你的笑却被泪水浸湿。”此诗钱春绮译作《为钱而干的诗神》。
    73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88页。
    74 转引自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147页。
    75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33页。
    76 波德莱尔:《七个老头子——给维克多·雨果》,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31-133页。
    77 西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见《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第8页。
    78 西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见《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页。
    79 西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见《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第9页。
    80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82页。
    81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83页。
    82 本雅明:《打开我的藏书——谈谈收藏书籍》,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72页。
    83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44页。
    84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56-58页。
    85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58页。
    86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34页。
    87 波德莱尔:《天鹅——给维克多·雨果》,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28页。
    88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9页。
    89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5页。
    90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127-128页。
    91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131页。
    92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61页。
    93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61页。
    94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160页。
    95 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5年提纲)》,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30页。
    96 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40页。
    97 波德莱尔:《小老太婆——给维克多·雨果》,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34-137页。
    98 波德莱尔:《小老太婆——给维克多·雨果》,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34-137页。
    99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39页。郭宏安译的“把些许英气注入市民心田”这句在刘北城这里译为“把某种英雄主义注入市民的心头”。
    100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74页。
    101 见波德莱尔:《亚伯与该隐》,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89-190页。
    102 波德莱尔:《给一位红发女乞丐》,见《恶之花》,郭宏安译,2007年10月,第127页。
    103 波德莱尔:《醉酒的拾破烂者》,见《恶之花》,郭宏安译,2007年10月,第161页。
    104 波德莱尔:《醉酒的拾破烂者》,见《恶之花》,郭宏安译,2007年10月,第161页。
    105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54页。
    106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55页。
    107 转引自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64页。
    108 波德莱尔:《太阳》,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24页。
    9 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96页。
    110 波德莱尔:《天鹅——给维克多·雨果》,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28-130页。
    111 波德莱尔:《巴黎的梦》,见《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54页。
    112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75页。
    113 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2月,第2页。
    114 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2月,161-162页。
    115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39页。
    116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39页。
    117 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见《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0页。
    118 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273页。
    119 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267页。
    120 见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中第四章对本雅明的论述。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121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就像做梦这种自我松动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从沉醉中清醒过来,凡是排除了理智的有意控制,而跟随着潜意识自动的引导所产生的思绪和行为,都更加贴近真正的现实。人在睡梦中,意识层受到抑制,而潜意识活跃,白天受到的各种刺激与信息即使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这种感知依然保留下来,在此时获得重组与整理。因此,梦往往被认为反映了人们真实的身心状况,甚至带有了某种预兆的色彩。同理,本雅明认为,通过对辩证意象的描写和展示,意义将自行得以呈现。
    122 瓦尔特·本雅明:《超现实主义——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91页。
    123 见斯文·克拉默:《本雅明》,第五章历史理论,《拱廊计划》一节。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24 张旭东:《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见《启迪——本雅明文选》中译本代序,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4页。
    125 史诗剧的舞台上不再像以往的戏剧那样拥有庄严神圣的气氛,而是通过中断、可援引的动作等间离化手段阻碍观众的共鸣,也使演员和角色拉开距离,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对剧情做批判性的思考。见本雅明《什么是史诗剧?》。
    126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62页。
    127 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274页。
    128 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十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266页。
    129 郭军:《本雅明的关怀》,见《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序。
    130 格雄·朔勒姆:《瓦尔特·本雅明和他的天使》,见郭军,曹雷雨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本篇陈永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52页。
    131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1页。
    132 见歌德:《亲和力》,杨武能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6页。
    133 当时爱德华将夏绿蒂比作A,自己比作B,认为是上尉c和自己的亲密工作关系使自己疏远了夏绿蒂,因此要为其找一个D做伴,也就是奥蒂莉。这与后而实际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
    134 爱德华认为杯子上刻着的“E”和“O”两个交缠在一起的花体字母是他与奥蒂莉名字的首字母,这样一个杯子未被摔碎而得到了保存,则说明他俩终将结合。不过这杯子本事爱德华年轻的时候用的,这两个字母也本是爱德华自己名字的缩写,他的教名是奥托。
    135 本雅明还细心地指出,那个装着礼物的精致小匣也对应着建筑师用来收藏从古老墓穴中挖出的陪葬品等的容器——前者从新潮商人那里买来,而后者经过布置,就像一个珠宝商的样品盒。
    136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6页。
    137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4页。
    138 本雅明:《歌德的<亲和力>——献给尤拉·科恩》,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43页。同样一篇文章的两个中译本,这里选用的是马海良的译文。这个译本是根据英译本译出,王炳均、杨劲的译本则直接译自德文原著。本文基本采用后者的译文,但个别地方根据推敲则采纳英译本译法。
    139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59页。
    140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60页。
    141 见《亲和力》第二部第十一章。
    142 转引自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71页。
    143 歌德:《歌德自传》,刘思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第845-846页。
    144 谷裕:《现代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3月,第110页。
    145 见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第235-237页。
    146 歌德写道:“1749年8月28日正午,时钟刚打十二下,我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诞生。我生时的星辰的位置是吉利的:太阳位于处女座内,正升到天顶;木星和金星和善地凝视着太阳,水星也不忌克,土星和火星保持不关心的态度,只有那时刚团圆的月,因为正交它的星时,冲犯力格外显得厉害。月亮因此耽误我的分娩,等到这个时辰过了,我才得以诞生。这些吉兆——后来占星者们认为对我有很大好处——也 许就是我能活下来的原因。”见歌德:《歌德自传》,刘思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第7页。
    147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76-177页。
    148 转引自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67-168页。149 见杨武能为其译著《亲和力》所写的序言。
    150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30页。
    151 罗曼·罗兰:《歌德与贝多芬》,梁宗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2页。
    152 比如德语作家凯勒在早年的日记中就曾愤愤不平地写道:“我不知道,是什么使我这样对歌德气愤。是否一个写过《浮士德》、《塔索》、《伊菲格妮》等名著的人会是一个自私的小商贩,一个这样囤积牟利的人竟能写出《浮士德》、《塔索》等等。我不明白,这使我更为痛苦,歌德是一个这样伟大的天才,而这伟大的天才竟有这样的个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个性。我不知道,我是要恨歌德而厌弃他的著作呢,还是为了他的著作而爱他、而原谅他的错误?”见冯至:《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95页。
    153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89-190页。
    154 见《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第147页。
    155 歌德:《亲和力》,杨武能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39页。
    156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96页。
    157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97页。
    159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3页。
    160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3页。
    161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6页。
    162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11页。
    163 本段论述见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12-213页。
    164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13页。
    165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14页。
    166 本小节论述见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14-229页。
    167 G·肖勒姆:《本雅明——一个友谊的故事》,朱刘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8月,第96页。
    168 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倞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70页。
    169 歌德:《亲和力》,杨武能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1页。
    170 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惊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70页。
    1 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惊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74页。
    172 歌德:《泄露秘密的是谁?》,见《歌德中短篇小说集》,王克澄,钱鸿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3月。
    173 歌德:《泄露秘密的是谁?》,见《歌德中短篇小说集》,王克澄,钱鸿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3月,第73页。
    174 有趣的是,当本雅明说歌德以占星学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诞生时,他自己亦做了类似的事情。
    175 苏珊·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收于同名文集,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第109-132页。
    176 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惊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84页。
    177 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第153页。
    178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187页。
    179 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刘森尧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68页。
    180 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刘森尧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69页。
    181 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刘森尧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70页。
    182 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刘森尧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72页。
    183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9页。
    184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38页。
    185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34页。
    186 此处关于本雅明与施密特主权观之区别的论述,见Horst Bredekamp, Melissa Thorson Hause, Jackson Bond: "From Walter Benjamin to Carl Schmitt, via Thomas Hobbes", Critical Inquiry, Vol.25, No.2, "Angelus Novus": Perspectives on Walter Benjamin(Winter,1999), pp.247-266.
    187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41页。
    188 此段论述见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38-341页。
    189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43-344页。
    190 Walter Benjamin:"Theological-Political Fragment",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3),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Howard Eiland,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305
    191 歌德:《亲和力》,杨武能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60页。
    192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31页。
    193 本雅明:《评歌德的<亲合力>——献给尤拉·科恩》,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233页。
    194 范大灿指出,在歌德看来,人的最高发展就是具有上帝那样的神性,但是歌德看到市民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人道主义理想的实现,而是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强使个人就范。歌德认为,要解决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人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打破种种障碍,使自己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既不是脱离现实的虚幻浪漫,也不是市侩式的实用主义,而是将理想主义与现实精神结合起来,以积极的行动和实践同周围世界建立联系,只有这样,世界对个人来说才不是一种神秘的敌对力量。这就是歌德对实现人道主义理想的探索。见范大灿:《歌德对实现人道主义理想的道路的探索》,见叶廷芳,王建主编:《歌德和席勒的现实意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5-56页。
    195 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3页。
    196 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5页。
    197 转引自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51页。
    198 转引自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3-384页。
    199 卡夫卡:《致父亲》,见叶延芳编译:《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198-199页。
    200 卡夫卡:《致父亲》,见叶廷芳编译:《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16页。
    201 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2页。
    202 卡夫卡:《致父亲》,见叶廷芳编译:《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07页。
    203 卡夫卡:《致父亲》,见叶廷芳编译:《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17页。
    204 卡夫卡:《致父亲》,见叶廷芳编译:《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18页。
    205 卡夫卡:《致父亲》,见叶廷芳编译:《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18页。
    206 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5卷)》,叶廷芳主编,黎奇,赵登荣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53页。
    207 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3页。
    208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9页。
    209 卡夫卡:《判决——献给费莉策·B.小姐的一个故事》,杨劲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5页。
    210 在小说《判决》中,当儿子为父亲盖好被子,并回答说“放心吧,你已经盖好了。”父亲却叫道:“没有!”,并猛地掀开被子。他说:“我知道,你想把我盖上,我的小孬种,可我还没被盖上呢。要对付你,我的最后一点力气就够了,而且绰绰有余!我当然认识你的朋友。他倒可能是很合我心意的儿子。正因为这样,多年来你一直在骗他。初次以外还能有什么原因?你以为我没有为他哭过?因此,你把自己所在办公室里,经理有事,不得打扰——就为了往俄国写假话连篇的信。幸亏用不着人教,老子就能看穿小子。你以为你把他打败了,他败得一塌糊涂,你就是一屁股坐在他身上,他也动弹不得,于是我的儿子先生就决定结婚了!”并且,父亲还以嗲声嗲气的强调羞辱儿子:“因为她撩起了裙子,因为她这样撩起了裙子,那个讨厌的蠢丫头,因为她这样这样这样撩起了裙子,你就上了,为了随心所欲地在她身上获得满足,你玷污了对母亲的怀念,背叛了这个朋友,把父亲塞到床上,使他动弹不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卡夫卡写给父亲的那封信中所写,卡夫卡自己的父亲关于卡夫卡的结婚意图所说的话与此处小说中父亲对儿子所说的话如出一辙。
    211 卡夫卡:《诉讼》,孙坤荣译,见《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第93页。
    212 卡夫卡:《诉讼》,孙坤荣译,见《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第102页。
    213 在《诉讼》中,似乎只有通过与法官的私人关系才能影响案件的解决。但是所谓的解决,假释或延期审理这两种可能事实上都没法让被告真的获得自由,对于前者来说,即使已获得假释,但当事人随时都有重新被逮捕的可能,从而会不断地再次进入诉讼程序;而对于后者来说,虽然案件会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而免受最终的判决,但是当事人必须经常不断地与法院保持个人接触,一刻不停地对案件保持关注。因此,这样的帮助并不是真正的帮助,解决也并不是真正的解决。
    214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8-359页。
    215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40页。
    216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 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0页。
    217 卡夫卡:《在流放地》,王炳均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89页。
    218 卡夫卡:《在流放地》,王炳均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89页。219 卡夫卡在《致父亲》中谈到,他总是受到父亲的斥责,无法令其满意,而母亲私下里悄悄保护他的做法,
    就更让卡夫卡在父亲面前自觉成了骗子、怕见天日的东西;父亲总是怒气冲冲地表示卡夫卡应该挨打,而在最后关头又法外开恩,使得卡夫卡觉得自己是由于父亲的仁慈而免遭了厄运,因此格外自觉有罪,并亏欠父亲;父亲以自己生平的磨难来吹嘘自夸,酸涩地说孩子们的日子过的太好了,自己曾经必须靠艰苦奋斗得来的东西,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就可以从他手中拿去,于是卡夫卡只得怀着自惭、赢弱与负罪感来享受父亲的给予。
    220 卡夫卡经常写信向格蕾特倾诉自己的痛苦,而格蕾特也对卡夫卡充满了同情和依恋。在一次旅行中,这一亲密的关系终于受到了菲利斯的指控,他写给格蕾特的信件就是最无可辩驳的证据。格蕾特也在场。于是旅馆的房间成了审讯室,卡夫卡在这场审判中充满了内疚。而判决的结果是订婚被取消了。见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50-151页。以及桑德尔·L.吉尔曼:《卡夫卡》,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69-70页。
    221 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9月,第140页。
    222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65页。
    223 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3页。
    224 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3页。
    225 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3页。
    226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67页。
    227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68页。
    228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68页。
    229 卡夫卡:《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王炳均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15页。
    230 见本雅明:《柏林童年》,王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59-160页。
    231 本雅明:《柏林童年》,王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60页。
    232 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4页。
    233 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5页。
    234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5页。
    235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98页。
    236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98页。
    237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98页。
    238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10页。
    239 卢卡奇:《小说理论——试从历史哲学论伟大史诗的诸形式》,燕宏远,李怀涛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第49页。
    240 卢卡奇:《小说理论——试从历史哲学论伟大史诗的诸形式》,燕宏远,李怀涛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第54页。
    241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09页。
    242 本雅明在逃亡路上写成的《历史哲学论纲》中将自己的历史观拉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里,他一方而批评了社会民主主义的进步观和历史主义的雷同空泛的历史观,一方面指出了其对反法西斯斗争中的无力。本雅明指出,在面对法西斯暴行的危急关头,必须抢救传统,“从占绝对优势的随波逐流习性中强行夺取传统”,否则文化和传统将成为胜利的征服者的战利品,“要是敌人获胜,即使死者也会失去安全。”而只有打破空泛雷同的历史连续体,从中抢救每一个过去的意象,才能为最终的救赎做好准备,才会使未来的每一分都成为弥赛亚侧身进入的窄门。
    243 本雅明:《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244 卡夫卡:《和祈祷者谈话》,赵登荣译,见《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叶延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86页。
    245 在本雅明看来,不同语言间具有的亲缘关系,它们在所要表达的事物上彼此亲和。但这种亲和并不在于其相似,而在于意图的互补。因此,翻译绝不是两种语言之间干巴巴的等式,而是要表现出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的总体即纯粹语言。不同语言中,意指的样式相互排斥,但意指的对象互相补充。它们所指的事物是同一个,但这同一个事物在单独一种语言中是无法被实现的,只有借助语言间相互补充的总体意念,即纯语言,来逐渐得以呈现。译文通过融合原文的意指方式,使原文和译文成为一个更大语言的可辨认的碎片,恰如容器的碎片是容器的组成部分一样。翻译通过这种方式对纯语言进行趋近与试探,检验诸语言中的隐蔽之物离启示还有多远。见本雅明:《译作者的任务——波德莱尔<巴黎风光>译者导言》,收于《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版。
    246 哈伽达是犹太教中对教义的评论以及阐释教义的故事,哈卡拉是犹太教传统的关于戒律与习俗的法典。
    247 见本雅明:《致格尔斯霍姆·肖勒姆的信》,收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86页。
    248 布罗德语。
    249 见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89-90页。
    250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89-90页。
    251 见昂智慧所做卡夫卡《城堡》中译本前言,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第9页。
    252 此段论述见谢莹莹:《不灭之光的诱惑》,作为《诉讼》序,见《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
    253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16页。
    254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29页。
    255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16页。
    256 见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67-69页。
    257 见昂智慧所做卡夫卡《城堡》中译本前言,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第11页。
    258 卡夫卡:《塞壬的沉默》,谢莹莹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99页。
    259 卡夫卡:《塞壬的沉默》,谢莹莹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00页。
    260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3页。
    261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12页。
    262 卡夫卡:《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杨劲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37页。
    263 卡夫卡:《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杨劲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38页。
    264 卡夫卡:《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杨劲译,见《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38-139页。
    265 Walter Benjamin:"Hitler's Diminished Masculinity",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2),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and Others, Edited by Michael W. Jennings, Howard Eiland, and Gray Smith,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792-793.
    266 卡夫卡:《美国》,黄明嘉译,见《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第284页。
    267 卡夫卡:《美国》,黄明嘉译,见《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第287页。
    268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4页。
    269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4页。
    270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6页。
    271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7页。
    272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8页。
    273 卡夫卡写给菲利斯的信,见叶廷芳选编:《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52页。
    274 叶廷芳选编:《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56页。
    275 叶廷芳选编:《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61页。
    276 叶廷芳选编:《卡夫卡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57页。
    277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7页。
    278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7页。
    279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78页。
    280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71页。
    281 根据卡夫卡在与布罗德谈话中透露的对《城堡》结尾的设想。见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2页。
    282 根据布罗德记载的他与卡夫卡的一次关于人类堕落的谈话片段,当布罗德问道:“在我们所了解的现象世界之外有希望吗?”卡夫卡微笑了:“哦,有足够的希望,无穷无尽的希望,只不过不属于我们。”——见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1页。
    283 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5卷)》,叶廷芳主编,黎奇,赵登荣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5页。
    284 鲁迅先生在短文《希望》中采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句话。见鲁迅:《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7页。
    285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21页。
    286 卡夫卡:《卡夫卡书信口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第58页。
    287 本雅明:《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见《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362页。
    288 81618-1648的三十年战争使欧洲,尤其是德国备受动乱之苦;1914-1918一战也让欧洲生民涂炭,德国作为战败国,战后生活更是凋敝不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德国一直弥漫着颓败不安的气氛。
    28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25页。
    290 德国17世纪盛行的戏剧,重在悲痛之情的强烈抒发。中文也译作哀悼剧、悲苦剧等,英文常翻译为Germen tragic drama,或者Germen mourning play.人们往往将这种戏剧看做古希腊悲剧在德国的复兴,但本雅明重点区分了二者的根本不同。由于目前中译本的题目译做《德国悲剧的起源》,所以本文引用时还是依照这一题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悲剧”一词乃是泛指,“德国悲剧”实际是指悲悼剧。
    29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35页。
    29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36页。
    293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37页。
    29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49页。
    295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59页。
    296 本雅明指出,在田园剧中,历史好比种子撒播在大地上,石头上、树上刻着发生过的难忘的事件,到处竖立其纪念英雄的柱碑。在悲悼剧中,宫廷作为永恒的最高秩序则是理解历史的最佳背景,自然背景也逐渐侵入情节之中,悲悼剧与田园剧由于用的是同一个自然的概念,具有合并的倾向。
    29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56-58页。
    298 由于人人都有权势欲,想得到比他人更多更好的东西,这就导致了普遍的竞争,在自然状态下便会导致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同时,人们又都有寻求安全的激情,畏死惧伤,而在普遍的战争中则完全没有安全保障。因此,人们订立了契约,授权给一个主权者来实行统治,以防止自然状态的战争,求得自保。见霍布斯:《利维坦》。
    29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62页。
    300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53页。
    30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42-43页。
    30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43-44页。
    303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62-64页。
    304 赫西俄德:《神谱》,见《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版(1997年第3次印刷),第45页。
    305 秦露指出,在《神谱》中,普罗米修斯“预见”命运的能力输给了宙斯的全能统治。因为宙斯的意志就是命运,因此无需“预见”,或者说他的意志就是“预见”,因为其一定能实现。但是到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普罗米修斯的“预见”则战胜了宙斯,宙斯反而缺乏了预见的智慧,并且此时,宙斯也必须服从于 命运的必然了。——见秦露:《文学形式与历史救赎——论本雅明<德国哀悼剧起源>》,华夏出版社,2005年3月,第36页。
    306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78页。
    30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80页。
    308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78页。
    30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80页。
    310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80页。
    311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三部悲剧,讲述的是关于复仇的故事。当阿伽门农从特洛亚凯旋,他的妻子趁他沐浴的时候将他杀死,为的是阿伽门农曾在出行途中将他们的女儿杀献以平息海上的风暴。(阿伽门农的堂哥埃癸斯托斯,也就是他妻子的情夫亦参与了刺杀的计划,因为阿伽门农的父亲阿特柔丝与埃癸斯托斯的父亲堤厄斯特斯有宿怨,并曾把堤厄斯特斯两个儿子的肉给他们的父亲吃。)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亚长大后回来杀死母亲为父亲报仇。为此,他遭到复仇女神的追杀,是这些古老的神祗掌管着古老的法律和正义。但是,俄瑞斯忒亚受到阿波罗的保护,阿波罗指示他逃往雅典,向雅典娜乞援。在那里雅典娜选派雅典市民作为陪审员,让他们对案件进行公正的判决,并建立议事所,使这审判成为一项永久的制度。在这法庭上,通过诉讼双方的答辩和陪审员的投票,俄瑞斯忒亚最终被免罪。在这里,一种新的律法代替了古老的律法,人类的理性言辞打败了古老神袄的权威。只不过,掌管智慧的巧言善辩的雅典娜最终劝说住了由于失败而愤怒的复仇女神们,让她们与雅典市民达成了和解。——见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罗念生译,见《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205-271页;《奠酒人》,《报仇神》,见《罗念生全集(补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43-123页。
    31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87页。
    313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87页。
    31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88页。
    315 巴洛克悲悼剧诞生于中世纪过后的基督教传统中,这里的神自然不同于古代异教传统中的神祗,而是指基督教传统中的上帝。本雅明此处只是将二者做一类比来讨论人神关系的变化。
    316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见《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六种》,朱生豪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8页。
    317 潘一禾:《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经典通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41-142页。
    318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见《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六种》,朱生豪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第270页。
    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52页。
    10 卡尔德隆:《人生如梦》,见《卡尔德隆戏剧选》,吕臣重译,昆仑出版社,2000年12月。
    32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99页。
    32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55页。
    323 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叶安宁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第15页。
    324 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叶安宁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第29页。
    325 王利平:《从悲剧观看禁欲主义——本雅明悲剧观与韦伯科学学说的对比研究》,收于《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思想与社会》第六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第362页。
    326 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叶安宁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第49页。
    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12页。
    329 本段关于忧郁的论述见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中《悲悼剧与悲剧》部分的附录《身体与灵魂的忧郁》,见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16-126页。
    330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26页。
    33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20页。
    33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1页。
    333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8页。
    33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9页。
    335 根据贡布里希的观点,古埃及的绘画是画其所知,而古希腊的绘画则是画其所见.前者是根据观念来绘画,图画是对观念的某种提示,并且图像和宗教巫术关系紧密,使人们相信一幅画不仅是一幅画,还有超乎图画本身的东西。而对于后者来说,人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探索事物的本性,去描摹生动的自然,不过这里仍然遵从一个理想化的类型,而忽略了真实的不美的细节,因此创造出单纯和谐的形象。到了基督教的中世纪,由于对偶像崇拜的禁忌,以及对物质自然的邪恶性的警惕,图像又不再被允许模仿自然,而是仅仅作为提示神迹的工具,绘画成了一种使用图像的书写方式。——见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3,8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的艺术是对自然的完美再现,可对应于本雅明说的象征:而古埃及和中世纪的绘画作为一种对观念的提示,对意义的表达,正属 于本雅明所说的寓言的方式。
    336 本段关于象征与寓言的对比论述见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5-136页。
    33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1页。
    338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6页。
    33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37页。
    340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45页。
    34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45页。
    34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46页。
    343 此段关于巴洛克艺术偏爱废墟的论述,见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46-150页。
    34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51页。
    345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51-153页。
    6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43-144页。
    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58页。
    8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61页。
    349 本雅明举例,比如霍格维茨的《索利曼》的副标题是“道德征服”;又如《卡德尼奥与赛林德》的简介中写道:“正如《凯瑟琳》表明神圣的爱对死亡的征服一样,所以,本戏表明死亡对世俗之爱的征服或胜利。”哈尔曼对《阿多尼斯与罗斯贝拉》的评论则是:“这出田园戏的目的是表明爱的意义和它对死亡的征服。”——见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62页。
    350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63页。
    35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64-165页。
    35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65页。
    353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65-166页。
    35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56页。
    5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70页。
    356 卡尔德隆:《人生如梦》,见《卡尔德隆戏剧选》,吕臣重译,昆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9-130页。
    35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71页。
    358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69页。
    35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6页。
    360 事实上,基督教内部对于雕塑和绘画的差异产生过很大的讨论。大型逼真的雕像由于违背了严禁偶像崇拜的训诫而遭到反对,但绘画却被认为有助于提醒教徒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保证神圣事迹被牢记不忘。公元6世纪的格列高利大教皇就持这种态度,他认为绘画可以对不识字的基督徒起到教导作用。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绘画就是为了更为简明地讲故事,凡是有可能分散对这一神圣主旨注意力的都将予以省略。因此,这些绘画就往往显得僵硬呆板了。——见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第135-136页。
    36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7页。
    36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8页。
    363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9页。
    36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0-191页。
    365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9页。
    366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2页。
    367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2页。
    368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1页。
    369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3页。
    370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3页。
    371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3页。
    372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4页。
    373 本段论述见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95-196页。
    4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7-8页。
    375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7-19页。
    376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9页。
    377 本雅明:《莫斯科日记·柏林纪事》,潘小松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第126页。
    378 普鲁斯特将慈悲图中的形象与自家怀孕的帮厨女工相比照,认为这两者不仅在外形上相似(帮厨女工由于怀孕而发胖,腮帮上堆起了横肉,即使罩着宽大的工作服,也能看出其肚子已大到相当可观的地步,并且让她开始步履艰难,普鲁斯特认为这与壁画中那些穿着宽袖外套的、作为美德之化身的粗壮女人不相上下。)而且,她们之间具有更深层次的相像,那就是本人的无动于衷。“帮厨女工的形象由于腹部多了一件象征而变得高大起来,但她本人显然并不理解这一象征,她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来传达它的美和它的精神意义,似乎她只是抱着一只普通的、沉重的包袱;同样,阿林娜圣母寺里那幅标题为‘慈悲’的壁画,显然也没有让人家想到画中那位结实的主妇形象正是慈悲这一美德的化身,看来那张结实而俗气的面孔不可能表达任何慈悲的思想。……她把自己热烈的心献给上帝,说的更确切些,她在把心‘递’给上帝,就像厨娘把起瓶塞的工具从地下室的气窗里递给正在楼下窗口向她要这件工具的人。”——见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增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49-50页。
    379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增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50页。
    380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增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50页。
    381 本雅明:《什么是史诗剧?》,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165页。
    382 本雅明指出,对摄影机说话的自然,不同于我们眼中的自然,相片中呈现的是无意识的行为空间,而非人有意识的布局。就好像我们能够大致地描述人类如何行走,却无法分辨人在一秒钟的瞬间迈开步伐的真确姿态,但摄影却能够放慢速度和放大细部,使瞬间的真确姿态呈现。因此,只有借着摄影,我们才能认识无意识的现象。见本雅明:《摄影小史》,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4页。
    383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48-149页。
    384 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见《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267页。
    5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59-160页。
    386 Gershom Scholem, The Messianic Idea in Judaism and Other Essays on Jewish Spirituality,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95, p.10.
    387 Gershom Scholem, The Messianic Idea in Judaism and Other Essays on Jewish Spirituality,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95, p.35.
    388 Walter Benjamin:"Theological-Political Fragment",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3),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Howard Eiland,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305.
    389 Walter Benjamin: 'Theological-Political Fragment",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3),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Howard Eiland,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305.
    390 秦露:《文学形式与历史救赎——论本雅明<德国哀悼剧起源>》,华夏出版社,2005年3月,第207页。
    391 Walter Benjamin:"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4),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389.
    392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43页。
    393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49页。
    394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17页。
    395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44页。
    396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43页。
    397 本雅明:《暴力批判》,王广州译,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343页。
    398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41页。
    399 Walter Benjamin:"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 Selected Writings(Volume 4),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397.
    400 这次旅程从1926年的12月初持续到1927年的1月底,期间历程本雅明都在其《莫斯科日记》中做了琐细的记录。
    401 格哈德·肖勒姆为《莫斯科日记》所做序言,见本雅明:《莫斯科日记·柏林纪事》,潘小松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
    402 本雅明:《莫斯科日记·柏林纪事》,潘小松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第146页。
    403 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保尔·德曼、瓦尔特·本雅明、萨义德新论》,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277页。
    404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03页。
    405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78页。
    1、Walter Benjamin:Selected Writings (Volume 1), Edited by Marcus Bullock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Walter Benjamin:Selected Writings(Volume 2),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and Others, Edited by Michael W. Jennings, Howard Eiland, and Gray Smith,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Walter Benjamin:Selected Writings(Volume 3),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Howard Eiland,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Walter Benjamin:Selected Writings(Volume 4),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and Others, Edi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 Jenning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Walter Benjamin: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Translated by John Osborne, Verso,2003
    6、Walter Benjamin:The Arcades Project, Translated by Howard Eiland and Kevin McLaughli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Theodor W. Adorno and Walter Benjamin: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1928-1940), Edited by Henri Lonitz, Translated by Nicholas Walk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8、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
    9、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10、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1、瓦尔特·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9月
    12、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13、瓦尔特·本雅明:《柏林童年》,王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14、瓦尔特·本雅明:《莫斯科日记·柏林纪事》,潘小松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1月
    15、瓦尔特·本雅明:《单行道》,李士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6、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7、G·肖勒姆:《本雅明——一个友谊的故事》,朱刘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8月
    18、毛姆·布罗德森:《本雅明传》,国荣,唐盈,宋泽宁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
    19、三岛宪一:《本雅明——破坏·收集·记忆》,贾惊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20、斯文·克拉默:《本雅明》,鲁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1、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22、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23、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24、苏珊·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
    25、郭军,曹雷雨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26、林赛·沃特斯:《美学权威主义批判:保尔·德曼、瓦尔特·本雅明、萨义德新论》,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27、伊格尔顿:《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陆汉臻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10月
    28、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29、秦露:《文学形式与历史救赎——论本雅明<德国哀悼剧起源>》,华夏出版社,2005年3月
    30、李茂增:《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2月
    31、朱大成:《文化的宗教性——本雅明、伽达默尔、勒维纳斯的文化理论》,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策划,道风书社(香港),2010年
    32、于闽梅:《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1月
    33、邢崇:《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34、王利平:《从悲剧观看禁欲主义——本雅明悲剧观与韦伯科学学说的对比研究》,见《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思想与社会》第六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
    35、郭军:《“本原就是目标”——本雅明的思想地形图》,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43卷第5期
    36、郭军:《本雅明的关怀》,见刘东编:《中国学术》第18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
    37、吕贝卡·寇眉:《拯救复仇——尼采、本雅明、海德格尔和记忆的政治》,见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
    38、萌萌:《萌萌文集》,张志扬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11月
    39、Samuel Weber:Benjamin's abilit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 S. Brent Plate:Walter Benjamin, Religion, and Aesthetics:Rethinking Religion Through the Arts, Routledge,2005
    40、Sigrid Weigel:Body-and Image-Space:Rereading Walter Benjamin, Translated by Georgina Paul with Rachel McNicholl and Jeremy Gaines, Routledge,1996
    41、Beatrice Hanssen edit.: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 Continuum, 2006
    42、Andrew Benjamin edit.:Walter Benjamin and Art, Continuum,2005
    43、Andrew Benjamin edit.:Walter Benjamin and History, Continuum,2005
    44、Horst Bredekamp, Melissa Thorson Hause, Jackson Bond:"From Walter Benjamin to Carl Schmitt, via Thomas Hobbes", Critical Inquiry, Vol.25, No.2, "Angelus Novus":Perspectives on Walter Benjamin(Winter,1999), pp.247-266.
    45、Jennifer Todd:"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ontemporary Capitalism:Notes on Georg Lukacs and Walter Benjamin", The Crane Bag, Vol.7, No.1, Socialism & Culture (1983), pp.101-107
    46、Geoffrey H. Hartman:"Benjamin in Hope", Critical Inquiry, Vol.25, No.2, "Angelus Novus":Perspectives on Walter Benjamin (Winter,1999), pp.344-352
    47、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
    48、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2月
    49、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50、波德莱尔:《人造天堂》,郭宏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
    51、歌德:《亲和力》,杨武能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
    52、歌德:《浮士德》,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53、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杨武能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
    54、歌德:《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董问樵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7月
    55、歌德:《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董问樵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5月
    56、歌德:《歌德抒情诗选》,钱春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
    57、歌德:《歌德自传》,刘思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2月
    58、歌德:《歌德中短篇小说集》,王克澄,钱鸿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3月
    59、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
    60、罗曼·罗兰:《歌德与贝多芬》,梁宗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61、冯至:《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
    62、叶延芳,王建主编:《歌德和席勒的现实意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0月
    63、谷裕:《现代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3月
    64、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65、安书祉:《德国文学史(第1卷)》,译林出版社,2006年11月
    6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7月
    67、卡夫卡:《城堡》,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
    68、卡夫卡:《诉讼》,孙坤荣译,《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
    69、卡夫卡:《美国》,黄明嘉译,见《卡夫卡文集——增订版第二卷》,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
    70、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叶延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8月
    71、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仝保民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
    72、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5卷)》,叶延芳主编,黎奇,赵登荣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73、卡夫卡:《卡夫卡读本》,叶廷芳编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
    74、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
    75、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76、桑德尔·L.吉尔曼:《卡夫卡》,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77、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9月
    78、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月
    79、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陈良廷,徐汝春,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2月
    80、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
    81、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12月
    82、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罗念生译,见《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83、埃斯库罗斯:《奠酒人》,《报仇神》,见《罗念生全集(补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84、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见《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8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六种》,朱生豪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6月
    86、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朱生豪译,作家出版社,1954年5月
    87、卡尔德隆:《卡尔德隆戏剧选》,吕臣重译,昆仑出版社,2000年12月
    88、卡尔德隆:《坚贞不屈的亲王》,王宏译,重庆出版社,1998年3月
    89、潘一禾:《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经典通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11月
    90、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增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
    91、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袁俊生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92、老高放:《超现实主义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
    93、Gershom Scholem; The Messianic Idea in Judaism and Other Essays on Jewish Spirituality,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95
    94、Simmel:"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by Donald N. Levin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95、西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见《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
    96、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
    97、西美尔:《西美尔文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莫光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2月
    98、尼采:《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12月
    99、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2月
    100、维布莱希特·里斯:《尼采》,王彤译,鲁路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午6月
    101、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
    10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0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04、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
    105、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
    106、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107、卢卡奇:《小说理论——试从历史哲学论伟大史诗的诸形式》,燕宏远,李怀涛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
    108、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
    109、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5月
    110、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刘森尧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111、沃尔夫·勒佩尼斯:《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刘春芳,高新华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5月
    112、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1919-1933)》,李末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2月
    113、李工真:《德国现代史专题十三讲——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114、李工真:《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
    115、李工真:《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116、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
    117、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叶安宁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
    118、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月
    119、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午4月
    120、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121、索伦:《犹太教神秘主义主流》,涂笑非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122、鲁迅:《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
    123、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
    124、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从卢卡奇到萨义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
    125、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杨,李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