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游”:魏晋山水审美内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山水审美是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魏晋人无论是从山水审美态度的养成,还是山水审美实践,都在实践着“游”的精神。魏晋山水游历的勃兴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源头就是庄子的“逍遥游”。本文从庄子“逍遥游”的体系出发,对魏晋山水审美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即魏晋山水审美是对庄子“逍遥游”所构建的“游”的体系的延续。庄子“逍遥游”赋予了“游”独特的精神内涵,“逍遥游”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从此“游”就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当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对于“游”的研究不仅要发掘“游”本身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游”与中国古典美学其他核心概念的关系,而只有这样对于“游”本身内涵的发掘才能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得到提升。
     “游”的概念的出现,有着浓厚的中国哲学基础,“游”作为中国人特殊的生存态度和生存理想,其出现具有一种必然性。即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就决定了中国人是以“游”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游”的状态是合道的理想状态,正因为“道”不能用理性的方法来加以认识,就只能体道而游。“游”是无为而不为的状态,“游”虽然没有对象,没有目的,但是却拥有无穷的生成性。中国哲学的基本元素中,以水和气为主,尤其中国的气论,让中国人以“游”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而“游”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和”,即实现人与社会、宇宙、自然的和谐状态。
     庄子的游道论奠定了山水审美的哲学基础。山水之游对于魏晋文人而言,既是排遣苦闷寂寞之游、个人身心愉悦之游,也同时也担负着从个人体验向终极价值的升华。山水之游,从此就有了形而上的意义,而不再是避世之人的独属。游道论也就使得魏晋及以后的山水审美具有了某种宗教意义的色彩,山水游历不单是愉悦心灵,更是体验大道的必经途径。庄子游心之论对后世山水艺术的构思、审美风格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走上了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道路。即是以写意为主,抒发主体的心境,淡化表象的自然,不崇尚对自然的逼真描摹,而注重对自然之神韵的捕捉。
     阮籍的“大人先生”之游和嵇康的养生之游是对庄子“逍遥游”的继承和发展;阮籍和嵇康将庄子的“逍遥游”转化为冲淡平和的生存状态,庄子“游道”的绝对超越性淡化了,而是从身边的之生活景象来体会大道的存在,其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以宁静之心来体悟道的存在。“道”就转化为一种内心状态,只要拥有此种状态,自然而然就能够达到“游心太玄”的境界。
     郭象在庄子的“道”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性”的概念,认为“逍遥”就是“适性”,将庄子的“逍遥游”发展为“适性而游”,从而为山水之游的出现奠定了哲学上的理论依据。郭象的“适性”而游,相较于庄子纯粹心灵化的“逍遥游”,就具有更加全面的意义。“适性”而游,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可,即对实体自然界存在的认可;同时,主体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快适,实现了精神上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游”,在郭象这里得到了完善,成为实体自然和主观体验完美结合的“适性之游”。
     戴逵和陶渊明则在郭象“适性而游”的基础上提出了“闲游”的思想。魏晋士人“闲游”山水,在山水之间徜徉,以琴书为伴,从松竹、鱼鸟之中感悟生机运转的快乐。这种闲游的状态,摈弃了玄游枯寂的色彩,而充满了人生之乐。在闲游之中,人与自然得到了完美的平衡,既可以游思宇宙、俯察万物,实现人生的超越,又满足了身体对于快适的追求。闲游中的超越,再也不象庄子的“逍遥游”和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大人先生”那样的“陵天地而与浮明邀游”的超世之游,而是不放弃现实生活的超越,是立足于人世的超越。“闲游”是人与自然的全面融合,生活即自然,自然即生活。宗炳则将庄子的“逍遥游”发展为“卧游”,并且提出了以“游”的精神来欣赏山水,提出了“澄怀味像”、“澄怀观道”的命题。宗炳将庄子“泛审美”的逍遥游发展为艺术欣赏的理论体系,并且客观上对魏晋山水的方式进行了总结。
     “游”的精神使得魏晋人以“澄怀”、“游目”、“味象”的审美方式来观照山水之美。宗炳的“澄怀”说,是以老庄的虚静说为源头,期间融汇了佛教的心性修炼学说。魏晋时期是人性张扬和解放的时期,是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时代,是人的情感奔涌的时代。宗炳的“澄怀味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澄怀”是人的个性和情感得到张扬的过程。在对山水的赏鉴当中,魏晋人注重审美主体的心神与山水之“神”的融汇,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即所谓的“畅神”。正因为如此,魏晋人对于山水的赏鉴,就超越了对山水之形的观照,而是观山水之神、悟山水之道。在魏晋人的山水审美当中,“游”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扬,魏晋人将自己作为山水审美的主体,在对山水进行观照当中,将自己置于一个超越者的角色,即不单拥有对眼前山水观照的权力,更是在对眼前山水游赏的过程中,超越目力所及的山水,进而试图将世间所有山水囊括其中。魏晋人在山水审美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就将自己视为庄子“逍遥游”当中的“至人”、“神人”,仿佛世间万物皆在其神识的笼罩当中。魏晋士人将山水之游视为实现“逍遥游”理想的最好途径,虽然在现实当中受到各种羁绊,在面对山水之时,所有的束缚都当然无存,只剩下人与山水。在庄子“逍遥游”的境界中,是没有表象的位置,庄子的逍遥游是指向绝对的精神自由。经过魏晋嵇康、郭象等人的改造,超越表象世界的“逍遥游”开始转向为山水之游。正是这种转变,使得“游”的对象从“无何有之乡”转变为山水。在山水之游当中,澄静之心与山水之象的融合,完成了人与山水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的“游道”境界。正是通过山水之象,“道”也就不再是抽象之“道”,而成为感性的道、艺术化的道,是能够为人所深深感受到的形象之“道”,生命之“道”。鸢飞鱼跃,草木枯荣,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自然万象的变迁无不体现出“道”化孕万物的博大胸怀。而人生最好的归宿就是跃身于生命的大化之中,俯仰宇宙,游心太玄,体悟自然。
     “游”的思想从审美心理和审美实践两个方向,共同促成了魏晋山水审美现象的发生。山川游览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审美态度,魏晋之前的山水游览所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山水自然之美。而魏晋之际的山水游览因为魏晋内在审美心理的形成,所以才使得山水审美才真正意义上出现。从“外游”的形式来看,人与山水的距离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山水审美作为审美实践方式逐渐成熟的过程。游览山水,从先秦时期的近郊之游,到园林之游、田园之游,再到魏晋士人的荒野之游,山水自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逐渐清晰起来,原本多重对象被逐渐剔除出去,山水成为“游”的唯一对象。
The people in the Wei—Jin Dynasty practiced the spirit of "Tour" in the traveling. Traveling rooted A happy excursion of ZhuangZi's thought. This article researched the the Wei-Jin landscape aesthetic and concluded that the Wei-Jin landscape aesthetic was from the "A happy excursion"."Tour" is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the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that it was endowed with the special spirit by Zhuang Zi. We must stud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our" and the other aesthetic concepts.
     "Tour" as a aesthetics concept deeply stemsed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necessary that "Tour" is the ideal living style and state for Chinese."Tao" only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Tour", not by the rational method."Tour" is the state of no object, no purpose and action through inaction that generated infinite. The world is composed of water and gas which is the basic elements in chinese philosophy. Chinese can view the world through the method of "tour" and achieve the the harmonious state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nature, the universe.
     Zhuang Zi's theory had establishe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landscape aesthetic. Landscape travel not only made people pleasant, but also made people feel saintly. Landscape travel not only belonged to the Hermit which was endowed with the meaning of metaphysics. People felt joyful and experienced the existing of "Tao" by landscape tour. The style and idea of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were deeply influenced on the Zhuang Zi's a happy excursio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reflected the idea of subject, and focused on the romantic charm of nature,not just Describing the nature.
     Ruan Ji and Ji Kang developed Zhuang Zi's"A happy excursion", and changed Zhuang Zi's "A happy excursion" into a gentle state of existence, diluting the transcendency of Zhuang Zi. Ruan Ji and Ji Kang felt the existing of Tao by keeping the silent mind in the normal life."Tao" was transformed into a state of mind. People who kept the silent mind could achieve the realm of "Tao".
     Guo Xiang put forward to the concept of "Character" on the basis of "Tao", and thought that "a happy excursion" was obedient to the nature. Guo Xiang's" Adaptation tour" provided foundation for the landscape tour in philosophy.
     Guo Xiang's "Adaptation Tour" had a more comprehensive meaning, compared to Zhuang Zi's "A happy excursion"."Adaptation tour" approved the exist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ure. Guo Xiang's "Adaptation tour" combined the nature and individual feeling on the basis of Zhuang zi's "A happy excursion".
     Dai Kui and Tao Yuanming put forward to the "Leisure tour". People in Wei-Jin dynasty traveled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found the happiness in the natrure, accompanied with The Guqin and books. The idle living was full of the joy of life, abandoning the dull color of the metaphysical travel. People transcended real social life, and got the balance with Nature in the Leisure tour, by viewing the universe, observing everything. Leisure tour caused that the living was nature, and the nature was the living. Zong Bing put forward to" Lying Tour "on the basis of Zhuang Zi's a happy excursion. Zong Bing enjoyed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by" Lying Tour" and summarized the ways of Landscape aesthetic of Wei-Jin dynasty.
     The spirit of tour made people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by "Cleaning the mind", Savouring Images ". Zong Bing's thought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Void and quietness" absorbed the Buddhist ideas. Wei-Jin Dynasties is the era of The Humanity Extension and Liberation of Feelings."Cleaning the mind" wa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human personality and emotion was released. In the landscape appreci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emotions and sceneries created the ideal condition. People not only appreciated the shape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but also the internal character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People as a super visitor can see the whole universe, besides the sight. People in the Wei-Jin Dynasty thought of traveling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the best way.When people appreciated the beauty of the sceneries, all the bonds in reality disappeared. Zhuang Zi's "Tour" pointed to the absolute spiritual freedom."A happy excursion" began to turn to the sceneries of the tour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Ji Kang and Guo Xiang. People achieved the realm of Tao in the tour, combining the heart and the images of landscape. The abstract "Tao" became sensitive, artistic, and could be felt by people. Everything in the nature embodies the great of "Tao". And the best way of living was jumping into the nature,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touring spirit to the great void.
     The thought of "Tour" enhanced the occurrence of landscape tour on both sides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practice. For a long time, people did not focus on the beaut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before Wei-Jin Dynasty.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attitude, people bega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From the "Outing Tour" of in Pre-Qin Period to Garden Tour, Pastoral tour, the natural landscape as an aesthetic object gradually cleared up, and became the only object in the Tour.
引文
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 同上,第174页
    ③ 参见张节末《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和误读》一文,《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
    ①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2005年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21页
    ②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考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① 彭富春.说游戏说.哲学研究.2003年2期,第40页
    ① 李泽厚、刘纪纲.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478页
    ② 同上,第479页
    ③ 同上,第485页
    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页
    ① 罗宗强.魏晋玄学与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6页
    ② 罗宗强.魏晋玄学与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页
    ③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④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①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② 李昌舒.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复旦学报,2006年2期
    ③ 张世英.道家与审美.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9期,第21页
    ④ 张世英.道家与审美.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9期,第24页
    ⑤ 林可济.庄子美学精神与古代山水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第113页
    ⑥ 陈晗晟.道家美学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六卷)第一期,第46页
    ① 郭本厚.“游”的视野下的六朝山水诗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第86-87页
    ② 耕云.“游”及其内涵.西北美术.1999年3期,第38页
    ③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①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① 许慎.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11页
    ② 同上,第311页
    ③ 同上,第311页
    ④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 斯通普夫、非泽.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页
    ①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② 王弼.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页
    ③ 同上,第65页
    ④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7-178页
    ②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08页
    ③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3页
    ④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1页
    ①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3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4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2页
    ② 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①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1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21-422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22页
    ④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4-175页
    ⑤ 郭蔼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天津市: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①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页
    ② 郭蔼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天津市: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③ 同上,第32页
    ④ 同上,第39页
    ⑤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9页
    ⑥ 李道湘.从《管子》的精气论到《庄子》气论的形成.管子学刊,1994年第1期,第22页
    ⑦ 李崇智.人物志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5-17页
    ①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4页
    ② 余开亮、蔡永海.古代气论的三种形态及其美学意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3期,第19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69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8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5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页
    ① 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1页
    ③ 同上,第369页
    ④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哲学研究.2010年12期,第41页
    ⑤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2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22页
    ①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9页
    ②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49页
    ①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②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1年.第78页
    ①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①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② 同上,第144页
    ③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①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03-104页
    ②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116页
    ③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5页
    ①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页
    ②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①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①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② 戴名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8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页
    ② 同上,第18页
    ③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1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页
    ② 同上,第147页
    ③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④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8-99页
    ① 刘笑敢.从超越逍遥到足性逍遥之转化.中国哲学史.2006年3期,第9页
    ②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③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页
    ④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3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6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页
    ② 顾彬.审美意识在中国兴起.汝信、王德胜.中国美学.2004年2期.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3页
    ③ 王国缨.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2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4页
    ② 同上.第429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0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2页
    ③ 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北京:自然辩证法.2003年1期,第56页
    ①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6页
    ②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7页
    ③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8页
    ①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1页
    ①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②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02页
    ① 韦凤娟.魏晋庄园经济与山水诗的兴起.江汉论坛,1980年2期,第46页
    ②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79页
    ①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03页
    ② 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0页
    ③ 塞尔.梭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页
    ① 葛晓音.乐本于勤、理入于情.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6页
    ①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8页
    ①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9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5页
    ③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④ 同上,第100页
    ①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0页
    ①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0页
    ② 同上,第230页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① 李泽厚 刘纪纲.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485页
    ②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① 同上,第54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4页
    ③ 王弼.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④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5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7-268页
    ①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9页
    ①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4页
    ② 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2页
    ③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第98页
    ④ 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①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6页
    ①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 同上,第100页
    ③ 同上,第109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48页
    ② 同上,第317页
    ③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42-243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69页
    ② 同上,第369-370页
    ③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918页
    ④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⑤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0页
    ①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0页
    ②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8页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①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2页
    ②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页
    ③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④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①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考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①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②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4页
    ① 邵雍.皇极经世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② 萧统.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9页
    ①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2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页
    ③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4页
    ④ 余卫国.《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发微.周易研究,2006年6期,第49页
    ① 王弼.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① 蔡彦峰.慧远“形象本体”之学与宗炳《画山水序》的理论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2期,第122页
    ①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9页
    ① 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①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20页
    ②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0页
    ③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④ 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① 铃木大拙.禅与生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② 同上,第68页
    ③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2页
    ④ 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35页
    ⑤ 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1页
    ⑥ 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2页
    ⑦ 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0页
    ① 刘向.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5-436页
    ①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②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5页
    ③ 同上,第1366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6页
    ①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77页
    ② (汉)荀悦、 (晋)袁宏.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8页
    ① 萧统.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页
    ② 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3页
    ③ 同上,第166页
    ①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②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0页
    ①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795页
    ①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0页
    ②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页
    ③ 同上,第15页
    ④ 杜文涓.感悟之道——中国传统山水画心物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的,第33页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6页
    ②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页
    ③ 钟嵘.诗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页
    ④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9页
    ①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53页
    ②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页
    ①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9页
    ② 汤球、黄爽.众家编年体晋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29页
    ③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2页
    ①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4页
    ② 同上,第2375页
    ③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42页
    ①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91页
    ②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80页
    ①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93页
    ①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7页
    ② 葛洪.西京杂记.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①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49页
    ① 郦道元.水经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②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
    ③ 同上,第69页
    ① 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页
    ② 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0页
    ③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72页
    ① 郦道元.水经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② 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1页
    ③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32页
    ④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①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1页
    ② 同上,第2107页
    ①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60页
    ②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3-1754页
    ③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5页
    ④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19页
    ①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8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4页
    ①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5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21页
    ①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②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36页
    ③ 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④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页
    ⑤ 同上,第234页
    ⑥ 彭峰.完美的自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⑦ 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页
    ①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7页
    ③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86页
    ④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2-113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3页
    ② 同上,第333页
    ③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8页
    ④ 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6页
    ⑤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0页
    ①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21-522页
    ② 同上,第522页
    ③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②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③ 同上,第153页
    ④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⑤ 同上,第150页
    ⑥ 彭峰.环境美学的兴起和自然美的难题.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
    ①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②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③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④ 同上,第148页
    ⑤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583页
    ①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09页
    ② 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③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①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郭象.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刘向.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李崇智.人物志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戴名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钟嵘.诗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汤球、黄爽.众家编年体晋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葛洪.西京杂记.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石峻、楼宇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伍蠡甫.山水与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插图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泽厚、刘纪纲.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容肇祖.魏晋自然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王瑶.中国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方东美.生生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陈传席、刘庆华.精神的折射—中国山水画与隐逸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成复旺.神与物游—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成复旺.中国的人学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法.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李文初、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高建新.山水风景审美.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考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汝信、王德胜.中国美学.2004年2期.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王国缨.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祁志祥.中国佛教美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彭峰.完美的自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文涓.感悟之道——中国传统山水画心物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小龙.适情任性的审美人生——隐逸文化与休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加]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塞尔·梭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美]斯通普夫、菲泽.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美]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日]铃木大拙.禅与生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日]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德]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周均平.“比德”“比情”“畅神”——论汉代自然审美观的发展和突破.文艺研究.2003.5
    张海明.魏晋玄学与游仙诗.文学评论.1995.6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哲学研究.2010.12
    陈鼓应.庄子内篇的心学(下).哲学研究.2009.3
    葛晓音.东晋玄学自然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兼探支遁注《逍遥游》新义.中国社会科学.1992.1
    李昌舒.道禅之“心”的美学意蕴.浙江学刊.2005.1
    皮朝纲、刘方.“游”——禅宗美学的重要范畴.天府新论.1997.1
    皮朝纲、刘方.“游”——人生的诗性领悟.成都大学学报.1998.2
    代迅.从牧歌到挽歌: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变迁与生态美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9.4
    代迅.审美态度的恰当性:中国当代美学的自然美.社会科学战线.2011.4
    代迅.走向生态诗学:中国现代诗学一个可能的突破方向.西南大学学报.2010.1
    洪琼.中西“游”和“游戏说”之比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洪琼.西方哲学“游戏说”的演变历程.江海学刊.2009.4
    魏航.庄子之“游”的方式和境界.现代哲学.2009.3
    杜绣琳.试论“游”在《庄子》美学范畴中的地位.社会科学辑刊.2004.5
    陈良运.中国山水美学发轫初考.中国文化研究.2003秋之卷
    普慧.略论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佛学研究.1998
    普慧.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文艺研究.1998.5
    周甲辰.“游”:中国式的审美沉醉.贵州社会科学.2007.2
    何善蒙.魏晋情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
    韩国良.道体心体审美——魏晋玄佛及其对魏晋审美风尚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郑笠.庄子美学和中国画论.[苏州大学博士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9年
    郭本厚.六朝游文化视野中的山水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南开大学博士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10年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1年
    刘建玲.中国古典美学中“游”的美学阐释.[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薛显超.论“游”——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西安:西北大学.2009年
    生岩岩.中国古典审美活动“游”范畴通论.[山东大学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