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中传统民居石雕拴马桩审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中传统民居前的拴马桩石雕是民居建筑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关中特有的民俗石雕艺术品类。民居前的拴马桩石雕不仅在现实平凡的生活中体现着其实用的价值,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承载着民居主人在特定的时空下对人生美好的诉求。关中拴马桩石雕被人关注只是近期的事情,然而,散落在关中民间的拴马桩石雕却以存在了何止上百年。关中是个独特的地方,看一看关中大地田野中那一冢冢隆起的黄土,踏一踏那伫立在护城河畔的古城墙,听一听那沧桑悠远的秦腔秦韵就会被关中这个地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所震撼。也许正是关中这一独特的历史厚重积淀,才使得民居中的拴马桩石雕的魅力直到今天才受人瞩目。
     关中历来被行政区划为三个地域,西安、东府和西府。拴马桩石雕艺术在关中三府地区都有遗存,以东府为最多。目前,散落在民间的拴马桩石雕主要是和被文化部门保护的古民居一起被保存了下来,大部分的石雕作品则被相关的组织部门收藏起来,其中有代表性的单位有澄城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西安美术学院等。拴马桩以其独特的表现主题、丰富的表现元素、不拘一格的雕刻手法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和追捧,在学术界也涌现出了相当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其审美视角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掘。
     任何一项艺术作品的审美研究都是对该艺术作品在欣赏者心理展现的生命本原状态的研究,审美研究是以作品的生命和人类生命为基点的研究。目前,由于拴马桩石雕在保护过程中对其“原境”的“消解”,拴马桩在现有的时空环境下并不能给观赏者展现其独特的生命意蕴,因此,文章把拴马桩石雕放置在传统民居的环境下,进而不断延展其生存的环境层次,最终希望对其表层符号体系表达的涵义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读。
     论文从关中的地理环境、文化脉络、政权更迭、社会经济及社会风气等方面,首先梳理拴马桩石雕艺术产生的环境特点,在对其称谓、断代、分布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整体论的视角理出了关中民居石雕拴马桩产生的基本线索:柱础-门枕石-拴马桩。
     论文把拴马桩艺术产生的机理作为文章的基本逻辑延展,分别从黄土文化与石头文化、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士文化与商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民居主人与石雕匠人五组辩证统一的矛盾入手,对目前被人们关注的拴马桩“人驭狮”造型、“胡人”造型等问题进行了审美视域下的解读。
     在对拴马桩石雕生命逻辑有了一个阐述之后,文章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释家文化三个文化符号系统,对拴马桩石雕承载的符号做了归类和整理,借此对其表达的审美文化内涵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把握。通过儒家文化的“山石情节”、“礼乐”文化及“桩眼”的视角,阐释了拴马桩石雕艺术的儒家文化内涵。关中地域和中国道教及道家文化关联源远流长,在关中地区沉淀出了厚重的道家文化基础。明、清道教在关中的“世俗化”倾向,造就了关中特有的民间中国“吉祥文化”符号成为拴马桩石雕最为丰富的表现元素。除此之外,马桩石雕作品无一雷同的特点,也许是道家的精神在石雕上的最好诠释。关中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最为重要的地域,拴马桩石雕桩颈部几乎都使用了“须弥座”,这也是诠释佛教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此外,对佛形象的借鉴与经幢造型的比较上,都呈现出拴马桩石雕包涵的释家文化内涵。
     拴马桩石雕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观者体味到其独特的生命意蕴,让人体验到美,这种审美的体验是以其特定的外在形式为媒介的,在艺术形式的层面上栓马桩依然体现着其特有的形式之美。来自北山之上的石材本身的特点,结合天圆地方的整体构架、对角线原则、多样统一原则,以及中国画写意风格的石雕技法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栓马桩石雕作品的外在的形式之美。
     在关中历史的积淀下,拴马桩石雕作品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元素,对文化元素体系的结构分析是真正把握其作品审美内涵的必要,也是进一步阐释作品审美风格的前提。拴马桩石雕的文化内容呈现出这样一个有机结构:儒家的历史沉淀、道家的现实追求、释家的逻辑借鉴。这三者有机统一在拴马桩石雕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模型。在特定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拴马桩石雕表现出多种审美风格:中和之美、实用的美、庄重的美、包容的美等。
     拴马桩石雕艺术在当今的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需求层次下,其收藏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羊大为美”审美追求。立足拴马桩石雕的视野,其蕴含着以“门-户观”及“天地人和”的内在审美生存内涵。借助这样的生命存在内涵,拴马桩石雕对“和而不同”的人生追求的诠释向人们诉说着关中民居里主人关于“人性”的理解。
Shuanma pile of stone carving art i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well as unique folk customs in stone carving art classes Shuanma pile of stone carving art is not only embodies the values actually used in real life, ordinary, while also carrying on a spiritual level with residential owner demands for a better life in a particular time and place Shuanma pile of stone carving art of being concerned only recent thing, however, stone hitching post, but far more than a century in existence Guanzhong area is a unique place, take a look off in the land of the fields that many Royal Mausoleum, walk in standing in the moat banks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listen vicissitudes distant opera will be closed in the region's unique natur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hock.Perhaps it off in the thick of this unique historical heritage, which makes the charm of the hitching post of stone carving art until today the subject of attention.
     Guanzhong has always been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nto three regions, Xi'an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in eastern and western governments.Shuanma pile of stone carving art in Guanzhong area has three House remains, east of the government is up to.Currently, part of the folk stone hitching post along the ancient houses along been preserved, most of the hitching post stone works were covered up the cultural sector, a representative of these organizations are: Chengcheng Museum, Guanzhong Folk Museum,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Hitching post for its unique stone carving art performance theme, rich expressive elements, eclectic sculptures are a growing concern and sought after, also emerged in academia considerable research, however, under its aesthetic perspective research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esthetic study of any one work of art is the art of showing implication of the study of life, aesthetic research is not only based on the work of life, but also based on the human life.At present, because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the hitching post, so that these arts to leave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leading to the hitching post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does not give viewers time and space to show their unique life implica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s tie horse pile of stone placed in the traditional hous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us continue to extend its environmental levels of existence, eventually hope to have a more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its surface expression symbol system.
     Papers from the aspects related geographic environment, cultural context, regime change, socio-economic and social trends, etc., first comb stone carving art environmental features hitching post gene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basic problems title, dating, distribution, etc., th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sort out the basic clue residential stone hitching post Guanzhong generated:plinth-door pillow stone-hitching post.
     The art of paper generated by the mechanism of hitching post as a logical extension of the basic articles, respectively, from the loess culture and rock culture, the official Ya culture and folk culture, literati culture and business culture, Han and non-Han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residential and master stone workers in thes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tart of the current attention hitching post "human control lion" shape,"barbarian" modeling issues such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Following the logic of the hitching post had an elaborate carving of life,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one hitching post reflects the Confucian culture, Taoist culture and Buddhism culture,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of stone carving art aesthetic hitching post cultural connotations.By Confucian culture "rocks plot","ritual" culture and "pile eye" perspective, explain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 culture stone carving art of hitching post Guanzhong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Taoism and Taoist culture, precipitated in the Guanzhong area of heavy Taoist Cultural Foundation. Ming and Qing Taoism in Guanzhong's "secular" tendency, creating a unique folk customs in China "auspicious cultural" symbol stone hitching post to become the most abundant element in the performance.In addition, the hitching post stone works without a similar characteristic, perhaps the spirit of Taoism in the stonework of the best interpretation.Guanzhong area to play in the process of Buddhism into China'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ile of stone hitching post neck almost all used the "Xumizuo"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Buddhist culture, in addi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Buddha image Jingchuang stone shape in comparison, mostly stone bear emerged hitching post Buddhist cultural connotations.
     Stone hitching post has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allowing viewers to appreciate the implication of their unique life, people experience the beaut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its specific form of external media, on the level of art form bolt hitching post still embodies its unique form of beauty.Hitching post of the raw materials are mined stone on North Hill Guanzhong area in the north, where the stone is very characteristic. Patterned features stone hitching post works are:hemispherical dome, diagonal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Unity in Diversity, in addition, similar to Chinese painting carving technique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external form of the bolt hitching post stonework beauty.
     Hitching post stone work carries too much cultural elements,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system is truly grasp the meaning of his work aesthetic need, but also to further explain the premise of aesthetic style works. Cultural content presents a stone hitching post such an organic structure:Confucian history of precipitation, the reality of the pursuit of Taoism, Buddhism and draw logical home. These three organic unity in the stone hitching post, becoming a unique model of regional folk culture.These three organic unity in the stone hitching post, becoming a unique local folk culture models. In the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variety of stone hitching post aesthetic style:the beauty of harmony, practical beauty, solemn beauty, the beauty of tolerance and so on.
     Shuanma pile of stone carving art in today'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 hierarchy, its collection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Big Sheep" aesthetic pursuit.Based on the vision stone hitching post, which contains a "door-home concept" and "Heaven and Earth" intrinsic aesthetic existence connotation Shuanma stone pile Art contains a specific meaning in lif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evant people in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embodies the right "and different" pursui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① 张亚斌:《渭北拴马桩—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西北美术》1992.3。
    ① 张亚斌:《渭北拴马桩-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西北美术》1992.3。
    ② 一九八五年六月,《陕西日报》以《杰出的艺术、重大的发现》为题,首次报道了陕西省文化厅对渭北地区遗存拴马桩的调查情况。
    ① [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梅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第164页。
    ① 高民生:《渭北拴马桩考论》,载林通雁:《石雕·泥塑》,西安市: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04,第127页。
    ② 鹤坪,傅晓鸣:《中华拴马桩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③ 柯文辉,王勇超:《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上海市: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④ 任慧君:《拴马桩石雕艺术浅析》,《文博》,2003,(第3期)。
    ⑤ 林通雁:《从职贡图到八蛮进宝和回回进宝——陕西关中拴马桩人驭狮雕像试读》,《美术观察》,2004(1)。
    ① 曹意强:《图像与语言的转向—后形式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新美术》,2005,(3)。
    ① 《史记·留侯世家》,《史记·刘敬传》中也有称赞关中是“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① [后晋]刘桒等:《旧唐书》,北京市:中华书局,1975年,第3861页。
    ① 陕西省农牧厅畜牧局,陕西省畜牧业志编委办公室编著:《陕西畜牧业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01。
    ①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1-292页。
    ② [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47页。
    ① [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546页。
    ② [唐]吴兢:《贞观政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9页。
    ③ 郑欣淼,吴崇信:《关中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55页。
    ①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② 同上。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八一卷五0》,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868页。
    ① 向熹编:《诗经词典》, 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第228页。
    ① [汉]班固:《汉书卷二零至卷三七》,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878页。
    ② 杨柳桥:《荀子诂译》,济南市:齐鲁书社,2009年,第317页。
    ③ [汉]班固:《汉书卷二零至卷三七》,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209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卷八一至卷一三零)》,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302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卷三七至卷八十零)》,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510页。
    ⑥ 《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汉]司马迁:《史记(卷八一至卷一三零)》,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294页。
    ⑦ 史念海:《河山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0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延吉市:延边人民出版社,1995,第328页。
    ②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长春市: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08,第132页。
    ③ [汉]班固:《汉书卷二零至卷三七》,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882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卷三七至卷八十零)》,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108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七三——卷一00下》,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483页。
    ⑥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册)》,北京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10,第171页。
    ⑦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零至卷三七零)》,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209页。
    ⑧ 郭琦,史念海:《陕西通史·秦汉卷》,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03.第332页。
    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下册)》,长沙市:岳麓书社,2008.03,第1278页。
    ① [南朝宋]范晔:《前四史后汉书》,北京市:大众文艺出版社,第636页。
    ② [唐]杜佑:《通典上》,长沙市:岳麓书社,1995.11,第78页。
    ③ 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下》,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3,第1093页。
    ④ 杜石然,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第180页。
    ⑤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八一卷五0》,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359页。
    ⑥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册》,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第204页。
    ① 胡凡巴新生:《中国古代史研读要览》,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09,第324页。
    ②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委员会编:《地质学史论丛(一)》,北京市:地质出版社,1986,第34页。
    ③ 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上海市:学林出版社,1988.07,第674页。
    ④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第二十九卷商业志》,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38页。
    ⑤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下)》,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212页。
    ⑥ 蔡美彪李洵:《中国通史(第八册)》,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4.10,第386页。
    ⑦ 杨东晨:《陕西古代史》,西安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767页。
    ⑧ 周希武:《宁海纪行》,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01,第206页。
    ① [清]方希孟:《西征续录》,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第70页。
    ②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册)》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08,第207页。
    ① 林通雁,杨学芹:《陕西民间美术大系—石雕泥塑》,西安市: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② 徐增:《庄户人家的“华表”艺术—拴马桩艺术欣赏》,《美术报》2006年2月18日第24版。
    ① 车吉心:《中华野史(唐朝卷)》,济南市:泰山出版社,第315页。
    ② 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7,第34页。
    ③ 碣。碣字属于曷字族。在曷字族里,曷字都是声符兼义符。曷字族汉字都与“胸部”之义有关。碣的本义是“齐胸高的石块”(相当于石碑)。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猎碣。
    ① 李剑平:《中国古建筑名词解辞典》,太原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01月。
    ① 高民生:《渭北栓马桩考源及其形式美》,《陕西文化艺术报》,1999年。
    ② 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5)。
    ③ 周鼎:《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新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① 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5)。
    ① 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王宁宇、党荣华:《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美术研究》,1985(3)。
    ② 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王宁宇、党荣华:《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美术研究》,1985(5)。
    ③ 任慧君:《拴马桩石雕艺术浅析》,《文博》,2003(第3期)。
    ① 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② 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③ 陈华:《桩眼:关中石雕拴马桩审美新视域》,《理论导刊》,2014.5。
    ① 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①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3年5月。
    ② 叶秀山:《叶秀山文集·美学卷》,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472页。
    ①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修订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1,第45页。
    ②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第68页。
    ③ 张庆绵申笑梅:《汉字述林》,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08,第204页。
    ④ 丁守和:《中华文化辞典》,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05,第636页。
    ① [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朱墨青整理,沈阳市:万卷出版公司,2009.09,第:361页。
    ① [汉]司马迁:《全本史记大全集 珍藏本 超值白金版》,北京市:华文出版社,2010.06,第15页。
    ② 陈庆坤:《中国哲学史通》,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第24页。
    ③ 安平秋,章培恒:《老子注译》,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04页。
    ④ 刘天华:《阴阳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社会科学》,1994(9)。
    ① 孙庆芳孙毅:《中国石文化》,北京市:时事出版社,2007,第5页。
    ② 刘宁元:《中国女性史类编》,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186页。
    ③ 西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 林通雁,杨学芹:《石雕·泥塑》,西安市: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04,第130页。
    ② 同上
    ③ 董耀会:《中国美术论文集》,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第432页
    ④ 完颜绍元:《中国风俗之谜》,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328页。
    ① 白丽娟:《石雕与建筑故宫建筑中的石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第120页。
    ② 白丽娟:《石雕与建筑故宫建筑中的石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第121页,
    ① 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5)。
    ① 孙晓春译注:《百子全书·荀子》,沈阳市:辽宁民族出版社,第39页。
    ① [西汉]司马迁:《全本史记大全集珍藏本》,北京市:华文出版社,2010.06,第30页。
    ① 潭家继:《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页。
    ② 马蓉,陈抗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一册》,北京市:中华书局,2004.04,第322页。
    ③ 刘雨婷: 《中国历代建筑典章制度上》,上海市: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09,第51页。
    ① 侯光复:《春秋谷梁传》,大连市:大连出版社,1998,第67页。
    ② 邱德华:《建筑艺术赏析》,苏州市: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第171页。
    ③ 王俊良:《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1736页。
    ④ 刘复生:《中国古代思想史·宋辽西夏金元卷》,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07,第126页。
    ⑤ [清]张廷玉:《二十五史(全本)明史1》,乌鲁木齐市: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06,第396页。
    ①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5,第152页。
    ① 刘谦功:《中国艺术史论》,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4,第297页。
    ① 黄东升:《山西经济与文化概论》,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第256页。
    ②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第三卷》,北京市: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1,第788页。
    ③ 李刚,梁丽莎:《陕西商帮十讲》,西安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第10页。
    ① 田培栋:《陕西社会经济史》,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7,第828页。
    ② 《出山码头齐家寨》,《眉县文史资料》第3辑,第110页。
    ③ 《西北资源》第1期,第57页。
    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大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大荔县文史资料第4辑》,1991。
    ⑤ 田培栋:《陕西社会经济史》,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7,第509页。
    ⑥ 林通雁 杨学芹:《石雕·泥塑》,西安市: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第80页
    ⑦ 林通雁 杨学芹:《石雕·泥塑》,西安市: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第79页。
    ① 张光直:《濮阳三硚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文物》1988年第11期。
    ② 李申:《宗教论》(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46页。
    ① 林通雁杨学芹:《石雕·泥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第85页。
    ① 薛富兴张晶:《元明清审美史概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① 袁济喜:《和:审美理想之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① 马文作:《中国通史》,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305页。
    ②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一,(职役)一。
    ① 《清世祖实录》卷一一八。
    ②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一,(职役)一。
    ③ 蒲慕州:《追寻一已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73-174页。
    ①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66节,转引自甘阳:《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代序)》,载[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页。
    ① [英]亚当·库珀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776-778页,第686-687页。
    ② 安平秋:《老子注译》,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05,第32页。
    ③ [春秋]李耳,[战国]庄周:《老子庄子经典珍藏版》,乙力注,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7.05,第291页。
    ① 曲文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第208页。
    ① [战国]孟轲:《孟子》,西安市: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01,第79页。
    ② [战国]荀子:《荀子:精华本》,沈阳市:万卷出版公司,2009.03,第142页。
    ③ 谭国清:《中华藏典·传世文选:四书五经(一)》,北京市:西苑出版社,2003.03,第209页。
    ① [明]洪应明:《儒解菜根谭》,漱石山人译解,北京市: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第2页。
    ② [明]张居正:《张居正讲解<论语>》,北京市: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03,第94页。
    ③ 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2011.08,第557页。
    ① 王云五:《札记今注今译》,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2011.08,,第281页。
    ① [清]恽格:《南田画跋》,上海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第23页。
    ① [春秋]李耳,[战国]庄周:《老子庄子经典珍藏版》,乙力注译,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7.05,第57页。
    ② 郑红峰:《中国哲学史》,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04,第16页。
    ① [春秋]孔丘:《四书五经(上)》,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长春市: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08,第257页。
    ② 李振球:《中国民间吉祥艺术》,哈尔滨市: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第2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1,第153页。
    ① 王希贤:《风水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北京市: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05,第22页。
    ② 杨超著:《中国民俗》,长春市: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10,第83页。
    ① 广中智之:《中国古代猴与马故事的源流—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3(1)第118-123页。
    ② [春秋]李耳,[战国]庄周:《老子庄子经典珍藏版》,乙力注译,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7.05,第57页。
    ③ 同上。
    ① 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 第1卷》,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1,第440页。
    ②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卷,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326页。
    ③ 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 第1卷》,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1,第448页。
    ④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二卷》,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453页。
    ⑤ 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 第二卷》,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9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08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98页。
    ③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第二卷》,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323页。
    ④ 杨建新,马建春:《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 西晋十六国卷》,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9,第273页。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页。
    ① 据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下篇),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1992年第1辑。
    ② 据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下篇),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1992年第1辑。
    ① 隋唐佛教学术讨论会:《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西安市:三秦出版社,1990.02,第136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四》,北京市:中华书局,2009.05,第9837页。
    ③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中卷隋唐佛教思想》,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第233页。
    ④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中卷隋唐佛教思想》,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第248页。
    ⑤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卷二七》,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91页。
    ⑥ 车吉心:《中华野史唐朝卷》,济南市:泰山出版社,第385页。
    ⑦ 李发良:《法门寺志》,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第28页。
    ⑧ [唐]惠详:《法华传》,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2004.10,第15页。
    ① [明]来知穗:《周易集注——易经来注图解上册》,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10.01,第159页。
    ② 张道一,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石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240页。
    ③ 白丽娟:《石雕与建筑故宫建筑中的石雕一览》,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7,第9页。
    ① 柯文辉,王勇超:《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7月,第47页。
    ① 庄吉发:《萨满信仰的历史考察》,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② 周菁保 邱陵:《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乌鲁木齐市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① 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5)。
    ① [美]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55页。
    ② 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103页。
    ① 资料主要参见关中民俗博物院介绍。
    ② [日]岩城见一:《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王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4月,第3031页。
    ① 该桩资料由关中民俗博物院提供。详见柯文辉,王勇超:《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① 北宋大观中,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因将图绘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的画,叫做“博古”。也有添加花卉、果品作为点缀的。在各种工艺品上常用这种题材作为装饰图案。寓意清雅高洁。
    ① 柯文辉,王勇超:《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② 今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十四“《续画品》”条下根据《周书-艺术传》,认为姚最乃姚僧垣之次子,“生于梁,仕于周,殁于隋,始终未入陈”,故今本题作陈姚最者,实误。余说似为可信。此处姑从通说。
    ③ 据唐末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引用,则今日通行本之《古画品录》,顾骏之下脱顾景秀一人,刘绍祖上脱刘胤祖一人,则原或为二十九人。又《历代名画记》引六法的从“一”到“六”的数字下,皆有“曰”字,即“一曰……”,“二曰……”。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上“陈皓、彭坚”条下引六法,亦有“曰”字,与《历代名画记》相同。张为唐末人,黄为宋初人,两书无传承上之关系,则谢赫原文之有“曰”字无疑。《美术丛书》三集六辑本,无“曰”字。《全齐文》卷二十五所录,亦无“曰”字。当系后人抄录时所遗脱。
    ④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1,第105页。
    ⑤ 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① 该桩资料由关中民俗博物院提供。详见柯文辉,王勇超:《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①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4页。
    ①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4页。
    ① 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① [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 赵彦芳:《诗与德:论审美与伦理的互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77页。
    ②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册),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465页。
    ① [美]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路上》,严小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08月,第258页。
    ② 张昊:《理性与虚无的浪潮: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惠州学院学报》,2011年(03),第74页。
    ①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册),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465页。
    《史记》,[汉]司马迁,[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古画品录》,[南齐]谢赫,王伯敏标点注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
    《说文解字》,[汉]许慎,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周易参同契正义》,[汉]魏伯阳,董德宁正义,台湾:自由出版社,1971年。
    《山海经校注》,袁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十二经注疏》,[清]阮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风俗通义校注》,王利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老子校释》,朱谦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周礼正义》,[清]孙治让,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史通》,[唐]刘知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淮南子集释》,何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春秋左传正义》,[唐]孔颖达,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周易正义》,[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汉书》,[汉]班固,颜师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朱子全书》,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陕西通志》,[明]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编纂,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史通义新编》,[清]章学诚,仓修良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
    《关中佚志辑注》,[汉]王褒等撰,陈晓捷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庄子校诊》,王叔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近代美学史评述》,[英]李斯托威尔著、蒋孔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美学原理》[意]克罗齐,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人类的由来》(上册),[英]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学史》,[英]鲍桑葵著、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美学与哲学》,[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文化模式》,[美]鲁思·本尼迪克特,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人的潜能和价值》,[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日]笠原仲二,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人类与大地母亲》,[英]汤因比,徐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审美经验现象学》,[法]米盖尔·杜夫海纳,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金枝》,[英]詹·乔·弗雷泽((Frazer, J. G.),徐育新等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东方的文明》,[法]雷奈·格鲁塞,常任侠、袁音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文化的观念》,[英]特瑞·伊格尔顿,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法]皮埃尔·布迪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法]福柯,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生活世界现象学》,[德]埃德蒙德·胡塞尔,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法]罗森孙心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化地理学》,[英]迈克·克朗,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人论》,[德]卡西尔,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林中路》,[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美]本杰明·史华兹,程钢译,刘东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品与展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美]巫鸿广州市: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礼仪中的美术》,[美]巫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二联书店,2005年版。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美]巫鸿,郑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超越美学》,[美]诺埃尔·卜罗尔,李媛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美]戴安娜·克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学》,[德]黑格尔: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伟馆2006年版。
    《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法]皮埃尔·布迪厄,涂释文,梁亚红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存在与虚无》,[法]萨特,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美术史十议》,[美]巫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二联书店,2008年版。
    《判断力批判》,[德]康德,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美]巫鸿,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美]苗沃寿,常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奥]德沃夏克,陈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画像石述说的古代中国的生活和思想》,[日]林巳奈夫,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华夏意匠》,李允稣,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年版。
    《蔡仪美学论文选》,蔡仪,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论美》,高尔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于民,上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审美心理描述》,滕守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学与意境》,宗白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张文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原始文化研究: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朱狄,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张之恒,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王钟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儒学理学实学心学》,张岂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审美心理学》,杨恩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代的人学和美学》,成复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风水理论研究》,王其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生态伦理学》,李春秋,陈春花,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梁一儒,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社会进化史》,蔡和森,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人、自然与文化》,冯沪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生态智慧论》,佘正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赵伯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童庆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中华美学感悟录》,邓牛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李泽厚,刘纲纪,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户晓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扫,2000年版。
    《中国古典美学举要》,于民,孙海通,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美学史》,张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王小舒,济南:山东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生态文艺学》,鲁枢元,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四讲》,,李泽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儒、道美学与文化》,张国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佘正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鲁晨光,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文化哲学十五讲》,衣俊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形而放学:美学新解》,骆冬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道教生态学》,乐爱国,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自然美的审美人类学研究》,丁来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陕情要览》,郭琦土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关中的崛起与衰落—古代关中的历史变迁》,干人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陕西五《陕西古代史》,杨东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秦人秘史》,杨东晨,杨建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全史—元代习俗史》,那木吉·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全史—明代习俗史》,王熹,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三秦文化》,黄新亚,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西安历史述略》,武伯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史卫民,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元史》,顾菊英,周良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文物中国史·宋元时代》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关学及其著述》,方光华,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
    《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张晓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4年版。
    《长安地志》,刘安琴,西安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古建筑小品》,楼庆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陕西民居》,张壁田,刘振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三辑》,李长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建筑文化学》,陈凯峰,卞玉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楼庆西,台北:南天书局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建筑文化大观》,罗哲文,王振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民间住宅建筑》,王其钧,北京:机械工业版社,2003年版。
    《中国民居建筑上卷》,陆元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民居建筑上卷》,陆元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帝王陵》,高一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砖石与建筑》,戴志中,黄颖,陈宏达著,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任军,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民居风水》,孙景浩,孙德元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李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石上逍遥:拴马桩的雕刻艺术》,柯文辉,王勇超,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民俗学概论》,陶立潘,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丝绸之路与龟兹历史文化》,苏北海,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周著保,邱陵,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石雕鉴赏》,谢崇安,广西: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二》,班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华石狮雕刻艺术》李芝岗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中华石狮雕刻艺术》,李芝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石雕·泥塑》林通雁,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汤兆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民居三十讲》,王其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民俗文化的民间艺术》,海霞,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古代建筑石雕》,张道一,唐家路,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雕塑史》,梁思成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古代建筑—木雕、石雕、砖雕》,张道一,唐家路,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 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刻卷》,史仲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华门墩石艺术》,鹤坪,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陕西民居木雕集》,张月贤,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建筑装饰精品解读》,王谢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传统建筑雕饰》,王其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版。
    《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著,《美术研究》,1985年第03期。
    《澄城拴马石艺术》,王宁宇,党荣华,《美术》,1985年第05期。
    《渭北拴马桩初探》,晏新志,《文博》,1991年第03期。
    《渭北拴马桩—美术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张亚斌,《西北美术》,1992年第03期。
    《中国传统民居概论(上)》,汪之力,《建筑学报》,1994年11期。
    《关中地区气候资源特征分析》,董亚非,李兆元,《陕西气象编辑部》,1995年6期。
    《中国传统民居的装饰风格与文化心态》,《室内设计与装修》,1995年15期。
    《陕西拴马桩拴娃石赏《抢救民居遗产、加强理论研究、深入发掘传统民居的价值》,陆元鼎,《华中建筑》,1996年第4期。析》,许征云,《美术向导》,1999年第04期。
    《党家村古民居雕饰艺术当议》,《艺术考古》,2001年第4期。
    《陕西党家村三雕装饰艺术研究》,李永轮,《艺术教育》,2002年第6期。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营造环境与装饰文化》,张杰,张伟,《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16期。
    《话说拴马桩》,吴晓丛,《收藏界》,2002年第01期。
    《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李松柏,《西北农林科技人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从关中地区看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地理背景》,靳润成,《大津师范人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晋中南地区传统民居砖石装饰构件的研究》,刘铁梅,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学位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自然观研究》,李蔚,湖南:湖南大学,2003年学位论文。
    《中国占代猴与马故事的源流--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广中智之,《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03期。
    《试论三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王长坤鲁宽民,尹洁:《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拴马桩石雕艺术浅析》,任慧君,《文博》,2003年第03期。
    《从职贡图到八蛮进宝和回回进宝-陕西关中拴马桩人驭狮雕像试读》,林通雁,《美术观察》,2004年第01期。
    《论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透过门窗看传统居住建筑的精神世界》,卢醒秋,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4年。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形式内涵分析》,刘冠,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4年学位论文。
    《关中文化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周公型模》,胡义成,《鸟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关中伦理文化的镜像与命运》,王林彤,《佳木斯人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8期。
    《关中隐型文化的互补结构及其历史展开》,胡义成,《长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石何以美》,李红霞,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论文,2006。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探究》,李蒙,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学位论文。
    《西安古城区传统民居形态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学位论文。
    《从陕西关中婚育剪纸民俗透视孺家文化》,李倩,《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中国建筑师—从匠人到意人》,乐音,南京:东南大学学位论文,2006。
    《传统青砖的装饰艺术研究》,张俊岭,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学位论文。
    《拴马桩收藏的价值与意义》,白春霞,耕生,《收藏界》,2007年第02期。
    《中国传统建筑柱础艺术研究》,韩旭梅,湖南:湖南大学,2007年学位论文。
    《三原周家大院》,田晓光,《西部大开发》,2007年第10期。
    《关中民居“庭院”型制“新农村建设”景观保护规划设计基础性研究》,李媛,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学位论文。
    《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共生保护研究—凤翔泥塑与原生地民居环境空间共生保护研究》,杨豪中,张慰萍,中国民族建筑究会民居委员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十五届中 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
    《现代建筑的文艺复兴—关中民宅与西安城市设计》,和红星,《建筑学报》,2007年第1期。
    《谈中国传统民居的雕刻艺术》,刘雅琴,《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古建筑的柱础艺术》,周燕玲,《环境艺术》,2008年11期。
    《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竹晓翠著,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石材·建构·地域性》,魏晓萍,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8。
    《渭北“拴马桩”石雕艺术论》,季新民,《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
    《关中民居生态解析》,虞志淳,雷振林,《建筑学报》,2008年7期。
    《关中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传承初探》,刘鹏羽,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学位论文。
    《关中民居建筑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有地域特色新农村建设探索》,胡晓舟,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学位论文。
    《陕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探究》,李柯,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学位论文。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雕刻艺术》,唐西娅,尹愕,《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22期。48.
    《中国传统门文化》,唐刚,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学位论文。
    《秦文化的历史发源及特性》,鲁鹏,《兰州学刊》,2011第2期。
    《略论关中文化的乡土观》,孙晓珍,《新西部》,2011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