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民族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朝时期,以拓跋鲜卑为主的北方少数族与汉民族,在儒家民族认同思想的指导下和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条件作用下,顺应十六国以来的民族认同与民族融合之势,经由民族互动的实践,实现了对新的文化体系的认同和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由此完成了民族融合,历程艰难曲折。北朝民族认同对北朝民族融合和民族共同体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北朝的民族关系史,就是一部通过文化认同从而达到民族认同、民族融合的历史。
     先秦以降儒家民族思想中蕴含的华夷民族认同思想观念,成为北朝君臣推动民族认同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动力。北朝君臣对儒家华夷认同思想的汲引与发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认同思想,并以之为指导,在大一统情怀的激励下,进行了塑造正统和致力统一的不懈努力。北朝统治者持续推行的离散部落政策,以及平城时期、洛阳时期和六镇反乱之后三个阶段的民族迁徙,更使北朝民族分布格局发生深刻演变。领民酋长制与六州都督制、郡县制等军政体制的并轨,以及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的衔接及向正式军政官员的转化,标志着南下部落的基本解体和民族认同的客观条件趋于成熟。
     在北朝民族认同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身份认同是民族认同一体之两面。民族身份认同是民族认同的第一层次和直观表现。血缘认同、拟血缘认同、地域身份认同、政治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都被各种积极力量用于建构和支撑北朝拓跋鲜卑与汉人对新的民族共同体的民族身份认同,双方的民族身份渐趋一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第二层次,是其核心与灵魂。北朝民族身份认同的图景得以呈现的同时,包含语言文字认同、制度文化认同、精神文化认同等内容丰富的北朝民族文化认同多层面、全方位地展开并趋于完成。
     北朝语言文字认同既是北朝民族认同的基础,也是北朝文化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拓跋鲜卑的母语是鲜卑语,无相应文字,对鲜卑语的记录是用汉字拼写的。鲜卑语在与汉语的接触和竞争中逐渐被拓跋鲜卑自上而下地弃用而趋于消亡,融入了鲜卑语的汉语言文字成为融合而成的鲜汉民族共同体唯一的语言文字。
     制度文化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是文化认同之两翼。北朝的职官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中世袭因素的剔除过程,正是鲜卑制度文化色彩趋于消失和汉民族制度文化色彩逐渐浓郁的过程,军号世袭制和世袭州郡县制的演化以及领民酋长制的变迁正是其例。北朝礼制文化的认同也是北朝制度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化趋势是向着儒家礼制文化的方向发展。拓跋鲜卑“观渔”之礼在北魏的延续与停废,以及在西魏北周的反复与终止,展现了“观渔”合礼性的波动与质变,是北朝礼制文化内容变更的直观反映和北朝民族认同的缩影和佐证。
     北朝精神文化认同是拓跋鲜卑与汉民族达成文化共识、塑造统一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同是北朝文化认同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北朝君臣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征引儒家经典中的语句及其思想运用于修齐治平的实践,以及皇室命名中儒家色彩的普遍化和皇帝屡屡给臣下赐改具有儒家思想意蕴的名字,正是北朝儒家思想文化认同走向完成的两种表现形式。它的完成,意味着儒家思想作为北朝核心统治思想的地位逐步确立并稳固,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共同的文化意识趋于形成,是鲜汉民族共同体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
     北朝汉族士人和拓跋鲜卑的艰难心路,是北朝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的心理投射。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对文化的重新选择与扬弃的过程,认同的阻力是明显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实质上都是文化冲突与认同之难的表露。在文化冲突与整合之下,拓跋鲜卑与汉人都经历了心灵困境,通过艰辛努力,双方的民族隔阂和异族感逐渐消尽,文化认同方趋于完成。心路历程艰辛曲折,认同成果来之不易。
     北朝民族认同之路呈现出差异性、阶段性、曲折性、系统性、选择性、必然性等共性特征,以及统治民族及统治者的主动性、统治者的坚定性与创造性等个性特征。北朝民族认同发生发展和得以完成的背景以及推动力量和强化途径包括:十六国时期的基础及民族认同的历史惯性与潮流;思想基础的具备;大迁徙造成的民族分布的变化所提供的时代契机;民族互动的深入;统治者出于民族自身发展和国家稳定、南北统一的需要而大力推动及汉族士人的助力;由早期的军事掠夺经济和游牧渔猎经济转换为农业经济的经济转型的支撑;中华认同之下北南文化互动以及宗教和民间信仰认同形成助力等。
     北朝民族认同的完成与保持,推动了国家认同和社会发展,与民族融合相互促进,使中华民族从未间断的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的南北统一及辉煌的隋唐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北朝民族认同是一个成功的历史样本,是中华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历史典范。
In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e guidance of the Confucianthoughts concern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o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greatnational migration, northern minority mainly Tuoba Xianbei and Han nationalitywhich followed the trend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fusion since the SixteenStates Dynasties realized the identity with the new culture system and the nationalcommunity by going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national interaction, thus completed theprocess of national fusion, which was an arduous and tortuous way. National identity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national fusion and the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In a certain sense, the history of nationalrelation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s a history of realiz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national fusion by mean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For the ruler and his subject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Hua-Yi nationalidentity thought which was included in the Confucian national ideology from thepre-qin Dynasty had become the thought source and theoretic power to promotenational identity. By learning and explaining the Confucian Hua-Yi national identitythought the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made unremitting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image of the orthodox and promote unity with the encourage ofthe feeling about the whole China unification(大一统). The policy of scattering tribeswhich the ruler continued to carry out and the national migration of three stagesincluding PingCheng period, luoyang period and the period after six town uprisingchanged nat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greatly. The combination of Lingmin chieftainsystem, six states Dudu system(六州都督制), country system and othermilitary-political system, join of Lingmin chieftain and six states Dudu, andtransformation of Lingmin chiefdom to formal military-political official weresymbols of disintegration of tribes had been to the southern, and mature of objectiveconditions of realiz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national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identity recogni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ere two sides of one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couldn’t be separated. The national identityrecogni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the first level and intuitive characterizationof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Many kinds of ways and forms, suchas consanguinity identity, Working-out consanguinity identity, regional identityrecognition, political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recognition i.e. all wereused to construct and support Tuoba Xianbei and Han’ national identity recognitionfor the new 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by various positive forces.Then Tuoba Xianbei and Han’s national identity gradually became consistent.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second level of the nationality identity, which is its core andsoul. With the same time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recognition of the NorthernDynasties,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containing language identity, system culturalidentity, spirit cultural identity i.e. advanced multi-levelly and all-round and tend tocomplete.
     Language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not only the base of thenationality identity, but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Tuoba Xianbeihad its mother tongue-Xianbei language, and no corresponding character. At thattime, people had to record Xianbei language in Chinese characters. Xianbei languagewas gradually abandoned from top to bottom by Tuota Xianbei and finallydisappeared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tact and competition with Chinese. Chines, whichwas blended with Xianbei language, became the only language used by the integratedXianbei and Han nationality community.
     The system cultural identity and spirit cultural identity were two sides of thecultural identity. The process of culling hereditary factors of official system and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the process of Xianbei systemculture tending to disappear while the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gradually becamestronger, the evolution of hereditary of general title and hereditary of state, prefectureand county system(世袭州郡县制)and hereditary chieftain system were its examples.The etiquette culture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system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hich evolution trend was towardthe Confucian etiquette culture.That the etiquette of viewing fishing of Tuoba Xianbeicontinued and stopped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revived and stopped in the Western Wei and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reflected the fluctuation and qualitativechange of the complying with the etiquette of viewing fishing and was the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ishing in the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was also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contentof etiquett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miniature and evidence of nationalidentity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 spirit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Tuoba Xianbei and Han nationality achieving cultural consensus and shaping unifiedcultural identity.The Confucian ideology and culture identity was the core and thehighest form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onfucian classicsstatements and thoughts were quoted by the ruler and his subjects in the NorthernDynasties on various occasions more and more and were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ofcultivating morality, regulating family, governing the state and uniting the country,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royal given name had Confucianism color and emperorsrepeatedly gaving and changing officials’ name connotation with Confucian thoughts,which were the two forms that Confucian cultural identity tended to complement.Thecomplement of Confucian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meant that thestatus of Confucianism as the core ruling idea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consolidated,and national common value, ethics and comm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ad beenformed,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Xianbei-Han nationality community havingnearly formed.
     The hard journey of the heart of scholar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TuobaXianbei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mental projection of the culture conflict andfusion process of Northern Dynasties.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dentity was also theprocess of re-selection and sublation of culture,so resistance of identification wasobvious. All sorts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were essentially reveals of culturalconflict and hardship of identity. Under the cultural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TuobaXianbei and Han had experienced a spiritual dilemma, through arduous efforts; bothnational estrangement and alien feeling gradually disappeared completely andcomplete the cultural identity.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was arduous andtortuous, and identity achievement was difficult.
     The way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showed common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ifferences, stage, twists, systematic, selective and inevitable,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itiative of dominative nationality and rulers,steadfastness and creativity of rulers.The background of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and achievement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s well as thedriving force and strengthening approaches included: historical inertia and trend ofnationality identity and found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ixteen States Dynasties;the ideological basis; an era opportunity provided by the change of nationaldistribution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great migration; deep national interaction; rulersvigorously promoting for nationality self development and state stability and unity ofNorth and South and Han Scholars promoting too;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military plunder economy and the nomadic hunting and fishing economy early toagricultural economy working as support; under the Chinese identity, culturalinteracting of North and South and religious and folk beliefs identity working aspower etc.
     The completion and maintain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Northern Dynasty whichmutually had reinforced with national refusion promoted the state identity and socialdevelopment and developed the Chinese nation integration which had never stoppedto a new stage,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unification of North and Southlater and formation of brilliant culture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nationalidentit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a successful history sample, a historymasterpiece that Chinese identity and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playing a decisive rolein the integration paradigm of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5~12页。
    ①陈寅恪先生在多篇著作中提出和运用了“北朝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的观点。如《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收于氏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0页。
    ①唐长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一书中,对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七《财政》提出的“唐代中央财政制度江南地方化,即南朝化”(《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74页)的观点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中的最重要部分,乃是对东晋南朝的继承,我们姑且称之为‘南朝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6页。)
    ②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7~176页。
    ①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第66~77页。
    ②张德寿:《高闾民族观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2期,第21~28+117页。
    ③陈金凤:《北魏正统化运动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第95~103页。
    ④李传印、陈得媛:《<魏书>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光明日报》2008年1月20日第7版。
    ①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第202~207页。
    ②李克建:《再论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第42~47页。
    ③李凭:《北魏离散诸部问题考实》,《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42~52页。
    ④田余庆:《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30~38页。
    ⑤杨恩玉:《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就离散的时间、内涵及目的与唐长孺、周一良、田余庆诸名家商榷》,《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105~110页。
    ⑥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7页。
    ①刘国石:《简论西魏北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第53~61页。
    ①李传印、陈得媛:《<魏书>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光明日报》2008年1月20日第7版。
    ②田兆元:《论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02~107页。
    ③温海清:《北魏、北周、唐时期追祖李陵现象述论——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中心》,《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73~80+109页。
    ④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第48~56页。
    ⑤柏贵喜:《北朝胡人贵族门第婚中的胡汉通婚》,《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第71~78+109页。
    ⑥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武汉大学历史系:《魏
    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7~143页。
    ①罗新:《北齐韩长鸾之家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49~153页。
    ②〔韩〕朴汉济:《西魏北周时代胡姓再行与胡汉体制》,《文史哲》1993年第3期,第17~19页。
    ③缪钺:《北朝之鲜卑语》,《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60页。
    ④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2~253页。
    ⑤周一良:《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第28~37页。
    ⑥周振鹤:《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文汇报》2008年5月5日第12版。
    ①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9~47页。
    ②陈宗振:《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第110~121页。
    ③阿尔丁夫:《谈<敕勒歌>的族属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第103~108+78页。
    ④王银田:《北魏平城明堂遗址研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38~45页。
    ①林秀姿:《游牧民族社会与营造——重读北魏拓跋鲜卑的平城与洛阳之空间地景转变》,《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第123~124页。
    ②张鹤泉、侯瑞:《略论北魏前期诸王所领将军号的迁转与传袭》,《古代文明》2012年第1期,第56~62+113页。
    ③张旭华:《“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史学集刊》2012年第4期,第13~22页。
    ④罗新:《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第24~38+189页。
    ①仇鹿鸣:《关于北魏几个将军号的考释》,《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第189~99+387~388页。
    ②冯君实:《试析北魏官制中的八座》,《史学集刊》1982年第4期,第19~24页。
    ③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④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30~39页。
    ⑤周伟洲:《胡汉体制”与“侨旧体制”论——评朴汉济教授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新体系》,《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64~168页。
    ⑥王延武:《北魏末的文化模式与尔朱荣的败亡》,《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05~109页。
    ①张旭华:《北魏中央与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9~24页。
    ②阎步克:《论北朝位阶体制变迁之全面领先南朝》,《文史》2012年第3辑,第199~220页。
    ③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④刘军:《北朝释奠礼考论》,《史学月刊》2012年第1期,第35~41页。
    ⑤刘惠琴:《北朝郊祀、宗庙制度的儒学化》,《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39~42页。
    ①闫春新、庄亦乐:《魏晋南北朝政坛中的<论语>征引》,《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9~14页。
    ②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第11~28页。
    ③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9~47页。
    ④李文才:《试论西魏北周时期的赐、复胡姓》,《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第40~47+107~108页。
    ⑤薛瑞泽:《北魏时期本土的多重祭拜》,《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第28~33页。
    ①陈志平:《西门豹祀考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3期,第65~69页。
    ②严耀中:《<魏书·地形志>和<水经注>中的北方所祀诸神》,《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9期,第112~118页。
    ③严耀中:《关于北朝的尧帝崇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2期,第101~106页。
    ④马兴:《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182~185页。
    ⑤李浩:《民间信仰的屈服与融合——以魏晋南北朝为例》,《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第96~108页。
    ⑥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第129~137页。
    ①段塔丽:《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第111~116页。
    ②谢宝富:《北朝的再嫁、后娶与妾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1~55+110页。
    ③何德章:《北魏迁洛后鲜卑贵族的文士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8页。
    ④刘军:《论北魏宗室阶层的文化参与及角色嬗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88~93页。
    ⑤刘国石:《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第66~70页。
    ①孔毅:《北魏前期北方世族“以夏变夷”的历程》,《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1~69页。
    ②高照明:《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冲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56~59页。
    ③杨龙:《论北魏后期地方长官本籍任用——以汉族士人为中心的考察》,《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77~83+97页。
    ④马欣、蒋家平:《六世纪中叶两个民族文化圈的冲突与北方的再分裂》,《学术界》1988年第2期,第39~43页。
    ⑤孔毅:《北朝后期六镇鲜卑群体心态的演变》,《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第13~20页。
    ①孔毅:《孝文帝的改革并未完成北方民族融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49~53页。
    ②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读书》1996年第5期,第29~37页。
    ①邓乐群:《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5~62页。
    ②吴洪琳:《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69~174页。
    ③王万盈:《北魏制度转型论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4~109页。
    ④王志刚:《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第28~33页。
    ⑤李磊:《江南认知与中华认同——他者与北魏胡汉共识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8~33+153页。
    ①王永平:《论北魏孝文帝任用南士及其对南朝文化之汲引》,《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234~240页。
    ②袁志明:《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1年第3期,第62~64页。
    ③张德寿:《从民族关系角度看道教与北魏的政治结合》,《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56~59页。
    ④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9~21+35+121~122页。
    ⑤刘成有:《对北魏政权“认同实践”的反思》,《民族论坛》2012年第10期,第5~8+17页。
    ⑥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35~39页。
    ①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73~77页。
    ②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①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②李一氓:《试释汉族》,《文史知识》1984年第8期,第22~27页。
    ①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①文化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见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岱宗学刊》2006年第4期,第9~11页。
    ①《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郑注:“天下,谓外及四海也。”见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②《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见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③《诗经·小雅·北山》,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97页。
    ④《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见《毛诗正义》,第1445页。
    ⑤《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0页。
    ⑥《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7页。
    ⑦常金仓:《“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第1期,第
    114~119页。
    ⑧《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见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⑨《孟子·滕文公上》,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7页。
    ⑩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9页。
    11《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仪注,《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6页。
    12《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3页。
    ①《左传·定公十年》,《春秋左传正义》,第1587页。
    ②《左传·成公四年》,《春秋左传正义》,第717页。
    ③《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注疏》,第147页。
    ①《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见《孟子注疏》,第213页。
    ②汪高鑫:《汉代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人文杂志》2011年第2期,第130~134页。
    ③《左传·僖公七年》,《春秋左传正义》,第349页。
    ④《论语·季氏》,《论语注疏》,第221页。
    ⑤樊文礼、史秀莲:《汉代儒家的民族观——以贾谊、董仲舒、何休为中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77~83页。
    ⑥《尚书·蔡仲之命》,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3页。
    ①参看韦兵:《完整的历史经验:天下的“夷狄之维”》,《学术月刊》2013年第6期,第153~158+164页。
    ②曹文柱:《魏晋南北朝流民问题的综合考察》,《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4页。
    ③《魏书》卷九五《匈奴刘聪羯胡石勒等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42页。
    ④《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2935页。
    ⑤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3~109页。
    ⑥参看卜宪群:《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光明日报》2009年8月25日第12版。
    ①《魏书》卷二《太祖纪》,第32~33页。
    ②《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广陵王羽传》,第550页。
    ③《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禧传》,第536页。
    ④《魏书》卷一〇一《宕昌传》,第2242页。
    ①《魏书》卷二四《张衮传附白泽子伦传》,第617页。
    ②《周书》卷二三《苏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92页。
    ③《周书》卷九《皇后传》,第149页。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86页。
    ⑤《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64页。
    ⑥《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僧祐弟僧渊传》,第631页。
    ①《元璨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②《魏书》卷一六《河南王曜传附平原子鉴传》,第397页。
    ③《魏书》卷五八《杨播传附弟椿传》,第1286页。
    ④《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附王猛传》,第2933页。
    ①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37~64页。
    ②周祖谟:《北魏的佛教与政治》,《洛阳伽蓝记校释·附录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38页。
    ③《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第875页。
    ④孔毅:《北魏前期北方世族“以夏变夷”的历程》,《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1~69页。
    ⑤《北齐书》卷四一《傅伏传附田敬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47页。
    ⑥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81页。
    ⑦《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附子显宗传》,第1342页。
    ①《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第347~348页。
    ②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第66~77页。
    ③《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20页。
    ④《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第620~621页。
    ⑤《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2~33页。
    ⑥《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4页。
    ⑦孙险峰:《北魏土德运次的制定》,《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第76~81+156页。
    ①《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4页。
    ②参看张德寿:《高闾民族观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2期,第21~28+117页。
    ③《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7页。
    ④《魏书》卷九五《匈奴刘聪等传》,第2087页。
    ⑤李传印、陈得媛:《<魏书>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光明日报》2008年1月20日第7版。
    ①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4~115页。
    ②《北史》卷九八《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58页。
    ③《魏书》卷一一二下《灵徵志下》,第2954页。
    ④《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4页。
    ⑤《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91~93页。
    ⑥陈金凤:《北魏正统化运动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第95~103页。
    ①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文史哲》1998年第1期,第70~77页。
    ②何德章:《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第3期,第113~125页。
    ③《魏书》卷一四《武卫将军谓传附兴都子东阳王丕传》,第359页。
    ④《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4~2745页。
    ⑤《魏书》卷五三《李孝伯列传附祥子安世传》,第1175页。
    ⑥孙英刚:《无年号与改正朔:安史之乱中肃宗重塑正统的努力——兼论历法与中古政治之关系》,《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第65~76页。
    ①参见李凭:《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史研究之浅见》,《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第7~10页。
    ②《魏书》卷九五《匈奴刘聪等传》,第2042页。
    ③《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7页。
    ④《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0页。
    ⑤《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2~33页。
    ⑥《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3页。
    ⑦《魏书》卷二四《张衮传》,第613页。
    ⑧《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814页。
    ⑨《魏书》卷九五《匈奴刘聪等传》,第2042页。
    ⑩《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第109页。
    11《魏书》卷三四《陈建传》,第803页。
    12《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85页。
    13《魏书》卷六二《李彪传》,第1396页。
    ①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补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9页。
    ②《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208页。
    ③《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子道昭传》,第1240页。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5页。
    ⑤《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6页。
    ⑥《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208页。
    ⑦《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度世子渊传》,第1048页。
    ①《魏书》卷六五《邢峦传》,第1440页。
    ②《魏书》卷七一《李苗传》,第1595页。
    ③《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89页。
    ④《北史》卷三六《薛辩传附聪子孝通传》,第1335页。
    ⑤《周书》卷六《武帝纪下》,第99页。
    ⑥《周书》卷六《武帝纪下》,第107页。
    ⑦罗新:《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载《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5页。
    ①《旧唐书》卷一《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庚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47页。
    ①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7页。
    ②唐长孺、黄惠贤:《北魏末期的山胡敕勒起义——北魏末期人民大起义研究之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4年第4期,第60~78页。
    ③张旭华:《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7~23页。
    ①《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第2309页。
    ②《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第2313页。
    ③《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第97页。
    ④《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36页。
    ⑤《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第194页。
    ⑥《魏书》旧本魏书目录叙,第3065页。
    ⑦《北齐书》卷二○《斛律羌举传》,第266页。
    ⑧《北齐书》卷二七《可朱浑元传》,第376页。
    ⑨《魏书》卷八三上《外戚贺讷传》,第1812页。
    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3014页。
    ②《魏书》卷四四《孟威传》,第1005页。
    ③《魏书》卷一一○《食货志》,第2850页。
    ④《魏书》卷二一上《广陵王羽传》,第546页。
    ⑤《魏书》卷一九上《京兆王子推传附子遥传》,第445页。
    ⑥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68~182+208页。
    ①田余庆:《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30~38页。
    ②李凭:《北魏离散诸部问题考实》,《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42~52页。
    ③《周书》卷四九《异域稽胡传》,第897页。
    ④《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46页。
    ⑤《魏书》卷一二《孝静帝纪》,第307页。
    ⑥《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7页。
    ⑦《周书》卷二〇《叱列伏龟传》,第341页。
    ①杨恩玉:《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就离散的时间、内涵及目的与唐长孺、周一良、田余庆诸名家商榷》,《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105~110页。
    ②《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5页。
    ③《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第243页。
    ④《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3页。
    ⑤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5页。
    ①《北齐书》卷一五《厍狄干传》,第197页。
    ②周一良:《领民酋民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81页。
    ③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301页。
    ④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幽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68~182+208页。
    ⑤《魏书》卷九《世宗宣武帝纪》,第202页。
    ⑥《元鸷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42页。
    ⑦《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第223页。
    ①《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3~1644页。
    ②《魏书》卷一六《阳平王熙传附子他传》,第391页。
    ③《刘玉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12页。
    ④《魏书》卷四〇《陆俟传》,第902页。
    ⑤《魏书》卷一八《广阳王建传附嘉子渊传》,第430页。
    ①《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8页。
    ②《魏书》卷七五《尔朱天光传》,第1673页。
    ③《侯夫人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2页。
    ④《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4页。
    ⑤《魏书》卷七五《尔朱天光传》,第1673页。
    ⑥《魏书》卷八○《叱列延庆传》,第1771页。
    ⑦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87页。
    ⑧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01页。
    ①《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3页。
    ②《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3~1644页。
    ③《周书》卷二〇《叱列伏龟传》,第341页。
    ④《北史》卷六一《叱列伏龟传》,第2182页。
    ⑤《周书》卷二〇《叱列伏龟传》,第341页。
    ⑥《北齐书》卷二〇《叱列平传》,第278页。
    ⑦《北齐书》卷二七《破六韩常传》,第378页。
    ⑧《宇文猛墓志》,录文参耿志强、陈晓桦:《北周宇文猛墓志考释》,《西夏研究》2013年第2期,第91~100页。
    ⑨《北史》卷五三《綦连猛传》,第1927页。
    ⑩《周书》卷二〇《叱列伏龟传》,第341页。
    ①《魏书》卷一○三《蠕蠕传》第2303页。
    ②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278页。
    ③《魏书》卷一八《广阳王建传附嘉子渊传》,第430页。
    ④《梁书》卷五六《侯景传》,第833页。
    ⑤《梁书》卷五六《侯景传》,第833页。
    ⑥《魏书》卷一○《敬宗孝庄帝纪》,第259页。
    ⑦《梁书》卷五六《侯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33页。
    ⑧《北史》卷四八《尔朱荣传附从祖兄子天光传》,第1773页。
    ⑨《魏书》卷一六《京兆王黎传附嗣曾孙江阳王继传》,第401页。
    ⑩《周书》卷一五《于谨传》,第244页。
    ①《北齐书》卷二七《破六韩常传》,第378页。
    ②《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5页。
    ③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4~15页。
    ①《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57页。
    ②《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第219页。
    ③《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附兄平传》,第228页。
    ④《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第221页。
    ⑤《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附子光传》,第224页。
    ①《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第169~172页。
    ②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77页。
    ③《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1页。
    ④《北齐书》卷一《神武纪上》,第6页。
    ⑤《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第219页。
    ①张旭华:《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7~23页。
    ②《刘懿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35页。
    ③《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70页。
    ①张旭华:《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7~23页。
    ②《北齐书》卷二○《步大汗萨传》,第279页。
    ③唐长孺、黄惠贤:《北魏末期的山胡敕勒起义——北魏末期人民大起义研究之二》,《武汉大学学报》(人
    文科学版)1964年第4期,第60~78页。
    ①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82页。
    ②《周书》卷一七《梁御传》,第279页。
    ③《北齐书》卷一九《王怀传》,第249页。
    ④《魏书》卷二四《张衮传附白泽子伦传》,第619页。
    ⑤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94页。
    ⑥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88~189页。
    ①《北齐书》卷二○《步大汗萨传》,第279页。
    ②《北齐书》卷二○《慕容俨传附牒舍乐传》,第282页。
    ③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2~173页。
    ④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175页。
    ⑤《吴迁墓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47页。
    ①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70~871页。
    ②《北齐书》卷一八《孙腾传》,第234页。
    ③《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第220页。
    ④《北史》卷五四《段荣传》,第1960页。
    ⑤http://bbs.artron.net/thread~2585452~1~1.html
    ⑥《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附子韶传》,第210页。
    ⑦《北齐书》卷一三《赵郡王琛传附子睿传》,第169、171页。
    ⑧《北齐书》卷二五《赵起传》,第363页。
    ⑨《北齐书》卷四一《独孤永业传》,第544页。
    ⑩《赵道德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28~429页。
    11《北齐书》卷一○《冯翊王润传》,第139页。
    ①《北齐书》卷四三《李稚廉传》,第571页。
    ②《北齐书》卷一三《清河王岳传》,第174页。
    ③《北齐书》卷一三《赵郡王琛传》,第169页。
    ④《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3004页。
    ⑤《北齐书》卷一三《赵郡王琛传》,第169页。
    ①《魏书》卷一二《孝静帝纪》,第300页。
    ②《北史》卷五五《唐邕传》,第2002页。
    ③张焯:《东魏北齐京畿大都督府补考——兼向周双林先生请教》,《史学月刊》1989年第2期,第26~28页。
    ①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26页。
    ②《魏书》卷七五《尔朱天光传》,第1673页。
    ③王连龙:《新见北朝墓志集释》,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第137页。
    ④《北齐书》卷二〇《薛修义传》,第275页。
    ①李传印、陈得媛:《<魏书>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光明日报》2008年1月20日第7版。
    ②田兆元:《论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02~107页。
    ③温海清:《北魏、北周、唐时期追祖李陵现象述论系——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中心》,《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73~80+109页。
    ①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②《魏书》卷一《序纪》,第1页。
    ①《魏书》卷九九《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2205页。
    ②《魏书》卷二三《卫操传》,第599页。
    ③《周书》卷一《文帝纪》,第1页。
    ④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第19~27页。
    ⑤《陆绍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35页。
    ⑥《乞伏保达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50页。
    ⑦《库狄业墓志》,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187页。
    ⑧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2000年,第137~143页。
    ⑨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52页。
    ①汪高鑫:《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史学集刊》2010年第6期,第48~53页。
    ②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84页。
    ③《北史》卷三一《高昂传》,第1147页。
    ④《北齐书》卷一九《刘贵传》,第250页。
    ⑤《刘懿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35页。
    ⑥《北齐书》卷一九《刘贵传》所述刘贵事迹与《刘懿墓志》所记基本相同,则刘贵本名或当为刘懿(此处的不一致可能与汉译名尚无定准有关)。
    ①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2000年,第137~143页。
    ②《北史》卷九二《恩幸传·韩凤传》,第3053页。
    ③《北齐书》卷五〇《恩幸传·韩凤传》,第692页。
    ④罗新:《北齐韩长鸾之家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49~153页。
    ⑤《魏书》卷一《序纪》,第3页。
    ⑥《周书》卷三〇《窦炽传》,第517页。
    ⑦《魏书》卷二三《卫操传》,第599页。
    ①《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2321页。
    ②《北史》卷五九《李贤传》,第2105页。
    ③《李贤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48页。
    ④温海清:《北魏、北周、唐时期追祖李陵现象述论——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中心》,《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73~80+109页。
    ⑤崔明德:《李陵·拓跋氏·黠戛斯——兼论汉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寻根现象和认同心态》,《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63~71页。
    ⑥施光明:《<魏书>所记鲜卑拓跋部妇女婚姻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第39~43页。
    ①《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昶子元明传》,第1062页。
    ②《魏书》卷四七《卢玄传》,第1051、1060页。
    ③段锐超:《东魏北齐民族关系辨析》,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④《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4页。
    ①《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4页。
    ②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311页。
    ③《魏书》卷一五《常山王遵传附忠从子晖传》,第378页。
    ①张旭华:《北魏中央与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及其意义》,《九品中正制略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8~271页。
    ②《周书》卷一五《于谨传》,第246页。
    ③〔韩〕朴汉济:《西魏北周时代胡姓再行与胡汉体制》,《文史哲》1993年第3期,第17~19页。
    ④庾信著,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6页。
    ①《周书》卷七《宣帝纪》,第117~118页。
    ②《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7页。
    ③牛敬飞:《五岳祭祀演变考论》,2012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69、76页。
    ④《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8页。
    ⑤《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第86页。
    ⑥《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52页。
    ⑦《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9页。
    ⑧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104页。
    ⑨《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51页.
    ⑩《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7页。
    11徐坚等:《初学记》,第96页。
    12《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80、182页。
    13徐坚等:《初学记》,第123、131页。
    ①《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第305页。
    ②《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1页。
    ③《隋书》卷六《礼仪志一》,第114页。
    ④《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63页。
    ⑤《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第101页。
    ⑥《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201页。
    ⑦《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63页。
    ⑧《北齐书》卷二五《张纂传》,第360页。卷二二《卢文伟传附孙询祖传》,第321页。
    ⑨《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附子光传》,第223页。
    ⑩《魏书》卷五〇《尉元传》,第1113页。
    ①《魏书》卷一九下《南安王桢传附子中山王英传》,第497页。
    ②《魏书》卷四一《源贺传附子怀传》,第927页。
    ③许可:《关于<木兰诗>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第88~89+87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五五,梁中大通四年(532年)二月戊子条,第4824页。
    ①《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2页。
    ②《新唐书》卷七九《隐太子建成传》:“宇文颖者,代人。”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542页。
    ③《北史》卷三六《薛辩传附湖子聪传》,第1333页。
    ①许倬云:《我者与他者》,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第57页。
    ②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6页。
    ③《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第2455页。
    ④《魏书》卷四四《费于传附孙穆传》,第1003页。
    ⑤《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第2300页。
    ⑥《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42页。
    ⑦《魏书》卷九六《僭晋司马叡传附德宗弟德文传》,第2110页。
    ⑧《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附子韶传》,第211页。
    ⑨《北齐书》卷四二《卢潜传》,第555页。
    ⑩《梁书》卷三九《羊侃传》,第558页。
    11贾敬颜:《“汉人”考》,《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第99~109页。
    12《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4页。
    ①《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附弟昂传》,第294页。
    ②《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第353页。
    ③《北齐书》卷三〇《高德政传》,第410页。
    ④《北齐书》卷一四《平秦王归彦传》,第188页。
    ⑤《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附弟昂传》,第294页。
    ⑥《北齐书》卷二二《卢文伟传附族人勇传》,第323页。
    ⑦《折杨柳歌辞》,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70页。
    ⑧《北齐书》卷五〇《恩幸高阿那肱传》,第690页。
    ⑨《北齐书》卷一二《琅邪王俨传》,第162页。
    ⑩毛阳光:《洛阳新出土隋<安备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第84~88页。
    ①《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6页。
    ②《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7页。
    ③《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5页。
    ④《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62页。
    ⑤《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第74页。
    ⑥《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9页。
    ⑦《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7~182页。
    ⑧《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36页。
    ⑨《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8页。
    ⑩《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1页。
    11薛瑞泽:《北魏时期本土的多重祭拜》,《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28~33页。
    ①马兴:《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182~185页。
    ②严耀中:《关于北朝的尧帝崇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2期,第101~106页。
    ③《魏书》卷一一《出帝纪》,第282页。
    ④《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第735页。
    ⑤《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65页。
    ⑥《魏书》卷六三《王肃传》,第1407页。
    ⑦《周书》卷四〇《宇文孝伯传》,第716页。
    ⑧《魏书》卷二五《长孙道生传》,第646页。
    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3014页。
    ②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22~123页。引《魏书》卷八一《山伟传》,第1793页。
    ③张旭华:《东魏、北齐九品中正制述论》,《九品中正制略论稿》,第348页。参见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8页。
    ④《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8页。
    ①《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第71页。
    ②《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第104页。
    ③《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9页。
    ④《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85页。
    ⑤《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39页。
    ⑥《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65页。
    ⑦《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50页。
    ⑧《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7页。
    ⑨《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第229、232页。
    ⑩《魏书》卷一一《出帝纪》,第289页。
    11《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附孙子熙传》,第1337页。
    12《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1页。
    13《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附弟晞传》,第420页。
    14《周书》卷七《宣帝纪》,第122页。
    15《北史》卷一〇《宣帝纪》,第378页。
    ①《梁书》卷三九《羊侃传》,第558页。
    ②《魏书》卷四〇《陆俟传附凯子暐传》,第906页。
    ①分别见于《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34、935、945页;《魏书》卷三〇《吕洛拔传附子文祖传》,第732页;《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禧传》,第536页。
    ②《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附弟昂传》,第295页。
    ③刘知几:《史通》,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62~363页。
    ④朱学渊:《鲜卑民族及其语言(上)》,《满语研究》2001年第1期,第54~63页。
    ⑤罗新:《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71~74页。
    ①缪钺:《北朝之鲜卑语》,《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60页。
    ②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2~253页。
    ③布特戈其:《鲜卑语源考证》,《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第65~66页。
    ④芒·牧林:《匈奴文字初探》,郑炳林,樊锦诗等编:《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35页。
    ⑤周一良:《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第28~37页。
    ⑥何德章:《鲜卑文字说辨正》,《魏晋南北朝史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73页。
    ⑦张金龙:《北魏政治史》(七),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91页。
    ⑧具体例证参见本文首段所引。
    ⑨《魏书》卷一〇二《西域传》,第2271、2281页。
    ①《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
    ②《魏书》卷一《序纪》,第1页。
    ③《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
    ④《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度世子渊传》,第1050页。
    ①《魏书》卷四六《窦瑾传附子遵传》,第1036页。
    ②太武帝东巡碑碑文可参罗新:《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北大史学》(第1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7~186页。
    ③《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35页。
    ④文、字、书广义上都是指文字。《隋书经籍志一》:“说者以为书之所起,起自黄帝苍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而广义上,“语”、“言”、“音”才是指语言。
    ⑤《魏书》卷四《世祖纪》,第70页。
    ⑥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第255页。
    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75页。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27页。
    ③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29页。
    ④庄辉明、章义和:《颜氏家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⑤黄永年:《颜氏家训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130页。
    ⑥周一良:《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第28~37页。
    ①同上。
    ②尹冬民:《庾信<哀江南赋>“胡书”新证》,《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第145~148页。
    ③如《高僧传·朱士行传》:“朱士行,颍川人。……以魏甘露五年西度流沙。既至于阗,果得梵书正本,……未发之顷,于阗诸小乘学众白王云:‘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45页。
    ④朱晓海:《“大树”“胡书”解》,《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第114~116页。
    ⑤《旧唐书》卷一九八《西戎传》,第5303页。
    ⑥饶宗颐:《上古塞种史若干问题——于阗史丛考序》,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①安然《悉昙藏》卷一《梵文本源》引,《大正藏》卷八四,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1年版。转引自卢盛江:《空海的思想意识与<文镜秘府论>》,《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75~80页。
    ②关燕芳:《<蒙古秘史>标音汉字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我们这里谈的是,直接记录鲜卑语言本身,需要用汉字来拼写记录(其实借助的只是汉字的语音),当然,如果仅仅是要记录鲜卑人口头语的涵义,那么直接用汉语一翻译,就可以记录下来了。
    ④《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
    ①《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
    ②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367页。
    ③刘学铫:《拓跋鲜卑曾否制作鲜卑文字》,《五胡史论》,台北: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第307页。
    ④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18页。
    ⑤《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第1071~1072页。
    ①这里的“QOL”之类只是历史语言学家根据典籍所载鲜卑语词的音写或鲜卑语亲属语言的发音而作的拟音。
    ②阿尔丁夫:《谈<敕勒歌>的族属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第103~108+78页。
    ③《魏书》卷三〇《吕洛拔传附子文祖传》,第732页。
    ④何德章:《汉文字与拓跋鲜卑汉化——兼论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的汉化主流》,《学人》第3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91页。
    ⑤可以想象,被用来拼写记录鲜卑语的汉字应该并不需要太多,且这些字都是相对简单的字。
    ①施安昌:《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2期,第21~29页。
    ②麦超美:《粟特文古信札的断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9~238页。
    ③《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
    ④《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第3030页。
    ①周振鹤:《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文汇报》2008年5月5日第12版。
    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传》,第2973页。
    ②书令史一职北齐时仍有,如汉人赵彦深曾被“用为书令史,月余,补正令史”,我们注意到赵彦深后来成为了正令史,这与北魏初的情形是不同的。见《北齐书》卷三八《赵彦深传》,第505页。
    ③《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85页。
    ④《魏书》卷九一《术艺传》,第1944页。
    ⑤《魏书》卷二五《长孙嵩传》,第643页。
    ⑥《魏书》卷二八《古弼传》,第689页。
    ①《魏书》卷四一《源贺传》,第920页。
    ②《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附子洛拔传》,第737页。
    ③《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谨子初古拔传》,第942页。
    ④《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附卫辰子屈孑传》,第2056页。
    ⑤刘知几:《史通》,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63页。
    ⑥《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7页。
    ⑦《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第2347~2348页。
    ①《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7页。
    ②与下文所举《杂号令》一卷、《国语杂物名》三卷等均见于《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45页。
    ③《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35页。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7页。
    ⑤《魏书》卷一四《东阳公丕传》,第360页。
    ⑥《魏书》卷一四《东阳公丕传》,第358页。
    ①《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44页。
    ②《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第2291页。
    ③《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融觉寺》,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56页。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87页。
    ⑤《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第215页。
    ⑥《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10~111页。
    ⑦《魏书》卷二四《邓渊传附颖孙述传》,第635页。
    ①《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真子泰传》,第663页。
    ②《魏书》卷六二《李彪传》,第1381页。
    ③《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附弟昂传》,第295页。
    ④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44页。
    ⑤《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第170页。
    ⑥《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第515页。
    ⑦《北齐书》卷二四《孙搴传》,第341页。
    ⑧《颜氏家训·教子》,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1页。
    ①《北史》卷二四《王昕传》,第884页。
    ②《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第23页。
    ③《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四》引《乐府广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2页。
    ④《北史》卷一四《后妃传下·齐武蠕蠕公主郁久闾氏传》,第518页。
    ⑤《续高僧传》卷一九《释法藏传》,《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60页。
    ⑥《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第1198页。
    ⑦《周书》卷二六《长孙俭传》,第428页。
    ①《周书》卷十三《文闵明武宣诸子》,第201~208页。
    ②参见祝注先:《北朝时代鲜卑族的诗人和诗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第42~49页。
    ③《周书》卷四《明帝纪》,第56页。
    ④《北齐书》卷八《后主纪》,第112页。
    ⑤《魏书》卷八一《刘仁之传》,第1795页。
    ⑥《北齐书》卷一〇《永安王浚传》,第132页。
    ⑦《北齐书》卷一〇《彭城王浟传》,第134页。
    ⑧《北齐书》卷五《废帝高殷纪》,第73页。
    ①《北齐书》卷一五《厍狄干传》,第198页。
    ②《北史》卷五四《斛律金传》,第1966页。
    ③《北齐书》卷一四《上洛王思宗子元海传》,第183页。
    ④《隋书》卷四二《虞庆则传》,第1174页。
    ⑤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页。
    ⑥《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第313页。
    ⑦《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序》,第309页。
    ①《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第1072页。
    ①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第39~47页。
    ①《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禧传》,第536页。
    ①苏鹗:《苏氏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3~24页。
    ①陈宗振:《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第110~121页。
    ②高人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歌》,《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第66~75页。
    ③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54~155页。
    ④《颜氏家训·音辞》,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30页。
    ⑤王启涛:《论“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语文研究》1997年第2期,第21~25页。
    ①《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第70页。
    ②《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经志》,第943页。
    ③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收于《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店本,第5215页。
    ④《颜氏家训·杂艺》,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75页。
    ⑤《魏书》卷九一《术艺·江式传》,第1961~1965页。
    ⑥《周书》卷四七《艺术·赵文深传》,第849页。
    ①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9~21+35+121~122页。
    ①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01~107页。
    ①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②张鹤泉、侯瑞:《略论北魏前期诸王所领将军号的迁转与传袭》,《古代文明》2012年第1期,第56~62+113页。
    ③何德章:《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2~83页。
    ④[日]窪添慶文:《北魏的将军号》,邓奕琦译,《北朝研究》总第2期,1990年上半年刊。
    ⑤仇鹿鸣:《关于北魏几个将军号的考释》,《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第189~99+387~388页。
    ①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41页。
    ②《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5页。
    ③《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27页。
    ④戴卫红:《北魏道武帝引文人参政问题考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5~60页。
    ①《魏书》卷一六《阳平王熙传》,第395页。
    ②《魏书》卷四九《李灵传附子恢传》,第1097页。
    ③《魏书》卷一六《阳平王熙传》,第390~391页。
    ④《魏书》卷一六《河南王曜传》,第395页。
    ⑤《魏书》卷三〇《宿石传》,第724页。
    ①《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子谨传》,第941页。
    ②胡鸿:《北魏初期的爵本位社会及其历史书写——以<魏书·官氏志>为中心》,《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第36~51+189~190页。
    ③《魏书》卷二七《穆崇传》,第661页。
    ①《魏书》卷一九上《阳平王新成传附子安寿传》,第441页。
    ②《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66页。
    ③《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附子金龙传》,第855~857页。
    ④《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84页。
    ⑤《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7页。
    ①《魏书》卷四《东平王翰传附子道符传》,第418页。
    ②《魏书》卷四○《陆俟传附丽子叡传》,第911页。
    ①《魏书》卷五一《韩茂传附子备、备弟均传》,第1127~1128页。
    ②《魏书》卷六六《李崇列传》,第1465页。
    ③《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初古拔子胤传》,第943页。
    ①《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族人宽传》,第625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衡子敞传》,第626页。
    ③《魏书》卷三九《李宝传》,第885~886页。
    ④《魏书》卷三九《李宝传》,第892页。
    ⑤《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子谨传》,第941页。
    ⑥《魏书》卷四六《李訢传》,第1039页。
    ⑦《魏书》卷四六《李訢传》,第1042页。
    ①《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附子宝兴传》,第878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道固传》,第629~630页。
    ③《魏书》卷五二《胡叟列传》,第1151~1152页。
    ①《魏书》卷三〇《宿石传》,第724页。
    ②《魏书》卷三九《李宝传》,第886、891页。
    ①《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41~42页。
    ②《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6页。
    ③《魏书》卷三九《李宝传》,第886页。
    ①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434页。
    ①《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5页。
    ②《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69页。
    ③《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第2976页。
    ④《魏书》卷四四《宇文福传》,第1000页。
    ⑤《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2页。
    ⑥《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上·李惠传》,第1825页。
    ①《魏书》卷五二《胡叟传》,第1151页。
    ②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第234页。
    ①[日]佐川英治:《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军民分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第48~58页。
    ②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幽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68~182+208页。
    ③何德章:《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1997年,第72~83页。
    ①张旭华:《试论北魏前期的奴隶主贵族官职世袭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60~66页。
    ②何德章:《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1997年,第72~83页。
    ③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2页。
    ④张旭华:《“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史学集刊》2012年第4期,第13~22页。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①《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禧传》,第535页。
    ②《魏书》卷一〇《敬宗孝庄帝纪》,第261页。
    ③《魏书》卷一四《高凉王孤传附六世孙上党王天穆传》,第355页。
    ④《魏书》卷一〇《敬宗孝庄帝纪》,第266页。
    ⑤《魏书》卷一〇《敬宗孝庄帝纪》,第267页。
    ⑥《魏书》卷七五《尔朱兆传》,第1663~1664页。
    ⑦《北史》卷四九《梁览传》,第1806页。
    ①《魏书》卷一一《出帝纪》,第287页。
    ②《北史》卷二六《宋隐传附翻弟子世良传》,第941页。
    ③《北史》卷四九《梁览传》,第1806页。
    ④《魏书》卷一一《出帝纪》,第282页。
    ⑤《魏书》卷一二《孝静帝纪》,第300页。
    ⑥《魏书》卷一一《出帝纪》,第283页。
    ⑦《魏书》卷一一《出帝纪》,第288页。
    ⑧《周书》卷四四《泉企传附子仲遵传》,第788页。
    ⑨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72页。
    ①《周书》卷四九《异域传上·蛮传》,第888页。
    ②《北齐书》卷二一《封隆之传附子子绘传》,第306页。
    ③《封子绘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24页。
    ④《北齐书》卷四三《羊烈传》,第576页。
    ⑤《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附子金龙传》,第860页。
    ⑥《周书》卷四四《阳雄传附父猛传》,第797页。
    ①《魏书》卷八七《节义孙道登传》,第1895页。
    ②《周书》卷四四《泉企传》,第785页。
    ①《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2页。
    ②《魏书》卷八八《良吏传》,第1899页。
    ③何怀宏:《世袭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页。
    ④何怀宏:《世袭社会的另一种形态——对六朝士族社会的一个初步观察》,《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29~54页。
    ①张旭华:《“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史学集刊》2012年第4期,第13~22页。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②《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69页。
    ①《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第48页。
    ②《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传》,第2461页。
    ③长孙无忌等:《请罢功臣世袭表》,《文苑英华》卷六〇七,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3147页。
    ④《旧唐书》卷七八《于志宁传》,第2694页。
    ⑤《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第50页。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02~703页。
    ①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②杨伯峻:《春秋左氏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9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氏传注》,第41页。
    ①《春秋谷梁传》,李学勤主编:《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②《春秋公羊传》,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第46页。
    ③《春秋公羊传》,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第183页。
    ④《汉书》卷二七下之上《五行志下之上》,第1445页。
    ⑤庄述祖辑《白虎通》阙文,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592页。
    ⑥《礼记·月令》,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第560页。
    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59页。
    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8页。
    ③《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勋传》,第385页。
    ④《旧唐书》卷九八《魏知古传》,第3063页。
    ⑤《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3页。
    ①《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05页。
    ②《三国志》卷一六《魏书·郑浑传》,第509页。
    ③《晋书》卷一〇二《刘聪载纪》,第2661页。
    ④《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8页。
    ⑤《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43页。
    ⑥《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2页。
    ⑦《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5页。
    ⑧《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9页。
    ①《魏书》卷五《高宗文成帝纪》,第120页。
    ②《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6页。
    ③《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2页。
    ④刘长旭:《十六国、北朝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稽释——以拓跋鲜卑族为主要对象》,《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第107~112页。
    ⑤《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第253页。
    ⑥《周书》卷二三《苏绰传》,第381~382页。
    ①李文沛:《诗歌用典的功能和技巧》,《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第381~382页。
    ②杨日晖:《“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句典出周书苏绰传》,《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版)1982年第4期,第33~37页。
    ③《周书》卷三《孝闵帝纪》,第49页。
    ④《魏书》卷一〇九《乐志》,第2828页。
    ⑤《魏书》卷一《序纪》,第1页。
    ①《三国志》卷三〇《魏书·鲜卑传》引裴松之注,第838页。
    ②《辽史》卷六八《游幸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分别见第1038、1040、1051、1058、1059、1060、1065页。卷三《太宗纪上》,第31页。卷六《穆宗纪上》,第71页。卷一〇《圣宗纪一》,第112页。卷一一《圣宗纪二》,第119页。卷一四《圣宗纪五》,第157、162页。卷一八《兴宗纪》,第221页。
    ③《辽史》卷六八《游幸表》,分别见第1042、1047、1049、1050、1053、1054、1055、1057、1062、1064、1065页。卷三《太宗纪上》,第35页。卷一三《圣宗纪四》,第147页。等等。
    ④《辽史》卷三二《营卫志中》,第373页。
    ⑤《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序》,第361页。
    ⑥《辽史》卷四六《百官志二》,第730页。
    ⑦《辽史》卷一一六《国语解》,第1541页。
    ①于逢春:《论“辽东渔猎耕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底定过程中的地位》,《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第168~178页。
    ②《晋书》卷二〇《礼志中》,第638页。
    ③《魏书》卷五《高宗文成帝纪》,第121页。
    ④《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41页。
    ⑤《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87页。
    ⑥《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69页。
    ⑦《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3页。
    ①《魏书》卷七二《阳尼传附从孙固传》,第1604页。
    ②《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6页。
    ③《魏书》卷二八《和跋传》,第682页。
    ④《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第136页。《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1页。《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50页。
    ⑤《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第195页。
    ⑥《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第233页。
    ⑦《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第54页。
    ⑧《周书》卷三《孝闵帝纪》,第47页。
    ⑨《周书》卷四《明帝纪》,第54页。
    ⑩《周书》卷五《武帝纪上》,第64、72、73、83页。
    ①闫春新、庄亦乐:《魏晋南北朝政坛中的<论语>征引》,《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9~14页。
    ①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第11~28页。
    ②《礼记·大学》,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第1592页。
    ③《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73~1074页。
    ④《诗经·小雅·角弓》,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904页。
    ⑤《诗经·大雅·思齐》,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1010页。
    ①《魏书》卷六四《郭祚传》,第1422页。
    ②《三国志·魏书》卷三《明帝纪》,第104页。
    ③《论语·雍也》,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79页。
    ④《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勰传》,第580页。
    ⑤《周易·贲》,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⑥《周易·履》,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第64页。
    ①《魏书》卷八四《儒林传·李业兴传》,第1861页。
    ②《孟子·滕文公下》,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162页。
    ③《周书》卷一三《文闵明武宣诸子传》,第205页。
    ④《论语·卫灵公》,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216页。
    ⑤《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彝兄顺传》,第482页。
    ⑥《左传·成公九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737页。
    ①《周书》卷二六《长孙俭传》,第428页。
    ②《周易·蹇》,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第166页。
    ③《周书》卷六《武帝纪下》,第91页。
    ④《诗经》,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701页。
    ⑤《魏书》卷五〇《尉元传》,第1115页。
    ①《孝经·应感章》,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②《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第1737页。
    ③《孝经·三才章》,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第19页。
    ④《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澄弟嵩传》,第486页。
    ⑤《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勰传》,第574页。
    ⑥《论语·子路》,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173页。
    ⑦《论语·里仁》,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50页。
    ①《尚书·益稷》,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第130页。
    ②《魏书》卷二二《废太子恂传》,第589页。
    ③《左传·昭公元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1162页。
    ④《周书》卷二五《李贤传附弟远传》,第421页。
    ⑤《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第13页。
    ①钱国旗:《血脉传承与扬名显亲—论<颜氏家训>的齐家之道》,《孔子研究》2007年第4期,第36~48页。
    ②《颜氏家训·勉学》,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1页。
    ③《颜氏家训·治家》,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9~60页。
    ④《周易·家人》,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第159页。
    ⑤《尚书·牧誓》,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第285页。
    ⑥《魏书》卷一五《常山王遵传附子素传》,第375页。
    ①《论语·颜渊》,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161页。
    ②《孔子家语·贤君》,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57页。
    ③《魏书》卷六八《甄琛传》,第1510~1511页。
    ④《诗经·小雅·緜蛮》,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934页。
    ⑤《诗经·大雅·緜》,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984页。
    ⑥《诗经·魏风·硕鼠》,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372页。
    ⑦《论语·尧曰》,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269页。
    ①《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53页。
    ②《周礼·天官·大宰》,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30页。
    ③《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第79页。
    ④《诗经·小雅·鹤鸣》,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670页。
    ⑤《周易·中孚》,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第243页。
    ①《魏书》卷六三《王肃传》,第1408页。
    ②《诗经·王风·黍离》,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255页。
    ③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第11~28页。
    ④《诗经·王风·采葛》,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267页。
    ⑤《诗经·小雅·緜蛮》,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934页。
    ⑥《诗经·周南·汝坟》,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6页。
    ①《魏书》卷二一上《广陵王羽传》,第547页。
    ②《尚书·舜典》,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第82页。
    ③《周礼·地官·小司徒》,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第285页。
    ④《诗经·魏风·伐檀》,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369页。
    ⑤《诗经·卫风·考盘》,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220页。
    ⑥《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第1318~1319页。
    ⑦《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高阳王雍传》,第553页。
    ①《诗经·小雅·采薇》,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92页。
    ②《诗经·小雅·出车》,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97页。
    ③《诗经·小雅·采薇》,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95页。
    ④《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59页。
    ⑤《诗经·小雅·四牡》,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64页。
    ⑥《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第98页。
    ⑦《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第2877页。
    ①《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63页。
    ②《左传·昭公六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1225~1229页。
    ③《魏书》卷七七《辛雄传》,第1692页。
    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1043页。
    ①《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第1340页。
    ②《尚书·大禹谟》,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第91页。
    ③《魏书》卷五七《崔挺传》,第1265页。
    ④《魏书》卷二四《张衮传附度曾孙白泽传》,第616页。
    ⑤《左传·昭公二十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1394页。
    ⑥《孟子·梁惠王下》,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45页。
    ①《周书》卷三《孝闵帝纪》,第48页。
    ②《春秋公羊传·昭公二十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第511页。
    ③《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附弟晞传》,第421页。
    ④《礼记·王制》,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第359页。
    ⑤《魏书》卷五六《郑羲列传附子道昭传》,第1240页。
    ⑥《诗经·周南·汝坟》,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第56页。
    ①《魏书》卷六五《邢峦传》,第1440页。
    ②《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第540页。
    ③《左传·桓公八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188页。
    ④《魏书》卷五二《崔逞传》,第758页。
    ⑤《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观弟顗传》,第675页。
    ⑥《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64页。
    ⑦《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第71页。
    ①《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71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僧祐弟僧渊传》,第631页。
    ③《魏书》卷一〇八之二《礼志四之二》,第2759页。
    ④《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第204页。
    ⑤《魏书》卷六六《李崇传》,第1471页。
    ⑥刘国石:《简论西魏北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第53~61页。
    ⑦《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第347页。
    ①《北齐书》卷三六《邢卲传》,第478页。
    ②张荣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格局和发展趋势》,《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第34~41页。
    ③《魏书》卷三五《崔浩传》,第814页。
    ④《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附子澄传》,第464页。
    ⑤《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208页。
    ①石云孙:《魏晋南北朝人名字》,《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71~75+92页。
    ②杨双群:《魏晋南北朝碑刻人名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第46页。
    ①《北史》卷三《高祖孝文帝纪》,第89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僧祐弟僧渊传》,第631页。
    ③《魏书》卷二八《古弼传》,第689页。
    ④《魏书》卷四一《源贺传》,第920页。
    ⑤《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附子洛拔传》,第737页。
    ⑥《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谨子初古拔传》,第942页。
    ⑦《魏书》卷二四《张衮传附度曾孙白泽传》,第616页。
    ⑧《魏书》卷六二《李彪传》,第1397页。
    ⑨《魏书》卷七七《辛雄传》,第1691页。
    ⑩《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祚弟忠传》,第741页。
    ①《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第266页。
    ②《周书》卷二六《长孙俭传》,第428页。
    ③《周书》卷三五《薛端传》,第621页。
    ④《周书》卷三六《令狐整传》,第643页。
    ①《周书》卷三五《裴侠传》,第618页。
    ②《论语·宪问》,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183页。
    ③《北齐书》卷四一《傅伏传》,第547页。
    ④《颜氏家训·勉学》,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192页。
    ⑤《元怀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92页。
    ⑥《魏书》卷四一《源贺传》,第923页。
    ⑦《左传·僖公七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349页。
    ⑧《论语·公冶长》,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66页。
    ①《元继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59页。
    ②《魏书》卷一六《京兆王黎传附嗣曾孙江阳王继传》,第401页。
    ③《魏书》卷一六《京兆王黎传附叉继弟罗侯传》,第409页。
    ④《元举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15~216页。
    ⑤《魏书》卷一九下《章武王太洛传附嗣子彬传》,第513页。
    ⑥《元彬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8页。
    ①《论语·雍也》,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78页。
    ②《魏书》卷二二《清河王怿传》,第591页。
    ③《魏书》卷一九下《南安王桢传附英子熙传》,第505页。
    ④《元过仁墓志》,朱亮主编:《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⑤《魏书》卷一七《永昌王健传附子仁传》,第415页。
    ⑥《宋书》卷五〇《刘康祖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7页。
    ⑦《元怀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92页。
    ⑧《元廞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40页。
    ⑨《元宝建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42页。
    ①《魏书》卷一九上《汝阴王天赐传附泛弟修义传》,第451页。
    ②《元隐墓志》》,朱亮主编:《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第73页。
    ③《元则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00页。
    ④《魏书》卷一七《乐安王范传附子良传》,第415页。
    ⑤张庆捷、李彪:《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第70~80页。
    ⑥《元礼之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52页。
    ⑦《元宝建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42页。
    ①《元显魏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67页。
    ②《元信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30页。
    ③《元悌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19页。
    ④《魏书》卷一八《临淮王谭传附昌子孝友传》,第422页。
    ①《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4页
    ②《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2321~2322页。
    ③《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2352页。
    ④《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一》,第2738页。
    ⑤米文平:《嘎仙洞北魏石刻祝文考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⑥万绳楠:《陈寅格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258页。
    ⑦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第42页。
    ①《魏书》卷一八《临淮王谭传附提子昌传》,第419页。
    ②《宋书》九五《索虏传》,第2353页。《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第984页。
    ③张庆捷、李彪:《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第70~80页。
    ④《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第2355页。
    ⑤《元寿安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90页。
    ⑥《魏书》卷一九上《阳平王新成传附子颐传》,第442页。
    ⑦《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62页。
    ⑧《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校勘记,第489页。
    ⑨《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1651页。
    ⑩《魏书》卷一五《常山王遵传附子素传》,第375页。
    11《魏书》卷四四《和其奴传》,第993页。
    ①《左传·桓公六年》,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第180~181页。
    ②《魏书》卷五《文成帝纪》,第114页。
    ③《宋书》九五《索虏传》,第2354页。
    ④殷宪:《北魏平城时期碑铭略述(一)》,《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0~57页。
    ⑤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2页。
    ⑥《元焕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69页。
    ⑦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第42、47页。
    ①罗新:《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第24~38+189页。
    ②《北史》卷五《西魏文帝纪》,第181页。
    ③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63~70+109页。
    ④《北史》卷七《显祖文宣帝纪》,第243页。
    ⑤《北齐书》卷一〇《永安王浚传》,第132页。
    ⑥《北齐书》卷五《废帝高殷传》,第76页。
    ①《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序》,第582页。
    ②《北齐天保二年七月盂县兴道村兴化寺邢多等造像记》,《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册,第10页。录于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88页。
    ③《周书》卷一三《文闵明武宣诸子传》,201~208页。
    ④李文才:《试论西魏北周时期的赐、复胡姓》,《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第40~47+107~108页。
    ①《魏书》卷一《序纪·神元帝纪附文帝纪》,第4页。
    ①《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第818页。
    ②《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第2289页。
    ③刘东升:《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勘误一则》,《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第110页。
    ④《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27页。标点据戴卫红:《北魏道武帝引文人参政问题考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5~60页)一文有修改。
    ⑤《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录高允《征士颂》,第1081页。
    ⑥《魏书》卷八八《良吏传》,第1899页。
    ⑦旧本《魏书》目录叙,《魏书》,第3065页。
    ①《魏书》卷三二《崔逞传》,第758页。
    ②《魏书》卷三二《崔逞传》,第758页。
    ③《魏书》卷二八《贺狄干》,第686页。
    ④参见马晓丽、崔明德:《对拓跋鲜卑及北朝汉化问题的总体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1期,第1~17+147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营阳王景平元年(423)夏四月条,第3757页。
    ⑥《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第875页。
    ①《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第875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夏四月条,第3942页。
    ③高照明:《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冲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56~59页。
    ④周一良:《崔浩国史之狱》,《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2页。
    ①何德章:《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第3期,第113~125页。
    ②孔毅:《北魏前期北方世族“以夏变夷”的历程》,《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61~69页。
    ③《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第1322页。
    ④《魏书》卷二三《莫含传附子题传》,第603~604页。
    ⑤《魏书》卷二四《燕凤传》,第609页。
    ⑥《魏书》卷二四《许谦传》,第611页。
    ⑦魏收:《征南将军和安碑铭一首》,许敬宗编、罗国威校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44.页。
    ①杨龙:《北魏道武帝时期的汉族士人》,《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50~60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第621~622页。
    ③《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第624页。
    ④《魏书》卷三三《宋隐传》,第773页。
    ⑤《魏书》卷五〇《慕容白曜传》,第1121页。
    ⑥《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二月条,第4132页。
    ⑦《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第81页。
    ⑧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第66~77页。
    ①《魏书》卷四七《卢玄传》,第1045页。
    ②《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71页。
    ③《魏书》卷四八《高允传》,第1077页。
    ④《魏书》卷四下《世祖太武帝纪》,第107页。
    ⑤王永平:《崔浩之南朝情结及其与南士之交往考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5~111页。
    ⑥《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第1172页。
    ⑦《宋书》卷五九《张畅传》,第1604页。
    ⑧《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第1172页。
    ①《宋书》卷五九《张畅传》,第1604页。
    ②《魏书》卷五四《高闾传》,第1197~1198页。
    ③《魏书》卷六〇《程骏传》,第1348~1349页。
    ④《魏书》卷二一上《广陵王羽传》,第546页。
    ⑤《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第738页。
    ⑥力高才:《孝文帝迁洛后留驻平城鲜卑人的历史命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47~52页。
    ①《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第996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四〇,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八月条,第4389页。
    ③《魏书》卷五三《李冲传》,第1181页。
    ④《魏书》卷六三《宋弁传》,第1416页。
    ⑤《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序》,第1842页。
    ⑥《魏书》卷六四《郭祚传》,第1422页。
    ⑦《魏书》卷六二《李彪传》,第1391页。
    ⑧《魏书》卷六九《袁翻传》,第1544页。
    ①杨龙:《论北魏后期地方长官本籍任用——以汉族士人为中心的考察》,《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77~83+97页。
    ②周一良:《北魏用人兼容并包》,《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第351页。
    ③《魏书》卷六一《毕众敬传》,第1361页。卷八九《酷吏高遵传》,第1921页。卷九四《阉官传》,第2025、2026页。
    ④《魏书》卷七六《张烈传》,第1686页。
    ⑤《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第991、992页。
    ⑥《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08~109页。
    ⑦《北史》卷四二《王肃传》,第1540页。
    ⑧《魏书》卷六三《王肃传》,第1407、1408页。
    ⑨《魏书》卷七三《崔延伯传》,第1636页。
    ⑩《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渊弟昶传》,第1055页。
    ①《魏书》卷四〇《陆俟传附馛子凯传》,第906页。
    ②《魏书》卷七八《孙绍传》,第1725页。
    ③《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第92页。
    ④《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第633页。
    ⑤《北齐书》卷二八《元晖业传》,第387页。
    ①《魏书》卷六五《李平传附子谐传》,第1457页。
    ②《魏书》卷三六《李顺附希宗弟骞传》,第840页。
    ③《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第416页。
    ④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第61~67页。
    ⑤《梁书》卷二〇《陈伯之传附褚緭传》,第315页。
    ⑥《魏书》卷六七《崔光列传附敬友子鸿传》,第1503~1505页。
    ①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收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40页。
    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收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97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89页。
    ④李克建:《关于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原因的再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109~114页。
    ⑤罗新:《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第24~38+189页。
    ①《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九月条,第4882页。
    ②《北齐书》卷二一《封隆之传》,第302页。
    ③《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附弟昂传》,第294页。
    ④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〇〇《文章三》,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504页。
    ⑤参看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2~49页。
    ⑥《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史臣论,第309页。
    ①《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第353页。
    ②《北史》卷二四《王宪传附云子昕传》,第884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九月条,第4882页。
    ④《北齐书》卷二〇《慕容俨传附厍狄伏连传》,第283页。
    ⑤《观我生斌》自注,见《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第624页。
    ⑥庄辉明、章义和:《颜氏家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1页。
    ⑦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30~34页。
    ⑧洪卫中:《颜之推的中庸处世理念述论——以<颜氏家训>为中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05~109页。
    ○11《北齐书》卷三九《崔季舒传》,第513页。
    ①邢邵:《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64页。
    ②祖鸿勋:《与阳休之书》,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863页。
    ③《北齐书》卷二二《李元忠传》,第315页。
    ④《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附弟晞传》,第421页。
    ⑤《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第459页。
    ⑥《资治通鉴》卷一六八,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二月条附胡三省注,第5201页。
    ⑦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2页。
    ⑧《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第519页。
    ⑨《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第520页。
    ⑩《北齐书》卷二一《封隆之传附从子孝琰传》,第308页。
    ○11《北齐书》卷五〇《恩幸传》,第685页。
    ①《北齐书》卷二五《王纮传》,第365页。
    ②《北齐书》卷二五《王纮传》,第366页。
    ③《周书》卷四一《王褒传》,第731页。
    ④《周书》卷四一《庾信传》,第734页。
    ⑤《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庾信传》,第2794页。
    ⑥苏小华:《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95页。
    ①《北齐书》卷四七《毕义云传》,第659页。
    ②《北齐书》卷四二《袁聿修传》,第565页。卷三三《徐之才传》,第446页。
    ③《北齐书》卷二一《封隆之传附子子绘传》,第306~307页。
    ④《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附冯迁传》,第181页。卷二九《王杰传》,第490页。卷二九《刘雄传》,第504页。卷三六《王士良传》,第639页。卷三八《苏亮传》,第678页。
    ⑤《魏书》卷一〇八之一《礼志四之一》,第2733页。
    ①仇鹿鸣:《关于北魏几个将军号的考释》,《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第189~99+387~388页。
    ①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30~39页。
    ①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读书》1996年第5期,第29~37页。
    ①邓乐群:《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5~62页。
    ②吴洪琳:《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69~174页。
    ①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第187~206页。
    ②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原道》2012年第1期,第126~148页。引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著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③操晓理:《北魏移民初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67~73页。
    ④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第48~56页。
    ①刘国石:《简论西魏北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第53~61页。
    ②见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3~25页。
    ①《资治通鉴》卷一三九,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九月壬午条,第4360页。
    ①《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49页。
    ②《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附恭宗景穆帝纪》,第107页。
    ③《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彝兄顺传》,第481页。
    ④刘知几:《史通》,载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7页。
    ⑤王志刚:《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第28~33页。
    ⑥乔治忠,王秀丽:《十六国、北朝政权的史学及其历史意义》,《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第139~144页。
    ①《魏书》卷五《高宗文成帝纪》,第113页。
    ②《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76页。
    ③《魏书》卷六五《邢峦传》,第1443、1446页。
    ①《魏书》卷一四《穆帝长子六修传》,第348页。
    ②《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第53页。
    ③《魏书》卷六《显祖献文帝纪》,第128、129页。
    ④《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87页。
    ⑤《魏书》卷一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第328页。
    ⑥《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41页。
    ⑦《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第162页。
    ⑧《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广陵王羽》,第551页。
    ⑨王万盈:《北魏制度转型论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4~109页。
    ①罗新、叶炜:《元华墓志》疏证,《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213页。
    ②庾信:《变宫调》,《庾子山集注》,第481页。
    ③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13~123+156~157页。
    ④李磊:《江南认知与中华认同——他者与北魏胡汉共识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8~33+153页。
    ①袁志明:《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62~64页。
    ②张德寿:《从民族关系角度看道教与北魏的政治结合》,《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56~59页。
    ①汪高鑫:《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史学集刊》2010年第6期,第48~53页。
    ①参看徐贲:《第三文化》,《读书》1998年第5期,第93~98页。
    ②〔韩〕朴汉济:《西魏北周时代胡姓再行与胡汉体制》,《文史哲》1993年第3期,第17~19页。
    ③转引自张碧波、庄鸿雁:《华夷变奏—关于中华多元一体运动规律的探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④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35~39页。
    ⑤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73~77页。
    ①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中华读书报》2013年4月10日第15版。
    ②李宝通:《唐代屯田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③分别见《魏书》卷六六《李崇传》,第1471页;《北齐书》卷三六《邢邵传》,第477页。
    ④《文中子中说》卷五《问易篇》,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3页。卷四《周公篇》,第72页。
    ①刘成有:《复合型民族与身份认同》,《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2期,第5~9页。
    ②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9~21+35+121~122页。
    ③刘成有:《对北魏政权“认同实践”的反思》,《民族论坛》2012年第10期,第5~8+17页。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令狐德棻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9]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0]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3]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4]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5]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6]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7]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8]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9]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0]《二十五史补编》,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
    [21]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2]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3]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李学勤主编:《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2]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3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35]许维遹集释:《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6]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7]董仲舒著,凌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8]郦道元著,陈桥驿注译:《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9]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0]惠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1]赞宁著,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2]道宣:《续高僧传》,《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3]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4]颜之推著,庄辉明、章义和评注:《颜氏家训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5]杨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6]杨衒之著,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47]庾信著,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8]王通著,郑春颖译注:《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50]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51]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52]刘知几著,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53]刘知几著,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4]许敬宗编,罗国威校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55]苏鹗:《苏氏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56]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7]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58]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9]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0]朱亮主编:《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61]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62]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3]王连龙:《新见北朝墓志集释》,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
    [1]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7]何德章:《魏晋南北朝史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9]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缪钺:《读史存稿》,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12]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何怀宏:《世袭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5]李宝通:《唐代屯田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7]李凭:《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9]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1998年。
    [20]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2]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24]苏小华:《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2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2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7]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8]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2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0]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许倬云:《我者与他者》,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33]薛瑞泽:《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34]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6]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7]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9]俞鹿年:《北魏职官制度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0]张碧波、庄鸿雁:《华夷变奏──关于中华多元一体运动规律的探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41]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42]张旭华:《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
    [43]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4]张金龙:《北魏政治史》(七),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年。
    [45]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7]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48]祝总斌:《材不材斋史学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9]〔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0]〔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1]〔美〕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52]〔美〕伊沛霞:《早期中华帝国的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阿尔丁夫:《谈<敕勒歌>的族属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2]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
    [3]柏贵喜:《北朝胡人贵族门第婚中的胡汉通婚》,《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4]布特戈其:《鲜卑语源考证》,《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5]力高才:《孝文帝迁洛后留驻平城鲜卑人的历史命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曹文柱:《魏晋南北朝流民问题的综合考察》,《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7]操晓理:《北魏移民初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8]常金仓:《“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9]陈金凤:《北魏正统化运动论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
    [10]陈志平:《西门豹祀考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3期。
    [11]陈宗振:《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12]崔明德:《李陵·拓跋氏·黠戛斯──兼论汉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寻根现象和认同心态》,《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3]戴卫红:《北魏道武帝引文人参政问题考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4]邓乐群:《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5]段塔丽:《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16]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
    [17]樊文礼、史秀莲:《汉代儒家的民族观──以贾谊、董仲舒、何休为中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8]冯君实:《试析北魏官制中的八座》,《史学集刊》1982年第4期。
    [19]高人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歌》,《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20]高照明:《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冲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1]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读书》1996年第5期。
    [22]耿志强、陈晓桦:《北周宇文猛墓志考释》,《西夏研究》2013年第2期。
    [23]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4]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25]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7]何德章:《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
    [28]何德章:《汉文字与拓跋鲜卑汉化》,《学人》(第3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29]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30]何德章:《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31]何德章:《鲜卑文字说辨正》,《魏晋南北朝史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32]何怀宏:《世袭社会的另一种形态对六朝士族社会的一个初步观察》,《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
    [33]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4]洪卫中:《颜之推的中庸处世理念述论──以<颜氏家训>为中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5]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幽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6]胡鸿:《北魏初期的爵本位社会及其历史书写──以<魏书·官氏志>为中心》,《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
    [37]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8]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9]贾敬颜:《“汉人”考》,《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40]孔毅:《北魏前期北方世族“以夏变夷”的历程》,《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1]孔毅:《北朝后期六镇鲜卑群体心态的演变》,《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42]孔毅:《孝文帝的改革并未完成北方民族融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43]李浩:《民间信仰的屈服与融合──以魏晋南北朝为例》,《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44]李克建:《关于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原因的再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45]李克建:《再论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
    [46]李磊:《江南认知与中华认同──他者与北魏胡汉共识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47]李凭:《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史研究之浅见》,《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48]李凭:《北魏离散诸部问题考实》,《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9]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50]李文才:《试论西魏北周时期的赐、复胡姓》,《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51]李文才:《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以上层社会妇女为中心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
    [52]李文沛:《诗歌用典的功能和技巧》,《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53]林秀姿:《游牧民族社会与营造──重读北魏拓跋鲜卑的平城与洛阳之空间地景转变》,《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8年。
    [54]刘长旭:《十六国、北朝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稽释──以拓跋鲜卑族为主要对象》,《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55]刘成有:《对北魏政权“认同实践”的反思》,《民族论坛》2012年第10期。
    [56]刘成有:《复合型民族与身份认同》,《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7]刘东升:《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勘误一则》,《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
    [58]刘国石:《简论西魏北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59]刘国石:《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
    [60]刘惠琴:《北朝郊祀、宗庙制度的儒学化》,《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1]刘军:《论北魏宗室阶层的文化参与及角色嬗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62]刘军:《北朝释奠礼考论》,《史学月刊》2012年第1期。
    [63]刘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岱宗学刊》2006年第4期。
    [64]刘学铫:《拓跋鲜卑曾否制作鲜卑文字》,《五胡史论》,台北: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
    [65]罗新:《北齐韩长鸾之家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6]罗新:《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67]罗新:《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北大史学》(第1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8]罗新:《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69]罗新:《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郑宪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70]马晓丽、崔明德:《对拓跋鲜卑及北朝汉化问题的总体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1期。
    [71]马兴:《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72]麦超美:《粟特文古信札的断代》,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73]毛阳光:《洛阳新出土隋<安备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
    [74]芒牧林:《匈奴文字初探》,郑炳林,樊锦诗等编:《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75]米文平:《嘎仙洞北魏石刻祝文考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
    [76]缪钺:《北朝之鲜卑语》,《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77]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78]钱国旗:《血脉传承与扬名显亲──论<颜氏家训>的齐家之道》,《孔子研究》2007年第4期。
    [79]乔治忠,王秀丽:《十六国、北朝政权的史学及其历史意义》,《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80]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文史哲》1998年第1期。
    [81]仇鹿鸣:《关于北魏几个将军号的考释》,《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
    [82]饶宗颐:《上古塞种史若干问题──于阗史丛考序》,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83]施安昌:《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2期。
    [84]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85]施光明:《<魏书>所记鲜卑拓跋部妇女婚姻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86]石云孙:《魏晋南北朝人名字》,《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87]孙险峰:《北魏土德运次的制定》,《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88]孙英刚:《无年号与改正朔:安史之乱中肃宗重塑正统的努力──兼论历法与中古政治之关系》,《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
    [89]唐长孺、黄惠贤:《北魏末期的山胡敕勒起义──北魏末期人民大起义研究之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4年第4期。
    [90]田余庆:《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1]田兆元:《论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92]汪高鑫:《汉代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人文杂志》2011年第2期。
    [93]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94]汪高鑫:《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史学集刊》2010年第6期。
    [95]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补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96]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97]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98]王启涛:《论“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语文研究》1997年第2期。
    [99]王万盈:《北魏制度转型论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0]王延武:《北魏末的文化模式与尔朱荣的败亡》,《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01]王银田:《北魏平城明堂遗址研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02]王永平:《崔浩之南朝情结及其与南士之交往考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
    [103]王志刚:《民族文化认同与北朝史官制度的发展》,《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104]韦兵:《完整的历史经验:天下的“夷狄之维”》,《学术月刊》2013年第6期。
    [105]温海清:《北魏、北周、唐时期追祖李陵现象述论──以“拓跋鲜卑系李陵之后”为中心》,《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06]吴洪琳:《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07]谢宝富:《北朝的再嫁、后娶与妾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08]徐贲:《第三文化》,《读书》1998年第5期。
    [109]徐海晶:《从北朝上层女子看鲜卑族的贞节观》,《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10]许可:《关于<木兰诗>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111]薛瑞泽:《北魏时期本土的多重祭拜》,《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
    [112]杨恩玉:《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就离散的时间、内涵及目的与唐长孺、周一良、田余庆诸名家商榷》,《文史哲》2006年第6期。
    [113]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114]阎步克:《论北朝位阶体制变迁之全面领先南朝》,《文史》2012年第3辑。
    [115]严耀中:《关于北朝的尧帝崇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2期。
    [116]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17]尹冬民:《庾信<哀江南赋>“胡书”新证》,《文学遗产》2011年第4期。
    [118]杨日晖:《“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句典出周书苏绰传》,《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4期。
    [119]闫春新、庄亦乐:《魏晋南北朝政坛中的<论语>征引》,《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20]杨龙:《北魏道武帝时期的汉族士人》,《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21]杨龙:《论北魏后期地方长官本籍任用──以汉族士人为中心的考察》,《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22]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123]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原道》2012年第1期。
    [124]于逢春:《论“辽东渔猎耕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底定过程中的地位》,《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125]袁志明:《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26]张德寿:《从民族关系角度看道教与北魏的政治结合》,《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27]张德寿:《高闾民族观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2期。
    [128]张鹤泉、侯瑞:《略论北魏前期诸王所领将军号的迁转与传袭》,《古代文明》2012年第1期。
    [129]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
    [130]张庆捷、李彪:《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
    [131]张荣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格局和发展趋势》,《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
    [132]张旭华:《试论北魏前期的奴隶主贵族官职世袭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33]张旭华:《“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辨》,《史学集刊》2012年第4期。
    [134]张旭华:《北齐流内比视官分类考述(上)》,《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135]张旭华:《北魏中央与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36]张焯:《东魏北齐京畿大都督府补考──兼向周双林先生请教》,《史学月刊》1989年第2期。
    [137]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38]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39]周伟洲:《胡汉体制”与“侨旧体制”论──评朴汉济教授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新体系》,《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40]周一良:《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141]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42]朱晓海:《“大树”“胡书”解》,《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143]朱学渊:《鲜卑民族及其语言(上)》,《满语研究》2001年第1期。
    [144]祝注先:《北朝时代鲜卑族的诗人和诗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145]庄华峰:《鲜卑妇女较高社会地位及其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46]〔韩〕朴汉济:《西魏北周时代胡姓再行与胡汉体制》,《文史哲》1993年第3期。
    [147]〔日〕佐川英治:《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军民分籍”》,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
    [1]段锐超:《东魏北齐民族关系辨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10年。
    [2]关燕芳:《蒙古秘史》标音汉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牛敬飞:《五岳祭祀演变考论》(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2年。
    [4]杨双群:《魏晋南北朝碑刻人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7年。
    [1]卜宪群:《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光明日报》2009年8月25日第12版。
    [2]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中华读书报》2013年4月10日第15版。
    [3]李传印、陈得媛:《<魏书>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光明日报》2008年1月20日第7版。
    [4]周振鹤:《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文汇报》2008年5月5日第12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