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汉农民生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社会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农民人口是社会的主体,农民生活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两汉农民居住场所、生产活动、人际交往、政治及精神文化等生活状况,力求勾勒出那个时代农民生活动态和立体的画卷。
     根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两汉乡村聚落形式和建筑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经过人为规划的聚落和自然分布的聚落都较为普遍。一般来说,考虑到修缮成本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等因素,自然分布的聚落为其主要形式。两汉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新兴聚落”和“自然聚落”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其外在形式不等同于“散村”。聚落内部布局是农民长期因地制宜抉择的结果,其形态不可能都是整齐划一的;对于大部分农民的住宅而言,每户拥有独立的庭院,其形制为“一堂二内”,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两汉农民居住场所是一个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相结合的有机体,其内在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农民姓氏普及和宗族的发展,聚落内部血缘性联系日益增强,由若干族姓农户杂居成为其主流趋势;从农民家庭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聚落内更多是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共存的局面。
     生产活动是农民生活的基础。社会生产力在发展,农业技术在进步,生产工具在改进,两汉农民的生产活动逐渐形成以种植业为主导,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特点。汉代疆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农业各部门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与地位自然会有所不同。两汉农业生产具有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以个体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构成农业生产的普遍形式;男耕女织成为家庭内部生产分工的自然模式;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的最佳时间来安排农业生产,从而使其更趋科学化和合理化,并对后世的农业生产及耕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时期的农民人际交往,继承了先秦时期的传统伦理道德,又深受当时统治思想及儒家新伦理观的影响。在人际关系的互动模式中,以血缘亲情为纽带构成的家庭、家族联系与互动处于基础性地位。在儒家纲常礼教的影响下,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及夫妻关系为主的农民家庭成员间的联系与互动,从西汉中期以前的基于自然情感下相对平等的关系逐渐趋于不平等的从属关系。随着农民宗族血缘意识的增强,宗族成员间的生活互助更为经常和普遍,并通过族内祭祀活动密切其联系与交往。受相对闭塞生活环境和安土重迁特性的影响,以近距离婚姻为主所形成的姻亲关系,邻里、朋友及师生等关系也是两汉农民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家族一起构成农民人际关系中的“熟人社会”。此外,通过社日和市场等公共性、开放性的节日活动和场所,农民不断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满足不同层面的交往需求。
     随着现实政治演进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两汉农民生活的政治环境处在动态变化中:一方面,乡里社会权力介体豪族化,由西汉中期以前国家所主导选任的乡里胥吏逐渐为乡里的强宗大姓担任和把持;另一方面,以什伍制为代表的国家制度的作用机理和实践效果也不断发生变化,连坐机能相对弱化。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考虑,汉代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农民一定的优遇。以儒术取士的选官制度使农民具有参政的权利和可能;出于受教化的需要他们有一定的受教育机会;享有民爵的权益和一定的法律地位。西汉中期以后,以财势为右的社会现实使农民所具有的种种权益和机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相悖离的局面,这是封建皇权制度下的必然产物。在“忠孝一体”政治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农民由对父家长权威的敬畏与服从延伸到对皇权的崇拜与依附;各种民间组织及活动所使用的称号和组织形式体现出农民对代表皇权意志的乡里制的认同;通过祠祀及谣谚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政治倾向和对国家的认知。受其自身局限所致,农民的政治观念是代表皇权意志的国家统治理念长期浸润的结果。
     两汉农民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鬼神信仰成为两汉农民重要的精神寄托,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祭祀活动和禁忌习俗,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功利性及生活化。出于祈求福佑、禳除灾疫等目的,两汉农民尤其注重祭祀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社神和对家庭生活影响较大的灶神。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敬重,祈求护佑子孙,两汉农民主要以墓祭的方式来祭祀祖先,逐渐形成具体的时间和相应程式。为了免受鬼魅的侵害,形成服事以娱鬼魅、驱傩等驱鬼辟邪的方法。基于不死成仙的幻想,两汉农民也有“长生不死”的强烈愿望,积极奉行养生术,建构身后的幽冥世界。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形成时日岁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禁忌。具有农民自身特色的歌舞及小型杂艺等精神娱乐活动,是其积极乐观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由于投入时间和娱乐内容上的限制,农民很难成为娱乐活动的经常参加者和享受者;因地域和习性等不同,农民的娱乐方式和内容也有较大的差异。
     两汉农民的“生活世界”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发展和变迁的轨迹。源于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和传承性,农民的不同生活形态是对由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安土重迁特性的一种最好诠释。通过对两汉农民生活“小世界”的窥探,不仅可以引领我们去感知那份厚重的乡土人情,促使我们对今天生活在农村中的农民及其生活作出一定的反思和思考,同时也可更深入了解人们生活方面的渊源关系及中国农耕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Society of Han Dynasties is based 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griculturalpopulation constitutes the main body of society, and farmers’ lifestyle displays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farmers’ living conditions,such as inhabitance,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and spiritual cultures, etc, with a view to make a dynamic and three-dimensionalpicture of farmers’ life at that time.
     With different natural conditions like terrain and climate, the rural settlementforms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of Han Dynasties diversify accordingly. Bothhumanly planned settlements and naturally distributed ones are common to see.However, generally speaking,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repair cost and conveniencefor farming and living, naturally distributed settlements prevail more widely. There isno necessary logic relationship existing between “emerging settlements” and “naturalsettlements” of rural society in Han Dynasties, and their external forms are not equalto “scattered village”. Internal layout of the settlement is resulted from farmers’natural choic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so their forms can not be identical anduniform. As for most farmers’ residences, it is usual that every residence has anindependent courtyard, which comprises “one hall and two bedrooms”.Theinhabitance of farmers in Han Dynasties is an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ocial andgeographical space, whose internal struc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s farmers’surname system is popularized and family clan develops, consanguinity relationshipinside the settlement is strengthening and it becomes the main trend that farmers withseveral different surnames live together.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familystructure, it is more common for core families and stem families coexisting in asettlement.
     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m the basis of farmers’ life. As social productivitydevelops, farming techniques advance, and farming tools improve, productionactivities of farmers in Han Dynasties feature a pattern with crop farming as its staplebusiness whil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sideline business and fishery coexisting assupportive businesses. With a vast territory,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an Dynasties differ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refore, theproportion and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ectors in social economical structure also vary.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Han Dynasties is characteristic of small-scaledfarming economy. In such an econom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sually takes theindividual household as the primary unit; the production style with husband farmingand wife weaving becomes the natural pattern of 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optimal planting time of differentcrops, which mak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exerts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arming techniques of latertime.
     The farmer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Han Dynasties inherits traditionalethics and morals of pre-Qin period, while it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ruling thoughtand new Confucian ethics of that time. The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inside familiesand clans with consanguinity as the bond are fundamental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Under influence of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 ofConfucianism,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father and son, brothers, husbandand wife, tend to change from the relatively equ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naturalemotions before the middl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unequal one of superiorsand subordinates. As farmers’ consciousness of the clan and consanguinitystrengthens, mutual help among clan members becomes more frequent and common,and their conn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tightens through sacrificial activities insidethe clan. Influenced by relatively isolate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trong attachmentto the native land, relationship-in-law formed by short-distance marriage, and therelationship among neighbors, friends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so play animportant role in farme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of Han Dynasties, which makes upthe acquaintance society of farme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gether with the clanrelationship. Moreover, by attending open and public sacrificial festivals and market,etc, farmers constantly expand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atisfy theirsocializing needs at different levels.
     As politics and social structure evolves in the real world, the politicalenvironments to which farmers of Han Dynasties are exposed are in constant change: on the one hand, bearers of social powers in rural society tend to be of rich and grandclans. The government-led election of officials in rural society before the middle ofWestern Han Dynasty changes gradually into a system where large family clans in therural society hold and exercise pow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tional system,characterized by Shiwu system (a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which fivehouseholds are grouped as “wu” and ten households are grouped as “shi”.), alsochanges in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effects, and functions of collectivepunishment are relatively weakened. In order to maintain feudal ruling order,emperors of Han Dynasties give farmers som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in politics,economy and social status. Selecting officials according to Confucianism make itpossible for farmers to have rights to join government affairs. Farmers also need someaccess to education because government hopes to indoctrinate them. They can also bebestowed with titles of nobility and some legal status. However,wealth-and-power-worshipping after the middl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renders thetheory above contradictory with the reality. This is inevitable under feudal imperialpower system.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values of “loyalty equaling filial piety”,farmers’ respect for their fathers’ authority extends to their worship for andattachment to imperial powers. Titl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all kinds of rural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express farmers’ acknowledgement of Xiang-Li systemcharacteristic of imperial power and will. They show their political inclination and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constructing ancestral halls, worshiping, and singing folksongs and proverbs. With its own limitations, farmers’ political ideas are grown fromlong-term influence of ruling philosophy representing imperial power and will.
     Farmers of Han Dynasties have rich spiritual life and diversified entertainments.Confin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elief of ghosts andgods becomes spiritual ballast of farmers in Han Dynasties. Therefore, there arevarious sacrificial rituals and taboo customs, which are practical and utilitarian andbecome part of their life. For the purpose of being blessed by gods and getting awayfrom sickness and disasters, farmers in Han Dynasties give priority to worshiping andgiving sacrifice to the god of land who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the god of kitchen who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family life. In order to express respect and gratitude to their ancestors and ask for blessings for their offspring,farmers of Han Dynasties mainly sweep tombs of their ancestors, which graduallybecome regularized in time and ritual. To avoid harms from ghosts and goblins,farmers exorcise ghosts and goblins by holding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Harboringthe illusion of being immortal like gods, farmers of Han Dynasties also have strongdesire to be immortal and live forever. They pursue eagerly health-building ways, andconstruct their nether world. Taboos concerning times and dates, food, clothing,housing and transport, wedding and funer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 institutedto draw on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Entertainments like songs, dancesand acrobatics with farmers’ characteristics show the optimistic and proactive side oftheir spiritual life. Because they can only put in limited time on fewer entertainments,it is difficult for farmers to regularly participate in and enjoy the entertainments. Waysand content of farmers’ entertainment also diff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withdifferent customs.
     The “living world” of farmers in Han Dynasties gives an authentic and specificrefec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at time. Because of thecomplexity, diversity and succession of life, different farmers’ lifestyles give the bestinterpretation of farmers’ deep attachment to their native land, which is brought aboutby agricultural culture. By conducting researches on the small world of farmers inHan Dynasties, we can deeply feel the rural practices and customs, contemplate thecurrent farmers and their life,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between different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Chinese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ulture.
引文
①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绪论),齐鲁书社,1997年,第1页。
    ①丛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②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马新:《两汉乡村社会研究》,齐鲁书社,1997年。
    ④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⑤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
    ①谢国桢:《两汉社会生活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林剑鸣,余华青等:《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③刘志远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
    ④孙机:《汉代物资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⑤陈直:《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第79~84页;《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中华书局,2008年;《汉诗中的习俗语与古器物之联系》,《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⑥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第4~26页。
    ⑦黄展岳:《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第71~80页。
    ①(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
    ②(日)西嶋定生,武尚清等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于结构——二十等爵制》,中华书局,2004年。
    ③(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4卷),中华书局,1993年。
    ④(日)日比野丈夫:《关于乡亭里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东京同朋社,1977年。
    ⑤(日)池田雄一:《论汉代的里和自然村》,《东方学》第38期,1969年。
    ⑥(日)池田雄一:《中国古代社会聚落的发展情况》,李范文等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1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⑦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85~100页。
    ⑧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2~39页。
    ⑨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第249~340页。
    ⑩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2~8页。
    ①黄今言:《汉代聚落形态试说》,《史学月刊》2013年第9期,第94~102页。
    ②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第57~63页。
    ③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张凤:《秦汉时期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聚落的比较研究》,《考古》2011年第1期,第77~84页。
    ⑤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
    ⑥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1947年。
    ⑦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⑧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17~28页。
    ①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大象出版社,1997年。
    ②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3~24页。
    ③马新,齐涛:《试论汉唐时代家庭继承制度的反向制约》,《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第45~52页。
    ④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9~38页。
    ⑤黄金山:《论汉代家庭的自然构成与等级构成》,《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81~89页。
    ⑥喻长咏:《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117~124页。
    ⑦孙筱:《孝的观念与汉代家庭》,《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0~154页。
    ⑧马新:《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72~78页。
    ⑨瞿宣颖:《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北平广业书社,1929年;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商务印书馆,1938年;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商务印书馆,1911年。
    ⑩马新:《两汉乡村婚姻略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5页。
    ①(美)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76~82页。
    ③徐燕:《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的牛耕技术》,《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第132~135页。
    ④(韩)崔德卿:《汉代辽东犁和其作亩法》,《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第12~23页。
    ⑤黄今言、温乐平:《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9页。
    ⑥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22~32页。
    ⑦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王龙章:《中国历代灾况与赈济政策》,重庆独立出版社,1942年;万国鼎:《中国田赋史》,正中书局,1933年。
    ⑧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l期,第15~38页。
    ⑨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文史哲》2002年第5期,第128~133页。
    ①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刘太祥:《试论东汉防灾赈灾措施》,《秦汉史论丛》(第6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吴青:《灾异与汉代社会》,《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39~45页。
    ③王文涛:《汉代民间互助保障的主体——宗族互助》,《学术交流》,2006年11期,第172~175页。
    ④黄今言:《论两汉时期的农村集市贸易——以乡市、里市为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12~20页。
    ⑤林甘泉:《秦汉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71~85页。
    ⑥马新:《商品经济与两汉农民的历史命运》,《文史哲》1996年第6期,第18~23页;《试论两汉乡村工商业与高利贷》,《东岳论丛》2001年第3期,第106~110页。
    ⑦张一中:《西汉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求索》1982年第1期,第15~20页;张宏:《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61~65页。
    ①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第85~92页。
    ②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4年。
    ③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5年。
    ④王光华:《禁忌与战国秦汉社会》,《求索》2007年第3期,第218~220页。
    ⑤刘戏里:《汉代民间古俗乐兴盛及乐舞百戏艺术》,《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第172~174页。
    ⑥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27~35页。
    ⑦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求索》1987年第l期,第72~81页;马新:《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第82~88页;邢义田:《汉代案比在县或在乡?》,《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第211~242页。
    ⑧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⑨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收律>与家族连坐》,《文物》2002年第9期,第60~63页。
    ⑩沈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第91~96页。
    ①(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
    ②朱绍侯:《军功爵制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高敏:《秦的赐爵制度试探》、《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变》,《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
    ③陶希圣、沈巨尘:《秦汉政治制度》,商务印书馆,1936年;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5年;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45A,1997年。
    ⑤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⑥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第127~
    135;傅举有:《有关秦汉乡亭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第23~38页;朱绍侯:《汉代乡亭制度浅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第14~21页;罗开玉:《秦国乡里亭新考》,《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22~39页,等等。
    ⑦仝晰纲:《秦汉乡里的社会职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第31~34页;《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43~47页;《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东岳论从》1999年第4期,第105~108页。马新:《两汉乡村管理体系述论》,《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56~62页。
    ⑧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5~235页;杨剑虹:《从简牍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3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6~144页。
    ①藏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②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11~19页。
    ③朱绍侯:《<尹湾汉墓简牍>解决了汉代官制中几个疑难问题》,《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78~
    80页。
    ④杨际平:《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
    4期,第28~36页;黄海烈:《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制》,《北方论丛》2005年第6期,第6~10页;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l期,第1~6页。
    ⑤(日)守屋美都雄:《父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
    ⑥(日)东晋次《东汉的乡里社会及其政治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⑦(日)今村城太郎:《有关两汉政治变迁的一篇笔记——主要围绕保持三老职能人们的问题》,《日本大学史学会研究汇报》,1963年第6期;(日)五井直弘:《汉代的豪族社会与国家》,《名著刊行会》,2001年。
    ⑧劳干:《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第283~304页。
    ①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第19~25页。
    ②张鹤泉:《东汉宗族组织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86~94页。
    ③黎明钊:《西汉中期之三老与豪强》,《新史学》第8卷第2期,第59~91页。
    ④陈明光:《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13页;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3~93页。
    ⑤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社会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5~10页。
    ⑥张金光:《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17~25页。
    ⑦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崇文书局,2003年。
    ⑧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21~27页;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僤”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第52~59页;林兴龙:《东汉<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67~70页。
    ⑨张金光:《论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第22~30页。
    ⑩杜正胜:《“单”是公社还是结社?——与俞伟超先生商榷》,《新史学》1990年创刊号。
    ①(韩)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丛》2004年第1期,第76~79页。
    ②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一僤一弹》,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③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48~56页。
    ④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7页。
    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榖梁传·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17页。
    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1117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34页。
    ⑤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学》(绪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①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路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19~120页。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41~44+66页。
    ③刘海旺:《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古今农业》2008年第3期,第68~71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847页。
    ③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①李绍连:《关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80年第5期,第20~27页。
    ②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271页。
    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41~44+66;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19~126+238~243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第34~37+101~102+2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328页。
    ⑤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第45页。
    ⑥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559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466页。
    ⑧《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1692页。
    ①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报》1980年第3期,第14~23页。
    ②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祯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气象出版社,1996年,等等。
    ③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第39~72+182~183页。
    ④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39~94+140~155页。
    ①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19~126+238~243页。
    ②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第34~37+101~102+2页。
    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6年。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第5期,第29页。
    ⑤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2页。
    ⑥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85~100页。
    ⑦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第127~182页。
    ①《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1页。
    ②李学勤:《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0~361页。
    ③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95页。
    ④(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13~21页。他在文中曾提到“某些小聚落可能没有城郭”,但没有展开论证。
    ①(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23~24页。
    ②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第127~182页。
    ③河南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县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第21~36+99页。
    ④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321~325页。
    ⑤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年,第5493页。
    ⑥严一萍:《金文总集》,第4891页。
    ⑦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1403页。
    ①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4页。
    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94页。
    ③(清)王筠:《说文句读》,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1995页。
    ④(日)增渊龙夫:《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弘文堂,1960年,第373~374页。
    ⑤毛元佑:《白话六韬》,岳麓书社,1995年,第81页。
    ⑥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110~111页。
    ⑦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256页。
    ⑧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175页。
    ⑨参(日)大岛利一:《关于中国古代的城》,《东方学报》(京都)第30册。
    ⑩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第52~60页。
    11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第916页。
    12《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03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31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19页。
    ③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88页。
    ④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第52~60页。
    ⑤《汉书》卷一《高帝纪》,第59页。
    ⑥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第34页。
    ⑦《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3211页。
    ①《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第839页。
    ②《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1113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第210页。
    ④(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水经注校证》,第244页。
    ⑤《后汉书》卷一一三《郡国》,第3472页。
    ⑥《后汉书》卷一一三《郡国》,第3395页。
    ⑦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206页。
    ⑧参(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7页。
    ⑨《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第2879页。
    ⑩《汉书》卷六四《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778页。
    11《史记》卷一○三《万石张叔列传》,第2766页。
    1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429~430页。
    13《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第3046页。
    ①《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3221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③(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第12页。
    ④《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第4172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吴主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1144、1144、1143、1144、1147页。
    ⑥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第37~38页。
    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75年第2期,第1~11页。
    ②徐苹芳《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城邑图”及其有关问题》,《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5年,第105~114页;邢义田:《论马王堆汉墓“驻军图”应正名为“箭道封域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2~19页;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第12~22页;张修桂:《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历史地理》1992第10期,第141~161页等。
    ③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253~271页。藏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80~85页,等等。
    ④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文物》1976年第1期,第20页。
    ⑤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19~126+238~243页。
    ①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6》,第293~299页。
    ②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第40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7页。
    ④《汉书》卷二七《五行志》第1347页。
    ①《后汉书》卷一○五《五行志》,第3305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525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86页。
    ④《史记》卷一二八《龟策列传》,第3232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175页。
    ⑥《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传》,第1649页。
    ①(日)堀敏一:《魏晋南北朝おょび隋代の行政村と自然村》,《东洋学报》1970年第1期;(日)池田雄一:《汉代における里と自然村とについて》、《中国古代における聚落の展开》、《石器时代の聚落》,均收入其所著《中国古代の聚落と地方行政》,汲古书院,2002年。
    ②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第127~182页。
    ③(日)池田雄一:《中国古代における聚落の展开》、《石器时代の聚落》,《中国古代の聚落と地方行政》,汲古书院,2002年。
    ④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
    ⑤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见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后汉书》卷一一三《郡国》,第3395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27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627页。
    ④《后汉书》卷一一三《郡国》,第3395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79页。
    ⑥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56~63页。
    ⑦《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1692页。
    ⑧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卜宪群、杨振红:《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中华书局,2006年。
    ①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七册,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②《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1页。
    ③《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第2288页。
    ④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2页。
    ⑤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335页;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第3页。
    ⑥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等等。
    ①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路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19~120页。
    ②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路遗址》,第120页。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41页。
    ②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簡帛研究》(2006),第296~297页。
    ③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卜宪群、杨振红:《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中华书局,2006年,第71页。
    ①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第2~8页。
    ②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281页。
    ③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283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49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49页。
    ③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92页。
    ④《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第2288页。
    ⑤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273页。
    ①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3页。
    ②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4页。
    ①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280页。
    ②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路遗址》,第119~120页。
    ①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淮阳太昊陵文物保管所:《淮阳于庄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第1~3+77~78页。
    ①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簡帛研究》(2006),第296~300页。
    ②《汉书》卷四九《袁盎晁错传》,第2288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②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③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1~107页;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第23~40页。
    ④邢义田:《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中华书局,2011年,第396~435页。
    ①马新:《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42~49页。
    ②杜正胜:《古代聚落的传统与变迁》,(美)许倬云等主编:《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印行1983年,第205~256页。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主编:《家族与社会》,第1~87页。
    ③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第51~53页。到西晋时似乎仍有少数百姓无姓,盗墓发现“汲冢书”的人叫“不准”,可能就无姓。
    ④日本学者尾形勇就已注意到周代“姓氏”与秦汉以后的“姓”之间的“断层”,见他所著《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张鹤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02页。但他没有具体指出哪些”姓”是汉代新出现的。
    ⑤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第51~53页。
    ⑥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553页。
    ①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第48、58、124、150、177、179、224、249页。
    ②杜正胜:《编户齐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194~195页。
    ③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61页;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44~545页;张孟伦:《汉魏人名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④《汉书》卷六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2886页。
    ⑤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19页。
    ⑥《三国志》卷八《魏书》,第261页。
    ⑦《魏书》卷九四《阉官·抱嶷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21。
    ⑧《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辽传》,第517页。
    ⑨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7~1028页。
    ⑩《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第444页。
    ①马新:《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第48~49页。
    ②马新:《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第49页。
    ③邢义田:《从战国至两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延续》,《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第432页。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398~400页;夏侯、欧阳《尚书》亦持此说,见《尚书尧典》孔颖达疏及《左传》桓公六年孔颖达疏引,两说略有不同。
    ⑤持此说者为孔安国、马融与郑康成,说见《尚书尧典》孔《传》、孔颖达疏与《左传》桓公六年孔颖达疏。
    ⑥(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97页。
    ⑦赵沛:《两汉宗族研究》,第63~132页;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1~107页。
    ①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第1页。
    ②《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5页。
    ③参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第17~28页。
    ④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第3~24页。
    ①《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第2232页。
    ②《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第3089页。
    ③《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第2369页。
    ④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⑤(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三五《职官一七》注引应劭《汉书》,中华书局,1988年,第956~957页。
    ⑥李学勤:《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0页。
    ⑦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581页。
    ⑧《汉书》卷六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2895页。
    ⑨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30页。
    ⑩(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四六《崔寔二·政论》,中华书局,1958年,第726页。
    ①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第23页。
    ②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
    ③(宋)李昉编纂,夏剑钦、张意民校点:《太平御览》卷四二一《人事部六二·义中》引《续齐谐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10页。
    ④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200页。
    ⑤《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第1980页。
    ⑥《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第1722页。
    ⑦《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第2685页。
    ①(宋)李昉编纂,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卷八四一《百谷部五·豆》引《葛龚荐戴昱》,第830页。
    ②《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71页。
    ③《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1456页。
    ④(美)许倬云:《汉代家庭的大小》,《求古篇》,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396页。
    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2页。
    ⑥《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72页
    ⑦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2页。
    ①《晋书》卷三○《刑法志》,第925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224页。
    ③(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8页。
    ④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9~582页。
    ①(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909页。
    ②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第337页。
    ③李解民:《尉缭子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④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585页。
    ⑤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⑥马新:《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第42页。
    ⑦赵沛:《两汉宗族研究》,第63~132页;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第61~107页。
    ⑧徐扬杰:《宋明以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第99~122页。
    ①邢义田:《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第405页。
    ②邢义田:《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第433页。
    ③《后汉书》卷一○五《五行》,第3307页。
    ④《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第2019页。
    ①《汉书》卷一○《成帝纪》,第318页。
    ②《汉书》卷七一《疏广传》,第3040页。
    ③《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3213页。
    ④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第20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第357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卷四二《蜀书周群传》,第1021页。
    ⑦《汉书》卷八九《朱邑传》,第3636页。
    ⑧《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81页。
    ⑨《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第2696页。
    ①《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第4039页。
    ②《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传》,第871页。
    ③《三国志》卷一八《蜀书许褚传》,第542页。
    ④《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第2281页。
    ⑤参石汉生:《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第1~78页。
    ⑥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第51~53页;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7页。
    ①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21~27页。关于此券的研究情况,可参(日)渡边义浩:《后汉国家の支配と儒教》,雄山阁,1995年,第210~230页。
    ②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第67~71页。
    ③杜正胜:《编户齐民》,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第197页。
    ④邢义田:《从安土重迁论秦汉时代的徙民与迁徙刑》,《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第66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①张波、樊志民:《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②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第32页。
    ③黄展岳:《近年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第98页。
    ④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68页。
    ⑤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第119~126页,图版壹~陆。
    ⑥庄冬明:《滕县长城村发现汉代铁农具十余件》,《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第82页。
    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第19~31页,图版六~一三。
    ⑧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土》,《文物》1966年第1期,第19~26页,图版叁、肆。
    ⑨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29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68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78页。
    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9页。
    ④王星光:《中国传统耕犁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续)》《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第233页。
    ⑤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⑥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27页。
    ①《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8~1139页。
    ②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卜宪群、杨振红:《考古发现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第64~78页;王星光、符奎:《三杨庄遗址所反映的汉代农田耕作法》,《中国农史》2013年第1期,第9~19页。
    ③《后汉书》卷七六《任延传》,第2462页。
    ④《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第2466页。
    ①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第119~126页,图版壹~图版陆;李殿福:《从东北地区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第177~178页。
    ②《汉书》卷八九《召信臣传》,第3642页。
    ③《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第1094页。
    ④(宋)洪迈:《隶释》卷二○《漳河神坛碑》,中华书局,1985年,第198页。
    ⑤(宋)洪迈:《隶释》卷二○《郑陂颂》,第205页。
    ⑥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64~78页;王星光、符奎:《三杨庄遗址所反映的汉代农田耕作法》,《中国农史》2013年第1期,第9~19页。
    ①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41页。
    ①张波、樊志民主编:《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第686页。
    ③《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2页。
    ①《汉书》卷八九《龚遂传》,第3640页。
    ②(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55页。
    ③选自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64页。
    ④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4~75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第19~31+158~165+169页,图版七。
    ②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第55~56页。
    ①《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53~3254页。
    ②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第2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1页,37·35。
    ④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第119~126页,图版壹~陆。
    ⑤符奎:《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以三杨庄遗址为中心的探讨》(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3年,第12~13页。
    ①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135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351页。
    ③《汉书》卷八九《龚遂传》,第3640页。
    ④《汉书》卷八九《黄霸传》,第3629页。
    ①高至喜:《谈谈湖南出土的东汉建筑模型》,《考古》1959年第11期,第625页,图版2。
    ②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132~133页、图版2。
    ③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99页。
    ④萧璠:《关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猪和积肥问题的若干检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四分册。
    ⑤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224页。
    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7页。
    ⑦《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5页。
    ①谢成侠:《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1977年第8期,第23~26页。
    ②《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第840页。
    ③张波、樊志民主编:《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第268页。
    ④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566页。
    ⑤《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75页。
    ⑥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100页。
    ⑦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28页。
    ⑧《后汉书》卷一○三《五行》,第3272页。
    ①李继闵:《九章算术校正》,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②《史记》卷一○四《田叔列传》,第2779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下《豸部》,中华书局,1985年,第317页。
    ⑤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6页。
    ①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第26页。
    ②《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1页。
    ③《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第1305页。
    ④《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第1644、1154、1656页。
    ①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王庄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5年第3期,第30~31页。
    ②(宋)李昉编撰,夏剑钦等校点:《太平御览》卷四二六《人事部六七·清廉下》引《汝南先贤传》,第545页。
    ③《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75页。
    ①《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2页。
    ②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228页。
    ③蒋英炬:《略论山东汉画像石的农耕图像》,《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第48页。
    ④李复华、郭子游:《郫县出土东汉画象石棺图象略说》,《文物》1975年第8期,第65页。
    ⑤《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2页。
    ⑥《后汉书》卷一五《邓晨传》,第584页。
    ①刘文杰、余德章:《四川汉代陂塘水田模型考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第134页。
    ②郭清华:《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考古》1985年第5期,第441页。
    ③郭清华:《浅谈陕西勉县出土的汉代塘库、陂塘、水田模型》,《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第127页。
    ④凉山州博物馆:《四川凉山西昌发现的东汉蜀汉墓》,《考古》1990年第5期,第424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1025页。
    ②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稠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第12页。
    ③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第26页。
    ④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第26页。
    ⑤(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1999年,第496页。
    ⑥徐中舒:《古代狩猎图像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丛《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集)》1935年,第578~579页,图版二、图版三。
    ⑦杨宗荣编:《战国绘画资料》,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图20。
    ⑧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68页,图版壹零肆。
    ⑨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稠的历史》,第14页。
    ⑩《管子·山权数》:“民之通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由此可见,普通民众民由于活动在蚕桑事业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总结和推广相关技术经验中发挥了重要了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蚕桑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活动。
    ①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年,第166~167页。
    ②(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410~411页。
    ①孙毓棠:《战国秦汉时代纺织业技术的进步》,《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第143页。
    ②(陈)徐陵编,(清)汪兆宜注,程琰删補,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③段拭:《江苏铜山洪楼东汉墓出土纺织画象石》,《文物》1962年第3期,第31页。
    ④王德庆:《江苏铜山东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4期,图版拾叁。
    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图版六,第23页。
    ①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232页。
    ②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讲话(一)》,《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第120~121页。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图版一三。
    ①选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33页。
    ②黄展岳:《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第71~80页。
    ③陈文华:《豆腐起源与何时?》,《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第245~248页。
    ①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6~20页;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第19~24页;刘毓璜:《试论西汉时代的自耕农经济》,《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柳春藩:《秦汉自耕农的地位及其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1期;另,《汉代自耕农经济试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1~7+14页;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黄山出版社,1991年;黄今言:《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等等。
    ②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70~71页。
    ③高敏:《秦汉时期的重农思想蠡测》,《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24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第15~16页。
    ⑤齐思和:《先秦农家学说考》,《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第184~192页。
    ①《史记》卷七九《蔡泽列传》,第2422页。
    ②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84~93页。
    ③《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第2230~2231页。
    ④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第26页。
    ①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49~72页。
    ②(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第55~60页。
    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0页。
    ④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试谈汉代“田宅”空间分布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41页。
    ⑤黄富成:《汉代农业制度与农业文化研究》,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44页。
    ①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卜宪群、杨振红:《考古发现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第73页。
    ②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卜宪群、杨振红:《考古发现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第74页。
    ③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第120页。
    ④《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1页。
    ①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第18、23页。
    ②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第3页。
    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8页。
    ④《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2页。
    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6页。
    ⑥《汉书》卷六四《主父偃传》,第2800页。
    ⑦高文:《汉碑集释》,第474页。
    ⑧(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721页。
    ①《汉书》九九《王莽传》,第4110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702页。
    ③《后汉书》卷八三《庞公传》,第2776页。
    ④《三国志》卷四○《蜀书·廖立传》,第998页。
    ⑤《后汉书》卷八三《高凤传》,第2768~2769页。
    ⑥俞伟超:《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考察》,《文物》1981年第5期,第54页。
    ⑦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第64~65页。
    ①于琨奇:《“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年第1期,第44页。
    ②《汉书》卷六六《杨恽传》,第2895页。
    ③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24页。
    ④《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5页。
    ①《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32页。
    ②《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5页。
    ③《后汉书》卷三《章帝纪》,第132页。
    ④《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第2652页。
    ⑤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6页。
    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21页。
    ①参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45页。
    ①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第3、6、8页。
    ②引自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251~252页。
    ①章诗同:《荀子简注》,第85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年,第15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75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第14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第15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94页。
    ②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172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161页。
    ④《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第3411页。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012~1013页。
    ①《汉书》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传》,第3040页。
    ②《汉书》卷四六《万石卫直周张传》,第2194页。
    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73页。
    ④《孝经庶人章》,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11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5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00页。
    ⑦《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第3416页。
    ①(宋)李昉编纂,夏剑钦、张意民校点:《太平御览》卷四一一《人事部五二·孝感》引萧广济《孝子传》,第427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4页。
    ③高长山:《荀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3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15页。
    ⑤胡平生:《孝经译注》,第25页。
    ⑥《史记》卷一○三《万石张叔列传》,第2764页。
    ⑦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10页。
    ⑧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315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376页。
    ②《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第3122页。
    ③《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第1731页。
    ④《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293页。
    ⑤(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452页。
    ⑥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39页。
    ⑦《后汉书》卷五八《虞傅盖臧列传》,第1880页。
    ①《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303页。
    ②《后汉书》卷二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917页。
    ③《后汉书》卷六二《荀韩钟陈列传》,第2067页。
    ④《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丁鸿列传》,第1260页。
    ⑤《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第2794页。
    ⑥李振宏主编:《四库群经名言名典》,沈阳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⑦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27页。
    ⑧(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219页。
    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1109页。
    ⑩《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1109页。
    ①《后汉书》卷九六《陈蕃列传》,第2160页。
    ②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294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第694页。
    ④《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第1967页。
    ①《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第356页。
    ②《后汉书》卷六二《荀韩钟陈列传》,第2052页。
    ③周振甫:《诗经译注》,第236页。
    ④《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第1967页。
    ⑤《汉书》卷六四《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833页。
    ⑥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215页。
    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第3000页。
    ①《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46页。
    ②《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46页。
    ③《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第2389页。
    ④《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第2166页。
    ⑤(宋)李昉编纂,任明等校点:《太平御览》卷六四○《刑法部六决狱》引董仲舒《决狱》,第42页。
    ⑥《汉书》卷八一《匡张孔马传》第3355页。
    ⑦《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第2571页。
    ①《汉书》卷六四《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791页。
    ②参田昌五、漆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齐鲁书社,1996年。
    ③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350、351页。
    ④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351页。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325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12页。
    ③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12、413页。
    ④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61页。
    ⑤(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76页。
    ⑥刘淑丽:《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第95页。
    ⑦(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491页。
    ⑧(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487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467、468页。
    ②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③张涛:《列女传译注》,第1页。
    ④张涛:《列女传译注》,第137页。
    ⑤张涛:《列女传译注》,第39页。
    ①(清)周寿昌编:《传世文选》,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②(清)周寿昌编:《传世文选》,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③(清)周寿昌编:《传世文选》,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139页。
    ①《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4页。
    ②《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第2793页。
    ③参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④《后汉书》卷二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928页。
    ⑤《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第2481页。
    ⑥《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1743页。
    ⑦(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250~255页。
    ⑧《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第3066页。
    ①《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第2783页。
    ②《后汉书》卷二九《鲍永传》,第1017页。
    ③(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第81页。
    ④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第215页。
    ⑤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第303页。
    ⑥《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第1722页。
    ①《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第886页。
    ②《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第795页。
    ③《后汉书》卷四五《袁张韩周列传》,第1534页。
    ④《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303页。
    ⑤《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299页。
    ⑥《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301页。
    ⑦《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301页。《汉书》卷二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946页。
    ⑧《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301页。
    ⑨(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380页。
    ①《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第2230页。
    ②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684页。
    ③《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1654页。
    ④《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3213页。
    ⑤《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第2243、2244页。
    ⑥《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第3136页。
    ①(宋)李昉编纂,任明等校点:《太平御览》卷五一六《宗亲部六·兄弟下》引刘向《列女传》,第100页。
    ②《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第1119~1120页。
    ③《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72页。
    ④《后汉书》卷六○《蔡邕传》,第1980页。
    ⑤(宋)洪适撰:《隶释·隶续》卷一《成阳灵台碑阴》,中华书局,1985年,第16页。
    ⑥《后汉书》卷八一《李充传》,第2684页。
    ⑦《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71页。
    ①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200页。
    ②《后汉书》卷三九《刘平传附薛包传》,第1294页。
    ③《后汉书》卷二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941页。
    ④(宋)洪适撰:《隶释·隶续》卷九《堂邑令费风碑》,第107页。
    ⑤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323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97~398页。
    ①《后汉书》卷五八《虞傅盖臧列传》第1865页。
    ②《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丁鸿列传》,第1258页。
    ③《后汉书》卷八○下《文苑列传》,第2649页。
    ④《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第2761页。
    ⑤《后汉书》卷四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1395页。
    ⑥《后汉书》卷二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946。
    ⑦石汉生:《四民月令校注》,第28页。
    ⑧石汉生:《四民月令校注》,第65页。
    ⑨石汉生:《四民月令校注》,第68页。
    ⑩《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第1119页。
    11《后汉书》卷三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1281页。
    ①《后汉书》卷五六《张王种陈列传》,第1826页。
    ②《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1093页。
    ③(宋)洪适撰:《隶释·隶续》卷一五《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第162页。
    ④《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81页。
    ⑤《后汉书》卷四三《朱乐何列传》,第1459页。
    ⑥《后汉书》卷二三《樊宏阴识列传》,第1120页。
    ⑦《三国志》卷一八《魏书·许褚传》,第542页。
    ⑧《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第2281页。
    ⑨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第68页。
    ①《后汉书》卷八二上《方术列传》,第2720页
    ②《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第2696页。
    ①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第1~87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第468~469页。
    ③《礼记王制》,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391页。
    ④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06页。
    ①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第1页。
    ②《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2页。
    ③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22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19页。
    ②李解民:《尉缭子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585页。
    ④杨天宇:《周礼译注》,第156页。
    ⑤杨天宇:《周礼译注》,第156页。
    ⑥《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第2697页。
    ⑦《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92页。
    ①王文锦点校:《周礼·地官·大司徒》,《十三经全文标点本》上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410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第119页。
    ③《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第870页。
    ①杨天宇:《周礼译注》,第233页。
    ②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187~188页。
    ③夏纬瑛:《<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农业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④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第430页。
    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9页。
    ⑥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⑦李继闵:《九章算术校正》,第384页。
    ①《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81~2482页。
    ②《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第159页。
    ③《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第659页。
    ④《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1334页。
    ⑤《后汉书》卷二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930~931页。
    ⑥《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361页。
    ①《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第2689~2690页。
    ②《后汉书》卷六八《郭符许列传》,第2233页。
    ③《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第3066页。
    ④吴树平:《东观汉纪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736页。
    ⑤《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王修传》,第345页。
    ①芮执俭:《易林注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②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21~27页。关于此券的研究情况,可参见渡边义浩:《后汉国家の支配と儒教》,雄山阁1995年,第210~230页。
    ③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73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75页。
    ③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第1页。
    ①《汉书》卷七一《疏广传》,第3040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241页。
    ③《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361页。
    ④《后汉书》卷四三《朱乐何列传》,第1459页。
    ⑤《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03页。
    ⑥《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第355页。
    ⑦《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第1368。
    ①《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常林传》,第658页。
    ②《礼记·学记》,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066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375页。
    ④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第31页。
    ①参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4年,第67~91页。萧放先生将汉魏岁时节日体系的初步形成归纳出以下三大标志:确定的节日名称、相对固定的节日时间与相应的节日习俗;年度岁时节日的节期、节俗互相对应关联,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古代岁时节日系统。
    ②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4年,第85页。
    ③学者看法不一,如周耀明等先生认为秦汉的节日有11个:元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夏至、七夕、重阳、冬至、腊日、除夕(参见《汉族风俗史秦汉魏晋南北朝》,第179~192页。)。萧放先生(参见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第67~91页)认为两汉节日有12个:正日、立春、春社、上巳、寒食、夏至、伏日、貙刘秋节、秋社、十月朝、冬至、腊日,还有处于酝酿中的节日如端午、七夕节和九月九。彭卫、杨振红认为节日秦汉节日有14个:正旦、立春、正月上丁日、正月上亥日、社日、三月上巳日、五月五日、夏至、伏日、貙刘、八月节、十月旦、冬至、腊日及小新岁(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23~644页)。笔者采用彭卫先生之说。
    ④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第648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第9页。
    ②《礼记·郊特牲》,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788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83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第603页。
    ⑤杨天宇:《礼记译注》,第178页。
    ⑥(清)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书店,1988年,第389页。
    ⑦徐元诰:《国语集解》,第144页。
    ①(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84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第178页。
    ③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25页。
    ④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第84页。
    ⑤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文史哲》1998年第5期,第91、92页。
    ⑥《汉书》卷二五《郊祀志》,第1210页。
    ⑦《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78页。
    ⑧《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78页。
    ①(宋)李昉编撰,任明、朱瑞平等校点:《太平御览》卷五三二《礼仪部十一·社稷》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第221页。
    ②《礼记·祭法》,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04页。
    ③《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80页。
    ④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37页。
    ⑤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26~429页。
    ⑥(清)陈介祺:《簠斋手拓古印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106页。
    ⑦黄濬:《黄氏尊古斋古器物拓片集》玺印类,钤印本,转引自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223页。
    ①《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第2744页。
    ②(宋)李昉编撰,任明、朱瑞平等校点:《太平御览》卷五三二《礼仪部十一·社稷》引《陈留风俗传》,第220页。
    ③《汉书》卷三七《季布栾布田叔传》,第1981页。
    ④《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第2263页。
    ①见前引《淮南子·精神训》,以及《太平御览》卷五三二《社稷》引《邴原别传》及《三国志》卷八《公孙度传》所记的辽东之社。
    ②《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80页。
    ③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第31页。
    ①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七册,第188页。
    ②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七册,第108页。
    ③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第83页。
    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918页。
    ⑤《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第2325页。
    ⑥(宋)李昉编撰,夏剑钦,张意民校点:《太平御览》卷三八四《人事部二十五·幼智上》引《汉杂事》,第214页。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3页。
    ②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236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352~353页。
    ①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第135页。
    ①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256页。
    ②《太平御览》卷八二七引《风俗通》:“俗说市井者,言至市有所鬻卖,当于井上洗濯,令其物香洁,然后到市。”(宋)李昉编撰,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卷八二七《资产部七·市》,第698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第103页。
    ④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89、90页。
    ⑤(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10页。
    ①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2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1448页。
    ③《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58页。
    ④彭铎:《潜夫论笺校证》,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页。
    ⑤(宋)李昉编撰,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卷八二七《资产部七·市》引《东观汉纪》,第694页。
    ⑥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351页。
    ①《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1242~1243页。
    ②《后汉书》卷四四《邓张徐张胡列传》,第1497~1498页。
    ③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七册,第85~86页。
    ④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第44页。
    ⑤甘肃省文物研究所编,吴礽骧等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42页。
    ①参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3~22页。
    ②(美)许倬云著,程农等译,邓正来校:《汉代农业》,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30页。
    ④《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1242页
    ⑤(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第3页。
    ⑥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市》,《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①《礼记·王制》,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359页。
    ②章诗同:《荀子简注》,第38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简34,第139页。
    ①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秦汉百姓邻里编伍和等级支配机制的变迁”、第三章“宗族、豪强与秦汉乡里权力结构”,山东大学,2008年。
    ①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234页。
    ②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1974年;安作璋、熊铁基:《秦汉管制史稿》,齐鲁书社,1985年;藏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23~30,等等。
    ③朱绍侯:《<尹湾汉墓简牍>解决了汉代管制中几个疑难问题》,《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80~82页;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3~93页;安作璋、熊铁基:《秦汉管制史稿》,齐鲁书社,1985年,等等。
    ①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1974年;安作璋、熊铁基:《秦汉管制史稿》,齐鲁书社,1985年;朱绍侯:《<尹湾汉墓简牍>解决了汉代管制中几个疑难问题》,《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80~82页;吉书时:《略论汉代的三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6期,第59~64+82页;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3~93页;陈明光:《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13页;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1期,第32~34页;刘修明:《两汉乡官“三老”浅谈:中国封建制和村社关系的一个问题》,《文史哲》1984年第5期,第32~34页,等等。
    ②《汉书》卷一《高帝纪》,第33页。
    ③《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4页。
    ④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社会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6页。
    ①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8页。
    ②陈明光:《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0页。
    ③《史记》卷三○《平准书》,第1430页。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360~361页。
    ⑤《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9页。
    ①(日)守屋美都雄:《父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第570页。
    ②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第90页。
    ③参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第151页;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85页。
    ④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社会秩序略论》,第6页。
    ⑤邢义田:《<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再议》,《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中华书局,2011年,第475页。
    ①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第91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437页。
    ③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第69页。
    ④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236~237页。
    ⑤(美)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篇》,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468页。
    ①何兹全:《两汉豪族发展的三个时期》,《秦汉史论丛(第三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1页。
    ②赵沛:《两汉宗族研究》,第140页。
    ③陈明光:《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1页。
    ④黎明钊:《西汉中期之三老与豪强》,《新史学》1997年第2期,第75页。
    ⑤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235页。
    ①《史记》卷一○四《田叔列传》,第2779页。
    ②参何兹全:《两汉豪族发展的三个时期》,《秦汉史论丛(第三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年第4期;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234~254页;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薛海波:《东汉豪族与乡里社会探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72~91页;王者利:《汉代豪族研究概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等等。
    ①参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65~67页;劳干:《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上册),第283页。
    ②关于汉代出现的三次土地兼并活动,参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8~79页。
    ③《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81页。
    ④《汉书》卷九○《酷吏传》,第3668页。
    ⑤《史记》卷三○《平准书》,第1420页。
    ⑥对于有关汉武帝时期打击豪强的措施学者多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参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第84~89页;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第47~58页;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131~134页;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109~110页等。
    ⑦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第19~25页。
    ①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251页。
    ②《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第1727页。
    ③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238页。
    ④《汉书》卷九一《货殖传》,第3694页。
    ①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第1~8页。
    ②何兹全:《何兹全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5页。
    ③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239页。
    ④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194页。
    ⑤《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卷3509页。
    ①参薛海波:《东汉豪族与乡里社会探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0~14页。
    ②《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第2281页。
    ③《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第1119页。
    ④《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1648页。
    ①何兹全:《两汉豪族发展的三个时期》,《秦汉史论丛》第三辑,第115~116页。
    ②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251页。
    ③劳干:《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上册),第293页。
    ④金景芳:《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第43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1023页。
    ②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6页。
    ③《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第1648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43页。
    ⑤周振鹤撰:《地方行政制度志》,刘泽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175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160页。
    ①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58页。
    ②《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第2244页。
    ①(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下册)卷一二《职役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124页。
    ②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卷四,巴蜀书社,1996年,386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585页。
    ④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580页。
    ①《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56页。
    ②《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0页。
    ③《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96页。
    ④《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3210页。
    ①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第19页。
    ②《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第3088页。
    ③《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第1128页。
    ④《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258页。
    ⑤《汉书》卷六四《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833页。
    ⑥(汉)徐干:《中论》(四部丛刊本)第59本,上海书店,1989年,第44~45页。
    ⑦《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1653页。
    ①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博士学位论文),第117页。
    ②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卷,第353页。
    ①《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2页。
    ②《后汉书》卷一一四《百官志》,第3558页。
    ③《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隽列传》,第2308页。
    ④《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302页。
    ⑤《后汉书》卷八○上《文苑列传》,第2614页。
    ⑥《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第2671页。
    ⑦《后汉书》卷八二《冯衍列传》,第1004页。
    ⑧《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第886页。
    ⑨《汉书》卷二六《司马迁传》,第2729页。
    ①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2页。
    ②《后汉书》卷一一四《百官》,第3558页。
    ③黄宛峰等:《河南汉代文化研究》,河南人民版社,2000年,第246页。
    ④《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第3107页。
    ①《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②《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374页。
    ③《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倪宽传》,第2628页。
    ④《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丁鸿列传》,第1252页。
    ⑤《汉书》卷七五《睦两夏侯京翼李传》,第3159页。
    ⑥《汉书》卷四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2119页。
    ⑦《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16页。
    ①《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41页。
    ②《汉书》卷六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798页。
    ③《汉书》卷六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2791页。
    ①《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21页。
    ②《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2722页。
    ③《汉书》卷二《惠帝纪》,第90页。
    ④(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第22页。
    ⑤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第348页。
    ⑥《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25页。
    ⑦《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12页。
    ⑧《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13页。
    ⑨《汉书》卷六《武帝纪》,第212页。
    ①关于太学建立的时间,学界尚存有争议。可参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4年,第17~25页。
    ②《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1页。
    ③《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第1144页。
    ④《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6页。
    ⑤《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63页。
    ⑥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21页。
    ①(明)唐顺之撰:《荆川稗編》卷一百○三《礼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
    ②陈东原:《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4页。
    ③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页。
    ④《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⑤《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596页。
    ①《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281页。
    ②《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第2954页。
    ③《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第3271页。
    ④《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丁鸿列传》,第1249页。
    ⑤张鸣岐:《<略论“公卿子弟不养于太学”>略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43页。
    ⑥《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6页。
    ⑦《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6页。
    ⑧《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6页。
    ⑨《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第355页。
    ①《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第1368页。
    ②如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9页;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黄仁贤:《中国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③《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5页。
    ④《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79。
    ⑤《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第496页。
    ⑥俞启定、施克灿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第411页。
    ①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秦汉史论丛》第5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王丽敏、李倩:《略论汉代私学教育》,《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14~116页;王浩:《略论汉代私学及现代意义》,《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第88~91+108页等。
    ②《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第2038页。
    ①《后汉书》卷二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944页。
    ②《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第2230页。
    ③《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第2230页。
    ④(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第358页。
    ⑤《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54页。
    ⑥《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54页。
    ①《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65页。
    ②《汉书》卷二《惠帝纪》载:“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赐钱万。宦官、尚食比郎中。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太子御骖承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第85页。
    ③对此,学界多有研究。参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卷;高敏:《论两汉赐爵制的演变》,载《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朱绍侯《军功爵制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等。
    ④《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4页。
    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4页。
    ⑥《史记》卷三○《平准书》,第1428页。
    ⑦《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8页。
    ⑧《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5页。
    ⑨《汉书》卷一○《成帝纪》,第318页。
    ①《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3页。
    ②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四《再答袁简斋书》,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583页。
    ③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三册,第284页。
    ④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第37页。
    ⑤《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33页。
    ⑥参《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96页;《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20页;《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259页。
    ①(唐)欧阳询撰,汪紹楹校:《艺文类聚》卷五一《封爵部·总载封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16页。
    ②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③《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4页。
    ④《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3页。
    ⑤《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第1096页。
    ⑥《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第1096页。
    ①《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77页。
    ②石磊、黄昕:《商君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③《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79页。
    ④《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第2925页。
    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第1171页。
    ⑥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35页。
    ⑦《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9页。
    ⑧《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第3245页。
    ①《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5页。
    ②《汉书》卷一五上《王子侯表》,第447页。
    ③《汉书》卷一五下《王子侯表》,第485页。
    ④《汉书》卷一五下《王子侯表》,第503~504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42页。
    ⑥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42页。
    ⑦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51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第43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册),第551页,395·11。
    ③彭林整理:《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378页。
    ④《汉书》卷一《高帝纪下》,第65页。
    ⑤《史记》卷三○《平准书》,第1418页。
    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第1133页。
    ①《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81页。
    ②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266页。
    ③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376页。
    ④高敏:《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313页。
    ⑤《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1651页。
    ⑥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47页。
    ①(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489~490页。
    ②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①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第163页。
    ②曾振宇、傅永聚:《春秋繁露新注》,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32页。其中记载:“臣之义比于地,故为人臣者,视地之事天也”。
    ①《孝经·三才章》记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参见胡平生:《孝经译注》,第12页。
    ②曾振宇、傅永聚:《春秋繁露新注》,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32页。其中记载:“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加矣。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贵于干,五色莫贵于黄,此谓孝者地之义也”。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45页。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504页。
    ⑤《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0页。
    ⑥《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第2715页。
    ⑦本文在第五章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述。
    ⑧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第163页。
    ⑨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第161页。
    ①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第281页。
    ②《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第1162页。
    ③《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第47页。
    ④《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1618页。
    ①《后汉书》卷一一《刘玄刘盆子》,第478页。
    ②(美)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篇》,第466页。
    ③关于里社的渊源及其两汉时期的发展在本文第三章有较为详尽的论述。
    ①宁可:《五斗米道、张鲁政权和“社”》,《宁可史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93页。
    ②参宁可:《五斗米道、张鲁政权和“社”》,《宁可史学论文集》,第493~500页。
    ③《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第263页。
    ④《后汉书》卷一一五《百官二》,第3571页。
    ⑤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8页。
    ⑥黄濬:《黄氏尊古斋古器物拓片集》玺印类钤印本,引自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223页。
    ⑦庄新兴、茅子良主编:《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玺印上》第1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⑧罗振玉编纂:《贞松堂集古遗文》(下册),《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卷下《汉·鼎十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595页。
    ⑨陈介祺:《簠斋手拓古印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30页。
    ⑩陈介祺:《簠斋手拓古印集》,第108页。
    ①(南齐)释玄光:《解厨纂门不仁之极三》,(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第2942页。
    ②石磊、黄昕:《商君书译注》,第131页。
    ③(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太真科》,引自宁可:《宁可史学论文集》,第508页。
    ④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宁可史学论文集》,第476页。
    ⑤参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第17~20页;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宁可史学论文集》,第470~483页;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⑥邢义田:《汉代的父老、僤与聚族里居——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读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中华书局,2011年,第440页。
    ①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第159页。
    ②《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第2018页。
    ③《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27页。
    ④《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第2469页。
    ①《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第3041页。
    ②《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2846页。
    ③《汉书》卷八九《循吏传》,第3637页。
    ④高文:《汉碑集释》,第62页。
    ⑤高文:《汉碑集释》,第301页。
    ⑥蒲慕洲:《汉代之信仰生活》,林富士:《礼俗与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29~32页。
    ①参马新:《时政谣谚与两汉民众参与意识》,《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第82~88页。
    ②《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第2029页。
    ③《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鲁列传》,第1094页。
    ④《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第3440页。
    ⑤《后汉书》卷一○三《五行志一》,第3281页。
    ⑥(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上海书店,1992年,第127页。
    ⑦《汉书》卷二七《五行志》,第1396页。
    ①《后汉书》卷一○三《五行志一》,第3281页。
    ②《后汉书》卷一○三《五行志一》,第3285页。
    ③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第184页。
    ④参王子今:《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4页。
    ⑤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湖北洪湖县出土汉代铜镜》,《考古》1987年第11期,第10~20页。
    ①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10页。
    ①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350页。
    ②(汉)卫宏:《汉旧仪补遗》卷下,载孙星衍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97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第49页。
    ④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简935。
    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第1522页。
    ⑥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460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9页。
    ②《礼记·郊特牲》,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788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第83页。
    ④《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41页。
    ⑤徐根培:《太公六韬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170页。
    ⑥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第418页。
    ⑦郑同修:《汉画像中“常青树”类刻画与汉代社祭》,《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第60页。
    ⑧《周礼·地官司徒·州长》“若以岁时祭祀州社”贾公彦琉,杨天宇:《周礼译注》,第173页。
    ⑨关于里社的渊源及其两汉时期的发展在本文第三章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⑩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236页。
    ①如郑玄在《礼记·礼器》“夫奥者,老妇之祭”中注曰:“祭灶神,言其有功于人,人得饮食,故祭报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白虎通·五祀》亦记载“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
    ②《礼记祭法》记载:“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日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③《淮南子·时则训》“其祀灶”高诱注。
    ④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360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第1060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7页。
    ⑦(宋)李昉编撰,王晓天、钟隆林校点:《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居处部十四·灶》引《万毕术》,第754页。
    ⑧(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第1522页。
    ①(唐)欧阳询撰,汪紹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十《火部·灶》,第1375页。
    ②《风俗通义·祀典》“灶神”条引《汉纪》。吴树平先生指出,此处《汉记》,“即《东观汉记》。阴子方祀灶事,今本《汉记》已散佚”(《风俗通义校释》,第303页)。又《后汉书·阴识传》有与此相似的内容,惟强调阴子方家经济上的“暴至巨富”。
    ③(宋)李昉编撰,夏剑钦、王巽斋校点:《太平御览》卷三七《地部二·淮南万毕术》,第322页。
    ④(唐)欧阳询撰,汪紹楹校:《艺文类聚》卷一七《人部一·发》引《淮南万毕术》,第319页。
    ⑤《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第2187页。
    ⑥黄晖:《论衡校释》,第754~755页。
    ⑦李廓:《镜听词》中有“匣中取镜辞灶王”,载《铸鼎余闻》卷四,清光绪己亥年孟冬校刊本。
    ⑧罗隐:《送灶诗》中有“灶君皇帝上青天”,载《坚瓠集》甲集卷二,丙寅(1926)柏香书屋校印本。
    ①《汉书》卷七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3257页。
    ②《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第1133页。
    ③《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第1189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第632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第971~972页。
    ⑥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63页。
    ⑦(宋)李昉编撰,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卷八六○《饮食部一八·寒具》引桓谭《新论》,第938页。
    ⑧学界对于祠堂出现的时间尚存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先秦就已出现。清赵翼认为“战国末已有祠堂矣”,见《陔余丛考》卷三四“祠堂条”,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另一种意见认为墓祭用的墓上祠堂是在汉代才出现的。如陈戍国认为“立祠堂或祠室,是西汉时期才有的事。”见《中国礼制史秦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马新认为“西汉时代,即出现了专门的祭祀场所——祠堂。”参《两汉乡村社
    会史》,第229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353页。
    ②《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第3085页。
    ③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图26。
    ④黄晖:《论衡校释》,第962页。
    ⑤《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第1189页。
    ⑥《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115页。
    ①关于此部分内容,本文在第三章“从族内祭祀活动看宗族间亲属间的交往”部分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②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74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第972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第871页。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第39页。
    ⑥杨天宇:《礼记译注》,第697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第1047页。
    ②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826~827页。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命有司大傩”高诱注,第624页。
    ④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183~184页。
    ⑤陈宏夭、赵福海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163页。
    ①《后汉书》卷九五《礼仪》,第3128页。
    ②参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340~343页。
    ③南京博物馆,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图76。
    ④吕品:《河南汉画所见图腾遗俗考》,《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第42~49、74页。
    ⑤《山东枣庄汉画像石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⑥参孙作云:《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考释》,《文物》1984年第3期,第17~22页。
    ⑦李宏:《原始宗教的遗绪——试析汉代画像中的巫术、神话观念》,《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第82~87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第1043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1041页。
    ③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345页。
    ①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74页。
    ②(唐)欧阳询撰,汪紹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岁时下·社》引蔡邕《祝社文》,第86页。
    ③引自米如田:《汉画像石墓分区初探》,《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第55~60+64页。
    ④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年,第110页。
    ⑤本文第五章中第一节“禁忌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部分。
    ①(东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第14页。
    ②张子中:《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217页。
    ①《尚书·洪范》中“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②周振甫:《诗经译注·豳风·七月》,第217页。
    ③周振甫:《诗经译注·大雅·江汉》,第484页。
    ④《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记载:“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对此,郭璞注曰:“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第80页。
    ⑤《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记载:“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第81页。
    ⑥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0页。
    ⑦(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三○,第442页。
    ①李剑雄:《列仙传全译·前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②关于养生术的具体内容可参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五章“神仙信仰与养生文化的兴盛”,郑州大学2005年,第64~91页。
    ③参邹登顺:《论战国秦汉“人与天合”养生文化范式的建构及其特点》,《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06~110页。
    ④《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80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第317~318页。
    ⑥罗振玉:《古镜图录》卷中,转引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
    年第2期,第115页。
    ①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4辑,中华书局,1986年。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353页。
    ③孟强:《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第23页。
    ④李京华:《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第107~125+235~242+259~260页;在《洛阳古墓博物馆》一书中此墓为《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并将此图定名为“乘龙升仙图”。
    ①参蒋英炬、吴文琪:《武氏祠建筑配置考》,《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第165~184页。
    ②(汉)许慎撰,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中华书局,2002年,第9页。
    ③(汉)许慎撰,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第707页。
    ④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第364页。
    ⑤《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35页。
    ①《后汉书》卷一一五《百官志》,第3571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0页。
    ③参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杜,1989年。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赎》,中华书局,1997年。
    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⑥黄晖:《论衡校释》,第969页。
    ⑦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第289~290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第989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993页。
    ③《后汉书》卷四六《郭陈列传》,第1546页。
    ④刘乐贤:《尹湾汉墓出土数术文献初探》,《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杜1999年,第18l页。
    ⑤连云港市博物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简87,第145页。
    ⑥《汉书》卷二七《王贡两龚鲍传》,第3091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1311页。
    ⑧杨天宇:《礼记译注》,第117页。
    ⑨《汉书》卷七五《翼奉传》,第3168页。
    ⑩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5、564页。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E.P.T5.48,第9页。
    12黄晖:《论衡校释》,第977页。
    ①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42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994页。
    ③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中华书局,2005年,第136页。
    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第153页。
    ①(汉)桓谭:《新论·离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7页。
    ②《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第2024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第53页。
    ④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1年,第188~189页。
    ⑤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81页。
    ⑥黄晖:《论衡校释》,第995页。
    ⑦如据《荀子·儒效》记载:“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氾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可知,太岁禁忌渊源甚早。
    ⑧黄晖:《论衡校释》,第981页。
    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第162页。
    ②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122~123页。
    ③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2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第1027~1028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1038页。
    ③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24页。
    ④引自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第26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第1016~1017页。
    ⑥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简109、简110、简11l、简112、简113,中华书局,1997年,第147页。
    ①《后汉书》卷四六《郭陈列传》,第1546~1547页。
    ②参孙家洲:《汉代民俗与巫风初探》,载《民俗信仰研究》94年第4期,第123~132+74页。
    ③《后汉书》卷四六《郭陈列传》,第1546页。
    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⑤《史记》卷一二七《日者列传》,第3222页。
    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第151页。
    ①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108~109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975~977页。
    ①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2页。
    ②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249页。
    ③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1页。
    ④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1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第977页。
    ⑥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128页。
    ⑦《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第2138~2139页。
    ⑧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43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第989~990页。
    ②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0年,第158页。
    ③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第178页。
    ⑤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第85页。
    ⑥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78页
    ⑦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84页。
    ⑧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第85页。
    ⑨黄晖:《论衡校释》,第970页。
    ①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6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第992页。
    ③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83页。
    ④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第564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第979页。
    ⑥黄晖:《论衡校释》,第1008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27页。
    ①引自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第26页。
    ②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57页。
    ③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85页。
    ④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93页。
    ⑤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96页。
    ⑥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104页。
    ⑦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108页。
    ⑧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第118页。
    ①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禾》,第100页。
    ②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禾麦》,第114页。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35页。
    ④金良年:《“五种忌”研究——以云梦秦简<日书>为中心》,《史林》1999年第2期,第53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00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11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第1013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第161页。
    ③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2页。
    ②《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4~1755页。
    ①《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6页。
    ②《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第1983页。
    ③《汉书》卷九○《酷吏传》,第3674页。
    ④《汉书》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第3080页。
    ⑤《汉书》卷九八《元后传》,第4024页。
    ⑥《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第1045页。
    ⑦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236页。
    ①《尔雅·释乐》,胡奇光、方环海:《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二一《乐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603页。
    ③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增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④(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六,第376页。
    ⑤(梁)沈约:《宋书》卷二一《乐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603页。
    ⑥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51页。
    ⑦(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第549、566~568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第508页。
    ②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第153页。
    ③参孙景琛、吴曼英:《中国历代舞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2~66页。
    ④(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五三,第766页。
    ⑤《宋书》卷一九,第552页。
    ⑥《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9页。
    ①《汉书》卷六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2896页。
    ②孙景琛、吴曼英:《中国历代舞姿》,图一,第32页。
    ③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第154页。
    ①钱穆:《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49~50页。
    ②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③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第68页。
    ④《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第2065页。
    ①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67页。
    ②《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94页。
    ③南京博物院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图版48。
    ④刘志远、余德章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75页,图67。
    ①陈宏天,赵福海等:《昭明文选译注·西京赋》,第102页。
    ②参王凯旋:《秦汉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2年,第221~228页;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11~270页;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388~390页等。
    ③参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388~390页。
    ④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27页。
    ①《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第1655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人部》,第161~168页。
    ③刘志远、余德章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图99,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23页。
    ④刘志远、余德章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图100,第124页。
    ⑤王利器:《盐铁论校释》,第437页。
    ⑥王利器:《盐铁论校释》,第353~354页。
    ①(清)刘鸿典:《庄子约解》,同治五年玉成堂重刻本,第335页。
    ②彭铎:《潜夫论笺校证》,第123页。
    ③刘志远、余德章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图版捌:2,第118页。
    ④《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61页。
    ⑤如《汉书》卷七○《甘延寿传》记载甘延寿就因“试弁,为期门,以材力爱幸。”孟康注曰:“弁,手博”,第3007页。
    ①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第679页。
    ②参廖奔:《中国早期演剧场所述略》,《文物》1990年第4期,第61~68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释》,第349页。
    ④廖奔:《中国早期演剧场所述略》,第67页。
    ①《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第2257页。
    ②(宋)李昉编撰,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卷七五四《工艺部十一·蹴鞠》引刘向《别录》,第83页。
    ③《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39页。
    ④《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55页。
    ①赵明奇、刘秉果:《河南蹴鞠汉画像石在足球史研究上的意义》,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古都学会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会论文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334页。
    ③成林、程章灿:《西京杂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④(唐)欧阳询撰,汪紹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四《刑法部·刑法》,第970页。
    ⑤吴曾德:《汉代画像石》,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03页,图64。
    ⑥吴曾德:《汉代画像石》,第103页,图64。
    ①吴曾德:《汉代画像石》,第104页。
    ②《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第1171页。
    ③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图246。
    ①郑州市博物馆编:《徐州汉画像石》,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图11。
    ①《汉书》卷六六《杨敞传》,第2896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352~353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22页。
    ①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9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第492页。
    ③《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第2543~2544页。
    ④《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第3271页。
    ⑤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第42页。
    ⑥陈宏夭、赵福海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93页。
    ⑦陈宏夭、赵福海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19页。
    ⑧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第236页。
    ⑨彭铎:《潜夫论笺校证》,第123页。
    ①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绪论部分),第1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汉)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10](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汉)徐干:《中论》(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13](汉)刘安著,刘文典注:《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汉)氾胜之著,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15](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6](汉)董仲舒著,(清)苏舆校释:《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7](汉)桓宽编,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8](汉)刘向著,李剑雄:《列仙传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汉)贾谊著,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0](汉)焦赣著,芮执俭注译:《易林注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1](魏)王弼、韩康柏注,(唐)孔颖达疏,(清)阮元校刻:《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清)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3](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刻:《尔雅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5](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26](晋)刘徽注,李继闵校正:《九章算术校正》,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7](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8](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缪桂龙译注:《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0](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1](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2](南朝·梁)萧统编,陈宏夭、赵福海注:《昭明文选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33](南朝·梁)顾野王著,胡吉宣校:《玉篇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4](南朝·陈)徐陵编,(清)汪兆宜注,程琰删補,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5](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6](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刻:《孝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7](唐)林宝著,岑仲勉校注:《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38](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9](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0](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41](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2](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3](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4](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4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6](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7](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8](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9](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50](清)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
    [51](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52](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53](清)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54](清)周寿昌编:《传世文选》,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55](清)陈介祺:《簠斋手拓古印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56](清)顾炎武著,黄汝成注:《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7]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8]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9]石磊、黄昕:《商君书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0]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1]李解民:《尉缭子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2]成林、程章灿:《西京杂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3]高亨:《商君书注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92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3]陈东原:《中国教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4]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5]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丛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版。
    [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9](日)渡边义浩:《后汉国家の支配と儒教》,雄山阁,1995年版。
    [10](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13]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版。
    [15]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
    [1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
    [18]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9]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高敏:《秦汉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2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3]黄富成:《汉代农业制度与农业文化研究》,郑州: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24]黄仁贤:《中国教育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5]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6]黄宛峰等:《河南汉代文化研究》,郑州:河南人民版社,2000年版。
    [27]胡振洲:《聚落地理学》,台湾:三民书局,1976年版。
    [28]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
    [29]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0]何兹全:《秦汉史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1]何兹全:《何兹全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2]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4]金景芳:《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
    [35]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9年版。
    [36]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与地方政治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7]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38]林剑鸣,余华青:《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0]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42]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北京:中山书局,1929年版。
    [4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4]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5]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7]李振宏主编:《四库群经名言名典》,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
    [48]刘志远、余德章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4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50]李绪鉴:《民间禁忌与惰性心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1](美)明恩溥著(Arthur Smith):Village Life of China,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52](法)马克·布洛赫,余中先等译:《法国农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53]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54]马新:《中国远古社会史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56]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7]宁可:《宁可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南京博物院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
    [59]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0]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1]钱穆:《秦汉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62]瞿宣颖:《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北京:北平广业书社,1929年版。
    [6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64]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5]任骋:《中国民间禁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66]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67]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68]孙景琛、吴曼英:《中国历代舞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69]田昌五、漆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70](日)尾形勇著,张鹤泉译:《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7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72]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3]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增订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75]王凯旋:《秦汉生活掠影》,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版。
    [76]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修订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77]谢国桢:《两汉社会生活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8]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79](美)许倬云著,程农等译:《汉代农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0](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81]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82]夏纬瑛:《<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
    [83]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85]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86]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7]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合肥:黄山出版社,1991年版。
    [88]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9]俞伟超:《中国古代公社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90](美)杨懋春,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1]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2]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3]杨宗荣:《战国绘画资料》,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
    [9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95]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96]郑州市博物馆编:《徐州汉画像石》,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97]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8]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9]张孟伦:《汉魏人名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0]张波、樊志民:《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10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11年版。
    [102]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3](日)增渊龙夫:《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弘文堂,1960年版。
    [104]周秦文化研究编委会:《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5]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6]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
    [107]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8]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09]朱绍侯:《军功爵制考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10]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八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蒲慕洲:《汉代之信仰生活》,见林富士:《礼俗与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2]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3]陈明光:《汉代“乡三老”与乡族势力蠡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4]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报》1980年第3期。
    [5]陈文华:《豆腐起源与何时?》,《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6]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讲话(一)》,《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
    [7]陈直:《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
    [8](韩)崔德卿:《汉代辽东犁和其作亩法》,《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9]杜正胜:《古代聚落的传统与变迁》,许倬云等主编:《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印行,1983年版。
    [10]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黄宽重:《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1]杜正胜:《“单”是公社还是结社?——与俞伟超先生商榷》,《新史学》1990年创刊号。
    [12]傅举有:《有关秦汉乡亭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3]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4]符奎:《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以三杨庄遗址为中心的探讨》(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3年。
    [15]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16]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求索》1987年第l期。
    [17]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
    [18]郭浩:《从汉“里”谈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里”和“丘”》,《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19]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20]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刊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版。
    [21]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
    [22]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3]黄今言:《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24]黄今言:《汉代聚落形态试说》,《史学月刊》2013年第9期。
    [25]黄今言、温乐平:《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6]黄今言:《论两汉时期的农村集市贸易——以乡市、里市为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7]黄金山:《论汉代家庭的自然构成与等级构成》,《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28]黄展岳:《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29](日)堀敏一:《魏晋南北朝おょび隋代の行政村と自然村》,《东洋学报》1970年第1期。
    [30]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31]金良年:《“五种忌”研究——以云梦秦简<日书>为中心》,《史林》1999年第2期。
    [32](韩)金秉骏:《汉代乡里统治之变迁》,《中华文化论丛》2004年第1期。
    [33]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4年。
    [34]吉书时:《略论汉代的三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6期。
    [35]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4年。
    [36]柳春藩:《秦汉自耕农的地位及其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1期。
    [37]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8]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9]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版。
    [40]李根蟠:《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41]林甘泉:《秦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42]罗开玉:《秦国乡里亭新考》,《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43]刘敏:《从抑制到容纳:两汉国家与豪族关系的发展路径》,《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
    [44]黎明钊:《西汉中期之三老与豪强》,《新史学》1997年第2期。
    [45]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0年。
    [46]刘淑丽:《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47]刘毓璜:《试论西汉时代的自耕农经济》,《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
    [48]林兴龙:《东汉<汉侍廷里父老律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9]刘修明:《两汉乡官“三老”浅谈:中国封建制和村社关系的一个问题》,《文史哲》1984年第5期。
    [50]刘再聪:《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51]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52]马新:《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53]马新:《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54]马新:《商品经济与两汉农民的历史命运》,《文史哲》1996年第6期。
    [55]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文史哲》1998年第5期。
    [56]马新:《试论两汉乡村工商业与高利贷》,《东岳论丛》2001年第3期。
    [57]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社会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年6期。
    [58]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9]马新:《时政谣谚与两汉民众参与意识》,《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
    [60]宁可:《汉代的社》,《文史》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1]齐思和:《先秦农家学说考》,《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2]秦进才:《汉代三老、父老异同考》,《河北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
    [63]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64]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孙家洲:《汉代民俗与巫风初探》,《民俗信仰研究》1994年第4期。
    [66]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67]孙毓棠:《战国秦汉时代纺织业技术的进步》,《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68]孙筱:《孝的观念与汉代家庭》,《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69]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理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
    [70]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辑。
    [71]仝晰纲:《秦汉乡里的社会职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72]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73]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74]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75]王凤娟:《从山东画像石看汉代送葬与祭祀礼俗》,《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
    [76]王光华:《禁忌与战国秦汉社会》,《求索》2007年第3期。
    [77]王浩:《略论汉代私学及现代意义》,《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78]王丽敏、李倩:《略论汉代私学教育》,《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9]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80]王星光、符奎:《三杨庄遗址所反映的汉代农田耕作法》,《中国农史》2013年第1期。
    [81]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82]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83]王文涛:《汉代民间互助保障的主体——宗族互助》,《学术交流》2006年11期。
    [84]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85]王子今:《大汉·皇汉·强汉: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及其历史影响》,《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86]王者利:《汉代豪族研究概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87]吴海燕:《“丘”非“乡”而为“里”辨》,《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88]吴青:《灾异与汉代社会》,《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89]萧璠:《关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猪和积肥问题的若干检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7本第4分册。
    [90]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91]邢义田:《从安土重迁论秦汉时代的徙民与迁徙刑》,《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92]邢义田:《汉代案比在县或在乡?》,《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93]薛海波:《东汉豪族与乡里社会探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94]徐扬杰:《宋明以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95]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市》,《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6]杨际平:《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97]杨剑虹:《从简牍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3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98]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年第4期。
    [99]于琨奇:《“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年第1期。
    [100]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101]喻长咏:《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1期。
    [102]赵明奇、刘秉果:《河南蹴鞠汉画像石在足球史研究上的意义》,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古都学会编:《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会论文选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3]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04]张宏:《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05]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06]张金光:《论汉代的乡村社会组织——弹》,《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107]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秦汉史论丛》第5辑,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108]张鹤泉《东汉宗族组织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09]邹登顺:《论战国秦汉“人与天合”养生文化范式的建构及其特点》,《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10]张鸣岐:《<略论“公卿子弟不养于太学”>略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11]朱绍侯:《汉代乡亭制度浅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12]朱绍侯:《<尹湾汉墓简牍>解决了汉代管制中几个疑难问题》,《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113]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4]郑同修:《汉画像中“常青树”类刻画与汉代社祭》,《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
    [115]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5年。
    [116]张修桂:《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历史地理》1992第10期。
    [117]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18]张一中:《西汉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求索》1982年第1期。
    [119]臧知非:《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120]藏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121]张子中:《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22](日)池田雄一:《汉代における里と自然村とについて》,《东方学》1969年第38辑。
    [123](日)池田雄一:《中国古代における聚落の展开》、《石器时代の聚落》,《中国古代の聚落と地方行政》,汲古书院,2002年版。
    [124](日)大岛利一:《关于中国古代的城》,《东方学报》(京都)第30册。
    [125](日)东晋次《东汉的乡里社会及其政治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126](日)宫崎市定《中国における聚落形态の变迁について》,《大谷史学》1956年第6期。
    [127](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28](日)今村城太郎:《有关两汉政治变迁的一篇笔记——主要围绕保持三老职能人们的问题》,《日本大学史学会研究汇报》1963年第6期。
    [129](日)五井直弘:《汉代的豪族社会与国家》,《名著刊行会》2001年。
    [130](日)守屋美都雄:《父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8]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9]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10]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1]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赎》,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2]南京博物馆,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年版。
    [1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14]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15]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6]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7]吴礽骧、李永良等:《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济南:岳麓书社,2000年版。
    [19]吴曾德:《汉代画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0]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1]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2]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年版。
    [23]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简》甲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4]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6]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二册),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7]陈星灿:《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28]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
    [29]段拭:《江苏铜山洪楼东汉墓出土纺织画象石》,《文物》1962年第3期。
    [30]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31]高至喜:《谈谈湖南出土的东汉建筑模型》,《考古》1959年第11期。
    [32]郭清华:《浅谈陕西勉县出土的汉代塘库、陂塘、水田模型》,《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
    [33]郭清华:《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考古》1985年第5期。
    [3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75年第2期。
    [35]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第5期。
    [36]黄展岳:《近年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
    [37]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
    [38]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9年第2期。
    [39]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湖北洪湖县出土汉代铜镜》,《考古》1987年第11期。
    [40]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41]河南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县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4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4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
    [44]蒋英炬:《略论山东汉画像石的农耕图像》,《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45]蒋英炬、吴文琪:《武氏祠建筑配置考》,《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46]李殿福:《从东北地区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
    [47]廖奔:《中国早期演剧场所述略》,《文物》1990年第4期。
    [48]李复华,郭子游:《郫县出土东汉画象石棺图象略说》,《文物》1975年第8期。
    [49]林甘泉:《“侍廷里父老僤”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文物》1991年第7期。
    [50]李宏:《原始宗教的遗绪——试析汉代画像中的巫术、神话观念》,《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51]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卜宪群、杨振红主编:《考古发现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
    [52]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刘海旺:《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古今农业》2008年第3期。
    [54]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试谈汉代“田宅”空间分布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李京华:《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占学报》1964年第2期。
    [56]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收律>与家族连坐》,《文物》2002年第9期。
    [57]刘乐贤:《尹湾汉墓出土数术文献初探》,见《尹湾汉墓简牍综论》,北京:科学出版杜,1999年版。
    [58]吕品:《河南汉画所见图腾遗俗考》,《中原文物》1991年第3期。
    [59]李绍连:《关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80年5期。
    [60]凉山州博物馆:《四川凉山西昌发现的东汉蜀汉墓》,《考古》1990年第5期。
    [61]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62]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
    [63]刘戏里:《汉代民间古俗乐兴盛及乐舞百戏艺术》,《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64]刘文杰、余德章:《四川汉代陂塘水田模型考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
    [65]孟强:《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
    [66]米如田:《汉画像石墓分区初探》,《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
    [67]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
    [6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文物》1976年第1期。
    [69]宁可:《关于<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第12期。
    [70]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王庄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5年第3期。
    [71]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72]史念海:《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人文杂志》1959年第3期。
    [73]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土》,《文物》1966年第1期。
    [74]孙作云:《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画幡考释》,《考古》1973年第1期。
    [75]孙作云:《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考释》,《文物》1984年第3期。
    [76]沈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
    [77]王德庆:《江苏铜山东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4期。
    [78]王星光:《中国传统耕犁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续)》《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79]谢成侠:《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1977年第8期。
    [80]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稠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81]徐苹芳:《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城邑图”及其有关问题》,《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5年版。
    [82]徐燕:《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的牛耕技术》,《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83]邢义田:《论马王堆汉墓“驻军图”应正名为“箭道封域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4]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治国安邦:法制、行政与军事》,中华书局,2011年版。
    [85]徐中舒:《古代狩猎图像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丛《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集),1935年版。
    [86]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
    [87]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88]庄冬明:《滕县长城村发现汉代铁农具十余件》,《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
    [89]张凤:《秦汉时期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聚落的比较研究》,《考古》2011年第1期。
    [90](美)张光直著,胡鸿保等译:《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华夏考古》2002年第1期。
    [91]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淮阳太昊陵文物保管所:《淮阳于庄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
    [9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1期。
    [93]张勋燎、刘磐石:《四川郫县东汉残碑的性质和年代》,《文物》198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