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所主要讨论的内容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状况,需要我们跨学科、跨领域的去进行综合研究。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基于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国古史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研究的综合性课题,更要结合文化史、民族史、社会史、考古资料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才能将本课题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展示。
     按族系划分,在两汉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活跃着:肃慎族系:真番、挹娄;秽貊族系:秽、貊、夫余、高句丽、沃沮;东胡族系:东胡、鲜卑、乌桓等大小十余个边疆古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这些东北古民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这片有着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的区域中,创造出了具有丰富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于此同时,他们都与中原汉王朝不断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为中华文化的成长共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本课题主要讨论的内容,正是汉代我国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相交流的这个过程,立足于文献基础,力图发现种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与联系,试图理清这一文化交流、融合进程的思路,探讨这一文化交流进程的历史意义,在这一前人尚未深入涉足的领域内尽一丝探索之力。
     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论。在导论中,主要探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以及对相关概念做了必要的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的是汉代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重点考察了汉代生活在东北地区各民族的居地、迁移以及人口流动状况,明晰了这一地区民族融合的整体态势,并进一步的讨论了汉代东北地区民族融合对东北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意义。
     第三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物质文化交流。在对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东北地区汉族物质文化发展程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汉代东北地区在汉文化影响之下的物质文化总体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制度文化交流。本部分主要考察了汉代东北各边疆民族社会制度的具体形态与总体特征,分析了汉王朝东北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并讨论了汉代东北地区制度文化发展的水平。
     第五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精神文化交流。本部分首先讨论了汉代东北各边疆民族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了汉文化对东北边疆民族文化在思想层面的影响,考察了汉代东北地区以汉文化为主导的精神文化发展进程。
     第六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民俗文化交流。本部分首先考察了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和总体特征,分析了汉族与东北边疆民族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性以及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历史原因,以及讨论了双方在民俗文化上的融合趋势。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between northeasternborderland minorities and Han’s people from a cross-subject and cross-field point of view. Ingeneral, this is a comprehensive topic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northeastern local history,research of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borderlandminorities. Moreover, it needs more resources and references as in cultural history, people’shistory, social history and archeological science to offer a comparatively specific and vividdisplay.
     Divided by ethnic groups, many minorities are active in northeast China in the HanDynasty: Sushen ethnic lines: Zhen Fan, Lou Yi; Huimo ethnic lines: Hui, Mo, Buyeo,Goguryeo, Okjeo; Hu Dong ethnic lines: Donghu, Xianbei, Wuhuan and so on.
     In the long process of history times, these ancient peoples rooted in the northeastern areaand developed to a group of strong peoples who in the mean time created a characterizedlocal culture.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kept on going between the minorities andHan’s people since then. Both sides did an enormous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and blossomof Chinese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find out the inner logic and connection behind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hoping of figuring out the mind pattern of culturalcommunication and melting process, looking into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making aslice of devotion into this unfamiliar field if possibl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include the following six section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and definition of certain terms.
     Chapter two is the people’s fusion of northeastern area in Han Dynasty. The important ofthis part is the habitat,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flow to give a clear picture of the fusioncondition in the whole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rocess towards thereg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ern China.
     Chapter three is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borderland minorities and Han’s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further analysis ismade that the general trend of material and culture of minorities by the influence of Han.
     Chapter four is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systems. This part explores the socialstatus of borderland minorities and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political policies and theinfluences and discusses the level of northeastern area’s system culture in Han dynasty.
     Chapter five is the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of borderland minorities. It begins with thedevelopment of all the borderland minoriti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upon spiritual leveland explores the lead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area.
     Chapter six is the folk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orderland minorities and Han. Thispart begins with the specific phenomena and features of folk cultures and analyzes the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d in the end discusses the melting trend of thetwo folk cultures.
引文
①《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②《汉书》卷六六《西域传》
    ③《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④详见本文第三章的相关内容。
    ①《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②见《汉书》卷二八《地理志》,应劭注。
    ①李德山:《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①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②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③李文信:《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④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高青山等:《东北古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⑥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9页。
    ⑦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辽宁朝阳袁台子西汉墓1979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2期。
    ⑧金殿士:《辽宁省喀左县三台子乡发现西汉墓葬》,《文物》1960年第10期。
    ⑨李恭笃、高美璇:《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6年第2期;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94页。
    ⑩田立坤、万欣、李国学:《朝阳十二台营子附近的汉墓》,《北方文物》1990年第3期。
    11刘谦:《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考古》1963年第一期。
    12李国学、万欣:《辽宁喀左老爷庙石室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93年第1期。
    13吴鹏:《锦州国和街汉代贝墓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2年第1期;刘谦:《辽宁锦州汉代贝壳墓》,《考古》1990年第8期。
    ①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②沈欣:《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考古通讯》1955年第4期。
    ③王来柱:《辽阳青年大街发现的两座汉墓》,《辽宁考古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④郑明、沈长吉:《沈阳伯官屯汉魏墓葬》,《考古》1964年第11期。
    ⑤李龙彬:《辽宁沈阳沈州路东汉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04年第3期。
    ⑥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3页。
    ⑦杨志军、郝思德、李陈奇:《平洋墓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潘玲、林沄:《平洋墓葬的年代与文化性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⑧中澍、相伟:《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3期。
    ⑨米文平:《平洋墓葬为乌丸遗迹论》,《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
    ⑩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
    11田耘:《西岔沟古墓群族属问题浅析》,《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
    12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
    13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王亚洲、张旋如、袁传伟、于治栋:《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的发现与初步调查》,《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8年第3期。
    14刘景文、庞志国:《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张英、王侠、何明:《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部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5董学增:《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和墓葬》,《考古》1985年第6期。
    16康家兴:《吉林江北土城子附近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考古通讯》1955年第1期;康家兴:《吉林江北土城子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考古学报》1955年第1期;李文信:《吉林市附近之史迹及遗物》,《李文信考古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洪峰:《吉林市郊区帽儿山汉代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17马德谦:《谈谈吉林龙潭山、东团山一带的汉代遗物》,《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唐音、丁宏毅、刘利:《吉林市东团山汉魏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①于丽群、贾素娟、韩安生:《以东团山遗址出土陶器为例试析汉文化对夫余文化的影响》,《东北史地》2010年第6期。
    ②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女山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内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丸都山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⑤黑龙江省文物工作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东宁团结遗址发掘报告》,1979年吉林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资料;张泰湘:《东宁考古拾零》,《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1期。
    ⑥朱国忱、张泰湘:《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⑦林沄:《肃慎、挹娄和沃沮》,《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杨虎:《黑龙江省绥滨县蜿蜒河遗址发掘报告》,《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发掘报告》,《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赵永军:《试论滚兔岭文化》,《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进三国史记表》,载于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②网址为http://db.itkc.or.kr/itkcdb/mainIndexIframe.jsp
    ③参考(日)关野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第3编,《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4册,朝鲜总督府1925年版;(朝)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李云铎译:《朝鲜考古学概要》,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年版;
    (韩)国立中央博物馆:《乐浪》,sol出版社2001年版。
    ④(日)关野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第3编,《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4册,朝鲜总督府1925年版
    ⑤(日)高久健二著,赵相勋译:《乐浪古坟文化研究》,韩国东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⑥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⑦佟柱臣:《“夫租薉君”银印考》,《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日)冈崎敬著、常伟译、顾明学校:《有关“夫租薉君”银印问题》,《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5年第4期;李建才:《平壤地区是否只有后汉而无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4期。
    ①即马韩、辰韩、牟韩。《后汉书·东夷列传》云:“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牟韩。马韩在西,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牟韩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
    ②(日)梅原末治、(日)藤田亮策:《朝鲜古文化综鑑》第一卷,养德社1947年版,第47——52页。
    ③(日)梅原末治、(日)藤田亮策:《朝鲜古文化综鑑》第一卷,养德社1947年版,第57页。
    ④(韩)金廷鹤:《韩国の考古学》,河出书房新社1982年版,第129页。
    ⑤(韩)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清堂洞——天安清堂洞遗址》,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1993年版,第98页。
    ⑥于福熹:《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演变及制造技术的起源》,载于《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①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③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⑥田余庆:《秦汉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⑦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⑧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⑨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⑩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祝瑞开:《两汉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2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4章权才:《两汉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许道勋等:《中国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17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18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
    19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孙家洲:《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泰山出版社2001年版。
    ①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国文库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孙家洲:《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泰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③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⑤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⑥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⑦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⑧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⑨李大龙:《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⑩王超:《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见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365页。
    12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
    13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4谢和耐等:《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王子今:《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①参考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论纲》,《古代文明》,2011年第3期;赵轶峰:《明代中国历史趋势:帝制农商社会》,《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②参考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章开沅等:《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6页。
    ④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章开沅等:《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①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曾雄生:《中国农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③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④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⑤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⑥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海书店2011年版。
    ⑦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⑧罗贤佑:《中国历代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⑨文史知识编辑部编撰:《中国古代民族志》,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⑩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史·秦汉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内蒙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版。
    1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源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6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林幹:《匈奴史》,人民·联盟文库本,内蒙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8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9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木芹:《两汉民族关系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①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域的变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
    ②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③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④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
    ⑥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第19——20页。
    ⑦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岳麓书社2011年版。
    ⑧李治亭:《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⑨薛虹等:《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⑩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景泽、李德山主编:《中国东北边疆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
    12程妮娜:《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②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③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⑥蒋秀松等:《东北民族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⑦傅郎云等:《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⑨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⑩见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1页。另,李德山先生亦有《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载于《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文论述。
    11孙进己:《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12孙进己等:《女真民族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赵红梅:《玄菟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李建才:《东北史地考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④贾敬颜:《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⑥王绵厚等:《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
    ⑦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⑧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⑨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⑩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三联书店2011年版。
    12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秦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李山:《中国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6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张树东等:《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③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赵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⑤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⑥高青山:《东北古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⑦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⑧张碧波等:《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⑨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国文库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⑩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库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
    13黄能馥等:《中国服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江晓学:《中国天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彭德:《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中国文库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⑤陈顾远:《中国古代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27年(民国16年)版。
    ⑥(英)崔瑞德,(英)鲁惟一主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⑦(日)那珂通世:《支那通史》,东文书社1901年石印本。
    ⑧(日)竺沙雅章著,蔡毅译:《中国史学在日本》,《文史知识》1996年第2期。
    ⑨(英)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⑩(美)许倬云:《汉代农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英)崔瑞德、(英)鲁唯一主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4页。
    ①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②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页。
    ③姜维公:《高句丽史研究的又一部通史性著作——<简明高句丽史>评介》,《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④(日)那珂通世:《支那史研究》,春秋社1939年版。
    ⑤(日)白鸟库吉,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⑥(日)滨田耕作:《东亚考古学研究》,图书院1930年版。
    ⑦(日)日本朝鲜史研究会编撰:《朝鲜史》,三省堂1974年版。
    ⑧(日)日本朝鲜史研究会编撰:《朝鲜史入门》,三省堂1986年版。
    ⑨(日)日本朝鲜史研究会编撰:《新版朝鲜史》,三省堂1995年版。
    ①(日)武田幸男:《高句丽与东亚》,岩波书店1989年版。
    ②见《白鸟库吉全集》,岩波书店1969——1971年版。
    ③(朝鲜)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撰:《高句丽文化》,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
    ④(朝鲜)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撰:《朝鲜通史》,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⑤(朝鲜)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撰:《朝鲜全史》,朝鲜科学百科词典出版社1979年版。
    ⑥(朝鲜)李趾麟、姜仁淑主编:《高句丽史研究》,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⑦(朝鲜)孙永钟:《高句丽史(I)》,朝鲜科学百科词典综合出版社1990年版。
    ⑧(朝鲜)孙永钟:《高句丽史(Ⅱ)》,朝鲜科学百科词典综合出版社1997年版。
    ⑨(朝鲜)孙永钟:《高句丽史(Ⅲ)》,朝鲜科学百科词典综合出版社1999年版。
    ⑩(韩)申滢植:《<三国史记>研究》,一潮阁1981年版。
    11(韩)朴性凤:《东夷传高句丽关系史料之研究》,庆熙大学1981年版。
    ①(苏)A·Л·奥克拉德尼科夫,莫润先等译:《滨海地区遥远的过去》,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②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4页。
    ③(苏)A·Л·奥克拉德尼科夫:《从最近考古成就看苏联的远东地区》,《历史问题》1964年第1期,第46页。
    ④(苏)Е·И·杰烈维扬科,林树山等译:《黑龙江沿岸的部落》,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①《说文解字》卷九上《文部》
    ②《东观汉记》卷十八《茨充传》
    ③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④[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8页。
    ②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日)水野佑:《文化的定义》,载于《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
    ④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高青山等:《东北古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168页。
    ①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③《十六国春秋》卷三《前燕录》
    ④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⑤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⑥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⑦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第19——20页。
    ②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③见本文结语部分相关内容。
    ①见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第一章的相关内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注引。
    ③《通典》卷一百八十六《边防二·东夷下·挹娄》
    ④(清)阿桂等:《满洲源流考》,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⑤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142页。
    ⑥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⑦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⑧(清)丁谦:《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载于《浙江图书馆丛书》,民国四年浙江图书馆刻本;又见范恩实:《肃慎起源及迁徙地域略考》,《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等。
    ⑨见薛虹:《肃慎和西团山文化》,《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第1期。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08页。
    ②范恩实:《肃慎起源及迁徙地域略考》,《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③林沄:《“燕亳”和“燕亳邦”小议》,《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④《逸周书》,中部备要本,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抱经堂丛书影印本。
    ①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
    ②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③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①“白夷”迁徙流向问题详见李德山:《<古本竹书纪年>之白、方、吠、蓝诸夷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5期。
    ②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③佟柱臣:《我国历史上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和其他》,《文物》1976年第7期。
    ④见(苏联)A·Л·奥克拉德尼科夫:《滨海地区遥远的过去》莫润先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⑤赵宾福:《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
    ⑥杨海鹏、姚玉成:《关于肃慎的考古学文化》,《满族研究》2011年第1期。
    ①相似的记载亦见《隋书·东夷传》。
    ②董学增:《永吉星星哨水库石棺墓及遗址调查》,《考古》,1978年第3期。
    ③参见:刘景文、张志立:《西团山文化及其族属》,《北方文物》1985年第2期;李建才:《关于西团山文化族属问题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董学增、李树田:《略谈西团山文化的族属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等。
    ④参见:佟柱臣:《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薛虹:《肃慎和西团山文化》,《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第1期;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等。
    ⑤参见: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⑥范恩实:《肃慎起源及迁徙地域略考》,《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①见(清)丁谦:《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本;又见傅郎云等:《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页。
    ②林树山:《寇漫汗国与豆莫娄国试辨》,《黑河学刊》1988年第2期。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
    ②《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索隐》引。
    ①《汉书》卷七《昭帝纪》。
    ②(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前汉地理图》,清光绪三十二年观海堂本。
    ③(清)杨守敬:《汪士铎<汉志释地>驳议》,载于《杨守敬集·第五册·晦明轩稿》,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1——1162页。
    ④玄菟郡地望考见本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
    ⑤参见(日)白鸟库吉等:《汉代的朝鲜》,载于《满洲历史地理》,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40年版,第9页。
    ⑥《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集解》引。
    ⑦《汉书》卷六《武帝纪》下引臣瓒曰《茂陵书》。
    ⑧见赵红梅:《临屯郡地望考》,《东北史地》2009年第5期;刘子敏、房国凤:《苍海郡研究》,《东疆学刊》1999年第2期。
    ⑨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张博泉:《真番郡考》,《北方文物》1985年第4期。
    ②《汉书》卷七《昭帝纪》注引。
    ③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④见赵红梅:《真番郡考疑》,《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⑤《逸周书·王会篇》下注。
    ⑥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①《水经注·濡水》注转引。
    ②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六七合期,禹贡学会1937年6月1日版,第35——36页。
    ③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页。
    ①据(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前汉地理图》,清光绪三十二年观海堂本。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下册,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83页。
    ③见佟柱臣:《夫租秽君银印考》,《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④《汉书》卷六《武帝纪》。
    ⑤刘子敏、房国凤:《苍海郡研究》,《东疆学刊》1999年第2期。
    ⑥见白鸟库吉等:《汉代的朝鲜》,载于《满洲历史地理》第一卷,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40年版。
    ⑦见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⑧见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①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页。
    ②刘子敏、房国凤:《苍海郡研究》,《东疆学刊》1999年第2期。
    ③杨军:《秽国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1期。
    ④李德山:《貊族的族源及其发展演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①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
    ②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334页。
    ③(王氏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6页。
    ①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之《正义》引《括地志》。
    ①(王氏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7页。
    ②(王氏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8——29页。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④据耿铁华先生释文,见耿铁华:《好太王碑一千五百八十年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1页。
    ①(朝鲜)韩镇书:《海东绎史续》卷五《地理考·夫余》。
    ②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214页。
    ③见李建才:《东北史地考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9页;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160页;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
    ④《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纪·孝宗穆皇帝上》
    ⑤见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⑥杨军:《夫余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①范恩实:《夫余兴亡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62页。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③李建才:《东北史地考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④见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⑤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⑥吴文衔:《黑龙江古代简史》,北方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①《三国志·魏书》卷三十《东夷传·夫余》
    ②见何光岳:《东夷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33——438页。
    ③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④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⑤刘子敏:《高句丽族源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⑥(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①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页。
    ②据耿铁华先生释文,耿铁华:《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③《三国志·魏书·东夷传·高句丽》载:“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后汉书·东夷传·高句丽》载:“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
    ④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⑤杨保隆:《各史<高句丽传>的几个问题辨析》,《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①苗威:《高句丽移民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179页。
    ④魏存成:《高句丽初、中期的都城》,《北方文物》1985年第2期。
    ⑤(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⑥(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⑦(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⑧见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59页。
    ⑨(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
    ②杨军:《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
    ①见《史记索隐》转引,(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85页。
    ②见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③《晋书》卷一百八《慕容廆载记》。
    ①《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传》。
    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22页。
    ④《汉书》卷九四《匈奴传》注。
    ⑤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①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4页。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2页。
    ③见林幹:《中国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④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⑤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⑥详见谢乃和:《古代社会与政治——周代的政体及其变迁》,第四章《古代血统与上古国家管理体制》的相关论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江应樑:《中国民族史》上册,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②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192页。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④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⑤《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
    ⑥《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鲜卑》。
    ⑦见中澍、相伟:《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3期。
    ①《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鲜卑》。
    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鲜卑》,引蔡邕语。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鲜卑》。
    ④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①《十七史商榷》卷198《追尊二十八帝》。
    ②《魏书》卷一《序纪》。
    ③见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考古》1991年第5期。
    ④(清)丁谦:《后汉书乌桓传地理考证》,载于《浙江图书馆丛书》,民国四年浙江图书馆刻本。
    ⑤傅郎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页。
    ⑥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⑦(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三《乌桓》,日本早稻田大学藏同治八年刻本。
    ①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②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④《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⑤《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⑥《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⑦(清)孙星衍:《汉官六种》,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8页。
    ⑧《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①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②《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③见《三国志·魏书》卷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④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第58页。
    ①《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②《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传》。
    ③《史记》卷九五《樊哙传》。
    ④《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
    ⑤上见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①见《西汉会要》卷十二《礼六·郡国庙》。
    ②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③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9页。
    ①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7页。
    ②《汉书》卷六《武帝纪》注引。
    ③《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沃沮》。
    ④(清)丁谦:《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载于《浙江图书馆丛书》,民国四年浙江图书馆刻本。
    ①参考赵红梅:《乐浪郡变更轨迹考》,《东北史地》2010年第4期;(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前汉地理图》,清光绪三十二年观海堂本;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①赵红梅:《玄菟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②刘子敏:《秽族考》,《北方民族》2000年第1期。
    ③《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三册《兴京》,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④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⑤(日)和田清:《玄菟郡考》,凌水南译,《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2005年第1期,第24页。
    ①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③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51页。
    ④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328页;邵春华等:《赤柏松汉城调查》,《博物馆研究》1983年第3期。
    ⑤张博泉:《真番郡考》,《北方文物》1985年第4期。
    ①《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索隐》引。
    ②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2—394页。
    ①徐家国:《汉玄菟郡二迁址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3期。
    ②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395页。
    ③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3页。
    ④张博泉:《汉玄菟郡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第6期。
    ⑤(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三国疆域图》,清光绪三十二年观海堂本。
    ⑥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3页。
    ⑦(日)田中俊明:《高句丽的兴起和玄菟郡》,姚义田译,《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96年第2期,第21页。
    ⑧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5页。
    ⑨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①王钟翰、陈连开:《战国秦汉辽东辽西郡县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
    ②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5—396页。
    ③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3页。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三册《奉天府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⑤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3页。
    ⑥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6页。
    ⑦王钟翰、陈连开:《战国秦汉辽东辽西郡县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
    ⑧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0页。
    ①张博泉:《真番郡考》,《北方文物》1985年第4期。
    ②《汉书》卷六《武帝纪》下引臣瓒曰《茂陵书》。
    ③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④王桐龄:《中国史》第二册,文化学社1934年版,第47页。
    ⑤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第68页。
    ①(李氏朝鲜)安鼎福:《东史纲目》,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82年版。
    ②《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秽》。
    ④王景泽、李德山主编:《中国东北边疆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⑤《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鲜卑》。
    ①《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国渊传》。
    ②据《魏书》,《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国渊传》注引。
    ①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②《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
    ③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34页。
    ④《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秽》
    ①《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挹娄》
    ②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②《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①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②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43——244页。
    ③《北史》卷九四《高丽传》。
    ①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见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④徐光冀:《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北方文物》1979年第2期。
    ⑤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①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
    ②见《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③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④林沄:《西岔沟古墓群族属问题浅析》,《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林沄先生在该文中认为西岔沟文化当属匈奴文化,然此论学界已颇多论述,一般而言,视西岔沟文化为乌桓文化遗存为宜。
    ⑤《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⑥米文平:《平洋墓葬为乌丸遗迹论》,《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杨志军、郝思德、李陈奇:《平洋墓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①见《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③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④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⑤见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⑥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
    ⑦中澍、相伟:《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3期。
    ①李钟洙:《夫余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4页。
    ②见董学增:《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和墓葬》,《考古》1985年第6期。
    ③李钟洙:《夫余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1——82页。
    ①刘景文等:《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
    ②见董学增等:《吉林永吉县学古东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6期。
    ③范恩实:《夫余兴亡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页。
    ④刘景文:《古夫余农牧业探索》,《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注引。
    ⑥(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引。
    ①杨军:《夫余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半,第150页。
    ②陈全家:《白金宝遗址(1986年)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北方文物》2004年第4期。
    ③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④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吉林省志》卷四十三《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
    ⑥赵宾福:《汉书二期文化研究——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的分析与整合》,《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注引。
    ②李殿福:《汉代夫余文化刍议》,《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
    ③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④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
    ⑤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⑥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①耿铁华:《高句丽壁画中的社会经济》,《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192页。
    ③耿铁华:《高句丽壁画中的社会经济》,《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
    ④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⑤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⑥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①赵海龙:《2011年吉林通化赤柏松汉代古城考古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12年4月27日。
    ②王志刚等:《集安高句丽早期遗存研究新进展——集安建疆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东北史地》2012年第4期。
    ③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卷四十三《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④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⑤魏存成:《高句丽遗迹》,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
    ⑥张雪岩:《集安发现青铜短剑墓》,《考古》1981年第5期。
    ⑦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①魏存成:《高句丽遗迹》,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②见王亚洲:《吉林省汪清县百草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8期。
    ③见李云铎:《吉林珲春南团山、一松亭遗址调查》,《文物》1973年第8期。
    ④高青山等:《东北古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
    ⑤见李云铎:《吉林珲春南团山、一松亭遗址调查》,《文物》1973年第8期。
    ①高青山等:《东北古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167页。
    ②《齐民要术》卷第五《种桑柘第四十五》引。
    ①见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①见朱国忱、张泰湘:《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②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宁安牛场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考古》1960年第4期。
    ③见朱国忱、张泰湘:《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④张太湘:《东宁团结遗址出土的铁镰和陶甑》,《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6期。
    ⑤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9—230页。
    ①见朱国忱、张泰湘:《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②见张太湘等:《黑龙江宁安县莺歌岭遗址》,《考古》1981年第6期。
    ③见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双鸭山滚兔岭遗址发掘报告》,《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
    ④杨虎:《黑龙江省绥滨县蜿蜒河遗址发掘报告》,《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
    ⑤佟柱臣:《对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作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①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③佟柱臣:《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④参考王绵厚:《关于汉以前东北“貊”族考古学文化的考察──兼论大石棚和石棺墓文化的族属与时代》,《文物春秋》1994年第1期。
    ①参考王绵厚:《关于汉以前东北“貊”族考古学文化的考察──兼论大石棚和石棺墓文化的族属与时代》,《文物春秋》1994年第1期。
    ②见本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①见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②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③《全后汉文》卷四十六引《齐民要术·耕田第一》,(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0页。
    ①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②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
    ③《汉书》卷四九《晁错传》。
    ④见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⑤见郭宝钧:《洛阳涧滨古文化遗址及汉墓》,《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⑥(美)许倬云:《汉代农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
    ①(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卷下,清乾隆56年(1791年)金谿王氏刻本。
    ②《初学记》卷二十六《粥第十三》引。
    ③见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①见王增新:《辽宁抚顺市莲花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6期。
    ②《盐铁论》卷二《非鞅第七》
    ③《盐铁论》卷三《轻重第十四》
    ④见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7—98页。
    ⑤见李仲均等:《春秋、战国、秦汉冶铁遗址综述》,载于《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140页。
    ①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9页。
    ②《盐铁论》卷六《水旱第三十六》。
    ①见冯永谦等:《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1985年第6期。
    ②见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③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①《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
    ②(宋)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6页。
    ③王绵厚、李建才:《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半,第24页。
    ④见王绵厚、李建才:《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半,第72页。
    ①《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①以上内容见王绵厚、李建才:《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半,第25—40页。
    ②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207页。
    ③《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④《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⑤《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⑥《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①李恭笃:《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王莽钱范作坊遗址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
    ②刘素侠:《从考古发现的钱币窖藏看赤峰地区古代货币流通》,《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1期。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
    ②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③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①刘景文、庞志国:《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
    ②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④《后汉书》卷一十上《和熹邓皇后纪》
    ①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②《吉林省志》卷四十三《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③杨志军、郝思德、李陈奇:《平洋墓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④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
    ⑤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扶余北长岗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
    ⑥赵海龙:《2011年吉林通化赤柏松汉代古城考古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12年4月27日。
    ⑦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⑧于丽群、贾素娟、韩安生:《以东团山遗址出土陶器为例试析汉文化对夫余文化的影响》,《东北史地》2010年第6期。
    ⑨见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①林沄:《西岔沟古墓群族属问题浅析》,《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
    ②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
    ③见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2期。
    ④马德谦:《谈谈吉林龙潭山、东团山一带的汉代遗物》,《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⑤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
    ⑥(日)梅原末治、(日)藤田亮策:《朝鲜古文化综鑑》第一卷,养德社1947年版,第47——52页。
    ⑦(日)梅原末治、(日)藤田亮策:《朝鲜古文化综鑑》第一卷,养德社1947年版,第57页。
    ⑧(韩)金廷鹤:《韩国の考古学》,河出书房新社1982年版,第129页。
    ⑨(韩)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清堂洞——天安清堂洞遗址》,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1993年版,第98页。
    ⑩于福熹:《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演变及制造技术的起源》,《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①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范恩实:《夫余兴亡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68页。
    ②(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上,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①刘子敏:《<三国志·夫余传>中的错简问题探讨——与明学、中澍同志商榷》,《东疆学刊》1997年第1期。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此处恐有错简。
    ①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卷第四,宁武南氏校印本,第11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
    ③杨军:《夫余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4页。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
    ③张博泉:《夫余社会与一体结构》,《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
    ④顾铭学:《魏志夫余传中的三个费解句——夫余漫笔之二》,《学术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
    ⑤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344页。
    ①见杨军:《夫余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1—132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夫余》。
    ③赵红梅:《夫余、马韩、邪马台三国“下户”之比较》,《东疆学刊》2001年第1期。
    ①杨军:《夫余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4页。
    ①耿铁华:《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①范恩实:《夫余兴亡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89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①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
    ③见(日)武田幸男:《高句丽官位制の史的展开》,载于《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日本岩波书店1989年版,第373—374页。
    ④(清)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狮伏堂丛书本。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秽》。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秽》。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秽》
    ①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东沃沮》。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东沃沮》。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①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①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②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⑤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①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①《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②葛亮:《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考述》,《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2期。
    ③葛亮:《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④《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⑤葛亮:《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①《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②《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③《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④《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⑤《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
    ⑥《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①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88页。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挹娄》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④《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⑤《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⑥《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⑦《后汉书》卷三《章帝纪》
    ①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②《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③《后汉书》卷二《明帝纪》
    ④《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⑤李大龙:《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①《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③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4页。
    ④《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
    ⑤《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
    ⑥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①《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
    ②《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
    ③《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④《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⑤《汉书》卷六《武帝纪》
    ⑥佟冬等:《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卷,第320页。
    ①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34页。
    ②《后汉书》卷二十《祭肜传》
    ③《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④《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⑤《后汉书》卷五《安帝纪》
    ①程妮娜:《汉魏时期东北地区的民族设置与治理》,《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②佟冬等:《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卷,第355页。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④《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⑤《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⑥《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⑦《后汉书》卷二十《祭肜传》
    ⑧《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⑨《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高句骊》
    ⑩金毓黻:《东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年版,第99页。
    ①《汉书》卷九九《王莽传》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③《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④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4页。
    ⑤《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⑥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①《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②《后汉书》卷六七《李膺传》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引蔡邕语。
    ④《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⑤《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序》
    ⑥《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
    ⑦《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①《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挹娄》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高句丽》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
    ④《后汉书》卷九十《鲜卑传》
    ⑤《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挹娄》
    ⑥《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沃沮》。
    ⑦《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沃沮》
    ①《汉书》卷六《武帝纪》
    ②《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传》
    ④李大龙:《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①《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
    ③《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
    ①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①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页。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①对夫余、高句丽社会性质的具体分析,详见本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②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方启东:《集安东台子高句丽建筑遗址的性质和年代》,载于《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②刘伟:《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前期的传播及影响》,《东北史地》2006年第1期。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0页。
    ④(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⑤(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③《孟子》卷三《公孙丑上》。
    ④(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⑤(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⑥(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⑦(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①《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②见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2期。
    ①参考(日)关野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第3编,《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4册,朝鲜总督府1925年版;(朝)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李云铎译:《朝鲜考古学概要》,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年版;
    (韩)国立中央博物馆:《乐浪》,sol出版社2001年版。
    ②《后汉书》卷三八《宋微子世家》。
    ③《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论》。
    ①《汉书》卷八八《儒林传》。
    ②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96页。
    ③《汉书》卷六《武帝纪》。
    ④《汉书》卷六《武帝纪》。
    ⑤《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
    ⑥《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赞》。
    ⑦《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
    ①《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
    ②《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
    ③《汉书》卷一二《平帝纪》。
    ④《后汉书》卷五一《陈禅传》。
    ⑤(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①《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
    ②《后汉书》卷八三《逄萌传》。
    ③《后汉书》卷八二下《公沙穆传》。
    ④《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②载于(王氏高丽)李奎报:《东国李相国集》卷三,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年版。
    ③《论语·学而第一》。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④(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⑤(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⑥《孟子》卷三《公孙丑上》。
    ⑦《后汉书》卷五一《陈禅传》。
    ①《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
    ②《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③见李路:《汉末士人心态与汉赋创作流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④《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
    ①载于(王氏高丽)李奎报:《东国李相国集》卷三,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年版。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④(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⑤载于(王氏高丽)李奎报:《东国李相国集》卷三,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年版。
    ⑥《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①《荀子·礼论篇第十九》。
    ②《史记》卷二三《礼书》。
    ③《汉书》卷二二《礼乐志》。
    ④《史记》卷二三《礼书》。
    ⑤《汉书》卷二二《礼乐志》。
    ⑥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①《后汉书》卷九七《祭祀志上》。
    ②《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注。
    ①(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④(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0页。
    ⑤(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⑥(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①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2——94页。
    ②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四川省出土铜镜》第22图,文物出版社1960年版,第44页。
    ③见徐良玉等:《江苏邗江县甘泉老虎墩汉墓》,《文物》1991年第10期。
    ④《吉林省志》卷四十三《文物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⑤杨志军、郝思德、李陈奇:《平洋墓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⑥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
    ⑦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扶余北长岗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
    ①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②赵海龙:《2011年吉林通化赤柏松汉代古城考古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12年4月27日。
    ③参考(日)关野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第3编,《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4册,朝鲜总督府1925年版;(朝)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李云铎译:《朝鲜考古学概要》,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年版;
    (韩)国立中央博物馆:《乐浪》,sol出版社2001年版。
    ④(日)梅原末治、(日)藤田亮策:《朝鲜古文化综鑑》第一卷,养德社1947年版,第47——52页。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⑥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29页。
    ⑦《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⑧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①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的初步收获》,《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②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①魏存成:《高句丽遗迹》,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6页。
    ②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③刘来成:《安平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89年第Z1期。
    ①见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②耿铁华:《高句丽壁画中的社会经济》,《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
    ①《汉书》卷六八《霍光传》。
    ②《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③《盐铁论》卷六《散不足》。
    ①《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①许玉林、许明纲:《辽东半岛石棚综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②方启东:《集安东台子高句丽建筑遗址的性质和年代》,载于《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①《左传·昭公十七年》。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
    ③《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挹娄》。
    ④《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倭》。
    ⑤李德山:《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①语出王充《论衡·超奇》,原文曰:“《新论》论世间事,辨照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是王充对桓谭《新论》的评价之语。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③寇养厚:《东汉中后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盛衰变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④(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2页。
    ①《论语》卷八《卫灵公第十五》。
    ②《淮南子》卷十九《脩务训》。
    ③《论衡·变虚篇》。
    ④《论衡·变虚篇》。
    ⑤《论衡·明雩篇》。
    ①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0页。
    ①王绵厚:《秦汉东北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
    ②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③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载于《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39页。
    ④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第6期。
    ⑤《左传·襄公四年》。
    ⑥《吕氏春秋·古乐》。
    ⑦《左传·昭公十一年》。
    ①《国语》卷五《鲁语下》。
    ②《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③《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
    ④《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论》。
    ⑤《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秽》。
    ⑥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①见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2期。
    ②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6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见《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1页。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注引。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③见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⑥参考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
    ①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②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①见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⑥《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秽》。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秽》。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秽》。
    ②《后汉书·东夷传·沃沮》。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②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页。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⑤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⑥《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⑦《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①《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乌桓》注引。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鲜卑》注引。
    ①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页。
    ②《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田畴传》。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秽》。
    ①《礼记·经解》。
    ②《汉书》卷二二《礼乐志》。
    ③《新书》卷六《礼》。
    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⑤《史记》卷二三《礼书·太史公曰》。
    ⑥见《淮南子》卷十一《齐俗训》。
    ①《汉书》卷七《昭帝纪》。
    ②《汉书》卷八《宣帝纪》。
    ③《汉书》卷九《元帝纪》。
    ④《后汉书》卷八一《雷义传》。
    ⑤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卷第十,宁武南氏校印本,第35页。
    ①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50页。
    ②《仪礼》卷第四《士昏礼第二》郑玄注。
    ③(汉)郑玄等:《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3页。
    ④(汉)郑玄等:《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3页。
    ⑤陈顾远:《中国古代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27年(民国16年)版,第19页。
    ①《仪礼》卷第四《士昏礼第二》郑玄注。
    ②《诗·齐风·南山》
    ③见王沈《魏书》,《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鲜卑》注引。
    ①《白虎通·嫁娶》。
    ②《礼纬·含文嘉》。
    ③《白虎通·三纲六纪》。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⑤《论语·学而第一》。
    ⑥《荀子·礼论篇第十九》。
    ⑦参考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⑧按《仪礼》卷第十二《士丧礼》郑玄注:“复者,有司招魂复魂也。”
    ①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2页。
    ②如《汉书》卷九九《王莽传》载:“平帝崩,大赦天下。莽征明礼者宗伯凤等与定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
    ①徐吉军:《中国丧葬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注引。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①《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注。
    ②《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
    ③《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
    ④见(清)孙星衍:《汉官六种》,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86页。
    ①《东观汉记》卷六《明德马皇后》。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②见王沈《魏书》,《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桓》注引。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⑤《史记》卷一百三《太史公自序》。
    ①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页。
    ②《史记》卷一百三《太史公自序》。
    ③《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
    ④《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⑤《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⑥见王沈《魏书》,《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桓》注引。
    ①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74页。
    ②(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③(王氏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点校:《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①《后汉书》卷五二《崔寔传》。
    ②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汉魏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高句丽》。
    ④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①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挹娄》。
    ②参考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东宁大城子新石器时代居住址》,《考古》1979年第1期。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高句丽》。
    ④王沈《魏书》,《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①《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②《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秽》。
    ③《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乌丸》注引。
    ①《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下》。
    ②《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高祖孝文帝纪》。
    ③《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禧传》。
    ④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志一》。
    ①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濊》
    ①《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论》
    ③《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秽》
    ④《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⑤详见李路:《汉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探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①《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1](西周)周公旦著,(清)孙诒让正义.周礼正义[M].十三经清人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春秋战国)佚名著,(清)孙希旦集解,沈啸寰等点校.礼记集解[M].十三经清人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
    [3](春秋战国)佚名著,程俊英等注析.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春秋战国)左丘明著,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春秋战国)老子著,(三国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
    [6](春秋战国)庄子著,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春秋战国)庄子著,(清)王先谦集解,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
    [8](春秋战国)老子著,高明校注.帛书老子校注[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6.
    [9](春秋战国)老子著,朱谦之校释.老子校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春秋战国)孟子著,(清)焦循正义,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春秋战国)庄子著,(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春秋战国)孔子等著,程树德释,程俊英等点校.论语集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春秋战国)吕不韦编,许维遹释.吕氏春秋集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春秋战国)佚名著,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5](春秋战国)佚名著,逸周书[M].中部备要本,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抱经堂丛书影印本.
    [16](春秋战国)佚名著,方韬译注.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春秋战国)屈原等著,(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春秋战国)佚名著,(清)王国维辑校疏证.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9](春秋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20](春秋战国)荀子著,(清)王先谦集解,沈啸寰等点校.荀子集解[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
    [21](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汉)贾谊著,阎振益等校注.新书校注[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0.
    [23](汉)董仲舒著,(清)苏舆义证,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
    [24](汉)扬雄著,汪荣宝义疏.法言义疏[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汉)扬雄著,华学诚校释.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7](汉)班固著,(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4.
    [28](汉)班固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
    [29](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0](汉)刘安著,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
    [31](汉)王充著,黄晖等校释.论衡校释(附论衡集解)[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
    [32](汉)佚名著,胡奇光等译注.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3](汉)崔寔著,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4](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5](汉)荀悦.前汉纪[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36](汉)刘向辑.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7](汉)郑玄.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8](汉)刘歆等著.西京杂记(外五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9](汉)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0](汉)刘向著,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2](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43](汉)崔寔著,(汉)仲长统著,孙启治校注.政论校注,昌言校注[M].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
    [44](汉)刘熙著,(清)王先谦撰,祝敏彻等点校.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5](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M].清乾隆56年(1791年)金谿王氏刻本.
    [46](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7](晋)袁宏.后汉纪[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48](晋)崔豹.古今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9](北魏)崔鸿撰,(清)汤球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M].二十五别史本,济南:齐鲁书社,2000.
    [50](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1](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4](唐)释玄应著,徐时仪等注释.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6](唐)李泰编,贺次军辑校.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7](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8](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9](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0](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1](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2](宋)洪皓.松漠纪闻[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4](宋)徐天麟.西汉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5](宋)徐天麟.东汉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6](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7](宋)赵明诚.金石录[M].济南:齐鲁书社,1970.
    [6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9](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0](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1](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2](明)张鼐.东夷考略[M].玄览堂丛书本,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1.
    [73](明)张鼐.辽夷略[M].玄览堂丛书本,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1.
    [74](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5](清)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M].十三经清人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
    [76](清)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7](清)阿桂.满洲源流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78](清)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M].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光绪著易堂铅印本.
    [79](清)阿桂等编.盛京通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80](清)长顺.吉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1](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2](清)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M].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狮伏堂丛书本.
    [83](清)穆彰阿.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4](清)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5](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6](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M].民国四年(1915)浙江图书馆校刊本.
    [87](清)杨守敬.晦明轩稿[M].杨守敬集本,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88](清)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M].清光绪三十二年观海堂本.
    [89](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0](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91](清)刘师培.古政原始论[M].宁武南氏校印本,1934.
    [92](清)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3](清)王国维.古史新证[M].王国维文集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94](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M].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5.
    [95](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6](清)张穆.蒙古游牧记[M].日本早稻田大学藏同治八年刻本.
    [97]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8]康家兴.吉林江北土城子附近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J].考古通讯,1955.(1).
    [99]康家兴.吉林江北土城子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J].考古学报,1955.(1).
    [100]沈欣.辽阳唐户屯一带的汉墓[J].考古通讯,1955.(4).
    [101]郭宝钧.洛阳涧滨古文化遗址及汉墓[J].考古学报,1956.(1).
    [102]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J].考古学报,1957.(1).
    [103]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的初步收获[J].考古通讯,1957.(5).
    [104]王亚洲等.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的发现与初步调查[J].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8.(3).
    [105]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J].考古,1960.(1).
    [106]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宁安牛场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J].考古,1960.(4).
    [107]金殿士.辽宁省喀左县三台子乡发现西汉墓葬[J].文物,1960.(10).
    [108]孙守道.“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J].文物,1960,8、9合刊.
    [109]王亚洲.吉林省汪清县百草沟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8).
    [110]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J].考古,1961.(12).
    [111]刘谦.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J].考古,1963.(1).
    [112]佟柱臣.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1).
    [113]王增新.辽宁抚顺市莲花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4.(6).
    [114]郑明等.沈阳伯官屯汉魏墓葬[J].考古,1964.(11).
    [115]赵善桐.黑龙江官地遗址发现的墓葬[J].考古,1965.(1).
    [116]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5.(6).
    [117]李云铎.吉林珲春南团山、一松亭遗址调查[J].文物,1973.(8).
    [1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4.(1).
    [11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1).
    [120]朱国忱等.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75.(3).
    [121]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J].考古,1975.(6).
    [122]李恭笃.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王莽钱范作坊遗址的发现[J].文物,1977.(12).
    [123]董学增.永吉星星哨水库石棺墓及遗址调查[J].考古,1978.(3).
    [124]薛虹.肃慎和西团山文化[J].吉林师大学报,1979.(1).
    [125]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东宁大城子新石器时代居住址[J].考古,1979.(1).
    [126]徐光冀.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J].北方文物,1979.(2).
    [127]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农安田家坨子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79.(2).
    [128]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扶余北长岗子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79.(2).
    [129]黑龙江省文物工作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东宁团结遗址发掘报告[C].见:1979年吉林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资料.
    [130]张太湘.东宁团结遗址出土的铁镰和陶甑[J].学习与探索,1980.(6).
    [131]许玉林、许明纲.辽东半岛石棚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132]张雪岩.集安发现青铜短剑墓[J].考古,1981.(5).
    [133]张太湘等.黑龙江宁安县莺歌岭遗址[J].考古,1981.(6).
    [134]董学增等.吉林永吉县学古东山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1.(6).
    [135]方启东.集安东台子高句丽建筑遗址的性质和年代[C].见: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36]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C].见: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37]中澍等.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3).
    [138]邵春华等.赤柏松汉城调查[J].博物馆研究,1983.(3).
    [139]张泰湘.东宁考古拾零[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1).
    [140]田耘.西岔沟古墓群族属问题浅析[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1).
    [141]佟柱臣.对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作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1984.(1).
    [142]董学增、李树田.略谈西团山文化的族属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143]孙进己等.肃慎和挹娄的考古文化[J].学习与探索,1984.(5).
    [144]张英等.吉林榆树县老河深鲜卑墓群部分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5.(2).
    [145]李建才.关于西团山文化族属问题的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1985.(2).
    [146]刘景文、张志立.西团山文化及其族属[J].北方文物,1985.(2).
    [147]李殿福.汉代夫余文化刍议[J].北方文物,1985.(3).
    [148]冯永谦等.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J].文物,1985.(6).
    [149]董学增.吉林市泡子沿前山遗址和墓葬[J].考古,1985.(6).
    [150]刘景文等.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J].北方文物,1986.(1).
    [151]林沄.肃慎、挹娄和沃沮[J].辽海文物学刊,1986.(1).
    [152]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小登科墓葬及其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86.(2).
    [153]耿铁华.高句丽壁画中的社会经济[J].北方文物,1986.(3).
    [154]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J].考古学报,1987.(2).
    [155]马德谦.谈谈吉林龙潭山、东团山一带的汉代遗物[J].北方文物,1987.(4).
    [156]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9.(1).
    [157]贾伟明等。论挹娄的考古学文化[J].北方文物,1989.(3).
    [158]刘来成.安平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1989.(Z1).
    [159]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辽宁朝阳袁台子西汉墓1979年发掘简报[J].文物,1990.(2).
    [160]田立坤等.朝阳十二台营子附近的汉墓[J].北方文物,1990.(3).
    [161]刘谦.辽宁锦州汉代贝壳墓[J].考古,1990.(8).
    [162]刘景文.古夫余农牧业探索[J].农业考古,1991.(3).
    [163]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J].考古,1991.(5).
    [164]徐良玉等.江苏邗江县甘泉老虎墩汉墓[J].文物,1991.(10).
    [165]李文信.李文信考古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166]吴鹏.锦州国和街汉代贝墓发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2.(1).
    [167]李国学等.辽宁喀左老爷庙石室墓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1993.(1).
    [168]白城地区博物馆、文管所等.吉林省镇赉县坦途北岗子青铜时代墓葬清理报告[J].博物馆研究,1993.(1).
    [169]王绵厚.关于汉以前东北“貊”族考古学文化的考察──兼论大石棚和石棺墓文化的族属与时代[J].文物春秋,1994.(1).
    [170]李恭笃等.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6.(2).
    [171]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72]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发掘报告[J].北方文物,1997.(2).
    [173]李建才.平壤地区是否只有后汉而无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4).
    [174]米文平.平洋墓葬为乌丸遗迹论[J].北方文物,1999.(3).
    [175]潘玲等.平洋墓葬的年代与文化性质[A].边疆考古研究[C].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
    [176]刘素侠.从考古发现的钱币窖藏看赤峰地区古代货币流通[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S1).
    [177]王来柱.辽阳青年大街发现的两座汉墓[C].见:辽宁考古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178]李龙彬.辽宁沈阳沈州路东汉墓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04.(3).
    [179]陈全家.白金宝遗址(1986年)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J].北方文物,2004.(4).
    [180]赵永军.试论滚兔岭文化[J].北方文物,2006.(1).
    [181]杨虎.黑龙江省绥滨县蜿蜒河遗址发掘报告[J].北方文物,2006.(4).
    [182]赵宾福.汉书二期文化研究——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的分析与整合[C].见: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83]刘庆柱、白云翔主编.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84]于丽群等.以东团山遗址出土陶器为例试析汉文化对夫余文化的影响[J].东北史地,2010.(6).
    [185]杨海鹏、姚玉成.关于肃慎的考古学文化[M].满族研究,2011.(1).
    [186]赵海龙.2011年吉林通化赤柏松汉代古城考古新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2-4-27.
    [187]王志刚等.集安高句丽早期遗存研究新进展——集安建疆遗址考古发掘收获[J].东北史地,2012.(4).
    [188]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2.(4).
    [189]陈顾远.中国古代婚姻史[M].北平:商务印书馆,1927.
    [190]陶希圣.西汉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91]陈直.三辅黄图校证[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92]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四川省出土铜镜[M].文物出版社,1960.
    [193]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之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M].台北:中正书局,1973.
    [194]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5]金毓黻.东北通史[M].《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0年翻印本.
    [196]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197]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98]郭沫若.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99]刘学铫.鲜卑史论[M].台北:南天书局,1983.
    [200]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01]傅郎云等.东北民族史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202]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203]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204]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05]李建才.东北史地考略[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06]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207]吴文衔.黑龙江古代简史[J].哈尔滨:北方文物出版社,1987.
    [208]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9]庄锡昌等译.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10]高光复.赋史述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11]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2]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13]孙进己.女真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214]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15]木芹.两汉民族关系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21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释文汇编·东北卷,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21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源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18]王景义.东北地方简史[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219]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20]祝瑞开.两汉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21]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22]章权才.两汉经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223]田志和.吉林建置沿革概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224]王绵厚等,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225]李兴盛.东北流人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26]江应樑.中国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227]杨志军、郝思德、李陈奇.平洋墓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28]薛虹等.中国东北通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229]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30]贾敬颜.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31]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232]何光岳.东夷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23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34]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235]高青山.东北古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236]李治.东北艺术史[M].沈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237]齐江源.东北艺术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238]马清福.东北文学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239]文史知识编辑部编撰.中国古代民族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40]蒋秀松等.东北民族史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241]杨昭全.中朝边界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42]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43]孙进己.东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44]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45]王绵厚.秦汉东北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46]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247]耿铁华.好太王碑新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48]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49]魏国忠.东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50]薄松年.中国艺术史[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251]林幹等.东胡乌桓鲜卑研究与附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252]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53]谢和耐等.中国社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54]李大龙.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55]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
    [256]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5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58]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59]赵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60]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261]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262]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6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64]李仲均等.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M].李仲均文集本,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
    [265]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6]张荫麟.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67]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268]张碧波等.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69]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270]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71]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7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76]李德山等主编.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77]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78]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79]孙家洲.两汉政治文化窥要[M].济宁:泰山出版社,2001.
    [28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81]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82]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83]魏存成.高句丽遗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84]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85]章开沅等.中国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86]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87]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88]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89]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90]耿铁华.好太王碑一千五百八十年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9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9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93]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94]程妮娜.东北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29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9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9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女山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9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内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9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丸都山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300]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01]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02]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03]沈从文.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4]钱穆.古史地理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05]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06]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07]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8]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09]王超.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0]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11]武沐.匈奴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12]江晓学.中国天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3]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14]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5]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16]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17]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18]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19]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320]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21]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22]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23]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24]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25]史仲文.中国艺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326]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27]许道勋等.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28]杨军.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29]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30]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3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32]邴正、邵汉明主编.秽貊族起源与发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333]陈美东.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M].中国文库本,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34]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35]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36]李山.中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37]陈序经.匈奴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38]罗贤佑.中国历代民族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39]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40]额尔德木图.东胡人的历史与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
    [341]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42]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43]林幹.东胡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44]吕思勉.中国社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45]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46]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47]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史·秦汉民族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8]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M].中国文库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349]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50]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51]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52]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53]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54]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55]孙玉良.简明高句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356]侯家驹.中国经济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357]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5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59]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60]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61]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62]曾雄生.中国农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36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364]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65]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M].中国文库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366]吕思勉.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67]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中国文库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68]耿铁华.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69]林幹.匈奴史[M].人民·联盟文库本,呼和浩特:内蒙人民出版社,2010.
    [370]孙进己等.女真民族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7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372]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73]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域的变迁[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374]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7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
    [376]田余庆.秦汉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377]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78]王景泽、李德山主编.中国东北边疆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379]谢乃和.古代社会与政治——周代的政体及其变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380]张树东等.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81]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82]杨军.夫余史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383]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84]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85]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上海:上海书店,2011.
    [386]苗威.高句丽移民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387]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M].长沙:岳麓书社,2011.
    [388]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89]耿铁华.高句丽好太王碑[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390]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91]王子今.秦汉社会意识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9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93]范恩实.夫余兴亡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94]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C].见: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六七合期,北平:禹贡学会1937.6.1.
    [395]佟柱臣.我国历史上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和其他[J].文物,1976.(7).
    [396]王钟翰、陈连开.战国秦汉辽东辽西郡县考略[J].社会科学辑刊,1979.(4).
    [397]张博泉.汉玄菟郡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6).
    [398]匡瑜.战国至两汉的北沃沮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2.(1).
    [399]李殿福.从东北地区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J].农业考古,1983.(2).
    [400]徐家国.汉玄菟郡二迁址考略[J].社会科学辑刊,1984.(3).
    [401]孙进己,干志耿.汉真番郡考[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3).
    [402]魏存成.高句丽初、中期的都城[J].北方文物,1985.(2).
    [403]张博泉.真番郡考[J].北方文物,1985.(4).
    [404]林幹.乌桓社会制度新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6.(1).
    [405]杨保隆.各史《高句丽传》的几个问题辨析[J].民族研究,1987.(1).
    [406]顾铭学.魏志夫余传中的三个费解句——夫余漫笔之二[J].学术研究丛刊,1987.(4).
    [407]林树山.寇漫汗国与豆莫娄国试辨[J].黑河学刊,1988.(2).
    [408]李德山.挹娄族考略[J].黑河学刊,1988.(4).
    [409]佟柱臣“.夫租薉君”银印考[C].见: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10]李建才.真番郡考评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4).
    [411]李德山.《古本竹书纪年》之白、方、吠、蓝诸夷考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5).
    [412]林沄.“燕亳”和“燕亳邦”小议[J].史学集刊,1994.(2).
    [413]葛亮.汉与匈奴第一个和亲约考述[J].边疆史地研究,1995.(2).
    [414]李德山.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5.(4).
    [415]刘子敏《.三国志·夫余传》中的错简问题探讨——与明学、中澍同志商榷[J].东疆学刊,1997.(1).
    [416]王庆宪.早期乌桓社会经济述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417]张博泉.夫余社会与一体结构[J].史学集刊,1997.(4).
    [418]李德山.貊族的族源及其发展演变[J].社会科学战线,1998.(1).
    [419]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3).
    [420]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J].北方文物,1999.(4).
    [421]刘子敏、房国凤.苍海郡研究[J].东疆学刊,1999.(2).
    [422]赵红梅.夫余、马韩、邪马台三国“下户”之比较[J].东疆学刊,2001.(1).
    [423]寇养厚.东汉中后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盛衰变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424]刘子敏.高句丽族源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5).
    [425]孙进己.高句丽的起源及前高句丽文化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2).
    [426]范恩实.肃慎起源及迁徙地域略考[J].民族研究,2002.(3).
    [427]葛亮.论汉代的民族“和亲”并非民族间的政治联姻[J].河北学刊,2003.(6).
    [428]张福有.高句丽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思想渊源[J].学问,2003.(12).
    [429]孙玉良,孙文范.高句丽向朝鲜半岛扩张始末[J].东北史地,2004.(1).
    [430]魏存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与发展[J].东北史地,2004.(1).
    [431]杨军.秽国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1).
    [432]李钟洙.夫余文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2004.
    [433]姜维东.高句丽文化渊源概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4.(6).
    [434]赵红梅.真番郡考疑[J].社会科学战线,2004.(6).
    [435]孙泓.高句丽文化的主体[J].东北史地,2004.(12).
    [436]于福熹.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演变及制造技术的起源[C].见: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37]耿铁华.高句丽民族起源与民族融合[J].社会科学辑刊,2006.(1).
    [438]王绵厚.高句丽起源的国内外代表性观点解析——再论高句丽族源主体为辽东“二江”和“二河”上游“貊”部说[J].社会科学辑刊,2006.(1).
    [439]刘伟.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前期的传播及影响[J].东北史地,2006.(1).
    [440]赵红梅.玄菟郡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
    [441]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
    [442]栾凡.秽貊系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民族性格[J].社会科学战线,2006.(5).
    [443]赵红梅.略析玄菟郡的多元民族结构[J].东北史地,2006.(6).
    [444]赵宾福.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
    [445]赵轶峰.明代中国历史趋势:帝制农商社会[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46]李淑英,李乐营.高句丽民族礼仪初探[J].东北史地,2008.(1).
    [447]马彦.试论早期高句丽政权的性质[J].东北史地,2008.(6).
    [448]赵红梅.夫余与玄菟郡关系考略[J].满族研究,2009.(2).
    [449]姜维公.高句丽史研究的又一部通史性著作——《简明高句丽史》评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450]赵红梅.临屯郡地望考[J].东北史地,2009.(5).
    [451]魏存成.高句丽的兴起及其与玄菟郡的关系[M].东北史地,2009.(6).
    [452]王绵厚.试论桓仁“望江楼积石墓”与“卒本夫余”——兼论高句丽起源和早期文化的内涵与分布[J].东北史地,2009.(6).
    [453]赵欣.夫余与高句丽的关系探略[J].东北史地,2009.(6).
    [454]李新全.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及迁徙[J].东北史地,2009.(6).
    [455]徐栋梁.从开国传说看高句丽文化的渊源[J].东北史地,2010.(1).
    [456]赵红梅.乐浪郡变更轨迹考[J].东北史地,2010.(4).
    [457]王志敏.高句丽故地与第二玄菟郡考[J].东北史地,2010.(5).
    [458]华阳.浅谈高句丽民族的厚葬习俗[J].东北史地,2010.(5).
    [459]魏存成.玄菟郡的内迁与高句丽的兴起[J].史学集刊,2010.(5).
    [460]祝立业.流入高句丽的汉人群体的分期、分类考察[M].东北史地,2011.(3).
    [461]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2011.
    [462]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论纲[J].古代文明,2011.(3).
    [463]李德山.加强东北史研究中的信息搜集和研究方法更新工作[J].东北史地,2013.(2).
    [464](王氏高丽)李奎报.东国李相国集[M].首尔: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465](王氏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466](王氏高丽)一然.三国遗事[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467](李氏朝鲜)丁若镛.大韩疆域考[M].朝鲜活字本,1801——1818.
    [468](李氏朝鲜)韩镇书.海东绎史续[M].朝鲜:朝鲜光文会,1913.
    [469](李氏朝鲜)韩大奫.海东绎史[M].古书刊行会本,1917.
    [470](日)阿阇梨皇圆.扶桑略纪[M].日本国史大系本,日本吉川弘文馆,1937.
    [471](日)坂本太郎等.日本书纪[M].岩波书店,1994.
    [472](日)鸭佑之.日本逸史[M].日本国史大系本,日本吉川弘文馆,1999.
    [473](日)那珂通世.支那通史[M].上海东文书社1901年石印本.
    [474](日)滨田耕作.东亚考古学研究[M].日本:图书院,1930.
    [475](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476](日)那珂通世.支那史研究[M].日本:春秋社,1939.
    [477](日)日本朝鲜史研究会编撰.朝鲜史[M].东京:三省堂,1974.
    [478](日)日本朝鲜史研究会编撰.朝鲜史入门[M].东京:三省堂,1986.
    [479](日)武田幸男.高句丽与东亚[M].东京:岩波书店,1989.
    [480](日)日本朝鲜史研究会编撰.新版朝鲜史[M].东京:三省堂,1995.
    [481](日)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M].东京:吉川弘文馆,1997.
    [482](朝)申忠一绘.建州纪程图记[M].昭和十五(1940)年朝鲜印刷株式会式影印本.
    [483](朝)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撰.高句丽文化[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5.
    [484](朝)李趾麟、姜仁淑主编.高句丽史研究[M].平壤:朝鲜科学百科词典出版社,1976.
    [485](朝)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撰.朝鲜通史[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
    [486](朝)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撰.朝鲜全史[M].平壤:朝鲜科学百科词典出版社,1979.
    [487](朝)孙永钟.高句丽史(I)[M].平壤:朝鲜科学百科词典出版社,1990.
    [488](韩)申滢植.三国史记研究[M].首尔:一潮阁,1981.
    [489](韩)朴性凤.东夷传高句丽关系史料之研究[M].首尔:庆熙大学,1981.
    [490](韩)徐炳国.高句丽帝国史[M].汉城:慧眼图书出版社,1997.
    [491](韩)朝鲜历史研究会.高句丽王朝700年史[M].汉城:五常图书出版社,1997.
    [492](韩)林相先.高句丽的支配势力研究[M].汉城:精神文化研究院,1997.
    [493](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94](苏联)奥克拉德尼科夫著,莫润先等译.滨海地区遥远的过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95](苏联)杰列维扬科著,林树山等译.黑龙江沿岸的部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496](美)A.L.Kroeber.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NewYork:KrausReprint Co.1952
    [497](美)魏特夫,冯家升.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M].台北:鼎文书局,1974.
    [49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99](美)克鲁伯.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判回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00](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0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0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03](美)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04](美)许倬云.汉代农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05](德)史怀哲著,常喧译.中国思想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06](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507](英)崔瑞德,(英)鲁唯一主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08](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09](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M].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510](英)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1](日)関野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第3编)[C].见: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4册).朝鲜:朝鲜总督府,1925.
    [512](日)梅原末治、(日)藤田亮策.朝鲜古文化综鑑(第一卷)[M].日本:养德社,1947.
    [513](韩)金廷鹤.韩国の考古学[M].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82.
    [514](朝)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李云铎译.朝鲜考古学概要[M].哈尔滨: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
    [515](韩)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清堂洞——天安清堂洞遗址[M].首尔: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1993.
    [516](韩)国立中央博物馆.乐浪[M].首尔:sol出版社,2001.
    [517](日)白鸟库吉.汉代的朝鲜[C].见:满洲历史地理,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40.
    [518](日)冈崎敬著、常伟译、顾明学校.有关“夫租薉君”银印问题[J].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85.(4).
    [519](日)武田幸男.高句丽官位制の史的展开[C].见:《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东京:岩波书店,1989.
    [520](日)竺沙雅章著,蔡毅译.中国史学在日本[J].文史知识,1996.(2).
    [521](日)田中俊明著,姚义田译.高句丽的兴起和玄菟郡[J].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96.(2).
    [522](日)和田清著,凌水南译.玄菟郡考[J].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2005.(1).
    [523](苏)A·Л·奥克拉德尼科夫.从最近考古成就看苏联的远东地区[J].历史问题,1964.(1).
    [524](意)安德里亚.浅析高句丽葬礼习俗[J].博物馆研究,201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