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赖山阳的汉学与史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赖山阳(1780—1832),名襄,字子成,号山阳、三十六峰外史,通称久太郎,是江户时代后期文豪,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汉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文苑全才,诗、文、书、画皆绝,“文宗八家而不乘其范围,诗步趋宋元而不坠其圈套,胸罗四库之书”,“为诗为文为史策,奇正万变”,乃至“在京最久,文名岿然,衣被海内”,“隐然执文坛牛耳者数十年,莫敢或争。”
     赖山阳“文才天授,别开生面”,又勤于著述,在史学、古文学、诗词学、程朱学、书法等领域都能自成一家。其学术以汉学为基础,以史学为中心,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赖山阳的著作以《日本外史》为代表,具有持久广泛的影响力。然而截至目前,国内对赖山阳的认识比较片面,多系仅针对其某方面或某部书的论述,令人难窥其学术思想全貌。本文将赖山阳的学术视为一个整体,以其人生为主线,分为“萌芽”、“初创”、“发展”、“完结”四部分来论述,力求从宏观角度全面、系统地把握赖山阳学术的基本脉络。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绪论,叙述选题背景、动机和意义,着重介绍了研究史和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主旨。
     第二章论述赖山阳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为三节。第一节概述当时的政治形势与社会风潮,着眼于田沼意次与松平定信的政治沉浮,以及随之而来的“化政文化”。第二节是江户时代汉学史概述,介绍了儒学与汉诗文的发展情况。第三节介绍江户后期的日本史学,分成国学与水户学两部分来论述。
     第三章名为“赖山阳学术的萌芽”,介绍21岁脱藩之前赖山阳的主要经历。
     第四章名为“赖山阳学术的初创”,针对广岛屏居时赖山阳的修学著述情况,分成“汉学悟道”与“屏居修史”两部分论述。本章是本文的中心部分,以“汉学”、“史学”两个视角来切入,先汉学而后史学,着重介绍了《日本外史》与《新策》两部史书的写作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五章名为“赖山阳学术的发展”,论述赖山阳从离开广岛自立门户到完成《外史》名满天下的经过,勾勒出壮年山阳的学术与人生轨迹。
     第六章是“赖山阳学术的完结”,介绍了赖山阳生命最后几年里的治学情况,指出这一时期与他广岛屏居时一样,都是其创作生涯中的高峰。
     第七章是结论,集中阐述赖山阳学术的主要特点与内涵。为照应主题,本章仍分“汉学”、“史学”两部分,指出赖山阳的汉学有“实”、“独”、“通”三大特点,史学又有“俗”、“隽”、“鉴”三大特点。笔者结合时代,强调研究赖山阳学术的最大意义,是与同期中国之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反衬出清代思想学术领域的固步自封。笔者认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历史转折点上,积极探索、敢于突破、具有启蒙精神的赖山阳,其学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新旧时代的分水岭,有力推动了日本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变革,发挥了“思想发动机”的巨大功效。
Rai Sanyou (1780-1832),the historian、Sinologist、and thinker in the late Edoperiod,is a monster sacre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after his death in Japanese history.The thing which bring honour to him,exactly i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As the junior teaching material of Tokugawa shogunate, have the excellent style of writing,won universalpraise at that time,was the best liked history book in19thcentury. produced giant effect on the Meiji Reformation.
     Edo epoch was the heyday of Sinologist in Japanese history. Especially at thelater stage of Edo epoch,some Japanese literati have great attainments on Sinologist,and even never worse than Chinese literati,Rai Sanyou was quite right the one. As themasterpieces of Rai Sanyou, was writed in classicalChinese,its theory is Chinese historiography,stood for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Japanese Sinology.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Sin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of Rai Sanyou, isconstituted by seven chapter:
     The1st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troduce the related situation and the intent ofauthor.
     The2ndchapter is constituted by three part,introduce the age of Rai Sanyou. The1stpart introduc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2ndpart discuss theSinology of Edo epoch. The3rdpart introduc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Japanesehistoriography before Rai Sanyou.
     The3rdchapter is “the bud of Rai Sanyou’s theory”,introduce the early youthlifetime (until21st)of Rai Sanyou.
     The4thchapter is “the found of Rai Sanyou’s theory”,constituted by two part:1.“Insight learning of Sinology”;2.“the writing process of Rai Sanyou’s history”.
     The5thchapter is“the develop of Rai Sanyou’s theory”,introduce themid-life(30ty—50ty)of Rai Sanyou.
     The6thchapter is “the finish of Rai Sanyou’s theory”,introduce the later years(51st—53rd)of Rai Sanyou.
     The7thchapter is the last part of this thesis,summariz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of Rai Sanyou’s Sinology and historiography.The chapter Point out:in the kickpointof world-history,Rai Sanyou’s Sin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bring forth new ideasand made innovations,have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引文
①山阳:日本中国地方(本州岛西部)南部、脊梁山脉南侧区域。古代“山阳道”是五畿七道之一,包括今冈山县、广岛县全部以及山口县的濑户内海一侧。赖山阳是广岛人,这里是以地名为号。
    ②三十六峰:京都东山有群山号称“东山三十六峰”,赖山阳中年定居京都后以山名自号。
    ③古贺榖堂:《祭赖子成文》,《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82页。
    ④安艺:日本旧国名,今广岛县西部。艺州。
    ⑤藩儒:出仕于藩主的儒学者。
    ⑥赖春水(1746—1816):江户后期汉学者,广岛藩儒官。名惟宽,通称弥太郎,安艺竹原人。与妻静子(号梅飔)生赖山阳。年轻时在大坂师事片山北海,擅作汉诗,提倡朱子学。主要著作有《春水遗稿》等。
    ⑦昌平坂:江户幕府学校,以教授儒学为主,始于幕府儒官林罗山在上野忍冈创立的弘文馆。1690(元禄
    3)年与孔子庙先圣殿一起移到江户汤岛昌平坂,由林家世代主宰。1797(宽政9)年由幕府直辖,主要教育旗本与御家人子弟。昌平坂学问所。江户学问所。
    ⑧尾藤二洲(1747—1813):江户时代后期儒学者,宽政三博士之一。名孝肇,伊予国人。师事片山北海,主张尊朱子学为正学,昌平坂教官。著作有《正学指掌》、《素餐录》等。
    ⑨煎茶:江户时代中期以后在日本文人中普及开来的一种茶艺,用蒸汽将茶叶蒸熟后制成。
    ⑩平曲:一边弹平家琵琶一边说唱《平家物语》的说唱音乐,相传创始于镰仓时代初期,也叫“平家琵琶”、“平家”、“平语”。
    11斋藤谦:《评点韩苏诗钞》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评点韩苏诗钞》序第1页。
    12川村竹坡:《依水园记》,《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44页。
    ①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储元熹、卞铁坚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255页。
    ②赖山阳所用原字为“氵”加一个“奠”字,笔者不识,这里姑且用“潭“字替代。
    ③赖山阳:《自像赞二首》,《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61页。
    ④后藤机:《山阳诗钞》后序,《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59页。
    ①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2页。
    ②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3页。
    ③老中:江户幕府职名,直属于将军,总理幕政,处理与朝廷、诸大名相关的事务,统辖幕府在远国的公务人员。定员4到5名,按月轮流。通常由3万石以上的谱代大名补任。执政。宿老。阁老。奉书连判。加判。年寄。
    ④松平定信(1758—1829):江户后期政治家。田安宗武之子,陆奥白河藩主。继田沼意次后担任老中,进行宽政改革,隐居后自号“乐翁”。擅长和歌与绘画。著有:《花月双纸》、《宇下人言》、《集古十种》等。
    ⑤德富苏峰(1863—1957):新闻作家。名猪一郎,肥后人。德富芦花之兄。同志社中退。1887年创立民友社,发行《国民之友》、《国民新闻》,提倡平民主义。甲午中日战争后鼓吹帝国主义。主要著作有《吉田松阴》、《近世日本国民史》等。获文化勋章。
    ⑥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01頁。
    ⑦黄遵宪(1848—1905):清末政治家、诗人。字公度,广东省嘉应州人。光绪三年(1877年)起历任驻日本使馆参赞官、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奉命办结江南五省教案,与日本交涉苏州开埠事宜,出任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湖南按察使,参与湖南维新改革活动。
    ⑧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第七十三首,《黄遵宪全集》,陈铮/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29页。
    ⑨黄遵宪:《中学习字本序》,《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241—242页。
    ①高山彦九郎(1747—1793):江户后期尊王思想家。名正之,上州人。和林子平、蒲生君平被称为“宽政三奇人”。在久留米自杀。著有和歌集《高山朽叶集》。
    ②蒲生君平(1768—1813):江户后期尊王思想家。名秀石,生于宇都宫。调查历代天皇陵,著有《山陵志》。得知沙俄北侵后著有《不恤纬》倡言沿海防卫的必要。
    ③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二·学术志一》,《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1404页。
    ④川田瓮江:《影本上乐翁公书跋》(博文馆刊),《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6页。
    ⑤小野湖山诗句,《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5页。
    ⑥内藤湖南(1866—1934):历史学家,名虎次郎,秋田县人。担任过大阪朝日新闻记者,后成为京都大学教授。对日本的汉学研究贡献卓越。主要著作有:《支那绘画史》、《支那论》、《近世文学史论》、《日本文化史研究》、《东洋文化史研究》等。
    ⑦佐藤一斋(1772—1859):江户时代后期汉学者。名坦,别号“爱日楼”,父亲是岩村藩家老。师事中井竹山,后成为昌平坂教官。致力于对经书的训点工作,被称为“一斋点”。著作有《古本大学旁释补》、《言志四录》、《爱日楼文诗》等。
    ⑧安积艮斋(1791—1860):江户时代后期汉学者。师事佐藤一斋、林述斋,长于诗文。著作有《艮斋间话》、《见山楼诗集》等。
    ①江湖社:也称江湖诗社,是江户时代后期的汉诗结社,天明(1781—1789)年间由市河宽斋开创于江户,倡导清新的性灵之作。
    ②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储元熹、卞铁坚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255页。
    ③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凡例》第1页。
    ④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凡例》第1页。
    ⑤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凡例》第4页。
    ⑥田能村竹田(1777—1835):江户后期汉学家、山水画家。名孝宪,字君彝,丰后竹田人。长于诗文和经学,曾在江户向谷文晁学习绘画。与赖山阳、青木木米、云华上人相交,在绘画领域开辟独自的清高淡雅的风格。《山中人饶舌》等画论也很著名。作有《亦复一乐帖》等。
    ⑦竹谷長二郎:『賴山陽書画題跋評釈』、東京:明治書院、1983年5月、『序』第2頁。
    ①輗:指赖山阳门人牧輗(百峰)。文政元年二月赖山阳将《孟子评点》自笔稿本传授给他。事见:《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解题》第2页。
    ②赖山阳:《书孟子评点后》,《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第133页。
    ①后藤机:《浙西六家诗钞题后》,《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浙西六家诗钞》第74页。
    ②后藤机:《浙西六家诗钞题后》,《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浙西六家诗钞》第74页。
    ③后藤机:《浙西六家诗钞题后》,《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浙西六家诗钞》第74页。
    ④黄遵宪:《赖山阳书翰跋》,《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241页。
    ⑤黄遵宪:《赖山阳书翰跋》,《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241页。
    ⑥黄遵宪:《赖山阳书翰跋》,《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241页。
    ⑦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2页。
    ⑧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2页。
    ①赖山阳:《予大榉平泉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9—90页。
    ①赖山阳:《新策例言》,《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例言》第1页。
    ②元弘(1331—1334)、延元(1336—1340),都是南北朝时代前期后醍醐天皇年号。
    ③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6页。
    ④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6页。
    ①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7页。
    ②重野成斎:《篡评日本外史论文笺注评语》,《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73页。
    ③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8页。
    ④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9页。
    ⑤赖山阳:《外史隐微七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5页。
    ⑥宫原龙:《通议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114页。
    ①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30页。
    ②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8页。
    ③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9页。
    ④后藤松阴:《山阳诗钞后叙》,《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75、76页。
    ⑤《山阳手书日本外史初稿本》插图,《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前付彩页。
    ⑥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20页。
    ⑦梁川星严:《闻子成讣音诗以哭寄》,《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16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654页。
    ②頼襄子成『校刻日本外史』、文盛館修文館双書館発行、原版主松平基則、1906年7月、序言第2頁。
    ③頼襄子成『校刻日本外史』、文盛館修文館双書館発行、原版主松平基則、『校刻日本外史序』第3頁。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09页。
    ①松林饭山:《论日本外史体裁之失》,《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43—744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69页。
    ③五弓雪窗:《政记存疑》自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5页。
    ④朱温(852—912,907—912在位):后梁太祖,唐僖宗赐名“全忠”,安徽砀山人。初为黄巢部下,降唐成为节度使,迫使哀帝让位,定都开封。被次子朱友珪所杀。
    ⑤李克用(856—908):后唐太祖,突厥沙陀部首长,父祖以来从属于唐,振武节度使。助唐平定黄巢之乱,担任河东节度使,与朱全忠争权败死,子李存勖建立后唐。
    ⑥关湘云:《论外史新田氏论之失》,《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5页。
    ①栗原柳庵:《日本外史正误》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7页。
    ②坂谷朗庐:《山阳外传》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82页。
    ③岸南岳:《山阳赖翁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84页。
    ④小原铁心:《山阳诗钞集解》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86页。
    ⑤长川东洲:《读外史余论》自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89页。
    ⑥《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92页。
    ①石津灌园:《日本政记考证》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94页。
    ②佐藤牧山:《日本政记摘注》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98页。
    ③中村敬宇:《近世日本外史》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0页。
    ④中村敬宇:《新撰日本政记》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0页。
    ⑤赖支峰:《增补日本政记》例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1页。
    ⑥马杉云外:《续日本外史》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2页。
    ⑦长川新吾:《国史论赞评点》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3页。
    ⑧龟谷省轩:《山阳小品》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3页。
    ⑨赖三树三郎(1825—1859):赖山阳第三子,幕末志士,名醇,号鸭崖,长于诗文,嘉永年间与梅田云滨等谋议尊王攘夷,安政大狱时被幕府处死。
    ①增田岳阳:《山阳小品》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3页。
    ②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忠臣。与蒙古作战失败后变名潜藏,被捕后守节饿死。著有《叠山集》,编《文章规范》。
    ③龟谷省轩:《评本文章规范》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7页。
    ④重野成斎:《日本外史前记》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13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15页。
    ⑥《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15页。
    ①龟谷省轩:《请褒赠赖襄上书》,《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1页。
    ②川田瓮江:《日本外史前编》,《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3—824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5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5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6页。
    ①大塔宫:护良亲王(1308—1335),后醍醐天皇之子,天台座主。为讨幕还俗,潜伏于奈良、吉野、高野,向诸国发布令旨召来建武新政。担任征夷大将军,后被足利尊氏幽禁于镰仓,被杀。
    ②北畠准后:北畠亲房(1293—1354),公家,镰仓幕府灭亡后奉义良亲王赴陆奥,1339年著《神皇正统记》,在吉野辅佐后村上天皇成为南朝支柱。著作还有《元元集》、《职原钞》、《关城书》等。
    ③久米易堂:《日本外史辨妄》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0页。
    ④龟谷省轩:《赖山阳蒙赠正四位》,《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4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5页。
    ⑥《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5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52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55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61页。
    ①三宅雪岭:《歌德言行录》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64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65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68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69页。
    ①栗原古城:《神人与魔人·文学者赖山阳》,《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78—879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0页。
    ③頼山陽原著·池辺義象訳述『改版邦文日本外史』、三陽書院、1931年9月、「序」。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1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4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5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9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9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91—892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白根竹介序,第2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陽先生全傳を日譜にする事に就て』,第6页。
    ①明朝茅元仪在《孙子兵诀评》中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笔者这里系套用古语。
    ①川田瓮江1881年语,见前文。
    ②毎日新聞社学芸部編『歴史の人気者』、河出書房、昭和30年11月、第41頁。
    ③尾形仂·松田修·服部幸雄·前田愛編『近世の文学(下)』(有斐閣選書日本文学史5)、有斐閣、1977年3月、第235—236頁。
    ④松浦玲:『暗殺——明治維新の思想と行動』、勁草書房、1979年7月、第37頁。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30页。
    ②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第75首,《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30页。
    ③齐星源:《评阅日本外史》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4页。
    ④王黍园:《山阳真迹诗帖》跋,《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5页。
    ⑤王琴仙:《山阳真迹诗帖》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5页。
    ①《黄遵宪全集·第五编·笔谈》,陈铮/编,第788页。
    ①《黄遵宪全集·第五编·笔谈》,陈铮/编,第790—791页。
    ②钱子琴:《评阅日本外史》自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9页。
    ③《黄遵宪全集·第五编·笔谈》,陈铮/编,第775页。
    ①井上勲編『日本の時代史·20·開国と幕末の動乱』、吉川弘文館、2004(平成16)年1月、第285頁。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83页。
    ③参见:《<日本外史>的编撰、翻刻及其在中国的流传》,《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15页,“附笔”。
    ①尾形仂·松田修·服部幸雄·前田愛編『近世の文学(下)』(有斐閣選書日本文学史5)、有斐閣、昭和52年(1977)3月、第239頁。
    ②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整理:《黄遵宪集》(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702—703页。
    ③毎日新聞社学芸部編:『歴史の人気者』、河出書房、1955年11月、第41頁。
    ①赖山阳:《续八大家文读本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58页。
    ②赖山阳:《答大榉子绳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1页。
    ①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第19首,《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13页。
    ②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第19首,《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13页。
    ③[日]吉田伸之:《成熟的江户》,熊远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8页。
    ④[日]吉田伸之:《成熟的江户》,熊远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8页。
    ⑤川田瓮江:《影本上乐翁公书跋》(博文馆刊),《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6页。
    ⑥老中:江户幕府职名,直属于将军,总理幕政,处理与朝廷、诸大名相关的事务,统辖幕府在远国的公务人员。定员4到5名,按月轮流。通常由3万石以上的谱代大名补任。执政。宿老。阁老。奉书连判。加判。年寄。
    ⑦足轻:平时从事杂役,战时担任步卒者。战国时代接受弓箭与火枪训练,作为正式部队编制。江户时代是武士阶层中地位最低的。杂兵。徒同心。
    ⑧小姓:武家职名,在主君身边处理日常杂用的武士。
    ⑨小纳户:江户幕府职名,归若年寄管辖,担任将军近侍,处理理发、膳食、卫生等细事。
    ⑩小纳户头取:统领小纳户,负责将军与官吏间政事之外的各种联络。
    ①小姓组:江户幕府旗本的军事组织。担任江户城本丸的警备、仪仗等工作。50人一组,常设六到十组,每组设置番头(由若年寄统制)。
    ②御侧:主君中意的近臣。
    ③式日集会:江户时代,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町奉行、大目付、目付在每月的四、十二、二十二日的式日(规定时间),参加评定所的集会评定。
    ④侧用人:江户幕府职名,由德川纲吉创置。负责监督侧众,向老中传达将军命令,在将军与老中、若年寄之间充当传话人,名目虽不及老中,权势实有过之。原名“近习出头人”。又称“御侧御用人”。
    ⑤冥加金:“冥加”既有神佛佑护的意思,也有报恩的含义,“冥加金”是对神佛佑护的谢礼向寺社捐献的金钱,也叫“冥加钱”。
    ⑥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九巻、吉川弘文館、1988年9月、第273頁。
    ⑦伏见:京都市南部地名,1594年(文禄三年)丰臣秀吉在此筑城,成为京都门户,江户时代被废弃,其城下町保留下来。
    ⑧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九巻、吉川弘文館、1988年9月、第273頁。
    ①印旛沼:千叶县北部湖沼。
    ②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第320页。
    ③村井益男·森谷尅久/編『年表日本曆史5江戶後期:1716—1867』、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11月、第108頁。
    ④浅间山:横跨长野、群马两县的三重活火山,高2568米。
    ⑤村井益男·森谷尅久/編『年表日本曆史5江戶後期:1716—1867』、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11月、第108頁。
    ⑥村井益男·森谷尅久/編『年表日本曆史5江戶後期:1716—1867』、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11月、第108頁。
    ①若年寄:江户幕府职名,直属于将军,仅次于老中,管理老中支配以外的公务人员,尤其是统辖旗本与御家人。由谱代大名中俸禄较低者补任。定员3到5名,按月轮流。少老。参政。
    ②旗本:江户时代将军的直属家臣中,食禄不满1万石、有资格觐见将军者。没有觐见将军资格的称为“御家人”。
    ③新番:江户幕府旗本的军事组织,1643(宽永20)年设立,20人一组。原为4组,之后增加为8组。近习番。新御番。
    ④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九巻、吉川弘文館、1988年9月、第273頁。
    ⑤御三家:江户时代对尾张德川家(尾州德川家)、纪伊德川家(纪州家)和常陆德川家(水户家)的总称。位在诸大名之上。将军无嗣子时从三卿以及尾张、纪伊两家中选出继嗣。水户家无继承将军资格,而是代代担任副将军。
    ⑥御三卿:指德川氏支族田安、一桥、清水三家,作为尾张、纪伊、水户御三家的次席,当宗家无后嗣时有继承资格。
    ⑦陆奥国:旧国名,包括今天青森县大部分和岩手县小部分。
    ①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5頁。
    ②德川吉宗(1684—1751,1716—1745在职):江户幕府第8代将军,纪州藩第2代藩主德川光贞第4子,第3代纪州藩主。继将军位后推行享保改革,绰号“米将军”。
    ③大名:江户时代俸禄1万石以上可直接觐见将军者。诸侯。
    ④代官:江户幕府官员,负责幕府直辖地的管理。
    ⑤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三巻、第861頁。
    ①札差:江户时代禄米商人。作为旗本和御家人代理,领取幕府禄米并出售,收取手续费,并以稻米为担保向旗本和御家人贷款。
    ②昌平坂:江户幕府学校,以教授儒学为主,始于幕府儒官林罗山在上野忍冈创立的弘文馆。1690(元禄3)年与孔子庙先圣殿一起移到江户汤岛昌平坂,由林家世代主宰。1797(宽政9)年由幕府直辖,主要教育旗本与御家人子弟。昌平坂学问所。江户学问所。
    ③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三巻、第861頁。
    ④根室:北海道东部、日本最东端港口城市。
    ①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周启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月,第88页。
    ②[日]吉田伸之:《成熟的江户》,熊远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8页。
    ③山本博文監修『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江戸時代』、日本文芸社、平成15(2003)年10月、116—117頁。
    ④山本博文監修『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江戸時代』、日本文芸社、平成15(2003)年10月、116—117頁。
    ⑤大御所:亲王、摄家、清华、大臣、将军家的隐居所,也作为对其人的尊称。江户时代特指德川家康与德川家齐。
    ⑥溜间诘:江户幕府给予亲藩及谱代大名中个别人物的特殊待遇,享有与老中商讨国事的权力。
    ①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東京:學燈社、1989年3月、第20—23頁。
    ②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東京:學燈社、1989年3月、第20頁。
    ③山本博文監修『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江戸時代』、日本文芸社、平成15(2003)年10月、第141頁。
    ①[日]吉田伸之:《成熟的江户》,熊远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235页。针对词不达意的原文,笔者作了一定修改。
    ②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1—32页。
    ①戴震(1723—1777):字东园,安徽休宁人,四库全书编修官、翰林院庶吉士。著有《孟子字义疏证》、《方言疏证》、《戴氏遗书》等。
    ②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储无熹、卞铁坚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280页。
    ③岩崎允胤『日本近世思想史序説上』、新日本出版社、1997年6月、314—315頁。
    ④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3页。
    ⑤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一·汉学》,《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1402页。
    ①山本朝常口述、田代阵基笔录:《叶隐闻书》,李冬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0页。
    ②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4页。
    ①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5页。
    ②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一·汉学》,《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1402页。
    ③荻生徂徕:《辨名》,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35页。
    ①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周启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月,第47页。
    ②华山生:《支那帝国》,《东亚月报》第一号,1908年1月,第49页。
    ③篠崎弼:《日本乐府》序,《赖山阳全书·诗集》,《日本乐府》第1页。
    ④牧輗:《注日本乐府》序,《赖山阳全书·诗集》,《日本乐府》第3页。
    ⑤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周启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月,第47页。
    ⑥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第308页。
    ⑦牧輗:《注日本乐府》序,《赖山阳全书·诗集》,《日本乐府》第3页。
    ⑧五山文学:镰仓时代末期与南北朝时代,镰仓、京都五山(禅宗中等级最高的五座寺院)禅僧的汉诗文,广义上泛指同时代的禅林文学。包括日记、语录、汉文、汉诗等,奠定了江户时代儒学勃兴的基础。
    ⑨松下忠:《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兼论明清三大诗论及其影响》,范建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1页。
    ⑩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東京:學燈社、1989年3月、第286頁。
    ①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東京:學燈社、1989年3月、第286頁。
    ②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290頁。
    ③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289頁。
    ④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290頁。
    ⑤伊藤仁斎:『古學先生詩文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一卷)、三宅正彥/編集·解說、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9月、第161頁。
    ⑥荻生徂徕:『徂徕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三卷)、平石直昭/編集·解說、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1月、第12頁。
    ①服部南郭:『南郭先生文集』(近世儒家文集集成第七卷)、日野龍夫/編集·解說、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年3月、第115頁。
    ②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300頁。
    ③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300頁。
    ④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303頁。
    ⑤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一卷,周启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月,第28—29页。
    ①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307頁。
    ②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308頁。
    ③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310頁。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64页。
    ②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五巻、第619頁。
    ③斯卢:古代朝鲜半岛上辰韩之一国,位于今韩国庆州市附近,是新罗前身。松下见林在《异称日本传》中用来称谓朝鲜。
    ④松下見林:『異稱日本傳』、『改定史籍集覽』第廿冊(新加通記類十三)、京都:臨川書店、1984年2月、第619頁。
    ①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沈仁安、林铁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146页。
    ②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269頁。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76页。
    ②堤精二/編集·市古貞次/責任編集:『增訂版日本文学全史4近世』、第270頁。
    ①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編『国史大辞典』第十三巻、第830頁。
    ②日造汉字,左“月”右“良”,读作“あきら”。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76页。
    ②《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77页。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史记、汉书”。
    ④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第20首,《黄遵宪全集》,陈铮/编,第13页。
    ⑤义公:德川光圀死后谥号。
    ⑥《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68页。
    ⑦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沈仁安、林铁森译,第128页。
    ⑧《黄遵宪全集》(上),陈铮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4页。
    ①『日本古典の名著總解說』(改訂新版)、東京:自由国民社、1990年9月、第50頁。
    ②『日本古典の名著總解說』(改訂新版)、東京:自由国民社、1990年9月、第51頁。
    ③《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68页。
    ④朱舜水(1600—1682):明末学者,名之瑜,字鲁璵,号舜水,浙江省余姚人。重视实用之学,精通礼法和建筑。企图光复明朝不成,于1659(万治2)年亡命日本,受德川光圀之招来往于江户。谥号“文恭先生”。
    ①承久之变:承久是日本年号(1219—1222)。承久三年(1221年)后鸟羽上皇策划消灭镰仓幕府失败,招致公家势力衰微,史称“承久之变”。
    ②和气清麻吕(733—799):奈良时代官人,受藤原氏之意阻挠道镜叛乱,被流放大隅,道镜失败后被召还,辅佐光仁、桓武两代天皇,为迁都平安尽心尽力。死后成为护王神社祭神。
    ③道镜(?—772):奈良时代僧人,河内人。因入宫看病有功受到称德天皇信赖,成为太政大臣禅师、法王。自称宇佐八幡神托,觊觎皇位,被和气清麻吕阻止。天皇死后被降职,死在配所。
    ④平将门(?—940):平安中期武将,与父亲平良持并称良将,绰号“相马小二郎”。不满摄政藤原忠平,在关东杀死伯父平国香,侵略周边诸国。939年(天庆二年)在下总猿岛建居馆,设文武百官,自称“新皇”,威震关东。后被平贞盛、藤原秀乡讨灭。
    ⑤藤原纯友(?—941):平安中期官人,受命讨伐西国海盗,936年亲帅海盗对抗朝廷,941年败死。与东边的平将门共同掀起“承平天庆之乱”,象征着律令制国家的崩溃。
    ⑥苏我马子(?—626):飞鸟时代豪族,苏我稻目之子,敏达天皇以下四代大臣,致力于佛法兴隆。讨灭物部守屋,暗杀崇峻天皇。
    ⑦『日本古典の名著總解說』(改訂新版)、東京:自由国民社、1990年9月、第51頁。
    ①《黄遵宪全集》(上),陈铮编,第30页。
    ②《黄遵宪全集》(上),陈铮编,第30页。
    ③三决死矣而不死:1.文政七年(1824年)19岁时,受父命斩杀在常陆大津滨登陆的英国船员;2.文政十二年(1829年)24岁时,在藩主继嗣问题拥立德川齐昭,与同志一起脱藩去江户;3.天保十五年(1844年)39岁时,被藩主德川齐昭下令致仕谨慎,含冤欲自杀。
    ④刀水:指利根川,贯流关东平原的大河。
    ⑤嫖姚:指霍去病(前140—前117),曾任嫖姚校尉。
    ⑥定远:指班超(32—102),被汉和帝封为定远侯。
    ⑦『日本古典の名著總解說』(改訂新版)、東京:自由国民社、1990年9月、第41頁。
    ①赖山阳《咏梅》中诗句,诗见“3.1.2出谷新莺”一节。
    ②木崎爱吉:《赖山阳全传(日谱)》,《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1页。
    ③广濑蒙斎:《宽政八年记事》,《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3页。
    ④备后国:今广岛县东部。
    ⑤小早川隆景(1533—1597):战国武将,毛利元就三子,继承安艺竹原、沼田小早川家。辅佐毛利辉元。与丰臣秀吉讲和后,领有筑前、筑后、肥前等国。文禄之役在碧蹄馆大破明军。
    ①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2页。
    ②上国:也称上方,日本古代对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地区的泛称。
    ③堺:室町时代在大阪湾沿岸形成的商人自治都市。
    ④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3页。
    ⑤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3页。
    ⑥片山北海(1723—1790):江户中期儒学者,越后人,在大坂教授儒学并开设汉诗结社混沌社。与江户的入江北海、京都的江村北海并称为“三北海”。
    ⑦古贺精里(1750—1817):江户后期儒学者,宽政三博士之一。佐贺藩人,初学阳明学,后奉朱子学,为本藩藩校尽力。被幕府登用担任昌平坂教官。著有《四书集释》、《近思录集说》等。
    ⑧中井竹山(1730—1804):江户后期儒学者,名积善,中井甃庵长子,向武井兰洲学习宋学,后继承父业主持怀德堂。著有《草茅危言》、《逸史》、《社仓私议》、《竹山先生国字牍》、《非征》等。中井履轩(1732—1817):江户后期儒学者,名积德,中井甃庵次子,向武井兰洲学习宋学,主张折衷诸学独成一家。著有《恤刑茅议》、《七经逢原》等。
    ⑨菅茶山(1748—1827):江户后期汉诗人,名晋帅,备后神边人。在京都那波鲁堂学艺,归乡后开设廉塾。长于诗文,提倡宋诗,是赖山阳之师。著有《黄叶夕阳村舍诗》等。
    ⑩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3页。
    11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55頁。
    12怀德堂:江户时代大坂町人出资设立的乡学校,建于1724年,1726年被幕府许可,相继以三宅石庵、中井甃庵、中井竹山、中井履轩等人为教授。1869年废除。也称怀德书院。
    13赖杏坪(1756—1834):江户后期汉诗人,名惟柔,山阳叔父,广岛藩士,擅长古诗。
    ①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55頁。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3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4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9页。
    ⑤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3页。
    ⑥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3页。
    ⑦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3页。
    ⑧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5页。
    ①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88—290页。
    ②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92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39页。
    ④赖山阳:《书保元平治物语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67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44页。
    ⑥赖山阳:《朝日山》,《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62页。
    ②赖山阳:《咏梅》,《赖山阳全书·诗集》第5页。
    ③广濑蒙斎:《宽政八年记事》,《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2页。
    ④赖山阳:《癸丑岁偶作》,《赖山阳全书·诗集》第5页。
    ①赖山阳:《舟晓》,《赖山阳全书·诗集》第6页。
    ②赖山阳:《明妃》,《赖山阳全书·诗集》第6页。
    ③赖山阳:《夜坐》,《赖山阳全书·诗集》第8页。
    ④赖山阳:《读通鉴纲目》,《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70页。
    ⑤赖山阳:《读通鉴纲目》,《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70—71页。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编者木崎爱吉在《记保元乱事》后注:“以下记事诸篇,系仿支那史笔习作,成稿年月不详,稽其年代,姑系此年。”笔者从其说。参见:《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2页。
    ②赖山阳:《新策例言四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42页。
    ①赖山阳:《古今总议》,《赖山阳全书·文集》第3—6页。
    ②青山延寿对何如璋语,参见:《黄遵宪全集》(上),陈铮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576页。
    ③赖山阳:《书幼时钞苏文二首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91—92页。
    ④赖山阳:《书老苏几策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91—92页。
    ⑤桂川:京都西南部河流。
    ⑥细川高国(1484—1531):室町后期武将,管领细川政元养子,与同是细川氏养子的澄之、澄元争夺家督,拥戴前将军足利义植复位成为管领。后遭遇部将三好氏下克上,自杀。
    ①鸟羽:京都南部地名。
    ②赖山阳:《记桂川之战》,《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5页。
    ③赖山阳:《读熊泽蕃山大学或问》,《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102页。
    ④赖山阳《记游》中诗句,诗见“3.2.1游学江户(上):史才诗现——《东游诗卷》”一节。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85页。
    ①赖山阳:《送广濑以宁归白河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页。
    ②金子霜山:《题山阳翁东游诗卷》,《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8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编者木崎爱吉在《东游诗卷》初作《发艺州二首》后注:“东游途上诸作,屡经改删、重录,异处极多,纷杂难言,今暂以川濑本手录一卷为准,如此编列。”笔者从其校订。参见:《赖山阳全书·诗集》第9页。
    ④赖山阳:《发艺州》二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9页。
    ⑤尾道:今广岛县东南部濑户内海沿岸城市,自平安时代成为濑户内海水运要港。
    ⑥播磨:旧国名,今兵库县西南部。播州。
    ⑦摄津:旧国名,一部属于今大阪府,一部属今兵库县,五畿之一。摄州。摄国。
    ⑧赖山阳:《入摄》,《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0页。
    ⑨赖山阳:《凑川谒楠判官墓二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2页。
    ⑩《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0页。
    ①赖山阳:《唐绝新选》自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唐绝新选》第2页。
    ②坛浦之战:文治元年(1185年,元历二年)三月廿四日,源氏与平氏在长门坛之浦进行最后决战。平氏大将平宗盛奉安德天皇与三神器;源氏以源义经为总大将。激战后平氏大败,平清盛妻二位尼(1126—1185)抱安德天皇投海自尽。
    ③赖山阳:《过一谷》,《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0—11页。此诗通行版本《过一谷怀平源兴亡事作歌》(起首“播之首,摄之尾”)系多年后修改的,《诗集》载于《过一谷》初作后,笔者此处为求得真实,故录其初作。
    ④赖山阳:《谒楠河州坟有作》,《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2—13页。
    ①赖山阳:《过一谷怀平源兴亡事作歌》,《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1页。
    ②《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2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3页。
    ④山崎:京都与大坂间古地名,属山城国,交通要地。1582年(天正十年)丰臣秀吉得知本能寺之变的消息后迅速与毛利氏讲和,在此一战讨灭明智光秀,迈出了开创霸业的第一步。
    ⑤赖山阳:《山崎》,《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3页。
    ⑥相摸:旧国名,今神奈川县大部。相州。
    ⑦赖山阳:《相中感怀》,《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7页。
    ⑧赖山阳:《记游》,《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9页。
    ①赖山阳:《蒙古来》,《赖山阳全书·诗集》,《日本乐府》第23页。原稿《读元史》见《诗集》第31页。
    ②《赖山阳全书·诗集》第31页。
    ③金子霜山:《题山阳翁东游诗卷》,《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8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赖山阳全传(日谱)》第96页。
    ①赖山阳:《书织田真记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70页。
    ②《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8页。
    ①赖山阳:《武将赞三十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28页。
    ②广濑蒙斎:《宽政八年记事》,《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3页。
    ③赖山阳:《送广濑以宁归白河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页。
    ①赖山阳:《与广濑以宁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39—41页。
    ②阿波:旧国名,今德岛县。
    ①赖山阳:《呈平山子龙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42页。
    ②此事经过详见:《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2—43页。
    ①赖山阳:《和扶余六一岁首韵》,《赖山阳全书·诗集》第37页。
    ②赖山阳:《与岛子羽》,《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9页。
    ③赖春水:《儿襄之菅塾祝文》,《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5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25页。
    ⑤赖春水:《儿襄之菅塾祝文》,《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5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39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40页。
    ③赖山阳:《与岛子羽》,《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9—50页。
    ④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90—291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73页。
    ②赖山阳:《书辅仁会卷后》,《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5—46页。
    ①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08—109页。
    ②神田南宫《山阳公挽诗》:“累世箕裘学有源,壮年屏迹贲丘园。文章得手风行水,荣辱无心鹤出樊。慨世常嗟王化息,善身自保布衣尊。纵令磨镜能相吊,难得斯人起九原。”诗见:《山阳文献(外传)下》,《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1页。
    ③赖山阳:《答大榉子绳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1页。
    ④赖山阳:《紫文制锦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6—47页。
    ①赖山阳:《答大榉子绳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1页。
    ②赖山阳:《答大榉子节》,《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2页。
    ③赖山阳:《观德川氏二十八将图歌》,《赖山阳全书·诗集》,第45页。
    ④赖山阳《乙丑元旦三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45页。
    ⑤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08—109页。
    ⑥赖山阳:《和君修韵》,《赖山阳全书·诗集》,第37页。
    ⑦赖山阳:《属文说》,《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4页。
    ①赖山阳:《鼠说》,《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5页。
    ②赖山阳:《山阳文稿例言三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7页。
    ③《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2页。
    ①赖山阳:《蹲鸱子传》,《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0—82页。
    ①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第七十三首,《黄遵宪全集》第30页。
    ②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29页。
    ③赖山阳:《与石井卿》,《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4页。
    ④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28页。
    ⑤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30页。
    ⑥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31页。
    ①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31—132页。
    ①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28—132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3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5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7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7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8页。
    ⑥《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10页。
    ⑦《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11页。
    ⑧《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13页。
    ⑨《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16页。
    ⑩《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29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33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59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73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59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55页。
    ⑥《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23页。
    ⑦《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38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42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45页。
    ①赖山阳:《小文规则引》,《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18—119页。
    ②赖春水:《小文规则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序言第1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1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2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2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3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6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26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小文规则》第27页。
    ③篠崎小竹:《山阳诗钞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73页。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45页。
    ②赖山阳:《书孟子评点后》蓝书,《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第134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第104页。
    ④輗:指赖山阳门人牧輗(百峰)。文政元年二月赖山阳将《孟子评点》自笔稿本传授给他。事见:《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解题》第2页。
    ⑤赖山阳:《书孟子评点后》朱书,《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27—28页。
    ①赖山阳:《书自著外史、新策二书后》,《赖山阳全书·诗集》,第51页。
    ②赖山阳:《读论语孟子》,《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2页。
    ③赖山阳:《孟子论》,《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5—66页。
    ④《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45页。
    ①赖山阳:《读五经正义》,《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36—37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第51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孟子评点》第111页。
    ④三宅均《奉哭山阳赖先生》:“纵横笔力数十篇,人道东邦司马迁。无赖秋气吹不断,文华一夜落黄泉。”诗见:《山阳文献(外传)下》,《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3页。
    ⑤赖山阳:《书自著外史、新策二书后》,《赖山阳全书·诗集》,第51页。
    ⑥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01頁。
    ①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10页。
    ②赖山阳:《答古贺溥卿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51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55页。
    ④赖山阳:《于石井仪卿》,《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0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59页。
    ①赖山阳:《予大榉平泉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9—90页。
    ②赖山阳:《予大榉平泉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8—89页。
    ③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03—204頁。
    ①圆括号“()”内文字系正文中夹批小字。下同。——笔者注。
    ②引文中“△”、“○”系原文所注,这里原样保留。——笔者注。
    ①赖山阳:《呈家仲父(春风)》,《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60—763页。
    ②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08页。
    ③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09—110页。
    ①赖山阳:《新策例言四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42页。
    ②赖山阳:《答古贺溥卿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51页。
    ③武元北林:《与赖怜二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7页。
    ④武元北林:《与赖怜二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7页。
    ①武元北林:《与赖怜二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5—97页。
    ②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08—110页。
    ③赖山阳:《读史记》,《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15页。
    ④赖山阳:《跋手写项羽纪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84页。
    ⑤赖山阳:《跋史记钞本》,《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84页。
    ⑥赖山阳:《与天民》,《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19页。
    ⑦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09页。
    ⑧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3页。
    ①赖山阳:《予大榉平泉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9页。
    ②赖山阳:《予大榉平泉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90页。
    ③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84頁。
    ④『日本古典の名著總解說』(改訂新版)、東京:自由国民社、1990年9月、第51頁。
    ⑤赖山阳:《予大榉平泉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9页。
    ⑥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4页。
    ⑦赖山阳:《书后并题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0页。
    ⑧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2—484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前附“《日本外史》引用书目”。
    ②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3頁。
    ①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3頁。
    ②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4頁。
    ③丰臣秀赖(1593—1615):丰臣秀吉之子,6岁继承家督,娶德川秀忠女千姬为妻。大坂夏之阵与母淀君一起自杀。
    ④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4頁。
    ⑤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4頁。
    ⑥《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808页。
    ⑦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5頁。
    ⑧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46頁。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583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164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191页。
    ④五弓雪窗:《政记存疑》自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6页。
    ①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②五弓雪窗:《政记存疑》自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5—776页。
    ③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31頁。
    ①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32—233頁。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709—710页。
    ③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33頁。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731页。
    ②松林饭山:《论日本外史体裁之失》,《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43—744页。
    ③赖山阳:《书左氏叙战钞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5—56页。
    ④赖山阳:《书城濮战图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8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755—757页。
    ②赖山阳:《书城濮战图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8页。
    ③赖山阳:《书城濮战图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8页。
    ④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⑤《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498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608页。
    ②頼山陽原著·池辺義象訳述:『改版邦文日本外史』、三陽書院、1931年9月、「序」。
    ③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第229—230頁。
    ①赖山阳:《书伯夷传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7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484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日本外史》第519页。
    ④徳富猪一郎:『頼山陽』、第217—223頁。
    ①赖山阳:《读贾马二子文》,《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4页。
    ②赖山阳:《论贾董优劣》,《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4页。
    ③赖山阳:《书自著外史、新策二书后》,《赖山阳全书·诗集》,第51页。
    ④《后汉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
    ①宫原龙:《通议》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114页。
    ②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30页。
    ③赖山阳:《舆地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页。
    ④赖山阳:《舆地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页。
    ⑤赖山阳:《舆地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页。
    ⑥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6—7页。
    ⑦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7页。
    ①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7—8页。
    ②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8页。
    ③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8—9页。
    ④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9页。
    ⑤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9页。
    ⑥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0页。
    ⑦赖山阳:《封建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1页。
    ⑧赖山阳:《官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5页。
    ⑨赖山阳:《官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6页。
    ⑩赖山阳:《官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0页。
    ①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1页。
    ②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1页。
    ③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2—23页。
    ④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3页。
    ⑤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3页。
    ⑥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4页。
    ⑦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4页。
    ⑧赖山阳:《兵制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25页。
    ⑨赖山阳:《财用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33页。
    ①赖山阳:《法律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35页。
    ②赖山阳:《法律略》,《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41页。
    ③赖山阳:《平安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47页。
    ④赖山阳:《平安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47—48页。
    ⑤赖山阳:《前镰仓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48页。
    ①赖山阳:《前镰仓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48—49页。
    ②赖山阳:《后镰仓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0页。
    ③赖山阳:《后镰仓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49页。
    ④赖山阳:《后镰仓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0页。
    ⑤赖山阳:《中兴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1页。
    ⑥赖山阳:《中兴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1页。
    ⑦赖山阳:《中兴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1页。
    ⑧赖山阳:《中兴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2页。
    ⑨赖山阳:《室町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2页。
    ⑩赖山阳:《室町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2页。
    ①赖山阳:《室町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3页。
    ②赖山阳:《室町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3页。
    ③赖山阳:《安土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4页。
    ④赖山阳:《安土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5页。
    ⑤赖山阳:《安土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4页。
    ⑥赖山阳:《安土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5页。
    ⑦赖山阳:《大坂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6页。
    ⑧赖山阳:《大坂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5—56页。
    ⑨赖山阳:《大坂议》,《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6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59页。
    ②赖山阳:《务农劝耕》,《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91页。
    ①杉本贞健:《刻新策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28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95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195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204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215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215页。
    ⑥赖山阳《雨歇》:“窗前雨歇声,初日在楣间。高士春眠觉,开轩见远山。”诗见:《赖山阳全书·诗集》第40页。
    ①徳富猪一郎:『頼山陽』、第118—119頁。
    ②徳富猪一郎:『頼山陽』、第119頁。
    ③赖山阳:《茶山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36页。
    ④赖山阳:《茶山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40页。
    ⑤赖山阳:《茶山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36页。
    ⑥赖山阳:《茶山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40页。
    ①赖春水:《儿襄之菅塾祝文》,《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第5—6页。
    ②赖山阳:《赴备后途上十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85页。
    ③徳富猪一郎:『頼山陽』、第125頁。
    ①赖山阳:《始寓廉塾二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87页。
    ②徳富猪一郎:『頼山陽』、第125—131頁。
    ③武元北林:《答赖子成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73—175页。
    ①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72—173页。
    ①赖山阳:《上菅茶山先生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81—182页。
    ②菅茶山:《子成将东行》,《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16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16页。
    ④赖山阳:《唐绝新选引》,《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76页。
    ⑤赖山阳:《麝囊小结(锦绣段选选)引》,《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69—170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麝囊小结》,“麝囊小结解题”第9页。
    ②赖山阳:《宋元诗类聚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70—171页。
    ①赖山阳:《唐绝新选引》,《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76页。
    ②赖山阳:《书唐人绝句新选后》,《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唐绝新选》第54页。
    ①赖山阳:《唐绝新选例言十六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76—181页。
    ①小石绍:《刻唐绝新选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唐绝新选》第1页。
    ②赖复:《唐绝新选后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唐绝新选》第51页。
    ①赖醇:《唐绝新选后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唐绝新选》第52页。
    ②赖纲:《唐绝新选跋》,《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唐绝新选》第53页。
    ①筱崎小竹:《与赖久太郎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86—188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275页。
    ③赖山阳:《书怀》,《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23页。
    ④《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23页。
    ①赖山阳:《元日》,《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24页。
    ②赖山阳:《元日》,《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35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4页。
    ④赖山阳:《先府君春水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文集》,第293页。
    ⑤赖山阳:《乙亥东上,舟阻风》,《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79页。
    ①鹰羽云淙《奉哭山阳先生》诗句:“一时文士皆结舌,洛阳廿年纸价高。”冈本花亭《悼赖子成》诗句:“一时才望中州冠,千古文章外史编。”笔者此句系合并二者而来。二诗分见《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4页、第930页。
    ②由菅茶山《题赖子成西游稿》中诗句截取,原诗参见:《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89页。
    ③赖山阳:《西游稿序》,《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97页。
    ④赖山阳:《到长崎》,《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1页。
    ⑤赖山阳:《就居》五首之一,《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3页。
    ⑥《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3页。
    ①赖山阳:《荷兰船行》,《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4页。
    ②《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4—225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5页。
    ④《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5页。
    ⑤《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5页。
    ①赖山阳:《佛朗王歌》,《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5—226页。
    ②《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6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6页。
    ④《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6页。
    ⑤《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6页。
    ⑥《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6页。
    ⑦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370页。
    ⑧赖山阳:《长崎杂诗》,《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9页。
    ①赖山阳:《见姑苏人杨兆元》,《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29页。
    ②赖山阳:《见江南人陆如金》,《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0页。
    ③易惠莉:《长崎贸易中的中国商人与日本汉学者》,《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6期,第65页。
    ④易惠莉:《长崎贸易中的中国商人与日本汉学者》,《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6期,第65页。
    ⑤《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2页。
    ⑥赖山阳:《次韵江大楣、邹星严诗》二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2页。
    ⑦赖山阳:《戏代校书袖笑,忆江辛夷,乃叙吾忆》二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2页。
    ⑧赖山阳:《泊天草洋》,《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39页。
    ⑨《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40页。
    ⑩《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40页。
    ①《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51页。
    ②赖山阳:《书古诗韵范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121—122页。
    ③菅茶山:《题赖子成西游稿》,《赖山阳全书·诗集》,第289—290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481页。
    ②严村南里:《论赖山阳》,《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89页。
    ③《赖山阳全书·诗集》,第397页。
    ④《赖山阳全书·诗集》,第397页。
    ⑤赖山阳:《新居》,《赖山阳全书·诗集》,第403页。
    ①《山阳手书日本外史初稿本》插图,《赖山阳全书·全集·上卷》,前付彩页。
    ②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20页。
    ③大榉磐溪:《启蒙日本外史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94页。
    ①赖山阳:《外史隐微七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4—416页。
    ①赖山阳:《日本外史例言廿二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6—420页。
    ①《赖山阳全书·诗集》,第555页。
    ②赖山阳:《书外史校本后(姬路藩索)》,《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60页。
    ③赖山阳:《书外史校本后(姬路藩索)》,《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60页。
    ①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1—484页。。
    ①赖山阳:《日本政记》,《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第393页。
    ②《集古十种》:松平定信编纂,模写钟铭、碑铭、兵器、铜器、乐器、文房、匾额、印章、法帖、古画十种古物编集成的图录,共85卷,附加宽政十二年(1800年)序言后刊行。
    ③赖山阳:《祭乐翁公文》,《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92—593页。
    ④大盐中斋:《天保五年八月纪事》,《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103页。
    ⑤大盐中斋:《天保五年八月纪事》,《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103页。
    ①《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04页。
    ②木崎爱吉选编:《山阳文献》上卷,《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第48—56页。
    ③赖山阳:《日本乐府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25页。
    ①牧百峰:《注日本乐府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49页。
    ①筱崎承弼:《日本乐府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47页。
    ①田能村竹田:《读日本乐府评语十二则》,《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52页。
    ②中岛米华:《书日本咏史新乐府稿本后》,《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55页。
    ①后藤松阴:《日本乐府后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50页。
    ②《赖山阳全书·诗集》,《日本乐府》第46页。
    ①赖山阳:《元日》,《赖山阳全书·诗集》,第640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19页。
    ③鹰羽云淙:《奉哭山阳先生》,《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48页。
    ④南摩羽峰:《赠位奉告祭诗》中诗句,诗见:《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5页。
    ⑤赖山阳:《读书八首》第四,《赖山阳全书·诗集》,第622页。
    ①赖山阳:《跋春秋臆断稿本》,《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80—81页。
    ②赖山阳:《跋辽豕录》,《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17页。
    ①赖山阳:《书春秋正文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22—23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春秋辽豕录》第4—5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日本政记》第1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春秋辽豕录》第1—3页。
    ②小野湖山:《赠位奉告祭诗》,《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45页。
    ③嘢本狷庵《哭山阳先生》中诗句。诗见:《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8页。
    ④赖山阳:《题新著通议后七首》,《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06—707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376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387—388页。
    ②杉本贞健:《刻新策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新策》第128页。
    ③宫原龙:《通议序》,《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114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455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25页。
    ⑥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30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455页。
    ②盐谷宕阴:《手批保冈岭南孙子读本自序后》,《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7页。
    ③赖山阳:《书孙子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31页。
    ④赖山阳:《孙子管窥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6页。
    ①赖山阳:《策问一道》,《赖山阳全书·文集》,第759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98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99—100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107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通议》第99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09—710页。
    ②桥本竹下《山阳先生挽歌》中诗句。诗见:《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0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498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498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10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24页。
    ③赖山阳:《国朝政记稿本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56—657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34—535页。
    ⑤《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6页。
    ⑥赖支峰:《增补日本政记例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1页。
    ①五弓雪窗:《政记存疑自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5—776页。
    ②赖山阳:《外史隐微七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15页。
    ③赖山阳:《正统论》,《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57—658页。
    ④《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60页。
    ①赖山阳:《正统论》,《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57—658页。
    ②《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60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日本政记》第10—11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日本政记》第52—53页。
    ①林鹤梁:《拙修斋丛书日本政记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111—112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69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集·中卷》前附插图彩页,“伊藤博文公遗爱之写本《日本政记》”。
    ①冈本花亭所作山阳悼诗,《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30页。
    ②大漥诗佛《挽赖子成》中诗句:“文人动值龙蛇厄,老子恨空鸡黍欢。才学识兼三者少,诗书画并一身难。”诗见:《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15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376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02页。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解题”第2—3页。
    ②《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页。
    ③《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127页。
    ①《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1页。
    ②《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4页。
    ③《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98页。
    ④《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97—98页。
    ①《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51—752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35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51—752页。
    ①吉村秋阳:《读山阳书后》,《赖山阳全书·全传·上卷》,《山阳文献(外传)上》第109—110页。
    ②蘇峰徳富猪一郎『頼山陽』、民友社、大正十五年(1926)十一月、第201頁。
    ③嘢本狷庵《哭山阳先生》中诗句。诗见:《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8页。
    ④赖山阳:《患咳血戏作歌》,《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45—746页。
    ⑤赖山阳:《自书咳血歌后》,《赖山阳全书·文集》,第823—824页。
    ①《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46—747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19—520页。
    ③赖山阳:《与敬所翁话别》,《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31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16页。
    ①赖山阳:《喜小竹来问病》,《赖山阳全书·诗集》,第751页。
    ②《赖山阳先生行状》,《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60页。
    ③鹰羽云淙:《奉哭山阳先生》,《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3页。
    ④梁川星严:《闻子成讣音诗以哭寄》,《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16页。
    ⑤赖山阳所用原字为“氵”加一个“奠”字,笔者不识,这里姑且用“潭“字替代。
    ⑥赖山阳:《自像赞二首》,《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561页。
    ①川田瓮江:《日本外史前编》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3页。
    ②古贺彀堂:《祭赖子成文》,《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5—927页。
    ①赖山阳:《读熊泽先生大学或问》,《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题跋》第102页。
    ②《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51页。
    ③赖山阳:《书杜集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题跋》第107页。
    ④『日本文学史近世篇下』、第512頁。
    ⑤古贺彀堂:《祭赖子成文》,《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25页。
    ①转引自: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第432页。
    ②赖山阳:《跋先君子学统论》。
    ③赖山阳:《答武元君立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10页。
    ④赖山阳:《古文典刑凡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128页。
    ⑤赖山阳:《书孟子评点后》朱书,《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28页。
    ①赖山阳:《元日》,《赖山阳全书·诗集》,第135页。
    ②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3页。。
    ③赖山阳:《经说文话十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66页。
    ④赖山阳:《跋春秋臆断稿本》,《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80—81页。
    ⑤赖山阳:《孙子管窥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6页。
    ⑥《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912页。
    ⑦中村真一郎:《赖山阳及其时代》,中央公论社,1971年。
    ⑧赖山阳:《书后并题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50页。
    ①赖山阳:《古文典刑》,《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第5页。
    ②赖襄:《校刻日本外史》,原版主伯爵松平基则,文胜馆、修文馆双书馆发行,1906年,序第2页。
    ③龟谷省轩:《山阳小品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3页。
    ④赖山阳:《经说文话十则》,《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66页。
    ⑤赖山阳:《书庄子后》,《赖山阳全书·文集》,《书后并题跋》第32页。
    ⑥《诗薮·外编》卷四“唐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84页。
    ⑦尾形仂·松田修·服部幸雄·前田愛編『近世の文学(下)』(有斐閣選書日本文学史5)、有斐閣、1977年3月、第235—236頁。
    ①川田瓮江:《日本外史前编》序言,《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3页。
    ②龟谷省轩:《请褒赠赖襄上书》,《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1页。
    ③《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78—879页。
    ④《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775页。
    ⑤赖山阳:《上乐翁公书》,《赖山阳全书·文集》第483页。
    ⑥赖山阳:《三国志演义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3页。
    ⑦赖山阳:《三国志演义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4页。
    ⑧赖山阳:《三国志演义序》,《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3页。
    ①川田瓮江:《日本外史前编》,《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23页。
    ②頼襄子成『校刻日本外史』、文盛館修文館双書館発行、原版主松平基則、1906年7月、序言第2頁。
    ③有贺长雄:《帝国史论·国学及勤王论》,《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52页。
    ④赖山阳:《书后并题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4页。
    ⑤赖山阳:《书后并题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7页。
    ⑥赖山阳:《书后并题跋》,《赖山阳全书·文集》,第68页。
    ①转引自:杜维运:《中国史学史》第三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568页。
    ②頼襄子成『校刻日本外史』、文盛館修文館双書館発行、原版主松平基則、1906年7月、序言第1頁。
    ③《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
    ①王琴仙:《山阳真迹诗帖》序,《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05页。
    ②《赖山阳全书·全集·下卷》,《古文典刑》第45页。
    ③鸟羽天皇(1103—1156,1107—1123在位):平安后期天皇,1129(大治4)年开始28年的院政。
    ①頼襄子成『校刻日本外史』、文盛館修文館双書館発行、明治三十九年(1906)七月、1—4頁。
    ②《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72页。
    ③杜维运:《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263页。
    ①《商君书》第一卷,“更法第一”。
    ②尾形仂·松田修·服部幸雄·前田愛編『近世の文学(下)』(有斐閣選書日本文学史5)、有斐閣、1977年3月、第239頁。
    ③事见:尾形仂·松田修·服部幸雄·前田愛編『近世の文学(下)』(有斐閣選書日本文学史5)、有斐閣、1977年3月、第239頁。
    ④铢:江户时代货币的计价单位。朱。1两的16分之1,1分的4分之1。
    ①丰岛洞斋:《读赖子成天草停泊诗有感》,《赖山阳全书·全传·下卷》第850页。
    ②裕瑞:《枣窗闲笔》,转引自: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要4(明清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40页。
    ③洪秀全:《时势诗》,《洪秀全选集》,中华书局,1976年1月,第11页。
    ①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丛书总序》,转引自:蔡毅:《日本汉诗论稿》,中华书局,2007年7月。
    ②张冬阳:《博文结诗》,作于2014年2月15日15:10。
    ①谨慎:江户时代对武士的处罚之一。闭锁门户,禁止外出。
    ②淡路:日本旧国名,今兵库县淡路岛,濑户内海东部最大岛。淡州。
    ③播磨:日本旧国名,今兵库县西南部。播州。
    ④尾张:日本旧国名,今爱知县西部。尾州,张州。
    ⑤美浓:日本旧国名,今岐阜县南部。浓州。
    ⑥三河:日本旧国名,今爱知县东部。三州,叁州。
    ⑦伊势:日本旧国名,今三重县大部分。势州。
    ①纪伊:日本旧国名,今和歌山县大部分以及三重县一小部分。纪州,纪国。
    ②延喜(901—923):平安前期,醍醐天皇年号。
    1.『頼山陽全書』(共八卷)、德富豬一郎/監修、木崎愛吉·賴成一/共編、廣島縣廳內:賴山陽先生遺跡顯彰會/發行、1931(昭和6)年12月。東京:国書刊行会、1983(昭和58)年複刊。
    2.『太平記』(共5卷)(新潮日本古典集成第15回)、山下宏明/校注、東京:新潮社、1977年11月。
    3.頼襄子成:『校刻日本外史』、文盛館修文館双書館発行、原版主/伯爵松平基則、1906年7月。
    4.頼山陽/原著·池辺義象/訳述:『改版邦文日本外史』、三陽書院、1931年9月。
    5.奥山正幹/遺著:『山陽詩鈔注釈全』、山陽詩鈔出版会、1914年10月。
    6.頼山陽/著、頼成一·伊藤吉三/訳註:『頼山陽詩钞』、東京:岩波書店、1944年。
    1.衣笠安喜:『近世儒学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歴史学研究叢書、1976年10月。
    2.松本三之介:『近世日本の思想像:歴史的考察』、東京:研文出版(山本書店出版部)、1984年12月。
    3.永吉二郎:『日本武士道史』、東京:中文館書店、1932(昭和7)年6月。
    4.山田滉:『幕末維新の思想家たち』、東京:青木書店、1983年11月。
    5.竹谷長二郎:『賴山陽書画題跋評釈』、東京:明治書院、1983(昭和58)年5月。
    6.五味文彦/編:『日本史重要人物101』、新書館、1996年5月。
    7.小林健三·照沼好文:『水戸史学の伝統』、茨城県水戸市:水戸史学会、水戸史学選書、1983(昭和58)年6月。
    8.德富猪一郎:『頼山陽』、東京民友社、1926年11月。
    9.長沢考三/編:『漢文学者総覧』、汲古書院、1979年12月。
    10.井上勲/編:『日本の時代史·20·開国と幕末の動乱』、吉川弘文館、2004(平成16)年1月。
    11.松尾正人/編:『日本の時代史·21·明治維新と文明開化』、2004(平成16)年2月。
    12.毎日新聞社学芸部/編:『歴史の人気者』、河出書房、1955年11月。
    13.尾藤正英:『江戸時代とは何か』、岩波書店、1992年12月。
    14.柴田純:『思想史における近世』、思文閣出版、1991年6月。
    15.山本博文/監修:『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江戸時代』、日本文芸社、2003(平成15)年10月。
    16.岡田武彦:『江戸期の儒学』、木耳社、1982年11月。
    17.高須芳次郎:『近世日本儒学史』、越後屋書房、1943年9月。
    18.増井経夫:『亜細亜の歴史と歴史家』、吉川弘文館、1966年7月。
    19.岩崎允胤:『日本近世思想史序説』(上下)、新日本出版社、1997年6月。
    20.植村峻:『紙幣肖像の歴史』、東京美術、1989年11月。
    21.神田喜一郎:『岩波講座日本文学史第十六巻日本の漢文学』、岩波書店、1959年1月。
    22.『新版日本近世文学の成立異端の系譜』、松田修、法政大学出版局、1972年8月。
    23.尾形仂·松田修·服部幸雄·前田愛/編:『近世の文学(下)』「日本文学史5」、有斐閣、1977年3月。
    24.久松潜一/編:『増補新版日本文学史近世』、至文堂、1977年4月。
    25.[米]ドカレドキ-ン(Donald Keene):『日本文学史近世篇下』、徳岡孝夫/訳、中央公論社、1977年7月。
    26.斎川眞:『天皇がわかれば日本がわかる』、筑摩書房、1999年10月。
    27.林弥三吉:『大楠公詳伝』(補増)、新興亜社、1942年11月。
    28.武者小路実篤:『楠木正成』、大日本雄辯会講談社、1937(昭和12)年10月。
    29.中村孝也/編著:『楠公遺芳』、小学館、1943(昭和18)年8月。
    30.永山久夫:『戦国武将の食生活:勝ち残るための秘伝』、河出書房新社、1990年2月。
    31.笹本正治:『武田信玄』、中央公論社、1997年9月。
    32.加来耕三:『果断と独創—織田信長』、立风書房、1991年10月。
    33.加来耕三:『家康の天下取り関ヶ原勝敗の研究』、中央公論社、1997年8月。
    34.童門冬二·他:『豊臣家の人間模様』、中央公論社、1996年6月。
    35.司馬遼太郎:『関ヶ原』、新潮社、1974(昭和49)年6月。
    36.頼山陽/著·長尾剛/訳:『日本外史:幕末のベストセラーを超現代語訳で読む』、東京:PHP研究所、2010年。
    37.日野竜夫ほか/編纂、入谷仙介/注:『江戸詩人選集第8卷頼山阳·梁川星巌』、東京:岩波書店、1990年。
    38.布施雅男:『蘭花物語:頼山陽と妻梨影』、東京:鳥影社、1986年。
    39.安藤英男:『頼山陽傳』、東京:近藤出版社、1982年。
    40.岩波書店/編·植手通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49賴山陽』、東京:岩波書店、1977年。
    41.中村喜代三/監修·皇民文庫刊行会/編:『頼山陽』、台北:東都書籍株式会社台北支店、1944年。
    42.大倉桃郎:『頼山陽』、東京:大日本雄弁会講談社、1943年。
    43.小田夕月:『実記頼山陽』、東京:人文閣、1942年。
    44.市嶋謙吉:『随筆頼山陽』、東京:中央公論社、1942年。
    45.藤森成吉:『頼山陽』、東京:至文堂、1942年。
    46.木崎好尚:『頼山陽』、東京:新潮社、1941年。
    47.塩谷温:『頼山陽と日本精神』、東京:日本文化協会出版部、1936年。
    48.坂本箕山:『頼山陽』、東京:三陽書院、1935年。
    49.頼山陽/著·大町桂月/譯評:『新譯日本外史』、東京:至誠堂、1914年2月。
    50.賴惟勤/編:『日本の名著28賴山陽』、東京:中央公論社,1977年5月。
    51.中村真一郎:『頼山陽とその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1971年。
    52.頼成一:『日本外史の精神と釋義』、東京:旺文社、1944年8月。
    1.《黄遵宪全集》(全二册),陈铮/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
    2.(明)郑若曾:《筹海图编》,李致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
    3.《倭变事略》,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上海书店据神州国光社1951年版复印,1982年5月。
    4.韩兆琦/评注:《史记(评注本)》(上下册),岳麓书社,2004年5月。
    5.冯涛、宋振豪、周少川、高寿先、贺和风/主编:《二十六史大辞典》,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年1月。
    6.李春伶/校点:《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7.[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8.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整理:《黄遵宪集》(上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9.(清)沈德潜/选评、(日)赖山阳/增评、闵泽平/点校:《增评唐宋八家文读本》,武汉:崇文书局,2010年。
    1.杜维运:《中国史学史》(全三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
    2.刘岳兵:《日本近现代思想史》,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
    3.王金林:《日本人的原始信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4.褚柏思:《史学史书史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2月。
    5.柳诒徵:《国史要义》,长沙: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2010年1月。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长沙: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2010年1月。
    7.丁晓山:《中国历史大规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7月。
    8.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外二种)》,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9.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
    10.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
    11.汪学群/编:《清代学问的门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1月。
    12.刘墨:《乾嘉学术十论》,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11月。
    13.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14.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15.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16.鱼宏亮:《知识与救世:明清之际经世之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17.赵炎秋:《明清近代叙事思想》(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第三卷),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18.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19.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20.纪德君:《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1.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22.李维:《中国诗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
    23.罗根泽:《乐府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
    24.杨树增:《中国历史文学》(先秦两汉),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3月。
    25.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
    26.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6月。
    27.张晓希:《日本古典诗歌的文体与中国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28.蔡毅:《日本汉诗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7月。
    29.高文汉:《日本近代汉文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30.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
    31.孙虎堂:《日本汉文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
    32.祁晓明:《江户时期的日本诗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33.黄新铭:《日本历代名家七绝百首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9月。
    34.叶国良、陈明姿:《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文学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5.张宝兰、杨儒宾:《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思想文化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6.陈玮芳:《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37.步平、王希亮:《日本右翼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38.崔新京、李坚、张志坤:《日本法西斯思想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
    39.伊文成、王金林、贾玉芹/主编:《日本历史人物传(古代中世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
    40.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41.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
    42.蔡毅:《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中华书局,2002年4月。
    43.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44.朱谦之:《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45.朱谦之:《日本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46.王忠和:《日本王室》,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
    47.冯天瑜:《“封建”考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
    48.戴季陶:《日本论》,九州出版社,2005年4月。
    49.蒋百里:《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大公报/发行,1938年9月18日再版。
    50.柴德赓:《资治通鉴介绍》,求实出版社,1981年10月。
    51.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
    52.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
    53.宋嗣廉:《史记艺术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
    54.陶懋炳:《司马光史论探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
    55.赵生群:《史记文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56.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八月初版。
    57.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共八卷),三联书店,1979年12月。
    1.[日]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沈仁安、林铁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
    2.[美]威廉·E·迪尔:《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刘曙野、符延军、李婷、马艳秋、李娇/译,探寻古文明丛书,商务印书馆,2010年10月。
    3.[日]茂吕美耶:《战国日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日]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陈应年、姜晚成、尚永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
    5.[日]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郭连友/译,日本思想文化丛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1月。
    6.[日]山本朝常/口述、[日]田代阵基/笔录:《叶隐闻书》,李冬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7.[日]三岛由纪夫:《叶隐入门》,隰桑/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
    8.[日]松下忠:《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兼论明清三大诗论及其影响》,范建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
    9.[日]后藤昭雄:《日本古代汉文学与中国文学》,高兵兵/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
    10.[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希瑟·斯特里兹/著:《简明新全球史》,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1.[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上、下册)(第2版),钱乘旦/审读,叶建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12.[英]约翰·达尔文:《后帖木儿时代——全球帝国的兴与衰(1400—2000)》,陆伟芳、高芳英/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1月。
    13.[美]艾米·蔡:《大国兴亡录》,刘海青、杨礼武/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5月。
    14.[英]威尔士:《大国的崛起:从成功走向辉煌的世界强国启示录》,徐建萍/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
    15.[英]威尔斯:《世界史纲》(上、下),梁思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6.[美]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刘文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17.[美]维尔·杜伦:《东方的文明》(上、下),李一平等/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18.[日]宫本武藏、柳生宗矩:《武艺二书》,何峻/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12月。
    19.[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储无熹、卞铁坚/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20.[日]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
    21.[日]永田广志:《日本封建制意识形态》,刘绩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22.[日]竹内理三等编《日本历史辞典》,沈仁安、马斌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23.[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刘绩生/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11月。
    24.[日]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陶刚/译,三联书店,1989年6月。
    25.[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共四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卷1982年,后三卷1988年。
    26.[日]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共四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3月。
    27.[日]井上清:《天皇的战争责任》,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3月。
    28.[日]本泽二郎:《天皇的官僚-日本右派真相》,雷慧英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
    29.[日]铃木良一:《丰臣秀吉》,郝迟/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30.[日]司马辽太郎:《丰臣家的人们》,陈生保、张青平/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6月。
    31.[日]菊池宽:《新日本外史》,陈致平/译,中日文化协会广东省分会,1943年11月。
    32.[日]大川周明:《日本二千六百年史》,雷鸣/译,政治月刊社,1943年4月。
    33.[日]内山完造、渡边秀方、原惣兵卫:《中国人的劣根和优根——日本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尤炳圻、高明、吴藻溪/译,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34.[美]康拉德·希诺考尔、大卫·劳瑞、苏珊·盖伊:《日本文明史》(第二版),袁德良/译,群言出版社,2008年5月。
    1.赵建民:《赖山阳的<日本外史>与中日史学交流》,《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赵建民:《<日本外史>的编撰、翻刻及其在中国的流传》,《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3.王标:《用彼之言语,以叙我之性情——试论赖山阳的汉文》,《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