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水画的崛起与宋明理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力图将观念史研究中,基于数位人文手段解读关键词以还原历史观念的原理,引进美术史学研究领域,期此以追溯中国山水画形成与演变的观念原因。文中基于关键词意义流变的疏证,针对五代荆浩《笔法记》、北宋郭氏《林泉高致》以及韩拙《山水纯全集》这三篇画论文本的义理分析,以探索其中传达的山水画观念与基本法则。通过这几个文本的研究,笔者发现,传统山水画家所力求的是以山水画图景来示显宋明理学的天理世界观。这些画论作为一个流变的整体,完整的蕴含着山水画观念的形成与变迁过程,通过比较可以看到这一过程与宋明理学的形成与演变是同步的。在传统山水画位置经营与笔墨运用法则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中蕴含着的宋明理学中诸种秩序观与修身方式,这些无疑都显见了二者义理的深层同构性。由于中国山水画与宋明理学大传统的形成过程及义理结构的一致性,因此基于观念史的视野可以洞见山水画演变的内在逻辑。笔者旨在通过这一研究,解开当前山水画研究中存在的诸多分歧,以及消解对传统山水画各流派的成因等问题的迷惑,并最终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一种案例。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oting cause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s through the digital keyword research method,particularly the areas of primitive historic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for researchers inthe history of fine arts. By means of the methodology from digital research ofhumanistic studies, the three ancient painting theories were analyzed: Jinghao’sBIFAJI, Guoxi’s LINQUANGAOZHI, and Hanzhuo’s SHANSHUICHUNQUANJI.The basic rules of expressing landscape painting were concluded. It was found that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s are synchronized with the ideas ofprinciple of nature in Neo-Confucianism. Therefore,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Chinese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s are underlay by Neo-Confucian ideas of orderand pursuit of virtue.
引文
1[元]汤垕《古今画鉴》有引俗语云:“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王伯敏、任道斌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713页。)中国绘画的形式历来有多种,但早先皆以人物画为首,而自南宋始有“十三科”之说将山水画列于众科目之上,视其为中国画之主流。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页。在《中国艺术精神》当中徐复观曾着重论述了中国艺术精神之道家哲学背景,这本书几乎是当今中国画学生与学者的必备,其影响之广可见一番。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9页。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4—5页。
    6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第一讲<导论>,未刊稿。
    7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四章<道家学说>,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185页。《庄子·天地篇》原文有一段话,谓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其中视儒学之六经为陈迹,显然这里对六经极具质疑意味,但是玄学家对此的看法却有了重大转变,如西晋玄学大家郭象注《庄子·天地篇》此句谓曰:“所以迹者,真性也。夫任物之真性者,其迹则六经也。”([西晋]郭象《庄子注·天运地第十四》,[日]服部南郭考订《郭注庄子·卷五》,日本:平安书肆、东都书铺、藤花房、锦山房合刊,元文四年(1739年),32页。)在郭象看来迹者是物之真性,而物之真性本籍之于六经。显然郭象虽注《庄子》,但在这里对六经所取的态度与原文语义是相反的。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其中之差异。
    8肖鹰<“画分南北”与山水画的隐逸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总第28期(2012年第2期)。
    9见李泽厚《美的历程》之《宋元山水意境·缘起》:“以禅说画(山水画),‐‐‐‐他们构成了中国山水画成熟的思想条件。”《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154页。
    10钱穆<理学与艺术>,《图书季刊》第七卷第四期上(台湾:“故宫博物院”,1973年)。
    111999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22002年5月载于《社会科学战线》。
    132001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4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有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573页。)显然,郭熙认为方外林泉之境地为人情所向往处,但其虽为常人所向往然有所不得见者。他接着又说当今仅以世间节义与出处进退即可保全个人道义,同时亦同样可获超越世俗的乐趣,而不必然非求离世绝俗之境地,况且必求隐逸遁世者,实属无奈之举。总得来说,郭熙基本上是认为隐逸本是情非得已的行为,士人更应关注世间人伦节义,而恰好山水画可以同时安顿这两个精神指向于一体,盖林泉之境与世间节义在他看来本是同一个道之使然,二者是同构的。在这里郭熙明确将方外之境分为境地(实境)与境界两层,而由于方外境界可存之于内心,因此不必然定要去往方外境地。
    15[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载伊川语云:“士之自高尚,亦非一道。有怀抱道德,不偶于时,而高洁自守者。有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于不求知者。有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所处虽有得失小大之殊,皆自高尚其事者也。象所谓‘志可则’者,进退合道者也。”《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34页。
    16关于此一争议的具体情况可见之于高居翰与班宗华、罗浩之间的通信,参阅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文集》第二部分三<关于明代绘画史研究方法的通信集(节选)>,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133—159页。
    17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文集》第一部分<中国绘画史三题·导论>,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24页。
    18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文集·导论》第一部分<中国绘画史三题>,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23页。
    19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文集·导论》第一部分<中国绘画史三题>,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23—24页。
    gentry‐literati society, those who make up the scholar‐amateur current of painting known as wen‐jen hua, or
    literati painting, tended to favor the Tung‐Chu tradition, which fitted both their expressive purposes, by lending
    itself to effects of poetic “blandness”, and their amateur‐ism, by making fewer technical demands on the artist.”
    (参阅见高居翰:PARTING AT THE SHORE,(日)约翰韦瑟希尔(John Weatherhill)出版公司出版,1978年,5
    页。)
    21参阅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文集》第二部分<明代绘画中作为思想观念的风格>,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124页。
    22参阅金观涛、刘青峰<隐藏在关键词中的历史世界>,《东亚观念史集刊》第一期(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韩国翰林大学翰林科学院合刊),2011年12月,58页。
    23金观涛、刘青峰<隐藏在关键词中的历史世界>,《东亚观念史集刊》第一期(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韩国翰林大学翰林科学院合刊),2011年12月,60页。
    24金观涛、刘青峰<隐藏在关键词中的历史世界>,《东亚观念史集刊》第一期(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韩国翰林大学翰林科学院合刊),2011年12月,60页。
    25金观涛、刘青峰<隐藏在关键词中的历史世界>,《东亚观念史集刊》第一期(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韩国翰林大学翰林科学院合刊),2011年12月,80页。
    27理学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它又分成几个派系,它包括明道一系、程朱、陆王及戴震四系。程朱理学系与陆王心学系为传统已有流传的说法,今人牟宗三通过义理形态的方法又发掘出第三系即明道一系,而金观涛与刘青峰通过系统的结构的分析又分别出戴震一系。见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三章<宋明理学第三系和断裂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54页。
    28(法)幽兰(Yolaine Escande)<景观: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研究II>,《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总第79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3年10月)。
    29(法)幽兰(Yolaine Escande)<景观: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研究I>,《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总第78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3年8月)。
    30[唐]张彦远在论“六法”时仍引述六朝关于画种先后之次第,他认为人物画要先之于山水,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六法》载曰:“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106页。
    31十九世纪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曾说:“观念先于行动,犹如闪电先于雷声。”金观涛、刘青峰进而认为,任何一种社会行动都是在动机和观念支配下的行动,而价值追求一定会通过行动表现出来,观念和行动本是水乳交融、互不可分的。见金观涛、刘青峰著《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xiii页。
    32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第一讲<导论>,未刊。
    33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第三讲<魏晋玄学>,未刊。
    34或许有人会以《庄子》画史“解衣盘礴”的故事来说明庄子是认同绘画的,但这个故事出自《庄子》外篇,与庄子本人无直接关系。《庄子》外篇为庄学所为,而庄学正是基于庄子而靠近儒学的产物,其精神主旨与庄子有别,两者不可混淆。
    35赵超《画山水观念的起源——重解宗炳<画山水序>》,博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未刊。
    36赵超《画山水观念的起源——重解宗炳<画山水序>》,博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未刊。
    37赵超《画山水观念的起源——重解宗炳<画山水序>》,博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未刊。
    38关于个别与普遍同体为一的问题请参阅便问第三章第四节<究山川意态之可能与理一分殊>。
    39[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与《解深密经》有“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之观想说。(分别见《大正藏》第30册第1579号经、第16册第676号经)。
    41[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懐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583页。所谓澄怀味像即如唯识学之有分别影像观。
    42宗炳《画山水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崑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583页。
    43[南朝梁]庾信《枯木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195页。
    4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361页。
    45关于常识理性的起源与流变过程,请参阅金观涛与刘青峰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二章<常识理性是如何成熟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100—108页。
    46[东晋]顾恺之《论画》,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3页。
    47[初唐]王绩《题画幛背》,《全唐诗第十五册·续拾卷一·王绩》,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0901页。
    4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历代名画记·卷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107。
    49[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月,1350页。
    50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第四讲<佛学和中国式佛教>,未刊。
    51计锋<从“写生”的由来看山水画的起源与演变>,《二十一世纪》第134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12年2月)。
    52[唐]王维《偶然作六首》:“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月,1254页。
    53从唐张彦远的记载可以看出,从八世纪中后期开始山水画家人数的跃升,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183页。
    5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7月,277页。
    55[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画辨》,《丛书集成新编》第五十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186页。
    56[宋]邓椿《画继卷九·杂说·论远》,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667页。
    57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第四讲<魏晋玄学>,未刊。
    58[宋]黄庭坚《王厚颂二首》其二云:“夕阳尽处望清闲,想见千岩细菊斑。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宋]黄庭坚《黃庭坚全集》第二册,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590页。
    59《周易·系辞上》,[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系辞上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644页。
    60[战国]庄子《庄子·天地第十二》,[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424页。
    61据金观涛、刘青峰<“天理”、“真理”与“公理”>一文考察,在先秦“理”主要为纹理、条理之意,有时也引申指道理、秩序,按与“形”相关者当取纹理意,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32页。
    62[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3292页。
    63[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解老第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148页。
    64《周易·系辞上》,[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系辞上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643—644页。
    65[晋]韩康伯注《周易注·系辞上》,[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系辞上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644页。
    66[汉]王充《论衡卷二十·论死第六十二》有云:“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874页。
    67[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系辞上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系辞上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647页。
    68[宋]胡瑗撰《周易口义·系辞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52页。
    69[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七十五·吴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762页。
    70[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三·致知》,《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01页。
    71[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三·致知》,[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01页。
    72金观涛<中国画起源及其演变的思想史探索>,《中国思想与绘画研究集一》中国美术出版社2012年3月,15页。
    74[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5页。
    75[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76[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59页。
    77[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60页
    78[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林木》,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66页
    80[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1页。
    81[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跋云:“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韩诗外传》有关于鸡之五德说,《韩诗外传》卷二云:“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鬭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60—61页。
    82[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山水门第二》:“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偶。五季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尝画山水树石以自适。‐‐‐浩着《山水诀》一卷,为友人投进之,至今藏之书府。”(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284页。)又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荆浩,河内人,博雅好古。善画山水,自撰《山水诀》一卷。为友人表进,秘在省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324页。)
    83《四库全书·书画之属·提要》谓:“别有笔法记一巻载王氏画苑中,标题之下注曰:‘一名《画山水录》,案唐书艺文志载荆浩《笔法记》一巻,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山水受笔法》一巻沁水荆浩浩然撰。’”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9页。
    84[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王世贞传》有载王世贞于“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以右副都御使抚郧阳”,又于万历四年(1576年)“会迁南京大理寺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7080页。)因此王世贞当于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年间任郧阳巡抚,由是《画苑》之郧阳初刻本当在此期间刊刻。
    85据张宇范考证,《画苑》郧阳初刻本今藏本有五种,但唯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付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本(藏于上海画院)有载《笔法记》一文,另明王元贞翻刻本今十五种藏本全部载有《笔法记》。(张玉范《<王氏画苑>的两种明刻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第五期,1989年,67—71页。)此翻刻本今存有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本、《四库全书》本(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本(有删节)、清张海鹏《学津讨源》、《御定佩文斋书画谱》本、《古今图书集成》本。
    86李璐均《<笔法记>校笺与研究》,硕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未刊。
    87[南朝陈]何之元《梁典总论》有“极星象之功,穷蓍龟之妙,明笔法于马室,不愧郑玄。”云云。([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陈文卷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333页。)从此句大意不难判断“笔法”之意为画卦之法,盖为占卜之术数。
    88[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品刘璞云:“少习门风,至老笔法不渝前制。体韵精研,亚于其父。信代有其人,兹名不堕矣。”(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28页。)此句意指刘璞用笔之法不属于前人,如此则“笔法”当释为用笔之法。
    89于安澜《画论丛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3月,12页。
    90胡俊、丁志鹏<林语堂英译‘笔法记’评注与修订>,《美育学刊》总第9期(2012年第二期第三卷)。
    91[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5页。
    92[隋]吉藏《中论序疏》,《大正藏》第42册第1824号经,1页。
    93[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形”象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512页。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曰:“各本作象形也。今依韵会本正,象当作像。谓像似可见者也。人部曰:像似也,似像也。形容谓之形,因而形容之亦谓之形。六书二曰:像形者,谓形其形也。四曰:形声者,谓形其声之形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424页。)按似者与真者在此为一对立之范畴,二者一虚一实其大意正好对反。形与质对为一虚一实,而有气与无气又为一虚一实,后二者之对反更不待论。真者意即真实不虚、真相,形之意为表象、样貌即指纯粹的现象,此处老者本在回应得“真”非形“似”的问题,旨在破“真”之虚空之义。
    94[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5页。
    95[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7页。
    96[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8页。“人”字有本做“水”。
    97[唐]无能子《丛书集成初编·无能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3页。
    98姜生、汤伟侠《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第四章·第一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44页。
    99[唐]司马承祯《丛书集成初编·天隐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4页。
    100[唐]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真性则不垢不浄,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浄,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唐]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都序》,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15页。
    101[唐]司马承祯《天隐子·神解第八》云:“故神之为义,不行而至,不疾而速,阴阳变通,天地长久,兼三才而言谓之易,齐万物而言谓之道德,本一性而言谓之真如。入四真如,归于无为。故天隐子生乎易中,死乎易中,动因万物,静因万物,邪由一性,贞由一性,是以生死动静邪贞,吾皆以神而解之。”司马承祯
    《丛书集成初编·天隐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9页。
    102[唐]司马承祯《天隐子·存想第六》云:“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成身,不伤我神,则存想之渐也。”(司马承祯《丛书集成初编·天隐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7页。)想我之身,见己之心目,为内丹学之观想阶梯。从上引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内丹学观想的基本意向,这与佛家观想有着本质的差异。
    103[唐]无能子《丛书集成初编·无能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3页。
    104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472页。
    105见《皇帝内经·素问》,这是有关于“真气”的早期说法,一般认为此篇源出于汉末,到唐代王冰又重新订补改编,据传王冰将原本的九卷改编至二十四卷。这里面有个问题,若汉末即有之则为何从汉末至唐期间不甚重要,而要到王冰的时代才引起重视,或者说此文本来即是王冰所增益。这其中或因“真元之气”的说法在六朝没有普遍观念的支撑,而至唐内丹学兴起则广受欢迎。尽管情况比较复杂,但我们仍能确定一点,即“真气”说确属于内丹学的特定概念。[唐]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3页。
    106[唐]张九龄《贺上仙公主灵应状》:“臣等伏承今月八日上仙公主灵座有祥风瑞虹之应,爰至启殡,知尸解。又承特禀清虚,薄于滋味,素含真气,自不食盐,洎于迁神,更标奇迹。”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二部第一册·卷二百八十九·张九龄七》,吉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3272页。
    107[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5页。
    108[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5页。
    109[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6页。
    110[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6页。
    111[唐]李翱《复性书·上》,《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06页。
    112[唐]李翱《复性书·上》,《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06页。
    113[唐]李翱《复性书·下》,《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11页。
    114作为唐末最为重要的反佛儒家人物之一,李翱在他的《去佛斋论》中数落佛教道:“盖后汉氏无辨而排之者,遂使夷狄之术,行于中华,故吉凶之礼谬乱,其不尽为戎礼也无几矣。‐‐‐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存有所养,死有所归,生物有道,费之有节,自伏羲至于仲尼,虽百代圣人,不能革也。”,(《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17页。)李翱首先把佛教定调为夷狄之术,他认为佛教是祸乱纲常伦理的罪魁,而君臣、父子等人伦是天道所致,不可毁弃。社会秩序的紊乱是唐末最为窘迫的问题,其实唐末的社会问题的主因在于政府溃败、藩镇割据与土地兼并。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起点是公元七五五年至七六三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评论“安史之乱”时有云:“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月,7066页。)从上述情况来看,李翱把社会问题完全归结为佛教显然不合于情理。从根本上讲,李翱的批评与其说是否定佛学义理,倒不如说是原自其内在的对社会秩序的忧虑,以及维护儒学正统的信念。
    115对于天道本体的解释,唐末儒学提出了一套与佛教之性空说不同的气论学说。然而由于唐末儒学初心性论外还有形上儒学一系,与心性论儒学将天道本体看作是成德之意志即德性之说不同的是,形上论儒学系皆认为世界的真相是真气。形上儒学代表人物柳宗元《天对》云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对曰:本始之茫,诞老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365页。)柳宗元认为本始以来唯元气存于幽冥之中,无有为之者,而由元气和合阴阳交错以类成万物。若果我们将刘柳的气论学说与当时的道教内丹学派做一番比较就会发现,而者气论极为相似,皆主张宇宙为一个真气之周流的世界。从来源上来说形上儒学与内丹学之气论皆与《易》之阴阳说相关,而形上儒学又从内丹学处吸纳了真气周流的概念,以应合阴阳说,否则其缺乏配合阴阳生化以成天地万物的基本材料。尽管二者的关联性很大,但是其中的差异亦是很明显的,由于形上儒学指向的是极富秩序感的天道,作为承载天道运行运动的气与内丹学的成就个体长生久视的真气是不一样的。
    116[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7页。
    117[唐]李翱《复性书上》,《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07页。
    118[南朝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4月,16页。
    119[南朝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4月,125—126页。
    120[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性理二》云:“横渠‘心统性情’语极好,‐‐‐横渠说得最好,言:‘心,统性情者也。’‐‐‐”,[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27页。
    121[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6页。
    122[南朝宋]谢赫《古画品录》,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355页。
    12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11页。
    124见明末毛氏汲古阁五次剜改本《说文解字注三上·音部》(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本),“韵”原为许慎《说文解字》所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不载。从传世文献来看汉前无此字,按“韵”当为毛晋所增,毛晋在注中亦有“新附”字样以说明为新增。
    125[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459页。
    12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载曰:“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106页。
    127罗小珊《传神论的衍变——传神与气韵生动》,未刊。
    128[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习禅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2060号经,603页。
    129[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月,562页。
    130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11页。
    131[宋]《宣和画谱》卷六《人物二·周昉》,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482页。
    132[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414页。
    133[汉]高诱注《战国策卷三十·秦召燕王》,《丛书集成新编》109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759页。四部丛刊本谓此句“写”为“象”之误。([宋]鲍彪校注,[元]吴师道重校,景江南图书馆藏元至正刊本《战国策》,《四部丛刊初编》第二百六十二册,四部丛刊续编,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34年。)盖二者模仿、相似之意本同,而“象”在先秦基本没有模仿、相似之用法,此种用法为秦汉间形成;而“写”之用法的流变则正与之相反,盖后人则不知“写”之原义,是故以为此句“写”为“象之误”。
    134[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1238页。
    135[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有记述卫灵公召师涓模仿濮水之上所闻鼓琴之声一事云:“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35页。)盖此处皆用“写”表模仿之义。
    136[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3页。
    137《宣和画谱》卷十一《山水二·郭熙》,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520页。
    138[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许光凝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9页。许光凝,大观元年(1107)中书舍人——[元]脱脱《宋史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九·河渠六》,政和五年(1115)年礼部尚书——《宋史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吉礼四》,政和六年翰林学士——《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
    139[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宋]黄庭坚《黃庭坚全集》第一册,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581页。
    140[金]元好问题曾自注《汾亭古意图·跋》云:“元祜以来,郭熙、明昌泰和间张公佐,皆年过八十,而以山水擅名。”[金]元好问著,《元好问诗词集·七言古诗》,贺新辉辑注,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2月,228页。
    141[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画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8页。
    142[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许光凝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9页。
    143[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许光凝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9页。
    14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3323页。
    145《宣和画谱》卷十一《山水二·郭熙》,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521页。
    146《剑门》:“斲石为梁铁作枢,武侯於此济师徒。鞭山怒气金鳌伏,架壑宏模玉蝀掳。”《句》:“猿戏山花暖,人行塞柳青。落星一石几千年,门外何人扣汉川。”《秋日游合江戏题之亭上》:“秋风锦水乐无涯,独上亭轩四望嘉。橘子满林金作块,芦梢拂岸雪飞花。酒旗高挂芙蓉港,渔棹斜趋菡萏家。描入画图收取去,故人相对饮流霞。”——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二十一册,北京:北大出版社1995年8月,14145—14146页。
    147[南朝梁]萧纲《七励》,[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123页。
    148[南朝梁]庾肩吾《侍宴宣猷堂应令诗》,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983页。
    149[隋]沙门灌顶撰《国清百录卷四·保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1934号经,831页。
    150[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六十九·初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之二》:“以一切法自性皆空,空中都无能所随喜回向法故。”《大正新修大藏经》第07册0220号经,792页。
    151[南朝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4月,46页。
    15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月,1115页。
    153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一部第四册·卷一百八十二·王勃六》,吉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2105页。《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八》评述萧祐云:“祐闲淡贞退,善鼓琴赋诗,书画尽妙。游心林壑,啸咏终日,而名人高士,多与之游。给事中韦温尤重之,结为林泉之友。”(《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154[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3页。
    155[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156[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157[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月,2450页。
    158[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香港:中华书局,1971年,795页。
    159[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六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1800页。同义例见唐朱桃椎《茅茨赋》:“况复寻山玩水,散志娱神,隐卧茅茨之间,志想青云之外,逸世上之无为,亦处物之高致。”(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一部第三册·卷一百六十一》,吉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879页。)
    160[宋]苏轼《题笔阵图》,《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2170页。
    161[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许光凝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589页。
    162[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十九·毕命第二十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618页。
    163[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九上·文公六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590页。
    164[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3页。
    165[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3页。
    166箕颖指箕山、颖水,地名,均在今河南登封县境内。传说唐尧时隐士许由躬耕于箕山之下、颖水之滨,后人因称箕山、颖水为隐士所居之地。[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云:“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台湾:华正书局1975年4月,894页。
    167黄绮:绮里季与黄石公夏黄公二人,商山四皓之二,商山四皓亦称南山四皓,传说秦末汉初的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居在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见《史记·留侯世家》。
    16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00—201页。
    169[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33页。
    170[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34页。
    171《易》之“进退合道”意为进与退两种行为都需合于道义,而伊川则认为进退本为一道。
    172[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8页。
    173[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174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三章<宋明理学第三系和断裂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154页。
    175[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176[汉]皇甫谧《子方回挚虞束皙王接》:“若殷汤之于伊尹,文王之于太公,或身即莘野,或就载以归,唯恐礼之不重,岂吝其烦费哉!”[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416页。
    177[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6—577页。
    178[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伊川先生语七下附师说后》,王孝魚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274页。
    179[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73页。
    180[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181[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9—580页。
    182[宋]苏轼《成都大悲阁记》,《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395页。
    183[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184[唐]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都序》,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15页。
    185[唐]司马承祯《丛书集成初编·天隐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4页。
    186[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四·存养》,[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09页。
    187[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四·存养》,[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09页。
    188见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三章<理性化途径之一:程朱理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145页。
    189[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403页。
    190[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191[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650页。
    19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118页。
    193[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407页。
    194[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195《瑜伽师地论卷三十》谓修禅定时九种摄心的修习过程有九住心为“九种心住”,指内住、等住(又称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
    196释印顺《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217—218页。
    197计锋<从“写生”的由来看山水画的起源与演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总第134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12年12月)。
    198[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3—574页。
    199[汉]许慎《说文解字》训“悉”为详尽,训“究”为穷,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63页、423—424页。
    200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22页。
    201现今存世的五代前的山水画原迹中,唯有佛教洞窟壁画中的观想场面有关于山水场境,如敦煌莫高窟172窟的《观无量寿经》的观想场面等,这与其说是个巧合,不如说是个特定的现象,盖早期山水画的确源自于佛家此类观想题材。
    202[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6页。
    203朱熹“月印万川”乃引自释氏玄觉的《永嘉证道歌》,“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朱子语类》卷六。玄觉《永嘉证道歌》原文是:“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大正藏》第48四八册,第2014号经,397页。
    204[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三·致知》,[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94—195页。
    205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第四讲<佛学和中国式的佛教>。
    206[唐]法藏《华严五教章》卷四谓:“诸法相即自在门,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成耳,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即入,重重无尽故也,然此无尽皆悉在初门中也。故此经云:初发心菩萨,一念之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义言一念即深广无边者,良由缘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册1866号经,499页。
    207(美)加鲁帕赫那著,陈铫洪译《佛教哲学——一个历史的分析》,台湾:华宇出版社,1987年9月。
    208计锋《从“诚”到“真”的观念史研究》第二章<释性真如与本体性空>。
    209[唐]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经卷第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1177A号经,762页。
    210[宋]张载《正蒙·太和篇》,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10页。
    211[宋]朱熹《太极图说》,[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74页。
    212“成住坏空”是指佛教对于世界生灭之成、住、坏、空过程的看法。见载于《俱舍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二》、《立世阿毗昙论卷九》等经论中。
    213[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7页。
    214[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215[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216见注130。
    217[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后从世宗行过辽阳山,独见天门开,余人无见者。内虽明敏,貌若不足,世宗每嗤之,云:‘此人亦得富贵,相法亦何由可解。’唯高祖异之,谓薛琡曰:‘此儿意识过吾。’幼时师事范阳卢景裕,默识过人,景裕不能测也。”(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43页。)此为“相法”最早用来指相人术的出处。
    219[南朝]庾信《枯树赋》,[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196页。
    220[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画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1页。
    221[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222[唐]萧颖士《江有枫》:“江有枫,其叶蒙蒙。我友自东,于以游从。山有槭,其叶漠漠。我友徂北,于以休息。想彼槭矣,亦类其枫。矧伊怀人,而忘其东。东可游矣,会之丘矣。于山于水,于庙于寺,于亭于里,君子游焉。于以宴喜,其乐亹亹。粤东可居,彼吴之墟。有田有庭,有朋有书,有莼有鱼,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全唐诗卷一百五十四·萧颖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月,1591页。
    22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伊川先生语七下》云:“书言天序,天秩。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274页。
    224[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论曰:“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583页。
    225[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山水》:“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为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屋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嵠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景;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景,似此如何成画?李成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25页。
    226此文曾于1921年由(德国)PAUL NEFF VERLAG BERLIN/WIEN出版社出版。
    227王云亮<“空间意识”——宗白华中国画理论对西方概念的借用>,《世界美术》(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第1期)。
    228[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8页。
    229[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8页。
    230[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756页。
    231[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画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1页。
    232[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5页。
    233[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画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1页。
    234[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张怀邦后序》云:“公自绍圣间,担簦之都下进艺,于都尉王晋卿所惬,荐于今圣藩邸,继而上登宝位,受翰林书艺局祗候,累迁为直长,画待诏,今以授忠训郎。”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81页。
    235参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82—683页。
    236[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59页。
    237[战国]庄子《庄子·天地第十二》,[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411页。
    23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庾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386页。
    239[南朝梁]萧统编,张启成、徐达译注《文选全译卷第二十三·潘安仁·悼亡诗三首》,贵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1423页。
    240《周易·系辞下》:“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二·系辞下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747页。)另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十》、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许慎《说文解字·叙》等亦皆承《易》之说,盖观“鸟兽之文”者本出自《易》。
    241“鸟兽之迹”出自魏世,[北齐]魏收撰《魏书·帝纪第四·世祖纪上》云:“初造新字千余,诏曰:‘在昔帝轩,创制造物,乃命仓颉因鸟兽之迹以立文字。‐‐‐‐‐’”又《魏书卷九十一·列传艺术第七十九》载江式《论书表》云:“臣闻庖义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龟策彰其彩。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维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0、1961页。)后世有诸文载“鸟兽之迹”者皆出自魏,造字一事的版本为仓颉造字,与“鸟兽之文”出处不同的是,后者造字者则为古帝包羲氏。
    24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月,231—232页。
    243《周易·系辞上》,[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一·系辞下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718页。
    244《周易·系辞上》,[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一·系辞上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729页。
    245史宁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评析>,《古代文明》第4卷第3期,2010年7月。
    246《周易》第二十二卦《贲·山火贲·艮上离下》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291页。
    247[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96页。
    248[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二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200页。
    249[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95页。
    250[三国魏]曹植《画赞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泛论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12页。
    251[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59页。
    252《周易·系辞下》,[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宋本周易注疏卷十二·系辞下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747页。
    253[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59页。
    254[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三·致知》第四十六条,[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01页。
    25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唐朝下》,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186—187页。
    256童中焘<合一三用‐‐中国画的“综合之体”>,《中国花鸟画》2009年02期。
    257[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佛说阿惟越致遮经上·不退转法轮品第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266号经,198页。
    258[战国]庄子《庄子·大宗师第六》,[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261。
    259[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601页。
    260[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伊川先生语七》,王孝魚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274页。
    261[宋]朱熹《中庸章句》,[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41页。
    262[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一·道体》第四十六条,[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74页。
    263[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一·道体》第四十六条,[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74页。
    264[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60—661页。
    265[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63页。
    266[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61页。
    267韩拙未引《尔雅卷十一·释山》之头尾两部分分别为:“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与“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梁山,晋望也。”[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231、239页。
    268[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1页。
    269[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1页。
    270[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1页。
    271[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2页。
    272[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4页。
    273[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5页。
    274[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奇”云:“一曰不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274页。
    275[隋]释吉藏撰《中观论疏卷第十·四谛品第二十四》云:“性者体也。”《大正藏》第42册第1824号经,148页。
    276佚名《法华经疏卷一·随喜功德品第十八》云:“性是因义。”《大正藏》第85册第2749号经,184页。
    277[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画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81页。
    278[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古今学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77页。
    279[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张怀邦后序》,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80页。
    280[宋]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1525页。
    281计锋《特定人文契机下李唐画风的转变》,硕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未刊。
    282[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74页。
    28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82页。
    284[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四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619页。
    285宋《宣和画谱卷十九·花鸟五》云:“武臣吴元瑜‐‐‐‐善画,师崔白,能变世俗之气所谓院体者。而素爲院体之人,亦因元瑜革去故态,稍稍放笔墨以出胸臆。”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590页。
    286[元]赵孟頫《红衣罗汉图·跋》(辽宁省博物馆藏)。
    287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泛论上·松雪论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92页,
    288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泛论上·松雪论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92页。
    289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花鸟篇·松雪论画竹》,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1036页。
    290[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山水》:“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25页。
    291[宋]米芾《画史·唐画附五代国朝》,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399页。
    292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60页。
    293[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论山》,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63页。
    294[元]饶自然《绘宗十二忌》,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山水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91—692页。
    295参阅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三章<理性化途径之二:陆王心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147页。
    296[宋]邓椿《画继卷十·杂说·论近》云:“徽宗建龙德宫成,命待诏图画宫中屏壁,皆极一时之选。上来幸,一无所称,独顾壶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新进,上喜赐绯,褒锡甚宠,皆莫测其故。近侍尝请于上。上曰:‘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670页。
    297[宋]邓椿《画继卷九·杂说·论远》,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667页。
    298[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下·泛论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43页。
    299[宋]苏轼《净因院画记》,《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367页。
    300[宋]朱熹《大学或问上》,[宋]朱熹《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508页。
    301[明]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38页。
    30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三章<宋明理学第三系和断裂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154页。
    303[明]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95‐96页。
    304[明]王阳明《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751页。
    30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云:“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六十七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46页。
    306[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源》,《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六十七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45页。
    307[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源》,《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六十七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55—456页。
    308[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源》,《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六十七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53页。
    309[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源》,《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六十七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55页。
    31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六十七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46页。
    311[明]唐志契《绘事发微·苏松品格同异》,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262页。
    312[台湾]石守谦<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历史语言研究集刊》(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六十五本第二分,1994年6月。
    313[五代]荆浩《笔法记》,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卷上·山水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606页。
    1.王伯敏、任道斌编,《画学集成》,河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5.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未刊稿。
    6.[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
    7.[西晋]郭象,《庄子注》,[日]服部南郭考订《郭注庄子》,日本:平安书肆、东都书铺、藤花房、锦山房合刊,元文四年(1739年)。
    8.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
    9.[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10.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文集》,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
    11.(美)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夏春梅、萧宝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12月。
    1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南朝宋]礓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365号经。
    14.[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
    15.[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
    16.《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月。
    17.[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月。
    1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7月。
    19.[宋]赵希鹄,《洞天清禄》,《丛书集成新编》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
    20.[宋]黄庭坚,《黃庭坚全集》,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
    2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3.[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
    24.[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本,1988年8月。
    25.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
    26.[宋]胡瑗撰,《周易口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7.[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
    28.[宋]郭熙述、郭思编,《林泉高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二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9.[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
    30.[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1.于安澜,《画论丛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3月。
    32.[隋]吉藏,《中论论疏》,《大正藏》第42册第1824号经。
    33.[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2月。
    3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35.[唐]无能子,《无能子》,《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年6月。
    36.姜生、汤伟侠,《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7.[唐]司马承祯,《天隐子》,《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
    38.[唐]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都序》,河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39.[唐]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
    40.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41.[唐]李翱,《复性书》,《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2.[唐]李翱,《去佛斋论》,《文渊阁四库全书》1078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月。
    44.[唐]柳宗元,《天对》,《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5.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4月。
    46.[宋]朱熹,《朱子语类》,《朱子全书》第十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47.[汉]许慎,《说文解字》,明毛氏汲古阁五次剜改本,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本。
    48.[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2060号经。
    49.[汉]高诱注,《战国策》,《丛书集成新编》109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
    50.[汉]刘安,《淮南子》,《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51.[宋]黄庭坚,《黃庭坚全集》,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52.[金]元好问著,《元好问诗词集》,贺新辉辑注,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2月
    5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54.[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
    55.[南朝梁]庾肩吾,《侍宴宣猷堂应令诗》,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
    56.[隋]沙门灌顶撰,《国清百录》,《大正藏》第46册1934号经。
    57.[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07册0220号经。
    58.[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月。
    59.[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香港:中华书局,1971年。
    60.[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
    6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62.[宋]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
    63.[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台湾:华正书局1975年4月。
    64.[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6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王孝魚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
    67.[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68.释印顺,《成佛之道》,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
    69.[唐]法藏,《华严五教章》,《大正藏》第45册1866号经。
    70.(美)加鲁帕赫那著,《佛教哲学—一个历史的分析》,陈铫洪译,台湾:华宇出版社,1987年9月。
    71.计锋,《从“诚”到“真”的观念史研究》,未刊。
    72.[唐]沙门不空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经卷第八》,《大正藏》第20册1177A号经。
    73.[宋]朱熹,《太极图说》,《朱子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74.[宋]张载,《正蒙》,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
    75.[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
    76.[宋]朱熹,《中庸章句》,《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77.[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78.[南朝梁]萧统编,张启成、徐达译注《文选全译》,贵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
    79.[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0.[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
    81.[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大正藏》第9册266号经。
    82.[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陈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
    83.[隋]释吉藏撰,《中观论疏》,《大正藏》第42册第1824号经。
    84.佚名,《法华经疏》,《大正藏》第85册第2749号经。
    85.[宋]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
    86.[元]夏文彦《图绘宝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百十四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87.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
    88.[宋]朱熹,《大学或问》,《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89.[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9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期刊:
    91.肖鹰<“画分南北”与山水画的隐逸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总第28期(2012年第2期)。
    92.金观涛、刘青峰<隐藏在关键词中的历史世界>,《东亚观念史集刊》第一期(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韩国翰林大学翰林科学院合刊,2011年12月)。
    93.(法)幽兰(YolaineEscande)<景观: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研究>,连载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总第78、79、80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3年8月—12月)。
    94.计锋<从“写生”的由来看山水画的起源与演变>,《二十一世纪》第134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12年2月)。
    95.金观涛<中国画起源及其演变的思想史探索>,《中国思想与绘画研究集一》,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12年3月。
    96.张玉范<<王氏画苑>的两种明刻本>,《哲学社会科学报》第五期(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
    97.胡俊、丁志鹏<林语堂英译‘笔法记’评注与修订>,《美育学刊》总第9期(2012年第二期第三卷)。
    98.罗小珊《传神论的衍变---传神与气韵生动》,未刊。
    99.王云亮<“空间意识”——宗白华中国画理论对西方概念的借用>,《世界美术》(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第1期)。
    100.史宁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评析>,《古代文明》第4卷第3期(2010年7月)。
    101.童中焘<合一三用--中国画的“综合之体”>,《中国花鸟画》2009年02期。
    102.[台湾]石守谦<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台湾“中央研究院”,1994年6月)。学位论文:
    103.赵超《画山水观念的起源——重解宗炳<画山水序>》,博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未刊。
    104.李璐均《<笔法记>校笺与研究》,硕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未刊。
    105.计锋《特定人文契机下李唐画风的转变》,硕士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未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