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戏曲美学范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范畴研究是当今理论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问题。作为戏曲艺术理论基础的美学范畴更是如此。戏曲美学范畴的研究首先要提炼出能够代表某一时代美学特点的范畴群或系列范畴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本文就是属于断代史范畴群的专题研究类型,即以明清时期的戏曲理论为基础,以该时期的“游戏”、“寓言”、“新奇”、“才情”、“色艺”、“本色”这六大美学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对此溯本探源还原经典,揭示概念本质内涵,阐释范畴理论精髓,发掘其当代意义与价值,描绘范畴群间地图。
     具体地说,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六章。
     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不同于西方的中国范畴研究的特色,然后主要介绍明清戏曲美学范畴研究现状并做文献综述。最后概括选题意义和本文主要内容。
     第一章游戏。“游戏”这个中西方共有的古老话题,与戏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明清戏曲理论中,游戏凭着娱乐性功能与虚拟性本体的融合,结集成为戏曲美学的独特范畴。戏曲中游戏的娱乐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游于戏曲,乐于戏谑;文人游戏,戏乐成趣。“虚实相半,游戏三昧”与“戏也,非戏也;非戏也,戏也”一起成为游戏虚拟性本质特征。戏曲的娱乐性与写意性正因游戏的娱乐功能与虚拟本体而得以充分显现,而在文人逞才能的明清时代,作家凭着游戏心态言志述情,驰骋于笔墨游戏之中以征得游戏三昧,为中国古典戏曲增添了一点油墨重彩。
     第二章寓言。“寓言”概念发展历史悠久,作为叙事体寓言所具有的教谕性和虚构性特征,将它与戏曲紧密相连。寓言之所以成为明清戏曲美学范畴之一,是因为它以“假借譬喻,风世寓言”与“因物寓言,托兴寄意”为主要特征的寓言教化性充分揭示了明清戏曲的社会功能;又以“传奇无实,大半寓言”与“寓言颠倒,谬悠亡根”为主要内核的寓言虚构性深刻诠释了明清戏曲的叙事问题。因而,寓言的教化功能和虚构本位融为一体而成为明清戏曲理论中独特的审美范畴之一
     第三章新奇。作为一种表征戏曲叙事方式之一的“新奇”,以“非奇不传”和“非新不传”为核心,成为明清戏曲“传奇”的重要美学特征。从“传奇”概念的历史发展和“非传不奇”的内涵来看,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共性——新奇性;从明清戏曲叙事角度看,“新奇”范畴的形成经历了由“奇”而“幻”和以“新”释“奇”的转化过程,最终在“奇”与“真”的统一中完善自己的内涵。“新奇”的审美内涵主要表现为:一是非奇不传;二是事奇与情奇,这可以从明清传奇要求以情节结构创新为旨归和曲论家的新奇观中来考察。
     第四章才情。“才情”的历史久远内涵复杂。原为中国古典文论范畴的“才情”总是在“性”与“情”、“情”与“理”的矛盾运动中使其内涵变得丰富而多样,尤其在明清戏曲中,尽管由俗而雅,由雅变俗,但主情论始终主导曲坛,明清文人逞才情已成为一种时尚。“才情”成为明清戏曲审美主体表征并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它先由偏重于“才”到主情论再到“才情”中融入教化色彩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其具体体现为:一是“才”胜于“情”,以王世贞为代表,这种才情观与魏晋人物品藻的重“才”之风有关。二是“才情”滑向以情为主,任情而发,因情而文,在阳明心学和李贽“童心说”等启发影响下,形成了以汤显祖为代表的“言情”说,其主要内容是“意趣神色”,“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和“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等重要观点,丰富了汤氏“言情”说的内涵。汤氏以“言情”为主的才情观影响了一大批明代曲论家,如张琦、潘之恒、冯梦龙和孟称舜等。三是从“情痴”到“情教”,“才情”中掺杂着越来越多的教化成分,从张琦的“情痴”论到冯梦龙的“情教”说再到孟称舜的“情之正”,预示着才情与教化的融合在不断升级,让明清戏曲中以“言情”为主的才情论与寓言教化论纠缠不清。曲坛上,关于戏曲到底是言情的,教化的,还是娱乐的等这些关乎戏曲美学本体与功能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并一直伴随到今天,影响着中国戏剧的发展导向。
     第五章色艺。“才情”和“色艺”虽然同为戏曲的审美主体范畴,但是与注重作家的“才情”不同,“色艺”关乎着戏曲舞台表演主体美的问题,这个表演主体就是居于戏曲中心地位的演员。因此,“色艺”实际上是针对舞台演员这个审美主体而言的。“色艺”内涵丰富,它体现了演员以姿容美色为主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更主要的是,还表现了演员以唱念做打为特征的审美化的高度形式美的表演技艺。元代演员之色艺品评要求“色艺俱绝”,其具体标准就是胡祗遹提出的“九美说”;夏庭芝的《青楼集》则是品评元代女艺人色艺的审美实践。明代戏曲表演美学是对元代的进一步拓展,主要以汤显祖和潘之恒为代表。“神归于一”是汤显祖的演员色艺论的主要审美境界;而“才”“慧”“致”三者兼备则成了潘之恒论演员色艺美之核心内容。汤氏和潘氏的色艺论使明代表演美学朝着“艺道”和“神致”的方向拓展。到了清代,戏曲演员的色艺论又发生了变化,以“声容”与“声色”为主要内容的色艺论深化了戏曲表演美学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一是声容之“态”,这是以李渔为代表的演员色艺论之核心,同时,李渔把导演的理论系统化,加强了导演在演员培养中的作用。二是清代的花雅之争,强化了演员色艺品评的力度,以《消寒新咏》为主要代表作,其演员品评色艺三昧,以“合度”、“求淡”、“传神”为审美标准,这与潘之恒的表演理论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章本色。“本色”最初源于诗论,宋以后被大量用于文艺理论批评之中,其内涵愈趋复杂,尤其与“当行”一起引入中国戏曲理论并作为戏曲批评用语以来,总是伴随着与各色流派之间的论争,从而使其审美内涵不断丰富,日趋成熟。到了明清两代,随着戏曲理论的发展成熟,本色理论也臻于完善。在明清曲论家眼中,其“本色”各有所指,各不相同:或指语言风格,或者文俗问题,或指音律声律问题,或指舞台搬演问题,等等。总之“本色”大多是在论争中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观点的。除了关于“当行”与“本色”之间关系的论争外,明清戏曲理论中的本色问题论争主要表现在:本色与文词之争,主要是针对明初的骈绮之风盛行而言的;本色派与骈丽派之争,主要是围绕《西厢记》、《琵琶记》和《拜月亭记》的高下进行的;文词派与声律派之争,其实就是“汤沈之争”。戏曲理论的“本色”研究成果颇丰,在这些范畴中,它是最成熟的一个,但也还要进一步拓展。
     结语部分,一方面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深化六大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与逻辑关系,并对重构明清戏曲美学完整的范畴系列乃至理论体系提出设想,进一步明确明清戏曲美学范畴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
Areas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oday's hot topic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but also difficult problems. A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opera art aesthetic category especially. Opera aesthetic categories to refine research first era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an represent a category of their own group or family categor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dynastic history category group case study type, that drama theory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the basis, the period of "game","language distinction","novelty","talented","seyi","artistic atmosphere" these six areas for the study of aesthetics, which restore text to tracing the Origin reveals the essence of the concept of mean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ope of the essence, the map depicts the inter-group category.
     Specifically,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The introduction part first clear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hina category study characteristic, and then mainly introduce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ama aesthetic category research status and literature review.Finally summarizes the selected topic significance and main content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Game"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of ancient topic, and opera has deep historical origi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ama theory, the game with entertaining function and fus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to the unique category of drama aesthetics.Opera entertaining game in the form of two aspects, namely swam in the opera, enjoy banter;Literati game, play music, love."By the false or true, samadhi" and "play, also not play; also not play also, play" also become essential feature of virtual game together.Opera entertaining and free entertainment functions because of the game was fully revealed, with virtual reality and in literati over to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ra, writer will and with the game mentality ShuQing, gallop on ink game, game to obtain his samadhi.
     The second chapter Language Distinction." Language Distinction " the concept of a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a narrative of the language distinction has the didactic and fictional features, it will b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drama. Ming aesthetic categories become opera language distinction, it is the theory of the Ming and Qing drama, with "under the guise of metaphor, allegory World Wind" and "because things language distinction, intended to send care Xing" a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Language Distinction enlightenment, and fully reveal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drama; used "no real legend, most of Language Distinction s" and " Language Distinction reversed absurd death leisurely root" as the main core of the 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ctional narrative problems Ming drama. Thu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fiction language distinction based integ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novel."Novelty" as a characterization of drama narrative aesthetic category, it is important esthetics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ways-the legendary drama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By "nonsingular don't preach" and "the new don't preach" as the core of "novelty", i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legend".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legend" and "not pas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rm, they are inseparable in common-novelty.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ama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the category of "novelty" experienced by the "chi" and "illusion" and "new" release ","conversion process, in the unity of odd "and" true "in perfecting their connotation."Novel"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main performance is:one is strange not preach;2it is matter with affection, this can be from the legend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plot structure innovation as the purpose and music theory to examine the new wonders.
     The fourth chapter talents."Intelligence" of a long history and is more complicated. Belonged to categ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ies "talents" always on "sex" and "love","love" and "reason" to make its connotation in the contradiction movement of rich and varied, especial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rama, from vulgar and elegant, the elegant vulgar, and low constant rotation, but the main theory of emotion is always dominant altar, literati their talents has become a kind of fashion."Talent" a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ama aesthetic subject characterization and has rich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It experienced by the focus on theory of "only" to the primary affection to the "intelligence" into the enlightenment of colour such three stages,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one is "only" rather than "love", represented by wang shizhen, this kind of concept of talents and charactor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y "only" in the wind.The second is "intelligence" and slide to give priority to with feeling, said that romance or main sentiment theory, harmonized appearances and hair, because of love, represented by tang xianzu's "romance", said li zhi "childlike innocence" in yangming philosophy and enlightening influence, such as dominant.Shang Shi "romance" advocated by "interest and expression" as the main content, and put forward "because of love into the dream, the dream to play" and "Richard nothing, will love there will be a" such important proposition,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romance", Shang Shi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romantic" view of talents affect a large number of Ming dynasty music theorists, such as zhang, Pan Zhiheng, feng menglong and Meng Chenshun, etc.Three is from the "chi" to "teach", in constant debate between sex and affection and emotion and reason, the composition of mixed with indoctrination in "tal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om zhang's theory of "chi" to "teach" feng menglong said to meng said of "love", indicates the talents and enlightenment of constantly fusion, make the dram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omance" as the intelligence theory and language distinction indoctrination theory of entanglements.Altar, about drama what is romance, enlightenment, or entertainment such as a matter of drama aesthetics ontology and function, has always been debated, and always be accompanied by today, which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rama.
     The fifth chapter SeYi."Talent" and "SeYi" although fellow opera aesthetic subject category, but with a focus on the writer's "talents","SeYi" is about the problem of opera stage main body beauty, the performing subject is the actor at the drama centre.There fore,"SeYi" is actually the actors on stage in terms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SeYi" connotation is rich, it embodies the actor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enshrouded beauty of inner beauty and outer beauty organic unity;More major, but also the actors sing read do play as the he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esthetic form of performance art.Actors of the yuan dynasty SeYi evaluate requirements "SeYi burden off, put forward by the specific standard is hu only Yu said "nine";Xia Tingzhi the brothel set is tasting the yuan dynasty female artist SeYi aesthetic practice.
     In the Ming dynasty opera performance aesthetics is to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yuan dynasty, mainly represented by tang xianzu and Pan Zhiheng."Due to a god" is the main aesthetic realm of tang xianzu actor SeYi theory;And "to" and "hui" with "to", have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ory of Pan Zhiheng actor SeYi beauty.Shang Shihe by SeYi theory makes the performance of Ming dynasty aesthetics towards "YiDao" and "god" to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Theory of opera in qing dynasty, the actor's SeYi changed again, to "capacity" and "melody"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eYi deepen the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of the opera performances, embodied in:one is the "state" of acoustic capacitance that is a delegate with li yu actor SeYi theory of the core, at the same time, the director li yu's theory systematically,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the director in the actor training.The second is the qing dynasty, the flower of war, to strengthen the actor SeYi evaluation, in order to "eliminate cold new poems"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the actors evaluate SeYi samadhi, to "help","light" and "god" as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this has to do with Pan Zhiheng performance theory from afar has the same effect.
     The sixth chapter Artistic atmosphere."Artistic atmosphere " originally from Poetry, Song was later used extensively for literary theory criticism among its meaning becoming more complex, especially with "When the line" alo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opera drama theory and criticism as its language,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colors Debates between schools, which continue to enrich its aesthetic connotations, matures.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ature drama, character theory perfected. In the eyes of the Ming and Qing song on the home, its "nature"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ir own, not the same:refers to the language or style, or text vulgar questions or refer melody sound legal issues or problems, and so refers paraded across the stage. In short,"nature" is mostly studied in the debates and propose ideas In addi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en the line" and the "nature" of the debate, the true na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drama theory there Debate:Natural and Man term struggle, mainly for wind parallel prevalence of early Ming-chi's terms; qualities faction and parallel Korea faction battle, mainly around "The West Chamber","Pipa" and "worship the Moon," the compete conducted; diction School and Rhythm faction dispute, in fact,"Tang Shen dispute." Dramatic Theory "nature" research has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in these areas is one of the most mature, but also further expand.
     The conclusion, on the one hand is the full text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 deep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x categori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dram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esthetics propose ideas to further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ategory research significance.
引文
①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① 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北京:中国戏剧曲版社1990年,第12页。
    ② 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2—13页。
    ① 陈多:《戏曲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②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① 汀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8-479页。
    ①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1-414页。
    ② 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4-321,第338-348页。
    ③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8-283,第295-323页。
    ① 张涵,史鸿文:《中华美学史》,北京:西苑出版社1995年,第550570灭。
    ②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80-901页。
    ③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3-714贝。
    ④ 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7页。
    ① 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①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172页。
    ②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③ 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中国戏剧核心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64页。
    ①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73-185页。
    ② 郭英德,过常宝:《明人奇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7-56页。
    ③ 潘运告:《从王阳明到曹雪芹: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74-375页。
    ④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94-301页。
    ① 李铎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2-223页
    ②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闸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1-242页
    ③ 李惠绵:《元明清戏曲搬演论研究:以曲牌体戏曲为范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第27-51页。
    ①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1-266页。
    ② 李惠锦:《戏曲批评概念史考论》,台北:里仁书局2002年,第79—127页
    ① 邹元江:《戏剧“怎是”讲演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91页。
    ② 张庚:《中国戏曲》,转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曲曲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
    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第1—4页。 ① 关于西方的游戏说,目前何这样几本论著涉及游戏问题:1.[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2.[英]李斯托威尔著:《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联邦德国]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4.[英]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45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③ [明]李贽:《杂说》,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53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明]潘之恒:《潘之恒曲话·杨璆姬传》,汪效倚辑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第107页。
    ⑤ [清]张照:《劝善金科凡例》,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第1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本,第2063页。
    ② 《辞源》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0994页。
    ①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① 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72页。
    ① 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4-282页。
    ②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2—53页,第703页。
    ① [清]李调元:《剧话序》,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3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①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60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潘之恒:《亘史·情痴》,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18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81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④ 同上,第150页。
    ⑤ [清]李渔:《香草亭传奇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第34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53—54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09—712页。
    ① [清]金德瑛:《观刷绝句》,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第108—13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② [明]谢肇淛:《五杂俎》,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40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3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明]王九思:《碧山新稿》,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22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⑤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9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⑥ 同上,第12页。
    ⑦ 同上,第172页。
    ⑧ 同上,第175页。
    ① 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88页。
    ② 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① 胡天成:《李渔戏曲艺术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2-313页。
    ② 胡天成:《李渔戏师艺术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6页。
    ① [清]李渔:《香草亭传奇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第34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第三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③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64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同上。
    ① [明]谢肇淛撰:《五杂俎》,傅成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82页。
    ① [清]李调元:《雨村剧话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第308—30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清]李调元:《剧话序》,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3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同上。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本,第2091页。
    ② 《辞源》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0462页。
    ① [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下)第939-940页,《新编诸了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三版。
    ② 同上,第1091页。
    ① 王先谦注:《庄子集解》第181页,《诸子集成》本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② [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第407页,《诸子集成》本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③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页。
    ① [明]徐复祚:《三家村老曲谈》,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53—254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清j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审虚实》,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24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明]丘濬:《五伦全备记·开场白说》,见俞为民、孙蓉蓉主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1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
    ② [明]]丘溶:《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见俞为民、孙蓉蓉主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10-21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
    ① [清]韩锡胙:《渔村记原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19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② [明]虎耘山人:《蓝桥玉柞记叙》,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423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① [明]李贽:《杂述.红拂》,《焚书》卷四。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51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①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程羽文:《盛明杂剧序》,见程炳达、王卫民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第293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③ [明]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90负,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① [清]黄周星:《制曲枝语·曲之体》),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26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② [明]李开先:《中麓小令跋语》,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427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清]孙治:《蜃中楼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36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④ [清]尤侗:《叶九来乐府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457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⑤ [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徐中玉主编、王寿亨编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本原·教化编》第37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⑥ [清]焦循:《花部农潭》,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353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① [明]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53-254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24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② [清]李渔:《曲部誓词》,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35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审虚实》,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20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下),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三版,第1092页。
    ① [清]李调元:《剧话》,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51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同上,第52页。
    ③ 王国维:《王国维论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
    ④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1页,第178页。
    ⑤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425—426页。
    ① 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88-89页。
    ② [清]焦循:《花部农谭》,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26—22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① 谭帆,陆炜著:《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178页;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5-76页。
    ② 陈鼓应注译:《老了今注今译》(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0页。
    ③ 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从编》(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0—221页。
    ① [明]陈继儒:《红佛记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3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汤显祖:《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3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玉掌》,见中国戏剧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六)第7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清]金兆燕:《旗亭记凡例》,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18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③ [明]陈继儒:《玉簪记总批》,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34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54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54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清]樗道人:《<巧团圆>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38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④ [清]宋廷魁:《介山记或问》,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23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⑤ [明]张岱:《答袁箨庵》,见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第249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① [清]李渔:《笠翁文集·香草亭传奇序》,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4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脱窠臼》,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清]李渔:《李渔全集·窥词管见》,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4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第六》,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4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脱套第五》,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脱窠臼》,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④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戒荒唐》,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4—33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576页。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脱窠臼》,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2—33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奇·演习部·脱套第五》,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清]朴斋主人:《<风筝误>总评》,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36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④ 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1—77页。
    ① [清]刘凡:《桃花扇跋语》,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46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② [明]吕天成:《曲品》,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3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③ 同上,第226—244页。
    ① [明]吕天成:《曲品》,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9-248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明]吕天成:《曲品》,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124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袁晋:《<焚香记>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92-19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脱窠臼》,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荆集》第33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李贽:《焚书》卷二《复耿侗老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60页。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脱窠臼》,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倪倬:《二奇缘小引》,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31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④ [清]孔尚任:《桃花扇小识》,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2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明]茅暎:《题牡丹亭记》,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6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⑥ [清]孔尚任:《桃花扇小识》,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2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2页。
    ② [元]钟嗣成:《录鬼簿》,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第104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③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④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脱窠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① [明]周裕度:《天马媒题辞》,《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
    ② [明]削仙口:《<鹦鹉洲>小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5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③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
    ④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戒荒唐》,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戒荒唐》,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3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同上,第335页。
    ③ [明]张岱:《答袁箨庵》,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同上,第225—226页。
    ⑤ 同上,第226页。
    ⑥ [清]高奕:《<新传奇品>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67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⑦ [明]削仙口:《<鹦鹉洲>小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5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①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汤显祖集·诗文集》,徐朔方笺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80页。
    ② 同上,第1078页
    ① [明]吕天成:《曲品》,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13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05页。
    ① [明]王骥德:《曲律》,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78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49页。
    ① 胡家祥:《志情理:艺术的基元》,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33-141页。
    ② 鲁枢元等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③ [苏]阿·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④ [美]斯托曼:《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① [宋]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② [明]汤显祖:《沈氏弋说序》,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汤显祖:《牡丹亭题词》,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宋]陈淳:《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页。
    ② [明]汤显祖:《复甘义麓》,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塄著:《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78页。
    ② [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90页。
    ③ 同上,第283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32页。
    ⑤ [明]王世贞:《曲藻序》,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① [明]王世贞:《曲藻序》,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明]王世贞:《曲藻》,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4—36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③ [明]王世贞:《曲藻》,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同上,第107页。
    ⑤ 同上。
    ① [明]王世贞:《曲藻》,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4—36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明]汤显祖:《耳伯麻姑游诗序》,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汤显社:《<红梅记·寻遇>总评》,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74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① [明]汤显祖:《寄达观》,《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五,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68页。
    ② [明]汤显祖:《青莲阁记》,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123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③ [明]汤显祖:《耳伯麻姑游诗序》,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明]汤显祖:《复甘义麓》,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明]张琦:《衡曲塵谭》,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曲版社1959年,第267页。
    ⑥ [明]张琦:《衡曲塵谭·情痴寤言》,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出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3页。
    ⑦ 同上,第273页。
    ① [明]张琦:《衡曲塵谭·情痴寤言》,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3页。
    ② [明]张琦:《衡曲塵谭》,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67—-268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③ [明]张琦:《衡曲塵谭》,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1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明]张琦:《衡曲塵谭》,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67—268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①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情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72—73页。
    ②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曲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③ 同上。
    ④ [明]潘之恒:《鸾啸小品·情痴》,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3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同上,第135页。
    ⑥ 同上。
    ⑦ 同上。
    ①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情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②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③ [明]冯梦龙:《风流梦小引》,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7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明]王思任:《批点下茗堂牡丹亭叙》,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出美学资料集》第16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明]冯梦龙:《<邯郸梦>总评》,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7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第141-142页。
    ②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汤显祖:《旗亭记题词》,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605贞,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127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徐奋鹏:《西厢记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出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48-24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9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同上,第191页。
    ④ [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第15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 [明]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耳伯麻姑游诗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0页。
    ② [明]汤显祖:《复甘义麓》,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汤显祖:《寄达观》,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张新国相国尝语汤临川云:“以君之辩才,握麈而登皋比,何渠出濂、洛、关、阁下?而逗漏于碧箫红牙队之间,将无为青青子衿所笑!”临川曰:“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张公无以应。(转载陈继儒《批点牡丹亭·题词》)
    ② [明]汤显祖:《牡丹亭题词》,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093页。
    ④ 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79页。
    ⑤ [明]汤显祖:《耳全麻姑游诗序》,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序丘毛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0页。
    ② [明]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6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见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第2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 [明]孟称舜:《贞文记题词》,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3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版。
    ② [明]汤显祖:《牡丹亭题词》,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版。
    ③ [明]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见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第26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14页。
    ① 李惠绵:《元明清戏曲搬演论研究:以曲牌体戏曲为范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① [元]胡祗通:《<黄氏诗卷>序》,见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5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① [明]魏良辅:《曲律》,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9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版。
    ②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第147-148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①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第147-148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①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609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同上,第609—610页。
    ③ 同上,第610页。
    ①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曲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②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情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③ 同上,第72页。
    ④ 同上,第73页。
    ① [明]潘之恒:《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42页。
    ② 同上。
    ① [明]潘之恒:《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4
    ① [明]潘之恒:《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44-45页。
    ①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张次溪编著《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第10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①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声容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①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声容部》,杭州:浙江古箱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②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声容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③ 同上,第153页。
    ①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声容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3—154页。
    ② 同上,第115页。
    ① [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声容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② [清]小铁同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张次溪编著《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第107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①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徐才官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0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②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徐才官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04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③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王百寿官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0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④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范二官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694—69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徐才官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03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②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范二官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694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③ [清]铁桥山人:《消寒新咏·题李福龄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1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清]铁桥山人:《消寒新咏·题李玉龄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0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② [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题李玉龄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卷)第70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20页。
    ②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487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同上,第500页。
    ③ [明]徐渭:《西厢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49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明]沈璟:《答王骥德之一》,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72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⑤ [明]王骥德:《曲律》,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13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王骥德:《曲律》,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9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王骥德:《曲律·论剧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78贞,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明]沈璟:《词隐先生论曲》,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66页,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① [明]冯梦龙:《太霞新奏序》,见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125页,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② [明]吕天成:《曲品》,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86-87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明]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自序》,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页。
    ④ [明]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62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徐渭:《题昆仑奴杂剧后》,见隗芾、吴毓华编《古曲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何良俊:《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9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沈璟:《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词隐先生手札二通》,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2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明]吕天成:《曲品》,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8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⑤ 同上。
    ① [明]李开先:《李开先集·闲居集·西野春游词序》,见秦学人 侯作卿编著:《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32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② 俞为民,孙蓉蓉:《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66页。
    ③ 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3页,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徐渭:《题<昆仑奴>杂剧后》,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500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48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⑤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48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⑥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48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何良俊:《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9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何良俊:《曲论》,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6页,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③ 同上,第11页。
    ④ 转引自隗芾 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① [明]沈璟:《词隐先生论曲》,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1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王骥德著:《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2页。
    ③ 同上,第158页。
    ④ 同上,第154页。
    ⑤ [明]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79-80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⑥ [明]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80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109页,第12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同上,第131页。
    ③ [明]吕天成:《曲品》,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8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同上。
    ①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08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19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明]徐复祚:《三家村老曲谈》,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62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同上,第256页。
    ⑤ 同上,第256—266页。
    ⑥ [明]徐复祚:《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5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465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三渡任风子》,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3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621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王骥德著:《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2页。
    ② [明]徐复祚:《三家村老曲谈》,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57—25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③ [明]王骥德著:《王骥德曲律·论家数》,陈多、叶长海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8页。
    ①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徐复祚:《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5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徐复祚:《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5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同上,第152页。
    ③ 同上,第152-153页。
    ④ [明]]吕天成:《曲品》,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8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明]何良俊《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9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⑥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6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⑦ [明]王骥德:《曲律·论家数》,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79—80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⑧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08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徐渭:《题昆仑奴杂剧后》,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明]徐复祚:《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55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08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明]何良俊《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9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同上,第98页。
    ⑥ 同上。
    ① [明]王世贞:《曲藻》,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4页,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② 同上,第11页。
    ③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1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同上。
    ① [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4页,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②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拜月亭》,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26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③ [明]王世贞:《曲藻》,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④ 同上,第107页。
    ⑤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36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⑥ [明]徐复柞:《曲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5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明]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256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明]王骥德著:《王骥德曲律·杂论》,陈多、叶长海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9页。
    ③ [明]王骥德:《曲律》,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80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④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9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⑤ [明]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评语》,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卷)第160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① [明]李贽:《焚书·杂说》,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09-110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② 同上,第111页。
    ① [明]吕天成:《曲品》,见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第18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①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① [明]张琦:《衡曲尘谭》,见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34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②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70页,第89页。
    ②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唐]崔令钦撰:《教坊记笺定》,任半糖笺订,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周密:《武林旧事》,钱之江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元]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王骥德著:《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明]潘之恒原著:《潘之恒曲话》,汪效倚辑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明]吕天成撰:《曲品校注》,吴书荫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明]冯梦龙编著:《冯梦龙全集·墨憨斋定本传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明]张岱:《陶庵梦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明]朱权著:《太和正音谱笺评》,姚品文,洛地笺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李渔著:《李笠翁曲话》,陈多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清]李渔著:《闲情偶寄》,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余怀:《板桥杂记》,李金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杨恩寿撰:《杨恩寿集》,王婧之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10。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篇),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全四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
    俞为民,孙蓉蓉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代编),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赵景深:《曲论初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叶长海:《王骥德<曲律>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陈衍:《中国古代编剧理论初探》,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齐森华:《曲论探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祝肇年:《古典戏曲编剧六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夏写时:《论中国戏剧批评》,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饶芃子主编:《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北京: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谭源材:《中国古典戏曲学论稿》,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胡天成:《李渔戏曲艺术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俞为民:《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江巨荣:《古代戏曲思想艺术论》,北京: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黄强:《李渔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俞为民:《李渔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俞为民,孙蓉蓉:《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98年版。
    李惠绵:《元明清戏曲搬演论研究:以曲牌体戏曲为范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
    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陈竹:《中国古代剧作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孙歌,陈燕谷,李逸津著:《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惠绵:《戏曲批评概念史考论》,台北:里仁书局,2002年版。
    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索俊才:《王骥德<曲律>探微》,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叶长海主编:《中国戏剧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曹萌:《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董健,荣广润主编:《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陈维昭:《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沈新林:《同源而异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比较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年版。
    李修生,康保成,黄仕忠等著:《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杨艳琪:《祁彪佳与<远山堂曲品·剧品>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张正学:《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刚:《素朴与华丽: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友峰:《生命之约:中国戏曲本体新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钱南扬编著:《戏文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康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冯保善:《凌濛初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李克和等著:《明清曲论个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与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冉常建:《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本质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建伟:《中国古典戏曲概念范畴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刘奇玉:《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与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郑家治,尹文钱:《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版。
    涂育珍:《<墨憨斋定本传奇>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版。
    陈维昭:《陈维昭古典戏曲论集·中国戏曲的双重意义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吴瑞霞:《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魏城璧:《冯梦龙戏曲改编理论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范春义:《焦循戏剧学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董每戡《说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赵景深,李平,江巨荣主编:《中国戏剧史论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年版。
    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徐慕云撰:《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周华斌:《中国戏剧史论考》,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卢前:《卢前曲学四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金宁芬:《明代戏曲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佴荣本:《笑与喜剧美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朱栋霖:《戏剧美学:一种现代阐释》,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曹其敏:《戏剧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彭修银:《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孟昭毅:《东方戏剧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苏国荣:《戏曲美学》(修订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陈多:《戏曲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庚:《戏曲美学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朱恒夫主编:《中国戏曲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邹元江:《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联邦德国]H.G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游戏的人:关于文化的游戏成分的研究》,多人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谭丕谟:《宋元明清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明]王守仁撰:《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明]李贽著:《焚书续焚书》,张建业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曾祖荫:《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
    云告:《从老子到王国维——美的神游》,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彭修银:《美学范畴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皮朝纲主编:《中国美学体系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王宜文路春艳编:《美苑咀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集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佴荣本:《文艺美学范畴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雪冈:《美学范畴新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李欣复:《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王耘:《唐代美学范畴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振复,陈立群,张艳艳著:《中国美学范畴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斯威尔著:《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B·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建军:《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寿亨编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本原·教化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陆晓光,黄砷编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才性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明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黄霖等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一)(二)(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第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家祥:《志情理:艺术的基元》,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辞源》编辑委员会编:《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夏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蒋星煜,齐森华,赵山林主编:《明清传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