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注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由十章组成,按照全文的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的选题与视角。作为《春秋左传》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传统以及现代的研究并未对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做出过全面的梳理。因此,本研究是从经学、注释学的角度来实现这种研究。第
     研究的目标与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经学、注释学价值的总结。第三,研究的材料与方法。主要确定本研究的材料范图与依据,并对所探取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论与确立。第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研究历史以及现状的梳理、分析、总结,寻找本研究的突破口。
     第二部分:杜预的《春秋左传》学背景与概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春秋》经学传统与《左传》经学发生。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经学与《春秋》学传统;《春秋左传》学原旨发微;《春秋左传》学的学术传统。这些研究目的在於探讨《春秋左传》学的发展轨迹,给杜预的《春秋左传》学在历史传统中定位。二是,杜预《春秋左传》学说略。对此,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魏晋《春秋左传》学大势;杜预《春秋左传》学原旨发微。这些研究主要是要发掘魏晋时期《春秋左传》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对杜预《春秋左传》学的特徵。
     第三部分: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注释研究。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按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1.校勘文字之释。杜预的《春秋左传》学实践,是依托《春秋左传》文本展开的。因此,对於文献文本进行文字校勘是传统文献注释的开端,也是杜预《春秋左传》学学术实践的基础。
     2.语词之释。语词之释是传统文献注释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这方面的注释内容。通过这些分析,提出了杜预围绕文献注释所形成的“释语词基本义”、“释语词语境义”、“释语词所传意”的语词解释“三曾次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杜预语词之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语词之释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并对其语词之释做出了的基本评价。
     3.章句之释。从文献解释的角度来说,“句子”、“篇章”是“语词”的延伸,因而也是文献注释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本文分“句子之释”、“章句之释”两个方面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杜预“章句之释”的基本内涵与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杜预在《春秋左传》的解释中所形成的“语词、句子、篇章”的“三曾次说”。同叶,在杜预的“章句”注释中,还涉及到对《春秋》经、传文本的结构之释。本文通过“无传说”、“张本说”、“终本锐”、“联本说”加以分析论证。
     4.语法修辞之释。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对《春秋左传》文本的解释,需要连用各种解释手段。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当中体现为对《春秋左传》文本的“语法修辞之释”。本文分“实词之释”、“虚词之释”、“句法之释”、“修辞之释”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这类注释的内涵与功能上来锐,构成了杜预对“语祠”、“章句”解释的有效補充。
     5.义理之释。从根本上来说,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的“终极”目标是经学。因此,经学的“义理之释”就成为其《春秋左传》注释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当中的《春秋》书法义例与义理之释;《左传》书法义例与义理之释;《春秋》经、传义理的满通,来展现其在《春秋左传》学研究上的基本主张。
     第四部分:结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春秋经传集解》的内容、方法与特征;《春秋经传集解》的总体评价。依据本文的具体研究,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在注释内容上所具有的特徵、价值进行总结,并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
Composed of ten chapte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ccording to its structure.
     The first part is chapter1, an introduction which contains four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is about choosing the topic and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As a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history of studying of Chun Qiu Zuo Zhuan,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tudies have not yet teased it out comprehensivel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ill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ngl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study of annotation. The second aspect is about the goal and value of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is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ummary for the valu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study of the annotation for it in Du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third aspect is about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The aim of this part is mainly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 and the reference data. It will also make an argument and establishment for the approach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fourth aspect is about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By teasing out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making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m, this paper is aimed at making a breakthrough point for this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tradition of the studying Of the Chun Qiu Zuo Zhuan and the studying of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n. Chapter2and chapter3are involved in this part. Chapter2is about the tradi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Chun Qiu and the beginning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Zuo Zhuan. These topics will mainly be analyzed in three aspects: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tradition of studying Chun Qiu; the origin and the wonderful part of the studying of Chun Qiu Zuo Zhuan; academic tradition of the studying of Chun Qiu Zuo Zhuan.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developing trajectory of the studying of Chun Qiu Zuo Zhuan so as to get the right position in the historic tradition for the studying of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n. Chapter3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ing of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n. Two aspects are mainly analyzed in this chapter:the main trend of the studying Chun Qiu Zuo Zhuan in Wei and Jin dynasty; the origin and the wonderful part of the studying of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find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ing of Chun Qiu Zuo Zhuan in Wei and Jin dynasty. On this basi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ing of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n will also be explored.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study of annotation of Du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s the main part of this research, this part contains six chapters, which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constituent parts according to its contents.
     Chapter4is about the explanation of emendation words. The practice of studying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n is based on the version of Chun Qiu Zuo Zhuan. Therefore words emendation for the document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lanation of traditional documents.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academic practice of the studying Du Yu's Chun Qiu Zuo Zhuan.
     Chapter5and6is about explanations of words. Explanations of words are the core contents of annotation to traditional docu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Du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six aspects. With thes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three levels" theory for words explanation, which Du Yu based on the annotation to documents. Namely, they are the "the basic meanings of explaining words","the situations of explaining words", and "the meanings that explaining words express". On this basis, a further analysis will be made to explor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at Du Yu followed to make explanations of words. A basic evaluation for Du Yu's "explanations of words" will also be made.
     Chapter7is about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annotation based on sentences. From the angle of document explanation,"sentence" and "discourse" ar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xplanations of words. Therefore they are also the important forms and contents of document explanation. This paper will do some relat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sentences"and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annotation based on sentences" then find out the basic connotations and principl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u Yu's "three levels"-"words, sentences and discourses" formed when Du Yu explained Chun Qiu Zuo Zhuan. At the same time, In Du Yu's explanation of annotation based on sentences, explanations to the structures of the text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m in Chun Qiu will be involved. This paper will make analyses and demonstrations for these with the help of "Wu Zhuan theory","Zhang Ben theory","Zhong Ben theory" and "Lian Ben theory".
     Chapter8is about the explanation to the rhetorical devices. It needs different kinds of explanation means to explain the text of Chun Qiu Zuo Zhuan effectively. In Du 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explanation to the rhetorical devices can be seen in text of Chun Qiu Zuo Zhuan. 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the "explanation of notional words","explanation of function words","explanation of syntax" and "explan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such annotation, this part of research will form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Du Yu's explanation to "words" and "annotation based on sentences".
     Chapter9is about the explanation of semantic principles. Fundamentally, for Du 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ultimate goal is Confucian classics. Therefore, the explanation of semantic principles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becomes another core content of the annotation to Chun Qiu Zuo Zhuan. Through the calligraphy righteousnes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semantic principles of Chun Qiu in Du 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calligraphy of righteousnes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semantic principles in Zuo Zhuan as well as the semantic principl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m" in Chun Qiu, this paper presents its basic proposi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tudying Chun Qiu Zuo Zhuan.
     The fourth part is chapter10, in which a summary will be made. This part will discuss the content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s well as an overall evaluation for it. With a spec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ummary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lue of DuYu's Annotation of Classics and Elucid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explanation aspect. It also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that are still not solved.
引文
① 《汉书·艺文志》(第六册)第1713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 《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 服虔、贾连著述的残存主要保存在唐代孔颖连《春秋左传注疏》中,清代李贻德有《春秋左传贾服靼注》。关於汉代《左传》经学著述可《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8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新唐 书·艺文志》(第五册)第1437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舊唐书·经籍志上》(第六册)第1976—1980页。中华书局 1975年5月第1版。
    ①关於三国时期《左傅》经学的详细传承线索可参看清代唐晏著吴束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第404页。中华书局 1986年12月第1版。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1版。
    ②《三国志·魏书·锺繇华歆王朗传》(第二册)第419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③《三国志·魏书·任酥杜郑倉传》(第二册)第508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④《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卻传》(第四册)第1025—1027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⑤《三国志·吴书·张颇褚葛步传》(第五册)第1221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关於三国时期《左传》经学方面的著述,可《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8—929页。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新唐书·艺文志》(第五册)第1437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舊唐书·经籍志上》(第六册)第1976—1980页。中华书局 1975年5月第1版。
    ⑥《晋书·儒林传》(第八册)第2350—2356页,《晋书·干寳列传》(第七册)第2151页。中华书局 1974年11月第1版。京相璠,生平事迹不详,其在《左传》学上有《春秋土地名》一书,今存。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关于两晋时期《左传》经学方面的著述,可《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8—929页。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新唐书·艺文志》(第五册)第1437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舊唐书·经籍志上》(第六册)第1976—1980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⑦ 趙伯雄《春秋学史》第27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① 依据《春秋序》的说法,杜预在《左传》经学只有《集解》与《释例》,而《春秋盟会图》、《春秋长暦》只是《释例》的构成部分。
    ②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③ 《北史·儒林列传序》(第九册)第2709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隋书·儒林列传序》(第六册)第1705—1706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①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② 《宋书·谢莊列传》(第八册)第2167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③ 《南齐害·武十七王列传》(第三册)第708、710页。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版。
    ④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5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⑤《梁书·武帝本纪》(第一册)第41、42、49页。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南史·儒林列传序》(第六同)第1730页。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⑥ 《梁书·武帝本纪》(第一册)第96—97页。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
    ⑦ 《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8—932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新唐书·艺文志》(第五册)第1437—1441页。中华书局 1975年2月第1版。《舊唐书·经籍志上》(第六册)第1976—1980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⑧ 《梁书·刘之遴列传》(第二册)第574页。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
    ① 《梁书·儒林列传》(第三册)第671、673页。中华吉局1973年5月第1版。《南史·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35、1739页。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② 《陈书·儒林列传》(第二册)第434页。中华书局1972年3月第1版。《梁书·儒林列传》(第三册)第679页。中华书局 1973年5月第1版。《南史·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41页。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③ 《北史·儒林列传》(第九册)第2768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隋书·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24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④ 《陈书·儒林列传》(第二册)第449页。中华书局1972年3月第1版。《南史·儒林列傅》(第六册)第1755—1756页。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① 《魏书·儒林列传序》(第五册)第1843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第九册)第2708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②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③ 《魏书·儒林列传》(第五册)第1849—1855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第九册)第2713—2715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④ 《魏书·儒林列传》(第五册)第1849—1855页。中华书局 1974年6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第九册)第2720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⑤ 关於北齐的经学传承的详细情况,《北齐书·儒林列传序》(第二册)第582—584页。中华书局1972年 11月第1版。
    ① 《北齐书·儒林列传序》(第二册)第583—584页。中华书局 1972年11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第九册)第2709、2726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② 《周书·儒林列传》(第三册)第806页。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1版。
    ③ 《周书·儒林列传》(第三册)第808—811页。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下》(第九册)第2741—2742页。中华害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④ 《周书·儒林列传》(第三册)第812—813页。中华书局 1971年11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上》(第九册)第2743—2745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⑤ 《周书·儒林列传》(第三册)第814、818页。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1版。《北史·儒林列传上》(第九册)第2745—2747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⑥ 《隋书·儒林列传序》(第六册)第1706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⑦ 《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33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① 《隋书·儒林列传序》(第六册)第1707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关於南北朝时期《左传》经学方面的著述,可《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9—930页。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新唐书·艺文志》(第五册)第1437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舊唐书·经籍志上》(第六册)第1976—1980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② 《北史·儒林列传下》(第九册)第2762—2764页。中华书局 1974年10月第1版。《隋书·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18—1720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③ 《北史·儒林列传下》(第九册)第2762、2767页。中华书局 1974年10月第1版。《隋书·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19、1723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④ 《舊唐书·儒学列传序》(第十五册)第4940—4942页。中华书局 1975年5月第1版。《新唐书·儒学列傅序》(第十八册)第5641—5642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⑤ 《舊唐书·儒学列传序》(第十五册)第4940—4942页。中华害局1975年5月第1版。《新唐害·儒学列传序》(第十八册)第5641—5642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① 《舊唐书·孔颖连列传》(第八册)第2601—2602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新唐书·儒学列传》(第十八册)第5643—5644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① 黄侃《尔雅略说·论尔雅名义》。张一兵 周憲主编《新辑黄侃学术文集》第26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② 古代通常把训诂与名物、典章对举,实陈上就是“语文词彙”与“专科词彙”的区别。依照《尔雅》,这两类词彙似乎都是构成诂学“语言解释”的部分,而不应再有训诂、名物、典章之间的区别。
    ① 关於注释与训诂的关系,可参看陆宗连《训诂简论》一书。
    ② 榮兵《古代文献漫话》,《编创之友》1982年第3期。
    ① 杜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释传意研究》第33—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论典籍注释对语言传意研究的拓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论典籍注释传意的客观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论典籍注释的传意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经典注本的曾積信息及其判定》,《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论经典注释的传意目标及其实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6期。
    ① 杜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释传意研究·序》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② 王宁《论言语意义与传意效果》,《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 对於亚里斯多德在解释学上的地位,伽连默尔是不予承认的。伽氏认为J.湯恩豪塞雨1654年出版的《诠释学》才是“解释学”真正的直接源顽。洪汉鼎译,伽连默雨《解释学》一文,《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
    ① 姚介厚《解释学概述》,《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4期。王晓朝《解释学——常代西方哲学的新潮流》,《探索》1986年第2期。
    ② 据笔者知见,国内较早介绍西方“解释学”的文章是《哲学译丛》1979年第5期所发表的[东德]W.R.伯耶尔的《何谓“解释学”》一文。
    ① 朱星《注释学(?)努议》,《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
    ② 王宁《训诂学原理·自序》第7页。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年8月北京第1版。
    ③ 锐聲《融汇与创新》,《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又见《注释学·代序》第2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文字稍有差异。
    ① 汪耀楠《注释学·跋》第443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① 《汉书·艺文志》(第六册)第171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4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① 吴莱《春秋释例·春秋释例后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7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②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4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第1版。对此,清代学者齐召南、李贻德、刘文淇的研究著述中有详细的说明。
    ① 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序》,《十三经注疏》第1700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① 孙诒让著 雪克辑校《十三经注疏校记·辑校说明》 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1版。
    ① 关於这类材料所涉及的著述名目及相关信息,参考王锷《左传研究书目》,《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关於这类材料所涉及的著述名日及相关信息,参考王鳄《左传研究书目》,《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在这组统计资料中,凡杜预注文中多个词目注释连缀行文,则视为一组注释。
    ② 祥参杜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释传意研究》第54—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①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4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关於这种学论的具体情况,可参看《春秋左传注疏·桓公七年》孔颖逹《疏》文所引衡冀隆难杜预之说。
    ② 唐晏著 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第472页。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
    ③ 《晋书·儒林列传》(第八册)第2351—2355页。中华书局 1974年11月第1版。
    ① 《南齐书·陆澄列传》(第二册)第683页。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版。
    ② 《魏书·儒林列传》(第五册)第1851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③ 《南史·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56页。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④ 《北史·儒林列传》(第九册)第2725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⑤ 《魏书·儒林列传》(第五册)第1615页。中华书局19年月第1版。
    ⑥ 《南史·儒林列传》(第六册)第1739页。中华书局 1975年6月第1版。
    ⑦ 《隋书·儒林传序》(第六册)第1707页。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
    ⑧ 《隋书·儒林传序》(第六册)第1707页。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
    ① 据《隋书·儒林传》、《隋书·经籍志》记载,刘焯有《稽極》、《周髀》、《五经述义》等著述。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
    ② 另据《新唐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刘炫还有《春秋规过》一书。不遇,这部著述的有无在清代已经受到怀疑。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70页。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第1版。
    ③ 清代学者有《春秋左传述义》辑佚本2卷,见於焉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皇清经解》。
    ④ 关於刘炫“规杜”的具体数量,刘文淇的说法与孔颖逹之间有差異。孔氏在《春秋正义序》常中有刘氏“规杜”150条之说。
    ① 关於这类材料所涉及的著述名目及相关信息,参考王锷《左传研究书目》,《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②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1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③ 永瑢 等撰《四库全书经目》(上)第235页。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④ 顧炎武《左传杜解補正·自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667册。中华书局1991年北京新1版。
    ⑤ 沈钦韓《春秋左氏传補注·自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670册。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1版。
    ① 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袖注·自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670册。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1版。
    ②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③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序》。中华书局 1987年10月第1版。
    ④ 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附录一《刘文淇致沈钦韩书》。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
    ⑤ 在《左传》的研究历史上,也有少数研究者的研究超出了经学范畴,如唐代刘知幾的《史通》、宋代吕祖谦的《春秋左氏传说》等。
    ① 趙沛《廖平春秋学研究》第232页。巴蜀书社2007年8月第1版。
    ② 趙沛《廖平春秋学研究》第239—243页。巴蜀书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 郭院林《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第69—72页。中华书局2008年3月第1版。
    ②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71—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③ 关於刘师培对杜预经学体系的批判,详参郭院林《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第168—179页。中华书局2008年3月第1版。
    ④ 晁岳佩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彙编·春秋学研究》一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① 陈槃《左氏春秋义例辨》第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② 林庆彰主编《五十年来的经学研究·<春秋经传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5月初版。
    ① 方韜《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综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 晁岳佩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彙编·春秋学研究·前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③ 王鳄《左传研究书目》,《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晁岳佩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彙编·春秋学研究》一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② 林庆彰主编《五十年来的经学研究·<春秋经传研究>》 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5月初版。
    ③ 据方韬《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综述》一文,李致忠所著录的四个版本是:南宋抚州公使库刻遞修本;宋鹤林於氏家塾棲云阁刻元修本;元初相台嶽荆溪家塾刻群经本;宋龙山书院刻本《纂图互注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 皮锡瑞著 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序言》第4—6页。中华书局2004年7月新1版。
    ① 周予同著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② 以下有关台湾地区的研究著述,林度彰主编《五十年来的经学研究·<春秋经传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5月初版。
    ① 周予同著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第57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① 关於周代早期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有云:“以鄉三物教万民而宾典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羲、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葵,礼、樂、射、禦、书、数。”《周礼·地官·保氏》亦云:“掌辣王恶,而善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② 以上材料杨伯峻《论语译注》第88、5、73、76、90、129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① 高诱《淮南子注·要略》 《诸子集成》(第二册)第375页。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1版。
    ② 司马遷《史记·孔子世家》(第六册)第1938页。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③ 司马遷《史记·滑稽列传》(第十册)第3197页。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④ 王先谦《荀子集解》 《诸子集成》(第二册)第7页。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1版。
    ⑤ 汪中《述学内外篇·荀卿子通论》(第二册)第5页。《四部備要》本 上海中华害局。
    ① 对於“六艺“的论述又可见《礼记·经解》、《淮南子·泰族篇》、《春秋繁露·玉杯》、《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汉书·儒林传》等文献材料。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6页。中华书害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③ 朱彬著 饶钦農点校《礼记训纂》第331页。中华书局1996年9月第1版。
    ① 南怀瑾《老子他锐》第173—17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72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③ 榻伯峻《论语译注》第66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④ 郭沫若《十批判书》第114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⑤ 高诱《淮南子注·要略》《诸子集成》(第七册)第375页。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1版。
    ⑥ 南怀瑾《老子他锐》第173—17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66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73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① 马友蘭《中国哲学史》第38—40页。中华书局 1961年4月新1版。关於经学的早期传授,也有学者将之上推到子夏(即卜商,孔门弟子)和荀子那裹。许道动、徐洪典《中国经学史》第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1版。
    ① 班固《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589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 陈立著 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九·五经》第447页。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
    ③ 王先谦《释名疏证補·释典艺》第211页 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
    ④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宗经第三》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北京第1版。
    ⑤ 《十三经注疏》第2539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⑥ 皮锡瑞《经学通论·序》第1页。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1版。
    ⑦ 章太炎著 陈平原导读《国故论衡·原经》第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⑧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一课至第八裸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①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序例》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① 概括来说,凡擁護古文经学主张者均主张《左传》为先秦古书,凡拥护今文经学主张者均主张《左传》为刘歆伪书。在经学历史上,两种主张均涉及聚多学者,为行文上的方便,故不一一列举。详参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刘向歆父子年谱自序》第1—7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② 详参钱穆《先秦褚子繁年·吴起传左氏春秋考》第221—225页。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第1版。
    ③ 这种说法的具体表述,最早见於《诗经·关雎》孔颖逹《疏》文。《十三经注疏》第26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④ 《公羊传·定公元年》何休注。《十三经注疏》第233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⑤ 刘知幾著 浦起龙通释 吕思勉评《史通》卷五《補注第十七》第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① 陆宗逹、王事先生的有关说法。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77页“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 关於《毛诗诂训傅》的名义,训诂学界习惯以“诂”、“训”、“传”——“圳诂三体说”来解释。对此,笔者的意见与大多数学者并不相同。
    ④ 《诗经·国风·关雎》孔《疏》。《十三经注疏》第26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⑤ 沈玉成 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① 本文所引《春秋》、《左传》的文字均依据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引文中的标点、断句依笔者的理解酌情添加。
    ②《公羊传·隐公元年》 《十三经注疏》第2198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③《榖梁传·隐公元年》 《十三经注疏》第2365—236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① 《左传·隐公元年》 《十三经注疏》第1715—1717页。 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① 今本《公羊传》、《榖梁传》所依《春秋》经文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77),凡242年。对此,杨伯峻认为:《左传》鲁哀公十五、十六年经文系“后人所续”,非《春秋》原貌。《春秋左传注·前言》第1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② 关於《春秋》一书的篇幅,从唐代以来就有一万八干、一万六千、一万五千、一万四千字的说法。详参《春秋左传注·前言》第21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另外,关於《春秋》失载的问题,历来都有一种以“孔子修《春秋》”、“孔子删《春秋》”的说法予以解释。对於《春秋》经文的条目,据趙生群的研究,《春秋》经文的总数为1870条。趙生群《春秋经传研究》第1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③ 以下八条材料均《左传·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① 趙生群《春秋经传研究》第1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关於鲁莊公二十年的经傅关系,杨伯峻依据杜预注认为“秋,七月”一条非“有经无传”,与趙生群的看法稍有出入。《春秋左传注》第214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左传·隐公八年》,《十三经注疏》第1733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对这4条“有经无传”的确立依据杜预、杨伯峻的说法。
    ②《公羊传·隐公八年》,《十三经注疏》第2209其。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第1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第1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② 对於其间的文字差异,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有详细的罗列与分析。《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01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③ 关於其间的文字差异,《十三继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03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 版。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71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023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③ 《十三经注疏·春秋毂梁传注疏》第2367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④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801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⑤ 傅隸模《春秋三传比义》(上册)第437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年11月第1版。
    ⑥ 以下8组材料均《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① 杜注、孔疏解释兑《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73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对杜预、孔颖连的说法,杨伯峻认为并不成立。《春秋左传注·隐公九年》第64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③ 此条《春秋》经文,《公羊》、《毅梁》均作“冬,齐人来归衡宝。”
    ④ 杜注、孔疏解释兑《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76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⑤ 杜注、孔疏解释见《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860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这一条的订正,杨伯峻与傅隸檏的认识并不相同,但笔者以为傅辣模的说法为长。《春秋左传注·隐公九年》第623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傅隸檏《春秋三传比义》(中册)第125页。中国友谊出版 公司 1984年11月第1版。
    ① 杜注、孔疏解释见《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860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杜注、孔疏解释兑《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940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对这一条订正,傅隸朴颇有怀疑。《春秋三传比义》(下册)第48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年11月第1版.
    ① 杜注、孔疏解释见《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982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详参《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994、1998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① 祥参《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209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九至第十五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③ 趙生群《春秋经传研究》第1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④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第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 杨士勋《春秋榖梁传序》,《十三经注疏》第235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黎靖德编 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春秋纲领》第2152、2149页。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③ 孔廣森著 崔冠华校点《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④ 刘逢禄著 郑任剑校点《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叙》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⑤ 皮锡瑞《经学通论·四·春秋》相关论述。第39—42页。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1版。
    ① 黎靖德编 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春秋纲领》第2144、2145页。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② 关於《左传》文本常中的“书法”、“义例”之说,很多学者,特别是今文经学家大多认为是“竄入”《左传》正文的话语。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2107—108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②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2115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③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1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④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10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⑤ 以下材料均《十三缝注疏·春秋左传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关於《左传》当中“礼”的更多材料可参看清代姚彦渠《春秋会要》 中华书局 1955年11月第1版、王贵民、杨志清编著《春秋会要》 中华书局2009年3月第1版。
    ① 关於“春秋学”的今古文划分,也有将《榖梁》视为“古文经学”的看法。刘师培著、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二课。第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② 依据刘师培的说法,《春秋》今古文的分野至申公、及汉代胡毋生、董仲舒始成。刘师培著、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二课。第4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③ 西汉初期的“春秋学”家派在《左》、《公》、《毅》之外,尚有《(?)》、《夹》二家,但“(?)氏无师,夹氏未有师”,因而埋没不传。《汉书·艺文志》(第六册)第171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④ 依刘向《别录》,先秦《左传》学由左丘明傅曾申,此后传吴起、子期、铎椒、虞卿、荀卿。张蒼之《左传》学源自荀卿。然而钱穆对此颇有怀疑。杨树连《汉书管窥》(下)第7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1月第1版。钱穆《先秦褚子(?)年·孔门传经辨》第101页。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第1版。
    ⑤ 《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汉书·张周趙任申屠传》(第七册)第2093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 《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中学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 《史记·屈原贾生列傅》(第八册)第2491页。中华书局 1959年9月第1版。《汉书·贾谊传》(第八册)第2221—2222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 关於两汉《左传》学的传承大势,可刘师培著、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二裸。第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汉害·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然而《经学教科书》所叙与《汉书》有所差异,比如对张禹的学术源流就存在分歧。因此,本文在勾勒传承线索时酌情增删。
    ④ 《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第1版。
    ⑤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23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① 关於两汉时期《左传》经学的详细传承线索可参看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第404页。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
    ②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八册)第250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③ 《史记·儒林列传》(第十册)第3125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④ 《汉书·楚元王传》(第七册)第1970页、《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第1版。
    ⑤ 《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汉书·趙尹斡张两王传》(第十册)第3222页。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第1版。
    ⑥ 《汉书·儒林传》(第十一册)第3620页、《汉书·匡张孔焉傅》(第十册)第3347页。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第1版。
    ⑦ 《汉书·翟方進传》(第十册)第342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 《汉书·楚元王传》(第七册)第196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 《汉书·艺文志》(第六册)第1713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17、1223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④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24、1226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⑤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34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⑥ 《解诂》五十一篇,颜师古注曰:“《左氏》三十篇,《国语》二十一篇。”《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35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⑦ 《后汉书·郊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36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①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五册)第1229-1230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② 《后汉书·吴延史虞趙列传》(第八册)第2103、2108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③ 《后汉书·马融列传》(第七册)第1953、1972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④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五册)第1207—1208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⑤ 《后汉书·吴延史虞趟列傅》(第八册)第2116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① 关於服虔与郑玄在《左传》学上的关系,最早兑於《世说新语·文学》常中的记载。后世遂有“郑玄初治《公羊》,后治《左氏》,以所注授服虔”一类的说法。刘师培著、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二裸,第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② 《后汉书·儒林传》(第九册)第2583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③ 《后汉害·儒林传》(第九册)第2584页。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④ 《汉书·楚元王传》(第七册)第196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 顧颉刚《汉代学术史略》第64、98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② 《汉书·楚元王传》(第七册)第196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 第一次,西汉哀帝时期,刘歆与太帝博士们的论争;第二次,东汉初期,陈元与范升的论争;第三次,东汉章帝时期,贾逵与李育的认学;第四次,东汉章帝时期,郑玄与何休的论学。
    ① 《汉书·楚元王传》(第七册)第1967页。 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 关於考据学与文字语词之笃在研究范围的区别,在中国早期学术活动常中并不明顯。及至清代乾嘉时期,方逐渐得到区分,如清代《左传》研究常中有关地理、天文、暦法、礼制方面的学术活动即被视为考据学,而对一般语文词彙的研究则被视为训诂学。这一观念到了章太炎、黄侃、陆宗逹、王宁先生那裹更加清晰。
    ②《汉书·艺文志》(第六册)第1703—1714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汉书·楚元王传》(第七册)第196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 杨树连《汉书管窥》(下)第7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钱穆以为《左传》当起自吴起,与刘向之说不同,吴起以下与刘说无异。《先秦诸子繁年·吴起传左氏春秋考》第221—225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② 《汉书·艺文志》(第六册)第1713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其中还有一部《张氏微》十篇,不能确定其学派所属,因而不论。
    ③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序》第1707页。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第1版。
    ④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0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① 曹魏自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年)登基,至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265年)被诚,历时45年。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登基,太熙元年(290年)卒,历时35年。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第174—217页。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1版。
    ③ 《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三册)第717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④ 关於三国时期《左传》经学的详细传承线索可参看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第404页。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1版。
    ⑤ 《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第一册)第239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⑥ 《三国志·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二册)第367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① 《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三册)第751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② 《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四册)第1011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③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卻传》(第四册)第1022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④ 《三国志·魏书·锺孙华歆王朗传》(第二册)第414、419—420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⑤ 《三国志·蜀书·鹿统法正传》(第四册)第962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⑥ 《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卻传》(第四册)第1011、1022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⑦ 《三国志·蜀书·许(?)孙简伊秦传》(第四册)第976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⑧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卻传》(第四册)第1023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⑨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静孟来尹李谯卻传》(第四册)第1025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⑩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卻传》(第四册)第1026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① 《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邵传》(第四册)第1026—1027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② 《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五册)第1191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③ 《三国志·吴书·张颇诸葛步传》(第五册)第1219、1221页。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2版。
    ④ 《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8—929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① 趙伯雄《春秋学史》第27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②《晋书·杜预列傅》(第四册)第1031-1032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依据《春秋序》,杜预在《左传》经学只有《集解》与《释例》,而《春秋盟合图》、《春秋长暦》只是《释例》的构成部分。
    ① 关於杜预《左伟》经学的形成,王隐《晋书·杜预传》并不言“立功之后”云云,只说“至老乃成”。而且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后序》有“太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馀自江陵还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抒舊意,修成《经传集解》与《春秋释例》”
    ② 《三国志·魏书·任稣杜郑启传》(第二册)第496、508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③ 《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启传》(第二册)第507页。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707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② 关於何晏《论语集解》的注释特徵,《晋书·郑冲列传》有如下概括,言“初,冲舆孙邕、曹义、苟顗、何晏共集《论语》褚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晋书·郑冲列传》(第四册)第993页。中华书局 1974年11月第1版。
    ③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707页。中苹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① 《晋书·儒林序》(第八册)第2346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② 《晋书·元帝纪》(第一册)第154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对於其中提到的“《春秋左传》杜氏服氏”所指,未知是否即《隋书·经籍志》所著录之“《春秋杜氏、服氏注春秋左传》十卷”
    ① 《晋书·荀崧列传》(第七册)第1976—1978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② 《晋书·贺循列传》(第七册)第1824、1830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③ 《晋书·刁協列传》(第七册})第1842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④ 据刘师培的说法,京相璠,生平事迹不详,有《春秋士地名》一书。刘师培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又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土地名》三卷,颜师古注曰:“晋裴秀客京相璠等撰”。
    ⑤ 《晋书·刘寔列傅》(第四册)第1197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条例》作“十一卷”。
    ⑥ 《晋书·儒林列传》(第八册)第2350页。中华书局 1974年11月第1版。
    ⑦ 《晋书·儒林列传》(第八册)第2355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① 《晋害·儒林列传》(第八册)第2351—2355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② 《晋书·斡宝列传》(第七册)第2151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③ 《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9—930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④ 《晋书·儒林列传》(第八册)第2356、2358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⑤ 《隋书·经籍志》(第四册)第929—930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⑥ 《晋书·杜预列传》(第四册)第1025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⑦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第14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⑧ 《十三经注疏》第1703页。中华书局 1980年9月第1版。本节凡不说明引文出处者,均引自《春秋序》。
    ① 《春秋序》孔颖连《疏》文。《十三经注疏》第1703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① 关於《春秋》的“日月之例”,孔颖连以为“其以日月为义例者,唯卿卒、日食二事而已。”并且韶为《左傅》所阐发的“日月之例”仅此两条。所谓“丘明发传,唯此二条。明二条以外,皆无义例”。《春秋序》孔颖连《疏》文。
    ② 对於今文家的“义例”之说孔颖逹以为“《公羊》、《榖梁》之书,道聪塗说之学,或日或月,妄生褒贬。·仲尼刊定日无褒贬,而此序言史官记事必系日月时年荐,自言记事之体须有所系,不言系之具否皆有义例也”《春秋序》孔颖连《疏》文。
    ③ 比如汉代古文家贾逵对於《春秋》的解释是:“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陰中,万物以成。欲使人君动作不失中也。”这种说法具有明顯的今古文合流的色彩。
    ④ 《春秋序》孔颖连《疏》文。《十三经注疏》第1703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① 杜预《春秋序》。《十三经注疏》第1703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① 《春秋序》孔颖逹《疏》文。《十三经注疏》第1703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1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杨们峻《春秋左传注》第20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也可颇栋高《春秋大事表》第66页。中华书局 1993年6月第1版。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第2页。商务印书馆 2006年3月第1版。
    ③ 关於这条记载所存在的问题,汉代服虔以为“不书宋,宋后盟”,看法与杜顶一致。但至清代学者毛奇龄、刘文淇、李贻德等与杜预的看法相反,韶为是《传》衍而非《经》(?)。刘文洪《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112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0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④ 刘文淇《春秋左氏傅舊注疏证》第826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第611页。中华书局 1987年10月第1版。竹添光鸿《左氏会笺》第1005页。巴蜀书社2008年9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24、1163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关於“恭”、“共”文字通假问题,陈逢衡云:“周王伊扈溢共,共、恭同。”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第6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② 引自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第639—6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①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第184页。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6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247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80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阮元《春秋左传正义校勘记》,《十三经注疏》第1796页。
    ① 关於《春秋》这一条记载,汉代贾逵以为“欲上月,则嫌异(?);欲下月,则嫌异月,故但书日。”转引自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40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从中可以看出贾逵是以《春秋》行文之例语义解释。但杨伯峻认为“此史失书月,或残缺所致”,舆贾逵、杜预、刘文淇的说法均不相同。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50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本节第四小节对此例的分析及注文。
    ② 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第86页。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2版。不过,对於俞樾的说法,笔者有所怀疑,原因在於俞樾所翠《左传》佐证材料中,其行文多以“口”字为文,因而怀疑此句常中的衍文应为“为”而非“曰”
    ③ 陆德明的祥细辨识阮刻《十三经注疏》所附录的相关材料。
    ① 关於壬戌、庚戌的具体时日有不同看法。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4、25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第2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第1版。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5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② 竹添光鸿《左氏會笺》第159页。巴蜀书社2008年9月第1版。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9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40、728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⑤ 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補注》,《丛书集成初编》第3671册,第105页。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1版。
    ① 《襄公二十五年传》孔颖连《疏》文。今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经典释文》无此语。
    ② 俞樾、杨伯峻说兑《春秋左传注》第1109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③ 关於《左传》文本的这一问题,日本学者竹添光鸿以为《春秋》不书周定王之葬,因而《传》文之意在於借此(?)说周定王之谥号。而蟲牢之盟所以在前,原因在於子(?)被弑在秋。对此,杨伯峻以为“说颇有理” 竹添光鸿《左氏(?)笺》第1005页。巴蜀书社2008年9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24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伟舊注疏证》第493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服虔、杜预、刘炫、孔颖逹之说均见於《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年影印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蕾注疏证》第58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2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陆德明《经典释文》第227、233页。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
    ①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559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事实上,在文字演化学乳遇程中,“庸”又分化出“傭”字。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说“僕庸”》第366—38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② 许慎《说文解字》第70页“庸”字条。中会书局 1963年12月第1版。
    ③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538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④ 许慎《说文解字》第240页“(?)”字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⑤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37页。科孚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⑥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蕾注疏证》第706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⑦ 陆德明《经典释文》第271页。中华书局 1983年9月第1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298页“锡”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80页“赐”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宗福邦等《故训汇纂》第2375页“锡”条。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
    ③ 遲铎《小尔雅集释》第189页。中华书局2008年9月第1版。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恙》第552、933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187页“辟”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32页“辟”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 关於这方面的材料可参看杨伯峻《春秋左傅注》第39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④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58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周祖摸《问学集·審母古音考》第123页。中华书局1966年1月第1版。
    ⑤《十三经醉典·春秋左传卷》(上册)第26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214页“圉”字条。中华书局 1963年12月第1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170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
    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第115、2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依照王筠的说法,“俱”为“具”的分化字。《说文解字句读》第296页。中华书局1988年7月第1版。
    ②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第1891页“学”条、2048页“衡”条。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 文中所引材料依此见於杨伯峻《春秋左傅注》第588、865、1234、1028、1447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③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第311页。中华书局 1987年10月第1版。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補注》,《丛书集成初编》第3670册,第43页。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1版。刘文洪《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362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07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④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上册)第14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⑤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97页“亢”条、609页“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⑥ 关於“亢—抗”之间的假借关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09页“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王引之《经义述固》第427页“亢大国之讨”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2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52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②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第425页。中华书局 1987年10月第1版。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4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64、1207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③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30页。中华书局 1980年影印版。
    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实隙上,根掳甲骨文研究的成果,“屎”字已经出现,“菡”不过是后起的文字形式。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943页。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
    ⑤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上册)第654页“矢”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蕾注疏证》第110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531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
    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上册)第99页“禽”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② 特引自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46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王筠《说文解字句读》第589页。中华书局1988年7月第1版。
    ①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531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77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209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
    ④ 王力《同源字典》第546、549、557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第1版。
    ①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530页“扦”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② 据段玉裁分析,《说文》“扦,忮也”之义亦即《尔雅》孙炎注、《廣韻》、《玉篇》所渭“蔽扦”、“扦衡”之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09页“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175页“干”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10页“掫”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孔颖连在《襄公二十五年伟》疏文中还引到服虔的注文,言“服虔云:一曰干,扦也。”据此,也可从侧面证明“干掫”之“干”当为“扦”。
    ② 参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0页“叫”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在杜预的注释常中,还有“未王命,例称名。能自通於大国,经好息民,故书字实之。名例在莊五年”的注释内容,从注释的性质上来说,与文中所引注释材料的“释语词”性质不同,故省略。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惠栋《左传補注》,《丛书集成初编》第3668册,第1页。中华害局1991年北京新1版。
    ① 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袖注》,《装书集成初编》第3048册,第1页。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榻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④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第186页。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⑤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153页。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② 应肋撰 王利器校注《风俗通羲校注》第561页。中华书局2010年5月第2版。“犟,舊也。”
    ① 司马遷《史记·郑世家》(第五册)第1759页。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2版。
    ② 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補注》,《丛书集成初编》第3670册,第1—2页。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1版。
    ③ 黄生撰 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第120页。中华书局 1984年11月第1版。
    ④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6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司马遷《史记·衡康叔世家》(第五册)第1592页。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2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2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10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68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68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22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1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① 在杜预《经传集解》常中,“释义”舆“释意”并不因专门词彙、语文词彙而截然分开,这里只是从总体注释的特徵上加以说明。
    ② 关於统计资料的单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杜注当中既有以单条注释行文者,又有多条注释连缀行文者,故在统计时统一使用“组”的单位:而在对这些注释进行切分、统计时,凡多条注释不能归为一类者,则予以切分,形成同一纽注释常中不同的条目,出现这种情况则使用“条”的单位,凡数条注释可归为同一类者,则仍使用“组”的单位。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第611页“渝”条。中华书局 2000年6月第1版。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681页“渝”条。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 1995年5月第1版。
    ③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五册)第1492页“渝”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版。《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517页“渝”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⑤ 据笔者初步统计,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当中,“踣,僵也”之释仅此一例。
    ⑥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按照段玉裁的说法,(?)(?)“本因犬僕制字”。据此,可知“(?)”之字本义(文字横形义)常为“犬僕”义。至於段氏所说“假借为凡僕之称”应当视为词义引申所致,而非假借;段氏所说“引申为利弊字”应当视为词义假借所致,而非引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473页“(?)”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420、772、928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吴静安《春秋左传舊注疏证续》第168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② 遲铎《小尔雅集释·廣训第三》第213—214页。 中华书局2008年9月第1版。
    ① 周光庆《古代汉语教程》第112118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221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5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③ 关於后来学者的辩驳的详细资料,可吴静安《春秋左传舊注疏证续》第1996—1997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633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④ 陆德明《经典释文》第87页。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
    ⑤ 王先谦撰 吴格点校《待三家义集疏》第792—793页。中华书局 1987年2月第1版。吴静安《春秋左传舊注疏证续》第127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93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关於“(?)木”以往的各种意见,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140—141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64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关於“厚”的基本词羲内涵,现代甲骨文字学的理解与《说文》稍有不同,即认为“厚”乃指“城垣”之“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607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4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689页“丰”条、第1457页“封”条。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8年10月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87—6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对於这条材料,当怀兴师以为杜预的解释应该与“国之大事,在祀兴戎”的背景有关,与笔者意见不同。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521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138页“先君”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②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213页“夫人”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关於这类词彙注释纠正文献错误的注释功用,可参看本文第四章的相关叙述。
    ①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376页“姬”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关於语词“所传意”的说法,笔者主要借鉴吸收了王宁、杜敏先生的意见。
    ① 杜预《春秋释例·(?)盟朝聘例第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17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 关於这种捂词差异的状况可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24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4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孔颖逹《疏》文。孔氏云:“《释地》文也。李巡曰:谓土地宽博而平正,名之曰原。”
    ② 关於原、源、(?)之间的文字、词义关系,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69页“原”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51页“溃”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④ 王宁《训诂与训诂学》第119—121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08页“懊”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许慎《说文解字》第146页“稔”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③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249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82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78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64页“反”条、第158页“翌”、“覆”条。其中“窆,反覆也”之释,段玉裁认为“反”为衍文。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57页“覆”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 王事《训诂与训诂学》第108—111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④ 许慎《说文解字》第165页“俾”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⑤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76页“俾”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65页“肄”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2页“(?)”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39页“登”条。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8页“(?)”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⑤ 王力《同源字典》第382页。商务印书馆 1982年10月第1版。
    ⑥ 许慎《说文解字》第148页“春”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24页“(?)”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12页“愾”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09页“觉”条、第314页“明”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④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傅卷》第76页“伐”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604页“抒”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② 许慎《说文解字》第218页“愁”条。中华书局 1963年12月第1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04页“(?)”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关於这一问题,本文将在“篇章之释”常中重点分析。本文“第七章 《春秋经传集解》注释研究:章句之释”。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90页“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②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第610页。中华书局 1962年11月第1版。郭在贻《训诂学》第7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① 颇炎武著 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下册)第1808页。上海古籍出版2006年12月第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61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54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关於杜预引《司马法》文字的闫题,事实上在服虔的《春秋》经、传的注释常中已经出现。但刘文淇韶为服、杜之释“意各不同”。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60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
    ②刘文洪《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61、767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63、77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对於贾逵“(?)”之释,刘文淇以为当作“(?),贯衣甲也”,而且认为许慎《说文》、章昭《国语·吴语》“(?),贯也”之释均用贾逵意。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70、785、820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
    ③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798、804、810、823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06、81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247页“体”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30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关於杜预、孔颖连对“体”字所做释义的词义理据,可参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586页“(?)”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④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441页。中华书局 1980年9月第1版。
    ① 许慎《说文解字》第108页“钱”条。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依段玉裁的看法,今本《说文》“钱,送去也”释义常中脱“食”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21页“钱”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② 关於杜预这一注释的词义内涵,可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4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③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48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④ 关於这组释例当中所涉及的古注材料,参看孔颖连《疏》文及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61、864、867页相关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关於何休、郑玄的相关材料,转引自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51页相关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62页相关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① 关於刘文淇对这几条注释的看法,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889、893、968、975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内文“鐘”作“锺”。依掳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改。《十三经注疏》第1915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71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①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991—992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25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③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992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58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吴静安《春秋左氏传舊靛疏证续》第36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62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吴静安《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续》第45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72、1014、1032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吴静安《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续》第77、191、243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① 杨树连《古书句读释例·叙论》第2页。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1版。
    ① 顧炎武《左传杜解補正》,《丛书集成初编》第3667册,第7页。中华书局 1991年北京第1版。这一看法被杨榭连、杨伯峻所接受。可杨树连《古书句读释例》第4页。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53页。中华书局 1990年年5月第2版。
    ② 转引自杨树逹《古书句读释例》第5页。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1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页。中华书局1990年年5月第2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页。中华书局 1990年年5月第2版。
    ① 米万锁《试论汉语的复音化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左林霞《<左传>杜注复合词的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路飞飞、张晓科《<左传>杜注中梭合词的结构类型与特点》,《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左林霞、宋燕子《中古早期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及其特点》,《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② 董莲池《<左传>杜注对句法现象的揭示》,《古籍整理学刊》1993年第6期。袁丹《<左传>杜注所揭示的特殊语法现象类析》,《襄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刘光明《<左传>杜注中的语法研究》,《池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① 王宇《杜预虚词观初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6期。
    ①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第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② 王希傑《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第302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① 事实上,杜预所谓“舞也”之释,究竟是以“舞名”的名词内涵为释,还是以“舞万舞”的动词内涵为释,存在理解上的歧义。刘文淇《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第35页。科学山版社 1959年5月第1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在甲骨文例如“不其介雨”常中也有“求也”之义。对此,一般认为(?)於假借义。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70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② 《左传》“介人之宠”之“介”当是词义之引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①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986页“饮”条。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14页“饮”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①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67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② 《十三经醉典·春秋左传卷》第67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690—69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54页。中华书局 1990年5月第2版。
    ② 关於副词内部的小类割分,本文参照《十三经辞典》的语法体系。
    ① 杨树逹《词诠》第1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5月第1版。 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② 杨树逹将之称为“命令副词”。《词诠》第2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① 转引自郑奠 麥梅翘编《古汉语语法学资料彙编》第1—2页。中华书局 1964年3月第1版。
    ① 王引之《经传释词》第78页。中华书局 1956年3月第1版。
    ① 杨树逹将“於”的语法内涵归纳为二十种,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语词语法意义的复杂性。杨树连《词诠》第378—3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535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据《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的统计,“敢”作为“敬谦副词”用例有69次,作为“反诂副词”的用例有94次。《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47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版。
    ② 清代学者翟灏《通俗编》以为“敢,不敢”之释反映的是“以语急而省其文者”。郑奠 (?)魍编《古汉语语法学资料彙编》第245页。中华书局1964年3月第1版。
    ③ 关於“旃”、“诸”兼词用例的数据,《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第580、88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① 张猛《左传谓语动词研究》第17页。语文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② 李旭等《<左传>省略句考察及其语用学分析》第163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③ 陆宗逹《训诂简论》第38页。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59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② 陆宗逹《训诂简论》第57页。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① 在造个问题上,杨伯峻、沈玉成与李梦生的理解并不统一。分别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87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沈玉成《左传浑文》第47页。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李梦生《左傅译注》第123页注,125页译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87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王希傑《汉语修辞学·吕叔湘序》第1页。2004年10月第1版。
    ① 王希傑《汉语修辞学》第11页。2004年10月第1版。
    ① 现代修辞研究关於汉语的修辞格连到上百种之多,而在每一种修辞格常中又划分出不同的小类,非常繁复。这种状况可杨春霖、刘帆主编的《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1月第1版。为了行文上的简便,笔者仅以辞格大类来分析。
    ① 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修辞学发凡》第291—29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杨春霖、刘帆主编《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第305—33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1月第1版。王希傑《汉语修醉学》(修订本)第416—419页。商务印书馆 2004年10月第1版。李华《<左传>修辞研究》第16—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① 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修辞学发凡》第31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679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② 陆宗连《训诂简论》第68页。北京出版社2002年年1月第1版。
    ① 郑国光《经学义理》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② 《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序》孔颖连《疏》文。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196页。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02—2203页。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
    ② 何休、徐彦之释《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96页。中苹书局1980年第1版。
    ③ 杜预《春秋释例》,《文洲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札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② 杜预《春秋序》。《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第1707页。中华书局 1980年第1版。
    ① 关於杜预“三体五例”、“五十凡”说与《左传》义理学的关系,历来有不同意见。可陈槃《左氏春秋义例辨》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陈恩林《评杜预<春秋左传序>的“三体五例”问题》,《史学集刊》1999年第3期。浦衙忠《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
    ② 杨向奎《论<左传>“君子曰”》、《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之关系》二文。收入晁岳佩选编《春秋学研究》第603—652页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① 在上述注释中,还涉及到了“仲子”、“来”这两个语词,也揭明了其中的“书法”内涵。由杜预的解释可以明白,虽然“仲子者,桓公之母”,但在稻谓上与一般的诸侯夫人或国君之母并不相同,所以如此,乃是缘於“婦人无谥,故以字配姓”的“书法”规则,并无“大义”。至於对“来”的注释,杜预以“自外之文”释之,也是对《春秋》“书法”的揭明,但这种“书法”也无“大义”。因此,这种“书法”可以归结为《春秋》的“行文之法”。
    ① 阮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锺”与“锺”多混同。今均据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改。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9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1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洲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71页。[台湾]商秘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58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5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5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② 关於这一注释的详细内涵,可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77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③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48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④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48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7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②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5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关於“无义例”问题,还要在“归趣例说”当中重点来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52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22—2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7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86页。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3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4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杜预《春秋释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第1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① 这裹之所以这样区分出东汉的学者,是基於本文对西汉初期以贾谊为代表的《左传》学者的学术理路不同於东汉毕者的认识。大约汉代《左传》学术理路的燮化是以两汉之际的刘歆为开端。
    ② 贾谊当为贾逵之误。阮元《春秋左传正义校勘记》。
    ① 《四库全书经目》第210页。中华书局 1965年6月第1版。
    ① 《四库全书总目》第210页。中华书局 1965年6月第1版。
    ① (?)怀兴《训诂学的新生——解释学的启示》(收入《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 [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5月第1版。
    ① 这一段当中的引文《四库全书总目》第210页。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① 《四库全书总目》第210页。中华书局 1965年6月第1版。
    ① 《四库全书总目》第210页。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① 洪亮吉撰 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前言》第8页。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① 说明:这裹所列举的参考文献,仅仅是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徵引过的文献。很顯然,这些并不是笔者在论文华借以及写作当中所知所见、披览阅读的全部。因此,很难说笔者就没有受到那些未加徵引文献的影响与启迪。对此,是需要郑重声明并表逹谢意的。
    ① 说明:据笔者的统计,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常中所包含的经、傅之注凡13383条、组。对其所拥有的注释内涵,笔者进行了相应的分类与分析,共形成24000馀条批注。这裹仅选取《隐公元年》以示例。
    [1]司属遷 《史记》 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
    [2]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3]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4]隙寿 《三国志》 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
    [5]房玄龄 《晋书》 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6]李延寿 《北史》 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7]沈约 《宋书》 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8]姚思廉 《梁书》 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
    [9]姚思廉 《陈书》 中华书局1972年3月第1版。
    [10]魏收 《魏书》 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11]李延寿 《南史》 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12]李百藥 《北齐书》 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1版。
    [13]萧子顯 《南齐书》 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版。
    [14]令狐德棻 《周书》 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1版。
    [15]魏徵 《陈书》 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6]刘昫 《舊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1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1]遲鐸 《小雨雅集释》 中华书局2008年9月第1版。
    [2]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3]郭锡良 《汉字古音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4]胡安顺 李孝倉等 《十三经辞典·春秋左传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5]刘熙著 (?)沅疏证 王先谦補《释名疏证補》 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1版。
    [6]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7]释行均 《龙龛手镜》(高丽本) 中华书局1985年7月第1版。
    [8]王筠 《锐文解字句读》 中华书局1988年7月第1版。
    [9]王力 《同源字典》 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第1版。
    [10]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
    [11]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12]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次印刷本。
    [13]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 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4]杨春霖、刘帆《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15]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 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16]杨树逹 《词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17]宗福邦等 《故训匯纂》 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
    [1]晁岳佩 《春秋三传义例研究》 线装书局2011年3月北京第1版。
    [2]陈立 《白虎通疏证》 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
    [3]陈望道《陈望道学术著作五种·修辞学发凡》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4]陈槃 《左氏春秋义例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5]遟铎 黨怀兴 《中国古典文献学》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6]杜预 《春秋释例》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鄧国光 《经学义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8]杜敏 《趙岐朱熹<孟子>注释义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9]冯友蘭 《中国哲学史》 中华书局1961年4月新1版。
    [10]傅隸樸 《春秋三传比义》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年11月第1版。
    [11]惠栋 《左传補注》 (《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1991年北京新1版。
    [12]洪亮吉 《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1版。
    [13]黄生撰 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 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1版。
    [14]黄侃《尔雅略说》(收入张一兵 周憲主编《新辑黄侃学术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15]黄怀信等撰 《逸周书匯校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16]高诱 《淮南子注》 (《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1版。
    [17]颇炎武《左传杜解補正》(《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 1991年北京新1版。
    [18]颇炎武著 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2006年12月第1版。
    [19]顧栋高 《春秋大事表》 中华书局1993年6月第1版。
    [20]郭沫若 《十批判书》 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21]顧颉刚 《汉代学术史略》 东方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2]郭在贻 《训诂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23]郭院林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 中华书局2008年3月第1版。
    [24]孔庚森著 崔冠华校点《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25]周振甫 《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北京第1版。
    [26]陆德明 《经典释文》 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
    [27]刘知幾著 浦起龙通释 吕思勉评《史通》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28]刘文淇等 《春秋左氏传舊注疏证》 科学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29]黎靖德编 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春秋纲领》 中华书局 1986年3月第1版。
    [30]刘逢禄著 郑任剑校点《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6月第1版。
    [31]刘师著 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2]陆宗逹 《训诂简论》 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3]林庆彰主编 《五十年来的经学研究·<春秋经传研究>》 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5月初版。
    [34]李梦生 《左传譯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35]刘国民 《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6]李旭等《<左传>省略句考察及其语用学分析》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37]李华 《<左傅>修辞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38]南怀瑾 《老子他说》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9]皮锡瑞著 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 中华书局2004年7月新1版。
    [40]皮锡瑞 《经学通论》 中华书局 1954年10月第1版。
    [41]钱穆《先秦褚子(?)年》 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42]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43]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44]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45]阮元《十三经校勘记》 中华书局 1980年9月第1版。
    [46]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 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第1版。
    [47]沈钦韩 《春秋左氏传補注》(《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 1985年北京新1版。
    [48]沈钦韩 《春秋左氏传地名補注》(《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1版。
    [49]沈玉成 《左传译文》 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
    [50]沈玉成、刘宁 《春秋左传学史稿》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51]唐晏著 吴东民点校 《两汉三国学案》 中华书局 1986年12月第1版。
    [52]汪中 《述学内外篇·荀卿子通论》(《四部備要》本) 中华书局。
    [53]王引之 《经义述闻》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54]王引之 《经传释词》 中华书局1956年3月第1版。
    [55]王先谦 《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 上海书店1986年7月第1版。
    [56]王先谦撰 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 中华书局1987年2月第1版。
    [57]王国维 《观堂集林》 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1版。
    [58]吴静安 《春秋左传舊注疏证续》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9]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第1版。
    [60]汪耀楠 《注释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61]王宁 《训诂学原理》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8月北京第1版。
    [62]王宁 《训诂与训诂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63]王希傑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64]王贵民、杨志清编著《春秋会要》 中华书局2009年3月第1版。
    [65]孙诒让著 雪克辑校 《十三经注疏校记》 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1版。
    [66]静道动 徐洪兴 《中国经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67]应劭撰 王利器校注 《风俗通义校注》 中华书局2010年5月第2版。
    [68]姚彦渠 《春秋会要》 中华书局1955年11月第1版。
    [69]俞樾等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2版。
    [70]杨树逹 《古书句读释例》 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1版。
    [71]杨树逹 《汉书管窥》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72]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73]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74]朱彬著 饶钦農点校《礼记训纂》 中华书局1996年9月第1版。
    [75]竹添光鸿 《左氏会笺》 巴蜀书社2008年9月第1版。
    [76]章太炎著 陈平原尊读《国故论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77]周予同著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78]周祖谟 《问学集》 中华书局1966年1月第1版。
    [79]周光度 《古代汉语教程》会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80]趙伯雄 《春秋学史》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81]趙生群 《春秋经传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82]张猛 《左传谓语动词研究》 语文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83]趙友林《春秋三传书法义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84]趙沛 《廖平春秋学研究》 巴蜀书社2007年8月第1版。
    [1]陈恩林 《评杜预<春秋左传序>的“三体五例”问题》,《史学集刊》1999年第3期。
    [2]黨怀兴 《刘诂学的新生——解释学的启示》,(收入《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 [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5月第1版。
    [3]黨怀兴 《聲转——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陕西师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董莲池 《<左传>杜注对句法现象的揭示》,《古籍整理学刊》1993年第6期。
    [5]杜敏 《论典籍注释封语言传意研究的拓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6]杜敏 《论典籍注释传意的客观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杜敏 《论典籍注释的传意性》,《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8]杜敏 《经典注本的層積信息及其判定》,《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杜敏 《论经典注释的传意目标及其实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6期。
    [11]洪汉鼎译,伽逹默雨《解释学》,《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
    [10]方韜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综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2]刘光明 《<左传>杜注中的语法研究》,《池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13]路飞飞、张晓科 《<左传>杜注中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与特点》,《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4]米万锁 《试论汉语的复音化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15]浦衡忠 《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
    [16]锐聲 《融汇与创新》,《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
    [17]榮兵 《古代文献漫话》,《编创之友》1982年第3期。
    [18]王宇 《杜预虚词观初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6期。
    [19]王晓朝 《解释学——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潮流》,《探索》1986年第2期。
    [20][东德]W.R.伯耶尔 《何谓“解释学”》,《哲学译丛》1979年第5期。
    [21]王宁 《论言语意义与传意效果》,《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2]杨向奎 《论<左传>“君子日”》,(收入晁岳佩选编《春秋学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3]杨向奎 《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之关系》,(收入晁岳佩选编《春秋学研究》)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4]姚介厚 《解释学概述》,《国内哲学动态》 1985年第4期。
    [25]袁丹 《<左传>杜注所揭示的特殊语法现象类析》,《襄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26]朱星 《注释学芻议》,《河北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1期。
    [27]左林霞 《<左传>杜注复合词的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8]左林霞、宋燕子 《中古早期联合式梭合词的构成及其特点》,《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郑奠 麥梅翘 《古汉语语法学资料彙编》 中华书局1964年3月第1版。
    [2]晁岳佩编 《民国期刊资料分类彙编·春秋学研究》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