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量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量词是汉语的语法特色之一,也是汉藏语系的语法特色之一。汉语使用者在习得和运用量词时遵循什么样的认知规律,是目前量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对汉语本体研究,汉语本体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有七部分:
     绪论部分,通过汉语量词的研究现状评述,发现对量词用法的产生、量词结构的类型和功能变化、量词词类成员的消长以及量词习得的系统研究还有明显不足。因此,本文综合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及针对人工智能所创建的概念层次网络(HNC)理论,以通史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本体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以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一百二十多个量词,从认知和功能的角度把它们分为实体型、结构型和形状型三类,系统考察它们的各种系统性差异及其动因,考察量词、名词、动词等所形成的概念网络层次,探讨量词与名词、动词的深层搭配规律。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对汉语名量词历时搭配的研究。考察分为三个方面。一,名量词与名词的称量关系是在重构的认知场景中,在认知目的的干涉下,使名量词的原形式产生指称转喻,指称了一种量的概念形式。其中涉及三种类型的转喻:实体转喻、形状转喻、结构转喻。它们分别对应名量词的三种次类:实体型、形状型和结构型。二,名量词原形式通过转喻机制与名词建立称量关系后,在隐喻机制作用下,投射映射把名量词原形式中所蕴涵的空间量映射为其修饰名词的物体量。但名量词仅涉及量的表达形式,具体的量则是通过数词来表达的。三,名量词称量对象的增加和减少都受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联想关系的制约。
     第三部分是对名量词结构的多角度分析。首先,把现代汉语的名量词结构分为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两种类型,并对其历史演变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名量词自足结构松散化的程度不及非自足结构松散化的程度高,其中原因可能是受到名词结构类型演变和动补结构发展的共同制约。其次,借助语法等级的概念来考察名量词充当各种句法成份的等级变化。考察发现,名量词结构功能由最初的主要充当谓语演变为充当定语。最后是对其语用功能的分析。考察表明,自足结构和非自足结构在充当话题和信息焦点方面都有不同表现。
     第四部分是对动量词的历时搭配进行分析考察。首先以现代汉语动量词现象为着眼点,厘清其历史发展线索。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动量词称量用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喻和隐喻机制进行分析。采用分析名量词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动量词与动词的称量关系依靠的是实体型转喻机制;动量词对动量的表达依靠的是基于相关性的投射映射;而动量词称量对象的发展变化,则是基于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联想关系的制约。
     第五部分对动量结构进行研究。采用考察名量词的方法和角度,分析了动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的演变情况,发现这两种结构松散化程度基本相当。但二者的语用表现明显不同,动量词自足结构的构式意义在于表达对动作的量的描写和判断,动量词是句子的焦点信息;动量词非自足结构的构式意义则在于对动作完成的整个状态进行描写,动量词不是句子的焦点信息。对动量句法功能的语法等级的考察表明,动量词的优势语法等级基本没有变化,都是充当补语和状语。
     第六部分是对量词的应用研究。通过对量词范畴成员消长替换现象的研究,我们发现,各个时代的典型量词都处于那个时代概念网络层次的基本范畴层次,非典型量词则都处于非基本范畴层次。受量词修饰的名词、动词也具有这样的概念特征。受人类不断变化的范畴化认知的影响,量词范畴各成员所处的概念网络层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量词词类成员兴替的深层原因,也是量词成员非范畴化的一种重要原因。这种概念网络层次结构同时也反映出量词的词类特征,影响着量词的超常搭配,并使汉语量词的习得表现为一种整体习得模式。由此,我们得出一个关于量词习得的函数关系,并进行了实验性应用。
Measure-word is on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and Sino-Tibetan. Whatcognitive law should be followed when one is to acquire and apply measure-word is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of great theroical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Chinese, teaching in Chinese and teachingChinese for overseas students.
     The paper contains seven parts in all.
     Introduction: Through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n Chinese measure-word, wefind that the systemic research i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measure-word, theevolution of structure type and function of measure-word, the substitute ofmeasure-word family and the acquisition of measure-word is still not enough.Therefore, based o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y, system-function linguisticstheory and Hierarchical Network of Concepts (HNC) built for manualintelligence,combining of general hist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Chines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pectively,the paper selects over120measure words, which are sorted into3types according to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on and func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systemicdiscrepancy of the selected measure words and its reasons, and the concepthierarchical network developed by measure words, nouns verbs as well, and thematch laws of the measure words, nouns and verbs are also studied here.
     Part one and part two both include the diachronic match of Chinesenoun-measure-word and noun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 in a reconstructedcognition context, the function using measure words to measure nouns results from the metonymy of measure-words prototype, which is interfered by cognitive motives.Metonymy is composed of substantiality metonymy, figure metonymy, and structuremetonymy, which create substantiality measure-word, figure measure-word, andstructure measure-word respectively. Secondly, after measuring nouns, the extensityquantities of measure-words prototype map the object quantities of nouns. Butmeasure-words prototypes just metonymy the expression mode of substantivequantity, which is exactly express by numeral. Thirdly, the substitution ofnoun-measure-word is restricted by the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categories.
     Part three includes the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noun-measure-word structure.The paper classes noun-measure-word structure into self-sufficiency structure andnonself-sufficiency structure and analyze its diachronic change. The analysis showsthat the relaxedlization degree of noun-measure-word is less than nonself-sufficiency,which may be restricted by both the structure change of nouns and theverb-complem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study the grammar hierarchychanges of noun-measure-word acting as various grammar components by adoptinggrammar hierarchy theory. The result finds that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noun-measure-word have changed from its preliminary predicate to attribute. Finally,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s function. It shows that self-sufficiencystructure and nonself-sufficiency one are different in topics and information focuses.
     Part four contains the research on diachronic match of verb-measure-word. Tobegin with,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n Chinese verb-measure-wordphenomena, the paper made its track of diachronic change clear. Based on it, thepaper explores the metonymy and metaphor mechanism during the generation anddevelopment of verb-measure-word by taking the analysis methods ofnoun-measure-word from three sides. The function using verb-measure-words tomeasure verbs depends on the substantial metonymy mechanism. Usingverd-measure-word to measure the quantities of verbs rely on projection mappingsthat are based on the relativities between categories. Moreover, the substitution of verb-measure-word is based on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between different categories.
     Part five includes the study of verb-measure-word structure. Taking the sameway mentioned in part thre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achronic change ofverb-measure-word self-sufficiency structure and nonself-sufficiency structure. The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laxedlization degree of verb-measure-word self-sufficiencystructure and nonself-sufficiency are almost at the same level. But they are deferentin pragmatic function.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verb-measure-wordself-sufficiency structure lies in portraying and judging of action quantities, andverb-measure-word is the focus in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verb-measure-word nonself-sufficiency structure lies in the describing of completedaction as a whole, and verb-measure-word is not the focus information. The analysisshows that verb-measure-word advantage grammatical hierarchy is complement andadverb.
     Part six contains applied research on measure word. Through analysises ofdiachronic substitution of different measure words, we find that the typical measurewords in different times belong to the basic category of that time. On the contrary,the non-typical measure words in deferent times belong to the non-basic category ofthat time. Nouns and verbs modified by measure words have the same traits. Underthe influences of changing categorilization, concept-net-hierarchy is also changing,which is one of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e substitution of measure word family.This concept-net-hierarchy structure also reflects the category attributes of measurewords, and creates unusual match of measure words, and results in the macrocosmacquisition mode of Chinese measure word. So, we build up a function of Chinesemeasure word acquisition, and test it.
引文
①伏学凤2003是指其博士学位论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没有看到其详细的文本。这里的内容来自《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2期中的相关介绍。
    ①参见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1期。
    ②参见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第196页。
    ③参见张辉/祝良《认知语言学概述》,《外语研究》1999年第2期。
    ①参见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外语研究》2001年第3期。
    ②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10期;又载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③参见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④参见王寅《认知语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第24页,第36-37页。其中第24页所引内容原为:“We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
    ⑤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4页。
    ①转引自孙朝奋《汉语数量词在话语中的功能》,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第139页。
    ②孙朝奋《汉语数量词在话语中的功能》,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第139页。
    ①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第24页。
    ①转引自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
    ①“《人民日报》1995/09/20/10”表明该条语料来自《人民日报》1995年9月20日第10版。下同。
    ①吉仕梅认为,“封”在秦代就已经用作量词。如:“令吏徒将传及恒书一封诣令史。(《封诊式》155页)”见吉仕梅《秦汉简帛语言研究》,巴蜀书社,2004,第136页。
    ①语料来源:http://news.cnair.com/c/200901/2209.html。
    ②裘锡圭认为,“具”的量词用法在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鼎一具”;汉简中也多见,如“食检一具”“椟一具”。见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①黄盛章《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1961年8月号。
    ②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中华书局,1965,第242页。
    ①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对“堵”的解释似乎不够清晰。其译文中写道:“前来观看有人像堵围墙。”并设有词条“堵壁”,但是解释却是“墙壁”。这样的解释,似乎是认为“堵”也有“墙”义,也可能是对“堵”失注。见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第596页。我们认为“堵”是量词。
    ①《汉语大词典》卷9第1340页:“豆比,小豆、豆粒。”但也有看法认为:《史记》中“血如豆比五六枚”中的“豆比”非词。(参见阚绪良《说“豆比”》,第十二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近代官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本文此处依从《汉语大词典》之说。
    ①转引自黄盛璋《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1961年8月号。
    ①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韩擒虎话本》校注一六:“‘盒’为‘合’之后起字。”中华书局,1997,第
    306页。
    ②语料来源:http://www.ce.cn/cysc/ny/dl/200807/06/t20080706_16063763.shtml。
    ③不过,“路”曾经是赵宋时期的一级行政区化单位,这种用法也同样产生了名量词用法。如“以安抚使言之,则统一路州军。(《朱子语类》卷20)”“他所荐举,须要教一路官员知所激劝是如何人。(《朱子语类》卷
    107)”但是这种用法也可能是受“路”的“行走”功能的影响。因为有观点认为,宋代“路”级行政区划的
    形成,是伴随着转运、提刑等诸司行政权力的逐渐增加,其监察区性质的变化而完成的。参看王晓龙2008
    《从提点刑狱司制度看宋代“路”之性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辑。
    ①这一例中的“扇”也可当作名词“门扇”讲,“两扇”是“数词+名词”结构。因为“两扇”与上句之“关锁”位置相同,应为同样性质的词语。也就是说这个“扇”存在着两可的情况。刘世儒1965:169中谈到“扇”的量词用法时所举例句其实也是这种情况:门中央有闑,闑以硋门两扇之交处也。(《论语乡党》皇疏)
    ①转引自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第190页。
    ①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第115页。
    ②参见袁毓林《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2期。
    ③参见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李红艳《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现代语文》2007第2期。
    ①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25页。
    ①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第14页。
    ②转引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第2页。
    ③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第29页。
    ①顾廷龙/王世伟《尔雅导读》,巴蜀书社,1990,第9页。
    ①裘锡圭认为:从造字的本义来说,“隻”应该是表示抓获了一只鸟。也就是说,在殷商时代文字里,“隻”所表示的词是“獲”。后来又用“隻”来表示与“雙”相对的“隻”,另造从“犬”从“蒦”的“獲”字表示“获”。“隻”既是“獲”的初文,又是当单个讲的“隻”的本字,但以“隻”表“只”是“隻”的“獲”义
    使用了很久以后才发生的事情,因此应该是一种形借字,即只借取字形,不管所借字的音、义。参见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第124-125页。可为一说,本文此处依从段注。
    ①转引自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①转引自黄盛璋《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1961年8月号。
    ①“一堆坏质为根本”中的“堆”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61页,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第
    769页都作“塠”。《汉语大字典土部》:“塠,同堆。《尔雅释水》:‘潬,沙出。’晋郭璞注:‘今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潬。’陆德明释文:‘堆,又作塠。’”“堆”与“塠”同。“质”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61页释为“形体”。“坏质”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第803页校注第460条释为“坏烂之形体”。其关注的焦点都是这些事物的形状特征。
    ①转引自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第189页。
    ①转引自黄盛璋《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1961年8月号。
    ①见刘坚编著《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商务印书馆,1999,第180页。
    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第139页。
    ②刘坚《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商务印书馆,1999,第202页。
    ①转引自刘世儒《魏晋南北朝名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第97页。
    ①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29页。
    ①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107页。
    ①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215页。
    ①王力认为这一例中的“匹”不是量词,因此“一匹雏”不是量词结构。见王力《汉语史稿》(重排本),中华书局,1980,第280页。
    ①中华书局,2005,第52页。
    ①沈家煊《〈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导言》,William Croft《Typology and Universal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第F21页。
    ①关于名量词结构充当补语的用法,滕一圣认为在先秦已经出现了。不过他所举例句为度量衡量词。见滕一圣《先秦量词研究》,暨南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第54页。这与本文讨论对象并不一致。
    ①刘世儒认为这一例中的“杖”是名词用法,所以“顿”是名量词,而不是动量词。见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第160页。本文看法与之不同,认为这一例中的“杖”是动词用法,是“用杖打”之义,因此,这里的“顿”是动量词用法。
    ①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25页。
    ①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第14页。
    ①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第29页。
    ①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第2页。
    ②语料来源:http://findbook.tw/book/9789868132214/basic。
    ①转引自郭攀《汉语涉数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第158页。
    ②转引自郭攀《汉语涉数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第159页。
    ①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55页。
    ②爱德华. B.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04,第110页。
    ①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59页。
    [英]爱德华. B.泰勒2004《人类学》,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年。
    陈绂1998《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陈绂2003《〈诗经〉中的物量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专刊。
    陈望道1980《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小红2002《数量补语的用法和位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陈颖2003《苏轼作品量词研究》,巴蜀书社。
    陈玉冬1998《隋唐五代量词的语义特征》,《古汉语研究》第2期。
    陈月明1995《表钱和物的数量+数量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程国珍2004《现代汉语量词的变异使用现象探析》,暨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程娟1987《量词的模糊特点论要》,《汉语学习》第1期。
    程荣1996《量词及其再分类》,载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储泽祥2000《名词及其相关结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储泽祥2001《“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中国语文》第5期。
    储泽祥2005《肯定、否定与时量成分在动词前后的位置》,《汉语学报》第4期。
    储泽祥/魏红2005《汉语量词“片”及其自相似性表现》,《语言科学》第2期。
    崔希亮2002《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日]大河内康宪1993(靳卫卫译)《量词的个体化功能》,载大河内康宪主编《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戴浩一1988(黄河译)《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第1期。
    刁晏斌2006《当代汉语量词使用中的复旧与趋新现象》,《辽东学院学报》第1期。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董成如2004《转喻的认知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
    董树人1987《关于量词“棵”的出现时间》,《汉语学习》第6期。
    樊中元2003《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范利/聂春梅2001《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湖南第一师范学报》第l期。
    范伟2001《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2期。
    樊中元2003《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方光焘1939《体系与方法》,载《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
    方梅1993《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方寅/张成福2007《动词与动量词搭配规律的认知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冯凭1981《是物量词,还是动量词?》,《汉语学习》第5期。
    冯英1995《汉语数、量、名结构语序变异探索》,载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室编《汉语史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伏学凤200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高航2007《概念物化与名词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
    高名凯1986《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
    顾廷龙/王世伟1990《尔雅导读》,巴蜀书社。
    关英伟1994《也谈“复合量词”这个术语》,《汉语学习》第6期。
    管燮初1981《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郭华2007《也谈“动词+数量结构”》,《宜宾学院学报》第4期。
    郭丽2005《试论数量名结构句中的主宾互易现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郭攀2004《汉语涉数问题研究》,中华书局。
    郭锐2004《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郭先珍1987《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国和平出版社。
    何杰2001《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
    何杰/何平1996《现代汉语量词的转义现象》,《南开学报》第5期。
    何乐士2005《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
    洪诚1963《略论量词“个”的语源及其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
    侯友兰1998《量词重叠的语法语义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3期。
    胡明扬1996《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载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胡竹安/余志鸿1981《〈语言地理类型学〉简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
    胡壮麟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惠红军2006《〈水浒传〉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惠红军2008《〈金瓶梅〉量词句法功能的语法等级》,《汉语史集刊》第11辑。
    黄洁1998《汉语个体量词与民族具象思维关系论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黄盛璋1961《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8月号。
    黄曾阳1998《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计算机理解语言研究的新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
    黄曾阳1999《HNC理论与自然语言语句的理解》,《中国基础科学》Z1期。
    黄征/张涌泉1997《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
    侯小琳1999《浅谈现代汉语量词的性质》,《西江大学学报》第4期。
    姜颖2002《数量短语作谓语的主谓句的归属问题》,《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蒋礼鸿1997《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颖2006《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蒋颖2007《汉藏语名量词起源的类型学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蒋宗福1995《“一把”释疑》,《辞书研究》第4期。
    蒋宗霞2000《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
    阚绪良2006《说“豆比”》,第十二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近代官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贵阳。
    康家珑1988《量词的借用艺术》,《汉语学习》第4期。
    孔曦1999《浅谈量词的组词功能》,《修辞学习》第4期。
    吉仕梅2004《秦汉简帛语言研究》,巴蜀书社。
    金福芬/陈国华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清华大学学报》增1期。
    金易生1995《用于人的量词》,《咬文嚼字》第2期。
    金重先1996《数量词能否充当谓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晋耀红2006《HNC(概念层次网络)语言理解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冷新吾2006《量词“位”的变异用法考察》,《淄博师专学报》第4期。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
    黎锦熙/刘世儒1978《论现代汉语中的量词》,商务印书馆。
    李葆嘉2003《论言语的语层性、语域性和语体性》,《语文研究》第1期。
    李宝伦/潘海华1999《焦点与“不”字句之语义解释》,《现代外语》第2期。
    李红艳2007《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现代语文》第2期。
    李临定1997《汉语造句方式》,中国语文编辑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
    李洛枫1987《浅谈量词的特殊表达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李讷/石毓智1998《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语言研究》第1期。
    李淑娟2003《“一身冷汗”类短语的再探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2期。
    李先银2002a《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析》,《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李先银2002b《借用名量词的语义分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李先银2003《物体量表达的认知语义基础》,《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李瑛/文旭2006《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外语教学》第3期。
    李英哲2005《汉语语序和数量在空间同事物中的分配》,载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李宇明2000a《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
    李宇明2000b《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2000c《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宗江2004《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古汉语研究》第4期。
    李宗澈2004《〈史记〉量词研究》,复旦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梁丽2007《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梁银峰2006《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演变》,学林出版社。
    林霞200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林杏光1998《无限和不确定性的表观与有限和确定的本质》,载黄曾阳《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计算机理解语言研究的新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林杏光1999《计算机理解语言研究的新突破——〈NH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述评》,《科技导报》第1期。
    林杏光2002《为NLP创立模式,用HNC研究汉语》,《汉语学习》第3期。
    刘丹青1988《汉语量词的宏观分析》,《汉语学习》第4期。
    刘丹青2002《所谓“量词”的类型学分析》,http://www.blcu.edu.cn/cscsl_y/newworks/liudq.doc;2002年12月18日。
    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2008《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第1期。
    刘丹青/徐烈炯1998《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刘劼生1998《现代汉语中的几类“名+数量”格式——兼谈语法的规范》,《语文建设》12期。
    刘琼竹2000《数量名主语句的句法分析》,《汉语学习》第5期。
    刘世儒1965《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
    刘文礼1994《关于量词的两个问题》,《内蒙古电大学刊》第3期。
    刘文正2006《〈朱子语类〉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刘小梅1994《汉语数量词的语义分辨及进行式动词组中数量词的使用》,《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刘晓然2006《汉语量词短语的词汇化》,《语言研究》第1期。
    刘焱1997《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汉语学习》第5期。
    刘月华1983《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中国语文》第1期。
    刘正光2002/2004《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10期;又载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刘正光2005《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外语研究》第1期。
    刘正光2006《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正光/刘润清2005《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刘佐艳2004《表规模、数量词语的模糊性及民族文化特点》,《中国俄语教学》第4期。
    卢盛萱1984《量词修辞功能探微》,《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卢屋1988《量词的表量、理据及其功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陆丙甫2005a《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期。
    陆丙甫2005b《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2期。
    陆俭明1987《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2007《从量词“位”的用法变异谈起——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的一点想法》,《语言科学》第6期。
    吕叔湘1980/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增订版。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王海棻2001《马氏文通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吕永顺1994《谈谈动词后面数量词的归属》,《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期。
    罗日新1986《从名(或动)、量的搭配关系看量词的特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罗远林1988《关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的补充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
    马芳2003《〈三国志〉量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马庆株1981/2005《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又载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马庆株1984《动词后面时量成分与名词的先后次序》,载《语言学论丛》第13辑,商务印书馆,1984。
    马庆株1990《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中国语文》第3期。
    马小玲2006《试论V后QP的定性问题》,《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马真1981《修饰数量词的副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苗传江2005《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倪宝元1984《量词的选择》,《中国语文》第5期。
    潘玉坤2005《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潘允中1982《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
    彭新鼎等1986《3~6岁幼儿掌握量词的特点》,《西南师大学报》第4期。
    [日]桥本万太郎1993《东亚语言结构的起源》,方立译,载大河内康宪主编《日本近、现代汉语研究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齐振海/张辉2004《〈认知语法基础Ⅰ〉导读》,载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裘锡圭1974《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第7期。
    裘锡圭1988《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屈承熹2006《汉语篇章语法》,潘文国等译,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曲凤霞2001《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辽宁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日]杉村博文2006《量词“个”的文化属性激活功能和语义的动态理解》,《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邵敬敏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第3期。
    邵敬敏1996《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沈怀兴2001《量词“位”的泛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沈家煊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与教学研究》第1期。
    沈家煊1994《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
    沈家煊1995《“有界”和“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1999a《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
    沈家煊1999b《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沈家煊1999c《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0《〈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导言》,载William Croft《Typology andUniversal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沈小仙2001《量词与名词的相互制约及其修辞色彩》,《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报》第2期。
    沈阳1995《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沈阳1996《汉语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部分成分移位现象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林2002《试论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3期。
    盛林2003a《汉语中“一+量+名”结构的语用研究》,《潍坊学院学报》第1期。
    盛林2003b《现代汉语的量词短语与量词式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盛林2004《从单纯表量到多元化表意——试论汉语历时发展中的“数量名”结构》,《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
    石定栩2006《动词后数量短语的句法地位》,《汉语学报》第1期。
    石毓智2000《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1《表物体形状量词的认知基础》,《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石毓智2002a《论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外国语》第1期。
    石毓智2002b《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方言》第2期。
    石毓智2003a《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3b《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及其对句法行为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史存直2005《文言语法》,中华书局。
    史有为1996《词类问题症结及其对策——汉语词类柔性处理试探》,载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束定芳2002《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宋建勇2006《现代汉语物量词和名词搭配的认知解释》,《现代语文》第12期。
    宋丽萍2005《量词的类型学考察》,北京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宋玉柱1994《关于“复合量词”这个术语》,《汉语学习》第1期。
    苏宝荣1990《古汉语特殊词序与原始思维心态》,《古汉语研究》第3期。
    孙继善1996《数量短语组合功能之考察》,《集宁师专学报》第2期。
    孙力平/刘挺2002《数量结构重叠的语法功能与分布》,《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第3期。
    孙朝奋1994《汉语数量词在话语中的功能》,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唐金龙2003《超常搭配有奇效》,http://mypage.zhyww.cn/page1.asp?pgid=3166。
    唐翠菊2002《数量词在多层定名结构中的位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唐淑宏2007《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以北大版初中级〈汉语口语〉教科书为依据》,吉林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唐钰明1990《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探源》,《古汉语研究》第1期。
    [日]太田辰夫1987/2003《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滕一圣2006《先秦量词研究》,暨南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田皓/甘智林2003《“V+数词(一)+动量词+N”的认知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万献初2000《汉语量词分类系源》,《咸宁师专学报》第4期。
    汪大昌/李代祥2000《近年来汉语数量表达的若干变化》,《语文建设》第5期。
    王灿龙1995《“们”在数量名组合中的脱落》,《语文建设》第7期。
    王程1982《数量词的修饰作用》,《新闻战线》第9期。
    王春玲2005《探析定数量词“双”与“对”》,《宁夏大学学报》第1期。
    王德春/张辉2001《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外语研究》第3期。
    王汉卫2004《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暨南学报》2期。
    王红斌2000《“有字句”中“有”后面的数量名结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王红孝2004《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的知过程》,《外语学刊》第6期。
    王贵元2002《战国竹简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古汉语研究》第3期。
    王静2001《“个别性”与动词后量成分和名词的语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黎等2006《汉语名词短语产生中的量词一致性效应》,《心理与行为研究》第1期。
    王康海2005《汉语和越南语名量词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力1943/1985《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力1957/1980《汉语史稿》(重排本),中华书局,1980。
    王力1989《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2003。
    王力2000《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王立2001《数量结构的分合与韵律构词》,《江汉大学学报》第5期。
    王玲玲1995《动词的必用论元与动词的“向”》,载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王绍新1989《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绍新1992《唐代诗文小说中名量词的运用》,载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王绍新1997《从几个例词看唐代动量词的发展》,《古汉语研究》第2期。
    王宛磐1995《论专有名词前的数量词附加语》,《许昌师专学报》第2期。
    王文斌2004《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外语研究》,第1期。
    王文艺1995《敦煌变文量词研究》,贵州大学1995届硕士论文。
    王希杰/关英伟1993《复合量词的规范和偏离》,《汉语学习》第5期。
    王晓龙2008《从提点刑狱司制度看宋代“路”之性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
    王寅2006《认知语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寅/李弘2003《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王勇2006《“数量词+名词”与“的”》,《社会科学家》S1期。
    王远明2006《〈五灯会元〉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王占馥2000《渗透进数量词语中的情感》,《修辞学习》第2期。
    王正斌2005《错用数量词例析》,《写作》(高级版)第9期。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
    韦达2005《壮语物量词的类型和功能》,载李锦芳主编《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文旭2002《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文旭/叶狂2006《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
    翁璇庆1997《莫滥用量词“位”》,《咬文嚼字》第10期。
    吴葆棠1981《论现代汉语量词的性质和范围》,《汉语学习》第6期。
    吴东平2002《数量词的文化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吴继章/杨礼1988《汉语的量词是词》,《汉语学习》第1期。
    吴锋文2006《“数量”与“名1+的+名2”的组合语义分析》,《绥化学院学报》第6期。
    吴福祥2007《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名量词范畴的语法化程度》,载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
    吴福祥等2006《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中国语文》第5期。
    吴剑锋2004《认知功能与量词的词类地位》,载《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2004。
    伍铁平1993/2006《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吴雅慧1994《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向熹1986《〈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
    向熹1993a《简明汉语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向熹1993b《简明汉语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日]相原茂1984《数量补语“一下”》,沙野译,《汉语学习》第4期。
    萧国政2004《汉语量词“把”的意义、分类及用法》,《江汉大学学报》第1期。
    萧友芙/郝惠宁1998《HNC语言知识库的概念类别符号体系》,载黄曾阳《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计算机理解语言研究的新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谢朝群/陈新仁2007《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谢莹2006《谈心理暗示》,《教育科学》第11期。
    辛永芬2001《名量结构的合成词》,《殷都学刊》第4期。
    邢福义1993《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邢福义2006《归总性数量框架与双宾语》,《语言研究》第3期。
    邢梅萍2000《数量词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熊学亮1999《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杰/李英哲1993《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第2期。
    许菊芳2003《试从三个平面看量词形式中心语不出现的现象》,《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第4期。
    徐烈炯2005《汉语是不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载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徐伦臣1991《时量数量词句法功能二重性论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徐之明2000《试论词义“组合同化”应遵循的原则》,《贵州大学学报》第9期。
    严小香2003《浅议“数+形+量+名”结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杨爱姣2000《“数量名”定中结构的变异搭配》,《襄樊学院学报》第5期。
    杨爱姣/玲子1999《数量型定中结构的格配变异》,《修辞学习》第5期。
    杨伯峻1980《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杨素英等2004《现代汉语数量表达问题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杨雪梅2002《“个个”、“每个”和“一个(一)个”的语法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4期。
    姚霁珊2004《谈量词的异常搭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姚双云/储泽祥2003《汉语动词后时量、动量、名量成分不同现情况考察》,《语言科学》第5期。
    姚双云/樊中元2002《汉语空间义量词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姚晓波2005《动量短语的语法功能》,《渤海大学学报》第6期。
    冶艳杰2000《“X量Y量”的数量组结格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叶桂郴2005《〈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湖南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叶桂郴/罗智丰2007《汉语动量词形成的原因》,《古汉语研究》第3期。
    叶松华2006《〈祖堂集〉量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游黎2002《唐五代量词研究》,四川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法]游顺钊1988《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中国语文》第5期。
    于宝娟2000《量词、数量短语重叠后的语义及句法功能》,《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俞理明2008《词汇历史研究中的宏观认识》,《江苏大学学报》第5期。
    于涛2002《〈老乞大〉、〈朴通事〉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华书局,2005。
    羽离子2005《关于对外汉语的量词教学的不同意见》,《南通大学学报》第4期。
    元传军/林达青2001《“数量短语+竟+动/形”句式中的“竟”》,《镇江师专学报》第2期。
    袁仁智2004《元曲选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论文。
    袁毓林1981《汉语量词的描摹性》,《汉语学习》第6期。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袁毓林1996《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国外语言学》第2期。
    袁毓林199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1999/2004《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又
    载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
    袁毓林2000《一个汉语词类的准公理系统》,《语言研究》第4期。
    张爱兰1998《析现代汉语量词的表现特征》,《甘肃高师学报》第4期。
    张德禄/刘汝山2003《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红欣2006《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第3期。
    张辉1998《论空间概念在语言知识建构中的作用》,《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
    张辉/齐振海2004《〈认知语法基础Ⅱ〉导读》,载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辉/孙明智2005《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
    张辉/祝良1999《认知语言学概述》,《外语研究》第2期。
    张军2005《量词与汉藏语名词的数量范畴》,载李锦芳主编《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张可任1994《关于汉语量词的界线问题》,《辞书研究》第3期。
    张美兰2001《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张庆余1996《“V+了1+数量短语+了2”的语法、语义、语用分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张婷2004《外国留学生量词习得过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万起1995《名词对量词的选择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1995。
    张万起1998《量词“枚”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中国语文》第3期。
    张万起/刘尚慈1998《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
    张文忠1987《浅谈现代汉语量词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张雅冰2005《对外汉语教学时量补语的偏误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11期。
    张亚辉1986《汉语的量词不是词》,《汉语学习》第6期。
    张延俊2002《也论汉语“数量名”形式的产生》,《古汉语研究》第2期。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2003《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第3期。
    张玉金2001《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
    赵静贞1983《数量词“一丝”的虚用》,《汉语学习》第2期。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赵振铎2000《中国语言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赵中方1991《唐五代个体量词的发展》,《扬州师院学报》第4期。
    赵中方1992《唐五代宋元集体量词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郑桦2005《动量词的来源》,《宁夏大学学报》第2期。
    郑平2002《量词的特性浅述》,《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日]志村良治1995《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
    周春林2008《词语语义语法偏离搭配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周芍2006a《名词与量词组合关系研究说略》,《汉语学习》第1期。
    周芍2006b《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及其认知解释》,置南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周旋/李柏令2006《试析量词“位”的泛化及其原因》,《现代语文》第6期。
    祝牧君1999《隐喻概念系统内部的纵向联系》,《复旦学报》第1期。
    朱德熙1961/1980《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载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永生/蒋勇2003《空间映射论与常规含意的推导》,《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美]Adele E. Goldberg2007《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吴海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C.J.菲尔墨2005《“格”辨》,胡明扬译,商务印书馆。
    [美]Jean-Yves Morin/任小波1997《汉语的量词特征:广义短语结构语法(上)》,《国外语言学》第4期。
    [美]Jean-Yves Morin/任小波1998《汉语的量词特征:广义短语结构语法(下)》,《国外语言学》第2期。
    [美]Langacker1987/2004a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Langacker1991/2004b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Fauconnier1994/2008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Language,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美]William Crotf2000Typology and Universal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