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世京津词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中的“京津”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具体指的是北京的宣南和天津的塘沽。这两个区域互为表里,在近代既是汉族士大夫的聚居地与交际场,也是诗社词社云集之所。京津两地词人都属于“京师”士人圈子。由此,京津文化中存在着地域族群和士人集团如何为中央服务,同时也受中央庇护与限制的文化特点。京津的文学,在文学史叙述中有时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学,更是一种“京师”的文化。其间的词社与雅集,既是“日下胜游”,又是“楚骚之遗”;既是风流清赏,又是互为朋党,其中折射出的文学与权力,文学与风会,文学与世变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议题。本论文以晚清以降京师政治与士风的变迁为背景,考察京津词坛词人群体面对近代学术思想与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其在词学上所作的种种革新与探索,及他们作品中所反映的复杂思想与世态。其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近世京师词学风尚的变迁看“百年词史”的沿革。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考察了从嘉庆初年到民国中期京师词坛词学风尚的流变,并试图以此为个案,揭示在近代西学东渐、世变日亟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传统词学的现代转型。文中主要分析了这样四个断面:(一)嘉道年间京师词坛在浙西派词风笼罩下词学思想的新变——常州词派的“风雅来归”。(二)咸同之交京师词坛词风转变过程中的的三种取向——“风雅余韵”、“融浙入常”、“离合浙常”。(三)同光时期京师词坛在常州派词风笼罩下尚风骨、重内蕴的普遍倾向。(四)“新文化思潮”下的词体革新。
     二、对京津词坛样貌的考察。在词学的地域研究中,北方词坛的研究相对较为空白。由于传统词学研究以籍贯划分词人地域、流派归属,而近代词人具有“流寓性”,这造成以南方词人为主的京津词坛在研究中长期被遮蔽。本文对晚清民国京津词坛的基础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通过资料爬梳、相关考证,细致地考察了词人的交游唱和与词学活动,希望能初步还原晚清民国京津词坛的总体面貌。其中重点研究了这样几个词人群体:(一)“经世思潮”中京师的常州与吴中两个词人交游圈子。(二)“清流议政”中的“意园”词人群。(三)“维新思潮”中的“桂派”词人群。(四)晚清京师八旗词人群。(五)“新文化思潮”中的新旧词人群。
     三、晚清京师士林风会与常州词派之理论推衍。常州词派的理论研究,学界成果丰硕。但有关常州派词学思想形成、演变与流衍的问题则是当下常州词派研究中最为模糊也最为薄弱的环节。常州词派是如何从一个家族血缘为纽带的地域性词派走向全国,其过程与路径是怎样的?近世词学另一重要分支“桂派”与常州词派的关系又是怎样,是余绪还是新变?这是本论文重点探讨的两个问题。常州词派理论体系虽早已形成,但在主流词坛形成风气,则与清季经世思潮的流布与京师士林风尚的变迁有莫大关系。研究者一般认为,常州词派是一个地域血缘传承的词派,囿于常州一隅,至后期才走出常州。此说不确。其实京师才是常州派词学思想形成、演变与流衍的主要场域。道光前期的京师词坛,普遍存在一种要求变革的风气。这种风气与维新思潮中踏上仕途的新兴士子之政治诉求相应和,使原先常州词派抽象的儒家政教词学观在特殊历史境遇下获得普遍共鸣。传统的常州派词学思想,随进京应试的常州派早期词家在京师士林的活动而广泛传播,中经潘祖荫为代表的潘氏词人群与龙启瑞、王拯等广西籍京官群体的改造,融合吴中词派之声律、浙西词派之清雅与桐城古文之“义理”而产生新变,最后通过“桂派”词人群体的活动流衍全国。
     此外,鉴于目前近世京津词坛的文献多半未经整理,很大一部分词人的生平经历,选集别集情况都不够明朗。我们梳理出近世京津词坛主流词人的名录,考证其生平交游,编成京津词坛词人活动年表;并寻访其别集,抄录词集序跋、目录等版本资料,编成京津词坛词集版本考录。通过这些基础文献整理,以期为今后的北方词坛研究提供一些更具价值的史料依据。
The "Jingjin" in this paper as a geographical concept, specific refers to the Xuannan of Beijing and Tanggu of Tianjin. These two areas are mutuality, in modern times not only the Han Chinese scholar-bureaucrat's enclaves and communication field, but also a poetry club and Ci club gathered. Beijing is a capital of the empire for a long time.So, the Beijing and tianjin culture exists in regional ethnic and gentry group, how to serve the central, but also restricted by the central sanctuary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e Beijing and Tianjin, sometimes is not only a kind of regional literature, but also a kind of "Jingshi" culture. The Ci clubs and gathering in "Jingjin", refl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 power, social climate, time changes, become a complicated and significant issue to discus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novations and explorations on Ci works of poet group in "Jingjin", and the complex thoughts and Social phenomenon their works reflected, in the face of modern academic idea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
     There are three area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first area is to reveal the reform of the "Ci history" in one hundred through discussion the modern fashion changes in Jingshi Ci Ta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our periods:First,the new theory changes in Jingjin Ci Tan during Jiadao period——the rise of Changzhou Poetry School under cover of Zhexi Poetry School.Second, three kinds of orientation of Ci styles Change during Xiantong period-"Fengya Yu Yun","Rong Zhe Ru Chang","Li He Zhe Chang".Third, the universal tendency of promoting character and content in Jingjin Ci Tan during Tongguang period.Fourth, the innovation of Ci Ti under trend of "new culture".
     The second study deals with the groups of Ci-poets in "Jingjin".In the regional study of Ci,the Northern Ci Tan is relatively blank. In this paper, through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data sorted and collected,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activity of Ci-poets, we hoping to initial reveal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Jingjin Ci Tan. Which focuses on five Ci groups:the two Ci-poets circle of Changzhou and Wuzhong in"Practical Thought", Ci-poets group of Yiyuan in "Qingliu Yizheng",Guangxi Ci-poets group in "Reform Tread", Eight Flag Ci-poets group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Jingjin and old and new Ci-poets group in trend of "new culture".
     The third area is about the Social Attitude of intellectuals in Beijing and Theoretical spread of Changzhou Poetry Schoo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angzhou Poetry School system, though early formation, become a mainstream theory is the result of changes in study style and social attitude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re is a change atmosphere in Ci area in early Daoguang.To adapt this trend and political demards of poets who just enter the official career,the abstract Confucian idea in early Changzhou Poetry theory be respected and updated.The thoughts of traditional Changzhou Poetry School Theory which sent into capital, through transformation by Long Qirui and Wang Zheng,had integrated the rhythm of Wuzhong Ci school,elegant of Zhexi School and "structure art" of Tongcheng Acient Chinese Prose,at last be spread to whole country by activities of latter Linggui Ci school.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modern literature material of Jingjin Ci Tan mostly undigested, and a large part of Ci-poets's life experience and Ci works is still obscure. We weaved the Ci-poets's activity chronology of Jingjin Ci Tan and collected version of Ci works of them.By doing these basic work,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more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future studies of the Northern Ci Tan.
引文
① 蒋兆兰:《词说》,收于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第4637页。
    ② 施议对:《百年词通论》,《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 施议对:《当代词综后记》,《当代词综》,海峡出版社2002年。
    ② 孙妙凝:《诗词研究掀起“晚清民国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4日第422期。
    ① 《同声月刊创刊号》,《同声月刊》卷一,南京:同声月刊社1940-1945。
    ②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3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① 叶恭绰:《清代词人产地表》,《遐庵汇稿下编》,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② 黄照熹:《觅句堂与广西词派》,《艺林丛录》第七编,台北:谷风出版社,1986年,第274--275页。
    ③ 袁志成,《晚清民国福建词学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① 叶衍兰:《秋梦庵词钞》,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① 胡适:《词选序》,《词选》,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 叶恭绰:《<燕都丛考>题词》,《燕都丛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阎崇年:《北京十二为都謏议》,收入《燕步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燕史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① 莫立民:《晚清词研究引言》,《晚清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近代词史绪言》,《近代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② 杨柏岭:《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③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 杜文澜,《潘功甫舍人词》,《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2005年,第2878页。
    ② 赵尔巽:《清史稿·盛昱传》,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①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一年(1922)。
    ② 唐时内阁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季日至五砖,为学士入值之候。唐李肇《国史补》云:“御史故事,大朝会则监察押班,……紫宸最近,用六品,殿中得立五花砖。”唐白居易《长庆集》十九《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有曰:“衙排宣政仗,门启紫辰关。彩笔停书命,花砖趁立班。”
    ① 吴泳:《与洪平斋(咨夔)书》(其二),《鹤林集》卷二八,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
    ② 宋濂《<蒋录事诗集>后》云:“予闻昔人论文,有山林、台阁之异。山林之文其气瑟缩而枯槁;台阁之文,其体绚丽而丰腴,(蒋有立)善古文,宏富充瞻,得作者之体。”高启《<辛丑集>跋》云:“论文者有山林馆阁之目。文岂有二哉?盖居异则言异,其理或然也”等。
    ③ 洪应明:《菜根谭》,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④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3页。
    ① 陈寿:《陈思王植传》,《三国志·魏书》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 王安中:《初寮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郝经:《述拟》,《陵川集》卷三一,明正德刊本。
    ① 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唐《元稹集》卷51,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① 此观点参见日本学者佐藤利行的《西晋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 布迪厄认为,从策略上来说,要使自己成为文坛上的统治者,最好的办法之一莫过于对文学进行重新命名,命名的作用是制造一种新的文学景观,使之成为文坛的基本现实,并以此谋求社会认同。与此同时,命名活动又是一种排他的区隔,这种区隔通过命名者宣称自己具有独一无二的合法性,将原先的统治者淘汰出局。Bourdieu,P.,The Rules of Art,Trans.,Emanuell,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5,P233.参见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P166页。
    ②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319,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10379页。
    ①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① 《清实录》,顺治五年八月。
    ① 夏仁虎:《枝巢四述;旧京琐记》,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② 吴建雍先生相关研究中认为汉族仕宦在此地的生活居住情况,充分体现了士文化的特色,称其为“宣南士乡”。吴建雍、赫晓琳《宣南士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③ 转引自(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
    ④ 赵翼:《檐曝杂记》卷二
    ① 杨钟羲:《意园事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② 事见《盛意园先生年谱稿(未刊)》,天津市图书馆藏抄本。
    ③ 转引自(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260页。
    ④ 赵翼:《瓯北诗集》
    ⑥ 朱祖谋:《彊村词剩稿》卷一
    ①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同治十年十一月,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
    ② 戴正诚:《郑叔问年谱》光绪十五年,《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年。
    ③ 端木埰:《齐天乐》(主人好客浑成癖)词序,《碧瀣词》
    ①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光绪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五月二十三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45,552页。
    ② 盛昱:《盛意园先生年谱稿(未刊)》,天津市图书馆藏抄本。
    ① 何绍基:《慈仁寺荷花池》
    ② 李瑚:《魏源研究》,朝华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③ 《清史稿·儒林传·王闿运》
    ④ 张仲炘:《角招》(画阑凭)序,《瞻园词》
    ⑤ 程敏政:《天津重修涌泉寺旧记》,《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① 杨大辛:《天津的九国租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7-69页。
    ② 徐沅:《烟沽渔唱序》,《烟沽渔唱》朱祖谋、夏孙桐编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① 陆以湉:《冷庐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4页。
    ② 钱大听:《自珠巢街移居宣武门外题壁》,《潜研堂集》
    ③ 何刚德:《话梦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④ 赵翼:《廿二史割记》卷三十二,“明官俸最薄”条记载:“洪武时,官全给米,间以钱钞,兼以钱一千、钞一贯抵一石。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卑者支米十之七八,九品以下全支米。后折钞者每米一石给钞十贯。又凡折色俸,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椒。成化七年,户部钞少,乃以部估,给布一匹当钞二百贯。是时钞一贯仅值钱二三文,而米一石折钞十贯,是米一石仅值二三十文钱也。布一匹也仅值二三百钱,而折米二十石,是一石米仅值十四五钱。”
    ⑥ 于慎行:《谷山笔尘》卷九,“官俸”条。
    ①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七三,《国用考十一·俸饷》。
    ② 何刚德:《春明梦录》,《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1页。
    ③ 戴璐:《藤阴杂记》卷二,第15页。
    ① 何刚德:《春明梦录》,第42--45页。
    ② 何刚德:《春明梦录》,第84页,第103页。
    ③ 缪荃孙: 《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三·文苑三》。
    ①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乾隆庚辰十月”条。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8页。
    ② 邵长蘅:《青门旅稿》小序,康熙刻本卷首。
    ③ 瞿兑之:《故都闻见录》,“消寒图”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43页。
    ① 胡承珙:《消寒诗社图序》,《求是堂文集》卷四,道光十七年刊本。
    ②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五日”条。
    ③ 瞿兑之:《杶庐所闻录》,“书贾”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第64页。
    ④ 龙启瑞:《致伯言先生书》,《经德堂文集》卷五。
    ①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1页。
    ② 沈垚:《与许海樵》第七札,《落帆楼文集》卷九,刘氏嘉业堂民国七年本。
    ③ 何刚德:《春明梦录序》,《春明梦录》,第1页。
    ① 陈寅恪:《朱延丰突厥通考序》,《寒柳堂》,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62--163页。
    ② 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第39期,1950年2月。
    ① 《清仁宗实录》,嘉庆五年八月己巳谕内阁
    ② 孟森:《明清史讲义》(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14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① 阮元:《庄方耕宗伯经说序》,《味经斋遗书》卷首,光绪八年重刊阳湖庄氏藏版。
    ② 同上。
    ③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八,《黄宗羲全集》册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27--728页。
    ④ 《明史》载其“幼习闻外祖唐顺之绪论,即嗜学。”见《明史》卷243,“孙慎行传”条。
    ① 据《顾宪成年谱》“隆庆四年庚午”条云“师知公向道甚殷,遂率公兄弟偕受业于薛,薛先生喜呼两孙敷政敷教出,缔交。”《顾端文公年谱》,《续修四库全书》册553。
    ② 据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艾尔曼的相关考证,《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③ 庄柱:《毗陵科第考序》,《毗陵科第考》,清同治刊本。
    ④ 庄勇成:《南村公传》,《毗陵庄氏族谱》卷20,家传。
    ⑤ 庄耘:《咫闻日记》不分卷。
    ⑥ 阮元:《庄方耕宗伯经说序》,《味经斋遗书》卷首,光绪八年重刊阳湖庄氏藏版。
    ① 艾尔曼指出:“常州今文经学只是18世纪常州的一股重要暗流,它受到中华帝国晚期家族权力的庇护,吸收了17世纪东林党传统的滋养,到19世纪,成为士大夫经世思潮的主流。”本文中的观点受其影响。(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② 《乾隆实录》卷568,《清实录》第16册。
    ① 转引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0-112页。
    ① 张惠言:《送恽子居序》
    ② 张惟骧:《清代毗陵名人小传》卷五,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册197,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第125页。
    ③ 恽敬:《张皋文墓志铭》
    ④ 汪喜荀:《庄葆琛家传》,《且住庵文集》,台北: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223页。
    ① 刘承宽:《先府行君述》,刘逢禄《刘礼部集》,《续修四库全书》册1501。
    ② 卷十,《先妣事略》
    ③ 刘承宽:《先府行君述》。
    ④ 谭献:《箧中词》续卷二。
    ① 张珊英:《纬青遗稿》卷首,《纬青遗稿》(江阴金氏粟香室刊本影印),收入《海珊诗钞》,台北:新文丰民78[1989]。
    ② 宋翔凤在京师的交游,据《宋翔凤年谱》,李南: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③ 包世臣:《述学一首示十九弟季怀》,《安吴四种》卷十九。
    ④ 魏源:《荆溪周君保绪传》,《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62--363页。
    ① 瞿兑之:《杶庐所闻录》“九、龚定庵轶事”
    ② 胡承珙:《消寒诗社图序》,《求是堂文集》卷四,道光十七年刊本。
    ③ 杨懋建:《梦华琐薄》,《京尘杂录》卷四。
    ① 顾炎武:《与人书二十五》,《亭林诗文集》文集卷四,上海涵芬楼影印康熙刊本。
    ② 张穆:《亭林先生祠落成公祭文》,《启斋文集》卷六,山右丛书初编民国元年刊本。
    ③ 陈庆镛:《顾祠雅集图》,《籀经堂类稿》卷十。
    ① 金安清:《水窗春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0页。
    ② 魏源:《刘礼部遗书序》,《魏源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2页。
    ③ 陈用光:《送梁茞邻仪曹擢守荆州序》,《太乙舟文集》卷七。道光十七年刊本。
    ④ 叶绍本:《榕园全集序》,《榕园全集》卷首。道光年间刊本。
    ⑤ 朱绶:《宣南诗会图记》,潘曾沂《功甫小集》卷八(附录)。同治八年刊本。
    ① 莫立民:《近代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② 朱彝尊:《乐府补题序》,百家本《乐府补题》,天津:古籍书店1992年影印本。
    ③ 蒋景祁:《刻<瑶华集>述》,《瑶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①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五,唐圭璋《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② 金应硅:《词选后序》,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① 慧远:《近五十年北京社集之梗概》,《春游琐谈·素月楼联语》,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① 对于晚清民国词坛结社现象,施议对《当代词综·前言》、曹辛华《民国词社考论》、查紫阳《晚清词社知见考略》为后来的词社研究导夫先路,本文对前贤著述有所参照,或未一一注明,在此致谢。
    ① 夏孙桐:《悔龛词》,民国22年刊,上海图书馆藏.
    ① 《雅言》(月刊), 中辛巳(1941)卷三,词录,上海图书馆藏。
    ① 参见求洁《民国词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① 谭献:《箧中词》卷三,清光绪十五年刻本。
    ② 方智范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6页。
    ③ 谭献:《复堂日记》甲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5页。
    ① 钱裴仲:《雨华庵词话》,《词话丛编》,第3011页。
    ②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词话丛编》,第3569页。
    ③ 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曝书亭集》卷四十,贻安书屋藏版。
    ④ 朱彝尊:《紫云词序》,《曝书亭集》卷四十。
    ⑤ 朱彝尊:《静惕堂词序》,曹溶《静惕堂词》卷首,上海书店《清名家词》本。
    ① 李兆洛:《蔬园诗序》,《养一斋文集》卷二,光绪戊寅年夏重刊本。
    ② 李兆洛:《许桐山小湖诗钞序》,《养一斋文集》卷四。
    ③ 夏仁虎:《旧京琐记》,第108页。
    ① 夏仁虎:《旧京琐记》,第109页。
    ② 宋翔凤:《先母遗墨记》,《朴学斋文录》卷三。
    ① 宋翔凤:《癸卯湖南秋闱志感二首》,
    ② 蔡长林:《训诂与微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九期,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9月,第239页。
    ③ 宋翔凤为嘉道京师文苑常客,应试会友入都计二十余次,有具体年份、交游可考者共计十六次,盛年时光多半消磨于京华。上表中交游主要以宋翔凤本人诗文集中的材料为依据,参照丁履恒、周仪暐、陆继辂、潘曾绶等诗词文集资料,参考李南《宋翔凤年谱》编成。李南《宋翔凤年谱》,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① 宋翔凤:《庄珍艺先生行状》,《朴学斋文录》卷三。
    ② 在宋翔凤应举的最初几年中,庄述祖尚有书信勉励其刻苦励学。
    ③ 宋翔凤:《竹邻遗集序》
    ④ 陆继辂:《哭张编修(惠言)》, 《崇百药斋集》卷三,嘉庆二十五年合肥学舍刻本。
    ⑤ 宋翔凤:《都门感旧四首·编修张先生(惠言)》,《忆山堂诗录》卷三。
    ① 陆继辂:《百衲琴谱序》。
    ① 赵尔巽:《清史稿·陆继辂传》列传二百七十三·文苑三
    ② 宋翔凤;《忆山堂诗录》卷三。第23页。
    ③ 董世锡:《崇百药斋诗文集序》,《齐物论斋文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07册,第307页。
    ④ 陆继辂:《上孙抚部书》,《崇百药斋续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1497册,第19页。
    ① 同上
    ② 张琦:《答吴中伦书》,《宛邻集》卷三。
    ③ 李兆洛:《贵溪县知县陆君墓志铭》
    ④ 包世臣:《山东肥城县知县丁君墓碑》
    ① 魏源:《荆溪周君保绪传》,《魏源集》P362-363,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② 宋翔凤:《忆山堂诗录》卷三。第23页。
    ③ 宋翔凤:《题周(中孚)亭林先生年谱后》,《忆山堂诗录》卷三。第23页。
    ④ 周济:《介存斋诗自序》,《崇百药斋续集》卷三,
    ⑤ 包世臣:《读亭林遗书》,《艺舟双楫》卷一,第22页。
    ① 《清史列传·陆继辂传》卷七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65页
    ② 陆继辂: 《冶秋馆词序》, 《崇百药斋续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1497册,第80页。
    ① 郑伦元:《词选附录序》,《词选·续词选》附录,第167页,《四部备要》本。
    ② 即《词选·续词选》附词,《四部备要》本。
    ① 王昶:《赵之升媕雅堂诗集序》,《春融堂集》卷三十八。
    ② 韩崶:《守惠济闸遇宋西樵明府运铜北上共饮至醉作歌贻之》, 《还读斋诗稿》卷三。
    ① 潘遵祁:《祖考榕皋府君行述》,《大阜潘氏族谱》,光绪十七年本。
    ② 陈康祺:《潘文恭公之资望》,《郎潜记闻初笔》卷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③ 王逸堂:《今传是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64页。
    ④ 李鸿章:《前工部侍郎潘公神道碑》,《赐锦堂经进文钞》,丁丑正月岁可堂版。
    ⑤ 宋翔凤:《潘榕皋户部(奕隽)重赴恩荣宴即和纪恩诗韵寄呈六首》,《洞箫楼诗记》卷十三。
    ① 潘曾莹:《小鸥波馆诗钞》卷一,道光乙巳刻本。
    ① 潘曾莹:《答友人书》,《小鸥波馆文钞》,丁丑三月岁可堂版。
    ②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第2页。
    ① 杜文澜:《潘功甫舍人词》,《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本,第2878页。
    ② 杜文澜:《潘季玉观察词又一则》,《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本,第2882页
    ③ 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民国二十三年(1937)本。
    ④ 叶英华:《花影吹笙词钞》卷首,光绪三年刊本。
    ⑤ 沙先一:《清代吴中词派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① 杜文澜:《憩园词话》
    ② 朱祖谋:《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
    ③ 符保森:《寄心庵诗话》,《国朝正雅集》卷七十九,
    ① 包世臣:《自编小倦游阁文集三十卷总目序》,《艺舟双楫》,《包世臣全集》第263页
    ② 樊克政:《龚自珍年谱考略》,北京:商务印书局2004年,第191页。
    ③ 李兆洛《张翰风传》说张琦“五十中顺天乡试举人,因留京师十年。”张琦在《纬青遗稿序》中也说:“岁甲戌(嘉庆十九年)九月,余自豫返里。珊英年十九,出诗词请益,行间有奇气,甚异之。其年十月,余仍游豫,转至京师,凡十余年不得归。”
    ④ 朱鹤年、舒位、沈钦韩、王昙等是当日京师言行举止都比较特立的一群人,“为学无所不窥。好游侠,兼通兵家言。善弓矢,上马如飞。慷慨悲歌,不可一世”(钱泳《烟霞万古楼文集序》),王昙与舒位、孙原湘齐名,法式善曾为他们作《三君咏》。宋翔凤在京师时与他们日夜过从,龚、魏也与他们交好,这个圈子中人在当日京师被目为“狂生”或“名士派”,为人侧目。他们的狂放是深疾时俗“谄媚取容”,而“不觉矫枉过正也”。(《杶庐所闻录》,第28页)
    ①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94页。
    ② 陆继辂:《潘侍郎曾莹觅句小影》, 《崇百药斋三集》卷七, 《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 波拉彻克的研究认为,嘉道京师士林有诸如“宣南诗社”、“江亭饯春”、“顾祠修楔”等几个时间上前后承续的交游圈子,他认为这是带有很强政治性的文人集团,并与科举考试和朝中潘世恩、阮元等与穆
    ① 韩封:《次宋于庭翔凤学博遵例回避不得应礼部试感怀之作即送南归二首》,《还读斋诗稿》卷二十。
    ② 朱绶:《寄酬宋翔凤》,《知止堂诗文集》卷三。
    ③ 宋翔凤:《香草词序》,《浮溪精舍词》三种,《清名家词》本。
    ④ 姚莹:《与朱伯韩侍御书》,《东溟文后集》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512册。
    ① 张祥龄:《词论》,《词话丛编》。
    ① 严迪昌:《清词史》,第497页。
    ②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③ 宋翔凤:《清河王己山敬宅晤郭频伽(?)即赠频伽己山》,《忆山堂诗录》卷三。
    ④ 宋翔凤《古月楼图》小序云:“余素结愿于红桥之左起洞箫楼栖,以据旅思。”见《洞箫楼诗记》卷五。
    ⑤ 宋翔凤:《香草词序》,《浮溪精舍词三种》卷首,《清名家词》本。
    ① 《词学大辞典》中《国朝七家词选》中的汪全德误写作“汪金德”。
    ②宣南诗社是嘉道年间北京的一个诗社组织,参加者有陶澍、朱珔、胡承珙、钱仪吉、谢阶树、陈用光、汪全泰、黄安涛、吴嵩梁、李彦章、梁章钜、刘嗣绾、周之琦等,后期林则徐、魏源也参加,林则徐说自己是“偶喜追陪饫文字,敢擅风骚附述作。”现在的研究认为,这个诗社组织与嘉道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学风文风的转变及汉族士大夫官僚集团势力的崛起都有莫大之关系。
    ③ 宋翔凤:《香草词序》。
    ④ 朱绶:《简簃消寒集记》,《知止堂文集》卷五。
    ① 宋翔凤:《论词绝句二十首》,《洞箫楼诗记》卷三。
    ② 宋翔凤:《乐府余论》,《词话丛编》2493-2506页。文中所引之《乐府余论》均用《词话丛编》本,不再一一注明。
    ① 陆继辂:《虞美人》, 《崇百药斋集》卷四,清嘉庆二十五年合肥学舍刻本。
    ② 张惠言:《词选序》,《词话丛编》第167页。
    ③ 董世锡:《餐花吟馆词叙》,《齐物论斋文集》卷三。
    ④ 张荫麟:《龚自珍诞生百四十年纪念》按语,《大公报·文学副刊》,转引自孙文光、王世芸《龚自珍
    ① 龚自珍:《长短言自序》,《龚自珍全集》,第232页。
    ② 龚自珍:《宥情》,《龚自珍全集》,第89页。
    ③ 龚自珍:《洞仙歌》,《龚自珍全集》,第574页。
    ① 谭献:《复堂词话》,《词话丛编》本,第4014页。
    ② 刘毓盘:《词史》
    ① 包世臣:《月底修箫谱序》,《艺舟双楫》卷三
    ① 包世臣:《竹所词序》,《艺舟双楫》卷三
    ① 陆继辂:《冶秋馆词序》,《崇百药斋续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0页。
    ② 陆继辂:《冶秋馆词序》,第81页。
    ①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维凤堂聚珍版。
    ② 吴德凯:《晋卿董君传》,《清朝碑传全集》,台北:台北大化书局1984年,第2920--2921页。
    ① 周济:《词辨自序》,《词话丛编》,第1637页。
    ② 上文所论常州士人圈子中诸家论词都有推重姜张的倾向,张惠言、张琦《词选》中也并不鄙薄姜、张,秦观是除温庭筠外选词最多的词人。
    ① 董世锡:《餐花呤馆词叙》,《齐物论斋文集》卷二。
    ② 《宋四家词筏序》,《止庵遗集》宣统乙酉盛氏刻本。
    ③ 《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1629-1630页。
    ① 周济:《宋四家词筏序》,宣统乙酉盛氏刻本。
    ②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③ 宋翔凤:《洞箫词跋》,京都琉璃厂精华斋道光九年刻本。
    ① 潘曾玮:《张仲远海客琴尊图记》,《自镜斋文钞》,光绪丁亥夏刊本。
    ② 李尚迪:《恩诵堂集》卷七,杜洪刚主编《韩国文集中的清代史料》第十六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③ 李尚迪:《恩诵堂集》卷九。
    ① 潘曾玮:《还初堂词序》,《自镜斋文钞》,光绪丁亥夏刊本。
    ② 张曜孙:《清淮词跋》,汤成烈《清淮词》,同治元年本。
    ③ 张曜孙:《同声集序》,道光二十四年至同治元年(1844-1862)长洲王鹄校刊本。(台湾“国家图书馆”藏)
    ④ 潘曾玮:《与小珊(汪藻)论词》,《自镜斋诗钞》,光绪丁亥夏刊本
    ① 潘曾玮:《玉洤词自序》,《玉洤词》,咸丰四年潘氏刻本。
    ① 潘曾玮,《潘曾玮刊词辨序》,《词话丛编》本卷二,第1638页
    ② 谭献:《复堂词话》,《词话丛编》本,第4014页。
    ③ 潘曾玮:《潘祖荫刊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词话丛编》本卷二,第1658页
    ① 谭献:《复堂日记》甲戌。
    ②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③ 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七,民国六年(1917)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④ 潘祖荫:《己丑会试录后序》,转引自《雪桥诗话余集》卷八。
    ①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本,第2882页
    ① 许宗衡:《如此江山》,《玉井山馆诗余》,同治九年刻本。
    ① 潘曾莹:《张午桥属题我园感旧图》,《小鸥波馆诗钞》卷十,道光乙巳刻本。
    ② 《江宁府志·许宗衡传》,《碑传集补》卷十一,台湾文海出版社。
    ③ 李汝钧: 《玉井山馆诗余跋》,《玉井山馆诗余》,同治九年刻本。
    ① 《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五,第1-3页。
    ① 李汝钧: 《玉井山馆诗余跋》,《玉井山馆诗余》。
    ① 金应珪:《词选后序》,《词选》。
    ② 本节中许宗衡词皆引自《玉井山馆诗余》,同治九年刻本。下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① 姚燮: 《疏影楼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① 谢章铤: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五, 《词话丛编》本,第3565页。
    ①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 龙榆生:《清词经眼录》,《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第575页。
    ① 谭献:《复堂词话》,《词话丛编》,第4012页。
    ① 许宗衡: 《潘曾绶词集序》, 《潘曾绶词集》卷首,同治七年刻本。按: 《潘曾绶词集》是潘曾绶《睡香花室词》、《秋碧词》、《同心室词》、《忆佩居词》、《蝶园词》、《花好月圆词》的合集。
    ① 阮元:《潘氏科名草序》卷首。
    ②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247页。
    ③ 潘曾莹:《词林圭臬十则》(家大人命赋),《小鸥波馆诗钞》卷二,道光乙巳刻本。
    ④ 潘世恩:《潘文恭公遗训》,咸丰四年潘氏刻本。
    ⑤ 冯桂芬:《功甫潘先生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一
    ⑥ 潘曾莹:《先文恭公年谱跋》,《赐锦堂经进文钞》卷一,道光丁丑正月岁可堂版。
    ① 李鸿章:《前工部侍郎潘公神道碑》,《赐锦堂经进文钞》卷首。
    ②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
    ①i潘曾莹:《六十自述》,《小鸥波馆诗钞》卷十,道光乙巳刻本。
    ② 潘曾莹:《花影吹笙词钞序》,《花影吹笙词钞》卷首。
    ③ 潘曾玮:《玉洤词自序》,《玉洤词》卷首。
    ④ 潘曾莹:《百字令》、《菩萨蛮》、《寿楼春》诸词小序,《小鸥波馆词钞》,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⑤ 潘曾绶:《洞仙歌》小序,《秋碧词》,《绂庭词集》,同治七年刻本。
    ⑥ 潘曾莹:《功甫伯兄诗文集序》,《小鸥波馆文钞》卷一,道光丁丑三月岁可堂版。
    ⑦ 潘曾沂:《小浮山人手订年谱》“道光元年”条,清咸丰刻本。
    ⑧ 朱绶:《宣南诗会图记》,《宣南诗社图自题》,《功甫小集》卷八,嘉庆戊寅刻本。
    ① 以上均转引自杜文澜:《憩园词话》卷六。
    ② 姚燮:《玉洤词序》,《玉洤词》卷首。
    ③ 见潘曾莹《小鸥波馆词钞》、潘曾绶《绂庭词集》。
    ①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2883页。
    ② 见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九,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
    ③ 阮元:《陔兰书屋诗集序》,《陔兰书屋诗集》,道光八年刻本。
    ④ 潘曾莹:《词综续编序》,《小鸥波馆文钞》。
    ⑤ 冯桂芬:《功甫潘先生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一
    ⑥ 吴嘉洤:《重刻功甫小集序》,《功甫小集》,咸丰间刻本。
    ⑦ 潘曾沂:《船庵词》,清光绪五年刻本。
    ① 姚燮:《小鸥波馆词钞序》,《小鸥波馆词钞》,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① 以上词作引自《小鸥波馆词钞》,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② 阮元:《陔兰书屋诗集序》,《陔兰书屋诗集》卷首。
    ③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2882页。
    ④ 潘曾绶:《睡香花室词》, 《潘曾绶词集》。
    ②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2882页。
    ③ 潘曾绶:《睡香花室词》, 《潘曾绶词集》。
    ④ 潘曾绶:《秋碧词》, 《潘曾绶词集》。
    ⑤ 姚燮: 《潘绂庭词集序》, 《潘曾绶词集》卷首。
    ① 李慈铭:《诰授光禄大夫太傅工部尚书潘文勤公墓志铭》,《大阜潘氏支谱》卷九,民国十六年修。
    ①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
    ② 李肇增:《咏花词识语》,《咏花词》卷首,光绪丁亥夏五刊版。
    ③ 杜文澜:《咏花词识语》,《咏花词》卷首。
    ① 潘曾玮:《送汪小珊序》,《自镜斋文钞》,光绪丁亥夏五刊版。
    ② 以上词作皆引自潘曾玮:《咏花词》,光绪丁亥夏五刊版。
    ① 潘曾玮:《与小珊(汪藻)论词》,《自镜斋诗钞》,光绪丁亥夏五刊版。
    ① 陈克家:《玉洤词序》,《玉洤词》,咸丰四年吴县潘氏刻本。
    ② 徐子苓:《玉洤词序》,《玉洤词》。
    ①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
    ② 以下词作均引自潘曾玮:《玉洤词》,咸丰四年吴县潘氏刻本。
    ① 张惠言:《词选》。
    ① 张曜孙:《玉洤词跋》,《玉洤词》。
    ② 韩崇:《玉洤词识语》,《玉洤词》。
    ① 李慈铭:《诰封光禄大夫追赠三品卿衔前内阁侍读潘公墓志铭》,《越缦堂文集》卷八。
    ② 李慈铭:《复桂浩亭书》,《越缦堂文集》卷四。
    ③ 李慈铭:《复陈书卿观察书》,《越缦堂文集》卷四。
    ① 夏仁虎:《旧京琐记》卷三,《枝巢四述·旧京琐记》,第89页。
    ② 樊增祥:《二家词钞序》,《二家词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刻本。
    ③ 同上。
    ④ 李慈铭:《霞川花隐词跋》,《越缦堂诗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637页。
    ① 同上。
    ② 李慈铭:《霞川花隐词序》,《霞川花隐词》卷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家词钞》本。
    ③ 李慈铭:《玉可庵词存序》,《越缦堂诗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798页。
    ④ 王星诚评语,见《霞川花隐词》卷一,《越缦堂诗文集》中,第633页。
    ①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227-1228页。
    ② 李慈铭:《霞川花隐词序》,《霞川花隐词》卷首。
    ③ 李慈铭:《霞川花隐词又序》,《霞川花隐词》卷首。
    ④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
    ①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1232页。
    ②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1129页。
    ① 严迪昌:《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16页。
    ②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第1230页。
    ① 何刚德:《春明梦录·京官挟优》,第106页。
    ①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同治三年(1864)七月初十日。
    ② 董文涣:《董文涣日记》,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初六日条。
    ①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卷五,《词话丛编》,第4735页。
    ②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咸丰十年正月二十四日条。
    ① 李慈铭:《陈寿祺王星诚孙廷璋三子传》,《碑传集补》卷五一。
    ①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卷五,《词话丛编》,第4737页。
    ②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4667页。
    ③ 卢前:《望江南·饮虹簃论清词百家》
    ④ 金武祥:《二品顶戴两广盐运使周公传》,《东鸥草堂词》卷首。
    ① 瞿兑之:《杶庐所闻录》,“光宣朝政”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第83页。
    ② 同上。
    ① 赵尔巽等:《清史稿》,第12455页。
    ② 易宗夔:《新世说》,《中国近代史料从刊》第180号,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6页。
    ③ 瞿兑之:《故都闻见录》,“京曹”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第221页。
    ④ 章伯锋等:《近代稗海》第十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4页。
    ① 赵尔巽等:《清史稿·盛昱传》,《清史稿》卷444,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2460页。
    ② 杨国强:《晚清的清流与名士》,《史林》,2006年第四期。
    ③ 赵尔巽等:《清史稿·盛昱传》。
    ① 杨钟羲:《意园事略》,《意园文略》附,宣统庚戌春长洲刻本。
    ② 杨钟羲:《意园事略》。
    ③盛昱:《意园文略》卷一。
    ④ 震钧:《天咫偶闻》卷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0页。
    ⑤ 内藤虎次郎:《意园怀旧录》,《中和月刊》1940,第80页。
    ① 《盛意园先生年谱稿(未刊)》,天津市图书馆藏抄本。
    ② 同上。
    ① 张(?)研究中心编:《张睿全集》第五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561页。
    ② 吴庆坻:《蕉廊脞录》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3页。
    ③ 叶恭绰:《矩园余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① 刘纵德等:《志将军传》,《碑传集补》卷三十四,第122-165页。
    ② 钱仲联:《文廷式年谱》,《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页。
    ③ 吴天任:《梁节庵先生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79年,第8页。
    ④ 吴天任:《梁节庵先生年谱》,第9页。 ① 文廷式:《南旋日记》,《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第450-
    451页② 谭献:《箧中词续》
    ① 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第194页。
    ② 文廷式:《琴风余谭》,《文廷式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81页。
    ③ 文廷式:《云起轩词序》,《文廷式集》,第155页。
    ① 叶衍兰:《小山吾亭词钞序》,《小山吾亭词》,冒氏丛书本。
    ② 陈永正:《粤词概述》,《学术研究》,1986年第五期,第109页。
    ① 叶衍兰、文廷式、梁鼎芬、于式枚等习词皆从《花间》入手,他们的词虽格随情迁,风格多样,但都留有《花间》柔靡婉曼的特点。这也是他们区别于浙、常两派的一个特色。对于此点下文将有详细论及。
    ② 刘纵德等:《志将军传》,《碑传集补》卷三十四,第122-165页。
    ③ 吴天任:《粱节庵先生年谱》,第13页。
    ④ 梁鼎芬平生著作多不留稿,晚年又手焚诗文集,遗命子孙“勿留一字在世上”,故其词作多散佚。词集有《款红楼词》一卷,为叶恭绰在民国二十一年还乡时得稿于李芳谷处,即付梓,但非全璧。《词学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34年1月)辑有《近代名贤佚词(梁鼎芬叶衍兰张丙炎)》,为其甲午期间与叶衍兰的唱和之作:第二卷第三期(1935年4月)辑有《雁来红词录》,为光绪乙酉十一月梁鼎芬罢官归里过菊坡精舍所作。时雁来红盛绝,梁首创此词,后来和者甚众。《同声月刊》(1944.11.15)也辑有《款红楼词未刊稿》共收词二十八首。另台湾杨敬安辑《节庵先生遗稿》卷四“诗词补遗”部分也有词作的辑佚。以上同观,可得梁鼎芬词的大致面貌。杨敬安:《节庵先生遗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91年版。
    ⑤ 叶恭绰:《款红楼词跋》,《款红楼词》,民国二十一年刻本。
    ① 梁鼎芬:《款红楼词》,民国二十一年刻本。
    ② 叶衍兰:《秋梦庵词钞自记》,《秋梦庵词钞》,光绪十六年(1890)羊城刻本。
    ③ 梁鼎芬撰,叶恭绰辑:《款红楼词》,民国21年刻本。
    ④ 叶衍兰:《秋梦庵词钞》,光绪十六年(1890)羊城刻本。
    ⑤ 谭献:《箧中词》
    ⑥ 钱仲联:《近代百年词坛点将录》
    ① 梁鼎芬:《款红楼词》。
    ② 梁鼎芬、叶衍兰:《近代名贤佚词(梁鼎芬叶衍兰张丙炎)》,《词学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34年1月。
    ① 沈轶刘、富寿荪:《清词菁华》,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 梁鼎芬:《款红楼词》。
    ② 天台野叟:《大清见闻录》上卷,《史料遗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8页。
    ① 盛昱:《郁华阁词》,《郁华阁遗集》四卷,宣统二年(1910)刻本。下同。
    ② 郭则沄:《清词玉屑》
    ③ 以上具引自黄潜:《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0页,补篇第37页。
    ④ 夏仁虎:《旧京琐记》,第88页。
    ① 沈曾植著,钱仲联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509页。
    ①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
    ② 胡思敬:《文廷式传》,《碑传集补》卷四,第120-577页。
    ① 沈曾植著,钱仲联校注:《沈曾植集校注》,第1510页。
    ② 张尔田:《曼陀罗寐词序》,《沈曾植集校注》,第1495页、
    ① 沈轶刘:《繁霜榭词札》,《历代词话续编》(上),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846页
    ① 朱克敬:《儒林琐记·雨窗消意录》,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51-53页。
    ② 朱琦:《名实说》,《怡志堂文集》,民国二十四年桂林典雅书店铅印本。
    ① 龙启瑞,《彭子穆遗稿序》,《经德堂文集》卷六,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② 王拯:《大学格物解》附记,《龙壁山房文集》,光绪九年善化向氏本。
    ③ 王拯:《林颖叔方伯诗序》,《龙壁山房文集》。
    ④ 龙启瑞:《复翁惠农年伯书》,《经德堂文集》卷六。
    ⑤ 朱琦:《柏枧山房文集书后》,《怡志堂文集》。
    ⑥ 倭仁:《怡志堂文集跋》,《怡志堂文集》。
    ⑦ 谭献:《怡志堂文集序》,《怡志堂文集》。
    ⑧ 龙启瑞(1814~1858年),字翰臣,一字辑五,广西临桂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1843),充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考升翰林院侍讲。后丁 父忧回籍,至咸丰三年(1852)返京。前后居京师十余年。
    ① 王拯(1815-1876年),初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又号龙壁山人。广西马平人。王拯在京师官冷名高,“梅伯言(曾亮)、何子贞(绍基)、宗涤甫(樱辰)诸老宿,交相引重。与曾文正公(国藩)、张海门(金铺)、孔绣山(宁彝)诸公,结文社,誉满京洛。”(《憩园词话》卷三,《词话丛编》第2911页。)
    ② 杜文澜:《憩园词话》卷六,《词话丛编》,第2987页。
    ③ 苏汝谦字煦谷,一作虚谷,广西桂林灵川人。有《雪波词》。其词与龙启瑞、王拯并称“粤西三家”。
    ④ 苏汝谦:《雪波词自叙》,民国二十三年陈柱校刊本《粤西词四种》。
    ⑤ 况周颐:《蕙风词》,《清名家词》本。
    ①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河北分守道署刊刻八卷本。
    ① 潘德舆,《与汤海秋书》,《养一斋集》卷廿二,《续修四库全书》本1511册,第122页。
    ② 王拯,《茂陵秋雨词》自序,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③ 龙启瑞,《复王少鹤书》,《经德堂文集》卷六,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① 第二章、第三章中有详细论及。
    ② 瞿悦之,《杶庐所闻录、养和室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4页,
    ① 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第四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00页。
    ② 王鹏运,《木兰花慢·龙树寺》(晴檐飞絮雪)词序,《蜩知集》,《半塘定稿》,光绪三十二年刻本。
    ③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词话丛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547页。
    ① 缪荃孙:《前户部候补主事龙君墓志铭》(改桐庐袁研秋同年文),《碑传集三编》卷一二,第1691页。
    ② 龙继栋:《槐庐词学》,民国二十三年陈柱校刊本。
    ③ 龙继栋:《韦业祥小传》,《粤西词见》,光绪二十二年(1896)金陵刻本。
    ① 龙继栋:《槐庐诗学》,光绪四年(1878)刊本。
    ② 学界曾有研究认为“觅句堂”是王拯经办的一个广西籍京官文学组织,龙启瑞经常予以资助;或是王拯帮助龙继栋组织的一个广西籍京官文学组织,王鹏运、龙继栋等都曾在其中随王拯问学。这些观点都不准确。其实京师前后有两个广西籍京官文学组织。一个是在咸丰六年(1856)前,以龙启瑞为中心,成员为朱琦、王拯等广西籍京官,这个文学组织在京师影响较大。另一个是在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八年(1882)年,以龙继栋为中心,成员为韦业祥、唐景崧、王鹏运等广西籍新进士子。这个文学组织只是少年才俊为文字饮,在京师文苑并无影响。这两个文学组织前后相差十余年,“觅句堂”开始活动时,前一个文学组织成员多已亡故或回籍归养。但因活动地点都在龙氏寓所,故在以前的研究中常被混同。
    ③ 唐景崧:《请缨日记》,《历代日记丛钞》(第108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349页。
    ④ 端木埰是后期加入的。
    ① 因诸家集中未见相关词作留存,“觅句堂”的唱和活动原难以考见。但近年来随着一些稿本的发现,使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当日唱和的情形。林枚仪、朱存红所发现的《四印斋词卷》保存了大量王氏早年词作,其中六十余首未见于王鹏运所刊词集,且有三十五首仅见于此。广西区图书馆所藏《王龙唱和词》手稿收有王鹏运词六首、龙继栋词二首,也是当年唱和的遗迹。林枚仪曾对浙图、国图、中科院图书馆所藏三种《四印斋词卷》进行汇校,极为精审。本文中所引《四印斋词卷》均出自林玫仪汇校本。(见林玫仪:《三种<四印斋词卷>汇校及其版本源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二十卷第四期,第134--165页。)
    ② 况周颐:《粤西词见》,光绪二十二年(1896)金陵刻本。
    ③ 袁昶:《毗邪台山散人日记》,《历代日记丛钞》第70册,第372页。
    ④ 王鹏运:《袖墨词》,《袖墨词》,《四印斋词卷》本。
    ① 王汝纯:《醉芙诗余》,光绪十九年(1893)京师刻本。
    ② 夏仁虎:《旧京琐记》,第101页。
    ③ 王鹏运:《探春慢》(柳擘绵轻)小序,《袖墨词》,《四印斋词卷》本。
    ① “为东坡寿”最早是翁方纲在京师发起的,代表清中叶后士林的一种宗宋之风。
    ② 《王龙唱和词》本《大江东去》(熙丰而后)词小序云“坡公生日,同畴丈(笔者按——端木埰)、粹甫(王监仓)、槐庐(龙继栋)、伯谦(韦业祥)、薇卿(唐景崧)设祀四印斋,敬赋。”但事实上,本年王鹏运居于都门半截胡同“寓斋”,并非后来校场头条胡同之“四印斋”。
    ③ 王鹏运:《忆旧游》(记开帘命酒),《磨驴集》,《四印斋词卷》。
    ④ 王鹏运:《与唐景崧书》,转引自马兴荣《王鹏运年谱》,《马兴荣词学论稿》(下),第593页。
    ① 《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
    ② 胡思敬:《九朝新语》卷十,1924年刻本。
    ③ 据况周颐《薇省词钞》端木埰小注。
    ④ 陈作霖:《端木侍读传》,《金陵通传》,南京:瑞华馆1904年。
    ① 邓嘉缉:《有不为斋集序》,南京1915年刊本。
    ② 雷梦水:《慈仁寺集市》,《府园名址》,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③ 具体参见魏泉《顾祠修禊”与“道咸以降之学新”——十九世纪宣南士风与经世致用学风的兴起》,《清史研究》2003年01期。
    ④ 《顾先生祠会祭题名第一卷子》,光绪己亥(1899)七月重装,1918年由方还影印刊行。
    ① 端木埰:《碧瀣词自序》,《碧瀣词》,《薇省同声集》本。
    ② 端木埰:《齐天乐》小序,《碧瀣词》。
    ① 端木埰:《生慈倪太宜人事略》,《有不为斋集》卷三。
    ② 转引自王鹏运:《花外集跋》,《四印斋所刻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 端木埰有张惠言《词选》、《续词选》批注。
    ① 唐圭璋:《宋词赏心录跋》,《宋词赏心录校评》附录,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
    ② 潘祖年:《诗契斋诗钞跋》,《诗契斋诗钞》,光绪间刻本。
    ① 彭銮:《薇省同声集叙录》,《薇省同声集》,光绪十六年(1890)京师刻本。
    ② 王鹏运同治十三年(1874)到阁,而此时端木埰已奉讳南归江宁,至光绪二年(1876)方服阕入都。故四人之唱和最早也应在光绪二年以后。“薇省唱和”虽有时也征集内阁中书其他同人,但却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群体唱和。观王鹏运等诸人词集所收词作,但凡联句、同游唱和往往只在王鹏运、端木埰、彭銮、许玉瑑四人之间进行。可见此唱和四人实为一个独立的小群体。光绪八年,王鹏运曾南归,中间有三年未参与。
    ③ 王鹏运:《扁舟寻旧约》“霁日烘窗”小序,《磨驴集》,《四印斋所刻词》。
    ④ 光绪十七年(1891),端木埰签升侍读。冬,以疾开缺,不久病逝。故最晚至光绪十七年后,“薇省唱和”唱和已停止。后期唱和只是前期之余绪,端木埰、许玉瑑、王鹏运、况周颐虽号称“中书四词人”,但实际此时端木埰、王鹏运已不在内阁中书任上。不过由于《薇省同声集》的刊刻,这个群体唱和在京师词人中产生影响,“一时兴起者众”。
    ① 以上皆引自王鹏运《磨驴集》、端木埰《碧瀣词》小序。
    ② 同上。
    ③ 王鹏运:《磨驴集》,《四印斋所刻词》。
    ① 同上。
    ② 王鹏运:《中年听雨词》,《四印斋所刻词》。
    ③ 端木埰:《碧瀣词》,《薇省同声集》本。
    ① 王鹏运:《磨驴集》,《四印斋所刻词》。
    ② 邵瑞彭:《宋词赏心录跋》,《宋词赏心录校评》附录。
    ③ 陈匪石:《宋词赏心录跋》,《宋词赏心录校评》附录。
    ④ 王鹏运《齐天乐·和畴丈四咏》自注云:“龙蛇之岁与畴丈结邻,庭柳依依,尝倩踢谷山人绘图征咏。自予南归,屋主惑形家言,刈兰当户,竟摧为薪。去冬抵都,畴丈赠词,自注:‘南邻柳色,每以怀人,今夏特遭翦伐,心甚恶之。”可知王鹏运与端木埰在光绪六年(庚辰)与光绪七年(辛巳)间曾结邻。光绪二年(1876)端木埰服阙入都后移居高子安宅,大约在此时与寓都门半截胡同的王鹏运为邻。
    ⑤ 王鹏运:《磨驴集》。
    ⑥ 端木埰:《碧瀣词自序》,《碧瀣词》。
    ⑦ 王鹏运在征引中有点窜云:“其论与张、周两先生适合,详录于后以兹学者之隅反焉。”(《花外集跋》)
    ① 端木埰:《齐天乐·题夔笙词卷》,《碧瀣词》。
    ② 况周颐《莺啼序》序云:“端木子畴前辈曩同值薇省,奉为词师,有感气类之雅,辄学邯郸之步。”(《蕙风词》)
    ③ 端木埰:《碧瀣词》。
    ④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
    ⑤ 许玉瑑:《薇省同声集跋》,《薇省同声集》卷末。
    ① 夏纬明:《记苏州鸥隐词社》,《春游琐谈》。
    ② 俞鹿年编著:《中国官制大辞典》(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1页。
    ① 况周颐:《薇省词钞》例言,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① 况周颐:《薇省词钞》例言。
    ② 同上。
    ③ “临桂词派”是如今学界通用的一个概念,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却一直众说纷纭,模糊不清。笔者还是想借用最初叶恭绰提出的“桂派”这个名称来指称在光绪朝活跃于京师的,以王鹏运为首的一个词人群体。对于“临桂词派”这个概念的问题,下文中有专论。
    ④ 叶恭绰:《广箧中词》,卷二。
    ① 蔡蒿云:《柯亭词论》,《词话丛编》,第4908页。
    ② 易顺鼎:《瘦碧词序》,《樵风乐府》,《清代诗文集汇编》本。
    ①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词话丛编》,第4335页。
    ② 俞樾:《瘦碧词序》,《樵风乐府》。
    ③ 郑逸梅:《艺林散叶》,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④ 戴安常:《张祥龄小传》,《近代蜀四家词》,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① 王乃徵:《王梦湘墓志铭》,《碑传集三编》,第559页。
    ② 易顺鼎:《瘦碧词序》,《樵风乐府》。
    ③ 戴安常:《张祥龄小传》,《近代蜀四家词》,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① 易顺鼎:《吴波鸥语序》,《近代蜀四家词》,第3-4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王闿运:《比竹余音序》,《樵风乐府》。
    ② 王代功:《绮湘府君年谱》册五,民国十二年刊本。
    ①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词话丛编》,第4335页。
    ②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词话丛编》本,第4330页。
    ③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95页。
    ④ 戈载:《词林正韵·凡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⑤ 戈载:《词林正韵·凡例》,第28--29页。
    ① 易顺鼎:《吴波鸥语序》。
    ② 许玉瑑:《城南拜石词》识语,《城南拜石词》稿本。
    ③ 据林玫仪所见《城南拜石词》天一阁博物馆所藏稿本,卷末有“戊子首夏小弟潘钟瑞拜读于壶园”一行小识。戊子为光绪十四年(1888),而许玉瑑《城南拜石词》识语落款为“光绪丁亥(1887)十二月澣”,故知次年即贻郑文焯。
    ① 戴正诚:《晚清三大词家之友谊及其治学》,《春游琐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② 同上。
    ③ 况周颐:《寿楼春》小序,《玉梅词》。
    ④ “吴社”成立的时间尚有疑问。郑文焯云:“己酉丙戌之年,余举词社于吴”。(《大鹤山人词话附录》)易顺鼎《吴波鸥语序》云:“今年春,与叔问、苾、叔由举词社于吴,次湘自金陵至。”“当是时,亦和白石词为乐。……事起四月,讫八月,而和词竟。”若据郑所云,举“吴社”当在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间,而据易顺鼎所云则在道光十三年。也有可能是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间举“吴社”,至道光十三年仍有活动。但考诸家词集,道光十一年并没有明确的词社唱和之作。故系之于道光十二年。另“吴社”主要成员有张祥龄(子苾),并无张仲忻(次珊),巨传友所录有误。(见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第62页)
    ① “和六十一家词”为郑文焯所结词社程课。郑文焯云:“余举词社于吴,即专以连句和姜词为程课,继以六十一家,择其菁英,咸为嗣响。”(《大鹤山人词话附录》)就各家词集中所见,参与“和六十一家词”的主要有郑叔问、张祥龄、王以敏、易顺鼎、易顺豫、况周颐、王鹏运等。“和六十一家词”的程课应当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从道光十三年八月“和白石词竟”开始,直至光绪二十年张祥龄入都与王、况唱和后仍断断续续有“和六十一家词”的联句。为求制表方便,此处姑系于道光十七年之下。
    ① “春蛰吟”中参与唱和的词家并未全在京师。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等居京师,郑文焯在苏州、张仲炘在南京,邮笺参与,或偶一入京。
    ② 吴熊和:《郑文焯批校梦窗词》,《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8页。
    ① 转引自戴安常:《张祥龄小传》,《近代蜀四家词》。
    ② 易顺鼎:《吴波鸥语序》。
    ③ 朱祖谋:《半塘定稿序》,《半塘定稿》,光绪三十二年(1906)小放下庵刻本。
    ④ 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蕙风丛书》,上海:中国书店民国重印本。
    ⑤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词话丛编》,第4597页。
    ① 徐珂:《近词丛话》,《词话丛编》,第4227页。
    ② 康有为:《味梨集序》,《味梨集》,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
    ① 张尔田:《与龙榆生言疆村遗事书》,《词学季刊》创刊号,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第209-210页。
    ② 王国维:《人间词话》
    ③ 沈曾植:《疆村校词图序》,《疆村丛书》卷首。
    ① 王鹏运:《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跋》,《四印斋所刻词》,第879页。
    ② 王鹏运:《南宋四名臣词》,《四印斋所刻词》。
    ③ 万柳《咫村词社考论》认为“咫村词社”的活动可分两期:戊戌年和乙亥年。(《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四期);查紫阳《王鹏运与晚清词学群体》考证为成立于光绪二十四年;巨传有《临桂词派研究》认为成立于光绪二十二年或稍前。(《临桂词派研究》,第56页。)莫立民《晚清词研究》认为这个词社是由况周颐、王鹏运、缪荃孙月祝一词人生日而起的。(《晚清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④ 朱祖谋:《疆村词原序》,《清八大名家词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904页。
    ① 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57页。
    ② 夏孙桐:《悔龛词自记》,《悔龛词》。
    ① 丁酉立冬王以敏曾出都,郑文焯、易顺豫等应礼部试入都最早也在丁酉年末。
    ② 王鹏运:《校梦龛词》,《王鹏运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③ 万青藜(1821-1883)字文甫,号照斋、藕龄。九江府德化人。道光九年举人,道光二十年进士,授编修,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吏部、刑部、兵部尚书。卒谥号“文敏”。
    ④ 《蓟县穿芳峪古龙泉寺、清代园林及有关历史问题考察报告》,天津师大历史系穿芳峪考察组,《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第一期。
    ⑤ 王鹏运《磨驴词》中收有《探芳信》“春光渐老,独游咫村,抚今思昔,用梦窗韵示万薇生。村盖文敏公别墅也。”《水调歌头》“八月十四夜柬薇生兄弟。”《中年听雨词》中收有《齐天乐》“荷花生日,畴丈、巢翁见过,小憩咫村,即席联句。”
    ⑥ 万文敏已卒,非咫村词社成员。巨传友、万柳、查紫阳等考证有误。
    ① 王鹏运:《水龙吟·分韵赋白芍药得后字》,《蜩知集》。
    ② 朱祖谋:《水龙吟·四印斋赋白芍药分得肯字》,《疆村语业》。
    ① 见万柳《咫村词社考论》;查紫阳《王鹏运与晚清词学群体》。
    ②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4415页。
    ① 以上皆引自王鹏运:《校梦龛词》,十万卷楼1934年刻本。
    ② 郑文焯:《绮寮怨·宣武城南夜集感事,和清真》,《樵风乐府》。
    ① 易顺鼎:《鬟天影事谱自序》。
    ② 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下),第657页。
    ① 罗谆曧等:《庚子国变记》,台北:广文书局1964年,第4--5页。
    ② 马兴荣:《王鹏运年谱》,第621页。
    ③ 徐定超:《庚子秋词序》,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④ 卓清芬《王鹏运等<庚子秋词>在“词史”上的意义》,《河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三期。
    ⑤ 马大勇:《留得悲秋残影在:论<庚子秋词>》,《求是学刊》,2013年第一期。
    ① 见《庚子秋词》,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下同。
    ① 王鹏运:《庚子秋词题记》,《庚子秋词》。
    ② 赵尔巽:《清史稿》,第1127页。
    ③ 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珍妃投井”条,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83页。
    ① 马兴荣:《王鹏运年谱》,第622页。
    ① 王鹏运:《庚子秋词题记》,《庚子秋词》。
    ② 张仲炘:《莺啼序》,《瞻园词》。
    ① 王鹏运:《春蛰吟题记》,《春蛰吟》,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② 王鹏运:《水龙吟·唐花》,《春蛰吟》。
    ① 王鹏运:《金明池》小序,《春蛰吟》。
    ① 刘福姚:《瑞鹤仙》小序,《春蛰吟》。
    ① 严迪昌:《金元明清词精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① 朱祖谋:《疆村词剩》卷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8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② 夏孙桐:《悔龛词序》,《悔龛词笺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赵尊岳:《惠风词史》,见《词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第68页。
    ① 张大昌:《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卷一九,10页上。
    ① 《清高宗实录》卷五九七,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壬申。
    ② 《清高宗实录》卷五九二,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己未。
    ③ 《清高宗实录》卷四八五,乾隆二十年三月庚子。
    ④ 这一估计的计算可参见欧立德:《满洲之道:八旗制度和中华帝国晚期的群族认同》,第306-311页。
    ① 刘庆、魏鸿:《八旗军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② 盛昱:《八旗复官学议》,《意园文略》卷二。
    ③ 夏仁虎:《旧京琐记》,第93页。
    ① 杨钟羲:《意园事略》,附于《意园文略》,宣统二年(1910)金陵刻本。
    ② 盛昱:《意园文略》卷一。
    ③ 杨钟羲:《意园事略》。
    ④ 盛昱:《八旗文经序》,《意园文略》卷一。
    ① 陈庆年:《白山词介序》,《白山词介》,宣统三年刻本。
    ① 八旗词人的研究,仅莫立民《近代词史》中有一章《晚清八旗闺苑词人的翘楚——顾太清词述论·兼说晚清八旗词人群》(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陈水云《八旗词坛与清代词论》(《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01期),张佳生《清代满族诗词十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以及其他有关纳兰性德、顾太清、承龄等名家的单篇论文。对于八旗词人群体生平考述、词集收集等还远未展开。
    ① 夏仁虎:《枝巢四述·旧京琐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① 承龄:《与东敷(柏春)夜话》, 《大小雅堂诗集》,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①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袁枚全集》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① 杨钟羲:《雪桥自订年谱》,《雪桥诗话三集》附,《中国近代史料丛刊》24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28页。
    ① 麒庆: 《麒庄敏诗词集》,同治三年刻本。
    ② 杨钟羲:《白山词介》卷五。
    ① 杨钟羲:《白山词介》卷五。
    ② 载铨:《行有恒堂初集》附词,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① 承龄:《冰蚕词》,《清名家词》本。
    ② 顾春:《东海渔歌》四卷,民国三年(1914)西冷印社排印本。
    ① 麒庆:《麒庄敏诗词集》。
    ② 斌桐:《还初堂词钞》,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坨丛刻本。
    ③ 志润:《暗香疏影斋词稿》,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新昌书局排印本。
    ①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四。
    ② 斌桐:《还初堂词钞》。
    ① 朱祖谋,《贺新郎》,其序云:“井上新梧植七年矣,周无觉抚之而叹曰:‘此手种前朝树也。’斯语极可念,拈以发端。”《疆邨语业》,
    ② 夏孙桐:《朱疆村先生行状》,《词学季刊》创刊号,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③ 缪荃孙手订《艺风老人年谱》云:“十二月二十七日,皇帝逊位于民国。南北合同,国破家忘,生不如死。”年谱迄于辛亥,隐寓绝笔之意。
    ④ 据夏孙桐《悔龛词·自记》云,其此后二十年不再作词,直到癸亥(1923)方才有作。
    ① 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二册,“民国八年二月”条,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年,第342页。
    ① 转引自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二册,“民国八年三月”条,第343页。
    ② 同上。
    ① 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1935年10月版。
    ②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③ 陈源:《线装书与白话文》,《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31年2月三版影印本,第275页。
    ④ 陈源:《再论线装书》(下篇),《现代评论》三卷63期。
    ① 胡适:《<中古文学概论>序》,《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1。
    ② 胡适:《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民国21年1月5日,天津《大公报》。
    ③ 胡适:《谈新诗》,《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第514-515页。
    ① 陈源:《线装书与白话文》,《西滢闲话》,第275页。
    ② 转引自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二册,“民国二十五年二月”条,第1460页。
    ① 胡适:《谈新诗》,《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第514--515页。
    ② 胡适:《尝试集自序》,
    ③ 孙光宪:《北梦琐言》
    ④ 刘昫等著:《旧唐书》卷一九〇,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454页。
    ① 胡适:《中国文学史》,《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93-100页。
    ① 胡适:《中国文学史》,《胡适学术文集》,第67-113页。
    ② 胡适:《读沈尹默的旧诗词》,《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第451页。
    ①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82页。
    ②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11月初版本,第135页。
    ③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第101页。
    ④ 胡适:《词选》,商务印书馆1927年7月初一版,第265页。
    ⑤ 俞平伯:《释韦端己词五首》,《读词偶得》,开明书店1935年3月版。,第10--11页。
    ⑥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第50页。
    ① 慧远:《近五十年北京词人社集之梗概》,《春游琐谈》。
    ① 胡适:《胡适的日记》,“民国十一年(1922),七月二十一日”条,《大成杂志》七十七期(香港)。
    ① 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五日《自由评论》十二期。
    ① 同上。
    ② 胡适:《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64年。
    ① 慧远:《近五十年北京词人社集之梗概》,《春游琐谈》
    ② 《味莼词序》
    ① 况周颐:《宋词三百首序》,《宋词三百首笺注》,台湾:成伟出版社1976年,第1页。
    ②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编定于1924,胡适《词选》据其作于1926年9月30日的《词选·自序》云“《词选》的工作起于三年之前”,那么也即是从1923年开始着手编选的,到1926年付印的。
    ③ 胡适:《词选·自序》,《词选》,商务印书馆1927年7月初一版,卷首。
    ① 胡适:《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晨报》副刊,1923年8月28日。
    ② 胡适:《梁任公墨经校释序》,转引自《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二册,“1921年2月26日”条。
    ③ 胡适:《词选》,第100页。
    ① 胡适:《词选》,第239页。
    ② 附于《读词偶得》,开明书店1935年3月版。
    ③ 胡适:《词选·自序》。
    ① 下皆引自胡适《词选》,不再一一注明。
    ① 俞平伯:《南唐后主词五首》,《读词偶得》,第28页。
    ② 况周颐:《宋词三百首词》,《宋词三百首笺注》,第1页。
    ③ 俞平伯:《缘起》,《读词偶得》卷首。
    ④ 龙榆生:《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04页。
    ①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239页。
    ② 转引自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238页。
    ③ 据施议对《胡适词点评》中辑佚及还原,胡适有“白话词”103首,其中标有词牌名的29首。参见《胡适词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3页。
    ④ 胡适在词序中言“此为吾所作白话词之第一首”,参见《胡适留学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717页。
    ① 俞平伯:《读词偶得·缘起》,第1-2页。
    ① 俞平伯:《读词偶得》,第22页。
    ① 俞平伯:《读词偶得》,第22页。
    ① 陈声聪:《填词要略及词评四篇》,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② 潘飞声:《沤社词选序》,《词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第185页。
    ③ 龙榆生:《京沪词坛近讯》,《词学季刊》第二卷第四号,第201页。
    ④ 吴白匋:《吴白匋诗词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176页。
    ⑤ 夏承焘:《<词学季刊>题辞》,《词学季刊》首页,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第1页。
    ⑥ 据《词学季刊》“南北各大学词学教授”近况,可知中央大学有吴梅、汪东、王易;中山大学有陈洵;武汉大学有刘永济;北京大学有赵万里;浙江大学有储皖峰;之江大学有夏承焘;开封大学有邵端彭、蔡
    ① 龙沐勋:《乐坛怀旧录》,《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二号,1944年4月15日,第16-19页。
    ① 吴梅:《宋词三百首笺序》,《宋词三百首》,第3页。
    ① 龙沐勋:《<唐宋名家词>自序》,《唐宋名家词选》,台北:开明书店1955年,第1页。
    ② 黄公渚:《再论词匠问题》,《文史哲》,1956年04期。
    ① 黄公渚:《批判胡适词选中错误观点》,《文史哲》,1955年11期。
    ① 胡适:《<云瑶集杂曲子>罗振玉跋》,《胡适学术论文集》,第623页。
    ② 胡适:《<云瑶集杂曲子>朱孝臧跋》,《胡适学术论文集》,第624页。
    ③ 胡适:《<云瑶集杂曲子>龙沐勋跋》,《胡适学术论文集》,第624页。
    ④ 查猛济:《刘子庚先生的词学》,《词学季刊》第一卷第三号。
    ① 同时参考潘曾绶《绂庭年谱》,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下同。
    (?) 《盛意园先生年谱稿(未刊)》,天津市图书馆藏抄本,另参考刘晴《盛昱年谱简编》。
    ① 此年表中缪荃孙、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王以敏等临桂词人活动,多有参照巨传友《临桂词派词人年表》。
    张惠言编《词选》,续修四库全书本。
    谭献辑《箧中词》,清光绪十五年刻本。
    谭献辑《箧中词续》,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黄燮清编《国朝词综续编》, 《四部备要》本。
    丁绍仪编《国朝词综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林葆恒、张璋辑《词综补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陈乃乾辑《清名家词》,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版。
    严迪昌编《近代词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施议对编《当代词综》,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黄兆汉、林立编《二十世纪十大家词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
    钱仲联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严迪昌编《近现代词纪事汇评》,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龙榆生编《近百年名家词选》,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
    梁令娴编《艺蘅馆词选》,台北:中华书局1970年。
    胡适选注《词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杨钟羲辑《白山词介》五卷,宣统二年(1910)刻本。
    王鹏运、朱祖谋等合集《春蛰吟》一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李慈铭、樊增祥撰《二家词钞》五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申身阁刻本。
    王鹏运、朱祖谋等合集《庚子秋词》二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简宗杰、冯呈霖选;胡泽、韩肇霖增选《日下联吟集》八卷,光绪五年(1879)丁溪新馆刻本。
    张曜孙辑《同声集》七卷,同治五年(1866)刻本。
    朱祖谋辑《烟沽渔唱》七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侯官郭氏铅印本。
    斌桐《还初堂词钞》一卷,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坨丛刻本。
    承龄《冰蚕词》一卷,光绪十六年(1890)江阴金氏刻《粟香室丛书》本。
    承龄《大小雅堂诗余》一卷,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樊增祥《东溪草堂词》二卷,光绪十九年(1893)渭南县刻本。
    顾春《东海渔歌》四卷,民国三年(1914)西冷印社排印本。
    李慈铭《霞川花影词》二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梁鼎芬《款红楼词》一卷,民国二十一年刻本。
    龙继栋《槐庐词学》一卷,民国二十三年(1934)北流十万卷楼刻本。
    缪荃孙《碧香词》,燕京大学图书馆民国28年(1939)刻本。
    潘曾绶《陔兰书屋词》六卷,同治七年(1868)刻本。
    潘曾玮《咏花词》一卷,光绪十三年刻《自镜斋集》本。
    潘曾玮《玉洤词》一卷,咸丰四年(1854)吴县潘氏刻本。
    潘曾莹《鹦鹉帘栊词钞》二卷,道光刻本。
    潘祖荫《芬陀利室词》一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潘遵祁《西圃词续》一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西圃集》本。
    许玉瑑《城南拜石词》,稿本。
    许玉瑑《独弦词》一卷,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许玉瑑《诗契斋词钞》六卷,民国四年(1915)刻本。
    许宗衡《拳峰馆词》一卷,稿本。
    许宗衡《玉井山馆诗余》一卷,同治四至九年刻本。
    叶衍兰《秋梦庵词钞》,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郑文焯《比竹余音》四卷,民国九年(1920)刻本。
    志润《暗香疏影斋词稿》,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新昌书局排印本。
    周星誉《东鸥草堂词》二卷,光绪十二年(1886)江阴金武祥刻《粟香室丛书》本。
    黄孝纾《碧虑商歌》,民国间铅印本。
    金兆藩《药梦词》二卷,民国28年(1939)刊本。
    林鹍翔《半樱词》二卷,民国16年(1927)铅印本。
    溥儒《凝碧余音》,民国铅印本。
    邵瑞彭《山禽馀响》一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壮学堂刻朱印本。
    袁克文《洹上词》,民国二十七年(1938)油印本。
    张伯驹《丛碧词》一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刻本。
    沈曾植《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光绪四年(1878)京师刻本。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光绪九年善化向氏本。
    朱琦《怡志堂文集》,民国二十四年(1935)桂林典雅书店铅印本。
    林纾《畏庐续集》, 《民国丛书》第四编,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包世臣《安吴四种》,清光绪十四年(1888)本。
    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国学整理社民国26年(1937)。
    张惠言《茗柯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金天羽《天放楼文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胡适《胡适文存》,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黄孝纾《匆厂文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杨寿枏《云在山房类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叶恭绰《矩园余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叶恭绰《遐庵汇稿》, 《民国丛书》第二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
    樊增祥《樊樊山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吴梅《吴梅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尔田《近代词人轶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词话丛编》本。
    徐珂《近词丛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词话丛编》本。
    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沈轶刘等编《清词菁华》,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
    杜文澜《憩园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词话丛编》本。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词话丛编》本。
    王季友《芝园词话》,香港:中华书局1979年。
    张璋等编《历代词话续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刘梦芙编校《近现代词话丛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孙克强《清代词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朱德慈《常州词派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吴宏一《清代词学四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词学及词作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3年。
    刘梦芙《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
    杨柏岭《近代词学思想的建构》,上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柏岭《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载《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叶嘉莹《清词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饶宗颐《清代地域性之词总集与酬唱词集》,载林玫仪主编《词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1996年。
    林玫仪编《词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
    施议对《今词达变:施议对文学论文集》,澳门:澳门大学出版中心1999年。
    林立《沧海遗音——民国时期清遗民词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
    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莫立民《近代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詹安泰《詹安泰词学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大雷《中古文人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朱文华《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卫中《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中国近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 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克瑞斯威尔(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译, 《地方:记忆、想像与认同》,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欧文(Stephen Owen)著,郑雪勤译,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本雅明(Walter Bebjamin)著,张旭东、王斑译, 《启迪:本雅明文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台北:联经出版业公司2009年。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1998年。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三种)》,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陈旭麓、徐矛编《五四后三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吴建雍、赫晓琳《宣南士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颜浩《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胡先骕《评朱古微疆村乐府》, 《学衡》第10期,1992年,载牛仰山编《中国
    近代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唐圭璋《朱祖谋治词经历及其影响》,《江海学刊》1982年2期。
    朱祖谋、夏承焘著,吴无闻注释《词学研究通信(上)》,《文献》1981年第7辑。
    朱祖谋、夏承焘著,吴无闻注释《词学研究通信(下)》,《文献》1981年第8辑。
    陈铭《清词的中兴与衰微》, 《浙江学刊》,1992年第2期。
    蒋英豪《从回到古代到走向世界——清代文学变迁的模式》, 《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钱仲联《清词平亭的我见》,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中山大学中文系所印1992年。
    饶宗颐主讲,胡晓真整理《论清词在词史上的地位》,《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4年第四卷第一期。
    施议对《百年词通论》, 《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朱惠国《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 《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杨海明《词学理论和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 《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马大勇《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回望与前瞻》, 《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曹辛华《民国词社考论》,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文集。
    刘扬忠《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 《暨南学报》2005年第6期。
    袁志成《民国词人结社综论》,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查紫阳《民国词社的传承以及发展》, 《名作欣赏》2010年第10期》
    曹辛华《民国词史的界说与分期》, 《中国诗学》第13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同声月刊》同声月刊社(发行)1940-1945年
    《词学》(1-29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2013年。
    《词学季刊》(1-12期),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国粹学报》1905.021911,上海。
    《青鹤》1932.11-1937.07,上海。
    《国学丛刊》1914.06-?,北京。
    《燕京学报》1927-1951,北京。
    《北洋画报》1926-1937,天津;
    朱德慈编《近代词人考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冒怀苏编《冒鹤亭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陈谊编《夏敬观先生年谱》,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
    何泳霖《朱疆村先生年谱及其诗词系年》,载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九、十辑,册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郑炜明《况周颐先生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
    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
    汪兆镛编《碑传集三编》,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缪荃孙《续碑传集》,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闵尔昌《续碑传集补》,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蔡冠洛编纂《清代七百名人传》,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叶衍兰、叶恭绰编《清代学者像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金梁辑录《近世人物志》,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谭献《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
    劳德祖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袁克文著《辛丙秘苑;寒云日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张寿平辑释、林玫仪校《近代词人手札墨迹》,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
    夏仁虎著《枝巢四述;旧京琐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杨大辛编《天津的九国租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陈宗蕃编著《燕都丛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笔记小说大观》,台北:新型书局1983年。
    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让廉《京都风俗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孙殿起辑《琉璃厂小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余棨昌《故都变迁记略》,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甘溪瘦腰生《宣南梦忆》,民国十五年补钞本。
    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戴璐《藤阴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周君适《溥仪和晚清遗老》,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84年。
    张伯驹编《春游社琐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黄文吉等主编《词学研究书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上海图书馆内部出版1979年9月。
    国家图书馆编《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
    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旧籍分类目录初稿》,南京:南京大学图书馆1958年。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中国古籍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天津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古籍善本目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沈津编《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周家珍编《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陈玉堂编《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徐友春编《民国人物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蔡鸿源编《民国人物别名索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Stephen Owen,The Appropri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China's May Fourth Project,Cambridge,Mass.:Hatvard Uniwersity Press,2001.
    Pauline Yu,Poems,in Their Place:Collection and Canons in Early Chinese
    Literature,Harva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0.1 (June 1990):163-196.
    James M.Polachek,The Inner Opium War, Cambridge,Mass.:Hatvard Uniwersity Press,1992..
    Paul Connerton,How Societies Remember,Cambridge:Ca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