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地理岳渎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述地理岳渎诗,结合了中国古代文献关于“地理”和“岳渎”的概念,同时参照《龟磵诗话》中“地理岳渎”条目所涵盖的内容,概指诗人从特定的地理环境出发,以地理景观为主要描摹抒写对象的诗歌。本文以唐代地理岳渎诗为研究对象,应用古典文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并借鉴了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重点考察了唐代著名山岳水渎景观诗歌的创作情况及其与地域的关系。
     论文分绪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对“地理岳渎”之名进行了追根溯源,并对地理岳渎诗进行了界定。同时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对于地理岳渎诗相关范畴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宏观论述与个案研究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正文共分五章,分别论述了唐代山岳水渎及其它自然地理景观诗歌的创作,阐述了唐代地理岳渎诗的艺术特征以及美学价值、地理认知与传播价值。各章内容大略如下。
     第一章,主要从两方面对唐代地理岳渎诗进行了概述。一方面是唐代地理岳渎诗的创作背景。唐代地理岳渎诗的创作与唐代水陆交通的便利、漫游风气的兴盛和隐逸之风的盛行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是唐代地理岳渎诗的整体创作情况。主要论述了唐时著名的山岳水渎诗歌及其他自然地理景观诗歌的创作概况。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代山岳诗歌的创作。庐山文化积淀深厚、道教盛行、文化活动繁盛等地域特征缔造了庐山地理诗歌的繁荣;嵩山的政治文化活动是唐代嵩山诗歌兴盛的主要原因,除了泛咏嵩山之作以外,嵩山的太室山、少室山、少林寺、嵩阳观等都成为诗歌主要描绘的胜迹景观。此外,还梳理了衡山、九华山、泰山的地理景观诗歌创作及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唐代水渎诗歌创作的论述。以唐代著名水渎景观的写实性描述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梳理和分析了长江三峡、洞庭湖、西湖、黄河等水渎景观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诗歌创作情况。
     第四章,对唐代其他重要的地理景观诗创作进行了论述。将以渼陂为代表的陂泽景观诗、以望夫石和太湖石为代表的岩石景观诗和沙碛景观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诗歌的创作特征。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唐代地理岳渎诗的艺术特征及美学价值。从唐代地理岳渎诗创作中分析了诗歌的地理景观美学特征、内容描写特征、意象组合特征,并阐述了诗歌的美学价值。
     余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唐代地理岳渎诗对唐代地理认知与传播的影响。
Geological Yuedu poems of this thesis, which combine the concepts of geograpyand Yuedu in ancient Chinese documents, are based on content of Gui Jian Poetry. Itrefers to poets who starts with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situation and depicts mainlygeographical scenery. This thesis studies geographical poems mainly employingclassical studying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geography, cultural geography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 and emphasis on itscreation of the famous Tang Dynasty landscape poetry and its relation to the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supplementary part. Theintroduction part traces the “Geographical Yuedu” and defines Geographical Yuedu. Itreviews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geography,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otherdisciplines for the study of geograph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Yuedu poems, andcarries out the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cro and case studies.
     The body par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discussing the famous Tang DynastyYuedu and the poem creation of other natural landscapes. It also discusses artisticfeatures, elaborating Tang Dynasty geographic Yuedu poetry and aesthetic value,geographical awareness and spread value. Each chapter as follows.
     Chapter1, it mainly outlines two areas of the Tang Dynasty geographic poems.On the one hand, it describes a creative background of Tang Dynasty geographicYuedu poems. Creation of Tang Dynasty Yuedu poem has a quite close relationshipwith the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ce, roaming prosperity and the popularity of hermits.On the other hand, it discusses the whole cre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Yuedu poems.It overviews the creation situation of the famous Tang Dynasty. It includes landscapeand other natural geographical landscape poems.
     Chapter2, mainly demonstrates the poems for mountains and hills from TangDynasty. There are som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reated the boom of geographicpoems of Mount Lu, such as deeply rooted Mount Lu culture, great popularity ofTaoism and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al acitivitie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ofMount Song prospered the Mount Song poetry of Tang Dynasty. In spite of thosesuperficially commenting works, the Mount Taishi, Mount Shaoshi, Shaolin Temple and Song yang Abby from Mount Song had all become famous portraying objects.Besides, it also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geographic poems writing, as forMount Heng, Mount Jiuhua and Mount Tai, and the local cultures.
     Chapter3, mainly focuses on the narration about the creation of Tang’s Shuidupoems. The famous Tang dynasty landscape realistic description works are used as the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features of Changjiang Three Gorges,Dongting Lake, West Lake and the Yellow Rive and poetry creation circumstances arewell grouped and analyzed.
     Chapter4, other important poems of Tang Dynasty about geographical landscapeare discussed. We regard Mei Po poems represented by landscape poems and poemsof rock landscape represented by Wangfu Stone and Taihu Stone as main studyingobjects. It also analyses the creative features of these poems.
     Chapter5, this chapter discusses artistic features and values of aesthetics ofgeographical Yuedu poems in Tang Dynasty. From creative analysis of these poems,we discuss artistic feature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narrative feature, and imaginaryfeature and also depict artistic value, geographical recognition and spreading value ofaesthetics.
     The supplementary part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Yuedupoems in Tang Dynasty on geographical cognition and dissemination in TangDynasty.
引文
1《全本周易》,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09页。
    1[汉]刘安,《淮南子》卷二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第311页。
    2[梁]沈约《宋书》卷十一,《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36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二,《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583页。
    4[宋]范晔《后汉书》卷四,《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25页。
    5[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二十五,《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2026页。
    1[宋]范晔《后汉书》志第八,《二十四史》,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2160页。
    2《尔雅》,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第272页。
    3《尔雅》,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第280页。
    4《尔雅》,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第279页。
    1周晓琳,《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学遗产》,2006.01
    1袁爱国,《“求仙”与“求官”——论李白的游泰山诗》,《山东社会科学》,1991.06
    1康震,《唐长安城宏观布局与初盛唐诗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05
    2邓乔彬,《长安文化与王维诗》,《文学评论》,2001.07
    1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40页。
    2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1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第12期,第36页。
    1肖妮妮,《嵩山为唐人隐逸第一山论析》,《兰州学刊》,2008.01
    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88页。
    3[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69页。
    1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147页。
    1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第132页。
    2《管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第2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202页。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10月,第357-358页。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747页。
    5章炳麟《庐山志题辞》,吴宗慈《庐山志》(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1平慧善、陈元垲,《庐山历代游记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3页。
    2[民国]吴宗慈,《庐山志》(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51页。
    1[梁]释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214页。
    2[梁]释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216页。
    1[清]杨懋珩(总校),《江西通志》卷122,[唐]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7册,第270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2958页。
    1[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2[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3[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页。
    1[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1平慧善、陈元垲《庐山历代游记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48页。
    1[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23页。
    1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第128页。
    1[宋]李昉,《太平广记》卷63,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册,第59页。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39,《四部丛刊三编子部》第3册,上海涵芬楼影印,第64页。
    3[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5,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48页。
    1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83-104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高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册,第53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五《高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册,第110页。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五《则天皇后》,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册,第124-131页。
    4[宋]王溥,《唐会要》卷30《三阳宫》,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606册,第571页。
    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十五,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248页。
    2[宋]赵彦卫撰傅根清校点,《云麓漫抄》卷14,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52页。
    3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版,第128页。
    1[唐]李白,《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李白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第219页。
    1[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10月,第357页。
    2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481页。
    3《尔雅》,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第267页。
    4王海燕译注,《山海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月,第328页。
    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718页。
    6[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161页。
    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册,1614页。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107-1108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册,第1613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718页。
    3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版,第130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二十三,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613页。
    2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90册,第283页。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册,第4634页。
    2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版,第131页。
    1严昌校点,《韩愈集》,岳麓书社,2000年9月,第276页。
    2南岳文物管理所编,《天下南岳》,湖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3[唐]李冲昭,《南岳小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1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岳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2周寅宾《南岳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2页。
    1[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3159页。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46,《四部丛刊三编子部》第3册,上海涵芬楼影印,第199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101页。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46,《四部丛刊三编子部》第3册,上海涵芬楼影印,第199页。
    1[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423页。
    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376页。
    3[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434页。
    4[明]王祎《九华山房记》,[民国]比丘德森辑,《九华山志》卷七,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第288页。
    5[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第388页。
    1[民国]比丘德森辑,《九华山志》卷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第92页。
    2[民国]比丘德森辑,《九华山志》卷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第115-116页。
    1[民国]比丘德森辑,《九华山志》卷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第104-105页。
    1[民国]比丘德森辑,《九华山志》卷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第133页。
    1[民国]比丘德森辑,《九华山志》卷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11月,第164页。
    1[汉]应劭,《风俗通义·山泽》,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3月,第68页。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39,《四部丛刊三编子部》第3册,上海涵芬楼影印,第69-70页。
    3[汉]刘安,《淮南子》卷四,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第68页。
    1《春秋公羊传》,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3月,第57页。
    2王海燕译注,《山海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12页。
    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二十三,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609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61页。
    5[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61页。
    1江灏等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2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2-173页。
    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8页。
    1冉苒校点,《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112页。
    1[宋]李昉,《太平御览》卷46,《四部丛刊三编子部》第3册,上海涵芬楼影印,第71-72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911页。
    2[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第182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268页。
    2《春秋公羊传》,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3月,第57页。
    1[唐]李肇著,《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
    2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645页。
    1[宋]苏轼,《滟滪堆赋》,《苏轼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10页。
    1[宋]范成大,《吴船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三,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642页。
    1[汉]刘向编,梁方健、孙蕴译注,《战国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6月,第272页。
    2《山海经》,原文据袁柯《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7页。
    3《山海经》,原文据袁柯《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9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57页。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656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3版,第657页。
    2[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中华书局,1991版,第6页。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3版,第658页。
    4《全唐诗》卷98,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52页。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下,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57页。
    1[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卷二十九,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14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自陆鉴三《西湖笔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3《明一统志》,引自《西湖笔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7页。
    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1[唐]陆广微,《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47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十六,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415页。
    3杨伯峻编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957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348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349页。
    2《诗经》,青岛出版社,2011年1月,第124页。
    3江灏等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5页。
    4史念海,《黄河颂》,《寻根》[J],2002年第4期。
    1张树国点注,《礼记》,青岛出版社,2009年1月,第68页。
    2[西汉]桓宽,《盐铁论》卷四,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08页。
    3齐豫生、夏于全,《风俗通义·山泽》,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3月,第72页。
    4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第184页。
    5[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05页。
    6何清谷,三辅黄图,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8页。
    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368页。
    1[清]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五,长安县志局印,1935年版,第30页。
    1南羲采,《龟磵诗话》,《韩国诗话丛编》,韩国太学社影印版,1996年,第185页。
    2[宋]杜绾,《云林石谱》,重庆出版社,2009年7月,第1页。
    1[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83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217页。
    1[唐]白居易,《太湖石记》,《白居易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403页。
    1[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卷195,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70页。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29页。
    1[宋]陆游,《入蜀记》,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1]班固.汉书-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比丘德森.九华山志[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
    [3]陈舜俞.庐山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G].北京:大众艺术出版社,2001.
    [5]春秋公羊传[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
    [6]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
    [7]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8]杜绾.云林石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9]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尔雅[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11]范祖禹.唐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高揉.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4]郭绍虞.清诗话续编[G].富寿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5]何文焕.历代诗话[G].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7]洪迈.容斋随笔[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8]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9]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0]桓宽.盐铁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1]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2]江灏.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3]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4]李冲超.南岳小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5]李防.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26]李防.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2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郦道元.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9]刘安.淮南子[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30]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1]刘向.管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32]刘昫.旧唐书-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3]刘义庆.幽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4]陆广微.吴地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5]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6]欧阳态舆地广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欧阳修.新唐书-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8]全本周易[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39]阮阅.诗话总龟[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0]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1]诗经[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
    [42]释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214页.
    [4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45]宋敏求.长安志[M].长安县志局印,1935.
    [46]王存.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7]王定保.唐樵言[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8]王夫之等.清诗话(上下)[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9]王海燕.山海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0]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51]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2]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3]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4]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5]吴宗慈.庐山志(上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
    [5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7]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8]应劭.风俗通义[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
    [59]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0]张树国.礼记[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61]赵翼.瓯北诗话[M].霍松林、胡主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2][韩]赵钟业.修正增补韩国诗话丛编[M].太学社,1996.
    [63]祝穆.宋本方舆胜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岑仲勉.隋唐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陈伯海.历代唐诗论评选[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4]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陈庆元.文学:地域的观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6]陈庆元.文学:地域的观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7]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陈尚君.唐诗人占籍考[M]《.中西学术》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1996.
    [9]陈贻掀.孟浩然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0]陈正祥.诗的地理[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8.
    [11]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2]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3]程志.唐代的州和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14]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7]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杜晓勤.初唐诗歌的文化阐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19]傅漩踪.唐人选唐诗新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0]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1]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22]葛晓音.汉唐文学的擅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3]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5]郭沫若.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6]何平立.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1.
    [27]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
    [28]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9]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0]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1]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2]李名方.历代帝王诗词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3]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5]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6]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7]林继中.唐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8]刘开扬.唐诗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9]罗宗强,张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0]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2]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3]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78.
    [44]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5]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6]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47]沈文凡,李博昊.《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48]史念海.隋唐时期的交通与都会[M].《唐史论丛》第6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49]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0]苏健.洛阳古都史[M].北京:博文书社,1989.
    [5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沈阳:地图出版社,1982.
    [52]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53]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54]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5]王夫之.唐诗评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56]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7]王绵厚,李健才.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58]王明居.唐诗风格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59]王明居.唐诗风格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60]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6.
    [62]王运熙.李白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
    [63]蔚天林.隋唐史新论[M].台北:东华书局,1980.
    [64]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65]闻一多.古诗神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66]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7]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8]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69]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0]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71]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2]吴经熊.唐诗四季[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73]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4]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85.
    [75]燕国材.唐宋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76]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77]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78]余恕诚.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79]袁行需.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0]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1]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82]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3]张炯.中华文学发展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84]张松如.中国诗歌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85]张忠纲.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86]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7]朱光潜.诗论[M].合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88]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89]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8.
    [2]程地宇.山之灵与诗之魂——杜甫夔州诗研读札记[J].社会科学研究,1993.12.
    [3]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4]戴伟华.区域文化传统与唐诗创作风貌的离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戴伟华.唐代文化弱势区的诗歌创作[J].东方丛刊,2006.5.
    [6]戴伟华.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人空间排序及其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7]邓敏文.李白与长江流域的浪漫诗风[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8]杜晓勤.地域文化的整合和盛唐诗歌的艺术精神[J].文学评论,1999.7.
    [9]黄健.江南文化的诗性品格与杭州文化的发展[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11.
    [10]景刚.我国地理文学的形成及在东晋刘宋时期的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11]景遐东.江南文化与白居易思想及创作关系浅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12]景遐东.浅论江南文化因素对唐代词创作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5.11.
    [13]雷洋.浅谈三峡文化与三峡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14]李德辉.涌动的江上诗情——论江行生活与李白诗歌创作的关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15]李敬敏.地域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和文学[J].文学评论,2002.7.
    [16]李倩.唐代三峡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0.
    [17]李岩.唐代区域文化析论[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J].1989.4.
    [18]鲁茜,程国赋.论洞庭的地域文学意蕴及其意义——兼与西湖、彭蠡、太湖等湖泊文学之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9]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J].文艺报,2006.6.
    [20]沈文凡,孟祥娟.唐代河南于氏家族文学缉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3.
    [21]沈文凡,聂垚.唐代诗歌“无为而有味”美学内涵辩证——以韩国李圭景《诗家点灯》所缉文献为中心展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1
    [22]沈文凡,窦可阳.南朝咏物诗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2006.6.
    [23]沈文凡,王赟馨.唐代射猎诗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9.
    [24]沈文凡,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创作述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7.
    [25]沈文凡,代景丽.唐代牡丹文化与文学的传播——结合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接受史展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6]孙丽娜.公元712-805年唐诗歌创作地理分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6.
    [27]孙丽娜.巫山意象的演变和意蕴[J].柳州师专学报,2005.9.
    [28]孙玉太.略论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29]谭立群.唐代洞庭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9.
    [30]汤贵仁.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J].论泰山文化的社会历史价值,2002.3.
    [31]王永莉.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D].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2010.
    [32]王永莉.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J].陕西师范大学,2010.5.
    [33]王智兰.古代庐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D].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2.
    [34]魏丹.唐代江南地区园林与文学[D].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0.
    [35]严麟书.西湖与文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36]杨帆.论盛唐诗中的水意象[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7.
    [37]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9.
    [38]余恕诚.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6.
    [39]余恕诚.李白与长江[J].文学评论,2002.1.
    [40]赵梦颖.唐人空间意识[D].郑州大学,文艺学2004.
    [41]朱逸宁.江南的文化地理界定及六朝诗性精神阐释[J].江淮论坛,2006.4.
    [42]朱志荣.中国文学的地域风格论[J].苏州大学学报,20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