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出使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代出使文学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臣出使过程中诗、词、文作品的总称。这些作品是使臣出使全程、全貌的记录与叙述;是异国自然景物、乡风民俗的刻画与描摩;是思亲、思乡情感的流露与寄托;更是对国家前途及民族命运的焦虑与思考。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宋代出使文学研究基础概述。首先对宋代出使文学概念的提出做了简要阐述。接下来介绍了宋代出使文学研究现状、宋代与周边国家的内政外交关系、使臣选派、出使行程及有关事宜。这是研究宋代出使文学的前提。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笔者所以把宋代使臣出使期间的文学作品冠以出使文学的概念,主要考虑其文学领域的特殊价值与地位。首先,宋代出使文学具有相同并特殊的创作主体,即每部作品的作者都是履行公职的宋朝要员。其次,宋代出使文学拥有相似且特定的创作客体,即每位作者都拥有大致相同的出使环境及实践体验。同时,宋代出使文学因创作主体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特定历史时空的切身感受,叙事真实、客观,情感内涵厚重,特别是他们传达给读者的那种对两宋皇权日益衰落的悲哀与忧虑之情,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及艺术感染力。总之,相同并特殊的创作主体,相似且特定的创作客体,加上作品内容的真实、诚挚,决定了宋代出使文学特殊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宋代出使文学研究,目前多限于出使行程录、出使诗、出使词,或某位使臣、某部作品的个体研究,本文试对宋代出使作品进行了总体归纳与梳理。研究宋代出使文学,离不开对宋王朝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了解与分析,而宋与周边国家外交往来较为频繁的要算辽、金、西夏、高丽等国,尤其是辽与金。在两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上,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始终争战不休,战争让双方尤其是宋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又不得不到谈判桌上来解决问题。所以,无论激烈交战后的议和,还是和平对峙时的交往,使臣们都像通往周边国家的一座桥梁,不断的传递着友好、和睦与和平。尤其随着宋朝交聘礼仪的确立,对使臣的选派标准、交聘礼节、国书的书写、包括出使期间的衣着等都有明确规定。这些都为出使文学研究提供了基本脉络与素材。
     第二章是使臣出使行程录研究。宋代使臣完成出使任务回国,必须向朝廷上呈一份奏文,即出使行程录。出使行程录记载了出使途经地点、沿途路线、地形、里程,以及出使国家的典章制度、乡风民俗和双方就具体问题的交涉过程等。因历来官样文章不受重视,流传后世的很少。但这些行程录涉及政治、经济、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研究出使国家历史、风俗、文化的重要素材。政治方面,行程录中涉及一些关于宋金战争以及领土争端问题,虽不是很多,但可以一窥宋的内政外交形势。辽、金两国作为游牧民族,社会生产主要依赖于畜牧业,其贸易方式、税收方法、货币流通等关系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制度和管理上严重缺失。高丽与其他周边国家相比社会文明程度稍高一些。透过出使行程录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管理、设施建筑等见闻记录,明显反映出这些周边民族与国家对唐宋一些先进领域的借鉴、移植和效仿。出使国家的饮食习惯与服饰特点、宗教信仰、历法等方面的资料行程录中也有记载。宋代出使行程录,与宋代出使诗、词相比,因属使臣的公职行为,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即形式的规定性、内容的系统性、应用价值的广泛性等。
     第三章是宋代出使诗研究。宋代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时代,浓厚的创作氛围为出使诗的孕育、成熟提供了重要条件。宋代使臣大都文采出众,异域的见闻与别样的体验无法按捺他们的创作热情,使臣们在用各自的视角描摹异域景物、记录异族风情,叙述异国感受,同时也在诉说出使旅途的艰辛、寄托远离亲人的思念,表达国土破碎的忧虑。
     出使诗中的异国风光和风土人情是使臣们感触最深、感慨颇多之处。其中有对山川景物的细致描写,有对冰雪风沙的入微刻画,有对人文景观的追思凭吊,也有对民俗风情的真实记录。同时,远离国都与故土,使臣们牵挂的永远是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与乡情,而这些“情”是在寂寞艰难的旅程中生发的,是在传统佳节时升腾的,是在目睹南宋遗民们盼归中升华的。但同为出使诗,使辽诗与使金诗有一定差异,同在记录异国风情,但创作视角不同;同为思乡思君题材,使金诗承载的内容更丰厚;同是呼吁和平,预期国家统一的基调不尽相同。
     第四章是宋代出使词研究。宋代出使词与出使诗,都是两宋使臣的一组异国作品。面对迥异的自然环境、艰辛的出使旅程,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跃然纸上。通检《全宋词》,使臣的出使词作品数量很少。按现有词作内容,大至可分为咏物词、节序词、咏怀词三个方面。这些词作有很多相似之共性,即以咏物为载体、以思念为主题、以幽怨伤感为主基调。并且,这些作品与同时期的其他词作相比,多了一些无可奈何的忧愤,少了收复国土的信心与豪情壮志。
     第五章是宋代出使文学的意义。出使文学是宋代文坛上涌现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一类文学样式。这类文学样式包括出使行程录、出使诗和少量的出使词。出使文学作为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使诗、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繁荣了宋代文坛,行程录在很大种程度上促进了“行记”文体的繁荣。同时,宋代出使文学的史料价值也不可小视。这些文学作品所记录的内容,大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虽然在文学成就上没有大的突破,但完全可供后人可查、可考。加之辽、金等国的史料缺乏而尤显珍贵,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我国历史上辽、金、高丽等国政治和军事资料之不足,也为研究宋代出使国的文化、风俗及当时的交通、地理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The ambassador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namely,the poetry, ci and literary works written by the ambassadors during their diplomaticmissions. These works are the record and recount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andpanorama of the ambassadors’ missions; ar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xotic naturalscenery and local customs; are the display and placement of the ambassadors’ longingfor their relatives and hometown; are the concer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nationalfuture and fat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bout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basis of SongDynasty’s ambassador literature.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SongDynasty’s ambassador literature, the internal policies an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shipwith surrounding states of Song Dynasty, the selection of ambassadors and theroadmap of the missions. These are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research on Song Dynasty’sambassador literature.
     As a literary form, the research material of Song Dynasty’s ambassador literatureare merely confined to the record of the missions, the poetry, ci or the specific studyon a diplomat’s mission, which means the lack of an overall induction andarrangement of the Song Dynasty’s literary works with ambassador poetry, ci andarticles included. The research on Song Dynasty’s ambassador literature is inseparablewith the research on Song Dynasty’s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its surroundingstates. Liao Dynasty, Jin Dynasty, Western Xia Dynasty and Korea were the countriesthat had a frequent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Song Dynasty, in particular LiaoDynasty, Jin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Southern SongDynasty that lasted for more than300years,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LiaoDynasty,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Jin Dynasty was always in warring state. Whenboth of them paid grave cost for the wars, their rulers still returned to the negotiation table to resolve issues. So, diplomats were needed to be sent to other countries forliaison and mediation either for peace talks after a fierce combat or for normaldiplomatic relationship during peaceful conflicting period. As the symbol of peace,ambassadors always served as a bridge linking two countries’diplomatic relationship.Especially after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Song Dynasty’s engagement etiquette,the standards of ambassadors’ selection, the engagement etiquette, the writing ofcredentials as well as the clothes during the mission were clearly fixed. Theseprovided basic thread of thought and material for the research on ambassadorliterature.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record of ambassadors’ roadmap. Whenthe ambassadors returned to Song Dynasty after they completed a mission, they mustsubmit a report to the court, namely the record of the mission, which included thedetailed places they had stopped, the roadmap, the terrain, the mileage, the laws andinstitutions, local customs and the negotiation of specific issue. The official articleswere not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raditionally, so there was few left to thefollowing generations. While these mission records involved politics, economy, folk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social life, they were very valuable materials for ourresearch on the history, customs and culture of the countries where the ambassadorspaid diplomatic visit. In terms of politics, the content of the mission recordsmentioned some issues about Song—Jin wars and their territorial disputes. Thoughthe content was just a few, they can still serve for us to look at the internal anddiplomatic policies of Song Dynasty. As nomadic tribes,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LiaoDynasty and Jin Dynasty were heavily reliant on livestock industry. And theireconomic developments were far from balance. The trade, tax collection, currencycircul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forms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gracedefects in terms of system and management. Korea was a bit more civilized thansurrounding states. By way of the mission records, the political systems, economicmanagement and architecture of surrounding states reflected their transplantation orimitation of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The diet habit, clothes feature, religiousbelief and calendar of the countries where the ambassadors paid visit were also recorded in the mission material. As their duty, recording the mission process wasuniform in form, systematic in content and widely valuable in application compared toambassador poetry and ci.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ambassador poetry of Song Dynasty. Theambassador poetry was composed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time when ambassadorswere sent to carry out diplomatic missions.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theambassadors expresse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mission, the longing for relatives andhometown and the concern of the split of the country while describing exotic naturalscenery,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ambassador poetry, exoticscenery and local conditions were the points where ambassadors released mostfeelings. Among the poetries, some were detailed describing natural beauty, somewere vivid reflect on natural conditions, some were memorial of cultural sites andsome were truthful record of local customs. The longing for relatives and hometownwere the very things that ambassadors unwillingly to abandon when they were sentout for diplomatic missions. But as ambassador poetry, it greatly differed in LiaoDynasty and Jin Dynasty. Ambassador poetry of Jin Dynasty carried more contentwith the same theme of longing for hometown. The same exotic beauty was addedinto the poetries, but different poetry had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hey were eager forpeace, but they expressed in different manners.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ambassador ci. Ambassador poetry andambassador ci were exotic pictures made by Song Dynasty’s ambassadors. Facing thecompletely different exotic environment and arduous mission journey, a kind ofunspeakable feeling would come over to the ambassadors. Looking through collectionof ci in Song Dynasty, very few ambassador ci were found. According to content ofpresent Song ci, the conten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ci expressingone’s innermost feeling of a thing; ci expressing feeling on a specific festival and folkcustoms; ci expressing one’s feeling and aspiration. These ci had similar features:their themes were about expressing feeling of a thing, the longing for people and thelonging for hometown. Their content were about longing for relatives and hometown.But compared with ci in the same period, these ci had a touch of helpless indignation and sadness and lacked the confidence of retaking the fallen land and grandambitions.
     Chapter five i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ambassador literature of Song Dynasty.Ambassador literature was a kind of literary form in Song Dynasty with salientcharacteristics of age. It concluded a large number of ambassador poetry, someambassador ci and the record of diplomatic missions. These literary works not onlyfilled the vacancies of ambassador literature in Song Dynasty, but also had a positiveinfluence on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of Song Dynasty. Ambassador literature was animportant part of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It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blossom of ‘travelrecord’ as well as poetry of Song Dynasty with penetrating thoughts. Meanwhile, thevalue of ambassador literature as historical material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content of these ambassador literature wer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e ambassadors.Though no great breakthrough was made in literary achievement, but they can behelpful as reference. Adding the l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 of Liao Dynasty and JinDynasty, they were particularly valuable. In other words, to some extent, they filled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ical material of Liao Dynasty, JinDynasty and Korea. They can serve as irreplaceable material for the research on theculture and customs as well as transportation and geographic conditions of thesurrounding countries.
引文
1本文所引用的出使诗均出自《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学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顾全芳:《评宋初的对辽政策》,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5期。
    2彭凤萍:《北宋与辽朝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
    4傅乐焕:《宋辽聘使表稿》,《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年。
    5傅乐焕:《宋人使辽语录行程考》,《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年。
    6聂崇岐:《宋辽交聘考》,《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
    1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2曹显征:《辽宋交聘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赵永春:《关于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
    4赵永春:《论宋金关系的主流》,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5任崇岳:《论辽金关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6任崇岳:《略论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
    7董克昌:《宋金外交往来初探》,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2期。
    8赵永春:《宋金交聘制度述论》,《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9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复旦大学2005年
    10赵永春:《关于宋金交聘“图书”的斗争》,北方文物,1992年第2期。
    11赵永春:《宋金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12赵永春:《宋金聘使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13高金枝:《宋金外交使节出使任务初探》,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4周立志:《南宋与金交聘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
    15齐廉允:《宋朝的高丽政策》,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李云泉、齐廉允:《宋朝高丽观中的战略安全意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2孙建民、顾宏义:《中国宋朝与高丽外交关系论略》,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3顾吉辰:《宋神宗元丰6年杨景略等奉使高丽题名考释》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王立新、窦向军:《论宋辽夏鼎立与宋夏和战的关系》,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3期
    5魏淑霞、陈燕:《余靖与宋夏和议》,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6顾吉辰:《宋西夏交聘考》,固原师专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期。
    7顾吉辰:《北宋奉使邈川唃嘶啰政权使者刘涣手迹编年》,西藏研究,1988年第1期。
    8陆小燕、叶少飞:《李觉使安南考》,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杨德华:《蒙古与南宋的外交》,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
    10张睿丽:《王延德出使高昌使命补证》,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11刘玉珺:《中国使节文集考述——越南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2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
    13王水照:《论北宋使辽诗的两个问题》,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
    1张国庆:《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胡传志:《论南宋使金文人的创作》,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3孙冬虎:《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4诸葛忆兵:《论北宋使辽诗》,暨南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5张荣东:《宋人使金诗考》,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6王辉斌:《宋金元奉使诗探论》,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7李德身:《王安石“使北诗”考》,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8赵克:《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辨》,北方论丛,2001年第2期。
    9张涤云:《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10刘成国:《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张涤云先生商榷》,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1诸葛忆兵:《论苏辙的奉使诗》,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12朱仲玉:《论苏颂》,中州学刊,1988年第5期。
    13王同策:《苏颂的文学成就》,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
    14陈子彬、齐敬之:《苏颂<使辽诗>注释》,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1姜逸波:《范成大“使金”诗的爱国思想》,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1985年第2期
    2徐新国:《论范成大的爱国诗》,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期。
    3景宏业:《范成大出使金国所作诗艺术蠡测》,晋阳学刊,1997年第6期。
    4李娟:《论范成大使金纪行诗的田园内涵》,江淮论坛,2010年第1期。
    5张树峰:《范成大使金诗文研究》,河北大学,2008年。
    6宋·洪适:《盘洲文集》卷七十四,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宋刊本,p480。
    7于国华、刘玉梅:《论洪皓使金诗的安适主题》,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8李静:《洪皓使金与诗的创作、传播》,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1陈爱红:《洪皓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p142。
    3吴冬红:《论曹勋的使金词》,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4吴清河:《论曹勋的使金诗》,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5顾吉辰:《徐兢和他<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6祁庆富:《<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版本源流考》,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7祁庆富:《关于宋乾道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8梁利:《论徐兢及其<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9刘婷:《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关联问题考辨》,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0程嘉静、张利锁:《从<奉使辽金行程录>看辽代的聚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元·脱脱等:《辽史·地理志》,中华书局,2000年,p300。
    1宋·王称:《二十五别史·东都事略》,齐鲁书社,2000年,p283。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中华书局,1980年,p1301。
    1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契丹兴宗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p191。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政宣上轶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p28。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56年,p358。
    2元·脱脱:《宋史·外国传》序,中华书局,2000年,p10835。
    1李朝·郑麟趾《高丽史》,外文出版社,1958年,p257。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中华书局,1980年,p3651。
    3元·脱脱:《宋史·高丽传》,中华书局,2000年,p10839。
    1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p138。
    2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中华书局,1962年,p24。
    3元·脱脱:《宋史·朱弁传》,中华书局,2000年,p9152。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中华书局,2004年,p351。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2,中华书局,1980年,p1645。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9,中华书局,1980年,p2292。
    2魏泰:《东轩笔录》卷15,中华书局,1983年,p173。
    1张方平:《乐全集·诸选差北使文武官》,四库全书本,p14。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中华书局,1980年,p607。
    3元·脱脱:《宋史·高琼传》,中华书局,2000年,p6054。
    4元·脱脱:《宋史·韩国华传》,中华书局,2000年,p7715。
    5元·脱脱:《宋史·毕士安传》,中华书局,2000年,p7766。
    6元·脱脱:《宋史·曹利用传》,中华书局,2000年,p7895。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2,中华书局,1980年,p3418。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4,中华书局,1980年,p6951。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9,中华书局,1980年,p1795。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王沂公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9。
    4元·脱脱:《辽史》卷37,《地理志一》,中华书局2004年,p302。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中华书局,1980年,p2253。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中华书局,1980年,p2253。
    7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60。
    1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6下,《中国兵书集成》第三册,团结出版社,1999年,p777。
    2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证》卷40,中华书局,1986年版,p559。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48。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3,中华书局,1980年,p3723。
    5元·脱脱:《宋史·高丽传》,中华书局,2000年,p10836。
    6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68。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大东书局,p105。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2,中华书局,1980年,p6376。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59。
    4宋·李心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中华书局,1956年,p330。
    5元·脱脱:《宋史·赵安仁传》,中华书局,2000年,p7859。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9,中华书局,2004年,p1319。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5,中华书局,1980年,p1453。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2,中华书局,1980年,p1644。
    2元·脱脱:《宋史·吴奎传》,中华书局,2000年,p8311。
    3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p7。
    4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p189。
    5王珪:《华阳集·回大辽贺同天节书》,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14年,p321。
    6司义祖:《宋大诏令集》卷233,卷237,中华书局,1962年,p906,p923。
    7司义祖:《宋大诏令集》卷228,中华书局,1962年,p882。
    8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p103。
    9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3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p1119。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五,大东书局,p96。
    2周必大:《绍兴辛巳亲征录》,《永乐大典》卷12929,中华书局,1986年版,p9082。
    3聂崇岐:《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p299。
    1元·脱脱:《宋史·夏国》,中华书局,2000年,P10799。
    2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卷6,中华书局,1994年,p269。
    3宋·赵升编:《朝野类要》卷1,中华书局,2007年,p36。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38,中华书局,1986年,p1002。
    5宋·李心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5,中华书局,1956年,p1104。
    1宋·李心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2,中华书局,1956年,p1199。
    1元·脱脱:《宋史·沈括传》,中华书局,2000年,p3585。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入国别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96。
    2元·脱脱:《宋史·沈括》,中华书局,2000年,p8535。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燕云奉使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32。
    4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山西军前和议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71。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揽辔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80。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6。
    3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0。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2。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6。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0。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53。
    3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2。
    4元·脱脱:《辽史·百官制》,中华书局,2000年,p465。
    1元·脱脱:《辽史·百官制》,中华书局,2000年,p417。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揽辔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81。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1。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p564。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宋抟等使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3。
    4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9。
    5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3。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5。
    2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54。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0。
    2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试士科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p226。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0。
    4元·脱脱:《辽史》卷89,中华书局,2000年,p920。
    1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7。
    2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9。
    3元·脱脱:《辽史·刑法志上》,中华书局,2000年,p574。
    1元·脱脱:《辽史·刑法志上》,中华书局,2000年,p574。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
    3元·脱脱:《辽史·刑法志下》,中华书局,2000年,p580。
    4元·脱脱:《金史·刑志》,中华书局,2000年,p670。
    1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0。
    2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4。
    3元·脱脱:《辽史·食货志上》,中华书局,2000年,p565。
    1马扩:《茅斋自叙》,收录于长白丛书之《金史辑佚》,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p109。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5。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使金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34。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使金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38。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揽辔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77。
    3元·脱脱:《金史·食货志》,中华书局,2000年,p714。
    4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使金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34。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7。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7。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5。
    2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10。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5。
    4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7。
    1傅朗云编:《金史辑佚·茅斋自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09。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0。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形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3。
    4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52。
    1傅朗云编:《金史辑佚·茅斋自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09。。
    2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9。
    3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0。
    1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2。
    2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2。
    3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6。
    4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6。
    5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4。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辕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13。
    2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0。
    3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1。
    4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8。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契丹风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4。
    2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9。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揽辔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83。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16。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63。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揽辔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77。
    4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1。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41。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6。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6。
    4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2。
    1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6。
    2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1。
    3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37。
    1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8。
    1洪皓:《松漠纪闻》,长白丛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29。
    1傅乐焕:《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年,p4。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4。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熙宁使虏图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87。
    4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5。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48。
    2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序》见《永乐大典》第5册,p4811。
    3李德辉:《论宋人使蕃行记》,见《华夏文化论坛》,p90。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p8。
    2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p152。
    3元·脱脱:《宋史·阎询传》,中华书局,2000年,p10703。
    1陈贻焮主编:《全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p1777。
    2元·陈孚:《陈刚中诗集》,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元·脱脱:《辽史·圣宗本纪》,中华书局,2000年,p86。
    1元·脱脱:《辽史·营卫志》,中华书局,2000年,p280。
    1元·脱脱:《辽史·营卫志》,中华书局,2000年,p260。
    1蒋祖怡、张涤云整理:《全辽诗话》,岳麓出版社1992年,p325。
    1清·叶隆礼:《契丹国志·四京本末》,中华书局,1985年,p216。
    2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2000年,p607。
    1杨伯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p24。
    2杨伯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p125。
    1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p1222。
    2杨伯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p172。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252。
    2杨伯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p8。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7,中华书局,1980年,p1505。
    1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2年,p229。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P1820。
    1以下出使词均出自唐圭璋编纂:《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
    1唐圭璋编纂:《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p1301。
    2唐圭璋编纂:《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p1302。
    1《周易·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p43。
    2沈文凡:《通赏中国历代词》,长春出版社,2014年,p29。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5年,p3372。
    1《宋词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p677。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p337。
    1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p164。
    1孔凡礼:《范成大年谱》,齐鲁书社1985年版,P186。
    1诸葛忆兵:《论苏辙的奉使诗》,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p178。
    1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六引《一统志》,商务印书馆,1982年,p804。
    2洪适:《盘洲文集》卷七四,四库全书本,p480。
    3洪迈:《容斋随笔》,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p837。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燕云奉使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37。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靖康城下奉使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63。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64。
    4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使金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38。
    5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揽辔录》,中华书局,2002年,p16。
    6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王沂公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8。
    1朴庆辉:《徐兢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7期,p100。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1。
    2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熙宁使虏图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85。
    3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乘轺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
    1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4。
    2元·脱脱:《金史·地理志》,中华书局,2000年,p363。
    3元·脱脱:《金史·食货志》,中华书局,2000年,p735。
    4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燕云奉使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40。
    5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66。
    6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北行日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49。
    7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使金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337。
    8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王沂公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29。
    9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p152。
    1沈文凡:《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p318。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宋]李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5][宋]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6][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7][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9][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清]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1][清]厉鹗辑.辽史拾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12][清]杨复吉辑,辽史拾遗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1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4][清]李慎儒.辽史地理志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15]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6]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7]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8]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19]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0]姜书阁.中国文学史四十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1]吴景旭.历代诗话[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22]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23]唐汝询.唐诗解[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24]陈伯海.历代唐诗论评选[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25]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6]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中华书局,1983
    [27]罗宗强、张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8]屈守元.中国文学简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29]孙静、周先慎.简明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0]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6
    [31]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2]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3]吴经熊.唐诗四季[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4]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上海:三联书店,2000
    [35]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6]北大中文系.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7]北大中文系.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
    [39]张炯.中华文学发展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0]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1]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42]张松如.中国诗歌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4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4]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45]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6]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5
    [47]马清福.东北文学史[M].天津: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48]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49]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0]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51][韩]金渭显.契丹的东北政策[M].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
    [52]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3]郭沫若.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4]刘义棠.中国边疆民族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5]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56]王承礼.渤海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57]朱国忱、魏国忠.渤海史稿[M].哈尔滨: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4.
    [58]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9]傅乐焕.辽史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0]舒焚.辽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61]杨树森.辽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62]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63]《历史研究》编辑部.辽金史论文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64]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5.
    [65]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66]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7]陈述.契丹政治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8]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9]董万仑.东北史纲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0]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71]陈述.辽金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2]卢明辉.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3]杨保隆.渤海史入门[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74]孙进己.东北历史地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5]王景义.东北地方简史[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76]张克.东北古代文史论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77]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
    [78]杨建新.西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79]江应梁.中国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80]王绵厚、李健才.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81]谭英杰.黑龙江区域考古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2]王宏刚、张志立.东北亚历史与文化[M].沈阳:辽沈书社,1990.
    [83]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84]沈文凡等.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85]王承礼、刘振华.渤海的历史与文化[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86]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7]姜孟山.朝鲜通史[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88]延边大学渤海史研究室.渤海史研究[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89]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M].沈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90]李治.东北艺术史[M].沈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91]齐江源.东北艺术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92]蒋秀松、朱在宪.东北民族史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93]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94]孙进己.东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5]孙进己.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6]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97]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98]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9]魏国忠.东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00]贾敬颜.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1]方学凤.渤海史研究[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102]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03]孙进己、冯永谦.东北考古集成·东北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104]黄凤歧.东北地方史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艺出版社,1995
    [105]陈芳芝.东北史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6]禹硕基.渤海国与东亚细亚[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107]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8]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
    [109]张琏瑰.1945年以前国际政治中的朝鲜和中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10]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韩关系通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111]杨春吉、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112]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113]佟冬.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114]蒋非非、王小甫.中韩关系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15]李治亭.关东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16]杨锡春.东北地名语源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17]宁梦辰.东北地方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118]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19]刘厚生.黑土地的古代文明[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120]卢勋、杨保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21]王承礼.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122]郑永振.渤海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23]郑永振、严长录.延边古代简史[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
    [124]金龟春.中朝日关系史[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
    [125]李德山.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126]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7]姜维东.唐丽战争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128]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9]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30]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1]萧君和.中华民族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2]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3]赵立兴.七世纪东北亚形势[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134]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35]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6]李德山、栾凡.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7]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8]马大正.中国东北边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9]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40]耿铁华.高句丽考古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141]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2]杨茂盛.中国边疆古代民族政权形成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43]郑春颖、姜维公.正史高句丽传校注[M].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04.
    [144]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45]龚荫.民族史考辨[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146]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7]中华书局编辑部.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148]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9]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150]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151]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52]曾枣庄、金成礼.嘉祐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53]陈述.契丹史论证稿[M].北京:国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1949年
    [154]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M].上海:三联书店,1963年
    [155]陈述.契丹政治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156]冯家升.辽史证误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57]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58]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59]杨树森.辽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0]李桂芝.辽金史简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161]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2]冯继钦、孟古托力、黄凤岐.契丹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3]顾吉辰.《宋史》比事质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164]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5]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6]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M].台湾: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167]孟广耀.北部边疆民族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8]何天明.辽代政权机构史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9]傅海波、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70]陈述.辽金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71]沈文凡.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
    [172]沈文凡等.通赏中国历代词[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年
    [173]李德辉.晋唐两宋行记辑校[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年
    [1]崔文印.《大金国志》初探[J].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2]郭长海.“金源文化”研究与展望[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赵永春.《茅斋自叙》记载的女真生活习俗与宋金关系[J].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4]邓广铭、刘浦江.《三朝北盟会编》研究[J].文献,1998年第1期
    [5]万齐洲.《三朝北盟会编》所见的北辽及其与宋金的关系[J].荆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6]万齐洲.《三朝北盟会编》中所见的北辽及其与宋金的关系(续一)[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7]方亚光,“使节”诠释,文献,1987年第4期
    [8]顾宏义.《宋史·高丽传》史源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期
    [9]祁庆富.《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版本源流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10]顾吉辰.北宋奉使邈川唃嘶啰政权使者刘涣手迹编年[J].西藏研究,1988年第1期
    [11]韩利琴.北宋赴辽使节“辞不行”现象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12]赵永春.北宋联金复燕之议始于何时?[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3]张云筝.北宋临朝听政皇后对外思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4]孙冬虎.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J].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15]程嘉静、张利锁.从《奉使辽金行程录》看辽代的聚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6]张显运.从出使契丹看富弼的外交才能[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17]杨浣.从交聘仪注之争看西夏的政治地位[J]西夏学,2010年第6辑
    [18]张国庆.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9]闫薇.从宋人边疆行记看辽人的生活习俗[J].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20]黄凤岐.从宋人使辽行程录看辽朝的交通和经济生产概论[J].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1]关亚新.二十世纪宋辽金史研究格局的形成与展望[J].高校社会信息,2001年第4期
    [22]姜逸波.范成大“使金”诗的爱国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1985年第2期
    [23]景宏业.范成大出使金国所作诗艺术蠡测[J].晋阳学刊,1997年第6期
    [24]左景权.范成大揽辔录校补初编序[J].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
    [25]周莲弟.富弼与北宋的御夏政策[J].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26]尤中.古代中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27]孙希国.关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J].兰台世界,2009年24期
    [28]张其凡.关于《宣和乙巳奉使录》的书名与作者问题[J].史学集刊,2008年第3期
    [29]赵永春.关于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1期
    [30]赵永春.关于宋金交聘“图书”的斗争[J].北方文物,1992年第2期
    [31]祁庆富.关于宋乾道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32]张涤云.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J].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33]汤开建.韩橁出使敦煌年代考[J].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34]刘强.韩国华出使高丽及其影响[J].文史哲,2000年第6期
    [35]宋建昃.洪皓《鄱阳集》及其版本浅探[J].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9期
    [36]霍明琨.洪皓流放东北时期的诗词作品[J].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37]赵永春.洪皓使金及其对文化交流的贡献[J].松辽学刊,1997年第1期
    [38]李静.洪皓使金与诗的创作、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39]王全兴.洪皓与《松漠纪闻》[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1期
    [40]王善军、王慧杰.简论使辽对北宋使臣政治性格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41]袁晓阳.金朝与西夏关系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2]张博泉、武玉环.金代的人口与户籍[J].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2期
    [43]林文益.金代的市场和商业及其与宋之间的互市[J].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44]王禹浪.金代冷山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5]周惠泉.金代散文浅论[J].晋阳学刊,1985年第3期
    [46]武玉环.金代商业述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4期
    [47]邹自振、陈宗沅.金代作家吴激生平与创作简论[J].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8]孙建权.金丽交聘路线考[J].东北史地,2011年第6期
    [49]赵永春、吕士平.金丽使节“贡赐贸易”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0]胡传志.金人使宋行为的文学观察[J].求实学刊,2010年第6期
    [51]赵永春、夏莉.金章宗对宋政策论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2]陆小燕、叶少飞.李觉使安南考[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53]范家全、吴晓萍.两宋与辽金外交之比较——以盟约和国书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54]林家劲.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J].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4期
    [55]肖爱民、贾启红.辽朝年节刍议[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
    [56]蒋戎.辽朝与高丽朝贡关系浅析[J].东北史地,2008年第6期
    [57]赵永春、玄花.辽金与高丽的“保州”交涉[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
    [58]刘肃勇.辽圣宗出兵高丽探析[J].东北史地,2008年第4期
    [59]王有.辽诗成就新论[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60]姜维东.辽使儒化现象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
    [61]陶玉坤.辽宋对峙中的使节往返[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1999年第2期
    [62]陶玉坤.辽宋和盟状态下的政治对抗[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63]曹显征.辽宋实现首次交聘之背景分析[J].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64]胡延荣.辽中京至广平甸捺钵间驿馆考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65]张劲.楼钥、范成大使金过开封城内路线考证——兼论北宋末年开封城内宫苑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辑
    [66]蒋金玲.路振《乘轺录》所记“韩氏子”考辨[J].北方文物,2010年第2期
    [67]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68]任崇岳.略论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
    [69]赵永春.略论苏颂使辽[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70]诸葛忆兵.论北宋使辽诗[J].暨南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71]王水照.论北宋使辽诗的两个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
    [72]吴冬红.论曹勋的使金词[J].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73]吴清河.论曹勋的使金诗[J].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74]徐新国.论范成大的爱国诗[J].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期
    [75]李娟.论范成大使金纪行诗的田园内涵[J].江淮论坛,2010年第1期
    [76]于国华、刘玉梅.论洪皓使金诗的安适主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77]张建伟、范婷婷.论金初“南冠诗人”的忠义精神[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78]任崇岳.论辽金关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79]胡传志.论南宋使金文人的创作[J].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80]李梅.论史达祖的北行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1]刘秋根、王慧杰.论宋朝遣辽使节的家族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82]任竞泽.论宋代“语录体”对文学的影响[J].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
    [83]赵永春.论宋金关系的主流[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84]周秀英.论宋金诗歌间的关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85]王立新、窦向军.论宋辽鼎力与宋夏和战的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3期
    [86]朱仲玉.论苏颂[J].中州学刊,1988年第5期
    [87]诸葛忆兵.论苏辙的奉使诗[J].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88]梁利.论徐兢及其《宣和奉使高丽图经》[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89]李德辉.论汉唐两宋行记的渊源流变[J].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3期
    [90]杨德华.蒙古与南宋的外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
    [91]杨峰.南宋初年宋金“和”“战”新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4期
    [92]张高评.南宋使金诗与边塞诗之转折[J].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93]顾全芳.评宋初的对辽政策[J].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5期
    [94]郑毅.契丹对辽海地区经略探析[J].东北史地,2011年第2期
    [95]胡传志.入金不仕的宋人诗歌及其文学意义[J].求实学刊,2007年第3期
    [96]余敏辉.三朝宰相富弼的政治风采[J].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97]苗波.十二世纪初的中国南北文化传播的先驱——洪皓[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98]段菁晖.史达祖的北行词[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99]顾吉辰.宋西夏交聘考[J].固原师专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期
    [100]李云泉、齐廉允.宋朝高丽观中的战略安全意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101]霍明琨.宋代赴金使节对金代文化教育的影响[J].满语研究,2006年第2期
    [102]董克昌.宋金外交往来初探.[J].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2期
    [103]唐春生、孟颖.宋代翰林学士与契丹(辽)及金的交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04]吕肖奂.宋代诗歌中的高丽人物及高丽文化——异域文化在宋代诗坛的认知度初探[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05]杨静.宋代送人使辽诗论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6]赵永春、厉永平.宋金“海上联盟”期间的领土交涉——以赵良嗣《燕云奉使录》的记载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
    [107]沈文雪.宋金对峙中期南北文士心态与文学格调[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
    [108]赵永春.宋金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109]刘春霞、戴伟华.宋金交聘中的南宋泛使考略[J].求索,2009年第7期
    [110]赵永春.宋金聘使对文化交流的贡献[J].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111]高金枝.宋金外交使节出使任务初探[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12]郭鹏.宋金文学交流初探[J].鲁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113]王辉斌.宋金元奉使诗探论[J].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114]李梅花.宋丽关系史上的特殊群体——宋商[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15]田相林.宋辽“澶渊之盟”——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J].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6]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伦略[J].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117]胡传志.宋辽金文学关系论[J].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118]葛金芳.宋辽夏金时期的经济干扰与经济波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119]王慧杰.宋遣往辽国使节的素质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20]赵永春.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J].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21]杨小敏.宋人对辽朝的畏惧心理和“燕云”情节[J].史学集刊,2008年第5期
    [122]沈如泉.宋人洪迈使金事迹考论[J].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123]张荣东.宋人使金诗考[J].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124]顾吉辰.宋神宗元丰6年杨景略等奉使高丽题名考释[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25]孙冬虎.宋使辽境经行道路的地理和地名学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辑
    [126]申海田、张明锋.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考析[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27]吴熊和.苏轼奉使高丽一事考略[J].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28]陈子彬、齐敬之.苏颂《使辽诗》注释[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129]王同策.苏颂的文学成就[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4期
    [130]赵永春.苏颂使辽与历法改革[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131]李慧娟.苏颂与北宋的对外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32]曹树森.苏颂与宋辽关系[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7期
    [133]顾娅丽.外国使节使辽相关问题浅析[J].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134]吕肖奂.外交往来的史性叙事与诗性叙事——金人出使高丽之相关诗词文的叙事学解读[J].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35]李德身.王安石“使北诗”考[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136]赵克.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辨[J].北方论丛,2001年第2期
    [137]刘成国、卢姝.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张涤云先生商榷[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38]张睿丽.王延德出使高昌使命补证[J].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139]王丽亚.王曾与宋辽关系辨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40]顾吉辰.徐兢和他《宣和奉使高丽图经》[J].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41]刘婷.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关联问题考辨[J].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42]孙建民.燕云十六州与宋初宋辽的军事策略[J].河北学刊,1989年第4期
    [143]魏淑霞、陈燕.余靖与宋夏和议[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44]陈大远.两宋出使辽金诗阐论[J].北方论丛,2012年第6期
    [145]韩昇.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及其基本原则[J].学术研究,2008年第8期
    [146]常培军.中国古代旌节述论[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增刊
    [147]刘玉珺.中国使节文集考述——越南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48]孙建民、顾宏义.中国宋朝与高丽外交关系论略[J].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49]刘春霞.朱弁使金诗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50]沈文凡等.白居易诗歌的影响与接受[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51]沈文凡等.唐诗名篇名句之明代接受与传播[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
    [152]沈文凡.韩愈乐府诗歌创作刍论——以《琴操》十首为诠释对象[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53]沈文凡等.宋辽交聘背景下的彭汝砺的使辽诗[J].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6期
    [154]沈文凡等.隋唐东北边塞诗创作述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55]沈文凡等.白居易“歌诗”音乐美学思想探微[J].北方论丛,2012年第5期
    [156]沈文凡等.唐代射猎诗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5期
    [157]沈文凡等.王国维《人间词话》百年研究史综论[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0年第3期
    [158]沈文凡等.近百年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诗歌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59]沈文凡等.晚唐讽刺文学对柳宗元寓言散文的接受[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60]沈文凡等.唐代诗韵之明人接受文献初辑[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
    [1]王晓梅.《松漠纪闻》探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李春燕.北宋前期社会各阶层对辽态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杨娟.曹勋乐府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石光荣.从《奉使辽金行程录》透析辽代社会生活[D].吉林大学,2006年
    [5]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玄花.金丽外交制度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7]郜玉东.两宋翰林学士出任外交使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石艳军.辽道宗朝辽与高丽使者往来的初步研究[D].大连大学,2009年
    [9]蒋英.论两宋使北诗[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10]王欣.论宋金和战背景下的范成大使金诗[D].汕头大学,2010年
    [11]王丽亚.论王曾[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2]李自豪.南宋使金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3]周立志.南宋与金交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4]齐廉允.宋朝的高丽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5]方文逑.宋辽榷场贸易和走私贸易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6]王琳.余靖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7]张婕.北宋国信使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8]杨静.北宋使辽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9]彭凤萍.北宋与辽朝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0]吴冬红.曹勋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1]马晶.曹勋诗歌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2]张树峰.范成大使金诗文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3]曹清华.富弼年谱[D].四川大学,2002年
    [24]陈爱红.洪皓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5]耿伟.洪皓使金期间交游及诗文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6]彭亚萍.两宋之交宋金战事诗研究(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
    [D].西南大学,2002年
    [27]陈慧.论高丽与宋的朝贡贸易[D].延边大学,2002年
    [28]张莹莹.论辽丽战争与辽丽宋三国的政治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29]周秀荣.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诗歌的发展流变——辽金诗歌与宋诗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0]刘传文.南宋“四洪”诗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31]成少波.南宋使金诗考论[D].安徽大学,2006年
    [32]母忠华.宋代日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3]黄玲.宋代使金行记文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4]刘秀荣.宋代外交使节略论[D].河南大学,2001年
    [35]陈卫才.苏颂及其诗歌探论[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36]马海霞.张舜民及其诗词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7]董碧娜.宋使臣出使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8]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9]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0]沈如泉.南宋鄱阳洪氏父子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1]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复旦大学,2005年
    [42]张云筝.宋代外交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3]曹显征.辽宋交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4]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5]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6]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