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首先界定了城市秩序的基本概念,阐述了什么是城市秩序,应当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和探讨城市秩序。然后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厘清并发掘中国历代传统城市发展演变所内在的秩序与规律,探讨城市中蕴含与映射出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较不同地域的城市特征,并引入当代欧美国家城市秩序相关研究成果。以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作为主要技术路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总结归纳并比较城市秩序演进的阶段,各阶段特征以及城市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基本原理,并提出基于基本原理的当代中国城市秩序重构策略。
     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界定城市秩序的概念。本文研究的城市秩序,是指城市发展的规律性法则,包括城市的基本形态,城市的内在逻辑性,城市的结构关联性。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必然需要从不同层面界定城市秩序:从形态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的形制、分区与核心结构;从生态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的规模、城市内外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与处理方式;从人文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的制度、文化与空间伦理;从生活层面而言,是指城市从公共生活空间到私人居住空间、以及不同功能空间的组织安排;从区域层面而言,是指城市等级序列、城市职能分工与协作以及区域性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模式。
     第二,总结归纳并比较城市秩序演进的阶段,各阶段特征以及城市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基本原理。从形态秩序、生态秩序、人文秩序、生活秩序、区域秩序五个层面,厘清城市秩序的演进历程,比较各发展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思想和不同当代研究视角下城市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并进一步分层面阐述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从生态秩序、人文秩序、生活秩序、区域秩序四个层面进行论述。
     第三,基于当代城市秩序基本原理,从生态秩序、人文秩序、生活秩序和区域秩序四个层面,建立当代城市秩序框架,纳入各层面构成要素,提出重构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策略。重构城市的生态秩序,包括城市规模的生态界定,城市与外部山水的互动,城市内部的自然生态三方面内容;重构城市的人文秩序,包括空间伦理下的城市治理,城市精神、功能与形态的礼乐和鸣,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延续三方面内容;重构城市的生活秩序,包括以人为本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多元公共空间塑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尺度三方面内容;重构城市的区域秩序,包括名副其实的城市等级序列,网络体系中的城市职能分工,综合性或专业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公共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四方面内容。
At the beginning the thesis defin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urban order to explain urbanorder, which aspects should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about urban order. Then thethesis, with the star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order problems, clarified andexplored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ancient tradition of the inner city of order andregularity, explor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oughts culture, with comparing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city and importing the introduction ofcontemporary European countries urban order related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the maintechnical route was that the past serves the present and the West learning for Chinese.In the end this thesis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order stage,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ases and the elements of urban order change. And onthe basis of abov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urban order and proposed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order reconstruction strategy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This paper has three main innovations as followed:
     Firstly, the thesis defined the concept of urban order.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orderreferred to the regularity of urban development laws, including the city's basic form,the inherent logic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s structural relevance. The urban order needsto defined from different levels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city: from themorphological level, the urban order referred to the city's shape, zoning and corestructure; from an ecological level, it referred to the size of the city, outside the city on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ttitude and approach; from human level, it referred to thecity's system, culture and space ethics; from life level, it referred to the organizationof different functional spaces in the city from a public to a private living space; fromthe area level, it referred to the city level sequence, urban and regional functionsdivision and collabor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ode.
     Secondly, the thesis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order stage, the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ases and the elements of urban order change. Also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order on thebasis of above. The thesis stated the process of urban order, comparing the elementschanges of different stage, regions, cultures, ideological, and contemporary urbanorder from the morphological order, ecological order, humanities order, life order,regional level five aspects. And further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contemporary Chinese urban order by levels, mainly from the ecological order,cultural order, life order and the regional order.
     Thirdly, the thesis proposed the r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urban ord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temporary urban order framework based on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urban order, from the ecological order,humanities order, life order and regional order four level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ecological order included three aspects which were urban-scale eco-defined, urbanlandscape interactions with the outside, and the city's natural ecology inside.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cultural order also included three aspects which wereurban governance under the space ethic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spirit, function andforms, and the protec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urban context. Reconstruction the city'slife order included three aspects which were layout of urban functions basedpeople-oriented, urban different public space shaping, and the humane urban spatialscale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regional order included four aspects which were averitable city hierarchical sequence, the city functions divisions in network system,urban development forms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s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s under the regionalcoordination.
引文
1[英]李约瑟原著,[英]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中华科学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41.
    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04.
    3在线汉语大字典,http://zd.eywedu.com/zd/zi/ZdicE7ZdicA7ZdicA9.htm.
    4在线汉语大字典,http://zd.eywedu.com/zd/zi/ZdicE5ZdicBAZdic8F.htm.
    5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1583.
    6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转引自《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
    7哈耶克认为,秩序是由各种各样要素之间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事态,其间,我们可以从对整体中的某个空间或时间部分所做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余部分做出正确的预期,或者至少是学会做出可能被证明是正确的预期。引自高全喜.法律秩序与自由主义(第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2.
    9中国统计年鉴(2012).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10“门槛”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历史、政治条件、城市结构等各种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门槛条件,城市才具备扩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1邓凌云,洪亮平.中国“硬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12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13中国网.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09/07/content_16084510.htm.
    14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30.
    15人民日报. http://news.sohu.com/20110214/n279318871.shtml.
    16朱文一.秩序与意义——一份有关城市空间的研究提纲(J).华中建筑,1994,12(1).
    17陈忠.城市意义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1(2).
    18杨宇振.“礼”与“理”的世界——中国近现代城市转型批判(J).华中建筑,2006(05).
    19喻祥.健康城市空间的概念及其秩序的创造(J).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10).
    21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3.
    22[美]David Harvey. Justice,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M).转引自《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新]林少伟著,王世福,刘玉亭译.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
    2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4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5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6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7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8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29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0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1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二十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32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3[德]阿尔弗雷德·申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4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35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36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3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
    38钱穆.中国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9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0[美]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1[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2秦红岭.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基于传统哲学观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44[法]勒·柯布西耶著,金秋野,王又佳译.光辉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5[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张播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D).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6[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7[英]彼得·霍尔.明日之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48孙施文编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19.
    49[新]林少伟著,王世福,刘玉亭译.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0[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
    51[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2约翰·霍金斯著,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创意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53[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4甄峰.城市规划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5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6[德]阿尔弗雷德·申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M).梅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57通过严密“大宗”、“小宗”的组织(图2-1),确立嫡长子的继统之制,巩固了周天子在“周之宗盟”中的盟长地位。通过联姻,与姬姓以外的贵族形成甥舅姻娅关系。周代的宗法制度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把周天子的同姓宗族与异姓姻娅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以周王为首的庞大统治集团。这个集团凭借分封,控制着全国的土地、人民、财富和军队。整个国家组织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姬姓大家族为核心的统治体系。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12.
    58强调尊卑差别的礼制,是周代立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以礼达治,建立严谨的礼治统治秩序,就是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凭借礼治秩序,确保“王者之尊”。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13.
    59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11.
    61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40.
    62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1-42.
    63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39.
    64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40.
    65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28.
    66周王是“周之宗盟”的盟主,天下的大宗子。周王所居住的王城就是全国宗法血缘统治网的中心,成为第一级城邑。诸侯是小宗子,在分封的疆域内营建城市,作为王室的屏藩,成为第二级城邑。在各诸侯封国内,受采地的卿大夫营建都邑,组成第三级城邑。正像春秋年间楚国范无宇所说:“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毛拇毛脉。”引自国语·楚语.
    67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6.
    68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24-725.
    69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25.
    70国语·周语.
    71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04.
    72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28.
    73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28.
    74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29.
    77周书·费誓.
    78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1.
    79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2.
    80周书·作雒.
    8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1.
    82战国策·赵策.
    83战国策·齐策.
    84管子·小匡篇.
    85礼记·王制.
    86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63.
    87管子·大匡篇.
    88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
    89左传·襄公十四年.转引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90管子·八观篇.
    91管子·乘马篇.
    92“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引自管子·乘马篇.
    93尔雅.
    94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96礼记·中庸.
    97[美]乔尔·科特金著,王旭,等译.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98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9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1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2诗经.转引自[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4刘熙,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5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6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07.
    107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8顾颉刚.古史辨自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9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0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58.
    111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94.
    112张衡.西京赋.
    113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95.
    114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59.
    115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61.
    116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7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18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0,24(9).
    119陈喜波,韩光辉.汉长安“斗城”规划探析(J).考古与文物,2007(1).
    120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1[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5.
    12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7.
    123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24李遇春.汉长安城城门述论(J).考古与文物,2005(6).
    125班固.西都赋.
    126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27秦建明,张在明,杨政.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J).文物,1995(3).
    12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30.
    129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0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1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2宋敏求.长安志.
    133班固.汉书·宣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4王社教.论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135班固.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6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37班固.西都赋.
    138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39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0董仲舒.春秋繁露·十指(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1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42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43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4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58.
    145陈忠.城市意义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1(2).
    146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47左思.魏都赋.
    148左思.魏都赋.
    149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J).考古,
    150水经注.转引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8.
    151水经注.转引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8.
    152邺中记.
    153魏书·高祖纪.
    154魏书·成淹传.
    155魏书·高祖纪.
    156魏书·广阳王嘉传.
    157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158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4).
    159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160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161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序.
    162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16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79.
    16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01.
    165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02.
    166旧唐书·地理志.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97.
    167大业杂记.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73.
    168宋敏求.长安志(M).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73.
    169隋书·文帝本纪.
    170隋书·宇文恺传.转引自王树声.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J).城市规划,2009,33(6).
    171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转引自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0(9).
    172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0(9).
    173宋敏求.长安志·卷七.
    174武廷海.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J).城市规划,2009(12).
    175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76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发展(J).考古,1961(5).
    177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575.
    178“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时人家,敕百日内毁拆。”引自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037.
    179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11:83.
    180欧阳修.新唐书(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1085.
    18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7.
    182宋敏求.长安志(M).
    183宋敏求.长安志(M).
    184唐两京城坊考.
    185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5.
    186史念海.中国古都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87钱易.南部新书·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88钱易.南部新书·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89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5.
    190皎然.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全唐诗·卷24.
    191白居易.寄张十八.全唐诗·卷429.
    192杜旬鹤.御柳沟.全唐诗·卷691.
    193宋敏求.长安志(M).
    194东京梦华录(M).
    195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04.
    196五代会要·卷二六城郭(M).转引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78.
    197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M).转引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80.
    198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15.
    199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12.
    200“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各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以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引自册府元龟·卷十四.
    201杨侃.皇畿赋.
    20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1.
    203宋会要辑稿·舆服.转引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5.
    204百岁寓翁枫窗小读.转引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1.
    205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90.
    206都城纪胜.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14.
    208元书·地理志.
    209清代地方行政建制分省、府(州)、县三级,另于府之上设“道”,以资督察。县以下推行保甲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强化对百姓的管理。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56.
    210析津志.转引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7.
    211析津志.转引自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6.
    212日下旧闻考.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37.
    213明史·地理志.
    214日下旧闻考.
    215析津志辑佚·岁纪.216.
    216管子·乘马篇.
    217隋书·文帝本纪.
    218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85.
    219杨侃.皇畿赋.
    220董鉴泓.我国古代若干特殊类型的城市(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
    221满足社会历史调查报告·北京满足调查报告(下册).转引自刘乔.清代中前期成都城市的重建[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6:23.
    222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223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4.
    22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85.
    226吕氏春秋·处方
    22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3.
    228“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引自荀子·乐论.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279.
    229荀子说:“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外,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不免也。”引自荀子·乐论.转引自王其亨,刘彤彤.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J).规划师,1997(1).
    230“‘乐’与礼不同在于,它是通过群体情感上的交流、协同、和谐,以取得上述效果。从而,它不是外在的强制,而是内在的引导;它不是与自然性、感性相对峙或敌对,不是从外面来主宰、约束感性、自然性的理性、社会性,而是就在感性、自然性中来建立起理性、社会性。从而,以‘自然的人化’角度来看,‘乐’比‘礼’更为直接和关键。‘乐’是作为通过陶冶性情、塑造情感以建立内在人性,来与‘礼’协同一致地达到维系社会的和谐秩序。”引自华夏美学.转引自王其亨,刘彤彤.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J).规划师,1997(1).
    231“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引自礼记.卷十一,页八.
    232“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引自礼记.
    233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引自国语·郑语.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38.
    234礼记.卷十五,页十二.
    235礼记.卷十五,页六.
    236礼记.卷一,页二.
    237“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引自礼记.卷十五,页三.
    238礼记.卷七,页十二.
    239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04.
    240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6.
    241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35.
    242其中清代的规制发展最为完全,可见一斑。其显爵有五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公又分为镇国公和辅国公,规定了“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两“公”待遇,“入八分”的公,在八样标志上作出规定,即:朱轮、紫韁、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府门上的铜钉)。清代对居住制度极为严格,据《晚清宫庭生活》书中记载,皇子在宫内分府,其门庭殿屋,间数多少,尺寸高卑,屋瓦颜色,各有一定制度、名称,不许僭越;亲王的府第,宫门门罩设有石狮子一对,亲王的大门五间,郡王三间,两旁设抱厦门,亲王的大殿五间,用绿琉璃瓦,郡王三间,用桶子瓦等等。引自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54-55.
    243诗经·周颂·我将.
    24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35.
    245国语·越语下.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36-37.
    249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27.
    250韩非子·解老.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145.
    251老子集注·二十五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52老子集注·三十四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53老子集注·二十五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54老子集注·三十七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55老子集注·一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56老子集注·四十二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1.html.
    257老子集注·四十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1.html.
    258庄子集解.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975.html.
    259老子集注·三十二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60老子集注·五十一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1.html.
    261管子·心术上.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3097.html.
    262韩非子·卷六.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149.
    263老子集注·十六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64老子集注·十六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65老子集注·四十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1.html.
    266老子集注·二十五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67老子集注·十六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68老子集注·三十六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269洪范.
    270董仲舒.春秋繁露.
    271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272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273正如董仲舒所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也。”引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274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39.
    275管子·乘马篇.
    276管子·乘马篇.
    277三辅黄图.
    278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0,24(9).
    279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280郭璞认为:“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引自葬经·内篇.
    281武廷海.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J).城市规划,2009,33(12).
    282管子·心术.
    283吕氏春秋·季春.
    284“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引自管氏地理指蒙.转引自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59.
    285“气之来,有水以引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对山水的崇敬,来自于它有生态意义,风水将依附山水的生态意识,扩大到精神领域,从而形成了赋予山水灵性的文化意识。俗语云:“山青水秀出才子,穷山恶水出刁人”,自然山水的气息不仅滋养了人的身心,并且影响和决定着人的性格、素质和生命,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的前途与命运。故有“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贵,山破人悲,山归人聚,山走人离,山长人勇,山缩人低,山明人达,山暗人迷,山顺人孝,山逆人嘶”及“水深民多富,水浅民多贫,水聚人多稠,水散民多离”之谓。引自青囊海角经.转引自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59.
    286郦道元.水经注.
    287汉书·艺文志.
    288班固.汉书.
    289[英]李约瑟原著,[英]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中华科学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51.
    290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27.
    291首先,龙脉要止歇。奔腾的来龙或其分支到了穴场,要象汽车刹车一般,山的支爪向前撑住才是静止之象,如果仍是向前拨来拨去,左右摆动,则仍在行动之中,不能结穴成局。其次,众水要到堂。山水结伴而行,“朱子云:两山之中必有一水,两水之中必有一山,水分左右,脉由中行”,但是,水顺山而走是不能结穴成局的,水必须横过、逆向或绕抱龙脉,形成交合之势,才能让气脉停留。众水归聚堂前,证明水与山交合之势已成,且无倾斜、飞走之嫌,是山水聚合成局的重要标志。第三,诸砂要会聚。龙脉止歇成局之处,诸山必然回顾,左右随从枝枝齐止,朝对迢迢而来,全部会聚穴前,构成一个藏风聚气的围合空间。引自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34.
    292“至若都省府州县邑,必有旺龙远脉,铺张广布”,“干龙尽为州府,支龙尽作市村,气大亦大,气小亦小。龙气大则结都会省郡,气小则结县邑市村”。引自阳宅集成·卷一论阳基之龙.转引自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35.
    293张子微.玉髓经·龙格.转引自徐试可辑.地理天机会元(M).赤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501.
    294张子微.玉髓经.载于平阳全书·卷九.转引自何晓昕.风水探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119.
    295廖禹.金壁玄文.转引自徐试可辑.地理天机会元(M).赤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65.
    296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41-251.
    297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51-256.
    298卜应天.雪心赋·第二章地理要略. http://baike.baidu.com/view/464742.htm#2.
    299吴以玠.地理不求人(M).转引自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64.
    300“城门者,关系一方之居民不可不辨,总要以迎山接水为主。”林牧.阳宅会心集.转引自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66.
    301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66-268.
    302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71.
    303六朝战乱时期,士人南下,促动着苏州世风由尚武转向崇文,一些文人学士也从入仕参政转向归隐山林,开创了苏州文人私家园林的先河。隋唐之后的科举制进一步刺激了苏州习文之风的滋长,文人以物遣兴的特性使古城空间散发出淡雅的书卷气。自宋以来苏州地区尚文重教,文人学士荟萃,这种浓厚的文风必然使城市和建筑体现出一种整体性的文化品格。苏州众多的文人画士或者直接主持古城的规划建设,如白居易之于山塘河;或者与能工巧匠共同酝酿私家宅园的立意、置景和建造;或者写诗作著立书,推动城市和建筑文化的发展。此外,大量的文人参与还反映在运用文学、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手法,将文化艺术不断浸渍和表现于城市各类空间,使其具有高度的文学味和艺术性。引自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304陈从周.梓室谈美(M).转引自蒋孔阳主编.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0.
    306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38.
    307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人物这一常见的尺度在此退缩为不可比较的小使,我们难以察觉它在透视学上的反常,而全然陷入它所带来的博大精宏的物境。利用郭熙的“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长、宽、高)的原理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透视学的比较论述,当然可以认为画家有意利用散点透视在不同高度上布设了矛盾的视点——它竟然将在绝顶上俯瞰的山峰置于从另一较低处仰视的山腰之上,这如此违背西方透视学固定视点的透视方法:它要么全部仰视要么完全俯瞰。像《溪山行旅图》这样矛盾地综合了两个或多个视点的方法只能在塞尚的散点透视或更后些立体主义的拼贴画中才可能发生。又如《清明上河图》,在图中画面完全无视时间的流逝,而仅仅关注如何将那些一幕幕迥异的空间场景呈现。假如人们可以分别在不同时间品味不同的城市空间,那它就不是我们经常谈论的同时空间;假如这些空间体验间的关系相当淡薄或不被强调,那它也不是我们认为的线性空间。所有那些空间片段都呈现为具体场景,都可以独立地被鉴赏、被凝视,被沉思或者被忽略……引自董豫赣.透视空间(J).建筑师,2003(10).
    308对于《诗》,孔子如是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诗能够启发、激励人的思想和感情,提高认识水平等,所以孔子倡导“君子登高必赋”,发出了“不学诗,无以言”的圣训,萌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诗学思维模式。
    309中国传统建筑群体,无论处于平原还是山地,都同步感应诗词格律的形式美学和音韵律动,在这个秩序有形而又虚实相生、错落有致的韵律节奏中透出“诗境”。引自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38.
    311诚如乾隆皇帝在《塔山西面记》一文中所说:“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澜。故水无波澜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止情。然室不能自为高下,故因山以构室者其趣恒传”。引自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39-40.
    3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13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22.
    315李裕群.隋唐时代的扬州城(J).考古,2003(3).
    316嘉庆扬州志·序.转引自季鹏.地理环境变迁与城市近代化——明清以来扬州城市兴衰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317嘉庆扬州志·序.转引自季鹏.地理环境变迁与城市近代化——明清以来扬州城市兴衰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318康熙扬州府志·盐法.转引自季鹏.地理环境变迁与城市近代化——明清以来扬州城市兴衰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319扬州城考古工作简报.考古,1990(1).
    320广陵通典.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28.
    321“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耀罗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引自扬州梦记.
    322“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引自吴越春秋.
    323“城中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引自陆广微.吴地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11.
    324吴郡志.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48.
    325读史方舆纪要.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49.
    326该建筑的兴建本着“郡城中央宜镇杰阁,以壮形势”的规划思想。引自元妙观卷十.转引自高泳源.古代苏州城市布局的历史发展.中华文史论丛,1984(3):95.
    327道光年间,玄妙观用地扩大到5.5公顷,共三十多座殿阁,巍峨壮丽的宫观建筑群成为古城新的空间中心。
    328“西较东为喧闹,居民大半工技。金阊一带,比户贸易,负郭则牙侩辏集。胥盘之内,密迩府县治,多衙役厮养。而诗书之族,聚庐错处,近阊尤多”。引自广志绎.转引自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329“苏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330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331吴中水利全书.转引自俞绳方.苏州古代城市规划与风水学(J).江苏城市规划,2012(4).
    332蒋大鸿.天元五歌·阳宅篇.
    334俞绳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宋、平江(苏州)图(J).建筑学报,1980(1).
    335佛塔作为整个城市建筑群的控制点,较均匀地分散布置在城市内外的显要位置。有的位于近郊山丘之
    顶(虎丘山、上方山),有的作为河流与街道的对景(报恩寺塔、七塔、双塔等),有的位于城市出入口,形成城市的门户标志(瑞光塔、横圹寺塔、半圹寺塔等)。佛塔的高大挺拔与民居的低矮平齐构成垂直与水平线的鲜明对比。引自俞绳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宋、平江(苏州)图(J).建筑学报,1980(1).
    337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34.
    338至元十八年规定“商贾市舶物货,已经泉州抽分者,诸处贸易,止令输税”,至元三十年规定各市舶司“悉依泉州例”,在抽分之外,“取三十分之一以为税”。元史·卷11世祖纪八,元史·卷94食货志二·市舶.转引自杜瑜.泉州港历史地理研究(C).“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41.
    339(乾隆)泉州府志·卷11城池.转引自杜瑜.泉州港历史地理研究(C).“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41.
    340吴澄.吴文正公集·卷16送姜曼卿赴泉州路录事序.转引自杜瑜.泉州港历史地理研究(C).“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41.
    341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第2卷·第82章.转引自杜瑜.泉州港历史地理研究(C).“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41.
    342马可波罗游记.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35.
    343元和郡县图志.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35.
    344读史方舆纪要.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36.
    346“诸蕃君长,远慕望风,宝舶荐臻,倍于恒数……除供进备物外,并任蕃商列肆而市,交通夷夏,富庶于人,公私之间,一无所阙。”引自王虔休.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全唐文·卷515:5235.
    347明史·地理志.
    348读史方舆纪要.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80.
    349读史方舆纪要.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80.
    350元史·百官志.
    351张翥.蜕庵集.
    352新校天津卫志.天津县志.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59.
    353张秀芹,洪再生.近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9(6).
    354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61.
    355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3:22.
    356李远.青唐录.
    357李远.青唐录.
    358宋人李远《青唐录》写道:“城门设访楼二重,谅楼后设中门,后设仪门。门之东,契丹公主所居也。西为夏国公主等所居也。过仪门北二百余步为大殿,北楹柱绘黄,朝基高八尺,去座丈余矣。碧琉璃砖环之,羌呼禁围。凡首领升殿,立琉璃砖外,犯者杀之。傍设金冶佛象,高数十尺,饰以真珠,覆以羽盖,国相厅事,处其西;国王亲属厅事,处其东。直南大街之西,有坛三级,纵广亩余,每三岁冕祭天于其上。”
    359清人杨应琚《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宁州故城之半,周围九里二百八十步三尺;高厚皆五丈。月城高四丈,壕深一丈八尺,阔二丈五尺。门四,敌楼一十九,逻铺三十四,东门连关厢,商贾市肆皆集焉”。
    360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3:27-28.
    361袁寒.西宁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20.
    362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3:26.
    363乔柳.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云南丽江古城[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17.
    365流官还主持开挖了东河,沿东河流域开辟了古城的东城片区。东河与原有的中河、西河一起搭建了完整的水系网络,构成了丽江古城城市空间和建筑生长的依据,东城片区与老城片区、西城片区共同奠定了丽江古城现今的全部格局和规模。改土归流以后,流官知府的衙署新址选择在金虹山下,避开土司府和四方街。又建造了一座土筑的城墙(后因质量粗陋,连年倒塌而毁)围住流官府衙和东、西营盘,并在其周围一带修建了城隍庙、东岳庙、西岳庙、文庙、武庙、丽江府学、雪山书院等文化建筑。引自唐敬举.丽江古城景观空间形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西南林学院,2008:31.
    366蒋高宸.丽江——美丽的纳西家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76.
    367古城西依狮子山,背靠象山、金虹山,山前洪积扇恰好是地形高低的结合部,为潜水溢出带,水源最为丰富,地势北高南低,南有漾弓江环绕,有利于引水排水,减少和避免洪灾。引自乔柳.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云南丽江古城[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39.
    368北方代表祖先、回归之路、水头方向,南方代表子孙、开拓之路、水尾方向。
    369蒋高宸编著.丽江——美丽的纳西家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7.
    370“环市列肆,日中为市,名曰坐街。午聚酉散,无日不集,四乡男妇偕来。商贾之贩中甸者,必止于此,以便雇脚转运。”引自乾隆丽江府志略.转引自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83.
    371“郡城西关外,有集场一所:即四方街,宽五六亩,四面皆店铺。每日巳刻,男妇贸易者云集,薄暮始散。因逼近象山,山水流澌入市,然后东注于溪湖。市廛之民,向以泥泞受困。余思另辟一沟,使水从市外行非不便,民惧于街市风水不利,因谕街旁从铺各就门面铺砌石街,于进水之口筑一小水闸,晨则下闸阻水,不得入街,暮则启闸放水涤场使净,俾入市者既免于泞泥,又免丁尘埃,而水仍由市流行,当无所碍,各铺家所费无几,而便益无穷,城乡之民无不感惠焉。”引自滇南闻见录·上卷.
    372近日落时,集市退去,在街头西河放下活动闸堵住河水,利用西河与中河间的高差,水流将街上污物冲洗排入中河,此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引自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83.
    373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374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73.
    376鲜卑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和北燕三个封建政权,都将龙城(今朝阳市)作为国都,历经百年。咸康七年慕容皝选址“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福德之地遂筑城营宫室”,改柳城为龙城。引自京东考古录.转引自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45.
    382“诸堡军民尽窜,数百里无人烟,人口锐减,熟地复为荒地”。引自明神宗实录.转引自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58.
    383殷健.沈阳城市形态演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7:14.
    385殷健.沈阳城市形态演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7:12.
    388殷健.沈阳城市形态演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7:13.
    389[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第一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69.
    390Al Muqaddasi.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Regions.转引自[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2-43.
    391[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4-46.
    392[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9.
    393[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0.
    394[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7.
    395Batten.1995.转引自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396第一,协同性的世界城市网络,借助高度协同的先进运输和通信网络,相互竞争和合作;第二,专业化国家城市(specialized national cities)组成的互补网络,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和贸易彼此连接(如荷兰的兰得斯塔德地区和意大利的威尼托区);第三,专业化区域城市(specialized regional cities)组成的创新网络,也是由投入——产出关系和贸易彼此连接的(如第三意大利地区)。在这个体系中,各层级之间都会发生交互作用。各种要素不仅在城市层级之间自上而下流动,同时,低层级的网络也可以向世界城市销售它们的某些专业化产品。引自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398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城市之间权力分配的逻辑由等级化变为网络化。城市在网络中的通达性越高,其拥有的权力就越大,这种通达性的本质是城市与世界其它城市接触和联系的范围与质量。在网络中,权力更趋向于分散而不是集中,每个节点都是整体再生产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各自的生存空间。更进一步说,在节点之间,互补比竞争更为重要。引自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399[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57.
    402[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67.
    403[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4.
    404[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6.
    405Timothy Bartik. Who Benefits from Stat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ies?Kalamazoo,MI:Up-john Institute,1991.
    407[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4-118.
    410Lang,Robert E. Office Sprawl:“The Evolving Geography of Busines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SurveySeries,October2000.
    412[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2.
    413P. G. Hall. The Containment of Urban England. London:Allen and Unwin,1973.
    414R. Pendall,J. Martin&W. Fulton. Holding the Line:Urban Contai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enter on Urban and Metropolitan Policy,2002.
    415其中,绿带和城市增长边界主要通过“推力(push)”将城市增长限制在开放空间、重要农业用地以及生态敏感用地之外;而城市服务边界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拉力(pull)”将城市增长“吸引”到边界之内,并避免使其出现在没有基础设施投入的地区。对于控制的效用大小,Pendall和Bengston等人则认为,绿带、城市增长边界和城市服务边界对于城市发展限制的严格程度是逐次递减的。引自D.N.Bengston&Y.Youn.“Urban Containment Polici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Areas:The Case of Seoul’s Greenbelt.”http://www.ecologyandsociety.org/vol11/iss1/art3/,2009-01-04.
    417韩昊英,冯科,吴次芳.容纳式城市发展政策:国际视野和经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2).
    41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三联书店,2000.
    419迈克尔波兰尼区分了两种社会秩序,一种是一元的,另一种是多中心的秩序。多中心秩序是与一元秩序相对而言的,在这种秩序中,许多行为单位既相互独立,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又能相互调适,受特定规则的制约,并在社会的一般规则体系中找到各自的定位以实现相互关系的整合。引自[英]迈克尔·波兰尼著,何怀宏,冯银江,李雪茹译.自由的逻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20该理论认为:多中心体制广泛存在于市场、宪政、司法决策、政治选择与政治联盟等领域之中,解决公共问题不是依靠外部权威,而是更为充分的发挥自主治理的能力。引自[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21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理论强调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国家——社会——市场”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而非仅仅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引自[美]迈克尔·麦金尼斯著,毛寿龙译.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422易志斌,马晓明.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城市问题,2009(03).
    426[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5-209.
    427[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0.
    429古莱指出,发展伦理学是确认发展理想及发展目标,使发展保持人道的科学。发展的目的是“提升一切个人和一切社会的全面人性”,“发展伦理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得发展保持人道”。古莱提出应当重建“发展理想”,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①在人性层面,克服异化、实现人道是发展的目的。取消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中的异化才是发展的真正任务。②在理性层面,实现技术理性、政治理性、伦理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发展的目的。循环、平等、互动是上述三种理性的合理关系,每一种理性都不应处于垄断地位。“三种理性应当以一种循环的而不是垂直的互动特点运行。”③从具体价值内容看,“美好生活”是发展的目的,即“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与自由”。古莱认为,这些目标是普遍性的,反映了所有文化实体、所有时代人类的基本需要。④从社会实在内容看,理想的发展是“整体真正发展”。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未来发展之间的良好传承。引自[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30克拉克认为,“人生而平等”已经是基本常识,发展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如何使人们从贫困、歧视、灾难中解脱,如何用先进的制度保障人们自由地、不受歧视地参与现实生活、现实政治、现实经济,如何使人们都有现实机会在同一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公正、公开的竞争。“发展伦理在政策制度与方案的设计、执行中都具有作用。”应该以“标准的”制度伦理对发展政策、发展计划等进行“纯正的”价值反思,以清理制度行动中的妥协、折中主义。在克拉克那里,这种标准化的伦理,是“不可消减的、毫不含糊的民主政治”,即以参与、竞争、对话、开放、法制、分权等为内容的民主制度。在克拉克看来,贫穷的民主制度要优于贫穷的极权制度,正如富裕的民主制度要优于富裕的极权制度。引自http://www. sum.uio. no/dev_ethics/developmentethicsstudy. pdf.
    431建构民主制度必须进行主动的、经验主义的伦理行动,通过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主动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对已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确立的民主政治的广泛跨文化认同,通过标准的制度伦理行动在全球确立真正的发展价值。引自陈忠.发展伦理学的范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432P. Davidoff.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5.转引自孙施文编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60.
    434阿恩斯坦提出,真正全面而完整的公众参与则要求公众能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引自Sherry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转引自孙施文编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62.
    435孙施文编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60-462.
    436Carl steinitz.景观思想发展史——在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演讲.转引自俞孔坚,李迪华主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8-59.
    437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进展.转引自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596.
    438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进展.转引自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596.
    439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334.
    440[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11.
    441[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34.
    442[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36-37.
    443生态学的方法建议,大都市地区保留作为开放空间的土地应按土地的自然演进过程(natural-processlands)来选择,即该土地应从根本上适应于“绿色”的用途:这就是大都市地区内自然的位置。
    444[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70-71.
    445[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78.
    446Jean Gottman. Megalopolis(M). 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1:95.
    447[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78-80.
    448这些原则包括: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容纳增加的人口;无控制的发展必然是破坏性的;发展必须和区域目标相一致;遵守保护的原则能避免破坏并保证提高环境质量;这个地区能接受所有预期的开发而不受破坏掠夺;有规划的发展较无规划的发展更理想,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公共和私人的力量能联合起来,共同参加到实现规划的过程中去。引自[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2-113.
    449[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45-147.
    450[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49-150.
    451[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50-152.
    452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引自俞孔坚,李迪华主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
    454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是为了“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并注重等级结构和尺度效应的影响”。引自马克明,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转引自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534,548.的关键性时空量序格局,其特点在于规划设计一些关键性的点、线、局部(面)或其它空间组合,恢复一个景观中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引自马克明,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转引自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534,548.
    456例如“如何选择和确定保护区及其空间范围,在哪里及如何建立缓冲区和廊道,如何识别景观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段等”。引自阎水玉.生态规划与设计.重庆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3:12.
    457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中国学者马世俊、王如松(1984)认为: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随后产生了量化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黄肇义(2001)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
    465鲍世行编.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3.
    466于涛方,顾朝林,吴泓.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5).
    467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J).转引自鲍世行编.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1-22.
    468冯骥才说:“应该承认,这是我们的一个文化悲剧。我们把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千姿万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都变成了千城一面,我们把这样的东西交给后代,后代只能说我们这一代无知,我们这一代人没文化。”引自http://city.ifeng.com/gsms/20121128/319909.shtml.
    469单霁翔感叹道:“今天,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引自http://city.ifeng.com/special/qianchengyimian/.
    471刘守英.城市化:土地从外延扩张转向理性增长(J).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
    472马晓亚,袁奇峰.土地与中国快速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473马晓亚,袁奇峰.土地与中国快速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474当前各地方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城市工业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其核心资本是土地。而工业用地协议出让价格成为区域城市之间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的主要政策工具,提供地价补贴成为地方政府招商的重要手段。有学者指出,地方政府在推销自己的项目时,并不强调技术和制度条件,而是强调价格条件,突出表现在土地价格上,很多地区为了争夺项目资源,对土地的报价远远低于实际成本,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引自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475[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3.
    476冯晓星,赵民.论苏、锡、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477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3.
    478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59.
    479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
    480“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顷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引自管子度地.
    481地理五诀.
    48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69.
    483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J).转引自鲍世行编.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1-22.
    484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238-268.
    486“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引自礼记.
    487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言:“城市设计、风景区的规划、景点的创造除了全局在胸外,还要把力量集中在‘关键地段’上。城市设计工作者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即兴的豪情,才能‘振衣千仞岗,灈足万里流’,把这种山水感情落实到环境的建设上来。关键地区找准了,创作的主题找准了,‘意境’形成了,再精心推敲形式,就可以形成城市典型地区的典型特色。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叫作妙造自然。”引自吴良镛.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82.
    488析津志辑佚·岁纪.216.
    489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54-357.
    490管子·度地篇.
    491管子·水地篇.
    492管子·八观篇.
    493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126.
    494钱学森.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J).城市规划,1984(1).
    496龙菲.西方的城市治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4(2).
    497公众参与构建了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的合法性的基础。“合法性”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就是人们对权威者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而在尤尔根哈贝马斯看来,“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公众是指政府为之服务的主题群众,从社会学角度讲,就是社会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而在伦理学中,公众参与则更多强调的是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阶层和各个社会成员关心公共事务和公共目标的一种价值诉求活动。为更好地鼓励和实施公众参与,保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权利,必须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首先,应明确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内容、方式、途径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公众参与规划的权利制度化、实体化。其次,还要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内容,包括建立规划的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公众对规划信息的知情权,建立规划的协商谈判制度,以及建立规划的听证制度。此外,还必须重视并发挥非政府组织、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在公众参与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引自郭建,孙惠莲.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J).城市规划,2007,31(7).
    499单霁翔曾说:“任何新城的建设都不可能从‘白纸’上开始,而是在城市中建设城市,用文脉延续的手法缝合各类已有的城市空间,使新旧城区共同组成和谐的整体。”他所谓的缝合的过程其实是有序演进的过程,来自对城市发展上是动态、生长和变化特性的认识。历史积淀和形态延续的特点决定了城市风貌特色与传统、历史相关的一面。新老城区之间虽有明显的时间梯度痕迹,但只要建筑尺度和城市设计层面上的街廓单元控制得较好,还是给人一种丰富多样、统一而有变化、有序而多元的整体感,能把握好尺度,均衡和创新性的关系,是新城建设和古城保护至关重要的因素。历史城市的发展强调的正是这种城市空间的连接和缝合,表现在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及建筑与建筑的连接上,通过连接、缝合创造出依据的城市空间。引自单霁翔.让运河名城的古今设计根冠相连(J).中国名城,2011(11).
    500“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能使它的居民同传统文化浑然一体。”引自[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01雷姆·库哈斯.转引自[新]林少伟著,王世福,刘玉亭译.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3.
    502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503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504老子集注·四十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1.html.
    505老子集注·二十五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506老子集注·十六章.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507都城纪胜.转引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14.
    508Zhu Jianfei. Chinese Spatial Strategies:Imperial Beijing.转引自[新]林少伟著,王世福,刘玉亭译.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4.
    509[新]林少伟著,王世福,刘玉亭译.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8-19.
    510析津志辑佚·岁纪.216.
    511“一条船广场”的功能和布局均与西方广场相类,并具有独特形式:罗城古镇坐落于小山顶之上,地形外观恰似一艘停泊的小船;南北向的主街道长200多米,两端较窄,中间宽敞,古镇街面起伏,如同波涛中的甲板;街道最宽处约20米,位于小镇中央,此处有一座碑坊和一座飞檐戏楼,如同风帆高扬;街道两侧各有一条宽敞荫廊,乡人称为凉亭子,长200米、宽6米,仿佛船篷一般,凉亭平时是周围百姓市场交易的地方,遇到节日便成了观赏戏剧的包厢,也是品茶饮酒、理发下棋的场所,晴天遮烈日,阴天避风雨;街道向北逐渐收拢,最后街檐相接,形似船头;从戏楼向南街道渐窄,最南端为灵官庙,看似艄公的尾篷。古镇以别致的街道形式和建筑布局,形成完整而独特的船形广场。引自曹文明.中国古代的城市广场源流(J).城市规划,2008(10).
    51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13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发展(J).考古,1961(5).
    514关于广场的规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城市的规模、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布局、广场区位、广场性质与级别、广场主体建筑和临界建筑的体量与布局、用地环境条件、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等,都是影响因子,应该具体分析,正确对待。有学者建议如下:第一,城市广场用地的总规模,按城市人口人均0.07~0.62平方米进行控制;第二,单个广场用地规模,按市级2~15公顷,区级1.5~10公顷,社区级1~2公顷控制,大城市可偏大,小城市宜取下限。引自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2).
    515[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40.
    51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3.
    517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518彭荣胜.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8(12).
    [1][英]李约瑟原著,[英]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中华科学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英]约翰·伦尼·肖特著,郑娟,梁捷译.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高全喜.法律秩序与自由主义(第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6]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7]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9]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10]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11]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二十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14]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5][德]阿尔弗雷德·申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6]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1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
    [18]钱穆.中国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19]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0][美]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2]秦红岭.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3][法]勒·柯布西耶著,金秋野,王又佳译.光辉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4][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张播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5][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6][英]彼得·霍尔.明日之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7]孙施文编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8][新]林少伟著,王世福,刘玉亭译.亚洲伦理城市主义——一个激进的后现代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9][美]阿瑟·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0]约翰·霍金斯著,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创意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1]甄峰.城市规划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2]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3]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5]周书.
    [3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7]战国策.
    [38]礼记.
    [39]管子.
    [40]尔雅.
    [41]乔尔·科特金著,王旭,等译.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4][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5]刘熙,王先谦.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6]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47]顾颉刚.古史辨自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8]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9]张衡.西京赋.
    [50]班固.西都赋.
    [5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2]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3]宋敏求.长安志.
    [54]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5]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6]左思.魏都赋.
    [57]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58]史念海.中国古都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9]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0]东京梦华录.
    [61]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4.
    [62]说文解字.
    [63]老子集注.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480.html.
    [64]庄子集解.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2975.html.
    [65]徐试可辑.地理天机会元(M).赤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66]何晓昕.风水探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67]陆广微.吴地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68]蒋高宸.丽江——美丽的纳西家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9]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70][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第一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1]Timothy Bartik. Who Benefits from Stat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Policies?Kalamazoo,MI:Up-john Institute,1991.
    [72]P. G. Hall. The Containment of Urban England. London:Allen and Unwin,1973.
    [73]R. Pendall,J. Martin&W. Fulton. Holding the Line:Urban Containment in theUnited States,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enter on Urban andMetropolitan Policy,2002.
    [7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三联书店,2000.
    [75][英]迈克尔·波兰尼著,何怀宏,冯银江,李雪茹译.自由的逻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7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7][美]迈克尔·麦金尼斯著,毛寿龙译.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78][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9]俞孔坚,李迪华主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0]李文华,赵景柱主编.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81][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82]Jean Gottman. Megalopoli(sM). 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1.
    [83]鲍世行编.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5][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86]邓凌云,洪亮平.中国“硬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87]张复明.城市定位问题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2000(3).
    [88]朱文一.秩序与意义——一份有关城市空间的研究提纲(J).华中建筑,1994,12(1).
    [89]陈忠.城市意义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1(2).
    [90]杨宇振.“礼”与“理”的世界——中国近现代城市转型批判(J).华中建筑,2006(5).
    [91]喻祥.健康城市空间的概念及其秩序的创造(J).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92]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10).
    [93]李小波,李强.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城市规划,2000,24(9).
    [94]陈喜波,韩光辉.汉长安“斗城”规划探析(J).考古与文物,2007(1).
    [95]李遇春.汉长安城城门述论(J).考古与文物,2005(6).
    [96]秦建明,张在明,杨政.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J).文物,1995(3).
    [97]王社教.论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98]陈忠.城市意义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1(2).
    [99]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J).考古,
    [100]武廷海.从形势论看宇文恺对隋大兴城的“规画”(J).城市规划,2009(12).
    [101]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发展(J).考古,1961(5).
    [102]董鉴泓.我国古代若干特殊类型的城市(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
    [103]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104]王其亨,刘彤彤.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J).规划师,1997(1).
    [105]熊志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106]董豫赣.透视空间(J).建筑师,2003(10).
    [107]蒋孔阳主编.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8]李裕群.隋唐时代的扬州城(J).考古,2003(3).
    [109]扬州城考古工作简报.考古,1990(1).
    [110]高泳源.古代苏州城市布局的历史发展.中华文史论丛,1984(3).
    [111]俞绳方.苏州古代城市规划与风水学(J).江苏城市规划,2012(4).
    [112]俞绳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宋、平江(苏州)图(J).建筑学报,1980(1).
    [113]杜瑜.泉州港历史地理研究(C).“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41.
    [114]张秀芹,洪再生.近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9(6).
    [115]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116]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117] D.N.Bengston&Y. Youn.“Urban Containment Policies and the Protection ofNatural Areas:The Case of Seoul’s Greenbelt.”http://www.ecologyandsociety.org/vol11/iss1/art3/,2009-01-04.
    [118]韩昊英,冯科,吴次芳.容纳式城市发展政策:国际视野和经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2).
    [119]易志斌,马晓明.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城市问题,2009(03).
    [120]陈忠.发展伦理学的范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121]阎水玉.生态规划与设计.重庆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3:12.
    [122]于涛方,顾朝林,吴泓.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5).
    [123]马晓亚,袁奇峰.土地与中国快速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124]刘守英.城市化:土地从外延扩张转向理性增长(J).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
    [125]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126]冯晓星,赵民.论苏、锡、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1).
    [127]吴良镛.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82.
    [128]钱学森.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J).城市规划,1984(1).
    [129]龙菲.西方的城市治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4(2).
    [130]郭建,孙惠莲.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J).城市规划,2007,31(7).
    [131]单霁翔.让运河名城的古今设计根冠相连(J).中国名城,2011(11).
    [132]曹文明.中国古代的城市广场源流(J).城市规划,2008(10).
    [133]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2).
    [134]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135]彭荣胜.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8(12).
    [136]季鹏.地理环境变迁与城市近代化——明清以来扬州城市兴衰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137]陈永生.城市功能定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38]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
    [139]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140]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基于传统哲学观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41]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11.
    [142]刘乔.清代中前期成都城市的重建[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6.
    [143]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
    [144]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
    [145]杨永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3.
    [146]张秀琴.天津市重要城市规划事件及规划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0.
    [147]牛会聪.多元文化生态廊道影响下京杭大运河天津段聚落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1.
    [148]庄岳.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中国古代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149]袁寒.西宁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20.
    [150]乔柳.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云南丽江古城[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10.
    [151]唐敬举.丽江古城景观空间形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西南林学院,2008.
    [152]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153]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154]殷健.沈阳城市形态演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7.
    [155]中国统计年鉴(2012).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156]温铁军.中国的三次圈地运动.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20121210/n359969820.shtml.
    [157]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158]中国网.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09/07/content_16084510.htm.
    [159]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30.
    [160]人民日报. http://news.sohu.com/20110214/n279318871.shtml.
    [161]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2]在线汉语大字典,http://zd.eywedu.com/zd/zi/ZdicE7ZdicA7ZdicA9.htm.
    [163]在线汉语大字典,http://zd.eywedu.com/zd/zi/ZdicE5ZdicBAZdic8F.htm.
    [164]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1583.
    [165]http://www. sum. uio. no/dev_ethics/developmentethicsstudy. pdf.
    [166]http://www. sum. uio. no/dev_ethics/developmentethicsstudy. pdf.
    [167]http://city.ifeng.com/gsms/20121128/319909.shtml.
    [168]http://city.ifeng.com/special/qianchengyimian/.
    [169]http://city.ifeng.com/gsms/20121129/320298.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