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媒介与记忆之间的关联,可以被视为媒介研究向记忆研究的拓展,也可以被视为记忆研究向媒介研究领域的延伸。其实,无论在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还是在历史学、传播学、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记忆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记忆所关系到的不仅是人类个体对于所经历过去的认识,也是人类对于个体的自我认知;而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则不仅关系到群体与社会如何建构与传承自身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也关系到人类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冲刷、积淀与更替。媒介记忆研究是传统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媒介不仅成了记忆在历史传承中所必备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而且媒介的介入、使用与影响也使得记忆的分享与传递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记忆的时间轴线被无限拉长,记忆的空间边界被极大拓展。同时,全球性、多样化的媒介内容与形态更使得记忆研究的视野变得极为广阔。
     本论文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历史文化研究、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对于记忆研究的前期成果,立足当今媒介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记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考察新媒体与全球化语境下媒介记忆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研究和探讨媒介记忆在不同地域或空间的特点和功能,思考和建构媒介记忆的社会层级和理论体系。
     本文首先对媒介记忆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梳理,并提出对于媒介记忆概念以及研究范畴与领域的清晰界定,理清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媒介记忆自身的理论体系建构奠定基础。其次,对媒介记忆的运作机制展开剖析,提出媒介记忆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媒介记忆运作的影响因素。第三,文本以三章的篇幅,从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三个不同角度对媒介记忆的功能与效用进行梳理和阐述,并充分反思媒介记忆对于不同社会单元可能形成的正负效应。第四,本文进一步将媒介记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以病理分析的方式探究记忆障碍、记忆失真、媒介失忆等问题背后的根源。最后,本文从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宏观角度,对媒介记忆的未来进行展望,认为数字化的媒介记忆是人类记忆的归宿,而全球脑的建构和升华将开启人类更加广阔的记忆空间。
The relation of media and memory may be considered as expansion of media studies to memory studies, and vice versa. As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psychology, sociology, computer science, history and culture, memory concerns not only the individual's perception of past experiences but also the individual's self-perception. Apart from these, memory also concerns collective memory and social memory, i.e., how the community or the society constructs and transmits its own history and cultural memory, how human civilization accumulates and evolves in history. Since media act as a huge container and necessary carrier of these memories in the inheritance, the study of media memory becomes a major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memory. With the infinitely prolonged time axis and the expanding boundary of memory, the use and influence of media breaks through the barriers of time and space as far as memory-sharing and memory-transmitting are concer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globalization of media and the variety of content and forms broaden the scope of memo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esent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trend of media,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memory in the fields of psychology, sociology, history, culture, computer science, employ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from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psychology, memory, analyses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media memory in the contexts of new media and globalization, studies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media memory in different districts (or space), discusses the social hierarchy of media memory and constructs the theories of its own.
     First, the paper sets the scope of media memory by combing the rationale of media memory and distinguishing media memory from historical memory, cultural memory, individual memory and collective memory,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theory. Second, by analyzing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media memory, the inner workings of media memory and the 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its workings are abstracted. Third, the essay presents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media memory related to individual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and social memory, and then, reflect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media memory may have on the various communities. Fourth, the paper classifies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media memory, and explores memory disorders, memory distortion and loss of media mem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hology.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outlook of media memory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digital media memory is home to human mem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global brain" will surely expand memory space for human beings.
引文
1 Krzysztof Pomian,《De 1'histoire, partie de la memoire, a la memoire, objetd'histoire》, Revue de Metaphysique et de Morale, janvier-mars 1998, N°.1, p.68.
    1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1 宋红霞:《看电视的方式及活动与集体记忆》,《青年记者》2007年第8期。
    1 陈龄慧:《历史记忆与媒体:政治广告的文化解读》,《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3期。
    2 顾土:《记住历史的记忆》,《记忆》2009年第1期。
    3 何扬鸣著,《(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报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4 Olick, Jeffrey K.; Robbins, Joyce. Social Memory Studies:from "Collective Memory" 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Mnemonic Practic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ume 24 (1998).
    1 [美]丹尼尔·贝尔著,《社会的信息化·前言》(法国诺拉·孟克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42
    1 Maurice Halbwachs, 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emoire, edition electronique, p7.
    1 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 Jacques Le Goff, Histoire et memoire, Paris, Gallimard,1988, p.409.
    1 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自哈布瓦奇以来》,《社会学视野》,2007年第4期。
    2 王纪潮,《有选择的社会记忆》,《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3 宋红霞:《看电视的方式及活动与集体记忆》,《青年记者》,2007年第8期,第26页。
    1 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 顾土:《记住历史的记忆》,《记忆》,2009年第1期。
    1 蔡元培序,徐宝璜著:《新闻学纲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2 李大钊:《报与史》,《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 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
    2 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今传媒》2011年第10期。
    3 邵培仁、章东轶:《颠覆还是重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当代传播》2005年第1期。
    1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2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3 [德1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4 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4期。
    1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1 佚名,《记忆的媒介》,http://www.54nol.com/show.php?id=22
    2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1 《世界记忆名录》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是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名录。这份名录内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保管,通过联机方式在因特网上公布和传播。
    1 肖德荣,《符号学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 Plato,Theaetetus,trans.with an essay by R.A.H.Waterfield, Harmondsworth,1987,p99.
    3 Plato,Theaetetus,trans.with an essay by R.A.H.Waterfield, Harmondsworth,1987,p109.
    4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5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3页。
    2 [美]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1 Sparrow B, Liu J, Wegner D M.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
    2 Peter Suderman, "Your Brain Is an Index," American Scene, May 10,2009.
    3 李彦辉、朱竑:《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人文地理》,2012年第1期,第12页。
    1 景军著,《神堂记忆》,吴飞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2 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自哈布瓦奇以来》,《社会学视野》,2007年第4期,第23页。
    3 Edited by Motti Neiger,Oren Meyers and Eyal Zandberg,On Media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Palgrave Macmillan Memory Studies.Palgrave Macmillan,2011.
    1 Carolyn Kitch.Chapel Hill.Pages of the Past:History and Memory in American Magazine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5.
    2 Edited by Motti Neiger.Oren Meyers and Eyal Zandberg,On Media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Palgrave Macmillan Memory Studies,Palgrave Macmillan,2011.
    3 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4期。
    4 任汉中,《档案起源:人类记忆的一次嬗变》,《湖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143页。
    5 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2页。
    2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0页。
    3 [美]凯文·凯利著,《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东西文库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1 [美]杰弗里·斯蒂伯著,《我们改变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李听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2 刘峰著,《互联网进化论:破解互联网的奥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页。
    1 Carolyn Kitch.Chapel Hill.Pages of the Past:History and Memory in American Magazine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5.
    2 Edited by Motti Neiger,Oren Meyers and Eyal Zandberg.On Media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Palgrave Macmillan Memory Studies,Palgrave Macmillan,2011.
    1 John Sweller,Instructional Design in Technical Areas,Camberwell,Australia: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1999,p4.
    1 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6
    1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2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第195页。
    3 Su, R., Merril,F &Peterson, T. From implicit skills to explicit knowledge:a bottom-up model of skill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25,2001, p203-244.
    1 Howard Eichenbaum.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emory:an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
    2 [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著,《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7页。
    3 [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著,《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64页。
    1 Dawkins, R. The Extended Phenotype, Oxford, Freeman,1982, p109.
    2 [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著,《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111页。
    3 严建强,《关于社会记忆与人类文明的断想》,《浙江档案》,1999年第3期,第24页。
    1 《中国图书出版量世界第一国人阅读量严重偏低》,1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9-24/5314962.shtml
    1 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7页。
    2 Maxwell McCombs,Setting the Agenda: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Polity 2004,p5.
    1 Wayne Wanta and Y. Hu,"Time-lag difference in the agenda setting process;an examination of five news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6(1994),p225-240.
    1 邵慧,《网络媒介中的偶然性事件传播》,《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第84-86页。
    2 廖卫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传播特征》,《新闻前哨》2010年11期,第19-22页。
    3 马费成、夏永红,《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实证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6期,第1-7页。
    1 Levinson,P.(1979).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Doctoral dissertation,New York University,1979).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0,03A:1136.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2-116页。
    2 邵鹏:《媒介失忆:数字技术光环下的“信息黑洞”——“短命”的网络脚注触发的警报》,《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
    1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第215页。
    1 Gans, H.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9, p7.
    2 Pan,Z.& Kosicki, G.M. 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3,10:56.
    1 Paul Levinson, The Soft Edge: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Routledge (October 3,1998), p07.
    1 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2 [美]马克·波拉特著,《信息经济论》,李炳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页。
    1 Krzysztof Pomian, 《De l' histoire, partie de la memoire, a la memoire, objet d' histoire》, Revue de Metaphysique et de Morale, janvier-mars 1998,N°.1, p.68.
    2 媒介进化的“人性化的趋势”(aothropotropic)理论源于[美]保罗·莱文森在1979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论文认为,媒介的演化服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美。
    1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Delete: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 P53.
    2 [英]吉莉·恩巴特勒,弗雷达·麦克马拉斯著,《生活中的心理学》韩邦凯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27页。
    3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 杜建政,《记忆研究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第127页。
    1 Baddeley, A,Working memory. Science 255,1992, P556-560.
    2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1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71页。
    2 Rainer.G.,& Miller, E.K., Time=course of object-related neural activity in the primate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a short-term memory task.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2,15, P1244-1254.
    3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72页。
    1 Malcolm Gladwell,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Back Bay Book,2002, p175.
    2 George A.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1956, vol.63, p81-97.
    3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第203页。
    4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75页。
    5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7页。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2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65页。
    1 Roediger,H.L,&Marsh,E.J,Episodic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I.B.Weiner(Ed.),Handbook of psychology(2003 Vol4).New York:wiley.
    2 S·Freud, On the History of Psycho-Analytical Movement,p17.
    3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张丽妍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版,第64页。
    4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90页。
    5 杜建政,《记忆研究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第129页。
    6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p213.
    1 [美]戴维·J·林登著,《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沈颖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87页。
    2 [美]戴维·J·林登著,《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沈颖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87页。
    3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4 PET扫描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用以测量大脑中不同区域的血液流动情况。
    1 tMRI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脑功能的非介入技术,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脑功能研究手段。
    2 张荣泉,《人类的记忆》,《科技时空》,2005年第3期,第15页。
    3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4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第220页。
    1 Simith, E.E.,&Jonides,J.,Working memory:A view from neuroimaging, Cognitive Psychology,1997,33, p5-42.
    1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第220页。
    2 曹艳、陈克敏、缪飞,《人类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第6期,第343页。
    3 Tulving, E. Introduction to Section IV:Memory, In M.S.Gazzaniga (Ed.),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Cambridge, MA:Bradford,1995, p.751.
    3 [英]苏珊·格林菲尔德著,《人脑之谜》,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12页。
    1 韩太真,《突触可塑性与长时程增强现象的研究进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4期,第305页。
    2 张荣泉,《人类的记忆》,《科技时空》,2005年第3期,第15页。
    3 [美]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209页。
    1 邵鹏,《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建构和博弈》,《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第26页。
    2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4页。
    1 佚名,《听觉记忆逊于视觉触觉记忆》,《参考消息》2014年3月3日第7版。
    1 刘峰著,《互联网进化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6页。
    1 Wegner D M, Giuliano T, Hertel P T. 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Ickes W J(Ed.),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p253-276.
    2 Wegner D M, Transactive memory: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the group mind. In:B Mullen, G R.
    3 Malcolm Gladwell,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Back Bay Book,2002, p181.
    4 Sparrow B, Liu J, Wegner D M.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
    5 徐责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8-9页。
    1 Wegner D M, A Computer network model of human transactive memory. Social Cognition,1995,13(3):319-339.
    1 Wegner D M, Giuliano T, Hertel P T. 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Ickes W J(Ed.),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p253-276.
    2 Krauss R M, Fussell S R.Perspective-taking in communication:Representation above other's knowledge in reference. Social Cognition,1991,9(l):2-24
    1 Chip Heath, Dan Heath, 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Random House Publishing, 2007, p46.
    1 Stanislas Dehaene, Reading in the Brain:The Science and Evolution of a Human Invention, Viking Adult,2009, p101.
    2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1 Chip Heath, Dan Heath, 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Random House Publishing, 2007, p173.
    2 Nicholas Carr,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W. W. Norton & Company,2010, p128.
    1 Sparrow B, Liu J, Wegner D M.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
    2 Clive Thompson, "Your Outboard Brain Knows All,"Wired, October 2007.
    3 Peter Suderman, "Your Brain Is an Index," American Scene, May 10,2009.
    4 Nicholas Carr,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W. W. Norton & Company,2010, p 138.
    5 Sheila E. Crowell,"The Neurobiology of Declarabve Memory," in John H. Schumann, Shelia E. Crowell, Nancy E. Jones, et al., The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Perspecbves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bon (Mahwah, NJ: Erlbaum,2004),p76.
    1 佚名,《散步能增强记忆》,《参考消息》2014年2月22日。
    1 [美]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2 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4期,p744-85.
    1 Herb Sorensen, 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p14.
    1 Jakob Nielsen, "F--Shaped Pac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 Alertbox, April 17,2006, www.useit.com/alertbox/reading_pacern.html.
    2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 January 11,2008, www.ucl.ac.uk/slais/research/ciber/downloads/ggexecubve.pdf.
    1 McConkie,G.W.,&Rayner,K.(1975).The span of the effective stimulus during a fixation in reading.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17:p578-586.
    2 Jakob Nielsen, "F---Shaped Pac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 Alertbox, April 17,2006, www.useit.com/alertbox/reading_pacern.html.
    3 群芳:《爱就抱我3秒钟》,《科学时报》2011年2月15日。
    4 "Puzzling Web Habits across the Globe," ClickTale blog, July 31,2008, www.clicktale.com/2008/07/31/puzzling---web---habits---across---the---globe---part---1/.
    1 Herb Sorensen, 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p48.
    2 Levinson, Paul (1979)"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 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1 胡小明,《互联网冲击后的信息内容服务业——信息规则15条》,《现代信息技术》2003年第10期,p33~37.
    2 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p65-68.
    1 Chris Anderson, The Long Tail:Why the Fur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New York:Hyperion, 2006.
    2 邵鹏著,《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5页。
    1 河清著,《现代与后现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305页。
    2 《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歌手王铮亮在春晚唱的一首歌曲,在习近平主席回答外国记者这一提问之后,2月下旬央视记者也拿着话筒到处问:“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1 Plato,Theaetetus,trans.with an essay by R.A.H.Waterfield, Harmondsworth,1987,p99.
    2 Plato,Theaetetus,trans.with an essay by R.A.H.Waterfield, Harmondsworth,1987,p109.
    3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4 James, W.,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Henry Holt.1890.
    1 景军著,《神堂记忆》吴飞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转引自: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3页。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6页。
    2 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1页。
    3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4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1 杰弗瑞·奥利克,乔伊斯·罗宾斯,《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学》,周云水译,《思想战线》,2011年03期,第9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3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4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9、93页。
    5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3 李红涛,《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集体记忆、集体认同及文化权威》,《当代传播》,2013年第5期,第18页。
    1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第51页。
    2 Paolo Jedlowski, Memory and Sociolohy,Time&Society,2001,Vol10,p29-44.
    3 方文著,《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0页。
    1 搜狐证券:《6124六周年祭:重返无期》,《财金》第17期,http://stock.sohu.com/s2013/6124/
    2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1 邵培仁主编,《教育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页。
    2 邵培仁主编,《教育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3 杜作润,廖文武编,《高等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4 杜作润,廖文武编,《高等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1 邵鹏,《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新闻前哨》,2012年第6期,第30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3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4 张献臣,《“李雷韩梅梅”:从教材虚拟人物到80后集体记忆》,《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12日,第 14版。
    1 朱峰,杨卫华,刘爽,刘伟,《集体记忆情境下“80后”晒童年现象的社会学思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32页。
    2 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第61页。
    1 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第15页。
    1 环球时报社评:《1894、1954、2014,中国的三个甲午年》,《环球时报》,2014-01-02。
    1 李红涛,《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集体记忆、集体认同及文化权威》,《当代传播》,2013年第5期,第18页。
    2 W.Lance Bennett &Regina G.Lawrence, "News Icons and the Mainstreamingof Social Change,"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45, No.3 (1995), pp.20-39.
    1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 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76页。
    1 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
    2 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86页。
    3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4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1 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第16页。
    2 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第16页。
    3 潘祥辉,《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59页。
    1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2 郑曦原,《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1页。
    3 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第62页。
    4 刘建新,《社会转型期集体寻唤心理的投射》,《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第211页。
    1 邵培仁著,《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2 邵培仁著,《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3 邵培仁,海阔著,《大众传媒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页。
    1 邵培仁著,《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58页。
    2 [美]克莱·舍基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页。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1 [美]戴维·温伯格著,《小块松散组合》,李坤、李优亮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2 佚名,《动车事故引发中国网民群体愤怒》,《华尔街日报》(中文版),http://cn.wsj.com/gb/20110727/bch085923.asp
    1 [美]克莱·舍基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页。
    2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3 唐兴通著,《社会化媒介营销大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页。
    4 杨松;宋红岩,《数字时代的报业转型与新走向——以《杭州都市快报》19楼互动社区为例》,《今传媒》,2010年第7期,第46页。
    1 “垂直门户”:是相对于新浪这样的传统门户网站而言,传统门户网站的内容广泛而全面,覆盖各行各业,“垂直门户”则专注于某一领域(或地域),如1T、娱乐、体育、汽车,力求成为关心某一领域(或地域)内容的人上网的第一站。
    1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74页。
    2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77页。
    1 [美]简·麦戈尼格尔著,《游戏改变世界》,间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2 [美]简·麦戈尼格尔著,《游戏改变世界》,闾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页。
    1 白天亮:《体制外穷二代“贴标签”盛行折射社会公平焦虑》,2013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2 郝雨,路阳,《“屌丝”现象的亚文化解读与反思》,《新闻界》,2013年第10期,第31页。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2T4LdGhQyKbOICrPukwKcO513QnRQoW8PHAnqHgQh6DZBhDnUzZU3B K14WBc9ni1Lw6h0p0Rvf3BUV41yzZwK
    1 尹秀婉,《从自我放逐到全民狂欢》,《新闻传播》,2013年第10期,第204页。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1 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210页。
    2 王纪潮,《有选择的社会记忆》,《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第41页。
    1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2 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第219页。
    1 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自哈布瓦奇以来》,《社会学视野》,2007年第4期,第23页。
    2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页。
    3 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自哈布瓦奇以来》,《社会学视野》,2007年第4期,第23页。
    4[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页。
    1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2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页。
    3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4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1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2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3 Nick Couldry, Media Rituals:A Critical Approach, Routledge,2002, p29.
    1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2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3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7页。
    1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8-19.
    2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7.
    1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8.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Avishai_Margalit
    3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序言,第3页。
    4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85.
    1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90.
    2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93.
    3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序言,第5页。
    4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序言,第6页。
    5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序言,第6页。
    6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序言,第5页。
    1 徐责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序言,第12页。
    2 徐责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前言,第6页。
    3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277页。
    4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303页。
    1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7.
    1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2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李启、周立方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9页。
    3 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Trans. And ed.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38.
    1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2 杜俊飞,《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透析“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传媒危机》,《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6期。
    3 商伟,《“集体失语”与“集体发作”》,《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
    1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2 邵鹏,《媒介失控:谁来挽救网络传播的混乱局面?》,《东南传播》2008年第9期,第27页。
    1 [美]赛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页。
    3 佚名,《人的记忆为何会失真》,《参考消息》2014年3月4日第7版。
    4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
    5 邵鹏,《从金融危机看全球媒介雷达与预警功能的失灵》,《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第53-55页。
    1 邵鹏,《从金融危机看全球媒介雷达与预警功能的失灵》,《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第53-55页。
    2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1 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303页。
    2 [美]威廉·卡尔文著,《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令昔》,杨雄里、梁培基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8页。
    3 [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著,《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页。
    1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2 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3 孙德忠著,《社会记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4 [美]列纳德·蒙洛迪诺著,《潜意识》,赵崧惠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1 [美1威廉·卡尔文著,《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杨雄里、梁培基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5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3 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1 [美]赫伯特·甘斯著,《什么在决定新闻》,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111页。
    2 [美]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90-191页。
    3 [英1马修·基兰编,《媒体伦理》,张培伦、郑佳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4 [英]卡伦·桑德斯著,《道德与新闻》,洪伟、高蕊、钟文倩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1 徐责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275页。
    2 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1 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212页。
    2 佚名,《民国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日常记忆”》,《中华读书报》,2014年01月15日第14版。
    1 邵培仁,《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徐州师范大学校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45页。
    2 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第231-233页。
    3 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第234页。
    1 皮埃尔·索尔兰,《一种没有回忆的记忆》,《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第76页。
    1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第22页。
    2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张丽妍译,中国书画出版社,2012年,第8页。
    1 [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2 [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3 Altmann,E.M.,&Gray,W.D.,Forgetting to remember: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of decay and interference.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3,p27-33.
    1 [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3页。
    2 沈国麟著,《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8页。
    1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2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3 [美]朱莉娅·伍德著,《生活中的传播》,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1 Michel Foucalt, in "Film and Popular Memory: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lt," tr. Martin Jordin, Radical Philosophy 11 (Summer 1975):25,26; quoted by Alan Megill, "Foucault, Structuralism, and the Ends of Histo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51(1979):500.
    2 [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导论第1页。
    3 [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9页。
    4 [美]赫伯特·甘斯著,《什么在决定新闻》,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4页。
    5 沈国麟著,《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6 潘祥辉,《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63页。
    1 马伯庸:《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2012/12/03, http://www.douban.com/note/250584017/
    1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57页。
    2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3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著,《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9页。
    1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著,《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2 陈斌,《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声屏世界》,2013年第9期,第17页。
    3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97页。
    4 辛普森案件: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O.J. Simpson)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最后因为洛杉矶市警方在调查案情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正当程序,出现了-系列严重失误,致使辛普森的律师团能够以比较充分的理由向陪审团证明,辛普森未必就是杀人元凶,很有可能有人伪造罪证,用栽赃手法嫁祸辛普森。由于证据不足以证明辛普森就是犯下那两项一级谋杀的人,因此在用刀杀前妻及其男友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均被陪审团认定为无罪(not guilty),辛普森当庭无罪释放。
    1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丘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97页。
    2 邵鹏,《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新闻前哨》2012年第7期,第29页。
    3 [美]凯文·凯利著,《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东西文库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第26页。
    1 [美]Kathleen M.Galotti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2 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第15页。
    3 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4 许子东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 Michael Bugeja and Daniela V.Dimitrove, Reconsider the Source Implications of Vanishing Online Citations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7, P212
    2 The Half-life of Internet References Cited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 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s the propert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3 Michael Bugeja and Daniela V.Dimitrove, Consider the Source:Predictors of Online Citation Permanence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 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4 Half-life:Half-life is defined as the time interval during which half of the online citations in a journal disappear. From Michael Bugeja and Daniela V.Dimitrove, Consider the Source:Predictors of Online Citation Permanence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
    1 佚名,《当心,人类正失去记忆》,法国《世界报》2008年1月28日。
    1 谢长生,《数字时代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世界》2001年第9期,第3页。
    2 A MiniDisc (MD) is a magneto-optical disc-based data storage device initially intended for storage of up to 80 minutes of digitalized audio.From Wikipedia.
    1 PCWorld.COM.CN.2006-02-17 09:45, 《InfoWorld》2006-2-1.
    2 佚名,《当心,人类正失去记忆》,法国《世界报》2008年1月28日。
    1 Michael Bugeja, Daniela V.Dimitrova, Raising the dead Recayed online Citations, American Communication Journal, Vol 9, Issue 2, Summer 2007.
    1 《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http://tech.sina.com.cn/misc/2005-12-10/95/1040.html.
    2 [美]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著, 《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姚大钧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前言。
    1 [英]卡特·道格拉斯,《人类还在进化吗?》,木子译,《译林·文摘版》,2008年第5期,第50页。
    2 [英]凯恩斯·史密斯著,《心智的进化》,孙岳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内容简介。
    1 [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2 [美]阿温特·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193-195页。
    1 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第8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6页。
    1 孙德忠著,《社会记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2 [瑞]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0页。
    3 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第6页。
    4 [美]詹姆斯·格雷克著,《信息简史》,楼伟珊、高学栋、李松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第30页
    1 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第8页。
    2 [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页。
    3 [美]詹姆斯·格雷克著,《信息简史》,楼伟珊、高学栋、李松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第29页。
    4 [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1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2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5页。
    3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1 [美]阿温特·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2 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4期,第页。
    1 [美]詹姆斯·格雷克著,《信息简史》,楼伟珊、高学栋、李松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第30页。
    1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9页。
    2 王兴全,《“数字化野火”:风险与治理》,《文汇报》2013年1月21日。
    3 [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5-26页。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著,《大数据时代》,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页。
    2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2页。
    3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0页。
    4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7页。
    1 [美]凯文·凯利著,《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东西文库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3 [美]凯斯·R桑斯坦著,《信息乌托邦》,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60页。
    4 [美]詹姆斯·格雷克著,《信息简史》,楼伟珊、高学栋、李松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第373页。
    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GgIy6hsN7VcAxJ5qCYJHtPxekDGMUtpcxEXtB1M9EcdMyRCuwS6DM_0I hRSQp7z
    2 [美]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89页。
    3 [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和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1 [美]凯斯·R桑斯坦著,《信息乌托邦》,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8页。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2 张越:《微信红包用户超500万平均1分钟抢9412个红包》,http://digi.163.com/14/0202/16/9K3GVPLK00162OUT.html
    1 严建强,《关于社会记忆与人类文明的断想》,《浙江档案》,1999年第3期,第24页。
    2 http://tech.163.com/10/0101/14/5RUS93FQ000915BF.html
    3 游毅,《“美国记忆”与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比较与启示》,《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第5期,第56页。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00页。
    2 [美]欧文·拉兹洛著,《全球脑的量子跃迁》,刘钢等译,金城出版社,2010年,第1页。
    3 [美]杰弗里·斯蒂伯著,《我们改变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李昕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4 刘峰著,《互联网进化论:破解互联网的奥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页。
    1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Boston:Ticknor, Reed,&Fields,1851, p283.
    1. A MiniDisc (MD) is a magneto-optical disc-based data storage device initially intended for storage of up to 80 minutes of digitalized audio.From Wikipedia.
    2. Adrian Parr, Deleuze and Memorial Culture-Desire, Singular Memor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uma,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8.
    3. Aleida Assmann And Sebastian Conrad, Memory in a Global Age-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Trajectories, Palgrave Macmillan,2010.
    4. Aleida Assmann, Linda Shortt, Memory and Political Change, Palgrave Macmillan,2012.
    5. Altmann,E.M.,&Gray,W.D.,Forgetting to remember: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of decay and interference.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3.
    6. Amy Holdsworth, Television-Memory and Nostalgia, Palgrave Macmillan,2011.
    7. Anne Fuchs, After the Dresden Bombing Pathways of Memory,1945 to the Present, Palgrave Macmillan,2012.
    8.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9. Avishai Margalit, The Ethics of Mem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0. Baddeley, A,Working memory. Science 255,1992.
    11.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12. Bourdieu, Language and the Media, Palgrave Macmillan,2010.
    13. Brian Conway, Commemoration and Bloody Sunday, Palgrave Macmillan,2010.
    14. Byron T. Scott, Caroline Escudero, Anya Litvak, Media, Memory, and Forgiveness:Case Studies in South Africa and Argentina's 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Dispute Resolution,2007 Issuel.
    15. Carolyn Kitch.Chapel Hill.Pages of the Past:History and Memory in American Magazine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5.
    16. Chip Heath, Dan Heath, 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Random House Publishing,2007.
    17. Chris Anderson, The Long Tail:Why the Fur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New York:Hyperion,2006.
    18. Clive Thompson, "Your Outboard Brain Knows All,"Wired, October 2007.
    19. Edited by Motti Neiger,Oren Meyers and Eyal Zandberg,On Media Memory 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Palgrave Macmillan Memory Studies,Palgrave Macmillan,2011.
    20. Emily Keightley, Michael Pickering, The Mnemonic Imagination-Remembering as Creative Practice, Palgrave Macmillan,2012.
    21. Erica Lehrer, Cynthia E. Milton, Monica Eileen Patterson, Curating Difficult Knowledge-Violent Pasts in Public Places, Palgrave Macmillan,2011.
    22. Folker Hanusch, Representing Death in the News-Journalism, Media and Mortality, Palgrave Macmillan,2010.
    23. Gans, H.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9.
    24. Gary R. Edgerton, Peter C. Rollins, Television Histories Shaping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Media Ag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01.
    25. George A.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1956, vol.63.
    26. Herb Sorensen, 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 2009,p14.
    27. Herb Sorensen, 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 2009.
    28. Howard Eichenbaum,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emory:an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9. Irial Glynn, J. Olaf Kleist, History, Memory and Migration-Perceptions of the Past and the Politics of Incorporation, Palgrave Macmillan,2012.
    30. Jakob Nielsen, "F---Shaped Pac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 Alertbox, April 17,2006, www.useit.com/alertbox/reading_pacern.html.
    31. Jakob Nielsen, "F---Shaped Pac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 Alertbox, April 17,2006.www.useit.com/alertbox/reading_pacern.html.
    32. James, W.,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Henry Holt.1890.
    33. Jason James, Preservation and National Belonging in Eastern Germany-Heritage Fetishism and Redeeming Germanness, Palgrave Macmillan,2012.
    34. Joanne Garde-Hansen, Media and Memor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1.
    35. John Sweller,Instructional Design in Technical Areas,Camberwell,Australia: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1999.
    36. Krauss R M, Fussell S R.Perspective-taking in communication Representation above other's knowledge in reference. Social Cognition,1991,9(1).
    37. Krzysztof Pomian,《De 1'histoire, partie de la memoire, a la memoire, objet d' histoire》, Revue de Metaphysique et de Morale, janvier-mars 1998, N°.1,.
    38. Levinson, Paul (1979)"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 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39. Levinson,P.(1979).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Doctoral dissertation,NewYork University,1979).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0,03A:1136.
    40. Malcolm Gladwell,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Back Bay Book,2002.
    41. Malcolm Gladwell,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Back Bay Book,2002.
    42. 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Trans. And ed.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43. Maxwell McCombs,Setting the Agenda: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Polity 2004.
    44. McConkie,G.W.,&Rayner,K.(1975).The span of the effective stimulus during a fixation in reading.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17.
    45. Michael Bugeja and Daniela V.Dimitrove, Reconsider the Source Implications of Vanishing Online Citations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7.
    46. Michael Bugeja, Daniela V.Dimitrova, Raising the dead Recayed online Citations, American Communication Journal, Vol 9, Issue 2, Summer 2007.
    47. Michel Foucalt, in "Film and Popular Memory: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lt," tr. Martin Jordin, Radical Philosophy 11 (Summer 1975):25,26; quoted by Alan Megill, "Foucault, Structuralism, and the Ends of Histo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51 (1979).
    48. Mikyoung Kim, Barry Schwartz, Northeast Asia's Difficult Past-Essays in Collective Memory, Palgrave Macmillan,2010.
    49.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Boston:Ticknor, Reed,&Fields,1851.
    50. Nicholas Carr,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W. W. Norton & Company,2010.
    51. Nicholas Carr,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W. W. Norton & Company,2010.
    52. Nick Couldry, Media Rituals:A Critical Approach, Routledge,2002.
    53. Pan,Z.& Kosicki, G.M. 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3,10:56.
    54. Paolo Jedlowski, Memory and Sociolohy ,Time&Society,2001,Vol10.
    55. Paul Levinson, The Soft Edge: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Routledge (October 3,1998),.
    56. PCWorld.COM.CN,2006-02-1709:45,《InfoWorld》 2006-2-1.
    57. Peter Suderman, "Your Brain Is an Index," American Scene, May 10,2009.
    58. Philip Lee, Pradip Ninan Thomas, Public Memory, Public Media and the Politics of Justice, Palgrave Macmillan,2012.
    59. Plato,Theaetetus,trans.with an essay by R.A.H.Waterfield, Harmondsworth,1987.
    60. Puzzling Web Habits across the Globe, ClickTale blog, July 31,2008, www.clicktale.com/2008/07/31/puzzling---web---habits---across---the--globe---part---1/.
    61. Rainer,G.,& Miller, E.K., Time=course of object-related neural activity in the primate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a short-term memory task.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2,15,.
    62. Richard Koeck and Les Roberts, The City and the Moving Image-Urban Projections, Palgrave Macmillan,2010.
    63. Roediger,H.L,&Marsh,E.J,Episodic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I.B.Weiner(Ed.),Handbook of psychology (2003 Vol4).New York:wiley.
    64. S·Freud, On the History of Psycho-Analytical Movement.
    65. Sheila E. Crowell, "The Neurobiology of Declarabve Memory," in John H. Schumann, Shelia E. Crowell, Nancy E. Jones, et al., The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Perspecbves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bon (Mahwah, NJ: Erlbaum,2004).
    66. Simith, E.E.,&Jonides,J.,Working memory:A view from neuroimaging, Cognitive Psychology,1997,33.
    67. Sparrow B, Liu J, Wegner D M.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
    68. Sparrow B, Liu J, Wegner D M.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
    69. Stanislas Dehaene, Reading in the Brain:The Science and Evolution of a Human Invention, Viking Adult,2009.
    70. Stephen Tumino, Cultural Theory After the Contemporary,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71. Su, R., Merril,F&Peterson, T. From implicit skills to explicit knowledge:a bottom-up model of skill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25,2001.
    72. Tulving, E. Introduction to Section IV:Memory, In M.S.Gazzaniga (Ed.),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Cambridge, MA:Bradford,1995.
    73.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 January 11,2008, www.ucl.ac.uk/slais/research/ciber/downloads/ggexecubve.pdf.
    74. Uta Staiger, Henriette Steiner And Andrew Webber, Memory Culture and the Contemporary City, Palgrave Macmillan,2009.
    75.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Delete: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
    76. W.Lance Bennett &Regina G.Lawrence, "News Icons and the Mainstreamingof Social Change, "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45, No.3 (1995)
    77. Wayne Wanta and Y. Hu,"Time-lag difference in the agenda setting process;an examination of five news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6(1994).
    78. Wegner D M, A Computer network model of human transactive memory. Social Cognition,1995,13(3).
    79. Wegner D M, Giuliano T, Hertel P T. 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Ickes W J(Ed.),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
    80. Wegner D M, Giuliano T, Hertel P T. 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Ickes W J(Ed.),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
    81. Wegner D M. Transactive memory: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the group mind. In:B Mullen, G R Goethals (Eds.), Theories of group behavior.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87.
    82. Wolfgang Dongsbach,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
    83. Yifat Gutman, Adam D. Brown And Amy Sodaro, Memory and the Future-Transnational Politics, Ethics and Society, Palgrave Macmillan,2010.
    1. [日]大前研一著:《低智商社会:如何从智商衰退中跳脱出来》,千太阳译,北 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2. [日]内滕谊人著:《博弈心理学》,赵萍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年版。
    3. [日]松泽哲郎著:《黑猩猩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崔庆哲、葛晓昱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4.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5. [英]马修·基兰编:《媒介伦理》,张培伦、郑佳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英]东尼·博赞著:《超级记忆》,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8. [英]卡伦·桑德斯著:《道德与新闻》,洪伟、高蕊、钟文倩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书版社2013年版。
    10.[英]吉莉恩·巴特勒、费雷达·麦克马拉斯著:《生活中的心理学》,韩邦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11. [英]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著:《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张孝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
    12. [英]约翰·斯道雷著:《记忆与欲望的耦合》,徐德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著:《谜米机器》,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苏珊·格林费尔德著:《人脑之谜》,杨雄里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15. [英]佛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著:《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英]罗宾·邓巴著:《你需要多少朋友:神秘的邓巴数字与遗传密码》,马睿、朱邦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17. [英]帕特里夏·法拉、卡拉琳·帕特森编:《记忆剑桥年度主题讲座》,户晓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18. [英]威廉·乌思怀特著:《社会的未来》,沈晖、田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 [英]菲利普·梅勒著:《理解社会》,赵明亮、白小瑜、王璜、刘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袁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21.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 [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3.[法]让-菲利普·德·托纳克编:《别想摆脱书:艾柯 & 卡里埃尔对话录》,吴雅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4.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5. [法]亨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肖聿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6. [法]阿尔佛雷德·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7. [法]莫里斯·哈布瓦茨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法]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著:《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周加仙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29. [法]雅克·德里达著:《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蒋梓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0.[美]入江昭著:《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刘青、颜子龙、李静阁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1.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美]丹·席勒著:《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冯建三、罗世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3. [美]丹尼尔·沙勒夫著:《隐私不保的年代》,林铮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美]巴里·施瓦茨、肯尼斯·夏普著:《遗失的智慧》,杜伟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5.[美]史景迁著:《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陈恒、梅义征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36.[美]尼古拉斯·卡尔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版。
    37. [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8. [美]弗雷德·特纳著:《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张行舟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39.[美]列纳德·蒙洛迪诺著:《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谜米》,赵崧惠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
    40.[美]迈克尔·舒德森著:《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 [美]朱莉娅·伍德著:《生活中的传播》,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美]乔治·莱考夫著:《别想那只大象》,间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3.[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美]安德鲁·基恩著:《网民的狂欢》,丁德良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
    45.[美]约瑟夫·哈里南著:《错觉》,赵海波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46.[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匈]艾尔文·拉兹洛、[印度]万达娜·希瓦等著:《危机浪潮》,章国锋译,[德]格赛科·冯·吕普克编,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 2013年版。
    47. [美]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陶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48. [美]克莱·舍基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9.[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共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阿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链接——网络新科学》,徐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51.[美]杰夫·豪著:《众包:群体力量驱动商业未来》,牛文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52.[美]杰弗里·斯帝伯著:《我们改变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李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53. [美]奇普·希思、丹·希思著:《粘住》,雷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54.[美]欧文·拉兹洛著:《全球脑的量子跃迁》,刘钢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55. [美]罗伯特·达恩顿著:《阅读的未来》,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56.[美]罗伯特·库尔茨班著:《人人都是伪君子》,李赛、苏彦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57. [美]凯文·凯利著:《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东西文库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58.[美]凯文·凯利著:《科技想要什么》,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59. [美]凯斯·R·桑斯坦著:《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60. [美]凯瑟琳·迦罗帝著:《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美]郝沃德·艾肯鲍姆著:《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周仁来、郭秀艳、叶茂林 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2.[美]查尔斯·都希格著:《习惯的力量》,吴奕俊、陈丽丽、曹烨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63. [美]威廉·卡尔文著:《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杨雄里、梁培基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64. [美]哈罗德·拉斯维尔著:《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5. [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6. [美]保罗·莱文森著:《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知论》,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美]保罗·莱文森著:《莱文森精粹》,何道宽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美]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9. [美]爱德华·霍尔著:《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 [美]理查德·杰克逊·哈里斯著:《媒介心理学》,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71.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磊、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72.[美]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3. [美]盖瑞·斯默尔、吉吉·沃根著:《大闹革命:数字时代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大脑和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4. [美]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著:《大脑操纵:行销不能说的谜米》,蔡承志译,台北:猫头鹰出版2002年版。
    75.[美]简·麦戈尼格尔著:《游戏改编世界》,闾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6. [美]简·雅各布斯著:《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姚大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77. [美]詹姆斯·克里斯著:《社会控制》,纳雪沙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78. [美]詹姆斯·格雷克著:《信息简史》,高博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
    79. [美]赫伯特·甘斯著:《什么在决定新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 [美]赛缪尔·阿贝斯曼著:《失真》,赵晖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81. [美]戴维·J·林登著:《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沈颖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
    82. [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6年版。
    83. [美]戴维·斯沃茨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2年版。
    84. [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著:《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85.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张丽妍译,北京:中国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
    86. [奥]康拉德·洛伦茨著:《人性的退化》,寇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87. [奥]康拉德·洛伦茨著:《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徐筱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88.[德]伊曼努尔·康德著:《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89.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0.[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李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1. [德]费希特著:《人的使命》,张珍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92. [德]赫尔曼·艾宾罗斯著:《记忆的奥秘》,王迪菲编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 历国刚著:《媒介迷思论》,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刘锋著:《互联网进化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孙德忠著:《社会记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苏咏鸿著:《边界的瓦解与重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李彪、郑满宁著:《传播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具、方法与应用》,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6.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 杨琴著:《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8. 吴飞主编:《国际传播系列案例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 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10.吴飞著:《妥协与平衡——西方传播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吴飞著:《新闻专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汪舒明著:《大屠杀记忆与美国外交》,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
    13.沈国麟著:《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张俊华著:《社会记忆和全球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邵培仁、海阔著:《大众传媒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邵培仁主编:《教育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邵培仁主编:《媒介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邵培仁著:《传播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9.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邵鹏著:《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1.郑维东著:《媒介化社会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践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2.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2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徐贲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25.徐贲著:《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26.唐兴通著:《社会化媒介营销大趋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景军著:《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吴飞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8.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 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2.丁华东:《论档案记忆研究的学术坐标》,《档案管理》,2011年第2期。
    3.丁华东:《社会记忆与档案学研究的拓展》,《中国档案》,2006年第9期。
    4.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5.马费成、夏永红:《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实证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6期。
    6.王厉、徐之光:《浅议社会记忆工程》,《山东档案》,2006年第1期。
    7.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
    8.王兴全:《“数字化野火”:风险与治理》,《文汇报》2013年1月21日。
    9.王红、王丽萍:《大众文化记忆:口述档案》,《黑龙江档案》,2009年第3 期。
    10.王纪潮:《有选择的社会记忆》,《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11.王纪潮:《有选择的社会记忆》,《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12.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3.王炎、黄晓晨整理:《历史与文化记忆》,《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14.王炎:《《南京》——历史记忆与真实再现》,《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
    15.王海洲:《政治仪式中的权力再生产:政治记忆的双重刻写》,《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
    16.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7.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8.韦淑珍:《社会记忆理论综述》,《财经界》,2007年第4期。
    19.尹秀婉:《从自我放逐到全民狂欢》,《新闻传播》,2013年第10期。
    20.尹雪梅:《“城市记忆工程”: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程序的新取向》,《山西档案》2010年第3期。
    21.艾娟、汪新建:《集体记忆:研究群体认同的新路径》,《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2.代洪亮:《民间记忆的重塑:清代山东的驱蝗神信仰》,《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23.代洪亮:《社会记忆的空间——以清代山东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济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4.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3期。
    25.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国际档案界》,2001年第9期。
    26.皮埃尔·索尔兰:《一种没有回忆的记忆》,《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27.皮埃尔·索尔兰:《一种没有回忆的记忆》,《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28.刑强:《20世纪英国人类记忆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3期。
    29.朱峰、杨卫华、刘爽、刘伟:《集体记忆情境下“80后”晒童年现象的社会 学思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0.朱峰、杨卫华、刘爽、刘伟:《集体记忆情境下“80后”晒童年现象的社会学思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1.乔晓光:《文化记忆:民间美术保护的文化原则》,《美术观察》,2007年第11期。
    32.任汉中:《档案起源:人类记忆的一次嬗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33.任恺:《国外音乐记忆研究的状况》,《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4.刘万伦:《短时记忆研究综述》,《巢湖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5.刘中一:《社会记忆中的性别偏好》,《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
    36.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
    37.刘岩、杨丽珠、徐国庆:《预见:情景记忆的未来投射与重构》,《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9期。
    38.刘建新:《社会转型期集体寻唤心理的投射》,《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
    39.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40.刘辉中:《FOK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与内隐记忆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2期。
    41.刘强:《社会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42.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4期。
    43.孙德忠、王峰:《论社会记忆的历史类型》,《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4.孙德忠:《马克思社会记忆思想探论》,《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45.孙德忠:《论社会记忆的合法性根据》,《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6.孙德忠:《重视开展社会记忆问题研究》,《哲学动态》,2003年第3期。
    47.严建强:《关于社会记忆与人类文明的断想》,《浙江档案》,1999年第3期。
    48.杜建政:《记忆研究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49.杜俊飞:《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透析“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传媒危机》,《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6期。
    50.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51.李红涛:《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集体记忆、集体认同及文化权威》,《当代传播》,2013年第5期。
    52.李良玉:《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3.李林、杨治良:《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概念、实验和模型》,《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
    54.李彦辉、朱竑:《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人文地理》,2012年第1期。
    55.李颖:《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探析》,《档案学通讯》,2013年第1期。
    56.李新亮:《“文革”小说中“文革”记忆的转变》,《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57.杨松、宋红岩:《数字时代的报业转型与新走向——以《杭州都市快报》19楼互动社区为例》,《今传媒》,2010年第7期。
    58.杨治良、李林:《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学探新》,2006年第4期。
    59.吴圣刚:《生存记忆、民间智慧与反现代性》,《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60.吴雁:《被焚毁的图书馆和被改写的人类记忆》,《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11期。
    61.何莹、赵永乐:《国外群体记忆研究概述》,《宣宾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2.佚名:《听觉记忆逊于视觉触觉记忆》,《参考消息》2014年3月3日第7版。
    63.余霞:《历史记忆的传媒表达及其社会框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4.汪孔德:《基于社会记忆理论下的档案与历史关系》,《池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5.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6.张文:《关于构建地方志口述史料库的设想——从《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谈起》,《广西地方志》,2012年第5期。
    67.张芝、王健、葛列众:《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综述》,《应用心理学》,2006年第1期。
    68.张宇慧:《个体记忆的保存——对白居易自编文集现象的解读》,《学术交流》,2011年第12期。
    69.张丽、车文辉:《地域差异的社会记忆与影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70.张利增、丁兆叶:《前瞻记忆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1.张兵娟:《记忆的仪式:论河南新郑“拜祖大典”的传播意义与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第5期。
    72.张兵娟:《记忆的仪式:论河南新郑“拜祖大典”的传播意义与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第5期。
    73.张林华、蒙娜:《权力因素在档案建构社会记忆中的消极作用及其应对策略》,《档案》,2007年第5期。
    74.张荣:《语言、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的真理之路》,《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75.张荣泉:《人类的记忆》,《科技时空》,2005年第3期。
    76.张钢、熊立:《交互记忆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
    77.张莉:《博客:建构社会的记忆力量》,《新兴媒体》,2013年第3期。
    78.张海燕:《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城市文化评论》,2011年第4期。
    79.张献臣:《“李雷韩梅梅”:从教材虚拟人物到80后集体记忆》,《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12日,第14版。
    80.张锦:《构建全民记忆的诺亚方舟:英国档案系统社会融入计划思考》,《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3期。
    81.阿兰·梅吉尔:《记忆与历史》,《学术研究》,2005年第8期。
    82.陈孔立:《1945年以来的集体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复杂心态》,《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
    83.陈华锋:《艾宾诺斯与巴特莱特记忆研究之比较》,《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4.陈多友、小森阳一:《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开放时代》,2007年第5期。
    85.陈阳:《日常经验和集体记忆之下的接受快感——试论国产电视剧的文化亲和力》,《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86.陈青:《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失忆》,《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7期。
    87.陈忠海:《档案馆应该保存什么样的社会记忆》,《档案管理》,2005年第2期。
    88.陈和恩、谭夏梅:《基于祀忆曲钱理论钓田学教学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卷增刊。
    89.陈斌:《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声屏世界》,2013年第9期。
    90.陈蕴茜:《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
    91.邵培仁:《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徐州师范大学校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92.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7期。
    93.邵鹏:《从金融危机看全球媒介雷达与预警功能的失灵》,《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
    94.邵鹏:《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新闻前哨》,2012年第6期。
    95.邵鹏:《媒介失忆:数字技术光环下的“信息黑洞”——“短命”的网络脚 注触发的警报》,《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
    96.邵鹏:《媒介失控:谁来挽救网络传播的混乱局面?》,《东南传播》,2008年第9期。
    97.邵鹏:《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建构和博弈》,《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
    98.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
    99.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4期。
    100.邵慧:《网络媒介中的偶然性事件传播》,《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101.纳日碧力戈:《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02.杰弗瑞·奥利克,乔伊斯·罗宾斯:《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学》,周云水译,《思想战线》,2011年03期。
    103.杰弗瑞·奥利克、乔伊斯·罗宾斯著:《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学》,周云水编译,《思想战线》,2011年第3期。
    104.尚东涛:《社会记忆的技术向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6期。
    105.岩本通弥:《作为方法的记忆——民俗学研究中“记忆”概念的有效性》,《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
    106.罗志田:《历史创造者对历史的再创造:修改“五四”历史记忆的一次尝试》,《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107.罗彩娟:《社会记忆散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08.金大陆:《关于“票证时代”的集体记忆》,《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109.周东华:《民国初年江南教会女生集体记忆中的国族认同》,《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
    110.周耀林、王倩倩:《亚太地区世界记忆工程的现状与推进》,《档案与建设》,2012年1期。
    111.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自哈布瓦奇以来》,《社会学视野》,2007-04-23。
    112.郑威:《社会记忆:民族文学作为族群叙事文本》,《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13.赵世瑜:《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
    114.赵恒:《国内近十年自传记忆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阴山学刊》,2012年第3期。
    115.赵静蓉:《文化记忆与符号叙事——从符号学的视角看记忆的真实性》,《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16.郝兴昌、陈健芷:《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
    117.郝雨、路阳:《“屌丝”现象的亚文化解读与反思》,《新闻界》,2013年第10期。
    118.胡小明:《互联网冲击后的信息内容服务业——信息规则15条》,《现代信息技术》,2003年第10期。
    119.钟进文:《历史文化记忆:支撑民族的脊梁——读<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中国民族报》2010年12月3日第5版。
    120.袁松:《“房头”记忆如何可能?》,《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1.聂莉莉:《从战争受害记忆解读历史》,《武陵学刊》,2011年第6期。
    122.真溱:《美国记忆:特点、技术方案要点及质量标准》,《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123.特里·库克:《四个范式:欧洲档案学的观念和战略的变化——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档案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24.徐大真:《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25.殷琪:《“失语”与“失忆”——美国媒体的战争报道分析》,《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126.郭力平:《论记忆错觉》,《长沙电力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27.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28.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129.唐少杰:《从文化记忆到记忆文化》,《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130.唐启翠:《歌谣与族群记忆——黎族情歌的文化人类学阐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131.唐琼、张玫:《“美国记忆”与“共享工程”比较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132.黄鹂:《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综述》,《浙江档案》,2012年第5期。
    133.曹艳、陈克敏、缪飞:《人类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第6期。
    134.康澄:《象征与文化记忆》,《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
    135.商伟:《“集体失语”与“集体发作”》,《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
    136.梁音:《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为例》,《成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37.彭兆荣、朱志燕:《族群的社会记忆》,《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38.韩太真,《突触可塑性与长时程增强现象的研究进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4期。
    139.韩琛:《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40.游毅:《“美国记忆”与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比较与启示》,《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第5期。
    141.游毅:《“美国记忆”与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比较与启示》,《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第5期。
    142.谢沫华、杨莉:《传承人类的记忆——“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展”特色分析》,《中国博物馆》,2005年第2期。
    143.廖卫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传播特征》,《新闻前哨》,2010年11期。
    144.潘连根:《论档案的记忆属性——基于社会记忆理论的分析研究》,《浙江档 案》,2011年第8期。
    145.潘祥辉:《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46.潘盛:《集体记忆的改写和重构——“十七年”革命回忆录写作的文学生产策略》,《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47.薛真真:《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档案管理》,2006年第2期。
    1. 王菡:《试论媒介对大众“集体记忆”的建构——以《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的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 毛明:《自传体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及一些相关问题的验证》,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3. 任娟娟:《网络穆斯林社群社会记忆的建构——对中国穆斯林网站BBS社群的个案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刘美娟:《历史记忆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 孙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哈布瓦茨与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 李杰:《视觉工作记忆中表面特征与位置的绑定机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7. 李巍:《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辽宁民间社火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8. 杨杨:《空间、仪式与社会记忆——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 吴琳:《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中国电视口述史纪录片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0.沈毅:《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自传体记忆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11.罗彩娟:《社会记忆与历史表述——一个云南壮族社区中的“侬智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2.郭磊:《社会记忆如何可能?——保罗·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再阐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3.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基于20世纪西方历史理论的反思》,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