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蒲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蒲州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尧舜曾定都于此。春秋末年,晋国在此划域置县,开启了这方土地上行政建置的历史。战国时期,魏国河东郡的设置,使“河东”一词成为这方土地的新名称。“蒲州”之名始于北周,隋唐时还称“河东郡”或“河中府”,其空间范围基本定格在稷山以南,黄河以东、以北,中条山以西的运城盆地。唐代,蒲州始置于武德元年(618),是唐前期的“六雄州”、“四辅州”之一因其战略地位险要,玄宗开元九年(721)在蒲州置中都,改蒲州为河中府。肃宗乾元三年(760),再次升蒲州为河中府,一直持续到唐朝末年。除蒲州府(河东郡、河中府)外,蒲州还是唐代蒲州总管府、蒲州都督府、河东道采访处置府、河中节度使府的驻地。
     蒲州士族与唐代政治密切相关。自西魏、北周以来,以裴氏、薛氏、柳氏为代表的蒲州士族一直是关中政权的支持者,他们在唐代隋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利进入唐初中央政治权力的核心层。有唐一代,裴氏、薛氏、柳氏先后出现了许多贤相名吏,他们为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积极与皇室联姻,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政治地位。他们还因涉及高宗时的“废王立武”、武后时的“太后还政”、玄宗时的“太平公主党争”等事件在政治上遭受到严重打击,家族发展随政治形势的风云变幻而时兴时衰。
     唐前期,蒲州人口增长一直呈上升趋势,到天宝末年达到最高峰,安史之乱期间,蒲州人口跌至最低点,战乱之后又有所增长。唐代蒲州人口的变化情况与全国人口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只是增减的幅度稍有不同。从全国范围来看,唐代蒲州的人口密度一直高于全国人口密度的平均值,意味着蒲州的劳动力相对其他北方地区而言是充足的。蒲州农业发达,农副产品丰富,是唐代粮食和土贡的重要基地。蒲州冶金、酿酒、造纸等手工业生产技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并出现了一批名优产品。安邑、解县两池是全国产量最大的池盐生产基地,其盐利收入是唐中央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蒲州是唐代京城长安的东部屏障,与李唐王朝中央政权的兴衰休戚相关。在全国统一战争中,河东战役的胜利使蒲州成为唐军向东、向北、向南进军作战的稳固后方根据地。安史叛乱期间,河东战役胜利后,蒲州唐军不断向洛阳、长安叛军的侧翼发起进攻,牵制了安史叛军力量,为朝廷军队集中力量反攻、收复两京创造了条件。唐后期平定藩镇过程中,李唐王朝倚重河中镇相继铲除了仆固怀恩、周智光、李希烈等反叛割据势力。唐末农民战争时期,李唐王朝再次凭藉河中府大败农民起义军,挽救政权倾覆于危难之中。唐末藩镇相互兼并征伐中,河中镇成为各藩镇争夺的目标,最终朱全忠取得胜利,控制了两池盐利,进而拥有了取代唐朝、夺取天下的财政基础。
     唐代蒲州是河东道的文化中心,儒、释、道三教文化异彩纷呈、相互融合发展。蒲州文化的繁荣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拥有许多声名显赫的文学世家,如“河东三著姓”的河东柳氏、汾阴薛氏和闻喜裴氏以及河东吕氏、张氏等;其次是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著名的古文大家柳冕、吕温和柳宗元;诗人有王维、卢纶、耿湋、柳宗元、薛能、司空图、聂夷中等。另外还有著名的史学家柳芳、柳登、柳冕、柳憬、柳提等;艺术家有薛稷、张弘靖、张文规、张彦远等;春秋经学家赵匡等。再次,迁居蒲州或在蒲州为官的文人也留下了许多歌咏蒲州风物的诗文作品,构成了蒲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蒲州佛教、道教发达,堪称河东道的宗教文化中心,僧道云集、寺观林立,大大丰富了蒲州文化的内容。
Puzhou boasts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remarkable talents. Despite the late emergence of the name, the place has a long history as it was believed to be the capital when Emperor Yao and Shun were on the throne.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Jin Kingdom established a county here, thus ushering in the history of this place as an administrative uni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edong (meaning "East of the River") Prefectur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re made "Hedong" a byword for this place. The name "Puzhou" emerged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Northern Zhou Kingdom.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place was also named Hedong or Hezhong Prefecture. But the territory of Puzhou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only the southern half of the Kingdom of Wei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half of the Hedong Prefecture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Compared with the Hedong Perfecture or Puizhou after the Kingdom of Wei and Jin, the territory of Puzhou was almost the same, lying in the Yunchen Basin south of the Jishan Mountain, east and south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west of the Zhongtiao Mountain. In the Tang Dynasty, Puzhou became a prefecture in618and wa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six strategic prefectures, one of the four adjacent prefectures and one of the100prefectures. In760, Puzhou once again became the capital of the Hezhong Province until 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gentry of Puzhou had very close relations to the politics of the Tang Dynasty. Since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the gentry represented by clans surnamed Pei, Xue and Liu, being strong supporters of the central regime,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ccession of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ui Dynasty and become part of the central regim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at dynasty. They actively sought marriage alliance with the imperial family to elevate their own political status. As they were involved in such political incidents as "impeaching the emperor and pledging loyalty to Empress Wu Zetian" when Emperor Gaozong was in reign,"requesting to give some power to the empress dowager" when Empress Wu was on the throne, and the "party disputes over Princess Taiping" in the period of Emperor Xuanzong, these clans also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amidst the political changes. When Emperor Xuanzong was in the reign, the Pei Clan was exceptionally prestigious, with Pei Guangting and Pei Yaoqing serving as prime ministers, Pei Youxian serving as the Minister of Industry, Pei Dunfu as the Minister of Law and Justice, Pei Cui as the Minister of Personnel, and Pei Kuan as the Minister of Education and Foreign Affairs. They were the major players on the political stage at that time, contributing their talents during the heyda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population of Puzhou continued to rise from the early years to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reaching its peak during the last years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Xuanzong. However, its population plunged to its lowest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rebellion of An and Shi Clans. Despite some slight increase after the riot, its population stayed at a low level. The population of Puzhou varied basically in line with the general trend across the country, differing only in degrees. It thus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labor forces of Puzhou were no longer that abundant and its economic status as the supply base for the capital had undergone changes.
     With even land, Puzhou Basin was the granary of China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s it li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hree capitals and foreign merchants had to commute between Chang'an, Luoyang and Taiyuan via Puzhou, its industry and commerce was rather developed. Anyi and Jiexian were two largest salt production bases, and their income from salt accounted for one third of the country's total income from salt, thus be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financial revenu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crack down on salt smuggling and safeguard the nation's revenue from salt, the government had very rigorous laws on these two salt lakes after785when Emperor Dezong came to the throne.
     Puzhou, providing natural defense for the capital Chang'an on its east, had close bearing on the central regime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reunification war, the victory in Hedong Battle made Puzhou an important and solid citadel for the army to fight eastwards, northwards, or southwards. During the rebellion of the An and Shi Clans, the military officials and soldiers launched attacks to the flanks of the Luoyang and Chang'an rebel forces,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counterattacks and recapture of the two capitals. And in the course of suppressing the military governors in outlying prefectures, Puzhou was again used as a base to root out the separatists such as Pugu Huai'en, Zhou Zhiguang and Li Xilie.
引文
① 行龙、杨念群:《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教育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③ 龙先琼:《区域史研究省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④ (清)周景桂等纂修:《蒲州府志》第1卷《形胜》,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第63页。
    ① (清)周景桂等纂修:《蒲州府志》第1卷《形胜》,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第63页。
    ②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36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03页。
    ③ 顾祖禹撰,贺次君等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89页。
    ④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6页。
    ⑤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⑥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⑦ (后晋)刘晌:《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页。
    ① 雅德修、汪本直纂:《山西志辑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 山西省运城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运城地区志》,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
    ③ 顾祖禹撰,贺次君等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④ 王灵善、王振芳:《山西通史》卷3《隋唐五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⑤ (韩)任大熙著,赖青寿整理:《唐代河东道政区沿革考》,《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⑥ 华林甫:《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⑦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41—470页。
    ⑧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香港大化书局1978年版,第672—683页。
    ⑨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第1109—1145页。
    ⑩ 毛阳光:《<唐刺史考全编>新补订》,《文献》,2006年第1期。
    11 戴伟华:《唐代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61页。
    12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版社1991年版。
    13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① 李红:《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
    ② 梁静:《中古河东薛氏门风述略》,《晋阳学刊》,2008年第1期。
    ③ 牛致功:《柳芳及其史学》,《唐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杨宪光:《裴矩与西域图记》,《三晋测绘》,2002年Z1期;王灵善、王振芳:《山西通史》第3卷《隋唐五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页。
    ④ 侯百管:《吕温传略》,《山西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
    ⑤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⑥ 王灵善、王振芳:《山西通史》第3卷《隋唐五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⑦ 顾祖禹撰,贺次君等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⑧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八册),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翻印版。
    ⑨ 卫斯:《唐代时期的河东盐池》,《盐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⑩ 吉成名:《唐前期的盐业政策》,《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11 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①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③ 吴丽娱:《中国盐业史》(古代编·隋唐五代盐业),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④ 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论稿》,齐鲁书社2002年版。
    ⑤ 刘玉峰:《唐代盐业政策新论》,《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⑥ 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⑦ 张明禄:《唐代河东道经济发展概论》,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⑧ 徐月文:《山西经济开发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⑨ 王晓洁:《唐代山西地区农业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⑩ 西江:《裴氏人物著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 李永康、张彩琴:《闻喜裴氏家族兴盛原因初探》,《学术论丛》1996年第4期。
    12 费省:《唐代艺术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从》第四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①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在今山西地区的传播》,《佛学研究》1999年。
    ②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③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④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87-90页。
    ⑤ 邹冬珍、卫文革:《从文物资料管窥唐代河东地区道教的发展》,《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⑥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第五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台湾)1985年版、1986年版。
    ⑦ 李之勤:《东北亚研究——西北史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⑧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从考》,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① 李茂林:《独头遗址》,《山西文史资料·遗址篇》,1999年Z1期。更新世亦称洪积世,是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地球历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1932年国际第四纪会议确定将更新世划分为早、中、晚3期。
    ① 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卷第58“哀公六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7页。
    ②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6页。
    ①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2页。
    ② 钱穆:《古史地理论从·周初地理考》,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8页。
    ③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6页。
    ④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9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7页。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夏县禹王城调查》,《考古》,1963年第4期。
    ③ (清)周景柱等纂修:《蒲州府志》卷1《沿革》,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1985年重印本,第4页。
    ④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⑤ 辞书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第1101页。
    ① 《史记》卷39《晋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35页。
    ② 卫文选:《晋国县郡考释》,《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吕文郁:《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③ 陈昌远:《魏国徙都大梁时间及其经济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
    ④ 魏国是否设置过河东郡,持肯定意见者居多。胡三省先生根据《孟子·梁惠王》篇认为,魏之有国,河东当为一郡(胡三省:《通鉴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秦司马错击魏河内”条注)。钱林书先生在《战国时期魏国置郡考》(《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一文中也认为魏国置有河东郡。宓三能等学者则认为魏置河东郡缺乏史料明确记载,当不可信(见宓三能《战国时魏国未曾设置河东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
    ⑤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7页。
    ⑥ 钱林书:《战国时期魏国置郡考》,《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⑦ 路伟东:《战国郡考》,复旦大学200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24页。
    ① 《史记》卷44《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索隐]曰:《纪年》作“晋阳、封谷。”[正义]曰:阳晋当作“晋阳”也,史文误。
    ② 《史记》卷44《魏世家》:“武侯三年,城安邑。”
    ③ 《史记》卷5《秦纪》:“[惠文君]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与魏王会应。”
    ④ 《史记》卷15《六国年表》:“[魏襄王]五年,秦围我焦、曲沃。”“[魏襄王]五年,秦归我焦、曲沃。”《史记》卷5《秦纪》:“[缪公]五年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晋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新城。”[正义]曰:韦昭云:“曲沃新为太子城。”
    ⑤ 《路史》云:“古魏城在河北县,去河二十里余,北距首山十里,从地言之,则今永济山南永乐西至河,皆其地也。”
    ⑥ 《史记》卷15《六国年表》:“[魏哀王]十三。秦击皮氏,未拔而解。”
    ⑦ 《史记》卷5《秦本纪》。
    ⑧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9页。
    ⑨ 全祖望撰、朱铸禹校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5页。
    ⑩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1 马非百:《秦集史》“郡县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4-677页。
    12 张纪仲:《山西历史政区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13 后晓荣:《秦河东郡置县考》,《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
    ①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37《季布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77页。
    ② (晋)陈寿:《三国志》卷4《魏书·少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22页。
    ①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②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3-34页.
    ③ (晋)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畿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94页。
    ① (晋)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畿传》,第496页。
    ② (晋)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第39页。
    ③ (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7页。
    ④ (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50页。
    ① 《晋书》卷112《苻健载记》,第2869页。
    ② 周谷城:《中国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③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第2977页。
    ④ 《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431页。
    ①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5《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6页。
    ② (唐)魏徵:《隋书》卷46《杨尚希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53页。
    ③ 《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62页。
    ① 《隋书》卷24《食货志》,第681-682页。
    ② 《隋书》卷38《赵芬传》,第1251页。
    ③ 《隋书》卷46《杨尚希传》,第1252页。
    ④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5页。
    ①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17-18页。
    ②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5页。
    ③ (清)顾炎武撰,谭其骧、王文楚等点校:《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31页。
    ①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46-47页。
    ① 依据《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汇成此表。
    ② 《全唐文》卷606刘禹锡《郑州刺史东厅壁记》。
    ① 关于唐代折冲府的数目,史籍记载有些出入,《唐六典》和《旧唐书·职官志》记有594个:《通典·州郡》记有593个;《通典职官》记有574个;《新唐书·兵志》记有634个;《新唐书·百官志》与《唐会要》均记有633个:《玉海》卷138引李繁《邺侯家传》记有630个。
    ②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9页。
    ③ 关于河东军府的数量,谷雯光先生认为河东军府总数为164个,见谷雯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4页。而《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河东道共设军府142个,今以此为据。
    ④ 《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5页。
    ⑤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464武后《废潼关雍洛州置开郑汴许卫等州制》,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2367页。
    ⑥ 《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6-1327页。
    ⑦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7页。
    ① 华林甫:《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②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33《职官十五·州郡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03页。
    ③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4页。
    ① 《通典》卷179《州郡典九·古冀州下》,第4726页。
    ②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0页。
    ③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12玄宗开元九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43页;玄宗开元九年六月条,第6745页。
    ④ 李广洁:《唐中都设置时间考》,《运城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⑤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1页。
    ⑥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版(台湾),第104页。
    ① 《通典》卷179《州郡九·古冀州下》,第4726页。
    ② 《全唐文》卷45肃宗《元年建卯月南郊敕文》,第499页。
    ③ (韩)任大熙著,赖青寿整理:《唐代河东道政区沿革考》,《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3页。
    ④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4页。
    ⑤ 《全唐文》卷369元载《建中都议》,第3743页。
    ①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4页。
    ② 《资治通鉴》卷221肃宗上元元年三月条,第7090页。
    ③ 《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70页。
    ① 《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384页。
    ② 岑仲勉先生认为“旧领”即指“贞观十三年”的统计数字。(岑仲勉:《<旧唐书·地理志>“旧领县”之表解》,载《岑仲勉史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2页)
    ③ 翁俊雄先生认为“天宝领”是指“天宝十二年”的统计数字。(翁俊雄:《各地志所载唐开元、天宝户口数字的源流、系年和校勘》,《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① 《通典》卷33《职官十五·州郡下》,第919页。
    ② 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不知据何史料断言“宝升”是蒲州属县。
    ③ 《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3页。
    ① [韩]任大熙著,赖青寿整理:《唐代河东道政区沿革考》,《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3页。
    ① 阴朝霞:《唐代河东道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② 《全唐文》卷736沈亚之《河中府参军厅记》,第7601页。
    ③ 《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5页。
    ④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9-1122页;毛阳光:《<唐刺史考全编>新补订》,《文献》,2006年第1期。
    ① 《旧唐书》卷66《杜如晦传》,第2470页。
    ② 《旧唐书》卷63《宇文士及传》,第2518页。
    ③ 《新唐书》卷100《蒋俨传》,第2943页。
    ① 《旧唐书》卷185下《姜师度传》,第4816页。
    ② 《旧唐书》卷100《裴宽传》,第3130页。
    ③ 《旧唐书》卷18下《宣宗纪》,第616页。
    ④ 《旧唐书》卷81《刘祥道传》,第2752页。
    ⑤ 《唐会要》卷68《刺史上》。
    ⑥ 《旧唐书》卷98《卢怀慎传》,第3065页。
    ⑦ 张卫东:《唐代刺史的任期与特点》,《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⑧ 严耕望:《唐代府州僚佐考》,《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第104页。
    ① 《通典》卷33《职官十五·州郡下》,第910页。
    ② 《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19页。
    ③ 《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3页。
    ④ 《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载:武德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加使持节,丞曰别驾。十年,改雍州别驾曰长史。高宗即位,改别驾皆为长史。上元二年,诸州复置别驾,以诸王子为之,永隆元年省,永淳元年复置。景云二年,始参用庶姓。天宝元年,改刺史曰太守。八载,诸郡废别驾,下郡置长史一员。上元二年,诸州复置别驾。德宗时,复省。元和、长庆之际,两河用兵,裨将有功者补东宫王府官,久次当进及受代居京师者常数十人,诉宰相以求官。文宗世,宰相韦处厚建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
    ⑤ 《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19页。
    ① 这一时期除兼任河中尹的53任河中节度使外,还有畅璀、高武光、王翃、吕鸣岳、窦潏、张存敬等7人为河中尹或河中少尹、知府事。
    ② 此表主要依据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第129页和吴廷燮《唐方镇年表》“河中”条所列节度使名单。
    《通典》卷32《职官十四·州郡上》,第895页。
    ① 《全唐文》卷36玄宗《禁采访使兼理郡县敕》,第398页。
    ② 《晋书》卷83《顾和传》,第2165页。
    ③ 严耕望:《魏晋南朝都督与都督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7本,1956年,第49-105页。
    ④ 《通典》卷32《职官十四·州郡上》,第894页。
    ⑤ 《资治通鉴》卷185高祖武德元年六月条,第5795页。
    ⑥ 《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69页。
    ⑦ 李方:《试论唐西州都督府与西州政府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2期。
    ⑧ 柳元迪:《唐前半期都督府与州的统属关系》,《东洋史学研究》,1985年第22期。转引自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① 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② 《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11页。
    ③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9页。
    ④ 《通典》卷172《州郡二》。
    ① 《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
    ② 《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2页。
    ③ 吴钢:《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一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① 《全唐文》卷3高祖《立秦王为太子诏》,第39页。
    ② 《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60页。
    ③ 《旧唐书》卷90《崔元琮传》,第2923页。
    ④ 《通典》卷32《职官十四·州郡上》,第888页。
    ⑤ 《元和郡县图志》卷13《河东道二》:“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州郡为十五道,置采访使以检察非法。”(第361页);《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元和郡县图志》第1385页);《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为十五道,置采访使,以检察非法。”(《新唐书》第960页);《资治通鉴》卷213开元二十一年十月条:“是岁,分天下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四道、黔中、岭南,凡十五道,各置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资治通鉴》第6803—6804页)
    ⑥ 《唐会要》卷78《采访处置使》:“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初置十道采访处置使,以御史中丞卢绚等为之”(第1680页);《通典》卷32《职官十四·州郡上》:“二十二年,改置采访处置使”(第888页);《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开元二十二年二月“辛亥,初置十道采访处置使”(第200页)。
    ⑦ 史念海、郭声波、郭峰以及日本学者平冈武夫、市原亨吉均持此观点。分别见:《论唐代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32页:《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5—430页;《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平冈武夫、市原亨吉《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⑧ 岑仲勉在《唐史余沈·置十道采访使》、《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置十五道采访使》、严耕望在《景云十三道与开元十六道》(《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171页)、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3页)、罗凯《十五采访使始置于开元二十二年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辑)均主张采访使设置时间是开无二十二年。
    ① 《册府元龟》卷162《帝王部·命使第二》,第1803页。
    ② 《册府元龟》原著误为“开元二十三年”,严耕望先生在《景云十三道与开元十六道》中指出原著“三”当为“二”之误,周勋初校订本已经做了更正(第1803页)。
    ③ 《唐大诏令集》卷100玄宗《置十道采访使敕》,第464页。
    ④ 《通典》卷32《职官十四·州郡上》,第895页。
    ① 《旧唐书》卷187下《赵晔传》,第4906页:《旧唐书》卷185下《吕諲传》,第4823页。
    ② 《资治通鉴》卷237宪宗元和二年十二月条:“是岁,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上之,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县千四百五十三”。第7647页。
    ③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第93页。
    ② 《资治通鉴》卷225代宗大历十四年五月条,第7259页。
    ① 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②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61页。
    ① (宋)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519页。
    ①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1、127页。
    ② 安介生:《略论唐代政治地理格局中的“枢纽区”一“金三角地带”——河东地区在唐史上的地位新探》,载范世康,王尚义《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①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页。
    ② 《魏书·薛辩传》记载:“薛辩字允白,其先自蜀徙于河东之汾阴,因家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薛氏出自任姓。……充州别驾兰,为曹操所杀。子永,字茂长,从蜀先主入蜀,为蜀郡太守。永生齐,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户五千降魏,拜光禄大夫,徒河东汾阴,世号蜀薛。”
    ③ 《资治通鉴》卷140元帝建武二年正月条,第4395页。记载了一段魏孝文帝与大臣薛宗关于薛氏族源的争论:“众议以薛氏为河东茂族。帝曰:薛氏蜀也,岂可入郡姓?直阁薛宗起执戟在殿下,出次对曰: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邦耶?今不预郡姓,何以生焉?乃碎戟于地。”
    ④ 《新唐书》卷199《柳冲传》载柳芳《氏族论》曰:“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第5677页。
    ⑤ 有学者通过考证认为:“《宰相世系表》上所载的17人,也不是《世谱官爵宰相》上所载的24人,而应是18 人(外加裴均)。”(李永康:《唐裴氏宰相人物考》,《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①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卷53《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江东道观察等使赠左散骑常侍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② 两《唐书》的《裴寂传》均为“玄真”。《新唐书》卷71上《宰相世系表》记为:“真玄”。
    ① 《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6页。
    ② 《旧唐书》卷57《刘文静传》,第2291页。
    ① 《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7页。
    ② 《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8页。
    ③ 《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8页。
    ④ 《旧唐书》卷65《长孙无忌传》,第2447页。
    ⑤ 《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第2444页。
    ① 《旧唐书》卷67《李勣传》,第2487页。
    ② 《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8页。
    ③ 《新唐书》卷57《刘文静传》,第3736页。
    ④ 《旧唐书》卷57《刘文静传》,第2290页。
    ① 《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78页。
    ① 《新唐书》卷100《裴矩传》,第3934页。
    ② 《资治通鉴》卷192高祖武德九年,第6029页。
    ③ 《旧唐书》卷185上《薛大鼎传》,第4787页。
    ① 《隋书》卷57《薛道衡传》,第1408页。
    ② 《隋书》卷57《薛道衡传》,第1413页。
    ③ 《旧唐书》卷73《薛收传》,第2587页。
    ① 《旧唐书》卷73《薛收传》,第2589页。
    ② 《隋书》卷65《薛世雄传》,第1533页。
    ③ 《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第2517页。
    ④ 《新唐书》卷94《薛万彻传》,第3831页。
    ① 《旧唐书》卷189下《柳冲传》,第4971页。
    ② 《新唐书》卷84《李密传》与《资治通鉴》卷186高祖武德元年都认为此为柳楚贤所言。《旧唐书》卷53《李密传》记载此段为柳爽所言,应误。
    ③ 《旧唐书》卷77《柳亨传》,第2681页。
    ④ 《柳宗元集》卷24《送澥序》,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5页。
    ① 《旧唐书》卷73《薛元超传》,第2590页。
    ② 《旧唐书》卷73《薛元超传》,第2590页。
    ③ 《旧唐书》卷87《刘祎之传》,第2846页。
    ④ 《新唐书》卷98《薛元超传》,第3892页。
    ⑤ 《全唐文》卷196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⑥ 《唐会要》卷97《吐蕃》。
    ⑦ 《旧唐书》卷73《薛元超传》,第2590页。
    ① 《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第2787页。
    ② 《旧唐书》卷84《裴行俭传》,第2805页。
    ③ 《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第4140页。
    ④ 《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第2782页。
    ① 《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第4143页。
    ② 《旧唐书》卷84《裴行俭传》,第2802页。
    ③ 《新唐书》卷108《裴行俭传》,第4086页。
    ① 《新唐书》卷108《裴行俭传》,第4087页。
    ② 《新唐书》卷108《裴行俭传》,第4087页。
    ① 《旧唐书》卷96《宋璟传》,第3031页。
    ② 《新唐书》卷99《崔湜传》,第3922页。
    ③ 《旧唐书》卷100《裴漼传》,第3128页。
    ④ 《旧唐书》卷100《裴漼传》,第3129页。
    ⑤ 《全唐文》卷662白居易《萧倪除吏部尚书制》,第6734页。
    ⑥ 《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第27页。
    ⑦ 《旧唐书》卷97《张说传》,第3054页。
    ⑧ 《旧唐书》卷100《裴漼传》,第3134页。
    ⑨ 《旧唐书》卷84《裴光庭传》,第2808页。
    ① 《资治通鉴》卷213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六月条,第6802页。
    ② 《旧唐书》卷98《裴耀卿》,第3079页。
    ③ 《全唐文》卷294王泠然《论荐书》,第2981页。
    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61页。
    ① 《旧唐书》卷49《食货志下》,第2115页。
    ② 《旧唐书》卷49《食货志下》,第2116页。
    ① 《旧唐书》卷50《刑法志》,第2148页。
    ② 《资治通鉴》卷200高宗永徽二年十月条,第6293页。
    ③ 黄永年:《说永徽六年废立皇后事真相》,《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赵克尧:《关于唐高宗永徽间皇后废立的问题》,《阜阳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
    ④ 《旧唐书》卷77《柳爽传》,第2682页。
    ① 《旧唐书》卷86《李忠传》,第2824页。
    ② 《旧唐书》卷77《柳爽传》,第2682页。
    ③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9页。
    ④ 《新唐书》卷112《柳爽传》,第4177页。
    ⑤ 《旧唐书》卷77《柳亨传》,第2681页。
    ⑥ 《资治通鉴》卷200高宗显庆四年八月条,第2438页。
    ⑦ 《柳宗元集》卷24《送澥序》,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5页。
    《全唐文》卷228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第2305页。
    ① 《旧唐书》卷87《裴炎传》,第2843页。
    ② 《资治通鉴》卷201高宗麟德元年十二月条,第6343页。
    ③ 《旧唐书》卷87《裴炎传》,第2843页。
    ④ 《旧唐书》卷87《裴炎传》,第2845页。
    ① 《旧唐书》卷87《裴炎传》,第2843页。
    ② 《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第3203页。
    ③ 《资治通鉴》卷203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条,第6416页。
    ④ 《通典》卷21《职官三·宰相并官属》:“旧制:宰相常於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至永淳三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其政事堂合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会要》卷52“中书令”:“至永淳三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其政事堂合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资治通鉴》卷203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条:“甲戌,以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戊寅,以刘景先为侍中。·故事,宰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为司空,房玄龄为仆射,魏征为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及裴炎迁中书令,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全唐文》卷316李华《中书政事堂记》:“高宗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于中书省。”
    ① 陈振:《<政事堂制度辩证>质疑》,《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1期。
    ② 刘健明:《裴炎迁政事堂事件考析》,《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8年版。
    ③ 《资治通鉴》卷203睿宗光宅元年九月条,第6422页。
    ④ 《资治通鉴》卷203睿宗光宅元年十月条,第6423页。
    ⑤ 《旧唐书》卷87《魏玄同传》,第2853页。
    ① 《旧唐书》卷73《薛稷传》,第2591页。
    ② 《旧唐书》卷73《薛稷传》,第2591页。
    ① 《全唐文》卷26玄宗《复薛崇简官爵诏》,第297页。
    ②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885《冀国公赠太尉裴冕碑》,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663页。
    ① (唐)柳宗元:《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541-542页。
    ② 《旧唐书》卷148《裴垍传》,第3989页。
    ③ 《新唐书》卷169《裴垍传》,第5148页。
    ④ 《旧唐书》卷148《裴垍传》,第3990页。
    ① 《新唐书》卷146《李鄘传》,第4746页。
    ② 《旧唐书》卷148《裴垍传》,第3991页。
    ③ 《旧唐书》卷148《裴垍传》,第3991页。
    ④ 《旧唐书》卷148《裴垍传》,第3992页。
    ① 《旧唐书》卷148《裴度传》,第4435页。
    ② 刘玉峰:《唐德宗朝的朋党之争》,《文史哲》,1998年第4期。
    ③ 《资治通鉴》卷245文宗太和八年,第7899页。
    ④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9页。
    ⑤ 李润强:《历史、社会与文学——牛李党争研究的新视野》,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⑥ 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⑦ 丁鼎:《牛李党争散论》,《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
    ⑧ 柳治徵:《中国文化史》第十九章《政党政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7页。
    ⑨ 李润强:《历史、社会与文学——牛李党争研究的新视野》,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① (宋)范祖禹:《唐鉴》卷11《宣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3-304页。
    ② 《旧唐书》卷174《李德裕传》,第4518-4519页。
    ③ 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① 《旧唐书》卷15《宪宗纪下》,第465页。
    ② 《旧唐书》卷135《皇甫镈传》,第3741页。
    ③ 《旧唐书》卷167《李逢吉传》,第4366页。
    ④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21页。
    ⑤ 《新唐书》卷146《鄘传》,第4745页。
    ⑥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18页。
    ① 《资治通鉴》卷240宪宗元和十三年九月条,第7753页。
    ②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20页。
    ③ 《资治通鉴》卷242穆宗长庆元年十月条,第7801页。
    ④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23页。
    ⑤ 《资治通鉴》卷243文宗太和二年三月条,第7856页。
    ⑥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31页。
    ① 《全唐文》卷80宣宗《以杜黄裳裴度配享宪宗庙廷诏》,第839页。
    ② 《旧唐书》卷145《吴少阳传》,第3949页。
    ③ 《资治通鉴》卷239宪宗元和十年九月条,第7717页。
    ④ 《新唐书》卷129《严绶传》,第4486页。
    ⑤ 《新唐书》卷151《袁滋传》,第4825页。
    ⑥ 《新唐书》卷141《卢从史传》,第4660页。
    ⑦ 《新唐书》卷174《李逢吉传》,第5221页。
    ⑧ 《新唐书》卷214《元济传》,第6009页。
    ① 《新唐书》卷123《李师道传》,第5992页。
    ② 《旧唐书》卷145《吴元济传》,第3949页。
    ③ 《资治通鉴》卷239宪宗元和十年五月条,第7712页。
    ④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18页。
    ① 《旧唐书》卷145《吴元济传》,第2590页。
    ② 《旧唐书》卷170《裴度传》,第4419页。
    ③ 《资治通鉴》卷240宪宗元和十三年正月条,第7747页。
    ① 《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第4303页。
    ② 《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第4303页。
    ③ 《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第4303页。
    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1页。
    ②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4页。
    ③ 《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五年五月条,第3078页。
    ④ 《资治通鉴》卷247武宗会昌四年六月条,第3072页。
    ① 《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五年正月条,第3078页。
    ② 《旧唐书》卷165《柳仲郢传》,第4305页。
    ③ 《旧唐书》卷165《柳仲郢传》,第4307页。
    ④ 《旧唐书》卷165《柳仲郢传》,第4305页。
    ⑤ 《新唐书》卷163《柳玭传》,第4308页。
    ⑥ 《旧唐书》卷165《柳公权传》,第4307页。
    ①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贞。
    ① 《新唐书》卷81《裴居道传》,第3590页。
    ② 《新唐书》卷95《高士廉传》,第3842页。
    ③ 《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第3717页。
    ④ 《旧唐书》卷147《杜悰传》,第3984页。
    ① 《资治通鉴》卷213玄宗开元三月条,第6784页。
    ② 王力平:《中古杜氏宗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7页。
    ③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9-60页。
    ① 《唐大诏令集》卷111高祖《劝农令》,第530页。
    ② 《唐大诏令集》卷112玄宗《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第528页。
    ③ 《旧唐书》卷105《宇文融传》,第3219页。
    ④ 《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七月条,第7285页。
    ⑤ 《资治通鉴》卷189高祖武德四年九月条,第5529页。
    ⑥ 《唐大诏令集》卷110太宗《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第522页。
    ① 岑仲勉:《旧唐书地理志“旧领县”之表解》,《岑仲勉史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2页。
    ② 翁俊雄:《各地志所载唐开元、天宝户口数字的源流、系年和校勘》,《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③ 翁俊雄:《<通典·州郡>所载唐代州县建置与户口数字系年考》,《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④ 费省:《论唐代的人口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2期。
    ⑤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⑥ 《通典》卷179《州郡九·古冀州下》,第4726页。
    ① 《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第1345页。
    ②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3页。
    ③ 翁俊雄:《初唐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④ 王晓洁:《唐代山西地区农业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20页。
    ① 《资治通鉴》卷224“代宗永泰元年十二月条”,第7193页。
    ② 胡戟:《唐代粮食亩产量》,《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3期。
    ③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32页。
    ④ (清)顾祖禹《读书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第1902页。
    ⑤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1页。
    ⑥ 《全唐文》卷371李轸《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第3769页。
    ⑦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8、333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99。
    ② 《新唐书》卷7《德宗纪》,第149页。
    ③ 《旧唐书》卷17下《文宗纪下》,第548页。
    ④ 《新唐书》卷9《僖宗纪》,第269页。
    ⑤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卷61,王绍《请折籴奏》,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46页。
    ⑥ 彭定球:《全唐诗》卷492,殷尧藩《和赵相公登鹤雀楼》,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71页。
    ⑦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67《王起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17页。
    ⑧ 道宣:《续高僧传》卷25《道英传》,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册50),第654页。
    ⑨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5页。
    ① 彭定球:《全唐诗》卷633司空图《虞乡北原》,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70页。
    ②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346《踏歌鬼》,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739页。
    ③ 邹逸麟:《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校庆八十周年纪念刊)。
    ④ 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⑤ 《隋书》卷46《杨尚希传》,第1253页。
    ⑥ 彭定球:《全唐诗》卷269,耿湋《送姚校书因归河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95页。
    ⑦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1页。
    ⑧ 胡戟:《唐代粮食亩产量》,《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3期。
    ⑨ 《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44页。
    ⑩ 《册府元龟》卷502《邦计部·经费》,第5489页。
    ① 《通典》卷12《食货十二·轻重》,第292-293页。但各数字有误,正仓领储量误记为42126184石,义仓储量误记为63177660石,常平仓储量误记为4602220石。
    ② 王永兴认为,《唐六典》记载的土贡是开元二十五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开元贡是开元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之间的,《通典》记载的土贡是天宝中的,《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土贡是长庆年间的。见氏著《唐代上贡资料系年——唐代土贡研究之一》,《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③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2页。
    ④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87《果部下·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6页。
    ① 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卷1《唐太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②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243《裴明礼》,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74-1875页。
    ① 樊旺林:《黄河古蒲津桥论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388页。
    ① (清)周景柱:《蒲州府志》卷21《艺文·开元铁牛铭》,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1985年重印本,第14页。
    ② 樊旺林:《黄河古蒲津桥论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385-386页:丁宏:《水排在古代大型冶铁工程上的应用——以蒲津桥的冶铸实物为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丁宏:《水排在古代大型冶铁工程上的应用——以蒲津桥的冶铸实物为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② 温泽先,郭贵春主编:《山西科技史上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① 张思足:《连接秦晋有一桥——唐代的蒲津大浮桥考略》,《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② 佚明:《千年铁牛讲述盛唐风流》,《山西晚报》2003年12月02日。
    ① 《隋书》卷46《杨尚希传》,第1253页。
    ② (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①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河中府河中郡(本蒲州)条载,宝鼎,本汾阴,开元十年(722)获宝鼎,更名。
    ② (唐)李肇等撰:《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60页。
    ③ 葛承雍:《崔莺莺与唐蒲州粟特移民踪迹》,《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5期。
    ④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河中府河中郡条载,龙门,武德二年(619)隶泰州,贞观十七年(643)隶绛州,元和初(806)隶蒲州。
    ① (清)周景柱:《蒲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第66页。
    ②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982年,第573页。
    ③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982年,第575页。
    ④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0页。
    ⑤ 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⑥ 吴丽娱:《中国盐业史》(古代编·隋唐五代盐业),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⑦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⑧ 吉成名:《唐代前期的盐业政策》,《温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⑨ 刘玉峰:《唐代盐业政策新论》,《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⑩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① 郦道元:《水经·涑水注》引郭景纯语。
    ② 《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第2110页。
    ③ 吴相湘:《河东盐法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67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附张守节释文,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 《全唐文》卷519梁肃《盐池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77页。
    ① 《全唐文》卷586柳宗元《晋问》,第5918页。
    ② 吉成名:《运城池盐生产技术初探》,《盐业史研究》1989年第4期。
    ① 《旧唐书》卷185下《姜师度传》,第4816页。
    ② 吉成名:《唐代盐业经营方式》,《盐业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③ 《通典》卷10《食货十·盐铁》,第231页。
    ④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8页。
    ⑤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⑥ 《旧唐书》卷123《第五琦传》,第3517页。
    ① 《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使总叙》。
    ② 《灵庆公神堂碑阴记》,《金石萃编》卷103。
    ③ 吴丽娱:《中国盐业史》(古代编·隋唐五代盐业),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④ 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17页。
    ⑤ 李青淼、韩茂莉:《从唐代盐利看唐代中后期各地之盐产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①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77页。
    ② 《全唐文》卷446张濯《唐宝应灵庆池神庙记》,第4550页。
    ③ 《全唐文》卷614《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碑》, 第6202页。
    ① 《册府元龟》卷493《邦计部·山泽门》,第5605页。
    ② 妹尾达彦:《唐代河东池盐的生产和流通》,《史林》65卷,1982年第6期。
    ③ 柴继光等:《晋盐文化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④ 《全唐文》卷736沈亚之《解县令厅壁记》,第7602页。
    ⑤ 《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七月条:“[大历末两池盐价]复贵于海盐”。第7286页。
    ⑥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8页。
    ⑦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121-122页。
    ① 《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七月条,第7286页。
    ②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8页。
    ③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④ 《册府元龟》卷493《邦计部·山泽》,第5592页。
    ⑤ 《册府元龟》卷493《邦计部·山泽第二》,第5601页。
    ⑥ 《册府元龟》卷493《邦计部·山泽第二》,第5604页。
    ① 表中部分数据引用了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第126、129页;吴丽娱《中国盐业史》(古代编·隋唐五代盐业),第207页: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第827页: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第95页。
    ① 吴丽娱认为是年粜盐本和榷利二数之和17178900。吴丽娱:《中国盐业史》(古代编·隋唐五代盐业),第207页。
    ② 《旧唐书》卷123《刘晏传》,第3514页。
    ③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① 《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第721页。
    ② 《旧唐书》卷182《王重荣传》,第4696页。
    ③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9页。
    ④ 《隋书》卷24《食货志》,第681页。
    ⑤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页。
    ⑥ 蔡次薛:《隋唐五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⑦ 《旧唐书》卷42《职官志一》,第1800页。
    ① 《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第2106页。
    ②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778页。
    ③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④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页。周伯棣:《中国财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4页。
    ⑤ 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① 《旧唐书》卷185下《姜师度传》,第4817页。
    ② 《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第2107页。
    ③ 《通典》卷10《食货十·盐铁》,第231页。
    ① 《旧唐书》卷126《裴谓传》,第2116页。
    ② 卫斯认为裴谓“在大历中为河东租庸盐铁使”,当误。见卫斯:《唐代的河东盐池》,《盐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③ 《旧唐书》卷146《于颀传》,第3966页。
    ④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⑤ 《唐会要》卷48《租庸使》。
    ⑥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第309页。
    ⑦ 《全唐文》卷446张濯《唐宝应灵庆池神庙记》,第4550页。
    ① 《全唐文》卷610刘禹锡《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清河县开国男赠太师崔公神道碑》,第6160页。
    ②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第309页。
    ③ 《全唐文》卷620刘宇《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碑阴记》,第6262页。
    ④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310页。
    ⑤ 《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第2109页。
    ①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296页。
    ① 《太平广记》卷416《草木十一》“窦宽”条引《宣室志》云:“唐扶风窦宽者,家于梁山,太和八年秋,自大理评事解县推盐使判官罢职退归,因治园屋。”
    ② 《唐会要》卷60《御史中丞》载:“会昌二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今日已后,诸道节度使及度支解县榷盐铁副使等,并须带检校四品官,方得奏请。……”
    ① 《册府元龟》卷494《邦计部·山泽》宣宗大中元年闰三月盐铁奏据两池榷盐使状。
    ② 《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表四上》:“(郭)庠,度支安邑院官、检校虞部郎中。”其充院官在僖昭之世。
    ③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316页。
    ④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322页。
    ⑤ 《新唐书》卷179《王璠附韩约传》。
    ⑥ (南宋)陈思编著:《宝刻丛编》卷10。
    ⑦ 《旧唐书》卷190下《司空图传》。
    ⑧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4辑,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⑨ 《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第721页。
    ⑩ 《旧唐书》卷20上《昭宗纪》,第773页。
    11 《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表四上》,第3129页。
    12 《全唐文》卷841裴廷裕《大唐故内枢密使特进左领军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濮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吴公墓志铭(并序)》,第8844页。
    ① 《全唐文》卷809司空图《解县新城碑》,第8506页。
    ② 《新唐书》卷75上《宰相世系表五上》,第3347页。
    ③ 《新唐书》卷208《田令孜传》,第5887页。
    ④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第324页。
    ① 《全唐文》卷550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
    ②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③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④ 《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第2105页。
    ①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80页。
    ② 《册府元龟》卷494《邦计部·山泽第二》,第5604页。
    ③ 《册府元龟》卷494《邦计部·山泽第二》,第5604页。
    ④ 《册府元龟》卷494《邦计部·山泽第二》,第5604页。
    ⑤ 《全唐文》卷614崔敖《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碑》,第6202页。
    ⑥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80页。
    ①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②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8页。
    ③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9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9页。
    ② 李林甫《唐六典》卷6,中华书局,1992年,195页。
    ③ 张说《蒲津桥赞》,《全唐文》卷226,中华书局,1983年,2277页。
    ① (清)周景桂等纂修:《蒲州府志》第1卷《形胜》,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第63页。
    ② 《全唐文》卷336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第3403页。
    ③ 《旧唐书》卷53《李密传》,第2221页。
    ① 《旧唐书》卷59《任瓌传》,第2323页。
    ② 《新唐书》卷35《五行志二》,第913页。
    ③ 《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6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4恭帝义宁元年九月条,第5754页
    ① 《隋书》卷70《杨玄感传》,第1618页。
    ② 《旧唐书》卷183《独孤怀恩传》,第4722页。
    ③ 《新唐书》卷206《独孤怀恩传》,第5834页。
    ④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第3643页。
    ① 《隋书》卷71《尧君素传》,第1654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4恭帝义宁元年十二月条,第5769页。
    ③ 《隋书》卷71《尧君素传》,第1655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7高祖武德元年十二月条,第5827页。
    ⑤ 《旧唐书》卷58《唐俭传》,第2306页。
    ⑥ 《隋书》卷71《尧君素传》,第1655页。
    ⑦ 《新唐书》卷86《刘武周传》,第3712页。
    ⑧ 《旧唐书》卷55《刘武周传》,第225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7高祖武德二年十月条,第5868页。
    ② 《旧唐书》卷2《太宗纪上》,第25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7高祖武德二年七月条,第5859页。
    ① 《旧唐书》卷183《独孤怀恩传》,第4723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8高祖武德二年十二月条,第5874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7高祖武德二年十月条,第5868页。
    ④ 《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2页。
    ① 《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10页。
    ② 《新唐书》卷1《高祖纪》,第10页。
    ③ 《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10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8高祖武德二年十二月条,第5873页。
    ⑤ 《新唐书》卷1《高祖纪》,第10页。
    ⑥ 《通典》卷155《兵八·坚壁挫锐》,第2973页。
    ⑦ 《新唐书》卷191《王行敏传》,第5500页。
    ① 《新唐书》卷86《刘武周传》,第3713页。
    ②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07页。
    ③ 《资治通鉴》卷218肃宗至德元年五月条,第6965页。
    ① 《资治通鉴》卷218肃宗至德元年五月条,第6965页。
    ② 《新唐书》卷149《李泌传》,第4633页。
    ① 《资治通鉴》卷219肃宗至德二年正月条,第7017页。
    ② 《资治通鉴》卷219肃宗至德二年三月条,第7022页。
    ③ 《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第4600页。
    ① 《资治通鉴》卷221肃宗乾元二年七月条,第7078页。应为“兵马副元帅”。
    ② 《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52页。
    ③ 《旧唐书》卷10《肃宗纪》载:三月甲子,史朝义率众夜袭我陕州,卫伯玉逆击败之。四月,青州刺史尚衡、充州刺史能元皓并奏破贼。五月甲午,思明伪将滑州刺史令狐彰以滑州归朝,授彰御史中承,依前滑州刺史、滑魏德贝相六州节度使。《新唐书》卷6《肃宗纪》载:[上元二年五月]戊戌,平卢军节度使侯希逸及史朝义战于幽州,败之。
    ④ 《旧唐书》卷112《李国贞传》,第3340页。
    《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54页。
    ①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九册),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59页。
    ② 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③ (唐)杜牧:《樊川文集》卷五《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3、95页。
    ① 《新唐书》卷224上《周智光传》,第6373页。
    ② 《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元年十二月条,第7193页。
    ① 《资治通鉴》卷231德宗兴元元年七月条,第7442页。
    ② 《资治通鉴》卷229德宗建中四年十一月条,第7372页。
    ① 《资治通鉴》卷229德宗建中四年十一月条,第7375页。
    ② 《资治通鉴》卷231德宗兴元元年七月条,第7442页。
    ① 《新唐书》卷154《李晟传》,第4869-4870页。
    ② 《新唐书》卷155《马燧传》,第4889页。
    ③ 《资治通鉴》卷231德宗兴元元年十月条,第7445页。
    ① 《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元年八月条,第7460页。
    ① 《旧唐书》卷190下《刘蕡传》,第5071-5072页。
    ② 关于河中府投降黄巢义军的时间,一部分文献记载是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如《旧唐书》卷182《王重荣传》:“巢贼据长安,蒲帅李都不能拒,称臣于贼,贼伪授重荣节度副使。”《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黄巢陷长安,分兵略蒲,节度使李都不能支,乃臣贼,然内惮重荣,表以自副。”《太平广记》卷70《薛玄同传》:“薛氏者,河中少尹冯徽妻也,自号玄同。……及黄巢犯阙,冯与玄同寓晋陵。”另一部分文献则记载是在黄巢入长安之前路过华州时,《资治通鉴》卷254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条:“黄巢入华州,留其将乔钤守之。河中留后王重荣请降于贼。”
    ③ 《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第5435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4僖宗中和二年正月条,第8261-8262页。
    ② 《资治通鉴》卷254僖宗中和二年四月条,第8268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5僖宗中和二年九月条,第8274页。
    ② 《资治通鉴》卷255僖宗中和二年十一月条,第8278页。
    ③ 《资治通鉴》卷255僖宗中和二年八月条,第8274页。
    ④ 《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第5436页。
    ⑤ 《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7-6158页。
    ① 《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第718页。
    ②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九册),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翻印版,第364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6僖宗光启元年闰三月条,第8322页。
    ② 《旧唐书》卷164《王铎传》,第4284页。
    ③ 光启元年(885)王重荣任职情况,史籍记载有所不同。《资治通鉴》卷256僖宗光启元年五月条:“令孜徙重荣为泰宁节度使,以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为义武节度使……”;《旧唐书》卷182《王重荣传》:“奏请移重荣为定州节度”:《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令孜徙重荣充海节度使”。
    ④ 《旧唐书》卷182《王处存传》,第4700页。
    ⑤ 《资治通鉴》卷256僖宗光启元年七月条,第8324页。
    ⑥ 《资治通鉴》卷256僖宗光启元年十月条,第8327页。
    ① 《旧唐书》卷182《王重荣传》,第4696页。
    ② 《资治通鉴》卷260昭宗乾宁二年二月条,第8466页。
    ③ 《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第5438页。
    ④ 《资治通鉴》卷262昭宗天复元年正月条,第8548页。
    ⑤ 《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第5438页。
    《资治通鉴》卷260昭宗乾宁二年十二月条,第8481页。
    ① 《资治通鉴》卷262昭宗天复元年正月条,第8547页。
    ② 《资治通鉴》卷262昭宗天复元年条,第8553页。
    ③ 关于唐初蒲州军府的数量,《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是33个(《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999页),谷霁光先生认为是36个(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4页)。
    ① 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黄河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0页。
    ② 邓小泉:《唐代科举人才区域分布概况及原因》,《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③ 张丽:《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北京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第30页。
    ④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① 田廷柱:《隋唐士族》,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
    ② 邰三亲:《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西北大学2011年博十论文,第103-104页。
    ① 《全唐文》卷132,第1329页。
    ② 西江:《裴氏人物著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① 《新唐书》卷132《柳芳传附冕传》,第4537页。
    ② 《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附公权传》,第4312页。
    ③ 《新唐书》卷163《柳公绰传附公权传》,第5029页。
    ① 《新唐书》卷163《柳公绰传附公权传》,第5029页。
    ②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2《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易新鼎点校,中国书店2000年版,第157页。
    ③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2《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易新鼎点校,中国书店2000年版,第166页。
    ④ 《旧唐书》卷160《柳宗元传》,第4213-4214页。
    ⑤ 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38页。
    ⑥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2《志从父弟宗直殡》,易新鼎点校,中国书店2000年版,第171页。
    ⑦ 傅璇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中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⑧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8《柳浑行状》,易新鼎点校,中国书店2000年版,第101页。
    ⑨ 《新唐书》卷142《柳浑传附识传》,第4673页。
    ① 李延寿:《北史》卷36,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7-1338页。
    ② 《旧唐书》卷73《薛收传》,第2588页。
    ③ 《全唐文》卷131《答冯子华处士书》,第1323页。
    ④ 《旧唐书》卷73《薛收传附兄子元敬传》,第2589页。
    ⑤ 《旧唐书》卷73《薛收传附从子稷传》,第2591页。
    ① 《旧唐书》卷190下《薛逢传》,第5079页。
    ② 《旧唐书》卷190下《薛逢传》,第5080页。
    ③ 《旧唐书》卷73《薛收传附从子稷传》,第2591页。。
    ④ 《新唐书》卷98《薛收传附从子稷传》,第3894页。
    ① 《旧唐书》卷185下《吕翘传》,第4823页。
    ② 《唐语林》卷二《文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5页。
    ③ 《旧唐书》卷137《吕温传》,第3769页。
    ④ 《旧唐书》卷137《吕温传》,第3769页。
    ① 《旧唐书》卷137《吕温传》,第3769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457《陈抟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21-13422页。
    ③ 《全唐诗》卷856,第9738页。
    ① 《新唐书》卷127《张嘉贞附弘靖传》,第4448页。
    ② 《旧唐书》卷129《张延赏传附次宗传》,第3613页。
    ① 宗白华:《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学术月刊》,1994年第3期。
    ②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52-61页。
    ①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70页。
    ② 《全唐诗》卷253《百丈溪新理茅茨读书》。
    ③ 《全唐诗》卷253《百丈溪新理茅茨读书》。
    ④ 《全唐诗》卷253《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
    ①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 《全唐文》卷807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第8486页。
    ③ 《全唐诗》卷690陈玉兰《古意》。
    ① 《新唐书》卷159《樊泽传附子宗师传》,第4953页。
    《旧唐书》卷94《徐彦伯传》,第3004页。
    ① 《从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② 韩春平:《唐代“蒲州-太原”沿线区域文学简论》,《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48页。
    ③ 《全唐文》卷430,第4379-4380页。
    ① 《全唐文》卷430,第4379-4380页。
    ② 《全唐诗》卷279卢纶《九日奉陪浑侍中登白楼》。
    ③ 《全唐诗》卷279卢纶《春日喜雨奉和侍中宴白楼》。
    ④ 《全唐诗》卷279卢纶《将赴京留献令公》。
    ⑤ 《全唐诗》卷279卢纶《奉陪侍中登白楼》。
    ⑥ 《全唐诗》卷279卢纶《九日奉陪浑侍中登白楼》。
    ⑦ 《全唐诗》卷279卢纶《九日奉陪浑侍中登白楼》。
    ⑧ 《全唐诗》卷279卢纶《春日喜雨奉和侍中宴白楼》。
    ⑨ 《全唐诗》卷279卢纶《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
    ⑩ 《全唐诗》卷279卢纶《奉陪侍中登白楼》。
    11 《全唐诗》卷279卢纶《春日喜雨奉和侍中宴白楼》。
    12 《全唐诗》卷279卢纶《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① 葛承雍:《崔莺莺与唐蒲州粟特移民踪迹》,《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5期。
    ②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页。
    ④ 《全唐诗》卷338韩愈《条山苍》。
    ① 《旧唐书》卷190下《司空图传》,第5083页。
    ② 《旧唐书》卷190下《司空图传》,第5083-5084页。
    ③ 《全唐诗》卷691杜荀鹤《题历山舜祠》。
    ④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6页。
    ⑤ 《全唐诗》卷132李颀写《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① 《全唐诗》卷647胡曾《咏史诗:首阳山》。
    ② 《全唐诗》卷687吴融《首阳山》。
    ③ 《旧唐书》卷24《礼仪志四》。
    ④ 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三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77页。
    ⑤ 《全唐诗》卷219卢纶《同赵进马元阳春日登长春宫古城望河中因寄郑损仓曹》。
    ① 《全唐诗》卷199岑参《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② 《全唐诗》卷558薛能《送胡澳下第归蒲津》。
    ③ 《全唐诗》卷3李隆基《早度蒲津关》。
    ④ 《全唐诗》卷279卢纶《同薛存诚登栖岩寺》。
    ⑤ 《全唐诗》卷279卢纶《奉和李益游栖岩寺》。
    ⑥ 《全唐诗》卷550赵暇《发柏梯寺》。
    ⑦ 《全唐诗》卷559薛能《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⑧ 《全唐诗》卷632司空图《上柏梯寺怀旧僧二首》。
    ① 《全唐诗》卷269耿湋《宿万固寺因寄严补阙》。
    ② 《全唐诗》卷277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
    ③ 沈括:《梦溪笔谈》卷15《艺文二》。
    ④ 《全唐诗》卷253王之涣《登鹳雀楼》。
    ⑤ 《全唐诗》卷279卢纶《奉陪侍中登白楼》。
    ⑥ 《全唐诗》卷279卢纶《九日奉陪浑侍中登白楼》。
    ① 《全唐诗》卷279卢纶《春日喜雨奉和侍中宴白楼》。
    ② 《全唐诗》卷279卢纶《将赴京留献令公》。
    ③ 《全唐诗》卷287畅当《登鹤雀楼》。
    ④ 《全唐诗》卷492殷尧藩《和赵相公登鹤雀楼》。
    ⑤ 《全唐诗》卷596司马扎《登河中鹳雀楼》。
    ⑥ 《全唐诗》卷269耿湋《奉和李观察登河中白楼》。
    ⑦ 《全唐诗》卷269耿湋《奉和李观察登河中白楼》。
    ⑧ 《全唐诗》卷283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⑨ 《全唐诗》卷639张乔《题河中鹳雀楼》。
    ⑩ 《全唐诗》卷596司马扎《登河中鹳雀楼》。
    11 参考费省:《唐代艺术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四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141、145页,并略作改动。说明:名单中艺术家姓名后的“书”表示其人是书法家,“画”是画家,“工”是工艺家,“音”是音乐家。几项技艺皆精者,同记于其人之后。艺术家难以确定为何县人时,均系于其府、州治所。
    《全唐诗》卷125王维《青溪》。
    《全唐诗》卷126王维《过香积寺》。
    ① 《全唐文》卷447窦泉《述书赋下》。
    ②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0《亡姊崔氏夫人墓志盖石文》,第334页。
    ③ (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8《唐柳宗元般舟和尚碑》。
    ④ 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① 北宋元祐三年(1088)《解州解县静林山兴化寺新修庐舍那佛大殿记》,http://sxyczjq01.blog.163.com/blog/static/ 57339516201371154821894/。
    ② 李映辉:《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③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90页。
    ① 邹冬珍:《从历代碑刻遗存看万固寺的兴衰发展》,《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② 《山右石刻丛编》卷11宋咸平二年六月“栖岩寺四至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0页。
    ③ 《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四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058页。
    ① 道宣:《续高僧传》卷29《兴福篇》第9《蒲州普救寺释道积传》。
    ② 仝毅:《普救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③ 《全唐诗》卷333,第3720页。
    ④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有研究认为唐前期河东道弘扬佛教义学的高僧共14人,其中河中府6人,见李映辉:《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⑤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22页。
    ①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道杰》,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27页。
    ②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道杰》,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29页。
    ③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道杰》,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29页。
    ④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道杰》,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29页。
    ⑤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道杰》,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29页。
    ⑥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道杰》,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29页。
    ⑦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0页。
    ①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0页。
    ②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0页。
    ③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1页。
    ④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1页。
    ⑤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1页。
    ⑥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栖严寺释神素》,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31页。
    ①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957页。
    ② 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页。
    ③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39页。
    ④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39页。
    ⑤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39页。
    ⑥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40页。
    ①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41页。
    ②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40页。
    ③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41页。
    ④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4《蒲州普济寺释道英》,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939页。
    ⑤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9《蒲州普济寺释道积》,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1111页。
    ⑥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9《蒲州普济寺释道积》,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1111页。
    ⑦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9《蒲州普济寺释道积》,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1111页。
    ⑧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9《蒲州普济寺释道积》,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1112页。
    ⑨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39《蒲州普济寺释道积》,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1111页。
    ① 《大正藏》第50卷,第455页上。
    ② 《大正藏》第30卷,第283页下。
    ③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仁寿寺释海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11页。
    ④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22《河东栖岩道场释智通》,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625页。
    ⑤ (唐)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6《苏州仁寿寺释道愻》,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42页。
    ⑥ (唐)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6《苏州仁寿寺释道愻》,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43页。
    ① (唐)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6《苏州仁寿寺释道愻》,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45页。
    ② (唐)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6《天台山国清寺释普明》,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659页。
    ③ (唐)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6《天台山国清寺释普明》,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659页。
    ④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仁寿寺释海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08页。
    ⑤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仁寿寺释海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08页。
    ⑥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仁寿寺释海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08页。
    ⑦ (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原名《续高僧传》)卷15《蒲州仁寿寺释海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第408页。
    ①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在今山西地区的传播》,《佛学研究》1999年。
    ①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8《唐郓州安国院巨方传附智封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9页。
    ② (南唐)静筠二禅师编撰,孙昌武等点校:《祖堂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17页。
    ③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十《唐雍京章敬寺怀晖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7页。
    ① 《景德传灯录》卷十六《梁河中府栖岩山存寿传》,载《大正藏》卷51,第330页下。
    ② 《景德传灯录》卷十六《梁河中府栖岩山存寿传》,载《大正藏》卷51,第330页下。
    ③ 《全唐文》卷813公乘亿《魏州故禅大德奖公塔碑》。
    ①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5《唐京师安国寺良贲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9页。
    ②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5《唐京师西明寺良秀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7页。
    ③ 《全唐文》卷390独孤及《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第3973页。
    ④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29,《大正藏》第50册,697页。
    ⑤ 李映辉:《唐代佛教著述的时空分布特征》,《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光绪《虞乡县志》卷10,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 光绪《永济县志》卷十五,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4页。
    ③ 《魏书》卷114《释老》,第1780页。
    ④ 《魏书》卷114《释老》,第1780页。
    ⑤ 《隋书》卷35《经籍志》,第1094页。
    ⑥ 《册府元龟·总录部·尚黄老》卷822,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0册,第9768页。
    ① 《全唐诗》卷3李隆基《送道士薛季昌归山》。
    ② 《全唐诗》卷3李隆基《送道士薛季昌归山》。
    ③ (元)赵道一撰,卢国龙整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39《薛幽栖》,第1135页。
    ④ (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11引《高道传》。
    ①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51《侯道华》,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16页。
    ②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51《侯道华》,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16页。
    ③ 光绪《永济县志》卷十五,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6页。
    ④ 光绪《永济县志》卷十五,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① 光绪《虞乡县志》卷十,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 光绪《虞乡县志》卷十,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 白清才:《山西寺庙大全》,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
    ① 《旧唐书》卷190下《司空图传》,第5083页。
    ② 《全唐诗》卷632司空图《即事二首》。
    ③ 《全唐诗》卷848尚颜《寄华阴司空侍郎》。
    ④ 《全唐诗》卷848虚中《寄华山司空图》。
    ① 《元和郡县图志》卷12《河东道一》,第324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5.(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7.(唐)令狐德菜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8.(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9.(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0.(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2.(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3.(唐)元稹:《元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4.(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17.(唐)柳宗元:《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
    18.(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19.(唐)杨炯:《盈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
    21.(唐)姚汝能撰,曾贻芬点校:《安禄山事迹》,中华书局2006年版。
    2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清光绪八年(1882)金陵书局刻本。
    24.(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5.(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26.(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2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8.(宋)王谠:《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9.(宋)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0.(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1.(宋)宋敏求编,洪丕谟等点校:《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32.(宋)洪迈撰:《容斋三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3.(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4.(宋)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5.(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36.(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37.(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38.(清)彭定球:《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39.(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40.(清)王昶辑:《金石萃编》,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41.(清)周景桂等纂修:《蒲州府志》,山西省运城地区史志办公室整理影印本(1985年)。
    42.(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3.(清)顾炎武撰,谭其骧、王文楚等点校:《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4.(清)曾国荃等修,王轩等纂:《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版。
    45.(清)官修:《大清一统志》,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续编》,中华书局影印1984版。
    1.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中华书局1964年版。
    3.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4.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5.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陈国灿、刘健明编著:《<全唐文>职官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10.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陈寅属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3.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冻国栋:《唐代的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傅永聚:《唐代民族与文化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冯金忠:《唐代河北藩镇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8.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9.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0.韩升:《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侯伍杰:《山西历代纪事本末》,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黄永年等编:《中国古代史论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黄永年:《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版。
    24.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5.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26.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黄成助:《解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28.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0.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3.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4.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李之勤:《东北亚研究——西北史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8.李润强:《历史、社会与文学——牛李党争研究的新视野》,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9.李元庆:《山晋古文化源流》,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0.李金河:《魏晋隋唐间的婚姻形态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版。
    41.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42.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45.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版。
    46.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版。
    47.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8.刘玉峰:《唐德宗评传》,齐鲁书社2002年版。
    49.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论稿》,齐鲁书社2002年版。
    50.罗琨、张永山:《中国军事通史》第10卷《唐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1.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52.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53.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54.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55.牛致功:《安禄山史思明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年。
    56.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57.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8.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9.山西省运城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运城地区志》,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
    60.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63.田廷柱:《隋唐士族》,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64.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65.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湾大化书局1978年版。
    66.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7.王灵善王振芳:《山西通史》第3卷《隋唐五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8.王永兴:《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年版。
    70.王洪军:《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1.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72.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3.翁俊雄:《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吴松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6.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
    77.吴钢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78.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79.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1-9辑,三秦出版社1994-2000年、2005年、2007年版。
    80.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1.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8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吴丽娱:《中国盐业史》(古代编·第二章),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4.吴松弟:《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5.徐月文:《山西经济开发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86.雅德修汪本直纂:《山西志辑要》,中华书局2000年版。
    87.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88.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五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1986年版。
    89.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版。
    90.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1.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2.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93.杨西江:《将相文武风流千古—裴氏人物志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4.杨西江:《裴氏人物著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5.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96.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97.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98.张荣芳:《唐代京兆尹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99.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0.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1.张纪仲:《山西历史政区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2.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103.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5.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6.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07.[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8.[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09.[日]平冈武夫、市原亨吉:《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10.中国古代史研究会编:《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关于地域的研究》,东京大学,昭和32年(1951年)版。
    111.《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安介生:《晋学研究之“区位论”》,《晋阳学刊》2010年第5期。
    2.陈寅洛:《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3.陈昌远:《魏国徙都大梁时间及其经济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
    4.崔人杰:《唐中后期河中镇研究——以朔方化和中央化时期为主》,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论文。
    5.冻国栋:《隋唐时期的人口政策与家族法—以析户,合贯(户)为中心》,《唐研究》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韩春平:《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以河东府、河中府为例》,《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
    7.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8.程裕祯:《河东裴氏论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9.都佚伦:《柳宗元的家世家学与他的诗歌创作》,北京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10.丁鼎:《牛李党争散论》,《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
    11.郭声波:《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12.樊文礼:《唐朔方节度使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13.樊文礼:《唐代平卢淄青节度使略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4.方积六:《关于唐代团结兵的探讨》,《文史》第25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方积六:《唐及五代的魏博镇》,《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费省:《论唐代的人口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2期。
    17.冯国栋:《出入于蒲津关的求道者:唐代河东僧人与长安佛教》2009年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18.郭峰:《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19.郭声波:《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2辑。
    20.华林甫:《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1.胡宝华:《唐代朝集制度初探》,《河北学刊》1986年第3期。
    22.胡宝华:《唐代御史地位演变考》,《南开学报》2005年第4期。
    23.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历史研究》1979年第6期。
    24.胡戟:《唐代粮食亩产量》,《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5.黄永年:《说永徽六年废立皇后事真相》,《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
    26.黄盛璋:《唐代户口的分布与变迁》,《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27.何汝泉:《唐朝使职的产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8.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
    29.韩春平:《唐代“蒲州-太原”沿线区域文学简论》,《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0.方积六:《关于唐代募兵制度的探讨》,《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1.吉成名:《唐代前期的盐业政策》,《温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32.吉成名:《盐的历史分水岭:唐代盐业政策与王朝的兴衰》,《河北学刊》1996 年第3期。
    33.贾晋华:《河汾作家群与隋唐之际文学》,《学术论丛》1991年第2期。
    34.贾发义:《山西道教历史发展特点析论》,《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
    35.吕文郁:《春秋时代晋国的县制》,《山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36.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李方:《试论唐西州都督府与西州政府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2期。
    38.李方:《从西州兼摄官看唐前期地方行政体制及其变化》,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版。
    39.李方:《论唐西州官吏的任用类别》,《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0.李方:《唐西州长官编年考证——唐匿州官吏考证(一)》,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
    41.李方:《废西州上佐编年考证——唐西州官吏考证(二)》,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42.李方:《唐西州勾官编年考证——唐西州官吏考证(三)》,季羡林等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3.李方:《唐西州功曹参军编年考证——西州官吏考证(四)》,白化文等编:《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3月版。
    44.李方:《唐西州仓曹参军编年考证(上)——唐西州官吏考证(五)》,《首都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
    45.李方:《唐西卅Ⅰ仓曹参军编年考证(下)——唐西州官吏考证(五)》,《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期。
    46.李方:《唐西州户曹参军编年考证——唐西州官吏考证(六)》,《敦煌学辑刊》1997年2期。
    47.李方:《唐西州法曹参军编年考证——唐西州官吏考证(八)》,《1996年敦煌吐鲁番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8.李方:《唐西州市令、市丞编年考证——唐两州官吏考证(九)》,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4,中华书局1998年11 JEj版。
    49.李锦绣:《“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与景云政治》,《学术集林》,1997年第10期。
    50.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北京大学2008届博士毕业生论文。
    51.李映辉:《唐代佛教著述的时空分布特征》,《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 期。
    52.李映辉:《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53.李映辉:《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54.李红:《隋唐河东柳氏家族研究——以世系、婚宦、迁移、家族文化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55.李红:《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
    56.李燕捷:《唐代后期内外官轻重辨》,《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4期。
    57.刘诗平:《唐代前后期内外官地位的变化:以刺史迁转途径为中心》,《唐研究》2,1996年。
    58.李文澜:《从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看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山南荆楚为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2002年11月。
    59.李志生:《关于唐代晚期府、州上佐(长史、司马、别驾)的几点意见》,《河北学刊》1991年4期。
    60.刘玉峰:《唐德宗朝的朋党之争》,《文史哲》1998年第4期。
    61.刘玉峰:《试论唐代的公验、过所制度与商品流通的管理》,《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62.刘玉峰:《唐代盐业政策新论》,《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63.梁静:《中古“河东三姓”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64.梁静:《中古河东裴氏家族文化述略》,《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65.梁静:《中古河东薛氏与文学概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66.梁静:《中古河东柳氏与文学概述》,《晋阳学刊》2013年第1期。
    67.罗凯:《十五采访使始置于开元二十二年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1辑。
    68.龙先琼:《区域史研究省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69.赖青寿:《唐代州县等第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2辑。
    70.牟发松:《唐代都督府的置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8,1986年12月。
    71.孟宪实:《唐代前期的使职问题研究》,载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72.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3.宓三能:《战国时魏国未曾设置河东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
    74.宁志新:《唐朝营田使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75.宁志新:《唐朝使职若干问题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76.牛来颖:《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州县析置的经济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998年3期。
    77.钱林书:《战国时期魏国置郡考》,《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8.秦川:《武则天时期的边防及其与兵募的关系》,《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79.齐涛:《巡院与唐宋地方政体的转化》,《文史哲》1991年5期。
    80.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2,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81.任艳艳:《建中末河东道政区调整与德宗藩镇政策》,《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
    82.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83.宋卿:《唐代营州研究》,吉林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84.孙慧庆:《唐代代治理边疆的重要机构平卢军节度使》,《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
    85.邰三亲:《唐代河东裴氏与文学》,西北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86.唐耕祸:《唐代前期的兵募》,《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87.阴朝霞:《唐代河东道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88.姚雅欣:《栖岩寺人文历史概览》,《五台山研究》1998年02期。
    89.万灵:《中国区域史研究理论和方法散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90.王少卿:《区域史研究方法刍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91.王永兴:《唐代上贡资料系年——唐代土贡研究之一》,《北京大学学报》1082年第4期。
    92.王晓洁:《唐代山西地区农业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93.王赛时:《唐代中后期的军乱》,《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94.卫斯:《唐代时期的河东盐池》,《盐业史研究》1989年1期。
    95.卫文选:《晋国县郡考释》,《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96.委雨亭:《唐代蒲州的造纸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97.翁俊雄:《各地志所载唐开元、天宝户口数字的源流、系年和校勘》,《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98.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Ⅰ期。
    99.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
    100.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101.徐国利:《关于区域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区域史的定义及其区域的界定和选择》,《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102.许蓉生、林成西:《河东薛氏研究—两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豪强的发展道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103.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04.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05.张国刚:《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学术月刊》,1989年第5期。
    106.张国刚:《唐代的健儿制》,《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07.张作理:《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长官副职考述》,《文史哲》1998年6期。
    108.张卫东:《唐代刺史的任期与特点》,《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109.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关系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10.张丽:《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北京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111.张丽花:《略论永济在隋唐时期的战略地位》,山西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112.张邻:《唐代关津制度考论》,《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3期。
    113.张明禄:《唐代河东道经济发展概论》,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14.张创新:《唐朝地方政府行政编制论要》,《史学集刊》1994年2期。
    115.周宝琳:《隋唐时期的汴州和宣武军》,《河南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116.邹冬珍:《从历代碑刻遗存看万固寺的兴衰发展》,《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
    117.赵克尧:《论盛唐的工商业》,《浙江学刊》1992年第2期。
    118.赵克尧:《关于唐高宗永徽间皇后废立的问题》,《阜阳师院学报》1986年第 4期。
    119.赵晓峰:《唐代河东倍受重视探因》,《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20.赵晓峰:《唐代河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运城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21.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个侧面(上)——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期。
    122.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下)——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4期。
    123.周宝砚;《唐王朝地方行政编制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社会科学》1999年6期。
    124.[韩]任大熙著,赖青寿整理:《唐代河东道政区沿革考》,《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3页。
    125.[日]荒川正晴著,陈海涛译,杨富学校:《唐帝国和粟特人的交易活动》,《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126.[日]日野开三郎著,辛德勇译《论唐代赋役令中的岭南户税米》,载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