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观视阈下的形式本体与认知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1947—)是当代美国知名电影理论家,美国电影理论界“新形式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为19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其电影理论体系内容庞杂,涵义广泛,研究领域涵盖电影叙事、电影风格、电影历史、地区与导演个案研究等多个方面。如以一条主线贯穿他三十余年来的电影研究,“电影诗学”无疑是其电影理论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概念。作为一种研究设想和框架,他的电影诗学研究从电影自身的形式问题出发,结合认知建构理论的模型分析,集中探讨了电影艺术形式系统运作的原则与效果问题,以“电影是怎样为了得到特定的效果而被制作出来的”作为研究的基本论题。
     “中观”研究、形式本体、认知建构这三者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了波德维尔电影诗学的理论框架。“中观”研究的理论范围限定决定了波德维尔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经验与理性相结合、以具体解释和知识获得为目标的电影诗学研究思路;形式本体的研究立场选择为电影诗学的具体运作提供框架支撑,受其影响,波德维尔视电影为一种艺术形式,并对其进行系统、历史地分析,探寻形式运作基本原则与效果,形成了分析诗学、历史诗学与效果诗学相结合的整体研究框架;认知建构理论为形式系统运作研究与观众能动性研究搭建了意义生成模型,为波德维尔电影的电影叙事研究和电影阐释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切入角度。通过这种“中观”视阈下形式本体研究和认知建构研究的结合,波德维尔的电影诗学在电影理论、电影批评与电影史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在电影研究中,波德维尔所提倡的电影诗学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从特定角度而言,它对宏大理论的激进态度可视为争夺理论话语权而采取的相应策略,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宏大理论研究中过度抽象、空泛无物的一些倾向起到了约束、反思作用。但是,无论从形式本体立场还是意义的认知建构方式来看,波德维尔电影诗学的这种“中观”研究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简约化风险是一种“有限”研究;电影研究应以兼容并包的态度,统合利用各种理论的优势,共同致力于各类问题的解决。
David Bordwell(1947-),a famous American contemporary film theorist, is the founder and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eoformalism and Cognitivism. What's more, he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film theory since the1980s and gains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His research involves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film, case studies of areas and directors. As to the main line throughout his thirty years'film studies,"Poetics of Cinema" is undoubtedly the core and the most critical concept of his film theory.
     This thesis regards Bordwell's Poetics of Cinem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pecifically, the thesis first analyzes the three aspects—the definition in the scope of middle-level study, the researching standpoints of formal ontology and the meaning of cognitive construction, which pointes out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Secondly, by Bordwell's explorations in narr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es of films and history researches, the thesis giv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Poetics of Cinema in present research scales. In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contradiction and disputation between Bordwell's Poetics of Cinema and Gr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ngles of formal ontology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Then, the core of disputation obtains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appropriate comments following. On a full overview, the thesis ends with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theoretic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rdwell's Poetics of Cinema, for the purpose of advoca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films with comprehensive attitude.
     This thesis considers that Poetics of Cinema can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film study. From a particular viewpoint, its radical attitude towards Grand Theory can be regarded a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win over theoretical speaking rights. Meanwhile, such attitude indeed has some restrictive and reflective functions in the trend of excess abstract and vagueness in Grand Theory study. However, there also exists certain risk of simplicity in Bordwell's middle-level study either from the standpoint of formal ontology or the form of cognitiv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multifaceted issues, the film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attitudes of inclusivenes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theories.
引文
① 此处介绍,主要参考叶月瑜:《在宏大理论外思考电影研究——大卫·波德维尔访谈》导言部分,吕琛、彭侃翻译,载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年第18期:以及“中文电影百科”网站的电影词条“大卫·波德维尔”,参见http://www.cinepedia.cn/w/david bordwell/
    ② 对David Bordwell的中文翻译,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译法也不尽相同。港台地区往往译为“鲍德威尔”、“波德威尔”等,作为图书著者时往往不予翻译;国内学者往往译为“大卫·波德维尔”、“大卫·鲍德韦尔”、“D.波德威尔”、“戴维·波德维尔”等。为尊重原著出处与用法,本论文在脚注引用时仍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译名(台湾发行版仍为原英文名)。但在正文中除了原文引用,一般译为“大卫·波德维尔”。
    ③ 参见[美]D·德瑟:《评(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吉小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160页。
    ① 《电影艺术导论》是后来国内《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前身,该书初版于1979年,至今已修订翻印9版。英国电影协会2001年调查中,该书被评选为1980年来出版的五本最佳电影类图书之一。据称此书的各个版本累计发行数十万本,是美国最畅销的电影研究专业书籍。该书与波德维尔夫妇另外一本合著《世界电影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电影教科书。
    ② 该书为大卫·波德维尔1974博士学位论文的再版。
    ③ 参见波德维尔个人网页http://www.davidbordwell.net/cv.php#pap的“文章”部分。
    ④ 此处“城里的对手”指的是宝琳·凯尔(Pauline Kael),是1965年一场电影辩论会时萨里斯的辩论对象,她是美国著名影评家,当时为《纽约客》首席评论员。引文参见《电影诗学》第8章“电影真诚”第255页,原文名为《萨里斯与风格追求》,载于伊曼纽尔·列维主编:《公民萨里斯,美国电影评论家:安德鲁·萨里纪念文集》,第165-173页。
    ①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崔君衍、胡玉龙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157页。
    ② Berys Gaut,Making Sense of Films:Neoformalism and its Limits,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995.Vol. XXX No.1,p8.
    ③ 国内叙事学学者申丹认为:“总的说来,后经典立场是对经典立场的发展,即在对文本进行形式结构研究时,考虑社会历史语境、真实读者、阅读过程,注重跨学科研究,往往在研究方法和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参见申丹:《修辞学还是叙事学?经典还是后经典?——评西摩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第40页注释。
    ① 网站网址为www.davidbordwell. net
    ② 任义:《跟波德维尔一起结识电影》,《出版商务周报》2009年3月15日。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② 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3年第3期,第83页。
    ③ Jakob Isak Nielsen, Bordwell on Bordwell:(Part I)Hitchcock.Hartley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16:9(english)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② 杨乃乔:《论中西学术语境下对‘'poetics"与“诗学”产生误读的诸种原因》,《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06页。
    ③ 《牛津百科全书词典》这样解释:“1.写诗的艺术,2.诗及其诸种技巧的研究”。《世界之书百科辞典》这样解释:“1.文学批评探讨诗的本质及诸种规律的部分,2.关于诗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形式或体系的研究”。《兰登书屋英语词典》这样解释:“1.关涉诗的本质与诸种规律的文学批评,2.诗体学研究,3.关于诗的论述,4.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学的论述(前4世纪)或笔记汇编”。此处辞典词条之释义,笔者参照的是杨乃乔文章中的译文。
    ④ [法]T·托多罗夫:《诗学》,孟华译,《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第149页。
    ① [美]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0页。
    ② 参见杨乃乔:《论中西学术语境下对‘'poetics"与“诗学”产生误读的诸种原因》,《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07-108页。
    ③ B.阿斯姆斯:《亚里斯多德美学中的艺术‘与现实》,载《西欧美学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
    ④ 亚里士多德确定质料、形式、动力、目的为事物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四因”,来说明事物“存在”的问题:质料因是事物的“最初基质”,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形式因是指“事物的限”,“或为整体,或为组合,或为形式”,用以指称事物“是什么”,因而也是事物的本质规定(“定义”);动力因,是指使一定的质料取得一定形式的驱动力量,“是变化或静止的最初与源泉”,“一般地说就是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目的因是指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而追求的目的,“即做一件事的‘缘故’”。参见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1-82页。
    ⑤ 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① 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
    ② 张邦卫:《媒介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 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④ 参见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 David Bordwell《开创的电影语言:艾森斯坦的风格与诗学》,游惠贞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05页。
    ②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等:《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③ 黎风:《图像文化时代的电影诗学重设》,《当代文坛》2011年第5期,第30页。
    ①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1页。
    ②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的形式研究可以有多种切入角度,因此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究途径与结论。波德维尔的电影形式研究主要借鉴了俄国形式主义研究的某些观念和思路,但他同时指出,“换一位电影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参照系,就可能建构另一套跟我所提出的不同的‘形式主义理论’”。参见[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98页。另一位美国学者达德利·安德鲁的《主要电影理论》一书,就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架构依据,从电影的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对经典电影理论中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和方法特点进行了梳理,为广大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经典电影理论发展历程。参见[美]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李伟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④ 同上,第23页。
    ⑤ 同上,第23页。
    ⑥ 同上,第10页。
    ① 参见胡克:《现代理论在中国》,《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第65-74页。
    ① 陈山,《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第36页。
    ② 同上,第36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页译序。
    ① 《虚构影片中的叙事》由李显立等译,书名译为《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爱森斯坦的电影》山游惠贞译,书名译为《开创的电影语言:艾森斯坦的风格与诗学》,《创造意义:电影阐释中的推理与修辞》由游惠贞、李显立译,书名译为《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均由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① 范倍:《新地标:认知方法与电影研究的转向》,《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第132页。
    ① 陈山:《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第37页。
    ① 陈犀禾、刘宇清:《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第76页。
    ① 王志敏主编:《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11页。
    ② 王志敏主编:《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12页。
    ① 陈旭光:《再出发:“80年代”的遗产与波德维尔的反思》,《当代电影》2010年第1期,第73页。
    ② 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85页。
    ① David Bordwell,A Case for Cognitivism,IRIS Spring 1989
    ② David Bordwell,A Case for Cognitivism:Further Reflections, IRIS Summer 1990
    ③ Jerry L.Salvaggi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hool of Criticism:Neo-Formalism,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Film Association, Vol.33, No.4 (Fall 1981).
    ④ David Bordwell and Kristin Thompson, Neoformalist Criticism:A Reply.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Film and Video Association, Vol.34, No.1 (Winter 1982).
    ⑤ James S. Hurley, David Bordwell's Iron Cage of Style, Film-Philosophy2.1,1998.
    ① Berys Gaut, Making Sense of Films:Neoformalism and its Limits,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31(1), 1995.
    ② Richard Rushton and Gary Bettinson, What is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
    ③ W. John Hill, Pamela Church Gibson,Film Studies:Critical Approach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④ Slavoj Zizek, The Fright Of Real Tears:Krzyszto Kieslowski between Theory and Post-Theory, 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1.
    ⑤ www.davidbordwell.net/essays/zizek.php
    ⑥ Shery Tuttle Ross, Relativism's role in David bordwell'smaking meaning,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29 (4)(1995)
    ① 范倍,《新地标:认知方法与电影研究的转向》,《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第135页。
    Toby Miller, Robert Stam (eds), A Companion to Film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99.
    Robert Stam,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Wiley-Blackwell,2000.
    ④ 同上,第128页。
    ⑤ 同上,第128页。
    ⑥ 同上,第130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② “中观”的英文为middle-level一词,该词也被译为“中间层面”‘中等层面”“中层”等,本论文使用“中观”作为中文翻译,乃是听取了导师华明教授的建议,即以“中观”研究来对应宏大理论的“宏观”和具体研究的“微观”研究;笔者也认为,该翻译相较其他译法,更为准确、也更为贴切。其实这种译法也非孤例,雍青翻译英国学者沃伦·巴克兰德所著的《认知符号学》中也有“中观理论”的界定。参见:[英]沃伦·巴克兰德:《电影认知符号学》,雍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注释①。
    ③ 参见胡克:《现代电影理论在中国》,《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第65页。
    ④ 关于经典理论划分,存在不同说法,但就整体来看,各种划分虽然称谓不同,但主要内容大体一致。笔者在此处的划分,依据的是学者胡星亮对西方电影理论的架构方式。参见胡星亮主编:《西方电影理论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① 参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前言第10页。
    ②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24页。
    ③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④ 同上,前言第6页。
    ⑤ 同上,前言第5页。
    ⑥ 同上,第5页。
    ①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② 同上,第26-30页。
    ③ 同上,第40页。
    ① 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2730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8页。
    ④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31页。
    ⑤ [美]大卫·波德维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9页。
    ①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 同上,第8页。
    ③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32页。
    ① 转引自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83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③ 同上,第13页。
    ④ 同上,第12页。
    ⑤ [美]大卫·波德维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11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96页。
    ①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17页。
    ② [美]克·汤姆逊:《电影批评和电影史中的电影特性》,彬华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第49页
    ③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16页。
    ④ 参见Richard Rushton and Gary Bettinson. What is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第六章“电影作为艺术:历史诗学与新形式主义”,第112-131页。
    ①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3页。
    ②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文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66页。
    ④ 电影形式系统图示,参见[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① 洪宏:《简论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第127页。
    ②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文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2页。
    ③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文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2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98页。
    ② 同上,第99页。
    ③ [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法的艺术》,收录于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④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文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页。
    ① 转引自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 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③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0页。
    ④ 同上,第100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97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③ [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④ 同上,第5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98页。
    ② 同上,第98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④ 同上,第30页。
    ⑤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1页。
    ⑥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2页。
    ② 同上,第100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以实证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12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0页。
    ②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③ 黎萌:《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① 范倍:《新地标:认知方法与电影研究的转向》,《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第134页。
    ② Robert Stam《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24页。
    ③ 同上,第322页。
    ① 也有学者认为,1980年代中期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意义的追寻》与诺埃尔·卡罗尔的《神话电影》这“两部在电影研究界引起轩然大波的著作”是电影研究认知主义兴起的标志。参见黎萌:《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灭。此处观点不同,但无可质疑的是,在电影研究中认知主义的兴起过程中,波德维尔作为代表人物,进入该领域的时间之早和影响之大是普遍的共识。
    ② Carl Plantinga, Congitive Film Theory:An Insider's Appraisal. P17中文翻译参照范倍,《新地标:认知方法与电影研究的转向》,《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第133页。
    ③ 参见Robert Stam《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24页。
    ④ 参见[美]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0—83页。
    ① [英]沃伦·巴克兰德:《电影认知符号学》,雍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②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0页。
    ③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①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水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4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① 波德维尔十分看重这些理论家的叙事研究成果,在他看来“如果不算亨利·詹姆士,这些人可说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重要的叙事理论家”。参见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5页。
    ① 关于这点,艾亨鲍姆曾指出,“电影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恰恰与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充分展开的新型脑力活动有关。就艺术而言,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使用语言最少的时代,作为一种时代的标志,电影文化与支配了上个世纪的书面和戏剧语言的文化相对峙,电影观众寻求语言的缺席,他们只想观看与揣测。”参见艾亨鲍姆《电影修辞问题》,收录于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6-107页。
    ② [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③ 参见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4-15页。
    ④ 参见[美]D·波德威尔:《古典好莱坞电影:叙事原则与常规》,李迅译,《世界电影》1998年第2期,第4页。
    ⑤ 参见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4页。
    ⑥ 同上,第17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0页。
    ② 同上,第84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5页。
    ② 同上,第85页。
    ③ 同上,第87页。
    ④ 同上,第87页。
    ① 雷德·海斯蒂(Reid Hastie),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其研究领域主要在于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在判断决策方面的应用;他终生致力于现实情境中的研究,包括医疗决策、法律决策、天气预报、消费者和商业金融决策等领域,国内出版他与罗宾·道斯的著作《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波德维尔此处所采用的是他在《人类记忆中的图式原则》一文中的观点,收录于E.Tony Higgins, C. Peter Herman, and Mark P. Zanna, eds.. Social Cognition:The Ontario Symposium, Vol.1,Hilldale, N.J.:Lawrence Erlbaum,1981, pp40-43.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6页。
    ③ 刘弢:《基于认知符号学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上海:华东师人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2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0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5页
    ③ David Bordwell,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Uni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5. pp49-50翻译参见[挪威]雅各布·卢特著,《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笔者论文中为方便讨论,参考李显立的译法,把syuzhet译为“情节”,把"fabula"译为“故事”;波德维尔论著中大致把syuzhet对应着英文中的plot,而fabula则对应着story,详见下文关于叙述者问题的争议部分。国内对这两个单词有不同翻译方法,如syuzhet被译为“情节叙述”、“休热特"fabula被译为“法布拉”等。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3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47页。
    ③ 同上,第121页。
    ④ 同上,第123页。
    ⑤ 同上,第123页。
    ⑥ 同上,第124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6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30页。
    ② 同上,第131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31页。
    ② 同上,第135页。
    ③ 同上,第139页。
    ④ 同上,第141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21页。
    ② 同上,第323页。
    死哪 “规范”(norms),又译为“常规”“常模”,论文中除原文引用,笔者一般使用“规范”的译法。
    ④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22页。
    ⑤ 同上,第322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25页。
    ② 同上,第327-328页。
    ③ 同上,第328页。
    ① “古典”译自英文单词classical,也译为“经典的”,在讨论电影叙事模式问题时,笔者赞同使用学者李迅的译法,采用“古典电影叙事”这一称谓。原因是:1.从电影和电影理论分期来看,有‘'classical"和‘'modern"之分,若把‘'classical”译为“经典的”,则与"modern"的翻译“现代的”构不成相对之意。2.有些1960年以后美国的一些优秀影片(特别是某个类型中堪称典范的作品)常被人称为"classic"(经典),“经典”可以包含古典时期(1960年以前)的优秀作品,也可以包含偏离古典规范、颇具现代意味的作品(如波德维尔称《公民凯恩》多少有点unclassical“非古典”,如译为“非经典”则显得不通)。3.好莱坞(尤J其是古典时期)的电影创作观念不但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而且与古典主义的文艺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此外,classicism在文艺研究中一般译为“古典主义(或风格)”,如译为“经典主义(或风格)”不但与原义不符,而且让人不止所云。参见[美]D.波德威尔:《古典好莱坞电影:叙事原则与常规》,李迅译,《世界电影》1998年第2期,第27页“译者后记”。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35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40页。
    ① [美]D·波德威尔:《艺术电影的叙事》,李小刚译,《世界电影》,2000年第6期,第37贞。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90页。
    ③ 同上,第491页。
    ④ 同上,第494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95页
    ② 同上,第571页。
    ③ 同上,第572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599页。
    ② 同上,第598页。
    ③ 规范(norm)的探讨在波德维尔的电影诗学中具有重要位置,它既作为诗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也足参与其他特征界定的重要部分。波德维尔以六个P字头的单词来总结其诗学框架的特征,它们分别是细节(particulars)、式样(patterns)目标(purposes)、 (principles)实践(practices)和加工处理(processing);这些特征具有相互关联的特点。波德维尔指出,当我们发现在多部影片之间重复的细节式样以及功能时,我们可以追问这些因素下面的“原则”。通常原则会具有规范(norm)的性质,即那些决定创作行为的或明晰或隐晦的指导方针。而惯例是诗学的核心问题,波德维尔认为,可以把规范当作支配惯例的原则来考虑。参见[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8页。
    ④ [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② 参见[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①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4页。
    ② [加]安德烈·戈德罗:《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页。
    ③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页。
    ①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2页。
    ② 同上,第6页。
    ③ [美]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7页。
    ①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② [美]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46-147页。
    ③ 同上,第124页。
    ① Mieke Bal: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7, p19.
    ② [美]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17页。
    ③ Seymour Chatman:Coming to Terms: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p126.
    ① [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30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③ 同上,第131页。
    ④ 同上,第147页。
    ① 马然:《从经典叙事到后经典叙事——后经典叙事电影叙事范型中信息传递三层次的分析》,昆明:云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700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9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0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3页。
    ② [美]David Bordwell《再议电影阐释》,沈娴译,《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4期,第223页。
    ③ 同上,第223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5页。
    ② 同上,第26页。
    ③ 参见[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4-65页。
    ① [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5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0页。
    ③ 同上,第31页。
    ① 参见[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0-44页。
    ② 症候性意义又被译为象征性意义,其对应英文词组为Symptomatic meaning,单词symptom有“症候、征兆”的意思,也指“症状”symptomatic则有“作为症候(或征兆)的;表明的”“症状的,症状性的,根据症状的,有关症状的”意思。参见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辞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2页。
    ③ [美]David Bordwell《再议电影阐释》,沈娴译,《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4期,第224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6页。
    ② 同上,第20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9、40页。
    ② [美]戴维·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实践(四)》,木凡译,《电影艺术》1989年第7期,第61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75页。
    ④ 同上,第76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8页。
    ② [美]戴维·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实践(一)》,木凡译,《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61页。
    ③ 同上,第61页。
    ① 参见[美]戴维·波德维尔:《电影理论和实践(一)》,木凡译,《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第62贝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20页。
    ③ 同上,第120页。
    ④ 同上,第170、171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75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00页。
    ② 同上,第203页。
    ③ 同上,第209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13页。
    ② 同上,第312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29页。
    ② 同上,第333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41页。
    ② 参见同上,第77页。
    ① [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第31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77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77页。
    ② 同上,第381页。
    ③ 同上,第385页。
    ④ 同上,第386页。
    ① 参见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刊1994年版,第388页。
    ② 同上,第391页。
    ③ 同上,第393页。
    ④ 同上,第393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95页。
    ② 同上,第397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④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98页。
    ⑤ 同上,第398页。
    ①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402页。
    ② 同上,第404页。
    ① Berys Gaut, Making Sense of Films:Neoformalism and its Limits,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995.Vol. XXX No.1,pp9-10.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著:《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页。
    ③ Tobby Miller& Robert Stam (eds.) A Companion to Film Theory, London:Blackwell,1999. pp106-112.
    ① [美]利福德·T.曼拉夫:《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潘源译,《世界电影》2009年第2期,第23页。
    ② [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周传基译,收录于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37页。
    ③ 同上,第638页。
    ④ 同上,第652页。
    ① 转引自陈榕《凝视》,收录于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② [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周传基译,收录于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51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以实证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9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2页
    ② 同上,第377页。
    ③ 同上,第377页。
    ④ 同上,第87页。
    ① 朱影:《西方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现状》,周冬莹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第16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411页译后记。
    ① [英]托·艾尔萨埃瑟:《新电影史》,陈梅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第7页。
    ① [英]托·艾尔萨埃瑟:《新电影史》,陈梅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第7页。
    ②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3页。
    ③ 同上,第24页。
    ④ 转引自[英]托·艾尔萨埃瑟:《电影史和视觉快感》,李迅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第105页。
    ⑤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4页。
    ⑥ 二者英文词组对应分别是"History of films'’和"Films in history",安德鲁·萨里斯曾以“树”和“森林”比喻二者关系,强调研究电影本身的重要性,学者郦苏元在《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借此来说明新电影研究从以往对电影自身关注到泛文本语境内关注的转移。原文参见[美]安德鲁·萨里斯:《走向电影史的理论》,饶曙光译,《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第31页。
    ①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世界出版图书公司2010年版,278页。
    ②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8页。
    ③ 参见[英]斐开瑞:《介绍<好莱坞经典电影>》,袁青译,《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第251页。
    ④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水雄、柏敬洋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9页。
    ① [英]斐开瑞:《介绍<好莱坞经典电影>》,袁青译,《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第250-251页
    ②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页。
    ④ 参见[英]斐开瑞:《介绍<好莱坞经典电影>》,袁青译,《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第251页。
    ①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洋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② 孙绍谊:《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当代电影》2009年第4期,第82页。
    ①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2页。
    ② 参见[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世界出版图书公司2010年版,第95页。
    ③ [美]D·波德维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98年第1期,第7页。
    ④ David Bordwell, Ozu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1988)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
    ①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世界出版图书公司2010年版,第96页。
    ②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 [意]朱莉安娜·布鲁诺:《走向电影史理论化》,姬进译,《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第111页。
    ② [美]克·汤姆逊:《电影批评和电影史中的电影特性》,彬华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第53页。
    ③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页。
    ①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3贝。
    ② 同上,第28页。
    ③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43、45页。
    ①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 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③ [法]乔治·萨杜尔:《电影史的资料、方法与问题》,徐昭、吴承伟译,收录于石川主编,《电影史学新视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16页
    ①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47页
    ②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6-27页
    ④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5页
    ①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49页。
    ②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9页。
    ③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④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 [苏]C·尤特凯维奇:《乔治·萨杜尔和他的电影通史》,俞虹译,《电影艺术译从》1962年第1辑。
    ③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前言第32页。
    ④ 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8页。
    ② [意]朱莉安娜·布鲁诺:《走向电影史理论化》,姬进译,《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第111页。
    ③ 郦苏元:《走近电影,走近历史》,收录于[美]罗伯特·C·艾伦等:《电影史:理论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世界图书版公司2010年版“交叉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部分,第319页。
    ①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 同上,第19-20页。
    ③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和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第28页。
    ①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 同上,第4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2页。
    ② [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38页。
    ③ 同上,第538-539页。
    ① 新的修订版增入“新好莱坞”与独立制片、当代香港电影部分。参见[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523-564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525页。
    ③ 同上,第526页。
    ④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⑤ 同上,第4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德莱叶的电影》,柳青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7页。
    ② 同上,第9页。
    ③ David Bordwell:《开创的电影语言:艾森斯坦的风格与诗学》,游惠贞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07页。
    ④ 同上,第3页。
    ⑤ 同上,第4页。
    ① David Bordwell《开创的电影语言:爱森斯坦的风格与诗学》,游惠贞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页。
    ② 同上,第5页。
    ③ 同上,第403、405、406页。
    ④ 同上,第406页。
    ① [美[D·德瑟:《评(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吉小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159页。
    ② [英]斐开瑞:《介绍<好莱坞经典电影>》,袁青译,《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第249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导论第1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② 同上,第239页。
    ③ 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83页。
    ④ [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 [美]D·德瑟:《评(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吉小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161页。
    ② David Bordwell, On the History of Film Style,(1998),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4-5.
    ③ David Bordwell, On the History of Film Style,(1998),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8.
    ① David Bordwell, Figures Traced in Light:On Cinema St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p9
    ② David Bordwell, Figures Traced in Light:On Cinema St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p10
    ③ Ibid. p10.
    ④ Ibid. p10.
    ① Jerry L. Salvaggio,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hool of Criticism:Neo-Formalism,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Film Association, Vol.33,No.4(Fall 1981).p51.
    ② Ibid,p52.
    ③ James S. Hurley, David Bordwell's Iron Cage of Style, Film-Philosophy 2 (1),1998. http://film-philosophy.com/index.php/f-p/article/view/329/249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03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德莱叶的电影》,柳青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3页。
    ④ 同上,第13-14页。
    ⑤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①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洋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③ [美]D·波德威尔:《从新的视野看不同的理论》,《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9页。
    ④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⑤ 同上,第45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4页。
    ② 同上,第43页。
    ③ [美]大卫·波德维尔:《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上)》,麦永雄译,《世界电影》2001年第2期,第4页。
    ① 转引自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83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③ 参见周宪:《文学理论、理论、后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第82页。
    ④ 周宪:《关于解释和过度解释》,《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第85页。
    ⑤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3页。
    ⑥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页。
    ⑦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3页。
    ⑧ 毛宣国:《走向阐释的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第75页。
    ① [美]戴维·波德维尔:《影迷与学者:扦格不入?》,张颖译,《世界电影》2012年第2期,第9页。
    ② 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15页。
    ③ [美]罗伯特·斯坦姆:《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刘宇清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第6页。
    ① Sheryl Tuttle Ross, Relativism's role in David Bordwell's Making meaning.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29(December 1995).P572
    ① 陈旭光:《再出发:“80年代”的遗产与波德维尔的反思》,《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73页。
    ① 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85页。
    ② 陈犀禾、刘宇清:《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第78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1页。
    ② [美]D·波德威尔:《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世界电影》2001年第2期,第4页。
    ③ 陈犀禾、刘宇清:《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第77页。
    ① 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页。
    ② 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页。
    ③ 黎萌,《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 电影认知符号学是融合认知科学和符号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如果说电影的语言能力同认知有关,而电影的语法需要符号学来描述,那么对电影深层体系的研究极有可能是认知科学与符号学的相结合即认知符号学”,作为国内最早涉入电影认知符号学领域的研究者之一,刘弢就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中对电影认知符号学进行了介绍说明,并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对波德维尔的认知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对比与反思,认为“认知电影学中先验的图式研究孤立于语言和身体之外,仅仅是作为构建精准意义的先验机能,这样的图式研究是简化的静态结构,是有局限性的,也不能解决电影符号学模型的理据问题。”参见刘弢,《基于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绪论”第5页、“摘要”第Ⅲ页。
    ② [英]沃伦·巴克兰德:《电影认知符号学》,雍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版,第13页。
    ③ 同上,第13负。
    ④ 同上,,第31-32页。
    ⑤ [美]罗伯特·斯坦姆:《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刘宇清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第4页。
    ①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4页。
    ② [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29页。
    ① Robert Stam:《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329页。
    ② 同上,第331页。
    ③ 陈旭光:《再出发:“80年代”的遗产与波德维尔的反思: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文化批评的反思与展望》,《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73页。
    ④ Robert Stam《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333页。
    ① 朱影、周冬莹:《西方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现状》,《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14页。
    ② 同上,第18页。
    ① 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12页。
    ②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386页。
    ② [美]D·波德维尔:《从新的视野看不同的理论》,《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6页。
    ④ 同上,第7页。
    ③ David Bordwell《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406页。
    ① 陈犀禾、刘宇清:《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第85页。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4.[法]茨维坦·托多罗夫:《散文诗学:叙事研究论文选》,侯应花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5.[法]弗朗西斯·瓦努瓦:《书面叙事·电影叙事》,王文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9.[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10.[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颜子悦、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1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法]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崔君衍、胡玉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北京: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加]安德烈·戈德罗:《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5.[美]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美]伯奇:《电影实践理论》,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18.[美]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郝大铮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9.[美]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李伟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20.[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好莱坞怎样讲故事:新好莱坞技巧探索》,李燕、李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2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23.[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米静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4.[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5.[苏]多宾:《电影艺术诗学》,罗慧生、伍刚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26.[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杨成凯、李本正、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27.[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8.[英]沃伦·巴克兰德:《电影认知符号学》,雍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9.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30.陈晓云主编:《电影理论基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3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胡星亮主编:《西方电影理论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3.华明:《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34.金丹元、陈犀禾主编:《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35.黎萌:《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黎萌:《看得见的世界:电影中的哲学问题》,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李洋:《迷影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42.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43.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44.聂欣如:《电影的语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5.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7.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48.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49.王志敏主编:《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50.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51.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52.杨远婴:《电影学笔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3.雍青:《转型与延伸: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理论的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4.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55.虞吉:《外国电影史纲要》,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张邦卫:《媒介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8.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59.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0.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1.[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美]大卫·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5.[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7.[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南大出版社2009年版。
    8.[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美]大卫·波德维尔:《德莱叶的电影》,柳青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版。
    10.[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意义的追寻:电影解读手法的剖析与反思》,游惠贞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11.[美]大卫·波德维尔:《开创的电影语言:艾森斯坦的风格与诗学》,游惠贞、李显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12.[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1.[法]T·托多罗夫:《诗学》,孟华译,《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
    2.[法]克·麦茨:《电影:纯语言还是泛语言》,笈芒译,《世界电影》1992年第2、3期。
    3.[法]罗杰·奥丹:《语法模式语言学模式及电影语言研究》,李恒基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
    4.[法]让·米特里:《蒙太奇的心理学》,崔君衍、徐昭译,《世界电影》1980年第3期。
    5.[美]D·德瑟:《评<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吉小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
    6.[美]安德鲁·萨里斯:《走向电影史的理论》,饶曙光译,《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7.[美]克·汤姆逊:《电影批评和电影史中的电影特性》,彬华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
    8.[美]罗·伯戈因:《电影的叙事者》,王义国译,《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9.[美]汤姆·甘宁:《叙事情境与叙事者机制》,梅峰译,《电影艺术》2012年第11期。
    10.[美]威廉·罗思曼:《反对“缝合式体系”》,陈犀尔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
    11.[苏]C·尤特凯维奇:《乔治·萨杜尔和他的电影通史》,俞虹译,《电影艺术译丛》1962年第1辑。
    12.[意]朱莉安娜·布鲁诺:《走向电影史理论化》,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
    13.[英]斐开瑞:《介绍<好莱坞经典电影>》,袁青译,《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
    14.[英]托·艾尔萨埃瑟,《新电影史》,陈梅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
    15.陈林侠:《一本书与一种表达方式:评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
    16.陈梅等:《美国教授谈中国电影》,《世界艺术》1988年第10期。
    17.陈山:《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
    18.陈旭光:《对影视剧文化功能、文化批评的反思及其广阔空间》,《文艺争鸣》2010年第2期。
    19.陈旭光:《再出发:“80年代”的遗产与波德维尔的反思: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文化批评的反思与展望》,《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
    20.陈旭光、苏涛:《影像本体、认知经验与实证研究: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理论及其当下意义》,《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
    21.范倍:《新地标:认知方法与电影研究的转向》,《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
    22.洪宏:《简论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23.黄建业:《爱森斯坦与构成主义》,《世界电影》1983年第4期。
    24.李凤亮:《从比较文学到电影研究:鲁晓鹏教授访谈》,《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1期。
    25.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26.林咏:《谜题电影情节结构的“多重性”》,《符号与传媒》2012年第2期。
    27.刘宇清:《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28.刘云舟:《俄国形式主义与电影叙事研究》,《电影新作》2012年第1期。
    29.刘云舟:《麦茨对电影叙事学研究的贡献》,《当代电影》2012年第4期。
    30.罗毅:《波德维尔“中间层面理论”中的实证精神》,《电影文学》2012年4期。
    31.毛宣国:《走向阐释的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32.沈国芳:《构建类型电影的新观念》,《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
    33.孙鹏:《试论俄国形式主义电影诗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4.王成宇:《读<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的思考》,《芒种》2012年第6期。
    35.徐俊六:《历史诗学对电影叙事的阐释》,《当代文坛》2010年第5期。
    36.颜纯钧:《电影美学:思辨的或经验的?》,《福建论坛》2012年第6期。
    37.颜纯钧:《重返电影美学:从“宏大理论”退回》,《现代传播》2011年11期。
    38.姚晓濛:《什么是“新电影史学”?》,《当代电影》1992年第4期。
    39.叶月瑜:《在宏大理论外思考电影研究:大卫·波德维尔访谈》,吕琛、彭侃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年第18期。
    40.余纪:《电影符号学置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
    41.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
    42.赵晓珊:《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文艺研究》2011年第6期。
    43.周宪:《关于解释和过度解释》,《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44.周宪:《文学理论、理论、后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1.[美]戴·波代尔:《电影中的声音》,宫竺峰译,《世界电影》1984年第1期。
    2.[美]戴·波代尔:《电影镜头:场面调度》,宫竺峰译,《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
    3.[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当代电影》1988第3期。
    4.[美]戴维·波德维尔:《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陈梅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6期。
    5.[美]D·波德威尔:《电影理论和实践》,木凡译,《电影艺术》,1989年第1、4、5、7期。
    6.[美]D·波德威尔:《历史观点的电影诗学》,木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98年第1期。
    7.[美]D·波德威尔:《艺术电影的叙事》,李小刚译,《世界电影》2000年第6期。
    8.[美]D·波德威尔:《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上、下),麦永雄译,《世界电影》 2001年第2、3期。
    9.[美]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维尔:《历史、历史书写和电影史》,陈旭光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0.[美]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维尔:《电影史:“怎么样?”和“为什么?”》,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1.[美]克里斯汀·汤普森,戴卫·波德维尔:《“政治现代主义”:戈达尔、大岛渚、安哲洛普罗斯》,陈旭光、何一薇译,《电影艺术》2001年第3期。
    12.[美]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维尔:《七十年代后的西方艺术电影》陈旭光、何一薇译,《电影艺术》,2003年第3期。
    13.[美]K·汤普森、D·波德威尔:《回到震慑人心的影像》,陈旭光译,《世界电影》2001年第4期。
    14.[美]戴维·波德威尔:《强化的镜头处理:当代美国电影的视觉风格》,章杉译,《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
    15.[美]戴维·波德威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电影理论》,孙绍谊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
    16.[美]D·波德威尔:《从新的视野看不同的理论》,《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
    17.[美]D·波德威尔:《公式、形式、成规》,何慧玲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6期。
    18.[美]D·波德威尔:《情节:松散与拖拉》,何慧玲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
    19.[美] David Bordwell:《再议电影阐释》,沈娴编译,《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4期。
    20.[美]戴维·波德维尔:《影迷与学者:扦格不入》,张颖译,《世界电影》2012年第2期。
    21.[美]大卫·波德维尔:《学者与影迷的针锋相对》,郑炀译,《电影新作》2012年第2期。
    1.马然:《从经典叙事到后经典叙事:后经典叙事电影叙事范型中信息传递三层次的分析》,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杨潇:《论1980年代<世界电影>的电影理论译介》,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曹海峰:《精神分析与电影》,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刘弢:《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孙鹏:《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田星:《罗曼·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 Dudley Andrew, Concepts in Film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 Baker, Rssemari, Elizabeth, Shklovsky in the Cinema,1926-1932. Durham University Press,2010
    3. John Hill, Pamela Church Gibson, Richard Dyer, Film Studies:Critical Approach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 Richard Rushton and Gary Bettinson, What is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
    5. Sheldon H.Lu and Emilei Yeh eds, Chinese-Language Film: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
    1. Berys Gaut> Making Sense of Films:Neoformalism and its Limits,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Vol. XXX No.1,1995.
    2. Carl Plantinga, Cognitive Film Theory:An Insider s Appraisal, Cinemas:Journal of Film Studies, vol.12, n2,2002
    3. David Bordwell, A Case for Cognitivism, IRIS Spring 1989
    4. David Bordwell, The Idea of Montage in Soviet Art and Film, Cinema Journal, Vol.11, No.2, Spring,1972
    5. David Bordwell, A Case for Cognitivism:Further Reflections, IRIS Summer 1990
    6. Edward S. Small, Introduction:Cognitivism and Film Theory, Journal of Dramatic Theory and Criticism, Spring 1992
    7. Jakob Isak Nielsen, Bordwell on Bordwell,16:9(english)
    8. Noel Carroll, Cognitivism, Contemporary Film Theory and Method:A Response to Warren Buckland, Journal of Dramatic Theory and Criticism, Spring 1992
    9. Sheryl Tuttle Ross, Relativism's role in David Birdwell's Making meaning,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29, December 1995
    1. David Bordwell, French impressionist cinema:film culture, film theory, and film style. (1974) Reprint (2002) North Stratford:Ayers Company Publishers, Inc
    2.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 Film Art:An Introduction. (1979),MA:Addison-Wesley Press.
    3. David Bordwell, The films of Carl-Theodor Dreyer. (198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 David Bordwell, Janet Staiger, Kristin Thompson,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film style & mode of production to 1960. (1985)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 David Bordwell,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1985)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6. David Bordwell, Ozu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 (1988)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 David Bordwell, Making meaning: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1989)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David Bordwell, 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1993) (2005)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 David Bordwell, Film history:an introduction (1994) New York:McGraw-Hill Press.
    10. David Bordwell, Post-theory:reconstructing film studies (1996)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1. David Bordwell, On the history of film style. (1997)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 David Bordwell, Planet Hong Kong: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2000)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 David Bordwell, The McGraw-Hill film viewer's guide. (2004) New York:McGraw-Hill Press.
    14. David Bordwell, Figures traced in light:on cinematic st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 David Bordwell, The way Hollywood tells it:story and style in modern movies. (2006)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 David Bordwell, Poetics of Cinema. (2008) Berkeley:Rout ledge Press.
    17. David Bordwell, Minding movies:observations on the art, craft, and business of filmmaking. (2011)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