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莫言文学发展轨迹中的传统性因素、世界性因素,以及莫言写作在世界文学架构下的中国式小说写作经验与世界作家的互动。唐传奇、史传传统与话本等传统性因素的影响,使莫言小说具有中国式写作风格。而在梳理莫言写作的路径中可见,莫言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同时也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从早期的模仿,到之后的成熟,莫言写作中借鉴与移用了诸多外国文学的元素,意味着莫言写作的世界性因素始终贯彻其文学活动。莫言文学世界的敞开,主要受到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文本”和“文学性”转向、以及对结构艺术的现代追求影响。莫言文学创作成熟之时,也是莫言创作与世界对话的开始,作家间的对话主要关注在文学创作内部的叙事美学、现代小说技巧多元融合。莫言写作在向传统回归中,寻到中国小说写作的文化源头,而又融合了世界性因素的写作技巧,莫言小说创作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于彰显独特的中国式写作经验。
     全文共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莫言写作的传统性因素,主要讨论唐传奇、史传传统和话本小说的影响。第一章分析唐传奇注重“奇趣”的特色如何影响到莫言写作,并使其小说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其中辨析了唐传奇与魔幻现实主义在莫言写作中究竟孰轻孰重?第二章分析“史”+“传”的传统写作如何影响到莫言对历史、传奇小说的写作。第三章分析话本小说如何影响了莫言“诉说就是一切”的写作观,从中理解莫言写作的“讲故事”风格,以及莫言为何将写作定位为“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中篇讨论莫言写作的世界性因素。莫言创作在西方思潮影响下的觉醒。敞开的文学语境,使莫言的小说创作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舒展。第一章探讨非理性主义思潮介入莫言创作中,解构理性的逻辑意义,追求散乱无序的真实,意识流手法、感觉入文、形象感、画面感、特写镜头的运用在艺术表现上呼应了作家对真实的理解。第二章从文本间隙入手,探讨莫言如何在文学自觉过程中表现人性、表现文学本体,试图解构与颠覆宏大叙事,深化人性普遍意义。第三章探讨结构艺术的现代追求,关注叙述空间、叙述风格和叙事时间,以及小说真实性、说服力等文本内部问题的对艺术的深化。
     下篇主要从世界文学的维度,探讨莫言写作在文学内部意义上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世界作家的对话。第一章探讨福克纳与莫言的对话,种的退化与断根之感引出回归原始生命的欲望;第二章探讨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提出的想象力与莫言写作激活的想象力的相互印证;第三章探讨莫言写作中所彰显出的多义性、复调、狂欢化的实践对巴赫金理论的对流。
     本文以莫言研究的个案,试图讨论中国式写作经验在世界文学中提供的独特的文学脉络,继而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Mo Yan,traditional factorsand world factors in literature.The significance of Mo Yan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under theframework of the Chinese novel writing experience. The fluence of traditional factorsinclude the legend of tang dynasty, historical biography traditional and story-teller script,which make the Mo Yan’s literary writing show the Chinese novel style. In the Mo Yan’sliterary writing in the path,the initial stage of literature,wa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Literature,clear the mock object contour,writing reference and transfer phenomenonafter the mature period of appearance,Mo Yan means that the writing world referenceintention.Mo Yan literature and open to the world, mainly by theWesternnon-rationalism trends,"text", and "literariness" steering, and structuralism ofself-conscious pursuit of modern art for his structure. Mo Yan literature mature andcreation of dialogue with the world. Literature creation internal display narrativeaesthetics,Multiple modern novel skills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meaning of Mo Yan’snovels can be constructed.From the traditional regression self writing,seeks the culturalsource of Chinese novel writing,MoYan creation for world literature’s contribution is tohighlight Chinese writing experience the unique one.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Part one on the traditional factors,mo Yanwriting focuses on the tang legend、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literary novelscript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is the tang legend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affect the mo Yan"fabulous" feature of writing, and make the novel has strong readability. One of the tangdynasty and magic realism in mo Yan writing which one is light or heavy? The secondchapter analysis "history"+"legend" of the traditional writing how to affect the mo Yannovels writing. Literary novel scripts in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how the mo Yan "tells iseverything" view of writing. To understand mo Yan "story telling" style of writing, andwhy Mo Yan’s writing may be defined as "as ordinary people writing".
     The second part is Mo Yan mature western novel skills reference works. Rich self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also demonstrate the dialogue with the world’s confidence. MoYan's creations in the western ideological tre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wakening. Theopen literature context, mo Yan's novel creation in a broader space stretches. The firstchapter discusses non-rationalism trends in creation of mo Yan, deconstruction rationallogical meaning, the pursuit of scattered disorderly reality, consciousness, feel thesense of text,image,metamorphosis,the use of close-up on artistic expression echo thewrit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xtclearance, mo Yan in the process of consciousness literature performance of humannature, the choice of literary ontology initiative, trying to deconstruction and subversiongrand narrative, deepen the general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The third chapter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ism that consciousness of mo Yan writing structure themodern face of ar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narrative space, narrative style andnarrative time, as well as the novel text such as authenticity, convincing the art pursuitof internal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worldwide significance writing of internal sense of literarywriters in the literary theory,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writ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discourse system, discuss Mo Yan creation mature stage of the global dialogue. The firstchapter discusses William Faulkner and Mo Yan's dialogue, the feeling of kind ofdegradation and increased lead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life desire; The second chapterdiscusses Kenzaburo oe proposed the novel method by imagination and Mo Yan's writingactivate the imagination of the match;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writing of Mo Yanreflect the ambiguity, the practice of polyphony and carnival theory of Bakhtin'sconvection.
     Based on mo Yan study cas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Chinese writingexperience in world literature provides unique literary context,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sprang out.
引文
①温儒敏:《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转换——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文艺研究》,1987年,第03期。
    ②陈思和:《我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02期。
    ①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②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①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③王光东:《复苏民间想象的传统和力量——由莫言的<生死疲劳>说起》,《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06期。
    ④王爱松:《杂语写作:莫言小说创作的新趋势》,《当代文坛》,2003年,第01期。
    ①程光炜:《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先锋、民间、底层》,《南方文坛》,2007年02期。
    ③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实用文艺批评集》,戈木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2页。
    ④余杰:《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3月。
    ⑤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①周立民:《叙述就是一切——谈莫言长篇小说中的叙述策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6期。
    ②王西强:《论莫言1985年后中短篇小说的叙事视角试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6期。
    ④王德威:《狂言流言,巫言莫言——<生死疲劳>与<巫言>所引起的反思》,《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①金衡山:《比较研究:莫言与福克纳》,《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02期。
    ③陈春生:《在灼热的高炉里锻造——略论莫言对福克纳和马尔克斯雨猎鉴吸收》,《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①金衡山:《比较研究:莫言与福克纳》,《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02期。
    ①雷达《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论红高粱系列小说的艺术独创性》,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③雷达《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论红高粱系列小说的艺术独创性》,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①金汉:《评近年小说新潮中的莫言——兼论当今“新潮小说”的某种趋优走向》,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③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1页。
    ②王干:《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批判》,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①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5年,第301页。
    ②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①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②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孙昌武译,上海:中华书局,2006年,第5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②2001年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为《酒国》颁奖授奖词。
    ③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页。
    ④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512页。
    ⑤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林语堂书话》,《人间世》,1935年,第02期。
    ①陈晓明:《世界性、浪漫主义与中国小说的道路》,《文艺争鸣》,2010年,第23期。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168页。
    ②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朱侃如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第5页。
    ③蒲松龄:《聊斋志异序》,郑春元:《聊斋志异研究》,2010年,第04期。
    ④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350页。
    ①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24页。
    ②莫言:《与大师约会》,《铁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③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东:花城出版社,第94页。
    ④莫言:《与大师约会》,《战友重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①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7页。
    ③托马斯沃尔夫:《一个美国小说家的自传——托马斯沃尔夫》,黄雨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④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东:花城出版社,第29页。
    ⑤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东:花城出版社,第30页。
    ①程光炜:《魔幻化、本土化和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06期。
    ①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68页。
    ②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世界文学》,1986年第3期。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①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238页。
    ①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③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①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③莫言:《四十一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扉页。
    ④莫言:《四十一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00页。
    ⑦莫言:《四十一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00页。
    ⑤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⑥莫言:《四十一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②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③杨旭东:《北京评书书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85页。
    ①徐燕:《隋唐故事考论》,扬州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48页。
    ②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107页。
    ①叶开:《莫言评传》,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20页。
    ③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7页。
    ①杨旭东:《北京评书书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117页。
    ②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3页。
    ①莫言:《檀香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48页。
    ①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8页。
    ②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275页。
    ①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史传》,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8页。
    ②闫立飞:《历史与小说的互文——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变迁》,《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01期。
    ①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06期。
    ②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③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8-199页。
    ①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67页。
    ②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第78页。
    ③烟水散人:《明清艳史·珍珠舶》,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序1页。
    ④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①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③莫言:《超越故乡》,《会唱歌的墙》.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④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①毛宗岗:《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岳麓社会,2006年,第3页。
    ④莫言:《影响的焦虑》,《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0l期。
    ①毛宗岗:《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岳麓社会,2006年,第3页。
    ③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④莫言:《<丰乳肥臀>解》,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0-34页。
    ⑤莫言:《什么气味最美好》,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①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②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①David Damrosch,What Is World Literature?(Princen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②张隆溪:《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10年10月号,总期121期。
    ①张隆溪:《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10年10月号,总期121期。
    ②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①莫言:《檀香刑》,作家出版社,2001年,后记。
    ②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③《巴黎评论》,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黄昱宁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①《巴黎评论》,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黄昱宁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43页。
    ③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于长敏,王新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207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71页。
    ①林建法,徐连源,《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序第1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42页。
    ②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东:花城出版社,第40页。
    ③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牛耕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美学译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①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32页。
    ③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32页。
    ⑤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33页。
    ①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55页。
    ②贺立华、杨守森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53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17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47页。
    ③王斌、杨丽萍:《特写镜头的共鸣与震撼》,《电影文学》,第45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③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④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330页。
    ①莫言:《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②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③莫言:《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①莫言:《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75页。
    ①莫言:《售棉大路》,《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①莫言:《售棉大路》,《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①胡利奥·科塔萨尔:林之木译,《外国文学》1982年03期,第11页。
    ①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①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第76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69页。
    ④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26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③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70页。
    ③拉夫列尼耶夫:《第四十一》,孙雅娴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8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②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①张寅德:《叙述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②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②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②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③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6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③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东:花城出版社,第74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93页。
    ③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第44页。
    ④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⑤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①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卡尔维诺》,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37页。
    ①莫言:《当代作家评论》,《说说福克纳那老头儿》,1992年05期,第64页。
    ③莫言:《当代作家评论》,《说说福克纳那老头儿》,1992年05期,第66页。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②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70页。
    ③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70页。
    ①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宗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33页。
    ①威廉·福克纳:《福克纳文集》,《押沙龙!押沙龙!》,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62页。
    ①威廉·福克纳:《福克纳文集》,《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56页。
    ②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月版,序第9页。
    ③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275页。
    ③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月版,序第9页。
    ④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月版,序第9页。
    ①莫言:《当代作家评论》,《说说福克纳那老头儿》,1992年05期,第64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③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④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①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58-159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②《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④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①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①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②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①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卡尔维诺》,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5页。
    ①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②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①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②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③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④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⑤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①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①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②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①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第5页
    ②莫言:《蛙》,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①莫言:《丰乳肥臀》,南海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②莫言:《檀香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①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宗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3页。
    ③莫言:《蛙》,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①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宗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50页。
    ②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1页。
    ④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52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52页。
    ②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后记,2000年版。
    ③莫言:《司令的女人自序》,云南人民出版社,序,2002年版。
    ④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③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08页。
    ⑤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⑥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①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
    ②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①查明建:《歌德论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02期。
    ②陈思和:《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外来影响》,《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01期。
    ①陈平原:《在东西文化碰撞中》,《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②陈思和:《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外来影响》,《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01期。
    ③王宁:《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07期。
    ①王宁:《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07期。
    ②大卫·达姆罗什:《后经典超经典时代的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01期。
    ③陈跃红:《什么世界?如何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2期。
    ①宋炳辉:《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与比较文学学术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04期。
    ①王宁:《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07期。
    ②李庆本:《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03期。
    1、(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2、(前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前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前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6卷),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巴黎评论编辑部:《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6、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1》,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7、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
    8、陈平原:《在东西文化碰撞中》,《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9、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
    10、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日)大江健三郎:《读书人》,北京市作家出版社,2011年。
    13、(日)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15、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东:花城出版社,1981年。
    16、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耿占春:《叙事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
    19、(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小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贺立华、杨守森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2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出版社,2002年。
    2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4、(英)霍金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5、(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27、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8、季进:《围城里的智者》,台湾: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29、金圣叹:《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30、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31、(拉美)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2、(美)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陈笑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33、(美)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李文俊译,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
    34、(意)伊塔罗·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吕同六、张洁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35、(意)伊塔罗·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命运交叉的城堡》,吕同六、张洁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36、(意)伊塔罗·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我们的祖先》,吕同六、张洁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37、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路晓冰编选:《莫言研究资料》,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38、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李泽厚:《历史本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40、(前苏)拉夫列尼耶夫:《第四十一》,孙雅闲译,1999年。
    41、林建法:《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42、林建法、徐连源:《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43、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4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5、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46、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
    47、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8、(法)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5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51、毛宗岗:《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岳麓社会,2006年。
    52、(俄罗斯)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53、(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媚译,北京文化生活出版社,1992年。
    54、(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孙家孟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
    55、(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赵德明译,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56、(秘鲁)马里奥·马尔加斯·略萨《情爱笔记》,赵德明译,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57、(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中国套盒》,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58、(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59、(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水中鱼》,赵德明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
    60、(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谎言中的真实》,赵德明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1、马睿:《两百年的孤独》,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62、(拉美)门多萨、加西亚·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北京:北京文化生活出版社,1987年。
    63、莫言:《说吧,莫言——<演讲创作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
    64、莫言:《说吧,莫言——<访谈对话集>》,广东:海天出版社,2007年。
    65、莫言:《与大师约会》,《铁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66、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
    68、(英)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张玲译,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99年。
    69、(英)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实用文艺批评集》,戈木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70、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1、(日)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唐月梅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72、(日)三岛由纪夫:《小说集·残酷之美》,2000年。
    73、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74、(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年。
    75、(美)托马斯·沃尔夫:《黄雨石译文集——一位美国小说家的自传》,黄雨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6、(美)托马斯·沃尔夫:《一个美国小说家的自传——托马斯沃尔夫》,黄雨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7、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78、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79、(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80、(奥)维特斯根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5年。
    81、(美)威廉·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82、(美)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李文俊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4年。
    83、(美)威廉·福克纳:《去吧,摩西》,李文俊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4年。
    84、(美)威廉·福克纳:《圣殿》,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85、(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上海:世纪出版社,2004年。
    86、温儒敏:《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87、(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88、(日)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孙昌武译,上海:中华书局,2006年。
    89、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90、叶开:《莫言评传》,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9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92、(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朱侃如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
    93、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94、张文颖:《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95、张寅德:《叙述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96、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97、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98、赵德明:《略萨传》,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
    99、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0、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 Stuckey,G. Andrew“.Memory or Fantasy? Honggaoliang’s Narrator.” Modern ChineseLiterature and Culture18,2(Fall2006):131一62.
    2. Wang, DavidDer-wei“.Imaginary Nostalgia: Shen Congwen, Song Zelai,MoYan,and Li YongPing.” In Ellen Widmer and David Wang,eds.,From May Fourth to JuneFourth: 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y-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P,1993,107-132.
    3. Wickeri,Janice.“Introduction.” In Mo Yan, Explosions and Other Staries. HK:Renditions Paperbak,1991,v-xii
    4. Wu,Yenna.“Pitfalls of the Postcolonialist Rubric in the Study of Moden ChineseFiction Featuring Cannibalism:From Lu Xun’s‘Dlary of a Madman’to Mo Yan’sBoozeland.“Tamkang Review30,3(Spring2000):51-88.
    5.Yang,Xianbin.“The Republic of Wine: An Extravaganza of Decline.” Pasitions6,1(1998):7-31. Rpt. In Yang,The Chinese postmodern: Trama and Irony in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207-29.Yue,Gang.“From Callnlbalism to Camivorism: Mo Yan’s Liquorland.”InYue,The Mouth that Begs:Hunger,Cannibalism,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China.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9,262-88.
    6. Zhong,XuePing.“Zazhong gaoliang and the Male Search for Maseulinity.” InMasculinity Besieged? Issues of Modernity and Male Subjectiv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P,2000,119-49.188一2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