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诗可以群—唐前诗群互动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孔子的诗学理论中,“兴、观、群、怨”说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孔子对于《诗》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全面概括,是对《诗》的情感以及政治属性的精辟揭示,是先秦《诗》学的经典理论之一。“诗可以群”是“兴、观、群、怨”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着重指出《诗》以其广泛的社会应用,成为社交场合促进群体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这是对于《诗》与社会尤其是群体关系的最简练的概括。
     本论文主要以历史考察和理论辨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孔子与锺嵘的“诗可以群”理论的产生背景,同时对二者之间的内涵差异进行细致辨析,试图揭示从上古到中古时期诗歌与群体建构之间的文化、政治以及文学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以孔子的“诗可以群”理论为起点,梳理其自先秦到魏晋时期的意义转换,并以魏晋特有的文人群体与创作的关系为基础,提炼出反向的“群可以诗”的概念,最终形成以诗群互动现象为观察角度和逻辑线索的学术研究思路,借以考察从上古《诗》的应用到中古诗的创作的演变历程,挖掘《诗》与诗的政治、文化以及交际功能,并分析诗的生成和演变规律,探讨诗体的衍生定型和诗风趋同变异。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诗可以群”的文化内涵,指出“诗可以群”理论既渊源于周代的礼乐文化,也融汇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和文艺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无论是《诗》的文化内涵还是《诗》的社会功能,都浸透了礼乐文化的因素,是周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诗可以群”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也深刻地反映了礼乐文化的特质,它以春秋时代的宗庙祭祀、朝廷燕飨以及赋诗引诗活动为背景,展示了《诗》在群体交流和群体构建上的重要作用,是对《诗》的文化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全面而深刻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后代诗教说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
     第二章为“诗可以群”的政治倾向,指出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下,儒学以及五经成为治国理政的准则和规范,成为士大夫的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石。因此《诗经》就由文化经典拓展为政治理想,对其内涵的阐释和社会功能的应用越发趋于政治化。汉儒以美刺为《诗》的思想倾向,以诗教和诗谏为其参政议政的理论武器,试图形成君民一体的社会关系,是“诗可以群”的理想和实践在政治领域的深化和发展。
     第三章为“诗可以群”的意义新变,指出魏晋以后,诗歌逐渐挣脱了《诗》的藩篱,恢复了其原初的表情达意的功能,并以其文雅的形式和简练的语言,成为文人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交际方式。文人之间,诗酒唱和,互相赠答,实现了情感沟通和社会交际使命,是中古文人社会群体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对文人群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锺嵘所说的“诗可以群”,就以其崭新的内涵成为中古文人开展文学活动、构建新型群体关系的理论总结。
     第四章为“诗可以群”的逆向形态,指出在诗群关系中,还存在着与“诗可以群”密切相关,并呈现出逆向作用形态的是“群可以诗”。“群可以诗”,更侧重从创作的角度揭示群体与诗歌的关系,它表明诗并非纯粹的个体情绪反映,而是具有社会性的群体性的文化和文学活动。群体的关系以及群体活动的场合,对诗歌的主题、内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群体性的诗歌创作,对于诗歌文体的进化与定型,以及诗歌艺术水准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揭示孔子与锺嵘的“诗可以群”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及其诗学内涵,同时梳理从孔子到锺嵘“诗可以群”理论的承传演变,并揭示汉代“诗可以群”的政治现象,最后提出“诗可以群”还存在着逆向的“群可以诗”,从而为诗群互动现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Being one of the classical theories on Poetry, Xing, Guan, Qun, Yuan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onfucian poetic theories, which generalized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Poetry and revealed precisely and concisely the emotional and the political properties of Poetry. Organic component of "Xing, Guan, Qun, Yuan","poetry can be grouped" is the briefest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society, especially groups, due to Poetry's wide social application, forming the group relationship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approach of the dissert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examination and theoret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which examines the background of Confucian and Zhong Rong's theory "poetry can be grouped" 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aiming to reveal th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lite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ancient poetry and group construction. To be specific, it starts with Confucian theory "poetry can be grouped", comb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connotation from Pre-Qin to Wei and Ji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que Wei scholars and their creation, it extracts the definition of reverse-order "groups can create poetry", which finally establishes the academic approach of the interaction of poetic groups, examines the progress of poetry from Early Ancient to Middle Ancient, probes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poetr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rules of poetry, and studies the fossilization and differences of poetic styles.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poetry can be grouped", points out that originated in the ritual culture of Zhou Dynasty, the theory "poetry can be grouped" has a rich and profound theoretical meaning, which integrated the ritu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of Confuciu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Poetry, full of ritual factors,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phenomena in Zhou Dynast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hich "poetry can be grouped" was relied on,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ritual culture, with temple sacrifice, court offering, and creating and evoking poems as its background,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Poetry in the group commun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oetry, revealing the cultural property and social value of poetr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later theories on poetry.
     Chapter Two, the political tendency of "poetry can be grouped", points out that in Han Dynasty as a result of "proscribing all non-Confucian schools of thought and espousing Confucianism as the orthodox state ideology", Confucianism and the five classics, the guidelines of governing country and administrating politics, lays the foundation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family regulation, and state ruling. Thus Poetry extended from cultural classics to political ideal, is more political in interpreta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d social application of its social functions. Trying to establish a social unity of emperor and people, the scholars in Han's using Poetry as its theoretical weap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ideals and practice in politics of "poetry can be grouped"
     Chapter Three,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poetry can be grouped", points out that after Wei and Jin, poems gradually breaking down barriers of Poetry and restoring its functions of expressing emotions and ideas, with its elegant form and concise language, became the specific ways of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llectuals, drinking and singing to each other, performing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d-ancient social group life,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group of scholars. Hence Zhong Rong's "poetry can be grouped", with its new connotation, is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of middle ancient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new group construction.
     Chapter Four, the reverse form of "poetry can be groupe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relationship of poetic group,"poetry can be grouped" has a correlative reverse form, i.e."group can create poetry"."Group can create poetry" focuses more on the angle of creation,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s and poems. It states that poems are not the reflection of personal emotions, but cultural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of social population. The creation of poems of a group has its active function in evolution and fossilization of styles of poems and promotion of the artistic level of poems.
     The innov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lies in that it reveal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poetic connotation of Confucius and Zhong Rong's "poetry can be grouped", comb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Confucius and Zhong Rong, probing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of "poetry can be grouped" in Han Dynasty, finally proposing "poetry can be grouped'"s reverse form "group can create poetry",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of poetic groups.
引文
① 王小盾先生对于《诗经》研究的侧重点,有所阐述:“进入20世纪以后,《诗》从作为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上解放出来,被当成一种历史存在来看待,《诗经》研究中于是形成了以下四个焦点问题:第一,‘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的涵义问题;第二,孔子是否删诗、如何删诗的问题;第三,《毛诗序》的作者和时代问题;第四,《诗经》诸篇的内容及其社会背景问题。”可参看,见马银琴《两周诗史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页1。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74。
    ③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④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8。
    ①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2005年版,页11。
    ② “群可以诗”是笔者对于群体对诗歌影响这一诗歌创作现象的简练概括,以此表明其与“诗可以群”的反向互动方式,邓乔彬先生《进士文化与诗可以群》(《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提出了“群而歌”和“群而诗”的概念,与笔者的措辞方式有近似之处,但其意义尚有差别,考虑用“可以”一词,既有文献依据又有明确的意义,故笔者采用“群可以诗”的概念。
    ③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④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释曰:“匪,《鲁》、《齐诗》作斐,匪是斐的假借字,《礼记》、《尔雅》引《诗》均作斐。《毛传》:‘匪,文章貌。’即指有文采,有才华。有匪,等于匪匪。《韩诗》作邲,《广韵》:‘郊,好貌。’也是形容人的风采,字异义同。”见《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157。
    ⑤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8。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26b。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26b。
    ①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8。
    ①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九之二,孔颖达正义引郑玄《答赵商》,《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8a。
    ②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7c。
    ③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7c。
    ④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8a。
    ⑤ 张须《论诗教》,原刊《国文月刊》第69期,1948年7月,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04。
    ① 晋杜顶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724。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99。
    ③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8a。
    ④ 刘畅《述而不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学论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⑤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50。
    ⑥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1c。
    ⑦ 朱自清《诗言志辨》,《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190。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79。
    ②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462。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133。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90b。
    ⑤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02a。
    ⑥ 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页541。
    ⑦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1b。
    ⑧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97。《太史公自序》亦有与此相同的说法,见《史记》,页3297。
    ⑨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1c。
    ⑩ 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35c。
    11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页336。
    ① 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85c。
    ② 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269c-270a.
    ③ 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272a.
    ④ 郑玄笺,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271c.
    ⑤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页128,129。
    ⑥ 韩林德《孔子论艺术的社会作用》,《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页40-41。
    ⑦ 吕艺《孔子“兴、观、群、怨”本义再探》,《文学遗产》1985年第4期,页10。
    ⑧ 王启兴《论儒家诗教及其影响》,《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页8。
    ① 贾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春秋赋诗看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页5。
    ② 雒启坤《诗经散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页77、76、103。
    ③ 左尚鸿《孔子“<诗>可以群”的人类学阐释》,《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④ 刘金荣《诗论孔子“《诗》可以群”的命题意义及文化意蕴》,《哈尔滨学院》2006年11期。
    ⑤ 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⑥ 武汉强《“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期的文学活动》,《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① 贾晋华《诗可以群:中国传统诗歌普及化轨迹描述》,《江海学刊》1989年第期,页149。
    ② 孙明君《诗可以群——中国古代友情诗探论》,《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
    ③ 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④ 邓乔彬《进士文化与诗可以群》,《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⑤ 周裕锴《诗可以群:略谈元祐体诗歌的交际性》,《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① 钱理群《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尝试》,《生命的沉湖》,三联书店2006年版,页37,38。
    ① 王国维撰《殷周制度论》,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1。
    ② 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页7。
    ③ 楼宇烈《荀子礼乐论发微》,见《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页400。
    ①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1119-1120。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15b。
    ③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751。
    ④ 见《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楼宇烈《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页472。
    ⑤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本第四册,上海书店,页23。
    ⑥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675。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22。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88b。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232。
    ④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11-12。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9。
    ⑥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722。
    ⑦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159。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1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19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231a。
    ④ 张伯伟《从(左传)看春秋人的音乐观》,《中国诗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页165。
    ⑤ 王国维《释乐次》,《观堂集林》卷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47。
    ⑥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87b-788a。
    ⑦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7b。
    ⑧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8a。
    ① [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201。
    ② [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63-1464。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5a。
    ④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69-1470
    ⑤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11。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5a。
    ⑦ 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94。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0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3c-1544a。又见于《礼记·祭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页1598-b。
    ③ 《周易·系辞上》,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6a。又见于《礼记·乐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1。
    ④ 宋郑樵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页883。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25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9b。
    ③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页276。
    ④ 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巴蜀书社2002年版,页155-156。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06b。
    ⑥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页276。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6。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90c。
    ③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代序,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8。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8。
    ⑤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3a。
    ⑥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63a。
    ⑦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645a。
    ⑧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653b-c。
    ⑨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41a。
    ⑩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367
    11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17。
    12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16。
    ①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页15。
    ② 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巴蜀书社2002年版,页157。
    ③ 汉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2下。
    ④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6-27。
    ⑤ 刘家和《先秦如家仁礼学说新探》,原载于《孔子研究》1991年第1期,转载于陈其泰、郭伟川、周少川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页93。
    ⑥ 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1c。
    ⑦ 汉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201下。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页1。
    ② 顾希佳《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77。
    ③ 关于《周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以及内容的可信度,王秀臣罗列古今学者都七家说法之后,得出结论:“他们几乎都承认《周礼》与西周社会的内在联系,都承认《周礼》对西周史特别是西周官职史研究的史料价值。”(《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3-14。
    ④ 钱玄《三礼辞典·自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页3。
    ⑤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1b。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81a。
    ⑦ 清工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50。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13b。
    ⑨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31b。
    ①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57a-761a。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63a。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44。
    ①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6。
    ②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98。
    ③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页50。
    ④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和社会思想》,.三联书店,2002年版,页190。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96-205。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26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79c。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10b-c。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9b。
    ①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页289-291。
    ② 关于明堂,式样为何,后代多有争论,本文不拟深论,仅据文义,做出如上推测。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88b。
    ④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9。
    ⑤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4。
    ⑥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77。
    ⑦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26-327。
    ⑧ 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文史》第十五、十六辑,转引自《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2。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722,2723。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3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38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92c。
    ⑤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3a。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83b。
    ⑦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3a-b。
    ⑧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3b。
    ⑨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3b。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8b-c。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8c。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1b。
    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73。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0b-c。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6c。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3c。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5a。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380。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381。
    ③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38。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06c。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09c。
    ⑥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870。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88c。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07c。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21。
    ④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67b。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37。
    ⑥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87a。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925。
    ②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页18。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54。
    ④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17b。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2。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84。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24。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80。
    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61。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62。
    ⑥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62。
    ⑦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59。
    ⑧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44。
    ⑩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73。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93。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62。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44。
    ④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17。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5。
    ⑥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74。
    ⑦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62。
    ⑧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42。
    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63。
    ⑩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419。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6。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70b。
    ③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831。
    ④ 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1b。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15b。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04b-c。
    ⑦ 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59。
    ①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65。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87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4a。
    ④ 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中华书局2009年版,页267-268。
    ⑤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6b。
    ⑥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2。
    ⑦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69。
    ⑧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3。
    ①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争议《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7b。
    ②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页9。
    ③ 杨庆存《古代散文的研究范围与音乐标界的分野模式》,《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页10,11。
    ④ 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3,496页。
    ⑤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页1。
    ⑥ 分别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①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287b。
    ② 汉孔鲋撰,宋宋咸注《孔丛子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98。
    ③ 闻一多《歌与诗》,《神话与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64。
    ④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122。
    ⑤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87b。
    ⑥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3b-c。
    ①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7a。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7b。
    ③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0b-c。
    ④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c-802a。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71b。
    ⑥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13。
    ⑦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936-1937。
    ⑧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页54-55。
    ①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页149。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85a-987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95c-997
    ①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1b-c。
    ①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200。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380。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6c。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5a。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16c。
    ⑥ 陈伯海《释“诗言志”》,《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28。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41a。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41b。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7b。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88a。
    ③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1c。
    ④ 清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1029。
    ⑤ 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第5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98。
    ⑥ 汉孔鲋撰,宋宋咸注《孔丛子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30。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41a。
    ②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20。
    ③ 清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319。
    ④ 清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169。
    ⑤ 清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54。
    ⑥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54。
    ⑦ 戴望《管子校注》,《诸子集成》本第5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
    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9。
    ②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44。
    ③ 傅道彬《诗外诗论笺——上古诗学的历史批评与阐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页1。
    ④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页322。
    ⑤ 钱穆《略论中国文学中之音乐》,《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页192。
    ⑥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3
    ⑦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201b。
    ⑧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1c。
    ⑨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396。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02c。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页89-90。
    ③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页273。
    ④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88c-789a。
    ⑤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5b-796b。
    ⑥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7a-b。
    ⑦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0b。
    ⑧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0b-c。
    ①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a。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b。
    ③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b。
    ④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b。
    ⑤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b-c。
    ⑥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1c-802a。
    ⑦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2a。
    ⑧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2-b。
    ⑨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02b。
    ⑩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16a。
    11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16c。
    12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21b。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256。
    ②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2。
    ③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67b。
    ④ 说详见《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页50-52。
    ⑤ 类似的诗句在《诗》中凡四见,包括本篇《小雅·大田》、《大雅·早麓》、《大雅·潜》,可以看出周人对其的认可程度。
    ① 转引自朱熹著《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54。
    ② 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94。
    ③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69c。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1540c。
    ⑤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93。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1a。
    ①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14c。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14c。
    ③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0c。
    ④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0c-1021a。
    ⑤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1b。
    ⑥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1b。
    ⑦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4a。
    ⑧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4c-1025a。
    ①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660a。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8c。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9。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34a。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84a。
    ① 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264。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14a-b。
    ③ 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30。
    ④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745。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753。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1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5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5c。
    ⑤ 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49。
    ⑥ 姚晓鸥《(周易>经传与(孔子诗论>的哲学品格》,《吹埙奏雅录——姚晓鸥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页126。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6a-b。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6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6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7a。
    ④ 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444。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1b。
    ② 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444。
    ③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68a。
    ④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79-180。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13.
    ② 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页213。
    ③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1b。
    ① 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中华书局2009年版,页221。
    ②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3。
    ③ 参见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页172-173。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仪礼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21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86c。
    ③ 徐复观《谈礼乐》,《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页208。
    ④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45-46。
    ⑤ 清劳孝舆:《春秋诗话》,毛庆耆点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14。
    ⑥ 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268。
    ① 丁进《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页276。
    ② 陈霞《孔子“诗教”思想研究小议》,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一辑,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页95。
    ③ 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页180。
    ④ 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68页。
    ⑤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65。
    ⑥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72。
    ① 钱穆《释诗言志——读书随笔之一》,《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页250。
    ② 水渭松《关于“赋诗言志”现象的考察》,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页72-73。
    ③ 水渭松《关于“赋诗言志”现象的考察》,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页75。
    ④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08a。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2。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23。
    ④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25。
    ⑤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46。
    ⑥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724a。
    ⑦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99。
    ⑧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55。
    ⑨ 徐复观《西汉文学论略》,《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页430。
    ⑩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99-200。
    11 朱自清《诗言志辩》,《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209。
    ①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页328。
    ② 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页162。
    ③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页329。
    ④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55-1756。
    ⑤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页227。
    ⑥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29。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30。
    ②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963a。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65。
    ④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57。
    ⑤ 张须《论诗教》,原刊《国文月刊》第69期,1948年7月,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02。
    ⑥ 参见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第6章春秋用诗之学表证之表一《左传》赋诗(含歌诗、诵诗、奏诗)统计表之一,三联书店2005年版,页139-142。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34-335。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35-436。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39。
    ④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20c。
    ⑤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21b。
    ① 陈彦辉《春秋辞令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页111。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79-1080。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11。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84。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1134。
    ④ 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M].北京:三联书店,2005:145。
    ⑤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35。
    ⑥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31。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73。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00。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05。
    ④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593。
    ⑤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47。
    ⑥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页332。
    ⑦ 傅道彬《<诗)外诗论笺》,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页45。
    ⑧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099。
    ⑨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01。
    ⑩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241a。
    ① 西晋社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01。
    ②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38。
    ③ 张须《论诗教》,原刊《国文月刊》第69期,1948年7月,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04。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410。
    ①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38-340。
    ② 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704。
    ③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39。
    ④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39。
    ⑤ 宋朱熹著《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70。
    ⑥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39。
    ⑦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38.
    ①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40。
    ② 以上引文,均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410。
    ③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40。
    ④ 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页103。
    ⑤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456。
    ①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见《神话与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75。
    ② 张须《论诗教》,原刊《国文月刊》第69期,1948年7月,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04。
    ③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31。
    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1。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86。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1988年版,页146b。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93。
    ④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9b。
    ①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14。
    ②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17c-2518a。
    ③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57a。
    ④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47。
    ⑤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0。
    ⑥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18a。
    ⑦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66。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49。
    ② 《论语·季氏第十六》记载,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社》,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口:“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由此可知,这里的“君了”一词是特指孔子,是以“君子”泛指的意义来界定孔子。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76。
    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64。
    ⑤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72a。
    ⑥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6a。
    ⑦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14。
    ①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b。
    ②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63b。
    ③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6b。本句出自《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为伪《古文尚书》,姑引于此。
    ④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00。
    ⑤ 韩经太《中国古典诗学新探四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页174
    ⑥ 韩经太《中国古典诗学新探四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页174。
    ⑦ 王长华《孔子美学思想片论》,《齐鲁学刊》1989年第5期,转引自《诗论与子论》,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页99-100。
    ①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②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8。
    ③ 顾易生、蒋凡著《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83。
    ④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233。
    ⑤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1。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539。
    ②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61c。
    ③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1。
    ④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71,。
    ⑤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21a。
    ⑥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8-19。
    ①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53。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508。
    ③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43。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1673b。
    ⑤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91b。
    ⑥ 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66。
    ⑦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2525b。
    ⑧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8。
    ① 毛毓松《关于孔子“诗可以兴”的理解》,《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②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8。
    ③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30。
    ④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2525b。
    ⑤ 戴鸿森笺注《薑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5。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42a。
    ② 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1502a。
    ③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938。
    ④ 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中华书局2009年版,页95。
    ⑤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20。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1b。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63-367。
    ③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82c-2483a。
    ① 徐复观《西汉文学论略》,《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页432-433。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85。
    ③ 张须《论诗教》,原刊《国文月刊》第69期,1948年7月,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103-104。
    ④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60。
    ⑤ 张伯伟《从(左传)看春秋时人的音乐观》,《中国诗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页170。
    ⑥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87a。
    ⑦ 刘师培语,见于《经学教科书·孔子定六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19。
    ①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79c。
    ②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020b。
    ①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乐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749。
    ②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中华书局2008年版,页2。
    ③ 周予同《群经概论》,见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页137。
    ①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447。
    ② 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页338。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644a。
    ④ 王葆珐《今古文经学新论》增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3。
    ⑤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078c。
    ⑥ 刘师培著,陈居渊注《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8。
    ①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903。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7b。
    ③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97。
    ④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113b。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07b。
    ⑥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24。
    ⑦ 树艺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屡见不鲜,《墨子》凡四见,《荀子》凡三见,《管子》凡六见,兹不赘举。
    ⑧ 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5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54。
    ⑨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81。
    ⑩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78b。
    11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92。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07。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233。
    ③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81c。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12c。
    ⑤ 王葆弦《今古文经学新论》增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35。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31b。
    ⑦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938。
    ⑧ 汉陆贾《新语》,《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041。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290。
    ③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23。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3589。
    ⑤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34。
    ⑥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11。
    ⑦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页24。
    ⑧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页2-3。
    ①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页26。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343。
    ③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662。
    ④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18。
    ⑤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526。
    ⑥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12。
    ⑦ 周予同《群经概论》,见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页138。
    ⑧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444-445。
    ⑨ 扬雄《法言》,《诸子集成》本第7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9。
    ①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35-36。
    ②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35。
    ③ 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182。
    ④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43。
    ⑤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页。
    ① 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31.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42a。
    ③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页279。
    ④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页32。
    ⑤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页44。
    ⑥ 唐刘知几撰,赵仁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页191。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55。
    ②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06。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17。
    ④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08。
    ⑤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22。
    ⑥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24。
    ⑦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22。
    ⑧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18。
    ⑨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545。
    ①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410。
    ②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14。
    ③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08。
    ④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546。
    ⑤ 参见《两汉《<诗>的承传与<诗>学的演化》,董治安《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⑥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08。
    ⑦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12。
    ⑧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13。
    ⑨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0.6。
    ⑩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20。
    ① 董治安《两汉(诗)的承传与(诗>学的演化》,《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页80。
    ②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03c-2504a。
    ③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36。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50a-b。
    ①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9。
    ②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70。
    ③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295。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237。
    ⑤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68。
    ⑥ 参见梁启雄《荀子集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65。
    ⑦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234。
    ⑧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164。
    ⑨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67。
    ①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232。
    ②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346。
    ③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346。
    ④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434。
    ⑤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133。
    ⑥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265。
    ⑦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264。
    ⑧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48-49。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62。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284。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329。
    ④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486-487。
    ⑤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152。
    ⑥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309。
    ⑦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322。
    ⑧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55。
    ⑨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57。
    ① 清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1386。
    ②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168。
    ③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169-170。
    ① 鲁洪生《孔子(诗)说及其对儒家诗论的影响》,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页63。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6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a。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a。
    ⑤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1843。
    ① 冯浩菲先生指出:“‘六诗’与‘六义’是两个有继承关系的不同的概念,而不是两个形异义同的相同的概念。‘六诗’是指对当时所产生及存在的诗篇所作的分类,六类诗并列,等级相同,不存在体辞、经纬的关系。”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可参看。见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44-47。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5b-796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9c-271a。
    ① 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页76。
    ②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6a。
    ①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796a。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① 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62-63。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272c。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2b。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2b。
    ② 陈桐生《论正变》,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页12。
    ③ 曹道衡《论<毛诗序)对几首诗的解释》,《中古文从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308。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2-263。
    ② 刘冬颖说“‘正风’、‘正雅’的说法是在郑玄《诗谱》里提出来的,指《风》、《雅》之中产生于太平盛世之际的歌功颂德之作。”(见《诗经“变风变雅”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32)似亦有不妥,因为郑玄只是说与变风变雅相对的是“诗之正经”。
    ③ 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版,页161,162。
    ④ 对于变风变雅写作时代的具体考辨,可参看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289。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56c-357b。
    ③ 边家珍《汉代经学与文学》,华龄出版社2005年版,页221。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2b、272c。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2。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1。
    ①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38。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7c。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05。
    ②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63。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12。
    ④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40。
    ⑤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076-1077。《晋书·解系传》亦同,见《晋书》页1633。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521。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62年版,页2499-2500。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55。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125。
    ⑤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744。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13c-414a。
    ① 见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580、585页。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33-1934。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34-1935。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34。
    ⑤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34。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89c。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90c。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90c。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35。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48c。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35。
    ④ 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页249。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9c。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3a。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6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7c。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8c。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9a。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9b。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1a。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1b。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3c。
    ⑨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4a-b。
    ⑩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6a。
    11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6b。
    ①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6a。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09。
    ③ 胡适《读<楚辞>》,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页384。
    ④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66c。
    ⑤ 宋朱熹著《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52。
    ⑥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429。
    ⑦ 清冯登府撰,房瑞丽校注《三家诗遗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页3。
    ⑧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67b。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665。
    ②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了集成》第1册,页339。
    ③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379。
    ④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607。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8b。
    ⑥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176。
    ⑦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544。
    ⑧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038。
    ⑨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829。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24b。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27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33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44b。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46c。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年版,页350b。
    ⑦ 傅道彬《诗外诗论笺——上古诗学的历史批评与阐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页21。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钱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59。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09c。
    ① 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206,209。
    ②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下册,页849。
    ③ 清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1393。何宁注:“刘文典云:《初学记·文部》引作‘温惠淳良,诗教也。‘《御览》引作‘纯元’。宁案:纯、淳通用。”
    ④ 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页807。
    ① 清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922。
    ②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65。
    ③ 徐复观《释诗的温柔敦厚》,《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页43。
    ④ 梁启超《文史学家的性格及其预备》,《梁启超讲国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197。
    ⑤ 徐复观《释诗的温柔敦厚》,《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页44。
    ①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59。
    ②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页108。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7c。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0c。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① 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中华书局2009年版,页309。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01c。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1b。
    ① 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84。
    ②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6b。
    ③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6b-c。
    ④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317。
    ⑤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6b。
    ⑦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6b。
    ①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6c。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27c。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123。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08。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7c。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09c。
    ⑦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09c。
    ① 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85。
    ②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1-12。
    ③ 清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1-12。
    ① 战国左丘明著,晋杜预注《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15-916。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43a。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28。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43a。
    ②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226。
    ③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235。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330。
    ⑤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691。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9c。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967。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09。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15。
    ④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397。
    ⑤ 胡朴安《诗经学》,雪克编校《胡朴安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页122。
    ⑥ 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164。
    ⑦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12。
    ⑧ 曹道衡《关于(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299。
    ①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9c。
    ②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9c。
    ①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2c-273a。
    ②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3a。
    ③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83c。
    ④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94a。
    ⑤ 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24a。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610。
    ②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401。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208。
    ④ 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693。
    ⑤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208。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1。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5。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5。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7。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8。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9。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40。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40。
    ⑤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42、3343。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38。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41。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344。
    ④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⑤ 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8。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45c。
    ①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7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页56。
    ③ 缪钺《诗教》,《冰茧庵札记》,见《缪钺全集》第七八合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页206。
    ① 此处用“新诗”一词,是相对于《诗经》而言的。徐干《赠五官中郎将》诗中说:“贻贰新诗。”这里的“新诗”与笔者所用的“新诗”意义相同。本文只在相对于《诗经》的场合下,使用“新诗”这一概念。汉人所创作的诗歌,对于唐宋以后的人来说,则是“古诗”或者乐府古辞,本文只在相对于《诗经》的场合下,使用“新诗”这一概念。
    ②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页1。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17。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43。
    ③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534。
    ④ 王国维《汉以后所传周乐考》,《观堂集林》卷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71。
    ⑤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59。
    ⑥ 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五,《续古逸丛书》之十六。
    ⑦ 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97。
    ①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59。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8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0c。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29、1038。
    ⑤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229。
    ⑥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722。
    ⑦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185。
    ⑧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159。
    ⑨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59。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89。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45。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43。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
    ①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1081。
    ② 作者的朝代,以《隋书》记载为准,笔者不做更改;有人不止一部别集,但因数量很少,亦忽略不计。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55。
    ① 宋齐梁三代作家往往跨越数朝,造成统计不便,因此参考《诗品》对于作家的断代,而进行统计。
    ② 作家时代以本书为准,与《诗品》或有差异,比如阮籍、嵇康依《诗品》计入晋代,当时依本书则计入魏代;陶渊明依《诗品》,计入宋代,但是依本书则计入晋代。此外非文人创作的乐府不计,鬼神不记。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60。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55。
    ③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96。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61。
    ②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48。
    ③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52-53。
    ④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58。
    ⑤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页69。
    ① 陈伯海《释“诗言志”》,见《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29。
    ②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44。
    ③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45。
    ① 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99。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77b。
    ③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600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933c。
    ⑤ 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页54。
    ① 晋杜顶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108c。
    ② 陈伯海《释“缘情绮靡”》,《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56。
    ③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页149。
    ④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332。
    ①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985。
    ②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334。
    ③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906。
    ④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199。
    ⑤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028。
    ①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795。
    ②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01。
    ①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02。
    ②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43。
    ③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页144。
    ① 本节以文人而不是以诗人作为基本概念,是因为首先在中古时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诗人,绝大多数的作者都是诗文兼作;其次当时的诗人的概念是狭义的《诗经》的作者的意义,无论是《史记·周本纪》的“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12.)中的诗人,还是陈代袁枢说:“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240。)其中的诗人都是特指诗经的作者。第三,在中古时期,文章的概念是包含散文作品,也包括诗歌。因此,以文章和文人作为切入点,是符合历史事实并具有概括意义的。
    ②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4b。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74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90a。
    ⑤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7b。
    ⑥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7a。
    ⑦ 战国左丘明著,晋杜预注《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40。
    ⑧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0c。
    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425上。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371a。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11a。
    ④ 清郭庆藩注《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页30。
    ⑤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217。
    ⑥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510。
    ⑦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775。
    ⑥ 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30、31。
    ⑨ 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04、1406。
    ⑩ 清工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181。
    11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132。
    12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0b。
    13 汉董仲舒撰,苏舆注《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32。
    14 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07。
    15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06c。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12。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270。
    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325。
    ④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94。
    ⑤ 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79。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71a。
    ⑦ 汉董仲舒撰,苏舆注《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397。
    ⑧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867。
    ①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868。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867。
    ③ 王惠玉《王充文学思想研究》,岳麓书社2007年版,页192。
    ④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606。
    ⑤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607。
    ⑥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606。
    ①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854-855。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1117。
    ③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614-615。
    ④ 王惠玉《王充文学思想研究》,岳麓书社2007年版,页192。
    ⑤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1151。
    ⑥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701。
    ⑦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55。
    ⑧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645。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557。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634。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583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4045-4046。
    ⑤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279。
    ⑥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047。
    ①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09。
    ②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10。
    ③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16。
    ④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23。
    ⑤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57。
    ⑥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689。
    ⑦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1729。
    ⑧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876。
    ⑨ 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页734。
    ①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页237-238。
    ①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2-3。
    ②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1081。
    ③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05a。
    ④ 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40。
    ① 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192。
    ② 参见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358。
    ③ 此处标点方式,用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236-237。
    ① 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页235-236。
    ② 宋朱熹注《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212。
    ③ 清王先谦注《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83-84。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029。
    ⑤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33。
    ⑥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334。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047。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466。
    ① 见宋范晔《后汉书》李贤注引《朱穆集》,《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468。
    ① 二人赠答的书信见《艺文类聚》,文繁不录。
    ② 诗见《玉台新咏》卷一,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30-31。
    ③ 诗见《玉台新咏》卷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396。
    ④ 诗见《玉台新咏》卷一,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32。
    ⑤ 江雅玲《文选赠答诗流变史》,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页25。
    ①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02。
    ②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01。
    ③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01。
    ④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01。
    ⑤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24。
    ①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W恩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149。
    ②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W恩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164。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W恩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164。
    ④ 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101。
    ①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8。
    ② 钱钟书《诗可以怨》,《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页123。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9a。
    ①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27a。
    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5a。
    ③ 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20。
    ④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65。
    ①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
    ② 梁锤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63。
    ③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8。
    ① 曹旭先生指出:“锺品中,‘气’字凡十二见,其义亦不同。大略言之,可分为三种:一指天地之元气,自然之节气……二指作家气质个性,……三指作品之精神气质,风格气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2。)其说与笔者类似,但具体论述有所不同,请读者明鉴。
    ②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39。
    ③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50。
    ④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57。
    ⑤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97。
    ⑥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56。
    ⑦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63。
    ⑧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75。
    ⑨ 梁锤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22。
    ⑩ 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2。
    11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964-965。
    12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949。
    13 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页la。
    ① 宋洪兴祖注《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327。
    ② 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③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92。
    ④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
    ⑤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8。
    ⑥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5。
    ⑦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45。
    ⑧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73。
    ⑨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63。
    ⑩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60。
    ①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②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3。
    ③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91。
    ④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75。
    ⑤ 此处用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页52。然据曹旭考证,对于任防的“博物”中的“物”字,当为“学”字之误。说见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又见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92。
    ⑥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78。
    ⑦ 王叔岷《锺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7页。
    ⑧ 许文雨《锺嵘诗品讲疏》,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1页。
    ① 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② 梁锺嵘著,:E叔岷《锺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48。
    ③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a。
    ①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a。
    ② 郭庆藩辑《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页765。
    ③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530c。
    ④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180。
    ① 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33。
    ②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442。
    ③ 晋葛洪撰,王明注《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
    ① 李徽教《汇注》,曹旭《诗品集注》,第52页。
    ② 古直笺《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③ 王叔岷《锺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8页。
    ④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⑤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97。
    ⑥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985。
    ⑦ 吕德申《锺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页54。
    ⑧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8。
    ①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891。
    ② 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120。
    ① 许文雨《锺嵘诗品讲疏》,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版,页17。
    ②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11。
    ③ 钱锺书《诗可以怨》,《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页124。
    ④ 王叔岷先生以为子卿为少卿之误,双凫诗非指苏武的《别李陵》,而是指李陵的《别苏武》。其说可从,见《锺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118-119。
    ① 王夫之《四书训义》卷二十一,转引自戴鸿森《薑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6-7。
    ② 清王夫之撰,戴鸿森笺注《薑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10。
    ① 王叔岷《锺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0页。
    ②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③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25b。
    ④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598b。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74c。
    ⑥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695a。
    ⑦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471c。
    ⑧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512b。
    ⑨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274c。
    ⑩ 战国左丘明著,晋杜预注《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605。
    ① 战国左丘明著,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164。
    ② 关于“诗可以怨”的内涵,可参看周振甫先生的《诗可以怨》一文,见于《文哲散记——周振甫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③ 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页52。
    ① 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转引自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125页。
    ①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2-3
    ②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50。
    ③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页873-874。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12。
    ②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1055。
    ①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08。
    ②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57。
    ③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44。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385。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11。
    ③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713。
    ① 胡大雷《要重视对古代文学集团的研究》,《中国诗学》第一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页3。
    ①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页44。
    ②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40。
    ③ 郭英德《(后汉书)列传著录文体考述》,《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62。笔者的统计较郭英德先生多张升一人,《后汉书·文苑传》记载其“著赋、诔、颂、碑、书,凡六十篇”,不知郭英德先生缘何没有列入统计范围。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2999。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145。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928。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634。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645。
    ②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599。
    ③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17。
    ④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列传第十·贾谧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173。
    ⑤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页4266。
    ⑥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73年版,页2。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73年版,页167。
    ②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975年版,页640-641。
    ③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144。
    ④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019。
    ⑤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08。
    ⑥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52。
    ⑦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54。
    ①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96。
    ② 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735。
    ③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821-822。
    ④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88。
    ⑤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15。
    ⑥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613。
    ⑦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998。
    ⑧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991-1992。
    ⑨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07。
    ⑩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416。
    11 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828。
    12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67。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87。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38。
    ③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436。
    ④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636。
    ⑤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603。
    ⑥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604。
    ⑦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1084。
    ⑧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246。
    ⑨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246。
    ⑩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81。
    ① 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424。
    ②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315。
    ③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102。
    ④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14。
    ⑤ 梁沈约等《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90-1591。
    ⑥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88。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486-487。
    ② 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57。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05。
    ④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42。
    ⑤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649。
    ⑥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650。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651。
    ②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61。
    ③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0。
    ④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698。
    ⑤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820。
    ① 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465。
    ②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66。
    ③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673。
    ④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132。
    ⑤ 宋李防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页858b。
    ⑥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35a。
    ⑦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54b。
    ⑧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350。
    ⑨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06c1407a。
    ⑩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966。
    11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35。
    12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49。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404。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688。
    ③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39。
    ④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370。
    ⑤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816c。
    ⑥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30。
    ⑦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86。
    ⑧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149。
    ①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86。
    ②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86。
    ③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149。
    ④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86。
    ⑤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433。
    ⑥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85-386。
    ⑦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435。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64。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331-332。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896-1897。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4202。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407。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284。
    ③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104-105。
    ④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413。
    ⑤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952。
    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840。
    ⑦ 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37。
    ⑧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264。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718。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723-724。
    ③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006。
    ④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679。
    ⑤ 余嘉锡笺注《世说新语》(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529。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098-2099。
    ② 余嘉锡笺注《世说新语》(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630。
    ①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页89。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814。
    ③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394。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96。
    ②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451。
    ③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718。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潘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04。
    ②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32。
    ①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821、822。
    ②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列传五十八《李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76。
    ③ 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页497。
    ④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28。
    ⑤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229。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261。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166。
    ③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718。
    ④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13。
    ⑤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59。
    ①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003。
    ②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356。
    ③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页269。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971。
    ⑤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传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09页。
    ⑥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80。
    ①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86。
    ②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88。
    ③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91。
    ④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238。
    ⑤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485。
    ⑥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591。
    ⑦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685-686。
    ① 刘琅主编《精读梁启超》,鹭江出版社2007年版,页198。
    (宋)朱熹著.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冯登府撰,房瑞丽校注.三家诗遗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清)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清)方玉润著.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程俊英,蒋见元撰.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1991.
    [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孙钦善注.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9.
    (宋]朱熹注.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M].(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姚思廉撰.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北齐)魏收撰.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唐)姚思廉撰.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魏征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清)浦起龙著.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清]王夫之撰.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1986.
    [汉]刘向著,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汉)班固著,陈立撰.白虎通疏证[M].中华书局,1994.
    [汉]王充著,黄晖撰.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魏]王肃著,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晋]葛洪著,王明校笺.抱朴子内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7.
    [宋)刘义庆编,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赵翼著.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李零著.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北宋)李防等撰.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明]王夫之评选.古诗评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清]吴淇撰.六朝选诗定论[M].扬州:广陵书社,2009.
    [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王士謓选,闻人倓笺.古诗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清]张玉谷撰.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黄节注.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魏]王粲等著,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魏]曹植撰,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魏]阮籍撰,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魏]嵇康撰,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魏]潘岳撰,董志广校注.潘岳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晋]陆机撰,刘运好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晋]刘琨撰,赵天瑞编著.刘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皈社,1996.
    [南朝宋]陶渊明撰,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南朝宋]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南朝齐]谢胱撰,曹融南校注.谢宣城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南朝梁]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南朝梁]萧统撰,俞绍初校注.昭明太子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南朝梁]吴均撰,林家骊校注.吴均集注校[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南朝梁]刘孝标撰,罗国威注.刘孝标集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梁]何逊撰,李伯齐校注.何逊集校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清]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补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梁]刘勰撰,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梁]锺嵘著,古直笺,曹旭导读整理辑评.诗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梁]锺嵘著,许文雨编著.锺嵘诗品讲疏[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3.
    [梁]锺嵘著,王叔岷注.锺嵘诗品笺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梁]锺嵘著,吕德申著.锺嵘诗品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梁)锺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梁]锺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梁]锺嵘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唐)空海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周建江.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周建江.南北朝隋诗文纪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钟仕伦.南北朝诗话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丁福保辑.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傅道彬.《诗》外诗论笺——上古诗学的历史批评与阐释[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胡大雷.《文心雕龙》的批评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韩晖.《文选》编辑及作品系年考证[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胡大雷.《文选》编纂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5.
    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周延良.诗经学案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马海英.陈代诗歌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
    姚小鸥.吹埙奏雅录——姚小鸥自选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陈彦辉.春秋辞令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9.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赵利民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文艺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石观海.宫体诗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胡大雷.宫体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2002.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杨宽.古史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刘起舒.古史续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陈寅恪.寒柳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边家珍.汉代经学与文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
    孙明君.汉末士风与建安诗风[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
    张朝著.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M].成都:巴蜀书社,2008.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黄亚卓.汉魏六朝公宴诗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曹道衡.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雪克编校.胡朴安学术论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萧华荣.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M].北京:三联书店,1994.
    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M].重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王葆珐.今古文经学新论(增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5.
    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曹道衡.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王运熙.乐府诗论丛(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4.
    王锷.礼记成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M].成都:巴蜀书社,2002.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王澧华.两晋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引驰编.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M].中华书局,2007.
    杨明.刘勰评传(附锺嵘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赵红玲.六朝拟诗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丁福林.六朝世族中的谢氏集团[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辛刚国.六朝文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贾奋然.六朝文体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6.
    [日]清水凯夫撰,韩基国译.六朝文学论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刘跃进,范子烨辑.六朝作家年谱辑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苏瑞隆.出新意于传统之中:鲍照诗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刘跃进.门阀制度与永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缪钺.缪钺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钟仕伦.南北文化与美学思潮[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归青.南朝宫体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詹福瑞.南朝诗歌思潮[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赵红菊.南朝咏物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阎采平.齐梁诗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胡怀德.齐梁文坛与四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褚斌杰等.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西堂.诗经六论[M].商务印书馆,1957.
    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雒启坤.诗经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王长华.诗论与子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胡大雷.诗人·文体·批评:中古文学新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孙康宜著,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林大志.四萧研究——以文学为中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王惠玉.王充文学思想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7.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健.魏晋南北朝的感物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M].长沙: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萧华荣.魏晋南北朝诗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6.
    陈顺智.魏晋南北朝诗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何善蒙.魏晋情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韩)崔宇锡.魏晋四言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
    唐翼明.魏晋文学与玄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王晓卫.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楼宇烈.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胡大雷.文选诗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江雅玲.文选赠答诗流变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张爱波.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M].济南:齐鲁书社,2006.
    俞士玲.西晋文学考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陈一平.先秦古诗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陈松青.先秦两汉儒学与文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朱金发.先秦诗经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M].济南:齐鲁书社,1994.
    吴光兴.萧纲萧绎年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曹道衡,傅刚.萧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魏耕原.谢胱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胡大雷.玄言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吴相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7.
    徐宝余.庾信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刘跃进.玉台新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萧华荣.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琊王氏传奇[M].北京:三联书店,1995.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穆克宏.昭明文选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赵昌平.赵昌平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阮忠.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王瑶著.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刘文忠.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吴小平.中古五言诗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曹道衡、沈玉成编撰.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丁进.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周勋初.周勋初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朱维铮编校.周予同经学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王倩.朱熹诗教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