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佛教思惟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佛教研究领域,以往对佛教思惟像的关注不多,未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对佛教思惟像进行专题研究,挖掘印度、中国的图像资料,以及汉译佛经、诗歌中的相关材料,对之进行认真解读,考察研究了印度和中国的佛教思惟像的渊源与流变,调查了思惟菩萨像的造像组合,着重分析了太子思惟像,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比较了西方、印度和中国的思惟像以及文献资料,对佛教思惟像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如下重要观点:
     一、佛教思惟像是佛教中以手臂和手的姿势为关键特征,头的位置和面部表情为辅,表示“思惟”的一种宗教艺术形象。这种形象的特定姿势是思惟手,即思惟手是认定思惟像的关键。
     二、佛教思惟像的分布区域非常广泛,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在印度,任何尊格的造像都可以被塑造成思惟像,思惟像的广泛存在反映了公元一至三世纪犍陀罗地区佛传故事以及释迦牟尼佛信仰的兴盛。在中国的佛教造像中,思惟像固定于太子和菩萨。不同的思惟像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示的意义并不相同。另外,作为一种外在的艺术造型或人的姿势,有些头枕着脸颊的姿势并非“思惟”,而是表示休息或悠闲的神情。
     三、比对西方的“思惟”造像,西方的这种造像渊源有自,反映了人的一种心理——忧愁、抑郁。从年代的对比以及最初的意义来说,印度的佛教思惟像造型来自于古希腊。佛教思惟像在中国慢慢变少的最基本原因是文化背景的不同。
     四、太子思惟像表示的意义从忧思、悲伤到慈悲、思惟修行成佛,其间的转换反映了图像和文学作品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地区信仰的变化。佛菩萨思惟像的出现是对某些戒律的突破,反映了佛教历史上的关键变化——大乘佛教的兴起以及菩萨的救世思想。
In the field of Buddhism research, Buddhist Siwei Icons were not given fullattention in the past. Now diging into correlation and differences of the images fromIndian and Chinese, and the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epoetry, researching the Indian source of the Siwei Image and the deformation inChinese, investiga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iwei Bodhisattva images, andanalysing the Siwei Prince Siddhārtha Images and the literature, comparing the SiweiImages and documents between Western, India and Chinese cultures in anextensively field of view, This paper probes into Buddhist Siwei Image newly, andthen advances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views:
     1. Buddhist Siwei Icons are the religious statues of the Siwei hand. Thehand lifts near the head or the one side of the cheeks, the head slightly tilts towardthe raised hands. Sometime the figure gently touches the right cheek with his one ortwo fingers or palm of his right or left hand. the specific gesture is the key toidentifying the Siwei figure.
     2. This image has a wide distribution. Many statues has the pose of Siweihand in India. This reflect the cult of Sākyamuni Buddha and the prosperous of theliterature of Sākyamuni Buddha in India. And in China, the statues are only PrinceSiddhārtha, Bodhisattva. Different statues have different means in different plot. Inaddition, the pose of the head resting on the hand represents the break or leisure.
     3. Comparing with the image of the Greek, both are the same modelling. Inrespect of the time and original meaning, The posture of Buddhism could come fromthe Greek. The basic reason of the less Siwei figure after Tang Dynasty in China is thedifferent Cultures.
     4. The image of Prince Siddhārtha implies sorrow, pensiveness, karunā-cittaand dhyāna under the bodhivrksa(Boddi Tree),then attaining Buddhahood. Thisref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 and the literature of Buddhism. Theappearence of Buddha and Bodhisattva Siwei figures is a breakthrough to some ruleof Vinaya, and the symbol of the change of Mahayāna and the thought of salvation in Buddhist history.
引文
1(唐)玄奘、辩机等原著:《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69页。
    2谭淑琴:《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四件造像碑》,《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第60页。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白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4期,第20页。
    4巫鸿先生在《“开”与“合”的驰骋》一文中指出:“佛教美术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可以在许多层次和范围中进行,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超国界的美术系统。它的基本因素,如偶像、佛堂、塔刹、石窟寺、叙事画等等,并不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是在二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包括南亚、中亚、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个广大地区的共同视觉语汇。虽然每个地区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征的佛教美术传统,但其共性超过特性,而且各地区传统间的交流从来没有中断,佛教造像中的新风格往往源于异域样式的传入,而对这些样式的吸收又和佛教美术中的‘正统’观念有关。从具体学术研究来说,讨论中古日本和韩国的佛教美术不能脱离中国的佛教美术,研究当时的中国佛教美术也离不开中亚和南亚的佛教美术。这些研究的集体成果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对不同地区佛教美术传统的重构形成一个广大的国际性网络。在对这个网络的分析和解释中,‘传播’、‘转译’和‘互动’等概念具有最突出的意义,因为这些概念的焦点都是问号联系中的机制,而非地域文化的内部发展和运作。”(参见巫鸿:《美术史十议》,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69—71页。)
    5记录太子思惟像的人物有唐代的道宣、道世和元代昙噩,并且记录的都是太子思惟像,我们可以认定最先的记录者是道宣,并非仅仅因为《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比《法苑珠林》早写完,而是因为:道宣亲至相州问大慈寺被焚缘由,并由此得知寺里殿堂之中供奉太子思惟像,殿中的太子思惟像有很大的来由和神异因缘。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西明寺建成,道宣为上座,道世亦居此寺。道宣在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完成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道世在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完成了《法苑珠林》,且两人都出于当时的大律师智首之门,相互之间的联系不会少,道世引用道宣文中的材料亦非不可能。
    6(宋)郑樵:《通志总序》,《通志二十略》,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页。
    7(宋)郑樵:《图谱略》,《通志二十略》,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825页。
    8这方面的文章较多,如郑永镐:《韩国新発見の磨崖半跏像二例》,黄寿永:《百济の半跏思惟像》,等,1985年以前的文章可以参看田村圆澄和黄永寿编集的《半跏思惟像の研究》的文献目录。1985年以后的日本学者的文章多发表在《佛教艺术》杂志上。
    9Vogel J P. Five Newly Discovered Graeco-Buddhist Sculptures, Annual Bibliography of Indian Archaeology forthe Year1927(Leiden1929), p.10.
    10如1940年,水野清一发表《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一文,讨论中国的半跏思惟像。(《东洋史研究》第5卷第4号(1940年),第294299页。)松原三郎在1955年发表了两篇文章《东魏、北齐の白玉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和《北魏末、东魏の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1965年,高田修发表《ガンダ—テの思惟菩萨像》,对犍陀罗的半跏思惟像进行综合研究。(《美术研究》二三五号;1965年,《佛教美术史论考》,中央公论美术出版,1969年。)1982年岩波书店出版《大和の古寺》一书,其中,有毛利久的一篇文章《半跏思惟像の系谱》,对半跏思惟像作了系统的分类。田村圆澄和黄永寿汇集了一些研究半跏思惟像的论文,组成《半跏思惟像の研究》,在1985年由吉川弘文馆刊行。
    11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68——291页。
    12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6页。
    13对于相同形式的造像,A·福歇尔(A. Foucher)认定为表现了舍卫城大神变。(福歇尔:《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印度和中亚考古学论文集》,王平先、魏文捷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9——142页。)日本学者源丰宗认为表现了西方净土世界,樋口隆康认为还有阿弥陀三尊像的存在。
    14Anna Maria Quagliotti, Mahākāru ika(I), ANNALI, vol.49,1989, pp.337-382.
    15Anna Maria Quagliotti,'pensive' Bodhisattvas on 'Narrative' Gandharan Reliefs: A Note on a recent Study andRelated Problems, East and West, vol.46, no.1-2,1996, pp.97-115.
    16JUNGHEE LE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ve Budhisattva Images of Asia, Artibus Asiae,Vol.53.3/4,1993. p.312.
    17水野清一:《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东洋史研究》第5卷第4号(1940年),第296页。
    18同上,第298页。
    19Denise Patry Leidy, The Ssu-wei Figure in Sixth-Century A.D.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 Archives of AsianArt, Vol.43,1990, pp.21-37.
    20Eileen Hsiang-Ling Hsu(许湘玲),Visualization Meditation and the Siwei Icon in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Artbus Asiae, Vol.62. No.1(2002), pp.5-32.
    21李玉珉:《半跏思惟像再探》,《故宫学术季刊》三卷三(1986.春季号),第41—57页。
    22张总:《佛教造像研究——以隋唐之前纪年造像为主体》,中国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0册,2003年,第336——397页。张总:《北朝半跏思惟像的形式及题材演变》,《美术史论》,1995年第2期,第40——52页。
    23李静杰:《定州白石佛像艺术中的半跏思维像》,《收藏家》,1998年,第4期,第34——35页。
    24李静杰:《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第66——84页。李静杰:《论定州系白石佛像》,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6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5——258页。
    25姚远:《东魏北齐定州白石造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1——119页。
    26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81——95页。
    27刘洪彩:《河北、山东地区北朝半跏思惟造像及对海东地区的影响》,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6页。
    28王云:《半跏思惟像与弥勒信仰——日本半跏思惟像溯源》,《南艺学报》,2011年第2期,第57、58页。
    29魏文斌:《麦积山石窟交脚与半跏思惟菩萨对称构图的研究》,载罗宏才主编的《西部美术考古》,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30Eileen Hsiang-Ling Hsu(许湘玲),Visualization Meditation and the Siwei Icon in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Artbus Asiae, Vol.62. No.1(2002), pp27-28.(《禅观与中国佛教雕塑中的思惟图像》)
    31田村圆澄:《半跏思惟像の诸问题》,载田村圆澄、黄永寿编:《半跏思惟像の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第25页。
    32魏文斌:《麦积山石窟交脚与半跏思惟菩萨对称构图的研究》,载罗宏才主编的《西部美术考古》,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9——134页。潘亮文:《有关麦积山石窟交脚菩萨像与半跏思惟菩萨像尊格问题的再思考》,载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麦积山石窟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10——127页。
    33八木春生:《关于麦积山石窟第74、78窟的建造年代》,何红岩、魏文斌译,《敦煌研究》,2003年第6期,第61页。
    34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述》,《复旦学报》,1993年,第4期,第73页。
    35王恒:《云冈石窟辞典》,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325页。
    36张总:《佛教造像研究——以隋唐之前纪年造像为主体》,中国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0册,2003年,第337页。张总:《北朝半跏思惟像的形式及题材演变》,《美术史论》,1995年第2期,第40页。
    37《天龙山石窟》附录中记录了破坏前的造像照片,参看李裕群、李钢编著:《天龙山石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附录的图版六八、彩图六四、图版八八中两尊菩萨,其中靠近佛像的头和上身已被盗凿。
    381963年,杨泓在《现代佛学》发表《云冈第6窟的佛本行故事雕刻》,认为第6窟南壁明窗西龛中的太子为右舒思惟状。日本学者宫治昭也认为云冈第六窟明窗东西两侧壁左右对称的像为悉达太子半跏思惟像,并且认为东侧壁的犍陟缺损。(宫治昭:《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贺小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3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等曾先后五次对中国文化遗迹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回日本后,其成果曾先后三次出版,1926年由东京佛教史迹研究会出版《支那佛教史迹》,1939年由东京法藏馆出版《支那文化史迹》,1976年东京法藏馆再出版发行,改名为《中国文化史迹》,共12大册,并增补了中国东北的部分。
    40王云:《半跏思惟像与弥勒信仰——日本半跏思惟像溯源》,《南艺学报》2011年第2期,第50—51页。
    41因为这是人物内心中的,不能完全通过外在的形象、造型表现出来。如据《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有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学经书义理,也不持戒精进,但他们在山林旷野中的一个地方洒扫干净,并装饰幡幢,然后依次坐定,外形似禅,内思邪浊,而众人见到后,以为是圣人而供养之,甚至吸引富贵的婆罗门女子迎请至家供养。(CBETA, T17, no.754, p.583a.)
    42王静芬:《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78页。
    43水野清一:《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东洋史研究》第5卷第4号(1940年),第294、296页。
    44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0——253页。
    45陈国符:《<道藏>经中外丹黄白术材料的研究法》,载陈氏著《陈国符道藏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
    46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9—53页,第67—68页,第138—140页。
    47Eileen Hsiang-Ling Hsu,Visualization Meditation and the Siwei Icon in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ArtbusAsiae, Vol.62. No.1(2002), p5.
    48[法]阿·福歇尔(A. Foucher):《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王平先、魏文捷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49魏文斌:《麦积山石窟交脚与半跏思惟菩萨对称构图的研究》,载罗宏才主编的《西部美术考古》,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
    5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5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5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7页。
    5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54《史记》(简体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490页。
    5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56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57《全唐诗》第337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784页。
    58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
    59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堂、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6页。
    60CBETA, T24, no.1470, p.915, c15.
    61引自巫鸿:《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收入《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70页。
    62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4页。
    6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3页。
    64许慎:《说文解字》,柴剑虹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607页。
    65CBETA, T25, no.1512, p.868, a16.
    66CBETA, T16, no.682, p.760, a15.
    67《史记》(简体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507页。
    68《史记》(简体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33页。
    69平川彰编著的《佛教汉梵大辞典》中有sugata-cetanā,这是一个名词,对应的汉语为“思佛”,也可以译为“思惟佛”。
    70平川彰编:《佛教汉梵大辞典》,日本灵友会,1997年,第473页。
    71CBETA, T54, no.2128, p.475, b20.
    72辛岛静志编著:《妙法莲华经词典》,创价大学佛教学高等研究所,2001年,第39页。
    73吴汝钧:《佛教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47页。
    74CBETA, T46, no.1911, p.4, a22.
    75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1页。
    76CBETA, T01, no.01, p.51, a28-29.
    77CBETA, T03, no.191, p.936, b8-10.
    78CBETA, T39, no.1795, p.571, c22-23.
    79CBETA, T18, no.848, p.23, a2.
    80CBETA, T39, no.1796, p.711, b22.
    81宫治昭:《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贺小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8页,图65。
    82宫治昭:《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贺小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0页、第43页、第46页。
    83贾应逸、宫治昭作过相关调查研究。见贾氏著《吐峪沟石窟探微》,引自《新疆艺术》编辑部:《丝绸之路造型艺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80——281页;宫氏著《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贺小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06页。
    84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堂、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第55页。
    85CBETA, T26, no.1521, p.22, b22.
    86CBETA, T54, no.2127, p.272, c21-28.
    87CBETA, T54, no.2127, p.273, a1-4.
    88“一切智”虽然在阿含部类的经典中已有,但比较少,大乘经典中出现得比较多,如《大方等大集经》、《大宝积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更有一切智智、一切相智等词,在佛传故事经典中,如《普曜经》、《方广大庄严经》、《佛本行集经》、《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等后期经典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而在《修行本起经》和《太子瑞应本起经》等早期经典中则没有出现。这说明一切智的说法以及所产生影响是后来的。
    89《杂阿含经》,宗文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240页。
    90CBETA, T03, no.190, p.738, b7-9.
    91CBETA, T04, no.192, p.12, b18-22.
    92CBETA, T40, no.1804, p.143, a1.相同的规定还见于《法苑珠林》(CBETA, T53, no.2122, p.1017, c8),《诸经要集》(CBETA, T54, no.2123, p.192, b12),《四分律比丘尼钞》(CBETA, X40, no.724, p.761, b22-23)。
    93CBETA, T03, no.190, p.896, a10.
    94CBETA, T20, no.1092, p.352, a5-10.
    95该经并不见于经录,据于君方的研究,可能翻译或编撰于唐代。(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7页。)《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的是天治二年(公元1125年)的一个日本的抄本抄本以拇尾山法鼓台本为底本书写,可是,此抄本也不见于日本请来的经录中,唯有《录外经等目录》收有《千光眼注》一卷,为日本遣唐僧圆珍所请来,但《千光眼注》在圆珍经录外。其实,日本抄经僧在该经最后已经言明,因传法的阿阇利以深秘密缘故,故意不收入经录的。中国的经录中也没有,可能在唐武宗灭佛运动后就失传了。
    96CBETA, T20, no.1065, p.12, b28. CBETA, T20, no.1084, p.203, b5-6.
    97CBETA, T39, no.1796, p.744, a3. CBETA, X23, no.438, p.466, a24-b1.
    98CBETA, T18, no.848, p.29, a21.《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第4卷“密印品”列举了139个印契。
    99CBETA, T39, no.1796, p.721, a9-11. CBETA, X23, no.438, p.439, a24-b1.
    100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82—291页。
    101思惟手在张总老师的论文中已经引述,他的第一条引文是一行所著的《大日经疏》卷十六中“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第二条则认为是《释氏要览》中“思惟手,五手之一,如如意轮观音,右手当其颊,标思惟之相也。”但他引述第一条材料的标点有误,标点是从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中来的,应是“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丁的标点表示凡是菩萨作思惟手,表示的意思都是具不思议慧,但不思议具慧者菩萨是特定尊格的菩萨,一般作不思议慧菩萨。这个菩萨作思惟手表示他具不思议慧。证据如下:(1)和“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同页的还有无畏施菩萨、救意慧菩萨、大慈悲起菩萨、悲念菩萨、除热恼菩萨,都是特定尊格的菩萨。无畏施菩萨还出现在《佛说华手经》、《菩萨善戒经》中,救意慧菩萨则出现在《大日经》中,除热恼菩萨则出现在《青龙寺轨记》和《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中。《大日经疏》第5卷为上述各菩萨在漫荼罗安置位置,其中,救意慧菩萨在无畏施菩萨左,悲念菩萨在除恶趣菩萨右,不思议慧菩萨在大慈悲起菩萨左。(2)作为特定尊格的不思议慧菩萨,在很多佛经中都提到,如《宝星陀罗尼经》、《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不空译的《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等,在《大日经疏》中也有这一名词,和不思议具慧者菩萨对应。(3)不思议慧菩萨有时作思惟手,有时持不思议慧印——右手空风指相持,表示的意义都是智慧、不思议慧。(4)思议的梵文是sa cintya,不思议是acintya,不思议慧、不思议具慧是acintya-j āna,都来源于动词词根√cint,都是和心、思惟有关。从acintya到acintya-j āna,从不思议到不思议具慧正是表明了把“慧“——菩萨所象征的意义——直接说出来了。第二条材料并非《释氏要览》中的,而出自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其中的“五手”是指净居天印的五手,包括思惟手、善手、笑手、华手和虚空手,与如意轮观音没有关系,只是在造型上和如意轮观音的右上手相同。
    102CBETA, T18, no.848, p.27, c17-18.
    103CBETA, T18, no.850, p.74, c6-7.
    104CBETA, T18, no.851, p.102, a15.
    105CBETA, T18, no.852a, p.117, a4-5.
    106CBETA, T18, no.853, p.155, a19-20.
    107《尔雅·释言第二》“榰,柱也。”见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108希麟《续一切经音义》第八卷对拓颊的注解,“案:拓颊与搘颐义同也。”(CBETA, T54, no.2129, p.968, a11)
    109慧琳的《一切经音义》第四十五卷“柱颊”条对柱的解释是“拓类也”。(CBETA, T54, no.2128, p.604, b6)
    110陈开勇:《佛教广律套语研究》,《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第50页。
    111CBETA, T24, no.1450, p.143, a20-29.
    112CBETA, T24, no.1450, p.145, c4-11.
    113CBETA, T24, no.1450, p.161, b6-18.
    114CBETA, T24, no.1448, p.20, a2-4.
    115CBETA, T24, no.1448, p.24, a19-24.
    116CBETA, T20, no.1051, p.66, c8.
    117金申:《佛教美术丛考续编》,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年,第74页。
    118王云:《半跏思惟像与弥勒信仰——日本半跏思惟像溯源》,《南艺学报》,2011年第2期,第51页。
    119毛利久:《半跏思惟像とその周边》,图2,参见田村圆澄、黄寿永编:《半跏思惟像の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85年,第48页。
    120大西修也:《对马净林寺の铜造半跏像につぃて》,参见田村圆澄、黄寿永编:《半跏思惟像の研究》,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85年,第314323页。
    121金申:《南朝佛像真赝再研讨》,《佛教美术丛考续编》,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年,第61页,图26。
    122CBETA, X77, no.1522, p.152, c5.
    124CBETA, X28, no.586, p.239, a16-17.
    125CBETA, X30, no.604, p.439, b15-16.
    126CBETA, T18, no.868, p.281, b29.
    128CBETA, T19, no.1006, p.652, b10-15.
    129CBETA, T18, no.890, p.574, c8.
    131[美]乔纳森·马可·基诺耶(Jonathan Mark Kenoyer):《走近古印度城》,张春旭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4页。
    132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99页。
    133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94页。
    134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瑜伽真性奥义书”,第642页。
    135同上,“瑜伽顶奥义书”第634页。
    136同上,“蒙查羯奥义书”,第487页。译后注明“乃得明师后之境界”,表明自己采取禅坐姿势和心中思惟大梵,禅坐思虑并不能得到禅定的结果,并不能悟到涅槃的境界,必须有明师的指导。
    137CBETA, T39, no.1797, p.794, c8-9.
    138方广錩:《印度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139方广錩:《印度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140赵国华:《热与光:苦行与精进》,《南亚研究》,1991年第4期,第27页。
    141CBETA, T25, no.1509, p.111, b8-15.
    142顾森:《交脚佛及有关问题》,《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第115页。
    143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述》,《复旦学报》,1993年,第4期,第73页。
    144肥塚隆:《莫高窟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诸先例(摘要)》,刘永增译,《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第39页。
    145顾森:《交脚佛及有关问题》,《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第115页。
    146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页。
    147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94页。赵声良:《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31页。白文:《关中隋唐佛教艺术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第173页。
    148罗伊·C·克雷文(Roy C. Craven):《印度艺术简史》,王镛、方广羊、陈聿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149萨尔纳特出土一尊高大的倚坐佛像,低眉下视,面相柔和。(费泳:《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150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页。
    151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述》,《复旦学报》,1993年,第4期,第74页。
    152(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8,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
    153(民国)李济:《跪坐蹲踞与箕踞》,原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年,第283——301页。王仁湘主编:《中国考古人类学百年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5——38页。
    154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垂脚高坐》,《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第102—114页。
    155(宋)范晔:《后汉书·第25卷·鲁恭传》,(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876页。
    156(民国)李济:《跪坐蹲踞与箕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年,第298页。
    157(晋)皇甫谧:《高士传》,宋版,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影印。
    158(唐)房玄龄等:《晋书》第66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54页。
    159(唐)房玄龄等:《晋书》第94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68页。
    160(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第17页。(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注》,陈洪、黄菊仲注,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4页。《周勋初文集》第二卷中作“环坐,正色磨石,不仰跪对曰”。(周勋初:《周勋初文集》第二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161(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61页。
    162匡坐、危坐都是跪坐姿势,也称为正坐。
    163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2页。
    164CBETA, T01, no.76, p.884, a22-23.
    165CBETA, T40, no.1804, p.142, c19-22.
    166(唐)李群玉:《中秋广江驿示韦益》,引自《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592页。
    167CBETA, T03, no.152, p.26, c20.
    168克雷文(Roy C. Craven)称之为巴尔胡特的形式主义。(罗伊·C·克雷文:《印度艺术简史》,王镛、方广羊、陈聿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169张同标在《中印佛教造像探源》一书中记录了还有(1)马和利(moholi)出土的一尊高达290厘米的巨大立像,今藏秣菟罗博物馆;(2)巴拉比丘还树立了一尊高达248厘米的巨像;(3)出土于憍赏弥的一尊立像刻有“大王迦腻色伽二年”的铭文,为比丘尼菩提密多罗(Buddhamitra)造立;(4)新德里博物馆藏有一尊身佩璎珞的菩萨立像,大约是王镛在《印度美术》中记录了一尊菩萨立像,高约204厘米。它们都是劲健豪气、雄伟威严的。
    170张同标:《中印佛教造像探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171(唐)玄奘、辩机等原著:《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3页。
    172于向东命名为“阿阇世王闻佛涅槃壁画”,(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宿白称之为“阿阇世王梦见佛涅槃”,(参见宿白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6·新疆石窟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6页);金维诺、罗世平题名为“阿阇世王灵梦沐浴”,(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77页);《中国新疆壁画艺术》中称之为“阿阇世王灵梦入浴”,又称之为“阿闍世王闷绝复苏图”。(《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第一卷,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9年,第28页、第135页)。姚士宏认为是描绘了阿闍世王闻佛涅槃闷绝复苏的情景,(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19页)。本文取于向东的题名。
    173龟兹壁画中的一个规律是大人物一般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并且最重要的人物出现在中央,由文献的记载和壁画的表现可以认定画面中的人物。
    174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175中华民国廿三年影印宋碛砂藏经,第三二六册,别字函,第六三——六四页。
    176中华民国廿三年影印宋碛砂藏经,第四三二册,惊字函,第六五页。
    177《杂阿含经》,宗文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79页。
    178黄征、张勇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89页。
    179霍旭初:《〈杂宝藏经〉与龟兹石窟本缘壁画》,《克孜尔〈优陀羡王缘〉壁画与敦煌〈欢喜国王缘〉变文》,见霍氏著《西域佛教考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264、459页。
    180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徐建英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第88页,图121。
    181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182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162页。
    183据平川彰的《佛教汉梵大辞典》,“胜思惟梵天所问经”的梵语为“brahma-vi e a-cinti-parip cchā,或“ārya-brahma-vi e a-cintā-parip cchā”,或“vi e a-cinti-brahma-parip cchā”,其中,胜的梵语是“vi e a”,思惟的梵语动词词根是√cint。胜思的梵语为cetanā-vi e a,亦为思胜。(平川彰:《佛教汉梵大辞典》,第207页。)此亦是“思益梵天所问经”的梵语,即《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和《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同一部经。另有西晋竺法护所译的《持心梵天所问经》。
    184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第7卷,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页,图1,第3页,图3。
    185段文杰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第6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1页,图164。
    186段文杰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第6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7页,图74。
    187晋华、吴建国:《山西寿阳出土一批东魏至唐代铜造像》,《文物》,1991年第2期,第6——8页,图一四。
    188李少南:《山东博兴出土百余件北魏至隋代铜造像》,《文物》,1984年第5期,第29页。
    189金申编著:《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66页图。
    190张元林:《莫高窟北朝窟中的婆薮仙和鹿头梵志形象再识》,《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第75页。
    191贺世哲:《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第69页。贺世哲:《敦煌图像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7——108页。
    192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193敦煌研究院王惠民先生依据玄奘译的《俱舍论》卷三十中执雀外道尼乾子执雀问佛生死的故事,认为一手执雀者非婆薮仙,而是裸形外道尼乾子(离系子)。参见王惠民:《执雀外道非婆薮仙辨》,《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第1——7页。
    194CBETA, T52, no.2106, p.417, a12-b3.
    195(梁)萧子良:《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6页。
    196河北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河北邺南城附近出土北朝石造像》,《文物》,1980年第9期,第67页。
    197(英)渥德尔(A. K. Warder):《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06页。
    198篠原典生:《西天伽蓝记》,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页。
    199方广錩:《渊源与流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5页。
    200邓殿晨:《巴利三藏略说》,引自《长老偈·长老尼偈》,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1年,第351页。
    201CBETA, T3, no.190, p.932, a17-21.
    202印顺法师指出因缘的原始意义应指“波罗提木叉分别”的初型。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86页。
    203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九分教与十二分教”,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99——508页。《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三章“本生·譬喻·因缘之流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5——109页。
    204谢成水编著、吴健摄影:《莫高窟第二九〇窟》,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36——120页。
    205樊锦诗、马世长:《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敦煌研究》,1983年,总第3期,第56——82页。
    206贺世哲:《莫高窟第290窟佛传画中的瑞应思想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第1——5页。《敦煌图像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7页——236页。
    207樊锦诗、马世长:《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敦煌研究》1983年,总第3期,第64、74页。贺世哲:《莫高窟第290窟佛传画中的瑞应思想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第2页。《敦煌图像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208CBETA, T3, no.186, p.496, b7-15.
    209CBETA, T3, no.184, p.465, b11-12.
    210奥雷尔·斯坦因(M. Aurel Stein):《发现藏经洞》,姜波、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5,157页。
    211Joseph M. Dye, Two Fragmentary Gandhāran Narrative Relief’s in the Peshawar Museum: A Study ofGandhāran Representations of the Four Encounters. Artibus Asiae, Vol.38, No.2/3(1976), p.243.
    212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91——295页。第334——338页。
    213宫治昭认为是利用墙面的形状,构图借用了塔克西拉的装饰盘和帕尔米拉“酒宴图”的形式。(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李萍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214CBETA, T3, no.190, p.727, a25-28.
    215释迦牟尼是佛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在把佛陀神圣化以前一般称为世尊,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的字义是“一切义成就”,“目的达成的人”,乔达摩是母系族名,字义是最好的牛。另外,三宝象征符号是从“公牛”象征符号演变而来的。(参见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徐建英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第9页。)
    216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李萍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217犍陀罗地区的浮雕一般都是一图一景,这幅图像则把宫殿内外的场景放在一起进行表现,所谓的“一图多景”式表现手法。把几个故事情节放在一起,使得场面更紧凑,表现更激烈。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明白图像和文献的不同,文献的叙述是时间性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观看一个一个场景,而图像的表现是空间性的,把不同的场景在同一个图像上表现出来,显得更紧凑,这显然有制作者的意图。
    218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中。(CBETA, T14, no.475, p.551, c23-24.)
    219王中旭:《故宫博物馆藏<维摩演教图>的图本样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1期,第97—119页。
    220参见樊锦诗、马世长:《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敦煌研究》1983年,总第3期,第70页。
    221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222宫治昭:《半跏思惟像的演变形式——形象·原典·宗教实践》,参见宫氏著《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贺小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3页。
    223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1页。
    224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40页。
    225宫治昭著《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第175页图5,标明是“太子思惟龛像北魏太和十六年”,图版几乎一样,唯太子的姿势变成了右腿垂下,左手作思惟手,白马跪在太子的左侧,而人像跪在太子的右侧,整个雕像换了个方向。并且宫治昭标明图版来自松原三郎的《中国佛教雕刻史论》(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95年),笔者没有见到松原三郎的书和图版,不知他的书中太子思惟像的姿势是怎样的。冯贺军著《曲阳白石造像研究》第84页、图33,金申编著《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第16页图都是:太子左腿垂下,右手作思惟手姿势,白马跪于太子右侧,人像跪在太子左侧。笔者没有到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亲眼看看这尊雕像,但根据多部著作的图版推断宫治昭的图版有误。
    226金申:《佛教美术丛考续编》,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227韩自强:《安徽亳县咸平寺发现北齐石刻造像碑》,《文物》,1980年第9期,第57页。金申:《佛教美术丛考续编》,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年,第71页。
    228洛阳古代艺术馆:《洛阳魏唐造像碑摭说》,《文物》1984年第5期,图二三,第45页。
    229CBETA, T51, no.2098, p.1095, b7-8.
    230宿白:《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231有关第110窟树下观耕场景中的太子像,笔者见到巫新华公布的图片中,太子是站立着的,其是否以右手作思惟手,因图像漫漶,很难认定。《克孜尔石窟志》中的插图108应是第110窟中的图像而不是第38窟中的,所作的描述是“太子坐于阎浮树下,以手支颐,若有所思”,明确是思惟手,丁明夷硕士论文中的描述与之相同,但插图和巫新华公布的图片的并不一致,巫新华的文章指出图片是西壁第一层(上层)的第11图,而丁明夷的文章中是指“西壁第二排第一幅”,应是两幅图画,但两幅图画中都很难确定有思惟像。就图画中的人物而言,坐着的像不能看出他的手势,而其后边一半身像(因下半身残缺,很难说是站是坐)的手势却是思惟手的姿势,但头部残缺,不好认定其尊格及是否为思惟像。对于其它人物形象的说明,丁明夷和巫新华的说明也不一致,丁的说明是和《克孜尔石窟志》中的描述相同。对此,廖旸的描述也有误。(参见巫新华:《克孜尔石窟壁画》,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51页。《克孜尔石窟志》,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第82—83页。丁明夷:《克孜尔石窟的佛传壁画》,《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5册,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1年,第5页。丁明夷:《克孜尔第一一〇窟的佛传壁画》,《敦煌研究》,1983年,第86页。廖旸:《克孜尔石窟壁画年代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70—72页。)
    232CBETA, T3, no.184, p.467, b18-22.
    233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3页。
    234何志国:《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第19页。
    235CBETA, T14, no.475, p.545, a27-b2.
    236顾彦芳:《龙门石窟北朝本生、佛传及因缘故事图考索》。http://www.fjdh.com/wumin/2009/04/20401762759.html。2014年1月18日。
    237CBETA, T25, no.1509, p.751, a23-26.
    238郭良鋆译:《经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239邓殿晨译:《长老偈·长老尼偈》,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1年,第184、225页。
    240CBETA, T25, no.1509, p.130c—p131a.
    241罗阇相当于议事会主席。参见(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李荣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5——236页。
    242CBETA, T52, no.2018, p.462, a1-3.
    243大仙即释迦牟尼佛。
    244古印度人行祭祀祖先的礼仪为屈左膝。而佛教礼仪一般是右膝着地礼拜。RV.X.15.6。参见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08页。
    245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246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4页。
    247(梁)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9页。
    248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堂、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3页。
    250(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031页。
    251还有些文章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阐述佛教的中国化。如许理和从反对僧权和僧人的生活方式出发讨论,([荷]许理和(Erich Zürcher):《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6——372页。)台湾地区学者孔广德所著的《晋南北朝隋唐俗佛道争论中的政治课题》,具体分析了论战双方的诏书和奏议。陈荣捷(Kenneth. K. S Ch`en)的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侧重于伦理角度的讨论。谢重光的论文《魏晋佛教特权的盛衰》(《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第47页——60页。)认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佛教僧侣不拜君亲是教权的特权化。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指出了在王权与教权的争斗中,僧侣特权的盛衰以及原因。武正强的论文《神圣与世俗之见:“沙门不敬王者的”再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第18—26页。)从门阀政治的权力争斗的角度出发,认为庾冰与何充等人之见的争论是“围绕佛教展开的一场不同家族间的权力争夺”,认识到“佛教一开始便被规定了在中国文化和政治结构中的位置”。还有论文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指出“沙门不敬王者论”是佛教由超脱政治的立场转而为现实王道政治服务,是向儒家文化的妥协。
    252CBETA, T52, no.2012, p.80, a18-19.
    253CBETA, T52, no.2012, p.84, a3-4.
    254杜斗城辑编:《正史佛教资料类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492页。
    255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第5页。
    256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257欧阳修:《归田录》,林青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58(宋)志磐:《佛祖统记校注》,释道法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31页。
    259CBETA, X79, no.1562, p.650, a20-21.
    260(德)阿尔伯特·冯·勒克科(Albert Von Le Coq):《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赵崇民、吴新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图156。
    261CBETA, T03, no.184, p.468, a5-6.
    262CBETA, T03, no.186, p.507, b5-6.
    263CBETA, T03, no.187, p.576, c24.
    264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1页。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堂、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第51页。今留传下来的三道宝阶图像,无论是没有表现
    佛像的巴尔胡特大塔栏楯浮雕、桑奇大塔北门右柱第一格,还是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的浮雕
    或印度马图拉博物馆的五相图、阿旃陀石窟第十七窟的画像,梵天和帝释天或天众都是双手合掌在胸前。
    265CBETA, T03, no.184, p.465, b21-22.
    266Anna Maria Quagliotti, Mahākāru ika(I), ANNALI, vol.49,1989, p.363.
    267CBETA, T03, no.191, p.946, c16.
    268Anna Maria Quagliotti, Mahākāru ika(I), ANNALI, vol.49,1989, pp.350351.
    269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5页。
    270JUNGHEE LE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ve Budhisattva Images of Asia, Artibus Asiae,Vol.53.3/4,1993.p.313.
    271Anna Maria Quagliotti, Mahākāru ika(I), ANNALI, vol.49,1989, p.361.
    272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6页。
    273CBETA, T02, no.125, p.761, a24-27.
    274CBETA, T02, no.100, p.383, b21.
    275CBETA, T03, no.184, p.471, b10. CBETA, T03, no.185, p.477, c15. CBETA, T03, no.186, p.521, b29.
    276CBETA, T24, no.1450, p.123, b-c.
    277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366页。
    279侯旭东认为造像碑上尊名和图像之间总体上无内在联系,而李静杰对尊像之间的排列关系进行过研究,认为有教义依据。(参见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李静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4期,第66——83页。)
    280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40——41页。李淞:《陕西古代佛教美术》,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4——56页。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27——28页。
    281(民国)方若:《校碑随笔》,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第16页。周铮:《北魏薛凤规造像碑考》,《文物》,1990年第8期,第58——65页。颜娟英主编:《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第一册。(CBETA,L1, no.29, p.74-76.)
    282周铮:《北魏薛凤规造像碑考》,《文物》,1990年第8期,第65页。
    283王恒编纂:《云冈石窟辞典》,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559页。
    284长广敏雄:《云冈石窟初、中期的特例大窟》,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1994年,北京:文物出版社,第241页。
    285鲁迅:《鲁迅辑校石刻手稿》,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第25卷,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82——83页。
    286(日)石松日奈子:《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中原文物》,2000年第4期,第54页。
    287(日)石松日奈子:《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中原文物》,2000年第4期,第54——55页。
    288李献奇:《北齐洛阳平等寺造像碑》,《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第91页。
    289程纪中:《河北藁城发现一批北齐造像》,《考古》,1980年第3期,第242——244页。
    290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37——38页。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242——243页。
    291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文物菁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58页,图274。
    292陕西文物普查队:《耀县新发现的一批造像碑》,《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2期,第46——47页。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页。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97——100页。
    293耀生:《耀县石刻文字略志》,《考古》,1965年第3期,第134页。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02——103页。
    294刘耀秦、王保东:《富平现存的造像碑》,《文博》,1992年第3期,第80页。
    295林树中:《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雕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76——77页。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36——37页。李淞:《陕西古代佛教美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41页。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罗宏才误为“田僧敬造像”。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8——19页。
    296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20——22页。
    297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39页。李淞:《陕西古代佛教美术》,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5——47页。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59——160页。李域铮称之为“朱双炽造像碑”,李淞、罗宏才和宋莉称为“朱奇兄弟造像碑”。
    298李献奇:《北魏正光四年翟兴祖等人造像碑》,《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第21——25页。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第14卷·文物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02——305页。
    299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52——153页。
    300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09页。
    301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12——113页。
    302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305页。
    303胡海帆:《北齐王胜族造像碑》,《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第22——25页。
    304秦明智:《隋开皇元年李阿昌造像碑》,《文物》,1983年第7期,第48——49页。
    305赵康民:《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文物》,1985年第4期,第20页。李淞:《陕西古代佛教美术》,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9——52页。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2011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32——133页。
    306CBETA, X72, no.1440, p.663, a5-6.
    307CBETA, X78, no.1553, p.550, c21.
    308CBETA, X78, no.1556, p.789, a24-b1.
    309周到、吕品:《河南浚县造象碑调查记》,《文物》,1965年第3期,第31——38页。
    310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文物》,1980年第3期,第56——58页。王景荃、杨杨:《大海寺道晗造像碑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2013年第2期,第71——76页。
    311JUNGHEE LE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ve Budhisattva Images of Asia, Artibus Asiae,Vol.53.3/4,1993. p.341.
    312金申:《山东博兴太和年造金铜观音立像的样式与源流》,《佛教美术丛考续编》,华龄出版社,2010年,第31——40页。
    313夏长生:《中国全臂维纳斯——定州发现一批东魏石造像》,《文物天地》,1994年,第4期,第7页。刘建华:《武定元年吴易造彩绘观世音菩萨像》,《保利珍藏》编辑委员会:《保利珍藏——石刻佛教造造像艺术精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314王景荃:《邴法敬造像碑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5期,第74——82页。
    315王景荃:《邴法敬造像碑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5期,第79页。
    316殷光明:《北凉石塔分期试论》,《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第87——88页。
    317王毅:《北凉石塔》,《文物资料丛刊》,1977年,第1期,179页。
    318殷光明:《北凉石塔述论》,《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第96页。殷光明:《北凉石塔造像研究》,《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1册。
    319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91页以及第903——904页的注68。
    320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收入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85——197页。(日)肥塚隆:《莫高窟第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的先例》,《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第16页。贺世哲:《北凉三窟及其主要造像》,收入《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页。杨明芬:《莫高窟早期净土思想表现——以北凉三窟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4期,第36页。赖鹏举:《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321宿白:《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年代问题》,《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55——59页。
    322(日)肥塚隆:《莫高窟第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的先例》,《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第22页。
    323邓建吾:《敦煌莫高窟彩塑的展开》,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99页。(日)东山建吾著,王平先译:《敦煌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像》,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53页。
    324贺世哲:《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325段文杰:《早期的莫高窟艺术》,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75页。
    326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莫高窟(一)》,1982年,第189页。
    327贺世哲:《敦煌图像研究·十六国北朝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328同上,第69页。
    329同上,第74页。
    330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88页。
    331参见秦春梅、姚桂兰:《金塔寺石窟中的早期遗迹概述》,《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第94页。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74——908页。
    332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91页。
    333李西民、蒋毅明整理:《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1998年,第274——292页。项一峰:《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东崖部分)》,《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2期,第92—107页。项一峰:《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西崖东中下三区部分》,《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第26—51页。
    334八木春生:《关于麦积山石窟第74、78窟的建造年代》,何红岩、魏文斌译,《敦煌研究》,2003年第6期,第62——63页。
    335第128窟,为平顶方形窟,正壁和左右侧壁塑坐佛,组合成三世佛,正壁坐佛像旁左右各开三小龛,左上小龛内残存一思惟像,下龛内存一小坐佛,右侧小龛内残存小坐佛二尊。窟形和正壁造像布局虽与第100窟相同,但造像缺损严重,其造像布局无从判断。第128窟的年代略早于第114窟。
    336蒲小珊:《麦积山第93窟考察》,《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2期,第96——97页。
    337李裕群:《麦积山北魏晚期洞窟分期研究》,出自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麦积山石窟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34页。
    338刘凤君:《山东地区北朝佛教造像艺术》,《考古学报》,1993年第3期,第291页。
    339Anna Maria Quagliotti, Mahākāru ika(I), ANNALI, vol.49,1989, p.352.
    340Anna Maria Quagliotti,'pensive' Bodhisattvas on 'Narrative' Gandharan Reliefs: A Note on a recent Study andRelated Problems, East and West, vol.46, no.1-2,1996, p.102. fig.6.
    341CBETA, T01, no.76, p.884, a22-23.
    342CBETA, T40, no.1804, p.142, c19-22.
    343CBETA, X59, no.1096, p.537, c14-17.
    344参见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CBETA, T12, no.374, p.406, b16-21),慧严等译的《大般涅槃经》(CBETA,T12, no.375, p.647, a2-7),西秦圣坚译的《佛说罗摩伽经》(CBETA, T10, no.294, p.865, b6-14)。
    345CBETA, T25, no.1509, p.111, b23-24.
    346平川彰:《律藏研究》(下),山喜房佛书林刊,第15——56页。
    347《十诵律》第十九卷(CBETA, T23, no.1435, p.142, b5-16),在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和刘宋·法显集的《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中有同样规定:“不掌扶颊白衣舍坐,为白衣笑故,应当学。”竺佛念译的《鼻奈耶》则为“彼六群比丘拄颊坐室更相笑。世尊见而告曰:“不得拄颊坐室更相笑,更相笑者,不应戒行。”《大比丘三千威仪》正坐有五事“五者不得以手指拄颊”。
    348《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十卷(CBETA, T22, no.1421, p.74, a21-b11)。
    349《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十四卷(CBETA, T22, no.1421, p.100, b14-c2)。
    350CBETA, T22, no.1422, p.205, a16-17.在《弥沙塞五分戒本》中则为“不拄颊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拄颊入白衣舍坐应当学”(CBETA, T22, no.1422, p.199, a15-16)。
    351《四分律》的“式叉迦罗尼法”对比丘在白衣舍反抄衣、衣缠头、覆头、跳行、蹲坐、手叉腰、摇身、掉臂、不好覆身、左右顾视、高声大唤、戏笑作了禁止性规定,没有对支颊、支颐、扶颊的文字规定。《解脱戒经》的“应当学”部分禁止反抄衣、左右顾视、摇头、叉腰、荷髀坐、懸脚坐、寬脚坐、翘脚坐、没有对支颊、支颐、扶颊的文字规定。《摩诃僧祇律》的“众学法”禁止东西顾视、摇身、掉臂、抱膝坐、交脚坐、叉腰坐、摇足舞手坐,没有对支颊、拄颊、扶颊的文字规定。《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的应当学部分为“不覆头、不偏抄衣、不双抄衣、不叉腰、不拊肩不摇身、不掉臂、不摇头、不肩排、不连手、不垒足、不重内踝、不重外踝、不急敛足、不长舒足、不露身。”没有对支颊、拄颊、扶颊的文字规定。《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的“众多学法”部分规定不叉腰、不拊肩、不蹲行、不跳行、不努身行、不摇身、不掉臂、不摇头、不肩排、不连手。坐的时候,则是未请不应坐,不善观察不应坐,坐的姿势,《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中规定不垒足、不重内踝、不重外踝、不急敛足、不长舒足、不露身。没有对支颊、拄颊、扶颊的文字规定。
    352CBETA, T23, no.1443, p.986, c27-28.
    353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5页。
    354CBETA, T23, no.1435, p.137, a18-24.
    355CBETA, T23, no.1435, p.137, a25-29.
    356CBETA, T23, no.1435, p.137, b1-4.
    357CBETA, T23, no.1437, p.487, a10.
    358CBETA, T22, no.1428, p.700, a18-b13. CBETA, T22, no.1429, p.1021, a7. CBETA, T22, no.1430, p.1028, c13.CBETA, T22, no.1431, p.1039, a16.
    359CBETA, T24, no.1460, p.664, b12-14.
    360CBETA, T22, no.1425, p.403, b7-14.
    361CBETA, T23, no.1442, p.902, b26. CBETA, T23, no.1443, p.1018, a16-17. CBETA, T24, no.1454, p.506,c21-22. CBETA, T24, no.1455, p.516, b5-6.
    362CBETA, T22, no.1428, p.930, a18-19.
    363CBETA, T24, no.1451, p.358, b25-29.
    364CBETA, T23, no.1442, p.648, b11.
    365CBETA, T23, no.1443, p.953, c26-27.
    366CBETA, T23, no.1435, p.293c.
    367严耀中:《身与心的关系》,《觉群》2012年第3期,引自显密文库网站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2652,2013年10月23日。
    368《长阿含经》第4卷(CBETA, T01, no.1, p.26, a28-29)。
    369《五分律》第30卷(CBETA, T22, no.1421, p.191, b1-2)。
    370有关提婆达多的研究以及研究史,可以参看季羡林的文章《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季羡林:《佛教十五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3—82页。)
    371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页。
    372CBETA, T24, no.1484, p.1006, a16.
    373(巴基斯坦)艾哈默德·哈桑·达尼(Ahmad Hasan Dani):《历史之城——塔克西拉》,刘丽敏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0页。
    374Ju-Hyung Rhi, From Bodhisattva to Buddha: The Beginning of Iconic Repesentation in Buddhist Art. ArtibusAsiae, Vol.54, No.3/4(1994), pp.207-225.
    375(荷)德立芙(J. E. van Lohuizen de Leeuw):《斯基泰时期》,徐建英、贾建飞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7——158页。
    376赵玲:《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238——239页。
    377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69页。
    378(日)高田修:《佛像的起源》,高桥宣治、杨美莉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372页。
    379JUNGHEE LE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ve Budhisattva Images of Asia, Artibus Asiae,Vol.53.3/4,1993.p.312.
    380李玉珉:《半跏思惟像再探》的第十九条注解,《故宫学术季刊》三卷三(1986.春季号)。
    381金申:《简谈半跏思惟菩萨像》,《佛教美术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382简婉:《论北朝的思惟菩萨》,台湾元智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第7页。
    383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91页。
    384这里存在疑惑,因为涅斯托尔一般以长者的形象出现,《伊利亚特》称涅斯托尔是一位长寿的智者,但图像中人物并没有表现出长者的形象。
    385约翰·格里菲斯·佩德利(J. G. Pedley):《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0页。
    386杨伯达和此后的一些研究者认为是思惟菩萨像,而姚远经过仔细观察,认为这幅画像表现了一个身份地位相对较高的女性供养人。参见杨伯达:《东魏石造像上的一幅思惟画像》,《文物》1960年7月,第19页。姚远:《东魏北齐定州白石造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博士论文,第145—146页。
    387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美术全集》,台北: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66页。
    388约翰·格里菲斯·佩德利(J. G. Pedley):《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李冰清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5页。
    389约翰·格里菲斯·佩德利(J. G. Pedley):《希腊艺术与考古学》,第312页。
    390CBETA, T52, no.2115, p.739, a2-3.
    391(英)苏珊·伍德福德(Susan Woodford):《古代艺术品中的神话形象》,贾磊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392(美)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李娜、谢瑞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232页。
    393邹文主编:《世界艺术全鉴·外国雕塑经典》,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图265。
    394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沈勇译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395(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第157页。
    396(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第202页。
    397《全唐诗》第640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342页。
    398《全唐诗》第125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39页。
    399《全唐诗》第126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76页。
    400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7页。
    401《全唐诗》第127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88页。
    402《全唐诗》第573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659页。
    403《全唐诗》第348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95页。
    404《全唐诗》第268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74页。
    405苏轼:《苏轼文集》第二册,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88页。
    406苏轼:《苏轼文集》第二册,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91页。
    407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是南宋时的画作,并非石恪真迹,题字是后来添加上去的。
    408CBETA, J23, no.B135, p.661, c1.
    409郭熙著,郭思编:《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2页。
    410郭熙著,郭思编:《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页。
    411夏咸淳:《明代山水审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
    41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413相关的讨论见方广錩著《渊源与流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129页。黄心川在其所著的《印度哲学史》中引用了相应部经典、《增一阿含经》和《方广大庄严经》中的材料,但没有指出其不同。参见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72——173页。
    [1]失译.大比丘三千威仪[M].大正藏.24.
    [2]菩提流支.金刚仙论[M].大正藏.25.
    [3]不空.大乘密严经[M].大正藏.16.
    [4]道诚.释氏要览[M].大正藏.54.
    [5]慧琳.一切经音义[Z].大正藏.54.
    [6]失译.翻梵语[M].大正藏.54.
    [7]智顗.摩诃止观[M].大正藏.46.
    [8]佛陀耶舍、竺佛念.长阿含经[M].大正藏.1.
    [9]法贤.众许摩诃帝经[M].大正藏.3.
    [10]宗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M].大正藏.39.
    [11]玄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M].大正藏.5.
    [12]马鸣.佛所行赞[M].昙无谶译.大正藏.4.
    [13]阇那崛多.佛本行集经[M].大正藏.3.
    [14]道宣.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M].大正藏40.
    [15]菩提流志.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M].大正藏20.
    [16]善无畏.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M].大正藏.18.
    [17]道世.法苑珠林[M].大正藏.53.
    [18]道世.诸经要集[M].大正藏.54.
    [19]道宣.四分律比丘尼钞[M].续藏经.40.
    [20]苏嚩罗.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M].大正藏.20.
    [21]宝思惟.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轮陀罗尼念诵法[M].大正藏.20.
    [22]善无畏、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M].大正藏.18.
    [23]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M].大正藏.39.
    [24]一行.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M].续藏经.23.
    [25]智昇.开元释教录[M].大正藏.55.
    [26]智昇.续古今译经图纪[M].大正藏.55.
    [27]李华.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Z].大正藏.50.
    [28]轮婆迦罗.摄大毗卢遮那经大菩提幢诸尊密印标帜曼荼罗仪轨[M].大正藏.18.
    [29]鸠摩罗什.佛说华手经[M].大正藏.16.
    [30]求那跋摩.菩萨善戒经[M].大正藏.30.
    [31]法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M].大正藏.18.
    [32]法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M].大正藏.18.
    [33]支谦.撰集百缘经[M].大正藏4.
    [34]法盛.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M].大正藏3.
    [35]宝云.佛本行经[M].大正藏4.
    [36]僧旻、宝唱等.经律异相[C].大正藏.53.
    [37]失译.陀罗尼杂集[C].大正藏.21.
    [38]昙无兰.佛说檀特罗麻油述经[M].大正藏.21.
    [39]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M].大正藏.23.
    [40]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M].大正藏.23.
    [41]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M].大正藏.24.
    [42]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M].大正藏.24.
    [43]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M].大正藏.24.
    [44]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M].大正藏.24.
    [45]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M].大正藏.24.
    [46]施护.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M].大正藏.2.
    [47]惟净.金色童子因缘[M].大正藏.14.
    [48]马鸣.大庄严论经[M].鸠摩罗什译.大正藏4.
    [49]天息灾.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M].大正藏.20.
    [50]法贤.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M].大正藏.20.
    [51]瞿昙般若流支.正法念处经[M].续藏经.17.
    [52]般若惹羯罗.圣欢喜天式法[M].大正藏.21.
    [53]昙噩.新修科分六学僧传[M].续藏经.77.
    [54]法薰.石田法熏禅师语录[M].续藏经.70.
    [55]从义.天台三大部补注[M].续藏经.28.
    [56]释闻达.妙法莲华经句解[M].续藏经.30.
    [57]般若.诸佛境界摄真实经[M].大正藏.18.
    [58]菩提流志.广大宝楼阁善住祕密陀罗尼经[M].大正藏.19.
    [59]法贤.佛说瑜伽大教王经[M].大正藏.18.
    [60]不可思议.大毘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M].大正藏.39.
    [61]龙树菩萨.大智度论[M].鸠摩罗什译.大正藏.25.
    [62]金刚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M].大正藏.18.
    [63]鸠摩罗什.思益梵天所问经[M].大正藏.15.
    [64]昙无谶.大般涅槃经[M].大正藏.12.
    [65]慧严等.大般涅槃经[M].大正藏.12.
    [66]圣坚.佛说罗摩伽经[M].大正藏.10.
    [67]支谦.梵摩渝经[M].大正藏.1.
    [68]佛陀什、竺道生.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M].大正藏.22.
    [69]佛陀耶舍、竺佛念.四分律[M].大正藏.22.
    [70]弗若多罗.十诵律[M].大正藏.23.
    [71]佛陀跋陀罗、法显.摩诃僧祇律[M].大正藏.22.
    [72]佛陀什等.弥沙塞五分戒本[M].大正藏.22.
    [73]明徽.五分比丘尼戒本[M].大正藏.22.
    [74]佛陀什等.五分戒本[M].大正藏.22.
    [75]佛陀耶舍.四分律比丘戒本[M].大正藏.22.
    [76]佛陀耶舍.四分僧戒本[M].大正藏.22.
    [77]佛陀耶舍.四分比丘尼戒本[M].大正藏.22.
    [78]般若流支.解脱戒经[M].大正藏.24.
    [79]鸠摩罗什.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M].大正藏.23.
    [80]鸠摩罗什.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M].大正藏.23.
    [81]竺佛念.鼻奈耶[M].大正藏.24
    [82]僧祐.出三藏记集[M].大正藏.55.
    [83]法称.大乘集菩萨学论[M].大正藏.24.
    [84]聂道真.菩萨受斋经[M].大正藏.24.
    [85]竺大力、康孟祥.修行本起经[M].大正藏.3.
    [86]昙果、康孟祥.中本起经[M].大正藏.4.
    [87]支谦.太子瑞应本起经[M].大正藏.3.
    [88]聂道真.异出菩萨本起经[M].大正藏.3.
    [89]竺法护.佛说普曜经[M].大正藏.3.
    [90]迦留陀伽.佛说十二游经[M].大正藏.4.
    [91]求那跋陀罗.过去现在因果经[M].大正藏.3.
    [92]地婆诃罗.方广大庄严经[M].大正藏.3.
    [93]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M].大正藏.52.
    [94]鸠摩罗什.维摩诘所说经[M].大正藏.14.
    [95]慧祥.古清凉传[M].大正藏.51.
    [96]彦悰.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C].大正藏.52.
    [97]僧伽跋陀罗.善见律毘婆沙[M].大正藏.24.
    [98]法贤.频婆娑罗王经[M].大正藏.1.
    [99]僧祐.弘明集[C].大正藏.52.
    [100]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M].续藏经.79.
    [101]瞿昙僧伽提婆.增壹阿含经[M].大正藏.2.
    [102]失译.别译杂阿含经[M].大正藏.2.
    [103]高永宵.异部宗轮论导读[M].北京:中国书店,2007.
    [104]释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5]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M].王邦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
    [106]志磐.佛祖统记校注[M].释道法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7]赞宁.宋高僧传[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8]求那跋陀罗.杂阿含经[Z].宗文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109]瞿昙僧伽提婆.中阿含经[M].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0.
    [110]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孙毓棠、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111]玄奘、辩机等.大唐西域记校注[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2]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13]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云冈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114]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M].日本东京:东京法藏馆,1975.
    [115]栗田功.ガンゲテ美術II·佛陀の世界[M].日本东京:二玄社,1990.
    [116]栗田功.ガンゲテ美術I·佛传[M].日本东京:二玄社,1990.
    [117]中国新疆壁画艺术[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9.
    [118]李静杰.石佛选粹[M].北京:世界语出版社,1995.
    [119]中国石窟雕塑全集6·北方六省[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20]温玉成主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十一·龙门石窟雕塑[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121][巴基斯坦]穆罕默德·瓦利乌拉·汗.犍陀罗来自巴基斯坦的佛教文明[M].陆水林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122]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日本东京:平凡社,1987.
    [123]中国敦煌壁画全集·3[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124]林保尧编集.敦煌艺术图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
    [125]张焯.中国石窟艺术·云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126]邯郸文物研究所编.邯郸古代雕塑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27][美]H·因伐尔特(Ingolt).犍陀罗艺术[M].李铁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128]《保利珍藏》编辑委员会.保利珍藏石刻佛教造造像艺术精品选[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
    [129]林树中.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雕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130]张宝玺.北凉石塔艺术[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31]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文物菁华[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32]金维诺主编.中国寺观雕塑全集·1·早期寺观造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
    [133]胡国强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雕塑编7·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
    [134]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日本东京:平凡社,1998.
    [135]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日本东京:平凡社,1989.
    [136]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曲阳造像[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137]约翰·格里菲斯·佩德利(J. G. Pedley).希腊艺术与考古学[M].李冰清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8]吕清夫编译.世界美术馆全集9·波士顿美术馆[M].台北:光复书局,1990.
    [139]吕清夫编译.世界美术馆全11·大英博物馆[M].台北:光复书局,1990.
    [140]李军.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41]欧阳英.西方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142]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美术全集[M].台北: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1991.
    [143]邹文主编.世界艺术全鉴·外国雕塑经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44]张少侠主编.世界绘画珍藏大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45]杨飞、马跃编.中国人物名画全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146]许慎.说文解字[M].柴剑虹主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147]辛岛静志.妙法莲华经词典[M].创价大学佛教学高等研究所,2001.
    [148]平川彰.佛教汉梵大辞典[M].日本东京:灵友会,1997.
    [149]金申.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150]吴汝钧.佛教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5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52][法]富歇尔.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C].王先平、魏文捷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15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6]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8]司马迁.史记(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9][宋]范晔.后汉书·第25卷·鲁恭传[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160][晋]皇甫谧.高士传[M].宋版.上海:中华书局,1936.
    [161][唐]房玄龄等.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62][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63][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64][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注[M].陈洪、黄菊仲注.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165][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6][梁]萧子良.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67]周勋初.周勋初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68]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9]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70]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71]巫鸿.美术史十议[C].北京:三联书店,2008.
    [172]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3]陈国符.陈国符道藏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74]李裕群、李钢.天龙山石窟[M].科学出版社,2003.
    [175]王静芬.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76][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王树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177]田村圆澄、黄永寿编.半跏思惟像の研究[M].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85.
    [178]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9][日]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M].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80][日]宫治昭.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M].贺小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81]罗宏才主编.西部美术考古[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182]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C].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3]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C].北京:三联书店,2009.
    [184]金申.佛教美术丛考[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5]金申.佛教美术丛考续编[C].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
    [186]方广錩.印度禅[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87]方广錩.渊源与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8]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89][美]乔纳森·马可·基诺耶.走近古印度城[M].张春旭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90]《新疆艺术》编辑部.丝绸之路造型艺术[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191]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92]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93]赵声良.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194]白文.关中隋唐佛教艺术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195]罗伊·C·克雷文(Roy C. Craven).印度艺术简史[M].王镛、方广羊、陈聿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6]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197]费泳.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198]扬之水.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M].北京:三联书店,2012.
    [199]王仁湘主编.中国考古人类学百年文选[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00]张同标.中印佛教造像探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01]宿白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6·新疆石窟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02]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
    [203]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探秘[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
    [204]黄征、张勇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05]霍旭初.西域佛教考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206][英]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M].徐建英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207]季羡林.佛教十五题[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08]贺世哲.敦煌图像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209]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210]邓殿晨.长老偈·长老尼偈[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1.
    [211]郭良鋆译.经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1998。
    [212]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3]印顺:初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4][英]渥德尔(A. K. Warder).印度佛教史[M].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15][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M].李荣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16]谢成水编著、吴健摄影.莫高窟第290窟[Z].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217][英]奥雷尔·斯坦因(M. Aurel Stein).发现藏经洞[M].姜波、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8][日]高田修.佛像的起源[M].高桥宣治、杨美莉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219][日]宫治昭.犍陀罗美术寻踪[M].李萍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20]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21]宿白.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222]巫新华.克孜尔石窟壁画[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
    [223][德]阿尔伯特·冯·勒克科(Albert Von Le Coq).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M].赵崇民、巫新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24][荷]许理和(Erich Zürcher).佛教征服中国[M].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25]廖旸.克孜尔石窟壁画年代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26]龟兹石窟研究所编.克孜尔石窟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227]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28]杜斗城辑编.正史佛教资料类编[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229]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M].北京:中国书店,2001.
    [230]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31]方立天.中国佛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32]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33]欧阳修.归田录[M].林青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3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5]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6]阎文儒.云冈石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7]李域铮.陕西古代石刻艺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238]李淞.陕西古代佛教美术[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39][民国]方若.校碑随笔[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240]鲁迅.鲁迅辑校石刻手稿[M].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41]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242]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43]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第14卷·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244]王恒编纂.云冈石窟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245]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46]石刻史料新编130册(一般类、地方类、目录题跋类)[C].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247]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麦积山石窟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248]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49]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50]赵玲.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2.
    [251][荷]德立芙(J. E. van Lohuizen de Leeuw):《斯基泰时期[M].徐建英、贾建飞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52]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53][英]苏珊·伍德福德(Susan Woodford).古代艺术品中的神话形象[M].贾磊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54]张总.北朝半跏思惟像题材与形式演变[J].美术史论.1995.2:40-52.
    [255]谭淑琴.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四件造像碑[J].中原文物,2000,1:60.
    [256]李静杰:定州白石佛像艺术中的半跏思惟像[J],收藏家,1998.4:34-36.
    [257]李静杰,田军.定州系八十佛像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3:66-84.
    [258]李静杰,田军.论定州系宝石佛像[J].艺术史研究.2004,6:205-258.
    [25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白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J].考古与文物,2005,4:20.
    [260]水野清一.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J].东洋史研究,1940,5/4:294-298.
    [261]李玉珉.半跏思惟像再探[J].故宫学术季刊,1986,3:41-57.
    [262]八木春生.关于麦积山石窟第74、78窟的建造年代[J].何红岩、魏文斌译,敦煌研究,2003,6:61.
    [263]陈开勇.佛教广律套语研究[J].河池师专学报,2004,24/1:50-52.
    [264]赵国华.热与光:苦行与精进[J].南亚研究,1991,4:21-30.
    [265]顾森.交脚佛及有关问题[J].敦煌研究,1985,3:115-117.
    [266]王云.半跏思惟像与弥勒信仰日本半跏思惟像溯源[J],南艺学报,2011.2:43-70.
    [267]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述[J].复旦学报,1993,4:73.
    [268]肥塚隆.莫高窟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诸先例摘要[J].刘永增译,敦煌研究,1988,2:39.
    [269]肥塚隆.莫高窟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诸先例[J].敦煌研究,1990,1:16-24.
    [270]王惠民.执雀外道非婆薮仙辨[J].敦煌研究,2010,1:1-7.
    [271]张元林.莫高窟北朝窟中的婆薮仙和鹿头梵志形象再识[J].敦煌研究,2002,2:71-76.
    [272]贺世哲.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J].敦煌研究,1994,2:6-69.
    [273]河北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河北邺南城附近出土北朝石造像[J].文物,1980,9:67.
    [274]樊锦诗、马世长.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J].敦煌研究,1983,3:56-82.
    [275]贺世哲.莫高窟第290窟佛传画中的瑞应思想研究[J].敦煌研究,1997,1:1-5.
    [276]韩自强.安徽亳县咸平寺发现北齐石刻造像碑[J].文物,1980,9:57.
    [277]洛阳古代艺术馆.洛阳魏唐造像碑摭说[J].文物.1984,5:45.
    [278]何志国.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J].敦煌研究,2011,4:19.
    [279]谢重光.魏晋佛教特权的盛衰.历史研究[J].1987,6:47-60.
    [280]武正强.神圣与世俗之见:沙门不敬王者的再考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18-26.
    [281]周铮.北魏薛凤规造像碑考[J].文物,1990,8:58-65.
    [282][日]石松日奈子.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J].中原文物,2000,4:54.
    [283]李献奇.北齐洛阳平等寺造像碑[J].中原文物,1985,4:91.
    [284]陕西文物普查队.耀县新发现的一批造像碑[J].考古与文物,1994,2:46-47.
    [285]耀生.耀县石刻文字略志[J].考古,1965,3:134.
    [286]刘耀秦、王保东.富平现存的造像碑[J].文博,1992,3:80.
    [287]李献奇.北魏正光四年翟兴祖等人造像碑[J].中原文物,1985,2,21-25.
    [288]胡海帆.北齐王胜族造像碑[J].考古与文物,2005,3:22-25.
    [289]秦明智.隋开皇元年李阿昌造像碑[J].文物,1983,7:48-49.
    [290]赵康民.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J].文物,1985,4:20.
    [291]周到、吕品.河南浚县造象碑调查记[J].文物,1965,3:31-38.
    [292]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J].文物,1980,3,56-58.
    [293]王景荃、杨杨.大海寺道晗造像碑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原文物,2013,2:71-76.
    [294]夏长生.中国全臂维纳斯定州发现一批东魏石造像[J].文物天地,1994,4:6-9.
    [295]王景荃.邴法敬造像碑研究[J].中原文物,2010,5:74-82.
    [296]李静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4:66-83.
    [297]蒲小珊.麦积山第93窟考察[J].敦煌学辑刊,2003,2:96-97.
    [298]秦春梅、姚桂兰.金塔寺石窟中的早期遗迹概述[J].敦煌学辑刊,1996,1:94.
    [299]项一峰.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东崖部分)[J].敦煌学辑刊,1997,2:92-107.
    [300]项一峰.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西崖东中下三区部分[J].敦煌学辑刊,2001,1:26-51.
    [301]程纪中.河北藁城发现一批北齐造像[J].考古,1980,3:242-247.
    [302]惠民地区文物管理组.山东无棣出土北齐造像[J].文物,1983,7:47.
    [303]惠民县文物事业管理处.山东惠民出土一批北朝佛教造像[J].文物,1999,6.70-81.
    [304]王巧莲,刘友恒.正定收藏的部分北朝佛教石造像[J].文物,1998,5:70-74.
    [305]翟盛荣、杨纯渊.山西昔阳出土一批北朝石造像[J].文物,1991,12:40.
    [306]张丽敏、孙彦平.定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汉白玉佛造像[J].文物春秋,2002,3:44.
    [307]杨伯达.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象的艺术风格与特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43-52.
    [308]胡国强.刘氏家族造思惟像年代及有关北朝思惟像问题[J].文物,2003,5:75-81.
    [309]王仲殊.关于日本的三角缘神兽镜答西田守夫先生[J].考古,1982,6:630-639.
    [310]刘凤君.山东地区北朝佛教造像艺术[J].考古学报,1993,3:291.
    [311] Vogel J. P. Five Newly Discovered Graeco-Buddhist Sculptures[J]. Annual Bibliography ofIndian Archaeology for the Year1927:10.
    [312]Anna Maria Quagliotti. Mahākāru ika(I)[J]. ANNALI,1989(49/4):337-370.
    [313] Anna Maria Quagliotti.'pensive' Bodhisattvas on 'Narrative' Gandharan Reliefs: A Note ona recent Study and Related Problems[J]. East and West,1996,46(1-2):97-115.
    [314] JUNGHEE LE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ve Budhisattva Images ofAsia[J]. Artibus Asiae,1993.pp.311-357.
    [315] J. LeRoy Davidson, Gandhāran Exhibits at Yale and Harvard[J]. Artibus Asiae,1955,18:77-78.
    [316] Rhi J. H. From Bodhisattva to Buddha: The Beginning of Iconic Repesentation in BuddhistArt [J]. Artibus Asiae,1994,54(3-4):207-225.
    [317] Denise Patry Leidy, The Ssu-wei Figure in Sixth-Century A.D.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J]. Archives of Asian Art,1990,43:21-37.
    [318] Eileen Hsiang-Ling Hsu,Visualization Meditation and the Siwei Icon in Chinese BuddhistSculpture[J]. Artbus Asiae,2002,62(1):5-32.
    [319] Joseph M. Dye, Two Fragmentary Gandhāran Narrative Relief’s in the Peshawar Museum:AStudy of Gandhāran Representations of the Four Encounters[J]. Artibus Asiae,1976,38(2-3):219-245.
    [320]丁明夷:《克孜尔石窟的佛传壁画[D].》,《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5册,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1.
    [321]张总.佛教造像研究以隋唐之前纪年造像为主体[D].中国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0册,2001.
    [322]殷光明.北凉石塔造像研究[D].》,《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第81册,2001.
    [323]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24]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D].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325]姚远.东魏北齐定州白石造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326]简婉.论北朝的思惟菩萨[D].台湾元智大学硕士论文,2002.
    [327][日]平川彰.律藏研究[M].山喜房佛书林刊行.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611247.html。2013年11月21日。
    [328]顾彦芳.龙门石窟北朝本生、佛传及因缘故事图考索[J].http://www.fjdh.com/wumin/2009/04/20401762759.html。2014年1月1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