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地学界的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时期,或考古学界的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的完善,围绕着不同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生业方式等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总体来看,缺乏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经济形态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主要原因是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缺少有效的科学手段获取相关的实物资料,例如,最能反映古代农业经济特征的植物遗存资料就十分缺乏。
     随着近些年来植物考古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浮选法的广泛应用,反映西辽河上游地区生业方式的资料日益丰富。尤其是最近几年,在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兴隆沟、魏家窝铺、哈民忙哈、三座店和二道井子遗址等)发掘过程中,采用浮选法,发现了大量的炭化植物遗存。通过对典型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进行分类、种属鉴定、分析与讨论,这为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不同考古学文化时间段生业方式的选择与变化等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而这些新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生态环境对北方旱作农业的影响、农作物遗存与其他经济类型的比重关系等问题的探索。
     本文通过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典型遗址进行系统的植物浮选,获得了第一手植物考古遗存资料。通过对这些植物遗存的生长习性、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进行分析与讨论,有助于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对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文明产生的动因与过程的探讨。
     论文共分为7章:
     第1章,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兴隆沟第一地点的遗址背景、植物浮选过程,并对兴隆沟第一地点出土炭化植物遗存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第一地点出土炭化粟和黍,从其细部形状特征与籽粒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地点的出土的粟和黍是介于野生与栽培之间的品种,通过对第一地点周边微环境考察,西辽河上游地区是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第3章,魏家窝铺遗址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背景资料、植物浮选的过程,并对魏家窝铺遗址出土炭化植物遗存进行了分类、分析与讨论。魏家窝铺遗址所在红山文化早中期,出现了以粟和黍两种农作物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但炭化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当时的农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的生业方式还是渔猎经济。
     第4章,哈民忙哈遗址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哈民忙哈遗址的背景资料、植物浮选情况,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炭化木屑、植物种子进行了综合分析。哈民忙哈遗址所在的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粟、黍和大麻三种农作物,说明当时出现了旱作农业,但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较低,当时的农业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生业方式应该还是以渔猎经济为主。
     第5章,二道井子遗址浮选植物种子。介绍了二道井子的遗址背景、植物浮选过程,对二道井子遗址出土的炭化木屑、植物种子进行了综合分析,二道井子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了以粟、黍、大豆和大麻四种农作物种子,这四种农作物种子,粟和黍无论是出土概率还是绝对数量都非常高,综合分析,当时的农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并出现了以大豆和大麻为主的新的农作物品种,相对多的农作物品种组合,一定意义上降低了食物资源的风险系数,同时在出土炭化植物遗存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杂草类植物种子,表明,当时的农业较之新石器时代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未进入精根细作的农业经济阶段,遗址出土的大量的动物骨骼,说明狩猎与畜牧在二道井子先民的经济生活中是农业的重要补充。
     第6章,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系统与生业方式的变化。系统介绍与分析了西辽河上游地区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并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址分布进行了综合探讨,同时,在兴隆沟第一地点、魏家窝铺、哈民忙哈、二道井子遗址浮选结果的基础上,对西辽河上游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时间段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遗址进行了区域性调查与植物浮选工作,通过上述典型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结果,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不同时间段人类活动与生业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不同时间段的人类活动与生业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与黄河流域人类活动与生业方式的选择之间的异同。
     第7章,结语。阐述了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植物遗存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间段的差异,对当时的生业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environment a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ry-land agriculturein the 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 subsistence strategy in differentarchaeological culture and human interaction with plant resources. UpperWest Liao River region mainly refers to Inner Mongolia region. It coversthe West Liao River, upper Laoha River and Xilamulun River Basin.“Northern rain-fed agriculture” mainly refers to the cultivation of foxtailmillet and broomcorn millet in northern China primitive agriculture. It is10000-3500years ago, which is about the equivalent of the earlyHolocene warm period till the end, or Neolithic to Early Bronze Age.
     Since the1960s, by the study of the Neolithic to Early Bronze Age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cultural pattern, other issues like subsistence strategy has also graduallyexpanded, and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 lack ofprehistoric culture of the upper West Liao River morphological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results, and because of the lack of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past, vali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relatedto the tangible remains, for example, plant remains are very scarce toreflect anci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rchaeobotanical work in recentyears, especially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flotation, a lot of new datadiscovered to reflect the subsistence strategy of upper West Liao region.By using flotation in the excavation of Neolithic to Early Bronze Agesites (Xinglonggou,Weijiawopu, Haminmangha, Sanzuodian andErdaojingzi, etc.), we recover a large number of carbonized plantremainssa.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 help toexplor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rain-fed agriculture inupper West Liao region, and subsistence strategy change in otherarchaeological cultures and periods. These new data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rain-fed agriculture in upperWest Liao River, ecological impacts on northern rain-fed agriculture, andpropor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subsistence strategy.
     Flotation result of Neolithic to Early Bronze Age sites in upper WestLiao region, growth habit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help to discuss the human activity in 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Research of plant remains and subsistence strategy in Xiaohexi culture,Xinglongwa culture, Zhangbaogou culture, Hongshan culture, Xiaoheyanculture and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period contributed to investigate theproces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make the object of study, researchmethods and research ideas, and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the domestic and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fil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Chapter2, Archa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scription of plantremains from the site of Xinglonggou first location. By identification andlaboratory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morphology and size analysis ofcarbonized foxtail millet and broomcorn millet, the charred seed is thevarieties of millet between wild and cultivated. Microenvironment studyof the site suggests that 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 is one of the originof northern rain-fed agriculture.
     Chapter3, Archa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scription of plantremains from Weijiawopu site. By identific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of the samples, morphology and size 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Weijiawopu in early and middle Hongshan period represented northerndry farming, but the absolute number and ubiquity indicate that theagriculture was a relatively low level, hunting-gathering and fishing isdominant in subsistence economic.
     Chapter4, Archa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scription of plantremains from Haminmangha site. By identification and laboratoryanalysis of the samples, morphology and size 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 Haminmangha in late Hongshan period indicated the dry farming, but theabsolute number and ubiquity suggested that the agriculture is a relativelyprimitive state, and that fishing and hunting is important in subsistencestrategy.
     Chapter5, Archa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description of plantremains from Erdaojingzi site. By identific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of the samples, morphology and size 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 fourcrops(two types of millet, soybeans and cannabis) are major cultivatedplant in subsistence strategy. The ubiquity and absolute number of thosecrops are very high, agriculture may dominant in subsistence economic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crop species reduce the risk of agriculturesystem. However, the carbonized plant remains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weed seeds, it is a rapid development compare to Neolithic agriculturalbut not the stage of fine agricultural system. And the large number ofanimal bones unearthed in the site indicate that hunting and animalhusbandry is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agriculture in the economic life ofour ancestors.
     Chapter6, Changes of ecosystem and subsistence strategy in the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 To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and analyzeecosystem variation from early Holocene to the end of Warm Period inupper West Liao River areas, and comprehensively discuss aboutdistribution of the Neolithic to the early Bronze Age sites in upper WestLiao River. And to make regional survey and plant flotation of sites ofdifferent archaeological periods (besides Xinglonggou first location,Weijiawopu, Hamingmangha and Erdaojingzi) in different altitude in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 By comparative analyzation, this paperdiscus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human activity and subsistencestrategy between upper West Liao River and Yellow River Valley.
     Chapter7, Conclusion. To di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activities and plant in the upper West Liao River region from Neolithic tothe early Bronze Age, the differences of plant remains in the different archaeological periods produced different influence. It also included theinsufficient in this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issues.
引文
1郭大顺.红山文化考古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4.
    2【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译.中华远古之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8-9.
    3陈星灿.安特生与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早期研究——为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七十周年而作[J].华夏考古,1991(4):39-50.
    4梁思永.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A].见:梁思永.梁思永考古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07-144.
    5【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J].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6册).东京:东亚考古学会,1938:59-77.
    6尹达.新石器时代[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143-146.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1(2):77-81.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4(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865-87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1):1-5.
    4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文物,1977(12):5-9;李恭笃等.试论小河沿文化[A].见:中国考查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6-61.
    5杨虎.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31-132.
    6张宏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问题[A].见: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研究中心.西部考古(第四辑)[C].西安: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09:71-78.
    1杨虎.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31-132.
    2索秀芬,李少兵.小河西文化聚落形态[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1):55-60.
    3【日】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88.
    4严文明.东北亚农业的发生与传播[A].见: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
    5杨虎.试论兴隆洼文化及相关问题[A].见:《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71-81.
    6刘国祥.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初探[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14;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4;夏正楷等.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3):329-336;贾伟明.农牧业起源的研究与东北新石器时代划分[J].北方文物,2001(3):12-20.
    1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A].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7-199.
    2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J].考古,1996(2):61-65.
    3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5-86;刘国祥.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探讨》[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7-96.
    4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86;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7.
    5徐光冀.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9.
    1栾丰实.试论富河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J].史前研究,1984(4):25-28.
    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436.
    3刘国祥.论红山文化建筑与手工业技术进步[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4.
    4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J].文物,1999(8):57-61;郭大顺.渔猎文化与“萨满式文明”[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95;【日】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88.;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93-94.
    1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4):423.
    2何贤武.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J].辽宁大学学报,1986(2):19-23.
    3李宇峰.简谈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农业[J].古今农业,1987(1):66-72.
    4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1-302.
    5王立新.大山前遗址发掘资料所反映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
    [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0-357.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7):3-8.
    2赤峰市红山区普查办.魏家窝铺遗址[A].见: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9;段天璟,成璟瑭,曹建恩.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8-21.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2(3):3-1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的发掘[J].考古,2012(7):14-30;阿如娜,吉平.内蒙古通辽哈民遗址第三次发掘又获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3,4(26):8;“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再出土500余件史前遗物[N].长春日报,2014,1(21):6.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0(8):13-26.
    1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9-44.
    1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9-44.
    1赵志军.考古出土植物遗存中存在的误差[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2-59.
    2赵志军.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9-119.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2000(9):30-48.
    2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邵国田.赤峰兴隆沟遗址发掘可望解决多项学术课题[N].中国文物报,2011,11(1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7):3-8;刘国祥,贾笑冰,赵
    1王树芝.木炭碎块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3,7(11):6.
    1【明】鲍山编,王承略点校.野菜博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399.
    1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5.
    2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
    1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6-97.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种子组,形态室比较形态组.杂草种子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60.
    1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73.
    1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67.
    2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2.
    3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8.
    1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4.
    2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8.
    3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80.
    1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57.
    2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29.
    3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9.
    1【明】鲍山编,王承略点校.野菜博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410.
    1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国木本植物种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12-813.
    2官春云.现代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1李璠.中国栽培植物起源与发展简论[J].农业考古,1993(1):49-55.
    1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农耕文化中的农作物[J].农业考古,1982(2):55-61;严文明.东北亚农业的发生与传播[A].见: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7;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J].考古与文物,2000(4):17-35.
    2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农业考古,1984(1):194-202.
    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3):303-33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36.
    5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J].考古,1982(4):418-420.
    6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A].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7-199.
    1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A].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7-199.
    1【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78.
    2【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3.
    1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9.
    2段天璟,成璟瑭,曹建恩.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8-21.
    1塔拉,曹建恩,成璟瑭.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遗址2011年发掘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2,
    2(10):004.
    2段天璟,成璟瑭,曹建恩.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8-21.
    1谢树成,殷鸿福,史晓颖等.地球生物学——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20.
    1孙永刚,曹建恩,井中伟,赵志军.魏家窝铺遗址2009年度植物浮选结果分析[J].北方文物,2012(1):37-40.
    1【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2-173.
    2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8.
    1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42.
    1【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18.
    2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52-253.
    3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52-253.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的发掘[J].考古,2012(7):14-30.
    2孙永刚,赵志军.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综合研究[J].农业考古,2013(3):1-5.
    1赵志军.探寻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新线索[N].中国文物报,2004,11(12):7.
    1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实验室工作方法[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0-51.
    1哈斯巴根,苏亚拉图.内蒙古野生蔬菜资源极其民族植物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4.
    1段天璟,成璟瑭,曹建恩.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8-21.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2(3):3-19.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的发掘[J].考古,2012(7):14-30.
    3阿如娜,吉平.内蒙古通辽哈民遗址第三次发掘又获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3,4(26):8.
    4“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再出土500余件史前遗物[N].长春日报,2014,1(21):6.
    1【明】鲍山编,王承略点校.野菜博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387.
    1郭巧生等.中国药用植物种子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8.
    2【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07-308.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种子组,形态室比较形态组.杂草种子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60.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种子组,形态室比较形态组.杂草种子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46-247.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05.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种子组,形态室比较形态组.杂草种子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09.
    3【明】鲍山编,王承略点校.野菜博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81.
    1朱永刚,吉平.探索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史前文明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哈民忙哈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与学术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85.
    2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3):301-326.
    1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9.
    1赵志军.广州南越宫苑遗址1997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8-199.
    1裴盛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2-73.
    2朱永刚,吉平.探索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史前文明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哈民忙哈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与学术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85.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0(8):13-26.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0(8):13-26.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0(8):13-26.
    1Dorian Q.Fuller and Emma L.Harvey. The archaeobotany of Indian Pules: Identification,Processing and Evidence for Cultivation. Environmental Arcaheology,2006(2).
    1赵志军.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1.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493.
    1郭巧生等.中国药用植物种子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8.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94.
    2【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0.
    3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09.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14.
    2【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2-173.
    3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89.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日本国财团法人日本植物调节剂研究协会.中国杂草原色图鉴[M].东京:日本国世德印刷股份公司,2000:110.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29.
    2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69.
    3扬之水.诗经别裁[M].北京:中华书局,2012:7.
    4【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83-184.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3.
    2【明】鲍山编,王承略点校.野菜博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35.
    3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2.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0.
    2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8.
    3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4.
    1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0.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558.
    1刘铁志.赤峰维管植物检索表[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37.
    2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98.
    3【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81-182.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310.
    2【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23-324.
    1李福山.我国栽培大豆最早栽培地区探讨[J].作物品种资源,1987(1):3-4.
    2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5-188.
    3王克晶.我国的野生大豆[J].生物学通报,1989(5):6-7.
    1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01-202.
    2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89.
    3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45.
    4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95.
    5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6.
    6郭文韬.试论中国栽培大豆起源问[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326-333.
    7梁运华校点.管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90.
    8林沄.东胡与山戎的考古探索[A].见:林沄.林沄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94.
    9郭文韬.试论中国栽培大豆起源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326-333.
    1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1):81-107.
    2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345.
    3朱越利校点.墨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1.
    4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1:129.
    5【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49.
    6黄士斌.洛阳金谷袁村汉墓中出土有文字的陶器[J].考古,1958(1):36-41.
    7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56.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卷烟材料厂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1):3-12.
    9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5.
    1刘世民等.吉林永吉出土大豆炭化种子的初步鉴定[J].考古,1987(4):365-369.
    2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9.
    3赵志军.陕西扶风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33-144.
    4赵志军.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研究[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二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1.
    5农业研究课题组.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特点[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
    6农业研究课题组.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特点[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
    7赵敏,陈雪香,高继习,何利.山东省济南市唐冶遗址浮选结果分析[J].南方文物,2008(2):120-125.
    8赵敏.山东省即墨北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39-40.
    9刘昶,方燕明.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南方文物,2010(4):55-64.
    1信乃诠,王立祥.中国北方旱区农业[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
    2王连铮,郭庆元。现代中国大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434.
    3信乃诠,王立祥.中国北方旱区农业[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15.
    4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
    1G. Elliot Smith. The Ancient Egyptians and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M]. London and NewYork: Harper&Brothers,1923:49.
    1胡厚宣.殷代农作施肥说[J].历史研究,1955(1):97-106.
    1夏正楷.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5.
    2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J].中国科学(A辑),1977(6):605-614;武吉华,郑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赤峰市沙区)8000年来土壤和植被演变初探[A].见:周廷儒,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预测[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55-70;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A].见: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18;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古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3):329-336;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42;李宜垠,崔海亭,胡金明.西辽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生态背景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3(3):291-298;王树芝,王增林,朱延平.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第一地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植被和生态气候[J].华夏考古,2004(3):44-51;等等。
    1莫多闻,杨晓燕,王辉,李水城,郭大顺,朱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2(2):174-181.
    2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6.
    3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9.
    4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12-119.
    5降廷梅.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全新世孢粉组合及植被探讨[A].见:周廷儒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71-86.
    1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9-40.
    2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古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3):329-336.
    3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
    4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
    5莫多闻,杨晓燕,王辉,李水城,郭大顺,朱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2(2):174-181.
    6武吉华,郑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赤峰市沙区)8000年来土壤和植被演变初探[A].见:周廷儒,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预测[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55-70.
    7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
    8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0.
    1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0.
    2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0.
    3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0-41.
    4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
    5李宜垠,崔海亭,胡金明.西辽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生态背景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3(3):291-298.
    1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7.
    2李宜垠,崔海亭,胡金明.西辽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生态背景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3(3):291-298.
    3武吉华,郑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赤峰市沙区)8000年来土壤和植被演变初探[A].见:周廷儒,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预测[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55-70.
    4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1.
    5王树芝,王增林,朱延平.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第一地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植被和生态气候[J].华夏考古,2004(3):44-51.
    6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
    1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J].中国科学(B辑),1992(12):1300-1308.
    2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古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3):329-336.
    1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古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3):329-336.
    1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2.
    2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0.
    1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3.
    2赤峰中美联合考古研究项目.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
    3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0-41.
    1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16-217.
    2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4.
    1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9.
    1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5.
    2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2.
    3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3.
    4徐光冀.赤峰黄金河、阴河流域的石城遗址[A].见:《中国考古研究会》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一)[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2-93.
    5赤峰中美联合考古研究项目.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3-34.
    1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42.
    1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6.
    1索秀芬,李少兵.小河西文化聚落形态[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1):55-60.
    1【日】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88.
    2杨虎.试论兴隆洼文化及相关问题[A].见:《中国考古研究会》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一)[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71-81.
    1Dawei Tao. Starch grain analysis for groundstone tools from Neolithic Baiyinchanghan site:implications for their function in Nor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1(38):3577-3583.
    2袁靖.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A].见:袁靖.科技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5.
    1赵志军.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7-108.
    2刘长江,孔昭宸,郎树德.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探讨[J].中原文物,2004(4):26-30.
    3靳桂云.后李文化生业经济初步研[A].见: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东方考古(第9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579-594.
    4赵志军.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4(1):78.
    1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J].考古,1996(2):61-65.
    2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5-86;刘国祥.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探讨[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7-96.
    3王小庆.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的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74.
    1徐光冀.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9.
    2栾丰实.试论富河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J].史前研究,1984(4):25-28.
    1刘国祥.论红山文化建筑与手工业技术进步[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4.
    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436.
    3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J].文物,1999(8):57-61;郭大顺.渔猎文化与“萨满式文明”[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95;【日】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88;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93-94.
    4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A].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8-199.
    1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A].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8-199.
    2关于西辽河上游地区孢粉组合研究的系列成果主要有,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杨永兴等.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与中全新世早期以来古环境演变[J].地理科学,2001(3):242-249;等等。
    1郭大顺.红山文化[M].文物出版社,2005:16-17.
    2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鱼化寨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2(5):3-17.
    3赵志军.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4(1):78.
    1王海玉.北阡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物考古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55.
    2赵志军.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9-119.
    1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4):423.
    2赵宾福.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A].见:张忠培,许倬云.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
    1凯利·克劳福德,赵志军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考古,2004(9):78.
    2靳桂云.龙山文化居民食物结构研究[J].文史哲,2013(2):109-111.
    3赵志军.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5-164.
    4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131.
    1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1-302.
    2农业研究课题组.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特点[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
    3农业研究课题组.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特点[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
    1王立新.大山前遗址发掘资料所反映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0-357.
    1王立新.大山前遗址发掘资料所反映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0-357.
    1宋蓉,陈全家.赤峰地区汉代以前动物遗存初探[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2):85-101.
    2赵志军.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尝试性浮选的结果[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71-175.
    3赵志军.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5-164.
    4陈雪香.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D].济南:山东大学,2007:103-106.
    [1]陈星灿.安特生与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早期研究——为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七十周年而作[J].华夏考古,1991(4):39-50.
    [2]【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J].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6册).东京:东亚考古学会,1938:59-77.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1(2):77-8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4(1):1-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865-874.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1):1-5.
    [7]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文物,1977(12):5-9.
    [8]索秀芬,李少兵.小河西文化聚落形态[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1):55-60.
    [9]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3):329-336.
    [10]贾伟明.农牧业起源的研究与东北新石器时代划分[J].北方文物,2001(3):12-20.
    [11]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J].考古,1996(2):61-65.
    [12]栾丰实.试论富河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J].史前研究,1984(4):25-28.
    [13]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J].文物,1999(8):57-61.
    [14]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4):417-444.
    [15]何贤武.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J].辽宁大学学报,1986(2):19-23.
    [16]李宇峰.简谈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农业[J].古今农业,1987(1):66-72.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7):3-8.
    [18]段天璟,成璟瑭,曹建恩.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8-21.
    [1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2(3):3-19.
    [2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的发掘[J].考古,2012(7):14-30.
    [2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0(8):13-26.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2000(9):30-48.
    [23]李璠.中国栽培植物起源与发展简论[J].农业考古,1993(1):49-55.
    [24]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农耕文化中的农作物[J].农业考古,1982(2):55-61.
    [25]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J].考古与文物,2000(4):17-35.
    [26]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农业考古,1984(1):194-202.
    [27]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3):303-338.
    [28]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J].考古,1982(4):418-420.
    [29]孙永刚,曹建恩,井中伟,赵志军.魏家窝铺遗址2009年度植物浮选结果分析[J].北方文物,2012(1):37-40.
    [30]孙永刚,赵志军.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综合研究[J].农业考古,2013(3):1-5.
    [31]朱永刚,吉平.探索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史前文明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哈民忙哈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与学术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82-86.
    [32]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2011(3):301-326.
    [33] Dorian Q.Fuller and Emma L.Harvey. The archaeobotany of Indian Pules: Identification,Processing and Evidence for Cultivation. Environmental Arcaheology,2006(2).
    [34]李福山.我国栽培大豆最早栽培地区探讨[J].作物品种资源,1987(1):3-4.
    [35]王克晶.我国的野生大豆[J].生物学通报,1989(5):6-7.
    [36]郭文韬.试论中国栽培大豆起源问[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326-333.
    [37]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1):81-107.
    [38]黄士斌.洛阳金谷袁村汉墓中出土有文字的陶器[J].考古,1958(1):36-41.
    [3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卷烟材料厂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1):3-12.
    [40]刘世民等.吉林永吉出土大豆炭化种子的初步鉴定[J].考古,1987(4):365-369.
    [41]赵敏,陈雪香,高继习,何利.山东省济南市唐冶遗址浮选结果分析[J].南方文物,2008(2):120-125.
    [42]刘昶,方燕明.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南方文物,2010(4):55-64.
    [43]胡厚宣.殷代农作施肥说[J].历史研究,1955(1):97-106.
    [44]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J].中国科学(A辑),1977(6):605-614.
    [45]李宜垠,崔海亭,胡金明.西辽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生态背景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3(3):291-298.
    [46]王树芝,王增林,朱延平.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第一地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植被和生态气候[J].华夏考古,2004(3):44-51.
    [47]莫多闻,杨晓燕,王辉,李水城,郭大顺,朱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2(2):174-181.
    [48]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J].中国科学(B辑),1992(12):1300-1308.
    [49] Dawei Tao. Starch grain analysis for groundstone tools from Neolithic Baiyinchanghan site:implications for their function in Nor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1(38):3577-3583.
    [50]刘长江,孔昭宸,郎树德.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探讨[J].中原文物,2004(4):26-30.
    [51]赵志军.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4(1):73-84.
    [52]杨永兴等.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与中全新世早期以来古环境演变[J].地理科学,2001(3):242-249.
    [5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鱼化寨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2(5):3-17.
    [54]凯利·克劳福德,赵志军等.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考古,2004(9):73-80.
    [55]靳桂云.龙山文化居民食物结构研究[J].文史哲,2013(2):109-111.
    [56]宋蓉,陈全家.赤峰地区汉代以前动物遗存初探[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2):85-101.
    [1]郭大顺.红山文化考古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2]【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译.中华远古之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3]尹达.新石器时代[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4]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8]【明】鲍山编,王承略点校.野菜博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9]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种子组,形态室比较形态组.杂草种子图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2]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13]关广清等.杂草种子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4]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国木本植物种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5]官春云.现代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7]【明】朱橚撰,倪根金校注,张翠君参注.救荒本草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8]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9]谢树成,殷鸿福,史晓颖等.地球生物学——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郭巧生等.中国药用植物种子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1]哈斯巴根,苏亚拉图.内蒙古野生蔬菜资源极其民族植物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2]裴盛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日本国财团法人日本植物调节剂研究协会.中国杂草原色图鉴[M].东京:日本国世德印刷股份公司,2000.
    [25]扬之水.诗经别裁[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7]刘铁志.赤峰维管植物检索表[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
    [28]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9]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0]梁运华校点.管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1]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32]朱越利校点.墨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3]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1.
    [3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35]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36]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7]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8]信乃诠,王立祥.中国北方旱区农业[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9]王连铮,郭庆元。现代中国大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40]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1] G. Elliot Smith. The Ancient Egyptians and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M]. London and NewYork: Harper&Brothers,1923.
    [42]夏正楷.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3]宋豫秦.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4]滕铭予. GIS支持下的赤峰地区环境考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5]赤峰中美联合考古研究项目.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6]王小庆.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的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47]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48]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1]梁思永.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A].见:梁思永.梁思永考古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07-144.
    [2]李恭笃等.试论小河沿文化[A].见:中国考查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6-61.
    [3]杨虎.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A].见: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31-132.
    [4]张宏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问题[A].见: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研究中心.西部考古(第四辑)[C].西安: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09:71-78.
    [5]【日】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71-210.
    [6]杨虎.试论兴隆洼文化及相关问题[A].见:《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71-81.
    [7]刘国祥.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初探[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14.
    [8]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A].见: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87-199.
    [9]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5-86.
    [10]刘国祥.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探讨》[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7-96.
    [11]徐光冀.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6-180.
    [12]刘国祥.论红山文化建筑与手工业技术进步[A].见: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4-146.
    [13]郭大顺.渔猎文化与“萨满式文明”[A].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91-101.
    [14]王立新.大山前遗址发掘资料所反映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0-357.
    [15]张光直.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的底层[A].见: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57-369.
    [16]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A].见: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6-150.
    [17]赵志军.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研究[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二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1.
    [18]农业研究课题组.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特点[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科技考古(第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5.
    [19]武吉华,郑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赤峰市沙区)8000年来土壤和植被演变初探[A].见:周廷儒,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预测[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55-70.
    [20]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A].见: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18.
    [21]孔昭宸,杜乃秋,刘观民,杨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A].见: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2-119.
    [22]降廷梅.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全新世孢粉组合及植被探讨[A].见:周廷儒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71-86.
    [23]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A].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69-288.
    [24]徐光冀.赤峰黄金河、阴河流域的石城遗址[A].见:《中国考古研究会》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一)[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82-93.
    [25]袁靖.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A].见:袁靖.科技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0-89.
    [26]靳桂云.后李文化生业经济初步研[A].见: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东方考古(第9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579-594.
    [27]林沄.东胡与山戎的考古探索[A].见:林沄.林沄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87-396.
    [28]赵宾福.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A].见:张忠培,许倬云.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7-25.
    [1]严文明.东北亚农业的发生与传播[A].见: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5-43.
    [2]赤峰市红山区普查办.魏家窝铺遗址[A].见: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9.
    [3]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9-44.
    [4]赵志军.考古出土植物遗存中存在的误差[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2-59.
    [5]赵志军.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9-119.
    [6]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实验室工作方法[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0-51.
    [7]赵志军.广州南越宫苑遗址1997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8-199.
    [8]赵志军.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0-108.
    [9]赵志军.陕西扶风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33-144.
    [10]赵志军.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7-108.
    [11]赵志军.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9-119.
    [12]赵志军.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5-164.
    [13]赵志军.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尝试性浮选的结果[A].见: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71-175.
    [1]赵敏.山东省即墨北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王海玉.北阡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物考古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陈雪香.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阿如娜,吉平.内蒙古通辽哈民遗址第三次发掘又获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3,4(26):8.
    [2]“哈民史前聚落遗址”再出土500余件史前遗物[N].长春日报,2014,1(21):6.
    [3]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邵国田.赤峰兴隆沟遗址发掘可望解决多项学术课题[N].中国文物报,2011,11(16):1.
    [4]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邵国田.兴隆沟遗址发掘又有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03,1(3):考古版.
    [5]王树芝.木炭碎块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3,7(11):6.
    [6]塔拉,曹建恩,成璟瑭.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遗址2011年发掘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2,2(10):004.
    [7]赵志军.探寻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新线索[N].中国文物报,2004,11(1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