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科举革废与华夏文明的近代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华夏文明的近代转型为坐标,围绕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这一话题,讨论了科举制产生的文明结构背景,科举制在华夏文明系统中的重要功能,近代革废科举的过程和方式,废科举这一举措所存在的直接问题和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这一改革方略背后所存在的深层观念和方法论思维等问题。论文的核心思想是,科举制度在华夏文明系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功能,这一制度不仅与整个社会结构高度地嵌合在一起,而且也有着超出古今中西范畴和人类成功文明共性的东西。但以科举制为纽带的华夏文明系统与近代文明之间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这给这一制度和中国的近代转型造成了巨大困难。最终,国人在沉重外来压力与特定认知、观念和诉求的影响下,采取了“合科举于学校”的改革方略,用学堂取士取代科举取士,从而废止了传统的科举体系。但这一做法造成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也留下了很多空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国社会出现结构性的散架和蜕变。东方文明在学习西方和实现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由文明系统的结构异质性所带来的种种变革困境,科举革废这一个案说明那种直接照搬和另起炉灶式的制度变革方式会造成“双重蜕变”的实际后果。由各种异质性和排异反应所带来的冲突和两难,官僚国家的恶性扩张和权力失控,以及自身文明崩塌所引发的功能紊乱和社会蜕变,也导致从西方植入的制度异化变质,无法发挥正面功能,这是近代中国转型受挫和制度移植失败的一大深层原因。
     论文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展开:
     1、华夏文明在历史中演进出“大一统”的政治架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列国争雄的紧张政治生态中,高度集权的国家所具有的组织优势使秦国被历史所选择,华夏文明自此迈入了大一统时代。大一统王权这一政治架构的形成对中国历史演进的轨迹产生了某种定向性影响,汉承秦制及此后的王朝统合多少反映了这种制度上的路径依赖。不惟如此,从长时段的眼光来看,大一统王权在华夏大地上浴火重生、一再重建的事实也反映出其内含历史合理性。具体而言,这种合理性一方面体现于它在应对内外环境特有挑战时所具有的功能优势:高度集权国家所具有的组织动员能力、协调号令能力和资源集中使用能力使其在大规模治水、赈灾和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经常性袭扰方面更为成功。另一方面它的规模优势使之具有搭建一统流通平台,深化分工协作,提升文明开发层次的可贵能力。
     2、“大一统”政治架构内在局限性使得对国家权力的“驯化”成为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儒学在这一架构中迎来自己发展的机会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高度集中的权力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走向滥用的巨大风险,而作为大一统政治始作俑者的秦王朝则以自身的“二世而亡”将这种风险再清楚不过地彰显了出来,提供了供后面历朝历代以反复咀嚼、反复掂量、反复自惕的反面教材。正是这样一柄高悬在工权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得汉代统治者不得不从“有为”政治转向“无为”政治,从“霸道”走向“工道”,从苛政走向仁政、从“君本”走向“民本”,并由此与儒家倡导的治理原则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也通过对儒学的发展突现出其对大一统工权的规范作用。这样,一统工权和儒学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使得高度集中的权力在体现自己竞争优势的同时,较好地控制住了自身“失范”的风险,从而从历史的不断优选中最后稳定下来。
     3、国家权力的“儒化”是一个过程,而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这一磨合过程的产物,也是这一磨合完成的重要标志。大一统工权的“儒化”同时也意味着儒学与儒家进入国家权力体制之中。汉代盛行的经学和春秋决狱这样的事件就表明权力运作已经与经学解释学发生了互动,权力的运作已经被包裹在由儒家的意义世界、话语、治理原则和规范体系所形成的文化网络之中。然而进一步的儒化程度加深还有待于复杂的制度性加固。在事关重大的精英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储备和教化等方面的儒化中,华夏文明经历了从察举制向科举制的制度性转换。科举制的形成、不断改进与最后定型最终使得儒学、社会与大一统国家之间实现了紧密的结构性嵌合。
     4、科举制作为“大一统”社会结构中的有机“嵌合物”,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了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科举制加固了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垂直流动,保证了社会领导精英的质量,大大加深了统治精英集体的儒化程度,推动了以士为主体的儒家文官集团的形成,使儒家的文治礼教原则深入到统治精英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从而在驯化权力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科举制度的深刻影响不只限于国家治理结构的顶层,这一制度还在社会中大量、反复地沉淀下无数的士绅,他们不仅成为基层治理中的砥柱,发挥沟通官民、接续传统的作用,而且还在建构对社会治理极为重要的“文化网络”中发挥决定性影响,从而使传统基层社会实现高效低成本治理成为可能。此外,科举制度越到后来,越成为一种将一统王权、儒学、士大夫官僚和士绅社会联系起来的一个核心制度枢纽,也是不断完成政治、社会和文化再生产的传送带,维持一个社会平衡和长治久安的很多必要功能都被复合在这一制度之下。尽管这方面的许多做法在形式上与西方近代文明有着很大差异,但其背后无疑有着诸多人类成功文明共性的东西。
     5、科举制不是没有自己比较显见的弊端,它在近代亡国灭种重压下成为首当其冲的改革对象,有其时代性的可理解之处,但贸然地全面革废科举制给华夏文明带来的结构性、功能性伤害是深远的、毁灭性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受挫与此是有内在关联的。应该说,科举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即使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它也具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比如八股文考试走向僵化,考试与选才间的名实背离,社会才智的浪费,教育因与儒学形成垄断性关联而走向知识结构的单一化,社会上升渠道的逼仄,等等。因此,为了应对严峻挑战和从一种高度整合的大一统文明走向现代多元社会,近代中国需要对科举制度做出有针对性的重大调整,但改革者贸然以学堂取代科举的结果不仅是由官僚国家推动的、快速上马的学堂浪费大量民间办学资源却无法保证教育质量,传统教育规范和精神失落,授予学堂毕业生以科举功名的做法使国家名器泛滥,整个文官系统走向崩溃,使原来乡村社会所容纳的大量读书人脱离乡村,很多从积极的建设性因素转化成为破坏性的社会边缘人,更重要的是,废科举从根基上动摇了华夏文明的文化根基,毁灭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造成了精英的离心、社会文化网络的塌陷、整个文明朝“武化”方向的退化。而所有这些都将我们向“社会现代化”进发的动机,转变成为完全背离“社会现代化”的惨痛现实。梁漱溟先生在回首近代中国发展之曲折时,感喟曰,“自伤”甚于“他伤”,诚有以也。
     6、除了蒙受巨大的外来压力外,科举制被改革者贸然废止有着深层次的观念原因。首先,当时人无法意识到复杂文明系统的非线性和有机性特征以及东西方文明系统之间的高度异质性,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和线性思维方式的支配下,想当然地直接采取了形式照搬、另起炉灶的做法。人们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迅速实现“进步”,结果却导致了自身社会结构的全方位崩塌;其次,当时人无法意识到人类的有限理性在对社会这种“复杂大系统”进行改革时需要审慎,需要采取试错摸索和“碎步前进”这样较为安全、较为有效的改革方略,而是以为通过速变、大变、全变就能一举解决问题,最后把整个文明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毁灭之路;最后,它过于迷信对西方制度的形式照搬,却没有意识到科举制度在支撑华夏文明的精神家园和社会文化网络上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意识到任何成功的改革和社会转型都需要文明教化所保障的意义世界、精神家园和底线秩序的支撑,而毁掉了这一基石,移植过来的制度便没有了生长的土壤,毕竟没有一个人类成功的文明可以在一片荒凉的文化沙漠上建筑起自己美轮美奂的大厦来。
     所有这三方面的问题,在根源上都基于我们对有着时间厚度的“历史大智慧”的盲然,基于不自觉地将人类理性与有意识行动看成为社会与制度演进中的唯一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自觉地走上了哈耶克所谓的“建构理性主义”的道路,看不到社会这个复杂大系统在演进中的开放性,是以自身在漫长时间和特殊境遇中形成的独特结构为前提的,看不到社会这个复杂大系统在应对外部挑战时所能运用的手段,必须要以本土性的文化资源为主的,“路径依赖”在这里是无可避免的,看不到对这类复杂大系统所做出的改革,应在不断与生活世界中出现的“暗示”对话的基础上做出试错性摸索。
     上述这些作为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以及在方法论层面的思考,并非纯粹地发思古之幽情。今天我们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同时我们也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方略。在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意义、对我们这个民族影响深远的时刻,认真总结我们前人失足的经验教训,标识出一条“覆车之鉴”,显然是有着理论与现实的意义的。
Us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s a coordinate, around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the civilization background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reforming and abolish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modern era, the immediate problem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ology ideas behind the reform method. The core idea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was highly imbedded into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also had some good aspects of successful human civilization in common. However, the highly integrated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was linked b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highly heterogeneous with modern civilization, which brought great difficulty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e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pressure and some particular cognition, methodology ideas and appeals, the reformers at that time adopted the method of "join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to schools", which meant selecting scholars from schools instead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us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bolished. But this practice brought about some terrible problems and left some white space, which also to some extent caused the collapse and degrad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 eastern civilization was confronted with many reformation dilemmas in the course of studying the West and achieving modern transformation. The case of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llustrated that the method of copying the western form directly and starting all over again would brought about "dual-deterioration". The conflicts and disorders caused by the rejection reaction, the malignant expansion of bureaucratic state and the power out of control, and the dysfunction 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the collapse of our own civilization, those aspects listed above would also caused the institutions implanted from the West to become deteriorate and lose its positive functions, which was an underlying reason which caused frustration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and the failure of the institutional transplant.
     This paper carries out over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1.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evolved into great unification political structure, which had its historical rationality. In the tense political ecology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advantage of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made Qin trump, and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stepped into the great unification era from then on. The great unification kingship had a directional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history, Han bearing the system of Qin dynasty more or less reflected the path dependence of institution. Moreover, in the eye of long duration, the fact that the great unification kingship could rebuild itself again and again reflected that it had its historical rationality. To be specific, on the one hand, th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reflected in the functional advantages in respond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challenges:the organizational skills and coordination capacity, and the concentrated ability to use resources made it competent in preventing floods by water control, in disaster relief and in defense of nomadic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cale advantage of great unification could set up circulation platform, deepen the collabor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2. The inner limit of great unification political structure made the domestication of power become the key of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had some necessity that Confucianism got its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n that political structure. Highly concentrated power tends to abuse, and the Qin dynasty as the beginner of great unification politics showed the risk of abuse of power clearly. Qin provided a cautionary tale for the subsequent dynasties. This sword of Damocles hanging above the head of kingship made the rulers of Han turn from positive politics to negative politics, from ruling by force to ruling by morale, from tyranny to benevolent government, from depending on the monarch to depending on the people. And therefore the great unification kingship forged indissoluble bond-with the Confucian governance principles. The Han Confucianists represented by Dong Zhongshu developed Confucianism to emphasize its role of restrain power. Thus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he great unification kingship made the highly concentrated power can control its risk while playing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 they both eventually survived in the screening of history.
     3. The Confucianising of power needed a process, an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 result of the integrity of them and was also a sign which showed their relationship was refined. The Confucianising of great unification kingship meant that Confucian and Confucianists entered into the state system. The Confucian classics studies and "adjudication according to Confucian thoughts" showed that the operation of power had interact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operation of power had been surrounded by Confucian world of meaning, Confucian discourse, Confucian governance principles, and Confucian normative system. However, it needed some institutional strengthening to deepen the degree of Confucian penetration. In the matter of selection of elites, cultivation of talents, reserve of talents, and social civilizing,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ent through from the appointment system 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formation, improvement and sizing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tegrated Confucian, society and the great unification state tightly eventually.
     4. As an organic chimera in great unification socie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very aspects of the socie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trengthened the great unification, promoted the vertical social mobility, ensured the quality of the elites, deepened the Confucianising proces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Confucian civilian group made up by scholars, and made Confucian principles penetrate into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of the rulers, thereby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domesticating power.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top layer of governance, but also cultivated and selected lots of gentries in local society. Those gentries became pillars of local governance, played a role in connecting officers and the people, in inheriting tradition, and had decisive influence in constructing social-cultural networks which made it possible to govern with lower cost. Besid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ecame a central hub which combined the great unification kingship, Confucian, scholar-bureaucrat, and gentries in later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lso became a conveyor belt to complete the reproduction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Many necessary functions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a society converged at this system. Although many arrangements were different from modern western society, but there were also many common aspects of successful civilization behind this system.
     5. Of cours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d obvious limits, so we can understand why it was the first to be reformed under the press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abolish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rematurely brought devastating and profound harm to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harm wa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d the frustration encountered 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in relation to that.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d its limitations even in traditional sight. For example, the eight-legged essay went rigid, the examination deviate the aim of selecting talents, the waste of intellects, the monopoly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onfucianism, the narrow way out before the candidates, and so on. So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serious challenges and move towards plural society, it was necessary to make great adjustments 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ut this didn't mean that we should start all over again immediately. The results caused by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rematurely were not only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schools constructed in harry could not ensur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education lost,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collapsed, lots of scholars used to live in rural areas went away from their homeland and became marginal man who could not find their place in society, more importantly than all of that,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destabilized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destroyed our own universe of meaning and the spiritual home, which further more caused the elites fractured loyalty,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networks collapsed, and the whole society was dominated by force. All of that made our motives heading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nto a painful realty which completely deviated modernization. Liang Shuming said that our self-harm was much more than the harm caused by the West when he looked back our painful modern history, indeed so.
     6. There were some conceptual reasons why the reformers abolish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rematurely except pressures from the West. First of all, people at that time did not realize the nonlinear and organic features of civilization, and they also did not realize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ivilization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enlightenment thoughts and dominated by linear way of thinking, they adopted the method that we should copy the western systems directly and start all over again. People thought that we could get rapid evolution, but the result was the collaps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second, people at that time did not realize that we should be careful when dealing with the matters of society which was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 that we should take trial and error method. They thought that we can solve all problems by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 but the result was the destruction of our civilization. Finally, people at that time had blind faith in copying western institutions, and did not realize that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layed in supporting the spiritual home and social-cultural network. They also did not realize that any successful reforma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needed the universe of meaning, the spiritual home and the bottom line order ensured by civilization. If we destroyed all of that, then the systems we transplanted in could not survive. After all, no civilization can build a beautiful building in the desolate desert of culture.
     The three problems we talk above came from our ignorance of "the great wisdom of history", from the unconscious opinion that ration and intention action were the only power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and institutions. Therefore people took the way of "constructionist rationalism" called by Hayek unconsciously. They could not see the openness of society which is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 in evolution was based on the particular structure which was formed in its long history. They could not see that the evolution of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 should base on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path dependence was inevitable here. They could not see the reformation to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 should take the method of trial and error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ues showed by the "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
     The lessons from history and methodological thoughts summarized above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After thirty years'reform, today China's reform has gone in the deep water area, and the government has blown the horn of whole and deep reform. We come up with the idea of combining "top-level design" and "wading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 At this historical moment,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lessons seriously and lining out an example to take warning from has obviousl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1 “因为科举制度在晚清受到全社会的鞭笞,所以进入民国以后,人们都讳言这种制度还有什么优点,当时的研究者多将‘科举’改称为‘考试’,以示区别。”何忠礼:《20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Ichisada Miyazaki.China's Examination Hell: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贾志扬:《宋代科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 Franke, Wolfgang.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2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5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5 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7 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8 杨国强:《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史林》,1997年第3期。
    1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关晓红:《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关晓红:《殊途能否同归:立停科举后的考试与选才》,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9期,2007年;关晓红:《终结科举制的设计与遗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 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 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清华大学),4卷1期,1947年。
    1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2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
    3 王日根:《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岳麓书社,2007年。吴铮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4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号。
    5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天府新纶》,2009年第2期。
    2 张宝昆:《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
    3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 屈超立:《科举制的廉政效应》,《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
    5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6 秦晖:《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含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7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8 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岳麓书社,2012年。
    1 张忠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
    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书屋》,2005年,第1期。
    1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 参考刘泽华:《传统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南开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李振宏:《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文史哲》,2013年第4期。
    3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学林出版社,1997年。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齐鲁书社,2003年。姚中秋:《重新发现儒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1 刘海峰主编:《科举百年祭》,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新京报主编:《科举百年》,同心出版社,2006年。
    2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
    1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三联书店,2003年。Gould, Stephen Jay. The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托马斯·哈定等著:《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2006年,三联书店。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1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
    2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4 顾自安比较细致地探讨了这一问题,参考顾自安:《制度演化的逻辑:基于认知进化与主体间性的考察》,科学出版社,2011年。
    1 段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载《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
    3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4 哈佛燕京学社:《启蒙的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张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姚中秋:《寻求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语文出版社,2012年。
    1 张铭教授着重研究了这一问题,参考张铭:《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及张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2 虽然“文明”与“文化”的含义有所不同,在语义上后者可能更侧重精神性的成分,但是从划分单位的角度来看,二者是等价的。
    3 我们习见的“进化论”往往指向一种进步观念,尤其是在理解历史演变上,这种进步观念更为浓厚。不过,关于“进化”是不是一定是“进步”的这一问题,人们的认识有分歧,因此有人主张用“演化”一词来翻译evolution,这显得更为中性。
    1 参考托马斯·哈定等著:《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值得注意的是,“大一统”有其特定的含义,不仅仅是指政治统一,其思想渊源可能由来已久,不过从秦代开始的建立在郡县制和集权官僚制之上的一统王权相对于周代的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来说还是体现出了政治结构方面的剧变,本文所说的“大一统王权”主要就是侧重这一政治结构方面的特点。对“大一统”含义的具体分析和相关考释可以参考马卫东:《大一统源于西周封建说》,《文史哲》,2013年第4期。
    2 刘泽华教授无疑是比较早地走出阶级分析史观来指出这一问题的学者,参考李振宏:《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文史哲》,2013年第4期。
    3 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页。
    4 同上,第168页。
    1 在这方面,艾森斯塔特对帝国体系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参考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2 参考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9页等处。
    3 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3页。
    1 对于这种各种灾害及其带来的苦难的一个个案描写可以参考史景迁:《王氏之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4-8页。在山东郯城这么一个小县城短短几年内就发生了数起水旱灾害、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而天灾往往带来人祸,盗匪变得盛行,民不聊生。
    1 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1 参考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 参考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及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
    1 当时一些欧洲知识分子对文明产生悲观情绪,当时一些中国知识分子也对欧洲文明产生了失望,重新认同了中国文化。这里指出这一点是为了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明近代中国的思潮和行动受到当时国际环境和西方思想动态的强烈影响,后文在分析近代转型时还会对此进行阐释。
    2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页。
    1 有学者将王权发达的文化原因追溯到了上古时期延续下来的巫术、祭祀传统,称其为“政教合一”结构,认为经过轴心时代之后这一结构又被重铸出来,参考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从政治统治与文化意识形态高度相关的角度来看,文化因素加强政治一统的论断是成立的,但“政教合一”这一表述似乎还有待商榷。另有学者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强调了中国政治文化中侧重“一”与西方政治文化中侧重“多”的差异,这在先秦诸子那里就已经表现了出来,这无疑也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具有支持大一统的文化心理,参考丛日云:《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2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3 受激于“文革”,余英时从思想史上发掘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反智主义”一面,参考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载《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葛荃在其著作中也特别强调了大一统王权的非理性一面,参考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历史制度主义的“回归国家”学派着重强调了国家的自主性,参考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 《汉书·食货志》。
    2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马克思·韦伯、吉登斯、迈克尔·曼等人。
    1 贾谊的《过秦论》固然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但在他之前,大儒陆贾就已比较早地开始反思秦亡的经验教训,并向汉代最高统治者建言,应高祖刘邦所请而作《新语》十二篇,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相比前儒,董仲舒对武帝所作的《天人三策》对后世的影响当更为重大,其中也多有对秦政的批判反思,事见《汉书·董仲舒传》。
    2 《新语·无为第四》。
    3 《汉书·董仲舒传》。
    4 于此我们也许就更能理解霍布斯对君主制所作的奇怪辩护:“公私利益结合得最紧密的地方,公共利益所得到的推进也最大。在君主国家,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一回事。”(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4页。)
    5 《春秋繁露·玉杯》。
    1 《汉书·董仲舒传》。
    2 《汉书·董仲舒传》。
    3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4 张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320页。
    1 “代偿”在生理学上是指某些器官因疾病受损后,机体调动未受损部分和有关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来替代或补偿其代谢和功能,使体内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这里用其表达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的意思。
    2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148页。
    1 余英时特别强调了这一动向,参考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业精神》,《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向》,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以及《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载《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5年
    2 《汉书·董仲舒传》。
    3 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齐鲁书社,2003年,第118页。
    4 大陆儒家学者康晓光着重突出了“儒化”这一概念,参考康晓光:《我为什么主张“儒化”》,http://www.aisixiang.com/data/4908.html.当然他是在当下的语境下为中国未来的谋划,本文只是客观地考察历史上的儒化现象。
    1 参考瞿同祖:《中国法律之儒家化》,载《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此外干春松也专门研究了“制度化儒家”问题,参考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7页。
    3 古代的士大夫对这种“共治”是具有自觉意识的,尤以宋代士大夫突出,宋儒文彦博在与皇帝的对话中曾明言之。(事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姚中秋在对华夏治理秩序史的分期中特别将“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形态单列出来,参考姚中秋:《华夏治理秩序史·天下》(第一卷上册),海南出版社,2012年,第78页。
    1 对此事例的引用参考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157-158页。
    1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案例,从中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实际上,官僚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佞臣可能乘机投昏君之好以求上位,不过官僚集团内部比较团结的话对于其与王权的博弈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
    2 许多儒家精英之所以能够舍生取义除了具有一种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之外,也具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识。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儒学发挥作用是具有细微的文化机制的,在史官文化、帝王庙号、文以载道等传统中都能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弥散性影响。
    3 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4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36-37页。
    5 费孝通比较早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参考费孝通:《无为政治》,载《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另外具体的分析可以参考韩星久:《儒家“无为”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生成机制:兼论“儒家自由主义”问题》,《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 《论语·为政》。
    2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3 参考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以及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4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考孙秀民,楚双志:《中国古代封建君权制约述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 大法官爱德华·柯克对詹姆斯一世所说的那番著名的话可以为英国司法的专业化和独立性提供了一个形象的例证,安德森称英国的绝对主义是“最虚弱、最短命的绝对主义”,参考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3页。
    2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现代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1 《汉书·元帝纪》。
    1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以下。
    1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除此之外,也有通过军功、恩荫、纳訾等得官爵者,但这些不是常规化的选举制度。
    2 参考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105-109页。
    1 看多数情况下的结果而非特例实际上说的是要采取一种概率论或统计学的思维,要从大数定律上着眼,而不能以特例说明问题。由于很多情况下无法以历史统计资料来进行论证,所以从结构性因素上来分析庶儿能够贴近多数情况。
    2 刘海峰教授强调指出九品中正制并不是一项新的贡举方法,而是一种新的铨选方法,见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3 《宋史》卷155《选举志》,转引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179页。
    4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同上,第172页。
    1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2-143页。
    2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3 《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
    4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1,《高宗》八。
    5 根据毛汉光对中古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的统计和分析,门阀士族力量在汉代已经形成,到魏晋时期大盛,一直延续到唐代尚不衰。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则对士族力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加强作用。参考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4-45页。
    6 崔寔:《政论》。
    1 宫崎市定:《宋代官制序说:宋史职官制的读法》,《大陆杂志》,第78卷第1期。
    2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年,第323页。
    3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4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1 孙立平:《论科举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2 至少在左雄改制之后的几年间,这一制度得到了比较有力的执行,东汉和帝以后,孝廉以口为率每二十万人举一人,年举孝廉越228人,而阳嘉二年的察举仅录取三十余人,可见黜落人数之多。参考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3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天府新纶》,2009年第2期。
    4 对“关陇军事集团”重要性的发现要归功于史家陈寅恪。对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社会政治发展过程更为详细的考察可以参考吴铮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5-16页。
    1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是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梁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2 具体讨论可以参考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3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61页。
    1 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 根据抽样统计,金榜题名者平均年龄进士是35岁,举人是30岁左右,秀才是24岁左右。(刘海峰:《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这些人多已成婚,是年龄比较成熟的士人。(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当然,不排除有许多聪颖的人能年少高中或一举成名。王守仁、徐光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能在早年得到极高科第。朱熹及《宝佑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的著名人物文天祥、谢枋得、陆秀夫等都是一举成名者。(刘海峰:《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1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177页。
    1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
    2 Ichisada Miyazaki. China's Examination Hell: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p 112.
    1 《震川先生集》卷二《龙游翁氏宗谱序》。
    2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第46页。
    3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135页。
    4 孙立平:《论科举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5 比如有学者指出“士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真正从制度上获得稳定来源和特权保障,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则是明清两代的事”。参见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1页。
    6 关于传统社会中的士绅阶层的称呼和划分学界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是一般是将其与科举联系起来看待。本文所说士绅也主要是指儒家士大夫与具有科举功名的士人,包括级别比较低的秀才,当然如果兼具高级功名和大量财产,则其地位更高,影响力也更大。
    1 Ichisada Miyazaki. China's Examination Hell: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pl29.
    2 ibid,也许日本就是首先映入宫崎市定眼帘中的这种“先进”的现代国家。
    3 《孟子·梁惠王上》。
    4 参考陈文新:《赞美科举制的“维稳”理由》,南方周末,2011年12月22日。
    1 张新民:《面向未来的制度关怀: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周年答客问》,《阳明学刊》(第二辑),2006年。
    1 参考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80页以下。
    2 《中国文官制度:职位向才能开放?》这本论文集中包含一些关于科举与社会流动的论文汇编,see Menzel, Johanna M. eds.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e:Career Open to Talent?. Boston:D.C.Heath and company,1963.
    3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pp.92-125.
    1 关于非流动派和中间派的介绍可以参考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6-169页。此外本书中郑若玲也通过对《清代朱卷集成》中的考生履历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支持了科举在促进社会上升流动上的作用。
    2 如宋代著名进士多贫寒出身者,张齐贤、吕蒙正、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皆在孤贫状况下发奋上进而得进士,成为著名政治家。(当然并不排除其中有些人属于家道中衰者,一定的家学渊源也是他们能够脱颖而出的一个条件)
    3 对二者定义的异同的分析可以参见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二章。
    4 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1 谢海涛编译:《艾尔曼论中华帝国晚期科举的三重属性:政治、社会和文化再生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 参考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123页。
    3 具体的统计图表参考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289-299页。
    4 参考刘海峰:《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其中包括对这方面相关研究的综述。
    1 参考邓洪波,龚抗云编著:《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刘海峰序,第3页。
    2 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269页。
    3 柳宗元:《送崔子符罢举诗序》,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0页。
    4 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古代的科技人才,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等都是进士出身。
    1 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25页。
    2 同上,第732页。
    3 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4 有学者注意到了科举制的这种功能,参考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郑从金:《从精英循环的角度看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 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三联书店,2001年,第303页等处。
    1 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的平民化与社会结构的平等化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参考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140页。
    2 这一提法参考郑若玲,陈为峰:《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月。
    1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饮冰室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
    2 明初朱元璋就要求“各行省连试三年”,以期“贤才众多而官足任使”。《明太祖实录》卷70。转引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275页。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复杂化,原本要求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大,但传统国家在这方面并不积极,所以国家的扩张是有限的,明代就周期性地发生增员与裁员的循环。参考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76-83页。
    1 史家陈寅恪即持这一观点,参考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35页等处。另参考万绳楠:《武则天与新进士阶层》,《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2 河元洙:《唐代明经科与进士科的位相:制度上和社会认识之间的乖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3 张亚群:《科举考试与汉字文化:兼析进士科一枝独秀的原因》,《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
    1 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8页。
    2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第57页。
    3 《通典》卷15,《选举三》。
    4 参考《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
    5 《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6 虽然唐代举办了多种科目,但实际上很多“技术性”科目,如明算、明书录取量非常少,这与官僚制和管理的非技术化是有关的。这些科目更无法与进士科竞争。
    1 据贾志扬统计,宋参加各州检定考试的考生人数在11世纪初约为2万人至3万人,而在一个世纪之后,参加1099、1102、1105这几年考试的人数已达7.9万人。到13世纪中叶,光是中国南部(即南宋帝国)的考生大概达40万人以上。参考贾志扬:《宋代科举》,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56页。
    1 《文献通考》卷31《选举考》4,转引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189页。
    2 江国霖为梁草钜《制义丛话》所作之序,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
    3 上引参见刘海峰:《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哲补版)》.1996年第3期。
    1 《新唐书·选举志》。
    2 白居易:《策林序》。
    3 冯桂芬曾记录了当时一个举人的酒后狂言,这个举人认为八股时文是朱元璋设计出来意在“禁锢生人心思才力”,削弱和败坏天下人才,但冯桂芬接着就从史实出发反驳了这种说法。参考《校邠庐抗议》卷下,《改科举议》。这种观点在当时人的言谈中可能已经比较盛行,陕西藩司樊增祥也有类似的记载,参考樊增祥:《樊山政书》卷十,中华书局,2007年,第286页。
    4 参考启功等:《说八股》,中华书局,2000年,第36页以下。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5页以下。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沈阳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以下等。
    1 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4页。
    2 河元洙:《唐代明经科与进士科的位相:制度上和社会认识之间的乖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3页。
    3 河元洙:《唐代明经科与进士科的位相:制度上和社会认识之间的乖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4页。
    1 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2 同上,第145页。
    3 以上两段引文皆转引自王日根:《明清民间办学勃兴的社会经济背景探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5-246页。
    1 参考邓洪波,龚抗云编著:《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沈榜:《宛署杂记》卷三《职官》。
    3 《汉书·董仲舒传》。
    4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39页。
    5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1 参考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时代风云出版集团,1993年,第152页。
    2 有学者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参考屈超立:《科举制的廉政效应》,《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3 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1页。
    4 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读者》,2009年第2期。
    5 《蔡忠惠公集》卷18,《国论要目·废贪赃》。明代陈邦彦也指出了大体类似的现象:“嘉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游宦归来,客或询其囊橐,必唾斥之。今天下自大夫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受铨天曹,得膻地则更相庆,得瘠地则更相吊。官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陈岩野先生集》卷1《奖廉让》,转引自徐茂明:《江 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80页。
    1 1869年3月1日欧南森的报告,转引自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2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1 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2 秦晖:《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含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1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2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第56-57页。
    3 何永估:《中国史的代议制度》,载《观察》1948年第4卷第11期。
    4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2页。
    1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80页。
    2 同样是明朝,一些皇帝甚至若干年不上朝,但整个官僚系统和社会仍然有序运转,这就很可以反映出这种高度制度化的状况。明代虽然废除了宰相,但是内阁首辅则发挥了宰相的作用。参考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
    3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4 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第231-232页。
    1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2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5页。
    3 参考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60-61页。
    4 参考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加州学派对此贡献最大。
    1 参考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又见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33页。
    2 多元现代化的观念参考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三联书店,2006年。
    3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5页。
    1 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148页。
    2 同上,第148-149页。
    3 同上,第118-119页。
    4 同上,第176页。
    5 同上,第61页。
    1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2 同上,第28-29页。
    3 袁采:《袁氏世苑》卷中《处己》。
    4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5 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151页。
    6 王楷元:《辛亥革命前后的私塾生活》,转引自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59页。
    2 同上,第62页。
    3 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朝典制》,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61页。
    1 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页。
    2 同上,第9页。
    3 魏丕信的研究指出在乾隆时期曾经存在着有效的荒政,但受制于财政和官僚组织纪律的下降,嘉庆以后中央政府已经很难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大规模的活动。参考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而对抑兼并问题上存在着困境的揭示可以参考秦晖:《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载《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转引自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5 关于“漕运”还是“海运”的争论参考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9-130页。
    6 参考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2001年。从技术角度看历史和对管理数目字化的强调也是黄仁宇许多历史著作的一贯重心。
    1 无疑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金钱的诱惑会对官僚机构的腐败产生重大的刺激作用,人口膨胀也会带来人地矛盾,这些都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维持。
    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84页。
    3 马端临:《文献通考·国用考》。
    4 《旧唐书·马周传》。
    1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2 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不发达,而是因为国家税收主要立足于农业税。这种税收包括实物、货币、劳役等形式。当然在某些朝代的某些年份工商税也比较多,但多归皇室收入,帝制中国从来没有很好地将其作为立国基础,而是采用重农抑商的国策。并且国家也从盐铁官营这样的抑制自由经济的政策中获取了大量的收入。之所以说传统农业经济是“小农经济”,是因为中国古代地权比较分散,以自耕农为主,在均田制时代自然是如此,均田制崩溃之后的土地商品化时代,土地流转比较频繁,虽然能够产生土地集中,但主要是由于诸子平分式的遗产继承制度导致地权在集中之后也总是容易重新走向分散,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3 对这种脆弱性的个案定量考察可以参考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时代风云出版集团,1993年,第186-187页。费孝通考察的是近代的情况,但由于经济体系并没有根本的跃迁,所以还是可以参考的。从中我们能看出小农经济的农业剩余是非常有限的,往往要靠家庭手工业来弥补家用,如此方能维持不饥不寒的生活。如遇天灾人祸就往往要举债生活,挺不过就不得不出卖土地,成为流民。另外马若孟、黄宗智也考察了由清代延续下来的传统小农经济的过密化和脆弱性,参考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4 参考龙登高:《内涵式发展与边际式变革——以传统市场为中心的中西比较》,《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
    5 “过密化”概念是由黄宗智提出的,参考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页。
    2 同上,第9页。
    3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5页。
    1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2 以上参考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页以下。可以说这种对乡村的总体认识模式主要源自费孝通先生。
    1 参考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尤育号:《近代士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2 参考史靖:《绅权的本质》,载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岳麓书社,2012年第137.138页。
    3 参考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1993年,第175页。
    4 同上,第171页。
    1 引自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2 参考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第185-186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1993年,第147页以下
    2 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第2页。
    3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4 一般乡民想进县衙是不容易的,而士绅则能直接与地方官打交道。地方官一般都不是本地人,各地方言的差异也构成了一大沟通障碍,而士绅则可以与其用官话和书面语交流。
    5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7-308页。
    5 张忠礼的《中国绅士》—书详细列举了绅士的职责,参考张忠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4页以下。
    1 张忠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2 同上,第187页。
    3 同上,第44页。当然,作者也指出自传中没有提及这方面的活动并不表明绅士们没有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4 “现场治理者”这个说法来自秋风,参考姚中秋:《美德·君子·风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2页。
    5 如石成金:《官绅约》指出:“地方官兴利除弊,体察民情,必须访之乡绅。”
    6 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9年,第22页。
    7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
    1 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9年,第22页。
    2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2 罗志田:《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 转引自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26页。
    4 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523页。
    5 胡庆钧:《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载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岳麓书社,2012年,第115页。
    6 胡林翼写道:“自寇乱以来,地方公事,官不能离绅士而有为。”《胡文忠公遗集》卷86,转引自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与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9页。
    2 金迪斯提出了“社会学基本定理”。这个定理有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这样陈述:一个社会,长期而言,如果没有任何说教机构——例如教会、学校、报纸或家庭的灌输等,那么,长期而言,这个社会必定瓦解。这与个人自由与启蒙主义是相矛盾的。参考:汪丁丁等:《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3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4 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
    1 转引自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7页。
    2 上述引文参见《绅衿论》,《申报》,1872年,五月初一日,第22号。这些评价都是仍然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所作出的,虽然有所美化,但这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士绅阶层整体的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多数士绅应当是向着这个方向靠拢,正绅应是居主流的。
    3 具体的分析可以参考余英时:《儒家“君子”的理想》,载《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
    4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23页。
    1 宋代以后儒家注重经营家族,范仲淹设立的范氏义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 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9年,第18页。
    3 同上,第18页。
    4 参考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等处。
    1 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2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3 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212页。
    4 韦伯在其比较研究中就特别强调了西方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差别。参考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58页。
    1 西比勒·范·德·斯普伦克尔:《城市的社会管理》,载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第731-732页。
    2 瞿同祖举了清代的一些例子,参考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16页以下。
    3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原士》。
    4 参考伍丹戈:《明代绅衿地主的发展》,载《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5 张忠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时代风云出版,第150页。
    2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3 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号。
    4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2页。
    5 徐爽:《断裂的传统:清末废科举对宪政改革的影响》,《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6 谢海涛编译:《艾尔曼论中华帝国晚期科举的三重属性:政治、社会和文化再生产》,《北 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 刘琼,张铭:《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问题再认识》,《东岳论丛》,2012年第11期。
    1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6-197页。
    2 托马斯·哈定等著:《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1 林毅夫就是主张这一观点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参考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背景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9页以下。
    2 李约瑟在其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就突出强调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现在看来科学与实用技术似乎不能看作一回事,虽然二者也不能截然二分。总体来看,前者需要相应的规范和学术积累,后者源于生活实践的需要,中国古代似乎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方面比较欠缺。
    1 王业南似乎将科举作为传统官僚政治的一大支柱而加以批判和否定,参考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00页以下。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一文则对这些问题行了辩驳,参考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书屋》,2005年第1期。
    2 随着考试竞争变得愈加残酷和王朝统治走向衰弱,一些士子甚至成为造反运动的领导者,这也标志着科举制对社会的整合能力下降。See Ichisada Miyazaki. China's Examination Hell: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ppl21-124.
    3 艾尔曼列举了大量这样的例子,参考艾尔曼:《中华帝国晚期科举文化史》(网络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793977.html?from=dl),第162-181页。
    1 顾炎武:《日知录·十八房》。
    2 参考张鸣:《梦醒与嬗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1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页。
    1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页。
    2 同上,第8-9页。
    3 同上,第237-238页。
    1 黎仁凯等著:《直隶义和团运动与社会心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31页。
    2 参考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
    3 关晓红:《清季外官改制“地方”的困扰》,《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
    1 弗朗兹·迈克尔:《19世纪中国的地方主义》,转引自关晓红:《清季外官改制“地方”的困扰》,《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
    2 转引自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1 关于这一点,柯文有比较详尽的分析,参考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第4-7页。
    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5页。
    2 明代人口并没有显著的增长趋势,而是徘徊在六千万人左右。参考杨子慧主编:《中国 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908页。
    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2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7页。
    3 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2 同上,第122页。
    3 对此的详细考察参考杨国强:《清代的功名与富贵》,载《晚清的世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
    1 参考李长莉:《晚清士风与义利观念的变动》,《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2 《郭崇焘致曾国藩》,《陶风楼藏明贤手札》第5册,转引自上引桑兵一书第34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2 同上,第23页。
    3 同上,第33页。
    4 同上,第38页。
    5 同上,第38页。
    1 参考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4-196页。
    1 参考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5、467页。
    2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八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3 具体的统计数据和表格参考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 《请缓会试说》,《申报》1895年3月6日。转引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2 数据图表参考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90页。
    3 这是萧功秦对戊戌变法之变革观的一个总结。参见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保守与激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60页。
    1 今天的史学界已经对戊戌变法中的燥急、轻率和策略上的盲目等方面提出了广泛的质疑和反思,参考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张鸣:《梦醒与嬗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可以说,当时反对改革的情绪不少是由于敌视康有为所引起的,而由于惧怕改革所引起的阻力反而少些。这说明改革也是一门艺术,由缺乏政治经验的人利用书本型知识来操作很容易出问题。
    2 顾自安在其著作中根据哈耶克的思想指出了这一划分方式,并维护哈耶克的自发演化思想,反对有意识演化。参考顾自安:《制度演化的逻辑:基于认知进化与主体间性的考察》,科学出版社,2011年。
    1 See Colin Hay. Constructivist Institutionalism.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Rhodes R.A.W., Binder Sarah A. and Rockman Beat A.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中文的介绍性文章参考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肖晞:《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的新流派:话语性制度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 转引自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他们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叙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5页。
    1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0页。
    2 舒新诚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6页。
    3 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4 转引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5 舒新诚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6 同上,第62页。
    1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9页。
    2 《荀子·君道》
    3 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1页。
    4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九年二月袁世凯等奏,中华书局,1958年,总第4997页。
    1 张鸣:《梦醒与嬗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335页。
    1 舒新诚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6、39页。
    2 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3 张鸣比较早地注意到科举革废过程中这种改革方式的特点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参考张鸣:《梦醒与嬗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340页等处。关晓红在一系列的文章中都强调了在清末科举改革的设计中并非彻底废除科举制度,而是将科举与学堂合二为一不过她认为这种做法是后来迫于形势而不得不采取的,而本文更侧重从当事人认知和观念层面来分析其中的各种曲折和主观选择性,并从异质文明系统中的制度差异来分析这种形式照搬和比附式对接的改革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参考关晓红《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终结科举制的设计与遗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两文。
    4 有学者强调此前的各种科举改革尝试的搁浅是新政改革者下决心停废科举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考关晓红:《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5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九年二月袁世凯等奏,总第4998页。
    1 当时的奏折记录了这些官僚的改革规划,如1901年4月25日,袁世凯:《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1901年7月12日,张之洞和刘坤一上“江楚会奏”第一疏《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以上文献出处参见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一文,另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59页以下。
    2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一文专门考察了废科举决策得以通过的过程及其中的机巧,参考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65页。
    4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6页。
    1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序》,汤志筠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第224页。
    2 参考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 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2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43页。
    3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将八股改为策论并不是一个完备的选择,前面分析八股文相对于策论的优势时也指出了单独采用策论这种形式不适合大规模统一考试。而在清末策论考试还面临着与学校整合的难题,策论容易流于浮夸和文辞,虽然适合汉字文化考试和一定学历之上的高级考试(因为它能考察综合运用知识并致用的水平),但单纯靠几篇策论不容易考察源自西方的以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新学水平,所以考试程式和内容的改革不能止于策论。对后者的考察可以参考刘龙心:《从科举到策论:策论与晚清的知识转型(1901-19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8期(2007年12月)。
    1 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 转引自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249页。
    1 《论中国学务》,《外交报》第273期,译自英国1910年1月5日《格刺斯哥报》。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2 在北京,有的竟“因款项不足,拟将该堂改为家塾”。在江苏也有人指出:“官立民立各学堂费繁事大,每苦难于兴办。”(上述史料转引自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未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 忧时子:《顺属各州县的新政可哭》,《爱国报》第155期,1907年3月18日。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4 《江苏咨议局调查两江师范学堂报告》,《教育杂志》第3年第3期,1911年4月8日。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1 参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2页。
    2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63-64页。转引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3 以上所引参见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7页。
    5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6页。
    1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8-529页。
    2 张鸣:《梦醒与嬗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342页。
    1 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2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3 《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转引自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4 《未免轻视学生》,载《东方杂志》1904年第12期。
    5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7页。
    1 王先明:《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 陈志让:《军绅政权》,三联书店,1980年,第14页。
    3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一日,第169页。
    4 王先明:《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 参考王先明:《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3 关于学潮频发的详细研究可以参考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四章。
    4 梁漱溟特别指出了西洋风气输入给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所带来的瓦解作用,对于新式学生这些青年人的叛逆性格来说也有这种深层的文化碰撞背景在。参考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第56页等处。应当说这种瓦解作用既有优势文化冲击的原因,也有国人自毁长城的原因。
    5 参考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5页。
    6 比如有人指出,某些“劣绅莠士,借兴学为名,鱼肉乡里,侵吞公款,致教育之声价日堕,教育之信用全失,毁学之风,由此而滋”。转引自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7 参考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282页。
    2 唐德刚:《袁氏当国》,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296页。
    3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28-529页。
    4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5 《论国民教育》,《爱国报》第262期,1907年8月15日。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7页。
    6 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7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3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3页。
    2 同上,第393页。
    3 高钟:《文化激荡中的政府导向与社会裂变:1853年-1911年的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9页。
    4 同上,第169页。
    5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4页。
    6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31页。
    7 孙中山本人就赢得了“孙大炮”的称呼,搞完革命后孙中山夸口要修“二十万公里铁路”(一说是“十万公里”),但凡有点实干之才的人都知道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比民国财政尚显宽裕的清廷都无法做到的事情靠一场革命当然也解决不了,袁世凯也乐得以此任务交付孙中山,最终孙中山在挥霍掉袁世凯拨付的经费之后一公里铁路也没修出来,袁世凯也正好乘机打压他。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出那种先破坏后建设的思路背后其实有很多想当然的成分。参考唐德刚:《袁氏当国》,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89页。
    8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4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5页。
    2 关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这一问题可以参考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3 参考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4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社会中的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 约翰·H.米勒,斯科特·E.佩奇:《复杂适应系统:社会生活计算模型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第35页。
    1 转引自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社会中的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3 这种看法反映在当时的许多报刊言论当中,如《中外日报》(光绪32年5月)文章标题即为《论日胜为宪政之兆》。《时报》(丁未五月十五日)载文写道:“故中国存亡之问题,实以能否确立立宪政治之基础决定之。”《中外日报》(丁未九月一日)载文写道:“苟欲救亡,舍立宪外,即无他策。”后两则言论参见张朋园的《立宪派与辛亥革命》一书(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第47-48页)。
    1 参考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魏光奇:《官治与自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2 《中外日报》(丁未九月一日)转引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第47-48页
    3 萧功秦:《近代国人对于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4 转引自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67-68页。
    5 《立宪纲要》,载《东方杂志》,1906年第3卷增刊。从其所用的比喻来看,无疑有“天下一家”的意象。
    6 转引自萧功秦:《近代国人对于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 参考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下》。
    2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第176页。
    3 赫尔德在总结自由主义民主制的发展时提到了这种“保护主义民主理论”,参见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另外自由主义的代表性思想家波普尔也赞成一种“保护主义”的国家观,认为现有的自由民主制是符合“保护主义”国家观的制度。参见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13页以下。
    4 罗尔斯特别强调了信仰自由之于自由主义政治观形成的意义,“政治自由主义(以及更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主义)的历史起源,乃是宗教改革及其后果,其间伴随着十六、十七世纪围绕着宗教宽容所展开的漫长争论”。参考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2页。对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自由主义发生、发展之问所具深层关系的考察可以参考丛日云:《在上帝与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
    1 后来的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孙中山认为中国人享有的自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他所考虑的问题是怎么将这“一盘散沙”的国人凝聚起来。
    2 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6页。
    3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534页。
    4 参考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2009年。
    1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07页。
    2 梁启超“与严又陵先生书”,转引自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3 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4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6页。
    1 有趣的是,阿罗用严格的数理逻辑证明了这一点,叫做“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当然我这里的表述并不严格,参考肯尼斯·J.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体理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 汪荣祖:《康有为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36页。
    2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83页。
    1 当时的一些志士甚至不惜以鲜血来请愿,如长沙修业学校教员徐特立“乃觅刀自断左手小指,濡血写‘请开国会,断指送行八字’”。(《申报》,1909年12月11、12日),江苏丹徒县的郭毅自刺手臂,用血书写下“以购国会,国会乎,政党乎!血乎!”。(《申报》,1910年2月14日)
    2 杨国强:《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载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276页。
    3 转引自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8页。
    1 这方面的分析可以参考前引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及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两书。
    2 转引自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3页。
    3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提及这一点的相关文献综述可以参考刘建军:《你所不识的民 国面相:直隶地方议会政治(1912-192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4 当然也不排除有贿选的行为,不过总体来说这种选举的质量和政治运作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参考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第18-21页。
    5 郭廷以等访问:《钟伯毅先生访问纪录》,转引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第20页。
    1 有学者注意到了废科举对宪政改革失败的影响,不过其文章通篇主要集中写科举制度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却缺乏对二者关系的详细分析,参考徐爽:《断裂的传统:清末废科举对宪政改革的影响》,《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1 《万国公报》1905年10月号《中国振兴之新纪元》,转引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第429页。
    2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在环球中国学生会演说》(1906年),载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第166页。
    3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44页。
    4 同上,第643页。
    1 参考罗志田:《革命的兴起: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2 萧功秦专门研究了守旧士大夫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指出了这种荒谬做法的心理机制(避害反应,迁怒心理,受挫心理等),参考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清议派”士大夫并不是绝对排外的一个群体,事实上许多士大夫对新事物持开明态度,有一些士大夫则将排外当做实现其他政治目的的手段,对此的分析参考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第32-33页。
    3 今天看来清廷的铁路国有政策情有可原,但错在没有从对整个形势的判断上来应对这一危机。参考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1 卡尔·波兰尼在其名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中比较早地探讨了这一问题,国内学者中对这一问题比较关注的是张铭教授,参考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张铭:《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张铭:《关于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取向的若干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张铭:《东方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2 参考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4页等处。
    1 《国风报》,第18号,第26页。转引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第67页。
    2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第67页。
    1 转引自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332页。
    1 以上所引参见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268-269页。
    2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六章。
    3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自序第2页。
    1 耿志云:《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转引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2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国史新论》,联经出版,1998年,第313页。
    3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0页。
    1 刘海峰:《科举制百年祭》,《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4期。
    2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38页等处。
    3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45页。
    4 国内新权威主义的代表人物萧功秦认为如果当初是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来改革科举制度,情况会好得多。参考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1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39页。
    1 参见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编者序,新星出版社,2005年。
    2 唐德刚:《袁氏当国》,远流版,2002年,第61-62页。
    3 同上,第62页。
    4 刘江船:《论民初军阀割据的文化原因》,《民国档案》,1994年第3期。
    1 杨荫杭:《老圃遗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98页。转引自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8页。
    2 杨荫杭:《老圃遗文集》(原刊1921年9月19日《申报》),第414页。转引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1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7-378页。
    2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0页。
    3 罗志田:《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6页。
    1 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6页。
    2 《三民主义》讲演,《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282页。
    3 有学者注意到了中国现代政治重建中的这一因素,参考李斌:《政治动员与社会革命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第271页。
    2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08页。
    3 转引自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孔飞力与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65页。
    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
    1 摩尔在《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中特别强调了贵族对商品经济的反应之于政治现代化的意义,英国因为这一点做得比较成功而走向了民主,参考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
    1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页。
    2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第185页以下。
    3 《宣统元年江苏教育总会呈学部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教育杂志》,1909年第5号。
    1 转引自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
    3 对上述这些情况更详细的考察参考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356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757页。
    1 罗志田:《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2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第182页。
    3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0年,第654-655页。
    4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第66页。
    1 参考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尤见第八章。
    2 转引自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孔飞力与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60页。
    1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2-53页。
    1 罗志田《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一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载《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72页。
    3 参考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56页以下。
    1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转引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0-61页。
    2 同上,第61页。
    3 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4 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94页。
    5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1-52页。
    1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第16页。
    1 祝安顺:《从张之洞、吴汝纶经学课程观看清末儒学传统的中断》,《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1 转引自关晓红《终结科举制的设计与遗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该文并强调指出废科举的制度设计未考虑到文化传承问题。
    2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争论》,三联书店,2005年,第109页。
    3 可以参考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十二章: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231页以下。有革命志士深叹:“巴黎之花,伦敦之犬,皆带自由不可侮之气。”(杨国强书第232页)从中我们多少能看出当时人对欧西的崇拜程度。
    4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5页。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也曾试图推进包含儒家思想的“新生活运动”来整顿世风和凝聚人心国魂,但是这一努力与正统的制度化儒学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
    1 参考汪荣祖:《康有为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114页。
    2 详细分析可以参考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3-346页。
    3 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43页。
    4 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5 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6 这两个术语都来自罗志田教授的著作。
    1 参考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连比较温和的自由主义者胡适都有“再造文明之梦”(罗志田),林毓生甚至认为胡适所采取的是“伪改良主义”。
    3 这种偏离在思想层面固然已经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唯科学主义和唯理主义上面,即使是在人格、行为层面也非常显著,王元化特别注意到了陈独秀在批判杜亚泉所写的一篇文章时捕风捉影、上纲上线的做法严重背离了科学和自由民主精神,导致了杜亚泉失去《东方杂志》编辑的职位。王元化称其为“伦理不守恒”,正是这一发现使其接受了林毓生的影响,由之前的为五四辩护走向反思五四。参考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及夏中义:《林毓生与王元化“反思五四”——兼论王元化学案“内在理路”与“外源影响”之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 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2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载《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第428页。
    1 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3页。
    2 参考艾尔曼:《中华帝国晚期科举文化史》(网络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793977.html?from=d1),第292页以下。
    3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1905年10月15、17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6页。
    1 转引自庄士敦:《儒学与近代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9页。
    2 参考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载《东方杂志》1918年4月。
    3 罗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载《文史知识》,2011年第1期。
    4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参考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载《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1 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1页。
    2 同上
    3 按照余英时的观点,文化工作需要立基于学术思想上面的坚韧而持久的努力,而这是热衷于政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欠缺的,参考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载《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第430-432页。类似的,林毓生在人文重建问题上也提倡一种“比慢”的态度和精神,这也是针对近代以来国人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的焦躁、浮躁的心态而言的,参考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94年,第19页。
    1 文史哲编辑部曾组织了一个关于“儒家是否宗教”的笔谈,其中汇集了一些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参考文史哲编辑部编:《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商务印书馆,2011年。葛兆光则认为这种定义的争论其实都不是真问题而是伪问题,参考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2 无怪乎赵晓《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科学投资》,2003年第1期。)一文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当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东亚文化圈内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也使人们注意到了儒教伦理的作用。
    1 《海光文选》自序,转引自林毓生:《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大陆版代序》,《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
    2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501页。
    3 自韦伯以来很多思想家(包括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已经对技术理性的非理性一面或不可欲的后果提出了反思,应当说这在高度“理性化”的西方是一个热门话题。
    4 张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333页。
    5 儒家学者秋风非常自信地论证了这一点,参考姚中秋:《美德·君子·风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0-61页。
    1 佩雷菲特所作《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无疑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参考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书店,1993年。
    1 严复所译介的进化论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皮后锋:《严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八章。
    1 参考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第230页。
    2 儒家的历史观就有历史退化论的倾向,上古的“三代”被儒家视为黄金时代。另一方面,那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王朝循环观念则是一种有变化无发展的循环史观,因此与以基督诞辰为开始的公元纪年不同,中国古代的纪年并没有这种直线发展的观念,而是周期性的,如朝代纪年和甲子纪年
    3 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74-75页。
    1 夏皮罗:《政治的道德基础》,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0-17页。今天看来,这种对科学的理解和对确定性的追求具有很大的局限,现代哲学和科学哲学已经对此进行了致命的挑战。比如波普尔对归纳命题的批评和证伪理论的提出,奎因对分析和综合这一传统区分的批判,库恩的范式革命思想。总体来说,演绎推理本身无法确立大前提的有效性,而归纳判断则总是面临着经验反例的挑战,所以根本无法确立什么绝对确定的终极原理。
    2 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绝对确定的演绎推理前提。而“17世纪中叶以后,笛卡尔精神渗透了一切知识领域,以致它不仅支配了哲学,还支配了文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页。)
    3 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页。
    4 在其大作《利维坦》的第一部分,霍布斯毫不犹豫地将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和机械方法用于解释人的构造和心理活动,进而将社会解剖为孤立的原子式个人,试图由此推导出社会的普遍原理。
    5 当然,不同的思想家往往会发现不同的普遍原理,这本身就暗示这种所谓的普遍原理靠不住。另外,虽然一些思想家宣称其构造出来的制度是由理性所发现的,但实际上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此前西方历史传统中已经存在的制度实践尤其是英国的制度实践中获得推理的灵感,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正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对英国制度的解读(这一解读同时也是一个经典的误读)那样。
    6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648页。
    7 休谟比较早地从这一角度来批判社会契约论,认为所谓的自然状态不过是一种虚构,参见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533-534页。当然,休谟本人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历史主义者,历史主义是紧接着启蒙时期兴起的一个思潮,与启蒙运动追求普遍性相反,历史主义思潮往往注重每一个民族的特殊性和制度的历史性,代表性的人物 有兰克、梅因、萨维尼等人。波普尔在其著作中也常用“历史主义”这一概念,他所说的历史主义是指一种通过寻找历史规律来预测和控制社会发展的历史决定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则是其批判矛头所指向的主要鹄的。
    1 对马克思理论中这种张力关系的揭示参考夏皮罗:《政治的道德基础》,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97页。
    2 汪荣祖:《康有为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36页。
    3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第633页。严复本人在进化论上面接受的是一种斯宾塞式的渐进演化版本,晚年的严复更是从其早年的西化立场上退却了,现在他发现中国还无法超越“宗法-君主政体”的阶段。参考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6、215页等处。
    1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第77页。
    1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2 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4页。
    1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1 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2页。
    2 参考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 关于“形式效仿”还是“功能看齐”的探讨可以参考张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334-349页。
    1 “暗示”是奥克肖特在其政治哲学中所运用的一个术语,参考奥克肖特:《论政治教育》,载《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 康德虽然提出了一种先验哲学,但他所说的先验范畴只是一些基本的认知工具,关系到人们如何能够先天地就具有认知能力,而其质料则来自后天的经验。相应的,这种哲学是用来批判地审视人类的理性能力,而不是说理性能够先天地认识到某种世界的本质或发展规律。
    1 这里借鉴了奥克肖特对“实践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区分。
    2 转引自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第66页。
    1 张铭:《在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之间:H·西蒙与新古典经济学对话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 这里参考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1 参考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当然以“社会工程”来界说本身就已经含有了一种比较强的理性设计的味道。
    2 参考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参考了张鸣所著《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一书,书中分析了上述不同的乡治模式。
    2 《阎百川先生言论类编》,民国刊本,山西,第27页。转引自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第86页。
    1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第131-132页。
    2 同上,第129页。
    1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第121页。
    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7页。
    3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第161页。
    1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第183页。
    2 同上,第205页。
    3 同上,第216页。
    1 希尔斯将韦伯的“卡理斯玛”概念扩大了,用来分析传统的文化、制度和习俗的神圣性,以及它们对于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作用,这里借鉴了这种用法。(参考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译者序。)
    1 关于扩展秩序与组织秩序的划分可以参考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67-68页。哈耶克所说的组织包括比较微观的层面和非常宏观的层面,前者如企业组织,后者如国家这种大组织。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2.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
    3.薛定谔:《生命是什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4.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三联书店,2003年
    6.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托马斯·哈定等著:《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8.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9.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2006年,三联书店。
    10.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11.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12.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2008年。
    1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
    14.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
    15.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16.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18.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9.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4.史景迁:《王氏之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25.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27.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8.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
    29.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6年
    31.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
    32.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3.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4.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5.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
    36.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三联书店,2001年
    37.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8.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
    39.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
    40.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42.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
    44.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5.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6.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7.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48.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49.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
    50.艾尔曼:《中华帝国晚期科举文化史》牛秋实所译中译本(网络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793977.html?from=d1)
    51.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他们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叙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3.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5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5.约翰·H.米勒,斯科特·E.佩奇:《复杂适应系统:社会生活计算模型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
    56.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8.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9.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60.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2009年。
    61.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2.肯尼斯·J.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体理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
    64.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5.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
    66.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67.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8.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
    69.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70.庄士敦:《儒学与近代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71.夏皮罗:《政治的道德基础》,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72.E.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73.休谟:《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
    74.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75.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汉书·食货志》。
    2.《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汉书·董仲舒传》。
    4.《新语·无为第四》。
    5.《春秋繁露·玉杯》。
    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
    7.《论语·为政》。
    8.《汉书·元帝纪》。
    9.《史记·秦始皇本纪》。
    10.《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
    1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1,《高宗》八。
    1 2.崔寔:《政论》。
    13.《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
    14.《震川先生集》卷二《龙游翁氏宗谱序》。
    15.《孟子·梁惠王上》。
    16.邓洪波,龚抗云编著:《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通典》卷15,《选举三》。
    18.《唐六典》,卷2,《尚书吏部》。
    19.《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20.《新唐书·选举志》。
    21.白居易:《策林序》。
    2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下,《改科举议》。
    23.樊增祥:《樊山政书》卷十。
    24.沈榜:《宛署杂记》卷三《职官》。
    25.《蔡忠惠公集》卷18,《国论要目·废贪赃》。
    26.袁采:《袁氏世苑》卷中《处己》。
    27.马端临:《文献通考·国用考》。
    28.《旧唐书·马周传》。
    29.石成金:《官绅约》。
    30.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原士》。
    31.《日知录·十八房》。
    32.舒新诚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33.《荀子·君道》。
    34.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九年二月袁世凯等奏,中华书局,1958年。
    35.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36.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37.工韬:《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下》。
    38.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下),中华书局,1979年
    3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
    40.张枬,工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0年。
    1.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2.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
    3.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4.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6.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7.贾志扬:《宋代科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8.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
    9.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1.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
    15.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
    18.王日根:《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岳麓书社,2007年
    19.吴铮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上海辞书出 版社,2008年
    20.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岳麓书社,2012年
    22.张忠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3.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
    24.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
    2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27.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
    28.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9.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刘泽华:《中国的工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杨阳:《工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学林出版社,1997年。
    35.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齐鲁书社,2003年。
    36.姚中秋:《重新发现儒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37.刘海峰主编:《科举百年祭》,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新京报主编:《科举百年》,同心出版社,2006年。
    39.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
    41.顾自安:《制度演化的逻辑:基于认知进化与主体间性的考察》,科学出版社,2011年。
    4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4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44.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天地图书有限 公司,2004年。
    45.哈佛燕京学社:《启蒙的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46.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47.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48.张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理论、历史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49.姚中秋:《寻求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语文出版社,2012年。
    50.张铭:《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1.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5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4.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
    55.余英时:《士与中图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57.姚中秋:《华夏治理秩序史·天下》(第一卷上册),海南出版社2012年
    58.余英时:《民主制度与现代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9.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60.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6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年,第323页。
    62.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6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
    64.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
    65.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
    66.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
    6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68.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年。
    6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70.启功等:《说八股》,中华书局,2000年。
    71.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沈阳出版社,2005年。
    72.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
    74.工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
    75.工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7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77.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78.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79.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朝典制》,吉林文史出版社。
    80.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81.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2001年
    82.张忠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3.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84.姚中秋:《美德·君子·风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85.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9年。
    86.汪丁丁等:《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7.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
    88.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89.工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90.张鸣:《梦醒与嬗变》,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91.黎仁凯等著:《直隶义和团运动与社会心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92.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
    93.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
    9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光绪十八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95.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96.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
    97.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98.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99.唐德刚:《袁氏当国》,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00.高钟:《文化激荡中的政府导向与社会裂变:1853年-1911年的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1.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
    102.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3.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新星出版社,2006年。
    104.丛日云:《在上帝与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
    105.工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
    106.工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7.汪荣祖:《康有为论》,中华书局,2006年
    108.《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
    109.刘建军:《你所不识的民国面相:直隶地方议会政治(1912-192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0.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1.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112.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113.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国史新论》,联经出版,1998年。
    114.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
    115.《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
    116.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争论》,三联书店,2005年。
    11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8.文史哲编辑部编:《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商务印书馆,2011年。
    119.皮后锋:《严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0.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
    1.何忠礼:《20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3.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5.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6.杨国强:《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史林》,1997年第3期。
    7.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8.关晓红:《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9.关晓红:《殊途能否同归:立停科举后的考试与选才》,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9期,2007年。
    10.关晓红:《终结科举制的设计与遗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1.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清华大学),4卷1期,1947年
    12.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13.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号。
    14.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天府新纶》,2009年第2期。
    15.张宝昆:《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
    16.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7.屈超立:《科举制的廉政效应》,《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
    18.秦晖:《科举官僚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含义——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19.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书屋》,2005年,第1期。
    20.刘泽华:《传统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南开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1.马卫东:《大一统源于西周封建说》,《文史哲》,2013年第4期。
    22.李振宏:《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文史哲》,2013年第4期。
    23.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4.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载《现代儒学的回顾 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
    25.丛日云:《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26.康晓光:《我为什么主张“儒化”》,http://www.ai sixiang.com/data/4908.html.
    27.韩星久:《儒家“无为”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生成机制:兼论“儒家自由主义”问题》,《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28.楚双志:《中国古代封建君权制约述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29.宫崎市定:《宋代官制序说:宋史职官制的读法》,《大陆杂志》,第78卷第1期。
    30.孙立平:《论科举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4期。
    31.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32.刘海峰:《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33.刘海峰:《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34.陈文新:《赞美科举制的“维稳”理由》,南方周末,2011年12月22日。
    35.张新民:《面向未来的制度关怀: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周年答客问》,《阳明学刊》(第二辑),2006年。
    36.海涛编译:《艾尔曼论中华帝国晚期科举的三重属性:政治、社会和文化再生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7.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
    38.郑从金:《从精英循环的角度看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9.郑若玲,陈为峰:《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月。
    40.万绳楠:《武则天与新进士阶层》,《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41.河元洙:《唐代明经科与进士科的位相:制度上和社会认识之间的乖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42.张亚群:《科举考试与汉字文化:兼析进士科一枝独秀的原因》,《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
    43.王日根:《明清民间办学勃兴的社会经济背景探析》,《中国社会经 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4.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读者》,2009年第2期。
    45.何永佶:《中国史的代议制度》,载《观察》1948年第4卷第11期。
    46.贾国静:《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7.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48.龙登高:《内涵式发展与边际式变革——以传统市场为中心的中西比较》,《思想战线》,2005年第4期。
    49.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0.尤育号:《近代士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51.《绅衿论》,《申报》,1872年,五月初一日,第22号。
    52.罗志田:《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53.工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与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54.伍丹戈:《明代绅衿地主的发展》,载《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55.徐爽:《断裂的传统:清末废科举对宪政改革的影响》,《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56.刘琼,张铭:《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问题再认识》,《东岳论丛》,2012年第11期。
    57.关晓红:《清季外官改制“地方”的困扰》,《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
    58.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59.李长莉:《晚清士风与义利观念的变动》,《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60.肖晞:《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的新流派:话语性制度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61.村田雄二郎:《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日本变政考><日本书目志>管见》,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62.刘龙心:《从科举到策论:策论与晚清的知识转型(1901-19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8期(民国96年12月)。
    63.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64.《未免轻视学生》,载《东方杂志》1904年第12期。
    65.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66.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7.《立宪纲要》,载《东方杂志》,1906年第3卷增刊。
    68.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69.张铭:《关于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取向的若干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70.张铭:《东方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71.刘海峰:《科举制百年祭》,《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4期。
    72.刘江船:《论民初军阀割据的文化原因》,《民国档案》,1994年第3期。
    73.李斌:《政治动员与社会革命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74.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75.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孔飞力与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76.祝安顺:《从张之洞、吴汝纶经学课程观看清末儒学传统的中断》,《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77.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78.夏中义:《林毓生与工元化“反思五四”——兼论王元化学案“内在理路”与“外源影响”之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79.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载《东方杂志》1918年4月。
    80.罗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载《文史知识》,2011年第1期。
    81.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82.赵晓《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科学投资》,2003年第1期。
    83.林毓生:《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大陆版代序》,《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
    84.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5.张铭:《在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之间:H·西蒙与新古典经济学对话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Ichisada Miyazaki.China's Examination Hell: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2.Franke,Wolfgang.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3.Elman,Benjamin A.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4.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5.Gould,Stephen Jay.The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6.Menzel,Johanna M.eds.The Chinese Civil Service:Career Open to Talent? Boston:D.C.Heath and company,1963.
    7.Rhodes R.A.W.,Binder Sarah A.and Rockman Beat A.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