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与社会稳定关系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和国家,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进行的前提,是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低要求。任何国家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一个主导力量,从各国历史上看,这种力量可以是发达的公民社会,可以是贵族阶级,可以是强大的官僚系统或军人集团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成为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基本稳定的唯一有组织的政治力量,党的建设与社会稳定也就密切相关并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社会转型对二者关系的互动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以实现社会稳定为价值追求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专项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第一,社会稳定问题。主要关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探寻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稳定的一般规律;落脚点在于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第二,政党建设问题。不同的政党政治生态孕育出不同类型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政党建设规律也就有一般和特殊之分;本文在关注政党政治一般规律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考察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第三,政党建设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政治体制,政党在社会转型中担当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政党建设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也就有很大差异。本文的基本任务是,在正确认识执政党建设和治国理政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与社会稳定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价值目标、重点内容及其实现机制。主要目的是,在实现社会稳定的要求下,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价值引导和学理支撑。
     在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方面,论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依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展开;借鉴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范式,运用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和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第一章从现代社会转型共性的角度认识政党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基本理论;第二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稳定结构的分析,从党的建设与社会稳定研究视域重叠的角度认识二者关系的内在机理。第三章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党的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第四章从社会风险的广阔视角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理论梳理;第五章,分析加强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全文着力论证和阐述了如下观点:
     1、现代社会转型有三种不同的主导力量,分别是社会力量、官僚组织和政党。不同类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党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有较大差异:政党主导的国家转型中,政党构成社会稳定的核心力量;官僚组织主导的转型中,政党从属于官僚机构,政党的软弱和政党体制的不健全,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社会力量凸显的英美社会变迁中政党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2、以政党政治推动国家的民主转型,实现国家建设的软着陆是政党的基本职能;以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带动国家建设的成熟,以成熟的国家建设实现社会稳定,这是政党政治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3、不同的政党、政党制度因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竞争与否不是判断能否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政党制度化程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变量;政党的适应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4、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的一体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二千余年的“超稳定”系统的深层结构,是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传统资源。在继承并改造传统社会稳定资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政治整合的能力远远超过国民党,体现了其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合理性,这构成党的领导方式不断发展的历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西方政党的鲜明特征,影响党的建设的发展趋向。
     5、党的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党对于国情的基本判断以及处理矛盾的基本方法;其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其三,党的五大建设,即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等。在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转折点上,党的建设的三个层次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时间上的依次递进关系,即第一层次党的建设的变化,会引发第二层次党的建设的变化,并通过党的“五大建设”表现出来。社会稳定与党的建设存在研究视域的重叠,为二者关系的历史梳理和论证提供了方法论依据。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构成社会稳定问题的解释性变量;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构成社会稳定问题的深层原因;党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与社会稳定密切相连;党的自身建设与社会稳定直接相关。
     6、传统体制下社会稳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基于冷战的国际背景而展开的意识形态宣传,社会融于国家之中,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同构形成社会稳定的基础,以强力控制经济和政治为特征;中国共产党及其组织成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唯一有组织的力量。执政党的宏观决策的失误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党内民主建设不足,个人权威代替了政党组织权威是决策失误的根源;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问题的核心。如果党的纲领、路线出了问题,党的建设就容易受到冲击和破坏。在一定条件下,党的组织建设与社会稳定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因为在纲领、路线错误的情况下,党的组织力量愈是强大,造成的社会后果愈是严重。
     7、基于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角度,以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一体化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内生型社会稳定结构”始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新中国建立为分界线,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的一体化的内在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首先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同于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儒家传统;其二,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政党组织,不同于封建的官僚体系,深层结构的相似不能掩盖其本质的区别;其三,新中国的社会稳定问题是立足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基础之上的,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认同。
     8、中国共产党对待社会稳定的态度以文化大革命为转折点,对于社会稳定的渴望和关切从没有这样有切肤之痛;执政党要保持党内和国家政治局势的稳定,防止任何形式的社会动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与党的建设关系遵循了以下逻辑: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保证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在此前提下,注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把政局稳定、人民团结作为衡量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基本制度的稳定性、体制机制的开放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路线政策确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党强大的组织力量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辅之以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构成党的建设的完整体系。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党的建设布局不断发展、完善,但是邓小平时代已经确立的关于社会稳定与党的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模式仍然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
     9、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社会稳定。中国改革开放采取了较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农村到城市,由体制外到体制内,循序渐进,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渐进式策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要始终把握改革过程和改革结果的愿望。在信息和改革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解决迫切问题的首选方法。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工具理性在改革政策选择过程中的成功运用保证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不断发展。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启了中国利益政治的新纪元。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组织原则的根本转型,党的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必须放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逻辑中去审视。伴随“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党对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此之前,稳定作为改革发展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外在于改革和发展,而不是其固有内容;当稳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已成为改革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改革发展稳定更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和谐社会建设,意在调整社会稳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是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和重要的策略选择。当前,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需要与整体性制度变迁相适应,需要顶层设计。
     1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面对的是传统社会风险和现代风险叠加在一起的风险系统,这给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这种挑战的实质是执政党转型问题,执政党转型的价值指向是执政党的现代化,这是执政党不断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迎接挑战的关键是不断增强政党能力。
     12、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党的能力建设的要求是综合性的。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稳定认知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逻辑起点;加强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诉求;加强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加强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公正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加强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保证;加强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
S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is a necessity for any nation and state in any era. Social stability, which is the desire of the masses and the premise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i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of the country'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y country needs a dominant force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which, historically judging from each country, can be developed civil society, the aristocracy, also powerful bureaucratic system or military junta.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come the only systematical power that maintains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so Party build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 to outside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s modern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to the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both sid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tability. It is a special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Party building in pursuit of social stability, which is aim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cial stability. 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includes:First, the issue of social stability. It focuses on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 society, explores the general rules of social stabil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modernization, and finally concerns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social stability. Secondly, the issue of Party building. Because different party politics gestate different types of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there are general laws and special rules of the party building.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aws of party politics and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exploring the inherent laws of the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r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of the party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political parti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each country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 of the party and social stability is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The basic task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cial stability on basis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basic laws on the building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grasp the value goal, key content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Party building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value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Party building at the request of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framework, the train of thought is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particular; the principle is 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the analysis paradigm is party-state-societ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theoretical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system analysis, case analysi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conducts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social stability from the angle of transformation towards modern society in comm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study the internal mechanism from the overlap of two variable's research field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ability.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staged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ent laws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challenges,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risk,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faced with. The last chapter, the conclusion, is to analyze the methods that can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ruling capabilitie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 following points:
     1.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dominant forc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to modern society:social power,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al parties play different roles o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which political parties dominate, the political parties are core power of social stability; in those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dominate, political parties are subordinate to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 The party's weakness and imperfect party system become important causes of social crisi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ociety where social power is prominent, political parties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social stability.
     2. The party's basic function is to promote the nation-building's transformation to democracy by way of party politics, and bring the nation-building to a soft landing. The universal law in era of party politics is to lead nation-building's maturity by means of the party and party system's progress, and then achieve social stability.
     3^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political party system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social stability showed a larger difference. The competition or not is not the key problem to realize social stability. The degree of the party syste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of social stability.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party is vital for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4>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y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which stretched two thousand years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is "Super stable" deep structure, this is the important traditional resource of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reforming the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social stability, the abilit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far more than the KMT, which embodies th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f its leadership. This lead to path dependence of Party's leading mode.It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differ from the western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arty building.
     5、Party build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First, the Party's judgment about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basic ways of dealing with contradiction. Second, the Party's guiding principle, line and policy setting. Third, the five major buildings, namely the thought, organization, style, system, building of anti-corruption. The key period of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three levels of Party building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in turn in practice. The change of the first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will lead to change of the second level, and show it through the five major building of CPC. There is overlapping of the research horizon between Social stability and Party building, which provide a methodological support for carding the history and argument of their relations. Such as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are explanatory variables of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 Judgments of the Party about the social basic contradiction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ocial stability. The Party's guiding principle,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constitute the deep reasons of the social stability. The Party's own build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ocial stability.
     6、Social stability mode under the traditional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The highly centralized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he highly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the ideological propaganda in the background of Cold War, Society attached to the state, the conglutination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which based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formed the basis for social stability,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rol,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ts organization become the only organized power of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Party's macro decision-making mistakes are the primary cause of social instability. Inner-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is inadequate, personal authority instead of the authority of party organization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decision-making errors; political stability is the core of social stability. If the Party's guiding principle and route go wrong, Party building will be vulnerable and destruc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Party's organization building and social stability can b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can also b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more powerful the Party's organization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will be while the Party's guiding principle and route go wrong.
     7、Based on view of social control and social stability, Chinese "endogenous social stability structure", of which the basic content is integr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lways shows great vital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as a new dividing lin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has undergone a qualitative leap. First, the ideology of the class attribute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Marxism as a proletarian ideology becam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feudal landlord class; Second, as a modern political party organiz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feudal bureaucratic system. Its deep structure is similar, but essence is different; Third,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 of New China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modern nation-state build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8.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attitude towards the social stability was change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ame out with the Party's desire for a stable society which had never been so urgent. As the ruling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not only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itself but also prevent any form of social unrest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nation's political situ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tability and CPC's building was found out as following:Taking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as basic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our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basic system of socialism is the foundation of county's lasting and prosperity;Then, emphasiz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our Party's route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n governing the state, and taking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eople's unity as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in measuring the policies correctness; The stability of the basic system, the openness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olicies are unified with each other;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routes and policies, under the leaders and cadres decisive guiding, the advantages of our powerful organization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y played; Supplemented by Party building of styles and institutions, a complete building system of our Party is constituted. Today,we can see that the layout of Party building is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but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 patterns about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Party building which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era of Deng Xiaoping are still playing the guiding function.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l logic.
     9.Gradual progressive revolution is benefit for the social stability.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akes a good strategy which carries forwar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countryside to city, from outside of the system to the inside of the system, step by step, respecting the people's creative spirit. The method and strategy of "Tread carefully" reflects our Party's desire for consistently grasping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the reform. In the case of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reform experience. this method can yet be regard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in solving the urgent problem. This right choice of method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our country's gradualism reform.
     10.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made the social structure changed profoundly and opened a new era of Chinese interests politics. This means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social organization principles.Party building and social stability must be scanned in the logic of market economy. Coming up with the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Building of Harmonious Society", our Party'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comes into a new stage. Before that stability was regarded as the premise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stead of a part of them. Ergo, when the stability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meas that stability has become the content and objective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them three will further combined.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expected to adjust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system of social stability, which is an essential intermediate link and important strategy choice in further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Currently,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not only needs to be adapted to the integrit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but also needs the top-level design.
     11.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is facing with the system superimposed by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risk and the modern risk, which puts forward the new topic and challenge to our Party's building. The essence of this challenge is the transi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ransition is the ruling Party's modernization, which is a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making the structure, function, mechanism and operates patterns continuously institutionalized,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zed; The key of conquering the challenge is enhancing the Party'abilities.
     12.The demand of the CPC's ability construction is comprehensive for maintaining the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s ability about cognizing the social stabilit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s ability about the rule of law is the inner demands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s ability about anti-corruption is a morale project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s ability about keeping social justice is the key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s ability about guiding the public opinion is the ideological guarantee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s ability about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t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is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引文
①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1页。
    ① 陆南泉:《走进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2011年12月版,第142页。
    ②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6-7页。
    ① [法]弗朗索瓦.巴富瓦尔:《从“休克”到重建:东欧的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欧洲化》,陆象洤、王淑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版,第96页。
    ② 徐世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③ 张淑兰在《印度的国家发展模式与大资产阶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1期。
    ① 张淑兰在《印度的国家发展模式与大资产阶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1期。
    ② 陈金英在《从政党体制的变迁看印度政治中的稳定与动荡》,《国际论坛》2005年第3期。
    ③ 孙景峰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刘怀玉,王中江,徐必珍:《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之结构分析》,《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
    ② 李君如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③ 田全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第5期。
    ④ 吴施楠:《社会稳定学论要》,《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⑤ 高和荣:《论中国社会稳定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学术探索》2003第3期。
    ⑥ 陶德麟主编:《社会稳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 许玲:《对社会稳定的理性思考》,《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第5期。
    ② 秋石:《执政兴国的保证重大长期的任务——社会稳定论》,《求是》2003年第12期。
    ③ 李景鹏:《社会阶层的利益协调与社会稳定》,维护首都稳定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编,2002年版。
    ④ 乐国安、江国平:《封建迷信与社会稳定》,《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⑤ 曹德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⑥ 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① 黄建刚、宋富军、李百齐、顾协国著:《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41年版,第244页。
    ① 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② 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③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绪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① [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俞可平审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 [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俞可平审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③ 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① 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② 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中国物质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③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_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④ 王长江、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三——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2年第1期。
    ①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②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 文军、童星:《论人类社会发展与三次社会转型》,《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② 周平:《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对发展中国家的考察》,《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 34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④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9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③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7页。
    ④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8、39页。
    ①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② [美l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③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8页。
    ④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23页。
    ① 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1版,第264页.
    ① [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② 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228页。
    ③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④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页。
    ② 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③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72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1页。
    ② 杨光斌:《被掩蔽的经验待建构的理论——社会中心主义的经验与理论检视》,《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杨光斌:《被掩蔽的经验待建构的理论——社会中心主义的经验与理论检视》,《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 [美]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香港),1987年版第95页。
    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9页。
    ③ [德]考茨基:《莫尔及其乌托邦》,关其桐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63年版,第22页。
    ① 杨光斌:《被掩蔽的经验待建构的理论——社会中心主义的经验与理论检视》,《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注:韩裔英国经济学家张夏准总结了这一现象,在历史上,为了发展经济,富国广泛运用保护主义、工业和金融的国有制、管制外国投资、疏于执行知识产权等。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自发秩序、减少国家干预等是富国爬上高枝后踢掉梯子的行为,是富国为发展中国家挖的陷阱,体现了富国的伪善。参见: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肖炼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张夏准:《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严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① [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蔡洪斌、桂裕芳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533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90-394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① 《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9页。
    ① 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② 陆南泉:《走进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① Kolb, Eberhard.2005.The Weimar Republic.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67).转引:陈从阳:《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 阎树森著,《日本公务员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② 杨光斌:《被掩蔽的经验待建构的理论——社会中心主义的经验与理论检视》,《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 [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221页。
    ②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③ 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参见:波兰尼在《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中对法西斯主义的讨论。转引:王绍光:《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② [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页。
    ① [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3页。
    ② [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张凤林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3页。
    ③ 杨光斌:《被掩蔽的经验待建构的理论——社会中心主义的经验与理论检视》,《社会科学研究》2011第1期。
    ④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② [美]塞缪尔.P.亭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1页。
    ③ [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共识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④ [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共识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页。
    ② 刘飞:《新中国政党制度建设与社会稳定关系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①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4页。
    ② 注:反体制政党:依据萨托利的界定,反体制政党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的概念,对“反体制”的理解要细分。在不同时期“反对态度”的程度和烈度是不同的,另外,并非所有的反体制政党都是在同一含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从“异化”到彻底的拒绝到抗议,这存在巨大的不同;因此要从时间的变迁和本质的不同两方面去认识。但是这些变迁和不同在共同的“去合法性”影响方面找到了其最小的共性。因此,只要一个政党削弱其反对的主权的合法性,该政党就可以被定义为反体制政党。反体制政党的核心含义是,它遵守的是一个与它在其中运作的政治秩序的价值不同的信仰体系。或者说,反体制政党带有一个外源性的意识形态,从而表示一个政体所面对的最大意识形态距离。
    ③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0页。
    ①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5页。
    ②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25页。
    ①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7页。
    ②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7页。
    ③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0页。
    ④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3页。
    ①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0页。
    ②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8页。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2页。
    ① [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6页。
    ② [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7页。
    ③ [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14页。
    ④ [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14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4页。
    ①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72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2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页。
    ②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21页。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 60页。
    ① 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①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祉 2009年版,第16页。
    ① 钱穆:《国史研究》,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1页。
    ①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②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③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①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 李金河:《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探索》,《团结》2007年第4期。
    ② 广东社科院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资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转引: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资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转引: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273页。
    ⑤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资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转引: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273页。
    ①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77页。
    ②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79页。
    ①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22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② 王长江依据政党数量、政党规模、政党意识形态等标准,把政党体制划分为八种类型,他认为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领导制:这种类型的政党体制允许其他政党存在,但法律认可其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只有一个,其他政党只作为参政党或反对党进行活动,对执政党形成一定的约束。在意识形态方面,这类政党都力图反映尽可能广大的人群的要求。属于这种类型的政党体制有共产党执政时期的波兰、匈牙利、中国等。参见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① 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
    ①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 [法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②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③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①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社会》2005第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④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⑤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于振海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208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71页。
    ② [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② 社会参与指数:指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种类、比率和发展状态,包括宗教信仰比率、社会团体增长率等。
    ③ 刘飞:《社会稳定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探讨》,《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1期,第59页。
    ① [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和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0页。
    ② 方雷、王元亮主编:《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页。
    ①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34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②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5页。王韶兴教授认为,所谓政党法律,是有关政党自身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统称,包括政党章程、政党的单项法规及政党的纪律规定等。其中,政党章程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可以称之为党内宪法。政党法律是政党权的文本表现,本质上是政党及其阶级意志的凝练。政党法的本体是政党权利。政党权利是政党法律机体的细胞,是政党法律大厦的基本构件。
    ①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60、56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1433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0页。
    ③ 《人民日报》1956年9月28日。转引: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页。
    ① 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① 费孝通:《致“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的一封信》,《民族团结》,2000年第3期。
    ② 中国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① 中国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② 王颖、孙炳耀:《中国民间组织发展概况》,转引: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③ 中国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
    ① 中国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②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页。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① 戴辉礼:《中共常委会体制:理论基础与历史逻辑》,《唯实》,2011年第1期。
    ① 《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0页。
    ②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426页。
    ② 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③ 注:在1956年6月间,河南临汝就开始出现“闹社”的迹象:龙山发生了打干部事件。之后,周围村庄就有人酝酿“闹社”。到了秋后,开始有一部分社员三五成群地到乡、县请愿。10月,有19个社发生“闹社”问题,11月是最严重的时期,发展到35个社,84个生产队,共包括3万人口的地区。“闹社”的主要表现是:开始不让外调本队或本村的粮食、红薯和蔬菜:而后停止生产,集结群众到乡、县请愿,私分、抢分粮食和红薯;严重的地方,发生打骂干部,甚至私自改选干部和人民代表;个别社抢分公粮,最后闹分社、退社。前后到县请愿的有33起,共860人(最多的一次120人)。杨娄、古城等四个乡前后共有2337人到乡请愿。有7个社发生打乡、社干部事件11起,被打干部14人。从对事件的处理上来说,县委把闹社最凶的社员判刑,在全县范围大张旗鼓地开展“破坏农业社的犯罪分子受到国法惩处”的宣传,强行平息事件。后来,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精神,省委常委会决定,宣布被逮捕判刑的15人无罪释放。程美东认为,党应该从这一时期的闹社事件中吸取的教训在于:事件源起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有效兑现事先关于“退社自由”的承诺而引起的,这种做法严重失信于民,其后果严重,教训深刻;一些地方政府处理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方法简单粗暴等官僚主义作风,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先河;当政策与现实的发展产生矛盾时,政府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歪曲事实;政策宣传上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能讲过头的话。参见: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38-51页。
    ④ 注:1957年春,浙江仙居、江苏泰县均由退社风潮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浙江仙居参加闹事的群众有2.18万人,持续了2个月,干部被打107人,社干部被抄家430户,个别地方甚至“携带土枪、土炮上山,扬言要攻打乡政府。”泰县参加闹事的群众29057户,约6-7万人,绑打社、区、乡、县干部225人,抄了21户乡干部、279户社队干部的家,共抄粮食25317斤。叶扬兵认为退社风潮的原因在于:部分社员收入减少:基层干部作风存在严重问题;一些地方执行政策出现偏差;单干户具有某些比较优势等。从对这些事件的处理上来说,虽然中央起初强调退社自由,一些地区执行了这一政策,但很多地区没有执行;直至 中央和省改变政策,使用行政措施和思想政治工作强行平息退社风潮。参见叶扬兵:《1956-1957年合作化高潮后的农民退社风潮》,《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457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563页。
    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811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51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41页。
    ③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①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② 据当年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同忆:浙江省在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饥荒,省内吃饭都不要粮票,而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竞需要从北方凋运地瓜干、小麦来救灾。
    ③ 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68。
    ①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269页。
    ② 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① [美1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页。
    ② [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③ 吴忠泽主编《社团管理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①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6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968页。
    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968页。
    ①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① “三种人”指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
    ① 何云峰:《七千人大会上党内领导层的意见分歧》,《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①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②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③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① 谢敬:《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视野》2010年12期。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980页。
    ③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页。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29页。
    ① 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③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② 邹谠:《中国廿世纪政治与西方政治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6年第4期。
    ① 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② 李笃武:《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① 参见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11年13期。第一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08年24期。
    ① 注:为了抑制、防止“双轨制”差价导致的倒买倒卖活动,中央决心从根本上改革旧的价格体系。但物价与工资和劳动人事制度紧密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1988年新春伊始,涨价消息辫子啊坊间流传,各种商品价格也陆续上扬,3月份,国家即将对一些主要农副产品零售价格进行调整的消息传出,第一波抢购狂潮开始,例如上海在数日之内,商店力的食盐、食油、肥皂的等日用品告罄,连火柴也不例外。5月份,国家决定放开四种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抢购之风又起,导致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直线飙升,上涨幅度突破了文件的规定。7月28日,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放开价格,当天起,全国各大城市就出现了抢购名烟酒风潮,北京、上海、天津的商店在开门后几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8月19日日,中央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消息,当天出现抢购风潮,有人一下子买了200公斤食盐,500盒火柴。大小商店被迅速抢购一空。据统计,这次风潮共抢购了约60亿元的商品。为了抢购商品,人们纷纷到银行提款,仅8月份,全国银行储蓄存款就减少了26.8亿元。1988年,全国零售物品价格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了20.7%;食品价格上升了23%,其中肉蛋价格上了36.8%;衣着类商品上升12.7%;日用品类商品价格上升了12.2%,药及医疗用品价格上升24.8%;燃料类商品价格上升了16.1%;农产品生产资料类商品价格上升16.2%。物价上升使相当一部分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全国性的抢购风潮,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导致广大民众的严重不安,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广大民众对改革的信心。参见: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151页。
    ②注: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极少数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时机,以悼念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号召大家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止动乱。但是,形势并没有好转。5月19日晚,中共中央决定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但少数暴乱分子煽动一些人与戒严部队对抗。同时,上海、广州等地也接连发生暴徒冲击党政机关、破坏交通设施等严重事件。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暴乱。这场政治风波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平息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胜利,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阵地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也给党和人民提供了有 益的经验教训。参见:人民网:《1989年政治风波》,http://cpc.people.com.cn/GB/33837/2535031.html。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286、28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
    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288页。
    ①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5-31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改革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④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① 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一般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2页。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① 吴忠泽:《社团管理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② 吴晓林:《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0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9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301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314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③ 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②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521页。
    ① 瓮安事件:2008年6月28日16时,由于对一名学生李某的死因鉴定结果不满意,死者亲属邀请300余人打着横幅在瓮安县城游行,部分群众尾随队伍前行,人越来越多。16时30分,游行人员到县公安局办公楼前聚集。公安民警拉起警戒线并开展劝说工作,但前排人员用矿泉水瓶、泥块、砖头袭击民警,并冲破民警人墙,开始打砸办公设备、烧毁车辆,并围攻前来处置的公安民警和消防人员,抢夺消防龙头,剪断消防水带,消防人员被迫撤离。20时许,不法分子对瓮安县委和县政府大楼进行打、砸、抢、烧,一度冲击临近县的看守所,整个过程持续近7小时。贵州省委书记亲赴瓮安处理,县委书记、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公安局政委等被免职。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② 孟连事件:当地胶农和企业因收购价格矛盾重重,胶农决定终止出售乳胶给企业,而售给价高的收购者,胶农和公司保安多次发生冲突,地方政府对此简单地以治安事件处理,反复多次动用警力。2008年7月19日凌晨4时,175名警察从孟连县整装出发,星夜奔赴40公里外的勐马镇勐阿村抓捕5名嫌疑人。抓捕队伍在两个村庄遭到700余村民围攻。这起事件造成2名村民死亡,17名村民、41名警察受伤,9辆执行任务的汽车被砸坏,102件警械被损毁或丢失。云南省委介入处理此事,孟连县委书记被撤销党内职务,普洱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被责令辞职,普洱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兼市长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③ 。汉源事件:2004年10-11月,四川汉源在建的瀑布沟电站,涉及整个县城及仅10万民众的移民迁移。政府和电站开发商合谋将良田说成高山峡谷,把二类赔偿地区特批为五类地区,用14年前的标准对老百姓安置。电站截流时,村民和武警冲突中导致村民死亡,激发农民和学生近10万人的抗议游行,中央介入,把原来定性的“暴乱”改为“大规模聚集事件”,汉源县委书记和多名干部被免职。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④ 甘肃陇南事件:2008年11月17日,盛传陇南市政中心将从现在的武都区搬迁到邻县,原行政中心所在地东江镇民众担心搬迁后当地房产价值下降生活无着,上午9时,30多名拆迁户到陇南市委上访,引发上千名群众聚集,事件升级,闹事者冲击市委大院。18日,甘肃省委介入处理,从20日开始,甘肃省长徐守盛亲自同拆迁户代表座谈,同时,公安机关传讯违法人员110人,刑事拘留30人,(取保候审7人),具结悔改80人。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⑤ 东阳画水事件:2005年4月,浙江东阳画水镇王村民因环境污染,与政府发生矛盾。2002年政府决定把市农药厂搬迁到王村附近,引起强烈民愤,后来通过强制手段把事件压下了。2005年初,市政府为了增创利税,大力引进化工项目,打算在王村附近建工业园区。周边村民纷纷聚集在通往厂区的路中间搭设帐篷,日夜守候。10日凌晨,市政府组织了2000多名公安、治安、城管和社区干部,在市委书记和市长带领下,分乘50多辆大客,10多辆小车来到王村,强制疏散民众,引发冲突,村民和工作组激斗,掀翻车辆,伤者上百人。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⑥ 厦门PX事件: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厦门PX项目迁址。2007年6月1日~2日,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形式,集体在厦门市政府门前表达反对意见,厦门市政府被迫宣布缓建,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进行环境评估。2007年12月13-14日,市政府召开有106名市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85%以上代表反对PX项目继续兴建。2007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针对厦门 PX项目问题召开专项会议,会议决定迁建PX项目。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① 重庆万州事件:2004年10月18日,下午1时许,万州区搬运工余某途经太白路中段,肩上扁担撞在了他后面行走的曾某,两人发生争执。曾某打了余某一记耳光,曾某的丈夫胡某也冲上前,将余某的扁担夺过来,朝余某的脚连续击打,并自称是公务员,扬言出了什么事花钱可以摆平。当即引起周围群众的公愤,造成数百名不明真相的人围观,致使交通堵塞。胡某的真实身份是昊胜房地产水果批发市场的临时工。晚上7点以后,万州市民聚集在区政府的门前,他们的目的是要讨回公道。随后又发生了焚烧警车、打砸政府办公楼以及哄抢物品等行动。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② 安徽池州事件:2005年6月26日,当天14时40分,池州城区翠柏路菜市场门口,一辆挂着苏A牌照的丰田车将行人刘某挂伤,双方发生争执,车上司乘人员将刘某殴打致伤,扬言“打死一个最多30万元”,遂引起部分市民不满并向池州110报警。接警后九华路派出所派人赶赴现场,将刘某送往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并将肇事者带到派出所接受调查,部分围观群众跟随到派出所进行对峙,闻讯赶来的市领导与市民对话。18时左右,一些好事者开始推砸肇事车辆,将其掀翻。18时50分,现场围观群众过万人,部分群众点燃轿车。19时,好事者又将一辆停放在派出所门前的警车点燃。19时05分,现场群众开始袭击武警,6名武警被石头砸伤。赶来灭火的消防车被推离现场10余米。19时25分,派出所电源被切断,不法分子向室内扔放鞭炮,实行打砸并纵火。19时40分,停放在翠柏路上的一辆宣传车和一辆警车同时被点燃。20时03分,不法分子开始哄抢附近的超市。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③ 刘能:《群体性事件:分类框架及其分析潜力》,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④ 刘能:《群体性事件:分类框架及其分析潜力》,引自:肖唐镖主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① 陈晖:《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公安研究》2012年第1期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914页。
    ① 胡鞍钢、胡联合:《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②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352、353页。
    ③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355页。
    ④ 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第364页。
    ① 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第366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920页。
    ③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6.htm。
    ① 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页。
    ③ 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885、887页。
    ②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8.htm。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894页。
    ② 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08年第7期。
    ① 新华网:《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2005年12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_4.htm。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告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930页。
    ③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12.-htm。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37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 公报 决议 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年版,第763页。
    ①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 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1页。
    ②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l 13711665_13.htm。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9页。
    ④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是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2001年9月26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① 数据来源干中共中央纪委研究室编:《五年进击 五年思索-一十四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回顾》,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7页。
    ②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16页。
    ③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13.htm。
    ④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页。
    ①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8页。
    ①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② 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根源与演进》,《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 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743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911-912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920页。
    ② 任剑涛:《以周期论改革》,《中国改革》2012年第1期。
    ① 童星,张海波,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 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②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7页。
    ③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687页。
    ①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5.htm。
    ② 李钢:《中国社会转型与代价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0第l期。
    ③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6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
    ③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94页。
    ①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① 冯绍雷:《“颜色革命”:大国间的博弃与独联体的前景》,《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大卫·雷恩:《作为一种政治现象的“颜色革命”》,李玉萍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3期。
    ③ [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 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② 石景云:《经济增长与波动》,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6页。转引:陈方勐:《转型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③ 陈方勐:《转型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④ 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① 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③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① 王忠武、吴焕文:《试析社会危机的类型与成因》,《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② 王忠武、吴焕文:《试析社会危机的类型与成因》,《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① 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② 新华社:《中国大陆城镇人口首超农村城镇人口比例51.27%》,http://news.sohu.com/20120118/n332509511.shtml。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① 哈斯其其格:《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② 景军:《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③ 哈斯其其格:《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④ 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
    ⑤ 赵志勇:《中国的城市化难在何处?——基于农民工转换成本的分析》,《农村经济》2013年第2期。
    ⑥ 注:依法抗争和以法抗争分别是李连江和于建嵘提出的解释农民抗争方式的解释框架。于建嵘在《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一书中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解释:这里的“法”仍然泛指国家法律和中央 的政策。但“以法”是直接意义上的以法律为抗争武器,“依法”是间接意义上的以法律为抗争依据。“以法抗争”是抗争者以直接挑战抗争对象为主,诉诸“立法者”为辅;“依法抗争”则是抗争者诉诸“立法者”为主,直接挑战抗争为辅甚至避免直接挑战抗争对象。在“以法抗争”中,抗争者更多地以自身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而在“依法抗争”中,抗争者更多地以立法者为实现抗争目标的主体。
    ①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② 何枫、倪明胜:《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分析及其规避——“泰坦尼克定律”的解释框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78、179页。
    ①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九个怎么办:十二五热点面对面》,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② 王青斌:《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行政法视角的分析》,《中国法学》2012年第5期。
    ① 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 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和政策过程》,中国物质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② 陈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第三卷(1976-2011),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36页。
    ① 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② 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学海》2009年第4期。
    ③ 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①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②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长江论坛》2010年第4期。
    ③ 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④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① 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② 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①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 113711665.htm。
    ②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13.htm。
    ③ 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探索》2009年第1期,第64页。
    ①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② 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4页。’
    ③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④ 习近平:《以更大政治勇气破利益固化藩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07/25/content_457523.htm。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43页。
    ① 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新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①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序言),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6页。
    ③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④ X.L.Ding,"The Challenge of Managing a Huge Society under Rapid Transformation, " pp.189_214 in China's Post-jiang Leadership Succession, edited by John Wong and Zheng Yongnian, Singapore Unibersity Press and World Scientific,2002。转引: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①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12页。
    ②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08年第24期。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744页。
    ①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② 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③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392-395页。
    ①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395页。
    ① 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② 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①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② 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_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① Kirchheimer,/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 European Party SystemsO, in J. Lapalombara & M.Weiner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p.177-200.转引: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_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② Richard Katz and Peter Mair, "change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 Vol.1 (1995) No.1, pp5-25.转引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 1页。
    ① 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
    ①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291页。
    ② 王韶兴:《政党文明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理论学刊》2002年第3期,第7页。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① 张永鹏:《无就业增长的解决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② 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 《大学生村官谈乌坎事件:村干部放低姿态可化解》,《中国青年报》2012年01月13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1-13/3601594.shtml。
    ② 王韶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阈下的政党能力论》,《学习与探索》2012年11期。
    ① 自2011年9月21日和11月21日,广东省陆丰市乌坎村村民两次群体上访,向当地政府反映土地和基层选举问题,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后,村民开始维权抗争,驱赶村支书,成立临时代表理事会,试图“收回”被私卖的土地。12月初,民选代表薛锦波死于看守所,矛盾激化,村民的维权行动出现了升级。此后,广东省高层迅速介入,将当地政府原来定性的境外势力干扰,修正为村内利益纠纷。12月20日,广东省委工作组做出“陆丰乌坎村群众的主要诉求是合理的,基层党委政府在群众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失误,村民出现一些不理性行为可以理解。”等五项承诺,乌坎的村民维权行动开始走上和解之路。
    ② 《乌坎事件位列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首位》,《新京报》2012年02月18日,http://news.qq.com/a/20120218/000061.htm。
    ③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①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②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维稳新思路: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2010年4与14日《南方周末》,转引: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页。
    ③ 王勇:《国家视角下维稳成本与收益分析》,《求实》2012年第2期,第57页。
    ④ 王勇:《国家视角下维稳成本与收益分析》,《求实》2012年第2期,第55-57页。
    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886页。
    ① 孙立平:《“不稳定幻像”与维稳怪圈》,《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
    ② 孙立平:《“不稳定幻像”与维稳怪圈》,《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
    ③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④ 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东岳论丛》2008年第5期。
    ①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维稳:异化与代价》,《人论论坛》,2010年第27期。
    ② 张荆红:《“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④ 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611页
    ① [美]托马斯·潘恩:《常识》,田素雷、常凤艳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4页。
    ② 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页。
    ① 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② 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③ 江山:《中国法律的部门利益印记》,《法人》2005年第3期。
    ① 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② 周天勇:《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③ 许成钢:《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与中国改革》,引自:青木昌彦、吴敬琏编:《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196页。
    ④ 杨光斌:《试论我国现行国家权力结构与权威资源的关系》,《理论参考》2008年第8期。
    ①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l 13711665_6.htm。
    ②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①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②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3711665_8.htm。
    ③ 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65页。
    ④ 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① 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② 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67页。
    ③ 注:关于这一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这一关系性质。郑永年称之为“中央——地方关系的‘行 为联邦制’”,对其特点做了如下概括:它有一个按照等级来划分的政治制度,在此制度中各级政府都有一些它可以做出最终决定的事务;政府间放权的制度化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中央政府单方面强加它的决定给各省并改变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就算不是不可能,也逐渐变得更加困难:各省在它们的管辖权之内,对经济事务和某种程度的政治事务负主要责任(参见《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杨光斌认为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是政治单一制和经济联邦制(参见《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许成钢把中央和地方关系称之为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或者是地方经济分权的威权主义体制(参见《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张五常通过对中国县域经济的考证得出中央和地方之间符合合约关系(参见《中国经济制度》)。
    ① 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77页。
    ② 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1页。
    ③ 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① 方雷:《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新契机》,《人民论坛》2010第2期(下),总第282期。
    ②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③ 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① 詹兆雄:《民主政治建设的共和维度》,《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1期。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② 中央办公厅法规室:《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③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中国统一战线》2006年第4期,第4页。
    ① 新华社:《中国的政党制度》,http://www.gov.cn/zwgk/2007-11/15/content_806278.htm。
    ② 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145页。
    ① 谢蒲定:《完善选举制度发挥代表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简论地方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之四》,《人大研究》2008年第4期。
    ① 胡锦涛:《制定监督法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2006-08-27/23589861903s.shtml。
    ② 刘启云:《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③ 周天勇:《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④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9页。
    ① [德]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① 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②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③ 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新远见》2007年第3期。
    ① 新华网:《习近平强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2-12/14/c_132040845.htm。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766页。
    ①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6.htm。
    ① 励慧芳:《反腐倡廉:从政治自觉到文化自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廉政观念的演进》,《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② 任建明:《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理论视野》2010年第4期。
    ① 王爱平:《腐败问题的民俗化探析》,《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② 任建明:《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理论视野》2010年第4期。
    ① 刘纪舟:《上海: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加科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理论视野》2010年第7期。
    (?) 新华网:《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12/12/c_124081606_2.htm。
    ①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 Isaish Berlin,'"Equality", in Berlin, Concepts and Categories:Philosophical Essays (London:Hogarth Press, 1978),pp.81-102。转引:王绍光:《祛魅与超越》,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② 王绍光:《祛魅与超越》,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①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3页。
    ② 参见: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③ [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序言),蒋庆、王天成、李柏光、刘曙光译,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第Ⅲ页。
    ① 刘武根:《论执政伦理研究的基本范畴》,《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② 刘武根:《论执政伦理研究的基本范畴》,《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①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68页。
    ② 注:“人文发展指数”由预期寿命、接受教育和收入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质量。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68页。
    ③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69页。
    ①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页。
    ②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5页。
    ③ 王骏:《关于中国城市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① 曹和平、林卫斌:《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及战略》,《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
    ②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页。
    ①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02页。
    ②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③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④ 宋宝安:《论实现社会从稳定到有序的战略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 李培林、陈金光、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316页。
    ① 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② [印]度]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王利文、于占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 [美]彼得.德鲁克:《社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16页。转引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④ 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① 丁元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② 丁元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① 刘继同:《转型期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②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①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②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③ 李有梅:《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① 李有梅:《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 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① 中国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6-10/18/content_7252336_5.htm
    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923页。
    ③ 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7.htm。
    ① 谢文郁:《文明对话模式之争: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文史哲》2013年第1期。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894页。
    ① 万旋傲:《当前网络社会思潮的特点及引导策略》,转引谢耘耕主编:《中国社会舆论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409-410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页。
    ①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
    ②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 薛国林:《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新解——马克思主义舆论观当代价值与实践发展诠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
    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①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159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页。
    ③ 中新网:《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09-18/1874806.shtml。
    ① 郑长忠:《基层党组织转型:走出“边缘化”处境的根本出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①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页。
    ② 刘宗洪:《无行政权力依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研究》,《探索》2010年第4期。
    ① 温铁军 郎晓娟 郑风田:《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② 《信访条例》中规定集体上访的人数限制为5人,各级政府在统计过程中一般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也是有5人以上参与的事件,此处将有5人以上协同参与的冲突行动视为“集体行动”。
    ③ 温铁军郎晓娟郑风田:《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①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② 王韶兴:《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① 杨华主编:《东欧剧变记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Freedom of Association:East and West-Current law andPractice in Helsinki Signatory Countries, Helsinki Watch December,1989。转引:刘培峰:《社团管理的许可与放任》,《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② [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王新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133页。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1999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编译局编:《党的基层工作常用文件选编》(五),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25页。
    ①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群体性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应急和对策》,《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28期。
    ② 2009年6月7日河南开封杞县一辐照厂发生放射物卡源事件,7月10日开始,河南杞县“钻60"被传泄漏事件在网上传开并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直到到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前后间隔一个多月。7月17日,出现“放射源将爆炸”谣言,大批群众在无法核实消息真伪的情况下纷纷向周边县市避难,杞县一度沦为空城,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青年报》:《河南杞县钻60事件续:封锁消息致谣言四起》,2009-07-21, http://news.163.com/09/0721/04/5ENHP3VK0001124J.html。
    ① 王韶兴:《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② 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基层党组织达420.1万个》,转引:中国长安网:http://www.chinapeace.org.cn/2013-07/01/content_8122582.htm。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斯大林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9、1994、1993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列宁专题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0、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陆南泉:《走进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2011年12月版。
    12、[法]弗朗索瓦.巴富瓦尔:《从“休克”到重建:东欧的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欧洲化》,陆象洤、王淑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10年3月版。
    1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东方出版社2012年1月版。
    15、陶德麟主编:《社会稳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编:《维护首都稳定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2年版。
    17、丁水木等:《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任红杰:《社会稳定问题前沿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李君如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黄建刚、宋富军、李百齐、顾协国著:《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21、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2、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3、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绪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美]沈大伟:《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吕增奎、主新颖译,俞可平审 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25、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26、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27、[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2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泽文出版社1985年版。
    29、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0、[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31、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3、[美]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香港),1987年版,第511页。
    34、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肖炼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5、张夏准:《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严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7、《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38、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阎树森著,《日本公务员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41、[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2、[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3、[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共识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4、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6、钱穆:《国史研究》,三联书店2001年版。
    47、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48、广东社科院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版。
    4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资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0、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1、陶德麟主编:《社会稳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
    56、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7、[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于振海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版。
    58、[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和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0、方雷、王元亮主编:《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611年3月版。
    6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6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64、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6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66、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7、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9、《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71、程美东主编:《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中共党史出 版社2008年版。
    7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
    73、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4、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5、杨光斌、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7、[美]詹姆斯.R.汤森、布莱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8、吴忠泽主编《社团管理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79、[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0、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从一大到十七大》,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81、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2、《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3、李笃武:《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8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
    8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86、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一般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商务印书馆2004年。
    8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8、吴晓林:《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9、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90、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1、林勋健:《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92、阚和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与政治稳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93、胡鞍钢、胡联合:《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4、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
    95、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6、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7、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
    98、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0、童星,张海波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出版社1992年版。
    10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3、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0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5、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06、石景云:《经济增长与波动》,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7、[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8、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哈斯其其格:《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0、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九个怎么办:十二五热点面对面》,新华出版社
    2011年版。
    111、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和政策过程》,中国物质出版社2009年版。
    112、陈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第三卷(1976-2011),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3、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4、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5、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版。
    116、in China's Post-jiang Leadership Succession, edited by John Wong and Zheng Yong-nian,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and World Scientific,2002.
    117、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18、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19、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0、Kirchheim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 European Party SystemsO, in J. Lapalombara & M.Weiner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121、王勇兵:《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试点的实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22、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24、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5、谢耘耕主编:《中国社会舆论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26、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27、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8、[美]托马斯.潘恩:《常识》,田素雷、常凤艳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年版。
    129、青木昌彦、吴敬琏编:《从威权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30、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1、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
    132、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133、杨光斌:《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4、中央办公厅法规室:《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35、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7、Isaish Berlin, "Equality", in Berlin, Concepts and Categories:Philosophical Essays (London:Hogarth Press,1978).
    138、王绍光:《祛魅与超越》,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139、[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蒋庆、王天成、李柏光、刘曙光译,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
    140、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1、[印度]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王利文、于占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2、[美]彼得.德鲁克:《社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3、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5、[德]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6、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8、杨华主编:《东欧剧变记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149、中共中央编译局编:《党的基层工作常用文件选编》(五),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
    150、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5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52、王绍光:《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
    153、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许玲:《对社会稳定的理性思考》,《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第5期。
    2、秋石:《执政兴国的保证重大长期的任务——社会稳定论》,《求是》2003年第12期。
    3、吴施袖:《社会稳定学论要》,《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4、高和荣:《论中国社会稳定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学术探索》2003第3期。
    5、刘怀玉、王中江、徐必珍:《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之结构分析》,《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
    6、田全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 报》2003年第5期。
    7、曹德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乐国安、江国平:《封建迷信与社会稳定》,《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9、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10、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11、王长江、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三——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2年第1期。
    12、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3、文军、童星:《论人类社会发展与三次社会转型》,《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4、杨光斌:《被掩蔽的经验待建构的理论——社会中心主义的经验与理论检视》,《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15、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陈从阳:《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7、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18、李金河:《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探索》,《团结》2007年第4期。
    19、刘景岚:《从政治整合的失败看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0、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
    21、刘飞:《社会稳定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探讨》,《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1期。
    22、费孝通:《致“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的一封信》,《民族团结》2000第3期。
    23、戴辉礼:《中共常委会体制:理论基础与历史逻辑》,《唯实》,2011年第1期
    24、何云峰:《七千人大会上党内领导层的意见分歧》,《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25、谢敬:《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视野》2010年12期。
    26、人民网:《1989年政治风波》,http://cpc.people.com.cn/GB/33837/2535031.html。
    27、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根源与演进》,《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8、陈晖:《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公安研究》2012年第1期。
    29、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6.htin。
    30、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31、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08年第7期。
    32、任剑涛:《以周期论改革》,《中国改革》2012年第1期。
    33、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4、李钢:《中国社会转型与代价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0第1期。
    35、冯绍雷:《“颜色革命”:大国间的博弃与独联体的前景》,《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3期。
    36、大卫.雷恩:《作为一种政治现象的“颜色革命”》,李玉萍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3期。
    37、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8、王忠武、吴焕文:《试析社会危机的类型与成因》,《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9、新华社:《中国大陆城镇人口首超农村城镇人口比例51.27%》,http://news.sohu.com/20120118/n332509511.shtml。
    40、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
    41、赵志勇:《中国的城市化难在何处?基于农民工转换成本的分析》,《农村经济》2013年第2期。
    42、何枫、倪明胜:《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分析及其规避——“泰坦尼克定律”的解释框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3、王青斌:《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行政法视角的分析》,《中国法学》2012年第5期。
    44、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第2期。
    45、张海波、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46、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学海》2009年第4期。
    47、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8、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长江论坛》2010年第4期。
    49、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探索》2009年第1期。
    50、习近平:《以更大政治勇气破利益固化藩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07/25/content_457523.htm。
    51、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新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第1期。
    5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11年13期。
    53、张小劲:《关于政党组织嬗变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欧洲》2002年第4期。
    54、Richard Katz and Peter Mair, "change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 Vol.1 (1995) No.10
    55、王韶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阈下的政党能力论》,《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1期。
    56、王韶兴:《政党文明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理论学刊》2002年第3期。
    57、张永鹏:《无就业增长的解决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58、《大学生村官谈乌坎事件:村干部放低姿态可化解》,《中国青年报》2012年01月13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1-13/3601594.shtml。
    59、张荆红:《“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60、王韶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阂下的政党能力论》,《学习与探索》2012年11期。
    61、中国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6-10/18/content_7252336_5.htm。
    62、谢文郁:《文明对话模式之争: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文史哲》2013年第1期。
    63、《乌坎事件位列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首位》,《新京报》2012年02月18日,http://news.qq.com/a/20120218/000061.htm。
    64、王勇:《国家视角下维稳成本与收益分析》,《求实》2012年第2期。
    65、孙立平:《“不稳定幻像”与维稳怪圈》,《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
    66、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维稳:异化与代价》,《人论论坛》2010年第27期。
    67、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68、江山:《中国法律的部门利益印记》,《法人》2005年第3期。
    69、杨光斌:《试论我国现行国家权力结构与权威资源的关系》,《理论参考》2008年第8期。
    70、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71、方雷:《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新契机》,《人民论坛》2010第2期。
    72、詹兆雄:《民主政治建设的共和维度》,《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1期。
    7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中国统一战线》2006年第4期。
    74、新华社:《中国的政党制度》,http://www.gov.cn/zwgk/2007-11/15/content_806278.htm。
    75、谢蒲定:《完善选举制度发挥代表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简论地方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之四》,《人大研究》2008年第4期。
    76、胡锦涛:《制定监督法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2006-08-27/23589861903s.shtml。
    77、刘启云:《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78、刘武根:《论执政伦理研究的基本范畴》,《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9、王骏:《关于中国城市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0、曹和平,林卫斌:《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及战略》,《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
    81、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82、宋宝安:《论实现社会从稳定到有序的战略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83、丁元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84、刘继同:《转型期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85、李有梅:《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86、孙立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与原因》,《新远见》2007年第3期。
    87、新华网:《习近平强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2-12/14/c_132040845.htm。
    88、励慧芳:《反腐倡廉:从政治自觉到文化自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廉政观念的演进》,《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89、任建明:《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理论视野》2010年第4期。
    90、王爱平:《腐败问题的民俗化探析》,《理论前沿》2006年第21期。
    91、任建明:《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理论视野》2010年第4期。
    92、刘纪舟:《上海: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加科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理论视野》2010年第7期。
    93、新华网:《39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12/12/c_124081606_2.htm。
    94、郑长忠:《基层党组织转型:走出“边缘化”处境的根本出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95、刘宗洪:《无行政权力依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研究》,《探索》2010年第4期。
    96、温铁军、郎晓娟、郑风田:《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97、王韶兴:《关于社区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98、Freedom of Association:East and West-Current law and Practice in Helsinki Signatory Countries, Helsinki Watch December,1989。
    99、刘培峰:《社团管理的许可与放任》,《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00、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群体性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应急和对策》,《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28期。
    101、刘飞:《关于亨廷顿政党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以<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102、《中国青年报》:《河南杞县钴60事件续:封锁消息致谣言四起》,2009-07-21,http://news.163.com/09/0721/04/5ENHP3VK0001124J.html。
    103、景军:《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04、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基层党组织达420.1万个》,转引:中国长安网:http://www.chinapeace.org.cn/2013-07/01/content_8122582.htm。
    105、刘飞:《新中国政党制度建设与社会稳定关系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