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社会凝聚力状况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本文以凝聚力为切入点,着重研究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力求构建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分析框架。这项研究,对于推动政党研究回归社会,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深化执政党执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实践上,党的十八大重要使命之一,是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一个有着十三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思想和价值观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转型背景下,深入研究党的社会凝聚力的系统形态和路径选择,对推动党广泛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汇聚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从界定凝聚力、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等概念入手,分析了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构成要素、系统形态和价值功能,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分析总结了当前党的社会凝聚力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和大众心理变化,进一步探讨转型期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具体路径。
     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组成。
     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阐述了当前本课题在学术界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对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在对凝聚力、政党社会凝聚力和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等概念分析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执政党的价值目标、执政党领袖与政党权威、执政绩效与制度正义、执政道德与执政形象、社会心理等。其次,搭建了分析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逻辑架构,认为围绕价值目标、组织网络、政策供给、媒介利用等方面全面增强执政党社会凝聚力。最后,分析了增强执政党社会凝聚力对党、社会、国家等层面的价值功能。
     第二章主要对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进行了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梳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传统路径;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优势和在某些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三章主要从价值目标、意识形态方面分析了转型期如何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本章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强烈价值追求的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怀有宏大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断向社会推介、传递党的政治理想,从而使分散的社会力量有凝聚的核心;通过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中国梦,使党有凝聚社会的内在力量。
     第四章主要从执政党领袖和组织网络方面分析转型期如何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本章通过分析执政党领袖、执政党的核心领导集体、执政骨干队伍如何秉承科学的执政理念,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如何加强执政道德、重塑执政形象,不断获得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同时,本章还提出政党的基层组织网络是政党密切联系社会的结点,其设置方式、功能发挥、活动方式等都直接影响执政党的社会凝聚力,因此,随着社会结构变迁,要不断完善执政党的组织网络,调适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第五章主要从政策供给方面分析转型期如何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提出通过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加强政治协调与政治沟通、录用社会精英、吸收社会优秀分子入党等途径进一步开放党的执政体系;通过构建深得民心的民生政策体系和公平配置社会资源与社会机会来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第六章主要从媒介利用方面分析转型期党如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作为凝聚社会的主要抓手,最大限度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本章首先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充分利用新型大众传媒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和渗透力;加大信息公开步伐,提升执政公信力;及时回应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本章还从治理理念的角度分析党如何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以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is related to whether the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isfirm and the party's ruling history can maintain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cohesion as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 of rulingparty and society and strives to build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ruling party’s socialcohesion. This will have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for promoting the research aboutruling party to return to society, for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ruling party's theorysystem and for deepening the ruling party's research on the law of ruling. In practice,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issions of the Party's Eighth National Congress is to holdbanner high, pool our strength,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strive to complete the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a developing big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1.3billion, in the increasingly diverse ideas andval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depth study of the systemform and path selection of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promoting the party widely reach a consensus, poolingstrength, gathering strong positive energy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ohesion and social cohesion of theruling party, analyses the compositions, system form and the value function of theruling party's social cohes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asonsof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ublic psychological changes,furth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path of transition to enhance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six chapters of the text and epilogue.
     The introduction part briefly illustrates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selectedtopic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inacademia,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andthe research emphasis,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the ruling party’s socialcohesion. Firs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 of cohesion,party’s social cohesion and the ruling party’s social cohesion, put forward the main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uling party’s social cohesion, namely, the value target of theruling party, the ruling party’s leaders and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institutional justice, the ruling morality and ruling image, and socialpsychology, etc. Secondly, the paper builds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ruling party’s social cohesion, ruling party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rulingparty’s social cohesion around the value goal, organization network, policy supply,media use and other aspects. Finally analyzes the value and functions of enhancingthe ruling party’s social cohesion to party, society and national level.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in the partial ruling period; teases thetraditional ways and means of enhancing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under the plannedeconomic system;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enhancing theparty's social cohesion in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value objective and ideologyanalyses how to enhance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at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a party of strong value pursuit, cherished valueambitious from the date of its birth, and through the party's ideological work and th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onstantly promote the party's politicalideal to the society, which distributed the core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forces; Bythe common ideal faith and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make theparty condense the inner force of the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ruling party’s leaders andorganizational network analyzes how to enhance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Thischapter analyzes the ruling party’s leaders, the core leadership of the ruling party, theruling backbone team how to uphol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ruling, democraticruling and rul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how to strengthen the ruling morality,restore the ruling image, continuously obtained people's approval and support for theruling party. At the same time, this chapter also puts forward party's basicorganization network is the node for connecting the party with the society, its settingmode, function and activity way directly affect the social cohesion of the ruling party,therefor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network ofthe ruling party, debug function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supply analyzes how toenhance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Put forward by expanding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mployingsocial elite, absorbing the excellent member to join the party to further open theparty's ruling system; By building a popular policy system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and fair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social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the party'ssocial cohesion.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using media analyzes how to makefull use of the mass medi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s the main fulcrum ofsocial cohesion, the maximum to enhance the party's social cohesion. First, thischapter analy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ss media to enhance the party's socialcohesion,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 mass media to promote ideologicalleadership and penetration; increase the information open pace, enhance the rulingcredibility; Timely response to the focus of the general masses, correctly guide publicopinion on the internet. This chapter also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analyzes how the party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 to widely absorb social strength.
引文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9.
    ①梁建华.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内涵分析[J].学术探索,2013(1).
    ②陈立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凝聚力的关系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③邵金声.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思考[J].新长征,2008(8).
    ④吴家骥.对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J].云南学术探索,1997(2).
    ⑤朱国立.论新时期党的凝聚力[J].理论建设,2007(2).
    ⑥陈立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凝聚力的关系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9).
    ①崇庆余.增强党的凝聚力建设的理论指南——学习江泽民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的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赵明伟.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理论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8).
    ②邵金声.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思考[J].新长征,2008(8).
    ③朱国立.论新时期党的凝聚力[J].理论建设,2007(2).
    ④吴家骥.对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J].云南学术探索,1997(2).
    ⑤梁建华.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内涵分析[J].学术探索,2013(1).
    ⑥黄明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7(2).
    ⑦施平.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J].l瞭望新闻周刊,2007(27).
    ①赵明伟.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理论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8).
    ②梁建华.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内涵分析[J].学术探索,2013(1).
    ③黄明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7(2).
    ④吴家骥.对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J].云南学术探索,1997(2).
    ⑤赵明伟.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理论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8).
    ①朱国立.论新时期党的凝聚力[J].理论建设,2007(2).
    ②陈立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凝聚力的关系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③黄明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7(2).
    ④蔡振华.执政党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一般路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⑤左瑞成.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4.
    ①曹茵.企业凝聚力的文化透视[J].社会主义研究,2004(3).
    ②黄明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7(2).
    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企业凝聚力的科学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10(1).
    ④郭鹏.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概念、结构、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⑤朱国立.论新时期党的凝聚力[J].理论建设,2007(2).
    ⑥杨思博等.谈影响凝聚力的主要因素[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⑦王焕之.企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和增强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
    ⑧〔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19.
    ①参见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9—211.
    ①厉以宁.论效率的双重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06).
    ②李金.社会凝聚力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1992(06).
    ③周林冲.浅议社会凝聚力[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2).
    ④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①[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6.
    ②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25.
    ①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42.
    ②[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常健、孙海云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8.
    ①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①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
    ①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78.
    ②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03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2.
    ①高新民.略论党的意识形态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方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5).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8.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治社会学(任军锋等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51.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62.
    ②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③[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吴爱明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11.
    ④[美]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32.
    ⑤秦德君.执政绩效探徽:战略、评估及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①刘玉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见实效[J].现代领导,2013(8).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1.
    ③转引自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145.
    ①张恒山.略论制度正义——执政党的至上价值目标[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8).
    ①转引自[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常健、孙海云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9.
    ②[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常健、孙海云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1.
    ①[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14.
    ②房宁.中共产党的三大经验和三大挑战——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10).
    ①[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
    ①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3.
    ②[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张慰慈等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50.
    ①章忠民、张亚玲.国家凝聚力的构成及其矛盾张力探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②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0.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47.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82.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9.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4.
    ②赵长芬.新时期邓小平农民利益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③[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1.
    ④[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M].上海三联书店,2002:102.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15.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60.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2‐443.
    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94.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4.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4.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2.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564.
    ①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61.
    ②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1.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54.
    ②转引自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0.
    ③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9.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②师晓霞.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52.
    ①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03.
    ②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6.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47‐148.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34‐335.
    ①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5).
    ②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47.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①党和国家发展方向获高度认同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明显提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24.
    ②张树华.中国道路的政治优势与思想价值[J].红旗文稿,2011(1).
    ①王长江主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60‐161.
    ②黄明哲.关于加强信仰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J].廉政文化研究,2011.(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①王宗礼,龙山.论政治权威的社会基础[J].甘肃社会科学,1994(5).
    ①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7.
    ②孙立平.绝望比贫穷更可怕[J].法制资讯,2010(3).
    ③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5.
    ④张伟胜,张丰校.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J].浙江社会科学,1996(1).
    ①夏学銮.转型期的中国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8.
    ②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36.
    ③房宁.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经验和三大挑战——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7).
    ①兰久富.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②蔡志强.政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0).
    ③尹星凡.价值的本质和本体[J].学术研究,2003(4).
    ①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①于金成郑安定.放弃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苏联解体的根部原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
    ②陈清华:权力运作与执政能力[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58.
    ③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9.
    ①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1.
    ①陈静,郝一峰.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的经验研究[J].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1‐10‐18.
    ③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26.
    ①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②戴木才.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二[J].南昌: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①莫凡,谭培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利益机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6).
    ②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2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④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1..
    ⑤[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28.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45.
    ②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1.
    ③[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王观生等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96.
    ④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2.
    ⑤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7.
    ⑥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76.
    ⑦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9.
    ①陈奎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贡献[N].人民日报,2004‐08‐27.
    ②兰久富.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①逄锦聚.理论创新为什么重要[J].人民论坛,2011(1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②高新民.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22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②于金成郑安定.放弃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
    ①陈晋.走中国道路,圆中国梦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4).
    ②沈壮海、佟斐.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N].人民日报,2013‐01‐10.
    ①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
    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13.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8.
    ②吴稼祥.公天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23.
    ③[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雷竞璇)[M].青年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39.
    ④王长江.政党论[M].人民出版社,2009:57.
    ①王长江.政党论[M].人民出版社,2009:60.
    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
    ③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89.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9.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7.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9.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⑤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2.
    ①[新加坡]冯清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M].上海:上海人民出,1975:112‐113.
    ①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3.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5.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71
    ③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0.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②参见刘玉瑛.与领导干部谈作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96‐97.
    ③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9.
    ④[美]马库斯·拉斯金.民主与文化的反思(周丕启等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00.
    ①周叶中、邓联繁.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现实必然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3(3).
    ①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三类不良作风最伤民心[J].人民论坛,2012(6).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9.
    ①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0.
    ②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95.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雷竞璇译)[M].青年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18.
    ②[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概论(雷竞璇译)[M].青年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25.
    ③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91.
    ④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3.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①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9.
    ③周英峰.全国党员达8512.7万名[N].新华每日电讯,2013‐07‐01.
    ④参见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74.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
    ②梁妍慧.从“行政化”到“社会化”——创新城市社区党建领导方式[J].理论视野,2012(11).
    ①林拓、李惠斌、陈强.执政与认同‐西方某些主要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做法和特点[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②梁妍慧.从“行政化”到“社会化”——创新城市社区党建领导方式[J].理论视野,2012(11).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54.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78.
    ③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6.
    ④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21.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39.
    ②王建国、周华平.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主要党建模式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3).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98.
    ①高新民.服务到位才能凝聚人心[N].人民日报,2012‐1‐17.
    ②王侃.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功能创新与调适[J].浙江学刊,2012(6).
    ①祝灵君.从领导与执政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N].学习时报,2013‐7‐29.
    ②高新民.以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N].人民日报,2010‐4‐28.
    ③高新民.服务到位才能凝聚人心[N].人民日报,2012‐1‐17.
    ①高新民.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N].学习时报,2013‐8‐8.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65.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
    ①郑永年.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挑战与机遇[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86.
    ①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②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99‐200.
    ①[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②吴忠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上)[J].文史哲,2008(3).
    ③王长江.政党论[M].人民出版社,2009:47.
    ④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26.
    ①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26.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9‐17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③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④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25.
    ⑤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35.
    ①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②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③李迎生卫小将.社会政策与社会建设——兼谈国际社会政策的新近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学评论,2013(3).
    ④林祖华.论民生的内涵和特点[J].理论与改革,2012(3).
    ⑤吕勇.“民生”概念应有准确界定[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22.
    ⑥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⑦吕勇.“民生”概念应有准确界定[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22.
    ⑧林祖华.论民生的内涵和特点[J].理论与改革,2012(3).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①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②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解读[N].中国经济时报,2007‐3‐26.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①吴忠民.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J].求是,2013(21).
    ②房连泉.增强社会凝聚力:拉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①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2‐11‐20.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
    ②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解读[N].中国经济时报,2007‐3‐26.
    ①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解读[N].中国经济时报,2007‐3‐26.
    ①[美]威廉·麦克布莱德.马克思、恩格斯与其他人论正义(王贵贤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③吴忠民.社会公正论(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43.
    ④吴忠民.社会公正论(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42.
    ⑤郑杭生.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大力改善民生[J].群言,2013(2).
    ①[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22.
    ①范广军.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的功能定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②郑杭生.抓住社会资源和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社会建设论述解读[J].求是,2013(7).
    ③金家厚.深化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J].开放导报,2013(12).
    ④郑杭生.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大力改善民生[J].群言,2013(2).
    ⑤俞可平.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N].北京日报,2007‐5‐28.
    ⑥贾品荣.改革第一难题:破除既得利益集团[N].中国经济时报,2007‐6‐28.
    ①金家厚.深化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J].开放导报,2013(12).
    ②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19.
    ③张怡恬.公平分配机会资源[N].人民日报,2013-11-11.
    ①孙立平.绝望比贫穷更可怕[J].法制资讯,2010(3).
    ②郑杭生.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大力改善民生[J].群言,2013(2).
    ①老百姓获得公平感比财富增加更重要[N].人民日报,2012‐11‐20.
    ②郑杭生.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大力改善民生[J].群言,2013(2).
    ③张怡恬.公平分配机会资源[N].人民日报,2013‐11‐11.
    ④俞可平.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N].北京日报,2007‐5‐28.
    ①邢久强.让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4‐09.
    ①卢迎春.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35.
    ②宋黎明.论媒体时代的政党传媒化[J].党建研究,2006(05).
    ①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4.
    ①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2014‐01‐14.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21.
    ②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
    ③盛若蔚.从严治党,党建科学化跃升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3‐12‐21.
    ④刘朋.新媒体时代执政党的自我调适[J].理论视野,2013(7).
    ①刘朋.新媒体时代执政党的自我调适[J].理论视野,2013(7).
    ①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2.
    ②马海兵王兰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J]政工学刊,2007(5).
    ③秦露.互联网时代如何执政与为官[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89.
    ④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1.
    ①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7.
    ①赵迎辉.“治理”背后的深意[N].学习时报,2013‐12‐16.
    ②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3.
    ①王邦佐等.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28.
    ②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91.
    ③王瑜.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5‐08‐08.
    ④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87.
    ①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7.
    ②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9.
    ③简政放权开启社会组织改革大幕[BE/OL].新华网——新闻中心,2013‐10‐23.
    ①王瑜.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5‐08‐08.
    ①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6—317.
    ①檀雪菲.关于新社会组织党建研究的若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②罗峰.嵌入、整合与政党权威的重塑——对中国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7.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3、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相关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1990.
    [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4、1993.
    [8]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0]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1]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2]陈云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7]秦德君.执政绩效探微:战略、评估及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8]林勋建.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20]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1]陈清华.权力运作与执政能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4]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5]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7]章越松、梁勇.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9]赵宝煦.政治学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0]俞可平.中国政治发展30年:1978-2008[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1]王浦劬.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2]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3]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4]李君如.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6]陆学艺.社会建设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7]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8]刘建军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9]赵宝煦.政权结构与党的职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0]吕冬冬.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41]虞维华、张洪根.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42]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3]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44]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5]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7]李建华等.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8]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9]周殿富.领袖政治学:自柏拉图以来政治生存法则的历史陈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0]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1]祝灵君.社会资本与政党领导:一个政党社会学研究框架的尝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52]夏学銮.整合社会心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53]夏学銮.转型期的中国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4]刘玉瑛.领导者公信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5]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56]吴稼祥.公天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8]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9]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0]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1]秦露.互联网时代如何执政与为官[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62]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63]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4]蔡长水.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65]王炳林.全球化视野下党的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李坚刘旭东.论转型期中国社会整合机制:以社会凝聚力为中心的重建[J].社会生活辑刊,1998(3).
    [2]吴敏英刘顺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8(3).
    [3]王树臣要建忠.加强对政治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大团结、大联合”[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
    [4]赵明伟.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理论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4).
    [61]黄明哲.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1).
    [5]李海、张勉.凝聚力的结构、形成和影响——一个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08(7).
    [6]王庆兵.浅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凝聚力[J].理论探索,2002(5).
    [7]刘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几点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1(6).
    [8]崇庆余.增强党的凝聚力建设的理论指南[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
    [9]吴家骥.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J].云南学术探索,1997(2).
    [10]蔡志强.政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构[J].中国共产党,2012(10).
    [11]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共产党,2012(7).
    [12]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J].中国共产党,2012(4).
    [13]罗峰.转型期社会领域的党建工作:价值、重点与架构[J].中国共产党,2010(6).
    [14]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15]陈长江.社会凝聚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0(1).
    [16]房连泉.增强社会凝聚力:拉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17]蔡振华.执政党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一般路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8]李立周.断裂社会背景下重塑社会凝聚力的政府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19]陈秀丽、付晓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理性思考[J].学术交流,2010(9).
    [20]张蕾.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凝聚:理论与实践探索[J].世界民族,2010(3).
    [21]江时学.拉美国家重视强化社会凝聚力[J].求是,2008(23).
    [22]金家厚.深化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J].开放导报,2013(12)
    [23]梁妍慧:从“行政化”到“社会化”——创新城市社区党建领导方式[J].理论视野,2012(11).
    [24]戴木才.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二[J].南昌: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5]王建国、周华平.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主要党建模式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3).
    [26]郑永年.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挑战与机遇[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27]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8]戴焰军.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J].前线,2004(11).
    [29]郑杭生.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大力改善民生[J].群言,2013(2).
    [30]吴忠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上)[J].文史哲,2008(3).
    [31]檀雪菲.关于新社会组织党建研究的若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32]刘朋.新媒体时代执政党的自我调适[J].理论视野,2013(7).
    [33]马海兵王兰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J]政工学刊,2007(5).
    [34]范广军.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的功能定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35]郑杭生.抓住社会资源和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社会建设论述解读[J].求是,2013(7).
    [36]黄传新、吴兆雪、叶政.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N].人民日报,2010.927.
    [37]在优化社会结构中凝聚力量——对话社会学者陆学艺[N].人民日报,2012.11.29.
    [38]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N].人民日报,2011.3.25.
    [39]刘学谦.增强当代中国的凝聚力[N].引力凝聚力,光明日报,2007.10.21.
    [40]李亚彬.高扬旗帜统一意志凝聚力量[N].光明日报,2003.7.1.
    [41]张树华.中国道路的政治优势与思想价值[J].红旗文稿,2011(1).
    [42]于金成郑安定.放弃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
    [43]赵迎辉.“治理”背后的深意[N].学习时报,2013-12-16.
    [44]罗峰.论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三重要素及其科学整合[J].探索,2010:2.
    [45]高新民.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考验与规律性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3).
    [46]沈壮海佟斐.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N].人民日报,2013-01-10.
    [47]左瑞成.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48]陈立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凝聚力的关系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49]宋黎明.论媒体时代的政党传媒化[J].党建研究,2006(05).
    [50]王瑜.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5-08-08.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德]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青等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0][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3][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4][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5][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6]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7][美]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8][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9][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常健、孙海云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