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水中游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原文化与军事的要冲地带,而明清时期也是汉水中游城市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其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代。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反映城市这一发展过程的重要的外在表现,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空间形态也是该地区近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汉水中游流域以其独立的河道地理与社会文化特征,承载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并使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以流域的视角探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城市空间形态,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文化传承、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更新等课题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府、州、县治所城市,主要从城市空间形态的大中小三个尺度视角下进行分析: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群组空间形态;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研究(按行政等级分)、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以及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两个典型复式治“城”的空间形态研究;三个典型功能性街区的空间形态研究等。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思路框架、论文可能的创新与特色,并对汉水中游、明清时期的治所城市、城市空间形态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与界定,在梳理汉水流域聚落形态研究的总体思路下,界定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的府州县治所城市。
     第二章主要分析研究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发展有关的背景研究。包括汉水中游地区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特征,着重论述了汉水中游河道的变迁以及提防设施;历史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市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基础,该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基础及商业行会制度等。
     第三章为大尺度视角下,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及其群组空间形态研究。重点是分析并理清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群组空间特征;明清汉水中游城市县域内、县际之间的城镇群组空间形态;并以襄阳府政域内城镇体系为例,探讨其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格局,最终总结其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为中尺度视角下,对于明清时期汉水中游11个府州县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型研究。这一章主要是整理了散见于大量方志文献和古籍中的材料,结合航拍地图等城市地形资料、以及遗存建筑的现场探勘与采访等手段,使用形态推演的方法,辨析并探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11个府州县治所城市的整体与内部空间形态。
     第五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特征研究。在上一章整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这11个府州县城市的边界城廓形态、街巷结构与形态、主要功能区划与形态、标志性节点形态,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归纳分析,同时总结治所城市形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六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两个典型复式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着重对汉水中游的襄阳府城—樊城镇城、光化县城—老河口镇城这两个复式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对清末两个治“城”与镇城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由于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明清与当代的联系是间接的。为与当代衔接,本章在探讨这两个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时,时间是从明代初年至1980年代,其中对于演变阶段的论述是仍是以明清时期为主。
     第七章为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典型功能性街区空间形态研究。在治所城市中选取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大、保存较好的街区或建筑功能群组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府城中的襄阳王府建筑群、治城中的南阳府衙建筑群、城下街区的谷城老街等。分析其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改造的现状等。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an River occupied its principal corner of Central Plains’culture and military in history, an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was also the key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cities’ development in the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the depthand breadth of the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surpassed the previousdynasty. The urban spatial form is the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ingprocess in outward manifestation, the city's spatial form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anRiver is its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urban development, i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iddle valley of Han River with its river geographic, social and culturalcharacteristics car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ities and also lays a close correlationbetween them. To explore the urban spatial form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Han River i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watershed perspectiv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on the in-depth study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otectionand renewal of the historic town. This topic is aimed at the government, state and the seatof county of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rimarily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ree scales of urban spatial form that respectively are the large, themedium and the small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system and its groupspace form; the urban spatial form’s classification study of the seat city(ranked by theadministrative lev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t city’s urban spatial forming factors, aswell as the research of spatial forming factors and the spatial form of two typical duplexgovernance "city"; the spatial forming study of three typical functional blocks. The thesis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and each chapter’s major elem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thesis topics, the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the thinking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the possible innovation and futures of the thesis, thediscriminati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Han River and the seat citi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concept of urban spatial form, under the general idea ofcombing the studies of Han river valley’s settlement patter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project is defined as the seat city of governments, sates and counties in Han River’smiddle 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related background study ofthe seat cities’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an River in Ming and QingDynasties, which includes the natural geography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HanRiver’s middle reaches, and which focuses on the river changes and the awarded facilitiesin that area; the city traffic regional conditions in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Han River ‘smiddle reaches; the background and conditions of the city’s socio-cultural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an Riv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basis of the region's agricultural and handicraft foundation and the commerce guild systemas well.
     Chapter three is under a large-scale perspective,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urban system and its group spatial form in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of Ming and QingDynasties. The focus is to analyze and sort out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the urban systemand its group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of Ming and QingDynasties; the group spatial form within the city and county or between the county in HanRiver’s middle 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and to take the town system within Xiangyanggovernment affairs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of the urban system’s spatialform, and finally to summariz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ts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 under a mesoscale perspective, to classify and study the urban spatialform of the11seat cities in governments, sates and counties of the Han River’s middle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chapter has mainly clarified the materialscattered among a large number of Chronicles literature and ancient material, combinedwith the aerial map and other urban terrain data, as well as the site mining and interviewof the remaining construction or other means, using morphological deduction, analysis toexplore the entire and inner spatial form of the11seat cities in governments, sates andcounties of the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rban spatial form’s elementsof the seat cities in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ased on theprevious chapter’s classification and study of the overall spatial form, to make horizontalcomparison and induction analysis of the boundary wall morphology, the streets structureand morphology, the major function zoning and morphology and the landmark nodemorphology of the11seat cities in governments, sates and counties, meanwhile, to sum up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eat cities’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is for the study of two typical duplex seat cities' spatial morphology of the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center on the formation andevolution process of Xiangyang the prefectural city-Fan urban city, Guanghua County-Laohekou town, the two duplex spatial form cities, as well a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two governance "City" and town in spatial form in late Qing Dynasty. Due to the specialnature of the modern history’s develop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ng and Qingdynasties and the contemporary era is indirect. To contact with the contemporary era, thischapt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form’s evolution of the two cities, during which thetime is from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o the1980s, in which the discussion of evolutionstage is still based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pter seven aims at the research of the typical functional blocks’ spatial form in theseat cities of Han River’s middle reach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locks orfunctional building groups that have larger impact on the urban pattern and are betterpreserved are selected to be morphologically analyzed,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Xiangyang palace buildings in governing city, the Nanyang local government buildings inthe seat city and Gucheng old streets in city blocks etc. To analyze its relationship withurban space, 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tus quo.
引文
1鲁西奇,汉江流域开发史上的环境问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8,第6期
    2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碑,董浩,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王象之,舆地记胜
    4法,魏丕信著,魏幼红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国家干预—以中华帝国晚期的湖北省为例,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第61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
    5李纲,与吕相公第十五书,李纲,梁溪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0
    6见《宋史》卷4
    8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分析,《地理学报》2001年,第2期
    9鲁西奇,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汉江流域开发史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26页
    10任放,明清市镇的发展状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中心,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第18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
    11乾隆《吴江县志》,引自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122
    12宋,高承明,《事务纪原·州郡方域部》卷7
    13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吴杰译商务印书馆,1959:319-320
    14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江汉论坛》,2009.4:88
    15弘治《吴江县志》,引自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121
    16乾隆《湖州府志》,引自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121
    17《嘉泰吴兴志》卷10,《管镇》
    18高承,《事物纪原》卷1
    19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5
    20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上),《食货》1978年第8卷第6期;《明清时代江南市镇之数量分析》,《思与言》1978年第16卷第2期
    21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市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22郭正忠,《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85年7月24日
    23陆玉麒,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1期第12~15,57页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72
    2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6:66-67
    2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6:35-36
    27原文为a: a branch of biology that deals with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animals and plants b:theform and structure of an organism or any of its parts
    28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国外规划研究2001年第12期;36
    29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国外规划研究2001年第12期;36
    30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曾群.汉水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长江中游河道基本特征》,1983年内部刊印本
    1欧阳修《居士集》卷二四《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仲芳)墓表》
    2万历《襄阳府志》卷四五《文苑》
    3参阅《天下路程图引》卷1“徽州府由景德镇至武当山路”
    4乾隆《襄阳府志》卷四《山川》
    5鲁西奇,潘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6同治《宜城县志》卷一《方興志山川》“汉水”条
    7同治《宜城县志》卷一《方興志山川》“汉水”条
    8正德《光化县志》卷二《城池》
    9光绪《襄阳府志》建置志四《水利堤防》
    10光绪《襄阳府志》建置志四《水利堤防》“樊城土堤条”
    11陈晶,汉水流域的城镇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其保护策略研究——以襄樊地区典型历史街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
    12黄盛璋《陕交通的历史发展》,载(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
    13《汉书》卷上《食货志》:“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谁,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离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幼叹。”
    14《史记》卷8(商祖本纪》:“四月,兵罢戏下,诸候各就国。汉王之国……从杜南人蚀中。去则烧绝栈道。”
    15《汉书》卷96《王莽传》
    16李之勤:《历史上的子午道》,载《西北史地研究》(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17冯岁平:《汉中历史交通史地理论纲》,(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8史念海:《秦岭巴山间在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及其战地》,《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
    19辛德勇:《汉杨孟文<石门烦>》“堂光道”新解—兼析镜路道开通时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1辑。该文依据铭文将倪骆道有据可依的开通时间上限定在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下限则在东汉明帝永和八年(65)
    20嘉靖《徽州志》卷5
    21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命普定候陈桓监督军夫增损历代旧路,修补连云栈道的桥阁二千多间。明中期成化十年间,陕西布政使余子俊重修了西安通汉中道路,正德年间崔应科又修。清康熙三年(1664),巡抚贾汉复改造,修整连云栈道,将原木质栈道改为编或坡路,康照二十八年(1689)郭大司马沿贾迹重修.乾隆三十年(1735),先后大修四十余年,熹庆十六年(1811)大中承盆公上奏朝庭拔款,委候补知县(褒城)刘国柱督工修。以上据新编《汉中地区地理志·交通》,汉中地区地委地方志办1998年,内部资料。
    2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景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襄阳府志卷二
    24刘先春.汉江航运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水运,1996(11):10-12
    25陈晶.汉水流域的城镇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其保护策略研究—以襄樊地区典型历史街区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6《史记·越世家》
    27《索隐》
    28《太平襄宇记》
    29襄阳府志卷十五
    30襄阳县志卷九
    31光化县志卷五
    3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古代思潮[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3李长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2
    34李纲:《梁溪集》卷五《与吕相公第十五书》
    35[明]傅翰.明宪宗实录
    36[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7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8民国《钟祥县志》卷5《古迹下》
    39彭雨欣,江榕,《十九世纪汉口商业行会的发展及其意义》,1994年第四期。
    40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第六章“移民城市的地方来源、外来人口的原籍”。
    41乾隆《东湖县志》第5卷,“风俗”。
    1“城镇体系,是指在相对完整的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的城镇组成的系统。”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八襄阳府公署栏“府治”条
    3万历《襄阳府志》卷一五《公署》
    4光绪会典事例[M].光绪三十四年(1908)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5陈宏谋.咨询民情土俗论[A].贺长龄,等.清经世文编[C].中华书局1992影印本.
    6孔传金,纂修,(嘉庆)南阳府志:卷2[M].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7潘守廉,修.张嘉谋,等纂.(光绪)南阳县志[M].清光绪三十年刻本.
    89恩聊,修.王万芳,纂.(光绪)襄阳府志[M].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恩聊,修.王万芳,纂.(光绪)襄阳府志[M].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10黄文莲,吴泰来.(乾隆)唐县志[M].清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11邓祖涛,陆玉麒.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12-15,57.
    光绪《襄阳府志》卷一《沿革》
    13康熙《南阳府志》卷一《沿革》
    14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1期
    15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上),《食货》1978年第8卷第6期;《明清时代江南市镇之数量分析》,《思与言》1978年第16卷第12期
    16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市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7蒋光祖,修,姚之琅,纂.(乾隆)邓州志[M].清乾隆二十年刻本.
    18黄文莲,吴泰来.(乾隆)唐县志[M].清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19(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萧颖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程启安编.清光緒間《宜城县志》卷一《疆域形势》
    21中国地方志叢书华中地方志第一二四号:湖北省光化县志,卷一《形势》
    22包安保编.民國11年《南漳县志》兴地志四《形势》
    光绪《襄阳府志》兴地志三《形势》
    24清同治6年《谷城县志》卷一《形势》
    25清同治4年《枣阳县志》卷一《疆域形势》
    26光绪《襄阳府志》兴地志三《形势》
    27光绪《光化县志》卷一《疆域》
    28刘兴唐.南阳的史前遗迹[J].东方杂志,1946,(12)
    29康熙《南阳府志》卷一《疆域》
    30徐少华,江凌.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的交通与城镇经济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199-204.
    31民国十一年《南漳县志》卷一
    32光绪十一年《襄阳府志》卷一
    33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4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J].经济地理,1990(3):54-56.
    35光绪《襄阳府志》兴地志三《形势》
    36吴郁文,黄建固.海南城镇体系特征与发展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82-87.
    37万历《襄阳府志》卷一八《津梁》
    38阮治川,黄国光,刘玉川,等.襄樊港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39刘宏友,徐诚.湖北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40张嘉谋,校注.(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第1册[M].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
    41康熙《南阳府志》卷2《建置城池》
    3施坚雅,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37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12
    4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4
    5《随州志》,明万历四十二年
    6《南阳府志》,清嘉庆12年
    7《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卷一,嘉庆《南阳府志》卷二载:“裕州城,洪武三年修筑,正德十一年筑之砖城,周长七里一百九十步”;“邓州城,洪武二年,因古穰城旧址始筑内城,弘治十二年增筑外城,内城周长四里三十七步;外城周长十五里七分”;“内乡城,前代始筑,洪武二年再筑,正德六年加筑以砖,周长九里七分”
    8吴庆洲著.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404~406
    9《均州志》卷四营建志序,清光绪10年
    11《均州志》卷四城池,清光绪10年
    12《均州志》卷四堤防,清光绪10年
    13苏撤:《龙川别志》卷上,见《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一编第九册,第315—316页
    14参阅李之亮:《北宋京师及东西路大郡守臣考》,巴蜀书社,2001年,第225—245页
    15清乾隆20年《邓州志》卷二城池
    16《邓州志》卷二建置,清嘉庆12年
    17鲁西奇,《城墙内外—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年第一版,第252—253页
    18《光化县志》卷二城池,清光绪10年
    19石泉:《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巳阝县故址新探——兼论楚皇城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见所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第280—299页
    20《宜城县志》卷二建置志,清同治5年
    21《新野县志》卷二建置志,清乾隆19年
    22《旧唐书》卷二十下《艾宗纪》,天佑三年六月乙亥,权知唐州事卫审符奏
    1《新野县志》卷二建置志,清乾隆19年
    2《旧唐书》卷二十下《艾宗纪》,天佑三年六月乙亥,权知唐州事卫审符奏
    4《邓州志》,清康熙三十年
    5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1:73
    6鲁西奇,城墙内外:明清时期汉水下游地区府、州、县城的形态与结构,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28–291
    7城池是一地总防御措施的通用术语
    8魏源.圣武记·城守篇(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4
    9《光化县志》卷二城池,清光绪9年
    10《管子》,度地
    11这种迷信涉及屋门、宫殿大门以及有些城门屏风的使用。见德.梅拉.佩纳(J.O.de.Meira Penna):《心理学与城市规划:北京与巴西利亚》,(苏黎世,1961年),第1—19页
    12《大清会典》康熙版(1690年),以及同时代汉水中游地方志
    13斯蒂芬.福伊希特旺,学宫与城隍,《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69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12
    14胡选青,《中国普通宗族遗传集团及其作用》,第173页
    15《城市社会研究》,第17页
    16《县城城市地理》,第36页
    17吴庆洲,中国古代哲学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报,1995年08期,45页
    18米仓二郎著,赵中枢译,印度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城市—方格网城市道路网的起源,城市发展研究,1995.3
    19《周礼.春官第三》
    20《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京城
    21《元史》卷9《世祖纪六》载:至元十三年(1276年)九月丁未,“命有司隳沿淮城垒”;十一月庚申,“隳襄汉、荆湖诸城”;十四年二月壬午,“隳吉、抚二州城,隆兴滨西江,姑存之。”同书卷lO《世祖纪六》:至正十五年三月丁酉,“命塔海毁夔府城壁”;八月甲戌,“安西王相府言:‘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礼义城等三十三所,宜以兵镇守,余悉撤毁。”(第185、186、188、199、2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参阅成一农:《宋、元以及明代前中期城市城墙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第二部分,“元代毁城和禁止修城的政策”,第160—173页
    22《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卷59《工部二·造作》“修城子无体例”条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月,江州路申称,“目今草寇生发,合无于江淮一带城池,西至峡州,东至(杨)[扬]州,二十二处,聊复修理,斟酌缓急,差调军马守御,似为官民两便。”江西行省将此咨目移告上都枢密院,枢密院与中书省一同上奏世祖,得圣旨谓:“待修城子里,无体例。”(第2140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据此,则元世祖以“无体例”为由拒绝了地方官修复城壁的请求。在今见史料看,元朝主要是禁止中原汉地和南宋旧地(所谓“南人”区域)修复城壁,毁城政策也是在这些地区实行得较为彻底。考另详
    23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的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268–269
    24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9年4月第一版,131页
    25鲁西奇,《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提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209页
    26民国《顺德县续志》卷20,金石略二,双塔碑铭(万历三十一年)
    1《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乙巳年五月己卯,第l页(总第228页)
    2《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乙巳年七月辛酉,第5页(总第235页)
    3叶植主编:《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712—713页
    4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八襄阳府公署栏“府治”条
    5据天顺《襄阳郡志》卷二《廨舍》所记
    6《明孝宗实录》卷六八,弘治五年十月丙辰,第6页(总第1327页)
    7弘治十四年,襄阳县增设十四个里,其中,樊城附籍里与河北寄籍里可以断定是在樊城,余裕、永兴、永定、永宁、永成、永丰、永安等七里无以考定其所在,推测有部分里是在樊城。见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八襄阳府“坊乡"条、万历《襄阳府志》卷一二《食货上》
    8《明英宗实录》卷五一,正统四年二月癸亥,第5页(总第981页)
    9《明英宗实录》卷二八,正统二年三月己酉,第7页(总第565页);万历《襄阳府志》卷一五《公署》、卷二《兵政》
    10根据明天顺年间《襄阳郡志》卷二街市,记载编
    12《明世宗实录》卷四八二,嘉靖三十九年三月己卯,第4页(总8049页)
    13据康熙《襄阳府志》卷二《公署》,乾隆《襄阳府志》卷一《公署》、卷一四《兵卫》,光绪《襄阳府志》卷六《建置志·公署》、同治《襄阳县志》卷二《建置志·公署》等有关记载
    14《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鲁西奇,中华书局,2011年(总第421页)
    15《清史稿》卷三三二《毕沅传》
    16同治《襄阳县志》卷一《地理志·乡镇》“樊城”条
    18湖北省襄樊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襄樊市志》卷一建置,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第45页
    19《老河口市志》湖北省老河口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新华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
    20正德《光化县志》卷二《城池》附王从善《修砖城记》
    21《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湖广五襄阳府光化县“汉江”条
    22清光绪11年《光化县志》卷二《城池》
    23光绪《光化县志》卷二《城池》“河口土堡”条
    24光绪《光化县志》卷二《城池》“河口土堡”条
    25《襄樊市志》湖北省襄樊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2【明】娄性:《皇明政要》卷二十,“固封守第三十九”。
    3【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一,第十七卷,“宗藩部·汇考九·明一”,鼎文书局,1985年。
    4《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一。
    5《皇明祖训·法律篇》。
    8资料来源:林哲,《明代王府形制与桂林靖江王府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33页
    9摹自王贵祥等著,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基址规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6
    10正统元年七月,命襄王瞻墡自长沙迁居襄阳。先是,襄王奏长沙卑湿,愿移亢爽地。上命有司于襄阳度地为建王府。至是有司以工备来告。上书与襄王,令择日起行迁移,仍敕湖广三司量遣人船护送,毋有稽缓。《明英宗实录》卷20,390~391。
    11正统二年三月,湖广襄阳卫奏:本卫公署改为襄王府,城内稍北有卫国公邓愈没官地闲旷,乞以为卫公署。许之。《明英宗实录》卷28,565。
    12《明英宗实录》卷20,390~391。
    13(10)、(11)乾隆《襄阳府志》卷五《古迹》。
    14《明英宗实录》卷二八,正统二年三月己酉,第7页(总第565页);万历《襄阳府志》卷一五《公署》、卷二o《兵政》。
    162007年1月9日《襄樊日报》新闻稿。
    17《二十五史》之《元史·地理志第十一》第9册.卷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P7400
    18《二十五史》之《清史稿·地理志九》第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P9090-9091
    [1](万历)襄阳府志,(明)吴道迩,万历十二年(1584)刻本
    [2](乾隆)襄阳府志,(清)陈愕,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
    [3](光绪)襄阳府志,(清)王万芳等,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4](同治)襄阳县志,(清)崔淦、李士彬,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5](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明)杨应奎纂修张中孚,民国31年(1942)影印
    [6](康熙)南阳府志,(清)朱璘,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7](嘉庆)南阳府志,(清)孔传金等纂修清嘉庆12年(1807)刻本
    [8](光绪)均州志,(清)马云龙等修清光绪10年(1884)刻本
    [9](乾隆)邓州志,(清)蒋光祖修清乾隆20年(1755)刻本
    [10](嘉靖)邓州志,(明)潘庭楠纂修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刻本
    [11](嘉庆)南漳县志,(清)沈兆元修清嘉庆20年(1815)刻本
    [12](民国)南漳县志,包安保等修民国11年(1922)刻本
    [13](同治)谷城县志,(清)承印修清同治6年(1867)刻本
    [14](乾隆)唐县志,(清)王恪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
    [15](光绪)光化县志,(清)段映斗,光绪十年(1884)刻本
    [16](正德)光化县志,(明)曹磷,上海古籍书店1964据正德刻本影印
    [17](嘉靖)宜城县志,(明)郝廷玺,嘉靖四十二年(1563)刻本
    [18](同治)宜城县志,(清)鲁裔曾,同治五年(1866)刻本
    [19](光绪)宜城县续志(清)李连骑、姚德华,光绪八年(1882)刻本
    [20](民国)枣阳县志,梁汝泽,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21](咸丰)枣阳县志,(清)陈子饬,清咸丰四年(1854)刻本
    [27](乾隆)新野县志,(明)徐金位,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
    [22](康熙)安陆府志,(清)张尊德、王吉人、谭篆,康熙八年(1669)刻本
    [23](乾隆)吴江县志,(清)陈纕,清乾隆12年(1747)
    [24](弘治)吴江县志,(明)莫旦,清(1644-1911)
    [25](嘉靖)湖州府志,(明)张铎,明嘉靖21年(1542)
    [26](乾隆)东湖县志,(清)林有席,清乾隆28年(1763)刻
    [27](嘉靖)湖广图经志书,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28](万历)湖广总志(明)徐学漠,万历十九年(巧91)刻本
    [29](雍正)湖广通志,四库全书本。
    [30](民国)湖北通志,(民国)张仲忻、杨承禧,民国十年(1921)刻本
    [31](乾隆)湖北下荆南道志,(清)靖道漠,乾隆五年(1740)刻本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8
    [3](元)脱脱、阿鲁图,宋史,中华书局,1985
    [4](明)宋濂、王祎,元史,中华书局,1974
    [5](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
    [6](元)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延佑七年(1320年)
    [7](南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南宋时期
    [8](明)黄汴,天下路程图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9](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10](西汉)周公旦,周礼.春官第三,西汉时期
    [1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朝初年
    [12](明)皇明祖训·法律篇,洪武六年
    [13](明)广图经志书,嘉靖年间
    [14](宋)高承,事物纪原·州郡方域部
    [15](宋)欧阳修,士集
    [16](明)刘吉总纂,修明宪宗实录,明弘治四年(1491年)
    [17]明太祖实录,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
    [18]明英宗实录,成化三年(1467年)
    [19]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中国科学出版社影印,1955年
    [20]明,娄性,皇明政要
    [2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
    [2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古代思潮,中华书局,1987
    [23]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
    [24](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一,鼎文书局,1985
    [25]全宋笔记,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戴建国等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26](清)魏源,圣武记·城守篇(第一版),中华书局,1984
    [2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萧颖士传,中华书局,1975.
    [28]李国祥、杨和主编,谢贵安编,明实录类纂·湖北史料卷,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
    [29](清)陈广文,《襄堤成案》,光绪二十年(1894)竟陵阖邑刊本
    [30](民国)彭湛然撰,《襄河水利案犊汇钞》,上海图书馆藏(民国)《大泽口成案》,民国二年本
    [31](清)王概辑,《湖北安襄郧道水利集案》,乾隆十一年(1746)刊本
    [32](清)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四库全书本
    [33](清)田宗汉,湖北汉水图说,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本
    [1]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2]鲁西奇,潘晟,汉江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4]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
    [5]鲁西奇,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6
    [7]晏昌贵,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11
    [8]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9]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富曾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2]张含英,历代治河方略,水利出版社,1982
    [13]宛素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科学出版社,2004.12
    [14]阎平,孙果清等,中华古地图集珍,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
    [15]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6]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7]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18]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吴杰译商务印书馆,1959
    [19]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第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6
    [20]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1]黄盛璋,陕交通的历史发展,载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6
    [22]李之勤,历史上的子午道,载西北史地研究(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2
    [23]李长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2
    [24]史念海,秦岭巴山间在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及其战地,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
    [25]辛德勇,汉杨孟文<石门烦>“堂光道”新解—兼析镜路道开通时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
    [26]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景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7]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光绪会典事例[M],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
    [28]陈宏谋,咨询民情土俗论[A],贺长龄,等,清经世文编[C],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
    [29]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4
    [30]阮治川、黄国光、刘玉川等,襄樊港史[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31]刘宏友、徐诚,湖北航运史[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2]吴庆洲著,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3]李之亮,北宋京师及东西路大郡守臣考,巴蜀书社,2001
    [34]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5]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1
    [36]叶植主编,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37]严耕望:荆襄驿道与大堤艳曲,《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第1039—107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8]李孝聪,古地图和中国城市形态变迁史,中国文化中心文化讲座,2000.11
    [39]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见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12
    [40]徐秀丽编,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中华书局,2004
    [41]王贵祥,明代城池的规模与等级制度探讨,杨鸿勋主编,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42]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长江中游河道基本特征,内部刊印本,1983
    [43]任放,明清市镇的发展状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中心,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
    [44]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45]湖北省襄樊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襄樊市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
    [46]李雄飞.城市规划和古建保护,天津科技出版社,1986
    [47]孙施文著,城市规划析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 Lynch,K evin,G oodc ityf orm,M ITP ress,c1981
    [2] 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MIT Press, c1960
    [3] A.R ossi,T heA rchitectureo fth eC ity.M ITP ress,1982
    [4] L, Mumford, The City in History, Penfuin Press,1961
    [5] J,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Random House,1961
    [6]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黄朝晖,邓华,译,华夏出版社,2003
    [7]詹克斯,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万斯,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凌霓,潘荣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 G.W.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王旭等,译,中华书局,2000
    [10] G.W.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德.梅拉.佩纳(J.O.de.Meira Penna),《心理学与城市规划:北京与巴西利亚》,(苏黎世,1961)
    [12]五井直弘,中国古代の城郭都市と地域支配,名著刊行会,2002.10
    [13](美)艾德蒙:N培根著,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鲁西奇,汉魏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地名移位之探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1993
    [2]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
    [3]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4]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5]施松新,大规模流域三维可视化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
    [6]曾群,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7]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8]周毅刚,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发展及其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
    [9]周凯,晚清汉口城市发展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10]邓祖涛,长江流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机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1]刘剀,晚清汉口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12]付晓渝,中国古城墙保护探索,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13]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类型、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88
    [14]陈晶,汉水流域的城镇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其保护策略研究—以襄樊地区典型历史街区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15]沈亚虹,潮州古城规划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978
    [16]郑力鹏,福州城市发展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7]付敏,襄阳古城北街历史风貌保护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18]王松仪,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19]徐礼山,清代汉江上游的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0]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21]赵明,历史街区复兴中的社会问题初探——以法国里昂红十字坡地为例,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22]刘炜,湖北古镇的历史、形态与保护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
    [23]张平乐,襄樊地区历史建筑特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1]孙承烈,汉江流域的自然地理。地理知识,1955年第8期
    [2]鲁西奇,中国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厦大史学》第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3]鲁西奇,多元、统一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可能的,《人文国际》第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4]鲁西奇,台、垸、大堤:江汉平原社会经济区域的形成、扩展与组合,《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5]鲁西奇,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手段与途径,《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2期
    [6]鲁西奇,唐代长江中游地区政治经济地域结构的演变——以襄阳为中心的讨论,收入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7]米仓二郎,赵中枢译,印度河与黄河流域城市—方格网城市道路网的起源,城市发展研究,1995年03期,58页
    [8]倪伟,廖增湖,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记忆力”,读书,2002年08期,143页
    [9]樊树志,明代荆襄流民与棚民,中国史研究,1980年03期
    [10]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J].经济地理,1990
    [11]吴郁文,黄建固.海南城镇体系特征与发展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12]鲁西奇,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汉江流域开发史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3]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江汉论坛》,2009年04期
    [14]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上),《食货》1978年第8卷第6期
    [15]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之数量分析,《思与言》1978年第16卷第2期
    [16]郭正忠,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85年7月24日
    [17]陆玉麒,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1期
    [18]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国外规划研究2001年第12期;
    [19]冯岁平,汉中历史交通史地理论纲,(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20]刘先春,汉江航运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水运,1996(11)
    [21]邓祖涛、陆玉麒,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
    [22]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1期
    [23]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市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24]徐少华、江凌,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的交通与城镇经济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10月
    [25]孙启祥,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26卷第1期
    [26]马强,论历史时期汉水流域的文化政治地位,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7]周俭、陈亚斌,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1期
    [28]席成孝,汉水流域行政区划在宋元时期的变化及其原因,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6月
    [29]李志刚,谷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城市规划,2001年10月
    [30]严铮,对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_多元化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初探,城市,2003年4月
    [31]周尚兵,生产方式的变迁与历史时期鄂西北的移民缘由——以十堰市所辖地域为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2月
    [32]管光明、陈士金、饶光辉,汉江流域规划,湖北水力发电,2006年第3期
    [1]老河口档案信息网;http://www.xflhk.org/index.do?method=siteMap1&netId=76
    [2]襄州档案信息网;http://www.xyda.org/index.do?method=index2
    [3]襄阳市樊城区档案局;http://www.fcqda.org/index.do?method=index3
    [4]襄阳市襄城区档案局;http://www.xfxc.org/index.do?method=index3
    [5]谷城县档案局;http://www.xfgcda.org/index.do?method=index1
    [1]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2]中国分省地图,地形地貌图
    [3]中国历史地图集
    [4]《1比250000中国基本地形图》(U.S.Army.Map.Service.CHINA.Topographic.Maps)美国陆军制图局发布,中华民国34年制
    [5]《1比100000中国地形疆域图》,日本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发布,中华民国16年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