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渝地区金融地理研究(1890-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890年重庆开埠后,川渝地区的金融地理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迁,逐渐实现了成渝一级金融中心间的转移,并在转口贸易的带动与第一层级金融中心的辐射下形成了川渝内部四大二级金融区:即以万县为中心的川东金融区,以南充为中心的川北金融区,以泸县为中心的川南金融区和以康定为中心的川西康藏金融区。
     成渝金融中心间的转移是在开埠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冲击下两地间金融区位不断博弈的结果,概而言之,在金融业态初始近代化上,成都金融业的步伐落后于重庆金融业,这很大程度上是川江航运贸易限制下成渝两地区位差异的结果。重庆因地利之便,在与长江中下游贸易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与汉口、上海形成了沿长江三点一弧的金融地理格局。正因如此,面对以铁路租股金融将全川民众联结在一起的川汉铁路保路运动,成渝两地的士绅群体在与失去国家信用的清政府经济博弈阶段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其背后复杂微妙的民众心理。川汉铁路的修建将打破重庆依靠川江航运形成的埠际贸易与埠际金融间的垄断,渝汉申三点一弧的金融地理格局将出现根本上的改变,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何两地士绅群体对铁路金融的反应大相迥异,根本上还是区域经济地位升降的利害关系所致。
     民国以降,川渝内部军阀林立,在各自的防区内实现金融割据,随着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货币的流通从内在的张力与外在的引力两方面越来越要求冲破地域条件的障碍与限制,以更为广阔的统一货币流通区域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二刘大战”中刘湘集团的胜出及其附庸金融财团的扩展既为川渝金融中心的转换加速了进程,也为川政统一的金融基础奠定了条件。国民政府为实现川渝金融区的统一与国家金融统制,一方面将刘湘驱离重庆,另一方面以法币的强制推行为工具,渐次实现了川渝金融的中央化。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确立,一方面因其银钱业资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钱庄等旧式金融业的不断银行化,同时,新生的保险金融也在川渝大后方不断扩展。抗战时川渝地区金融业的通货膨胀持续到战后,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直至中国人民银行川渝重新布局才获得新生。应该指出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新布局,其所参照的仍然是川渝地区重庆、成都两个一级金融中心与万县、南充、泸县、康定四大二级金融区的基本格局。
     这一格局在不同的二级金融区有不同的发展脉络,以万县为中心的川东二级金融区基本上是在以桐油为代表的转口贸易带动下发展而来,由于区位的优势与贸易资源的充沛,万县与重庆的关系存在着依附与独立两种倾向,从本质上讲,是万县在沿长江申汉渝三点一弧的金融地理格局中第二与第三层级间摇摆的结果。以南充为中心的川北二级金融区是在以丝业为代表的转口贸易带动下发展起来,南充金融区对成渝两个一级金融中心存在着巨大的东西依附。由于区域金融资本的供给不足与社会金融习惯,该二级金融区内投机金融盛行。以泸县为代表的川南二级金融区,是以粮食、糖、盐等为代表的转口贸易发展而来,由于商贸物资流动上对重庆存在着极大的依附,因而整个川南二级金融区相对一级金融中心重庆独立性不足,受重庆金融影响的波动颇大。以康定为中心的川西二级金融区,是以茶叶为代表的转口贸易发展起来,清末川边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迁,康藏地区出现了货币金融的新形式,但相对川渝内部其它二级金融区仍然十分落后,康定金融中心的崛起与二级金融区内金融形式的升级以及层级体系的形成,主要是成渝一级金融中心自上而下的层级带动。
     川渝金融区在格局变迁的过程中,也有着区域金融资本外向扩展的冲动与实践。向来封闭的川渝金融业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民众的金融意识逐渐提升,形成了一批有相当资力的金融财团,以聚兴诚、美丰为代表的川渝金融资本在成立初期走向全国的扩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与以上海为金融中心地的江浙财团的差距,及时调整了经营战略,全力经营川渝等西南地区。这批财团先后依附于刘湘、蒋介石的军政力量,通过互相利用合作,将自身纳入国民政府川渝金融控制网的一部分,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川政统一后川渝金融区地位的提升是西进金融财团与川渝本土金融财团竞争、调适中合作的结果,依附性与独立性的同时存在,决定了二者必然要存在矛盾和冲突,只不过由于抗战的特殊形势,暂时压制了这种冲突。抗战结束后,力量增强的川渝金融财团力图扩张至全国的雄心是很大的,其企图遭到打击,一方面是内战爆发后的严峻经济金融形势,另一方面,不完全依附于国民政府的川渝金融财团在已经实现了金融统制的国民政府金融垄断财团眼中,始终不是政权的根基,而至多是合作的同盟,因而不可能允许聚兴诚、美丰等川渝财团掌控金融基础,这是川渝金融地位无法实现根本提升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金融地理学是西方经济地理学界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概括起来说,无论是“正式约束”范畴的金融制度、金融法规、标准、惯例,还是“非正式约束”范畴的金融意识、金融文化和职业道德等,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反映了人文地理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调控、约束、激励和反馈等金融整体功能的发挥存在地域差异的背景下,金融制度的创新、学习和传播以及金融法规的创新、示范、模仿和调整同样也存在着地域过渡、运动性,并且必然会超出地理界限的限制,与其他地域的金融意识、金融知识、文化传统、金融管理经验及职业道德有效融合,共同形成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网络。构建金融地理学的关键在于地理空间格局与层级体系,施坚雅的区域体系理论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还需要借助交通地理与商贸地理的补充与支持。川渝地区1890年之后的金融地理格局变迁与层级体系的形成,既与施坚雅所开创的区域体系理论相契合,也有着较为典型的一二级金融中心间层级的互动,这为中国历史金融地理研究的路径尝试,即以纵向时间维度结合横向空间布局,重点研究层级金融中心间互动博弈的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由于川渝地区自身金融地理格局的典型性,其区域个案研究的经验规律可以借鉴于其它地理单元区域中,层层推进,将中国历史金融地理学这一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成熟。
After Chongqing was opened as a commercial port,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as have witnessed a series of changes and transitions in terms of financial geography patterns, gradually realizing the transitions among the first class financial centers between Chengdu and Chongqing and forming4secondary class financial areas with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driven by re-export trade and the influenced by the first class financial center:the Eastern Sichuan Financial Area with the County of Wanxian as the center, the Northern Sichuan Financial Area with Nanchong City as the center, the Southern Sichuan Financial Area with Luzhou City as the center and the Western Sichuan&Tibetan Financial with Kangding as the center.
     The transition of the financial center between Chengdu and Chongqing, under the impact of capitalist commodity economy after the port opened, is resulted from the continuous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financial areas in two regions. In general,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f Chengdu lags behind that of Chongqing on the initial modernization of financial forms, which is resulted from the location difference of Chengdu and Chongqing limited by the trade traffic in upper Yangtze River Channel. Due to its geographic convenience, Chongqing has gradually formed the three-point-one-curve finical geography pattern along Yangtze River (River) together with Hankou City and Shanghai in the process of trading and exchanges with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It is because of this that facing with the Protection Movement of Chuan-Han Railroad by the people with the railroad rental stocks finance, the gentries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had displayed a totally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it at the initial stage figh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which lost its national credit, which reflected the subtle populace thinking behind it. The building of this rail road will break the monopoly of the trade and the finance among ports formed by relying on the River in Chongqing. The building of Chuan-Han Railroad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three-point-one-curve (Chongqing-Hankou-Shanghai) financial geography pattern along the River. This point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representative gentry of Chengdu Railroad Protection Union urge the gentries in Chongqing, and the Chongqing Financial Area maintains relatively calm.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railroad finance of the two gentries come down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local economic status.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 the warlords with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stood alone and set up separatist financial regimes by forces of arms. And it is true that the regional currency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in the circulation area, but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the economic exchanges within this region is underdeveloped, among which the level and strength of currenc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enough to get rid of or break the restrictions and shackles of the regional condition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urren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exchange range,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he circulation of currency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and restrictions of the regional conditions in terms of internal tension and the external attraction so a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with a wider and unified currency circulation regions. In the war between Liu Xiang and Liu Wenhui, the victory of Liu Xiang Group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affiliated financial group had speeded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ition of financial region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a, which also laid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 financial basis of the political unification in Sichua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Financial Area and national control,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xpelled Liu Xiang from Chongqing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gradually realized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finance by enforcing to implement the legal tender. After the breakou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Chongqing had established itself as the financial center for two reasons:the financial strength of the money industry enhances; and the old style financial industry, like the old-style Chinese private banks, become more like the modern banks, at the same time, the emerging insurance finance kept expanding at the rear area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The inflation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t the wartime lasted to the breakdow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fter the war and the new pattern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did not get reborn until People's Bank of China was set up.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tructuring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referred to the basic pattern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2first class financial centers and4secondary financial areas (Wanxian County, Nanchong City, Luxian County and Kangding).
     This kind of pattern enjoys different development forms in different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s:the Eastern Sichuan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 with Wanxian County as the center is growing basically driven by the re-export trade represented by Chinese wood oil.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advantages and abundant trade resources, Wanxian County either dependent on or independent of Chongqing, which is, fundamentally, the result of the fact that Wanxian County is swinging between the secondary and third tiers of the three-point-one-curve financial pattern along the River. The Northern Sichuan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 with Nanchong as the center is growing driven by the re-export trade of silks and this area is greatly dependent on2first class financial areas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Financial speculation is booming in this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 because of falling short of financial capital supply and the special social financial habits. The Southern Sichuan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 with Luxian County as the center is growing driven by the re-export trade of goods represented by grains, sugar and salt, etc. Because the circulation of the commercial goods and materials greatly depends on Chongqing, it lacks independence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financial center of Chongqing,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finance in Chongqing. The Western Sichuan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 with Kangding as the center is growing driven by the re-export of goods represented by tea:a seri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at the borders of Sichuan in Qing Dynasty had given birth to monetary finance, which, however, still lagged behind other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s with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The rise of Kangding Financial Center, the upgrading of the financial forms within the secondary financial area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hierarchy system are mainly driven by the top-bottom hierarchy system of the first financial centers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There are also impulse and practice to expand the regional financial capital in the course of pattern-changing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Financial Area.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er-closed financial industry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march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 the financial awareness of people is gradually raising, which helps form a batch of rich financial consortiums represented by Chu Hsin Chen Commerial Bank, Ltd and The Mei Feng Bank of Szechuan.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establishment, these consortiums began to realize their gaps with the consortiums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represented by Shanghai in terms of expanding their businesses. And they adjusted their operating strategies in time and spared no effort to operate the southwestern area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These consortiums depended on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of Liu Xiang and Chiang Kai-shek and integrated itself into the financial control network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leading to fast development. The rise of the financial statu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a results from the competitions, adjustment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western financial consortiums and the local one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which are both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All of these led to the conflicts and the disputes between them, but was suppressed temporarily out of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fter the War, the powerful financial consortium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had a great ambition in expanding themselves to the whole country, which was nipped. This is because:on the one hand,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after the breakout of the civil war was severe;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ortiums partially independ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was still not the foundation of the political power, but at least an allay for cooperation, to the Government which had realized the financial monopolized consortiums. Therefore, it could not allow the consortium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like Chu Hsin Chen Commerial Bank, Ltd and The Mei Feng Bank of Szechuan to grasp the financial basis, which lays the deep cause for not realizing the radical financial status raising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Financial geography,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emerging recently, can be defined as:no matter the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regulation, standards, practices belonging to the "formal constraints" or the financial awareness, financial 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tc. belonging to the "informal constraints", they do not grow out of the thin air and they are the results of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human geographical factors. Financial geography,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emerging recently, can be defined as:no matter the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regulation, standards, practices belonging to the "formal constraints" or the financial awareness, financial 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tc. belonging to the "informal constraints" they do not grow out of the thin air and they are the results of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human geographical factor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giving play to the integrated financial functions like regulation, constraints, incentives and feedbacks, there is also the regional transition and movement in the innovation, study and dissemin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sim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s, which is, at the same time, integrated with the financial awareness, knowledge, cultural traditions, financial managerial experience and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in other areas, forming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network with integrated functions together. The key in establishing financial geography lies i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patterns and the hierarchy system and the theory of regional system by Shi Jianya is a s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omparatively, China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ntroducing and developing financial geography. Influenced by the paradigm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SU and the geographical paradigm of "Quantitative and Theoretical Revolu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building its own theory and a series contributions to practices and services, but still lack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this subject, which forms sharp contrast with pluralistic economic geography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the booming theoretical building. The changing pattern and the formed hierarchy system of the financial geographical pattern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a after1890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gional system theory by Shi Jianya, which also has the typ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ary financial centers, which provides a good material for attempting to study the Chinese historical financial geographical research---vertical time dimension combined with the horizontal space layout---with the focus on establishing the interaction and game theory among financial centers in different hierarchy.
引文
1 周振鹤主编,傅林详、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研究室编:《四川省概况》,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研究室,1949年,第17页。
    1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M.S.格特勒主编,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245页。 1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M.S.格特勒主编,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246页。
    2 (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周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3 (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周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4 彭兴韵:《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5 (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周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1 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著:《新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16页。
    2 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著:《新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16页。
    3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M.S.格特勒主编,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序)。
    1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著,周朔、郝金城、肖远企、谢德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362-363页。
    1 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著:《新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18页。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8页。
    3 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4 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297-298贞。
    1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10页。
    1 参见虎变:《西华经济动性分析与四川的危机》,《民间意识》1934年第8-10期;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刘重农:《复兴民族运动与新西南的建设》,《新西南》,1933年第1卷第
    2期;《救国必救川始》,《四川经济月刊》,1934年第2卷第3期;蒋均章:《西南经济地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张国瑞:《西南工业建设的动力》,《西南导报》1938年第1卷第2期;全国经济委员会编《四川考察报告》,太平洋印刷公司1935年版等。
    1 王红曼:《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2 刘志英:《抗战大后方重庆金融中心的形成与作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
    3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0)》,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1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页。
    2 邱成利等著:《西部增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1 (日)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2 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1 郭彦岗:《建设中国钱币学理论体系的初步设想》,《中国钱币》1990年第3期。
    2 叶世昌:《钱币学和货币史》,《中国钱币》1991年第1期。
    3 王红曼:《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
    4 鲁了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5 季长佑:《金圆券币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6 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 王洪涛:《成长与迟滞:近代中国华商保险业发展历程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57页。
    2 康熙《四川总志》,卷首,张序,页3-4。转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47页。
    3 周勇、刘景修译编:《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第8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周勇、刘景修译编:《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第82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册第397-39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 《四川省志.金融志》,第53页;另参见《票号在四川的一些活动》,《四川文史资料》第32辑;《成都通览》宣统二年(1910)刊印。
    3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重庆,第115-116页。
    4 《英国领事报告》,1887,北京,第6页。
    5 《英国领事报告》,1883,重庆,第70页。
    6 钟体志:《澡雪堂文钞》,卷8,致谢品峰父台,第28页。转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712页。
    1 《巴县档案抄件》,光财3,牙当44,页2-4.转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714页。
    2 主要资料来源:《山西票号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说文社1944年版:陈其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史若民:《票商兴衰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张国辉:《晚清钱庄与票号》,中华书局1989年版;《票号在四川的一些活动》,《四川文史资料》第32辑;《成都通览》宣统二年(1910)刊印,《重庆金融》;《重庆海关1892-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重庆海关19021911年十年调查报告》,重庆档案馆藏:《四川省志.金融志》等。
    1 重庆档案馆藏:A Survey of Chungking,1876-1891,全宗号:0351,目录:1,卷号:845,第66页。
    2 东则正:《中部支那经济调查》,上卷,上海日本人实业协会,1915,第150页。
    3 卫聚贤:《山西票号之最近调查(三)》,《中央银行月报》第6卷第5号,第797页。
    4 《山西票号史料》,第143页。
    1 《巴县档案》光绪财四,票号五。
    2 《四川官报》,乙巳年第2册,第1-6页。
    3 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152页。
    4 《重庆海关1892年~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
    5 甘祠森:《最近四十五年来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统计》第16页,重庆民生实业公司经济研究室1936年版。
    6 《四川省创办银行折,附单》(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六日),《锡良遗稿》,第1册,中华书局,1959,第483-487页。
    1 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187页。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71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1 时广东:《1905-1935:中国近代区域银行发展史研究—以聚兴诚银行、四川美丰银行为例》,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5日。
    1 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4),第653-654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 参见《财政部关于施行法币布告》,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合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第402页,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合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第627页,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3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660-662页。
    4 张学君主编:《四川省志.大事记述》中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1 《四川省志.大事记述》中册,第275-276页。
    2 四川省档案馆编:《抗战时期四川省各类情况统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3 《国内外金融经济概况》,《中行月刊》第14卷第4期,1937年4月。
    1 《近代重庆金融机构调查表》,转引自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第301页。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上册,档案出版社,第677页。
    3 《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版,第246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档案出版社,第673674页。
    2 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1805-19490)》,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321-323页。
    3 董幼娴:《重庆保险业概况》,《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第1期,1945年-01-01,第335-337页。
    1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368页。
    2 洪蒹管著:《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382页。
    2 刘涤源主编:《反通货膨胀论》,第284-28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410页。
    1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422页。
    2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422页。
    3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423页。
    4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423页。
    1 乾隆《巴县志》卷2《建置志.乡里》。
    2 嘉庆《巴县志》,卷3,赋役志.课税,第4142页。
    3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
    1 周勇、刘景修译编:《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第82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吴康零主编:《四川通史》(清),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87页。
    3 吴康零主编:《四川通史》(清),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87页。
    4 英代理税务司华特森著、李孝同译《重庆海关1892-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转引自《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78页。
    1 英代理税务司华特森著、李孝同译《重庆海关1892-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转引自《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87-189页。
    2 英代理税务司华特森著、李孝同译《重庆海关1892-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转引自《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79-180页。
    1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23页。
    2 据甘祠森编:《最近四十五年来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统计》中的《最近四十五年来重庆大宗进口货物数量与价值统计》编制,重庆民生实业公司经济研究所1936年版。
    1 《1892-1901年重庆主要土产物价平均价格》,据重庆海关档案。转引自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25页。
    2 甘祠森:《最近四十五年来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统计》,重庆民生实业公司经济研究室1936年版。转引自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25页。
    1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279页。
    2 张家骥:《中华币制史》第122页,1925年版。
    1 重庆档案馆藏:A Survey of Chungking,1876-1891,全宗号:0351,目录:1,卷号:845,第66页。
    2 《近代重庆货币与金融》第128页(未刊稿),重庆市金融学会1988年编印。
    3 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108页。
    4 东则正:《中部支那经济调查》,上卷,上海日本人实业协会,1915,第150页。
    5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285页。
    1 秦小华:《重庆市中区金融发展历程》,《重庆渝中区文史资料》,重庆渝中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4年12月版,第79页。
    2 《重庆钱庄公所的由来》,《重庆工商史料选辑》第5辑第121页。
    3 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等编:《重庆工商史料选辑》第4辑,1962年,第178页。
    1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307页。
    2 重庆档案馆藏Chungking Decennial Report,1902-1911,全宗号:0351,目录:1,卷号:1160。
    3 四川省银行金融研究所藏档案。
    4 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64页。
    5 秦小华:《重庆市中区金融发展历程》,《重庆渝中区文史资料》,重庆渝中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4年12月版,第79页。
    6 参见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第4页,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所1936年印。
    1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79-180页。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1 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6页。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6期,《调查》。
    3 《各银行内地业务之分析》,《四川经济月刊》第十一卷第3期。
    4 《自流井之金融与金融业》,《四川经济月刊》第三卷第6期。
    5 《四川经济月刊》第三卷第6期。
    6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1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97-111页。
    2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05页。
    3 据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集》第3集)中“四川各州县的场市数量”统计。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总数,以嘉庆数为基数,缺项由前后时期数补入。二十世纪初的总数,以光绪数为基数,缺项由前后期数补入。
    4 《华阳县志》卷5,“工商业”。转引自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12页。
    5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第1494-1496页。
    1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12页。
    2 (英)华特生著,李孝同译《重庆海关1892-1901年调查报告》,《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72-194页。
    3 《四川官报》宣统二年,第四册“新闻”。
    4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00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5 傅崇矩编《成都通览》第6册,第299312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
    6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01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64页。
    2 《四川官报》乙巳,五月上旬,第11期,“奏议”。
    1 吴康零:《四川通史》(清),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24页。
    2 马尼爱:《游历四川成都记》,《渝报》第9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
    1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20页。
    1 傅崇矩《成都通览》上册,第100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22-223页。
    2 杜受祜、张学君主编《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第一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21页。
    3 杜受祜、张学君主编《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第一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38页。
    4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9页。
    5 《四川月报》第五卷第3期。
    1 《新新新闻》,1932年3月26日。
    2 《内江特产产销概况表》,《四川月报》1934年第5卷第6期,第99页。
    3 《四川绸缎丝业概况》,《四川经济月刊》1936年第5卷第4期,第21页。
    4 《云阳奉节达县石柱四县物产调查》,《四川月报》1935年第7卷第5期,第120页。
    5 王永富:《三十四年六月份梓潼经济动态》,《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4期,第323页。
    6 杜受祜、张学君、丁一主编:《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第217页。
    7 四川省图书馆藏:同治《成都县志》卷二,“风俗”。
    1 重庆档案馆藏:A Survey of Chungking,1876~1891,全宗号:0351,目录:1,卷号:845,第66页。
    2 《四川官报》宣统二年,第四册“新闻”。
    3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00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4 傅崇矩编《成都通览》第6册,第299312页,巴蜀书社,1987年版。
    1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01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2 《四川官报》乙己年第2册第1-6页。
    3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22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 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323页。
    2 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307页。
    3 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307页。
    4 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302页。
    5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71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1 《民国时期成都金融实况概述》,《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第1-65页。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73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71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1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76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79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82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82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4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95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1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68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2 《民国四川军阀实录》第三辑,160页,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3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97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4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93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5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91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1 《申报月刊》第3卷第2期,转引自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8页。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110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110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4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金融研究所编制:《近代重庆金融机构调查表》。
    1 《重庆5家著名银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81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3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123页—124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4 张学君、张莉红著《成都城市史》281页,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 《民国时期成都金融实况概述》,《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
    2 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民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50页。
    1 《当局与金融之关系》,《重庆经济概论》1932年版。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103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 据《四川省历年开设银行地别统计》、《四川省现存各银行概况调查》、《四川省银行业之分布及其概况调查表》综合统计。
    1 康永仁:《重庆的银行》,《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
    2 康永仁:《重庆的银行》,《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
    3 颜鹏飞等主编《中国保险史志》,L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321页。
    1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页。
    1 青长蓉:《抗战时期全国金融中心的转移及其对四川经济的影响》,《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2 施坚雅:《城市与地方体系的等级结构》,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 张达夫:《清末的“维新变法”在成都》,《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10页。
    2 《渝报》、《商报》,1914年,第5-7页。转引自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11页。
    3 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民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89页。
    4 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民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89页。
    1 李昌隆:《中国桐油贸易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 田永秀:《近代四川沿江中小城市研究》,四川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3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367页。
    1 《蓝皮书》中国卷一,引自《历史研究》,1962年第5期,第138页。
    2 重庆档案馆藏Chungking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91,全宗号:0351,目录号:1,卷号:918,第256页。
    3 英税务司阿斯克尔著、李孝同译:《万县分关1917-21年调查报告》,转引自《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5-227页。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2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3 《四川月报》第6卷第4期。
    1 严匡国:《四川桐油之市场及其价格》,《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1期,第201页。
    2 严匡国:《四川桐油之市场及其价格》,《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1期,第201页。
    3 严匡国:《四川桐油之市场及其价格》,《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1期,第201页。
    4 严匡国:《四川桐油之市场及其价格》,《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1期,第204-205页。
    5 陈鸿祐:《石柱县经济概况》,《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4期,第376页。
    6 陈鸿祐:《万源县农业概况》,《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2期,第273页。
    7 王德成、李亚东:《三十四年一至三月份忠县经济动态》,《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第2卷第3期,第341、343、344页。
    8 《金融周刊》1945年第6卷第16期。
    1 《金融周刊》1944年第5卷第48期。
    2 《金融周刊》1946年第7卷第1期。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2 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编:《沧桑万州》,长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1 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编:《沧桑万州》,长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1 重厌档案馆藏Chungking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1891,全宗号:0351,目录号:1,卷号:918,第256页。
    1 《四川经济月刊》第九卷第3期。
    2 《新新新闻》,1932年3月26日。
    3 《万县商业志》页96-97。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省内经济,第32页。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2 石柱士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石柱县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148-149页。
    3 王绍荃:《四川内河航运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5页。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1 民国《云阳县志》卷17。
    2 资料来源:(1)1917-1924年《中国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2)1925-1934年《四川交通志文稿》(3)1935年《四川地方税局万县进出口货值统计》。
    1 《四川经济月刊》第五卷,第二、三期。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2 《万县商业志》转引自李禹阶、管维良主编《三峡文明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324页。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省内经济,第32页。
    2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1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278页。
    2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126页
    1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2 《四川经济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3 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刘克祥:《清代全史》卷10,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3页。
    1 《实业半月刊》1925年第86期,第6-8页。
    2 《实业半月刊》1925年第86期,第6-8页。
    3 《实业半月刊》1925年第86期,第6-8页。
    4 《实业半月刊》1925年第86期,第6-8页。
    1 《实业半月刊》1925年第86期,第6-8页。
    2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50页。
    3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第407页。
    1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407-408页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第300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第407页。
    4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第407页。
    1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第408页。
    2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第408页。
    3 《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3期,昆平,第408页。
    1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8页。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3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3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4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5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六卷,第二期,“调查”,傅亨。
    3 《新新新闻》1932年3月26日。
    4 《四川月报》第6卷第2期,1935年2月。
    1 张公权:《内地与上海》,载《银行周报》,第18卷,第14期,1934-04-17。
    2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862-86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54贝。
    4 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92页。
    1 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22页。
    1 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22页。
    2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第283页。
    3 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7980页。
    1 傅钟:《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及长征情况概述》,载《党史资料》,1955年.
    1 《川边季刊》,第1卷,第4期,228页转引自《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第348页。
    2 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71-172
    1 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93页。
    2 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4页
    1 《家家乐共产》见《川陕革命根据地歌谣集》(下)79-80页,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编。
    2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5年4月第1版,第44页。
    3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5年4月第1版,第249页。
    1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7页。
    2 《四川经济月刊》第6卷第2期,“调查”,傅亨。
    3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7页。
    4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8页。
    1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50页。
    1 《四川》第1号第82页,转引自吴康零主编《四川通史》(清),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88页。
    2 稻麦改进所:《泸县米粮运销概况》,《建设周讯》1938年第7卷第16期,第40页。
    3 稻麦改进所:《泸县米粮运销概况》,《建设周讯》1938年第7卷第16期,第40-41页。
    4 稻麦改进所:《泸县米粮运销概况》,《建设周讯》1938年第7卷第16期,第43页。
    5 稻麦改进所:《江安县米粮运销概况》,《建设周讯》1938年第7卷第15期,第24-26页。
    6 潘鸿声编:《四川省主要粮食之运销》,重庆:中农印刷所,1941年版,第23页。
    1 《四川省营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第19页。
    2 稻麦改进所:《涪陵县米粮运销概况》,《建设周讯》1939年第7卷第22期,第27页。
    3 稻米改进所:《万县米粮运销概况》,《建设周讯》1939年第7卷第23期第49页。
    4 潘鸿声编:《四川省主要粮食之运销》,重庆:中农印刷所,1941年版,第23页。
    5 《四川省营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第20页。
    6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7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158页。
    1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2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08页。
    3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4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5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1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2 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6页。
    3 符必春:《民国时期四川区域物流地理(1912-1945)》,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4月。
    4 《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11期,常荣春。
    1 《四川省营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第20页。
    2 《四川省营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第19页。
    3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10页。
    4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10页。
    1 《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11期,常荣春。
    2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学会1948年版,第21页。
    1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2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3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4 《四川省营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第19页。
    5 《四川省营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第20页。
    1 《四川省影业税局月报》1938年第1卷第3期。
    2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3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1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1 查骞《炉边谈屑》,卷上,赵尔丰轶事,页49.转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2 杨仲华《西康纪要》,上册,第三章。西康经济,页136-137。转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232页。
    3 杨仲华《西康纪要》,上册,第三章.西康经济,页138、143,转引自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4 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346页。
    1 《西康概况》,页230-232。
    2 1901年12月31日英代理税务司华特森著,李孝间译《重庆海关1892-1901年十年调查报告》,转引自《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页175,176。
    3 《圣武记》第14卷,第20-21页。转引自杨端六编著:《清代货币金融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第1版,第5页。
    1 《开发西北》1943年第2卷第2期,第3页,“西康之经济概况”。
    2 《开发西北》1943年第2卷第2期,第3页,“西康之经济概况”。
    3 《开发西北》1943年第2卷第2期,第3页,“西康之经济概况”。
    1 《开发西北》1943年第2卷第2期,第4页,“西康之经济概况”。
    2 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89页。
    3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页。
    4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198页。
    1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郭华五,第62页。
    2 冯有志编著、周光钧校订:《西康史拾遗》(全集)第425页,甘孜州政协文史委1991年编印。
    3 胡焕庸编:《四川地理》,重庆:正中书局,1938年版,第25页。
    4 易先:《四川之茶叶》,《四川月报》1935年第7卷第1期,第12页。
    5 《四川茶叶之概况》,《四川经济月刊.省内经济》1935年第4卷第5期,第20页。
    1 杨逸农:《西康雅安边茶业概况》,《中农月刊》1942年第3卷第8期,第61页。
    2 符必春:《民国时期四川区域物流地理(1912-1945)》,西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3 吴康零主编:《四川通史》(清),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488-489页。
    4 雍正《四川通志》,卷19,土司,页74-75。
    1 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346页。
    2 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346页。
    3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29页。
    4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0页。
    1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0页。
    2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0页。
    3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1页。
    4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0页。
    5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1页。
    1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58页。
    2 吴康零主编:《四川通史》(清),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331页。
    3 吴康零主编:《四川通史》(清),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版,第328页。
    1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59页。
    2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59页。
    1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8页。
    2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8页。
    3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8页。
    1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9页。
    2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9页。
    3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271页。
    4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9页。
    1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59页。
    2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60页。
    3 《经济周报》1940年第2卷第10期,第1260页。
    1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57页。
    2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61页。
    1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61页。
    2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61页。
    3 《中农月刊》1940年第1卷第3期,第62页。
    4 王红曼:《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116页。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页。
    2 《四联总处为送二十九年度各行局农贷办法纲要给各分支处的公函》,1940年3月21日,重庆市档案馆藏档案。
    3 参见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中译本序”;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74页。
    1 骆耕漠:《信用合作事业与中国农村金融》,《中国经济论文集》(第2集),生活书店1935年版,第123页。
    2 梅德平:《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社组织变迁的制度分析》,《国民档案》2004年第2期。
    3 新华日报社论:《建立合理的农贷制度》,1942年6月12日。
    1 许涤新:《官僚资本论》,海燕书局1949年版,第84页。
    2 韩德章、詹玉荣:《民国时期的新式农业金融》,《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
    1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省内经济,32页。
    2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省内经济,32页。
    3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四期,省内经济,35页。
    4 《今日之万县市场与金融》,《重庆实业周报》第三期,第2页。
    1 《金融周刊》1944年第5卷第48期。
    1 《四川经济月刊》第三卷,第四五两期。
    2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3 《银行通讯》1944年第10期黄瑛。
    4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6期,《调查》。
    1 《四川月报》第9卷第6期。
    2 《四川经济月刊》第二卷第6期,《内江调查记》。
    3 《四川经济月刊》第四卷第6期,《调查》。
    4 《各银行内地业务之分析》,《四川经济月刊》第十一卷第3期。
    5 《自流井之金融与金融业》,《四川经济月刊》第三卷第6期。
    6 《四川经济月刊》第三卷第6期。
    1 《金融知识》1944年第3卷第1期。
    2 《新新新闻》,1932年3月2日。
    1 钟崇敏、朱寿仁《四川蚕丝产销报告》,页222,1944年。
    2 《四川月报》第4卷第6期,1934年6月。
    3 《四川月报》第五卷第3期。
    4 《新新新闻》1932年3月26日。
    1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9页。
    2 《四川经济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李仲安,第347页。
    3 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89页。
    1 格勒:《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页。
    2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217-218页。
    3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271页。
    4 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261页。
    1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第186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2 《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第196页,田茂德、吴瑞雨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0页。
    4 《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2期,第31页。
    1 中外出版社自编印:《中国豪门》,1949年版,第92-98页。
    2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1卷。
    1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1卷。
    2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77卷,第80页。 1 《重庆金融》(上),第209页。
    2 《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金逸明,《经济导报周刊》1948年第73期。
    3 详见《聚兴诚银行档案》,第1749页,第108页。另可参见《重庆名人辞典》,第22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726卷,第24页。
    1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21卷,此卷无页码编号。
    2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21卷。
    3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51卷,第3页。
    4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51卷,第97页。
    5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49卷,第9-34页。
    6 《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金逸明,《经济导报周刊》1948年第73期。
    1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342卷,第70页。
    2 《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金逸明,《经济导报周刊》1948年第73期。
    3 《银行周报》1930年第14卷,第45号。
    4 金逸明:《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经济导报周刊》1948年第73期。
    1 金逸明:《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经济导报周刊》1948年第73期。
    2 金逸明:《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经济导报周刊》1948年第73期。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第八辑,1980年12 月版,第109页。
    1 《四川美丰银行档案》第44卷,第149-153页。
    2 《重庆金融》上卷,第219页。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第八辑,1980年12月版,第168页。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第八辑,1980年12月版,第168页。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第八辑,1980年12月版,第169页。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第八辑,1980年12月版,第169页。
    2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32卷,第48页。
    3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39卷,第21页。
    4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40卷,第10页。
    5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41卷,第17页。
    1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41卷,第93页。
    2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42卷,第147页。另可参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银行周报》1934年第18卷第27期等。
    3 《聚兴诚银行档案》第842卷,第131页。另,有关中国建设银公司的情况,可参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会欣:《中国建设银公司股份的演变》,《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 根据李飞、赵海宽编著:《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国民政府时期”第435页表改编而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M.S.格特勒主编,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245页。
    2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拿大)M.S.格特勒主编,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246页。
    3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第4页。
    1、《四川通志》(嘉庆),巴蜀书社1984年版。
    2、田茂德、吴瑞雨编:《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1911—1949)》,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4、《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振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全国经济委员会编《四川考察报告》,太平洋印刷公司1935年版。
    7、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
    8、傅崇矩编《成都通览》,巴蜀书社1987年4月第1版。
    9、曲殿元:《中国之金融与汇兑》,大东书局出版社1930年版。
    10、马尼爱:《游历四川成都记》,《渝报》第9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
    1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锡良遗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2、戴执礼:《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台北: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
    13、李昌隆:《中国桐油贸易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4、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学会1948年版。
    15、傅润华、汤约生主编:《陪都工商年鉴》,文信书局1945年版。
    1、高玉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功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张学君、张莉红:《四川近代工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王笛:《走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年)》,中 华书局2001年版。
    5、卢华语:《古代重庆经济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6、蓝勇:《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2版。
    7、彭通湖主编:《四川近代经济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匡珊吉、杨光彦主编:《四川军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杜中等编:《川陕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12、《四川省志.财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杜受祜、张学君:《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14、《四川近现代人物转》,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15、林建曾、王路平:《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16、孙旭军、蒋松、陈卫东:《四川民俗大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彭朝贵:《清代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史》,天地出版社2001年版。
    18、沙铭璞辑:《四川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9、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四川省志.外事志》,巴蜀书社2000年版。
    21、隗瀛涛:《重庆开埠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22、王邵全主编:《四川内河航运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刘正刚:《闽粤客家人在四川》,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4、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李竹溪、刘方健编:《历代四川物价史料》,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贾大泉、陈世松:《四川通史(清)》,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7、《四川省志.金融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28、彭雨新:《清代关税制度》,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9、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0、张凤超:《金融地域系统研究——关于金融一体化的一种解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周勇主编:《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2、《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志.资料汇编》,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988年编印。
    33、《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经济发展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4、陈祖湘、姜梦弼:《解放前成都最大的投机市场——安乐寺》,《成都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第10期。
    35、姜梦弼:《成都春熙路和俞凤岗》,《成都文史资料》油印本1980年4月版。
    36、《四川省志.邮政电信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37、甘绩镛:《四川防区时代的财政税收》,《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
    38、《重庆钱庄的兴起》,载《重庆金融研究》1985年第8期。
    39、中国人民银行重庆金融研究所编制:《近代重庆金融机构调查表》。
    40、《四川省志.民俗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张学君主编:《四川省志.大事记述》,四川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杜恂诚:《中国金融通史》(第3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3、王红曼:《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
    44、王红曼:《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45、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46、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7、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48、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49、王文圣:《晚清重庆海关的历史考察》,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50、彭伯通:《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51、张建新、阎登发编著《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图录》,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12月第1版。
    52、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11月第1版。
    53、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54、彭兴韵:《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5、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著:《新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56、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57、邱成利等著:《西部增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8、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9、萧清编:《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简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0、马社香:《中国货币文化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戴建兵等著:《中外货币文化交流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62、陈彩虹:《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
    63、汤可可:《中国钱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4、张宁:《中国近代货币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
    6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66、王志华:《中国近代证券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周勇等编译:《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8、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9、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70、史若民:《票商兴衰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71、李禹阶、管维良主编《三峡文明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7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3、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
    74、刘克祥:《清代全史》卷10,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75、袁远福、巴家云:《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76、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5年4月第1版。
    77、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
    78、中外出版社自编印:《中国豪门》,1949年版。
    79、许涤新:《官僚资本论》,海燕书局1949年版。
    80、《重庆名人辞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1、康心如:《回顾四川美丰银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82、颜鹏飞等:《中国保险史志(1805—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81、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田霖:《区域金融成长差异—金融地理学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刘志英:《抗战大后方金融网中的县银行建设》,《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01期。
    3、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
    4、倪鹏飞、孙承平:《中国城市金融中心的定位研究》,《财贸经济》,2005.
    5、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中的政府作用》,《上海综合经济》,2002。
    6、潘英丽:《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沪港的目标定位与分工》,《世界经济》,2003。
    7、张凤超、刘湛:《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经济纵横》,2006。
    8、文汉宇:《清代四川地丁、津贴、捐输银锭和税票探讨》,《安徽钱币》2009年第4期。
    9、石莹:《清代南方票号业研究》,《2011年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10、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经济地理》2006年9月。
    11、肖军、赵可:《近代四川生活习俗的演变趋势及特征》,《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郑维宽:《清代民国时期四川社会风气演变的过程及特点》,《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3、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朱丹彤、徐晓旭:《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市民生活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1卷第3期,2004年5月。
    15、徐杨:《试论抗战时期西南城市民众生活习俗的变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6、虎变:《西华经济动性分析与四川的危机》,《民间意识》1934年第8-10期;
    17、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8、刘重农:《复兴民族运动与新西南的建设》,《新西南》,1933年第1卷第2期;
    19、《救国必救川始》,《四川经济月刊》,1934年第2卷第3期;
    20、吴藻溪:《抗战前夜的四川经济》,《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2期;
    21、张国瑞:《西南工业建设的动力》,《西南导报》1938年第1卷第2期;全国经济委员会编《四川考察报告》,太平洋印刷公司1935年版等。
    22、郭彦岗:《建设中国钱币学理论体系的初步设想》,《中国钱币》1990年第3期。
    23、叶世昌:《钱币学和货币史》,《中国钱币》1991年第1期。
    24、黄逸平、袁燮铭:《晚清中国钱庄的资本主义化》,《学术月刊》1988年第1期。
    25、高海燕:《近代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与钱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6、朱荫贵:《抗战前钱庄业的衰落与南京国民政府》,《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7、谢元鲁:《长江流域交通与经济格局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28、成九雁:《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复 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9、谢放、王永年《近代四川市场研究》,《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0、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31、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32、傅钟:《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及长征情况概述》,载《党史资料》,1955.
    33、梅德平:《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社组织变迁的制度分析》,《国民档案》2004年第2期。
    34、韩德章、詹玉荣:《民国时期的新式农业金融》,《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
    35、青长蓉:《抗战时期全国金融中心的转移及其对四川经济的影响》,《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36、时广东:《1905-1935:中国近代区域银行发展史研究—以聚兴诚银行、四川美丰银行为例》,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7、徐畅:《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1927-1937)》,南京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38、魏宏运:《重视抗战时期金融史的研究——读<四联总处史料>》,《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3期。
    39、吴景平:《近代中国金融中心的区域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40、吴景平:《对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思考》,《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6期。
    41、符必春:《民国时期四川区域物流地理(1912-1945)》,西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42、时广东:《1905-1935:中国近代区域银行发展史研究——以聚兴诚、四川美丰银行为例》,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3、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华东师范大学2003 届博士学位论文。
    44、田永秀:《近代四川沿江中小城市研究》四川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1、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瑞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版
    4、[日本]山川早水:《巴蜀旧影——一百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巴蜀风情》,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6、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英)克拉克,(美)费尔德曼,(加拿大)格特勒主编,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8、(日)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法)约瑟夫马纪樵著,许峻峰译,侯贵信校《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版。
    10、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美)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著;《金融理论中的货币》,贝多广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