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学卓越教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一所大学的质量和声誉,无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普通本科院校,莫不如此。然而,当今中国大学普遍缺乏对卓越的精神追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平庸的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丧失了追求卓越的活力与动力。大学本科教学如何走出德性教育偏弱,教与学方法单一,课堂沉闷,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乏力,教学文化环境亟待改善等困境,是当今大学教学实践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在分析当今大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有关大学卓越教学的各种论述进行了综述,对大学、大学教学、大学卓越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厘定。论文认为,大学卓越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中,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共同结为学习共同体,经由一定的教学媒介,促进学生养成高尚品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学术视野的高级智力活动。
     第二章从大学卓越教学的理念、内涵及特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理念角度分析,人本教学、建构教学、创造教学、生命教学是支撑大学卓越教学的理念。从内涵方面分析,论文认为,大学独承传播知识、启迪智慧与弘扬德性之使命,大学卓越教学应是提升人性的创造性教学,是生成德性的教学,是教化生命的教学。这是大学卓越教学的本质之所在。大学教学具有崇高性、自由性、超越性、学术性等特性。朝向卓越的大学教学应树立起面向学生生命及其健康成长的教学理念,树立立足学生自我生命的生长进而关爱生命、发展生命、充实和完善生命的伦理卫价值观念,要求大学特别是大学教师在不断追求崇高的境界中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心智生活,引导学生体认创造性存在的内在价值,在理解生命、领悟生命的同时促进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合一。
     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学视角对大学卓越教学进行了考察。论文从中西两条线索展开。首先对西方中世纪的讲座式教学,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牛津导师制教学,密歇根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经验进行了梳理。接着对中国古代太学的教学,书院教学,西南联大的教学等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认为,大学教学应有高远的追求,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实施大学卓越教学的基础,大学课程是实施卓越教学的关键因素,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构建提升大学教学品质的教学文化是重要保障。
     在对中外大学卓越教学的历史经验分析基础上,论文第四章对大学卓越教学中的大学目标、大学教师、大学生、大学课程和大学文化等五个核心要素进行深入分析。集讲授者、学者和研究者于一身的大学教师应在促成学生生命走向丰盛的过程中履行自己的价值担当,教学担当和学术担当;大学生则应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学习之道与学问之道的结合。大学课程教学注重意义生成,应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卓越教学的实施还需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环境的支撑。
     论文第五章主要从大学卓越教学实施的视角,对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的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杜维明教授在浙江大学课堂开展的对话教学,哈佛大学精细化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卓越教学实施形态,对如何创新大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技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文第六章则从回归人性的理念引领,构建富有活力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促进学生养成追求卓越的自主学习策略,围绕学生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进行课程设计,重建智慧型课堂,构建基于入的发展为目的的大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推进大学卓越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认为,大学卓越教学应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与方式,关注生命成长的质量,这是大学卓越教学的追求。文章最后对大学卓越教学的标准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and reputation, regardless of the world first-class university, or the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University in China generally lack the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mediocr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make it lost vitality and dynamism of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How to walk out of lack of value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ingle teaching method and learning method, boring classroom, the plight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realistic problem to respond in today's university teaching practic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today's university teaching, analyzes various viewpoints among history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It probe the 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teaching,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refers to activities in which among the democratic, equal, free and open cultural atmosphere o,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for the learning community, promote students to develop noble characte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utstandi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creative spirit, broad academic vis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from concept,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Analysis from the idea, ide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human-based creativity teaching, life teaching uphold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From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hold the miss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lightening of wisdom and promotion of the virtue.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eople, enhance people. It's creative teaching to enhance human, the generation of moral teaching, life teaching. This is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Lofty, freedom, transcendence, academic ar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Towards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teaching should be set up for teaching idea of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life, set up ethical values of life based on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life of development, enrichment and perfect. It also proposed that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excellent mental life, to guide the student to realiz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existence of creativity, to understand life, as well as promote the rational unity of virtue and morality in the pursuit of lofty realm.Papers prob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excellence from two dimensions of humanism and constructivism.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investig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both in western and In China. Firstly, it probe the lecture on the Mid Ages, curriculum reform of Harvard University, tutor teaching in Oxford University, experience from Center for R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Michigan;then the Chinese ancient imperial college of education, teaching of the Ancient Academy,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are analyzed. It maintains that university teaching should have lofty pursuit. Promoting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design university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method are key factors in implement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and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Constracting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culture of premoting teaching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Under the basis from the history of experiences of Sino-Foreign University, the fourth chapter probe deeply five core elements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including the aims of teaching,university teachers, undergraduates,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university culture University teachers,as well as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a life in the process of fulfilling their value, bear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value, teaching and academy; undergraduate should do good job on combination of the way for learning and studying. University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he meaning gene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also need high quality environmental culture to support.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form of teaching excel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including Teaching Mode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 Project-based Driving in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alogue Teaching in classroom of Zhejiang University lectured by Professor Du Weiming, The Refined Teaching Mode in Harved University,as well as on how to innovate college students mode,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skills.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 deeply about the recurrence of the humanistic idea, construction of vital teach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autonomous learning strategies promoting students'pursuit of excellence, curriculum design focusing on student questioning spirit and 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intelligent classroom reconstruction, university teaching evalu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the end,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should focus on the process and way of life,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Standard of teach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is briefly discussed to further study.
引文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教育事业统计.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list.html.2013-09-04
    ②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序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③ 范良藻.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科技人才[N].新华文摘,2010(9):105.
    ① 丘成桐.中国大学优思录[EB/OL].http://www.chinanews.com/zhonghuawenzhai/200003/new/1_copy(12).html
    ②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序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③ [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第二版).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①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49.
    ② 郝志东.把脉沉疴,重塑大学——大学的功能及其问题[N].南方周末,2011-03-03.
    ① 王义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
    ② [美]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8.
    ③ 摘自一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二学生课后感.
    ④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
    ① 摘自一位大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课后感.
    ② 摘自一位大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课后感..
    ③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4.
    ① 参见石鸥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等教学与管理中的病理性症状及其诊治对策”课题组研究报告[R].2005:4-11.
    ① 张利荣.我国本科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4):83-86.
    ②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9.
    ① [美]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1.
    ②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③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1
    ①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1.
    ②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84.
    ③ 陈昌明译注.论语·述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65.
    ④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0.
    ①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8-79.
    ②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0.
    ③ 李剑萍主编.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7.
    ①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7-78.
    ②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7-78.
    ③ [美]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17-44.
    ① [美]史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周心红,洪宇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3-16.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1.
    ③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0.
    ④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
    ①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②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
    ③ [美]巴巴拉.G.戴伦斯.教学方法手册[M].严惠仙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
    ① [美]麦肯齐等著.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与理论[M].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75-176.
    ②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1.
    ① [美]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② 陈莉选注.礼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6.
    ③ 陈莉选注.礼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0.
    ④ 陈莉选注.礼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1.
    ① 张传燧,周文和.《学记》教学艺术思想探微[J].教育评论,2002(5):85-87.
    ②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③ [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16.
    ④ [美]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胡美馨,刘颖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① [美]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胡美馨,刘颖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② [澳]克尔·普洛瑟,基斯·特里格威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③ [澳]克尔·普洛瑟,基斯·特里格威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① [美]约瑟夫·罗曼著.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16.
    ② [美]约瑟夫·罗曼著.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3.
    ③ 周海涛.大学课程目标与内容调查报告-对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4(1):65-71.
    ④ 周海涛.大学课程目标与内容调查报告-对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4(1):65-71.
    ⑤ 陈克现,王世忠.一种后现代的逻辑:知识观与大学课程.现代教育科学[J].2009(6):68-70.
    ①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7-117.
    ②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钦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4.
    ③ 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44.
    ④ 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44.
    ⑤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251.
    ①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2.
    ②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2.
    ③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4-258.
    ④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⑤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_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7-49.
    ①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
    ②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0.
    ③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40.
    ④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钦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7:4.
    ⑤ 叶兆琪.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成效评估—师生观点之分析[D].台湾暨南大学,2009.
    ① John Tagg.The Learning-Paradigm CampusrFrom Single-to Double-Loop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ey Periodicals,Inc.No.123,Fall 2010:51-61.
    ②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http://bokcenter.harward.edu/
    ③ 伍红林.从《博耶报告三年回顾》看美国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79-82.
    ① 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69-73.
    ② 参见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http://www.crct.edu.cn/index.aspx.
    ③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办法[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31/201210/143075.html.
    ①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②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① 李剑萍主编.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② [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ⅹⅰ—ⅹⅰⅰⅰ
    ③ [美]罗伯特·M·戴尔蒙德.课程与理论体系的设计与评价实用指南[M].黄小萍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03-206.
    ④ 参见[美]马斯-A·安吉洛,中伯特丽夏·克罗斯.课堂评价技巧[M].唐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① 宋燕.我国大学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0(8):49—51.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②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75.
    ①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7)[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351-352.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468,1469,1470.
    ③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43
    ④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⑤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78.
    ⑥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8-89.
    ⑦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
    ⑧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① 张斌贤,刘慧珍主编.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0
    ②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0.
    ③ 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44.
    ①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60
    ② [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2.
    ③ [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2.
    ①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15
    ②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观点[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① 陈向明.质性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功能定位[A].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11.
    ② [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斯.特里格威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8-69.
    ① 本章部分内容已以《朝向卓越的大学教学伦理理念论》,《论大学卓越教学的本原》发表在《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6期)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上。
    ② 韩廷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0-56.
    ③ 蔡元培.大学令[Z].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407.
    ④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2
    ⑤ 刘述孔等.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⑥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40
    ⑦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2
    ⑧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6
    ①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5
    ②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7.
    ③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7.
    ④ 参见李剑萍主编.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50.
    ⑤ 李剑萍主编.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50.
    ⑥ 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8.
    ① 参见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54-55.
    ②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参见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56
    ③ 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35.
    ① 参见李剑萍主编.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35.
    ② 参见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
    ③ 参见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④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① 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59.
    ②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3-164.
    ③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7.
    ④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8-169.
    ⑤ 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60.
    ① 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62.
    ② Cathy Mchugh Engstrom.Curricular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Unprepared Students:How Faculty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Success.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ey Periodicals,Inc. No.115,Fall 2008:5-19.
    ① [美]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序言[M].郑太年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② 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9-479.
    ③ 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43.
    ④ [美]额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画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8.
    ⑤ [美]额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画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8.
    ① [美]额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画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8.
    ② 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43.
    ③ [美]额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画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02-205.
    ① [美]额丽莎.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画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06-207.
    ②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
    ③ 华军,中国哲学人性思想之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5):28-33.
    ④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
    ① [德]恩内斯特·卡希尔.人论.序言[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
    ② [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缪青,宋丽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9.
    ③ 刘万海.以善至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3):17-22.
    ① 闫守轩.论教育的生命意识[J].教育科学,2009,(3):14-18.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45.
    ③ [美]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41.
    ④ 二程集.转引自高国希.二程理学与德性伦理[J].中州学刊,2009,(6):162-166.
    ⑤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① 白文君.论康德的人性思想[J].学术论坛,2007,(1):6-9.
    ②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26.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6-17.
    ④ 龚群.哲学诠释中的教化与共通感[J].河北学刊,2005(3):39-45.
    ① 闫守轩.论教育的生命意识[J].教育科学,2009(3):14-18.
    ② 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30-36
    ③ 学者刘万海认为,科学认知主要体现一种“见闻之知”,强调以教为主导,强调知识的确定性,教学手段的技术性与效率性,以及学生理解的统一性。德性之知则强调知识的建构性与探究性,教学手段的人性化,以及学生个体体验与实践的价值。参见刘万海.以善至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3):17-22.
    ① 章乐.人之卓越的丧失与制造平庸的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32-36.
    ② 张茂坤.论康德“至善”的幸福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20.
    ③ 马永翔.美德·德性,抑或良品?—Virtue概念的中文译法及品质论伦理学的基本结构[J].道德与文明,2011(16):17-24.
    ④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① 刘万海.以善致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3):17-22.
    ② 刘万海.以善致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3):17-22.
    ① 刘万海.以善至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3):17-22.
    ② 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8-11.
    ③ 张楚廷.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3-5.
    ④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0.
    ① 参见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2):7-10.
    ② 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2.
    ①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高等教育哲学卷: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238.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1:64.
    ③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高等教育哲学卷: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263.
    ①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39.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40.
    ③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高等教育哲学卷: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269.
    ① [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7-78.
    ② 姚利民,綦珊珊,郑银华.大学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之路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6(5):41-45.
    ① 转引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9.
    ② [北宋]韩愈.昌黎先生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0-141.
    ①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0.
    ② [北宋]韩愈.昌黎先生集.答刘正夫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9:194-195.
    ③ [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958—966.
    ① [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958--966.
    ② 朱熹.白鹿洞书院教条.载宋元学案(第二册)[M].[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570-1571.
    ① 张传燧.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4.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3:428-429.
    ③ 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① 肖正德.书院教学特点对当今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3):79.
    ②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9-22.
    ③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0-141.
    ④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2.
    ⑤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86.
    ①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39.
    ②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84.
    ③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2.
    ④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29.
    ⑤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36-137.
    ①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36-137.
    ②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51.
    ③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5.
    ④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6-147.
    ⑤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61.
    ⑥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65.
    ⑦ 梁海明评注.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67.
    ①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6.
    ②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7.
    ③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3.
    ④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4.
    ⑤ 张传燧.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7.
    ①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4.
    ②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6.
    ③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0.
    ④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0.
    ⑤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1.
    ⑥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2.
    ①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0.
    ②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8.
    ③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5.
    ④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2.
    ⑤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9.
    ① 陈莉选注.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9.
    ② 陈平原.全球化时代的“大学之道”[N].文汇报,2009.3.14.
    ③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423-425.
    ① 江渝.“教授治校”制度与西南联大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J].中华文化论坛,2010(3):76-81.
    ② 何兆武口述,文清撰写.上学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96-99.
    ③ 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2):78-80.
    ① 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2):78-80.
    ② 陈红菊,代存才.西南联大时期的华罗庚及其人才培养特色[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75-278
    ③ 季羡林.学问之道[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12-13.
    ④ 王喜旺,韩书保.大学场域中的探究性教学—以西南联大为个案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61-64.
    ① 陈红菊,代存才.西南联大时期的华罗庚及其人才培养特色[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75-278.
    ②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3-189.
    ③ [美]格莱夫斯.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2
    ④ [比利时]希尔德·德·里德.欧洲大学史(一)中世纪大学[M].张斌贤等译.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46.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92.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92.
    ③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0-201.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21.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22.
    ①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7(3):20-26.
    ②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7(3):20-26.
    ③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7(3):20-26.
    ④ [美]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0.
    ①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7(3):20-26.
    ② 冯惠敏,李里.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92-596
    ① [美]库克等.提升大学教学能力[M].陈劲,郑尧丽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88-89.
    ② 徐廷宇.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案例浅析—以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为案例fJl.比较教育研究.2011(11):81-85.
    ③ 邬大光.建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思考与建议:2011年中国—密歇根大学教师发展研讨班考察报告[R].大夏教研.2013(3):9-11.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会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3.
    ② http://university.bailitop.com/Universities-index-id-254.html?bdlx_dx_ukd071_ukd314932.
    ③ 杜智萍.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164.
    ④ 杜智萍.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161-166.
    ⑤ 杜智萍.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165.
    ①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方“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
    ② 杜智萍.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168.
    ① 邬大光.建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思考与建议:2011年中国—密歇根大学教师发展研讨班考察报告[R].大夏教研.2013(3):9-11.
    ① 表中数字1-4分别表示为教师发展中心通过项目实施可以达成的4个目标:1.加强教师教学能力;2.提高课程,学术项目和专业的质量;3.培养教师的团体意识;4.让教学在大学校园中彰显更重要的作用.参见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EB/OL]. www.crlt.umich.edu.
    ①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6.
    ① 蔡梦麒.授人以鱼,授人以渔[A].我的教学回顾与反思—教学优秀奖获奖教师论文集[C].未刊发.
    ② 杜智萍.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165.
    ①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8.
    ② 张楚廷.教学论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1
    ③ 参见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1.
    ④ 参见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4.
    ① 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6.
    ② 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7.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世界宣言[Z].杨东平.大学之道[C].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10.
    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①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Z].http://www.gov.cn/jrzg/2014-02/12/content_2589548.htm
    ② [英]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成易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8.
    ③ 转引杨叔子.德治·育人·人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2(3):6-9.
    ④ 岳晓东.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65-69.
    ⑤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
    ⑥ 吕红香,徐锦中.批判性思维:科学研究的助推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6-59.
    ①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7.
    ②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7-88.
    ③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5.
    ④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9.
    ①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5.
    ② 杨叔子,张福润.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9-12.
    ③ 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1-5.
    ① 邱细敏.永远是教学新兵:从教二十七年感言[A].我的教学回顾与反思论文集[C].未刊发.
    ② 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
    ③ 参见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
    ① 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93.
    ② 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89.
    ③ 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11.
    ④ [英]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3.
    ⑤ 参见[美]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① 王保呈.德性·想象力·职业安全[J].江苏高教,2007(5):90-92.
    ② [美]格莱夫斯.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9.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3.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39.
    ③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39.
    ④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高等教育哲学卷: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269.
    ⑤ 周宗成.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9):53-56.
    ⑥ 郭贵春.大学教师,大学文化的守护者[J].高等教育研究,2008(9):16-22.
    ①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2.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
    ② 王善英.入学视域中的韦伯思想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7(3):37-40.
    ① 参见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4):41-46.
    ②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9.
    ③ [美]爱德华·希尔斯大学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④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3.
    ①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
    ③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④ 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0-45.
    ⑤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39.
    ①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②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③ [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思·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4.
    ④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2.
    ⑤ 参见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① 参见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② [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思·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9.
    ③ [美]唐纳德·肯尼迪[M].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5-101.
    ① [美]唐纳德·肯尼迪[M].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5-101.
    ② 蔡梦麒.授人以鱼,授人以渔[A].我的教学回顾与反思—教学优秀奖获奖教师论文集[C].未刊发.
    ③ [美]唐纳德·肯尼迪[M].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3-26.
    ④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⑤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3—164.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5.
    ①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14.
    ②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14.
    ③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0(2):77-78.
    ④ 吕林海,龚放.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4349.
    ⑤ 吕林海,龚放.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43-49.
    ① 吕林海,龚放.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4349.
    ② [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思·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9.
    ① [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思·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9.
    ①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4.
    ②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2:107.
    ③ 马向真.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73-81.
    ④ 马向真.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73-81.
    ⑤ 马向真.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73-81.
    ① 马向真.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73-81.
    ② 马向真.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73-81.
    ③ 宗秋荣.“过程思维与学校教育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教育研究,2008(5):109-110.
    ① 张华.学习哲学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6):13-17.
    ② 转引自张华.学习哲学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6):13-17.
    ③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65.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0.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2.
    ③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2.
    ④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3.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6.
    ②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27.
    ③ 参见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6.
    ① 参见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② 参见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③ 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
    ④ 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2.
    ⑤ 参见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2.
    ① 参见解飞厚,刘旭.论“三位一体”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01(3):11-15.姜国钧.
    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11(3):6-10.
    ② 张(?).大学课程:一个复杂性概念[J].江苏高教,2004(1):76-79.
    ① 参见[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② [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5.
    ①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二册)·晦翁学案[M].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549.
    ② 陈昌明译注.论语·述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65.
    ③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472.
    ④ [明]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65.
    ⑤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1.
    ① 参见严锋.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11.
    ② 严锋.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16.
    ③ 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8-11.
    ④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99-302.
    ① 张楚廷.品味大学品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4):10-15.
    ② 参见张楚廷.品味大学品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4):10-15.
    ③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17.
    ④ 杨叔子.教育:以“文”化人育德为帅[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 1(12):58-60.
    ⑤ 张楚廷.品味大学品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4):10-15.
    ① 张楚廷.品味大学品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4):10-15.
    ② 哈佛的本科学生,第一年集中在哈佛园附近住宿,从第二年直到毕业都必须选择住进十三个“学生宿舍”(House)之一。每栋宿舍各自有一个管理团队,由一名宿舍主管老师和一批辅导老师组成。学生宿舍内设餐厅,图书馆,健身场所和学生活动室。宿舍主管由德高望重的哈佛教授担任,主管教授和学生同处一舍,即照顾学生,也达到相濡以沫的人文教育效果。参见[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第二版)[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③ 金耀基.剑桥语丝: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41.
    ④ 金耀基.剑桥语丝: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41.
    ⑤ 金耀基.剑桥语丝: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42-43.
    ① 钟国辉.刘玉.创新人才培养与Dian团队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94-96.
    ② 钟国辉.刘玉.创新人才培养与Dian团队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94-96.
    ① 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
    ②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30.
    ③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8.
    ④ The boyer commiddion on education on educating Unde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Reinventing Undegraduate Edueation:A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pp15.
    ⑤ The boyer commiddion on education on educating Unde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Reinventing Undegraduate Edueation: A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pp18.
    ① 张建林“导生制”: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5):5-10.
    ②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30.
    ③ 参见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30.
    ① [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② [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①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9.
    ②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9.
    ③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8.
    ④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8.
    ① 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17—18.
    ②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59.
    ③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6-268.
    ① The boyer commiddion on education on educating Unde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ReinventingUndergraduateEdueation:ThreeYearsAftertheBoyerReport
    ② 彭桓武.水木常青自强不息[J].清华校友通讯.1981,(3)
    ③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
    ④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65—69.
    ① 《荀子》多次提及天人关系,如“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等,牟宗三将其总结为“天生人成”。参见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7.
    ② 论语·卫灵公[M].程昌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5.
    ① 以下[杜]指杜维明教授,其他的是参加浙江大学“文化人才计划”的同学.
    ① 语出《周易·系辞下》.转引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9.
    ① 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91-114.
    ① 杜维明认为,儒家的核心价值包括孟子的四端:仁、义、礼、智,以及后来拓展延伸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参见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
    ① Function and Components of a Syllabus[EB/OL]. http://okcenter.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tabgroupid=icb.tabgroup118667.
    ① Function and Components of a Syllabus [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tabgroupid=icb.tabgroup 118667.
    ① 有学者将nanocoaching翻译为微纳米教学,笔者认为nanocoaching是microteaching(微格教学)延伸而来,经与翻译学蔡平博士讨论,将其翻译成毫微教学。
    ② Programs [EB/OL].http://bokcenter.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l 985&tabgroupid=icb.tabgroup 118671
    ③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EB/OL]. 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pageid=icb.page390277.
    ④ Course Assessment[EB/OL].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pageid=icb.page511378
    ① 林杰.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标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34-39.
    ② 张华.教学即倾听—达克沃思教学思想管窥[J].当代教育科学.2007(20):4-10.
    ① PI教学法是指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错误概念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ConcepTests),借助计算机投票系统(Computerized Voting System)或选项卡片(Flashcard),组织大班课堂教学,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参见张萍,Eric Mazur. 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② Brief of nanoteaching[EB/OL].http://www.nanoteaching.info/brief.
    ③ Nano Vs MicroTeaching[EB/OL].http://www.nanoteaching.info/nano-vs-micro-teaching.
    ① Nano Vs MicroTeaching[EB/OL].http://www.nanoteaching.info/nano-vs-micro-teaching.
    ② 王长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探微之图书馆[J].世界教育信息,2010(4):32-35.
    ① 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44.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③ 钱穆.文化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2.
    ④ 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15.
    ① 钱穆.中国学术通论[M].台北:台北学生书局,1977:225-226.
    ②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4.
    ①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4.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17.
    ③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4.
    ④ 陈莉选注.礼记·乐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8.
    ⑤ 陈莉选注.礼记·乐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2.
    ⑥ 陈莉选注.礼记·乐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2-213.
    ⑦ 陈莉选注.礼记·乐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8-209.
    ⑧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17.
    ⑨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 [J].中国大学教学,2008(9):8-16.
    ①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0.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6.
    ③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2-113.
    ④ 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7):83-85.
    ⑤ 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3-76.
    ① 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3-76.
    ②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
    ③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53.
    ④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53.
    ⑤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5.
    ① 周贵礼.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新取向.全球教育展望,2011(4):55-60.
    ①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3.
    ②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5.
    ①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3.
    ②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45.
    ③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立项建设“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201010/110185.html
    ① 靳晓燕.全国17万人次高校教师参加“网络培训计划”[N].光明日报,2012-11-22.
    ② 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简介[EB/OL].http://cta.sc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 & a=lists&catid=58.
    ① 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3年工作总结[EB/OL].http://cta.scu.edu.cn/uploadfile/2013/1030/20131030105509792.pdf.
    ② 蔡梦麒.授人以鱼,授人以渔[A].我的教学回顾与反思—教学优秀奖获奖教师论文集[C].未刊发.
    ① Virginia Lee,Allyson Bregman,and Constance E.Cook from:Keig,L.and Waggoner,M.D.(1994).Collaborative Peer ReviewrThe Role of Faculty in Improving College Teaching.Washington,D.C.:ERIC Clearinghouse on Higher Education.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p.136.
    ① 蔡梦麒.授人以鱼,授人以渔[A].我的教学回顾与反思—教学优秀奖获奖教师论文集[C].未刊发.
    ① 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81-83.
    ② 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56-63.
    ①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6.
    ② [美]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美国高校人事协会、全美学生人事管理协会.有效合作关系:共享学习的责任[J].陈琼英译.院校决策参考.2012(4):38-48.
    ① 原著中,张楚廷使用“学问”与学问进行讨论,笔者认为,学“问”更能体现张著中“学着发问,学着问问题,学着质问”的本义,也更符合学习的实际。参见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8卷,创造教育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105-110.
    ②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8卷,创造教育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113.
    ③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9.
    ①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2.
    ① 刘小琳.大学里,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② 摘自法学专业一位大三学生的课后感.
    ① 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2013年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3.
    ② 蔡颖蔚,沈群,郑星,施林淼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9):16-19.
    ③ 耿睿,詹逸思.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的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J].江苏高教,2012(6):71-73.
    ④ [美]罗伯特·B·巴尔,约翰·塔格.从“教”到“学”的转变—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陈志忠译.院校决策参考.2012(4):12-24.
    ①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89-121.
    ② [日]佐藤学.教与学:寻求意义与关系的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2):50-56.
    ③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6,226-233.
    ④ [日]佐藤学.教与学:寻求意义与关系的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2):50-56.
    ⑤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0.
    ⑥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5.
    ①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2.
    ②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0.
    ③ 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56-63.
    ① 模式创新:李政道试解“钱学森之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31/201210/143073.html.
    ②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9-88.
    ③ [美]杜威(Dewey, J.).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9-88.
    ① [瑞]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21.
    ② 参见[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
    ③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0.
    ④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1.
    ⑤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4.
    ①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4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14.
    ③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1-322.
    ①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2-324.
    ②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6.
    ①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7-108.
    ② [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7-108.
    ③ 对话思维是指伴随不同观点与框架之间的对话或是交谈的思维;辩证性思维是指采纳对立的观点,相互展开讨论,进而生成反论的思维。参见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① 郭芳云,常丽丽.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39-41.
    ②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6.
    ③ 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4):5-7.
    ① 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4):5-7.
    ② 张传燧,周卓莹.学生“问学”意识和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7(6):53-55.
    ③ 张传燧,周卓莹.学生“问学”意识和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7(6):53-55.
    ④ 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3-76.
    ⑤ 参见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97-98.
    ① 姚期智.浅谈计算机科学人才培育[J].计算机教育,2011(11):2-5.
    ② 陶行知.大学教育的要素[A].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99-102.
    ③ 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2-18.
    ④ 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2-1 8.
    ① 摘自一位大三制药工程专业同学课后感.
    ②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2
    ③ [德]舍勒.知识形式与教育[A].陈泽环译.刘小枫.舍勒全集(下)[C].三联书店.1999:1375,1398.
    ④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4-70.
    ①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63.
    ②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5.
    ③ 摘自一位大学生课后感.
    ① 摘自一位大学生课后感.
    ② 徐辉,季成钧等.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83.
    ①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教育性视角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②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6.
    ③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6.
    ①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618-620.
    ① 许丽玉.大学生学习评价及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7-71.
    ② 罗晓燕,陈洁瑜.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美国NSSE“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50-54.
    ① Miok Healey.Develop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 a discipline-based approach[J].higher education reararch & development,2000,19(2).
    ① [美]马斯·A·安吉洛,K·伯特丽夏·克罗斯.课堂评价技巧[M].唐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4.
    ② 睦依凡.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3):14-21.
    ③ 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3-7.
    ④ 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3-7.
    ⑤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423425.
    ① 封海清.论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85-91.
    ②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等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③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等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15.
    ④ [美]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0.
    ⑤ 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J].现代大学教育,2010(3):19-23.
    ① 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J].现代大学教育,2010(3):19-23.
    ② 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3-7.
    ③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3.
    ④ 潘光旦.自由、民主与教育[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60-161.
    ① 姜相志,魏伟.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J].学术交流,2006(10):183-185.
    ② 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7-31.
    ①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89-399.
    ② 杨叔子.科学人文,不同而和[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5-19.
    ③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J].中国高教研究,2004(8):8-13.
    ④ 张旺.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科学与人文和谐教育[J].教育研究,2008(7):12-15.
    ⑤ 张旺.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科学与人文和谐教育[J].教育研究,2008(7):12-15.
    ① [美]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51.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①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4]21号)[Z].2004-08-09.
    ②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Z].2013-12-05.
    ③ The U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by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from http://www.heacademy.ac.uk/ukpsf
    ④ 王黎明.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述评(NBPTS) [J]外国教育研究,2004(2):6-9
    ⑤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edu.cn/zong_he_793/20110727/120110727_656246.shtml.2011-7-1.
    ① 睦依凡.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3):14-21.
    ② [美]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胡美馨,刘颖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80.
    1.徐辉,季成钧等.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剑萍主编.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3.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钦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
    8.[德]韦伯.韦伯论大学[M].[英]希尔斯,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美]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10.[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1.[美]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M].洪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2.[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等.大学教师的技巧[M].周心红,洪宇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J3.[美]巴巴拉·G·戴伦斯.教学方法手册[M].严惠仙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4.[美]马斯·A·安吉洛,中伯特丽夏·克罗斯.课堂评价技巧[M].唐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5.[美]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M].胡美馨,刘颖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6.[美]罗伯特·M·戴尔蒙德.课程与理论体系的设计与评价实用指南[M].黄小萍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7.[美]麦肯齐等.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与理论[M].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8.[美]加里·D·鲍里奇.有意义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9.[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0.[美]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22.张传燧.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3.张传燧.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5.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6.[德]恩内斯特·卡希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7.[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28.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9.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0.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高等教育哲学卷: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3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1.[美]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演讲[M].涂艳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2.[美]格莱夫斯.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3.[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4.[德]弗.包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6.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人身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7.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8.[美]莫里斯·H·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张敷荣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9.[比]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一)[M].张斌贤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40.[比]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分.欧洲大学史(二)[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4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2.[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第二版).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3.[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M].印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6.[英]劳里劳得.反思大学教学:有效运用学习技术的对话模式.童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1.
    4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观点[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8.何兆武口述,文清撰写.上学记[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8.
    49.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查洪德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0.[美]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1.[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3.钱穆.文化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4.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5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57.[美]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8.[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9.[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0.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1-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1.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2.柳士彬.德性教学的存在之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3.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4.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5.[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6.[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斯.特里格威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7.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8.金耀基.剑桥语丝: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9.[美]多尔(Doll-W·E·Jr).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0.[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1.[美]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2.[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3.[美]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4.[加]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李树英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5.[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6.[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7.[澳]科林冯什.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8.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9.[美]亚瑟·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李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0.[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8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2.[美]大卫·沃德.令人骄傲的传统与充满挑战的未来[M].李曼丽,李越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3.[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4.[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缪青,宋丽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5.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88.[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9.[英]休谟.人性论(上、下)[M].关之运译.商务印书馆,2005.
    9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1.[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2.[英]怀特海.思维方式[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5.[美]爱德华·希尔斯.大学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6.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7.[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8.[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99.陈向明主编.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00.[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0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3.徐廷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0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105.[德]舍勒.舍勒全集(下)[M].陈泽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06.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107.[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9.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10.[美]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1.刘万海.德性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2.[美]库克等著.提升大学教学能力[M].陈劲,郑尧丽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1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114.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15.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7)[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16.张斌贤,刘慧珍主编.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7.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18.[美]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9.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20.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12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2.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123.曾参,子思.大学·中庸[M].梁海明评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24.陈莉选注.礼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5.[明]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26.[美]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8.[美]唐纳德·肯尼迪[M].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29.[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30.[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3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32.[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藤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33.[美]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4.[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35.林崇德.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36.[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二册)[M].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1.叶兆琪: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成效评估—师生观点之分析[D].台湾暨南国际大学,2010.
    2.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2.
    3.杜智萍.十九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
    4.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5.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8.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
    ].范良藻.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科技人才[J].新华文摘,2010,(9).
    2.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3.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4.章乐.人之卓越的丧失与制造平庸的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
    5.张茂坤.论康德“至善”的幸福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6.马永翔.美德·德性,抑或良品?-Virtue概念的中文译法及品质论伦理学的基本结构[J].道德与文明,2011,(16)
    7.张华.教学即倾听—达克沃思教学思想管窥[J].当代教育科学,2007,(20).
    8.刘万海.以善致善:教学道德性论题的儒学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3)
    9.华军.中国哲学人性思想之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5).
    10.闫守轩.论教育的生命意识[J].教育科学,2009,(3)
    11.高国希,二程理学与德性伦理[J].中州学刊,2009,(6).
    12.白文君.论康德的人性思想[J].学术论坛,2007,(1)
    13.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
    14.龚群.哲学诠释中的教化与共通感.河北学刊,2005,(3).
    15.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6.石鸥.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等教学与管理中的病理性症状及其诊治对策”课题组研究报告[R].2005.
    17.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8.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19.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20.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7).
    21.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
    22.张金秀.多元智能与全球教育转型—2010年北京多元智能国际研讨会带给我们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1(1).
    23.肖正德.书院教学特点对当今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3).
    24.陈平原.论点一瞥[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5.江渝.“教授治校”制度与西南联大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26.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2).
    27.陈红菊、代存才.西南联大时期的华罗庚及其人才培养特色[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2).
    28.王喜旺,韩书保.大学场域中的探究性教学—以西南联大为个案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29.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7,(3).
    30.冯惠敏,李里.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1.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32.罗晓燕,陈洁瑜.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评估[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
    33.郭贵春.大学教师,大学文化的守护者[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34.王王保呈.德性·想象力·职业安全[J].江苏高教,2007,(5).
    35.王王善英.人学视域中的韦伯思想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7,(3).
    36.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4).
    37.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38.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0,(2).
    39.吕林海,龚放.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40.蔡颖蔚,沈群,郑星,施林淼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41.张传燧,周文和.《学记》教学艺术思想探微[J].教育评论,2002,(5).
    42.张传燧,赖艳.“时习”的内涵及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2007,(4).
    43.张传燧,周卓莹.学生“问学”意识和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44.解飞厚,刘旭.论“三位一体”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01,(3).
    45.姜国钧.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11,(3).
    46.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7).
    47.张(?).大学课程:一个复杂性概念[J].江苏高教,2004,(1).
    48.郭芳云,常丽丽.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49.张建林.“导生制”: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50.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51.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教育性视角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2.林杰.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标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53.陈怡.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54.耿睿,詹逸思.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J].江苏高教.2012,(6).
    55.田华,美学视界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
    56.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57.方来坛,时勤,张风华.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
    58.迈克尔·J·普林斯,理查德·M·菲尔德.归纳式教学法的定义、比较与研究基础(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59.刘济良王振存.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1,(11).
    60.林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61.张萍Eric Mazur. 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62.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专家工作组.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青
    年教师的教学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3,(4)
    63.杨叔子,张福润.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
    64.郭丽君.吴庆华.浅析美国高校新教师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2,(7).
    65.周贵礼.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新取向.全球教育展望,2011,(4).
    66.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67.张华.学习哲学论[J].全球教育展望.2010,(6)
    68.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2013年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3.
    69.刘小琳.大学里,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大学生课后感.
    70.佐藤学.教与学:寻求意义与关系的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71.荀振芳.大学评价的价值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72.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73.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
    74.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
    75.钟国辉.刘玉.创新人才培养与Dian团队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76.周宗成.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9).
    77.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
    78.伍红林.从《博野报告三年回顾》看美国大学本科生研究性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79.邬大光.建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思考与建议:2011年中国—密歇根大学教师发展研讨班考察报告[R].大夏教研.2013,(3).
    80.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J].现代大学教育,2010,(3).
    81.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82.张楚廷.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3-5.
    83.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84.杨叔子.德治·育人·人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1. Les Brown. Justice, Morality and Education, A New Focus in Ethics in Education[M]. the MACMilin Press LTD.1985.
    2. Cathy Mchugh Engstrom.Curricular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Unprepared Students:How Faculty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Success[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No.115,Fall 2008. Wiley Periodicals,Inc.
    3.E.C.Ragg.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Classic Edition) [M].Routledge,2012.
    4. Susan A. Ambrose, Michael W. Bridges, Michele DiPietro, Marsha C. Lovett, Marie K. Norman. How learning works.Seven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for Smart Teaching[M].2010 by John Wiley & Sons, Published by Jossey-Bass.
    5. Constance E. Cook and Matthew Kaplan; foreword by Lester P. Monts.Advancing the Culture of Teaching on Campus:How a Teaching Center Can Make a Difference[M]. Sterling, Va.: Stylus Pub.c2011.
    6. Policy on the Encouragement of Teaching Excellence (SPS 10)[Z].Appproved by Senate, November10,1993 and February9,1994. http://www.mcmaster.ca/mufa/handbook/sps 10.htm.
    7. The Boyer Committion on Education on Educating Unde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Reinventing Unde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Z].
    8. The Boyer Committion on Education on Educating Unde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eation:Three Years After the Boyer Report[Z].
    9.Witrock M.C,Generative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J].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vol,92,NO,2,1992.
    1O.Miork Healey.Develop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A Discipline-basedApproach[J].Higher Education Reararch & Development,2000,19 (2).
    11.John Tagg.The Learning-Paradigm Campus:From Single-to Double-Loop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J].No.123,Fall 2010.Wiley Periodicals,Inc.
    1.www.criticalthinking.org.
    2.Bologna Accords[EB/OL].http://en.wikipedia.org/Bologna process 2008—11—08.
    3.模式创新:李政道试解“钱学森之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31/201210/143073.html.
    4.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http://bokcenter.harvard.edu/
    5. Function and Components of a Syllabus[EB/OL]. http://bokcenter.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tabgroupid=icb.tabgroup118667.
    6. Center for R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CRLT) [EB/OL].http://www.crlt.umich.edu/
    7. The U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by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EB/OL]. http://www.heacademy.ac.uk/ukpsf.
    8. Brief of nanoteaching[EB/OL].http://www.nanoteaching.info/brief.
    9. Nano VS Micro Teaching[EB/OL]. http://www.nanoteaching.info/nano-vs-micro-teaching
    1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立项建设“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的通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201010/110185.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