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复兴月刊》民族复兴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复兴月刊》创刊于1932年6月,是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形势变化而生的刊物之一。它以“集合全国有志致力学养,共图国家及社会之新建设”为宗旨,致力于“研究适应现代需要之建设计划,并依据国情,参酌国际大势,探讨民族复兴之途径”,因而民族复兴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创获。故本论文主要以《复兴月刊》的政治话语为中心,考察《复兴月刊》民族复兴思想,试图揭示其复兴思想的特色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蓬勃兴起的民族复兴思潮的某些面相,深化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就内容而言,本论文共分绪论、正文(共六章)、结语(余论)三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旨趣、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第一章从《复兴月刊》的宗旨、编辑发行、作者群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考察《复兴月刊》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是对民族复兴的基点——“心理建设”的详细论述。《复兴月刊》认为心理建设是民族复兴的基点,是物质建设的先决条件,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凸显了精神力量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本章还指出《复兴月刊》的民族复兴思想体现在心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它们看似分散,其实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复兴民族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心理建设是基点,政治建设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其中《复兴月刊》在政治上着力尤多,因为它认为政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因而,其民族复兴思想具有“政治优先”的特点。第三、四章围绕《复兴月刊》与九一八后的宪政运动及法西斯主义思潮的互动而展开论述,这部分是《复兴月刊》在政治层面对民族复兴的具体观照。第五章主要论述《复兴月刊》在调适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对政治出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即强力政治。第六章主要比较了《复兴月刊》与《再生》杂志两刊物的民族复兴思想,意在推导出在“民族复兴”这套相同的话语模式下,二者皆服务于民族主义,是知识分子言论报国的产物,二者亦都指出“民族复兴”是旨在建构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其中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经验的借鉴。不同之处是《再生》更注重复兴理论的建构,提出了“修正的民主政治”,而《复兴月刊》则更注重实际层面的民族复兴,即注重“建设”,与当时官方思想互动较多,并赞同强力政治、威权政治,回归到了传统贤能政治的人治模式上,可见,二者表面虽异,实质却相差不大,无论是“强力政治”还是“修正的民主政治”,都蕴含着传统政治观的印记,因而二者的民族复兴思想都有明显的向传统回归的倾向。余论部分意在对《复兴月刊》民族复兴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作一评价:民族复兴运动是在民族和文化双重危机的背景下,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共谋催生的结果,《复兴月刊》提出的主张客观上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因此为建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所倚重,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然而其思想有着浓厚的调和折中色彩,因此其复兴方案最终是在传统文化的框架内运行,故谓“丸未出盘”。
With Chinese situation changing after September18th Incident, the Revival Monthly started publication on June,1932.It served for assembling more people with lofty ideas and making them build their country and society. And it aimed to study the plan of building to be suitable with modern needs. Meanwhile, it discussed the way to national revival in terms of national conditions. So the idea of national revival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n the Revival Monthly. The thesis's core was political discourses on the Revival Monthly. It studied the idea of national revival and tried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idea of national revival. In this way, it exhibits some aspects of the thoughts' trend of national revival in1930s. Furthermore, it improved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story of modern thought and cultur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parts:preface,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reface, which explains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and retrospects the study about the thesis before. In addition, it introduces research approach and its major innovation and drawbacks. Chapter I presents a summary of "Revival Monthly" in1930s, such as its purpose, edit and publishing, author group and social impact. It provides a cognitive basis for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II expounds the starting point of national revival, which was psychological building. Psychological building was regar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national revival, the prerequisite of material construction, the basic way of national revival on the Revival Monthly. It showed that spiritual power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revival. In addition, the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the thoughts of national revival on the "Revival Monthly" embodied some aspects, such as psycholog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al education, which is a complete scheme of national revival. It shows that psychological building was regar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national revival, political building as a key poi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a central task, cultural education as a main method in the scheme. In all these respects, political building was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on national revival,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prerequisite and could solve all problems on the Revival Monthly. Chapter IV and V mainly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vival Monthly and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and Fascism thoughts after the September18th Incident. They are important political contents on the Revival Monthly. Chapter VI mainly studies the Revival Monthly made its own choice for the political way which is powerful politics on the basis of adjusting ideal and reality. Chapter Ⅶ mainly compares the thoughts of nation revival on the Revival Monthly and the National Renaissance. Both of them mainly emphasized nationalism, which are results of intellectuals devoting themselves to homeland. In addition, the thoughts of national revival on them meant that Chinese intellectual constructed a modern national country with attaching to traditional culture. So some of thoughts inherit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and other draw lessons from western experiences. The Revival Monthly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on national revival in practical aspect and agreed that powerful politics and authoritarian politics had returned to the model of meritocracy. Thus, it interacted more with official thoughts. However, the National Renaissance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on national revival in theoretical aspect and argued amended democracy. In fact, their arguments were very similar. Powerful politics and amended democracy contains some marks of traditional politics. So both kinds of national revivals are characteristic of conservatism. The conclusion assess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revivals'thoughts on the Revival Monthly. The movement of national revival resulted from nationalism and ideology because of national and culture crisis. The Revival Monthly's arguments were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Meanwhile, those arguments were characteristic of compromise. Because not only did it try to construct the ideologies of national country, but also it wanted to develop. So the revival scheme couldn't get rid of the trammel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引文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96页。
    ② 孙中山研究学会,孟庆鹏编:《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③ 竺可祯:《科学的民族复兴》,《竺可祯全集》第二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96页。
    ④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⑤ 吴泽霖:《《民族复兴的几个条件》,《东方杂志》第31卷第18号,1934年9月
    ⑥ 叶青:《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教育杂志》第25卷第5号,1935年3月27日。
    ⑦ 黄郛:《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页。
    ⑧ 段云章:《孙中山晚年识量的几点探测一一一以<建国方略>、<三民主义>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年第1期。但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兴涛教授则指出作为一种带有现代“民族”意识、并以全民族整体作为思考对象的、影响广泛的社会强势话语和时 代思潮,那种明确以“中华民族复兴”为表述符号的观念形态和有关话语的正式而大量的出现,还是在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之后,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参见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9页。
    ①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② 萧一山:《清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 巴赫金:《巴赫金访谈录》,(俄)巴赫金著;钱中文等译:《巴赫金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6页。
    ① 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9页。
    ② (法)福柯;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6页。
    ③ 参见(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 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2页。
    ② 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9页。
    ③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欧阳哲生的《被解释的传统一五四话语在现代中国》收入《现代中国》,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杨念群的《从“五四”到“后五四”一知识群体中心话语的变迁与地方意识的兴起》,《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洪晓楠的《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与话语重构》,《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1期等。
    ④ 如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就是此种用法的厚重成果。
    ① 如杨念群的《从“五四”到“后五四”——知识群体中心话语的变迁与地方意识的兴起》(收录在《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文中,就基本是在“话题”的意义上使用“话语”。
    ① 黄郛:《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3页。
    ② 何杰才:《复兴与外交》,《《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23页。
    ① 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② 罗厚立:《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③ 郑大华:《“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第32页。郑大华先生同时也承认在不同地域、时代、文化背景下的学者对民族主义定义的认识或侧重点不同,有的强调它作为政治活动的一面,有的认为它是热爱本民族的一种情绪,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但这些恰恰是说明民族主义表现的多样性。
    ④ 如郑大华先生就认为民族主义是“五四”前后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是三大思潮所共同具有的致思取向、思维特征与“共同观念”,是三大思潮具有同构性的重要方面。民族主义与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有着密切的互动与对应关系。参见《“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⑤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⑥ 参见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⑦ 参见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其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参见郑大华:《“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
    ②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① 余英时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面临着边缘化的处境。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收入余氏所著《中国知识分子论》中,河南人民出版1997年版。
    ② 《复兴月刊》主编赵正平曾代表新中国建设学会为新中国建设学会丛书《意大利复兴之道》(薛光前著)作序言,是为“会序”,在序言中,赵氏指出:“予深信我中华民族为尊公道重恩谊,情理两性俱极发达之优秀民族,因之予不信我国政治家抛弃德化主义而能统治成功,而能复兴有望,申言之,世运无论如何科学化,社会组织无论如何纪律化,若不以德化为骨子,为根据,终不能成功于中国。因之,予更确信以孔子仁学中心思想为根底,而辅以法家综合名实之具体法制,为挽救中国复兴民族之大本大原。”可见其思想还是沿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老路。
    ① 李凤琴:《民国政治家黄郛》,南开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① 参见郑大华的《民国思想史论》一书中第四编“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动”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
    ② 参见郑大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郑大华先生认为张君劢在30年代的诸多言论都是围绕民族复兴展开的。
    ③ 参见吴雁南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四卷第十五编“三四十年代文化领域中的思潮与主张”。
    ① 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第110页。
    ② 郑大华:《“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第31-47页。
    ③ 张可荣:《《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与“九·一八”后民族复兴思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85页。
    ①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67-72页。
    ② 王毅:((<再生>杂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① 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9页。
    ② 魏万磊:《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肋2010年第2期,第133页。
    ① 郑大华:《报刊与民国思想史研究》,《《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11页。
    ① 梁启超:《孟子略传》,收入《梁启超论孟子遗稿》,王兴业编:《孟子研究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1页。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成立的背景及组织概况请参见蒋红艳:《黄郛与新中国建设学会》,《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蒋红艳:《民族复兴与新中国建设学会——新中国建设学会成立原因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蒋红艳:《民族危机下的救亡团体:新中国建设学会述论》,《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② 这里所指的十人团是指救国十人团,它是由关心大局的旧国会有识之士十个人组成的,他们时常研讨救国之道,后又扩大为“全国各省国难救济会联合会”,以交流政见,推进救亡工作。后来黄郛提议以这样的形式创办新的组织,即新中国建设学会,十人团成员也是学会的创始成员,他们是黄郛(膺白)、黄炎培(任之)、张嘉璈(公权)、张耀曾(镕西)、赵正平(厚生)、李肇甫啪申)、冷通(御秋)、李书城(晓圆)、江恒源(问渔)、何其巩(克之)。
    ③ 学会成立时共80名会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会会员陆续增多,到1937年7月时,学会共有会员269人,人员的具体情况参见“新中国建设学会会员通讯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号Q99-1-2)和“新中国建设学会会员调查表”(上海档案馆藏:档案号Q99-1-3、Q99-1-4)。
    ④ 由于金井羊于1932年7月15日病故,其遗缺由张嘉璈递补。
    ⑤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⑥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① 黄郛:《复兴月刊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页。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新中国建设学会总章》,1932年铅印本,第1页。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④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⑤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附件:张镕西先生对于宪法初稿之意见),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⑥ 《本会纪要第二册》,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9。
    ⑦ 《新中国建设学会总章》,1932年铅印本,第1-2页。
    ⑧ 具体参见李凤琴:《黄郛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1页。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会会议录》(1932.6-1937.5),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6。
    ② 为何取“新命”之名,会议记录上并未详细记载,但在记录中提及“见附件”,由于附件现在尚未找到,笔者根据现有材料推测,“新命”一词应是取新中国建设学会志在“求民族之独立与国运之重新”之意,具体参见(《新中国建设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录》(第3次会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5。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5;《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记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记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记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记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① 黄郛:《复兴月刊发刊词》,《复兴月刊》,1932年第1卷第1期,第卜4页。
    ② 黄民文:《<时代公论>抗战救国思想研究》,中国社科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8页。
    ③ 《封底广告》,《复兴月刊》,1932年第1卷第1期。
    ④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4页。
    ①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6页。
    ②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7页。
    ③ 后圣:《复兴春秋》,《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1页。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②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3页。
    ③ 魏万磊:《《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再生>与“再生派”》,《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69页。
    ④ 《复兴月刊》从第1卷到第4卷每卷12期,第5卷则只有11期。
    ① 《本刊启事》,《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1日,封里。
    ② 其中因“大学生文坛”栏目从第1卷第5期才开始设置,故而1-4期没有“大学生文坛”栏目,该栏目从第4卷第2期起,改为“大学文坛”。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② 《本刊启事》,《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封里。
    ③ 方汉奇等著:《<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④ 魏万磊:《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再生>与“再生派”》,《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70页。
    ⑤ 章清:《“胡适派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⑥ 黄民文:《<时代公论>抗战救国思想研究》,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2页。
    ① 学会创办的学术刊物,分为定期刊物和不定期出版物两种,定期刊物是指《复兴月刊》,不定期刊物则指“新中国建设学会丛书”。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会会议录》(第4次会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6。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④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⑤ 黄沈亦云:《黄膺白先生家传(附追掉纪念册·故旧感忆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辑,文海出版社(台北)1984版,第274页。
    ⑥ 新中国建设学会的会员根据所缴会费的不同分为甲种和乙种两种,甲种每年60元,乙种每年6元。
    ⑦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⑧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⑨ 《《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会会议录》(第4次会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6。
    ⑩ 沈亦云:《亦云回忆》,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6页;蒋介石与新中国建设学会的关系请参见蒋红艳:《《黄郛与新中国建设学会》,《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7-18页。
    ①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页。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录》(第5、6次会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6。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录》(第12次会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6;另,新中国建设学会将出资赞助学会的入推请为赞助会员,主要有张群、蒋作宾、吴铁城、何应钦、熊式辉、夏斗寅、张澹如七人。
    ④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5页。
    ⑤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⑥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⑦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① 广告:《华年周刊社服务部启事》,《《复兴月刊》第3卷8期,1935年4月1日。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① 孙会:《<大公报>广告与近代社会(1902—1936年)》,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0页。
    ① 《申报月刊》把“封面及底封面里页对面、目录前后、首篇前面”的位置称为“头等”。
    ② 《申报月刊》把“首篇以外之正文前后”的位置称为“上等”。除特等、优等、头等、上等外的“其余地位”为“普通”。
    ③ 其中“大学生文坛”的作者有110人,因“大学生文坛”的作者都是当时高校在校生,故笔者未将其列入作者群表中统计,而是单列表格另作统计,具体参见本章第五节中“大学生文坛栏目作者情况一览表”。
    ① 曾虚白:《曾虚白自传》(上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309页。
    ①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
    ② 编者:《本刊启事》,《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本刊第二纪元之序言》文后。
    ③ 1880年前生人纳入此类计数。
    ④ 1910年后生人纳入此类计数。
    ⑤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⑥ 余英时认为“士”是“道”的承担者,知识分子受到尊重,根本上是由于他们代表了“道”。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⑦ 章渊若:《复兴运动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2页。
    ① 旭初:《中华民族复兴与吾人心理的建设》,《复兴月刊》第1卷第2期,1932年10月1日,第24页。
    ② 从整体上看,《复兴月刊》共刊文768篇,没有一篇矛头是直接指向蒋介石的,要谈也是间接地通过谈裁兵、军费的预算、人才的选拔等问题来影射,但点名批评汪精卫、胡汉民和其西南政委会的文章却不在少数。
    ③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和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24页。
    ①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94-195页。
    ② 当时以地缘关系结合而创办的刊物有《浙江潮》、《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等,具体参见郑大华:《报刊与民国思想史研究》,《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第8页。
    ③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和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28页。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记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① 《本刊启事》,《复兴月刊》第2卷第7期,1934年3月1日,封面里页。
    ② 《本刊启事》,《复兴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11月1日,封面里页。
    ③ 《本刊启事》,《复兴月刊》第2卷第7期,1934年3月1日,封面里页。
    ① 《敬告大学生文坛诸君》,《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封面里页。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2。
    ① 《本会出版丛刊经售处》,《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封底里页。
    ② 《西报对本刊之评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2月1日。
    ③ 参见《复兴月刊》第3卷第2期,正文《德法纷争下之萨尔问题的观察》后广告,类似的宣传还在其他期次上出现。
    ① 沈亦云:《复兴?匹妇有责)》,《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86页。
    ② 吴钊:《复兴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4页。
    ③ 贺麟认为蒋介石的力行哲学是发挥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成果,参见贺麟:《知难行易说与知行合一说》,重庆青年书店,1943年12月初版。
    ④ 蒋中正:《中国之命运》,南京: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82页。
    ① 陆伦章:《心理建设论》,南平国民出版社1944年2月初版,第95页。
    ① 章渊若:《复兴运动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页。
    ② 黄渠:《甘地精神思想之探讨》,《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4页。
    ③ 吴钊:《复兴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2页。
    ① 沈亦云:《复兴?匹妇有责》,《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86页。
    ② 林诗辉:《孙中山先生与中国现代化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92年版,第141页。
    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 华书局1981年版,第480页。
    ① 黄郛:《复兴月刊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页。
    ② 金国珍:《国防计划与政治机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4-5页。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④ 《封底广告》,《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
    ⑤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1页。
    ⑥ 金国珍:《都市建设与防空》,《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2月1日,第14页。
    ⑦ 百刚:《复兴与建设》,《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3页。
    ⑧ 百刚:《复兴与建设》,《《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3页。
    ① 沈亦云:《复兴?匹妇有责》,《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86页。
    ②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18页。
    ③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21页。
    ①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15页。
    ② 郑宏述:《文艺之民族复兴的使命》,《复兴月刊》第2卷第4期,1933年12月1日,第18页。
    ③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15页。
    ④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11页。
    ⑤ 黄伯樵:《自觉、自给、自卫、自主、自存》,《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1日,第7页。
    ① 解炳如:《民族复兴与民族性的改造》,《复兴月刊》第2卷第12期,1934年8月1日,第3页。
    ② 解炳如:《民族复兴与民族性的改造》,《复兴月刊》第2卷第12期,1934年8月1日,第4页。
    ③ 章渊若:《建国热》,《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2月1日,第2页。
    ④ 黄郛:《革心救亡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3页。
    ⑤ 黄郛:《革心救亡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10页。
    ⑥ 章渊若:《复兴运动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2页。
    ⑦ 郑宏述:《文艺之民族复兴的使命》,《《复兴月刊》第2卷第4期,1933年12月1日,第19页。
    ① 黄伯樵:《自觉!自给!自卫!自主!自存》,《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1日,第2页。
    ②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5页。
    ③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6页。
    ④ 赵正平:《复兴春秋:补充马君武先生之立国精神—立国智慧》,《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日,第5页。
    ① 吴鼎第:《《综论民族精神》,《复兴月刊》第5卷第8期,1937年4月15日,第1页。
    ② 张东荪:《第三种文明》,《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1日。
    ③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1918一1927)中国思想界》,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④ 陈振鹭:《全民连责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2页。
    ① 陈振鹭:《全民连责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4页。
    ② 陈振鹭:《全民连责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4页。
    ① 吴鼎第:《综论民族精神》,《复兴月刊》第5卷第8期,1937年4月15日,第6页。
    ② 郑大华先生对1930年代国人如何认识民族自信力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民族的自信力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具体参见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第113-116页。
    ③ 张君劢:《《欧美派日本派之外交政策与吾族立国大计》,《再生》第2卷第1期,1933年10月1日。
    ④ 沈碧涛:《国人的危机》,《大公报》“读者论坛”,1931年11月3日。
    ⑤ 谢耀霆:《《复兴民族须先恢复自信力》,《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4页。
    ⑥ 谢耀庭:《怎样复兴中华民族?》,《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8页。
    ⑦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20-21页。
    ① 谢耀霆:《复兴民族须先恢复自信力》,《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2页。
    ② 谢耀霆:《《复兴民族须先恢复自信力》,《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4页。
    ③ 谢耀霆:《复兴民族须先恢复自信力》,《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2页。
    ① 赵正平认为民族生命生死代谢,壮老递嬗,绝不能划分某一时期的民族为老或为少。就如草原上的草,今年的草,同十年百年后的草,是一样的,不能说哪种草新些,哪种草老些,因为草的根株是从老根上长出新根,年年推陈出新,故无新老之分。
    ②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24-29页。
    ③ 郑宏述:《文艺之民族复兴的使命》,《复兴月刊》第2卷第4期,1933年12月1日,第28页。
    ④ 黄伯樵:《自觉!自给!自卫!自主!自存》,《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1日,第7页。
    ① 谢耀庭:《怎样复兴中华民族?》,《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8页。
    ② 这类文章主要有:孙几伊的《战后德国人民对于复兴底努力》(1卷1期)、沈寿宇的《欧战后意大利的复兴》(1卷1期)、岑有常的《波兰复兴伟人毕尔苏斯基》(1卷1期)、甘豫立的《土耳其之复兴》(1卷2期)、浦亮涛的《十年来之土耳其》(3卷1期)、何天西的《波兰的复兴与皮尔苏斯基》(3卷5期)等等。
    ③ 何天西:《波兰的复兴与皮尔苏斯基》,《复兴月刊》第3卷第5期,1935年1月1日,第26页。
    ④ 孙几伊:《战后德国人民对于复兴底努力》,《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80页。
    ① 介夫:《捷克斯拉夫的建国者——玛莎黎大总统》,《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1页。
    ② 黄郛:《三三论要旨》,《复兴月刊》第2卷第4期,1933年12月1日,第3页。
    ① 旭初自命自己及有智识的人为士大夫阶级,而且,他还认为士大夫阶级和民众是两个阶级,他说:“中国之真正民众,乃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老乡民,我们这一般人,努力救国的可以做民众的领袖,不肯努力的,便是民众的蟊贼,实不配算在民众之列。”具体参见旭初:《中华民族复兴与吾人心理的建设》,《复兴月刊》第1卷第2期,1932年10月1日,第1、2、24、25页。
    ②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1页。
    ③ 赵正平:《仁斋文选》,刊印仁斋文选筹备会1945年2月版,第391页。
    ④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 年12月1日,第15页。
    ① 《复兴月刊》所谓的领袖人物就是指政府的各级官员。
    ②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32页。
    ③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3页。
    ④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6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24页。
    ② 胡翼成:《所谓心理建设的一个基本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7页。
    ① 胡翼成:《所谓心理建设的一个基本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8页。
    ② 胡翼成:《所谓心理建设的一个基本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22页。
    ③ 胡氏认为,所谓教育就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实施特别的刺激,通过特别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即社会影响。
    ① 胡翼成:《《所谓心理建设的一个基本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34-35页。
    ② 胡翼成:《所谓心理建设的一个基本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11页。
    ③ 哲公(章渊若):《论心理建设问题》,《复兴月刊》第4卷第1期,1935年9月1日,第3页。
    ① 哲公:《论心理建设问题》,《复兴月刊》第4卷第1期,1935年9月1日,第2页。
    ②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5页。
    ③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5页。
    ④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8页。
    ⑤ 编者:《本刊第二纪元之序言》,《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5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34页。
    ②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35页。
    ③ 蒋介石:《新生活运动两周年之感想》,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新生活运动辑要》第1编,1936年版,第92-93页。
    ① 俞祖华:《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10页。
    ①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37页。
    ② 崔玉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述评》,《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6页。
    ③ 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第137页。
    ④ 俞祖华:《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⑤ 关于国民性的概念、内涵,学界已有大量研究,如相关论文有郑师渠的《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鲍绍霖的《国民性研究:东西文化相互影响三部曲》,《清华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陈高原的《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郑云山的《辛亥前夕的国民性问题探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崔志海的《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思想的先声——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等等不一而足,在专著中提及的,更是数不胜数,此处不赘。
    ⑥ 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3页。
    ① 周建超:《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② 解炳如:《民族复兴与民族性的改造》,《复兴月刊》第2卷第12期,1934年8月1日,第2页。
    ③ 如解炳如在《民族复兴与民族性的改造》又指出,中华民族“有许多良好的性格:如勤劳、忍耐、省俭、实际性等。这些良好的民族性,自然要保守和发扬光大。但是所以复兴民族,是在改造民族的萎靡所见到的劣根性”,概括来说“我们的劣根性可分为三种:利己、虚伪、文弱”。可见其所谓的民族性就是国民性。此类例子较多,此处暂不详述。
    ④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一般把“物质与意识”称为“心物”或是“物质与精神”。
    ① 章渊若:《建国热》,《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1日,第1页。
    ② 哲公:《论心理建设问题》,《《复兴月刊》第4卷第1期,1935年9月1日,第1页。
    ③ 章渊若:《心理改造与中国革命之前途》,《前途杂志》第2卷第1号,1934年1月1日,第1页。
    ① 章渊若:《国民心理之改造》,《中央月刊》第3卷第3期,1931年1月1日,第35页。
    ② 黄渠:《甘地精神思想之探讨》,《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20页。
    ③ 黄渠:《甘地精神思想之探讨》,《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21页。
    ④ 黄渠:《甘地精神思想之探讨》,《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15页。
    ① 指傅统和吴恩欲。傅统所著文章题为《辩证法唯物论批判》,吴恩欲的则为《辩证唯物论的哲学》。
    ② 许宝骙:《读<唯物辩证法论战>后》(书评),《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日,第4页。
    ① 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1932年8月20日。
    ② 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1页。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① 陈振鹭:《全民连责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15页。
    ① 郑大华先生曾撰《“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求索》2006年第3期)一文,专门探讨此次“微弱的宪政运动”,并指出“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其思想深度虽不能与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与共产党人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相提并论,其规模和影响又远较抗日战争时期的两次宪政运动逊色,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意义,而且从民国时期民主宪政运动的全过程来考察,抗日战争时期的两次宪政运动是“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不仅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参加者也大多是“九一八”后发起民主宪政运动的那批人。
    ① 《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1页。
    ②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四续),《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9月1日,第1页。
    ③ 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68页。
    ④ 黄炎培:《《职业教育》,《教育杂志》第13卷第11期,1921年11月。
    ⑤ 胡适:《胡适全集》(第2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9页。
    ①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99页。
    ②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1页。
    ③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1页。
    ④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32页。
    ⑤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1页。
    ⑥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4页。
    ① 资耀华:《经济复兴与经济政策》,《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73页。
    ② 竟成:《最近蚕丝业之危机及其复兴之希望》,《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18页。
    ③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4页。
    ④ 资耀华:《经济复兴与经济政策》,《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73页。
    ①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三0年代的中国》(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③ 百刚:《教育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1页。
    ④ 百刚:《教育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2页。
    ⑤ 《复兴月刊》编辑委员孙几伊认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入了黑暗时代。他说:“今展于我人之前者,非一新黑暗时代乎?日本军阀于前年九一八之变,实首挥其魔手,以揭此时代之序幕。”(见其文《对日长期抗战之前瞻与内省》,《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可见他把国难时期比喻成黑暗时代。
    ⑥ 旭生:《教育罪言》(一),《独立评论》第25号,1932年11月6日,第6页。
    ⑦ 百刚:《《教育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4页。
    ① 百刚:《教育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6页。
    ② 百刚:《教育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9页。
    ③ 百刚:《近代中国教育宗旨之分析》,《复兴月刊》第2卷第7期,1934年3月1日,第26页。
    ④ 后圣:《复兴春秋:读蒋委员长巡行各省后之观感谈》,《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5页。
    ⑤ 后圣:《复兴春秋:读蒋委员长巡行各省后之观感谈》,《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5页。
    ⑥ 江问渔:《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后之感想》,《复兴月刊》第3卷第8期,1935年4月1日,第7页。
    ⑦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第499页。
    ① 蒋廷黻:《九一八——两年以后》,《独立评论》第68号,1933年9月17日,第2页。
    ② 罗隆基:《我对党务上的“尽情批评”》,《新月》第2卷第8号,1929年10月10日。
    ③ 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号,1930年2月10日。
    ④ 《求不得斋日记》(1932年1月4日),载杨琥编著:《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① 孙科:《抗日救国纲领》,《申报》1932年4月25日。
    ② 《中央党务月刊》第53期1932年12月,第899-890页。
    ③ 中外学者对宪政概念的各种不同理解及定义,请参见白钢、林广华《宪政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 胡肖华、肖北庚主编:《宪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
    ① 张友渔:《宪政论丛》(上册),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② 李步云:《宪政与中国》,《《宪法比较研究文集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③ 马起华:《宪法论》,台北:黎明事业文化公司1983年版,第213页。
    ④ 谢慧:《知识分子的救亡努力——《今日评论》与抗战时期中国政策的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⑤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3页。
    ① 逖公:《从光明面回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及对二十三年之期望》,《复兴月刊》第2卷第5期,1934年1月1日,第3-4页。
    ② 逖公:《从光明面回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及对二十三年之期望》,《复兴月刊》第2卷第5期,1934年1月1日,第4页。
    ③ 逖公:《从光明面回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及对二十三年之期望》,《复兴月刊》第2卷第5期,1934年1月1日,第5-6页。
    ① 逖公:《从光明面回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及对二十三年之期望》,《复兴月刊》第2卷第5期,1934年1月1日,第6页。
    ② 逖公:《从光明面回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及对二十三年之期望》,《复兴月刊》第2卷第5期,1934年1月1日,第6页。
    ③ 张耀曾对民国制宪史的考察是从民国开国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间大约是十五年的时间。
    ① 张耀曾:《民国制宪史概观》,《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17页。
    ② 张耀曾在1911年曾参与起草《临时约法》,1912年参加《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等法律的讨论、制定工作,1913年参与起草《天坛宪法草案》。
    ③ 张耀曾在1912年被任命为临时参议院云南代表,1913年正式国会成立后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分别在1916、1922、1924年三次被任命为司法总长,出掌司法。
    ④ 张耀曾:《民国制宪史概观》,《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18页。
    ① 张耀曾:《民国制宪史概观》,《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18页。
    ② 张耀曾:《民国制宪史概观》,《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19页。
    ③ 1933年5月,黄郛因担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暂时无暇顾及新中国建设学会会务,故请张耀曾担任代理事长之职,如张耀曾日记记载:“(1933年5月6日)膺白谈到交余代理理事长职务,余不得不致答。”“(1933年6月18日)晚,建设学会开理事常会,余代主席,议决会务数事。”新中国建设学会档案里亦多次出现“张代理事长耀曾”的字样,如“张代理事长耀曾主张先将江湾地基买下。”参见《新中国建设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号:Q99-1-5。
    ④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2 页。
    ①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2页。
    ② 王汝琪:《中华法系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10期,1933年6月1日,第20页。
    ③ 王汝琪:《中华法系之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10期,1933年6月1日,第18页。
    ④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2页。
    ⑤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3页。
    ①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4页。
    ②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5页。
    ①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6-7页。
    ②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8页。
    ③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8页。
    ①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14页。
    ②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15页。
    ① 石言:《将来新宪法中三个主要问题》,《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17页。
    ② 《五五宪草》的详细制定过程请参见徐详民:《中国宪政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6页。
    ① 高华:《论孙科在制定“五五宪草”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第144页。
    ②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邓丽兰的《中国知识界与“五五宪草”之制定》(《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赵金康的《南京政府征询社会制定“五五宪草”和刑法的考察》(《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尹伟琴的《“五五宪草”公布后知识界的批评》(《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等文章。
    ③ 《求不得斋日记》1933年6月9日),载杨琥编著:《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页。
    ④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②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3页。
    ③ 《张镕西先生对于宪法初稿之意见》,《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④ 《求不得斋日记》(1933年6月30日),载杨琥编著:《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页。
    ⑤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2页。
    ⑥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2页。
    ⑦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2页。
    ①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3页。
    ②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2页。
    ③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3页。
    ④ 《张镕西先生对于宪法初稿之意见》,《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⑤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3页。
    ⑥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4页。
    ①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4-5页。
    ②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4页。
    ③ 金通艺:《对宪法草案之我见》,《复兴月刊》第5卷第10期,1937年6月15日,第2页。
    ④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5页。
    ①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6页。
    ② 指1934年2月23日立法院宪法起草委员会拟定,3月1日发表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中第23条:“凡停止或限制人民自由或权利之法律,以为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所必要者为限。”
    ③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7页。
    ④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1934年3月1日发表)第五章第47条:国民大会依下(左)列方法选出之代表组织之:一、每县市及其同等区域选出代表一人;县市同等区域以法律定之;二、蒙古、西藏人民选出之代表,其名额以法律定之;三、侨居国外中华民国人民选出之代表,其名额以法律定之。
    ⑤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10页。
    ① 金通艺:《对宪法草案之我见》,《复兴月刊》第5卷第10期,1937年6月15日,第7页。
    ② 胡春惠编:《民国宪政运动》,台北:正中书局1978年版,第834页。
    ③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8页。
    ④ 金通艺:《对宪法草案之我见》,《复兴月刊》第5卷第10期,1937年6月15日,第8页。
    ① 社评:《宪草中之国民大会》,《大公报》1934年3月28日。
    ②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5页。
    ③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6页。
    ④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11页。
    ①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13页。
    ② 具体内容请参见《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1934年2月23日立法院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拟订,同年3月1日发表),转引自夏新华,胡旭晟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3-934页。。
    ③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13页。
    ④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8页。
    ①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4页。
    ② 清远:《宪法初稿之研究》,《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11页。
    ③ 章渊若:《宪草平议》,《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9页。
    ④ 何其巩:《读宪法草案修正案》,《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7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8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8页。
    ②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8页。
    ③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8页。
    ④ 如邓丽兰指出:“在中央政制方面,无论西化派还是三民主义派,都主张放弃委员制度而走行政集权的路子。西化派多主张放弃五院制的形式,取法西方代议制政府形式而加强行政权力。国民党虽因总理遗教而囿于五院制的形式,但三民主义派中的务实分子,也不得不放弃将五院的权力平均设置、齐头并进的方案,赋予了总统强有力的权力,使五权宪法变成了权宪法’。”参见邓丽兰:《中国知识界与“五五宪草”之制定》,《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第125页。
    ⑤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① 指上文他提到的宪草中第一条关于国体的规定,即“中华民国为三民主义共和国”。
    ① 孙科:《中国宪法的几个问题》,《东方杂志》,1934年10月10日,第31卷第21号。
    ② 后圣:《复兴春秋—宪法上三民主义共和国问题》,《复兴月刊》第3卷第2期,1934年10月1日,第26页。
    ③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8页。
    ② 周鲠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评》,《社会科学季刊》第6卷第4号,1936年8月。
    ③ 胡适:《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的政治信仰》,《独立评论》第141号,1935年3月。
    ① 陈之迈:《独裁政治的兴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第2卷第2期,1937年1月。
    ② 冯峰博士对1930年代的独裁统治有详细的论述,具体见冯峰:《“国难”之际的思想界—1930年代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233页。
    ① (德)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三联出版社1982年版,第420页。
    ② (德)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三联出版社1982年版,第530页。
    ① 俞祖华、王国洪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② 陶鹤山:《关于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88页。
    ③ 胡愈之曾对法西斯主义的概念做了系统的考察,指出,关于法西斯主义的三种主要的中文译名中,“‘棒团’是译义的”,“法西斯太是译音的”,“泛牺党是音义兼译的”,参见胡愈之:《《棒喝运动——国际问题研究之三》,《东方杂志》23卷4号,1926年2月。
    ④ 化鲁(胡愈之):《棒喝主义与中国》,《《东方杂志》20卷19号,1923年10月。
    ⑤ 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具体参见徐有威的《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6期)、《从20年代<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看中国知识界对法西斯主义的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第4期)、《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上海党史与党建》1999年第5期)以及张文涛的(《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法西斯主义的批判》((《理论学刊》2012年第10期)等。
    ① 张文涛:《“借魂还尸”与“清党”反共——也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16页。
    ② 潘国琪:《三十年代国民党内法西斯主义的泛起及其原因初探》,《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43页。
    ③ 张文涛:《“借魂还尸”与“清党”反共——也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19页。
    ④ 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中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08页。
    ① 黄郛:《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 第1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6-7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2页。
    ③ 寿宇:《欧战后意大利的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84页。
    ④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6页。
    ⑤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5页。
    ① 敏政:《现代名人介绍》,《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4-5页。
    ② 敏政:《现代名人介绍》,《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5页。
    ① 爽斋(朱英):《义大利十年来党治之经过》,《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2月1日,第2页。
    ① 敏政:《现代名人介绍》,《复兴月刊》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1日,第7页。
    ② 岑有常:《迪克推多制考》,《复兴月刊》第1卷第3期,1932年11月1日,第241页。
    ③ 岑有常:《迪克推多制考》,《复兴月刊》第1卷第3期,1932年11月1日,第242页。
    ①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2页。
    ② 岑有常:《《迪克推多制考》,《复兴月刊》第1卷第3期,1932年11月1日,第242-243页。
    ③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2页。
    ① 岑有常:《迪克推多制考》,《复兴月刊》第1卷第3期,1932年11月1日,第243页。
    ② 岑有常:《迪克推多制考》,《复兴月刊》第1卷第3期,1932年11月1日,第244页。
    ③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2页。
    ① 敏政:《现代名人介绍》,《复兴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11月1日,第1页。
    ② 灵均:《时论拔萃:民主与独裁论战特辑》,《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日,第1页。
    ③ 张素民:《德国“赖持”运动之检讨》,《《复兴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1日,第3-4页。
    ① 张素民:《德国“赖持”运动之检讨》,《复兴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1日,第9页。
    ② 张素民:《德国“赖持”运动之检讨》,《复兴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1日,第10页。
    ③ 张素民:《德国“赖持”运动之检讨》,《复兴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1日,第12页。
    ④ Benito Mussolini, "Die Lehre des Faschismus", in Theorien u uber den Faschismus, s.203.
    ⑤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 第7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8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0页。
    ③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9页。
    ④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0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3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9页。
    ③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9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0-11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1页。
    ③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0页。
    ① 马克维尼是Nicolo Machiavellide音译,现在一般译为马基雅维利,本文采用《复兴月刊》作者陈其刚之译,具体见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
    ②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5页。
    ③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6页。
    ④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0页。
    ①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8-9页。
    ②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9页。
    ③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8页。
    ④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0页。
    ①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0页。
    ②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1页。
    ①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3页。
    ②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2页。
    ①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5页。
    ②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5页。
    ③ 陈其刚:《马克维尼与中国复兴》,《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4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2-3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5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3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页。
    ②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7页。
    ③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7页。
    ① 胡善恒:《有机的社会观与新国家之建立》,《复兴月刊》第2卷第10期,1934年6月1日,第10页。
    ② 寿宇:《欧战后意大利的复兴》,《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196页。
    ③ 陈之迈:《独裁政治的兴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第2卷第2期,1937年1月。
    ① 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1934年1月1日。
    ② 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
    ③ 闫润鱼:《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强力政府论”:激进乎?保守乎?——基于梁启超、孙中山相关思想的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122页。
    ④ 胡适:《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独立评论》第130号,1934年12月9日。
    ⑤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3页。
    ⑥ 罗志田:《理想与现实:清季民初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联互动》,选自《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⑦ 江问渔:《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后之感想》,《复兴月刊》第3卷第8期,1935年4月1日,第8页。
    ① 程远帆:《整理国有铁路债务刍议》,《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2月1日,第12页。
    ② 张素民:《我们的出路》,《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3-4页。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本会纪要》(第2册),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9.
    ④ 新中国建设学会:《本会纪要》(第3册),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0。
    ① 具体而言,目前中国现代史及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著作中都有“民主与独裁”论战的内容。而其主要论文可以参见雷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三十年代民主与专制的论战透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顾昕:《民主思想的贫瘠土壤——评述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载于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徐思彦:《要民主宪政,还是要专制独裁——30年代关于民主与专制的一场大讨论》,《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等等。
    ② 冯峰指出,“独裁”与“民主”之争是在1930年代特殊的世界背景下展开的,当时“资本制度”遭遇了空前的危机,这一危机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统制主义”政制思潮的盛行,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思想界”的动向,具体参见冯峰:《“国难”之际的思想界——1930年代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① 雷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三十年代民主与专制的论战透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1906年清末开始预备立宪时,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开明专制论》,支持清末新政,主张开明专制,认为“专制绝非终极的理想与目标,而是一种迈向宪政的预备与训练”,民智幼稚、久经不完全而野蛮的专制、幅员辽阔的大国须经较长时间之开明专制,“但经此阶段后,国家必进于宪政,开明专制只是立宪之预备”。具体见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梁启超全集》第5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4页。
    ① 蒋廷黻:《《革命与独裁》,《独立评论》第80号,1933年12月10日。
    ② 胡适:《建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81号,1933年12月17日。
    ③ 详参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第59-140、138页。
    ① 冯峰:《“国难”之际的思想界——1930年代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② 关于民主与独裁论战的阶段划分主要参照孙宏云在《陈之迈与抗战前的“民主与独裁”论战》(《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的观点。
    ③ 陈之迈:《一年来关于政制改革的讨论》,《民族》第4卷第1期,1936年1月。
    ④ 胡适:《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独立评论》第141号,1935年3月10日。
    ① 灵均:《时论拔萃:民主与独裁论战特辑》,《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日,第1页。
    ① 后圣:《复兴春秋:六中全会中之三大问题》,《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第5-6页。
    ② 此文为天津《大公报》1935年7月4日所发的社论,《复兴月刊》将其转刊于3卷12期“复兴春秋”专栏中。
    ③ 后圣:《复兴春秋:政治改造之呼声》,《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13页。
    ④ 后圣:《复兴春秋:政治改造之呼声》,《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1935年8月1日,第15页。
    ① 张佛泉:《政治改造的途径》,《国闻周报》第12卷第34期,1935年9月2日。
    ② 张东荪:《书评》,《再生》第1卷第1期,1932年5月20日。
    ③ 若飞:《理想与现实》,《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6页。
    ④ 若飞:《理想与现实》,《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1月1日,第7页。
    ⑤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16页。
    ⑥ 郑宏述:《复兴春秋:改造内政始为防共之根本》,《复兴月刊》第5卷第4、5期合刊,1937年1月15日,第1页。
    ⑦ 吴昆吾:《与本会商洽治国药方书》,《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6页
    ① 以民主与独裁论战为视角,考察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两套价值体系之间的两难抉择,以期展现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者的心灵轨迹和思想脉动,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具体参见:王天根的《抗日战争前夕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的“民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陈静熔的《在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对<独立评论>民主与独裁之争的解读》,《历史教学》2007年第11期;唐小兵的《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以胡适《大公报》“星期论文”言论为例》,《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
    ① 陈之迈:《一年来关于政制改革的讨论》,《民族》,第4卷第1期,1936年1月。
    ② 灵均:《时论拔萃:政治改革问题特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第1页。
    ③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④ Eugene Lubol,Liberalism in an Illiberal Age,《New Cuhure Liberal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Westport,Conn.Greonwood Press,1982;转引自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第256页。
    ① 金国珍:《国防计划与政治机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1页。
    ②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9页。
    ② 如胡适在《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独立评论》第171号,1935年10月6日)中说:“我个人观察这七八年的党治,不能不感觉今日的党治决不是孙中山先生的本意。”张佛泉也表示:“国民政府在实际上所实行的‘训政’与中山先生在理论上所计划的训政,有一最大的分别在。中山先生的训政论,虽然没有极详细的说明,但我们可以推定,他绝没有不容许国民党外的政党之存在与滋生。”(《建国与政制问题》,《国闻周报》第11卷26期,1934年7月)
    ③ 旭初:《中华民族复兴与吾人心理的建设》,《复兴月刊》第1卷第2期,1932年10月,第18页。
    ① 旭初:《中华民族复兴与吾人心理的建设》,《复兴月刊》第1卷第2期,1932年10月,第24页。
    ②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第23页。
    ① 后圣:《《复兴春秋:读各报九一八三周纪念感言》,《复兴月刊》第3卷第2期,1934年10月1日,第17页。
    ②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10页。
    ③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3期,第30页。
    ④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①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
    ②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16-17页。
    ③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3页。
    ④ 《国民大会筹备经过》,黄香山主编:《国民大会特辑》,东方出版社1947年版,第5页。
    ① 刘会军,杨磊:《制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与产生述论》,《民国档案》2008年第2期,第81页。
    ② 石西民:《国大组织选举两法修正的意义》,《新学识》第1卷第7期,1937年5月。
    ③ 陈柏心:《中国地方选举制度之演变及今后改革意见》,《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5日,第14页。
    ④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总事务所三日刊》第13号,1936年8月18日。
    ⑤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总事务所三日刊》第10号,1936年8月11日。
    ⑥ 陈柏心:《中国地方选举制度之演变及今后改革意见》,《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 年6月15日,第14页。
    ①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4页。
    ②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5页。
    ③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6页。
    ①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6页。
    ①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8页。
    ②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5页。
    ③ 张佛泉:《民治“气质”之养成》,《国闻周报》第12卷第44期,1935年11月11日。
    ④ 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1934年1月。
    ① 金国珍:《国防计划与政治机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1页。
    ① 赵正平:《政治抗争之开始及最小要求》,《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9页。
    ① 赵正平:《政治抗争之开始及最小要求》,《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12-13页。
    ② 胡适:《政制改革的大路》,《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11日。
    ① 孙几伊:《对日长期抗争之前瞻与内省》,《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7-8页。
    ①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会会议纪录》(第10次会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6。
    ③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5期,1933年3月1日,第9页。
    ① 金通艺:《对于宪法初稿之我见》,《复兴月刊》第5卷10期,1937年6月15日,第6页。
    ② 金通艺:《对于宪法初稿之我见》,《复兴月刊》第5卷10期,1937年6月15日,第16-17页。
    ③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362页。
    ① 孙中山:《在广州国民党党务会议的讲话》(1923年10月10日),《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268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14-15页。
    ③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南和县委员会编:《南和文史资料第1辑》,1991年版,第90页。
    ⑤ 《中共广东区委联席会议记录》(1924年10月),转引自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65页。
    ⑥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458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第23页。
    ②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30页。
    ③ 赵正平:《政治抗争之开始及最小要求》,《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 第14页。
    ① 赵正平:《政治抗争之开始及最小要求》,《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17页。
    ① 灵均:《时论拔萃:政制改革问题特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第2页。
    ①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10-11页。
    ② 后圣:《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书后》,《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1月1日,第6页。
    ③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12页。
    ① 月刊作者逖公把当时国家成员分为当局与在野两个团体,即“统治者之国民党与被统治者之国民”,他还认为“国民党收拾其训政口号之时,全体国民将同为统治者兼被统治者”,见:逖公:《塘沽停战协定之舆论分析》,《复兴月刊》第1卷第11期,1933年7月1日,第24-25页。
    ② 大有:《鄂省财政整理之回顾与前瞻》,《复兴月刊》第2卷第2期,1933年10月1日,第10页。
    ③ 郑宏述:《复兴春秋:兴亡与人事》,《复兴月刊》第5卷第3期,1936年11月15日,第6页。
    ① 熊世琳:《《墨子教义与中华民族复兴之前途》,《复兴月刊》第2卷第8期,1934年4月1日,第2-3页。
    ② 具体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97页。
    ① 《礼记·中庸》。
    ② 《孟子·尽心下》。
    ③ 《孟子·公孙丑上》。
    ④ 《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
    ① 张之锋:《孟子政治哲学中的“圣”与“贤”》,《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13页。
    ② 王家桢:《欧美环游印象记》,《复兴月刊》第3卷第9期,1935年5月1日,第23页。
    ③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32页。
    ④ 后圣:《复兴春秋—读蒋委员长巡行各省后之观感谈》,《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 年12月1日,第5页。
    ①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32页。
    ② 如赵正平的《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在《复兴月刊》上连载四期,文章主要以中国历史上的客观事实说明中华民族能够复兴绝对不会灭亡,并指出了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就应注意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文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以中国历史上明君圣主推行的各项政策为例,说明政治领袖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③ 后圣:《复兴春秋—中华民族与破落户》,《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4页。
    ④ 后圣:《复兴春秋—奥政变之教训》,《复兴月刊》第3卷第1期,1934年9月1日,第5页。
    ⑤ 赵正平:《民国二十四年以后中国政治领袖之新责任》,《复兴月刊》第3卷第5期,1935年1月1日,第1页。
    ①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僖公十六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08—1809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二十三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77页。
    ④ 《墨子·非命上》。
    ⑤ 《荀子·王制》。
    ⑥ 《荀子·议兵》。
    ① 《荀子·君道》。
    ② 《孟子·离娄上》。
    ③ 《桓谭传》,《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0页。
    ④ 桓谭:《新论·求辅》,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页。
    ⑤ 桓谭:《新论·求辅》,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页。
    ⑥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2页。
    ① 《孟子·万章下》。
    ① 《论语·泰伯》。
    ② 《论语·宪问》。
    ③ 《礼记·中庸》。
    ④ 《孟子·离娄》。
    ⑤ 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2页。
    ⑥ 王国良:《儒家贤能政治思想与中国贤能推举制度的发展》,《文史哲》2013年第3期,第24页。
    ① 《孟子·公孙丑上》。
    ② 杨国荣:《贤能政治:意义与限度》,《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第22页。
    ③ 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3-8页。
    ④ 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4页。
    ① 《孟子·万章上》,转引自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4页。
    ② 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2-3页。
    ① 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8-9页。
    ② 赵正平:《追怀国史上大政治家》,《复兴月刊》第4卷第3期,1935年11月1日,第9页。
    ③ 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13日。
    ① 《韩非子·难三》。
    ②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78页。
    ③ 《孟子·公孙丑上》。
    ④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观察》(三续),《复兴月刊》第1卷4期,1932年12月1日,第1页。
    ⑤ 赵正平根据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划出了四个民族复兴时期:第一期,汉武帝以后;第二 期,汉光武以后;第三期,唐太宗以后;第四期,宋太祖以后。参见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观察》,《复兴月刊》第1卷1期,第34页。
    ①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日,第13页。
    ② 逖公:《塘沽停战协定之舆论分析》,《复兴月刊》第1卷11期,1933年7月1日,第234页。
    ③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观察》(三续),《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第4页。
    ①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观察》(三续),《复兴月刊》第1卷第4期,第9页。
    ② 载南京《中央日报》1937年2月25日,转引自郑宏述:《今日中国吏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11期,1937年7月15日,第13页。
    ③ (美)查尔斯·R·里利著,张新译:《蒋廷黻:局内的局外人》,《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④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复兴月刊》第4卷第8期,1936年4月1 日,第6页。
    ① 《论语·八佾》。
    ② 胡毓寰:《孟子政治思想中之民本主义》,《复兴月刊》第4卷第5期,1936年1月1日,第12-13页。
    ③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5页。
    ① 具体参见金以林:《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 胡适:《政治改革的大路》,《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11日。
    ③ 后圣:《复兴春秋:读蒋委员长巡行各省后之观感谈》,《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5页。
    ④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6页。
    ① 《贞观政要·论求谏》。
    ② “争臣”即韩愈《争臣论》中所谓的尽职尽责的谏议大夫,谏议大夫专掌“规谏讽谕”即专门向皇帝提意见,以纠正皇帝的错误,魏征即是唐代贞观年间有名的谏议大夫,韩愈文中的谏议大夫指阳城。“善人”指《争臣论》中“受尽言的人”,即接受谏诤之言的君主。
    ③ 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4卷第5期,1936年1月1日,第12页。
    ④ 《论语·先进》。
    ⑤ 《论语·公冶长》。
    ⑥ 《论语·八佾》。
    ⑦ 后圣:《读周佛海先生<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续),《复兴月刊》第4卷第9期,1936年5月1日,第9页。
    ①后圣:《仁学救国论》,《复兴月刊》第5卷第11期,1937年7月15日,第24页。
    ②郑宏述:《复兴春秋:与民更始此其时矣》,《复兴月刊》第5卷第2期,1936年10月15日,第15页。
    ③后圣:《复兴春秋—读蒋委员长巡行各省后之观感谈》,《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5页。
    ① 赵正平:《读杨永泰先生<革命先革心变政先变俗>书后》,《复兴月刊》第3卷第3期,1934年1月1日,第36-37页。
    ② 冯峰博士认为,19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主题是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并以《“国难”与“思想界”: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1931-1937)》为题,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详细分析了1931年到1937年之间,思想界对于中国政治问题的系统讨论,从而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推动政治的改造中的各个面相。
    ③ 罗志田,葛小佳:《东风与西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④ 孟真:《再谈几件教育问题》,《独立评论》第20号,1932年10月2日。
    ⑤ 张佛泉:《今后政治之展望》,《独立评论》第219号,1936年9月20日。
    ⑥ T. Parson,Structure&Proeess in Modern Societies, N. Y. FreePress 1960, p.124.
    ①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① 郑大华先生在其《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中认为,《再生》的核心人物张君劢在30年代的诸多言论都是围绕民族复兴展开的。
    ② 具体参见王毅博士的(《<再生>杂志的民族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③ 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④ 安平,记者:《现在的问题》,《再生》第1卷第3期,1932年7月20日。
    ⑤ 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⑥关于《再生》杂志的研究现状在王毅博士的著作《<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第5-14页、魏万磊博士的著作《20世纪30年代“再生派”学人的民族复兴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3页中有详细论述,此处不赘,而这两本著作则是从民族复兴话语的角度研究《再生》杂志的新成果。
    ① 虽然《再生》杂志的出版长且其发行又屡有变动,但在1932年-1937年间,其出版发行大都能正常运转,基本上每月一刊,在北平出版,且此时期的言论有较高的同质性,大多围绕围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救国方案。故笔者主要选取《再生》在1932-1937年间的言论与《复兴月刊》作比较。
    ② 魏万磊博士对《再生》的出版发行情况作了详细的考察,具体参见《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再生>与“再生派”》,《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69-72页。
    ③ 记者:《启事一》,《再生》第1卷第1期,1932年5月20日。
    ④ 《封底广告》,《复兴月刊》1932年第1卷第1期。
    ⑤ 黄郛:《复兴月刊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2-3页。
    ⑥ 张君劢对“转机”时刻的解释是:“这个转机不是别的:就是中华民族或者从此陷入永劫不复的深渊,或者即从此抬头而能渐渐卓然自立于世界各国之林。”换言之,即不是勃勃的再生,就是彻底的死亡。
    ① 记者:《我们要说的话》,《再生》第1卷第1期,1932年5月20日。
    ② 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9页。
    ③ 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页。
    ④ 黄郛:《复兴月刊发刊词》,《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第1页。
    ① 参见蒋红艳:《民族危机下的救亡团体——新中国建设学会述论》,《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③ 黄伯樵:《自觉!自给!自卫!自主!自存!》,《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第1页。
    ④ 百刚:《复兴与建设》,《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第2页。
    ⑤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⑥ 金国珍:《国防计划与政治机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第4-5页。
    ⑦ 金国珍:《国防计划与政治机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第11页。
    ⑧ 魏万磊博士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观念、话语逐渐成为社会强势话语和时代思潮,而在整个1930年代,“以现代化为实质的民族建国运动”都是冠以“民族复兴”而不是以别的话语形式展现出来。参见魏万磊:《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 张东荪在回忆国家社会党成立时说道:“至于到九一八事变以后,忽然和张君劢先生组织国家社会党乃纯是为了国民党的‘党外无党’一句话而激成。我既相信民主主义,当然是反对一党专政。国民党不许另外有党存在,我们民主主义者便不能不另立一个党,以表明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目的不过如此。”参见张东荪:《理性与民主》序论,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4-5页;左玉河:《张东荪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② 邹文海:《选举与代表制度》,《再生》第2卷第5期,1934年2月1日。
    ③ 1938年4月,张君劢代表国社党致函汪蒋,表示拥护政府领导抗日,国民党正式承认了国社党,《《再生》才有了公开发行的机会。
    ④ 魏万磊指出“再生派”学人是以《再生》杂志为言论平台组织起来的一批自由知识分子,大多数具有中国国家社会党党员的身份,以组党方式参与政治和社会改革。还有一部分属于非国家社会党成员,但其政见与国社党不存在实质性的分歧。魏博士还指出,学界还有“张君劢组党派”的提法,如邓丽兰指出:“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中国知识界在国民党之外主要有以胡适代表的不党派和张君劢为中心的组党派。胡伟希将其称为功利自由主义和修正自由主义的对立,许纪霖将其称为观念的自由主义者和行动的自由主义者的对立,张汝伦则将其称为西化的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的对立。”可见“张君劢组党派”是在思想理念上与胡适派学人群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派别。具体参见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279页。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②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会员通讯录及有关人员讲稿》,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③ 新中国建设学会:《本会纪要》(第二册),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①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4页。
    ②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15页。
    ③ 编者:《本刊第一周年之结论》,《复兴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8月1日,第15页。
    ④ 本文中“近世”、“近代”、“现代”等词意思是一样的。
    ⑤ 章渊若指出:“中国今日之弱,以及今日之祸,今日之辱,俱系国人所自召,国人所自种也。国人不能逃其责任,均应深深自劾也!”(章渊若:《复兴运动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3页)
    ⑥ 记者:《我们对于“救国”问题的态度》,《再生》第2卷第8期,1934年5月1日。
    ⑦ 张君劢:《国联调查团对于中华民国国格之判断》,《再生》第1卷第6期,1932年10月20 日。
    ① 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1932年8月20日。
    ② 张君劢:《立国之道》。张君劢著,黄克剑,吴小龙编:《张君劢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③ 张君劢:《立国之道》。张君劢著,黄克剑,吴小龙编:《张君劢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页。
    ① 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1932年8月20日。
    ②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① 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再生》第2卷第9期,1934年6月1日。
    ② 王锦第:《民族自信与民族复兴》,《再生》第4卷第3期,1937年4月15日。
    ③ 张君劢:《思想的自主权》,《再生》第2卷第1期,1933年10月1日。
    ④ 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再生》第2卷第9期,1934年6月1日。
    ① 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自序》,《再生》第3卷第2期,1935年4月15日。
    ② 立斋(张君劢):《三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演变及其出路》,《再生》第4卷第3期,1937年4月15日。
    ③ 江问渔:《做人究竟是为什么?心理建设之基本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1页。
    ④ 沈亦云:《复兴?匹妇有责》,《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86页。
    ⑤ 谢耀庭:《怎样复兴中华民族?》,《复兴月刊》第1卷第6期,1933年2月1日,第8页。
    ① 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复兴月刊》第1卷第1期,1932年9月1日,第20-21页。
    ② 张君劢:《国联调查团对于中华民国国格之判断》,《再生》第1卷第6期,1932年10月20日。
    ① 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② 王毅博士指出:《再生》眼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并非处于并列的地位,它坚持政治优先、制度重要的思路,认为民主政制的建立应先于经济、文化的变革。参见(《<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页。
    ③ 郑宏述:《今日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复兴月刊》第5卷第9期,1937年5月15日,第1页。
    ④ 赵正平:《政治抗争之开始及最小要求》,《复兴月刊》第1卷第7期,1933年3月1日,第2页。
    ① 赵正平:《复兴春秋》,《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日,第3页。
    ② 后圣:《复兴春秋:读蒋委员长巡行各省后之观感谈》,《复兴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2月1日,第8页。
    ③ 胡翼成:《所谓心理建设的一个基本概念》,《复兴月刊》第3卷第12期,第40页。
    ① 记者:《我们对于“救国”问题的态度》,《再生》第2卷第8期,1934年5月1日。
    ② 翁贺凯认为“修正的民主政治”这一主张,首先提出于《再生》创刊号中《我们所要说的话》,亦见于《立国之道》等张君劢在1930年代的代表性论著。此外,1932年,张君劢还在《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一文中用过“国家民主政治”、“集中心力的国家民主政治”的称谓,1935年在《民主独裁之外的第三种政治》一文中用过“民主独裁之外的第三种政治”的称谓,而张君劢在这些称谓之下的内涵阐释及制度设计与“修正的民主政治”都是基本一致的。
    ③ 在陈先初先生的《评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主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翁贺凯的《“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收录于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等论文中对“修正的民主政治”提出的背景有详细论述,此外,在研究张君劢、张东荪的著作中也有相关论述,如郑大华先生的《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左玉河先生的《张东荪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等,类似著作或论文此处不一一例举。
    ① 记者:《我们要说的话》,《再生》第1卷第1期,1932年5月20日。
    ②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1932年6月20日。
    ① 关于以上六点阐释,详见《《立国之道》,第154-159页。转引自翁贺凯:《“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41-442页。
    ① 张君劢:《民主独裁以外之第三种政治》,《再生》第3卷第2期,1935年4月15日。
    ② 郑大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薛化元:《民主宪政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发展》,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159页。
    ③ 王毅博士则指出这种倾向是《再生》“既自觉又不自觉为之的结果”,详见:《<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④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1932年6月20日。
    ⑤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6页。
    ⑥ 伍藻池:《民主政治的危机与其将来》,《再生》第3卷第9期,1935年11月15日。
    ① 朱亦松:《中国国家的伦理基础问题》,《再生》第1卷第6期,1932年10月20日。
    ② 关于《《再生》对民主价值认可与肯定的史实的详细叙述,可参考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6-85页。
    ③ 翁贺凯认为,张君劢也仅仅是在1931——1934之间对于世界大势的发展有过短暂困惑和仿徨,而且即使是在这一时期,他也并未完全倒向独裁政治,而且还就独裁政治对思想自由和民族活力的禁锢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详参翁贺凯:《“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51页。
    ④ 吴惟平:《论民主》,《再生》第2卷第5期,1934年2月1日。
    ⑤ 吴惟平:《论民主》,《再生》第2卷第5期,1934年2月1日。
    ① 张君劢:《民主独裁以外之第三种政治》,《再生》第3卷第2期,1935年4月15日。
    ② 张君劢:《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再生》第1卷第2期,1932年6月20日。
    ③ 孙宝刚、东荪:《民主与专政的讨论》,《再生》第1卷第9期,1933年1月20日。
    ④ 王希和:《论建国与专制》,《再生》第2卷第5期,1934年2月1日。
    ⑤ 详细论述参见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7-103页。
    ① 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第1卷第1期,1932年5月20日。
    ① 黄先生此言是根据钱穆先生关于政治与学术的观点而阐发的,因为钱穆先生强调历代政治改革的主张多有学术思想的渊源,他说:“历史有上层,有下层,我们当知历史不是一平面,像一条水,有其浮面,有其底层,浮面易见,底层不易见”。转引自黄克武:《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337-338页。
    ② 郑大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 指“广义的国防中心之建设计划”,即《复兴月刊》所谓的复兴方案或“新中国建设”的具体方案。
    ④ 金国珍:《国防计划与政治机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1页。
    ⑤ 江问渔:《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后之感想》,《复兴月刊》第3卷第8期,1935年4月1日,第7页。
    ⑥ 章渊若:《复兴运动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5页。
    ① 江问渔:《中国过去的文化与将来的教育》,《复兴月刊》第3卷第10期,1935年6月1日,第14页。
    ② 参见附表:“1932-1937年《复兴月刊》作者情况列表”中“是否新中国建设学会”一栏中之具体信息。
    ③ 欧事研究会与中华革命党的对立并非政治上的敌对,二者政治目的一致,都旨在反对袁世凯,争取实现民主共和,只是手段上有急进和缓进之别。
    ④ 李根源:《护国军始末谈》,《护国文献》(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61页。
    ⑤ 湖南省社科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9页。
    ⑥ 《本报对于国民党成立之祝言》,《民立报》,1912年9月2日。
    ① 蒋永敬:《欧事研究会的由来和活动》,《传记文学》第34卷第5期。
    ② 林绪武:《由政学会到新政学系——国民党体制内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③ 关于张耀曾在政学会的作用具体参见董彦斌:《追求稳健宪政:民国法律家张耀曾的法政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3-240页。
    ④ 《政学会主义正大》,《中华新报》,1916年11月22日。
    ⑤ 林绪武:《政学会和军政府的关系探析》,《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121-127页。
    ⑥ 一苇:《我之政学会观》,《中华新报》,1920年8月24日。
    ①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② 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第308、316页。
    ③ 《黄膺白先生故旧感忆录》,1937年出版,出版社不详,第28页。该书已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版。
    ④ 从1932年到1937年学会共召开三次会员大会,分别是在1932年6月21日、1933年1月15日、1934年5月27日召开的,本来计划在1937年6月19日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但最后并没有召开。
    ⑤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⑥ 《新中国建设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纪录》,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3。
    ① 《新中国建设学会略历》,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2。
    ② 张素民:《我中国人之绝对主义》,《复兴月刊》第2卷第3期,1934年4月1日,第2页。
    ③ 张素民:《我中国人之绝对主义》,第2页。
    ① 张素民:《我中国人之绝对主义》,第6页。
    ② 张素民:《我中国人之绝对主义》,第8页。
    ③ 张素民:《我中国人之绝对主义》,第10页。
    ④ 张素民:《我中国人之绝对主义》,第10页。
    ① 张九如:《申论非常与平凡》,《复兴月刊》第5卷第10期,1937年6月15日,第7-8页。
    ① 国民党自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来,一直将建立三民主义的国家悬为鹄的,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尤其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为集中全国力量抗日,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更加强调“建国之信仰”为完成建设三民主义的国家:“政府建国的理想,便是建立三民主义的国家”(《两点意见》,《中央日报》1939年2月21日),“建立三民主义的国家是建国的中心”(《集中意志,集中力量》,《中央日报》1939年3月9日),精神总动员、抗战建国是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运动的重心,也是九一八后民族复兴运动的持续展开和深化。
    ② 1936年12月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长黄郛去世后,由张耀曾暂时主持学会事务,张氏曾在日记中拟出新中国建设学会的前途:“(1937年1月)口述对新中国建设学会的意见,令二女笔记,送赵厚生(赵正平),供同人参阅,要点是:一、继续办理;二、再认识宗旨,以人道主义为基本信念;三、再检讨对国民党现政权的态度,应自居于挚友的地位,热诚希望其成功;四、废理事长,由常务理事全体负责;五、经费来源公开。”可见,从新中国建设学会创立之初坚持“对于现政权共同为善意的协赞,以期统一国民精神而补国民党之阙”的原则,一直到最后流于无形,学会对国民党的协赞态度都没有变,虽然其中也有对国民党的批判,但都取善意的姿态,而不是无端谩骂。
    ③ 参见《复兴月刊》第3卷第2期正文《德法纷争下之萨尔问题的观察》后《复兴月刊》的宣传广告。
    ① 张九如:《申论非常与平凡》,《复兴月刊》第5卷第10期,1937年6月15日,第1页。
    ② 张太原:《<独立评论>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思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2年,第51-52页。
    ① 杜牧《注孙子序》论“盘之走丸”说:“丸之走盘,横斜圆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不能出于盘也。”(《樊川文集》卷十)余英时先生引此说比喻中国古代的“士的传统与“士”的关系,他说:“士”的传统可比之于“盘”,而“士”在各阶段的活动,特别是那些“断裂”性的发展,则可比之于“丸”。过去两千多年中国之所以存在着一个源远流长的“士”的传统,正是因为“士”的种种思想与活动,尽管“横斜圆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并没有越出“传统”的大范围,便像丸未出盘一样。而这一传统之所以终于走进历史则是因丸已出盘,原有的传统架构已不足以统摄“士”的新“断裂”活动了。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笔者在这里亦借用该比喻,其中“丸”指《复兴月刊》的复兴思想,“盘”指传统文化。
    ①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②马光仁:《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一九四九)》,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4页。中华职业教育社编:《社史资料选辑》第1辑,中华职业教育出版1980年版,第76页。
    ③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9页。
    ① 金普森,孙善根主编:《宁波帮大辞典》,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②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6页。
    ③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页。
    ④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⑤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① 广州市白云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白云文史》(第4辑),1989年版,第42-46页。
    ②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7页
    ③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①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页。
    ② 汪木伦、王苗夫主编,《中国国民党诸暨籍百卅将领录》,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01页。
    ③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7页。
    ④ http://www.sanqinyou.com/mingren/info/126617353561331.html,2012-06-17.
    ⑤ 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下),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0页。
    ⑥ 湖北省蕲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蕲春县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26页。
    ⑦ 倪大恩:《工业家钱承绪先生传略》,《教育与职业》1936年第172期,第125-142页。
    ① 陈翔华、毛华轩:《《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340页。
    ① 张研,孙燕京编:《民国史料丛刊》(1084文教·高等教育),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①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4页。
    ②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6页。
    ① 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谢文孙等整理:《钟伯毅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 政协四川省奉节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奉节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92年版,第33-35页。
    ③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④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页。
    ⑤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5页。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2317015.htm#2,2013-03-06.
    ② 戈炳根主编:《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周家珍编:《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13页。
    ③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④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页。
    ⑤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2页。
    ⑥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8页。
    ①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②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8页。
    ③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7页。
    ④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页。
    ⑤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4页。
    ⑥ 上海闵行区档案馆http://dangan.shmh.gov.cn/old/article_10.jsp?ID=1683(上海闵行档案信息网)
    ⑦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① 杨宝霖、钟百凌、李炳球编:《东莞文史第29辑》,《东莞近百年文化名人专辑》,政协东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年版,第221-249页。
    ② 李新、孙思白、朱信泉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1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0-301页。
    ③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15页。
    ④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历史人物.http://www.library.hb.cn:8080/was40/detail?record=3330 & channel id=51538, 2012-6-20.
    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湖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州文史》(第9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⑥ 薛维维主编:《中国妇女名人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① 刘国铭主编;黄晋明、陈予欢、王叔凯副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页。
    ② 张德龙主编:《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③ 张希仁:《江西教育人物》,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④ 郁金穗:《李立侠其人》,《大地周报》,1947年第90期第2版。
    ⑤ 寸丽香编著:《白族人物简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⑥ 执之:《著名邮政史学家楼祖诒(上)》,《中国邮政》2012年第2期,第62页。
    ⑦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续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臧杰,薛原编:《闲话7:半世浮沉》,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中共广 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碧血黄花 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成立7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 广东兴宁县志编修委员会:《兴宁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91页。
    ② 高增德主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书海出版社1994年版,第534页。
    ③ 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册),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9页。
    ④ (日)土肥原贤二刊行会编,天津市政协编译组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土肥原秘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3页。
    1. 《复兴月刊》(上海)
    2. 《再生》月刊(北平)
    3. 《再生》半月刊(北平)
    4. 《再生》周刊(重庆)
    5. 《独立评论》(北平)
    6. 《申报月刊》(上海)
    7. 《大公报》(天津)
    8. 《时代公论》(南京)
    9. 《益世报》(天津)
    10.《国闻周报》(上海)
    11.新中国建设学会编:《新中国建设学会档案》,上海档案馆藏:档案Q99-1-1——Q99-1-14。
    12.张君劢:《国内战争六讲》,上海:国立自治学院1924年版。
    13.赵正平:《仁斋文选》,刊印仁斋文选筹备会1945年2月版。
    14.蒋作宾:《《蒋作宾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
    15.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
    16.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补编》,《传记文学》(台北),第39卷第5期-41卷第3期。
    17.沈亦云:《亦云回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8.沈亦云:《黄膺白先生家传》,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
    19.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
    20.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1.《黄膺白先生故旧感忆录》,1937年出版,出版社不详,收录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
    22.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3.李根源:《雪生年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
    24.杨璿编:《杨永泰先生言论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
    25.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纪要》,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4年刊 行。
    26.陈竹筠、陈起诚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历史资料选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27.蒋作宾:《蒋作宾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8.蒋景源主编:《中国民主党派人物录》,华东师范大学1991年版。
    2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蒋介石年谱初编》,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30.张君劢著,黄克剑,吴小龙编:《张君劢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31.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32.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4.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黄炎培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黄炎培日记》(1-10卷),华文出版社2008年9月版。
    36.林绪武编:《吴鼎昌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7.薛光前:《意大利复兴之道》(新中国建设学会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8.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台北:枫城出版社1978年版。
    39.谢国兴:《黄郛与华北危局》,“国立”台湾大学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4年版。
    40.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初版。
    4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现代化转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2.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3.余英时:《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3年版。
    4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6.罗福惠主编:《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7.王金铻:《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48.吴雁南等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左玉河:《张东荪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0.罗志田,葛小佳:《东风与西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1.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52.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4.罗志田:《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5.许纪霖:《无穷的困惑:黄炎培、张君劢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6.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8.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2版。
    59.郑大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60.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
    61.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
    62.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3.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4.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5.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6.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7.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8.胡伟希:《观念的选择:20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9.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2、3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70.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71.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2.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73.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5.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2部上卷:帝国与国家),三联书店2004年版。
    76.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2部下卷:科学话语共同体),三联书店2008年版。
    77.张学继:《黄郛传》,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78.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1926至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79.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80.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2卷(1927-1937)》,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三。年代的中国》(上、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2.温波:《重建合法性——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83.何晓明:《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4.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5.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6.冯峰:《“国难”之际的思想界——1930年代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87.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金观涛编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89.林绪武:《由政学会到新政学系——国民党体制内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0.黄波粼:《言人人殊,殊途同归——(独立评论>的现代化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91.高志勇:《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政治思想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魏万磊:《20世纪30年代“再生派”学人的民族复兴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93.王毅:《<再生>杂志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4.黄克武:《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
    95.董彦斌:《追求稳健宪政:民国法律家张耀曾的法政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6. (美)费正清著:《美国与中国》(第4版),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97. (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2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8.(美)费正清编;杨品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9.(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0. (美)J·B·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1. (美)纪文勋著;程农等译:《现代中国的思想冲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2. (法)福柯;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3. (俄)巴赫金著;钱中文等译:《巴赫金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4. (美)卡尔·博格斯著;李俊、蔡海榕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5. (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6. (美)杜赞奇著;汪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7.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08. (美)柯博文著;马俊亚译:《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9. (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 (美)周明之著:《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 (美)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12. HansKohn,The Idea of Nationalsim, A Study in Its Orgin and Background, New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
    113. Clinton Rossiter,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
    114. Shils,Edward,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Some Perspective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Oct.,1958),Vol,1,No.1.
    115. Hans Kuhn,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ew York: Van Nostrand Co.,1965.
    116. Furth,Charlotte(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 in Republica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117. Xu,Xiaoqun, State and Society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Rise ofShanghai Professtional associations,1912-1937(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93.
    118. 陈先初:《精神自由与民族复兴》,湖南师范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119. 周骁男:《张东荪政治思想解读》,吉林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120. 李颖:《抗日战争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北京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21. 姜继为:《冷静的热烈:张东荪民主文化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3 年博士学位论文。
    122.李凤琴:《民国政治家黄郛研究》,南开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23.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24. 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年》,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25.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26. 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研究》,香港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27. 陈静熔:《<独立评论>的宪政思想》,重庆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28. 江玲宝:《近代中国“法西斯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29. 雷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30年代民主与专制论战透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30. 公茂虹:《张君劢三十年代政治思想略论》,《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
    131. 雷颐:《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劢的历史命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32. 许纪霖:《中国自由主义的乌托邦——胡适与“好政府主义”的讨论》,《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133. 陈先初:《评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主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34. 陈先初:《张君劢中国近代化构想述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35.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36. 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学海》2005年第1期。
    137. 阎书钦:《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内涵流变》,《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138. 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 39.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40. 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141.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其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142. 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历史研究》2007 年第2期。
    143. 李凤琴:《从陈其美与黄郛政治上的分途看二次革命前后国民党的分裂》,《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44. 喻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困境与歧路》,《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45. 林绪武:《政学会与新政学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9期。
    146. 黄波粼:《知识分子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以<独立评论>为例》,《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47. 郭红娟:《多视角看国民政府时期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148.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49. 魏万磊:《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知识体系的批判性反思———以20世纪30年代<再生>为个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50. 郑大华:《“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
    151. 魏万磊:《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52. 杨国荣:《贤能政治:意义与限度》,《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153. 王国良:《儒家贤能政治思想与中国贤能推举制度的发展》,《文史哲》2013年第3期。
    154. 贝淡宁撰,李杨眉译:《从“亚洲价值观”到“贤能政治”》,《文史哲》2013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