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学理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下)》及《解放日报》(1941-1945)为核心文献资料,以党的相关文件,党的领导人的文集、选集,专家学者的回忆录和著作为基础文献。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收集、阅读和整理,形成对边区社会教育的全面具体认识;其次,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解读边区社会教育,把捉社会教育中最具本质、最为闪光的重点和亮点,提炼成为本文写作的主体内容,并详细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在分析中全面涉及教育目的、方法、载体、价值等内容。再次,具体分析社会教育的成效。最后,从纵向角度比较边区社会教育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异同,归纳概括出边区社会教育对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以核心文献和基础文献为类分,对本研究涉及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对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了边区社会教育现有研究的角度,成果与不足,具体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对本文写作的启示和借鉴;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概论”为题。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情况,是本研究的基础。这部分主要总结了社会教育的基本构架,即教育的概念、对象、内容与目标、方法、实施机构、教材、师资组织形式等内容。介绍了抗战时期社会教育发展流变进程,分析了社会教育发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由,指出社会教育发生的内在逻辑必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析和论证了边区社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运动,是成功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党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成熟的标志。
     第3章以“需要与自愿: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为题。坚持需要与自愿原则,是边区社会教育取得成功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原因。具体梳理了需要与自愿原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以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内容为主线分析了教育原则的具体实践状况及效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这一原则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上探讨这一原则的科学性,是对社会教育坚持这一原则,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理论证。
     第4章以“教材与新秧歌: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主要载体”为题。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是边区社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本部分重点研究教材和新秧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表达。通过分析教材和新秧歌的流变进程,以其具体内容为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如何改进教材和秧歌,并在其中融入新的情感因素及政治因素,有效的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合在教材和民众喜闻乐见的新秧歌中。从而具体直观的表现教育载体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良性互动,展现教育载体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功能及其实践的具体体现。
     第5章以“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效能”为题。教育效能是边区社会教育取得成功的直接表达,它是对教育原则和载体部分的回应与印证,也是第6章启示部分的立论基础。这部分研究内容以社会教育的识字教育、移风易俗、抗战动员、政治认同四大教育目标为据,深入分析实现每一目标的困难与阻碍,详细描绘每一目标的实际效果,二者的强烈对比,能够切实感受这些成效取得之不易,进一步体会社会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本身内含着党的革命要务和群众的生活要务的对立与矛盾,这是社会教育实践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之一。而社会教育对矛盾的消解,让革命要务和生活要务在群众意识和行动中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是其取得成功的根源。
     第6章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给予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为题。总结社会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是本研究的落脚点。这部分内容通过较抗战时期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异同,总结社会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社会教育对当代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际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research is undertaken by using historical approach, literature review,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The Data of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I, II) and Liberation Daily (1941-1945) are used as the central literature. The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Party, collected works and anthologies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memoirs and work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used as the basic literature. At first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s collected, arranged and read carefully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fter that, the principles of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and reveal the most essential and brilliant points in the social education which are used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These points are deeply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 which involves the purposes, measures, vehicles and values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then the achievements of social education are analyzed. In the end, the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summarizes the precious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 of mass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which is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sele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At first,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dissertation's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n sorts out and discusses the central literature and the basic literature. Then it analyzes specifically the present research on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border area and discusses the perspectiv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inspiration of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the writing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e end it points out the new viewpoi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entitled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the basis of the dissertation.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e. the social education's conception, targets, content, purpose, methods, implemental organizations, textbooks and teacher organization form. I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historical course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analyzes historical origin and actual reasons and reveals inherent necessity of social education. Then it analyzes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by using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edagogy and supposes that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is a successful mass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mpaign and a sign of maturation of mass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entitled "Being in Need and Volunteer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Insisting in the principle of being in need and volunteer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rect reason for succes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being in need and volunteering and analyzes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effect of the principle of being in need and voluntee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form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scientificity of the principle by using psychology, pedag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edagog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for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in social educ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entitled "Textbooks and New Yangko:the Vehicl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Efficient use of educational vehicle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social education to be successful.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using textbooks and new Yangko.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improvement course of textbooks and new Yangko and reveals how textbooks and new Yangko for social education were improved by adding emotion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how the content of social education integrated effectively into textbooks and new Yangko people loved to see and hear. This chapter also reveals how the vehicle promo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function and practical embodiment of the vehicle which conducts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entitled "The Effect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Educational effect reflects directly how successful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is. It responds to and proves educational principle and educational vehicle, 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argument in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social education had four goals:literacy education, anti-Japanese war mobilization, altering old customs and habits and political recognit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oroughly difficulty of achieving the four goals and describes the actual effect of achieving them. The contrast the difficulty and effect shows achievement didn't come easily 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was effecti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ducator and educatee reflect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volution and masses'living which was one of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ocial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eliminated the contradiction and integrated revolution with masses'living, which wa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success of social educat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entitled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velation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This part compar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summariz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and reveals its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mas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① 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①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2):47-65.
    ②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① 张孝芳.陕甘宁边区的民间启蒙和政治动员——由《日用杂字》说开去[J].晋阳学刊,2005(4):84-88.
    ②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11.
    ③ 李祥兴程晓敏.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社会教育的考察[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7):127-131.
    ① 李祥兴程晓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与政治社会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3-135.
    ② 李祥兴程晓敏.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与政治社会化[J].学术论坛,2011(03):70.
    ③ 张孝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08(08):137-140.
    ① 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J].抗日战争研究,2006(02):48.
    ② 贾钢涛.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02-106.
    ③ 张王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④ 张王勇.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J].教育评论,2013(03):153-155.
    ①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
    ② 李亦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2012.
    ① 张欣王东维.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新秧歌运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46.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0.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0.
    ③ 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330.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29.
    ①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
    ② 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590.
    ①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9-280.
    ② 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358.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9.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8-819.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3.
    ① 罗平汉.农村调研与延安整风[J].中共党史研究,2010(8):38-44.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59.
    ① 即1937年。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4.
    ③ 原表采用民国纪年,引用时改为公元纪年。
    ④ 即1941年。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5.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8-100.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3.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3-174.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1013.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9-180.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28.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29.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47.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50.
    ① 董纯才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51-64.
    ②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5.
    ③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M].闽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内部编印,1986:36.
    ①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3.
    ②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4.
    ① 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2.
    ②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2):48.
    ①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8.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8.
    ③ 当为人才,原文如此,以下同此.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8-9.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26.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7.
    ④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5.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481.
    ②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0.
    ① 杨东.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众的社会心态析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151.
    ② [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李玉琪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14.
    ③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40.
    ①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① 董纯才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25.
    ② 董纯才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25.
    ③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201.
    ④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集(第2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5.
    ⑤ 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64-65.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9.
    ② 应为“做”,原文如此.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4.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9.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5-196.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7.
    ④ 解放日报[N],1944-4-7.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1013.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7.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9-180.
    ④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15.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28.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29.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8-99.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8-100.
    ① 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8.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
    ② 解放日报[N],1942-9-9.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1.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23.
    ⑤ 解放日报[N],1942-9-9.
    ⑥ 语句不通,但原文如此.
    ⑦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0-281.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33.
    ② 解放日报[N],1942-9-9.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1.
    ④ 当为跑着念,原文如此.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0-281.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1.
    ⑦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6.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38-245.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5.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39.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39.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1.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1.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2.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3.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4.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0.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0.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0.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7-212.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29.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3.
    ① 王建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2011(3):88.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43.
    ③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憾世界[M].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140.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9.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6.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3.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5.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6.
    ③ 解放日报[N],1944-4-7.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28.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2.
    ② 解放日报[N],1944-11-11.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9.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7.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8.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4.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2.
    ④ 解放日报[N],1944-8-6.
    ⑤ 解放日报[N],1944-11-11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38-341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12-316.
    ① 解放日报[N],1945-10-21.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4.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5-146.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5-147.
    ①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80.
    ②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1.
    ③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81.
    ④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81.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47.
    ②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
    ① 朱德全等.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0.
    ② 朱德全等.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1.
    ③ 傅道春.教育学:情景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4.
    ④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2.
    ①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1.
    ②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5.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38
    ①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① 辛安亭:著名的教育家,1938—1949年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科长,具体负责边区教材的编写、审定、规划和组织领导,1951年到1962,他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② 辛安亭.辛安亭教育文选长沙[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77.
    ③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11.
    ① 周银霞.关于延安时期辛安亭编写教材和通俗读物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7.
    ② 我国著名教育家辛安亭先生著作目录[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80.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2.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2.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9.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1.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1.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1.
    ⑦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3.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8.
    ② 解放日报[N],1944-8-6.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3.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6-272.
    ③ 辛安亭.辛安亭教育文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36.
    ① 当为不得不失败,原文如此.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6.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8.
    ① 周银霞.陕甘宁边区对建设和谐性社会的探索——以延安时期教材资料为中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75-78.
    ① 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41
    ① 陈晨.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J].文史精华,2003(1):57.
    ① 解放日报[N],1944-3-21.
    ②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6-117.
    ③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4.
    ④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
    ⑤ 陈晨.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J].文史精华,2003(1):57.
    ① 陈晨.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J].文史精华,2003(1):60.
    ② 李德芳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
    ③ 李德芳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18.
    ④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7.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6.
    ②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369.
    ③ 张孝芳.延安的“新文艺”与党的政治动员——以新秧歌运动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2):117.
    ①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368.
    ① 解放日报[N],1944-10-24.
    ② 解放日报[N],1944-6-25.
    ③ 张欣王东维.思想政治教育视阂下的新秧歌运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6.
    ④ 赵超构.延安一月[M].上海:上海书店,1992:109.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6.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6.
    ② 解放日报[N],1944-2-25.
    ③ [美]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M].陶宜等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77.
    ①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06.
    ② 刘建勋.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作[J].人文杂志,1984(4):121.
    ③ 解放日报[N],1944-4-20.
    ① 解放日报[N],1944-3-7.
    ② 解放日报[N],1944-6-25.
    ① 解放日报[N],1944-10-24.
    ② [美]冈瑟·斯坦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6.
    ③ [美]冈瑟·斯坦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9.
    ④ 黄炎培.延安归来.转引自刘建勋.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作[J].人文杂志,1984(4):121.
    ⑤ 张孝芳.延安的“新文艺”与党的政治动员——以新秧歌运动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2):117.
    ⑥ 张孝芳.延安的“新文艺”与党的政治动员——以新秧歌运动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2):117.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00.
    ② 李祥兴程晓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与政治社会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3.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3.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31.
    ⑤ 解放日报[N],1941-10-24.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8.
    ⑦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5.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8—209.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9.
    ③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8.
    ④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566.
    ⑤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7.
    ⑥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67.
    ⑦ 刘宪曾等.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2.
    ① 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8.
    ②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43.
    ③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4.
    ④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0.
    ⑤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4.
    ① 原表采用民国纪年,制表时转化为公历纪年
    ② 该表位于196页与197页之间,未标注页码,本表根据该页内容重新制表,只采用了1944、1945年数据.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6
    ①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335.
    ② [美]冈瑟.斯坦.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47.
    ③ [西德]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M].李良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157.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5.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9—270.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4.
    ②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8.
    ③ 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641-642.
    ④ 吴志渊.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273.
    ⑤ 董纯才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25.
    ⑥ 董纯才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25.
    ①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566.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6.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9.
    ④ 当为分发,原文如此.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6.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7.
    ① 解放日报[N],1944-5-1.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8.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5.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5.
    ⑤ 刘宪曾等主编.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364.
    ① 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
    ②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二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691.
    ③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④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7—178.
    ⑤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编)[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93.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7.
    ⑦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5—156.
    ⑧ 陕西省妇联编.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续集)[M].陕西省妇联,1985:111.
    ⑨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妇女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274.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38—341.
    ②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462.
    ③ 解放日报[N],1942-3-7.
    ④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妇女志[Z].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246.
    ⑤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93.
    ⑥ 解放日报[N],1944-3-16.
    ① 赵崑坡 俞建平.中国革命根据地案例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112—114.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53.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9.
    ④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462.
    ⑤ 房成详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11.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8.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5.
    ③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5.
    ① 解放日报[N],1944-8-13.
    ② 解放日报[N],1944-11-11.
    ③ 解放日报[N],1944-7-14.
    ① 杨洪.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及历史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2006(5):112.
    ② 张孝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08(8):137.
    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7.
    ④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481.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2.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3.
    ③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33.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8.
    ⑤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
    ⑥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
    ⑦ 延安地区教育局教研室编.陕甘宁边区教育革命资料选编[M].内部编印,1978:82.
    ⑧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0.
    ①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憾世界[M].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140.
    ②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
    ① 王玉珏.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与审美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0(2):93.
    ②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89—190.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3-114.
    ②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4.
    ③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85.
    ④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85-186.
    ⑤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23.
    ⑥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84.
    ⑦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3.
    ① 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9.
    ②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73.
    ③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86.
    ④ 解放日报[N],1943-8-22.
    ⑤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455.
    ⑥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3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398.
    ⑦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86.
    ⑧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5.
    ① 周锡瑞.从农村调查看陕北早期革命史[A].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抗日根据地国际学术讨论会[C].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543.
    ② 乔楠.甘肃革命文化史料选萃[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95.
    ① 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33-134.
    ②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2):47.
    ③ 张孝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08(8):140.
    ④ [美]冈瑟.斯坦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44.
    ⑤ [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人征服中国[M].刘维宁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93.
    ①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M].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107—108.
    ② 南开大学历史系编.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268.
    ③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468.
    ④ 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468.
    ⑤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34.
    ① 转引自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大学,2006:57.
    ② 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673-674.
    ③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29.
    ④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5.
    ⑤ 解放日报[N],1942-12-15.
    ⑥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2.
    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6.
    ②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二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573-574.
    ③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二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76-4.
    ④ 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70.
    ⑤ 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64-65.
    ①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223—224.
    ② 解放日报[N],1943-5-19.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7.
    ②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133.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3.
    ② 闰艳 王秀阁.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J].求实,2011(1):67.
    ① 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
    ② 宋秀红等.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探索,2004(3):94.
    ③ 倪洪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8.
    ④ 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一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1):35.
    ⑤ 倪洪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0.
    ① 宋秀红等.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探索,2004(3):93-9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① 赵智王兆良.从“运动”到“活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的新范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2(6):75.
    ② 胡乔木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2.
    ③ 赵智王兆良.从“运动”到“活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的新范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2(6):75-76.
    ① 佘湘.建国以来群众运动不断生成成的另一种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22.
    ② 龙太江.从动员模式到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一个视角[J].探索,2003(4):27.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5.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6.
    ②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25.
    ① 何文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当代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4.
    ①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8.
    ①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9-12.
    ①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8.
    ① 陈秉公.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8(6):1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7]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12]胡乔木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14]周扬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5]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6]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7]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8]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9]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0]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2]延安地区教育局教研室编.陕甘宁边区教育革命资料选编[M].内部编印,1978.
    [23]中共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1-1945)[M].西安:西安出版社长安印刷厂,1994.
    [24]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M], 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25]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
    [26]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集(第2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27]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8]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29]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3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31]陕西省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M].西安:档案出版社,1990.
    [32]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3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35]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M].闽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内部编印,1986.
    [36]陕西省妇联编.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续集)[M].陕西省妇联,1985.
    [37]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妇女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8]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妇女志[Z].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
    [39]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二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4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1]刘宪曾等主编.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42]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43]栗洪武.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44]董纯才等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5]吕良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46]皇甫束玉宋荐戈龚守静.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47]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48]赖志奎.苏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49]江西省教育学会编.苏区教育资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50]赵崑坡俞建平.中国革命根据地案例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51]乔楠.甘肃革命文化史料选萃[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
    [52]黄正林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3]苗春德主编.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4]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5]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56]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7]阎树声.毛泽东与延安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58]辛安亭:《辛安亭教育文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9]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艺术纪实编辑委员会.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艺术纪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60]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6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2]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19-1949)[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63]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4]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5]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6]何一成杨湘川.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67]李德芳杨素稳.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8]李德芳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9]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0]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7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4]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5]戴焰军主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76]王学俭编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7]吴敏先主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8]李聚山.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79]李雄斌.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0][美]詹姆.韦尔斯.红色中国内幕[M].马庆军等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91.
    [81][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82][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李玉琪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83][美]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M].陶宜等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84][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憾世界[M].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85][美]冈瑟.斯坦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86][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人征服中国[M].刘维宁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87][西德]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M].李良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88]赵超构.延安一月[M].上海:上海书店,1992.
    [89]张国焘.我的回忆(第3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90]雷云峰主编.陕甘宁边区史[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91]梁星亮等.陕甘宁边区史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92]刘东社刘全娥.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3]中共盐池县委党史办公室编.陕甘宁边区概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94]陈国昌主编.辉煌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若干重要问题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95]吴志渊.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96]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97]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8]黄正林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99]卢希谦李忠全主编.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00]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01]王秀鑫郭德宏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02]梁家贵.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3]高新民等.延安整风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04]程伟.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5]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06]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7]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08]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9]朱德全等主编.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0]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景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解放日报[N],1941-1945.
    [1]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2)
    [2]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J].抗日战争研究,2006(2)
    [3]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J].抗日战争研究,2004(2)
    [4]黄正林文月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问题的治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李祥兴程晓敏.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社会教育的考察[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7)
    [6]李祥兴程晓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与政治社会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7]李祥兴程晓敏.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与政治社会化[J].学术论坛,2011(3)
    [8]王建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识字运动[J].中共党史研究,2010(2)
    [9]贾钢涛.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0]王建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2011(3)
    [11]张孝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J].山东社会科学,2008(8)
    [12]杨东.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众的社会心态析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3]张王勇.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J].教育评论,2013(3)
    [14]陈迁湘.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与抗战民众动员[J].社会科学研究,1997(3)
    [15]宋炜.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模式和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6]于夕红.论毛泽东抗日民众动员思想之特色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7]罗平汉.农村调研与延安整风[J].中共党史研究,2010(8)
    [18]杨奎松.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J].近代史研究,1998(2)
    [19]宋金寿.延安整风方向和目标的发展与变化[J].中共党史研究,2009(9)
    [20]王树荫.思想解放、思想教育与思想改造——延安整风运动中思想领先原则的成功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21]马文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党建研究,2000(9)
    [22]王东维.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经验及其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8)
    [23]周银霞.陕甘宁边区对建设和谐性社会的探索——以延安时期教材资料为中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
    [24]周银霞.关于延安时期辛安亭编写教材和通俗读物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5]我国著名教育家辛安亭先生著作目录[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6]张孝芳.延安的“新文艺”与党的政治动员——以新秧歌运动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2)
    [27]安荣银.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丛,2005(3)
    [28]陈晨.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J].文史精华,2003(1)
    [29]刘建勋.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作[J].人文杂志,1984(4)
    [30]张欣王东维.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新秧歌运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1]赵法发.论民间戏曲与根据地乡村社会动员——以陇东地区为中心[J].陇东学院学报,2012(7)
    [32]刘锡涛陶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粮供应[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3]王玉珏.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与审美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0(2)
    [34]雷小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的宣传教育[J].重庆社会科学,2012(7)
    [35]赵法发.论民间戏曲与根据地乡村社会动员——以陇东地区为中心[J].陇东学院学报,2012(7)
    [36]宋秀红等.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探索,2004.
    [37]闫艳 王秀阁.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J].求实,2011(1)
    [38]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
    [39]倪洪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
    [40]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1)
    [41]杨生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其实现[J].江汉论坛,2006(11)
    [42]赵智王兆良.从“运动”到“活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的新范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2(6)
    [43]佘湘.建国以来群众运动不断生成成的另一种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4]龙太江.从动员模式到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一个视角[J].探索,2003(4)
    [45]何文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当代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46]陈秉公.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途径[J].政治学研究,2008(6)
    [1]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2]张孝芳.建设‘共意’:一种政治动员机制分析——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为中心[D].中国人民大学,2006.
    [3]李智勇.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
    [4]李亦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
    [5]刘维民.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
    [6]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
    [7]刘颖.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动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
    [8]魏彩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9]温金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卫生工作[D].河北大学,2006.
    [10]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
    [11]冯圣兵.陕甘宁边区灾荒研究(1937-1947》[D].华中师范大学,2001.
    [12]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大学,2006.
    [13]张王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14]2012.储诚炜.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