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基于时代顺应时代并超越时代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是基于时代的领导权,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人的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不仅仅是政治领导权、经济领导权抑或文化领导权,而是一种基于利益的社会现实总体领导权。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思想表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应仅仅是在思想观念领域内寻找,其根本的路径应该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去把握。无论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还是一种现实社会制度,获得意识形态领导权最根本的路径就在于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的支持来源于对于该种意识形态的认同,而认同最根本的在于基于该种意识形态的思想和制度对于人民群众利益的满足,而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是对于人自身的自由实现的需求。
     社会主义如何获得意识形态领导权就在于能否满足每个个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权力的切身利益和自由实现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确立了人类自由解放的方向,对于未来的自由解放作出了深刻的具有时空穿透力的设想,确立了“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的目标理念;在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中,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的未来社会制度设计,并在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专政、通过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消灭为少数人服务的虚假意识形态,从而走向没有专政和虚假意识形态的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
     本文第一章通过考察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条件、创立历程和基本内涵、逻辑结构、根本路径,重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时代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把握了和能够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时代思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科学性在于其奋斗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路径的现实可行性。
     本文第二、三、四章通过考察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现实实践和理论发展,重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时代穿透力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至今在未来理想社会的理念设想、制度设计、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劳动人民的立场等方面仍然占据着世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地位,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和人类解放进步的方向。
Marx founded the marxism ideology hegemony thought which based on age timesand transcend age, Marxism ideology hegemony thought is based on the leadership ofthe Times,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for the freedom of the people, Marxism ideologyhegemony leadership is not just political leadership, economic or cultural leadership,but an overall leadership based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social reality.
     Marxist thought on ideological hegemony shows that ideology hegemony shouldnot merely in ideology domain, the fundamental path should be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society in real life to grasp. Whether it is a kind of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is akind of social system, get the ideological leadership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to get themasses of the people's support, the support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come from forthis kind of ideological recognition, and agree with the most fundamental is based onthe idea of this kind of ideology and the system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of thepeople to meet, and the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is for a person's own freedom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Socialism how to grasp ideological leadership is whether meet each individual's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the immediate interests of the ecological power andfreedom to achieve requirements. Marxism as the ideology of the working people,established the direction of the liberation of human freedom, liberation of the future tomake a deep penetration of time and space of idea, established the "human beings,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al solution, is theexistence and essence, objectification and self-verification, freedom and necessity,individual and class struggle between the real solution" the goal of philosophy, in theidea of a future ideal society, proposed the "free association" the future of thecommunist social system desig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que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relations existing, put forward by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eliminating dictatorship, for a few people by the ideology of the proletariat to eliminate falseideology of service, and look forward to no dictatorship and false ideology of freecombination of the communist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s time background and individual conditionwhich Marx founded Marxist ideology hegemony thought, creation process and thebasic connotation, emphasis on the marxist ideological leadership is a product ofhistorical development, time is conform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 and grasp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an lead the era of zeitgeist,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Marxist ideology leadership lies in its goal of narrating superiority and feasibility ofreality.
     The second, three, four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ality of the practice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ideology hegemony thought, emphasised on the era ofMarxist ideology leadership penetration and strong vitality, so far in the future idealsociety of Marxism philosophy idea, system design, the method and the position of theworking people the world still occupies the ideological leadership position in the world,leading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liberation.
引文
①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的话,第3页。
    ①关于马克思传记中国学者的作品还有:刘建军:《马克思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李季:《马克思》(其生平其著作其学说),上海:平凡书局,民国十九年再版;国外除梅林和麦克莱伦的作品影响较大外,还有德国学者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的专著《马克思传》,易廷镇、侯焕良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参见王东、贾向云:《从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谈马克思传记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第50-54页。
    ①(美)郝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译者的话”,第5页。
    ②国内关于从葛兰西到墨菲“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最新研究参见孙民:《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从葛兰西到墨菲》,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①季广茂:《寻找崩溃点—齐泽克及其意识形态理论浅说》,《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2期,第43页。
    ①季广茂:《寻找崩溃点—齐泽克及其意识形态理论浅说》,《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2期,第43页。
    ①汤普森在《意识形态与现代化》中认为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法语词的时间是1796年,麦克里兰在《意识形态》中则认为是1797年。
    ②(英)约翰·B·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③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卷,第536页。
    ①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页。
    ②(英)约翰·B·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③参见[英]特利·伊格尔顿(著):《意识形态导论:结语》,宋伟杰(译),《文艺理论研究》,1998,(01):94-97; Terry Eagleton.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pp1-2.
    ④(1)社会生活中意义、符号和价值观的产生过程,(2)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特有观念的主干,(3)有助于合法化某种主流政治权力的观念,(4)有助于合法化某种主流政治权力的虚假观念,(5)系统地进行扭曲的交往,(6)可为某一主体提供某种立场的东西,(7)由社会利益所激发的思想形式,(8)同一性的思考,(9)社会必要的幻觉,(10)话语和权力的连接,(11)有意识的社会行动者理解世界的那种媒介,(12)重视行动的诸种信仰,(13)语言现实和现象现实的混淆,(14)符号的封闭,(15)个体达成他们与某种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的不可缺少的媒介,(16)社会生活转变为自然现实的过程。
    ⑤参见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Terry Eagleton.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London:Verso,1991,What Is Ideology,pp28-31.
    ⑥See C. W. Mills.‘Ideology’ in Marx and Engels, in Karl Marx’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CriticalAssessments, Vol. IV. Routledge,1990, p.227.转引自郁建兴,《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第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卷,第5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4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②同上书,第7页。
    ③(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陈景彪(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3页。
    ①刘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性与现代化起源》,《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第92-97页。
    ②(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陈景彪(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前言,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②同上书,第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0页。
    ③同上书,第269页。
    ④转引自叶洵灶.《中世纪西欧封建教皇专制统治的确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02):62.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3页。
    ②同上书,第5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0页。
    ②同上书,第940页。
    ③陶大镛:《简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第25-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同上书,第531页。
    ③同上书,第531页。
    ④同上书,第533页。
    ⑤同上书,第536页。
    ⑥同上书,第526页。
    ⑦同上书,第52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②同上书,第566-567页。
    ③同上书,第56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四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②同上书,第6页。
    ③同上书,第8页。
    ④同上书,第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8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4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②王东、贾向云:《从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谈马克思传记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第53页。
    ③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①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①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引论,第21页。
    ②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459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4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②同上书,第10页。
    ③同上书,,第50页,注[37]。
    ④国内最新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是鲁路的《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⑤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⑥(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4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②同上书,第54页。
    ③同上书,第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297页。
    ⑧诚如某些学者指出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鉴于习惯,本文在阐述马克思的思想中涉及到恩格斯的贡献部分若不是特别需要并不全部清楚地分开,马克思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部分包含了恩格斯的思想。本文所提的马克思的思想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理论中也包括恩格斯的思想和贡献。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4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②同上书,第117页。
    ③同上书,第116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本文赞同俞吾金教授的观点:“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思考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拥有基础性的、核心的地位和作用。”详见《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3-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②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四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①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②同上书,第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页。
    ①(英)约翰·B·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②同上书,第35页。
    ③See C. W. Mills.‘Ideology’ in Marx and Engels, in Karl Marx’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CriticalAssessments, Vol. IV. Routledge,1990, p.227.转引自郁建兴,《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卷,第5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卷,第525页。
    ①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引论,第2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四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98页。
    ②同上书,第398页。
    ③同上书,第39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399页。
    ⑤同上书,第464页。
    ⑥同上书,第590页。
    ⑦(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6-4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73页。
    ①《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7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②《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5页。
    ③《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0页。
    ⑤《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①《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②(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页。
    ③《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2页。
    ①闻一:《俄罗斯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231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①参见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
    ②(英)大卫·麦克里兰(著):《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8页。
    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新成果参见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84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6-77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7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②[匈]卢卡奇(著):《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0页。
    ①[匈]卢卡奇(著):《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1页。
    ①[匈]卢卡奇(著):《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40页。
    ①[匈]卢卡奇(著):《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66页。
    ①(德)卡尔·科尔施(著):《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荣新海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序,第1页。
    ①(德)卡尔·科尔施(著):《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荣新海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0页。
    ①(德)卡尔·科尔施(著):《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荣新海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1页。
    ②同上书,第91页。
    ③(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
    ①本文采用俞吾金教授的译法“有组织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有机的知识分子”,参见俞吾金:《何谓“有机知识分子”》,《社会观察》,2005年第8期,第45页。
    ②(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3页。
    ②参见: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第41页。
    ③(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1页。
    ④(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②同上书,第194页。
    ③同上书,第192页。
    ④同上书,2000年,第194页。
    ⑤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8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②同上书,第5-6页。
    ③同上书,第10页。
    ④同上书,第114页。
    ⑤同上书,第4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3页。
    ⑦(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第195页。
    ①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引论,第2页。
    ①(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1页。
    ②(法)阿尔都塞(著):《读〈资本论〉》,李奇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①(法)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②(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30页。
    ③(法)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7页。
    ①(法)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②同上书,第248页。
    ③同上书,第265页。
    ④同上书,第248页。
    ⑤同上书,第260页。
    ⑥(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01页。
    ①(法)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6页。
    ①(法)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6页。
    ②同上书,第336页。
    ③同上书,第343页。
    ④同上书,第343页。
    ⑤(法)德里达(著):《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6页。
    ⑥(法)阿尔都塞(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3页,译后记。
    ⑦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②(美)郝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译者的话,第5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译者的话,第2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1页。
    ②(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③(美)郝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中文译序,第60页。
    ①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4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①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③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7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8页。
    ⑥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①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②同上书,第29页。
    ③《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2页。
    ④同上书,第246页。
    ⑤参见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38-47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第157页。
    ①《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页。
    ②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①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5页。
    ①黄枬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239页。
    ①黄枬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239页。
    ①黄枬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277页。
    ①黄枬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279页。
    ①黄枬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②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②同上书,第300页。
    ③同上书,第304页。
    ④(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⑥(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5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②参见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241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58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06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8-149页。
    ②(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6页。
    ②同上书,第178页。
    ③同上书,第252页。
    ④俞吾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我见》,《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8期第7页。
    ①俞吾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我见》,《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8期第6页。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17,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3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
    7、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
    8、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
    9、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邓小平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
    14、江泽民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
    20、秦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学习读本.东方出版社,2012年.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5、杨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朱晓慧.哲学是革命的武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
    7、孙士聪.影响与对话——西方马克思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9、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姜安.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兼论中美关系的政治文化逻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11、梁建新.穿越意识形态终结的幻想——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2、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人民出版社,2012年.
    14、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15、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7、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0、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1、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胡潇.意识的起源与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3、徐海波著.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
    24、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
    25、王晓升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6、袁铎著.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社科博士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7、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29、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0、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32、郎咸平、杨瑞辉.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东方出版社,2012年.
    33、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4、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5、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6、黄瑞祺(编、译).意识形态的探索者-曼海曼.台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一年,1982年.
    37、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8、侯惠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39、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40、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41、孙民.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从葛兰西到墨菲.人民出版社,2012年.
    42、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43、黄枬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
    44、闻一.俄罗斯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231页。
    45、(意)葛兰西(著),田时纲(译).狱中书简:1926-1937.人民出版社,2007年.
    46、[德]卡尔·曼海姆(著),黎鸣、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47、(美)利昂·P.巴拉达特(著),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
    48、(德)卡尔·曼海姆(著),姚仁权(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九州出版社,2007年.
    49、(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0、乔治·拉伦(著)、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1、(英)查·墨菲,欧·拉克劳(著),尹树广、鉴传今(译).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季广茂(译).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53、(美)丹尼尔·贝尔(著),张国清(译).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54、(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
    55、[匈]卢卡奇(著),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2009年.
    5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7、(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8、(美)弗洛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59、(英)戴维·麦克莱伦(著),李智(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0、(英)戴维·麦克莱伦(著),李兴国等(译).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61、(德)卡尔·科尔施(著),荣新海等(译).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
    62、(法)阿尔都塞(著),李奇庆等(译).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63、(法)阿尔都塞(著),陈越(编译).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4、(英)伊格尔顿(著),王杰等(译).审美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5、(奥)威尔海姆·赖希(著),张峰(译).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
    6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
    67、(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
    68、(澳)安德鲁·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9、(英)伊格尔顿(著),李扬等(译).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新星出版社,2011年.
    70、(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马克思传(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71、(英)安德鲁·埃德加(著),杨礼银、朱松峰(译).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7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著),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3、(美)郝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74、(美)爱德华·赛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75、(美)弗兰西斯福山(著).历史的终结.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
    7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
    77、(法)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8、弗兰茨·梅林(著),樊集(译).马克思传(两卷本).人民出版社,1973年.
    79、弗兰茨·梅林(著),吉洪(译).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
    80、乔恩·埃尔斯特(著),何怀远(译).理解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81、(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易廷镇、侯焕良(译).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
    82、(法)阿尔都塞、(法)巴里巴尔(著),李其庆、冯文光(译).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83、(英)麦克莱伦(著),郑一明、陈喜贵(译).马克思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8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5、(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86、[法]让一马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87、(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88. J.Habermas,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London: Heinemann;1972.
    89、Jurgen Ritsert,Model sand Coneepts of Iedology. AmsterdamAtlanta,Rodopi:GA1990.
    90、J. Habermas,Theory and Praetiee.London:Heinemann;1974.
    91、M.Poster,Foueault,Marxismand Knowledge.London:Tavistoek;1972.
    92、Gramsci.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s.&translated.).Quintin Hoare andGeoffrey Nowell Smith, Lawrence and Wishart,1971.
    93、Laclau E.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Verso,1990.
    94、Laclau E.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London: New Left Review;1977.
    95、Terry Eagleton.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Verso,1991.
    96、Raymond Williams. Writing in Society. London and NewYork:Verso,1984.
    97、Raymond Williams. Marxismand Litera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98、 Bhikhu Parekh,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London: Croom Helm Ltd;1982.
    99、John Torrance, Karl Marx’s Theory of Idea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00、Jorge Larrain, Marxismand Ideolog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101、John C. Oliga. Power, Ideology, and Control.New York and London:Plenum Press,1996.
    102、Jorge Larrain. Ide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 Mondernity and The Third World Presence,Polity Press;1994.
    103、Louis Dupre. Marx’s Social Critique of Culture.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104、David Morriee. Philosophy, Science and Ideology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Inc.1996.
    105、John Torrance,ele Barrett,The Polities of Truth: From Marx To Foueault. Polity Press,1991.
    1、童俊.“Hegemony”—旅行在中西语境中的词汇.科技咨询,2008,(5):152.
    2、高远.“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领导权”概念探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11-16.
    3、梁树发.“实践哲学”是一种总体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解.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221-229.
    4、潘西华.“文化霸权”———葛兰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01):13-15.
    5、潘西华.“文化领导权”与马克思主义现时代的生命力———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谈起.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01):32-35.
    6、孙民.“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实质.社会科学家,2008,(10):26-30.
    7、梁涛、冯晓艳.“阵地战”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桂海论丛,2006,(09):88-90.
    8、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9、车玉玲.20世纪意识形态论域的三个维度.哲学动态,2002(12):24-26.
    10、陈燕谷.Hegemony(霸权/领导权).读书,1995,(02):116-118.
    11、刘娜.传媒的权力———浅论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Z1):32-39.
    12、孟繁华.传媒时代文化领导权的重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25-32.
    13、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花,2001,(05):83-90.
    14、梁涛,冯晓艳.从“运动战”到“阵地战”———浅析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阴山学刊,2007,(01):103-105.
    15、王昭峰、徐雷.从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看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59-62.
    16、黄伊梅.从葛兰西到赛义德:文化领导权理论与后殖民主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64-68.
    17、李咏梅.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看意识形态掌控.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57-60.
    18、王洪娟.从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03):17-19.
    19、何鸣.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关于市民社会民主政治功能的理论检索,理论与改革,2004,(02):12-14.
    20、安宝洋.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一种市民社会的视角看意识形态,文教论坛,2007,(02):46-47.
    21、谭天.从文化领导权到激进民主政治一一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社会变革领导权的探讨[D].黑龙江大学,2007.
    22、杨蓉.从文化领导权再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4):6-8.
    23、贺佳伟.从意识形态到文化领导权——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D].吉林大学,2008.
    24、陈炳辉.从政治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到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02-107.25、冮健.大众传媒与后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4-86.
    26、范玉刚.大众文化互动中的文化霸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01):107-112.
    27、连朝毅.当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的路径探寻.社科纵横,2007,(03):57-58.
    28、汪睿婷.当代中国文化领导权的演变—以《羊城晚报》为个案[D].暨南大晋硕士学位论文,2010.
    29、李文亚、葛玉红.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1-3.
    30、杨士军、李春华.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几点思考,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02):11-15.
    31、彭继红.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变迁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1):48-52.
    32、安晓波.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文化软实力建设失误及其后果探析,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3、余华.葛兰西:上层建筑理论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04):30-35.
    34、王元.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述评.福建学刊,1995,(03):48-52.
    35、胡杰华、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05):38-40.
    36、肖琼.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和福柯的微观权力论之比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24-28.
    37、朱娜、曾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西安社会科学,2009,(05):7-9.
    38、刘娜.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能力建设.沧桑,2010,(04):18-20.
    39、李维意、赵雪芬.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启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2):18-21.
    40、孙玉霞.葛兰西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3):131-134.
    41、刘义飞.葛兰西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认识之比较.宜宾学院学报,2006,(02):5-7.
    42、〔澳〕J.J.哈纳芬,徐素华译.葛兰西和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哲学译丛,1998,(03):10-18.
    43、马静伟.葛兰西领导权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9.
    44、李红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思想理论教育,2007,(07):95-98.
    45、孙民.何谓新“葛兰西主义”——拉克劳、墨菲对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超越.兰州学刊,2009,(12):41-43.
    46、张羽佳.何种文化?谁之霸权?———从苏联与中国的政治实践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02):51-55.
    47、李瑶.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比较研究.世纪桥,2010,(01):60-61.
    48、孙民.作为概念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1-4.
    49、张秀琴.总体的历史主义与偶然的连接主义———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9,(01):29-34.
    50、曾庆娣.重读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理论视野,2009,(06):23-26.
    51、老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合作组织+现代技术——兼谈“千年变局”中的价值观问题与主流学术.绿叶,2008,(02):13-23.
    52、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历时探索与现实重构.宁波党校学报,2008,(02):88-92.
    53、孙民.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从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17-22.
    54、张羽佳.政治与哲学———关于葛兰西与福柯思想的一个比较.教学与研究,2010,(10):59-64.
    55、毛韵泽.狱中札记.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01):229-238.
    56、王永秋.意识形态领导权: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57、张显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在美国电影中的运用.新闻传播,2010,(05):79.
    58、李永新.意识形态:社会权力维持与再生产的策略———试论伊格尔顿意识形态内涵的发展.学习与实践,2010,(05):120-125.
    59、廖胜刚.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谱系及其当代价值———从马克思、列宁到葛兰西.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85-89.
    60、艺衡.文化主权学说与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理论构建.南方论丛,2009,(02):1-16.
    61、杨文华.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应对.中国青年研究,2010,(11):81-84.
    62、马宝成.试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1,(01):49-52.
    63、韩亚.试论毛泽东与中国的文化领导权.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02):56-57.
    64、王铁仙.瞿秋白的大众文艺论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32-35.
    65、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03):22-29.
    66、中央党校“党的领导与意识形态建设”课题组.网络文化革命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参考,2009,(08):4-8.
    67、夏群友.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研究综述.学理论,2010,(09):6-7.
    68、梁树发.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体系———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的观察视角.浙江学刊,2004,(06):5-12.
    69、杨平.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述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23-27.
    70、李艳.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
    71、孙玉霞.葛兰西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3):131-134.
    72、张秀琴.哲学、“实践”与“霸权”:柯尔施和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1-5.
    73、孙光明、朱寰.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途径———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谈起.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4):67-69.
    74、朱辉宇.文化领导权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群言,2010,(11):26-28.
    75、刘凡、陈兰.卢卡奇与葛兰西:从阶级意识觉醒到无产阶级革命.才智,2009,(26):180-181.
    76、高远.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7、王晓升.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33-37.
    78、汤家玉.论江泽民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4):34-37.
    79、孔国保、彭冰冰.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革命———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10,(06):223-226.
    80、蒋原伦.认识传媒政治一一评孟萦华的《传媒与文化领导权》.2006,(02):54-55.
    81、欧阳淳.监狱:一个特殊的文化发源地——论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大众文艺(理论),2009,(04):44-45.
    82、尚庆飞、陈鹏.毛泽东与葛兰西文化哲学比较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48-54.
    83、陈先达.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高校理论战线,1995,(10):49-54.84、李珺平.马克思之前的“意识形态论”寻踪.社会科学论坛,2006·10(上):24-35.
    85、杨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41-56.
    86、刘军.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8):16-22.
    87、韩月香.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展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01):101-104.
    88、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89、朱晓慧.“政治”哲学家阿尔都塞一一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90、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阂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91、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
    92、郭建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8):4-8.
    93、孟庆艳.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的阐释.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20-25.
    94、姜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嬗变的文化向度.北方论丛,2010,(01):129-132.
    95、周宏.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南京社会科学,2004,(02):27-34.
    96、聂长久、张敏.论瞿秋白和葛兰西国家观差异的社会根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56-59.
    97、张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解读.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5-8.
    98、全家悦.浅谈构建学习型政党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11-14.
    99、郭燕来.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启示.理论导刊,2010,(07):38-41.
    100、余超文.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界,2009,(09):162-163.
    101、陈创生.面向市民社会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岭南学刊,2008,(04):99-102.
    102、袁佩球.全球化视阈中意识形态的观照与控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1):104-106.
    103、王元骧.文化与意识形态刍议.高校理论战线,1997,(7):36-40.
    104、蔺淑英.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学刊,2005,(09):72-73.
    105、李佩环.解读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广西社会科学,2005,(09):183-185.
    106、任吉悌.解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学术界(双月刊),2003,(06):164-171.
    107、王友刚.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35-36.
    108、张铃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党的文化领导权.科学社会主义,2010,(01):92-95.
    109、李永新.领导权:社会结构与意义生产的协商.理论探讨,2010,(06):43-46.
    110、徐翔.网络传播中建构核心价值认同的三个层面.东南传播,2010,(05):43-44.
    111、杨文华.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应对.中国青年研究,2010,(11):81-84.
    112、朱辉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领导权.政工研究动态,2009,(24):17-18.
    113、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前沿,2010,(10):10-13.
    114、梅景辉.文化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创新.河北社会科学,2010,(11):12-14.
    115、郝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山东社会科学,2004,(04):10-14.
    116、姜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嬗变的文化向度.北方论丛,2010,(01):129-132.
    117、王晓升.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33-37.
    118、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02):178-185.
    119、李珺平.马克思之前的“意识形态论”寻踪.社会科学论坛,2006·10(上):24-35.
    120、陈先达.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下).高校理论战线,1995,(11):28-33.
    12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前线,2000(05):8-14.
    122、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求是,2000,(19).
    123、徐海波.意识形态与科学性.学术界,2002,(01):108-115.
    124、李春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4(9):48-51.
    125、郁建兴.在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哲学研究,2004(9):3-10.
    126、叶志坚.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研究,2004(5):104-105.
    127、沈相平.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建设.天津社会科学,2002(1):37-41.
    128、侯惠勤.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之判断与当代意识形态之争论.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1-6.
    129、张娟.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启示.求实,2006(6):35-38.
    130、王体正、王皓.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意识形态问题述论.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13-16.
    131、郁建兴.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东南学术,2002(3):4-14.
    132、张建设.关于当前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8):87-90.
    133、黄力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67-73.
    134、赵连章.对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2):80-82.
    135、李朝祥、潘鸣.国家意识形态合法化下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理论月刊,2006(11):45-47.
    136、杨生平.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兼与俞吾金等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97(9):41-46.
    137、陈利权.学术界关于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研究综述(一).政工研究动态,200。7(18):15-17.
    138、陈利权.关于如何推进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研究综述(二).政工研究动态,2008,(05):26-28.
    139、汤家玉.论江泽民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7):34-37.
    140、上官酒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领导权的重构.前沿,2008,(04):117-120.
    141、韩亚.试论毛泽东与中国的文化领导权.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02):56-57.
    142、马宝成.试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1,(01):49-52.
    143、[英]戴维·麦克莱伦、林进平.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九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6):1-7.
    144、赵甲明、周雅难.马克思考察意识形态的方法论.河北学刊,2010,(06):141-144.
    145、孙民.“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文化背景.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34-39.
    146、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特征.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06):10-13.
    147、张桂珍、杨德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机制的思想及当代启示.新视野,2012,(01):98-101.
    148、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凸显现实关怀.中国图书评论,2006,(08):51-54.
    149、衣俊卿.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审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5):94-101.
    150、衣俊卿.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直面人类重大问题.党建,2012,(01):29-32.
    151、衣俊卿.二十世纪世界历史风云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04):1-10.
    152、俞可平.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谈《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3):4-5.
    153、俞吾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我见.探索与争鸣,2002,(08):6-8.
    154、俞吾金.也谈“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01):27-30.
    155、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3,(02):95-105.
    156、俞吾金.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研究,2009,(02):3-10.
    157、俞吾金.马克思使用过中性意义上的Ideology概念吗?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0:128-132.
    158、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3):14-17.
    159、俞吾金.如何准确地理解并翻译晚年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两段重要论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9:83-88.
    160、俞吾金.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2002,(05):10-14.
    161、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学术月刊,2002,(01):5-8.
    162、靳辉明.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学海,2002,(2):16-20.
    163、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中国社会科学,2006,(03):4-14.
    164、李海青.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和谐理念的哲学审视.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06):5-9.
    165、胡文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纪念《共产党宣言》150周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02):2-9.
    166、[英]特利·伊格尔顿(著),宋伟杰译.意识形态导论:结语.文艺理论研究,1998,(01):94-97.
    167、程竹汝、郭燕来.思想自由与政治伦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几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12,(02):31-34.
    168、吴玉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百年历程及其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02):69-74.
    169、(俄)Ю·克拉辛,林山(译).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在社会思想史中的地位.哲学译丛,1994,(02):40-44.
    170、孟登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外国文学,2004,(01):63-67.
    171、(英)戴维·麦克莱伦.历史与现在:历史与历史主义.世界哲学,2005,(01):3-15.
    172、汪行福.意识形态与政治的可能性——从卢卡奇到拉克劳和穆菲.江西社会科学,2004,(03):32-37.
    173、覃采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渊源与现实途径.《人民日报》(2012年07月26日07版).
    174、王东、贾向云.从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谈马克思传记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4):50-54.
    175、季广茂.寻找崩溃点—齐泽克及其意识形态理论浅说.国外理论动态,2003,(02):42-45.
    176、王明元.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与整体世界的形成.历史教学,1998,(02):10-13.
    177、刘敬东、张玲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国道路的一个解释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4):5-11.
    178、刘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性与现代化起源.史学月刊,2009,(11):92-97.
    179、陶大镛.简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四川大学学报,1984,(04):25-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