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邛窑是巴蜀地区古陶瓷窑系中窑场最多、烧造时间延续最长、产品流散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民间窑系。自20世纪30年代邛崃十方堂遗址被发现以来,学术界对邛窑已有诸多研究。本论文在学习和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以往研究中没有触及的领域——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探索和总结。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图像学方法、类型学方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研究内容包括二个层次:邛窑器物设计、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意识以及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行为方式。通过从形式到内涵的深入分析,对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方位进行全新的认识和把握。
     本文对邛窑器物设计的研究从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两个方面展开。造型设计方面,分析了邛窑器物造型的类型和基本形式语言,并对器物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了邛窑器物造型具有时代性和演变的相对滞后性的特征。同时,结合具体器物,对邛窑的“仿生造型”手法和邛窑瓷塑等典型器物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和深入的研究。在装饰设计方面,对邛窑釉装饰、胎装饰、彩装饰分别进行了研究。邛窑的釉装饰实现了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的突破,以丰富的釉色增加器物的审美效果;邛窑的胎装饰以恒常主题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精雕细琢的装饰手法来呈现较为精致细腻的审美风格;邛窑的彩装饰以多样的色彩和富于时代性和本土性特征的纹样来呈现造物者的经验图式,并以独特的写意和没骨技法实现了艺术化的视觉转译。
     本文对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对其进行分期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生成基础、发展动因和最后衰落的历史命运,尤其详细的分析了唐宋美学嬗变对邛窑装饰变迁的影响。论文指出了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共同作用是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发展和衰亡的最终决定因素。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意识来源于多方面的影响,它是邛窑所处的地域环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阶层的需求、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集中投射,并最终融会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之中。
     本文对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剖析。在观念层面,总结出邛窑器物设计的“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造型观念、“相物而赋彩,范质而施彩”的装饰观念、“以需求为动力”的生产观念、“‘材不美’促‘工巧”的材料观念,并通过例举和分析大量器物来论证了这些观念。同时,论文总结出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具有“装饰为上”、“情感质朴”、“写意精神”、“风格多元”、“蜀地风貌”几大审美特征。邛窑器物设计以装饰作为形式美感的核心要素,具有大朴不雕、稚拙天然的民间意趣,通过从形式到内涵的写意性表达、满足了多层次的器用诉求与审美趣味,并强烈的体现出造型与装饰的本土化特征。
     论文对邛窑器物设计的创新价值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邛窑高温乳浊铜绿釉、高温铜红釉、蓝釉的工艺创新与审美价值、邛三彩对高温多色釉的突破性创造、邛窑彩绘瓷的独特美感、省油灯的古代科技之美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价值重估的当下意义。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最终认为:
     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是在巴蜀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审美文化,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意识的形成是多元因素影响的结果。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就是邛窑的装饰设计文化,而在装饰设计文化中,最能呈现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写意风格的就是邛窑彩绘瓷。邛窑器物审美文化的这种侧重装饰特征的形成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邛窑的原材料先天不足,促使邛窑工匠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各种装饰手段来对器物进行装饰,以达到“使材美”,使器美,从而弱化胎土不良对器物外观的影响的目的。唐宋时期的时代美学、巴蜀地区的独特地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民用与官用并存的多层次器用诉求、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对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传承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文脉,又因来自民间的这一特性,因而邛窑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都呈现出一种自然朴实、充满生机、富有生命的律动感。邛窑器物设的计审美符号正体现了这一崇尚自然、不拘一格的特点。总体上看,邛窑器物设计审美文化是巴蜀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本文认为,由于邛窑在高温乳浊铜绿釉、高温铜红釉、邛三彩、多色彩绘瓷方面的独创价值,以及具有省油灯、瓷塑、提梁壶等器物的造型独特性,邛窑应在陶瓷史、设计史、工艺美术史上获得重要的地位。
In all the ruins of the kilns fabricating the porcelains in Sichuan area, Qiong Kiln had the most kiln sites, the longest fabricating history and the most widely-spread products. Moreover, it was also a nongovernmental kiln with the deepest social influence. Since the ruins of Shifangtang in Qionglai were discovered in the1930s,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runners, this paper firstly explores and summarizes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design for Qionglai porcelains in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way. Field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research, iconology, typology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his study contains three levels:the designs, the aesthetic senses and the behavior modes of Qionglai porcelains. Through the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shapes, decorations of Qionglai porcelains and their connotations,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are recognized and grasp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sign of Qiong kiln artifact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shape design and decorative design. For shape design, the types and basic form language of the shape of Qiong kiln artifacts are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for artifacts is sorted out, indicating that shapes of the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and hysteretic evolution. At the same time, by combining the real artifacts, this paper studies in detail the technique of "bionic mound" and typical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For decorative design, the decorations in glaze, body and color of the porcelains from Qiong kiln are discussed. The glaze decorations achieve a breakthrough from homochromy to polychrome,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effects of artifacts in abundant colors. A constant theme is targeted in the body decoration and a relatively delicate aesthetic style is presented by the exquisite decorative technique. About the color decorations, multiple colors and the patterns rich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and locality show the experiential scheme of the artists. In addition, freehand and no bone of painting techniques help to achieve the visual translation of ar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types out the process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On the basis of the inspection on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by stages, its historical fate is analyzed, including its foundation, reasons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final decline.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on its changes is focu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ays of thinking, production modes, lifestyle, beliefs and aesthetic ways is regarded as the critical factor of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Qiong kiln. The formation of aesthetic senses for the design of artifacts derives from a wide range of impacts. It represen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class, and multi-cultural exchanges, which finally mixes into the specific design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for the design of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It is characterized as "combination the practicability with beauty" in shape,"painting color after the observation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ir quality" in decoration,"motivation by the need" in fabrication and "the delicacy of the craftsmanship improved by the defect in materials" in materials. These concepts are proved by the exempl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al artifacts. Meanwhile, this paper also argues that aesthetic culture for the design of artifacts from Qiong kiln is impressed by the "adoring decoration","unaffected feeling","freehand spirit","multiple styles" and "local features" Decoration is a key factor for it to express the beauty in form. It shows plain and natural interest among people, entirely devoid of any ornaments. Multi-layers demand of pottery and aesthetic taste are fulfilled by the freehand expression from shapes to decorations. Finally, it is strongly embodied by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shapes and decorations.
     The creative value of artifacts design in Qiong kiln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innovation in technique and aesthetic value for Opaque copper green glaze, high-temperature copper red glaze and blue glaze, the breakthrough of high-temperature multi-color glaze induced by the re-coloured glazed pottery of Qiong kiln, the unique beauty from the painted porcelain of Qiong kiln and the beauty of anci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vince lamp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necessity and the current significance of revaluation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artifacts design in Qiong kiln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research above,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artifacts design in Qiong kiln is developed in a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soil of Ba-Shu areas with unique geographical features. Its formation of aesthetic sense can be attributed to diverse factors. The culture of decoration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porcelains design in Qiong kiln. Its painted porcelains maximally embody the freehand style of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artifacts design in Qiong kiln. Inadequacy of raw materials in Qiong kiln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cus on decorations, which promotes the craftsmen to use various methods to decorate the porcelains continuously in a long-term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materials beauty","products beauty" and weaken the effect of bad soil on artifacts. Thus, the unique idea of aesthetic design,"esthetical material and delicate handicraft", is run through.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artifacts design in Qiong kiln is inherited from the unique vein of Ba-Shu culture. Because Qiong kiln was nongovernmental, the shape and decoration of artifacts seemed natural, simple, full of vitality and the rhythm of life. Furthermore, its aesthetic culture of artifacts symbolizes the worship for nature and eclectic characteristics. Overall,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artifacts design in Qiong kil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Ba-Shu culture and Chinese ceramics cultur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hows that Qiong kil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eramic, design, arts and crafts due to the original value in the high-temperature the Opaque copper green glaze, high-temperature copper red glaze, tri-coloured glazed pottery of Qiong kiln and multicolor painted porcelains and unique style and shape of the fuel-efficient lights, porcelain statue and Gantry pot.
引文
1 四川简称川或蜀,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蜀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带的川峡路分为益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学术界股将现四川地域内出现过的历代陶瓷都统称为“四川古陶瓷”,而提及这一地区历代的地域或文化概念时称“巴蜀文化”,本文同样采用了这两种情况下不同的称谓,其称谓的含义与此同一
    2 邛崃县志卷二“方物志识大略”.民国十一年(1922年):5
    3 邛崃县志卷一“山水志”.民国十一年(1922年):15
    4 邛崃县志卷一“疆土志场镇记”.民国十一年(1922年):12
    5 邛崃县志卷二“方物志识大略”.民国十一年(1922年):5
    1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13
    2 杨枝高.访十方堂古窑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7
    3 (英)贝德福.四川邛州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2-95
    4 罗希成.唐邛窑奇品[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6
    5 (美)葛维汉.邛崃陶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2
    6 高毓灵.四川瓷器的化学分析鉴定[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
    7 郑德坤.蜀陶概论[A].华西大学古博物馆手册丛刊[C],1945
    8 魏尧西.邛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14
    9 徐鹏章.川西古代瓷器调查记[A].文物考古参考资料[C],1958,(2)
    10 林向.成都附近古窑址调查记略[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5-57
    11 丁祖春.四川邛崃十方堂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0-130
    12 陈显双.邛崃县古瓷窑遗址调查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21-42
    13 陈丽琼.四川陶瓷考古调查记略[A].四川古代陶瓷[C].重庆出版社,1987:162-180
    1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13-154
    2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邛窑发掘的初步收获[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43-93
    3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A].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1-367
    4 陈丽琼.邛窑新探[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31-142
    5 成恩元.邛窑遗址五十年[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20
    6 陈德富.邛窑省油灯研究[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4-109
    7 余祖信.试谈邛窑三彩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10-112
    8 张福康.邛崃窑的研究[A].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1[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50-53
    9 汪雄,李子军.邛崃市发现纪年铭文印模[J].成都文物,1996,(1)
    10 陈德富.略论邛蛛瓦窑山遗址发掘的意义[J].成都文物,1998,(4)
    11 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12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23-260
    1 陈德富.邛窑文化走向全国——以省油灯为例[J].成都文物,2003,(1)
    2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3 胡立嘉,何吉明.试论邛窑衰败之原由[J].成都文物,2008,(3)
    4 栾天,毛振伟,王昌燧.邛崃窑彩绘瓷彩绘工艺的SRXRF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8)
    5 王蓓蓓,刘美丽.唐代邛窑瓷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J].文物春秋,2007,(2)
    6 范仲远.论邛窑对唐代成都经济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 (英)贝德福.四川邛州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2-95
    8 (美)葛维汉.邛崃陶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2
    9 冯先铭,陈万里.四川省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2-54
    10 林向.成都附近古窑址调查记略[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5-57
    11 丁祖春.四川邛崃十方堂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0-13
    12 陈丽琼.邛窑新探[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31-142
    13 陈显双.邛崃县古瓷窑遗址调查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21-42
    14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13-154
    1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邛窑发掘的初步收获[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43-93
    2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23-260
    3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A].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1-367
    4 伍邱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上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1)
    5 陈德富.邛窑省油灯研究[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1-109
    6 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1 栾天,毛振伟,王昌燧.邛崃窑彩绘瓷彩绘工艺的SRXRF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8)
    2 张福康,尚崇伟,承焕生,王昌燧.中国早期钻蓝釉的研究[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43-52
    3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3-60
    4 王崇东.浅析古邛窑陶瓷的工艺特点[J].陶瓷科学与技术,2008,(7)
    5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三峡与中国瓷器[C].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6 唐昌朴.邛窑彩釉的兴起及其继承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1)
    7 余祖信.漫话古邛窑[J].中国陶瓷,1984,(3)
    8 胡立嘉.南方丝绸之路与“邛窑”的传播[J].中华文化论坛,2008,(12)
    9 伍秋鹏.四川邛窑彩绘瓷与三彩小议[J].收藏界,2007,(9)
    10 张天琚.四川的酒文化历史与邛窑酒具[J].收藏界,2006,(9)
    11 李铁锤.邛窑高古瓷砚一瞥[J].收藏参考,2009,(7)
    12 李铁锤.颇具创造性的四川邛窑彩绘、刻绘、三彩及单色釉瓷[J].收藏界,2009,(10)
    1 范仲远.论邛窑对唐代成都经济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 王蓓蓓,刘美丽.唐代邛窑瓷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J].文物春秋,2007,(2)
    3 陈德富.试论邛窑白瓷及其相关问题[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65-71
    4 高久诚.邛窑古陶瓷精品品考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73-96
    5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6 王崇东.邛窑陶瓷艺术的语言特点[D].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2004
    1 (台湾)刘新园.明宣德官窑蟋蟀罐[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
    2 熊寥.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3 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杜,2003
    4 蔡子谔.磁州窑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5 赵宇共.陶瓷的文化品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
    1 (德)阿多诺.王柯平译.美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2
    2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245
    3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3
    4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7
    5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17
    1 杨永善.陶瓷造型与装饰[A].说陶论艺[C].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442 (英)布洛克·斯塔里布莱斯.方特纳现代思想词典[C].伦敦,1982:150
    1 (英)贝德福.四川邛州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2-95
    2 杨枝高.访十方堂古窑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7
    3 罗希成.唐邛窑奇品[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6
    4 魏尧西.邛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14
    5 陈丽琼.邛窑新探[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31-142
    6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43
    7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8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23-260
    9 高久诚.邛窑古陶瓷精品考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73-96
    1 陈缸双.邛崃县古瓷窑遗址调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36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01
    3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98
    4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7
    5 林向.成都附近古窑址调查记略[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5提到:“从碗、盘等制法、器形、胎骨及釉质看,(双流县牧马山窑)与四川地区已经发现的邛崃的‘邛窑’及华阳琉璃厂的釉陶应属一个系统,与成都青羊宫窑址的出土器物十分相似。”同时提到郫县横山子窑的“Ⅰ、Ⅱ式碗与牧马山及青羊宫出土物相同。
    1 此处“邛窑”应为狭义的邛窑概念。笔者注。
    2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98
    3 冯先铭,陈万里.四川省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2提到:“成都市青羊宫窑……这个窑的烧造年代,有上溯到南朝甚至到东晋的。”关于四川青瓷的产生时间一直悬而未决,四川至今尚未发现确切汉代烧瓷的窑址,但在多地汉代墓葬中出土了的青瓷器,如1957年新津堡子东汉岩墓出土的两件青瓷罐(陆德良:《四川新津县堡子岩墓清理简报》载《考古通讯》1958年8期)、1973年大邑马王坟东汉砖墓出士的两件青瓷罐(《大邑县“马王坟”出土东汉青瓷罐说明》载《四川陶瓷史资料》第一辑)等,都具有明显的汉代青瓷特征。李铁锤在《探秘:隋代以前的四川青瓷》中亦提到,近年在四川绵阳等地相继发现了具有典型东汉特征的青瓷器物,跟同期浙江越窑青瓷很相似,底部的胎和周身的釉来看,它跟青羊宫窑青瓷相同。推断四川早期四川青瓷跟浙江越窑青瓷有密切联系。因此,有可能随着考古发掘的展开和新的瓷窑遗址的发现,关于四川青瓷的创烧时间的疑问能得到更为确切的答案。
    4 伍秋鹏.试论四川古陶瓷的窑系(上篇)[J].收藏界,2006,(12)
    1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70
    2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70
    1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71
    2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72
    1 伍秋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1)
    1 黄石林.四川江油市青莲古瓷窑址调查[J].考古,1990,(12)中提到,1987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江油市青莲镇所属的九岭、方水二乡,发现了多处上限为南朝、下限为北宋的古瓷窑址。从采集器物上分析,两地瓷窑所出产品与同时期的青羊宫窑、灌县金马窑、邛崃固驿窑等处所产瓷器非常类似。
    2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99
    1 石光明,沈仲常,张彦煌.四川彰明县常山村崖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5,(5)
    2 沈仲常.四川昭化宝轮镇南北朝时期的崖墓[J].考古学报,1959,(2)
    3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13-154
    4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31
    5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山峡与中国瓷器[C].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39
    1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A].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64
    1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11
    1 杨永善.陶瓷造型与装饰[A].说陶论艺[C].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44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15-416
    1 本表数字根据《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统计而成。
    2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37
    3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89
    4 赵殿增,胡亮.大邑县城唐宋遗址出土的瓷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65
    1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54
    1 李铁锤.砚的演变与陶瓷砚的流行[J].收藏界,2010,(5)
    2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56
    3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91
    1 冯先铭.中国古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77
    2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56
    3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45
    4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90
    1 本表根据各研究资料和笔者田野调查结果汇总而成。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
    1 熊菁菁,汪浩.浅谈陶瓷仿生设计[J].江苏陶瓷,2010,(3)
    2 本表根据各实物资料、研究资料和笔者田野调查结果汇总分析而成。
    1 张亚林,王苗苗,余勇陶.瓷花口器造型仿生设计之美探究[J].艺术百家,2011,(5)
    1 丁祖存.四川邛崃十方堂古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25
    1 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36
    1 孔六庆.陶瓷装饰展开[J].陶瓷研究,1999,(1)
    2 曹林.装饰艺术源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3 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
    4 (美)E·潘诺夫斯基,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3
    1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上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6
    2 本表中的数据采自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5
    1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69
    1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山峡与中国瓷器[c].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39
    2 蓝浦,郑延桂(清).景德镇陶录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3 陈德富.试论邛窑白瓷及其相关问题[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68
    4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5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53
    1 杨枝高.访十方堂古窑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9
    2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95
    1 杨枝高.访十方堂古窑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9
    1 李光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21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 本表根据笔者所掌握资料及田野调查结果汇总而成。此处统计纹样为彩绘、刻花、印花(模印),刻花填彩纹样,另有部分动物纹样出现于手捏瓷塑。
    2 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13-154
    3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中)[M].成都:巴蜀书社,2005:519
    1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20
    1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31(根据考古发掘情况,邛窑十方堂的地层分期为:第一层:表土层;第二层,宋代文化层:第三层:晚唐至宋代文化层;第四层:唐代文化层;第五层:隋至初唐文化层。笔者注)
    2 郑德坤.成恩元译.邛崃、琉璃厂窑遗址[A].四川考古研究[C].1957
    1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54
    2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32
    3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3
    4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12
    5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9
    1 丁祖春.四川邛崃十方堂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4
    2 张天琚.四川的酒文化历史与邛窑酒具[J].收藏界,2006,(9)
    1 丁祖春.四川邛崃十方堂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64
    2 陈丽琼.灌县、郫县南朝至唐古窑群调查[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4
    1 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 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M].重庆:重庆人学出版社,2007:42
    3 田自秉.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0
    1 张晓霞.天赐荣华——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163
    1 于帆,陈嬿.仿生造型设计[M].上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0
    1 陈炽昌.邛窑手捏器物艺术品味初探[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21
    1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63-165
    2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62
    1 林木,李颖.巴蜀艺术地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20
    1 薄忪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 李砚祖.时代的攀援与文化的顿悟[J].装饰,1988,(1)
    3 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4 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7
    5 孔铮桢.陶瓷绘画的“饰性”研究[J].装饰,2011,(8)
    1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1
    2 冯先铭,陈万里.四川省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2
    1 林雪坤.四川华阳县琉璃厂调查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70
    2 丁祖春.四川邛崃十方堂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74
    3 赵殿增,胡亮.大邑县城唐宋遗址出土的瓷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65
    4 邓白.邓白美术文集[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69
    1 甘肃发现“狼形纹”彩陶壶.光明日报.2005.1.9.
    2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9
    3 阮荣春,罗二虎.古代巴蜀文化探秘[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161
    4 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354
    1 (英)威廉·荷加斯.杨成寅译.美的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92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78
    1 高丰.中国设计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130
    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245
    1 丁祖春.四川大邑县出土两件东汉青瓷罐[J].文物,1984,(11)
    2 胡常钰,黄家祥.四川涪陵东汉崖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4,(12)
    1 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
    2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
    3 刘茂才,谭继和.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3,(1)
    4 谭洛非.关于开展巴蜀文化研究的建议[J].社会科学研究,1991,(5)
    5 童思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3
    6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256
    1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22
    2 冯先铭.两次调查长沙铜官窑所得的几点收获[J].文物,1960,(3)
    3 耿宝昌.序[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
    4 胡立嘉.南方丝绸之路与“邛窑”的传播[J].中华文化论坛,2008,(2)
    1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59
    2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5:514-515
    4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74
    1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57:41
    2 (美)葛维汉.邛崃陶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8
    1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2 任乃强.乡土史地讲义[C].任氏自印本,1929:27-28
    1 常璩(晋).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41
    3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46
    4 李吉甫(唐).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卷2)[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5 张唐英.蜀祷杌(卷下)[A].从书集成初编第385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1
    6 刘饧.至道圣德颂[A].杨慎(明)辑全蜀艺文志(卷45)[C].民国影印本
    1 (俄)普列汉洛夫.曹葆华译.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M].生活·读书·新知二联书店,1973:35
    2 伍邱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1)
    伍邱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1)
    3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汁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65
    1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98
    2 李昉.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13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95
    1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93
    2 鲁迅.致许寿裳[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3
    1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5:523
    2 吴加进.邛窑“道教符碗”浅论[A].全国第九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成都)论坛文集·四川古代陶瓷文化研讨[C].2009:210
    3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 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93
    5 段玉明.从出十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
    6 段玉明.从出土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
    7 段玉明.从出十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3)
    1 根据科学测试手段测试的结果表明,邛窑的胎中有粗颗粒胎料和大块富铁矿物质存在,见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6,
    1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A].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88
    1 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23-125
    2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61
    1 陈艳.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元明清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102
    2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94
    3 据史籍记载,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避行于蜀,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底携随行官员和卫队1300人、宫女24人抵达成都,次年十月离开成都返回长安。公元881年唐僖宗因“黄巢起义”而同样避难于成都,随行者众,且在蜀生活了四年。
    4 常璩(晋).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 张唐英.蜀祷机(卷下)[A].从书集成初编第385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1
    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31
    1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63
    2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13
    3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4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31
    1 胡立嘉,何吉明.试论邛窑衰败之原由[J].成都文物,2008,(3)
    2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17
    1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84
    1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95
    1 (德)马克思.刘不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7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313
    1 杨永善.陶瓷造型与装饰[A].说陶论艺[C].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1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266
    2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4
    3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5
    1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89
    2 赵殿增,胡亮.大邑县城唐宋遗址出十的瓷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65
    3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95
    4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92
    1 闻人军译注.考上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08
    3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95
    1 (日)柳宗悦.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9
    1 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50
    2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65
    1 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74
    1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85
    1 (法)R·巴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7-8
    2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346
    1 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742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46
    3 (美)苏珊·朗格.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6
    1 (奥)阿洛瓦·里尔格.刘景联,李微蔓译.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1 常欣.写意论[J].美术,2011,(4)
    2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A].成都考古发现(2000)[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阮荣春,罗二虎.古代巴蜀文化探秘[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161
    4 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2
    5 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13
    1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85
    1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84
    1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83
    2 (德)沃林格.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2
    1 贾大泉.四川通史(卷四五代两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312
    1 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2575
    2 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59
    3 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01
    4 白建国.中国古代瓷塑玩具大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1
    5 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8337
    1 李铁锤.投壶与贯耳瓶[J].收藏参考,2009,(10)
    2 杨枝高.访十方堂古窑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98
    3 李铁锤.投壶与贯耳瓶[J].收藏参考,2009,(10)
    1 谢元鲁.论唐五代宋蜀中的奢侈之风[A].前后蜀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1994:48-56
    2 张咏(宋).悼蜀四十韵[A].乖崖先生文集(卷2)[C].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影宋本(续古逸丛书)
    3 书庄.河传[A].花间集校[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张唐英.蜀祷杌(卷下)[A].从书集成初编第385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1
    1 资料存成都市考古研究所。
    2 汪雄,李子军.邛崃市发现纪年铭文印模[J].成都文物,1996,(1)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出版,1964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8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9
    1 林木,李颖.巴蜀艺术地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22
    1 (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2
    1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5
    2 相是指瓷釉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一个部分,釉一般有三相,即气相、晶相和液相。气相是指釉中的气泡,晶相是指釉中的品体之类,而液相则指釉玻璃体。因为釉在高温下熔融成为液状的玻璃一样的物质,所以习惯称之为液相(或玻璃相)。笔者注。
    1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7
    2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1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2 陈丽琼.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13
    3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4 罗希成.唐邛窑奇品[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6
    5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61
    1 陆明华.试述高温铜红釉彩的起源和发展——长沙窑出土相关瓷器谈起[A].上海博物馆集刊第9期[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2 李铁锤.探寻最早的高温铜红釉彩[J].收藏参考,2010,(5)
    1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3-60
    2 本表中的数据来源:乳浊绿釉JN29号标本数据采自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5,表2;蓝釉109号标本数据采自高毓灵.曾中懋译.秦学圣校.四川瓷器的化学分析鉴定[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8
    3 林亦秋.揭晓长沙窑蓝釉及铜红釉形成之谜[J].艺术市场,2005,(8)
    1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2 (英)贝德福.四川邛州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3
    3 (美)葛维汉.邛崃陶器[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2-106
    4 (英)贝德福.四川邛州古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3
    5 罗希成.唐邛窑奇品[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6
    6 张福康,尚崇伟,承焕生,王昌燧.中国早期钻蓝釉的研究[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46
    1 张福康,尚崇伟,承焕生,王昌燧.中国早期钴蓝釉的研究[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0
    2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5
    1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94
    2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93
    3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14
    4 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2)
    5 资料存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1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55
    2 易家胜.南京土上的六朝早期青瓷釉下彩盘口壶[J].文物,1988,(6);南京市博物馆.南京长岗村五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2,(7);王志高.南京出土孙吴釉下彩绘瓷器概论[A].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1 张瑶.浅谈南京出上釉下彩绘瓷器的纹饰[A].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25
    2 王志高.南京出土孙吴釉下彩绘瓷器概论[A].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33
    3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369
    1 张福康.邛崃窑和长沙窑的烧造工艺[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8
    1 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2 陆游.陆放翁全集·斋居记事[C].明海虞毛氏汲古阁刻本
    3 陆游.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9:130
    4 中国历代政区沿革编写组.中国历代政区沿革[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27
    5 陈丽琼.邛窑新探[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31-142
    1 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67
    2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邛崃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邛窑发掘的初步收获[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56
    3 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65-266
    4 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1 林上民.浙江宁波云湖窑调查[A].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1
    2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1)
    3 徐鹏章.川西古代瓷器调查记[A].文物考古参考资料[C],1958,(2)
    4 陈德富.邛窑省油灯研究[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02
    5 陈丽琼.邛窑新探[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38
    6 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1 陈德富.邛窑省油灯研究[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02-104
    2 陈德富.邛窑省油灯研究[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05
    1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60-162
    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02
    3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43-345
    4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62
    5 高丰.中国设计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157
    6 远宏,详波.中国民间陶瓷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22
    7 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3
    8 李建毛.湖湘陶瓷(二)·长沙窑[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17
    1 邛窑十方堂遗址将打造成4A级.成都日报.2012.4.24
    1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95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德)阿多诺.王柯平译.美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王升才,张爱东,卿上力译.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4](法)R·巴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法)罗兰·巴特尔.符号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白建国.中国古代瓷塑玩具大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7]伯仲.中国瓷器分类图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8]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9]蔡子谔.磁州窑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10]曹建文.景德镇青花瓷器艺术发展史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11]曹林.装饰艺术源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2]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13]常璩(晋).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陈进海.世界陶瓷艺术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15]陈丽琼,董小陈.三峡与中国瓷器[C].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16]陈丽琼.古代四川陶瓷[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17]陈丽琼.古代陶瓷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8]陈淞贤.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19]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考古发现(2000)[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0]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21]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2]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3]戴开林.蜀窑缤纷[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
    [24]邓白.邓白美术文集[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25]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6]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7]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8]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9]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2]甘雪莉.中国外销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33]高丰.中国设计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3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5]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7]耿宝昌.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8](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9]关涛,王玉新.日本陶瓷史[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
    [40](美)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1]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2]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43](英)理查德·豪尔厄斯.葛红兵等译.视觉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4]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5]贾大泉.四川通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6]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47]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8]蓝浦,郑廷桂(清).景德镇陶录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9](英)罗伯特·莱顿.李东晔,王红译.艺术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0](美)苏珊·朗格.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1](奥)阿洛瓦·里尔格.刘景联,李薇蔓译.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2]李防.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3]李光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54]李建毛.湖湘陶瓷(二)·长沙窑[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55]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56]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57]李研祖.工艺美术历史研究的自觉[M].北京:中共摄影出版社,2002
    [58]李研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59](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60](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6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2]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63]李知宴.中国古代陶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4]梁宪华,翁连溪.中国地方志中的陶瓷史料[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65]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6]林保尧.美术考古与文化资产——以台湾地区学者的论述为中心[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67]林木,李颖.巴蜀艺术地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68](日)柳宗悦.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9]陆游.老学庵笔记(卷10)[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0]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71]罗二虎.中国美术考古研究现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72]罗宏才.西部美术考古[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73]马骋.瓷绘丹青——历代瓷画解读与辨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74](德)马克思.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6]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77](美)E·潘诺夫斯基.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8]彭定求(清)等.全唐诗(卷226)[M].中华书局,1979
    [79]彭肜.此在的图像:传统话语与当代艺术[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
    [80]彭肜.全球化与中国图像[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81]彭肜.乡土的谱系:中国当代乡土美术研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
    [82](俄)普列汉洛夫.曹葆华译.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
    [83]邛崃县志,民国十一年刊本
    [84]邛崃直隶州志,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85]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6]阮荣春,罗二虎.古代巴蜀文化探秘[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87]邵琦,李良瑾等.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88]设计史研究——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专辑[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89]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0]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M].北京:中华书局,1976
    [91](英)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朱淳译.世界工艺史——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9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等译.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3]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方民族考古第六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4]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95]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96]四川古陶瓷研究编写组.四川古陶瓷研究(一)(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杜,1984
    [97]四川省邛崃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邛崃文史资料第二辑[C].1988
    [98]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5
    [9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00]宋应星(明).天工开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01]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02]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10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104]田自秉.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5]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06]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M].济南:齐鲁书社,1981
    [107]汪正庆.中国陶瓷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8]王菊生.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109]王其钧,王谢燕.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0]王说(宋).唐语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1]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112]韦庄.河传[A].花间集校[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3]闻人军译注.考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4](德)沃林格.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15]吴功正.六朝美学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116](美)巫鸿.柳杨,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17](美)巫鸿.施杰译.黄泉下的美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18]吴战垒.图说中国陶瓷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119]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20]伍秋鹏.中国古陶瓷鉴定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121](美)赫伯特·A·西蒙.人类的认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2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23](美)爱德华·谢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4]熊寥,熊寰.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125]熊寥,熊微.历代陶瓷款识大典[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126]熊寥.陶瓷美学与中国陶瓷审美的民族特征[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127]熊寥.中国陶瓷古籍集成[C].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28]熊寥.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129]薛翔.中国古瓷器[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130](美)杨晓能.施杰译.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31]杨永善.说陶论艺[C].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132]扬之水.明式家具之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133]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4]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5]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36]易思羽.中国符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37]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38]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139]远宏,详波.中国民间陶瓷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140]翟墨.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14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2]张晓霞.天赐荣华——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143]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144]赵克理.顺天造物——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45]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46]赵宇共.陶瓷的文化品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
    [147]支宇.术语解码:比较美学与艺术批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148]支宇.新批评:中国后现代性批评话语[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
    [149]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50]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5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出版,1964
    [152]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杨伯达.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15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54]中国收藏家协会,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全国第九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成都)论坛文集·四川古代陶瓷文化研讨[C].2009
    [155]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6]周世荣,魏止戈.海外珍瓷与海底瓷都[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157]周世荣.长沙窑彩瓷[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
    [158]周淑兰.中国陶瓷纹饰[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
    [159]朱淳,邵琦.造物设计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60]朱存明.汉画像之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61]朱铭,荆雷.设计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162]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杜,2003
    [16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4]朱琰(清),蓝浦,许之衡.冯雷,龙扬志译注.陶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165]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16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常欣.写意论[J].美术,2011,(4)
    [2]陈德富.邛窑省油灯研究[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3]陈丽琼.邛窑新探[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4]陈丽琼.邛窑与铜官窑的关系及其可能外销[A].四川考古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5]陈丽琼.试谈四川省古代瓷器的发展及工艺[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陈显双,尚崇伟.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A].邛窑古陶瓷研究[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7]陈显双.邛崃县古瓷窑遗址调查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8]成都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A].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9]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A].成都考古发现(2000)[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州市博物馆.2000年瓷峰窑发掘报告[R].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11]丁祖春.成都胜利公社琉璃厂古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2]丁祖春.四川邛崃十方堂窑[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段玉明.从出土文物看巴蜀早期佛教[J].四川文物,2008, (3)
    [14](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范仲远.“扬一益二”话成都陶瓷[J].文史杂志,2003,(3)
    [16]范仲远.论邛窑对唐代成都经济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7]冯先铭.两次调查长沙铜官窑所得的几点收获[J].文物,1960,(3)
    [18](美)葛维汉.琉璃厂窑址[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1)
    [20]黄晓枫.从考古发现看邛窑的文化特征[J].成都文物,2007, (2)
    [21]江学礼,陈建中.青羊宫古窑址试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22]李铁锤.丰富多彩的四川琉璃厂窑陶瓷[J].收藏界,2010, (12)
    [22]李铁锤.颇具创造性的四川邛窑彩绘、刻绘、三彩及单色釉瓷[J].收藏界,2009,(10)
    [23]李铁锤.邛窑高古瓷砚一瞥[J].收藏参考,2009, (7)
    [24]李铁锤.狮子文化与邛窑狮子[J].收藏参考,2010,(3)
    [25]李铁锤.试论川窑省油灯的窑口\年代及其他(上)[J].收藏界,2011,(2)
    [26]李铁锤.试论川窑省油灯的窑口\年代及其他(下)[J].收藏界,2011,(3)
    [27]李铁锤.四川晋代青瓷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9)
    [28]李铁锤.四川琉璃厂窑彩绘大盆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5)
    [29]李铁锤.探寻最早的高温铜红釉彩[J].收藏参考,2010, (5)
    [30]李铁锤.投壶与贯耳瓶[J].收藏参考,2009,(10)
    [31]林士民.浙江宁波云湖窑调查[A].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32]林亦秋.揭晓长沙窑蓝釉及铜红釉形成之谜[J].艺术市场,2005,(8)
    [33]刘茂才,谭继和.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4]刘平.略谈成都地区青瓷的发展[A].文物考古研究[C].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35]刘毅.论“窑系”[A].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八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36]刘雨茂.青羊宫窑初探[A].文物考古研究[C].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37]陆明华.试述高温铜红釉彩的起源和发展——长沙窑出土相关瓷器谈起[A].上海博物馆集刊第9期[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38]吕军.20世纪中国古瓷及窑址的专题研究与讨论[J].文物春秋,2005, (2)
    [39]栾天,毛振伟,王昌燧.邛崃窑彩绘瓷彩绘工艺的SRXRF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8)
    [40]罗希成.唐邛窑奇品[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41]南京市博物馆.南京长岗村五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2,(7)
    [42]沈仲常.四川昭化宝轮镇南北朝时期的崖墓[J].考古学报,1959,(2)
    [43]石光明,沈仲常,张彦煌.四川彰明县常山村崖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5,(5)
    [44]四川省文管会,成都市文管会.成都青羊宫窑址发掘简报[A].四川古陶瓷研究(二)[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4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邛崃县固驿瓦窑山古瓷窑遗址发掘简报[A].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6]谭洛非.关于开展巴蜀文化研究的建议[J].社会科学研究,1991,(5)
    [47]唐昌朴.邛窑彩釉的兴起及其继承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 (1)
    [48]汪雄,李子军.邛崃市发现纪年铭文印模[J].成都文物,1996, (1)
    [49]王蓓蓓,刘美丽.唐代邛窑瓷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J].文物春秋,2007,(2)
    [50]王崇东.浅析古邛窑陶瓷的工艺特点[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 (7)
    [51]王崇东.邛窑陶瓷艺术的语言特点[D].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2004
    [52]王志高,贾维勇.南京发现的孙吴釉下彩绘瓷器及其相关问题[J].文物,2005,(5)
    [53]王志高.南京出土孙吴釉下彩绘瓷器概论[A].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C].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54]魏崴.四川古瓷的造型和纹饰研究[J].四川文物,2003, (3)
    [55]伍邱鹏.邛窑陶瓷窑具与装烧工艺初探[J].四川文物,2005, (1)
    [56]伍秋鹏.四川邛窑彩绘瓷与三彩小议[J].收藏界,2007, (9)
    [57]谢元鲁.论唐五代宋蜀中的奢侈之风[A].前后蜀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1994
    [58]熊菁菁,汪浩.浅谈陶瓷仿生设计[J].江苏陶瓷,2010,(3)
    [59]徐鹏章.川西古代瓷器调查记[A].文物考古参考资料[C],1958,(2)
    [60]杨枝高.访十方堂古窑记[A].四川古陶瓷研究(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61]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62]易家胜.南京出土的六朝早期青瓷釉下彩盘口壶[J].文物,1988, (6)
    [63]余祖信.漫话古邛窑[J].中国陶瓷,1984, (3)
    [64]张唐英.蜀祷杌(卷下)[A].丛书集成初编第385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1
    [65]张天琚.关于”邛窑和长沙窑关系”争论的若干问题[J].东方博物,(16)
    [66]张天琚.关于建立”长沙窑学”的思考[J].东方博物,(19)
    [67]张天琚.四川的酒文化历史与邛窑酒具[J].收藏界,2006, (9)
    [68]张天琚.再谈”长沙窑源于邛窑说”——兼答罗平章先生[J].东方博物,(14)
    [69]张亚林,王苗苗,余勇陶.瓷花口器造型仿生设计之美探究[J].艺术百家,2011,(5)
    [70]张瑶.浅谈南京出土釉下彩绘瓷器的纹饰[A].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