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代行政路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笔者拟从地方行政制度史和区域史的角度入手,在对金代行政路制的多体制并行模式进行纵向动态研究的同时,横向探讨金代行政路制的内部运行格局,进而考察金代行政路制格局或特点背后的深层原因,力求全面展现金代行政路制的发展与变化,以期能够为金代地方行政制度史和中国北方区域史的整体研究尽绵薄之力。开展金代行政路制研究,厘清金朝基本的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建置体制,不仅有利于对金代的地方政治结构进行深刻剖析,透视金朝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为客观地去看待宋、金、元三代制度的更迭关系。笔者将文本设计为如下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对本选题的核心问题金代“行政路”的概念加以阐释,行政路是指金朝的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建置,既是一种地理区划定义,也是一种行政体制概念。同时对本选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学科属性、研究视角和范围,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状况,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加以论述。
     第一章,影响金初行政路制确立的背景因素。本章以“历时性”的源发角度为切入点,对这些背景因素逐次展开回顾和探讨,进而对该时段的历史语境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与构建,以期能够以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的共生作用为前期视角,去引起下一章对金初行政路建置问题的讨论,同时也为全文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女真建国以前,女真军事部落大联盟的三级区域结构和猛安谋克制度向地方行政组织的演化使女真统治者具有了以行政区划建置统治地方的概念。女真建国以后,国家体制的确立,疆域和人口的扩充,为金初行政路制的确立配备了基本的客观条件。辽、宋制度为金初统治者建立行政路制提供借鉴。
     第二章,金代行政路建置沿革考论。本章是对金代行政路之“形”的考察,主要对金初三种行政路制——金源地区的万户路、原辽地区的都统或军帅司路、原宋地区的兵马总管府路,以及金熙宗以后统一的兵马都总管府路制下的三种路制类型——京路、都路、府路的建置沿革进行梳理,对金代行政路制形成的过程和分划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于行政路建置名称相似的路下路、中京(金昌府)、行总管府三个建置进行辨析和考述,认为它们并非行政路建置。
     第三章,金代行政路官署机构解读。本章是在《金史百官志》的基础上,对金代行政路之“制”的第一个层面——官署机构的组织形式整合与补充。金太祖、太宗时期,万户路,路治设万户府,在长官万户之外,还设有万户令史,其他官员设置情况无考。都统或军帅司路,路治设都统司或军帅司。都统司地位高于军帅司,长官为都统,设有副官为副都统。军帅司长官为军帅,是否设置副官无考。兵马都总管府路,路治设总管府。其长官为兵马都总管,因缺乏史料的记述,笔者推断其建置应与熙宗以后的总管府路相似,但是否完备,存疑。金熙宗以来统一的兵马都总管府路制,京路、都路、总管府的职官名称存在差异。京路,路治设留守司,其官职皆称留守官;都路,路治在国都设府,平时为都府官职,皇帝出巡时设留守司官职;总管府路,路治设总管府,其官职皆为总管府官称谓。增补“会宁牧”、“知某府(事)”、“治中”三个官职。笔者发现从世宗大定末年开始“知某府(事)”、“治中”之名逐渐取代“府尹”、“少尹”的称谓。
     第四章,金代行政路职能辨析。本章从吏户礼兵刑工的角度,对金代行政路之“制”的第二层面——职能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司法职能、军事职能,以及其他一些职能和义务,来考察行政路在本路管理中具体的权力。笔者从研究中发现,金代行政路是军政合一的性质金朝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建置,具有安置猛安谋克户与府州县民户、督导农业、配合转运司通检推排、防治河患、审理诉讼、鞫纠疑案和冤案、解决州县纠纷、治安、戍卫、戍边、对内平乱、对外征战、战时供应和转运军需、参与国家祭祀与皇亲国戚治丧、参与外交事务、上报政务和参议朝政等诸多职能。
     第五章,金代行政路路官考述。本章笔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和石刻资料进行了整理,对带有多民族性质的行政路路官群体——“人”的具体任职、分流情况和特点进行探讨,结合金朝社会的历史大背景来分析,将“形”、“制”、“人”进行综合研究,力求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关于金代行政路制内部运行格局的相关启示。
     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
The author intends to study on the angle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history and regional history, researching on the multi-institutionalparallel mode longitudinally and the internal operating pattern laterally.Then we investigate on the deeper reasons, in order to take on a wholeprocess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usystem in Jin dynasty, which could takesome benefits to the study on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regionalhistory of northern China.To do the research on Jin’s administrativelusystem is aimed to emerge a clear description about the highest local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system, it not only makes a beneficial analysison the local political structures on Jin dynasty and the evolution ofJin’s political system, but also can help us to look at the system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Song, Jin, Yuan, the threegenerationsobjectively. The author designs the paper into the followingseven parts.
     Above of all i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First, we make the coreconcept of Jin’s“Administrative Lu”clearly, meaning the highestadministrative division, which is not only a geographical definition, andis also a kind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concept. In the Meanwhile, we alsotalk abou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n the studies of this topic,thesubject property, the scope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academic statusprior studie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Finally, the majorinnovations and the main research procedures are attached.
     Chapter I is the factors affect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in Jin’s preliminary stage. We talk about thesefactors in turn. And then, we just construct an oriented understand about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this period of time, with the previous view from the symbiotic role of politics,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whichcould cause the discuss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in Jin’spreliminary stage in the next chapter, and also make a basement of thewhole essay.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urchen country, the Jurchenmilitary tribal alliance’s regional structure with three classes and theMeng anmouke’ becoming a loc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give the rulera concept of using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ystem for governing.As the Jurchen country builded up, the state system, the enlarged territoryand people provide the basic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of the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in Jin’s preliminary stage. And the systemof Liao and Song also make some efforts during this procession.
     Chapter II is the building procession of Jin’s administrative lusystem. This chapter maily discusses the "shape" of administrative lusystem in Jin dynasty. It talks about the the building procession of theWanhu lu builded up in the origindistrict of Jurchen, the Dutong si orJunshuai si lu setted up in the district which used belonged to Liao, theBingmaduzongguanfu lu established in the used Song district. And it alsodescribes a forming procedureof the uniformBingmaduzongguanfu lu systemsince Jin xizong, which takes on Jing lu, Du lu, Zongguanfu lu the threestyles. Meanwhile we als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three establishments,which are Luxialu, Zhongjing(Jinchang fu),and Xingzongguanfu, notbelonged to Jin’s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Chapter III is the deconstruction on the government offices of Jin’s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This chapter goes to investigate the firstmeaning of Jin’s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which is the organizationformat of the government offices. In the period of Jin taizu and Jin taizong,Wanhu fu is the government office of Wanhu lu, which has the position suchas Wanhu, Wanhulingshi. Dutong si and Junshuai si set the officialpositions as Dutong, vice-Dutong, Junshuai. Bingmaduzongguanfu lu maybe holds the same official decemvirates with the Zongguanfu lu since Jinxizong. The uniform Bingmaduzongguanfu lu system since Jin xizong, whichtakes on Jing lu, Du lu, Zongguanfu lu the three styles. Jing fu installsLiushou si, with Liushou officials positions. Du lu sets Du fu usuallyand Liushou si when the emperor goes out. Zongguanfu lu builds upZongguanfu as the government office, with the Zongguanfu officialspositions.Meanwhile, it is also addes the missing names of the offices,such as “Huining mu”,“Zhifushi”, and “Zhizhong”. The author findsout that the name of “Fuyin” and “Shaoyin” are instead by “Zhifushi”and “Zhizhong” since the last years of Jin shizong gradually.
     Chapter IV is the functions of the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in Jindynasty. This chapter makes a survey on the second meaning of Jin’s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from the view of lihulibingxinggong, whichincludes political functions, economic functions, judicial functions,military function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functions and obligations.Jin’s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is the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with military and politicalcharacters in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functions as followed, including arranging forMeng anmoukes and peopleliving in fu, zhou and xian, making agricultural supervision, attendingthe tongjiantuipai work coordinating with Zhuanyunsi, Preventing andcontrolling the damage and disaster causing by the rivers, judging thelawsuits, picketing the disputed cases and unjust cases, solving thearguments among fu, zhou, xian, maintaining the public security,garrisoning the lu, garrisoning the frontiers, pacifying the innerdisturbances, goingonthe outer expeditions, providing military supplieswhen the wars happen, joining in the national ritual, conducting thediplomaticaffairs and missions, reporti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s,and participatingin the national affairs.
     Chapter V is the study on the officers of the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in Jin dynasty. This chapter established a data of "people"--the officer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carved stone document. And it mainly talkedabout the features of their positions and triage situation, combined with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to the Jin dynasty. Due to the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shape ","system","people",we could get moreinternal operating patterns on the administrative lu system in Jindynast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section is a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andsublimation.
引文
1[日]三上次男「金朝初期の路制について」、『北亜細亜学報』第2輯、1943年。
    2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3谭其骧:《金代路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1981年。
    4为了行文流畅通顺,本文在提及学界前贤时皆直接引述其姓名,未加尊称,祈望各位先生海涵。下文同。
    1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页;(清)吴乘权等:《纲鉴易知录》卷三《周厉王纪》,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页;
    3(春秋)左丘明:《左传》卷三八,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九月条;《左传》卷四三,鲁昭公(前537)五年条。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0、2041页。
    1[古希腊] Aristotle. Translated by H Rackham.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2.p.345.
    21865年德国学者斯坦因(Stein)最早使用了“行政学”一词,开始从行政法的角度研究行政学,初步将政治与行政进行区分。他认为国家的宪政不包含行政,宪政最大的功能是对行政加以限度和秩序。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明确提出应当把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将政治与行政加以区别,认为政治是指在重大或普遍的事务层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则是指在个别或细微的事务层面的国家活动。1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Goodnow)系统性地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政治”和“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述有关,而行政则与政策的执行有关,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参见[德] Lorenz Von Stein. Die Verwaltungslehre. Stuttgart: J. G.Cotta’sche Buchhandlung,1865. p.26.[美] Woodrow Wilson.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Science Quarterly,1887,2(2): pp.200-10.[美] FrankJGoodnow.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in Governmen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00.p.18.
    1张博泉等:《金史论稿》(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2张博泉:《近百年来金史研究的进程与展望》,《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
    3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日]三上次男「金朝初期の路制について」、『北亜細亜学報』第2輯、1943年。
    2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3鲁西奇:《金代地方制度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1989年,第12-22,42-44页。
    4余蔚:《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李昌宪:《金初原辽地的路制与路级政区试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编:《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50-962页。
    2谭其骧:《金代路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1981年。
    3蒋松岩:《金代地方政治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1991年,第61-70页。
    4王颋:《完颜金行政地理》导言,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页。
    5张帆:《金朝路制再探讨——兼论其在元朝的演变》,《燕京学报》(新十二期),2002年。
    6[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1杨树藩:《辽金地方政治制度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十一辑),1979年。
    2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5、176页。
    3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9页;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李治安、薛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4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213页。
    5李锡厚、白滨:《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辽金西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6张帆:《金朝路制再探讨——兼论其在元朝的演变》,《燕京学报》新十二期,2002年;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2页。
    7余蔚:《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第495页。
    1[日]三上次男「金初の世襲萬戸に就いて」、『東洋学報』第24巻第4号、1937年。
    2[日]三上次男「金初の都統司軍帥司」、『満洲史学』第2巻第3号、1938年。
    3[日]三上次男「金朝初期の路制について」、『北亜細亜学報』第2輯、1943年。
    4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5王曾瑜:《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6页。
    6参见(元)脱脱等:《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03-1316,1310-1311页。
    7王曾瑜:《金朝军制》,第31页。
    8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6页。
    9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2页。
    1张帆:《金朝路制再探讨——兼论其在元朝的演变》,《燕京学报》(新十二期),2002年
    2(民国)吴廷燮:《金方镇年表》,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79页b-第141页b。
    3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252页。
    4王可宾:《女真国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243页。
    5金北人:《金上京二十七任首脑考述》,《蒲峪学刊》1994年第2期。金北人:《金代北疆首脑人物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6周峰:《金代大兴府尹考述》,《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7彭占杰:《金代泰州都统婆卢火》,《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8宋德辉:《婆卢火与金泰州》,《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9宋德辉:《婆卢火墓地考》,《博物馆研究》2006年第3期。
    10赵永春、李玉君:《<金史>婆卢火身份新证》,《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
    1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3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第144页。
    1本文所言的金初,是指金太祖、太宗的开国时期(1115-1135)。
    2《金史》卷一《世纪》,第1页。
    3《金史》卷一《世纪》,第1-2页。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政宣上帙三,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b。本文中的古今地名对照,皆指古代水域或古地治所在今天的所在地,文中仅对重要的地区进行标注,主要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3》,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版。下文同。
    2参考程尼娜:《辽代女真属国、属部研究》,《史学集刊》2004年第2期。
    3(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卷二六《女真国》,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75页。
    4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5页。
    1(宋)苗耀:《神麓记》,(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政宣上帙一八,第127页a。张博泉先生认为生女真完颜部中心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南阿什河流域。孙进己先生认为女真族的主体是生女真和长白山女真,生女真后逐渐吞并长白山女真,“女真”之名开始专指完颜部等生女真,完颜部源自广泛意义上肃慎—黑水靺鞨一系的安车骨部。参见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孙进己:《女真源流考》,《史学集刊》1984年第4期。
    2《金史》卷一《世纪》,第3页。
    3《金史》卷一《世纪》,第4、5页。
    4参考李健才:《辽代宁江州考》,《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第6期。关于宁江州所在地,此前学界有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乌拉街、吉林省敦化市厄黑木站、吉林市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公社石头城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榆树沟(大榆树)、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小城子或五家站等5种说法,李健才先生考订宁江州所在地应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伯都讷古城。本文采用李健才先生的观点。
    5王禹浪:《寥晦城考》,《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2期。
    6《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4页。
    1《金史》卷一三五《高丽传》,第2884页。
    2(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卷一〇《天祚皇帝上》,第121页。
    3《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9页。
    4《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0页。
    5《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0页;《金史》卷一三三《耶律余睹传》,第2487页。
    6(辽)史愿:《亡辽录》,(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正宣上帙二一,第151页b。
    7《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3-34页。
    1(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卷一一《天祚皇帝中》,第134页。
    2《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6-39页。
    3《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9-40页。
    1《金史》卷三《太宗纪》,第63页。
    2《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9页。
    3《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9页;《金史》卷七一《完颜斡鲁传》,第1633页。
    1《金史》卷一《世纪》,第3页。
    2(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第16页a。
    3参考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7页。
    4《金史》卷一《世纪》,第5页。
    1参考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4页。
    2[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1页。
    3王可宾:《女真国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4《金史》卷一《世纪》,第14页。
    5[日]三上次男「金朝初期の路制について」、『北亜細亜学報』第2輯、1943年。
    1王可宾:《女真国俗》,第112页。
    2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3参考张博泉:《金史简编》,第51-52页。
    1《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2页。
    2《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5页。
    3参见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90页。
    4[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168页。
    1《辽史》卷四《太宗纪下》,第59页。
    2《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第438页。
    3《辽史》卷四五《百官志一》,第685页。
    4《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第438页。
    1李逸友:《辽代城郭营建制度初探》,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2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平议》,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历史地理》编委会编:《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3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4关于辽五京的建置过程,参考《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第438-439页;《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第456页;《辽史》卷三九《地理志三》,第481-482页;《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第496页;《辽史》卷四一《地理志五》,第506页。
    1(民国)吴廷燮:《辽方镇年表》,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39页a-第77页a。
    2李昌宪:《金初原辽地的路制与路级政区试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编:《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第950页。
    3学界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宋代的路制可溯源至唐朝和五代时期的道制。另有李昌宪先生认为宋朝建立转运司路和安抚司了主要是受到五代时期的转运使和都部署制度的影响。参见李昌宪:《宋朝路制研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128页。
    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监司称职司》、《监司之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27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一五转运使》,第557页a。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二《转运》,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634页b。
    3(宋)王应麟:《玉海》卷一八二《乾德转运使》,影印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352页a。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转运使》,第556页b。
    5参见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7页;李昌宪:《宋朝路制研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九卷),第94页;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6戴扬本:《<玉海>卷一二八“沈义伦任京西转运使”之说更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戴扬本:《关于北宋初期转运使的几个问题——兼议北宋几则早期文献的史料意义》,《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4期。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卷八,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八月条,第195页;(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卷七《成都府路》,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7页;(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广济军》,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3页;(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卷一二,宋太祖开宝四年(971)五月条,第265页;(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卷一六,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十二月条,第354页。参考李昌宪:《宋朝路制研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九卷),第94页。
    8张德昌:《北宋路制简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9(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三册)卷一七,宋太宗开宝九年(976)十一月条,第385页。
    1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三册)卷一八,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八月条,第411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转运使》,第557页b-第557页b。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四册)卷三三,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春正月条,第733-734页。
    3[日]青山定雄「唐宋時代の転運使及び発運使」、『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図の研究』、吉川弘文館1969年版、第309頁。
    4《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4页。
    5(宋)杨仲良撰,李之亮校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九八《哲宗皇帝汰监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8页。
    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提刑》,第558页下;(宋)杨仲良撰,李之亮校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太宗皇帝听断》,第197页。
    7(宋)杨仲良撰,李之亮校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太宗皇帝听断》,第198页。
    8(宋)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一六一《置诸路提刑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0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十五提刑》,第558页下。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九册)卷一一三,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条,第2646页。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九册)卷一一四,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五月条,第2676页。
    4《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7页。
    5(元)马端临《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三之八《常平仓》,第5723页下。
    6(元)马端临《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提举常平仓农田水利差役》,第3274页下。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十五册)卷三六八,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条,第8877页;《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8页。
    8(宋)李焘:《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8页。
    1《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8-3969页。
    2李昌宪:《宋朝路制研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九卷),第100页。
    3(元)马端临:《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七九《安抚使》,第3206页上。
    4《宋史》卷六《真宗纪一》,第112页;卷七《真宗纪二》,第125页;卷八《真宗纪三》,第168页。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十三册)卷一一三,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四月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74、4475页。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五册)卷五六,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五月条,第1236页;《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八二《安抚使》,第3207页b。
    7(元)马端临:《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七九《安抚使》,第3206页a。
    1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1页。
    2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第19-29页。
    3《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0-3962页。
    4聂崇岐:《中国历代官制简述》,聂崇岐:《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5-226页。
    5张德昌:《北宋路制简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6张帆:《金朝路制再探讨——兼论其在元朝的演变》,《燕京学报》新十二期,2002年。
    7陈长征:《北宋中央控驭地方的派出机构——路》,《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4页。
    2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0-61页;王文楚:《北宋诸路转运司的治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第28辑;王晓龙:《从提点刑狱司制度看宋代“路”之性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辑。
    3李其旻:《宋朝“路”制浅析》,《齐鲁学刊》,1992年第4期。
    4郑世刚:《略论宋代“路州县”三级行政体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5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6李昌宪:《宋朝路制研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九卷)。
    7余蔚:《完整制与分离制:宋代地方行政权力的转移》,《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依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
    2参考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1《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2页。
    2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3[日]三上次男「金の蒲与路について——金の北辺に関する一考察——」、『東方学報』第13巻第2号、1942年。
    4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克东县金代蒲峪路故城发掘》,《考古》1987年第2期。
    5李士良:《金代北疆重镇——蒲峪路治所》,《求是学刊》1980年第1期。
    6景爱:《关于金代蒲与路的考察》,《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沈章兴:《蒲峪路古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1李龙:《克东金城与金代蒲峪路古城——与沈章兴、王振超二同志商榷》,《齐齐哈尔社联通讯》1987年第1期。
    2吴培玉:《<金界壕考>补正二则》,《北方论丛》1998年第3期。
    3景方昶:《东北舆地释略》,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三集),第1004页a。
    4[日]津田左右吉「金代北辺考」、『満鮮歴史地理研究二』、岩波書店1964年版、第264-320頁。
    5景爱、孙文政、王永成编著:《金代官印》卷三《地方路府州县官印》,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36页。
    6王振超:《克东金城质疑》,《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7《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2页。
    8张松:《蒲峪路四至考》,《青年文学家》2006年第2期。
    9景爱:《关于金代蒲与路的考察》,《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2页。
    1《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
    2《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央民族学院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地区资料汇篇》,1979年版。
    3张泰湘:《黑龙江古代简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郝思德:《浅谈“胡里改路之印”》,《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1期。
    5孙仁秀:《黑龙江历史考古述论(下)》,《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
    6李英魁:《金代胡里改路》,《北方文物》1994年第3期。
    7梁春雨:《浅谈金代胡里改路》,《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8贾明伟、魏国忠先生《论挹娄的考古学文化》,《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9《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
    1《金史》卷七〇《完颜石土门传》,第1621页。
    2《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1621页。
    3郭毅生:《率宾府、恤品路和开元城》,《历史地理》1982年第2辑。
    4其一,“平灭渤海前更名说”认为辽太祖在出兵平灭渤海国前,射龙显吉兆,将射龙之地更名为黄龙府。参考(宋)洪皓:《松漠纪闻》卷下,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208页b;(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卷一《太祖大圣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第30页。其二,“平灭渤海后更名说”认为辽太祖天显元年(926)平灭渤海,重新回到扶余府后崩殂,天上见黄龙,于是将扶余府更名为黄龙府。参考《辽史》卷二《太祖纪下》,第21-22、24页;《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第470页;《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2页;
    5赵永春:《辽金时期的黄龙府》,《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6景方昶:《东北舆地释略》,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三集)。
    7都兴智:《黄龙府始建开原说驳议》,都兴智:《辽金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202页。
    8赵永春:《辽金时期的黄龙府》,《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9景方昶:《东北舆地释略》卷二《黄龙府》,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三集),第1008页a。
    1刘其凡等:《开原县志》,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七集),第2472页b-2473页a;《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第470页。
    2宁梦辰:《黄龙府新考——<静晤室日记>读后(上)》,《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宁梦辰:《黄龙府新考——<静晤室日记>读后(下)》,《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3(清)杨宾:《柳边纪略》,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238页b。
    4(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南天书局1981年版,第21页。
    5董晓红:《黄龙府古塔农安——吉林省农安县地名的由来》,《中国地名》2009年第12期。
    6《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8页。
    7《金史》卷七二《完颜娄室传》,第1650页。
    8《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1页。
    9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1《金史》卷七一《斡鲁古传》,第1635页。
    2《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2页;《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9页。
    3《金史》卷一三五《高丽传》,第2884页
    1《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3页
    2《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3页。
    3《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0页。
    4《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8页。。
    5《金史》卷八一《夹谷谢奴传》,第1817页。
    6李健才:《金代东北的交通路线》,《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7王崇时《关于金代曷懒路的几个问题》,《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8《金史》卷六六《完颜胡十门传》,第1562页。
    9《金史》卷六六《完颜钩室传》,第1562页。
    10《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
    1董万军:《曷苏馆路治所考》,《北方文物》1992年第1期。
    2李锦萍、王金令:《金代曷苏馆路治所的考辨》,《北方文物》2009年第1期。
    3《金史》卷七一《婆卢火传》,第1638页。
    4张柏忠:《金代泰州、肇州考》,《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5景爱:《辽金泰州考》,陈述主编《辽金史论文集》(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页。
    6李健才:《关于金代泰州、肇州地理位置的再探讨》,《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
    7宋德辉:《城四家子古城为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8《金史》卷七二《完颜习古乃传》,第1666页。有载“后为临潢府军帅。”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9页
    2《金史》卷六六《完颜挞懒传》,第1567页。。
    3《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
    4《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2页。
    5《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2页。
    6《金史》卷七一《完颜斡鲁传》,第1635页。
    1参见程妮娜:《金朝前期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都元帅府初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五《太宗文烈皇帝三》,第84页。
    1《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3页;《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0、561页。(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九《熙宗孝成皇帝一》,将会宁府置上京的时间记作金熙宗天会十三年(1135),应为为误记,第137页。
    2《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3页。
    3谭其骧:《金代路制考》,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第89页。
    4《金史》卷二四《地理志》,第555、564页。
    5《辽史》卷四六《百官志二》,第744、748页;《辽史》卷四八《百官志四》,第801页。
    6《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0页。
    7《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9-60页。
    8《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第1777页。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第680-681页。
    2(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二《立齐国刘豫册文》,第454页。
    3(宋)张汇:《金虏节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六《炎兴下帙六六》,第1197页。
    4安介生:《“山西”源流新探——兼考辽金时期山西路》,《晋阳学刊》,1997年第2期。
    5关于五京的建置过程,参考《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第438-439页;《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第456页;《辽史》卷三九《地理志三》,第481-482页;《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第496页;《辽史》卷四一《地理志五》,第506页。
    6《金史》卷六《世宗纪上》,第130页。
    7《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3页。
    1《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41-653页。
    1《金史》卷五《海陵纪》,第92页;《金史》卷一二九《萧裕传》,第2790页;《金史》卷四《熙宗纪》,第84-85页;《金史》卷七〇《完颜宗贤传》,第1620页。
    2咸平府,国初为咸州路,置都统司。海陵天德二年(1153)八月升为咸平府,后为总管府,具体时间不详,参照《兵志》所载天德二年诸司的改建,疑为是年。《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3页。
    3海陵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府曰永安,贞元二年(1154)改作大兴。见《金史》卷24《地理志上》,校勘记51、52,第584-585页。刘浦江《金中都永安考》,杨奂《还山遗稿》198-219案志文颠窜疏漏不可读。“析津”文上“永安”二字,初疑衍文
    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载,海陵贞元元年(1150)以“燕京析津府为大兴府,号中都为中京,会宁府为北京”(第2681页)。《金史》卷六三《后妃传上》“海陵迁都至中京,遣石哥至中都”(第1511页);《金史》卷八九《田谷传》世宗朝田谷为“同知中京留守”(第1981页);《金史》卷九三《庄献太子传》宣宗迁汴,庄献太子完颜守忠“留守中京”(第2061页)。上述史料中所云以会宁府为北京,以中都为中京,皆为史家谬记。
    5《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校勘记三〇,第582页。
    1谭其骧:《金代路制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1981年。
    2蒋松岩:《金代地方政治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63页。
    3《金史》卷一〇《章宗纪二》,第242-243页。
    4(金)陈大举:《济阳县创建先圣庙碑》,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2页。
    5《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6页。
    6《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第1055页;《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第285页。
    7《金史》卷一三《卫绍王纪》,第294页。
    8《元史》卷一《太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17页。
    1《元史》卷一五〇《石抹明安传》,第3556页。
    2(清)张嘉谋:《南阳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三〇),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1986年版,第204页。
    3《金史》卷一二三《陀满胡土门传》,第2687页;《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34、636页。关于绛州升为晋安府的时间,《地理志》作宣宗兴定二年(1218)十二月。据《陀满胡土门传》所载,笔者认为绛州升作晋安府的时间不晚于宣宗兴定二年(1218)十月。
    4本节关于诸路辖区沿革的整合与梳理,其资料多来源于《金史》的《纪》、《传》、及《地理志》,因此相关内容不再加注释。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693页。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718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931页。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805页。
    3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395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842页。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718页。
    3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652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652页。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205页。
    3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205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12页。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652页。
    3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651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652页。
    2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2715页。
    3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051页。
    4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861页。
    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485页。
    2程妮娜师曾对上京路下的诸路建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参见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8-304页。
    1《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校勘记六,第579页。
    2《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0-557页。
    3《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8页。
    4刘浦江:《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5《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1页。
    6《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55页。
    7《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2、313页。
    1《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2、313页。
    2《金史》卷一五《宣宗纪中》,第334页;《金史》卷一六《宣宗纪下》,第361页。
    1《周礼》卷一《天官冢宰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39页a-第639页c。
    2《金史》卷五《海陵纪》,第98页;《金史》卷四四《兵志》,第1003页。
    3《金史》卷七〇《完颜石土门传》,第1621页。
    1《金史》卷一二八《循吏传》,第2757页。
    2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49-50页。
    3《金史》卷一《世纪》,第2页;《金史》卷六六《完颜胡十门传》,第1561页;《金史》卷六六《完颜钩室传》,第1562页;《金史》卷七〇《完颜石土门传》,第1621页;《金史》卷七〇《完颜忠传》,第1623页。
    4参见程妮娜:《金初勃堇初探》,《史学集刊》1986年第2期;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50页。
    5《金史》卷七〇《完颜石土门传》,第1622页;《金史》卷七〇《完颜忠传》,第1623页;《金史》卷七〇《完颜思敬传》,第1625页。
    6《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
    7《金史》卷七二《完颜娄室传》,第1650页。
    8(金)王彦潜:《完颜娄室神道碑》,王新英编:《金代石刻辑校》,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9王曾瑜:《金朝军制》,第16页。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6页。
    2《金史》卷三《太宗纪》,第62页;《金史》卷七二《完颜娄室传》,第1650页;《金史》卷七二《完颜活女传》,第1654页。
    3《金史》卷九一《孛术鲁阿鲁罕传》,第2024页。
    4《金史》卷九一《孛术鲁阿鲁罕传》,第2025页。
    5《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2-553页。
    6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1《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3页。
    2《金史》卷六六《胡十门传》,第1562页。
    3《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3页。
    4《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8页。
    5《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34页。
    1《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29、634页。
    2(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五《太宗文烈皇帝三》,第84页。
    3《金史》卷二五《地理志种》,第599、602-603、609、613页。
    4《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10页。
    5《金史》卷八〇《乌延蒲卢浑传》,第1804页。
    6《金史》卷三《太宗纪》,第65页。
    1宣宗兴定元年(1217)南京路的散府河南府升为中京金昌府,虽置留守司,但并不是路的治所。
    2《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5-1306页。
    1《金史》卷一二《章宗纪》,第274页。
    2《金史》卷一〇四《高霖传》,第2290页。
    3《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3-1305页。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正宣上帙三,第16页a;《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50页。
    2《金史》卷三六《礼志九》,第832页。
    3《金史》卷八四《高桢传》,第1889页。
    4《金史》六九《完颜宗杰传》,第1604页。
    5《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2-113页。
    1《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5页。
    2《金史》卷六五《完颜璋传》,第1548页。
    3《金史》卷六五《完颜璋传》,第1548页。
    4《金史》卷七〇《完颜宗宪传》,第1616页。
    5《金史》卷六八《李石传》,第1913页。
    6《金史》卷八《世宗纪下》,第186页;《金史》卷一九《世纪补显宗纪》,第413、415页。
    7(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四《宣宗皇帝上》,第331页。
    1《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3-1305页。
    1《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10页。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八上,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2(金)元好问:《中州集》卷八《李宁州之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4页。
    3《金史》卷一二六《庞铸传》,第2736页;(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4《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第1230页。
    5(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七《寄庵先生墓碑》,排印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38页;(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八《文学翰苑上》,第405页;(金)元好问:《中州集》卷五《李治中遹》,第253页;《金史》卷一二四《马庆祥传》,第2695页;(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二七《恒州刺史马君神道碑》,第361页;(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三《马侯孝思堂记》,第446页;《金史》卷九六《李晏传》,第2125页;(金)元好问:《中州集》卷二《李承旨晏》,第100页。
    1吴廷燮:《金方镇年表》,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79页b。
    2金北人:《金代北疆首脑人物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9页。
    3《金史》六九《完颜宗杰传》,第1604页。
    4《金史》卷一二〇《徒单恭传》,第2616页。
    5《金史》卷一二〇《裴满达传》,第2615页;《金史》卷六九《完颜宗敏传》,第1609页;《金史》卷七六《完颜兖传》,第1746页;《金史》卷八四《完颜昂传》,第1887页;《金史》卷四《熙宗纪》,第85页;《金史》卷六《世宗纪上》,第121页;《金史》卷一三二《仆散师恭传》,第2815页。
    6《金史》卷八四《高桢传》,第1889页。
    1《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60-3961页;《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第3942-3947页。
    2《辽史》卷四八《百官志四》,第803-804、810-811页。
    3《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第2316、2317页;《元史》卷九〇《百官志六》,第2277、2297、2298、2300页。
    4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普遍设置的官名。各地方达鲁花赤监督地方官员,对本地事务有最后裁定权,与同级地方长官相比,地位更高,事权更大。参考潘修人:《元代达鲁花赤的职掌及为政述论》,《内蒙古社会科
    学(文史哲版)》1993年第6期;赵秉崑:《达鲁花赤考述》,《北方文物》1995年第4期。
    5《金史》卷一〇八《胥鼎传》,第2373页。
    1《金史》卷一〇一《仆散端传》,第2232页。
    2《金史》卷一一三《完颜赛不传》,第2480页;《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4页。
    3(汉)应劭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卷上,(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0页。
    1(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职官一四州郡上》,第889页;《后汉书》卷四九《王充传》,第1630页。
    2(唐)杜佑:《通典》卷一七一《州郡一》,第4469页;(唐)杜佑:《通典》卷三三《职官一五州郡下》,第911页。
    3《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第807-808页;(唐)杜佑:《通典》卷三三《职官一五州郡下》,第912页。
    4《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第1786页。
    5《宋史》卷二一《徽宗纪三》,第391页。
    6《宋大诏令集》卷二一《改定尚书内省抵掌御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104页。
    7(明)宋濂等:《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316页。
    8(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卷五《盛京五部等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4-255页。
    9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第93页,与(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合刊。
    10《金史》卷一〇〇《路铎传》,第2207页。
    1都兴智:《金代官制的几个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俄]А.Л.伊夫里耶夫著,盖莉萍译:《治中之印及赛金古城址行政级别考》,《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3(金)王寂:《宝塔山龟镜寺记》,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8页;(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七《寄庵先生墓碑》,第239页。
    4(金)元好问:《中州集》卷八《高转运德裔》,第404页;《金史》卷八五《完颜永功传》,第1903页;(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二二《东海郡侯上》,第299页。
    5《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5、1304、1311页。
    6《金史》卷五八《百官志四》,第1337页。
    7高青山、王晓斌:《从金代的官印考察金代的尺度》,《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1景爱、孙文政、王永成编著:《金代官印》卷三《地方路府州县官印》,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35、39、41页。
    2《金史》卷七〇《完颜宗亨传》,第1619页;《金史》卷九〇《阿勒根彦忠传》,第2003页。
    3《金史》卷一〇五《任熊祥传》,第2310页。
    4《金史》卷六二《交聘表下》,第1485页;《金史》卷一二二《尼厖古蒲鲁虎传》,第2674页。
    1本一员,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增至二员。参见《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5页。
    1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1《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1-1032页。
    2[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62页。
    3参考刘浦江:《金代户籍制度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208页。
    4刘浦江:《金代户籍制度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5王孝俊:《金代的户口调查统计及其启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3期。
    1《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17页。
    2刘浦江:《金代户籍制度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3《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4页。
    4《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10页。
    5《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5页。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1页。
    2《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2-1033页
    3《金史》卷四四《兵志》。
    4《金史》卷八九《移剌慥传》,第1987页。
    1《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2、313页。
    2《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2、313页。
    3《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2页。
    4《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9页。
    5《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1-32页.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1页;《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3页。
    2《金史》卷一三三《张觉传》,第2844页。
    3《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2页。
    4《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2-1033页。
    5《金史》卷九一《庞迪传》,第2013页。
    6《金史》卷八《世宗纪下》,第202页。
    7《金史》卷一〇八《侯挚传》,第2385页。
    1《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第1044、1047页。
    2《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第1043页。
    1《金史》卷一二八《傅慎微传》,第2763页。
    2潦水,指雨水。濠隍,指护城河。《金史》卷一〇一《完颜承晖传》,第2224页。
    3《大金国志校正》卷二三《东海郡侯下》,第310页。
    4《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7页。
    5《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7页。
    6[日]小川裕人「金代の物利銭に就て(上)」、『東洋史研究』、第5巻第6号、1940年。
    1刘浦江:《金代“通检推排”微探》,《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2《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4-1305,1310页。
    3《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38页。
    1《金史》卷三《太宗纪》,第62页;《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2页;《金史》卷二七《河渠志》,第669页;《宋史》卷二九《高宗纪六》,第538页;
    2《金史》卷二八《河渠志》,第671页。
    3《金史》卷二八《河渠志》,第675、676页。
    4《金史》卷二八《河渠志》,第688页。
    1《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3页;《金史》卷七六《完颜襄传》,第1746-1747页。
    2(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卷八,第82页。
    3(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二〇《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第285页。
    4《金史》卷七九《张中彦传》,第1790页。
    1《金史》卷八三《张浩传》,第1862页。
    2(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二《熙宗孝成皇帝四》,第173-174页。(宋)张棣:《金虏图经》,(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炎兴下帙一四四,第1755页a。
    3《金史》卷一二〇《乌古论元忠传》,第2624页。
    4(元)苏天爵辑撰,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卷一〇《宣慰张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06页。
    5《金史》卷九〇《丁暐仁传》,第2008页。
    1《金史》卷一〇《章宗纪二》,第239-240页;《金史》卷六六《完颜卞传》,第1568页。
    2《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1页。
    3《金史》卷九二《曹望之传》,第2039页。
    4《金史》卷一二五《杨伯仁传》,第2724页。
    5《金史》卷八九《梁肃传》,第1982页。
    6《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15页。
    7《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5-1306页。
    1《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3-1305页。
    2(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七《朝散大夫同知东平府事胡公神道碑》,第235-236页。
    3《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10页。
    4(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一八《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第246页。
    5(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二七《辅国上将军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铭》,第365-366页。
    6《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第1241页。
    7《金史》卷一三二《纥石烈执中传》,第2833页。
    1《金史》卷九八《完颜匡传》,第2166页。
    2《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17页。
    3《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07-1309页。
    4《金史》卷九《章宗纪一》,第221-222页。
    5《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第634页。
    6碑文上书“都总管镇国定两县水碑”十字。本小节材料皆引自(金)杨丘行:《都总管镇国定两县水碑》,王新英编:《金代石刻辑校》,第19-22页。不再重复注释。
    1邓小南:《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从前近代洪洞的水资源管理看“民间”与“官方”》,《暨南史学》第三辑,2004年。
    2吴廷燮:《金方镇年表》,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79页a。
    3《金史》卷八四《高桢传》,第1890页。
    4《金史》卷八三《张浩传》,第1862页;卷八四《耨盌温敦兀带传》,第1884页;卷六八《完颜蒲查传》,第1600页;卷八二《仆散浑坦传》,第1845页;卷九一《石抹卞传》,第2019页。
    1《金史》卷一《世纪》,第16页。
    2《金史》卷八三《张浩传》,第1862页。
    3《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第1963页。
    4《金史》卷九七《韩锡传》,第2149页。
    5《金史》卷一二五《杨伯仁传》,第2724页。
    6《金史》卷一〇一《完颜承晖传》,第2224页。
    7《金史》卷九七《张大节传》,第2146页。
    1(宋)洪皓:《松漠纪闻》卷上,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影印本(第一集),第207页a。
    2《金史》卷一〇五《王翛传》,第2316页;(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卷八,第82页。
    3《金史》卷七九《张中彦传》,第1790页。
    4《金史地理志》载德州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德州地处山东西路(治所东平府)北境,紧邻河北东路(治所河间府),距离河间府更近。一般来讲,家奴重喜应到本路首府举报,去河间府举报同时被河间府受理,又派出路官对疑犯进行抓捕,说明在世宗大定初期,德州有可能属于河北东路(河间府),此处姑且存疑。
    5《金史》卷五七《百官志三》,第1310页。
    6参见《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中》,第617页;《金史》卷七四《完颜文传》,第1711页。
    1《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8页。
    2《金史》卷一三五《高丽传》,第2884页。
    3《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1页。
    4《金史》卷八四《完颜昂传》,第1668页。
    5《金史》卷九八《完颜纲传》,第2175页。
    1《金史》卷八二《完颜讹里也传》,第1854页。
    2《金史》卷八八《移剌道传》,第1968页。
    3《金史》卷八四《耨盌温敦兀带传》,第1885页。
    4《金史》卷九三《完颜宗浩传》,第2073页。
    5《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第285页。
    6《金史》卷九五《粘割斡特剌传》,第2109页。
    7《金史》卷一〇四《移剌福僧传》,第2296页。
    8(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二七《恒州刺史马君神道碑》,第361页;《金史》卷一二四《马庆祥传》,第2696页。
    9《金史》卷一二三《爱申传》,第2691页。
    1《金史》卷一二三《陀满胡土门传》,第2687页。
    2《金史》卷八二《乌古论三合传》,第1847页。
    3《金史》卷八七《仆散忠义传》,第1935-1936页。
    4《金史》卷八六《夹谷查剌传》,第1926页。
    5《金史》卷七三《完颜宗尹传》,第1675页。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二,绍兴三十一年九月,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28页。
    7《金史》卷一七《徐文传》,第1786页。
    1《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4页。
    2《金史》卷九〇《移剌斡里朵传》,第2002页。
    3《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9页。
    4《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3-34页。
    5(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二七《完颜兀室传》,第385页。
    6《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3页。
    1《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5页。
    2《金史》卷八六《乌延蒲辖奴传》,第1919页。
    3《金史》卷一〇三《乌古论长寿传》,第2272页。
    4(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二二《东海郡侯上》,第298页。
    5《金史》卷九九《徒单镒传》,第2189页。
    6《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40页。
    1《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9页。
    2《金史》卷七四《完颜宗望传》,第1703页。
    3《金史》卷九二《卢孝俭传》,第2041页。
    4(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二八《潞州录事毛君墓表》,第380页。
    5《金史》卷一〇四《奥屯忠孝传》,第2298-2299页;《金史》卷一〇七《张行信传》,第2365页。
    6程妮娜先生曾对金朝的京、都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参见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
    1《金史》卷三六《礼志九》,第832页。
    2《金史》卷三一《礼志四》,第753页。
    3《金史》卷六《世宗纪上》,第139页;《金史》卷八五《完颜永中传》,第1897页。
    4《金史》卷三三《礼志六》,第796页
    5《金史》卷一一《章宗纪三》,第250-251页。
    1《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第267页。
    2《金史》卷六四《后妃传下》,第1523页。
    3《金史》卷一九《世纪补》,第413-415页。
    4《金史》卷八八《纥石烈良弼传》,第1956页;《金史》卷九五《蒲察通传》,第2107页。
    5《金史》卷九三《完颜宗浩传》,第2079-2080页。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41页;《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8页。
    2(金)佚名编,金少英校补,李庆善整理:《大金吊伐录校补》二七《与南宋书草》,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8页。
    3《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9页。
    4《金史》卷一三四《西夏传》,第2867页。
    1《金史》卷五《海陵纪》,第98页;《金史》卷一七《哀宗纪上》,第380页。
    2《金史》卷八九《梁肃传》,第1986页。
    3《金史》卷八九《梁肃传》,第1983页。
    4《金史》卷六五《完颜璋传》,第1552页。
    5《金史》卷三《太宗纪》,第53页。
    1《金史》卷七三《完颜希尹传》,第1685页;《金史》卷一二一《粘割韩奴传》,第2637页。
    2《金史》卷一一一《古里甲石伦传》,第2439页。
    3《金史》卷一一二《完颜合达传》,第2464-2465页。
    4《金史》卷七七《完颜昌传》,第1764页。
    5《金史》卷九〇《张九思传》,第2004页。
    6《金史》卷四九《食货志四》,第1097、1098页。
    7《金史》卷一〇八《胥鼎传》,第2373-2374页。
    1《金史》卷六《世宗纪上》,第124页;《金史》卷一二八《高昌福传》,第2765页。
    2《金史》卷六《世宗纪上》,第149页。
    3(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二〇《章宗皇帝中》,第278-279页。
    4《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第268页。
    2《金史》卷五二《选举志二》,第1158页。
    1《金史》卷五二《选举志二》,第1166页。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4页。
    2《金史》卷八〇《乌延蒲卢浑传》,第1803-1804页。
    3《金史》卷一九《世纪补》,第408页;卷四四《兵志》,第991页。
    4(明)杨循吉撰:《金小史》卷二,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徐景凤刻本。
    1《金史》卷七三《完颜晏传》,第1673页。
    1《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第1132页。
    2《金史》卷八三《张浩传》,第1862页;卷八九《苏保衡传》,第1973页。
    1《金史》卷五九《宗室表》,第1359页。
    2张博泉:《金代黑龙江“宰执”探赜》,《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1期。
    1《金史》卷九五《蒲察通传》,第2105、2106页;《金史》卷九七《刘珫传》,第2158页;《金史》卷一〇三《蒲察阿里传》,第2275页;《金史》卷一〇四《斡勒合打传》,第2302页;《金史》卷一二二《完颜六斤传》,第2667页;《金史》卷一二八《张奕传》,第2761页;(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二七《辅国上将军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铭》,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65页。
    1《金史》卷九五《蒲察通传》,第2105页。
    2《金史》卷九《章宗纪上》,第210页。
    1《金史》卷一二四《郭虾传》,第2709页;《金史》卷八九《移剌子敬传》,第1987页;《金史》卷一二三《马肩龙传》,第2692页;(金)元好问:《中州集》卷九《马舜卿》,第453页。
    2《金史》一三二《仆散师恭传》,第2824页。
    3《金史》卷一一三《赤盏合喜传》,第2492页。
    4《金史》卷八三《耶律安礼传》,第1871页。
    5《金史》卷八六《独吉义传》,第1917页;《金史》卷八八《移剌道传》,第1966页。
    6《金史》卷九〇《移剌道传》,第1994页;《金史》卷九〇《阿勒根彦忠传》,第2003页。
    1《金史》卷一《世纪》,第2页。
    2《金史》卷三《太宗纪》,第62页;《金史》卷七〇《完颜石土门传》,第1622页;《金史》卷七〇《完颜忠传》,第1623页;《金史》卷七二《完颜娄室传》,第1650页;《金史》卷七二《完颜活女传》,第1654页。
    1《金史》卷九一《孛术鲁阿鲁罕传》,第2025页。
    2《金史》卷八〇《乌延蒲卢浑传》,第1803-1804页。
    3《金史》卷八〇《乌延蒲卢浑传》,第1803页。
    4《金史》卷八〇《大传》,第1807-1809页;
    1(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六之八,第7822页b。
    2《金史》卷一二二《吴僧哥传》,第2657页。
    3王国维:《鞑靼考》,《清华学报》,1926年第三卷第一期。
    4陈述:《金史氏族表》卷五,《金史拾补五种》,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24页。
    5蔡美彪:《乣与乣军之演变》,《元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页。
    6《金史》卷一二四《马庆祥传》,第2659页。
    1(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一六《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第221页。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M].影印元文宗至顺间(1330-1333)建安椿荘书院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63.
    (宋)李焘撰.上海师范学院(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1990.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宋)楼钥.北行日录[M].知不足斋丛书本,长塘鲍廷博清乾隆道光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宋)王称撰.孙言诚,崔国光点校.东都事略[M].二十五别史:第十九册[M].济南:齐鲁书社,2000.
    (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宋)王应麟.玉海[M].影印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刊本.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宋)杨仲良撰.李之亮校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金)王寂.辽东行部志[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八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金)王寂撰.朱希祖考证.鸭江行部志节本[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八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金)王寂.拙轩集[M].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金)佚名编.金少英校补.李庆善整理.大金吊伐录校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1.
    (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排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金)元好问.中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金)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M].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元)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M].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元人文集珍本丛刊[Z].明刊黑口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元)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王鹗.汝南遗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明)毕恭等修,任洛等重修.辽东志[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二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明)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明)李辅等.全辽志[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二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明)刘基等.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585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M].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
    (明)杨循吉.金小史[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一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清)阿桂,于敏中等.钦定满洲源流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99册[Z].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清)毕沅编著.“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校点.续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7.
    (清)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七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清)长顺,讷钦监修.李桂林,顾云总辑.吉林通志[M].清光绪末刻本.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清)杭世骏辑.金史补[M].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藏清抄本.
    (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清)黄虞稷,倪灿,钱大昕等.辽金元艺文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清)李慈铭.荀学斋日记[M].越缦堂日记:第十六册[Z].扬州:广陵书社,2004.
    (清)李有棠著.崔文印整理.金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清)卢文弨.金史补脱[M].(清)卢文弨.群书拾补[Z].《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点校.廿二史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3.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清)施国祁.金史详校[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93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施国祁.金源札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清)王士禛撰,靳斯仁点校.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清)吴乘权等.纲鉴易知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清)吴大澂撰.关大虹,李晓晨标注.皇华纪略[M].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清)张穆.蒙古游牧记[M].台北:南天书局,1981.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民国)景方昶.东北舆地释略[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三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民国)吴廷燮.金方镇年表[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一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民国)吴廷燮.辽方镇年表[M].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第一集[Z].沈阳:辽沈书社,1985.
    董克昌主编.大金诏令释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景爱,孙文政,王永成编著.金代官印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7.
    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王新英编.金代石刻辑校[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陈述.金史拾补五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程妮娜主编.东北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程妮娜主编.中国地方史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郭长海.金代名臣名将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
    何俊哲,张达昌,于国石.金朝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金北人.金代北疆首脑人物研究[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
    金毓黻.东北通史[M].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78.
    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M].济南:齐鲁书社,1997.
    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李锡厚,白滨.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辽金西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李治安,薛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与(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合刊),1980.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孙进己,冯永谦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陶晋生.女真史论[M].台北:食货出版社,1981.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Z].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
    谭其骧主编.张锡彤,王钟翰,贾敬颜,郭毅生,陈连开等著.中国历史地图
    集释文汇编:东北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王可宾.女真国俗[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王颋.完颜金行政地理[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
    王曾瑜.金朝军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许正文.中国历代政区划分与管理沿革[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薛虹,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杨树森.辽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余蔚.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张博泉.金代经济史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张博泉.金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张博泉等.金史论稿:第一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张博泉等.金史论稿:第二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张金铣.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世界地图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鲁西奇.金代地方制度初探[D].武汉:武汉大学,1989.
    蒋松岩.金代地方政治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1.
    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6.
    陈志英.金元时期的转运司[D].上海:复旦大学,2008.
    安介生.“山西”源流新探——兼考辽金时期山西路[J].晋阳学刊,1997,(2):94-102.
    蔡美彪:乣与乣军之演变[A].元史论丛:第2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3.1-22.
    曹尔琴.宋代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71-88.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历史研究,1997,(1):164-183.
    陈长征.北宋中央控驭地方的派出机构——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8-41.
    程妮娜.金初勃堇初探[J].史学集刊,1986,(2):18-23.
    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J].社会科学战线,1989,(1):179-183.
    程妮娜.金初府、州、县考略[J].北方文物,1989,(3):73-76.
    程妮娜.金朝前期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都元帅府初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27-31.
    程妮娜.金前期军政合一机构都元帅府职能探析[J].史学集刊,2000,(2):17-21
    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0,(3):88-93
    程尼娜.辽代女真属国、属部研究[J].史学集刊,2004,(2):84-90.
    陈志英.金代东北地区转运司建制考[J].兰州学刊,2008,(5):151-152
    陈志英.社会变革过程中政治制度的选择——金五京路转运司建制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3):46-53.
    戴扬本.《玉海》卷一二八“沈义伦任京西转运使”之说更论[J].中国史研究,2006,(1):107-113.
    戴扬本.关于北宋初期转运使的几个问题——兼议北宋几则早期文献的史料意义[J].历史教学问题,2007,(4):18-23.
    邓小南.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从前近代洪洞的水资源管理看“民间”与“官方”[J].暨南史学,第三辑,2004:75-91.
    董四礼.也谈金初建国及国号年号[J].史学集刊,2008,(6):94-98;117.
    董晓红.黄龙府古塔农安——吉林省农安县地名的由来[J].中国地名,2009,(12):59-60.
    都兴智.曷苏馆女真考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J].1986,(1):73-78.
    都兴智.金代官制的几个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69-71.
    都兴智.黄龙府始建开原说驳议[A].辽金史研究[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3-202.
    都兴智.论金代辽宁境内的猛安谋克与人口[J].东北史地,2007,(6):29-33.
    丁柏峰.文明的冲突——从会宁府的历史变迁看金的汉化过程.青海社会科学[J].2005,(4):86-87.
    董万军.曷苏馆路治所考[J].北方文物,1992,(1):46-47.
    樊恒发.关于金代肇州地理位置的探讨[J].博物馆研究,2006,(2):17-25.
    范寿琨.金代东北的汉人[J].社会科学战线,1986,(2):221-225.
    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J].中国史研究,2003,(2):129-143.
    郭毅生.率宾府、恤品路和开元城[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历史地理》
    编委会编.历史地理:第二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81-187.
    郝思德.浅谈“胡里改路之印”[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1):48-49.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克东县金代蒲峪路故城发掘[J].考古,1987,(2):150-158。
    姬乃军.陕西吴旗出土金与西夏划界碑[J].文物,1994,(9):92-93.
    贾玉英.唐宋时期“道”“路”制度区划理念变迁论略[J].中州学刊,2006,(6):147-151.
    贾伟明,魏国忠.论挹娄的考古学文化[J].北方文物,1989,(3):24-29.
    金北人.金上京二十七任首脑考述[J].蒲峪学刊,1994,(2):19-22.
    景爱.关于金代蒲与路的考察[A].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544-563.
    景爱.辽金泰州考[A].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一)[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75-195
    李昌宪.也谈北宋转运司的治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2):201-212.
    李昌宪.宋代诸路的辖区与治所沿革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历
    史地理》编委会编.历史地理:第十七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4-152.
    李昌宪.宋朝路制研究[A].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九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9-128.
    李昌宪.金初原辽地的路制与路级政区试探[A].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主编.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8.950-962.
    李昌宪.金代临潢府路、北京路州县沿革考[J].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2010.574-597.
    李昌宪.金朝京府州县司制度述论[J].中国史研究,2012,(3):135-156.
    李健才.辽代宁江州考[J].东北师大学报,1981,(6):72-74.
    李健才.金代东北的交通路线[A].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278-302.
    李健才.关于金代泰州、肇州地理位置的再探讨[J].北方文物,1996,(1):23-28.
    李锦萍,王金令.金代曷苏馆路治所的考辨[J].北方文物,2009,(1):95-98.
    李其旻.宋朝“路”制浅析[J].齐鲁学刊,1992,(4):64-66.
    李士良.金代北疆重镇——蒲峪路治所[J].求是学刊,1980,(1):119.
    李学智.释女真[A].大陆杂志社编.宋辽金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一辑第五册[C].台北:大陆杂志社,1960.174-187.
    李逸友.辽代城郭营建制度初探[A].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三辑[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45-94.
    李英魁.金代胡里改路[J].北方文物,1994,(3):117-121;128.
    梁春雨.浅谈金代胡里改路[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0-71.
    刘浦江.金代户口研究[J].中国史研究,1994,(2):86-96.
    刘浦江.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J].民族研究,1994,(2):81-89.
    刘浦江.金代户籍制度刍论[J].民族研究,1995,(3):69-78.
    刘浦江.金代“通检推排”微探[J].中国史研究,1995,(4):27-35.
    刘庆.金代女真官制的演变道路[J].民族研究,1987,(2):57-63.
    宁梦辰.黄龙府新考——《静晤室日记》读后(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7-30.
    宁梦辰.黄龙府新考——《静晤室日记》读后(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29-33.
    庞子营.略谈金代人口地理的几个问题[J].蒲峪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6-37.
    彭占杰.金代泰州都统婆卢火[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3,(3):45-47.
    潘修人.元代达鲁花赤的职掌及为政述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6):70-75.
    沈章兴.蒲峪路古城[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3):76-79.
    宋德辉.婆卢火与金泰州[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20-24;89.
    宋德辉.婆卢火墓地考[J].博物馆研究,2006,(3):60-64.
    宋德辉.城四家子古城为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J].北方文物,2009,(2):92-95.
    孙佳.金熙宗以来地方行政路考论[J].史学集刊,2012,(2):108-117.
    孙佳.论金熙宗以来行政路官员的入仕与转迁[J].求索,2012,(2):232-234.
    孙佳.金代“治中”考略[A].刘宁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十三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23-230.
    孙进己.女真源流考[J].史学集刊,1984,(4):50-56.
    孙丽梅.简述辽金时期的泰州[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1):42-45.
    孙仁秀.黑龙江历史考古述论(上)[J].社会科学战线,1979,(1):220-225.
    孙仁秀.黑龙江历史考古述论(下)[J].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2):197-201.
    谭其骧.金代路制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1981:89-109.
    谭其骧.中国历代政区概述[J].文史知识,1987,(8):15-21.
    陶晋生.金代的政治结构[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院集刊,1969,41(4):567-593.
    陶晋生.金代的政治冲突[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院集刊,1971,43(1):135-161.
    王崇时.关于金代曷懒路的几个问题[A].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303-315.
    王崇时.金代曷懒水补考[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21-23.
    王国维.鞑靼考[J].清华学报,1926,3(1):651-678.
    王国维.金界壕考[A].王国维.观堂集林[C].北京:中华书局,1959.712-736.
    汪圣铎.宋代转运使补论[J].中国史研究,2004,(1):81-88.
    王明荪.东北内蒙地区金代之政区及其城市发展[A].王明荪.辽金元史论文稿[C].永和:槐下书肆,2005.209-250.
    王世莲.孛堇、勃极烈考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4):49-53.
    王文楚.北宋诸路转运司的治所[A].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第28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7.145-159.
    王孝俊.金代的户口调查统计及其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91-93.
    王晓龙.从提点刑狱司制度看宋代“路”之性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3):37-45.
    王禹浪,于冬梅.辽东半岛地区金代建置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6):61-66.
    王振超.克东金城质疑[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3):80-82.
    杨春俏.论金代符牌制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6-81.
    杨国宜.庆历新政时期保州兵变的评价问题[J].安徽师大学报,1993,(3):303-310.
    杨清华.金朝后期对河东南、北路的军政统治——以行省、行元帅府统治为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34.
    杨树藩.辽金地方政治制度之研究[J].宋史研究集:第十一辑,1979:359-457.
    杨中华.金代肇州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3):85-88.
    衣保中.金代屯田制度初探[J].北方文物,1990,(3):76-81.
    于鹤年.唐宋两代的“道”和“路”[J].禹贡,1935,4(5):29-30.
    余蔚.完整制与分离制:宋代地方行政权力的转移[J].历史研究,2005,(4):118-130;191-192.
    张甫白.肃慎挹娄女真考辨[J].史学集刊,1992,(1):7-13.
    张博泉.金代黑龙江“宰执”探赜[J].学习与探索,1991,(1):134-141.
    张博泉.近百年来金史研究的进程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1996,(4):249-254.
    张柏忠.金代泰州、肇州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7,(4):208-211.
    张德昌.北宋路制简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74-82.张帆.金朝路制再探讨——兼论其在元朝的演变[J].燕京学报:新十二期,2002:99-122.
    张港.蒲峪路城的神秘消失[J].水利天地,2010,(2):38-39.
    张家驹.宋代分路考[J].禹贡,1935,4(1):25-44.
    张松.蒲峪路四至考[J].青年文学家,2006,(2):63.
    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平议[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历史地理》编委会编.历史地理:第十五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17-347.
    赵秉崑.达鲁花赤考述[J].北方文物,1995,(4):64-72.
    赵永春.辽金时期的黄龙府[J].北方文物,2007,(1):69-76.
    赵永春,玄花.辽金与高丽的“保州”交涉[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1):81-97;149.
    赵永春,李玉君.《金史》婆卢火身份新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80-90.
    赵振才.松花江畔的突斯克——黑水府、盆奴里部、考郎古城址[J].求是学刊,1980,(4):31;106-110.
    赵振绩.女真族系源流考异[J].历史研究,1995,(5):44-54.
    郑传斌.岳飞“直抵黄龙府”考[J].史学月刊,1996,(3):24-28.
    郑世刚.略论宋代“路州县”三级行政体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43-50.
    周峰.金代大兴府尹考述[J].北方文物,1998,(2):72-76.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151-157.
    周振鹤.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1-36.
    [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日]三上次男著.金启孮译.金代女真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俄] А.Л.伊夫里耶夫著.盖莉萍译.治中之印及赛金古城址行政级别考[J].北方文物,2009,(4):108-110.
    [古希腊] Aristotle. Translated by H Rackham. Politics[M]. Cambridge: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32.
    [德] Lorenz Von Stein. Die Verwaltungslehre[M]. Stuttgart: J. G.Cotta’sche Buchhandlung,1865.
    [美] Frank J Goodnow.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inGovernment[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00.
    [日]三上次男.金代政治制度の研究[M].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70.
    [日]三上次男.金代女真社会の研究[M].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72.
    [日]三上次男.金代政治社会の研究[M].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73.
    [日]外山軍治.金朝史研究[M].京都:東洋史研究会,1964.
    [美] Woodrow Wilson.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J]. Political ScienceQuarterly,1887,2(2):197-222.
    [日]青山定雄.唐宋時代の転運使及び発運使[A].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図の研究[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295-326.
    [日]小川裕人.金代の物利銭に就て(上)[J].東洋史研究,1940,5(6):26-43.
    [日]津田左右吉.金代北辺考[J].満鮮歴史地理研究二[C].東京:岩波書店,1964.264-320.
    [日]鳥山喜一.猛安謀克と金の国勢[A].満鮮文化史観[C].東京:刀江書院,1935.161-244.
    [日]三上次男.金初の世襲萬戸に就いて[J].東洋学報,第24巻第4号,1937:602-609.
    [日]三上次男.金初の都統司軍帥司[J].満洲史学,第2巻第3号,1938:1-21.
    [日]三上次男.金の蒲与路について——金の北辺に関する一考察——[J].東方学報,第13巻第2号,1942年.317-329.
    [日]三上次男.金朝初期の路制について[J].北亜細亜学報,第2輯,1943:89-142.
    [日]箭内亙.金の兵制に関する研究[J].蒙古史研究[M].東京:刀江書院,1930(復刻版.東京:西田書店,1962).127-210.孫佳.金朝府制略論[J].社会文化史学,第55号,2012:101-1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