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与迎拒(1840-191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1840—1919年法国大革命在中国的传播为线索,以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和新文化派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和迎拒为重点,深入地探讨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从中外“革命”话语权的竞争来分析,中国知识界建构起来的法国大革命观,不断地在突破传统的革命话语霸权,并获取现代革命话语的强势地位;二是从革命思想的嬗变来分析,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历经四个不同阶段,并突出体现了传统革命下的“法国大革命”、悖论中的“法国大革命”、工具理性下的“法国大革命”和文化观念下的“法国大革命”等不同的阶段特点,并客观地促进了革命主体、革命伦理价值观和革命理想等诸多革命思想方面的变化;三是从社会——思想互动层面来分析,1840—1919年间的社会变迁,特别是社会权势变迁影响着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同时,他们所建构的法国大革命观又反过来助推着这段时期的社会新发展。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相关概念界定;概述课题的学术研究动态,并阐明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介绍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研究1840—1894年间法国大革命初践中国。探讨法国大革命初践中国的社会背景——西力冲击和清廷统治下的内政变迁;并分析在传统革命观念的影响下,近代知识界如何初步建构其法国大革命观,重点聚焦在魏源、徐继畲、姚莹等经世派和王韬、郑观应等洋务派身上;并阐明洋务运动后革命观念的新变化。
     第三章:研究1895—1911年间维新派和立宪派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重点分析甲午战争后,传教士李提摩太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客观辨析“康有为借法国大革命推进光绪帝改革”的观点。深入剖析“己亥建储”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捍卫“庚子勤王”的正当性而建构起的法国大革命观。客观探讨清末新政后,康、梁等立宪人士对法国大革命观的重新建构。重点讨论维新派和立宪派所建构的法国大革命观之影响。
     第四章:研究1900—1911年间革命党人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和迎拒。分析革命党人全面建构法国大革命观的国内政治背景,即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的权势全面衰落。追述19世纪下半期日本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重点分析在日本思想界的影响下,革命党人对法国大革命的全面建构,并以此为革命典范。客观研究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并从中得出辛亥革命的启示。
     第五章:研究1912—1919年间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兴起和革命典范的转换。探讨“法国大革命”精神对民国政治的影响。分析新的社会背景下,俄国革命如何逐渐取代法国大革命成为近代中国知识界的新革命典范。
     结语:概述近代中国知识界建构和迎拒法国大革命的四个阶段,以及分析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并归纳总结出其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especially reformers, constitutionalists, revolutionists and the New Culture School, to construct,accept and refuse the knowledg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from1840to1919.It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deeply: Firs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flicts of the power of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a, the discours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consistently broke through the hegemony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And it got the powerful position in modern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Second, through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revolutionary thoughts, the discours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mainly experienced four stages: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under the traditional revolution, the paradox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under the tool reas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under the cultural ideas.It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changes of revolutionary subjects, revolutionary ethnic values and revolutionary ideals. Third, from the view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ideas, the social changes from1840to1919, especially the changes of social powers influenced the knowledg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accepted and refused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Conversely, those ideas boost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1840and1919.
     Chapter Ⅰ——The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si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of "revolution". It summarizes its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illustrat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mphatically introduce main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introduce the innovations and drawbacks.
     Chapter Ⅱ——The chapter studies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spread from1840to1894.It discusses the Chinese social background of spread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 for example,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changes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it analyzes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especially focusing on "Jinshi" School and Westernization Group, how to construct the view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revolutionary ideas. Finally, it illustrates the new changes of revolutionary ideas after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ChapterⅢ——The chapter studies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accepted or refused by reformers and constitutionalists.It analyzes emphatically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Timothy Richard and its effects. It differentiates objectively the viewpoint——Kang Youwei stimulated Emporer Guangxu to reform through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him. It examines deeply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Kang Youwei and Liang Qichao, which to justify rescuing Emporer Guangxu after the emperor heir in1899. It discusses objectively constitutionalists to construct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repeatedly. Finally, it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reformers and constitutionalists.
     Chapter V——The chapter studies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accepted or refused by revolutionists.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view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revolutionists.the background was a general declin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power after the Boxer Uprising. Such decline of government power mainly embodied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foundation of the Qing government legitimacy was destroyed. Second, the local forces challenged central authority. Third, the reform of the imperialist examinations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ade the new intellectuals rise. It retrospects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Japa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and analyzes emphatically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mpletely constructed by revolutionists and viewed as a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del. Finally, it stud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1911and get inspirations from it.
     ChapterVI——The chapter studies the rise of modern social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change of revolutionary model. It discusses what the spirit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bring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n it analyzes how the October Revolutions in Russia take the plac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as a new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del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
     Conclusion——The final part is to summarize the four stages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constructing, accepting and refus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s embodied in each stage. It sums up how the view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1789constructed by them affect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引文
① 今人学者基本认同“传统革命”的意义主要是指“汤武革命”,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刘小枫就曾提出除‘汤武革命”外,还应包括素王革命。由于本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除康有为曾提及过‘素王革命”外,其他人都言“汤武革命”,所以,在此选择“汤武革命”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 (见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66-369;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7;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M].上海:三联书店,2000:33-51;斯维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M].台北:允晨文化,1997:137--142;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4-384。)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7.
    ③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7.
    ④ [魏]王弼、魏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易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13.
    ⑤ 江灏、钱宗武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族人民出版社,1990:423.
    ①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47--148.
    ② 周振甫译注.诗经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268页.
    ③ 江灏、钱宗武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族人民出版社,1990:309-310.
    ④ 江云主编.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378.
    ⑤ 江灏、钱宗武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族人民出版社,1990:309-310.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1.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312--313.
    ① 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697-698.
    ②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三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5.
    ③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1.
    ④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581.
    ① [宋]范晔著.后汉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822.
    ② 革命的正当性基础与古代国家的正当性基础是可以类推的,因为古代中国只有造反者获得帝位后,才敢自称为“革命”,也即新国家的产生,那么,它们的正当性基础在古代知识分子的论述中都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类推性。(见: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当性基础[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韩]朴炳.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M].天津: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0:10。
    ④ 暴力或和平手段是否是传统与现代革命的区别标准之一的问题?如陈建华认为:“所谓‘革命’的基本含义是改朝换代,以武力推翻前朝,包括了对旧皇族的杀戮,这是西方revolution的意义里没有的。”(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刘小枫认为此论未得要领,“‘革命’论的重点含义不是以暴力取得政权而有别于禅让。”(见: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M].上海:三联书店,2000:40.)换言之, 暴力取得政权不是传统革命的重心。
    ① [英]昆廷·斯金纳著,段胜武等译.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604-605.
    ② [英]昆廷·斯金纳著,段胜武等译.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615.
    ③ [法]托克维尔,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V.
    ④ [英]柏克著,何兆武等译.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
    ⑤ [美]查默斯·詹隼著,郭基译.革命:理论与实践[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2.
    ⑥ [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3.
    ⑦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译.革命的年代:1789-1848[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
    ⑧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15.
    ① 此三篇文章收录于刘宗绪主编:《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
    ② 其中张芝联和端木正所著的两篇文章收录于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主编:《法国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① [英]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81.
    Robert Damton.In Search of the Enlightenment: Recent Attempts to Create a Social History of Ideas[J].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1971, (3):113—132.
    ② 罗志田。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J].社会科学研究,2009(2)
    ① 外蕃传[A].近代中国对西方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一分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72:61.
    ② 魏源.海国图志(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1201.
    ③ 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1987:64.
    ④ 鲜于浩、田永秀.近代中法关系史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4.
    ⑤ [日]石田于之助著,张安英译.中西文化之交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1.
    ⑥ 中外关系史学会等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5辑)[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91:248.
    ⑦ [法]杜赫德著,郑德弟、沈坚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一册)[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11-12.
    ⑧ 冯棠、孟华等著.法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45.
    ⑨ [法]魁奈著,谈敏译.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
    ① [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9.
    K.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9:170.
    ③ 鲜于浩、田永秀.近代中法关系史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37.
    ④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7.
    ⑤ [法]卫青心著、黄庆华译.法国对华传教政策(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16.
    ①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10。
    ②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1·凡例).上海:淞隐庐,1890:1.
    ③ [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72.
    ④ 《四洲志》与《海国图志》有关法国的记载完全一样。
    ① 魏源撰、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1189-1190.
    ② 魏源撰、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1197.
    ③ 以徐继.瀛环志略[M].台湾:华文书局,1968:553-557.
    ④ 徐继畲.瀛环志略[M].台湾:华文书局,1968:568-569.
    ⑤ 徐继畲.瀛环志略[M].台湾:华文书局,1968:568-569.
    ① 姚莹.佛兰西.[A].《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二分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72:386.
    ① 郭嵩焘著,钟叔河等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1984:368-369.
    ② 曾纪泽著,王杰成标点.出使英法俄国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1985:169.
    ③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97.
    ① 王韬.重订《普法战纪》(原序)[M].香港:中华印书总局,1898:1-2.
    ② 王韬.重订《普法战纪》(原序)[M].香港:中华印书总局,1898:4.
    ③ 王韬.重订《普法战纪》(原序)[M].香港:中华印书总局,1898:2-3.
    ① 王韬.重订《普法战纪》(原序)[M].香港:中华印书总局,1898:6.
    ② 王韬.重订《普法战纪》(原序)[M].香港:中华印书总局,1898:5-6.
    ③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89.
    ④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92.
    ①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89.
    ② 张雁深.中法关系史考[M].长沙:史哲研究社,1950:27.
    ③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552。
    ④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2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1000-1001。
    ⑤ 鲜于浩.近代中法关系史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33。
    ⑥ 日意格:《法国对华政策》, 《两个世界评论》1872年版,第25页。
    ⑦ 鲜于浩.近代中法关系史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43。
    ① 徐继畲.密陈天主教流弊请预为稽查以弭后患折[A].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二分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72:290.
    ① 曾国藩、丁日昌、成林奏审明津案各犯分别定擬开单呈览折[A].中华书局编辑部,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8)[C].北京:中华书局,2008:3085-3087.
    ② 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333。
    ① 笔者主要是基于张力,刘鉴唐所制作“国教案及民教纠纷简表”统计出来的结果。(可参见: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772-801)
    ② 陈银昆.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1860-1899)[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44,69.
    ③ 陈银昆.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1860-1899)[M].台湾:商务印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30.
    ④ 陈银昆.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1860-1899)[M].台北:商务印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99.
    ⑤ 赵雅博.雷鸣远神父传[M].台中:耀汉小兄弟协会出版,1963:64.
    ⑥ [美]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06-607.
    ① 王明伦.反洋教书文揭贴选[C].济南:齐鲁书社,1984:6.
    ② 王明伦.反洋教书文揭贴选[C].济南:齐鲁书社,1984:96.
    ③ 王明伦.反洋教书文揭贴选[C].济南:齐鲁书社,1984:34.
    ④ [法]卫青心著,黄庆华译.法国对华传教政策: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1842-1856)))(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6。
    ① 《太平天国教育》编写组.太平天国革命对儒家教育的大扫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12)。
    ② 张伟红.洪秀全与儒家思想[J].东岳论丛,1993(2);王明前.太平天国政治的“儒家化”轨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③ [美]约瑟夫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3-237.
    ①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30。
    ② 杨国安.从贼与反贼:变乱格局下地方绅民的反应及其关系网络[J].江汉论坛,2012(9).
    ③ 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2.
    ④ 王天奖.太平天国乡官的阶级成份[J].历史研究,1958(6)
    ⑤ 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94.
    ⑥ 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九)[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4.
    ① 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0。
    ② [美]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42。
    ① 曾国藩著.曾文正公全集(第16册)(据曾氏家藏本)[M].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6:92—93.
    ② 《清文宗实录》(卷89),10-13.
    ③ [美]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22.
    ① [美]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42.
    ② 秦晖.从“引西救儒”到“兴法反儒”:晚清以来西儒关系之演变[A].清华大学历史系、三联书店编辑部合编.清华历史讲堂续编[C].上海:三联书店,2008:363.
    ③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24.
    ① 张德彝著,左步青点,钟叔河校.随使法国记(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12.
    ②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435).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11-15.
    ③ 张德彝著,左步青点,钟叔河校.随使法国记(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17页.
    ① 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四二。史部纪事本末类[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02。
    ② 郭嵩焘著,钟叔河等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1984:627。
    ③ 张之洞.劝学篇·循序第七[A].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25.
    ④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15.
    ⑤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05.
    ①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40.
    ②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40.
    ③ 李鸿章曾把西学分为“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数门”,并且他认为这是“有利于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原”。(见李鸿章.筹议海防折[A].李鸿章全集(第2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1074.)
    ④ 郑观应著,陈志良选注.盛世危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55.
    ⑤ 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6.
    ⑥ 薛福成著,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福成集f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23.
    ⑦ 郭嵩焘著,钟叔河等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1984:379.
    ① 杜维明.道·学·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8。
    ② 王果明.清末对西方社会与中国三代盛世的比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2).
    ③ 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42-343.
    ①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当性基础[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113.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0.
    ① [清]魏源著,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1203.
    ② [清]魏源著,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1207.
    ③ [清]魏源著,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1218.
    ④ [潮魏源著,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1222.
    ⑤ [清]徐继畲.瀛环志略[M].台湾:华文书局,1968:556.
    ①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10
    ②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1·凡例).上海:淞隐庐,1890:1.
    ③ 本文所比较的高桥二郎译,冈千仞删定的《法兰西志》(明治十一年五月刻本)与王韬《重订法
    国志略》版本,两本书的版本分别是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与中国上海图书馆。
    ①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5)[M].上海:淞隐庐,1890:21;[法]犹里氏著,高桥二郎译,冈千仞删定.法兰西志(卷六)[M].东京:露月楼,1878:17.
    ②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5)[M].上海:淞隐庐,1890:21.
    ③ [法]犹里氏著,高桥二郎译,冈千仞删定.法兰西志(卷六)[M].东京:露月楼,1878:23.
    ④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5)[M].上海:淞隐庐,1890:28-29.
    ① [法]犹里氏著,高桥二郎译,冈千仞删定.法兰西志(卷六)[M].东京:露月楼,1878:25-26.
    ② 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8.
    ③ 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9.
    ④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5)[M].上海:淞隐庐,1890:32-33.
    ⑤ 关于此段王韬引用冈千仞的评论存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制定国宪也属于王韬的观点,并直 接引用此段话来论证王韬的“君主立宪”思想,如陈建华、佐藤慎一等人。 (见: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4;[日]佐藤慎一著,刘岳兵译.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85.)但美国学者柯文认为王韬与冈千仞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评论存在分歧,他认为冈千仞强调产生一个好政府的基础是制度——“制国宪、定君民权限”,而王韬则强调一个好政府的方法在于让圣人当政。 (见:[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17.)
    ① 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4.
    ② 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35.
    ③ 许晓光.明治前期日本对国家体制的认知与论争[J].史学理论研究,2012(3).
    ④ 1789年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第16条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这被认为构成了“权利保障”和“权力分立”之近代自由宪法的主要内容。(见:[德]卡尔·施米特著,刘锋译.宪法学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9.)
    ① [日]冈村监辅.万国史记(卷11)[M].华国堂藏本,1900:6-9.
    ②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6)[M].上海:淞隐庐,1890:27.
    ③ 王韬.重订法国志略(卷7)[M].上海:淞隐庐,1890:1.
    ④ 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13.
    ① 夏勇.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②[日]沟口雄三.中国民权思想的特色[A].中国现代化论文集[C].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344.
    ③ 郑观应著,陈志良选注.盛世危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55.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71.
    ①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当性基础[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113.
    ① [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5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7:2829.
    ② 后清流派是相对于李鸿藻、张之洞、张佩纶等前清流派而言,后清流派主要是以翁同龢为核心,还包括侍读学士文廷式、礼部侍郎志锐和“南通才予”张謇、国子监祭酒盛昱、刑部主事沈曾植以及翰林院编修王仁堪、黄绍箕、丁立钧、李文田等人,甲午战争期间,属于“主战”派,并批判时弊的一群言官和名士。
    ①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2.
    ② 张子杨.关于翁同龢与康梁关系的一件史料[N].光明日报,1955-7-21.
    ③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A].梁启超著,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1164.
    ① [英]李提摩太.广学会50周年纪念特刊[M].上海:广学会,1938:12-13.
    ②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96.
    ③ 张伟良等.试论李提摩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和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④[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35.
    ⑤ [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37.
    ①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65.
    ② 张灏.晚清思想发展试论——几个基本论点的提出与检讨[A].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77.
    ③ 何启,胡礼垣著,郑大华点校.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83.
    ④ 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Z].北京:中华书局,1993:482.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A].郑逸梅,陈左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C1.上海:上海书店,1992:338.
    ② 张謇研究中心等编.张謇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71.
    ③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6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1895:3320.
    ④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40.
    ⑤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42.
    ⑥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7.
    ⑦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9.
    ⑧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0.
    ①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0.
    ②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8.
    ③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8-349.
    ④ 黄宗羲著.黄宗羲全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2-3.
    ⑤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51
    ⑥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50
    ⑦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73.
    ⑧ 张灏认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走向佛学,不仅是为政治需求还倾向佛学,而且是由价值取向危机所产生的精神挣扎有关系。 (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45.)
    ①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7.
    ②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78.
    ③ 毕永年.劝湘工[N].湘报,1898-5-10.
    ④ 王先谦著,梅季点校王先谦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12.
    ① 王先谦著.葵园四种[M].长沙:岳麓书社,1986:900.
    ① [美]威廉姆斯.上海广学会第十年年会纪略[N].万国公报(108册),1898-1.
    ② [英]李提摩太.广学会第十一届年报纪略[N].万国公报(120册),1899-1.
    ③ 张星烺.欧化东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8.
    ④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
    ①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
    ②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
    ③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
    ④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4.
    ⑤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
    ① 现在有些中国学者考察了伏尔泰的“平等”思想源于孟子的“仁政说”。
    ②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6.
    ③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6.
    ④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5.
    ⑤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1.
    ①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1.
    ②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2.
    ③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3.
    ①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4.
    ②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2.
    ③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4.
    ④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1-12.
    ⑤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9-10.
    ①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2-13.
    ②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3.
    ① 邹振环认为李提摩太有意颠倒了麦肯齐的原意,把法国大革命篡改为“法国大甜”或“法国大患”,视法国为当时欧洲治乱的关键。(见: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102.)
    ②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51.
    ③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6.
    ① [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51.
    ②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7.
    ③ [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
    ①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4.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
    ① 根据黄彰健考证, 《进呈法国革命记序》系康有为在宣统时伪作。 (见:黄彰健.康有为戊戌真奏议[N].台北:台中研院语言研究所发行出版,1974:505.)根据孔祥吉考证,康有为此折系辛亥革命前伪作,《法国变政考》(即《法国革命记》))根本没未向清廷呈递。(参见: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388-389.)
    ②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90;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四)[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39
    ③ 汤志钧.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J].历史档案,2006(5);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一)[J].近代史研究,2002(7);狭间直树.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成书考[J].近代史研究,1997(7)。
    ④ 张毅群整理.为光绪帝进讲“各国政略”稿[A]. 《近代史资料》编缉部编. 《近代史资料》(总104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6.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
    ①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
    ② 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Z].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8:131.
    ③ 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当性基础[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274.
    ① 郭卫东.“己亥建储”若干问题考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
    ② 刘坤一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15.
    ③ 刘坤一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33.
    ④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四)[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360
    ⑤ 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四)[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645
    ⑥ 宋恕著,胡珠生编.宋恕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698
    ⑦ 李鸿章著,顾廷龙等编.李鸿章全集(三)(电稿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82
    ⑧ 经元善著,虞和平编.经元善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10.
    ①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5
    ②但有人不同意此种看法,郭卫东认为西方列强并不关心立储之事,他们反对立储之事,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理由有三:一是反废立派夸大“夷情”;二是慈禧等人的怯外心理导致仇外心理;三是载漪等人的挑拨与分化的结果。(见:郭卫东.“己亥建储”若干问题考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5).)
    ③ 张一鏖.古红梅阁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31.
    ④ 张一麈.古红梅阁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31.
    ①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
    ② 废立要闻志[N].知新报,1900-3-31.
    ③ 纪立嗣事及京内外近日情形与外人议论[N].清议报,1900-3-11.
    ④ 论立嗣即已废立[N].知新报,1900-2-14.
    ⑤ 佩弦生.论建嗣即为废立[N].清议报,1900-3-1.
    ⑥ 论各省亟宜勤王讨贼以造中国[N].知新报,1900-7-11.
    ⑦ 谣言可骇[N].知新报,1900-3-15.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9,333.
    ②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7.
    ③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74.
    ④ 谢缵泰著,江煦棠、马颂明译.中华民国革命秘史[A].广东省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专辑[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133.
    ① [美]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35.
    ② [日]沟口雄三.中国民权思想的特色[A].中国现代化论文集[C].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344.
    ①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N].清议报,1901-11-11.
    ② 梁启超.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续)[N].新民丛报,1902-9-15.
    ③ 梁启超政治学案第九——卢梭学案[N].清议报,1901-11-11.
    ①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236.
    ② 梁启超泰西格言——语千金[N].新民丛报,1902-1-15.
    ③ 梁启超,国民文明之精神[A].新民社辑.清议报全编(一)[C].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01:82.
    ④ 梁启超破坏主义[N].清议报,1899-9-11.
    ⑤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
    ⑥ 梁启超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续)[N].新民丛报,1902-9-15.
    ⑦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行,1964:177-201.
    ⑧ 梁启超过去一年间世界大事记——法国政教分离案[N]新民丛报,1906-1-15.
    ⑨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N].新民丛报,1902-1-1.
    ①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8:4602.
    ① 故宫博物馆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9:1328.
    ② 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2:108.
    ③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04
    ⑤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86
    ⑥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87
    ⑦ 陈汉才.康门弟子述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
    ①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970.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87.
    ③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0页.
    ④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57
    ⑤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59.
    ⑥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5.
    ⑦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6.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5.
    ②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248.
    ③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44.
    ①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59.
    ②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60.
    ③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66.
    ④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67.
    ⑤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67.
    ⑥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67-1668.
    ⑦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248.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325.
    ② “双元革命”是由霍布斯鲍姆所提出,即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前者是指以追求自由为基础的暴力政治体制变革;后者是以科技力量为基础的渐进社会改革。(见:[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译.革命的年代:1789-1848[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
    ③ 关于严复对法国大革命的建构与迎拒,可参考:辛红光的《严复法国大革命思想溯源》(《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1期)、《严复的法国大革命观》(《史学月刊》,2010年第6期)和《严复对法国大革命的审视、反思与借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74.
    ②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0.
    ③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2.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3.
    ②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3.
    ③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3.
    ④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7.
    ⑤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
    ①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0.
    ②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297.
    ③ 中国历史有两人被称为“屠伯”,一个是汉代河南太守严延年,手段残酷,杀人无数,人称“屠伯”;另一个东晋青州刺史苟唏,酷爱严刑,杀人取乐,人称“屠伯”。
    ④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297.
    ⑤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296-297.
    ①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16.
    ②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20-322.
    ①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16.
    ②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08.
    ③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07.
    ④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00.
    ①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1.
    ②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4.
    ③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3.
    ④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3.
    ①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2.
    ②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6.
    ③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8.
    ④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8.
    ⑤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8.
    ⑥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9.
    ⑦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9.
    ⑧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0-71.
    ①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10.
    ②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3.
    ③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卵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10.
    ④ 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315.
    ⑤ 寄生.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M].民报.1907-1-25.
    ⑥ 金重远.民报和康有为有关法国革命的争论[A].刘宗绪等编.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90:29-39.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5.
    ②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7.
    ① 关于旗人的特权,可参考:冯尔康、常建华的《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13页。)和陈培培的《清朝法律特权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18页。)有关清入的特权分析,前者把清人特权等分为:皇帝、贵族等级、官僚等级、绅衿等级,旗人属于贵族等级;后者分为:皇族宗室、八旗贵族、官僚阶层、士绅阶层。两人的分类所涉人群基本相同,旗人所享特权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方面。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72.
    ②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2—-343.
    ③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474.
    ④ 高毅.法国革命文化与20世纪初中国革命崇拜的确立[J].历史教学问题.2000(1).
    ①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43—-344.
    ②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77.
    ③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3.
    ④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4.
    ⑤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4.
    ⑥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5.
    ⑦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335.
    ① 梁启超:《佳人奇遇》[M].北京:中华书局,1947:103.
    ②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75~676.
    ③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77。梁启超理解‘政治之自由”咆括三个方面:一是平民对于贵族而保其自由,二是国民全体对于政府而保其自由,三是殖民地对于母国而保其自由是也。因此“法国革命”属于第一种“政治自由”。
    ④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64.
    ⑤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
    ①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7.
    ③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5-236.
    ④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36.
    ⑤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63.
    ⑥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63.
    ①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78.
    ②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58.
    ③ 亓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M].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66:152.
    ④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6—327.
    ①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8.
    ① 恽毓鼎.崇陵传信录[A].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47.
    ② 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决定立溥儁为大阿哥,并预定庚子年元旦(1900年1月31日)光绪皇帝行让位礼,溥儁登基,改元“保庆”。消息传出,遭到各国公使反对,上海绅商和维新人士经元善等1231人也联名通电反对,并得到各地响应。
    ③ 罗志田.社会分野与思想竞争——传教士与义和团的微妙互动关系[J].清史研究,2002(1).
    ① 杨天宏.义和团“神术”论略[J].近代史研究,1993(5).
    ②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59.
    ③ 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165.
    ④ 德龄清宫二年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187.
    ⑤ 翦伯赞等编.义和团(三)[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484.
    ⑥ 中国历史研究社.庚子国变记[M].上海:神州国光社,1946:133.
    ① 廖一中、李德征等编.义和团运动史[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31.
    ② 廖一中、李德征等编.义和团运动史[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35.
    ③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9:95.
    ④ 翦伯赞等编.义和团(三)[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327.
    ⑤ 翦伯赞等编.义和团(三)[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329-330.
    ⑥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185.
    ① 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484.
    ② 翦伯赞等编.义和团(三)[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486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庚子记事[M].北京:中华书局,1978:80.
    ④ 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82.
    ⑤ “软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所提出,“当一个国家使得其它国家以其预期目标为目标时的同化权力”,继而认为这种权力由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曰政治价值观)和国际制度所构成。在中国,现今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在此基础上,把“软实力”的内涵进一步细化,将其分为“一国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和政府国内动员力的总和”。(见: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之比较[J].现代国际关系,2008(1).)
    ①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19(上卷第2分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9-160.
    ②盛宣怀撰.愚斋存稿(第13辑卷36)[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854.
    ③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17.
    ④ 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入境庐诗草笺注(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92.
    ⑤ 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庚子拳乱[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63.
    ⑥ 杨国强.1900年: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J].史林,2001(1).
    ① 郑观应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63942.
    ② 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3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3:1361.
    ③ 戴海斌.“上海中外官绅”与“东南互保”——(庚子拳祸东南互保之纪实>笺释及“互保”、“迎銮”之辩[J].中华文史论丛,2013(2).
    ④ 关于此论,可参考罗志田的《革命的形成》(上,中)(《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6期)。
    ① 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17.
    ② 此类研究者不在少数,如柳德军: 《“科举废、革命兴”:论清末新政中的革命因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③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4697.
    ④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4998-4999.
    ⑤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539-5392.
    ① 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J]. (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6).
    ② 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J].战略与管理,1996(4).
    ③ 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堂数量[J].史学月刊,1986(2).
    ④ 张学继.清末留日学生与立宪运动[J]. (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8).
    ⑤ [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56.
    ① 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409.
    ② 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J].战略与管理,1996(4).
    ③ 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463.
    ① 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95.
    ②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出版发行,1981:468-479.
    ③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J].近代史研究,2012(3).
    ① 鲍绍霖.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寻[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103.
    ②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292-293,302-303.
    ③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299-300.
    ④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289-291.
    ⑤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阅.东京:博文馆,1930:290.
    ①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293-295.
    ②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293-294,303.
    ③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123-124.
    ④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1.
    ⑤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1.
    ⑥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39.
    ⑦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319-320.
    ① [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262-263.
    ② [日]家永丰吉.文明史[M].东京:专门学校,出版日期不详:264-270.
    ③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53页.
    ④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59页.
    ⑤ [日]家永丰吉.文明史[M].东京:专门学校,出版日期不详:26.
    ⑥ [日]家永丰吉.文明史[M].东京:专门学校,出版日期不详:21,30,71-72.
    ⑦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18-19.
    ⑧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124.
    ⑨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58-59.
    ⑩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69-73.
    11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290-291.
    12 [日]家永丰吉.文明史[M].东京:专门学校,出版日期不详:79.
    ① [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308.
    ② 王仁忱.略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J].历史教学,1961(2).
    ③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
    ④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
    ①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2.
    ② 人演译社编译.佛国革命战史[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3:39.
    ③ 人演译社编译.佛国革命战史[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3:40.
    ④ 人演译社编译.佛国革命战史[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3:160.
    ① 人演译社编译.佛国革命战史[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3:172.
    ② 人演译社编译.佛国革命战史[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3:39.
    ③ 青年会编辑部.法兰西革命史[M].上海:上海明权社发行,1903:18.
    ④ 青年会编辑部.法兰西革命史[M].上海:上海明权社发行,1903:18.
    ⑤ 青年会编辑部.法兰西革命史[M].上海:上海明权社发行,1903:211.
    ① 介绍新著[N].浙江潮,1904-7-20
    ② 支那军国民译法国第一次革命之风潮[M].上海:大经书局,1903:1.
    ③ 支那军国民译法国第一次革命之风潮[M].上海:大经书局,1903:37.
    ① 杨毓麟.纪十八世纪末法国之乱[N].游学译编,1903-2-12.
    ② 雨尘子.洪水祸[N].新小说,1903-7-15.
    ① 蕊卿.血痕花[N].浙江潮,1903-4-20.
    ① 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2:552—-553.
    ② 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2:552—-553.
    ③ 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2:552—-553.
    ④ 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2:558-564.
    ⑤ 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2:567.
    ⑥ 高旭著,郭长海,金菊贞编.高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44.
    ① 寄生.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民报.1907-1-25.
    ② 寄生.法国革命史论.民报.1907-5-5.
    ③ 寄生.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5-5.
    ④ 寄生.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5-5.
    ⑤ 寄生.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5-5.
    ① 汪东.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7-5.
    ② 汪东.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7-5.
    ③ 汪东.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7-5.
    ①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467.
    ②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531.
    ③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1.北京:三联书店,1906:468.
    ④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522.
    ⑤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526.
    ⑥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532.
    ① 孙中山.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A].陈夏红编.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舆论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212.
    ② 汪东.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7-5.
    ① 卫种.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A].罗家伦编.二十世纪之支那、洞庭波、汉帜(合订本)[C].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1;佚名.浙江潮发刊词[N].浙江潮,1903-1-20;佚名.湖北同乡会总章[N].湖北学生界,1903-1-1.
    ② 君武.世界第一爱国者法兰西共和国建造者甘必大传[N].民报,1905-12-8.
    ③ 铁郎.二十世纪之湖南[A].罗家伦编.二十世纪之支那、洞庭波、汉帜(合订本)[C].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155.
    ④ 佚名.新书介绍[N].苏报,1903-5-28.
    ⑤ 佚名.十九世纪欧罗巴历史之壮观[N].游学译编1903-9-15.
    ⑥ 权量.宪政平议[N].湖北学生界,1903-2-1.
    ⑦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N].汉帜,1907-1-25.
    ①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N].汉帜,1907-1-25.
    ②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N].汉帜,1907-1-25.
    ③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N].汉帜,1907-1-25.
    ④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N].汉帜,1907-1-25.
    ⑤ 佚名.十九世纪欧罗巴历史之壮观[N].游学译编,1903-9-15.
    ① 佚名.出书广告[N].江苏,1903-7-24.
    ② 大陸之民.最近三世纪大势变迁史[N].浙江潮,1903-3-20(86-87).
    ③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6-97.
    ④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N].民报,1905-11-26,1906-1-22.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74.
    ② 汪东.法国革命史论[N].民报.1907-7-5.
    ①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N].1906-1-22(17).
    ②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87.
    ①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14-22.
    ② 陈天华、邹容著,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85.
    ③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70.
    ④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1906-1-22(17).
    ⑤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818.
    ⑥ 陈天华、邹容著,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30.
    ①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2.
    ② 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16.
    ③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96
    ④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83
    ⑤ 冯天瑜.“革命”“共和”:近代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A].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第3卷)[C].北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578.
    ① 路透电报[N].大公报,1902-8-3(1).
    ② 大公报.1905-7-14(1).
    ③ 法租界庆贺事[N].大公报,1905-7-15.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8.
    ② 章开沅.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A].刘宗绪主编.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90:70--77.
    ③ 高毅,法国革命文化与20世纪初中国革命崇拜的确立[J].历史教学问题,2000(1);高毅,法国革命文化与现代中国革命[J].浙江学刊2002(4).
    ④ 马勇.1911年中国大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
    ① 左舜生.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495.
    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07.
    ③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130.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② 石芳勤.湖北新军广大士兵如何转向革命[J].历史教学,1981(2).
    ③ 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J].社会科学研究,2001(6).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3:510.
    ② 王笛.街头政治:辛亥革命前后的下层民众——改良精英与城市政治文化[A].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第3卷)[C].北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672.
    ③ 章开沅.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A].刘宗绪主编.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90:72.
    ④ 张继.祝北京大学堂之学生[N].苏报,1903-6-6.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96.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1:297.
    ① 章开沅.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A].刘宗绪主编.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90:72.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325-326.
    ③ 1793年《法国宪法》引自中国公法评论网(中南财经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科主办),网址:http://www.publaw.org/gfpl/gfpl_gfwx/200703/t20070312_12372.htm。《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Z].北京:商务印书馆,1916.
    ④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6.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319.
    ② 张继.祝北京大学堂之学生[N].苏报,190366.
    ① 孙中山著: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76.
    ② 马勇.1911年中国大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
    ① 周善培.辛亥四川争路亲历记[M].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27.
    ② 李劫人著.李劫人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299.
    ③ 隗瀛涛、赵亲主编.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385.
    ① 刘珣主编.武昌首义总指挥吴兆麟上将纪念集[C].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19.
    ②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第三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5.
    ③ 中国人民政协湖北省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c],1983:113.
    ④ 张皓.革命阵营内的名位之争与辛亥革命的失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⑤ 许纪霖.为何权力替代权威[J].天津社会科学,2011(5).
    ①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7:63.
    ② 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83-84.
    ③ 荆如.中国立宪史[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187.
    ④ 荆如.中国立宪史[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188.
    ① 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9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9-231.
    ② 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9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55.
    ① 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9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9-231.
    ② 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0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
    ③ 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0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3.
    ④ “大庆还政”,即日本萨摩藩叛乱打倒了大久保利通的寡头政治集团,大君庆喜却采取和平方式归政于天皇,从而建立以天皇为主政者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见:程巍.遗老眼中的辛亥革命[J].中国图书评论,2011(8).)
    ⑤ 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478.
    ⑥ 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85.
    ⑦ 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86.
    ① 共和政体之沿革[N].民立报,1912-1-3.
    ② 丁世峰.民国一年之政党[N].国是,1913-5-20.
    ③ 杨立强.民国初年的政党、党争与社会[J].复旦学报,1993(2).
    ④ 袁世凯.总统在政治会议上发表的演说[N].政府公报,1913-12-19.
    ① [美]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75.
    ② 陈独秀著.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103
    ③ 关于此论,郑振铎回忆说:“《青年杂志》是一个提倡‘德智体’三育的青年读物,与当时的一般杂志‘无殊’”;鲁迅认为:“《新青年》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言下之意, 《新青年》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胡适在日记中说:“《新青年》之通信栏每期皆有二十余页,其中虽多无关紧要之投书,然大可为此报能引起国人之思想兴趣之证也。”(见: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1).)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90
    ①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N].青年杂志,1915-9-15.
    ②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N].青年杂志,1915-9-15.
    ③ 薛纽伯著,陈独秀译: 《现代文明史》[N].青年杂志,1915-9-15.
    ④ 薛纽伯著,陈独秀译: 《现代文明史》[N].青年杂志,1915-9-15.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Z].北京:中华书局,1979:87.
    ② 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301.
    ③ 康有为撰,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703.
    ④ 上海会文新记书局编.袁大总统文牍类编[M].上海:上海会文堂新华书局,1929:94.
    ⑤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A].巩本栋编著.中国现代学术演进:从章太炎到程千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① 黄远庸.远生遗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88.
    ②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A].巩本栋编著.中国现代学术演进:从章太炎到程千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③ 钱智修消极道德论[M].东方杂志,1913-10-1.
    ④ 上海会文新记书局编.袁大总统书牍类编[M].上海:上海会文堂新华书局,1929:58.
    ⑤ 《辛亥革命史丛刊》编缉组.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2:266.
    ⑥ 汪润元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民国元年[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994.
    ① 上海会文新记书局编.袁大总统文牍类编[M].上海:上海会文堂新华书局,1929:64.
    ②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43.
    ③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46.
    ④ 郭世佑,邱巍.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环境与孔教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4(2).
    ①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6:332.
    ② 王栻拭主编.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6:344-345
    ③ 王栻拭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M].北京:中华书局,1986:618
    ④ 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4.
    ⑤ 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9.
    ⑥ 薛纽伯著,陈独秀译:《现代文明史》[N].青年杂志,1915-9-15.
    ① 薛纽伯著,陈独秀译: 《现代文明史》[N].青年杂志,1915-9-15.
    ②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N].青年杂志,1915-9-15.
    ③ 陈独秀著.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4.
    ④ 通信[N].新青年,1917-5-1.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1959:133—134.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45.
    ② 关于他们所理解“社会革命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他们共同所指“经济革命”或者说“造成社会关系变化的和平变革。”在此处,笔者同意张海鹏先生质疑当前学术界把孙中山所提的“社会革命”等同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因为近代革命党人所倡导“社会革命”的内涵和外延要大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见:张海鹏.孙中山“社会革命”说正义[J].近代史研究,1993(3).)
    ③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5-256.
    ④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⑤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74.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89.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327.
    ③ 蛰伸.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N].民报.1905-10-20.
    ④ 悬解.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N].民报.1906-6-30.
    ⑤ 蛰伸.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N].民报.1905-11-25.
    ⑥ 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N].民报.19064-15.
    ⑦ 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N].民报.19064-15.
    ①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199.
    ②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9:365.
    ③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355.
    ④ 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5.
    ①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332-343.
    ② 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07.
    ③ 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06:359.
    ④ 史革新.唯物史观在我国的早期传播[J].史学史研究,2002(2).
    ①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出版发行,1989:363.
    ②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38-39.
    ③ 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5.
    ④ 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第1卷第1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122.
    ⑤ [美]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4.
    ⑥ [美]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6.
    ⑦ 樊国人.商务印书馆工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1-2.
    ① 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第1卷第1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292.
    ② 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8.
    ③ 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21.
    ④ 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22.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9.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9.
    ③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32.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9.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07.
    ③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07—508.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09.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09.
    ③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20.
    ④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20.
    ⑤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10.
    ⑥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280.
    ① 陈独秀.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N].新青年,1917-6-1.
    ②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N].青年杂志,1915-9-15.
    ③ 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25.
    ①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②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③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6.
    ④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5.
    ⑤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5.
    ①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5.
    ② 蔡元培.劳工神圣[N].新青年,1918-10-15.
    ③ 罗家伦.今日之世界新潮[N].新潮,1918-11-20;傅斯年.社会革命——俄国式的革命[N].新潮,19194-1.
    ① 罗家伦今日之世界新潮[N].新潮,1918-11-20.
    ② 罗家伦今日之世界新潮[N].新潮,1918-11-20.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292-295.
    ④ 傅斯年.朝鲜独立运动中之新教训[N].新潮,19194.1.
    ① 福柯认为:“权力制造知识,权力与知识是直接相互指涉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也就不会有任何知识”。(见:[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8:29.)
    ①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33.
    ②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33.
    ③ 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35.
    ① 章太炎.章太炎自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295
    ①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663,680.
    ②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7-147.
    ① 新祝词[N].申报,1912-1-1.
    ② 革新说[N].大公报,1912-10-20.
    ③ 时评三[N].申报,1912-9-13.
    ④ 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第4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10-111
    ⑤ 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M].上海:三联书店,2000:85.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魏]王弼、魏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周振甫译注.诗经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江灏、钱宗武译注.今古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族人民出版社,1990.
    [7]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8]江云主编.四书五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宋]范晔著.后汉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2]清实录·文宗实录(卷89)[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
    [13]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435)[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
    [14]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66)[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7
    [15]魏源撰、陈华等点校注释.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6]徐继畲.瀛环志略[M].台湾:华文书局,1968
    [17]王韬.重订《普法战纪》[M].香港:中华印书总局,1898
    [18]王韬.重订法国志略[M].上海:淞隐庐,1890
    [19]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0]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1]张德彝著,左步青点,钟叔河校.随使法国记(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2]郑观应著,陈志良选注.盛世危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3]汪士铎.胡文忠公抚鄂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
    [24]梁启超:《佳人奇遇》[M].北京:中华书局,1947
    [25]青年会编辑部.法兰西革命史[M].上海:上海明权社发行,1903
    [26]人演译社编译.佛国革命战史[M].上海:上海文明书局,1903
    [27]支那军国民译.法国第一次革命之风潮[M].上海:大经书局,1903
    [28]章太炎.章太炎自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9]中国历史研究社.庚子国变记[M].上海:神州国光社,1946
    [30]王先谦著.葵园四种[M].长沙:岳麓书社,1986
    [31]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Z].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8
    [32]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4]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35]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第三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6]杜维明.道·学·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7]巩本栋编著.中国现代学术演进:从章太炎到程千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庚子记事[M].北京:中华书局,1978
    [40]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M].上海:三联书店
    [42]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43]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44]廖一中、李德征等编.义和团运动史[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5]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6]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7]马勇.1911年中国大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8]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
    [49]周善培.辛亥四川争路亲历记[M].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
    [50]王建初、孙茂生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51]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第1卷第1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52]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53]汪润元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民国元年[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54]冯棠、孟华等著.法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6]鲜于浩.近代中法关系史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57]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8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1987
    [59]张雁深.中法关系史考[M].长沙:史哲研究社,1950
    [60]徐新吾.中国近代螺丝工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1]樊国人.商务印书馆工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62]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
    [63]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64]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当性基础[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65]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66]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67]斯维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M].台北:允晨文化,1997
    [68]黄远庸.远生遗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69]陈银昆.清季民教冲突的量化分析(1860—1899)[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70]赵雅博.雷鸣远神父传[M].台中:耀汉小兄弟协会出版,1963
    [71]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
    [73]黄彰健.康有为戊戌真奏议[M].台北:台中研院语言研究所发行出版,1974
    [74]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发行,1964
    [75]亓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M].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66
    [76]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出版发行,1981
    [78]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79]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80]胡汉民.胡汉民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7
    [81]荆如.中国立宪史[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82]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83]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9
    [84]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85]鲍绍霖.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寻[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 版社,1999
    [86]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7]邹振环.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8]张星娘.欧化东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9]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90]张一麈.古红梅阁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91]陈汉才.康门弟子述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92]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3]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97]德龄.清宫二年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98][法]托克维尔,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9][英]柏克著,何兆武等译.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00][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1][法]卫青心著、黄庆华译.法国对华传教政策(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02][美]约瑟夫·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3][美]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04][法]犹里氏著,[日]高桥二郎译,冈千仞删定.法兰西志(卷六)[M].东京:露月楼,1878
    [105][日]佐藤慎一著,刘岳兵译.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6][日]冈村监辅.万国史记(卷11)[M].华国堂藏本,1900
    [107][德]卡尔·施米特著,刘锋译.宪法学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8][英]李提摩太.广学会50周年纪念特刊[M].上海:广学会,1938
    [109][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10][英]麦肯齐著,李提摩太、蔡尔康译.泰西新史揽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11][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2][日]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M].东京:博文馆,1930
    [113][日]福本诚.现欧洲[M].东京:耕读社,1900
    [114][日]家永丰吉.文明史[M].东京:专门学校,出版日期不详
    [115][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16][美]萧公权著,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17][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18][美]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9][美]裴宜理著,刘平译.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0][韩]朴炳奭.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M].天津: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1][美]查默斯·詹隼著,郭基译.革命:理论与实践[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
    [122][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3.
    [123][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译.革命的年代:1789-1848[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
    [124][英]昆廷·斯金纳著,段胜武等译.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615.
    [125][日]石田于之助著,张安英译.中西文化之交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26][美]西达·斯考切波,何俊志等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127][法]杜赫德著,郑德弟、沈坚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一册)[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128][法]魁奈著,谈敏译.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29][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30][法]卫青心著、黄庆华译.法国对华传教政策(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31][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8
    [132][美]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33][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05:415.
    [1]近代中国对西方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一分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72
    [2]中华书局编辑部,李书源整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8)[C].北京:中华书局,2008
    [3]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8
    [4]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
    [5]贾桢.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5)[C],北京市:中华书局,1979
    [6]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四二。史部纪事本末类》[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九)[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0]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四)[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故宫博物馆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4]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5]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6]翦伯赞等编.义和团(三)[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
    [17]上海会文新记书局编.袁大总统文牍类编[M].上海:上海会文堂新华书局,1929
    [18]刘殉主编.武昌首义总指挥吴兆麟上将纪念集[C].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
    [19]新民社辑.清议报全编(一)[C].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01
    [20]罗家伦编.二十世纪之支那、洞庭波、汉帜(合订本)[C].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
    [21]王明伦.反洋教书文揭贴选[C].济南:齐鲁书社,1984
    [22]郑观应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档号:063942.
    [23]隗瀛涛、赵亲主编.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4]中国人民政协湖北省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C],1983
    [25]《辛亥革命史丛刊》编缉组.辛亥革命史丛刊(第4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近代史资料》编缉部编.《近代史资料》(总104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7]阿英主编.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2
    [28]陈夏红编.辛亥革命实绩史料汇编·舆论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30]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0
    [31]张枬,王忍之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3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1959
    [33]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19(上卷第2分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34]左舜生.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35]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6]中外关系史学会等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5辑)[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91
    [37]黄宗羲著.黄宗羲全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38]曾国藩著.曾文正公全集(第16册)(据曾氏家藏本)[M].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6
    [39]王先谦著,梅季点校.王先谦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
    [40]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1]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2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2]李鸿章著,顾廷龙等编.李鸿章全集(三)(电稿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3]刘坤一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4]薛福成著,徐素华选注.筹洋刍议——薛福成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5]盛宣怀撰.愚斋存稿(第13辑卷36)[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46]何启,胡礼垣著,郑大华点校.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 版社,1994
    [47]宋恕著,胡珠生编.宋恕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8]张謇研究中心等编.张謇全集(第6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49]张德彝著,左步青点,钟叔河校.随使法国记(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50]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
    [51]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2]康有为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列国游记——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3]康有为撰,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4]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5]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6]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山年谱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0
    [57]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8]梁启超著,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9]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0]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二册·诗文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1]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M].北京:中华书局,1986陈锡祺主编.孙中
    [62]陈天华、邹容著,郅志选注.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63]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4]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5]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6]孙中山著: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7]广东省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专辑[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68]经元善著,虞和平编.经元善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9]李劫人著.李劫人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
    [70]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
    [71]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72]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3]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75]高旭著,郭长海,金菊贞编.高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7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3
    [7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Z].北京:中华书局,1979
    [79]陈独秀著.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80]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81]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82]郭嵩焘著,钟叔河等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1984
    [83]曾纪泽著,王杰成标点.出使英法俄国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1985
    [84]翁同铄著,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5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7
    [85]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Z].北京:中华书局,1993
    [86]刘大鹏.退想斋日记[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87]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88]郑逸梅,陈左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C].上海:上海书店,1992
    [89]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3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3
    [90]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91]刘宗绪等编.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90
    [92]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第3卷)[C].北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3]中国现代化论文集[C].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94]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庚子拳乱[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5]刘天路主编:义和团研究一百年[M].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96]清华大学历史系、三联书店编辑部合编.清华历史讲堂续编[C].上海:三联书店,2008
    [97]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主编.法国史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98]“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戴成钧.王韬笔下的法国大革命[J].法国史通讯——1789—-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专辑,1989(10).
    [2]许明龙.梁启超的法国大革命观[J].历史研究,1989(2).
    [3]高毅.法国革命文化与20世纪初中国革命崇拜的确立[J].历史教学问题,2000(1).
    [4]高毅.法国革命文化与现代中国革命[J].浙江学刊,2002(4).
    [5]陈三井.孙中山与近代法国[J].近代史研究》1997,(2)
    [6]张海鹏.孙中山“社会革命”说正义[J].近代史研究,1993(3).
    [7]辛红光.严复法国大革命思想溯源[J].史学史研究,2011(1).
    [8]辛红光.严复的法国大革命观[J].史学月刊,2010(6).
    [9]辛红光.严复对法国大革命的审视、反思与借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马生祥,叶文郁.康有为的立宪思想与法国大革命[J].安徽史学,1991(3).
    [11]单素玉.王韬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述评[J].辽宁大学学报,1989(4).
    [12]李永清.康有为、梁启超对法国大革命认识比较[J].法国史通讯——1789—1989年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专辑,1989(10).
    [13]李长林.清末中国革命派和改良派对法国革命的评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3).
    [14]李长林.清末中国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文艺作品[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9(5).
    [15]章秀琴、雅平.法国大革命对陈独秀早期思想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4)
    [16]韦莹.陈独秀早期思想与法兰西文明[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3)
    [17]包仕国.陈独秀的法兰西文明情结[J].党史纵览,2010(12).
    [18]史革新.唯物史观在我国的早期传播[J].史学史研究,2002(2).
    [19]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J].战略与管理,1996(4).
    [20]许纪霖.为何权力替代权威[J].天津社会科学,2011(5).
    [21]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堂数量[J].史学月刊,1986(2).
    [22]张学继.清末留日学生与立宪运动[J].(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8).
    [23]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J].(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6).
    [24]罗志田.革命的形成(上)[J].近代史研究,2012(3).
    [25]罗志田.革命的形成(中)[J].近代史研究,2012(6).
    [26]罗志田.社会分野与思想竞争——传教士与义和团的微妙互动关系[J].清史研究,2002(1).
    [27]夏勇.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28]张伟良等.试论李提摩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和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29]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1).
    [30]汤志钧.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J].历史档案,2006(5).
    [31]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一)[J].近代史研究,2002(7).
    [32]狭间直树.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成书考[J].近代史研究,1997(7).
    [33]郭卫东.“己亥建储”若干问题考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
    [34]戴海斌.“上海中外官绅”与“东南互保”——<庚子拳祸东南互保之纪实>笺释及“互保”、“迎銮”之辩[J].中华文史论丛,2013(2).
    [35]杨国强.1900年: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J].史林,2001(1).
    [36]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J].社会科学研究,2001(6).
    [37]杨立强.民国初年的政党、党争与社会[J].复旦学报,1993(2).
    [38]张伟红.洪秀全与儒家思想[J].东岳论丛,1993(2);
    [39]张皓.革命阵营内的名位之争与辛亥革命的失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0]王明前.太平天国政治的“儒家化”轨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1]《太平天国教育》编写组.太平天国革命对儒家教育的大扫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 学版),1975(12).
    [42]王天奖.太平天国乡官的阶级成份[J].历史研究,1958(6).
    [43]王果明.清末对西方社会与中国三代盛世的比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2).
    [44]许晓光.明治前期日本对国家体制的认知与论争[J].史学理论研究,2012(3).
    [45]杨国安.从贼与反贼:变乱格局下地方绅民的反应及其关系网络[J].江汉论坛,2012(9).
    [46]杨天宏.义和团“神术”论略[J].近代史研究,1993(5).3.
    [47]郭世佑,邱巍.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环境与孔教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4(2).
    [48]石芳勤.湖北新军广大士兵如何转向革命[J].历史教学,1981(2)
    [49]王仁忱.略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J].历史教学,1961(2)
    [50]柳德军:《“科举废、革命兴”:论清末新政中的革命因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51]程巍.遗老眼中的辛亥革命[J].中国图书评论,2011(8).
    [52]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之比较[J].现代国际关系,2008(1)
    [53]陈培培.清朝法律特权研究[N].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4]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5]尹斌.法国启蒙民权思想与陈独秀民主观的演变[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6]乐斌.社会契约论在中国的传播[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7]王瑶.马君武对卢梭思想的阐释——以《民约论》为中心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8]余金刚.卢梭的中国面孔——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知识界的政治形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9]乔国强,姜玉琴.法国启蒙思想与陈独秀的文学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开智录》、《新民丛报》、《民报》、《清议报》、《东方杂志》、《浙江潮》、《游学译编》、《湖北
    学生界》、《新青年》、《外交月报》《光明日报》、《湘报》《万国公报》、《知新报》、《新小说》、
    《江苏》、《新潮》、《汉帜》、《大公报》、《民立报》、《国是》、《政府公报》
    [1]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K.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29.
    [3]Wolfgang Franks. 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1851~1949) [M].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19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