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
     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
     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
     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著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
     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
     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
     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
     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引文
①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①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化史话·序》,黄山书社,1987年12月,第1页。
    ②朱威烈:“文明对话与大中东改革”,《回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③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3页。
    ①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新泽西州霍布肯的一个德裔犹太人家庭,卒于巴黎。1892年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89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师从F.博厄斯学习人类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他长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和旧金山的博物馆任职,直至1946年退休。克罗伯秉承博厄斯的学术传统,在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志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人类学──种族,语言,文化,心理学和史前史》(1923、1948)、《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1924)、《文化成长的形貌》(1944)、《文化的性质》(1952)、《一个人类学家看历史》(1966)等。在60年的学术生涯中,前后期有不同的研究特色:早年侧重于描述各原始民族群体琐碎的文化诸要素,并对之进行分类;后期则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寻求每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并把他的人类学视野从原始文化的民族志记述扩大到文明社会的历史比较研究。
    ②美国人类学家,1905年生于衣阿华州。先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受教育,丰修希腊文,1928年获文学学士。而后获罗兹奖学金入牛津大学从事希腊文、拉丁文、古典考古学的研究,1932年193519361936年起在哈佛大学历任人类学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并兼俄国研究所首任所长和西南部民族学博物馆馆长。1947年被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克拉克洪以研究纳瓦霍人与心理人类学而著名。他的主要著作有:《游至长虹山脚下》(1927)、《长虹山以外》(1933)、《纳瓦霍人的巫技》(1944,同魏曼合著)、《纳瓦霍人》(1947,同赖顿合著)、《自然、社会以及文化小的人格》(1948,同默里合著)、《人类之鉴》(1949)、《文化》(1952,同克鲁伯合著)等。
    ①英国人类学家,被视为文化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及《人类学》中,他定义了人类学的科学研究语境,将之立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他相信社会和宗教这两个他认为具有普遍性的事物的发展具有功能的基础。泰勒被视为社会文化人类学这门科学的奠基人,而他的学术著作亦被看作对人类学这门成形于19世纪学科的重要且持久的贡献。
    ②(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第1页。
    ③根据阿文版维基百科中关于文化的定义,
    ①朱威烈:“为建设我国的中东学而奋斗”,《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4期。
    ①(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63页。
    ②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昆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4页。
    ③马德邻等著:《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25页。
    ①美国著名东方学家和教育家,生于黎巴嫩希姆兰。1908年毕业于贝鲁特美国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13年移居美国深造,1915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加入美国籍。1919-1925年,返回黎巴嫩任贝鲁特美国大学历史教授。1926-1954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等,主讲闪族文学、阿拉伯语言和阿拉伯历史,并担任过纽约大学院校联合俱乐部主席,主持过伊斯兰教学术问题研究的国际研讨班。1946年应黎巴嫩政府的邀请,作为美国国务院的文化使节访问过中东。希提是美国从事研究阿拉伯历史、语言、政治、伊斯兰教及闪族文化等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其著述甚丰,史料丰富,旁征博引,文笔生动,主要著作有《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闪族语》、《叙利亚和叙利亚人》、《十字军时代一位阿拉伯一叙利亚士绅和战士》、《阿拉伯通史》、《阿拉伯简史》、《阿拉伯人》、《叙利亚史》、《黎巴嫩史》、《阿拉伯史》、《近东历史》、《穆斯林教派的特征》等。在学术领域,他还担任过《韦氏国际大辞典》、《社会科学文萃》、《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的编委、学术顾问,并撰写了有关伊斯兰教的大量词条。为了表彰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贡献,希提的名字被铭刻在“纽约世界博览会美国公共纪念碑”上。
    ②(美)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12月,第7页。
    ③(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第3页。
    ①郭应德:《阿拉伯史纲(610-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217页。
    ②成红:《中国的中东文献研究综述(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第17页。
    ①以上参考王建平的“国外学界研究中国伊斯兰著述简介”,中文伊斯兰学术城,http://www.islambook.net/xueshu/list.asp?id=2288。
    ①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9月,前言。
    ①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季羡林全集》(第十三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363页。
    ②沈褔伟:《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中华书局,1990年10月,第108、122页。
    ①参见《后唐书》关于西域民族的描写,卷198。
    ②参见《后唐书》关于西域民族的描写,卷198。
    ③具体可参见江淳、郭应德:《中阿关系史》,第30-33页、第56页,又见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第49-52页。
    ④参见《册府元龟》,卷975。
    ⑤《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九二。
    ①公元九世纪中叶,波斯商人及旅行家苏莱曼从波斯湾尸罗夫港(今伊朗境内)开始航海东行。他沿波斯湾南下,经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随后朝东越过印度洋接近赤道,航行至现在的马来西亚。他的最后一次旅行远至中国南方的广州。苏莱曼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归国后于公元851年撰成《苏莱曼东游记》一书(又译《历史的锁链》、《中国印度见闻录》)。之后,又有一名叫艾布·载德·哈桑·西拉菲的阿拉伯旅行家加以增补。全书主要记载印度、中国的政治、宗教、钱币、交易、风土、习俗。这是阿拉伯人根据自己的见闻,记载有关中国情况的最早一部游记。
    ②阿拉伯地理学家,原籍波斯人,生于呼罗珊穆斯林官吏家庭。伊本·胡尔达兹卜自幼在巴格达受传统的伊斯兰教育,并师从音乐家伊斯哈格学习音乐和文学。曾任阿拔斯王朝吉巴勒省(今伊朗西北部)邮政总管。后擢升为首都萨马拉及巴格达邮政和情报总局总长,常出入宫廷。约于844年-848年在萨马拉撰成《道程及郡国志》,一译《省道记》,此书系以宫廷档案资料为依据写成,记述了阿拔斯王朝东西交通驿站、途程、商品集散地、对外贸易及税率等情况,并对各地的历史沿革亦有所涉及,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所记经波斯湾海道到达中国沿海各港口之航程及贸易的货物等,对研究中亚交通史亦有裨益。该书被译为英、法、德文,其资料被后世地理学家所引用。
    ③阿拉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旅行家。生于巴格达,出身望族,为穆罕默德弟子伊本·麦斯欧迪的后裔。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才思敏捷,对多种人文科学有很高造诣。曾游学于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伊朗、印度、锡兰、阿拉伯半岛、东非海岸、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阿塞拜疆和河外地等广大亚非地区,从而获得了广博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著述约有20部,但大部分失传。最主要的著作为30卷的历史长编《历代史记》,后经修改缩写编成《史记中编》,再后把上述两书缩写汇编成《黄金草原》传世。他在历史学上的巨大成就,被史学界喻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他的历史著作中虽因存在记述欠缜密、史实欠考证等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史界的某些批评,但仍不失为中古时期阿拉伯世界重要的著述之一。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
    ②夏鼐:“西安唐墓出土阿拉伯金币”,《考古》,1965年第8期。
    ③这是大食勿巡国的进奉使,居广州数十年,“家资数百万緡”,他在招徕穆斯林商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④来泉州贸易的大食商人,自己“造船一只,般载乳香投广州市舶,计抽解价钱三十万贯。”宋朝政府给予“承信郎”的官衔,是一个十分富有的大商人。
    ①有部分学者认为蒲寿庚可能是一位土生蕃客,即指来华定居的穆斯林的后代。这说明他的家族已在中国生活了几代,并且家财万贯。他的子子孙孙们居住在福建的泉州、晋江、永春等地,构成今天蒲氏回族的重要谱系来源。
    ②这是一位在广州娶妻落户的大食商人,据《宋会要辑稿》高宗绍兴七年条记载“市舶司全籍蕃商,来往贸易。而大商蒲亚里者既至广州,有右武大夫曾纳利其财,以妹嫁之,亚里留因不归,上今委南夫劝诱亚里归国,往来干运蕃货,故圣谕及之。”
    ③这是一个侨居占城的阿拉伯商人,后由占城来到广州。《桯史》记载“番禹有海獠杂居。其最豪者蒲姓,号白番人,本占城之贵人也。既浮海而遇风涛。惮于复反。乃请于其主,愿留中国以通往来之货。主许焉,舶事实赖给其家。”
    ④这是一位落户占城的阿拉伯商人,以占城进奉判官的名义入贡,宋廷封给“保顺郎将”的官衔。
    ⑤《诸蕃志》说:“有蕃商曰施那帏,大食人也,侨寓泉南,轻财乐施,有西土气息,作从冢于城外之东南隅,以掩胡贾之遗骸。提舶林之奇记其实。”
    ⑥这是宋、元之际的大商人,“泉南有富贾,南蕃回回佛莲者,蒲氏之婿也,其家甚富,凡发海舶八十艘。”
    ⑦朱彧:《萍洲可谈》,卷2。
    ⑧王有勇:《阿拉伯文献阅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20-221页。
    ①杨思璞:《唐船驰骋波斯湾》,《瞭望》,1984年第39期。
    ②杨怀中:《回族史论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45页。
    ①参见《后唐书》,《诸蕃志》,第9-14页。
    ②参见《后唐书》,《诸蕃志》,第10页。
    ③《诸蕃志》卷上,麻嘉国。
    ①即霍乐木兹(Hormuz),又译作和尔木斯,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Minab)附近。临霍尔木兹海峡,废址在霍尔木兹岛北岸,扼波斯湾出口处,为古代交通贸易要冲。
    ②沈福伟:《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94页。
    ①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90页。
    ②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90页。
    ③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97页。
    ④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92-93页。
    ①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367页。
    ②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91页。
    ③邱林森:“赛典赤家族入华时间考”,《中国回族研究》(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35-36页。
    ①具体可参见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26-127页。
    ①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碑跋”,《文物》,1961年,第8期。
    ②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28-129页。
    ③沈福伟:《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81-382页。
    ④沈福伟:《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07页。
    ①《明史·西域传》。
    ①《澳门月报》,见《鸦片战争》第2卷,第526页。
    ②李一兵:“清末国人对阿拉伯史地的记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另,有的学者认为清末翻译家周桂笙在中国最早介绍了《一千零一夜》,此说不确。详见胡从经著《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少年儿童出版社,第153页。
    ③即一亿两千万。
    ①魏源:《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第224-228页。
    ②李一兵:“清末国人对阿拉伯史地的记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①Misr的音译,即可指埃及,又可指开罗。
    ②马德新著,马安礼译:《朝觐途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4页。
    ③中世纪阿拉伯诗人,全名穆罕默德·本·赛义德·本·哈马德·蒲绥里(1213年-1296年)。祖籍马格里布,柏柏尔血统,生于埃及代拉斯城。幼年时曾受伊斯兰传统教育,酷爱诗歌和历史,靠自学成才。因家境贫寒,曾以撰写墓志铭为业。后在开罗办过私塾,因其写的颂诗得到马穆鲁克王朝素丹拜伯尔斯的赏识,诏在开罗宫廷中任职。殁于亚历山大城(一说开罗)。曾写过大量颂诗和讽喻诗。他的著名诗篇《先知的斗篷》,一译《衮衣颂》,流传最广;他的另一首《哈姆宰的韵律诗》,也是歌颂穆罕默德之作,具有苏非神秘主义的色彩。他的诗自然流畅,雅逸洗练,情意真切,寓意深刻。由于当时伊斯兰教中苏菲主义的盛行和十字军东侵在穆斯林心中唤起的宗教热忱,这两首诗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后被译成多种文字。
    ①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19页。
    ②李长林:“清末旅外人士亚丁见闻录”,《阿拉伯世界》,1995年第3期。
    ③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20页。
    ①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228-229页。
    ②刘锡鸿、张德彝:《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年1月,第298页。
    ③郭嵩焘:《使西纪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27页。
    ④郭嵩焘:《伦敦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11月,第237页。
    ①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20页。
    ②公元前525年。
    ③公元前330年。
    ④公元396年。
    ⑤公元640年。
    ⑥公元1801年。
    ⑦李一兵:“清末国人对阿拉伯史地的记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①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19-120页。
    ②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8月,第733-734页。
    ③关于此可参考杨怀中等《伊斯兰与中国文化》、李兴华等《中国伊斯兰教史》、金宜久《苏非主义在中国》、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等。
    ④《天方正学》卷首《自序》。
    ①冯今源:“从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看儒家思想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和渗透”,《伊斯兰教在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255-256页。
    ②冯今源:“从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看儒家思想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和渗透”,《伊斯兰教在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276页。
    ①杨永昌:“早期伊斯兰教学术在中国传播情况的探讨”,《伊斯兰教在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45-46页。
    ①吴贻业:“从王岱舆到刘智的启示和反思”,《中国回族研究》(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68-82页。
    ①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上册),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584页。
    ①阿里·欧格莱·欧桑尔著,马义保译:“近现代中阿关系概述”,《中国回族学》(第3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26页。
    ①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第186-187页。
    ②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201页。
    ③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203页。
    ①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24-125页。
    ②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26页。
    ①《东方杂志》,第22卷,第18号。
    ②《世界知识》,第3卷第6号,1935年12月11日,第285、305、307页。
    ①铁维英:“抗日战争时期中东穆斯林的援华活动”,《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②铁维英:“抗日战争时期中东穆斯林的援华活动”,《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①铁维英:“抗日战争时期中东穆斯林的援华活动”,《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②铁维英:“抗日战争时期中东穆斯林的援华活动”,《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③美国记者,因其在中国革命期间的著作而闻名。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参访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西方记者。1936年6月到10月,经宋庆龄介绍,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并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左权、聂荣臻、程子华等红军领导人,成为第一个采访边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的《西行漫记》是斯诺最为著名的出版物,该书记录了从中共创建至1930年期间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①新华网:“他帮助中国——唯一在红军时期加入中共的美国人”,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9/c_121744712.htm。
    ②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第218页。
    ①李铁铮:《敝帚一把——李铁铮的晚年写作与生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58页。
    ②艾周昌:“民国时期的中非关系(1911-1949)”,《艾周昌李德清文选》,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43页。
    ①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
    ②马松亭:“中国回教的现状”,见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78页。
    ③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11页。
    ①王建平编著:《近代上海伊斯兰文化存照——美国哈佛大学所藏相关资料及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9页。
    ②季潇文:“民国时期中阿关系研究(1912-194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4月,第24页。
    ①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794-797页。
    ②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11期。
    ③买利军:“伊斯兰新文化运动与近代穆斯林知识分子—以五大阿訇为中心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6月,第17页。
    ④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11期。
    ①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②具体可参考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李兴华、秦惠彬等《中国伊斯兰教史》,李兴华、冯今源《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等。
    ③高占福:“‘成达’:中国现代伊斯兰教育的成功实践——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④童琮:《说团》,《醒回篇》,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马丽蓉:“论马宗融对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26-229页。
    ②买利军:“伊斯兰新文化运动与近代穆斯林知识分子—以五大阿訇为中心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6月,第17页。
    ①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约1769年出生于卡瓦拉(今属希腊共和国),1849年8月2日逝世于开罗,他常被称为是现代埃及的奠基人。1798年,拿破仑入侵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省,在金字塔战役中打败了马木鲁克的军队。1801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的联军终于击败了占据埃及的法军。穆罕默德·阿里是派到埃及的一支阿尔巴尼亚团督促法军撤兵的第二高长官。1804年,开罗发生起义后,他帮助了起义者,起义胜利后原总督被废黜。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被埃及人拥戴为埃及新任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从1805年至1952年统治埃及。
    ②(埃及)邵武基·戴伊夫著,李振中译:《阿拉伯埃及近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9页。
    ③(埃及)邵武基·戴伊夫著,李振中译:《阿拉伯埃及近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7页。
    ①《天方诗经》是我国云南穆斯林学者马复初的弟子马安礼在其师傅1867年译成的初稿的基础上润色纂译成长,添加详细注疏,在成都发行了中文和阿拉伯文合璧的木刻版,因仿我国古典诗歌经典——《诗经》,采用四言句式,故称《天方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翻译成中文的阿拉伯古典诗篇。
    ①奚若系江苏吴县人,字伯缓,笔名天翼,东吴大学毕业后曾留学美国,归国后有多种译述问世。
    ②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③严复译:《穆勒名学》,《严译名著丛刊》,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第31-32页。
    ④李长林:“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
    ①陈平原、夏晓虹编:《20世纪我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273-274页。
    ②李长林:“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
    ①沈倩倩:“中华书局外国文学译著出版研究(1914-1949)”,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6月。
    ②伊宏:《纪伯伦全集》(上)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9页。
    ①葛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70页。
    ②葛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31页。
    ③1917年土山湾印书馆出版的《阿里排排逢盗记》为上海话方言。
    ①朱威烈:“我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3期。
    ②郑振铎:《文学大纲》(中世纪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说明。
    ①马宗融:“阿拉伯文学对于欧洲文学的影响”,《抗战文艺》,1940年第6期。
    ②马宗融:“理解回教人的必要”,《抗战文艺》,1939年第3期。
    ③马丽蓉:“论马宗融对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④葛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42页。
    ①马丽蓉:“论马宗融对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②这一时期的阿拉伯语教育,严格而言,应称之为伊斯兰教育。因当时并无专门的阿拉伯语教育机构,阿拉伯语课程只是伊斯兰教育的一部分。故此部分主要是介绍该时期的伊斯兰教育情况。
    ③庞士谦:《埃及九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版,1988年10月,第63页。
    ①丁俊:“回族穆斯林对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贡献”,“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①王静斋:《中阿新字典》,北京清真书报社,1955年。
    ②王静斋:“中国回教经堂教育的检讨”,《回民言论半月刊》,1939年第2期。
    ③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11期。
    ①刘东声:《北京回民教育史略》,北京新月印刷厂,1999年5月,第67页。
    ②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8月,第217页。
    ③《激情与困顿——成达师范之兴衰》,中文伊斯兰学术城,2006年9月,第10页。
    ①刘麟瑞:“我的回忆——成达师范学校”,《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②艾宜栽:“半年来的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二十五年度第二学期”,《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③刘东声:“成达师范学校校史述要”,《回族研究》,1993年第2期。
    ①马博忠:“马松亭阿訇与《月华》”,《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2期。
    ①马通主编:《回族近现代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24页。
    ②朱威烈:“创建传统,彰显特色——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一甲子谈”,《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5期。
    ①朱威烈:“创建传统,彰显特色——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一甲子谈”,《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5期。
    ②马博忠:“近现代中国留埃回族学生历史简述”,《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页。
    ③《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①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42页。
    ②此方面资料可参考丁俊的《中国阿拉伯教育史纲》、马博忠等的《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姚继德的《中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始末》、庞士谦的《埃及九年》等论文、书籍。
    ③马博忠:“历史是曾经的辉煌,亦是曾经的沧桑”,《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页。
    ①葛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66页。
    ②马博忠:“近现代中国留埃回族学生历史简述(续),《回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①钟银梅:“民国时期回族留埃学生群体的中阿文化交流”,《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
    ②李振中:《学者的追求——马坚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67页。
    ③马博忠:“近现代中国留埃回族学生历史简述(续),《回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①马博忠:“近现代中国留埃回族学生历史简述(续),《回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②钟银梅:“民国时期回族留埃学生群体的中阿文化交流”,《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
    ①丁俊:“回族穆斯林对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贡献”,“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②钟银梅:“民国时期回族留埃学生群体的中阿文化交流”,《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
    ①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9月,第61页。
    ②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9月,第201~202页。
    ③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9月,第275页。
    ①辑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一帙。
    ②辑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帙。
    ①李一兵:“清末国人对阿拉伯史地的记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②Carten Niebahr,德国人,1761年开始进行近代最早的阿拉伯探险,1772年发表了一部详尽而深入的报导《细说阿拉伯》(Beschreibing Von Arabien)一直被认为是研究阿拉伯的基本文献。
    ③Johann Ludwig Burckhardt,瑞士人,曾到麦加和麦地那进行考察。
    ④George Augustue Wallin,英国人,1845年到阿拉伯半岛中央部分纳季德地区进行过考察。
    ⑤William Gifford Palagrave,英国人,曾访问过内志的首府利雅得,是第一个由西到东越过阿拉伯半岛的欧洲人。
    ①李一兵:“清末国人对阿拉伯史地的记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②李彩:“20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艺术的认知”,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第11-12页。
    ③丰子恺:《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年,第9-29页。
    ①李华英:海维谅《中国和阿拉伯的关系史》初版序,香港天马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页。
    ②此书总述伊斯兰教的理论,广泛征引,深入分析,对教内外人士都有参考价值。
    ③此书上卷为中国回教史学,下卷为中国回教史略。思辩色彩浓厚,史料确凿丰富,行文气魄宏大,是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史上一部里程碑性的作品。
    ④此书内分总则、五功、五典、饮食特殊之点,礼制之异同,共5章,书后有附编《古兰经要略》、《穆罕默德史略》)。
    ⑤此书详论回教对人生的态度。
    ⑥此书详述朝觐经过。
    ⑦此书总论回、耶、儒、释四教之宗派得失。
    ⑧此书介绍阿拉伯文法。
    ⑨《回教真相》内含穆罕默德传略,回教的宗教战争,回教的奴隶制度等等,《回教教育史》分学校、教员员与学生、课程、教授法与学校礼仪、阿拉伯文的教育学名著、阿拉伯的妇女与教育、阿拉伯的教育哲学及阿拉伯人对于教育的贡献等8章,《回教哲学史》分哲学与阿拉伯的学问,毕达哥拉斯哲学,受新柏拉图派影响的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哲学在东方的结果,西方的哲学等。
    ⑩此书第三编《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之交通》,还以专章收录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有关资料,介绍了阿拉伯伯地理、历史著作《省道志》、《黄金草原》、《伊本白图泰游记》等有关对中国的记载,对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11此书是中世纪阿拉伯人所著最早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游记,但在当时它的意义远不仅仅是一本“游记”,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历史地理学或中外关系史领域。
    12此书内含伊斯兰教正名,穆罕默德生卒年及成教建国之年考,明清以来中国伊斯兰政治关系史及今日之复兴责任,中国伊斯兰闻人列传等。
    13此书简介伊斯兰教的特点,内容:重思想,人类间担负上法律上的平等,稳定人类的和平,现在与后世的并重、适合各时代。
    14此书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史。有回教概况,回教发展之经过,回教传入中国的时期,回教徒与中国历史的关系等。书后有白崇禧演说词:中国回教与世界回教。
    ①季羡林:“关于东方语文学的研究”,《季羡林全集》(第十四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15页。
    ②季羡林:“东方语言学的研究与现代中国”,《季羡林全集》(第十四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32页。
    ③庞士谦:《埃及九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版,1988年10月,第63页。
    ①季羡林:“五四运动四十年来中国关于亚非各国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季羡林全集》(第十四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125页。
    ①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政府。英法为取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战争结果是埃及获胜,英法以战败。
    ②(苏丹)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阿中友好关系中的民间外交”,《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6期。
    ①“亚非会议与会国家和台湾有无外交关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207—00021—01(1)卷。
    ②谢益显、曲星、熊志勇:《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①“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期间会见黎巴嫩驻美国大使马立克谈话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207—00015—02(1)卷。
    ②“印官方外交使团等对亚非会议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207—00002—02(1)卷。
    ①杨福昌:“中阿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50年外交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第9-10页。
    ②蔡武:“新中国六十年对外文化工作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产业网,http://www.cnci.gov.cn/content/2009730/news_50016.shtml。
    ①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809页。
    ①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812页。
    ②季羡林:“在北京大学马坚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1995年6月9日。
    ③李传松、许宝发著:《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78-179页。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第466页。
    ②阿马德·主麻·伊玛目:《巴库里、穆斯林兄弟会,埃及革命政府》,第193页。
    ①李振中:《尼罗河畔的回忆——新中国第一批留埃学生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4月,第57-58页。
    ②“新中国穆斯林第一次朝觐的前前后后”,清真网,http://www.musilin.net.cn/2011/0713/67042.html。
    ①(苏丹)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中国也门友好关系五十年》,阿拉伯战略研究中心,2006年1月,第49页。
    ②马云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穆斯林朝觐纪实”,《中国回族学》(第3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9页。
    ③《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筹备会议纪要》,1952年8月。
    ①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826页。
    ②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830-831页。
    ①庞士谦:《埃及九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版,1988年10月,第3页。
    ②1981年由马坚翻译的《古兰经》汉译全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它虽然出版较迟,按问世顺序为第七位译者翻译的第九种版本,但现今使用、研究多以此译本为主要依据。在伊斯兰教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厂,还据此汉译本在麦地那精印了与阿拉伯文原文的对照本。在此之后,出版的《古兰经》翻译版本还有1988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由林松翻译的《古兰经韵译》;1989年,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由仝道章翻译的《古兰经中阿文对照详释本》;1990年,伦敦伊斯兰教国际出版社出版的,由周仲羲译的《古兰经译释》;1995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马振武翻译的经堂语体《古兰经》;1996年,在台湾出版的沈遐淮翻译的《清真溪流——古兰经新译》等。另外,还有考虑到有些少数民族不通汉语而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通译本。
    ①高占福:“中国20世纪伊斯兰教研究综述”,《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①赵宝熙:“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一点史料”,《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12月,第666-667页。
    ②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86页。
    ③关于这一时期译介的阿拉伯文学作品篇目,可参阅晏如的“中国的阿拉伯文学译介”、朱威烈的“我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仲跻昆的“阿拉伯文学在新中国的六十年”、何乃英的“阿拉伯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康曼敏的“漫谈阿拉伯文学及其在中国的翻译出版”等文章,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④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第41页。
    ①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译文》1954年10月号。
    ②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翻译理论与技巧论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8月,第13页。
    ③蒋慧:“亚非拉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以《译文》为考察中心”,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第18-19页。
    ①蒋慧:“亚非拉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以《译文》为考察中心”,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第11页。
    ②摘自季羡林先生《五四运动四十年来中国关于亚非各国文学的介绍和研究》一文,《季羡林全集》(第十四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124-125页。
    ①马坚等译:《阿拉伯新诗选》编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7月。
    ①葛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73页。
    ①冰心:“亚非作家的战斗友谊”,《文汇报》,1962年4月8日。
    ②蒋慧:“亚非拉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以《译文》为考察中心”,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第39页。
    ①1962年9月,外交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阿拉伯语专业。
    ①刘慧:《刘麟瑞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第185页。
    ②李传松、许宝发著:《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230页。
    ①季羡林:“迈向新的世纪——纪念东方学系建立五十周年”,原载1996年出版的《北京大学学报》东方文化研究专刊,后作为代序载入1998年5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简介》。
    ②马志学:“开中国现代阿拉伯语教育先河的一代宗师——马坚”,《新月华》,2004年第2期。
    ①李振中:《学者的追求——马坚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70页。
    ②丁俊:《中国阿拉伯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80页。
    ③朱威烈:“我与译事”,《岁月留痕》自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2页。
    ①李传松、许宝发著:《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37-238页。
    ②朱威烈:“创建传统,彰显特色——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一甲子谈”,《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5期。
    ③刘慧:《刘麟瑞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第117页。
    ④李唯中:“忆我的老师马宏毅先生”,《阿拉伯世界》,1984年第1期。
    ①丁俊:《中国阿拉伯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80页。
    ②周烈:“新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①李传松、许宝发著:《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31页。另,实际操作中,1964、1965年年先后按计划派出两批共计1000名留学生学习外语。由于“文化大革命”,第三批外语出国留学生未派出。
    ②吴富贵:“阿拉伯的高等教育与中国留学生”,《国际人才交流》,2004年第3期。
    ③1965年9月,我国首批留学生赴叙学习阿拉伯语。
    ④吴富贵:“阿拉伯的高等教育与中国留学生”,《国际人才交流》,2004年第3期。
    ①李振中:《尼罗河畔的回忆——新中国第一批留埃学生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4月,封底。
    ①李振中:《尼罗河畔的回忆——新中国第一批留埃学生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4月,第163页。
    ①王燕:“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1期。
    ①朱梦魁、黄培昭:“中埃之间的‘人民友好使者’——埃及著名画家黑白夫妇的中国情”,《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1期。
    ②拉菲厄·纳绥里:《我的中国之行》,阿拉伯研究出版机构,2012年7月,第61页。
    ①拉菲厄·纳绥里:《我的中国之行》,阿拉伯研究出版机构,2012年7月,第57页,第62页。
    ②来自埃及的留学生就是上文提到的黑白夫妇。
    ③拉菲厄·纳绥里:《我的中国之行》,阿拉伯研究出版机构,2012年7月,第72页,第87页。
    ④拉菲厄·纳绥里:《我的中国之行》,阿拉伯研究出版机构,2012年7月,第84-85页。
    ①拉菲厄·纳绥里:《我的中国之行》,阿拉伯研究出版机构,2012年7月,第90-91页。
    ②季羡林:“最近几年来东方语文研究的情况”,《季羡林全集》(第十四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84-85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465页。
    ①赵宝熙:“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一点史料”,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第142-143页。
    ②杨光:“中国中东研究述要”,《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第5页。
    ①马志学:《阿拉伯通史》新版后记,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7月,第691页。
    ②东方晓:“中东国际关系研究综述”,《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第32页。
    ③姚大学、李芳洲:“新中国中东史研究五十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胡长明:《大智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9月,第52页。
    ①刘元培:“三十而立忆旧创新——为中国阿语广播开办30周年而作”,《阿拉伯世界》,1988年第3期。
    ②吴茴萱:“衷心的祝福热切的希望——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创办35周年晚会”,《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1期。
    ①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编:《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总序言。
    ②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编:《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辑前言。
    ①《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编委会编著:《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9月,第167页。
    ①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编:《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353页。
    ②“庆祝亚洲电影节开幕”,《北京日报》,1957年8月31日。
    ③“阿尔及利亚艺术团在京首次演出”,《人民日报》,1960年10月5日。
    ④“苏丹文化代表团访华首次演出”,《人民日报》,1961年2月5日。
    ①《解放日报》,1963年9月17日。
    ②《电影艺术》,1963年第4期。
    ③《人民日报》,1964年l月18日。
    ①王铁铮:“中阿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以下数据来源:1)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2)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1995)》,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8月。
    ①赵国忠:“新中国成立后的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50年外交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第232页。
    ①赵国忠:“新中国成立后的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50年外交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第232页。
    ①《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编辑组:《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台海出版社,2011年2月,第352-353页。
    ②周燮潘、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7月,第224页。
    ①周燮潘、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7月,第225页。
    ①周燮潘、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7月,第229页。
    ①肖宪:“中国的伊斯兰研究”,《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①丁宏:“伊斯兰研究的几点想法”,“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②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志》,“伊斯兰在线社区”,http://www.islamcn.net。
    ③丁宏:“伊斯兰研究的几点想法”,“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①周燮潘、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7月,第238页。
    ①“在多样中求同一在交流中求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开罗国际书展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上的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http://www.gapp.gov.cn/govpublic/1014/82043.shtml。
    ②薛庆国:《阿拉伯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4页。
    ③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至1999年的阿拉伯文学翻译篇目,可参阅李荣建、程伟红的《中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与研究》,有较为详细的篇目介绍。
    ①郭黎:“阿拉伯小说在中国”,埃及米尼亚大学文学院塔哈·侯赛因逝世十周年论文集。
    ②朱威烈:“利比亚及其文学”,《站在远东看中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93页。
    ①晏如:“中国的阿拉伯文学译介”,《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2期。
    ①伊宏:“阿拉伯的文学才子纪伯伦——纪念纪伯伦诞辰一百周年”,《阿拉伯世界》,1983年第4期。
    ①晏如:“中国的阿拉伯文学译介”,《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2期。
    ②朱威烈:“我与译事”,《岁月留痕》自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7页。
    ①晏如:“中国的阿拉伯文学译介”,《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1期。
    ②(埃及)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著,仲跻昆、刘光敏译:《难中英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前言。
    ①郅溥浩、宗笑飞、丁淑红:《中阿文学交流史》,内部打印稿。
    ①仲跻昆:“阿拉伯文学在新中国的六十年”,《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①朱威烈主编:《当代阿拉伯文学词典》,译林出版社,1991年12月,前言。
    ①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21-123页。
    ②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23-124页。
    ③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25页。
    ④仲跻昆:“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代表会上的发言”,《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1期。
    ①郅溥浩、宗笑飞、丁淑红:《中阿文学交流史》,内部打印稿。
    ②历任会长为刘麟瑞、仲跻昆、蔡伟良。
    ③仲跻昆:“对东方同伴的关注——新中国60年来阿拉伯文学的译介研究”,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
    ①仲跻昆:“对东方同伴的关注——新中国60年来阿拉伯文学的译介研究”,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
    ②郅溥浩、宗笑飞、丁淑红:《中阿文学交流史》,内部打印稿。
    ①朱威烈:“十年辛劳,一园硕果”,《阿拉伯世界》,1990年第2期。
    ②张宏:“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网站,http://sa.china-embassy.org/chn/whjy/t153294.htm。
    ③宁夏大学于1995年组成阿拉伯语专业筹建小组,后相继开设第二外语阿拉伯语课程及阿拉伯语专科专业。2006年首次招收阿拉伯语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①朱威烈:“创建传统,彰显特色——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一甲子谈”,《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5期。
    ②朱威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阿拉伯语学科建设30年回眸”,《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5期。
    ①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95页。
    ②上海外国语学院六十年代初设阿语专业时,学制为四年,后又改为五年。
    ①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89-90页。
    ②朱威烈:“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改革刍议”,《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2期。
    ③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90页。
    ①孙承熙:“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成立”,《阿拉伯世界》,1985年第3期。
    ②1980年11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在青岛成立,1992年9月改建为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在聘任第二届委员时增设了非通用语组,阿拉伯语组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教授任组长,北京外国语学院国少华教授和北京大学谢稚荣教授任组员。
    ①杨志波:“中国穆斯林留学生今昔”,《新月华》,2004年第1期。
    ②王燕:《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1期。
    ③中国学者在中阿关系方面也有较多著作,如向达的《中西交通史》、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方豪的《中西交通史》、海维谅的《中国和阿拉伯的关系史》、江淳、郭应德合著的《中阿关系史》等,但像加法尔先生那样按照国别来论述中阿关系的专著目前尚未见到。
    ④葛铁鹰:(苏丹)加法尔·艾哈迈德·卡拉尔著,史月译,《跨越二千年的苏丹中国关系探源求实》序,时事出版社,2014年2月,第3页。
    ①葛铁鹰:(苏丹)加法尔·艾哈迈德·卡拉尔著,史月译,《跨越二千年的苏丹中国关系探源求实》序,时事出版社,2014年2月,第2页。
    ②葛铁鹰:(苏丹)加法尔·艾哈迈德·卡拉尔著,史月译,《跨越二千年的苏丹中国关系探源求实》序,时事出版社,2014年2月,第2-3页。
    ①王有勇:“中阿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未来——从中埃教育合作谈起”,《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1期。
    ①朱威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阿拉伯语学科建设30年回眸”,《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9期。
    ①国少华:“埃及电影概况”,《阿拉伯世界》,1981年第4期。
    ②穆欣:“阿尔及利亚电影一瞥”,《阿拉伯世界》,1984年第1期。
    ①“阿尔及利亚画展在京开幕”,《人民日报》,1978年7月9日。
    ①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自序,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3页。
    ①孙德刚:“构筑中阿之间新的‘丝绸之路’”,《光明日报》,http://world.gmw.cn/2012-05/25/content_4212220_2.htm。
    ②“江泽民主席对沙特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讲”,《人民日报》网络版,http://www.people.com.cn/item/jcfoyf/files/110301.html。
    ①“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08/content_12407835.htm。
    ②“习近平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9/08/c_132701675.htm。
    ③孙德刚:“构筑中阿之间新的‘丝绸之路’”,《光明日报》,http://world.gmw.cn/2012-05/25/content_4212220_2.htm。
    ④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总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9页。
    ①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总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0页。
    ②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第259页。
    ①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总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3页。
    ①吉哈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字面意思是:努力、奋斗,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努力做好一件事;为学业、生计、事业的成功奋斗也属于吉哈德。吉哈德可以是个人的行为和责任,也可以是社会集体的行为和责任。因此,在伊斯兰教中吉哈德包含两层含义:同私欲作斗争属于重大的吉哈德,反抗侵略属于微小的吉哈德。吉哈德的法学定义是以言语,财产,生命为主道奋斗;为捍卫宗教信仰,生命财产,为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为消除暴力、迫害而进行的正义斗争。西方学者将其单纯译为圣战(Holy War)是有误的。它之所以被译为“圣战”是西方流行着关于伊斯兰教的错误观念,即“剑的宗教”,而抹煞了其内在的、精神的意义,以致扭曲了它的内涵,而且随之跟进了想象和曲解。由于有很多极端组织严重歪曲和滥用伊斯兰宗教术语“吉哈德”一词,“吉哈德”这个词在当代伊斯兰教中肯定是被滥用和曲解最多的一个词。
    ②百度百科,“圣战”一词,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2060/7147200.htm#4。
    ③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总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3页。
    ④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第10页。
    ①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②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③全书共10编500种,每年出版20-25种,预计20年完成。其中的第八编为西亚、北非文化编,已出版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中阿关系史》、《阿拉伯史纲(610-1945)》、《现代伊斯兰主义》、《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第二部)、《简明伊斯兰史》、《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比较研究》、《阿拉伯电影史》等著作。
    ④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7月,第390页。
    ①陶短房:“阿尔及利亚‘排华’风波始末,《南风窗》,2009年9月7日。
    ①“学者关注中东剧变下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在线,http://www.csstoday.net/Item.aspx?id=37287。
    ①闵捷、(沙特)马云蔚:“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第6期。
    ②“中国与阿盟签署中阿典籍互译合作备忘录”,中阿合作论坛网站,http://www.fmprc.gov.cn/zalt/chn/jzjs/whjls/t769808.htm。
    ③“莫言作品将在阿拉伯国家翻译出版”,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10-17/144114.html。
    ①张洪仪:“阿拉伯文学翻译在中国”(阿文版),人民网阿文版,http://arabic1.people.com.cn/31657/7356130.html。
    ②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一个翻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4日,第553期。
    ①伊扎特新浪微博。
    ①石岳文:“中阿文化交流的春天正在到来——‘十一五’以来中阿文化交流印象”,《中国文化报》,2010年11月9日。
    ①陈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落地’研究——以阿拉伯社会为例》,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92页。
    ②“阿拉伯艺术节在京开幕”,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sjzz/shzzwszx_4877/sszzwszx_tp/201006/t20100622_360725.html。
    ①王南:“中阿媒体交流与合作刍议”,《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第1期。
    ②刘欣路:“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国际传播的局限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①(苏丹)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阿中友好关系中的民间外交”,《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6期。
    ②(苏丹)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阿中友好关系中的民间外交”,《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6期。
    ①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总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99-100页。
    ①“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在埃及召开柳斌杰致辞6位埃及学者获得表彰”,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www.chinaxwcb.com/2011-01/28/content_216731.htm。
    ①丁俊:“走近朱威烈先生——兼及中国的‘东方学’研究”,《回族文学》,2003年第3期。
    ①朱威烈:“知难而进铁杵成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序”,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时事出版社,2009年9月,第2页。
    ②刘武生:“聆听周恩来谈外语教学改革”,《纵横》2006年第1期。
    ③刘鸿武:“国际关系史学科的学术旨趣与思想维度”,《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1期。
    ①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自序,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5页。
    1、(中)白得鲁丁·海维谅著,优素福·陈克礼译:《中国和阿拉伯的关系史》,香港天马出版社,2006年12月。
    2、(苏丹)加法尔艾哈迈德卡拉尔著,史月译:《跨越二千年的苏丹中国关系探源求实》,时事出版社,2014年2月。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
    4、(美)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12月。
    5、(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6、(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黎明时期),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
    7、(埃及)邵武基·戴伊夫著,李振中译:《阿拉伯埃及近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
    8、《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编委会编著:《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9月。
    9、《激情与困顿——成达师范之兴衰》,中文伊斯兰学术城,2006年9月。
    10、丁明仁:《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5月。
    11、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2、马云福:《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13、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7月。
    14、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
    15、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16、马博忠:《历程——民国留埃回族学生派遣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17、马强:《广州穆斯林报刊资料辑录(1928-1949)》,宁夏人民出版,2004年9月。
    18、马强:《流动的精神社区——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9、马德邻等著:《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20、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6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编:《中国代表团出席1955年亚非会议》,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3月。
    24、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编:《外国文学研究60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
    26、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编:《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
    27、王有勇:《阿拉伯文献阅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28、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9、王建平编著:《近代上海伊斯兰文化存照——美国哈佛大学所藏相关资料及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30、冯今源:《中国的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31、史学双周刊社编:《中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史论丛》,三联书店,1957年4月。
    32、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编:《中国回族学》(第3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33、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编:《伊斯兰教在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
    34、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
    35、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年9月。
    36、艾周昌、李德清:《艾周昌李德清文选》,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3月。
    37、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
    38、刘东声:《北京回民教育史略》,北京新月印刷厂,1999年5月。
    39、刘锡鸿、张德彝:《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年1月。
    40、刘慧:《刘麟瑞传:一位北大教授的人生写实》,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
    41、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昆仑出版社,2001年8月。
    42、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月。
    43、安惠侯等主编:《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50年外交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
    44、成红:《中国的中东文献研究综述》(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
    45、朱威烈:《岁月留痕——朱威烈译作选》,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46、朱威烈:《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47、朱威烈:《站在远东看中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48、江淳、郭应德著:《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
    49、何凤山:《外交生涯四十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
    50、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5月。
    51、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
    52、宋岘:《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10月。
    53、张宗奇:《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东方出版社,2006年9月。
    54、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55、时延春:《丝路盛开友谊花》,时事出版社,2008年3月。
    56、李传松、许宝发著:《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57、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58、李兴华、秦惠彬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
    59、李振中:《尼罗河畔的回忆:新中国第一批留埃学生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4月。
    60、李振中:《学者的追求——马坚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61、李铁铮:《敝帚一把——李铁铮的晚年写作与生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
    62、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
    63、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
    64、杨怀中:《回族史论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65、沈福伟:《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66、沈褔伟:《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中华书局,1990年10月。
    67、连燕堂:《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
    68、陈平原、夏晓虹编:《20世纪我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69、陈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落地”研究——以阿拉伯社会为例》,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70、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71、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72、周发祥:《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十七年及“文革”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
    73、周丽娟:《对外文化交流与新中国外交》,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2月。
    74、周燮潘、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7月。
    75、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时事出版社,2009年9月
    76、孟昭毅:《东方文学交流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77、孟昭毅:《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78、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十三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
    79、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十四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
    80、庞士谦:《埃及九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出版,1988年10月。
    81、林松:《<古兰经>在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82、郅溥浩、宗笑飞、丁淑红:《中阿文学交流史》(尚未出版)。
    83、郑振铎:《文学大纲》(中世纪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
    84、凌其翰:《我的外交官生涯:凌其翰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4月。
    85、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2月。
    86、郭应德:《阿拉伯史纲(610-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
    87、郭嵩焘:《伦敦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11月。
    88、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中华书局,1983年5月。
    89、高占福:《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1月。
    90、高发元、姚继德主编:《中国学生留学埃及80周年纪念文集(1931-2011)》,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91、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9月。
    92、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93、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94、葛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95、薛庆国:《阿拉伯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96、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8月。
    97、魏启荣:《文明对话背景下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阿文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1、一知:“阿拉伯语在中国”,《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1、2期;
    2、丁俊:“回族穆斯林对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贡献”,“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3、丁宏:“伊斯兰研究的几点想法”,“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4、马丽蓉:“论马宗融对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5、马丽蓉:“新中国与中东的文化交流”,《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6、马志学:“开中国现代阿拉伯语教育先河的一代宗师——马坚”,《新月华》,2004年第2期;
    7、马志峰、丁俊:“唐宋时期中阿交往及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4期;
    8、马博忠:“马松亭阿訇与《月华》”,《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2期;
    9、马博忠:“近现代中国留埃回族学生历史简述(续)”,《回族研究》,2012年第1期;
    10、马福德:“关于伊斯兰典籍翻译的一些思考”,《中国穆斯林》,2003年第6期;
    11、王有勇:“中阿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未来——从中埃教育合作谈起”,《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1期;
    12、王南:“中阿媒体交流与合作刍议”,《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第1期。
    13、王铁铮:“中阿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4、王燕:“中阿留学生互派工作追忆”,《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1期;
    15、(苏丹)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阿中友好关系中的民间外交”,《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6期;
    16、买利军:“伊斯兰新文化运动与迁代穆斯林知识分子—以五大阿訇为中心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6月;
    17、仲跻昆:“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第四届代表会上的发言”,《阿拉伯世界》,2002年第1期;
    18、仲跻昆:“阿拉伯文学在新中国的六十年”,《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19、伊宏:“阿拉伯的文学才子纪伯伦——纪念纪伯伦诞辰一百周年”,《阿拉伯世界》,1983年第4期;
    20、刘元培:“三十而立忆旧创新——为中国阿语广播开办30周年而作”,《阿拉伯世界》,1988年第3期;
    21、刘东声:“成达师范学校校史述要”,《回族研究》,1993年第2期;
    22、刘鸿武:“国际关系史学科的学术旨趣与思想维度”,《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1期。
    23、刘麟瑞:“我的回忆——成达师范学校”,《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24、孙承熙:“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成立”,《阿拉伯世界》,1985年第3期;
    25、成红:“中国伊斯兰问题研究20年”,《西亚非洲》,1998年第2期;
    26、朱梦魁、黄培昭:“中埃之间的‘人民友好使者’——埃及著名画家黑白夫妇的中国情”,《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1期。
    27、朱威烈:“十年辛劳,一园硕果”,《阿拉伯世界》,1990年第2期;
    28、朱威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阿拉伯学科建设30年回眸”,《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5期;
    29、朱威烈:“创建传统,彰显特色——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一甲子谈”,《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5期;
    30、朱威烈:“我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3期;
    31、朱威烈:“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改革刍议”,《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2期;
    32、朱威烈:“文明对话与大中东改革”,《回族研究》,2006年第1期;
    33、朱威烈:“理解与尊重:关于构建我国对中东研究话语体系的思考”,《西亚非洲》,2007年第12期;
    34、何乃英:“阿拉伯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中国出版》,1992年第7期;
    35、吴茴萱:“衷心的祝福热切的希望——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创办35周年晚会”,《阿拉伯世界》,1993年第1期;
    36、吴富贵:“阿拉伯的高等教育与中国留学生”,《国际人才交流》,2004年第3期;
    37、李一兵:“清末国人对阿拉伯史地的记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38、李长林:“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
    39、李唯中:“忆我的老师马宏毅先生”,《阿拉伯世界》,1984年第1期;
    40、李彩:“20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艺术的认知”,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
    41、杨志波:“中国穆斯林留学生今昔”,《新月华》,2004年第1期;
    42、杨思璞:“唐船驰骋波斯湾”,《瞭望》,1984年第39期;
    43、沈倩倩:“中华书局外国文学译著出版研究(1914~1949)”,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6月;
    44、纳锦文:“《古兰经》在中国大事年表”,《中国穆斯林》,1999年第4期;
    45、纳麒:“从回族角度谈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回族研究》,1999年第4期;
    46、肖宪:“中国的伊斯兰研究”,《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47、辛俭强、霍娜:“中国大学里的阿拉伯语”,《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2期;
    48、闵捷、(沙特)马云蔚:“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第6期
    49、周烈:“新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西亚非洲》,2010年第4期;
    50、国少华:“埃及电影概况”,《阿拉伯世界》,1981年第4期;
    51、季潇文:“民国时期中阿关系研究(1912-194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4月;
    52、林松:“阿拉伯文字在中国”,《阿拉伯世界》,1984年第3期;
    53、范中汇:“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50年”,《新文化史料》,1999年第5、6期;
    54、郅溥浩:“译事悠悠续千载——关于阿拉伯文学译介的几点浅见”,《中国翻译》,1993年第6期;
    55、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
    56、哈宝玉:“近两年来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简述”,《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4期;
    57、姚大学、李芳洲:“新中国中东史研究五十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8、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9、赵国军:“《古兰经》在我国的流传、翻译及其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60、赵宝熙:“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一点史料”,《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
    61、钟银梅:“民国时期回族留埃学生群体的中阿文化交流”,《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
    62、夏莉萍:“万隆会议前后中国政府打开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努力”,《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3、晋辉:“中世纪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阿拉伯世界》,1985年第1期);
    64、晏如:“中国的阿拉伯文学译介”,《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1期;
    65、铁国玺:“浅论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66、铁维英:“抗日战争时期中东穆斯林的援华活动”,《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2期;
    67、高占福:“‘成达’:中国现代伊斯兰教育的成功实践——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68、高占福:“中国20世纪伊斯兰教研究综述”,《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69、高占福:“中国回族伊斯兰教育的三次创新”,《中国穆斯林》,2009年第4期;
    70、康曼敏:“漫谈阿拉伯文学及其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上、下),《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4期、1998年第1期;
    71、萨德·艾哈迈德·巴赞:“阿拉伯语在中国”,《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2期;
    72、蒋慧:“亚非拉文学与中国“十七年”文学——以《译文》为考察中心”,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73、解飞:“中国同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西亚非洲》,2006年第6期;
    1、孙德刚:“构筑中阿之间新的‘丝绸之路’,《光明日报》,。
    2、“江泽民主席对沙特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讲”,《人民日报》网络版,http://www.people.com.cn/item/jcfoyf/files/110301.html。
    3、“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1/08/content_12407835.htm。
    4、张洪仪:“阿拉伯文学翻译在中国”(阿文版),人民网阿文版,http://arabic1.people.com.cn/31657/7356130.html。
    5、“学者关注中东剧变下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在线,http://www.csstoday.net/Item.aspx?id=37287。
    6、“习近平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9/08/c_132701675.htm。
    7、“中国与阿盟签署中阿典籍互译合作备忘录”,中阿合作论坛网站,http://www.fmprc.gov.cn/zalt/chn/jzjs/whjls/t769808.htm
    8、“莫言作品将在阿拉伯国家翻译出版”,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10-17/144114.html
    9、“阿拉伯艺术节在京开幕”,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sjzz/shzzwszx_4877/sszzwszx_tp/201006/t20100622_360725.html
    10、“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在埃及召开柳斌杰致辞6位埃及学者获得表彰”,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www.chinaxwcb.com/2011-01/28/content_216731.htm。
    11、“他帮助中国——唯一在红军时期加入中共的美国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9/c_121744712.htm。
    12、“新中国穆斯林第一次朝觐的前前后后”,清真网,http://www.musilin.net.cn/2011/0713/67042.html。
    13、“在多样中求同一在交流中求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开罗国际书展中阿文学与出版论坛上的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http://www.gapp.gov.cn/govpublic/1014/82043.shtml。
    14、仲跻昆:“对东方同伴的关注——新中国60年来阿拉伯文学的译介研究”,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
    15、张宏:“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网站,http://sa.china-embassy.org/chn/whjy/t153294.htm。
    16、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一个翻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4日,第553期。
    17、石岳文:“中阿文化交流的春天正在到来——‘十一五’以来中阿文化交流印象”,《中国文化报》,2010年11月9日。
    18、陶短房:“阿尔及利亚‘排华’风波始末,《南风窗》,2009年9月7日。
    19、刘武生:“聆听周恩来谈外语教学改革”,《纵横》,2006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