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德语文教育是我国外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861至1976年间的德语文教育历史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及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并分析各阶段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中有关德语文教育的规定,探究实施德语文教育的主体特征和办学动因,挖掘历史上与德语文教育相关的人和事,点面结合,还原德语文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原貌,勾勒出该时段我国德语文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为主逐步向高等教育阶段迁移的过程,为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借鉴。
     本文分六个章节,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二章论述晚清时期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我国自主创办的官办方言学堂、洋务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和晚清大学堂以及德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技术学校、德华学校和高等学堂,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动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法及办学特色,追溯德语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并从教材编写与出版方面来进一步推测当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三章在梳理民国时期我国德语文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论述已延伸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目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探讨民国时期开展德语文教育所希冀满足的各类需求,重点考察德文系作为独立系科在高校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德语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所处地位的演变。此外,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材出版物的统计与分析来进一步获得对该时期德语文教育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四章将焦点放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德语文教育,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分析我国中学外国语学校开展德语文教育的社会背景、办学动机及办学特色等,再现德语文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外贸院校及师范院校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政治环境及苏联模式给德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变化,梳理该时期我国在德语师资队伍建设、德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释教材中所折射的“外语学习为政治服务”的宗旨,归纳出这一时期德语文教育的特色、成绩与不足。
     第五章再一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和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对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历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进行纵向对比与分析,阐明各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局限,勾勒出我国德语文教育从晚清至“文革”结束的百余年间的发展脉络。本文最后指出,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对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从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三个方面予以展开,建议从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出发对我国德语文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规范中学德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学德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探索高校德语文教育分类别、分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德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In der vorliegenden Arbeit geht es um den Deutsch-und Germanistikunterricht von1861bis1976in China. Die Arbeit besteht aus sechs Kapiteln. Au er Einleitung im ersten Kapitel undZusammenfassung im sechsten Kapitel wird der Hauptteil in vier weitere Kapitel aufgeteilt, dieden Deutsch-und Germanistikunterricht von der Sp tqing-Dynastie bis zum Ende derKulturrevolution in China darstellen. Es werden haupts chlich die chinesischeFremdsprachenpolitik, der gesellschaftliche Hintergrund, die Motivationen der Schulen,Hochschulen und Universit ten, die Unterrichtsmaterialien sowie Lehrkr fte und Studenten bzw.Schüler analysiert, um ein vollst ndiges neutrales Bild vom Deutsch-und Germanistikunterricht inChina in diesem Zeitraum zu schaffen.
     Im zweiten Kapitel wird der Deutschunterricht in der Sp tqing-Dynastie dargestellt, der sowohl anvon Chinesen gegründeten Schulen als auch an von deutschen Missionaren bzw. der deutschenRegierung in China eingerichteten Schulen angeboten wurde. Es wird untersucht, zu welchemZweck man den Deutschunterricht anbot, welche Bedürfnisse der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nadamals befriedigen konnte. Beobachtet wird auch, wer als Deutschlehrer arbeitete, was derDeutschunterricht zum Inhalt hatte, wie das Unterrichtsmodell aussah und welchedidaktisch-methodischen Ans tze man praktizierte. Es stellt sich au erdem noch neu heraus, dassder Ursprung des Deutschunterrichts an Schulen in China an einer im Jahre1861von einemdeutschen Missionar gegründeten Missionsschule in Guangdong zu finden ist.
     Im dritten Kapitel wird der Blick auf die Periode der Republik China geworfen. DerDeutschunterricht fand damals nicht nur an Schulen statt, sondern fand auch an verschiedenenHochschulen und Universit ten, darunter staatliche, private und auch Missionsvereinenzugeh rigen Hochschulen seine Verbreitung. Deutsch als eine Wissenschaftssprache, sowohl inNaturwissenschaften als auch in Geisteswissenschaften, hat eine besondere Stellung in Chinaeingenommen. Von Deutschland zurückgekehrte chinesische Studenten haben starken Einfluss aufdas chinesische Hochschulwesen ausgeübt und es wurde anfangs ein hnliches Bildungssystemwie das deutsche eingeführt. Seither gewinnt der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na eine guteEntwicklungschance. Durch die Analyse von Unterrichtsmaterialien, Unterrichtsdidaktik bzw.-Methodik und Lernverhalten von Studenten wird ein Einblick über den Deutsch-bzw.Germanistikunterricht gewonnen.
     Das vierte Kapitel befasst sich mit dem Deutsch-bzw. Germanistikunterricht nach der Gründungder Volksrepublik China bis zum Ende der Kulturrevolution. Die lerninhaltsbezogene Ver nderungdes Deutschunterrichts unter dem Motto Fremdsprachenlernen zum politischen Zweck“und diesich vermehrende Anleitung durch das Bildungsministerium werden hier unter die Lupegenommen. Damit wird versucht, die Erfolge und Defizite des Deutschunterrichts an chinesischenHochschulen und Universit ten in diesem Zeitraum zu entschlüsseln.Das fünfte Kapitel widmet sich einem Vergleich von Deutsch-bzw. Germanistikunterricht indiesen drei Perioden aus drei Perspektiven und dient zur erneuten Darstellung der Entwicklung,Errungenschaften und Misserfolge vom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na. Gezielt wird darauf, durch dieAuseinandersetzung mit der chinesischen Deutschunterrichtsgeschichte aus der chronologischenPerspektive chinesische Bildungspolitiker, Germanisten bzw. Deutschlehrer zum Nachdenken anzuregen, wie man die Bildungspolitik in Bezug auf Deutsch bzw. Germanistik nach derstaatlichen Strategie richten soll und wo und wie der künftige Weg vom Deutsch-bzw.Germanistikunterricht an chinesischen Schulen und Universit ten anzulegen ist.
引文
参见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83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页。
    叶圣陶:“答滕万林”(1964年2月1日),载于《叶圣陶集》第25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3–34页。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页。
    见乌珀塔尔新教联盟档案馆有关Ferdinand Gen hr (1823–1864)的档案,档案号:2.181。
    10叶隽:“北大德国文学系的创立情况及其时代背景”,载于《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11叶隽:“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师生状况及其学术史意义”,载于《教育学报》,2007年第6期。
    12叶隽:“清华德文专业的早期发展及其学术史意义”,载于《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
    13叶隽:“西南联大时代的德语教育与德文教授”,载于《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
    14叶隽:“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载于《博览群书》,2006年第2期。
    16参见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10页。
    17Vgl. Bezzenberger, Günter: Mission in China, Die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Stiftung, Kassel: VerlagEvangelischer Presseverband Kurhessen-Waldeck,1979, S.13.
    19Vg.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94,转引自Berichte aus China, in: Berichte derRheinischen Missionsgesellschaft,1861, S.198.
    20参见乌珀塔尔新教联盟档案馆,档案号:2.181, Ferdinand Gen hr (1823–1864)。
    21广州神道学校是一所培养传教助手的学校,希望他们发挥孵化作用,吸收更多的基督教徒。该校共设3个班,其中一班和二班须学习德文。1867年至1873年间,德文学员人数达70至80人。参见Huang, Yi: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in der ra des Deutschen Kaiserreichs.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95.
    22陈志强:中国最早的留德学生陈观海,转引自孟虹:从蔡元培留学经历看清末“新政”时期中国人留学德国的特点,载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7至2008年学年第05期。
    23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72页。
    24朱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1页。
    2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65页。
    2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84-685页。(该书共三册,初版192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27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27.
    28朱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第2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29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145.
    30Vgl. Huang, Yi, S.145,转引自:Das Protokoll des Gespr ches vom14. Juli1910, in ERACh, Zhongde Guanxi,Liuxue Banxiao,1525.
    31Vgl. Huang, Yi, S.146,转引自:Das im Chinesischen abgefa ten Protokoll des Gespr ches zwischen Graf vonRex und dem chinesischen Bildungsminister vom30. Juli1910, in: ERACh, Zhongde Guanxi, Liuxue Banxiao,1525.
    32Vgl. Huang, Y, S.147.
    33参见叶隽:《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转引自: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34参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7页。
    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66-67.
    36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0页。
    38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0页。
    39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 von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S.129.
    40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40页。
    42参见王宏志、梁元生、罗炳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开拓——香港中文大学四十周年校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6页。
    43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8页。
    44Vgl. Mitschian, Haymo: Chinesische Lerngewohnheiten, Frankfurt: Verlag für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1991, S.260.
    45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8页。
    46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66.
    48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1页。
    49杨晟留学回国后先在京师大学堂担任德语教师,后被袁世凯任命到山东省府工作,负责外事事务、铁路建造及军队建设。1903年被任命为奥地利公使,1905年为德国公使,直至1907年回国。
    50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2页、第144页。
    51者汪凤藻由上海广方言馆选送到京师同文馆学习科学。曾任清政府驻俄使馆二等参赞、出使日本钦差大臣、南洋公学总理、翰林院侍读及京师大学堂格致科监督等职。
    52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59页。
    53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57Vgl. Biggerstaff, Knight: 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 Ithaca/New York: CornellUniversity Press,1961, S.171.
    58德文文献介绍天津武备学堂时,提及当时中国聘请的德国教习为Carl Friedrich Heinrich Pauli, vonMützschefahl, Henning, von Glasenapp, Kuntzsch von Braun。从德文姓名音译来推测,李宝应该就是德国陆军少校Carl Friedrich Heinrich Pauli。此人被普鲁士帝国政府认为是有损于德国利益的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参见Kaske, Elisabeth: Bismarcks Mission re. Deutsche Milit rinstrukteure in China1884-1890, Wiesbaden:Harrassovitz Verlag,2002, S.122.
    59参见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60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
    61Kaske, Elisabeth: Bismarcks Mission re. Deutsche Milit rinstrukteure in China1884-1890, Wiesbaden:Harrassovitz Verlag,2002, S.131-132.
    62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95页。
    63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0–124页。
    64高时良、黄仁贤:《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第471页。
    65南京鲁迅纪念馆:《骆博凯与江南陆师学堂》,2009年11月9日。
    66骆博凯著:《十九世纪末南京风情录:一个德国人在南京的亲身经历》,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67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4页,转引自(清)钱德培纂辑:江南陆师学堂武备课程.凡例,江南陆师学堂刻本(16册),1899年。
    68参见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13页。
    69高时良、黄仁贤:《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25页。
    70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6页,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5包尔(Georg Baur,1859–1935),出生于斯图加特,父亲威廉·包尔(Carl Wilhelm von Baur)是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数学教授,姐夫路德维希·克吕普佛尔(Ludwig Klüpfel)是克虏伯公司的经理。
    76Vgl. 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von 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S.5.
    77Vgl. 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von 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S.138-139.
    81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 von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S.150.
    85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 von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S.296.
    91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 kommentiert von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S.332-336.
    93参见高时良《: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79–580页。
    94《德文开堂》,载于《申报》,1897年10月2日。
    95Vgl. Harnisch, Thomas: 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1860bis1945,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1999, S.69.
    96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3–14页。
    100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22-24.
    102Conrady, August: Acht Monate in Peking. Eindrücke und Studien aus der Zeit nach den chinesischen Wirren,Halle a. S.: Gebauer-Schwetschke Druckerei und Verlag m. b. H.,1905, S.18-19.
    103Conrady, August: Acht Monate in Peking. Eindrücke und Studien aus der Zeit nach den chinesischen Wirren,Halle a. S.: Gebauer-Schwetschke Druckerei und Verlag m. b. H.,1905, S.22-24.
    104关于山东大学堂的学制还另有说法,在费得堪颇(Fritz Pferdek mper)的家书中,他提及山东大学堂的学制为五年,学生能够毕业后可到京师大学堂继续深造。见于Remmert, Otto: Fritz Pferdek mper. EinWeltwanderer au ergew hnlicher Pr gung, Menden: Selbstverlag von Max Pferdek mper,1966, S.86.
    105参见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页。
    106弗里茨·费得堪颇(Fritz Pferdek mper,1876–1915),出生于维斯特法伦的一个下官家庭,家长排行老大。中学毕业后在汉堡一家公司做学徒。1897年赴巴黎学习汉学,1898年8月30日转学到佛罗伦萨,1900到柏林大学。据他的弟弟马克斯介绍,弗里茨极具语言天赋,掌握18门语言。1904首次来到中国济在济南府担任山东大学堂教授,一直到1906年夏。1914年一战爆发后他自愿赴青岛作战,1915年死于战争中。(Vgl. Max Pferdek mper: Fritz Pferdek mper, Menden1966und BArch N1655/2-7
    107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22-24.
    108Remmert, Otto: Fritz Pferdek mper. Ein Weltwanderer au ergew hnlicher Pr gung, Menden: Selbstverlag vonMax Pferdek mper,1966, S.83.
    109Remmert, Otto: Fritz Pferdek mper. Ein Weltwanderer au ergew hnlicher Pr gung, Menden: Selbstverlag vonMax Pferdek mper,1966, S.86-87.
    Remmert, Otto: Fritz Pferdek mper. Ein Weltwanderer au ergew hnlicher Pr gung, Menden: Selbstverlag vonMax Pferdek mper,1966, S.107.
    114Remmert, Otto: Fritz Pferdek mper. Ein Weltwanderer au ergew hnlicher Pr gung, Menden: Selbstverlag vonMax Pferdek mper,1966, S.87-90.
    116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117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6–39页。
    119毛正棠、徐有智编:《浙江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Verlag,1995, S.140-142.
    121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Verlag,1995, S.143-144.
    122Vgl. Bezzenberger, Günter: Mission in China, Die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Stiftung, Kassel: VerlagEvangelischer Presseverband Kurhessen-Waldeck,1979.
    123Scharlau, Winfried (Hrsg.): Gützlaffs Bericht über drei Reisen in den Seeprovinzen Chinas1831-1833,Hamburg: Abera Verlag,1997, S.29-30.
    124参见胡国祥:《近代传教士出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108页。
    125德国天主教传教修会圣言会(Societas Verbi Divini,简称SVD),于1875年由杨生神父(Arnold Janssen)在荷德边境小镇史泰尔(Steyl)创立。1879年4月20日,圣言会传教士安治泰神父(Johann Baptist Anzer,1851–1903)和福若瑟神父(Josef Freinademetz,1852–1908)抵达香港,在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中文,后于1882年1月18日来到鲁南地区阳谷县的坡里庄开始传教。安治泰神父于1886年1月24日在史泰尔被祝圣为主教,5月担任山东圣言会会长。1892年8月初,他在坡里庄召开第一次教区大会。1896年9月,在济宁开始设立教堂。1899年5月11日在荷泽建造另一所教堂。1893年来华传教的三位传教士为:赫德明(Joseph Hesser)、若瑟·施耐德(Josef Schneider)和薛田资(Georg Maria Stenz)。
    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 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Verlag,1995, S.96.
    127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27.
    128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 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95.
    129花之安(Ernst Faber,1939–1899),德国传教士及汉学家。1865年代表礼贤会来华传教。1880年与礼贤会脱离关系,1885年加入同善会,1898年后移居青岛。花之安潜心研究汉学,用汉语创作了若干宗教
    130教义宣传资料及介绍西方文化的作品。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 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96.
    131Ebenda, S.96-98.
    132Vgl. Leutner, Mechthild (Hrsg.): Musterkolonie Kiautschou“: Die Expansion des Deutschen Reiches in China,Berlin: Akademie Verlag,1997, S.430-431.
    133Rivinius, Karl Josef (SVD): Traditionalismus und Modernisierung: Das Engagement von Bischof AugustinHenninghaus auf dem Gebiet des Bildungs-und Erziehungswesens in China (1904-1914), Nettetal: SteylerVerlag,1994, S.77-78.
    134Rivinius, Karl Josef (SVD): Traditionalismus und Modernisierung: Das Engagement von Bischof AugustinHenninghaus auf dem Gebiet des Bildungs-und Erziehungswesens in China (1904-1914), Nettetal: SteylerVerlag,1994, S.122.
    135Ebenda, S.129-133.
    137Rivinius, Karl Josef (SVD): Traditionalismus und Modernisierung: Das Engagement von Bischof AugustinHenninghaus auf dem Gebiet des Bildungs-und Erziehungswesens in China (1904-1914), Nettetal: SteylerVerlag,1994, S.134.
    144福昌书局是一个集出版、印刷、装订、书店销售功能为一体的私人书局。
    145参见周东明:德占青岛时期的教育策略及其实施,载于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第145–153页。
    146刘胜茂:卫礼贤与礼贤书院,载于《联合日报》,2009年11月14日。
    147参见周东明:德占青岛时期的教育策略及其实施,载于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第145–153页。
    148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29.
    149Vgl. Kim, Chun-Shik: Deutscher Kulturimperialismus in China,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2004, S.151.
    150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 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158.
    151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 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157-167.
    153Vgl. Kim, Chun-Shik: Deutscher Kulturimperialismus in China,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2004, S.138.
    155兰阁(Otto Franke,1863–1894),德国著名汉学家,研究史学,著有三大卷《中国通史》。
    156参见周东明:德占青岛时期的教育策略及其实施,载于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第150页。
    157参见周东明:德占青岛时期的教育策略及其实施,载于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第151页。
    158贝尔(Georg Keiper,1877–1951),曾是一名采矿工程师。1905年由帝国政府派往京师大学堂,担任地质系教授,1909年调往青岛,担任青岛德华高等专门学堂的首任监督,直到一战爆发学校关闭。开贝尔被关押在日本战俘营,直至1920年春才被释放。他还曾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技术顾问,在自然资源开发、采矿业及钢铁行业建设方面,为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出谋划策。
    159参见《自西徂东》,1913年11月第2期,第2页。
    160参见周东明:德占青岛时期的教育策略及其实施,载于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第153页。
    161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33.
    162Ebenda, S.34-35.
    163Ebenda, S.36.
    164参见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165参见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36.
    167Ebenda, S.36-38.
    169Vgl.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 Geschichte,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S.37-38.
    170Vgl.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 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 in der ra des deutschenKaiserreiche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S.170-178.
    172魏继晋,德文名为Florian Bahr,出生西里西亚的法尔肯贝格,1737年来北京传教,是耶稣会会士。
    173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56页。
    174福华德(Walter Fuchs,1902–1979),系德国东方学家和中国学家。1926–1937年曾在沈阳医学院任教。1937年到达北平,在辅仁大学任教,1939年晋升辅仁大学教授,1940年起担任北平中德学会会长。1946–1947年担任燕京大学教授。返回德国后,先后在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科隆大学担任讲师、教授职务。并于1961年在科隆大学设立东亚研究学院(Ostasiatisisches Seminar)。摘录自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543页。
    175同文馆翻译出版了《万国公法》(丁韪良)、《格物入门》(丁韪良)、《化学指南》(毕利干)、《法国律例》(毕利干)、《星轺指掌》(联芳、庆常)、《公法便览》(汪凤藻、汪凤仪)、《英文举隅》(汪凤藻)、《富国策》(汪凤藻)、《俄国史略》(俄文馆学生)、《各国史略》(杨枢、长秀)、《化学阐原》(毕利干)、《格物测算》(丁韪良)、《全体通考》(德贞)、《中西合历,1877》(海灵敦)、《中西合历,1878》(费礼饬)、《中西合历,1879》(骆三畏)、《公法会通》(联芳、庆常)、《算学课艺》(席淦、贵荣)、《中国古世公法论略》(丁韪良)、《天学发轫》(骆三畏及其学生)、《新加坡刑律》(汪凤藻)、《汉法字汇》(毕利干)。参见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史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48–150页。
    176Vgl. Kim, Chun-Shik: Deutscher Kulturimperialismus in China,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2004, S.145.
    177Ebenda, S.147.
    178Ebenda, S.148.
    179中文书名均系原书书名,和原德文书名并不一一对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字典”这一概念要先于“教科书”、“教材”及“课本”这些概念。
    180洪中,字肇生,1882年出生,江苏武进人,生于广东肇庆,1882年生。曾入湖北自强学堂德文班。1909年任沈阳兵工厂翻译、化验科科长。1912年任汉阳兵工厂化验科科长。1915年主持建立河南省巩县兵工厂。后赴太原办火药、炸弹工厂。1918年任湖北汉阳钢铁厂厂长。1925年任沈阳兵工厂化学兵器厂及火药厂厂长。任职期间设立TNT炸药厂,并注意培养中国兵工专业人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副署长、署长。1934年任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专门委员,主持“低温蒸馏”试验。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肥料公司董事长等职。著有《火药化学检查法》、《七·五公分炮弹制造法》、《化学家德斐与柏齐留司合传》等。
    181民国时期,北京的大中小学教育发展可观。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后,对旧式教育进行全面改造,停用清政府颁行的旧教科书,编印新教科书,在小学实行男女生同校,确定新学制。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两级,中等教育为四年制中学,高等学校有大学和专门学校,还设有各种师范学校、实业学校。1922年学制改为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3年。1920年各小学的教科书废除了文言文,一律改为白话文。参见马玲:《北京胡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182洪中:《德文法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前言。
    183按通常译法,书名应译为《德汉字典》。
    184这是该字典版权页上出版时间说明,而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1897–1997)中,把这本字典的出版列为商务印书馆1906年出版大事。
    185宾步程:《中德字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05年,序。转引自:潘小松辑录:《晚清民国双语词典文献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195–196页。
    186潘小松辑录:《晚清民国双语词典文献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195–196页。
    188参见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页。
    189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190参见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7页。
    191李良佑等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36页。
    19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63–664页。
    193王兴杰著:《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教育法规),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第35页。
    19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45–646页。
    19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657–658页。
    196按照《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的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分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三种。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八学院,须具备三学院以上者,才能称为大学,而且三学院中必须设有理学院或农、工、医学院之一。不满三个学院的称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分工、农、商、医、艺术、音乐、体育等类,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参见[台湾]教育部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第1–4页。
    197考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56辑),台北:台湾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71年,第17、24页。
    199参见李良佑、张日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7–281页。
    201上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医科聘请了大批德国医学教授,医科学生必须以德语为第一外国语。为了使新生尽早具备德语基础知识,附属中学曾规定,如果学生预备升入医科学习的话,就必须以德文为外国语。参见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202参见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27页。
    204参见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7–28页。
    206《德文月刊》,同济大学中学部德文月刊社编辑出版,1924年第1期。
    207冯至(1905–1993),1921年毕业于北京第四中学,在北京大学读两年预科后,1923年至1927年就读于北大日耳曼语言文学系,读书期间就开始创作诗歌,潜心研究德国文学,还创办了文学社团“沉钟社”,社团名称取自德国格哈特·豪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的戏剧作品。1925年秋,他与在德国柏林大学读书的叔叔冯文潜(1896–1963)相聚,激发了其到德国留学的愿望。然而,他毕业后不能直接赴德留学,先到哈尔滨一所中学担任中学教师,一年后返回北京,担任北京大学外国文学系德语系助教。1930年申请河北省政府奖学金赴德留学。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1935年9月回国,1936年7月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冯至曾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6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一职,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中国科学院独立出来之后,冯至又担任了五年的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直至1983年退休。
    208德语学社设有社长缪锡恩,副社长胡璘,文书朱德建,刘挹辉,干事汤克朋,金培根,会计金德立。参见“本校附中同学组织德语学社”,载于《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6年第110期。
    209“本校附中同学组织德语学社”,载于《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6年第110期。
    210参见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214据《青岛市志》记载,青岛礼贤中学1933年时还开设德语课程。
    Rivinius, Karl Josef(SVD): Traditionalismus und Modernisierung: Das Engagement von Bischof AugustinHenninghaus auf dem Gebiet des Bildungs-und Erziehungswesens in China(1904-1914), Nettetal: SteylerVerlag,1994, S.138.
    215Ebenda, S.145-147.
    216Rivinius, Karl Josef(SVD): Traditionalismus und Modernisierung: Das Engagement von Bischof AugustinHenninghaus auf dem Gebiet des Bildungs-und Erziehungswesens in China(1904-1914), Nettetal: SteylerVerlag,1994, S.140-141.
    217Ebenda, S.209-211.
    218Ebenda, S.211.
    219参见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7页、第137–140页。
    222参见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66页。
    223参见李雪涛:此心安处即是乡——德国汉学家傅吾康在中国的十三年(1937–1950),载于《东亚文化交涉研究增刊4》,2010年。
    224顾兆熊(后更名为顾孟余,1888–1973),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译学馆,1906年至1912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1916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德文系、经济学系任教,并积极投入政治活动。1925年还担任过广东大学校长,1941年至1943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
    225朱家骅(1893–1963),浙江湖州人。1908年考入同济德文医学堂。1914年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邀请,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北京教育部选派大学教授游学,朱家骅再赴瑞士。1920年又转赴德国,研究地质。1924年春回北京大学任教。
    226参见叶隽: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的创立情况及其时代背景,载于《教育学报》第2卷第5期,2006年10月,第91页。杨丙辰教授曾翻译国大量德国文学著作,如莱辛、歌德、席勒、豪普特曼等。
    227参见石连同主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0页。
    228参见叶隽: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的创立情况及其时代背景,载于《教育学报》第2卷第5期,2006年10月,第93页。
    234参见《北京大学日刊》第2078期,1927年4月4日;第2083期,1927年4月9日;第2086期,1927年4月12日;第2238期,1929年9月24日。
    235张威廉(1902–2004),原名张传普,苏州人,1914年考入同济德文医学堂,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北大德文系首届学生。1933年起担任陆军大学德文教师,曾在迁移至重庆的中央大学兼职教授过德文,任外文系德语副教授。他一生翻译过大量德语文学作品,如维利·布莱德尔的《亲戚的朋友》三部曲、席勒的《威廉·退尔》、《唐·卡洛斯》、《杜兰朵:中国的公主——悲喜传奇剧》。此外,他还翻译过歌德、霍夫曼、格林、豪夫、施笃姆等名家的名著,编有《德国名诗一百首》等影响广泛的作品。他还编纂和审定了大量教材、工具书和语言学书籍,是在我国德文教育史上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236参见季羡林主编:《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此外,张威廉还编写了一本德汉对照《德国名诗一百首》,思路得于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受欧尔克教授的影响。
    237商承祖(1900–1975),在北京大学就读时,是欧尔克的得意门生。商承祖早年随父赴汉堡求学,在当地就读高中,说得一口流利的德文。192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担任德文助教、讲师。期间受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委托和中央研究院德籍研究员颜复礼(Fritz J ger,1886–1957)赴广西进行少数名族调查,和颜复礼共同撰写了《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1934年凭借“Der Schamanismus in China. Eine Untersuchung zur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Wu“”论文获得汉堡大学民族学系博士学位,后担任中央大学德语教授、国立编译馆编纂员。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兼主任。商承祖的父亲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广东番禺人,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位探花。1906年至1909年被派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政,1912年聘为德国汉堡海外商务学院汉文教授,1916年聘约期满归国后,历任北京副总统府顾问、江苏督军署内秘书、大总统府谘议、江西省财政特派员、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1960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238参见吴晓樵:五四后任教北京大学的德文洋教习欧尔克,载于《博览群书》,2006年。
    239参见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主编):《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71页。
    240参见“北大学术研究会德文研究组启事”,载于《北京大学日刊》(1889期),1926年4月23日。
    241参见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97页。
    242清华大学史料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3页。
    243清华大学史料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4页。
    245杨业治,江苏南汇(现为上海南汇)人,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学生,1929年6月毕业。
    246清华大学史料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9页。
    248清华大学史料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0页。
    252季羡林(1911–2009)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担任山东省立高中教员一年后回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35年起,清华大学依照德国远东协会和德国学术交换处约定交换研究生办法,每年选派五名研究生,赴德国开展研究工作。西洋文学系的季羡林成为清华大学第一批赴德留学交换生。
    253参见季羡林等:《外语名家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254参见季羡林:《此情犹思(卷一)》,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年,第3–55页。
    257参见石连同主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0–280页。
    258参见石连同主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0–312页。
    260参见翁智远主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
    262Vgl. Leutner, Mechthild (Hrsg.): Politik, Wirtschaft, Kultur: Studien zu den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1996, S.219.
    263郑寿麟(1900–1990),广东潮阳人,著名学者。早年留学德国,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教授,1942年起同济大学新生院主任,1946年6月任同济大学文理学院哲学系主任,曾当任同济大学代校长等职。
    264参见翁智远主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3页。
    266国立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广东大学。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广州,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1924年初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校:1924年1月24日筹办黄埔军校,2月4日颁布两道大元帅令,“着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派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着手筹办国立广东大学。参见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267参见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9页。
    271参见叶隽: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德国文学学科”历程——张威廉先生的历史记忆,载于《博览群书》,2005年第4期。
    274Vgl. Harnisch, Thomas: 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1860bis1945,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1999, S.362.
    275参见鞠靖:吴光杰公馆变迁史,载于《南方周末》,2007年7月25日。
    276清华大学史料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21页。
    279参见魏寿昆:严格——北洋的学风,载于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280参见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第370页。
    281参见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82–183页。
    284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6页。
    285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45页。
    292德国汉学家梅谷(Franz Michael,1907–1992)曾在1934至1938年间在国立浙江大学教授德文。参见(美)柯马丁: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载于《世界汉学》,2005年第1期。
    293同上。德国汉学家罗逸民(Erwin Reifler,1903–1965)曾在交通大学、上海国立医学院、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教授德文。
    294辅仁大学前身是辅仁社,于1913年由天主教圣言会英敛之先生和马相伯先生创办,招收天主教青年,以振兴中国教育、传授世界知识并弘扬天主教义为目的。1918年,辅仁社因经费困难停办,1921年,马相伯上书教宗,呈请设立大学。1923年6月,罗马教廷传信部长要求全美本笃会协助创办辅仁大学。1927年6月,呈请北洋政府教育部立案,学校更名为辅仁大学,分预科和大学部,大学部设文科三系: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历史系,1928年增设哲学系。1929年依照教育部规定停办预科,改设男子高中,增设初中、采用三三制,大学部系科数量增加到11个:国文、外文、历史、哲学、社会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育及心理学系。1932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学校经费紧张,以致学校难以维持下去。罗马教廷获悉后,于1933年2月18日通知全美本笃会奥图尔博士,由圣言会会士接办辅仁大学,并在当年6月20日正式移交。圣言会在辅仁大学办学长达16年之久。1950年10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接管辅仁大学,使辅仁大学完全摆脱对天主教会的经费及人才的依赖。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辅仁大学各院系分别并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政学院、北京外语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参见陈明章:《私立辅仁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第2–20页。
    295参见章开沅主编、孙邦华编著:《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296中德学会(Pekinger Deutschland-Institut),也称北平德国学会,成立于1933年,是中德两国学术界人士从事中德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杨丙辰和卫德明分别出任中、德双方干事。1940年起福华德(WalterFuchs)、罗越(Max Loehr)都曾担任过中德学会会长。中德学会出版过“辅助德语教材刊本”和双语读物“中德对照丛刊”,如:孙用震、傅吾康《德华常用小字汇》、杨丙辰(译):《诗人伦慈》、崔亮(译):《海上魔旗》、吴兴华(译):《黎而克诗选》等。
    297德明(Hellmut Wilhelm,1905–1990)是卫礼贤的三儿子,出生于山东青岛,德国著名汉学家,对中国文学与中国历史有深入研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德国宣战,并进占青岛。卫德明在这段时间被送到上海避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卫德明全家返回德国,其父成为法兰克福大学首席汉学家。卫德明大学攻读法律,1928年通过德国国家考试。1929年卫礼贤去世后,卫德明到柏林大学学习汉学,1932年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来到中国北京,给德国和瑞士的报社担任特派记者,并参与“中德学会”的创建。
    298参见章开沅主编、孙邦华编著:《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4–99页。
    299参见陈明章:《私立辅仁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第180页。
    301《辅仁大学新设德国语言文学组说明书》,北京:辅仁大学,1942年。注:此说明书为德汉双语。
    302参见“北京之德文研究社招生启事”,载于《北京大学日刊》,1917年2月23日、26日及27日。
    303丁建弘、李霞:中德学会和中德文化交流,载于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坛》,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65–289页。
    309潘小松辑录:《晚清民国双语词典文献录》,济南:山东书报出版社,2012年,第46–47页。
    310马君武:《德华字典》,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自序”。
    311马君武:《德华字典》,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自序”。
    312瞿侃、黄異、余云岫:《德华大字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例言。
    313黄異:《德华大字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例言。
    314参见陈木云:青田当代名人录之二十六http://qtcmy.blog.163.com/blog/static/9356432020140611422966/
    315引自《德华标准大字典》之“内容介绍”。
    316引自《德华标准大字典》之“序”。
    317参见吴永年:“国内德汉辞典面面观”,载于《辞书研究》,1996年03期。
    318潘小松辑录:《晚清民国双语词典文献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48–49页。
    320梁广恩:《德文轨范(第四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1页。
    321Karl Krause: Deutsche Grammatik für Ausl nder, neu bearbeitet von Dr. Karl Nerger, Breslan: J. U. Kern’sVerlag,1919, Vorwort.
    322秦文中:《汉译德文文法》,上海:立达书局,1916年,“自叙”。
    324参见“官宦书香世家走出的学者”,载于《梅州日报》,2013年8月4日。
    325梁伯强、梁仲谋:《新体德文教科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前言。
    327Dr. Othmer:“评书”,载于《自西徂东》,1914年1月和2月合订本。
    328参见桑德满:《德文读本汉译》,A.B.C. Press,1924年,序言。
    332前国内图书馆没有收藏《自西徂东》(Der West-stliche Bote),在柏林国家图书馆、莱比锡国家图书馆可以查阅到这本杂志的合订本。柏林国家图书馆馆藏的《自西徂东》合订本包括1913年10月出版的第1期、1913年11月出版的第2期、1913年12月出版的第3期、1914年1–2月出版第4–5期合订本、1914年3–4月出版的第6–7期合订本及1914年6月出版的第9期。
    333《济宁德华学报》由圣言会济宁中西中学刊发,国内无相关资料可考。根据笔者联系德国圣奥古斯丁(Sankt Augustin)的圣言会传教学中心(Steyler Missions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后的反馈结果,位于圣奥古斯丁的德国华裔学志研究中心(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存有《济宁德华学报》旧刊,目前尚在整理之中。
    334参见余凯思:《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孙立新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5柏林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合订本中缺第八期。
    336周怡教授在“德占青岛时期中德双语报刊研究”一文中“第9期达267页”的说法疑似有误。
    337这五篇文章为“Ankündigung”(预告);罗善伯撰写的“Die Bedeutung der deutschen Sprache”(德文之关要);欧特曼撰写的“E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Ausl nder in Berlin”(柏林为外邦人所立之学校);Gellert撰、潍县谭玉峰翻译的“Der Prozess”(讼);青岛林业局长Hess撰写的“Der Nutzen der Aufforstung”(栽培森林之利益)。
    338《自西徂东》,1913年10月第1期。
    339参见周怡、刘明鑫:德占青岛时期中德双语报刊研究,载于《国际新闻界》,2013年05月。
    340也称Politische Rundschau(国务一览)。
    341参见《自西徂东》,1913年10月第1期,第22页。
    342《德文月刊》目前国内已经没有完整的版本,上海图书馆只有第一卷的几期,超星数字图书网提供第1卷1–12期、第2卷第1–6期及第3卷第3期PDF格式的期刊。
    343参见《德文月刊》,第1卷第1期。
    344章程规定,德文月刊社组织机构包括评议部、编辑部和干事部。评议部由七名评议员组成,分别为总编辑、现任编辑代表一人、总干事、现任干事代表两人及退任干事代表两人。评议员中推举一名兼任书记员。评议部负责议定及修改该社各项章程和规约,负责规划社务发展大纲,督查和推进各项社务工作,对编辑部和干事部交议事件进行决议,复议编辑部或干事部认为有更改必要之决议案,但只可允许复议一次。编辑部负责审查月刊全部稿件,编辑需自行给稿,翻译稿件,并校稿。干事部下设财务、发行股、广告股和印刷股。总干事总理干事部所有事务,负责本部对外接洽之责,主持干事会会议。书记编辑本社大事记,管理本部文牍一切事务,保存本社重要文件及选举票,为干事会之记录,于总干事缺席时,代行其职务。会计接受、催收、管理、支付本社一切银钱,于年终及任满去职前,宣布详细账目,加盖私章于本社各项经济字据。发行股设股长一名,股员受股长委托分掌该股一切事务。广告股管理本社广告事宜。印刷股管理本社一切印刷事项。发行股销售月刊的所得及广告股的广告费均需报管会计,由会计给以收条为凭。参见《德文月刊》,第1卷第12期,第33–38页。
    345参见《德文月刊》,第1卷第12期,第37页。
    346欧特曼:“Klassisch是什么?”,魏以新译,载于《德文月刊》,1924年第1卷第10期。
    347“本校德文月刊社近讯”,载于《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5年第80期。
    348《德文月刊》第3卷第1页。
    350“德文月刊扩充内容”,载于《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6年第109期。
    351Vgl. Harnisch, Thomas: 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1860bis1945,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1999, S.466–471.
    352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353参见于洪璋、于名川:《外语功夫》,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2–173页。
    355Vgl. Hans-Werner Hess: Die Kunst des Drachent tens“–Zur Situation vo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in derVolksrepublik China, München: Indicium Verlag,1992, S.108-109.
    356参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第1–2页。
    358参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第17页。
    36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63年》,1965年出版,第51–52页。
    361参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第4页。
    362参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第31页。
    363“一定要把社会主义的红旗插在西语教学和研究的阵地上”,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03期。
    365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编:《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1949–1989)》,1993年,第90页。
    366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编:《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1949–1989)》,1993年,第95、98页。
    367参见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81页。
    368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订:《现代德语教学大纲(草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1–2页。。
    370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订:《现代德语教学大纲(草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4页。
    37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订:《现代德语教学大纲(草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8页。
    374熊健、姚可崑、唐进伦:“德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新面貌”,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04期。
    375熊健、姚可崑、唐进伦:“德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新面貌”,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04期。
    376参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第41页。
    377参见西方语文编辑部:“痛斥西语教学界的右派分子”,载于《西方语文》,1957年02期。
    378参见魏育青:德语专业教育发展研究,载于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72–274页。
    379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第225–226页。
    380杨业治,哈佛大学高材生,曾就读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懂七国语言,精通德英两种语言。
    381严宝瑜,我国著名德文专家、音乐理论家。毕业于西南联大西洋文学系,后担任北京大学助教。1954至1958年作为研究生被派往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师从汉斯·迈耶教授。
    382赵林克悌1947年随丈夫赵锡霖教授来华,曾先后在北洋大学和清华大学执教,1954年到北大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383参见魏育青:德语专业教育发展研究,载于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73页。
    384赵鑫珊:《我是北大留级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50页。
    385张隽:“十问张玉书”,载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29日。
    386叶廷芳:《扬子—莱茵——搭一座文化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387参见“以歌德和贝多芬的精神不懈奋斗——北京大学德语系严宝瑜教授访谈”,载于《国外文学》,2007年第2期。
    388罗经国:北京大学西语系,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03期。
    391罗经国:北京大学西语系,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03期。
    392参见杜勤、雎行严著:《北京大学学制沿革:1949–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
    393参见石连同主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396见魏育青:德语专业教育发展研究,载于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72–273页。
    398北京外国语学院校史编辑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学院简史(1941–1985)》,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399参见上海外国语学院院史编写组:《上海外国语学院简史(1949–198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43–144页。
    400参见傅颐:“大跃进”前后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建设的历史回眸,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
    402姚可崑:《我与冯至》,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403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1–82页。
    404记事“关于外语院系低年级外语教材编写问题的讨论——记在‘西方语文’编辑部举行的一次外语教材编写问题座谈会”,载于《西方语文》,1959年02期。
    405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2页。
    406廖馥君(1895–1971)曾留学德国,学习机械制造,回国后在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附属中学部从事德文教学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继续从事德文教学工作,担任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德语系的系主任。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刚成立德语系时师资力量有限,除德国教师外仅有两位中国教师。1959年廖馥君出版《德语语法》一书,1979年出版第二版。参见Harnisch, Thomas: Chinesische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 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1860bis1945,Institut für Asienkunde,1999, S.194.
    408参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第60–61页。
    409“有关西方语文”的科研简讯,载于《西方语文》,1957年01期。
    410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转引自郑志廷、张秋山等: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411Vgl. Hans-Werner Hess: Die Kunst des Drachent tens“–Zur Situation von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in derVolksrepublik China, München: Indicium Verlag,1992, S.104.
    412注:《济宁德华学报》创刊时间不详,1914年停刊,此处列为民国期刊。
    413“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项目是2007年时任德国外交部部长的来自社会民主党的施泰因迈尔博士倡议启动。其目的在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至少由1000所伙伴学校组成的网络,唤起年轻人对当代德国和社会的兴趣和热情。项目由德国外交部协调组织,由德国海外学校事务中心(又称德国海外学校教育司)、歌德学院、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教育交流中心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实施。这四家机构分工明确,通力协作,帮助德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青年精英。德国政府在该项目上的投入力度非常大,仅2008年划拨的专款就达4500万欧元左右。
    414“德语语种调研分报告”,载于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会:《我国中小学外语小语种课程与教学情况调研总报告》,2012年9月。
    415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416参见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97页。
    1.刘洪全编:《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1–20分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2.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3.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4.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语言文字分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5.北京外国语学院校史编辑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学院简史(1949–1985)》,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
    6.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
    7.陈明章:《私立辅仁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
    8.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56辑),台北:台湾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71年
    9.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一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10.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选编·第四辑》(1956年1–12月),1957年
    11.高时良:《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兰州大学图书馆编:《外语教学与研究资料索引》(1959–1979),1980年
    13.毛正棠、徐有智编:《浙江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
    14.潘小松辑录:《晚清民国双语词典文献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
    15.清华大学史料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稿第三卷下册·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17.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稿第一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18.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
    19.上海外国语学院院史编写组:《上海外国语学院简史(1949–198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
    20.石连同主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上卷、中卷、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22.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编:《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1949–1989)》,1993年
    23.四川外语学院外语教学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1950–1982)》,1983年
    24.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25.王兴杰著:《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
    26.王兴杰著:《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教育总述),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
    27.王兴杰著:《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教育法规),上海:开明书局,1934年
    28.翁智远编:《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
    29.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31.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中华书局,1957年
    32.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全套8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33.章开沅主编、孙邦华编著:《会友贝勒府:辅仁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4.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编:《漫游中国大学丛书——湖南大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上海:开明书局,1934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63年),1965年
    37.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图书总目(1912–194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8.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二、三、四辑(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1986年,1987年,1990年
    39.大成故纸堆期刊网:《北京大学日刊》、《国立同济大学旬刊》
    40.(德)施丢克尔:《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乔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41.(德)余凯思:《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8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孙立新译,刘新利校,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43.陈铨:《近世文化书系——中德文学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44.陈予欢:《民国广东将领志》,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年
    45.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46.戴炜栋(主编):《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47.戴炜栋、胡文仲(主编):《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48.杜勤、雎行严著:《北京大学学制沿革:1949–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9.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
    50.高时良、黄仁贤:《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51.高晓芳:《晚晴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2.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主编):《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3.季羡林等:《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54.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5.李秉德主编:《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56.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7.李传松:《新中国外语教育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年
    58.李乐曾:《德国对华政策中的同济大学(1907–194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
    59.李良佑、张日升、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60.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
    6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62.牛海坤:《<德文新报>研究(1886–191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63.潘琪昌:《百年中德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64.青岛市档案馆(编):《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65.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
    66.群懿、李馨亭:《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67.宿白主编:《苏秉琦先生纪念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68.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世界化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69.粟进英、易点点:《晚清军事需求下的外语教育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0.王宏志、梁元生、罗炳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开拓——香港中文大学四十周年校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
    71.王绍坊:《中国外交史: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1840–191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72.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73.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年
    74.姚可崑:《我与冯至》,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75.于洪璋,于名川:《外语功夫》,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
    76.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订:《现代德语教学大纲(草案)》(综合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
    78.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庄智象(主编):《外语教育名家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80.赵鑫珊:《我是北大留级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
    81.陈振宜:跃进的起点——记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北京馆外语跃进部分,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第4期
    82.陈志强:中国最早的留德学生陈观海,转引自孟虹:从蔡元培留学经历看清末“新政”时期中国人留学德国的特点,载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7至2008年学年第05期
    83.崔永军,白雁钊:德国影响下的晚清军事变革研究述评,载于《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2期
    84.范存忠:关于西方语文研究的工作——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载于《西方语文》,第1957年第1期
    85.傅颐:“大跃进”前后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建设的历史回眸,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
    86.哈恩忠:光绪朝各省设立武备学堂档案(上),载于《历史档案》,2013年第2期
    87.胡国祥:近代传教士出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88.黄宝中: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研究——以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为考察对象,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9.(美)柯马丁: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载于《世界汉学》,2005年第1期
    90.雷阿勇: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外语教育的历程、特点与影响,载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卷第3期
    91.刘春玲: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92.刘胜茂:卫礼贤与礼贤书院,载于《春秋》,2009年第6期
    93.罗经国:北京大学西语系,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第3期
    94.罗永明:德国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兵工事业的影响(1928–1938)(博士论文),中国科技大学,2010年
    95.马树华:“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6.毛克明:晚清德籍军事教习与中国军事近代化,载于《政法学刊》,1998年第3期
    97.苏贻鸣: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启蒙群体──简论外籍军事教官与晚清军事,载于《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98.孙立峰,范云:晚清德式军事学堂的兴办及其教育特色,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9.孙立峰: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载于《德国研究》,2007年第2期
    100.吴晓樵:五四后任教北京大学的德文洋教习欧尔克,载于《博览群书》,2006年
    101.吴永年:国内德汉辞典面面观,载于《辞书研究》,1996年第3期
    102.西方语文编辑部:痛斥西语教学界的右派分子,载于《西方语文》,1957年第2期
    103.熊健、姚可崑、唐进伦:德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新面貌,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第4期
    104.徐昭武:骆博凯与江南陆师学堂,载于《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6期
    105.严宝瑜:评《德国文学简史》,载于《读书》,1959年第5期
    106.杨乃良:晚清湖北的军事学堂,载于《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
    107.叶隽:北大德国文学系的创立情况及其时代背景,载于《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108.叶隽: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师生状况及其学术史意义,载于《教育学报》,2007年第6期
    109.叶隽: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德国文学学科”历程——张威廉先生的历史记忆,载于《博览群书》,2005年第4期
    110.叶隽:冯至先生的德国文学史观,载于《中华读书报》,2005年11月09日
    111.叶隽:清华德文专业的早期发展及其学术史意义,载于《教育学报》,2008年6期
    112.叶隽:西南联大时代的德语教育与德文教授,载于《教育学报》,2009年4期
    113.叶隽: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载于《博览群书》,2006年第2期
    114.一定要把社会主义的红旗插在西语教学和研究的阵地上,载于《西方语文》,1958年第3期
    115.于斌:德华大学追忆,载于《青岛画报》,2008年第12期
    116.俞仪方:中国最早出版的一部德国文学史——张传普著《德国文学史大纲》述评,载于《德国研究》,1997
    117.翟广顺:卫礼贤与青岛礼贤书院,载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18.张平海:洋务学堂的兴办及其存在问题分析,载于《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19.赵洪玮: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发展研究,山西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20.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21.周怡、刘明鑫:德占青岛时期中德双语报刊研究,载于《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5月
    122.邹振环:晚晴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载于《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123. Ammon, Ulrich/Reinbothe, Roswitha/Zhu, Jianhua (Hrsg.): Die deutsche Sprache in China:Geschichte, Gegenwart, Zukunftsperspektiven, München: Iudicium,2007
    124. Arbeitskreis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beim DAAD (Hrsg.): Analyse und Evaluation vonLehrmaterialien für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im In-und Ausland: Vortr ge und Materialiender8. Jahrestagung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n der Universit t Bielefeld vom29.-31. Mai1980, Regensburg: Arnold F. Werbedruck,1981
    125. Bauer, Wolfgang: Richard Wilhelm. Botschafter Zweier Welten, Düsseldorf-K ln: EugenDiederichs Verlag,1973
    126. Bauer, Wolfgang: Tschingtau1914bis1931, Japanische Herrschaft, wirtschaftlicheEntwicklung und die Rückkehr der deutschen Kaufleute, München: Indicium,2000
    127. Baur, Georg: China um1900, Aufzeichnungen eines Krupp-Direktors, herausgegeben undkommentiert von Elisabeth Kaske, K ln: B hlau Verlag,2005
    128. Berichte der Rheinischen Missionsgesellschaft, Jahrgang1850,1853,1855,1856,1860,1861
    129. Bernd Martin (Hrsg.), Susanne Kuss (Bear.): Deutsch-chinesische Beziehung1928-1937,Gleiche“Partner unter ungleichen“Bedingungen, Berlin: Akademie Verlag,2003
    130. Bezzenberger, Günter: Mission in China–Die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Stiftung, Kassel:Verlag Evangelischer Presseverband Kurhessen-Waldeck,1979
    131. Biggerstaff Knight: 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 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1
    132. Boelitz, Otto: Das Grenz-und Auslanddeutschtum. Seine Geschichte und seine Bedeutung.München: Oldenbourg,1930
    133. B hn, Dieter/Wang, Min: Die Volksrepublik China und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Erweiterungen schulbuchbezogener Wahrnehmungshorizonte. Hannover: Verlag HahnscheBuchhandlung,1997
    134. Brill, Lilli Marlen: Lehrwerke/Lehrwerkgenerationen und die Methodendiskussion im Fach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achen: Shaker,2005
    135. Bung, Peter: Systematische Lehrwerkanalyse: Untersuchungen zum Einsatz vonContentanalysen für die Lehrwerkforschung und Lehrwerkkritik, Kastellaun: Aloys HennVerlag,1977
    136. Cai, Jianguo: Cai Yuanpei: Gelehrter und Mittler zwischen Ost und West, Hamburg: Lit,1998
    137. Cakir, Gülcan: Zur Frage der Authentizit t in Lehrwerken des Deutschen als Fremdsprache,Hamburg: Dr. Kovac,2006
    138. Chen, Xiaochun: Mission und Kolonialpolitik, Hamburg: Verlag Dr. Kova,1992
    139. Conrady, August: Acht Monate in Peking. Eindrücke und Studien aus der Zeit nach denchinesischen Wirren, Halle a. S.: Gebauer-Schwetschke Druckerei und Verlag m. b. H.,1905
    140. Dzau, Yulin Francis (Hrsg.): English in China, Hongkong: AJP Press,1990
    141. Gen hr, Immanuel: Die Wirren in China in neuer Beleuchtung. Ein Salongespr ch über dieMission, Gütersloh: Bertelsmann,1901
    142. Harnisch, Thomas: 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 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1860bis1945, Hamburg: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1999
    143. Hess, Hans-Werner: Die Kunst des Drachent tens“–Zur Situation von Deutsch alsFremdsprache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München: indicium Verlag,1992
    144. Heuer, Helmut/Müller, Richard M.(Hrsg.): Lehrwerkkritik–Ein neuer Ansatz, Dortmund:Verlag Lambert Lensing,1973
    145. Huang, Yi: Der deutsche Einfluss auf die Entwicklung des chinesischen Bildungswesens von1871bis1918–Studien zu den kulturellen Aspekt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in der ra des Deutschen Kaiserreichs.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1995
    146. Kaske, Elisabeth: Bismarcks Mission re. Deutsche Milit rinstrukteure in China1884-1890,Wiesbaden: Harrassovitz Verlag,2002
    147. Kast, Bernd/Neuner, Gerhard (Hrsg.): Zur Analyse, Begutachtung und Entwicklung vonLehrwerken für den fremdsprachlichen Deutschunterricht, Berlin u.a.: Langenscheidt,1994
    148. Kim, Chun-Shik: Deutscher Kulturimperialismus in China,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2004
    149. Klein, Thoralf/Z llner, Reinhard: Karl Gützlaff (1803-1851) und das Christentum inOstasien. Ein Missionar zwischen den Kulturen, Netttal: Steyler Verlag,2005
    150. Krumm, Hans-Jürgen (Hrsg.): Lehrwerkforschung–Lehrwerkkritik. Deutsch alsFremdsprache, München: Kemmler&Hoch,1982
    151. Leutner, Mechthild (Hrsg.): Politik, Wirtschaft, Kultur: Studien zu den deutsch-chinesischenBeziehungen, Münster: Lit Verlag,1996
    152. Leutner, Mechthild/Mühlhahn, Klaus (Hrsg.): Deutsch-chinesische Beziehungen im19.Jahrhundert, Münster: Lit Verlag,2001
    153. Leutner, Mechthild: Musterkolonie Kiautschou“: Die Expansion des Deutschen Reiches inChina, Belin: Akademie Verlag,1997
    154. Lü, Jingzhu: Literarische Kurztexte im DaF-Unterricht des chinesischen Germanistikstudium.Ein Unterrichtsmodell für interkulturelle Lernziele,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2011
    155. Mei ner, Werner (Hrsg.)/Anja Feege (bearbeitet): Die DDR und China1949bis1990,Politik–Wirtschaft–Kultur, Eine Quellensammlung, Berlin: Akademie Verlag,1995
    156. Mei ner, Werner (Hrsg.)/Trampedach, Tim (bea.):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China1949bis1995, Politik–Wirtschaft–Wissenschaft–Kultur, Eine Quellensammlung, Berlin:Akademie Verlag,1995
    157. Mitschian, Haymo: Chinesische Lerngewohnheiten, Frankfurt: Verlag für InterkulturelleKommunikation,1991
    158. Neuner, Gerhard: Zur Analyse fremdsprachlicher Lehrwerke,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Verlag,1979
    159. Oehler, Wilhelm: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evangelischen Mission, Baden Baden,1951
    160. Oehlke, Waldemar: In Ostasien und Nordamerika als deutscher Professor: Reisebericht1920-1926, Darmstadt: Hofmann Verlag,1927
    161. Reinbothe, Roswitha: Kulturexport und Wirtschaftsmacht. Deutsche Schulen in China vordem ersten Weltkrieg, Frankfurt a. M: IKO-Verlag f. Interkult.,1992
    162. Remmert, Otto: Fritz Pferdek mper. Ein Weltwanderer au ergew hnlicher Pr gung,Menden/Sauerland: Selbstverlag von Max Pferdek mper,1966
    163. Rivinius, Karl Josef (SVD): Im Spannungsfeld von Mission und Politik: Johann BaptistAnzer(1851-1903), Nettetal: Steyler Verlag,2010
    164. Rivinius, Karl Josef (SVD): Traditionalismus und Modernisierun: Das Engagement vonBischof Augustin Henninghaus auf dem Gebiet des Bildungs-und Erziehungswesens inChina(1904-1914), Nettetal: Steyler Verlag,1994
    165. Salome Wilhelm (Hrsg.): Richard Wilhelm. Der geistige Mittler zwischen China und Europa,Düsseldorf-K ln: Eugen Diederichs Verlag,1956
    166. Scharlau, Winfried (Hrsg.): Gützlaffs Bericht über drei Reisen in den Seeprovinzen Chinas1831-1833, Hamburg: Abera Verlag,1997
    167. Schlichter, Natalia: Literatur im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München: GRIN Verlag GmbH,2001
    168. Schmitt-Englert, Barbara: Deutsche in China1920-1950: Alltagsleben und Ver nderungen,Gossenberg: Ostasien Verlag,2012
    169. Thelen, Gabriele: Chinesische Germanistikstudierende zwischen gestern und heute,Fachverband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Regensburg,2003
    170. Walravens, Hartmut/Bieg, Lutz: Vincenz Hundhausen (1878-1955): Leben und Werk desDichters, Druckers, Verlegers, Professors, Regisseurs und Anwalts in Peking, Wiesbaden: OttoHarrassowitz,1999
    171. Walravens, Hartmut: Vincenz Hundhausen (1878-1955): Das Pekinger Umfeld und dieLiteraturzeitschrift Die Dschunke“,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2000
    172. Wang, Zhongxin: Auf dem Weg zum Fremdverstehen. Das Bild von Deutschland und denDeutschen in drei chinesischen Lehrwerken Deutsch für Studenten (1956-1958), Deutsch(1979-1983) und Studienweg Deutsch (2004-2009), Frankfurt a. M. u.a.: Peter Lang Verlag,2011
    173. YU, Xuemei: Interkulturelle Orientierung in DaF-Lehrwerken für China. Eineinhaltsbezogene Analyse, München: Iudicium Verlag,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