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尼古拉·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扎博洛茨基(Hиколай-Aлексеевич3а6олоЦкий,1903-1958),苏联时期公认的两大哲理诗人之一(另一位为马尔蒂诺夫)。纵观俄罗斯哲理诗的发展历史,扎博洛茨基的哲理诗创作在历经20世纪20、30年代哲理诗的萧条之后以崭新的姿态预示了哲理诗的复苏。作为以哲理诗见长的扎博洛茨基,其诗页中大自然所占据的比重最大,并在诗人的艺术世界中获得了恒久的意义。在扎博洛茨基的整个创作生涯中,诗人始终如一地对自然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哲理思索与探究,创作了大量的自然哲理诗佳作。
     在整体框架上,本论文从思想源泉、自然观、艺术特征、文学语境四个方面对扎博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诗进行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七个部分:
     前言简述论文的研究对象,详细阐明了我们的选题理由,综述国内外对扎博洛茨基及其创作的研究状况,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行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从多神教的宗教信仰以及斯科沃洛达、俄罗斯宇宙论思想家、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出发,对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观的形成进行追根溯源。俄罗斯早期的多神教信仰孕育了俄罗斯民族对大自然的深情依恋与敬畏心理;斯科沃洛达的自然观、俄罗斯宇宙论思潮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则从世界观层面进一步强化了扎博洛茨基的自然情结。这些构成了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观形成的文化思想源泉。
     第二章从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中的泛神主义倾向、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个体永生不死、宇宙乌托邦的构建等角度梳理总结扎博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观。
     第三章针对扎博洛茨基的创作转型,对扎博洛茨基早期及晚期自然哲理诗创作的艺术特征进行探究。分析扎博洛茨基早期自然哲理诗荒诞性和晚期集“哲理-形象-抒情”于一体的整体风格的艺术表现。同时,就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的意象艺术进行初步研究。
     第四章旨在在俄罗斯诗歌语境下研究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承上启下的文史意义,包括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对民间笑文化传统、俄国古典主义诗歌传统、19世纪哲理抒情诗传统的继承;对白银时代各现代派和新农民诗派的吸纳与创新;对20世纪后半期苏联哲理抒情诗的推动以及诗人早期创作的先锋性对当代俄罗斯诗歌的启发。
     结论简要总结全文,对本论文研究观点予以呈示,对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的生态诗学特征予以补遗性归纳。就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对未来本课题可行性研究方向做出了自己的学术预设与规划。
     最后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完善俄罗斯文学史、诗歌史研究。扎博洛茨基作为哲理诗人,其哲理诗创作承接于俄罗斯文学传统,并对20世纪50、60年代哲理抒情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扎博洛茨基早年作为“现实艺术协会”的成员,其早期作品中所呈现的荒诞诗学对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原则、概念主义诗人的创作同样具有启迪作用。因此,对诗人的关注,为我们探讨苏联诗歌的流变、完善文学史提供了依据,对文学史研究具有补遗意义,同时也可以还诗人在文学史应有的地位。
     第二,完善诗人艺术世界的研究。扎博洛茨基以自然哲理诗著称,然而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中我们发现,对诗人自然哲理诗的关注明显不足。由此,我们的课题对诗人艺术世界的丰富来说同样具备了补遗的意义。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扎博洛茨基是苏联时期著名的哲理诗人,然而在我国,对诗人的研究比较缺乏,选取扎博洛茨基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填补我国对诗人认识的缺憾。
     第二,论文完成了对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的详细分析,抓住了诗人的创作精要,为读者全面、深入了解扎博洛茨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我国扎博洛茨基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论文以俄罗斯文学为背景,以哲学、宗教、美学为文化语境,总体上采用文本分析法,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扎博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整体框架上,从思想源泉、自然观、艺术特色、文学语境进行论述之余,又注意关照不同的层次。
引文
2 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浦立民,刘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381页。
    1http://www.terme.ru/dictionary/198/word/filosofskaja-poyezija
    1 徐迺翔:《中国现代文学词典(诗歌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5页。
    2 陈绍伟:《诗歌辞典》,花城出版社,1986年,第58页。
    3 许贤绪:《扎鲍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诗》,载《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5期。
    2 转引自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页。
    1 1958年初,诗人将此前《专栏》中的17首诗、1926至1933年间创作的29首诗以及长诗《农业的胜利》、《疯狼》、《树木》结集成名《专栏与长诗》。
    1 金炳华:《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565页。
    1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邱运华,吴学金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 洛谢夫:《俄罗斯的哲学》,金业娜译。//《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09页。
    2 转引自津科夫斯基:《俄国哲学史》,张冰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3页。
    4 转引自洛谢夫:《俄罗斯的哲学》,金业娜译。//《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10页。
    5 转引自津科夫斯基:《俄国哲学史》,张冰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7页。
    1 转引自津科夫斯基:《俄国哲学史》,张冰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0页。
    2 阿卜杜萨拉姆·A·侯赛因诺夫,弗拉季斯拉夫·A·列克托尔斯基:《俄罗斯哲学—历史与现状》,陆象淦译,载《第欧根尼》,2010年第1期,第4页。
    1 范一:《一个独特的思想家—费奥多罗夫其人其事》,载《读书》,1992年第2期,第112页。
    1 徐凤林:《费奥多洛夫》,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123页。
    2 同上。
    2 转引自卡久京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与全球学》,王润华译,载《西伯利业研究》,2010年第6期,第44页。
    3 阿卜杜萨拉姆·A·候赛因诺夫,弗拉季斯拉夫·A·列克托尔斯基:《俄罗斯哲学—历史与现状》,陆象淦译,载《第欧根尼》,2010年第1期.第5页。
    1 转引自卡久京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与全球学》,王润华译,载《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6期,第45页。
    2 同上。
    3 转引自梁坤:《俄罗斯宇宙论—现代生态世界观的思想源泉》,载《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第4页。
    1 王智新,王顺庆,李洁:《维尔纳茨基及其科学贡献—为纪念赵海燕同志而作》,载《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第4期,第59页。
    2 莫伊西耶夫:《对“智慧圈”的研究—当代的人本主义》,刘冠珠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0年第4期,第111页。
    3 同上,第112页。
    4 阿卜杜萨拉姆·A·侯赛因诺夫, 弗拉季斯拉夫·A·列克托尔斯夫:《俄罗斯哲学—历史与现状》,陆象淦译,载《第欧根尼》,2010年第1期,第5页。
    1 莫伊西耶夫:《对“智慧圈”的研究—当代的人本上义》,刘冠 珠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0年第4期,第114页。
    2 参见叶琳博士论文:《布宁创作的生态诗学特征》,第32-3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2 同上,第415页。
    3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7页。
    4 张之沧:《如何看待恩格斯的自然》,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第89页。
    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5-1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4页。
    7 同上,第46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1页。
    2 同上,第38-39页。
    3 同上,第560页。
    4 张新:《读恩格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5 马瑞丽,吴宁:《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5期,第119页。
    1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3-5页。
    2 转引自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57页。
    3 转引自程心:《人和自然的“神圣统一体”—论D·H·劳伦斯后期的泛神论思想》,载《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7期,第33页。
    1 注释:万物有灵论,又称泛灵论,泛灵论支持者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基于此该理论,后来也被广泛扩充解释为泛神论。
    2 本论文中所引用与分析的扎博洛茨基及其余诗人的诗歌除了己表明译者的之外,其余均为作者自译。
    1 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页。
    2 同上。
    3 同上,第1页。
    4 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举础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5页。
    5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2页。
    1 刘文飞:《道德的生态文学—序<俄罗斯生态文学论>》,载《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3期,第118页。
    2 同上,第117页。
    2 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0、301页。
    2 许贤绪:《扎鲍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诗》,载《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5期,第51页。
    1 梁坤:《俄罗斯宇宙论—现代生态世界规的思想源泉》,载《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第6页。
    2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2 该宣言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扎博洛茨基更多的是充当编辑和整理者的角色。
    2 转引自汪剑钊:《词飞进了世界—扎博洛茨基和他的诗歌》,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1期,第114页。
    2 张建华,王宗琥,吴泽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第199页。
    5 转引自汪剑钊:《词飞进了世界—扎博洛茨基和他的诗歌》,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1期,第116页。
    6http://baike.baidu.com/view/238089.htm?from_id=692969&type=syn&fromtitle=夏加尔&fr=aladdin
    1 张建华,王宗琥,吴泽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197页。
    1 转引自汪剑钊:《词飞进了世界—扎博洛茨基和他的诗歌》,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1期,第114页。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3 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序》,裘小龙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第152页。
    1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6卷,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2 同上。
    3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40页。
    1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6卷,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2 徐稚芳:《俄罗斯诗歌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1 转引自周湘鲁:《俄罗斯生态文学》,学林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3 张建华,王宗琥,吴泽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34页
    5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刘文飞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7页。
    6 张建华,王宗琥,吴泽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77页。
    1 张建华,王宗琥,吴泽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2 参见刘文飞:《二十世纪俄语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22页。见维诺库罗夫:《三维的付界》,见《诗歌日》,1960年,莫斯科,第242页。
    1 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第四卷),谷羽、王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1 叶赛宁:《玛丽娅的钥匙》,吴泽霖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1 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第四卷),谷羽,王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77页。
    2 同上。
    1 叶赛宁:《玛丽娅的钥匙》,吴泽霖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3 转引自梁坤:《俄罗斯宇宙论—现代生态世界观的思想源泉》,载《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第5页。
    1 高尔基:《谢尔盖·叶赛宁》,岳凤麟译,载《叶赛宁评介及诗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1 范一:《当代苏联诗歌发展的两个阶段》,载《福建外语》.1989年第Z2期,第79页。
    2 马卫红:《俄罗斯观念主义诗歌的反美学传统》,载《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1期,第102页。
    1 马卫红:《俄罗斯观念主义诗歌的反美学传统》,载《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1期,第102页。
    1 许贤绪:《扎鲍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诗》,载《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5期,第53页。
    2 阿·施韦兹:《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83页。
    3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
    1 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第184页。
    2 转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1 转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44-45页。
    2 同上。
    40.[法]阿尔贝特·施韦兹:《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1.[俄]阿格诺索夫:《白银时代俄国文学》,石国雄,王加兴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42.[俄]艾特玛托夫:《对文学与艺术的思考》,陈学迅译,新疆大学出版社,1987年。
    43.[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4.[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俄]巴乌斯托夫斯基:《面向秋野》,张铁夫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
    46.[英]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序》,裘小龙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
    47.[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三联书店,2004年。
    48.[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吴黎平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
    49.[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
    50.[俄]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第四卷),谷羽,王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
    51.[俄]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徐凤林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52.[俄]高尔基:《谢尔盖·叶赛宁》,岳凤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53.[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
    54.[德]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孙周兴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
    55.[德]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6.[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57.[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59.[德]马克思:《资本论》,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
    6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
    61.[俄]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浦立民,刘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62.[俄]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刘文飞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63.[俄]什科连科:《哲学·生态学·宇航学》,范习新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64.[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
    65.[俄]瓦·瓦·津科夫斯基:《俄国哲学史》,张冰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
    66.[俄]叶赛宁:《玛丽娅的钥匙》,吴泽霖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
    67.[俄]阿卜杜萨拉姆·侯赛因诺夫,弗拉季斯拉夫·列克托尔斯基:《俄罗斯哲学历史与现状》,陆象淦译,载《第欧根尼》,2010年第1期。
    68.[俄]高尔基:《论俄国未来主义》,雷声译,载《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
    69.[俄]卡尔宾斯卡娅:《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问题》,亦舟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70.[俄]卡究京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与全球学》,王润华译,载《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6期。
    71.[俄]克雷奇科夫:《新农民诗派诗人:克雷奇科夫和他的诗五首》,杨怀玉译,顾蕴璞校,载《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2期。
    72.[俄]莫伊西耶夫:《对“智慧圈”的研究—当代的人本主义》,刘冠珠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0年第4期。
    73.[俄]叶·康·涅隆斯卡娅:《苏联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平衡题材》,陈雪清译,载《求是学刊》,1988年第4期。
    74.[俄]扎博洛茨基:《扎博洛茨基诗选》,汪剑钊译,载《星星诗刊》,2009年第9期。
    75.[俄]扎博洛茨基:《扎博洛茨基诗选》,汪剑钊译,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1期。
    76.[俄]扎博洛茨基:《扎鲍洛茨基诗选》,许贤绪译,载《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5期。
    77.[俄]扎雷金:《文学与自然》,陆肇明译,《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4期。
    78.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9.陈绍伟:《诗歌辞典》,花城出版社,1986年。
    80.《俄国现代派诗选》,郑体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81.《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顾蕴璞主编,花城出版社,2001年。
    82.《俄罗斯名诗300首》,谷羽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
    83.《俄罗斯抒情诗选》,张草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84.《俄罗斯文学:传统与当代(文学论丛)》,王立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85.《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词典》,刁少华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
    86.顾蕴璞:《诗国寻美:俄罗斯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7.顾蕴璞:《俄国现代派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88.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89.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
    90.黄玫:《韵律与意义:20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91.金炳华:《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92.刘文飞:《20世纪俄语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93.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4.刘小枫:《拯救与道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95.《洛特曼学术思想研究(集思文丛)》,王立业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96.《普希金精选集》,顾蕴璞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97.《世界诗库》第5卷,飞白主编,花城出版社,1994年。
    98.《诗人哲学家》,周国平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99.汪介之:《选择与失落》,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100.王军:《诗与思的激情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1.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
    10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3.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4.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5.王智量:《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106.吴泽霖:《叶赛宁传》,浙江出版社,2000年
    107.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8.邢宇皓:《谢灵运山水诗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09.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0.徐凤林:《费奥多洛夫》,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111.徐曼琳:《白银的月亮—阿赫玛托娃与茨维塔耶娃对比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2.徐遁翔:《中国现代文学词典(诗歌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13.许贤绪:《20世纪俄罗斯诗歌史》,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年。
    114.徐稚芳:《俄罗斯诗歌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5.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16.叶琳:《布宁创作的生态诗学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117.余一中:《俄罗斯文学的今天和昨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8.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119.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0.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1.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22.张建华,王宗琥,吴泽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123.张敏:《白银时代:俄罗斯现代主义作家群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4.张学增:《俄语诗律浅说》,商务印书馆,1986年。
    125.郑体武:《俄国现代主义诗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6.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7.周湘鲁:《俄罗斯生态文学》,学林出版社,2009年。
    128.张新:《读恩格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9.朱全国:《文学隐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0.陈训明:《维尔纳茨基及其欧亚主义历史观》,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5期。
    131.程心:《人和自然的“神圣统一体”—论D·Ⅱ·劳伦斯后期的泛神论思想》,载《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7期。
    132.范一:《当代苏联诗歌发展的两个阶段》,载《福建外语》,1989年第Z2期。
    133.范一:《托尔斯泰与费奥多罗夫》,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34.金亚娜:《俄罗斯的种族宗教文化记忆》,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35.孔霞蔚:《对人与自然的理性思索》,载《名作欣赏》,2001年第1期。
    136.李友友:《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载《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3期。
    137.梁坤:《当代俄语生态文学中的弥赛亚意识》,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38.梁坤:《俄罗斯宇宙论—现代生态世界观的思想源泉》,载《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
    139.刘文飞:《“道德的”生态文学—序<俄罗斯生态文学论>》,载《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3期。
    140.刘亚雪:《俄国象征主义、阿克梅派和未来主义文艺观比较分析》,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141.马瑞丽,吴宁:《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5期。
    142.马卫红:《俄罗斯观念主义诗歌的反美学特征》,载《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1期。
    143.裴家勤:《苏联的生态文学》,载《苏联文学(连刊)》,1992年第2期。
    144.童鹰:《论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观》,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2期。
    145.汪剑钊:《词飞进了世界—扎博洛茨基和他的诗歌》,载《中国诗歌》,2010年第1期。
    146.汪剑钊:《“不要让灵魂去偷懒”——扎博洛茨基小论》,载《星星诗刊》,2009年第9期。
    147.汪剑钊:《苏联诗歌与“白银时代”的风格传承问题》,载《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2期。
    148.汪信砚:《论恩格斯的自然观》,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
    149.王智新,王顺庆,李洁:《维尔纳茨基及其科学贡献—为纪念赵海燕同志而作》,载《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第4期。
    150.王宗琥:《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声—简论先锋艺术团体“现实艺术协会”》,载《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4期。
    151.肖晶波,张明雯:《维尔纳茨基及其智慧圈》,载《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52.徐凤林:《“复活事业”的历史哲学》,载《浙江学刊》,2008年第6期。
    153.许贤绪:《扎鲍洛茨基的自然哲理诗》,载《俄罗斯文艺》,1994年第5期。
    154.徐笑一:《论巴依阔夫<大王>的三重境界》,载《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2期。
    155.曾思艺:《试论丘特切夫哲理抒情诗的特色》,载《洛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156.曾思艺:《现代生态文学的先声:丘特切夫自然诗的生态观念》,载《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57.张丽军,乔焕红:《生态文学根源探悉》,载《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58.张之沧:《如何看待恩格斯的自然》,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159.吴泽霖:《扎米亚京<我们>开禁的思考》,载《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2期。
    168. http://kniga.websib.ru/chapter.htm7book=28
    169. http://www.terme.ru/dictionary/198/word/filosofskaja-poyezija
    170.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089.htm?from_id=692969&type=syn&fromtitle=夏加尔&fr=aladdin
    171.http://thelib.ru/books/a_i_smirnova/russkaya_naturfilosofskaya_proza_vtoroy_polovin y_hh_veka_uchebnoe_posobie-read.html
    172. http://lit-helper.ru/p_Analiz_stihotvoreniya_Smeshannie_stolbci_Zabolockogo_N_A
    173. http://www.docin.com/p-642209383.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