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前期学生自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时期的学生自治,导源于西方模式。随着清末民初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在中国传播,学生自治随之进入中国教育者视野。北京、浙江、江苏等地,陆续出现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及由学生主办的报纸杂志。早在清末,尽管当时教育管理十分严格,但在民族与民主意念的催动下,一些自治性学生组织已在校内悄然出现。如广州岭南学堂、安徽高等学堂、陕西宏道学堂、湖南常德府中学堂、中国公学等,均先后成立了名称迥异但富有自治精神的学生组织。这些自动组织起来的学生们,企望通过“自治”反抗封建专制,借以实现各种救亡图存之梦想。
     “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值杜威旅华讲学。经由教育界大力倡导,美国“学生自治会”制度引入中国校园,运用于学生管理变革。受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念影响,学生自治开始注重丰富的团体生活、学生学会生活以及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这一时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自治活动都有开展,自治组织出现联合扩大趋势,由校内组织推进至区域性团体乃至发展成全国性学生联合会。1920年,第六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发布《学生自治制纲要案》。此后,以“学生自治会”命名的学生自治组织,迅速在各校设立起来,“于是学生会之组织,举所有有学校之都市,所有有学生之学校,视同必需,否则即足以显示其无人”①。
     就在学生自治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有关批评之声也随之而起。其矛头主要对准两个方面:一是在实践过程中视学生自治为时尚,过于追求其时髦形式,不求自治真意,不讲实际训练;二是在学生组织实际操作中,“自治”与“管理”矛盾难以调和,导致各种问题产生。这种矛盾既存在于学生自治会与校方管理之间,亦存在于学生自治会组织内部。学生自治会的混乱现象,导致后来国民党政府对其进行强制整顿。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确立教育方针实行三民主义的教育建设以立救国大计案》。该议案对学生自治会明确提出整顿办法,严格规定自治会的成立、注册、权限、解散和改组事项。客观说来,这种举措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有序进行,但学生组织“自治”的性质却因此遭到严重削弱。
     论文第一章,首先对学生自治的历史渊源进行了简明梳理。西方学生自治之源头,可前溯至中世纪时期的“学生”大学。这类学校由学生全权管理校务,学生极富自主自治特性,但后来逐渐被教会管理、教授治校取代。18、19世纪,经由“洪堡理念”与“美国教改”之影响,学生自治形式得以复苏,且呈现诸多崭新理念。若言中国教育史上的类通之处,则官学中的“斋长制”与书院中的“高足弟子代管制”等,也大体展现了学生自我管理、独立自治的精神。
     第二章,阐述学生自治引入中国的思想基础,包含政治理念、文化变迁和教育新潮三个方面。西方学生自治模式在民国前期引入国内,存在一定的政治条件、文化基础以及教育方面的考量。“自治”本是政治概念,中国乡绅自治传统与近代西方地方自治理念,经由国内对传统文化礼制的批判与学生群体力量的崛起,在教育界引起反响,并由此推及学生管理。与此同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地输入中华教育界,并成为学生自治在国内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学生自治的时代条件。专门就引发学生自治潮的直接诱因、表现形式以及当时教育界的普遍反应与认识成果进行详细论述。中国近代新式学校伴随着教育宗旨的重新厘定,早期出洋留学一代的“海龟回游”,杜威访华以及“五四”运动的爆发等,促成与推动了学生自治成为民国前期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流行风潮。近代中国,秉承“教育救国”的教育先辈们倡导学生自治,其目的始终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的现代国民,借以复兴我中华民族。
     第四章,学生自治的实践表现。本章对当时学生自治的实践进程、活动表现、组织团体以及积极影响等进行考察与梳理。教育一线上的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开展校内学生自治实验。学生在校方支持、教师指导下,成立组织、开展活动,积极进行自我管理,在自治过程中得到锻炼,并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教育界引进学生自治模式开展校园实践,其主要目的和动力,在于“教育救国”;除为人才兴国外,更为摒除旧式教育、培养新式国民,以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而来。
     第五章,学生自治的理想与现实矛盾。学生自治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界限不清、学潮不断、纪律松弛以及学业难以为继等现实情况。这些情况,可根据其缘由划分为两类:一由社会问题引发而来;二因校园内部各方关系相互碰撞而生。盲目照搬美国模式以及该模式在本土上的冒进式发展,使得国内教育界对学生自治缺乏系统而充分的实验与研究,致使其在短期内就呈现“舶来之品”水土不服的现象。在探索历史原因时,文章最后从我国人文传统、政治环境、教育改革以及人的因素等方面,对学生自治中的问题之潜在病因作出探讨。
     关于民国时期的学生管理,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自治”,即学生自治;一是“管治”,即学校对于学生的规束。民国前期的学生自治,因其与学生运动、学校风潮丝丝相连,引发教育管理系统的反省与审思,遂而对学生自治施以强制管控。学生自治潮的最后临界点,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南京政府大行“训政”,对学生施行特务监管,学生自治内核因此发生严重变异。学生界进步分子,就正当的学生自治权与学运权,同教育当局、校内反动组织展开了复杂而持久的周旋与斗争。
During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houghts of western democracy and freedom constantly made much impact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y brought Chinese education a fresh breath——"self-government". That was a new kind of student management way, and it got attention of some higher students. The students began to set up various student-organizations, sponsore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Beijing, also in Zhejiang, Jiangsu and several other provinces. Although the schools were quite strict in student-management, a few "students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sporadically appeared in some schools. They hoped they could resist the feudal autocratic by the way, and could make a new country which would be powerful and rich.
     American educator John Dewey had been in China for giving lectur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19to1921. At that time, American "students elf-government"mode was brought in China campuses for changing students-management way. Influenced by Dewey's thoughts of "education,society and life", nearly all sorts of schools began to use "student self-government" to train students'abilities in grouping, living, serving communities and so on. At that time,"student self-government" system wa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forms. Nearly all kinds of student-organizations got development, and even jointed into a national students'union later. Since "the platform for students self-government" was published In1920by the Sixth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students self-government"was established as an important system for the school and student management.
     When "student self-government"mode spread in China like a raging fire, it also was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by some people. The criticism focused on two aspects.One was "seeing'student self-government' as a fashion", the other was "the conflict between students self-government and school management". In fact, many students did not know what they should do when they were asked to be in charge of themselves. Various problems arose in daily school management, also in "student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us,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in1928approved a bill:we should carry out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Nationalism,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hould establish the relevant education policy for saving the nation. The bill strictly ruled the "student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establishment,enrollment,limits of authority, dissolution and restructuring matters. Since then, all kinds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were asked to rectified, and "autonomy"in student-organizations was severely weakened.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e paper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named "the history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It is to do the simple combing for the historical side of the matter."Student self-government" firstly appeared in some universities of Western Medieval period. In such universities, students took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chools.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was quite strong at that time. After16th Century,"student self-government" mode had been replaced by the church and the "faculty governance" graduall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silence,"Student self-government" had emerged again cause of Humboldt Reform and American Education Reform during18th and19th centuries. In fact, the form that students were entrusted to take charge of some school matters also appeared in our ancient academies. Students' independent and autonomous spirit also showed in the system of "Best Pupils Participating in Management".
     The second chapter's main content is to devote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It contains three aspects:political philosophy, domestic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new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t that time."Self-government" or "autonomy" is a political concept originally. There were some factors that jointly promote "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One wa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old gentry autonomy tradition and western mature local autonomy experience. Another was the conflict, struggle, rebelling or mixing between domestic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advanced culture. Of course, the change of education was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such as ideas'change, new groups of students, the rise of students' power and so on.
     The third chapter named "Age Conditions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Student self-government"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May4th Movement. What was the direct cause? How it carried out? What was the response in education and in society? These questions are accounted in this chapter. Cause of the new educational aim's drafting, the efforts from the former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Dewey's visiting China and the May4th Movement,"Student self-government" had been a fashionable student-management pattern with strong democracy and autonomous features. Those education experts and some famous people who were enthusiastic about education, embraced the "saving nation by education" ideal and eagerly hoped the new education could do something for saving the nation from danger.
     The forth chapter's theme is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 self-government" in practice. Education field started "student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and all kinds of schools responded positively. They helped students to set up their own organizations, and encouraged them to conduct autonomous activities. Besides setting up different students' associations, they could manage themselves in some aspect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partly. At the beginning,"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ttern run smoothly. It trained students' autonomous abilities and made some good influence."student self-government" pattern had many different forms in different schools, but all had kept the democratic, independent and self-discipline training spirits. The pattern made some contributions, such as for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ing, the new national spirit training,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citizens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students self-government, and analyzing the potential factors.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students' practical exercises, such as their confusion of the right boundaries, self-government triggering students protests easily, seven damaging schools' order and disciplines.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orts: one was caused by the social problems, the other was from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a school."Student self-government" was an exotic mode, so it was new for many people of that age. There was no time for them to study systematically because it developed too fast. Of course, there were other potential factors which restricted the "student self-government" mode's normal development. The la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which will be from the humanistic traditio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youth themselves of that time.
     There were two keys in the students-management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were students "self-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from school. Caus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government students, the student movements and the student protests, the education field began to rethink the legitimacy of "self-government". Later,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s. The elites from the students communities started to strive for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t had been going for a long time for them to struggle against the unreasonable system and the school rebels.
引文
① 陈兼善:《学生参与学校行政论》,《教育杂志》第16卷(1924年)第9期。
    ① Min Bista毕斯塔著,何培、李萍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3卷(2013年)第20期。
    ① [英]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3页。
    ②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文集·之四》,载《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③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1卷(1916年)第6期。
    ① 杨贤江:《中国的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学生杂志》1924年第11卷第5期。
    ②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③ 张君劢:《学生自治》,《教育杂志》第15卷(1923年)第9期。
    ④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2期。
    ①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编)篡委员会:《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6页。
    ② 郑文:《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权力的演变》,《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卷第4期。
    ① 杨汉麟主编:《外国教育名家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125页。
    ② [美]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5页。
    ① [英]阿什比,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8-140页。
    ②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1页。
    ③ [美]叶文心著,冯夏根等译:《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 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289-483页。
    ① 黄政杰:《大学的自主与责任》,台湾汉文书店1997年版;欧阳教、黄政杰:《大学教育的理想》,台湾师大书苑1994年版。
    ② 张斌贤、李子江主编:《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张雁:《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侯书栋、吴克禄:《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程序》,《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② 程同顺、郑天品:《高校学生自治的政治学分析》,《江苏高教》2002年第5期。
    ① 参见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om/view/1b4698e8b8f67c1c2012-9-1018:41:35
    ① 王孙禺主编:《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②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 徐增阳:《自治:传统与现代的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② [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③ Olaf Pedersen, The First Universities:Studium Generale and the Origins of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208.
    ① 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②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编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③ [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④ 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① 转引自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 John S. Brubacher &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1636-1956, Harper & Row Publisher,1958,P52-53.
    ① 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1页。
    ② 郑文:《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权力的演变》,《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卷第4期。
    ① 黄凤年:《白鹭洲书院史话》,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 黄凤年:《白鹭洲书院史话》,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③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④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9页。
    ① (清)《应山县志》,卷末。转引自蔡志荣:《清代湖北书院学生管理》,《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②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4页。
    ③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120页。
    ④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⑤ 蔡志荣:《清代湖北书院学生管理》,《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① 李材栋:《关于书院讲会的几个问题》,载朱汉民:《中国书院》(第4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② 《大清会典》,《儒学·学规》,转引自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③ 邓洪波:《晚清书院改制的新观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5卷第6期。
    ① 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第21卷(1924年)第3期。
    ② 舒新城:《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14页。
    ③ 东山书院又名东皋书院,位于湖南省湘乡县城东,建于清代;城南书院位于长沙市,为宋代理学家张栻创建,情光绪年间改为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兴办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④ 《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新教育》第5卷(1922年)第1期。
    ⑤ 蔡元培:《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蔡元培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7页。
    ① 陈海天:《中国地方自治》,民知书局1932年版,第1-8页;其他参见王云五主编:《中国地方自治问题》(1-5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13页;黄哲真:《地方自治纲要》,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5年版,第11-15页。
    ② 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差序格局,即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的差序。详情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观察社1948年版。
    ③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85页。
    ④ 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⑤ 参见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⑥ 黄哲真:《地方自治纲要》,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5年版,第57页。
    ① 攻法子:《敬告我乡人》,《浙江潮》1903年第2期。
    ② 思群:《论地方自治》,《四川》1908年第2期。
    ③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 温晋城:《地方行政与自治》,台湾合作经济月刊社1953年版,第8页。
    ② 黄哲真:《地方自治纲要》,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5年版,第3页。
    ③ 参见黄哲真:《地方自治纲要》,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5年版,第2页;王云五主编:《中国地方自治问题》(1-5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9页。
    ① 陈海天:《中国地方自治》,民知书局1932年版,第1页。
    ② 《列强在支那之铁道政策译后》,《游学译编》1903年第5期。
    ③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④ 廖芸皋:《「学生自治」与「公民权」》,《清华周刊》1920年第185期。
    ① 郑海庭主编:《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② 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③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第7卷(1919年)第1期。
    ④ 傅斯年:《人生问题之发端》,《新潮》第1卷(1919年)第1期。参见鲁萍:《“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45页。另可参见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第7卷(1920年)第2期。
    ② 参见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1996年第14期。
    ③ 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④ 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⑤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第7卷(1919年)第1期。
    ⑥ 杜威:《新人生观》(1920年4月11日杜威在南京学术讲演会上的讲演),《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6期。
    ①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1981年版,第273页。
    ② 桑兵教授认为:清末新知识份子还包括数量难以详尽的旧式士子转化趋新的那一部分。参见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③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④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⑤ 1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①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② 清末至民初期间,用“少年”、“学生”、“青年”等词语作为刊名的报纸杂志有《少年报》(香港,1901),《童子世界》(上海革命机关“爱国学社”社刊,上海,1903)、《少年中国报》(旧金山,1910)、《少年学社会旬刊》(旧金山,1910)、《少年中国周报》(三藩市,后改为《少年中国晨报》)、《学生》(不详)、《学生杂志》(上海,1914)、《上海青年月刊》(不详)、《进步青年》(基督教青年会,1897,《青年会报》,1906年改为《青年》,1917年与《进步》合并为《青年进步》)等。以上资料参考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一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83,89页;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81、284、287、296、313页;http://www.shtong.gov.cn./和http://www.ymca-xm.Org/jianjie.Asp等处。
    ③ 《今日中国学生的责任》,《金陵光》第3卷(1911年)第3期。注:《金陵光》是金陵大学重要的学术刊物,1909年12月创刊,月刊。
    ① 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饮冰室文集合编》(第4册),广益书局1948年版,第58,57-58页。
    ① 梁启超:《梁启超政论选》,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②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1915年)第1期。
    ③ 陈华:《中国近现代学校中的学生自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④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见《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6页;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1915年)第2期。
    ① 周良书:《学生、政党与国家:近代中国发展的特殊逻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② 樵子:《对于青年团的意见》,《先驱》1922年第6期。
    ③ 实庵(陈独秀):《青年们应该怎样做!》,《中国青年》1923年第1期。
    ④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180页。
    ⑤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6》(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85页。
    ⑥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6》(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89页。
    ①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
    ② 陈学殉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53页。
    ③ 张謇:《论严格教育旨趣书》,《中华教育界》1912年第2期。
    ④ 朱元善:《学校风潮论》,《教育杂志》第5卷(1913年)第4期。
    ⑤ 顾树森:《生活教育设施法》,《中华教育界》第3卷(1914年)第1期。
    ⑥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
    ⑦ 周璧:《自铿》,《学生杂志》第1卷(1914年)第3期。
    ① 高式愚:《论今日学校教育之缺点及补救方法》,《学生杂志》第1卷(1914年)第5期。
    ② 觉民:《民国教育前途之希望》,《中华教育界》1914年第7期。
    ③ 陆宝鑫:《如何而后能使儿童自动》,《中华教育界》1917年第6期。
    ④ 天民:《教育三要素》,《教育杂志》1918年第7期。
    ⑤ 王菼:《自治的训育》,《教育杂志》第6卷(1914年)第9期。
    ⑥ 中央教科所、厦门大学合编:《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⑦ 天民:《学校市之组织》,《教育杂志》第9卷(1917年)第7期。
    ① 贾丰臻:《说学校之风潮》,《教育杂志》第4卷(1912年)第4期。
    ② 原载《教育杂志》1911年第3卷11期。转引自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③ 姜琦:《何谓新教育》,《新教育》第1卷(1919年)第4期。
    ④ 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页。
    ① 孟禄:《旧教育与新教育的差异》,《新教育》第4卷(1922年)第4期。
    ② 赵祥麟、王承绪主编:《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出版社1981年版,(序)第5页。
    ③ 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④ 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130页。
    ① 古楳:《自由主义的教育观》,《中华教育界》第24卷(1937年)第7期。
    ② 毛礼锐:《新民主主义与新教育》,《教育通讯》1948年第9期。
    ③ 舒新城:《教育通论》,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162-163页。
    ④ 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9页。
    ①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①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② 参见吴锦旗:《民主与自治的典范:民国大学中的教授治校制度——从北京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历史考察》,《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1期;欧阳光华:《教授治校:源流、模式与评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4期。
    ③ 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6页。
    ① 马建标:《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②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③ 参见《民族主义之教育》,《游学译编》1903年第10期:邹容:《国民军》、《教育泛论》,《游学译编》1903年第9期。
    ④ 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1919年)第7号。
    ⑤ 参见马建标:《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⑥ 孙党伯等编:《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9页。
    ① 蒋梦麟:《学潮后青年心理的态度及利导方法》,《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② 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新教育》第2卷(1920年)第5期。
    ③ 蒋梦麟:《学潮后青年心理的态度及利导方法》,《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④ 马骅:《十年来学生活动之回顾》,《学生杂志》第10卷(1923年)第1期。
    ⑤ 参见周良书:《学生、政党与国家:近代中国发展的特殊逻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2008年)第4期:周良书:《1921年—1949年高校党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党史》2006年第6期。
    ⑥ 沈寂:《陈独秀与<北京市民宣言>——五四运动的总结》,见牛大勇:《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2页。
    ① 实庵(陈独秀):《青年们应该怎样做!》,《中国青年》1923年第1期。
    ② 马建彪:《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③ 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④ 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2期(2003年4月)。
    ⑤ 转引自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①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② 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① 杜威:《学生自治》,《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② 杜威著,傅统先译:《自由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3页。
    ③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④ 杜威:《自动与自治》,收入袁刚等主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31页。
    ⑤ 杜威:《教育哲学》,收入袁刚等主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页。
    ① 鸣希:《清华的学生自治》,《清华周刊》1920年199期。
    ② 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2003年)第2期。
    ③ 王铁群:《联省自治运动》,《山西青年》2012年8期。
    ④ 胡春慧:《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⑤ 杨天宏:《地方自治与统一国家的建构——北洋时期“联省自治”运动再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⑥ 胡春慧:《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100页。
    ⑦ 参见龙长安:《联省自治运动与民主转型之困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①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努力周报》1922年第19期。
    ② 马勇:《近代中国“联省自治”的失败》,《北京日报》2013年9月9日第019版。
    ① 参见张振华、刘志民:《民国“教育独立”思想及其当代意蕴》,《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4期;姜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独立思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等。
    ② 参见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6-427页。
    ① 朱晓宏:《公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 熊子容:《公民教育》(“万有文库”第1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2页。
    ③ 王成勉:《余日章与公民教育运动》,收入《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5年版,第508-512页。
    ④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身体的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⑤ 江山野:《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⑦ 朱晓宏:《公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王奇生:《新文化是怎样“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学生自治号》,《教育与职业》1919年第16期。
    ② 熊子容著:《公民教育》(“万有文库”第1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64-65页。
    ① 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70页。
    ② 参见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年版,第177-178页。
    ③ 经亨颐:《高师教育与学生自治》,《教育丛刊》第2卷(1921年)第2期。
    ①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② Ka-cheYip,"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tudent Activism in the 1920s,"in F. Gilbert Chan and Thomas H. Etzold (eds.),China in the 1920 s, pp.98-99.
    ③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9页。
    ① 闻黎明:《闻一多画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② 渺:《学生自治》,《清华周刊》1919年第176期。
    ① 《美洲留学界情形》,《留美学生年报》1910年。
    ② 《教育界消息》,《教育杂志》1911年第6期。
    ③ 《华人留学美洲之今昔》,《东方杂志》1914年第12期。
    ①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② 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五四运动》,载汪祖荣编:《五四研究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277-311页。
    ③ 《孟禄与中国教育界同仁在中央公园饯别会之言论》,《新教育》第4卷第4期(1922年4月)。
    ① 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学术学刊》2005年第6期。
    ② 参见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方略》,《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0页;林家有著:《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① 戴激涛:《共和精神与宪政中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②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第1卷(1915年)第2期。
    ③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新教育》第4卷(1922年)第3期。
    ④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5页。
    ⑤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⑥ 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2期。
    ① 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② 注:互助精神源自互助论,即互助的进化论,源于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Kroptkin)1902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互助论:进化的一个要素》。该学说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竞争与互助、个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试图确立并捍卫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权利。互助、正义、道德,构成了它的三个基本概念或要素。互助论由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者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等人通过《新世纪》介绍到中国。“一战”的国际背景对竞争进化论的反思为互助论提供了契机,加上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开创了文化的多元局面,打破了政府的思想和文化封禁,使互助论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潮,对五四前后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于互助论提倡互助协作,反对残酷竞争,有着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又有着对它们的修正和补充,为深恶“弱肉强食”的人们所接受。国内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都表达出对它的关注,最终促成了互助论在中国大地形成一种独立的思潮,并成为他们呼吁社会进步、重视人类伦理乃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信条。
    ③ 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④ 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⑤ 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⑥ 黄炎培:《“五四”纪念日敬告青年》,《新青年》1920年第5期。
    ⑦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①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②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③ 林励儒著,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下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6页。
    ④ 张蒲田:《学生自治之研究》,《玉田季刊》第1卷(1924年)第4期。
    ⑤ 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2期。
    ⑥ 湖:《自治》,《清华周刊》,1919年第164期。
    ⑦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①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279页。
    ② 曲士培主编:《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③ 梁漱溟:《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收入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4页。
    ④ 林励儒著,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下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6页。
    ① 王文俊、杨殉等编:《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①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2期。
    ② 潘光旦:《学生自治与学生自治会》,载潘光旦:《自由之路》,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20页。
    ③ 潘光旦:《学生自治与学生自治会》,载潘光旦:《自由之路》,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20页。
    ④ 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2期。
    ⑤ 周太玄:《纯洁与内心生活》,《少年》第2卷(1921年)第9期。
    ① 徐锡藩:《今日学生应有之十大精神》,《学生杂志》第12卷(1925年)第3期。参见鲁萍:《“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道德革命的走向》,《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②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
    ③ 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④ 潘懋元:《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43页。
    ⑤ 黄书光著,章元沅、余子侠编:《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⑥ 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著名教育家。1876年生,安徽婺源人,就读紫阳书院二年后,受业于南京文正书院,为山长张謇所赏识。1902年废科举,张謇在南通创办我国第一所民办通州师范学堂,邀江谦共事,不久江谦任堂长、校长。
    ① 江谦:《关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状况报告书》(1915年8月),参见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编辑:《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大学印刷厂1982年版,第36页。
    ② 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编辑:《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大学印刷厂1982年版,第36-39页。
    ③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载潘懋元:《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10页。
    ④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东方杂志》第14卷(1917年)第4期。
    ⑤ 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版,第463-464页。
    ① 杨贤江:《学生本务论》,参见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1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② 杨贤江:《论修养宜与教育并行》,《学生杂志》第6卷(1919年)第7期。
    ③ 黄炎培:《我国国强所必要之训育方针》,《教育杂志》1918年第1期。
    ④ 张彬:《经亨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248-249页。
    ① 《学部奏定各学堂管理通则》,参见《国风报》第1卷(1910年)第8期,第1卷(1911年)第8期。
    ② 《本学堂自治会章程》,《岭南学生界》第1卷(1904年)第1,2期。
    ①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5页。
    ②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
    ① 黄公觉:《最近教育思潮的趋势》,《教育杂志》第14卷(1922年)第9期。
    ② 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编辑:《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大学印刷厂1982年版,第36页。
    ③ 南京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编辑:《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大学印刷厂1982年版,第44页。
    ①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承印1987年版,第228页。
    ② 《复旦大学师生代表联系会议组织大纲》,参见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第1卷,1905—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页。
    ③ 参见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210页。
    ④ 陈华:《中国近现代学校中的学生自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①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编:《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②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
    ③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④ 贾培基:《陶行知》,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⑤ 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① 朱智贤:《儿童自治的组织与指导》,《中华教育界》第18卷(1930年)第2期。
    ② 董郁奎:《一代师表:经亨颐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167页。
    ③ 梁漱溟:《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见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4页。
    ④ 见张其昀:《郭秉文的办学方针》,转引自章开沅:《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329,330页。
    ① 李浩泉:《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0页。
    ② 傅斯年:《社会——群众》,《新潮》第1卷(1919年)第2期;见《傅斯年全集(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152页。
    ③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38页。
    ① 参见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5。
    ② 《清华周刊》1923年第283期“新闻栏”。
    ③ 李永森、姚远主编:《西北大学史稿(上)1902—1949》,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④ 陈鹤琴:《我的半生》,台湾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77-78页。
    ⑤ 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1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153页。
    ① 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② 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250。
    ① 北大安徽同学:《北大安徽同学公鉴》,《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16日,第4版。
    ① 华中师范大学李浩泉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2012年,第127页。
    ② 王咸举幡,是指西汉末年,汉太学博士弟子王咸为救因依律执法冒犯丞相而受裁定的司律官鲍宣,在太学之下举起大旗,召集诸生千余人,为鲍宣据理力争。后经拦截丞相乘车、守阙上书,终始汉衰帝从宽处置鲍宣。此事件,被视为我国历史上太学生干涉政治的最早记录与典型事例。参见:田汉五、安作璋:《秦汉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84页。
    ① 龙飞:《张伯苓和张彭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②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155页。
    ① 《自治发达史》,参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474页。
    ① 《宏道开除学生之颠末》,《夏声》1908年第7期。附注:陕西宏道学堂,原宏道书院创建于明弘治年间,位于陕西三原县城北城。1898戊戌变法中,书院改为宏道大学堂,1910年改为宏道工业学堂:《夏声》系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刊物,1908年创办,由原宏道学堂留日学生高祖宪、张季鸾等担任主编。
    ② 《学生新订自治规则》,《北洋官报》1906年11月12日。附注:《北洋官报》1901年袁世凯为开民智奏准后在天津创办北洋官报局。1901年12月25日《北洋官报》创刊,这是一份清末创办最早,最有影响的地方政府官报。
    ③ 《道德之芽》,《大公报》1909年7月22日;《岭南学堂之特色》,《教育杂志》(天津)第1卷(1905年)第6期。附注:《大公报》,清末民初著名日报之一,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
    ①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57-59页。资料来源:http://book.chaoxing.com/
    ② 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编:《训育法令汇编》,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出版1940年版,第28-29页。资料来源:http://book.chaoxing.com/
    ① 杨贤江:《新教训》,《学生杂志》第6卷(1919年)第7期。
    ② 《清华自治会》,参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208页。
    ③ 俞子夷:《学生自治》,《新教育》第6卷(1923年)第3期。
    ① 廖世承:《施行新学制后之东大附中》,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3页。参见启天:《廖教授等编的施行新学制后之东大附中》,《中华教育界》第14卷(1924年)第4期。
    ① 参见杨彬如:《儿童自治实施情况》,《教育杂志》第16卷(1924年)第7期;赵小梦:《小学学生自治的组织》,《辽宁教育月刊》,1929年第4期;朱智贤:《儿童自治的组织与指导》,《中华教育界》第18卷(1930年)第2期。
    ②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纂:《全国教育会议报告》,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第57-59页。
    ③ 《学生自治会组织问题》,《教与学月刊》第2卷(1936年)第2期。
    ① 林家有:《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②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教育杂志》第4卷(1912年)第6期。
    ③ 蔡元培1917年5月23日在南开学校全校欢迎会上的演说词,见于南开学校《校风》第67期(1917年5月30日)。
    ④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教育杂志》第4卷(1912年)第6期。
    ⑤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教育杂志》第4卷(1912年)第6期。
    ⑥ 张其昀:《南高的学风》,《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另见张雪蓉:《1920年代我国现代大学学生自治制度研究——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中心》,《南京社会科学》2006
    ① 参见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36页。
    ① 张连红主编:《金陵女子大学校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② 严彩韵:《“绣花巷时期”的金女大学生生活概括》,载金女大校友会编:《永久的思念》,1993年版第101-104页。
    ③ 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① 遂园:《金陵女大素描——贵族学校的学生生活》,《学生生活周刊》1947年第1期。
    ② 大迈:《复旦大学学生生活素描》,《中国学生》1935年第2期。
    ① 廖世承:《关于学生自治的几个问题》,《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3期。
    ② 杨彬如:《儿童自治实行情况》,《教育杂志》第16卷(1924年)第7期。
    ③ [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 杨早:《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① 杨早:《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② 马建标:《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③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刊》,1935年第24期。转引自金一虹:《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性别议题——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2期。
    ④ 《木铎旧声今何闻?——民国时期师大学生报刊小览》,[京师学人(第27期)]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210b5b01010b3q.html
    ① 张雪蓉:《1920年代我国现代大学学生自治制度研究——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中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版,第166页。
    ③ 《本社这一年的经过》,载国立北京政法大学励志笃行社:《砺志笃行社二周年纪念刊》1924年4月,第162-163页。
    ④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9页。
    ① 黄振、沈芸、张玉君:《清末民初中国公民意识发展史探》,《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③ 参见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④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第1册·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① 参见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② 王人博:《近代中国与宪政文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08-419页。
    ③ 马建彪:《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 《学生联合会日刊发刊词》,《民国日报》1919年6月5日第12版。
    ② 马建彪:《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③ 陆才甫:《学生无罪》,《每周评论》1919年第22期第3版。
    ④ 余家菊:《学生与政治运动》,《东南论衡》第1卷(1926年)第1期。
    ⑤ 知非:《评梁漱溟君之学生事件论》,《每周评论》1919年第22期第2版。
    ⑥ 《穆藕初复上海学联会函》,《民国日报》1919年12月14日第11版。
    ① 倬章:《谁能救中国!如何救中国》,《东方杂志》第20卷(1923年)第23期。
    ② 诚之:《对于群众运动之感想》,《东方杂志》第17卷(1920年)第16期。
    ③ 陈独秀:《答顾克刚》,《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5页。
    ④ 胡适:《爱国运动与求学》,选自《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0-221页。
    ⑤ 刘一皋:《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分析》,参见牛大勇:《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五四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5,473页
    ⑥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第49-52页,转引自马建标:《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② 腾讯文化之文化频道http://cul.qq.com/a/20130503/000060.htm.
    ③ 《康白情致学生总会评议部函》,《民国日报》1920年4月29日第11版。
    ④ 缪金源:《学生杂志革新与学生革新》,《学生杂志》第8卷(1921年)第7期。
    ⑤ 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载《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⑥ 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4-386页。
    ① 谢嗣异:《中等学校实施公民教育之方法》,《教育评论》第2卷(1926年)第17期。
    ② 蒋成龙:《学生自治之我见》,《少年》第14卷(1924年)第9期。
    ③ 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2期。
    ④ 《蔡校长复任与全国学校开课》,《学生杂志》第6卷(1919年)第9期。
    ⑤ 刘一皋:《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分析》,参见牛大勇:《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五四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9页。
    ⑥ 蒋梦麟:《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见于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⑦ 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⑧ 予同:《中国学校的训育呢?压制与放纵》,《教育杂志》14卷(1922年)第1期。
    ① 涵冰:《师道》,《教育杂志》第16卷(1924年)第4期。
    ②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载《新潮》1920年第2卷第4期。
    ③ 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④ 张留学:《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① 罗炳权主编:《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学生运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② 志厚:《英国训育之概况》,《教育杂志》第7卷(1915年)第1,4期。
    ① 俞子夷:《学生自治》,《新教育》第6卷(1923年)第3期。
    ② 《女高师自治会之危机》,《晨报》1920年4月23日。参见何玲华:《蔡元培与北京女高师》,《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9期;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年版,第12页。
    ③ 任夫:《学校编制中学生自治之经验》,《进步青年》1917年第3期。
    ④ 邓青功:《教育通论》,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188页。
    ① 张君劢:《学生自治》,《教育杂志》第15卷(1923年)第9期。
    ② 舒新城:《教育通论》,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163页。另见予同的《中国学校的训育呢?压制与放纵!》,载《教育杂志》1922年第1期。
    ③ 周谷城:《教育与占有欲》,《教育杂志》第20卷(1928年)第4期。
    ④ 蔡元培:《为北大讲义费风潮辞职呈》,参见《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0页。
    ⑤ 《春晖家园》,载:《春晖》半月刊(1922.12—1928.5)(文献篇),春晖中学校《春晖》编委会内部编印,第75页。
    ⑥ 1924年12月的一个清晨,一名叫黄源的初三学生,因头戴乌毡帽出早操受到体育老师训斥而产生争执,校方遂以开除学籍处分之。舍务主任匡互生,教师丰子恺、刘淑琴等认为此种处置不当,两方坚持己见不互相让,引发风潮。参见陈绵武著:《春晖初照》,春晖中学内部发行,第110页。转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吴臻硕士论文:《第一阶段的春晖中学(1922-1925年)》,2009年,第43-44页。
    ① 邵晓枫、廖其发:《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 舒新城:《创造新中国教育方法之途径—现代教育方法之结论》,《教育杂志》1927年第4期。
    ③ 沈仲九:《我的理想教育观》,《教育杂志》1925第9期。
    ④ 张安国:《师生关系之新建立》,载《教育学术》1948年第1期。
    ⑤ 张安国:《师生关系之新建立》,载《教育学术》1948年第1期。
    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页。
    ① 杨世恩:《我对本校学生自治抱悲观》,《清华周刊》1920年第197期。
    ① 励:《个人自治与群众之自治》,《清华周刊》1921年第211期。
    ② 董凤鸣:《同学关于自治上的心理分类》,《清华周刊》1921年第219期。
    ③ 林宝权:《学生自治在教育上的价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1920年第2期。
    ④ 林宝权:《学生自治在教育上的价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1920年第2期。
    ⑤ 参见《学生自治为什么不能实行》,《清华周刊》1920年第185期;林钧:《自治乎抑治于人乎?何去何从?》,《清华周刊》1921年第211期;陈念宗:《这是清华的自治?》,《清华周刊》1921年第217期;陈绍唐:《自治的误解》,《清华周刊》1922年第266期;彭光钦:《清华学生组织改组之必要》,《清华周刊》1924年第326期;李道煊:《学生自治之真意义》,《清华周刊》1925年第349期等。
    ① 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新教育》第2卷(1920年)第5期。
    ② 胡适:《对于学生界今后的希望》,《学生杂志》1921年第8卷(1921年)第10号。
    ③ 作者署名秋(当为李吟秋),见《清华周刊》第264期(1922年12月22日)“言论栏”。
    ④ 景:《自治的一解》,见《清华周刊》第269期(1923年2月15日)“社论栏”。其他参见李吟秋:《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治》,《清华周刊》1920年第185期;王绳祖:《学生自治时代的斋务员》,《清华周刊》1920年第185期;李迪俊:《驳秋君的论学生自治与斋务处》,《清华周刊》1922年第266期;何鸿烈:《清华当局和学生应有的觉悟》,《清华周刊》1923年第233期;傅正:《清华斋务处与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2年第246期;王祖廉:《自治与管理》,《清华周刊》1924年第329期等。
    ⑤ 参见鸣希:《清华的学生自治》,《清华周刊》1920年第199期;沈本强:《学生还没有自治》,《清华周刊》1921年第219期等。
    ① 光旦(当为潘光旦):《不油不水——自治还是被治》,《清华杂志》1921年第220期;《自治效果》,《清华周刊》1922年第247期。
    ② 陈念宗:《1919,1920年清华的回顾与清华的未来》,《清华周刊》1920年第6次增刊。
    ③ 鸣希:《清华的学生自治》,《清华周刊》1920年第199期;其他参见沈本强:《学生还没有自治》,《清华周刊》1921年第219期;子诚:《清华学校的自治声》,《清华周刊》1921年第229期;行知:《自治与被治》,《清华周刊》1921年第223期;李迪俊:《敬告自治后的清华学生》,《清华周刊》1921年第223期;胡毅《真正完全的自治》,《清华周刊》1921年第229期;陈绍唐:《自治的误解》,《清华周刊》1922年第266期等。
    ④ 傅正:《清华斋务处与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2年246期。
    ① 参见基:《论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18年第130期;孟宪承:《学生法庭之真意义》,《清华周刊》1918年第132期;孟宪承:《学生法庭之真精神》,《清华周刊》1918年第133期;动生:《学生自治与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陈念宗:《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王造时:《学生法庭试行的研究》,《清华周刊》1921年第7次增刊;怀因:《清华学生法庭之实施问题》,《清华周刊》1921年第229期;畲:《学生自治与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1年第231期;傅正:《清华斋务处与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2年第246期;张汇文:《取消学生法庭》,《清华周刊》1924年第325期等。
    ②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133页。
    ① 吴聪:《我们应当管理学校的事么?》,《清华周刊》1923年第278期。
    ② 吴聪:《我们应当管理学校的事么?》,《清华周刊》1923年第278期。
    ③ 廖芸皋:《“学生自治”与公民权》,《清华周刊》1920年第185期。
    ④ 姜颖馀:《论学校彻底公开和学生参与校务的必要》,《民国日报》1924年1月8日第4版。
    ⑤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90页。
    ⑥ 姜琦:《学生自治的性质及其促进条件》,《新教育》第2卷(1919年)第3期。
    ⑦ 舒新城:《一个改革中学学生自治的具体方案》,《新教育》第7卷(1923年)第5期。
    ① 马骅:《十年来学生活动之原因》,《学生杂志》第10卷(1923年)第1期。
    ② 《苏省学校经济公开之嘴矢》,《申报》1922年7月27日第11版。
    ③ 余家菊:《严格训练与管理》,《中华教育界》第11卷(1922年)第5期。
    ④ 蔡元培:《对于学生的希望》,《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2月25日第816号,见《蔡元培选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出版,第567页。
    ⑤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民国丛书”第1编49册),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14页。
    ⑥ 杨贤江:《教育问题》,《觉悟》1924年8月15日至18日。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79-180页。
    ⑦ 《学潮中之最大牺牲》,《申报》1920年5月11日第7版。
    ⑧ 学生意欲表达对“五卅运动”死难同学寄予悼念之情遭致校方反对引发罢课,导致对教会学校普遍不满情绪,
    ① 梁启超:《国民浅训》,载《饮冰室合集·八》(第32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页。
    ② 陈炎:《多为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③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3卷(1917年)第3期。
    ① 耿云志:《近代社会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5期。
    ② 赵实忠:《在教育救国声中对于民众教育应有的认识》,《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月刊》第1卷(1937年)第10期。
    ③ 雷震清:《公民教育概论》,《中华教育界》第16卷(1937年)第6期。
    ④ 罗惠缙:《民初遗民生存方式之文化意蕴解析》,《求索》2007年第4期。
    ① [日]内山宪造主编:《中国人的劣根优根:日本人眼中的近代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
    ② 章伯峰、李宗一:《北洋军阀》(第1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255页。
    ③ 张谦:《革命·宪政·调和——章士钊报刊言论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91页。
    ① 济之:《自治运动与中国改造》,《改造》(自治问题研究专号)1920年第4期。
    ② 济之:《自治运动与中国改造》,《改造》(自治问题研究专号)1920年第4期。
    ③ 伧父:《共和政体与国民心理》,《东方杂志》第9卷(1912年)第5号。
    ④ 林砺儒著,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7页。
    ⑤ 《舆论摘要·对于第十二年民国之概况》,《国际公报》1923年第47期。
    ⑥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国民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144页。
    ⑦ 《老圃遗文辑》,《申报》1921年9月9日第414页;1922年4月25日第567页。
    ① 参见《舆论摘要·对于第十二年民国之概况》,《国际公报》1923年第47期;佚名:《中国改造和他的经济背景》,《东方杂志》第20卷(1923年)第4期。
    ② 参见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国民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③ 蔡元培:《北大十月二十五日大会演说词》,载《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0月26日第1091号。见《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4,275页。
    ④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学生杂志》第11卷(1924年)第7期。
    ⑤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5页。
    ① 刘筱红、金珂:《论胡适对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探索》,《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1期。
    ②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③ [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页。
    ④ 黄式金、张文昌:《中学行政概论》,世界书局1934年版,第334-335页。
    ① 《老圃遗文辑》,《申报》1923年2月3日第711页;《申报》1923年2月6日第713页。
    ② 曹念美:《从十年来学生活动里所见的学校罪过》,《学生杂志》第10卷第1期。
    ③ 张伯苓:《要打算进步就必须必组》,《校风》第137期,转引自《张伯等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① 任鸿隽:《评国联教育考察报》,载任鸿隽:《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9页。
    ② 参见复旦大学摩罗教授的“国民性”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人性的复苏——“国民性”批判的起源与反思》及其他著述,如《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等。
    ③ 摩罗:《“国民劣根性”学说是怎样兴起的?》,腾讯文化频道>文化视点http://cul.qq.com/a/20130428/000005.htm2013年04月28日08:17
    ④ 《法律概论》,《浙江潮》第3期(1903年4月17日)。
    ⑤ 飞生:《国魂篇》,《浙江潮》第3期(1903年4月17日)。
    ⑥ 《论盎格鲁索逊人种之教育并中国今日教育之方针》,《浙江潮》第4期(1903年5月17日)。
    ⑦ 《真军人》,《浙江潮》第3期(1903年4月17日)。
    ① 《续无鬼论》,《浙江潮》第1期(1903年2月17日)。
    ② 《日本之外人囚表》,《浙江潮》第2期(1903年3月18日)。
    ③ 参见翁芝光:《中国家庭伦理与国民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252页。
    ④ 林砺儒著,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7页。
    ⑤ 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2期。
    ① 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 杨贤江:《学生自治何以必要》,《学生杂志》第7卷(1920年)第2期。
    ②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1920年)第5期。
    ③ 何浩若:《中国之歧途与末路》,《大江季刊》第1卷(1925年)第1期。附注:何浩若在清华读书时也曾身历五四运动,此时尚在美国留学,是国家主义组织大江会成员,北伐时回国又转投入国民党阵营。
    ④ 参见《海关十年报告之二》,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⑤ 张伯苓:《对于师生合作问题》,《南开周刊》第114期,见《张伯等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8页。
    ⑥ 十地:《青年思想的歧路》,《晨报副刊》1923年7月23日第3-4版。
    ⑦ 作为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新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民主义教育”、《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整顿学风令》、《告诫全国学生令》、“新生活运动”(1931年)、“八达德”、“礼义廉耻”、“军事化”等内容。
    ⑧ 林砺儒著,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7页。
    ①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② 秋(当为李吟秋):《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清华周刊》1922年第23期。
    ③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④ 《春晖家园》编委会:《春晖》半月刊(1922.12—1925.5)(文献篇),春晖中学校内部编印,第23页。
    ⑤ 《春晖家园》编委会:《春晖》半月刊(1922.12—1925.5)(文献篇),春晖中学校内部编印,第27页。
    ⑥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第3卷(1920年)4期。
    ① 马自毅:《辛亥前十年的学堂、学生与学潮》,《史林》2002年第1期。
    ②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③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第3卷(1920年)第4期。
    ④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71),第247页。
    ⑤ 刘再复:《在痛苦中找自己的路——百年来中国三大意识的觉醒及今天的课题》,(台湾)《联合报》1996年12月21日第37页。
    ⑥ 参见张翰:《一条悲剧的道路——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台湾)《联合报》1996年12月21日第37页。
    ⑦ [美]理查德·弗拉克斯著,李青、何非鲁译:《青年与社会变迁》,北京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① 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编《训育法令汇编》,出版社不详1940年版,第25-33。资料来源:http://www.chaoxi ng.com/
    ② 杨贤江.《评<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原载《新思潮》1930年第4期。参见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3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248页。
    ① 《梅校长到校视事》,见《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31年第314期。
    ② 潘光旦:《欢送游美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写于1934年8月7日),见潘光旦著:《政学罪言》,观察社1948年版,第187页。
    ③ 潘光旦:《学校自治与学生自治会》(1939年),《学生参加政党问题》(1940年),见潘光旦:《自由之路》,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影印版,第157-164页。
    ④ 青年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末期建立的一支政治性很强的军队。1944年,为应对日寇长驱直入之险恶局势,蒋介石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蒋亲自担任“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年军联谊会,蒋经国于1946年6月宣布第一批青年军复原。复原青年军人享有就业、升学等优越条件。各地复原青年军建立通讯小组,后改为青年军联谊会。
    ⑤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中国境内已有两条战线:第一条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第二条战线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参见北京市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罗炳权等编:《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学生运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在第二条战线上》,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等。
    ① 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北洋官报(1906年)
    万国公报(1892-1906年)
    时务报(1896-1898年)
    国风报(1910-1911年)
    夏声(1909年)
    岭南学生界(1904年)
    晨报(晨报副刊1921-1925年)
    申报(1912-1927年)
    民国日报(1919年)
    教育公报(1920年)
    国际公报(1923年)
    少年(1920-1928年)
    新青年(1915-1926年)
    妇女杂志(1918年)
    改造(1920-1921年)
    东南论衡(1926年)
    东方杂志(1911-1928年)
    教育杂志(1912-1929年)
    中华教育界(1912-1932年)
    新教育(1919-1925年)
    教育学术(1948年)
    教与学月刊(1936年)
    学生杂志(1912-1927年)
    清华周刊(1915-1936年)
    北京大学日刊(1917-1932年)
    新潮(1919-1922年)
    师大教育会刊(1930年)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1922年)
    中国学生(1925-1926年)
    蔡元培著,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蔡元培著,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蔡元培著,马燕编:《蔡元培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蔡元培著,沈善洪主编:《蔡元培选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出版。
    陈鹤琴著:《陈鹤琴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陈独秀著:《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
    陈独秀著:《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独秀著,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杜威著,袁刚等主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主编:《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出版社1981年版。
    傅斯年著:《傅斯年全集》(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著,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胡适著:《中国沉思:胡适读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
    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炎培著,田正平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蒋梦麟著,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经亨颐著:《经亨颐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经亨颐著,张彬主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梁启超著:《梁启超政论选》,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梁漱溟著:《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梁漱溟著,马秋帆主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林励儒著,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任鸿隽著:《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舒新城著:《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孙中山著:《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陶行知著:《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陶行知著,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陶行知著,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陶行知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吴子垣著:《玄廬文集》,上海民智书局1920年版。
    杨贤江著,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杨贤江著,中央教科所、厦门大学合编:《杨贤江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张伯苓著,王文俊、杨殉等编:《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北京大学运动史》(1919—1949),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北京师范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北京师大附中编:《北京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1895年10月—1949年1月),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复旦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编:《复旦大学百年志:1905—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第1卷1905—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黄义祥编著:《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永森、姚远主编:《西北大学史稿》(上,1902—1949),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校庆办公室校史资料编辑组编辑:《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大学印刷厂1982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
    苏云峰:《三(雨)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1998年版。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承印1987年版。
    萧超然等著:《北大校史(1898—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张连红主编:《金陵女子大学校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克非主编:《兰州大学校史(上)》(1909—1976),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央大学实验小学校:《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中华书局1930年版。
    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年谱长编》(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珍藏版(1912—1920)》,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江山野:《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训育法令汇编》,教育部训育研究委员会出版1940年版。
    金祥林、胡国枢主编:《陶行知词典》,百家出版社2009年版。
    梁吉生、张兰普编:《张伯苓私档全宗》(上,中,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年版。
    林治平主编:《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5年版。
    孙岳等编:《吴贻芳纪念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汪祖荣编:《五四研究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王世儒编:《蔡元培日记》(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于学仁主编:《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史长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张海鹏、李海珠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5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乙编》,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中共中央麽科斯列宁 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年版。
    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在第二条战线上》,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第4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海天:《中国地方自治》,民知书局1932年版。
    邓青功:《教育通论》,世界书局1932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观察社1948年版。
    黄式金、张文昌:《中学行政概论》,世界书局1934年版。
    黄哲真:《地方自治纲要》,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5年版。
    李季:《我的生平》,亚东图书馆1932年版。
    李相勖:《训育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廖世承:《施行新学制后之东大附中》,中华书局1924年版。
    潘光旦:《自由之路》,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潘光旦:《政学罪言》,观察社1948年版。
    舒新城:《教育通论》,中华书局1927年版。
    舒新城:《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
    王云五主编:《中国地方自治问题》(1—-5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民国丛书”第1编49册),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北京市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鹤琴:《我的半生》,台湾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7卷本),华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炎:《多为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程斯辉、孙海英主编:《厚生务实中国开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董郁奎:《一代师表:经亨颐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高伟强、余启咏、何卓恩编著:《民国著名大学校长》,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何玲华:《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师研究(1919—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春慧:《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黄凤年:《白鹭洲书院史话》,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黄政杰:《大学的自主与责任》,台湾汉文书店出版1997年版。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身体的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黄书光:《国家之光人类之瑞—一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姜朝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子迟编著:《晚清民国大学之旅:一部关于中国大学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年版。
    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国民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摩罗:《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和文化政治学困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摩罗:《人性的复苏——“国民性”批判的起源与反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牛大勇主编:《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欧阳教、黄政杰:《大学教育的理想》,台湾师大书苑出版1994年版。
    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单中惠:《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单中惠、王玉凤编:《杜威在华教育讲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1981年版。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海龙主编:《哥大与现代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王建勋编:《自治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王人博:《近代中国与宪政文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王孙禺主编:《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汪太贤:《从治民到民治: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温晋城:《地方行政与自治》,台湾合作经济月刊社1953年版。
    翁芝光:《中国家庭伦理与国民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徐辉、郑继伟编著:《英国教育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的生命精神——徐复观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许德珩:《为了民主与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余子侠:《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元青:《杜威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斌贤、李子江主编:《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留学:《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张其昀:《大学之道——东南大学的一个世纪》,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晓唯:《蔡元培与胡适(1917—1937):中国文化人与自由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雁:《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章伯峰、李宗一:《北洋军阀》(第1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
    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中国人留学史》(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郑海庭主编:《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周松春:《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志宏:《学术自由与高等教育法制》,台湾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版。
    朱晓宏:《公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John S. Brubacher &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1636-1956, Harper & Row Publisher,1958.
    Olaf Pedersen, The First Universities:Studium Generale and the Origins of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Robert Culp, Articulating Citizenship:Civic Education and Student Politics in Southeastern China, 1912-194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7.
    Willie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4.
    [英]阿什比(E.Ashby)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版。
    [美]C.W.莫里斯著,定扬译:《开放的自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杨品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德]弗·鲍尔生著,滕大春、滕大生译:《德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澳]康内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日]内山宪造主编:《中国人的劣根优根:日本人眼中的近代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汪一驹著(Wang,Yi Chu),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加]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1895—1995)》,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叶文心著,冯夏根等译:《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易社强(John Israel)著,饶佳荣译:《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编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毕斯塔(Min Bista),何培、李萍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0期。
    蔡志荣:《清代湖北书院学生管理》,《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32卷第5期。
    陈华:《中国近现代学校中的学生自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0卷第4期。
    陈善卿:《陶行知提倡学生自治的当代价值》,《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第19卷第1期。
    程同顺、郑天喆:《高校学生自治的政治学分析》,《江苏高教》2002年第5期。
    戴激涛:《共和精神与宪政中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邓洪波:《晚清书院改制的新观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5卷第6期。
    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耿云志:《近代社会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5期。
    胡金平:《陶行知的学生自治观及其现实意义》,《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0期。
    侯书栋、吴克禄:《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程序》,《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黄振、沈芸等:《清末民初中国公民意识发展史探》,《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金国:《中国近代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与“他治”述评》,《高等教育探索》2013年第2期。
    姜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独立思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0卷第5期。
    李喜所、薛长刚:《展示自我:民国时期北洋大学的学生社团》,《历史研究》2010年第8期。
    李碧虹:《论书院的学生管理》,《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3期。
    李明忠:《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新转型——从批判性文化观点的视角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林宇:《20世纪初我国“学生自治”思想即价值取向分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刘绍春:《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新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2卷第9期。
    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龙长安:《联省自治运动与民主转型之困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陆克俭、熊贤君:《试论陶行知“学生自治”理论与实践》,《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3卷第5期。
    罗新:《试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管理与“自治”》,《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罗惠缙:《民初遗民生存方式之文化意蕴解析》,《求索》2007年第4期。
    马建彪:《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马自毅:《辛亥前十年的学堂、学生与学潮》,《史林》2002年第1期。
    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即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欧阳光华:《教授治校:源流、模式与评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4期。
    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彭小孟、万晴:《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文化建设》,《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钱露、贺国庆:《中世纪博洛尼亚大学学生自治模式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邵晓枫、廖其发:《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苏全有:《对清末民初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冷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7卷第6期。
    王汎森:《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中国文化》1996年第14期。
    王奇生:《新文化是怎样“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吴锦旗:《民主与自治的典范:民国大学中的教授治校制度——从北京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历史考察》,《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1期。
    徐增阳:《自治:传统与现代的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史学月刊》2010年02期。
    严海建:《自治与官办之争:1908年新旧中国公学风潮述论》,《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4期。
    杨早:《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文学期刊研究》2002年第1期。
    杨天宏:《地方自治与统一国家的建构——北洋时期“联省自治”运动再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余子侠、向华:《西方大学生自治历史考察与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3卷第1期。
    元青:《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张礼民:《漫话“学生自治”——对教育民主的另一种诠释》,《中国教师》2007年第7期。
    张君辉:《论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教授治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张雪蓉:《1920年我国现代大学学生自治制度研究——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中心》,《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张振华、刘志民:《民国“教育独立”思想及其当代意蕴》,《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4期。
    张胜祖:《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求索》1988年第2期。
    张晓唯:《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2卷第5期。
    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郑文:《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权力的演变》,《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卷第4期。
    钟晨音、冯虹:《民国初期学生精神世界的别样解读——以早期<学生杂志>课艺为媒介》,《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3期。
    周良书:《学生、政党与国家:近代中国发展的特殊逻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6卷第4期。
    周良书:《1921年—1949年高校党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党史》2006年第6期。
    周伟:《浅议庚款留美生的影响——以康奈尔大学留学生为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第32卷第2期。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冯建:《北洋政府后期(1919—-1927)由校内矛盾诱发的学生罢课现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樊艳艳:《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起源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李浩泉:《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刘训华:《困厄的美丽——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1901—1949)》,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出站报告。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田友谊:《创造教育环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吴臻:《第一阶段的春晖中学(1922—1925)》,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赵传华:《高校学生民主自治建设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张颖:《陶行知的学生自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