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迈向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建构及其未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国家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建立的政治架构形态,也是国际社会中的活动主体。现代国家从何而来?现代国家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研究国家的历史、关注国家的发展的中国政治学者需要回答的问题。普遍存于当代世界的现代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共同体的架构,并不是从久远的古代传承、延续下来的政治形态,而是近六七百年以来人类政治实践的有意识、有口的的构造,即国家建构。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先发端于公元14、15世纪的西欧,战争和准备战争的压力促使欧洲的君主们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并建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官僚队伍征收税赋、管理国内事务,从而将分散于封建领主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权的手上,并借助战争和集权在国内塑造产生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14~18世纪间西欧国家建立起来的政治形态是以绝对主义国家为核心的近代国家,而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普通民众的社会运动与政治抗争的扩大,西欧国家逐渐通过改革建立起大众参与的民主制度,这最终推动了现代国家的诞生。而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伴随殖民地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西欧所建立起来的现代国家形态被广泛地模仿,从而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的现代国家体系。
     现代国家是14、15世纪开端的国家建构的结果,现代国家率先出现在西欧,并于20世纪在世界得到广泛的普及。在现代国家的建构进程中,强制、资本与认同构成了国家建构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共同组合产生了八种国家建构的模式;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国家建构进程中,强制、资本、认同三个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现代国家建构的结果的差异,即表现为相异的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现代国家由民族国家、官僚国家和民主国家三部分组成,民族国家和官僚国家是14世纪~19世纪中期这段时期的国家建构的结果,它表现为绝对主义的近代国家;民主国家是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社会运动与政治抗争推动的大众民主发展的结果,它成为了现代国家区别于近代绝对主义国家的根本特征。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民族国家、官僚国家和民主国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推动了现代国家向后现代国家的转型。后现代国家是以保护人权而非维护主权作为国家的根本责任和最终口标的国家形态,后现代国家的产生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的某些价值、原则具有普世性,而且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是需要通过超越主权的国际合作才能克服的。
     相对于西欧而言,中国的国家建构进程是早发的,但现代国家却是迟来的。从国家建构开端时的政治基础与国家建构的行为表现看,早在东周、战国时期,战争和争霸压力下的各诸侯国就纷纷开始了国家建构的进程,而其中最成功的则是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秦国通过更为彻底的“自强型改革”建立起了一个强大且有效率的中央集权的直接统治的政治体制,并存统一六国后在整个中国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绝对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君主专制政体在唐宋时期得到了高度强化,并在明清两朝发展到了高峰。但在近代以后,中央集权、直接统治的君主专制走向了衰落并因辛亥革命而崩溃,这也导致了古代中国的绝对主义国家的解体。1927年大革命后的中国重新开始了现代国家的建构历程,并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完成了初步的现代国家建构。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进程很快就遭受到了挫折,最终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治被严重破坏、基本人权被极度践踏意味着新中国在其前三十年间成功塑造的只有民族国家和官僚国家,而并没有真正建构起现代国家。只是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法治的恢复和重建,人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与保护,中国才真正开始向现代国家迈进。当前中国的现代国家的发展程度与欧洲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现代国家建构的任务尚未完成,但中国同时又面临着向后现代国家转型的压力,在建构较为成熟的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向后现代国家转型的双重压力的挤迫之下的当代中国,无论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而言,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现代国家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基础上的强大的公共权力与主权权威,现代国家建构的核心是要通过国家建构进程的持续对现代国家的国家权力和民主政治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最终实现民主与权威的制度均衡,由此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强国家”与“强社会”的有机结合。现代国家中维护民主与权威的制度均衡的政治机制就是宪政,宪政既能将强大的公共权力限制在合理的、恰当的范围内并通过法定程序规范行使,从而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又能够制约极权主义民主和民粹主义民主的滋生,从而促使民主政治良性、有序地发展。随着国际社会对良性政治和美好社会所应遵循的价值原则形成共识,以及有效克服全球风险的蔓延并应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现代国家的至上主权将被逐步超越,尊重及维护作为普遍价值的基本人权、通过协商民主处理国际事务的后现代国家正在到来,未来的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为现代国家向后现代国家的转型提供助力。
Modern state is not only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generally built worldwide, but also the main body of activitie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Where does modern state come from? What does it mean for China? This is what Chinese political scholars need to answer when studying the nation's history and concerning state's development. Universal among temporary world, modern state, as a structure of political community, is not a political form that inherited from the distant past, but is a structure of purposeful and conscious during practices of human politics in the past six to seven hundred years. This is called state-building. The course of history in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dates back to Western Europe in14-15th century A.D. The war and pressure of preparing war prompted European kings to strengthen the centralization system. Also, they built up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bureaucracy to collect tax revenue as well as to manage domestic affairs. Therefore, powers that scattered around in feudal lords are centralized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at's more, citizens'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were shaped with the help of war and centralization. Absolutist state is the form of politics built in Western Europe from14to18century, while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 democratic system with mass involvement was built by reform with the social movement of common people, among whom the body was proletariat and with the expansion of political protests. The birth of modern state was ultimately driven by it. In the20th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WW Ⅱ, the form of modern state built by Western Europe, widely imitated accompanying the independence of colonies and national emancipation movements, has finally become the modern state system in today's world.
     As an outcome of state-building at the beginning of14th and15th century, modern state was the first to appear in Western Europe and got the extensive universality in20th Century. In the process of state-building, coercion, capital and identity makes up the basic three elements. Their combination develops eight models of state constructio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state construction result in various results, which lie in dissimilar state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s. Modern state is made up of nation state, bureaucrat nation and democratic country. Among them, nation state and bureaucrat nation is the outcome of state construction from14th to mid-19th century, which represents absolutism of modern state. Democratic country 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outcome of people's democracy development pushed by social movement and political protests started from the second half of19th century. And this becomes the essential feature which distinguishes modern state from absolute state. In fact, nation-state, bureaucratic state and democratic state are continuously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during th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which promotes transition from modern state to post-modern state. Post-modern state is a kind of state format, in which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rather than maintain sovereignty is a nation's essential responsibility and ultimate goal. The existence of post-modern state means that some values and principles have univers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lso, only b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at surmounts sovereignty can dilemma and challenges met during human civilization be overcome.
     Compared to Western Europe, China's state-building process is earlier while modern state is belated. From the behavior of political foundation and state-building from the beginning, different feudal nations have started the process of stat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ressure of war and domination as early as Eastern Zhou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mong them, Qin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one. Pushed by Shang Yang Reform, the State of Qin not only built 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political system governed directly by centralized government through a more thorough self-strengthening reform, but also established autocratic monarchy in China after unifying the other six states. This political system was strengthened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it peake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owever, since the modern times, centralized and directly-ruled feudal autocracy started to decline and collapsed because of the1911Revolu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absolutist state's disintegration in ancient China. After1927Revolution, China restarted th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in1949, the preliminary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was pushed to finish thank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hina. But very soo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uffered setbacks. Ultimatel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were severely damaged and basic human rights were extremely abused, showing that during the former30years, what new China had successfully shaped was just nation state and bureaucratic nation rather than a modern state. On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ness in1978, China has really started down a path to modern state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also, the respect and protection of basic rights as humans. It'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still great gaps between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state and that of well-developed European countries. Besides, China hasn't finishe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yet. What's more, China is currently 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to transform into the post-modern state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a more mature modern state. Under such situation, severe challenges and tests are posed no matter to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r to governing party's ability in governance.
     Modern state is a powerful public power and sovereign authority based on legitimacy of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state-building i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national power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through state construction process, so as to realize the system equilibrium between democracy and authority. Therefor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trong state and strong society has been achieved in different degrees. Constitutionalism is a political system that maintains the democratic and authoritative system equilibrium. Not only limits the public power to a reasonable and proper range in order to protect basic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citizens, but it also prevents totalitarianism democracy and populism democracy from breeding so as to impel democratic politics' benign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W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onsensus on what value principle healthy politics and good society should obey coming to an agreement and the widespread of overcoming global risks effectively as well as dealing with the public problems faced in human civilization advancement, modern state's supremacy of sovereignty has been surpassed gradually. The post-modern state's era of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s universal values and of dealing with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mocratically through consultation is coming.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will provide tailwind to transformation from modern state to post-modern state.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页。
    ①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250页。
    ②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240-241页。
    ①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②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③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78-379页。
    ④ 参见瓦尔德纳著,刘娟凤、包刚升译:《国家构建与后发展》,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4页。
    ⑤ 参见瓦尔德纳著,刘娟凤、包刚升译:《国家构建与后发展》,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4、161-170页。
    ① 参见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② 参见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③ 参见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6页。
    ④ 参见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页。
    ⑤ 参见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序言第1-2页、第114-115页。
    ⑥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七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6页。
    ①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22页。
    ② 参见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35页。
    ③ 参见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36-37页。
    ① 参见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38-42页。
    ② 参见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42卷第5期),第98页。
    ③ 参见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42卷第5期),第101-102页。
    ④ 参见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19、23页。
    ⑤ 参见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24-25页。
    ① 参见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② 参见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8、76-77页。
    ③ 参见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82、85、87-89、92页。
    ④ 参见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277、372-373页。
    ① 参见吴淼:《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达(1949—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6页。
    ② 参见吴淼:《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达(1949—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5、64-65、78页。
    ③ 参见吴淼:《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达(1949—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124、194-195页。
    ④ 参见吴淼:《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达(1949—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282-284负。
    ①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18页。
    ②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6、29、36、75页。
    ③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7、105、75页。
    ①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141、148页。
    ②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③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 参见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42卷第5期),第97页。
    ②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Whaites, Alan: "States in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State-building", 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2008 (States in Development paper),page 5.
    ② 参见李晓鹏:“政治学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探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月(第23卷第12期),第83页。
    Skocpol, Theda: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page7.
    (?)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8-29页。
    ① 参见李晓鹏:“政治学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探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月(第23卷第12期),第8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① 胡宗山:《政治学研究方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③ 参见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① 参见库诺著,袁志英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② 参见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1页。
    ③ 参见克拉勃著,王检译:《近代国家观念》,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9页。
    ① 参见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1、23页。
    ② 参见洛克著,叶启芳、翟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9-61页。
    ③ 参见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④ 参见诺齐克著,姚大志译: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⑤ 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1页。
    ⑥ 参见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4页。
    ⑦ 参见库诺著,袁志英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7-88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② 列宁:《国家与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17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⑤ 参见库诺著,袁志英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298页。
    ⑥ 参见阿若诺威兹、布拉提斯著,李中译:《逝去的范式:反思国家理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7、82页。
    ⑦ 参见徐大同主编:《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① 参见阿若诺威兹、布拉提斯著,李中译:《逝去的范式:反思国家理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2、84页。
    ②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1页。
    ③ 参见本迪克斯著,刘北成译:《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4-345页。
    ④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19-721页。
    ⑤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30-731页。
    ① 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31页。
    ②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③ 参见伊斯顿著,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6页。
    ④ 伊斯顿著,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⑤ Lowi, Thoedore J. :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Critiques",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Vol. 82, No.3 September 1988,page886.
    ① 参见霍尔、艾坎伯雷著,施雪华译:《国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③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④ 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5页。
    ① 参见贺东航:“国家构建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历程探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6期,第9页。
    ②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③ 瓦尔德纳著,刘娟凤、包刚升译:《国家构建与后发展》,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4页。
    ④ 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34页。
    ⑤ 储建国:“大部制改革与现代国家构建”,《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7期,第67页。
    ⑥ 参见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6、96页。
    ① 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 Whaites, Alan: "States in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State-building", 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2008 (States in Development paper),page 4.
    ② 参见赫尔佐克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负。
    ③ 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负。
    ④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第218页。
    ①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40-42、57-59页。
    ② 参见哈斯著,罗林平、罗海钢、朱乐夫、陈加贞:《史前国家的演进》,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③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④ 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⑤ Bean, Richard:"War and the Birth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3, vol.33, issue 01, pages 203-204.
    ⑤ 参见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5页。
    ①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② 库诺著,袁志英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③ 霍尔、艾坎伯雷著,施雪华译:《国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④ 参见加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⑤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⑥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① 参见加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1、213页。
    ②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5页。
    ③ 参见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5页。
    ④ 韦伯著,姚曾廙、韦森校订:《经济通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2页。
    ⑤ 加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214页。
    ⑥ 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⑦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⑧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⑨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2页。
    ① 参见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4-115、122-123页。
    ② 参见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Y 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③ 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4页。
    ④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3负。
    ⑤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⑥ 加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页。
    ⑦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①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②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6-137页
    ③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④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⑤ 加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397页。
    ①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1页。
    ②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③ 参见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负。
    ④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3、256页。
    ⑤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⑥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⑦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秋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5页。
    ⑧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第65页。
    ①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278页。
    ②参见吕一民:《法兰西的兴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7页;于文杰、成伯清主编:《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58-59页。
    ③ 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1页。
    ④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⑤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① 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③ 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0、33-36页。
    ④ 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⑤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186页。
    ①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② 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81页。
    ③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3-204页。
    ④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⑤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23页。
    ⑥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5页。
    ⑦ 参见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71页。
    ⑧ 张泽乾:《法国文明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①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3页。
    ② 参见张泽乾:《法国文明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
    ③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5页。
    ④ 参见张泽乾:《法国文明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176、178页。
    ⑤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⑥ 参见张泽乾:《法国文明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299页。
    ⑦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2页。
    ①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②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③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163页。
    ④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⑤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⑥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⑦ 参见张泽乾:《法国文明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6-448页。
    ⑧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①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②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③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4页。
    ④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1、264页。
    ⑤ 参见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⑥ 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⑦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34页。
    ⑧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10年版,第279-280页。
    ①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280页。
    ② 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171页。
    ③ 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④ 参见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234页。
    ⑤ 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⑥ 参见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172-173页。
    ⑦ 霍尔、艾坎伯雷著,施雪华译:《国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⑧ 参见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243页。
    ①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②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6页。
    ③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④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⑤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18页。
    ⑥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9-131页。
    ①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②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③ 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④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⑤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页。
    ⑥ 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① 加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② 达尔著,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③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 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7页。
    ①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2页。
    ③ 参见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3页。
    ④ 参见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页。
    ⑤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2-243页。
    ⑥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19-720页。
    ⑦ 加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页。
    ①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16页。
    ② 参见库诺著,袁志英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③ 参见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2页。
    ④ 加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503页。
    ⑤ 木迪克斯斯著,刘北成译:《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⑥ 参见韦伯著,姚曾廙、韦森校订:《经济通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14-215页。
    ①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17页。
    ② 参见阿普特著,陈尧译:《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①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34页。
    ② 亨延顿著,王冠华、刘为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③ 《新约·罗马书》13:1。
    ④ 参见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页。
    ① 阿普特著,陈尧译:《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②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①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② 参见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25页。
    ③ 参见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①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② 参见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③ 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页。
    ④ 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嫱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0-41页。
    ⑤ 参见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71负。
    ⑥ 参见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⑦ 参见西耶斯著,冯棠译:《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23页。
    ⑧ 参见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页。
    ① 参见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③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9页。
    ④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22页。
    ⑤ 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
    ⑥ 参见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页。
    ⑦ 参见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① 参见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②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0页。
    ③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92页。
    ④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20页。
    ⑤ 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⑥ 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1页。
    ⑦ Jay, Antony:" How to Beat Sir Humphrey: Every Citizen's Guide to Fighting Officialdom", Long Barn Books, London, 1997,page ix.
    ① 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5页。
    ② 参见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6页。
    ③ 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④ 本迪克斯著,刘北成译:《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⑤ 参见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⑥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秋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3页。
    ① 斯特雷耶著,年佳、王夏、宗福常译:《现代国家的起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② 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5页。
    ③ 本迪克斯著,刘北成译:《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④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⑤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1页。
    ⑥ 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360页。
    ⑦ 参见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①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152页。
    ② 参见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③ 参见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74页。
    ④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298页。
    ⑤ 参见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74页。
    ⑥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1页。
    ⑦ 本迪克斯著,刘北成译:《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
    ① 唐贤兴:《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17页。
    ③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23页。
    ④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⑤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⑥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⑦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①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③ 参见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④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⑤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⑥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①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② 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5页。
    ③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9页。
    ① 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②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9页。
    ③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20页。
    ④ 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34页。
    ⑤ 参见罗志刚、严双伍主编:《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建设——国家关系的新构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① 罗志刚、严双伍主编:《欧洲—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建设——国家关系的新构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② 参见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6页。
    ③ 参见加亚尔、德尚等著,蔡鸿滨、桂裕芳译:《欧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④ 参见罗志刚、严双伍主编:《欧洲—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建设——国家关系的新构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8页。
    ⑤ 参见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16页。
    ⑥ 参见洪霞:《欧洲的灵魂:欧洲认同与民族国家的重新整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⑦Ⅰ参见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9-420页。
    ① 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 米勒、波格丹诺、邓止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③ 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8页。
    ④ 布劳、梅耶著,马戎、时宪民、邱泽奇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⑤ 本迪克斯著,刘北成译:《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2页。
    ① 参见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 参见英格尔哈特著,严挺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③ 彼得斯著,聂露、李姿姿译:《官僚政治》(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④ 参见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5页。
    ⑤ 参见唐斯著,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⑥ 参见布劳、梅耶著,马戎、时宪民、邱泽奇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⑦ 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⑧ 参见英格尔哈特著,严挺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① 参见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② 参见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121页。
    ③ 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④ 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⑤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① 参见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98页。
    ②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③ 参见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07页。
    ④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98页。
    ⑤ 参见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109页。
    ⑥Ⅰ参见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⑦ 达尔著,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6页。
    ⑧ 参见伯林著,胡传胜译:《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200页。
    ① 参见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页。
    ② 参见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③ 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2负。
    ④ 参见达尔著,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5页。
    ⑤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56页。
    ⑥ 金里卡著,刘萃译:《当代政治哲学》(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2页。
    ① 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 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8页。
    ③ 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页。
    ④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第31页。
    ⑤ 参见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 参见英格尔哈特著,严挺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9页。
    ② 参见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③ 参见钱振明:“国家的后现代转向”,《学海》,2001年第6期,第82页。
    ① 英格尔哈特著,严挺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② 参见陈培永:“后现代政治学与解构策略”,《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7卷第2期),第25-26页。
    ③ 参见英格尔哈特著,严挺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①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一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页。
    ② 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③ 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④ 参见洪霞:《欧洲的灵魂:欧洲认同与民族国家的重新整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① 奥斯本、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60页。
    ① 参见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25页。
    ② 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
    ③ 参见赫尔佐克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④ 参见谭力、李海生:“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96页。
    ⑤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页。
    ① 参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② 参见谭力、李海生:“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95-96页。
    ③ 参见《史记·夏本纪第二》。
    ④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9页。
    ⑤ 赫尔佐克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⑥ 《史记·周本纪第四》。
    ⑦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① 赫尔佐克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③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8页。
    ④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⑤ 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6页。
    ⑥ 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4页。
    ①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②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 参见赫尔佐克著,赵蓉恒译:《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④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4页。
    ⑤ 参见《史记·楚世家第十》。
    ①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113页。
    ②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③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④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⑤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页。
    ⑥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⑦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⑧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116页。
    ⑨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⑩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11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12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13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①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②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③ 参见《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④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⑤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57、84页。
    ⑥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⑦ 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361页。
    ①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 参见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③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135页。
    ④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⑤ 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⑥ 贾谊:《过秦论》。
    ⑦《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⑧ 参见吕思勉:《秦汉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373页。
    ⑨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②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八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③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④ 参见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⑤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⑥ 参见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⑦ 参见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⑧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⑨ 《宋史》卷192《兵志六》。
    ①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② 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 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④ 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页。
    ⑤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145页。
    ⑥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秋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页。
    ⑦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⑧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页。
    ①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230、232、234-235页。
    ②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③ 吕思勉:《秦汉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371页。
    ① 参见周积明、郭莹等著:《震荡与冲突——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6页。
    ② 参见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③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④ 参见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⑤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
    ⑥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⑦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⑧ 蒋延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⑨ 参见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 参见楚双志:《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史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③ 蒋延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④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⑤ 蒋延敞:《中国近代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⑥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⑦ 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8页
    ①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②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③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负。
    ④ 参见李晓鹏:《现代化变革中的国家表现——对晚清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6-27、33页。
    ⑤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⑥ 参见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1页。
    ⑦ 参见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87页。
    ①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②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③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④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218页。
    ⑤ 参见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76页。
    ⑥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⑦ 参见费止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⑧ 参见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1-62页。
    ① 参见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9-91页。
    ②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③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④ 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18页。
    ⑤ 参见费止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⑥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18-519页
    ⑦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①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19页。
    ② 参见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③ 参见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④ 参见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4、134-135页。
    ⑤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⑥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⑦ 蒋延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⑧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20页。
    ⑨ 王邦佐、潘世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①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②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③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④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⑤ 参见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247页。
    ⑥ 参见王邦佐、潘世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331页。
    ①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4页。
    ②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③ 参见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④ 参见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07页。
    ⑤ 参见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页。
    ⑥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06页。
    ⑦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① 参见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②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06页。
    ③ 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④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⑤ 参见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
    ⑥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5页。
    ⑦ 参见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贾维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②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③ 参见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80-81页。
    ④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4页。
    ①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405页。
    ② 参见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201页。
    ③ 参见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负。
    ④ 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⑤ 参见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⑥ 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41-443页。
    ① 参见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② 参见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③ 参见傅高义著,高申鹏译:《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④ 参见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⑤ 参见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275页。
    ① 参见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21页。
    ② 参见田锡全:《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5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41页。
    ③ 参见傅高义著,高申鹏译:《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④ 参见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2、122页。
    ⑤ 参见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逻辑下的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9-20页。
    ⑥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二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⑦ 费止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⑧ 参见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① 傅高义著,高申鹏译:《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② 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③ 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
    ④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
    ⑤ 参见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教研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8-429页。
    ① 参见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 覃敏健:“以党建国:国家整合之中国式路径——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分析视角”,《理论探讨》,2011年第5期(总162期),第137页。
    ③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④ 参见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① 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② 参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17页、221、248页。
    ① 参见史密斯著,叶汀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159页。
    ① 徐勇:“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向及转变”,《决策咨询》,2003年第9期,第38页。
    ② 参见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24页。
    ① 徐进:《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译者序,载许田波著《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第4页。
    ① 田锡全:《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5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②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③ 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④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①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页。
    ②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③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负。
    ④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负。
    ① 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②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页。
    ③ 《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④ 参见李晓鹏:《现代化变革中的国家表现——对晚清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1页。
    ⑤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① 参见蒂利著、魏洪钟译:《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② 参见洪霞:《欧洲的灵魂:欧洲认同与民族国家的重新整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③ 参见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④ 参见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3-265页。
    ⑤ 参见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0-51页。
    ⑥ 参见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5页。
    ⑦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
    ① 参见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
    ①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②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8-350页。
    ①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二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① 阿普特著,陈尧译:《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年版,第136灭。
    ② 亨延顿著,王冠华、刘为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页。
    ③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31页。
    ④ 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⑤ 海伍德著,张立鹏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⑥ 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⑦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⑧ 参见李晓鹏:“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兼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理论观察》,2010年第1期(总61期),第22页。
    ① 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148页。
    ② 参见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3、16页。
    ③ 《论语·卫灵公篇》。
    ④ 参见李晓鹏:“政党制度的社会基础——兼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理论观察》,2010年第1期(总61期),第24页。
    ⑤ 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⑥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负。
    ⑦ 参见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① 覃敏健:“以党建国:国家整合之中国式路径——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分析视角”,《理论探讨》,2011年第5期(总162期),第136页。
    ②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二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③ 林尚立:《中国共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④ 王邦佐、潘世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
    ① 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 参见徐勇、高秉雄卞编:《地方政府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③ 参见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6-427页。
    ④ 参见徐勇、高秉雄主编:《地方政府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⑤ 参见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页。
    ⑥ 参见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① 参见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6页。
    ② 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二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
    ③ 潘小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17页。
    ④ 参见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⑤ 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二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⑥ 潘小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18页。
    ⑦ 参见徐勇、高秉雄主编:《地方政府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① 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② 潘小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21页。
    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④ 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②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③ 参见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1-112页。
    ④ 参见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2页。
    ⑤ 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杰弗里·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⑥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⑦ 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⑧ 曾峻:《公共秋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⑨ 参见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⑩ 参见景跃进、张小劲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①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② 参见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66页。
    ③ 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④ 参见景跃进、张小劲主编:《政治学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⑤ 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①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69页。
    ②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③ 参见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5页。
    ④ 参见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页。
    ⑤ 于文杰、成伯清主编:《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① 参见大沼保昭著,王志安译:《人权、国家与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6页。
    ① 参见亨延顿著,王冠华、刘为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② 列宁:《国家与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① 叶麒麟:“国家自主性: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维度研究”,《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11月(第9卷第6期),第47页。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③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④ 诺斯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9页。
    ⑤ 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⑥ 杨雪冬:“国家自主与中国发展道路”,《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28页。
    ① 参见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3页。
    ② 参见许田波著,徐进译:《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29页。
    ③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 参见蒂利著,胡位均译:《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 参见蒂利著,胡位均译:《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25负。
    ③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2-63页。
    ④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⑤ 参见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① 参见蒂利著,胡位均译:《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8页。
    ② 蒂利著,胡位均译:《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③ 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④ 蒂利著,胡位均译:《社会运动,1768-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① 参见米勒、波格丹诺、邓止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② 参见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63卷第1期),第85页。
    ③ 参见金里卡著,刘萃译:《当代政治哲学》(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8页。
    ④ 金里卡著,刘萃译:《当代政治哲学》(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7页。
    ⑤ 参见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⑥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4页。
    ②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③ 参见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4-27页。
    ④ 参见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⑤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页。
    ⑥ 参见金里卡著,刘萃译:《当代政治哲学》(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8页。
    ⑦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4页。
    ⑧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0页。
    ⑨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0页。
    ①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1页。
    ②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1页。
    ③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7页。
    ④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2页。
    ⑤ 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海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8页。
    ⑥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21页。
    ⑦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1页。
    ⑧ 参见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16-117页。
    ⑨ 参见于文杰、成伯清主编:《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⑩ 参见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63卷第1期),第88页。
    ① 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30页。
    ② 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63卷第1期),第88页。
    ③ 参见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36-137页。
    ① 贝利著,于展、何美兰译:《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72页。
    ② 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9页。
    ③ 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④ 参见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240页。
    ⑤ 蒂利著、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① 参见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76-378页。
    ② 埃特曼著、郭台辉译:《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79页。
    ① 参见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1、63页。
    ② 参见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③ 罗斯金、科德、梅代罗斯、琼斯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④ 何士青:《宪政基础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⑤ 参见福山著,毛俊杰译:《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12页。
    ⑥ 何士青:《宪政基础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⑦ 参见麦基文著,翟小波译:《宪政古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1、23、34-35页。
    ⑧ 何士青:《宪政基础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 麦基文著,翟小波译:《宪政古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②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① 大沼保昭著,王志安译:《人权、国家与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2页。
    ② 参见福克斯著,郭忠华译:《公民身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13页。
    ③ 参见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第63卷第1期),第88页。
    1.[美]拉克曼著,郦箐、张昕译: 《国家与权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美]彼得斯著,王向民、段红伟译: 《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 “新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美]夏夫利著,新知译: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美]戈德斯通著,章延杰译: 《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美]汤森、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 《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美]威亚尔达主编,榕远译: 《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美]威亚尔达著,刘青、牛可译: 《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美]威亚尔达主编,黄正华、咎涛、郑振清译:《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美]孔飞力著,陈兼、陈之宏译: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
    11.[美]爱泼斯坦著,宋丙涛译:《自由与增长:1300~1750年欧洲国家与市场的兴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2.[美]阿尔蒙德等著,任晓晋、储建国、宋腊梅译: 《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阿尔蒙德、维巴著,徐湘林等译: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5.[美]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美]亨廷顿著,刘军宁译: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8.[美]塔洛克著,柏克、郑景胜译: 《官僚体制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9.[美]斯科特著,王晓毅译: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0.[美]布坎南、康格斯顿著,张定淮、何志平译: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1.[美]阿塞莫格鲁、罗宾逊著,马春文等译:《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美]摩尔著,王茁、顾洁译:《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地主和农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23.[美]罗西瑙著,张胜军、刘小林等译: 《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 《观察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5.[美]费正清著,张沛译: 《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6.[美]古德诺著,王元译:《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美]沃特金斯著,黄辉、杨健译: 《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美]李侃如著,胡国成、赵梅译: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美]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 《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0.[美]科斯、王宁著,徐尧、李哲民译,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31.[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在汉、舒逊译, 《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2.[美]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3.[美]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4.[美]罗尔斯著,何怀红、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5.[美]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6.[美]凯特尔著,孙迎春译: 《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美]唐著,胡赣栋、张东锋译: 《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美]苏黛瑞著,王春光、单丽卿译:《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9.[美]白苏珊著,郎友兴、方小平译: 《乡村中国的权力与财富: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美]李怀印: 《乡村中国纪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1.[法]谢和耐著,耿昇译: 《中国社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2.[法]勒庞著,冯克利译: 《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3.[法]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4.[法]卢梭著,何兆武译: 《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5.[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 《法国革命史:从1789年到181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6.[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 《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7.[英]休谟著,张若衡译: 《休谟政治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8.[英]密尔著,汪瑄译: 《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9.[英]密尔著,许宝骙译: 《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0.[英]柏克著,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 《法国革命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1.[英]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 《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2.[英]霍布豪斯著,金梅译: 《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3.[英]特纳著,郭忠华、蒋红军译: 《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54.[英]斯金纳著,李宏图译: 《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修订版),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55.[英]欧克肖特著,张汝伦译: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6.[英]莱斯诺夫著,冯克利译: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7.[德]韦伯著,悦文译:《儒教与道教》,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
    58.[德]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德]康德著,沈叔平译: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0.[德]曼海姆著,黎鸣、李书崇译: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2.[德]洪堡著,林荣远、冯兴元译: 《论国家的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意]拉吉罗著,杨军译: 《欧洲自由主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4.[意]马斯泰罗内著,黄华光译: 《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5.[意]马斯泰罗内著,黄华光译: 《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6.[挪威]拉尔森著,任晓译: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7.[澳]芬斯顿主编,张锡镇等译:《东南亚政府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阿根廷]奥唐奈著,王欢、申明民译: 《现代化和官僚威权主义:南美政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以色列]塔尔蒙著,孙传钊译: 《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0.[匈牙利]乔纳蒂著,李陈华、许敏兰译:《自我耗竭式演进: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71.陈鸿瑜著: 《政治发展理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72.刘德厚著: 《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孙哲著: 《权威政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姚剑文著: 《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中国传统道德维系机制及其解体与当代启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5.张孝芳著:《革命与动员:建构“共意”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6.张玉瑜著: 《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年版;
    77.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著: 《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1921-201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78.丁茂战主编: 《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79.丁茂战主编: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80.章开沅、罗福惠主编: 《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1.金观涛、刘青峰著: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2.何显明著: 《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3.赵秀玲著: 《村民自治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张立荣著: 《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江燕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6.赵树凯著: 《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87.张英洪著: 《农民、公民权与国家:1949--2009年的湘西农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88.赵晖著: 《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9.杨雪冬、赖海榕主编:《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0.尹冬华选编: 《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1.谢庆奎、佟福玲主编: 《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2.何增科主编: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93.陆益龙: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4.林尚立等著: 《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95.林尚立等著: 《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6.费孝通主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7.周联合:《自治与官治——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自治法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9.杨小云著: 《新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沿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
    100.任进著: 《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01.王文章著: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任剑涛著: 《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3.朱红琼著: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及其变迁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于长革著: 《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与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5.戴辉礼:“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中的欧洲经验及其启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06.戴辉礼:“现代国家构建与民主化浅析——欧洲经验及其启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总102期);
    107.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 《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108.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我国党政关系演进的一种解读”,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总171期);
    109.郁建兴: “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110.黄其松:“制度建构与民族认同:现代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11.罗富明、罗绍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总109期);
    112.王家峰:“在权力与权利之间: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13.黄杰:“国家建设模式的类型和中国的选择”,《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114.贺东航、慕良泽:“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国家构建的检视与反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115.王宗礼:“多族群社会的国家建构:诉求与挑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4期;
    116.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42卷第2期);
    117.唐冬冬、李明:“后现代主义理论与转型期政治改革的启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18.许丽萍:“告别解放与自由的神话——论后现代政治的基本思想与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第39卷第2期);
    119.郭祥才:“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当代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20.容志:“公共行政的价值沉淀:超越现代与后现代”,《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总23卷第3期)。
    Hall,John: "The State:Critical Concepts",Routledge,1994.
    Haegeman,Liliane:"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Second Edition,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94.
    Beer,Samuel:"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in B.Brown,"Comar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Tenth Edition, Thomson Wadsworth,2006.
    Inglehart,Ronald:"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in B.Brown,"Comar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 Tenth Edition, Thomson Wadsworth,2006.
    Greenfield,Liah:"Varieties of Nationalism",in B.Brown,"Comar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Tenth Edition, Thomson Wadsworth,2006.
    Ruggie,John:"Territoriality and Beyond",in B.Brown,"Comar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Tenth Edition,Thomson Wadsworth,2006.
    Schock,Kurt:"Nonviolent Action",in B.Brown,"Comar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Tenth Edition,Thomson Wadsworth,2006.
    Joseph,William:"Ideology and Chinese Politics",in W.Joseph,"Politics In China:An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Cheng Li:"China's Communist Party-State: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Power", in W. Joseph, "Politics In China: An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Kennedy,John:"Rural China:Reform and Resistance",in W. Joseph, "Politics In China:An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Hurst,William:"Urban China: Change and Contention",in W. Joseph,"Politics In China: An Intro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