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坛经》心理道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心是最隐私、最深奥及其运行亦特别复杂。若是能够了解人内心的思路,人能够认识自己,那是人生最大的追求。研究《坛经》心理道路提供一个了解人内心的结构、运行及其外在的语言、行为的关系。从了解内心的本来面目,到实际生活中迷失本性的以我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到明心见性的自我意识确立,最后打破自我局限性,开发佛性潜能回归人性本来面目。《坛经》在般若性空与如来藏清净思想的基础上尊定了《坛经》的心理道路。从心性论着手,确立心性理论基于自性空性、自性清净与自性即佛性的佛性本有及其本觉的关系。《坛经》认为,人性超越二元论的对待性。在二元论的对待性的无生之处去参究及显出清净性之本然。这种本然之性人人皆具有,不待修而得,是反躬自求即当下呈现的,是无善无恶、超越善恶的绝对清净。
     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众生因为后天烦恼、妄想的习染,而不从内心去培养一种独立的祥和及快乐,反而试着从物质取得快乐。这种观念让众生找错了方向,走错了路。找出迷失本性的原因及其了解烦恼的毒性是本文第二章的重点。我执控制了众生精神上、情绪上、语言上以及生理上所有的行为。它让人的眼识、耳识、意识、知识、思想、语言等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导致心理失调最重要的原因。从此,陷入自我局限的判断与自我重要感,固执于我所见、所想、所为、所说、所悟而起分别心。因而,迷失了本性,活在黑暗里,活在自我局限判断里,陷入幻觉,天天烦恼、时时不顺心、刻刻哭泣难安、甚至寻死以解脱。
     明心见性,开悟法门是本文第三章的核心。《坛经》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舞台被幕布分为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一个人的世俗心,这里的人处于迷惑愚昧的状态;后台是一个人本来清净无污染的自性,也就是佛性。迷与悟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格幕布的阻碍,一念之差,挑开蒙蔽自性的幕布,回归自性,就能够成佛了。六祖相信,人若是能够揭开自性的般若智,了解一切法的缘合假性,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明悟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那是明心见性,回归本性的开悟方法。
     《坛经》最后一步是打破自我局限性,开发佛性潜能,达到无我的境界。它在“凡夫即佛”、“即心即佛”的人之价位而实现。其境界也不在西方极乐某一种远处,而是“不离世间觉”的实际生活之行住坐卧之中。那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模式,以般若智,换一种角度,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无我,不是让我们去否定生活的一切,而是要告诉我们不要被物质、现象所迷惑、舍本逐末。智者,不希望永远活在顺境中,而是不管满意、不满意、顺、逆、困难面前都要能从容不迫,一切困难都能拿得下放得起。那才是真正的无我境界。
The state of enlightenment.Human mind-nature, by the way, is basically pure,but if you persist in taking things of the outside world as all important.Then vein thoughts will rise like dark clouds to obscure your nature and it will not appear pure. That is why the study of "the Altar suttra" will blown away all the vain thoughts and when all is at clarity, the mind thus illuminated. The Altar suttra stressed the attainment of enlightenment through wisdom your own mind will discover your own nature, and will claims a special tradition handed down "from heart to heart". Zen master therefore generally refuse to get entangled in metaphysical and conceptual speculation.
     Free yourself from bondage. If one does not think, ones nature remains static and nothing happen, but when one think, things changes in one's nature and that in turn changes the state of one's in life, once we lost our direction, we lost in the materialistic world. By following the way of the Altar suttra will turn the world into a supreme paradise. The senses of man always turn the world into depths of the sea of suffering, our inner peace will be disturbed. It is through our efforts and perseverance followed the teaching of the Altar suttra, then we will succeed in the way of realization. A sudden realisation will discover the nature of yourself.
     The enlightenment practice is the core of the third chapter in this paper. The Altar suttra believes that a person's heart is like a big stage, and all the stage is divided into the foreground and the background, the foreground is the secular heart, the people here is in a state of confuse ignorance.The background is of an individual self, originally clean and pollution-free which is the Buddha-nature. In a moment of enlightenment, any men can become a Buddha. This means that the way of Buddha is in one's mind. We have to discover our own nature in the instance of revealation of our mind, which is pure and clean.There vexation and evil do not exist. There the way is clear and understand and free yourself from the encumbrance of complicated world and draw you close to the heart of Buddha.
     Break through yourself. Discover the one's good nature, we believe we have to work things out for ourself. However hardship you encounter in your daily life, do not bewilder by the material world, do not let sorrow and doubt trouble you, be at peace. It is a kind of artistic style of life you pursuit, without bounds of restrictions, live like a wisdom men. Let go whatever anxiety then the wonderfulness of enlightenment are manifested.
引文
1 Shalon Beley著,龚威译,抗菌素的危机,世界科学,1994年,第10期,第11-13页。
    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20夜摩宫中偈赞品>,《大正藏》,第10册,no.279,p.102,b1。
    1 (1)《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2)《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2 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佛学者文集,胡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4页。
    3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3页。4 同上,179页。
    5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卷1,《大正藏》,册18,no.872,p.299,a2-3。
    6 《陀罗尼集经》,卷4,(佛说跋折(?)功能法相品),《大正藏》,册18,no.901,p.813,c22-23。
    7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47,c24-26。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62,b29.-c1。
    2 同上,p.348,b24-25
    3 同上,p.349,a7-8
    4 同上,p.362,c2-.4。
    5 同上,p.363,b11-17。
    6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1167-1178页。
    1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2 引,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佛学者文集,胡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3 黄夏年主编,近现代著名佛学者文集,胡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7页。
    4 杨曾文,中日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01期,第104页。
    5 王志远,佛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77页。
    6 《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册51,no.2076,p.438,a2-3。
    1《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2 《成唯识论述记》,卷1,《大正藏》,册43,no.1830,p.239,c14。
    3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香港佛经流通处,1994年,第21页。
    1 《杂阿含经》,卷1,《大正藏》,册02,no.99,p.2,a3-7。
    2 中阿含经》,卷21,(2长寿王品>,《大正藏》,册01, no.26, p.562, c23-24。
    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1 《杂阿含经》,卷10,《大正藏》,册02,no.99,p.69, c23-25。
    2 《异部宗轮论》,卷1,《大正藏》,册49,no.2031, p.15, c27-28。
    3 《阿昆达磨顺正理论》,卷72,《大正藏》,册29,no.1562, p.733,a9-13。
    1 阿昆达磨大昆婆沙论》,卷27,《大正藏》,册27,no.1545,p.140,b24-26。
    2 阿昆达磨大昆婆沙论》,卷22,《大正藏》,册27,no.1545,p.110,a10-20。
    3 同上,卷27,《大正藏》,册27,no.1545, p.140,b24-28。
    4 同上,卷72,《大正藏》,册29,no.1562,p.733,a9-13。
    5 《成实论》,卷3,(30心性品),《大正藏》,册32,no.1646, p.258, b3-10。
    1 《成实论》,卷3,(30心性品),《大正藏》,册32,no.1646,p.258,b17-20。
    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1,《大正藏》,册08,no.251,p.848,c7-8。
    3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1卷-第200卷)》,卷37,(9无住品),《大正藏》,册05,no.220,p.205,b15-17。
    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册08,no.235,p.749,c22-23。
    1 《大玄论》,卷2,《大正藏》,册45,no.1853,p.35,a5-16。
    2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3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3022-3023页。
    4 释印顺,性空学探源,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卷-第600卷)》,卷408,(7入离生品),《大正藏》,册07,no.220, p.44, c19-23。
    2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1初品),《大正藏》,册08,no.227, p.537,b15-21。
    1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1,《大正藏》,册37,no.1763, p.379, b2。
    2 《大般涅槃经》,卷27,(11师子吼菩萨品),《大正藏》,册12,no.374, p.524, c1-10。
    3 《央掘魔罗经》,卷4,《大正藏》,册02,no.120, p.537, c24-25。
    4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2报恩品>,《大正藏》,册03,no.159,p.303,b28-29。
    5 《佛性论》,卷2,(3如来藏品),《大正藏》,册31,no.1610, p.795, c23-p.796, a28。
    6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大正藏》,册12,no.353, p.221, e11.
    7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1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2292页。
    2 (1)佛的性分、本性。即一切众生所具备可得佛果之因的性分。佛是谓十界中的佛界,又是觉悟之义,即悟得真理,开启真智。《佛学哲学大词典》。
    (2)梵语buddha-dhatu或buddha-gotra。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佛学大词典》
    (3)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又称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能性、因性、种子、佛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异名。《天台教学辞典》。
    3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8论寂品),《大正藏》,册15,no.586, p.51, b11-19.
    1 《增壹阿含经》,卷1,(1序品),《大正藏》,册02,no.125,p.549,c14。
    2 《大般涅槃经》,卷18,(8梵行品>,《大正藏》,册12,no.374,p.472,b13。
    3 《佛性论》,卷1,(1破小乘执品),《大正藏》,册31,no.1610,p.787,c5-25。
    4 (1)一阐提(术语)Icchamacronntika,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盘经五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曰“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同二十六曰:“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阐提。”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2)犯重禁者:即犯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同上。
    1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54,(23师子吼品),《大正藏》,册37,no.1763,p.549,a29-b1。
    2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1 《华严五十要问答》,卷2,《大正藏》,册45,no.1869, p.532,b25-26。
    1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1728页。
    2 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争论的现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3 同上。
    4 《大乘起信论》,卷1,《大正藏》,册32,no.1666, p.576,b11-18。
    5 同上,p.577,a2。
    1 《大乘起信论》,卷1,《大正藏》,册32,no.1666, p.576, a4-7。
    2 吕澄,吕澄佛学论选集,齐鲁书社,1991年,第1417页。
    3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页。
    1 陈兵,自性清净与本觉,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37卷,第03期,第21-30页。
    2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诸佛法性身,本觉自然智。”《大正藏》,册44,no.1846, p.256, a21-27。
    3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7,(4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品):“本来清净,故是名本觉。”《大正藏》,册20,no.1177A,p.757,c7。
    4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1,(37如来出现品),《大正藏》,册10,no.279, p.272, c5-7。
    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大正藏》,册19,no.945, p.120,a3-4。
    6 吕澄,吕澄佛学论选集,齐鲁书社,1991年,第1417页。
    7 《续高僧传》,卷16,《大正藏》,册50,no.2060, p.551,b29-c1.
    8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 p.1284, c21-22。
    1 《景德传灯录》,卷30,《大正藏》,册51,no.2076,p.458,b22-26。
    2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p.1285,a16-19。
    3 《佛果圜悟禅师巌录》,卷1,《大正藏》,册48,no.2003,p.140,a28-b2。
    4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p.1286,a14-16。
    5 《释门正统》,卷5,《续藏》,册75,no.1513,p.324,b23-24。
    6 《续高僧传》,卷16,《大正藏》,册50,no.2060,p.552,b8-12。
    1 《信心铭》,卷1,《大正藏》,册48,no.2010,p.376,c8-11。
    2《联灯会要》,卷2,《续藏》,册79,no,1557,p.24,a14-16。
    3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p.1286,c19-24。
    4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藏》,册08,no.232,p.731,a26-b9。
    5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1 《五灯会元》,卷1,《续藏》,册80,no.1565,p.45,a17-20。
    2 (1)《最上乘论》卷1:“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答曰:涅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大正藏》,册48,no.2011,p.377,c14-18。
    (2)《最上乘论》卷1:“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答曰:乃至举一手爪画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作当来胜报之业及见佛之因。若愿自早成佛者会是守本真心,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同上,p.377,c19-25。
    (3)《最上乘论》卷1:[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答曰:如来于一切经中。说一切罪福一切因缘果报。。。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故无所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故。涅槃经云。知佛不说法者。是名具足多闻。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也。”同上,p.377, c26-p.378,a13。
    (4)《最上乘论》卷1:“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答曰: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同上,p.378,a14-17。
    1 《翻梵语》卷6:“质多(译曰意亦云心)”,《大藏经》,册54,no.2130,p.1019,c5。
    2 (1)《起信论疏笔削记》,《大藏经》,册44,no.1848, p.298,b9-16。
    (2)《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卷1:“然泛论心者,有其四种:一纥利陀耶即肉团心。二缘虑心谓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三质多谓集起心,即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四千栗陀,此云坚实心。若作所诠则当第四坚实,约法以解心也。作能诠释则当第一肉团,约喻以解心也。”《大藏经》,册33,no.1713, p.560, c28-p.561, a5。
    (3)《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2(3分别三身品):“凡言心者有四义:一真实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为心故,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彼名干栗心。二缘虑心即通八识,彼名质多。三积集义名心,亦通八识,通能所积集故。四积聚最胜义名心,即唯第八。”《大藏经》,册39,no.1788,p.218,b11-16。
    (4)《注大乘入楞伽经》卷2(3集一切法品>:“凡言心者,略示名体通有四种。梵音各别翻译亦殊:一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是色身中五藏心也,如此方黄庭经五藏论中说。二缘虑心,此是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此八各有心数,亦云心所,于中或无记,或通善染之殊。诸经论中自心所,法总名心也,谓善心恶心等。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是根本第八识也,积集诸法种子起现行故。四干栗陀耶,此云贞实心,亦云坚实心,此是真实心也。”《大藏经》,册39,no.1791, p.447,a23-b9。
    3 《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2(7成就悉地品>:“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大藏经》,册39,no.1796, p.705, c21-23。
    1 《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卷1:“凡人汗栗驮心(此云真实心)形犹如莲花合而未敷之像。”《大藏经》,册18,no.905,p.911,b6-7。
    2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一切佛语心品>:“性自性第一义心(此心梵音肝栗大,肝栗大宋言心,谓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梵音云质多也)。”《大藏经》,册16,no.670, p.483,b17-18。
    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坛经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谓六祖篇内同)。何心邪?佛所传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复虽殊而妙心一也。……。说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也,固有义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缘虑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坚实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谓名同而实异者也。曰真如心者,口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诸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大藏经》,册48,no.2008, p.346, a13-29。
    4 《成唯识论述记》,卷1,《大藏经》,册43,no.1830, p.239, b27-28。
    5 《大乘义章》,卷1,《大藏经》,册44,1io.1851, p.472,a8-b16。
    6《摩诃止观》卷5:“性以据内。总有三义。一不改名性。无行经称不动性。性即不改义也。又性名性分。种类之义分分不同。各各不可改。又性是实性。实性即理性。”《大藏经》,册46,no.1911,p.53,a22-25。
    7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49(37如来出现品>:“性有二义。一种性义。因所起故。二法性义。若真若应皆此生故。”《大藏经》,册35,no.1735,p.872,b6-7。
    8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卷1,《大藏经》,册48,no.2012A,p.381,a20-bl。
    9 《楞严经宗通》,卷3,《续藏》,册16,no.318, p.805, b4-8。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藏经》,册48,no.2008, p.352, b6-9。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a22-b3。
    2 同上,p.349,a20-21。
    3 同上,p.351,a25-27。
    4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40, c15-16。
    1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39,b2-6。
    2 同上,p.340,a16-21。
    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藏经》,册48,no.2008, p.350,a29-b3。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藏经》,册48,no.2008, p.350, a26-28。
    2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2年,第213页。
    1 《中阿含经》,卷29,(1大品>《大正藏》,册01,no.26,p.612,a11-b1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5,c3-5。
    3 同上,p.351,a1-3。
    1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3,《大正藏》,册25,no.1517,p.907,a10-29。
    2 《摄大乘论》,卷2《2应知胜相品》,《大正藏》,册31,no.1593,p.120,c2-9。
    3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5,《4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品》,《大正藏》,册20,no.1177A,p.747,a13-17。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47,c28-29。
    1 《南宗顿教》,卷1,《大藏经》,册48,no.2007, p.338, a7-11。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49, a7-8。
    3 同上,p.354,b22-c2。
    1 《南宗顿教》,卷1,《大藏经》,册48,no.2007, p.338, c24-p.339, a3。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60, a2。
    1 《大智度论》,卷63,(42叹净品),《大正藏》,册25,no.1509, p.508, c6-7。
    2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第85页。
    3 释圣严,六祖坛经的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1990年,第2页。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60, a13-15。
    5 同上,p.350,a21-22。
    1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第48册,no.2007,p.340,a23-b4-5。
    2 同上,p.339, c22-p.340, a2。
    3 同上,p.349,c20-28。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49, c27-28。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a19-20。
    2 《大智度论》,卷43,(9集散品),《大正藏》,册25,no.1509, p.370, b21-23。
    3 《肇论》,卷1,《大正藏》,册45,no.1858,p.153,a7。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b15-18。
    5 同上,p.350,c1-4。
    6 《大智度论》,卷18,(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p.190,b28-c2。
    7T. R. V. Murti著,中观哲学,华宇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7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5, a28-29。
    8 同上,p.349,a21-23。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0,b11-12。
    1 铃木大拙、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辽宁教育出版出版社,1988年,第1页。
    2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02页。
    1 张书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天中学刊,1998年,第04期,第81-85页。
    2 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1 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1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2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4,《大正藏》,册39,no.1799, p.878, a20。
    3 《楞严经疏解蒙钞》,卷10,《续藏》,册13,no.287, p.884, a19。
    4 《金刚经注解》,卷2,《续藏》,册24,no.468, p.782, b11。
    5《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4, a14-16。
    6 同上,p.350,c23-28。
    7 《大般涅槃经》,卷8,(4如来性品),《大正藏》,册12,no.374, p.411,b23-c2。
    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32宝王如来性起品>,《大正藏》,册09,no.278,p.623, c24-27。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4, b22-c1。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2, b10。
    2 同上,p.353,a3-4。
    3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4 《大智度论》,卷7,(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 p.110,a28-29。
    5 《显扬圣教论》,卷1,(1摄事品>,《大正藏》,册31,no.1602, p.481,a6-7。
    1 《成唯识论》,卷6,《大正藏》,册31,no.1585, p.31,c11-p.32, a4.
    2 宗镜录》,卷57,《大正藏》,册48,no.2016, p.747,b14-18。
    3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6,《大正藏》,册46,no.1912,p.347, b28-cl。
    4 《三藏法数辞典》电子版
    5 《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46,no.1585, p.48,c4-11.
    1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词典》电子版
    2 《大智度论》,卷27,(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p.260,c2-12。
    3 《俱舍论记》,卷25,(6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46,no.1821,p.373,c10-12。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4, b22-28。
    5 同上,p.352,b12-18。
    6 同上,p.350,c23-28。
    1 《大智度论》,卷31,(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 p.286, c2-5。
    2 《大乘义章》,卷5,《大正藏》,册44,no.1851, p.565, a15-18。
    3 《成唯识论》,卷6,《大正藏》,册31,no.1585, p.31,b18-20。
    4 《妙法莲华经》,卷2,(3譬喻品),《大正藏》,册09,no.262,p.15, a27-28。
    5《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10, p.1057,a17-20。
    6 《华严纲要(第45卷-第80卷)》,卷57,《大正藏》,册85,no.240, p.116, c12。
    7 《阿昆达磨俱舍论》,卷4,(2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no.1558, p.19, c4。
    1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34,<9光明觉品),《大正藏》,册36,no.1736, p.256, c22-25。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2, b9-19。
    3 同上,p.350,c2-4。
    1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2 《佛学哲学大词典》,同上。
    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册08,no.235, p.752, a17-18。
    4 铃木大拙、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5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2, a27-b1。
    1 《居士分燈缘》,卷1,《续藏》,册86,no.1607, p.582, b10-11。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1, a22-25。
    3 《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卷28,《大正藏》,册28,no.1442, p.779, a18-25。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1, b22-24。
    2 《证道歌注》,卷1,《续藏》,册65,no.1292, p.451, c24-p.452, a1。
    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1,b20-22。
    1 (1)《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19,《大正藏》,册47,no.1998A, p.890, b10-20。
    (2)《佛祖统纪》,卷42,《大正藏》,册49,no.2035, p.384, b18-26。
    (3)《释氏稽古略》,卷3,《大正藏》,册49,no.2037, p.832, c27-p.833, a11。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5, a12-19。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2, c18-24。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5, C16-29。
    1 铃木大拙、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辽宁教育出版出版社,1988年,第4页
    2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1 尼采著,论道德的系谱,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2 李洙正著,爱迪生,古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第25页。
    3 《大般涅槃经》,卷6,(4如來性品>,《大正藏》,册12,no.374, p.401, b28-29。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c27。
    2 同上,p.352,a19-27。
    3 同上,p.354,b18-21。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0,a11-13。
    2 同上,p.351,a25-27。
    3 《佛学词典》电子版
    1 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09页。
    2 《佛学词典》电子版。
    3 《佛学词典》电子版。
    1 《俱舍论记》,卷29,(9破执我品),《大正藏》,册41,no.1821, p.443, a21-25。
    2 大智度论》,卷31,(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p.295,a9-11。
    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1, c25-p.352, a9。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2, b12-15。
    2 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23页。
    1 弗洛姆,生命之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2 铃木大拙、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1 陈兵,自性清净心与本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7卷,第3期,第29页。
    2 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33-53页。
    3 同上,第33页。
    1 圣严法师著,禅与悟,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5页。
    2 同上。
    1 圣严法师著,禅与悟,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5页。
    2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3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1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2,《大藏经》,册48,no.2015, p.408, a2-3。
    2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续藏》,册73,no.1456,p.469,b8-16。
    3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03页。
    1 引,屈大成,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1页。
    2 《无量义经》,卷1,《大正藏》,册09,no.276, p.384, a5-6。
    1 《肇论疏》,卷1,《续藏》,册54,no.866, p.48, a10-12。
    2 同上,p.55,b22-c1。
    3 《注维摩诘经》,卷5,(5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册38,no.1775, p.379, a13-14。
    4 《注维摩诘经》,卷2,(2方便品>,《大正藏》,册38,no.1775, p.339,b1-2。
    5 《肇论》,卷1,《大正藏》,册45,no.1858, p.160, a1-8。
    1 《大乘四论玄义》,卷2,《续藏》,册46,no.784, p.568, a11-13。
    2 《注维摩诰经》,卷2,<2方便品),《大正藏》,册38,no.1775, p.338,c23-25。
    3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1,《大正藏》,册45,no.1856, p.128, a14-16。
    4 同上,p.130,b29-c2。
    5 同上,p.131,a9-13。
    6 《无量义经》,卷1,《大正藏》,册09,no.276, p.384, a11-13。
    7 《大乘玄论》,卷4,《大正藏》,册45,no.1853, p.60, c2-3。
    1 《二谛义》,卷3,《大正藏》,册45,no.1854, p. 111,b2-5。
    2 《三论游意义》,卷1,《大正藏》,册45,no.1855, p.121, c22-24。
    3 《肇论疏》,卷1,《续藏》,册54,no.866, p.55, b7-10。
    4 《法华经疏》,卷2,《续藏》,册27,no.577, p.10, b12。
    5 同上,卷1,《续藏》,册27,no.577, p.5,b22-23。
    6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1,《大正藏》,册37,no.1763, p.377, b10-14。
    7 同上,卷18,(12如来性品),《大正藏》,册37,no.1763, p.448, b29。
    1 《注维摩诘经》,卷6,<7观众生品),《大正藏》,册38,no.1775, p.389, a29。
    2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51,(22德王品),《大正藏》,册37,no.1763, p.533,a3-4。
    3 同上,卷4,(2纯陀品),《大正藏》,册37,no.1763, p.391,b28-c1。
    4 《法华经疏》,卷1,《续藏》,册27,no.577, p.5, a9-10。
    5 同上,p.7,a16。
    1 《少室六门》,卷1,《大正藏》,册48,no.2009,p.366,c29-p.367,a6。
    1 《少室六门》,卷1,《大正藏》,册48,no.2009, p.366, c21-27。
    2 《观心论》,卷1,《大正藏》,册85,no.2833, p.1272, a21-24。
    3 引,屈大成,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41页。
    4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 p.1290,b12-13。
    5 引,屈大成,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41页。
    6 同上。
    7 《大乘无生方便门》,卷1,《大正藏》,册85,no.2834, p.1273,c3-12。
    8 同上,p.1273,c19-20-p.1274,b17。
    9 同上,p.1275,a15-17。
    1 《大乘北宗论》,卷1,《大正藏》,册85,no.2836, p.1281, c14-15。
    2 引,屈大成,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47页。
    3 《观心论》,卷1,《大正藏》,册85,no.2833, p.1273, b2-3。
    4 《大乘无生方便门》,卷1,《大正藏》,册85,no.2834, p.1273, c1-2。
    5 引,屈大成,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48页。
    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48, b24-25。
    1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40, b4-17。
    1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40, c19-26。
    1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92页。
    1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80页。
    1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40,b28-c3。
    2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14、80、92页。
    3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44,c24-27。
    4 同上,p.338,a7-11。
    5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50-51页。
    1 《少室六门》,卷1,《大正藏》,册48,no.2009, p.373, c8。
    2 (1)《楞伽经宗通》,卷3,《续藏》,册17,no.330, p.661,a6-9。(2)《古尊宿语录》,卷3,《续藏》,册68,no.1315, p.18,b14-17。 3(3)《指月录》,卷10,《续藏》,册68,no.1578, p.515,a16-20。(4)《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卷1,《大正藏》,册48,no.2012B, p.386, b2-5。
    1 (1)《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达磨受法天竺,躬至中华,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数为解,事相为行。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故,但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显宗破执,故有斯言。非离文字,说解脱也。”《大正藏》,册48,no.2015,p.400,b17-21。
    (2)《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恁麽见得,便有自由分。不随一切语言转,脱体现成。”《大正藏》,册48,no.2003, p.140,a28-b3。
    2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 p.1288, a21。
    3 同上,p.1289,a15-17。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49, a17-23。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c7-9。
    2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12页。
    3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38,b15-23。
    1 《维摩诘所说经》,卷1,(3弟子品),《大正藏》,册14,no.475, p.539, c17-22。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3, b8-27。
    3 同上,p.353,b14-15。
    4 同上,p.353,b16-17。
    5 《三论玄义》,卷1,《大正藏》,册45,no.1852, p.7, b9-10。
    1 《御选语录》,卷16,《续藏》,册68,no.1319,p.654, c9-10。
    2 《楞严经讲录》,卷1,《续藏》,册15,no.299, p.9, b12-13。
    3 《万法归心录》,卷2,《续藏》,册65,no.1288,p.410,a12-15。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3,b1-5。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60, b9。
    2 同上,p.350,c28-p.351,al。
    3 同上,p.351,a23-27。
    4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5,《大正藏》,册47,no.1998A, p.829, c15-27。
    5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4, b22-c。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a29-b6。
    2 同上,p.350,c20-21。
    3 《净士生无生论会集》,卷1,《续藏》,册65,no.1169, p.892,c12-14。
    4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册48,no.2007, p.341, b27-29。
    5 《达磨大师血脉论》,卷1,《续藏》,册65, no.1218, p.2,b11。
    1 《佛祖统纪》,卷29,《大正藏》,册49,no.2035, p.291,c8-9。
    2 《楞伽师资记》,卷1,《大正藏》,册85,no.2837, p.1286, c23-24。
    3 《最上乘论》,卷1,《大正藏》,册48,no.2011, p.378, a18。
    4 《五灯会元》,卷2,《续藏》,册80,no.1565,p.51,a19-22。
    5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9,《大正藏》,册49,no.1998A, p.848, a20-21。
    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1, a24-25。
    7 同上,p.350,b27-29。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c9-p.351,a3。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5, b-4。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6, b23-c12。
    2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11,《大正藏》,第14册,no.489, p.732,a10-12。
    3 《法华玄论》,卷5,《大正藏》,第34册,no.1720,p.399, b16-18。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第48册,no.2008, p.360, b20-c1。
    1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第39页。
    2 同上,第8页。
    3 《南宗顿教》,卷1,《大正藏》,第48册,no.2007, p.338, c5-10。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第48册,no.2008,p.358,c19-25。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1,a19。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第48册,no.2008, p.353, b18-25。
    2 同上,p.359,c20-21。
    3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98页。
    4 同上,第299-300页。
    5 郭明,坛经校释,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第03页。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8, cl2-13。
    2 同上,p.352,c14-24。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b26-29。
    1 (1)卡尔·考夫卡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2)邢强,顿悟:心理学的解释、困境与出路,宁波大学学报,2008年,第30卷,第6期,第43页。
    2 罗劲,顿悟由何而来,科学世界,2005年,第2期,第42页。
    3 Luo J, Niki K. Function of hippocampus in "insight" of problem solving. Hippocampus,2003,13:316-323。
    4 (1) Luo J, Niki K, Phillips S.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Aha! Reaction'. NeuroReport,2004,15:2013-2017。 (2) Mai X Q, Luo J, Wu J H. "Aha!" Effects in a Guessing Riddle Task: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Human Brain Mapping,2004,22:261-270.
    5 Beeman M J, Bowden E M. Neural activity when people solve verbal problems with insight. PlosBiology,2004,2: 0500-0510。
    6 Bowden E M, Jung-Beeman M, Fleck J, Kounios J. New approaches to demystifying insigh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5,9:322-328.
    7 罗劲、张秀玲,从困境到超越:顿悟的脑机制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4卷,第4期,第484页。
    8 同上。
    1 罗劲、张秀玲,从困境到超越:顿悟的脑机制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4卷,第4期,第486页。
    2 罗劲,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2004年,第36卷,第02期,第219页。
    3 张庆林等,顿悟认知机制的研究评述与理论构想,心理学科,2004年,第27卷,第06期,第1435-1437页。
    4 张庆林等,顿悟脑机制的试验方式探索,心理学科,2009年,第32卷,第01期,第122页。
    5 张庆林等,再探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心理学报,2006年,第38卷,第04期,第507页。
    6 张庆林等,顿悟脑机制的试验方式探索,心理学科,2009年,第32卷,第01期,第122页。
    1 张庆林等,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大脑机制:来自ERP研究的证据,心理学科,2010年,第33卷,第04期,第900页。
    2 张庆林等,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7卷,第01期,第106-111页。
    3 张庆林等,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心理学科,2005年,第28卷,第01期,第06-09页。
    4 张庆林等,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心理学科,2006年,第29卷,第01期,第1123-1127页.
    5 沈王兵等,顿悟脑的10年:人类顿悟脑机制研究进展,科学通报,2012年,第57卷,第21期,第1948-1963页。
    6 傅小兰,探讨顿悟的心理过程与大脑机制—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第36卷,第02期,第235-237页。
    7 铃木大拙、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辽宁教育出版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1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2 《妙法莲华经》,卷2,<3譬喻品>,《大正藏》,册09,no.262, p.15, b21-22。
    3 《金光明经照解》,卷1,《续藏》,册09,no.361, p.495, c9。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b28-29。
    5 《大乘义章》,卷8,《大正藏》,册44,no.1851, p.625, a2-4。
    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0,b2-3。
    3 《增壹阿含经》,卷24,(32善聚品),《大正藏》,册02,no.125,p.677,c1-3。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2,b14-15。
    2 释印顺,佛法概论,中华书局,2010年,第36-37页。
    3 《佛说立世阿昆昙论》,卷6,(20云何品>,《大正藏》,册32,no.1644, p.198, a10-13。
    4 《法苑珠林》,卷68,《大正藏》,册53,no.2122, p.806, c16-20。
    1 马斯洛,人能达到的境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页。
    2 《阿昆达磨大昆婆沙论》,卷172,《大正藏》,册27,no.1545, p.868, b5-6。
    3 《婆薮槃豆法师传》,卷1,《大正藏》,册50,no.2049, p.188,a16-19。
    4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2,(序品),《大正藏》,册34,no.1718,p.25,a19-21。
    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9,《大正藏》,册19,no.945, p.146, c25-p.147, a4。
    6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大正藏》,册01,no.80, p.893,a24-28。
    1 《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册46,no.1911,p.4,b3-6。
    2 《大唐西域记》,卷9,《大正藏》,册51,no.2087, p.920, b19-c1.。
    3 《起世经》,卷5,(6阿修罗品),《大正藏》,册01,no.24, p.336, a10-b3。
    4 《佛教哲学大词典》,电子版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2,b14。
    2 《法苑珠林》,卷68,《大正藏》,册53,no.2122, p.807, a3-6。
    3 《大智度论》,卷16,(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 p.175,a12-bl。
    4 《阿昆达磨大昆婆沙论》,卷172,《大正藏》,册27,no.1545, p.867, a27-b4。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2,b13。
    2 印度计里程的数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的四种说法,但四十里为一由旬者居多。
    3 《法苑珠林》,卷68云,《大正藏》,册53,no.2122, p.806, c27-p.807, a2。
    1 《俱舍论记》,卷8,(3分别世品>,《大正藏》,册41,no.1821, p.151,b8-12。
    2 《增壹阿含经》,卷36,(42八难品>,《大正藏》,册02,no.125,p.748,a8-11。
    1 《佛说十八泥犁经》,《大正藏》,册17,no.731, p.528,b14。
    2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大正藏》,册17,no.724, p.450,c10。
    3 《道行般若经》,《大正藏》,册08,no.224, p.425,a3。
    4 《大唐内典录》,《大正藏》,册55,no.2149, p.224,c2。
    1 《大乘义章》,卷17,《大正藏》,册44,no.1851,p.788, b7-9。
    2 《释摩诃衍论疏》,卷1,《续藏》,册45,no.771, p.790,b17-21。
    3 蓝吉福,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5726页。
    4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5 《大乘义章》卷17:“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缘真性。故名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舍。故名为凡。。。向外求理。相同声闻。未能息相内求真实。故名外矣。言内凡者。种性已上渐息缘故内求真性。故名为内。六道分段虽分断离未有尽处凡夫身未尽。故亦名凡。故涅槃中说为凡矣。”《大正藏》,册44,no.1851, p.810,b25-c4。
    1 《阿昆达磨发智论》,卷1,《大正藏》,册26,no.1544,p.918,a14-18。
    2 《大明三藏法数(第1卷-第13卷)》卷8:“一见思惑,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着故名思惑。此见思惑亦名通惑者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大正藏》,册181,no.1615,p.676,b1-6。
    1 《阿昆达磨法蕴足论》,卷3,(3证净品),《大正藏》,册26,no.1537,p.463,c11-14。
    1 《阿昆达磨法蕴足论》,卷3,(3证净品>,《大正藏》,册26,no.1537,p.464,al-3。
    2 (1)三明: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2)六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3 《杂阿含经》,卷9,《大正藏》,册02,no.99,p.63,b8-9。
    1 《大乘义章》,卷17,《大正藏》,册44,no.1851, p.807, a25-b2。
    2 《瑜伽论记》,卷8,《大正藏》,册42,no.1828, p.482, c21-26。
    1 《增壹阿含经》,卷5,<12壹入道品>,《大正藏》,册02,no.125, p.570, b1-15。
    2 《大乘义章》,卷17,《大正藏》,册44,no.1851, p.806, a10-21。
    3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5377页。
    1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6,(8优波离品),《大正藏》,册03,no.156, p.155, a19-b10。
    2 《佛学大词典》电子版
    3 《天台四教仪》,卷1,《大正藏》,册46,no.1931, p.778, b5-8。
    4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2贤圣名字品>,《大正藏》,册24,no.1485, p.1011,c4-7。
    1 《大明三藏法数(第1卷-第13卷)》卷8:“二尘沙惑,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大正藏》,册181,no.1615,p.676,b1-6。
    2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4释义品),《大正藏》,册24,no.1485, p.1017,a25-b13。
    3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二)道种智,又作道种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此智乃菩萨之智。(三)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天台家认为,此三智为空、假、中三观所成,即一切智为空观所成,道种智为假观所成,一切种智为中观所成。”《佛学大词典》。
    4 《大明三藏法数(第1卷-第13卷)》卷8:“三无明惑,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大正藏》,册181,no.1615, p.676, b10-p.677, a5。
    1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4释义品>,《大正藏》,册24,no.1485, p.1017, b14-26。
    2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6,《大正藏》,册37,no.1751,p.230, c22-25。
    1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5,《大正藏》,册33,no.1716, p.734, c6-9。
    2 《普菴印肃禅师语录》卷2:“无功用道者。乃得正心也。正心者无心也。无心者道也。道是本来自性。天真之源。若能一念。返本还源。一多互用。智体无方。可谓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伏。无作而作。无用而用。无向背。无年月。无日时。是故华严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续藏》,册69,no.1356, p.394, b14-19
    3 天台所说,地狱等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为百界。
    4 一天降、二入胎、三降生、四出家、五成道、六转法轮、七降魔和八入涅槃。
    5 《教观纲宗》,卷1,《大正藏》,册46,no.1939, p.941, c2-9。
    6 《法华义疏》,卷10,(17分别功德品),《大正藏》,册34,no.1721, p.610, c17-20。
    7 《新华严经论》,卷22,(26十地品),《大正藏》,册36,no.1739, p.870, c1。
    1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5,《大正藏》,册33,no.1716, p.734, c9-12。
    2 同上,p.734,c12-14。
    3 《佛教哲学大词典》电子版
    1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1,(3菩萨教化品),《大正藏》,册08,no.245, p.827, a4-5。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54,b1-2。
    3 《长阿含经》卷1:“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昆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昆舍婆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大正藏》,册01,no.1, p.1, c19-25。对于未来弥勒佛,在《佛说弥勒下生经》说较详细。
    4 《长阿含经》,卷18,(1阎浮提州品):“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龙、四千大龙、四千金翅鸟、四千大金翅鸟、四千恶道、四千大恶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树、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尔所小千千世界,是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名一佛刹。”《大正藏》,册01,no.1,p.114,b25-c8。
    5 《菩萨本行经》,卷1,《大正藏》,册03,no.155, p.109, a15-24。
    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册08,no.235,p.752, b4-5。
    1 《大般涅槃经》,卷18,(8梵行品),《大正藏》,册12,no.374,p.468,b27-c1。
    2 《大智度论》,卷2,(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 p.71, c14-p.72, a10。
    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49, a22-2。
    1 《阿昆达磨法蕴足论》,卷2,(3证净品),《大正藏》,册26,no.1537, p.460, a29-b3。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4, b21-c2。
    1 《成唯识论》,卷10,《大正藏》,册31,no.1585, p.56, a14-16。
    2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2报恩品),《大正藏》,册03,no.159,p.298,c16-18。
    3 同上,c18-21。
    4 同上,c21-23。
    5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6,b3-13。
    6 《解深密经》,卷4,(7地波罗蜜多品>,《大正藏》,册16,no.676, p.707, c26-p.708, al。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0, b26-27。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 p.354, C12-13。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卷-第600卷)》,卷570,(7平等品),《大正藏》,册07,no.220, p.942, b10-17。
    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大正藏》,册48,no.2008,p.348, a15-19。
    3 同上,p.351,c9-11。
    1 《大智度论》,卷22,(1序品),《大正藏》,册25,no.1509,p.222,b6-9。
    罽宾,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08册,261经。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09册,278经。
    东晋,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正藏》,第45册,1856经。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02册,125经。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01册,26经。
    东晋,释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374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1646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08册,245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08册,235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大正藏》,第15册,586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475经。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大正藏》,第24册,1485经。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第01册,01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1509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09册,262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08册,227经。
    后秦,释僧肇选:《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经。
    后秦,释僧肇作:《肇论》,《大正藏》,第45册,1858经。
    南朝,昙摩伽陀耶舍译:《无量义经》,《大正藏》,第09册,276经。
    梁,宝亮集:《大般涅槃经集解》,《大正藏》,第37册,1763经。
    梁,达摩著:《达磨大师血脉论》,《续藏》,第63册,1218经。
    梁,达磨集:《少室六门》,《大正藏》,第48册,2009经。
    梁,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08册,232经。
    梁,真谛译:《婆薮槃豆法师传》,卷1,《大正藏》,第50册,2049经。
    陈,真谛译:《佛说立世阿昆昙论》,《大正藏》,第32册,1644经。
    陈,真谛译:《佛性论》,《大正藏》,第31册,1610经。
    隋,闍那崛多等译:《起世经》,《大正藏》,第01册,24经。
    隋,灌顶记:《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1911经。
    隋,慧远着:《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册,1851经。
    随,吉藏撰:《大玄论》,《大正藏》,第45册,1853经。
    隋,吉藏撰:《二谛义》,《大正藏》,第45册,1854经。
    隋,吉藏撰:《法华义疏》,《大正藏》,第34册,1721经。
    隋,吉藏撰:《三论玄义》,《大正藏》,第45册,1852经。
    隋,僧璨著:《信心铭》,《大正藏》,第48册,2010经。
    隋,昙法智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藏》,第01册,80经。
    隋,智顗着:《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册,1716经。
    隋,智者述:《观心论》,《大正藏》,第46册,2833经。
    隋,神逈述:《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藏》,第34册,1718经。
    隋,智者述:《摩诃止观》,《大藏经》,第46册,1911经。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大正藏》,第23册,1442经。
    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大正藏》,第18册,901经。
    唐,般刺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册,945经。
    唐,释元康撰:《肇论疏》,《续藏》,第54册,866经。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藏》,第03册,159经。
    唐,不空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大正藏》,第20册,1177A经。
    唐,不空译:《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大正藏》,第18册,872经。
    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第36册,1736经。
    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藏经》,第35册,1735,经。
    唐,法海集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第48册,2007经。
    唐,法敏集:《释摩诃衍论疏》,《续藏》,第45册,771经。
    唐,弘忍述:《最上乘论》,《大正藏》,第48册,2011经。
    唐,慧光释:《大乘北宗论》,《大正藏》,第85册,2836经。
    唐,净觉集:《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2837经。
    唐,均正撰:《大乘四论玄义》,《续藏》,第46册,784经。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第43册,1830经。
    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大正藏》,第36册,1739经。
    唐,密谛译:《楞严经讲录》,《续藏》,第15册,299经。
    唐,裴休集:《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第48册,2012B经。
    唐,裴休集:《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藏经》,第48册,2012A经。
    唐,裴休述:《禅源诸诠集都序》,《大藏经》,第48册,2015经。
    唐,谦益述:《楞严经疏解蒙钞》,《续藏》,第13册,287经。
    唐,善无畏译:《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大藏经》,第18册,905经。
    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纲要》,《大正藏》,第85册,240经。
    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册,2122经。
    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2060经。
    唐,释遁伦撰:《瑜伽论记》,《大正藏》,第42册,1828经。
    唐,释觉岸撰:《释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册,2037经。
    唐,释普光述:《俱舍论记》,《大正藏》,第41册,1821经。
    唐,释氏撰:《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册,2149经。
    唐,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大正藏》,第85册,2810经。
    唐,通炯编:《憨山老人梦游集》,《续藏》,第73册,1456经。
    唐,玄奘译:《阿昆达磨大昆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1545经。
    唐,玄奘译:《阿昆达磨发智论》,《大正藏》,第26册,经。
    唐,玄奘译:《阿昆达磨法蕴足论》,《大正藏》,第26册,1537经。
    唐,玄奘译:《阿昆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1558经。
    唐,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08册,251经。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1585经。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05册,220经。
    唐,玄奘译:《大唐西域记》,《大正藏》,第51册,2087经。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676经。
    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大正藏》,第31册,1602经。
    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49册,2031经。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大藏经》,第397册,1796经。
    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大藏经》,第39册,1788经。
    唐,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藏》,第46册,1912经。
    唐,智俨集:《华严五十要问答》,《大正藏》,第45册,1869经。
    唐,宗密述:《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藏》,第48册,2015经。
    后梁,智觉禅师延寿集:《宗镜录》,《大正藏》,第48册,2016经。
    后汉,安世高译:《佛说十八泥犁经》,《大正藏》,第17册,731经。
    后汉,安世高译:《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大正藏》,第17册,724经。
    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大正藏》,第08册,224经。
    宋,宝臣述:《注大乘入楞伽经》,《大藏经》,第39册,1791经。
    宋,道谦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册,1998A经。
    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册,2076经。
    宋,谛观撰:《天台四教仪》,《大正藏》,第46册,1931经。
    宋,圜悟着:《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大正藏》,第48册,2003经。
    宋,笠道生撰:《法华经疏》,《续藏》,第27册,577经。
    宋,普济编集:《五灯会元》,《续藏》,第80册,1565经。
    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藏经》,第16册,670经。
    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353经。
    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大正藏》,第02册,120经。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02册,99经。
    宋,师会述:《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大藏经》,第33,册1713经。
    宋,硕法师撰:《三论游意义》,《大正藏》,第45册,1855经。
    宋,悟明集:《联灯会要》,《续藏》,第79册,1557经。
    宋,印肃撰:《普巷印肃禅师语录》,《续藏》,第69册,1356经。
    宋,赜藏集:《古尊宿语录》,《续藏》,第68册,1315经。
    宋,知礼述:《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大正藏》,第37册,1751经。
    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册,2035经。
    宋,子璇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大正藏》,第39册,1799经。
    宋,子璇录:《起信论疏笔削记》,《大藏经》,第44册,1848经。
    宋,宗鉴编:《释门正统》,《续藏》,第75册,1513经。
    宋,宗晓述:《金光明经照解》,《续藏》,第09册,361经。
    元,永盛撰:《证道歌注》,《续藏》,第65册,1292经。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2008经。
    明,曾凤仪撰:《楞伽经宗通》,《续藏》,第17册,330经。
    明,传灯和南撰:《净土生无生论会集》,《续藏》,第65册,1169经。
    明,一如集注:《大明三藏法数》《大正藏》,第181册,1615经。
    明,智旭述:《教观纲宗》,《大正藏》,第46册,1939经。
    明,朱时恩辑:《居士分燈錄》,《续藏》,第86册,1607经。
    清,超溟着:《万法归心录》,《续藏》,第65册,1288经。
    清,聂先撰:《指月录》,《续藏》,第68册,1578经。
    清,雍正编:《御选语录》,《续藏》,第68册,1319经。
    失译者:《大乘无生方便门》,《大正藏》,第85册,2834经。
    失译者:《菩萨本行经》,《大正藏》,第03册,155经。
    失意者:《大方便佛报恩经》,《大正藏》,第03册,156经。
    《金刚经注解》,《续藏》,第24册,468经。
    《翻梵语》《大藏经》,第54册,2130经。
    《佛学大词典》
    《佛学哲学大词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天台教学辞典》
    《三藏法数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词典》
    T. R. V. Murti (1984):中观哲学。华宇出版社。
    Shalon Beley (1994):抗菌素的危机,世界科学,第10期,第11-13页。
    巴里·马吉德(2011):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彼得-N-格里高瑞(2010):顿与渐:中国思想中通往觉悟的不同法门。上海古籍出版社。
    曹越(2008):般若心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陈兵(2007):佛法真实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陈兵(2008):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陈兵(2010):自性清净与本觉。四川大学学报,第37卷,第03期,第21-30页。
    陈兵(2007):佛教心理学。南方日报出版社。
    陈义孝(1994):佛学常见辞汇。香港佛经流通处。
    淡锡永(2008):佛家宗派。北京:华夏出版社。
    淡锡永(2010):细说如来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欧根尼·拉尔修(2003):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
    杜继文(1993):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方立天(2002):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弗洛姆(1988):生命之爱。北京:工人出版社。
    弗洛姆(1988):寻找自我。北京:工人出版社。
    弗洛姆(1989):恶的本性。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弗洛姆(1989):人生著作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洛姆(1989):占有还是生存。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弗洛姆(1991):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
    弗洛姆(1992):为自己的人。北京:三联书店。
    弗洛姆(1999):人类的破坏性的剖析。中央名族大学出版。
    弗洛姆(2000):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弗洛姆(2006):精神分析与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洛伊德(2004):弗洛伊德文集6:自我与本我。长春出版社。
    弗洛伊德(2003):弗洛伊德心理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
    傅小兰(2004):探讨顿悟的心理过程与大脑机制—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第36卷,第02期,第234-237页。
    高小斯(2008):禅话西方哲学的禅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郭明(1983):坛经校释。中华书局出版。
    郭永玉(1999):孤立无授的现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分馆编(2005):中华佛教人物传记文献全书。线装书局。
    洪修平(2007):中国禅学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洪修平、孙亦平(1998):惠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黄夏年(1995):近现代著名佛学者文集,胡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卡尔·考夫卡(1997):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克里希那穆提(2004):重新认识自己。北京:群言出版社。
    赖永海(1988):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赖永海(2000):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蓝吉富(1994):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蓝吉富(2000):印顺、吕澄佛学辞典。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李洙正(2012):爱迪生。古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利昂·费斯汀(1999):认识失调理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林雄(2005):顿悟禅学六祖慧能“怀会止藏”的故事。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林宗安(2008):常用汉藏梵英佛学术语。财团法人内观教育基金会。
    铃木大拙(1988):禅学入门。三联书店。
    铃木大拙(1988):禅与生活。光明日报出版社。
    铃木大拙(1988):禅与艺术。北京文化出版社。
    铃木大拙(1988):禅宗与精神分析。辽宁教育出版出版社。
    铃木大拙(1989):禅者的思索。中国青年出版社。
    铃木大拙(1989):禅风禅骨。中国青年出版社。
    铃木大拙、弗洛姆(1986):禅与心理分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罗杰斯(2004):个人形成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杰斯(2006):罗杰斯著作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劲(2004):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第36卷,第2期,第219-234页。
    罗劲(2005):顿悟由何而来。科学世界,第2期,第42-45页。
    罗劲(2004):顿悟的大脑机制。心理学报,第36卷,第02期,第219-234页。
    罗劲、张秀玲(2006):从困境到超越:顿悟的脑机制研究。心理科学进展,第14卷,第4期,第484-489页。
    罗洛梅(2008):人的自我寻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吕澄(1991):吕澄佛学论着选集。齐鲁书社。
    吕叔湘(201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马斯洛(1987):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
    马斯洛(1987):人能达到的境界。云南人民出版社。
    马斯洛(1988):人类价值新论。河北人民出版社。
    马斯洛(2003):马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
    南怀瑾(2007):现代学者修证对话。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尼采(2000):论道德的系谱。桂林:漓江出版社。
    屈大成(2000):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顿渐观念。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荣格(1987):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出版社。
    荣格(2000):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荣格(2000):未发现的自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荣格(2003):内心深处结构的解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荣格(2005):荣格智慧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沈王兵(2012):顿悟脑的10年:人类顿悟脑机制研究进展。科学通报,第57卷,第21期,第1948-1963页。
    圣严法师(2005):禅与悟。上海三联书店。
    释淳法(2005):佛学与心理健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释圣严(1990):六祖坛经的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第02-05页。
    释印顺(2007),中国禅宗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释印顺(2010):佛法概论。中华书局。
    释印顺(2011):如来藏之研究。中华书局。
    释印顺(2011):性空学探源。中华书局。
    叔本华(198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司马哲(2008):禅与悟。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王志远(1989):佛教典籍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
    威尔(2007):禅学经济-节能才能拯救世界和自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邢东风(1992):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邢东风(2006):禅宗与“禅学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邢强(2008):顿悟:心理学的解释、困境与出路。宁波大学学报,第30卷,第6期,第43-47页。
    杨曾文(1988):中日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世界宗教研究,第01期,第104-109页。
    杨曾文(1996):神会和尚禅语录。中华书局出版。
    杨曾文(1993):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维中(2007):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余日昌(2003):实相本体与涅槃境界。成都:巴蜀书社。
    元音老人(2004):略论明心见性。宗教文化出版社。
    张庆林等(2004):顿悟认知机制的研究评述与理论构想。心理学科,第27卷,第06期,第1435-1437页。
    张庆林等(2005):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心理学科,第28卷,第01期,第06-09页。
    张庆林等(2006):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心理学科,第29卷,第01期,第1123-1127页.
    张庆林等(2006):再探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心理学报,第38卷,第04期,第507-514页。
    张庆林等(2009):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01期,第106-111页。
    张庆林等(2009):顿悟脑机制的实验方式探索。心理学科,第32卷,第01期,第122-125页。
    张庆林等(2010):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大脑机制:来自ERP研究的证据。心理学科,第33卷,第04期,第900-903页。
    张书义(1998):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天中学刊,第04期,第81-85。
    郑晓江(2006):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师马祖道一。宗教文化出版社。
    周仲秋(2002):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口:海南出版社。
    Beeman M J, Bowden E M. (2004). Neural activity when people solve verbal problems with insight. PlosBiology,2,0500-0510.
    Bowden E M, Jung-Beeman M, Fleck J, Kounios J.(2005). New approaches to demystifying insigh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9,322-328.
    Luo J, Niki K, Phillips S. (2004). 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Aha! Reaction". NeuroReport,15313-2017.
    Luo J, Niki K.(2003). Function of hippocampus in "insight" of problem solving. Hippocampus,13,316-323.
    Mai X Q, Luo J, Wu J H. (2004)."Aha!" Effects in a Guessing Riddle Task: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Human Brain Mapping,22,261-2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